運維項目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03-03 02:39:3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運維項目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運維項目總結

篇(1)

[中圖分類號] F272.3 [文獻標識碼] B

對標管理,指的是將標桿對比、尋找,并從中將差距找到,以得到提高和改進。企業可以借助對生產經營起影響作用的項目和指標的選擇,將行業或者歷史的最佳指標值進行對照,從外部與內部兩個方面加以比較,將差距尋找出來,從而進行提高和改進,以實現成本的節約、效率的提高,使管理目標得到并加以保持。能夠預見的是,在將來的我國企業發展中,對標管理借助整個過程以及全面地對差距進行尋找,從而找出原因,制定措施,將缺陷驅逐,以使在企業管理中的粗放行為得到改變和推動,提升企業在生產經營以及管理中的水平,被眾多的企業作為最佳的管理方式。

一、實行成本對標管理對電信企業運維的意義

(一)有利于解決電信企業運維成本管理難題

電信企業資金相對處于密集的狀態,付現成本較多,而運維成本通常情況下,才占到付現成本的三分之一。運維成本由于具有較大規模,并且對市場份額不產生直接影響,常為電信企業在降低成本時選用,然而,通信網絡規模越來越擴大,勢必造成運維成本增大,導致壓縮運維成本與增加運維成本剛性間的問題出現。對標管理能夠幫助將掌控運維成本方向找準,使管理運維成本的精準化實現,有助于管理問題的解決。

(二)有利于落實降本增效,提高成本競爭力

在電信企業中,運維成本是其中一個可以使成本降低效果提升的方向。而在運維成本中,使成本降低效果提升的直觀重要的環節是掌控成本項目。依照電信企業運維成本的特點,成本項目自身的絕對值,不可以成為對管控方向進行判斷的標準。較高的成本不表示應該壓縮項目;較低的成本也不表示不需要壓縮這一項目。設計合理的指標體系和科學的對標標桿進行對標管理,可以找到成本管控點,有效實現降本增效。立足于基站能耗的角度,可以借助單載頻能耗使對標實現,假如高出標桿水平,便需要使電價對標和單載頻耗電量實行;假如單載頻耗擁有較高的電量,就著手從基站設備種類、環境溫度等對耗電量的控制進行解決;假如電價處于較高的狀態,就需要將進行轉供電到直供電的改變、和與業主的談判能力提升等將電價問題解決。通過對標管理,使降低成本提升效果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使管理效率提升。

(三)有利于加強基礎管理,提高運維成本精細化管理水平

有關運維成本的管理,電信企業通常采用的是粗放式,所有部門和分公司,都是依照預算情況管控運維成本,這從某種程度而言,對發揮成本效益起到了影響作用。進行對標管理,參照同行業先進水平或同一企業內先進水平,分析和比較成本指標,使整個控制運維成本指標體系完善和健全。同時,對預算管理的深化起到幫助作用,對預算單元進行細化,將管理運維成本的監督檢查、目標責任、考核獎懲進行落實,為精細化管理運維成本打下牢固的基礎。

二、電信企業運維成本對標管理閉環方案

(一)合理確定對標指標

在對標管理中,第一個步驟是對對標指標進行科學確定,即將“對什么”的問題加以解決。在電信企業中,運維成本有著相對不簡單的結構,有著諸多的驅動成本因素,在對標指標的確定上要遵循目標性、、重要性、可執行性原則。

(二)科學確定對標標桿

在對標管理中,第二個步驟是對對標標桿進行合理確定,即對“與誰對”的問題進行解決。對標桿正確選擇并實現對標,才可以使效果達到。電信企業運維成本對標選用的標桿應該遵循科學性、靈活性原則。

(三)準確判斷管控方向

在對標管理中,第三個步驟是,把企業事實上實現的指標和標桿加以深度對標,將薄弱環節找準,對管控方向進行準確判斷,即將“干什么”的問題解決。在對標管理中,對標不可以僅僅停留在實現成本指標情況和標桿間有沒有差距,而要通過區分層級,從指標的總體到項目到構成以及到為了指標構成而關系到的制度、合同、規范等深層次的對標。借助運維成本深層次的對標,不但要將成本項目中的薄弱情況找到,更為重要的是要將造成成本差異的因素和對管理規范以及業務流程起影響作用的因素找到,從而對管理控制運維成本的方向進行判斷。以基站能耗為例,先進行單載頻能耗對標,再進行單載頻耗電量和電價對標。假如單載頻處于較高的耗電量水平,就通過控制基站環境溫度、使用設備種類等的對標,從而對出現較高的耗電量的原因進行判斷。假如電價比較高,就通過談判轉供電價格、判斷轉供電基站種類所占比例的對標,對之所以造成電價較高的原因進行判斷。

(四)制定和實施改進措施

在對標管理中,第四個步驟是依照管理控制對標指向的點,進行改進措施的制定,同時進行實施,即將“如何干”的問題解決。在對標管理中,這個步驟是重要環節。對標管理能不能獲得成效,有沒有使預期目標實現,和這個步驟實施工作效果相關。在制定和實施改進措施過程中應該做到五有:有目標、有時限、有責任人、有考核、有反饋。

(五)總結分析對標效果

在對標管理中,第五個步驟是在結束設定的時限時,將改進措施中獲得的對標效果進行分析總結,即將“做得怎么樣”的問題得到解決。這個步驟是進行對標管理的不可缺少的步驟。只有分析總結和評估實施改進措施的效果,才可以使對標管理的效果得到準確獲知,同時,對正確開展以后的工作進行準確指導。通常來說,總結運維成本對標情況,需要借助下列步驟:一是比較標桿值、開始值以及在需要截止的時間段內實現的對標指標的情況,對是否改善指標情況進行查看;二是對實施改進措施的效果和過程進行分析,量化評估實施效果;三是對對標管理有沒有對企業管理體制以及流程方面帶來改進、創新、轉變,有沒有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從而提升企業的管理。

(六)持續優化動態管理

在對標管理中,第六個步驟是使對標標桿和指標不斷優化,使對標管理實現。事實上,使對標管理閉環的環節得以實現。對標管理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應該是一套“確定目標、實現目標、確定更高目標、目標再實現”的循環上升的管理模式。當任何循環暫時宣告結束的時候,企業需要依照下一個時期的管理成本目標、戰略思想,對成本狀況和市場形勢進行分析,評估對標指標和杠桿并將之進行優化,從而進行新的對標管理。這樣不斷循環,使管理企業成本的水平提升。

三、成本對標管理在電信企業運維過程中應用建議

(一)保證精準性,與定額管理相結合

電信企業在運維成本方面,來自于規模較大的通信網絡,種種運維成本和資源量聯系緊密。假如可以將定額運維成本系統進行完善,就可以分解運維成本為同口徑以及單價的數量,同時,將運維成本源自龐大的通信網絡,各項運維成本與相關資源量存在緊密聯系。如果能夠建立一套完善的運維成本定額體系,將運維成本總量分解為單價和同口徑的資源數量,將能夠相比的項目歸結到一起,便能夠將這個作為基礎的企業分公司、不同協議、相異部門以及不同公司等進行對維度對標,更加準確地挖掘運維成本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制定并落實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在提供網絡運維進行保障的前提下,將運維成本的效果實現,使精細化管理運維成本得到提升。

(二)保證戰略性,進行深度對標

對標管理不能僅僅在指標高低上進行比較,要借助延伸指標到可以將企業管理理念、戰略思想、業務流程以及操作習慣等的對標進行反映。電信企業需要借助運維成本的深層次對標,對運維成本關系到的業務流程和規范進行梳理,對管理運維成本的空間進行挖掘,從而為創設穩定、健康的通信網絡奠定基礎。

(三)保證權威性,建立績效機制

要使對標管理不只是局限于形式,需要將對標管理績效機制建立,使責任落實,獎懲到位。一方面,將對標任務進行分解,分解到員工、部門以及分公司,傳遞發展的動力和壓力,并且分解到所有層級,分解實現的時限、重要的目標,從而在每個責任人和崗位上落實;另一方面依據責任級別進行獎懲機制的建立,對對標效果不錯的個人和單位進行獎勵,對對標效果差或者局限于形式的個人和單位進行處罰。

(四)保證高效性,加強協作和信息溝通

在對標管理中,關鍵的是要借助比較將差距找出來,因而,要對先進杠桿的信息進行了解,所以,企業要將信息渠道暢通,以有利于向其他部門、公司學習經驗;在對標工作中反映的問題多屬于系統或者部門間的問題,因而要加強部門、分公司間的合作。

[參 考 文 獻]

[1]張俊明,張海華.EAM構建運維成本控制法則[J].通信世界,2009(10)

篇(2)

0 引言

在以往的高校計算機專業學科教育中,將著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編程能力,久而久之使人們產生了偏見,認為學計算機就是學編程。然而實際上,計算機這一學科所涵蓋的遠不僅僅是編程。隨著信息基礎設施的不斷發展完善,尤其是近年來互聯網行業的迅速崛起,IT運維這一行業對于人才的需求和就業的吸納越來越可觀。而企業對于運維人員的職業素養要求和對于編程人員是有明顯區別的。這就要求高校針對運維行業的特點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更加有針對性的設計。由于Linux操作系統在互聯網行業成為了應用最為普遍的服務器操作系統,所以Linux課程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的運維素質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1 傳統的Linux教學分析

目前的高校計算機專業開設Linux課程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作為學習操作系統原理課程的輔助和實踐課程,學生在學習了操作系統原理后通過接觸Linux的一些源代碼來加強對原理和算法的認識;另一種是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開設,但其教學內容會將著重點放在GNU開發工具鏈的使用、API的調用或者內核模塊的解讀等等。目前這兩種情況都是以培養編程能力和開發素質為著眼點的,對于培養一個運維工程師可謂根本沒有涉及。而在教學方法上,傳統的Linux教學過程中,雖然也有采用基于項目的教學方法,但始終沒有改變教師講理論為主,學生課后練習為輔的固定教學模式,教學改革只是從教學形式上有所改變,依然沒有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局面[1]。而IT運維的特點是知識面廣、實踐性強,這就要求在基于運維的Linux教學改革中,著重培養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和主動學習的能力,著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從而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職業運維素質。

2 教學內容的改革

傳統的Linux教學是著重于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編程能力的,筆者針對運維行業的特點對傳統教學內容進行改革,使之有針對性的培養運維工程師。關于Linux運維,目前業內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就筆者接觸一些運維工程師和親自參與企業實踐得到的一些直接和間接經驗來看,運維工程師在入行時應掌握的主要內容包括:(1)Linux下的常用命令的使用;(2)Linux下的系統管理,包括存儲管理、用戶管理、網絡管理等;(3)部署和維護各種Linux服務器,包括Web服務、FTP服務、DHCP服務、Mail服務等;(4)對Linux下各種網絡服務、應用系統、監控系統等進行自動化Shell腳本開發;(5)數據庫如MySQL或Oracle的維護;(6)系統性能的優化等等。據此,筆者在以運維為就業方向的班級開設的Linux課程中,刪減的GNU工具鏈、內核源碼分析等的內容,加重了Shell編程在課程學時的比重,并增加了系統管理、服務器配置等與運維行業相關的內容。

3 教學方法的改革

雖然近年來不斷對計算機學科教育進行改革,提出了基于項目、任務驅動或者單元驅動的教學法,以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但學生僅掌握獨立項目的模塊化實施方案,欠缺對運維過程中出現突發問題靈活處理的能力[2]。另外由于教學用的實驗環境和實際生產環境的差異,導致學生認為教學針對性不強,從而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而當真正就業后面對實際生產環境又不知所錯。為此,筆者針對Linux運維的特點,提出了一套教學方法的改革,將貼近生產實踐的運維融合到Linux課程教學中去,從而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在IT運維方向的職業素質,為其有針對性的就業夯實基礎。

3.1 教學環境設計

在教學環境上,采用電子教室。但不同于傳統Linux課程教學采用的Windows加VMWare虛擬機的方案,而是采用全Linux解決方案,以使學生充分體驗和使用Linux。在解決視頻廣播及遠程桌面的問題上,不同于傳統的電子教室采用的凌波多媒體教室軟件的方案,筆者為教師端及學生端的電腦都安裝的Ubuntu14.04,在教師端安裝了vncserver,以共享教師機的桌面,而在學生端安裝vncviewer用于遠程桌面連接。這種直接讓學生接觸Linux真實機器的方法,一方面加強了學生對于Linux的操作體驗,另一方面,杜絕部分自制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課堂上玩電腦游戲等行為。

3.2 實驗環境設計

在Linux教學中的很多實驗對當前系統環境有一定的危險性和破壞性,如配置網絡、添加或者刪除Raid、安裝服務等等。很多不當操作會破壞系統的正常環境,而學生其實也正是在這種不斷的試錯與改正中提高能力的。因此,怎么樣快速恢復受損的實驗環境是個問題。筆者在自己的課堂上采用了一款非常優秀的虛擬機軟件VirtualBox,利用它的系統快照功能實現這個目的。

首先,給學生機器在VirtualBox下安裝一個虛擬的CentOS6.5作為教學系統(這是由于CentOS這一發行版在目前的互聯網行業作為服務器操作系統應用非常廣泛),并配置好該系統的基本軟件和網絡連接,以此作為初始的實驗環境,并對該初始系統進行系統快照。

然后,當學生做實驗時,啟動虛擬機,并利用宿主機的putty軟件或者命令行ssh客戶端遠程連接虛擬機,在虛擬機里面做各種實驗。如果實驗失敗或者需要重新做實驗時候,只要恢復一下系統快照就可以返回初始的實驗環境。

3.3 基于場景的四步教學法

傳統教學方式不利于運維職業素質培養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課堂教學脫離生產場景。盡管教了學生很多命令、很多參數,告訴學生應該這樣或者不應該那樣,但學生往往會發出“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用”的疑惑。由于脫離生產場景,學生對于所學知識與技能的體會不深,在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

場景化教學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模擬生產場景,將貼近生產實踐的環境、項目、任務經過適量簡化突出重點后重現在教學過程中。這種教學法秉承“以用為本、學以致用”的教學觀念,對于指導教師的工程實踐經驗有較高的要求。筆者在這一教學觀念的指導下,通過以下四個步驟組織整個教學過程。

(1)場景重現。對于Linux運維的每個知識板塊,筆者結合自己已有的工程實踐經驗和通過閱讀、考察等方式獲得間接經驗,努力為教學過程重現生產場景。例如,在講授Web服務時,傳統方式僅僅是通過測試一個靜態Web頁面,講解一下Web服務的搭建過程及配置文件的主要參數等。筆者在實施場景化教學法的過程中,為學生們分發一個實際可用的在線教學網站源碼讓學生們在各自的實驗平臺上安裝測試,并通過一些專門的工具模擬負載讓學生們觀察Web站點在運行過程中性能的變化。這樣一來,由于接觸到了真實的生產場景,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對于相關的配置參數的作用的體會則更加深刻。

(2)項目設計。在教學過程中,將Linux運維的各個知識點和技能通過若干個項目來組織,學生通過可擴展的項目案例來逐步學習知識和技能。所有的項目都是一個實際的任務,學生通過完成這一項目從而具備了完成一種任務的能力。

(3)角色模擬。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小組的每個成員模擬項目中的某個角色,使學生們協同完成項目任務。當項目任務完成后,還可以將小組內各個成員的角色互換,使其體會不同角色在小組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及所需掌握的工作技能。例如,在講解用戶權限管理的知識板塊時,筆者設計了一個工作組用戶協同工作的項目,每個學生小組有三個成員,分別是管理員Tom和普通成員Alice和Jim。該項目任務要求通過某種方式設置一個共享文件夾,該文件夾作為小組協同工作的目錄;該目錄內每個人都可以新建文件,也可以查看和修改別人的文件,但是除了管理員Tom外其他人不能刪除別人的文件而只能刪除自己的文件;只有管理員Tom可以刪除任何人的文件。學生們通過分別扮演管理員和普通成員,加強了對于用戶權限管理的認識。

(4)自我總結:當項目任務完成后,學生們初步掌握了某項技能,此時應該及時回顧、歸納和總結,將感性認識轉化為理性認識,將知識和技能條理化。筆者通過自己的實踐體驗發現,寫技術博客是一種很好的自我總結的方式。筆者要求學生課后將每個知識板塊寫成技術博客在互聯網上,并要求學生們分組互評,評選優秀的博客文章。一些對于Linux運維很感興趣的學生在課后寫技術博客上投入了的較大了精力,參閱了很多課外資料,文章寫得比較嚴謹而全面,在互聯網上獲得了比較高的瀏覽量,從而更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總之,通過場景重現、項目設計、角色模擬和自我總結這樣四個步驟,有效的溝通了教學和生產,加強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構架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

4 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IT運維這一行業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而Linux操作系統在當前的信息化基礎設施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成為IT運維人員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而傳統的高校Linux課程將著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提高編程能力方面,不利于運維工程師職業素質的建立。因而,有必要建立一套以運維為導向的Linux課程教學方案,以更加有利于向社會培養及輸送人才。

通過對課程教學內容的合理取舍、貼近實際生產場景設計教學環境與實驗環境,以及基于場景的四步教學法,本文提出了一套在實踐中較為可行的Linux課程教學方案。相比傳統的Linux課程教學,這一教學方案更加有針對性的培養企業IT運維工程師。

篇(3)

中圖分類號:F2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4)34-0185-01

1.變電運行中危險點比較多

變電運行中的危險點比較多,怎么準確有效地預防控制危險的發生,分析變電運行中危險的發生,比如,設備故障就是在高負荷或是溫度較高的情況下出現的,而絕緣閃絡則多發生在雨季因此想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危險發生,就要做到在工作過程中認真分析總結,做好每年對變電運行設備進行檢查的跟蹤記錄,及時發現當中存在的問題,并盡快解決。

從人員角度分析變電運行過程中危險的發生要想保證變電站的正常運行,每個工作程序,每個工作人員都不能出現一點失誤這就要求我們要對工作及時做出分類總結。由于每個員工的作業技能不同,對不同的設備熟知程度也不一樣所以通過對工作的總結,我們要根據員工自身的專業特長來分配工作而且要對員工定期進行技能培訓,對一些不經常使用的設備也要定期做檢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要實行員工輪崗制度,一是為了讓每個員工都能熟悉作業流程,二是可以提高員工的操作技能。

2.變電運行管理中容易發生危險的地方

在變電運行管理中,經常會出現由于值班人員的粗心大意或違規操作造成的經濟損失和人身傷害所以,提高值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促進變電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在日常的工作中,工作環境的惡劣,員工的專業技能不達標,工作中的違規操作現象都會使變電在運行管理過程中出現危險這種危險是具有客觀存在性,潛在性和可預知性特點。

2.1 變壓器操作的危險點

操作變壓器時遇到的危險在變壓器的操作過程中,只要出現一點錯誤就會造成重大的損失,因此需要我們特別關注操作切合空載變壓器時出現操作。過電壓是第一種危險狀況這種狀況會使變壓器的絕緣受到影響另一種使變壓器的絕緣受影響的情況是變壓器的空載電壓的提升。可見在對變壓器進行操作時,只有按照標準的作業要求進行操作才能確保變壓器的絕緣的穩定性。

2.2 母線倒閘操作危險點

母線倒閘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危險。母線倒閘是倒閘操作過程中一個十分關鍵的元素,而在母線倒閘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不容易被發現的危險。例如,帶負荷拉力閘,斷電現象的發生,自動裝置的切換,還有對空載母線進行充電時突然形成的串聯震動,這些狀況的發生都會影響母線倒閘的正常操作。因此,在進行母線倒閘操作時我們一定要在操作前做好準備工作,在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倒閘操作原則要結合各站的實際情況做好防護及危險措施分析,減少危險的發生直流回路操作時遇到的危險,直流回路操作是變電運行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一個作業程序。如果操作不當就會使自動裝置和保護裝置接收到錯誤的指令,做出錯誤的動作,從而引發危險的產生因此,一定要按照標準的作業程序進行直流回路操作。

2.3 天氣原因的危險點

因天氣情況異常而遇到的危險。異常的天氣給變電運行帶來的危險是具有突發性的對于這種危險的發生我們通常是不易預測到的,因此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巨大的,在冬天由于室外溫度較低,充油設備的油面會不斷降低,導致導線距離拉近;而在夏天由于室外溫度較高,充油設備的油面會不斷上升,導致導線變松;大風天氣會使一些雜物掛在引線上,使引線承重下垂;大霧天氣會使設備出現閃絡現象;雷雨天氣設備則會出現接地問題。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電力工作者,我們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根據對所在地區氣候的總結制定出相應變電運維管理方案。在預測到天氣異常的情況下要提前做好準備,避免變電運行過程中事故的發生。

3.預防危險發生的辦法

3.1 開展作業風險評估,實施安全風險預控

根據具體作業項目及作業流程,建立作業項目風險庫并動態更新,使運維人員清楚各項目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危險因素和控制措施,做到提前防范及控制。

(1)全面排查評估,建立可視化風險庫

(2)通過專題風險評估會,分析每一項目作業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點,對不同變電站具體設備,整合風險數據庫隱患數據庫,紅線設備數據庫缺陷庫,以及各類安全大檢查形成的數據庫,形成與每一個具體作業項目相對應的現場風險庫,明確針對性防范措施。同時,以一項風險一張圖片一類措施的形式,進行可視化圖解分類,編制安全風險可視化管控手冊,直觀準確生動地反映風險因素和控制措施。

(2)逐條梳理入卡,實現風險控制流程化,將抽象的風險變成可執行的步驟,是風險真正管控的關鍵。利用具體作業項目對應的現場風險庫,將作業過程中的危險點及針對性防范措施,全部列入運維一體化項目標準化作業指導卡,風險分析與控制欄中,通過逐條入卡每步執行確認實現風險控制的流程化。

3.2 強化運維管理工作落實

解決變電運維站規范化管理若干問題的對策需要建立完善的運維管理體系和運維運行機制,而運維站的管理工作主要是班組基礎管理安全管理人才綜合素質管理。因此,運維站規范管理要結合公司的發展戰略,針對運維站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采取有效的對策,規范運維站的管理工作完善控制體系,提升班組基礎管理。

針對各變電站物品定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制定了物品定置管理規定,明確了主控室資料室安全用具室等處物品定置管理的要求和規定,對物品的放置進行統一要求,做到各類物品定位定點定量擺放確保各站標準統一,并建立了設備主要參數臺賬業務流程說明應急處理聯絡人的速查手冊,在人員變動比較頻繁的情況下方便快捷實用運維站組織專人對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整理歸類建檔成冊,列出規章制度清冊,明確相應的存放地點及保管人員,方便人員查閱應用系統能夠提高生產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節約人力資源成本,能夠實現電網生產管理跨部門跨地域的數據信息共享,能保障設備運維管理工作正常開展,逐步完善公司的統一化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實現運維站的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績效標準,激發運維人員工作熱情。

3.3 提高員工積極性

公司效益和價值的體現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員工的工作效率,保障員工個人利益的獲得,才能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因此,根據運維站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有效的績效標準,加大考核力度,實行工作量化質化,做到獎罰公開公正公平,對事不對人增強運維人員責任心強,積極性主動性,確保運維站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加強運維站的人才隊伍建設鑒于運維站工作的復雜性,有必要加強運維人員的技術培訓根據運維站的實際環境,以及人員崗位配置問題,建立科學合理的教育培訓機制,提高運維人員的技術水平同時公司應加大對運維站建設資金和技術支持的力度,使運維站人員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得到提升,保障運維站的安全運轉,對于優秀的員工要給予相應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打造出一支具有專業性強綜合素質高的運維管理隊伍。

3.4 加強安全管理,提高人員安全意識

篇(4)

1.概述

在以往電網企業運營中,電網生產工作都是按照職責分工,逐步形成并完善了電網調度、運行、檢修等業務分類,這種分工方式在電網業務專業化發展、保障電網安全生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電網的發展進步,但多年的運營模式已經逐漸固化,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電網運營發展,不能適應電網發展和生產現代化要求,同時也造成了生產作業效率較低,已有的人力資源效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的情況。尤其在變電生產作業中,變電運行和變電檢修人員分屬不同的部門(工區),專業、崗位、職責相互獨立,在變電站進行設備檢修時,所管理的對象是同一變電設備,且業務交互十分緊密,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資源的浪費。運維一體化既在對一定范圍的變電設備開展一定內容的維護、檢修工作時,將傳統的由不同部門、人員所承擔的變電運行和變電檢修的職責,經過合理的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由同一部門或人員承擔傳統的變電運行和檢修的雙重職責,從而達到釋放資源效能,提高運營效率的目的。

2.變電運維一體化模式應用的基本條件

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統籌建設,不能盲目跟從,否則會造成生產體系混亂局面。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必須具備一定的基本條件:

(1)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必須要有完整的組織體系,成立相關機構,建立工作方案和推進計劃,各級組織管理和職責分工明晰,運轉正常有效。還要準備齊全得基礎資料,收集人員、設備、車輛、辦公場所、備品備件等基礎數據作技術支撐。

(2)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應結合“五大”體系建設同步開展,基本工作內容包括:前期調研、基礎信息收集、方案制定審核、方案批復與實施、試運行及正式運行、評估驗收、總結等環節。前期調研工作應全面深入,要把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所涉及的單位、班組全部調研到位,做好思想滲透和教育培訓工作。基礎信息收集應全面準確,收集內容包括人員信息、設備資產信息、車輛信息、備品備件信息、辦公場所信息、生產裝備、工器具信息、檢修能力等。

(3)開展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還應健全保障措施并開展相關技術培訓。管理單位應根據“大檢修”建設的實際情況制定并逐步完善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機制和考核機制,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預案。完成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的配套措施,落實規章制度保障、業務交接保障、信息系統保障、裝備工具保障、宣貫培訓保障等保障措施。

3.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思路、目標及基本原則

總體思路:以“五大”體系建設總體思路為指導、結合電網裝備和生產管理實際,以管理創新為主線,以生產精益化為重點,通過精簡規范組織架構,創新生產管理方式,優化調整業務流程,統籌配置生產資源,做強做精變電運維運檢業務,構建集約化、扁平化、專業化的變電運維管理體系,全面提升變電專業管理水平和發展能力。

建設目標:統籌變電專業人力、技術、裝備資源,通過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全面深化狀態檢修,實現變電資源集約化、組織扁平化、業務專業化、管理精益化。顯著提升生產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供電可靠性。

基本原則:在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過程中應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有所創新。由于運維一體化對班組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求比較高,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傳統的業務流程和職責界面會有很大的調整,應遵循以下原則:

(1)確保安全,穩妥推進

在實施運維一體化工作時要首先保證人身、電網、設備的安全,在實施方案中明確各級人員安全職責,避免出現責任不清、互相推諉的情況,避免變電站運行和維護工作出現空白期。

(2)制度先行,提供保障

應制定本單位運維一體化實施方案和相應管理制度、細則,明確工作部署和保障措施,明確分工界面,為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依據和保障。

(3)先易后難、分步實施

要把變電站設備的各種維護類檢修工作進行細分,將C、D類檢修項目詳細列出,結合實際確定變電運維班的階段性維護項目及時間節點,先易后難、分步實施,通過持續培訓來提升運維人員的工作能力,逐步擴大維護項目范圍,最終達到全面實現運維一體化的目標。

(4)做好培訓,嚴格考核

運維一體化是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工作模式,在新模式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過程中,班組人員只有掌握變電運行和維護性檢修業務技能后,才能順利開展相應的運維一體化工作。因而,人員培訓工作尤為重要,各單位要制定詳細的培訓方案,按照培訓方案進行系統的培訓和考核,培訓合格后方能開展相關工作。可根據不同崗位職責,重點掌握人員崗位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安全生產職責等內容,對轉崗或專業交叉等人員要進行專業培訓和考試,未經培訓和考試合格,不得從相關崗位工作。變電運維一體化的績效評估結果還應納入生產管理績效考核范圍。

4.變電運維一體化組織與建設保障措施

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必須首先調整規范變電專業生產組織架構。操作模式有兩種。一是可將原變電操作隊直接向變電運維班過度,經過培訓使其具備實施C、D類維護檢修、分析評價等工作能力。二是對原變電操作隊和檢修班組進行整合,從而保證變電運維班具備變電運行維護,C、D類檢修能力的綜合班組,實現變電設備運維一體化。在機構上可在檢修公司成立若干個變電運維班,每個運維班下設四個值,主要職責是負責各電壓等級變電站設備運行狀態巡檢、運行操作,C、D類維護檢修、分析評價等工作。

(1)組織保障

為統籌推進“變電運維一體化”體系建設工作,首先要成立體系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變電運維一體化體系建設的具體工作,明確責任人員,落實工作要求。

(2)工作機制保障

“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組要及時向“大檢修”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匯報工作進展、向基層班組傳達領導小組指令。建立周例會工作制度,及時溝通,及時掌握基層工作動態,隨時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

(3)規章制度保障

根據“變電運維一體化”生產管理模式要求,全面梳理、修訂各類生產管理標準、工作標準、業務流程和相關規章制度,確保工作責任落實和業務有序開展。堅持“不立不破”原則,在新的制度體系沒有確立之前,仍然按原有的制度體系運行,確保電網安全和隊伍穩定。

(4)信息系統保障

根據“大檢修”體系建設中出現的組織架構調整、業務流程調整和人員調整情況,同步調整企業資源管理系統(ERP)和生產管理信息系統(PMS)中的管理制度、業務流程、崗位設計、基礎數據、人員權限,以適應“大檢修”體系建設的需要。

(5)人力資源保障

加強管理人員規章制度、業務流程培訓,強化班組人員新崗位、新設備、新業務培訓,確保業務平穩過渡;制定適應“變電運維一體化”要求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激勵機制,建立健全“一專多能”和“雙師型”人才考試晉升機制,為有效實施“ 變電運維一體化”體系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保障。

(6)裝備保障

積極配備和應用滿足變電運維一體化實施所需要的先進、適用、高效的檢測儀器和作業裝備,建立起滿足設備運行狀態巡檢、異常診斷分析、應急搶修、供電保障所需要的現代化電網生產裝備體系,提高設備運維檢修工作效率。

5.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應遵循的實施步驟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五大”體系建設總體部署,變電運維建設工作終極目標計劃在2014年底前全面完成,在具體工作開展中應依據“統一部署,分步實施,持續完善”的總體步驟。

(1)統一部署

根據“大檢修”體系建設實施方案和關于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意見,結合實際情況,首先組建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然后組織制定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的細化方案、管理辦法和工作推進計劃,進一步明確變電運維一體化和修試專業化的相關作業項目和責任分工,組織編制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各項相關規章制度和工作標準等。

(2)分步實施

①啟動階段:正式啟動變電運維一體化體系建設,明確思路、目標和建設原則。

②組織實施階段:編制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工作推進計劃和管理辦法,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和建設工作驗收細則,期間應完成人員集中培訓和變電運維一體化機構調整。在建設初期,可通過對現有變電運維業務進行梳理分析,將原本需運行專業和檢修專業雙方配合的簡易、低效作業劃歸單方全程負責。把變電站維護性檢修業務和現行變電運行巡視操作業務進行整合,實行變電運維巡視、操作、C、D類檢修維護等工作的一體化運作,達到人員精簡、作業高效、成本合理的目標。

③試運行階段:變電運維一體化試運行期一般為3個月,主要任務是磨合、暴露問題并進行整改,試運行期間變電運維班開始執行規定的運維業務。試運行前,應完成相關生產準備工作,完成記錄、檔案等資料建立。

④實際演練階段,結合“春、秋檢”工作正式執行工作職責范圍內的運維業務,開展各項C、D類檢修作業。期間可對執行C、D類檢修作業進行作業現場進行檢查指導,隨時研究解決出現的問題。宜每周進行一次總結,查缺補短,完善整改。

⑤驗收評估階段:結合“大檢修”體系建設評估工作對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進行評估和自建驗收,形成自檢報告。

(3)持續完善

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經過實際運行后要接受上級驗收,并完成整改獲得批準后方可正式運行。每月及時對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情況進行總結,反復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使工作流程更加暢通,形成制度化,長期貫徹執行。

6.變電運維一體化建設的效果分析

實施變電設備運維一體化管理后,通過生產管理職責的適當調整,實施變電運行與變電檢修業務的“雙向滲透”,減少了檢修與變電交叉、重疊工作,從而有效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效益。具體工作實現了四個方面的提升。一是提升了狀態檢修的標準化水平,使狀態檢修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規范,形成了標準化業務流程。二是提高了工作質量和效益,變電運維人員查找缺陷后自行處理缺陷,倒閘操作完畢后進行簡單維護,這樣不但節省時間,更免去了中間傳遞出現的誤解和遺漏。三是大幅度提升了變電運維人員的業務水平,運維人員將從簡單的辦理工作票向實際的檢修作業轉變,明確了各類設備的機構機理,為以后的巡視、驗收提供寶貴的經驗。四是提高了運維工作效率,C、D類檢修項目轉入運維一體化之后,檢修試驗專業可迅速向專業化檢修轉變,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流程、節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5)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政府投入了近萬億元的巨資進行電子政務建設。通過近20年來的持續建設,特別是“兩網、一站、四庫、十二金”等大型項目的階段化建設,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政府內部公文流轉、行政審批、費稅征繳、信息公開、信息統計與分析等大量政府核心業務越來越依賴信息化。城市管理和政府公共服務對信息化的依存度大幅增加,公眾對政府的信息服務需求日趨迫切。到目前為止,投資建設的大量信息系統已進入應用維護階段,持續可靠提供應用服務的風險已經凸顯。長期以來,我國各級政府電子政務投入主要用于解決從無到有的基礎設施和系統的建設,忽視了系統建設完成以后的運行維護。電子政務工作沿用建設方式的管理思路與目前發展階段已不相適應,粗放型的外包管理與政府業務風險防范要求不相適應。這將對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構成嚴峻挑戰。

結合對多家國家部委和省市級政府單位電子政務運維管理體系的研究和咨詢實踐經驗,就我國電子政務運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總結如下。

一、中國電子政務運維現狀

⒈電子政務發展正處在由建設向運維轉型的時期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今大體上經歷了3個重要的發展階段,即20世紀80年代的起步階段、90年代的重點推進階段和進入21世紀后的加速發展階段。90年代后期,特別是進入21世紀后,在2002年17號文件的指引下,各級政府圍繞“兩網、一站、四庫、十二金”的發展重點有序展開工作,我國電子政務建設進入了全面規劃、整體發展的新階段,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到目前為止,投資建設的大量信息系統已進入應用維護階段,電子政務發展正處在由建設向運維轉型的時期。

以2007年對北京市電子政務的調研為例,北京市基本完成覆蓋全市的電子政務網絡建設、政府門戶網站建設和主要應用系統的開發。截至目前,有線網和無線網覆蓋全市各區(縣)、街(鄉)、社區和大部分村;統一建立了169個網站群,實現60%的行政許可事項在線辦理;共建設完成應用系統590余個,其中重要系統170余個,覆蓋80%的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務業務。從2006年開始,北京市新增項目逐年減少,每年僅有10余個,升級改造項目40余個。伴隨新增項目的減少,信息化資產增速也明顯放緩(2004年同比增長50%,2005年同比增長90%,2006年同比增長19%)。

⒉關鍵電子政務系統實行集中運維

目前,已經建設完成的國家重點“金字”工程普遍實行了全國和省級的數據和應用集中,數據和應用的集中帶來了風險的集中。集中管理之后,運維工作逐漸從分布式的技術支持轉向集中式、專業化的技術支持。

以海關的H2000系統為例,H2000通關業務管理系統是全國海關的大集中系統,在2002年海關H2000系統在全國范圍上線前,海關的通關業務實時數據主要分布在各關,全國海關信息中心主要負責通關后的數據匯總和部分聯網數據的傳輸工作。隨著H2000系統的上線,全國海關通關系統從分布式運維轉變為集中式運維,所有實時數據都匯總到全國海關信息中心,海關信息中心必須要確保應用、系統、網絡各個層面的資產能夠正常運轉,才能保障通關業務的暢通無阻,否則將會產生重大影響。一旦該系統出現問題,其影響將波及全國范圍。

⒊運維覆蓋終端設備、網絡、系統及業務應用

目前,運維工作涵蓋了終端設備、網絡、系統及應用的運維。據筆者的調研,主機、數據庫、存儲備份、網絡設備等多數都是由原生產商負責,且多以國外廠商為主。應用系統軟件、網絡運維多數采用“誰建設,誰運維”的方式。應用服務與安全服務所占比例較小。引入咨詢服務,建立規范化的運維管理體系的單位依舊是少數。

二、電子政務運維面臨的挑戰

電子政務運維工作的重要程度日益顯現,但大量政府單位在運行維護方面依舊面臨諸多挑戰,筆者將其研究總結如下:

⒈對運維工作的定位不準

根據調研發現,我國電子政務工作依舊存在“重建設、輕維護”、“重技術、輕管理”等現象,很多領導對運維工作重視程度依舊不夠。同時運維的概念模糊,依舊存在建設與運維的邊界劃分不清晰,運維與升級改造的關系不明確等。

⒉運維管理“摸著石頭過河”依舊盛行

調研還發現,很多政府單位在運維工作中,普遍采用經驗法則,“摸著石頭過河”,日常工作中常處于“救火”狀態,非常被動地處理各種故障;對運維外包商的管理缺乏有效的手段,處于粗放管理的狀態。針對運維中面臨的日益凸顯的風險,各政府單位急需建立運維管理體系,使運維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和專業化。

⒊普遍存在運維管理規范和運維資金預算制度的缺失

2006年國家印發的《2006-2020年信息化發展戰略》明確提出,未來電子政務行動計劃要建立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從國家層面規劃了電子政務運維工作的方向。但各省(市)結合本地特點,出臺具有全省(市)指導意義的運維管理規范的實踐依舊不多。北京市2007年出臺了《北京市電子政務(甲方)運維管理規范》,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此外,運維費預算制度目前依舊缺失,電子政務運維資金的保障是很多政府單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國內外的最佳實踐

⒈國外最佳實踐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外部分政府便開始探尋電子政務運維中的最佳實踐,逐漸形成了成體系的一系列方法論。下面重點介紹IT運維(服務)管理全球最佳實踐ITIL和國際標準ISO20000。

⑴ITIL

IT運維(服務)管理全球最佳實踐ITIL(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基礎設施庫),是20世紀80年代由英國政府為提升政府IT運維管理水平和解決“IT服務質量不佳”總結各政府單位和先進企業IT運維管理的最佳實踐而形成的。ITIL為政府單位和企業提供了一個客觀、嚴謹、可量化的標準和規范,組織的IT部門和最終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需求定義以及所要求的不同服務水平,參考ITIL來規劃和制定其IT基礎架構及服務管理,從而確保IT運維管理能為組織的業務運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ITIL是管理科學在信息技術中的應用,是一種基于流程的方法。它把英國各個行業在IT管理方面的最佳實踐歸納起來變成規范,旨在提高IT資源的利用率和服務質量。它的開發并不是基于理論,而是根據“最佳實踐”,即“被用戶廣泛認可的、有效的做事方式”。ITIL從復雜的IT管理活動中梳理出各組織所共有的最佳實踐(如事件管理、問題管理、變更管理、配置管理、服務水平管理、可用性管理等),然后將這些流程規范化、標準化;明確定義各個流程的目標、范圍、職能和責任、成本和效益、規劃和實施過程、主要活動、主要角色、關鍵成功因素、績效評價指標以及其他流程的相互關系等。ITIL描述了創建相關規范所需考慮的事項、計劃和措施。

英國政府是ITIL的制訂者(推出了基于ITIL的IT服務管理英國國家標準BS15000,并成為后來ISO20000的藍本),也是應用ITIL最廣泛、最富有成效的政府。就世界范圍來看,英聯邦國家,如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家,以及其他的歐洲國家,對ITIL應用得比較早,也比較普遍。在這些國家,ITIL不僅作為政府機構自己進行大型數據中心運行管理的實踐標準,還在電子政務運維外包合同談判時,被作為評價服務提供商資格和服務能力的強制準入標準。2004年7月,澳大利亞采用ITIL作為國家ICT(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服務管理標準AS8018,是繼英國以后第二個采用ITIL作為標準的國家。2005年8月,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稅務局(State Revenue Office of Victoria)獲得了BS15000/AS8018的認證證書,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獲得ITIL認證的政府機構。

在美國,ITIL的應用起步比較晚,在2000年以后才被廣泛關注和認可,并得到了快速的推廣。2005年8月,美國州政府CIO協會(NASCIO: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s)了針對本國政府機構IT治理和管理的指導框架――《成功之道:IT管理框架》(IT Management Frameworks: A Foundation for Success),將ITIL作為IT運行維護管理領域的唯一推薦標準。

⑵ISO20000

ISO20000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于2005年12月共同,成為第一個IT運維(服務)管理領域的國際標準體系。它源自英國國家標準BS15000。2001年,英國標準協會(BSI)在國際IT服務管理論壇(it SMF)年會上正式了以ITIL為基礎的IT服務管理英國國家標準BS15000。BS15000是世界上第一個針對IT服務管理的國家標準。它提出了一系列相對獨立又彼此相互關聯的服務管理所需要的管理流程。

2002年BS15000被提交給ISO,申請成為IT服務管理國際標準。2005年5月,ISO通過快速通道的方式批準通過了ISO20000的標準決議,并于2005年12月15日正式ISO/IEC20000。

ISO/IEC 20000適用于提供IT服務的各類型組織,不限于其所在行業和規模大小。目前全球有近200家組織通過了認證,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該認證的政府機構。通過ISO/IEC 20000認證,表明組織已經建立IT運維管理體系,能夠系統化地為業務提供高質量的IT服務。

⒉國內最佳實踐

部分國內具有先進管理理念的政府單位在運維工作中通過借鑒ITIL和ISO20000,結合自身實際,構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IT運維管理體系,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以下為部分典型政府單位的實踐案例。

⑴財政部

財政部信息網絡中心負責制訂財政系統信息化建設的中長期規劃,是財政部信息化工作的總體負責和執行單位,肩負著“金財工程”的建設、推廣、運維的使命。近年來,隨著財政信息化建設的深入,從預算管理、國庫支付、非稅收入、工資統發、財政經濟景氣預測與分析等財政核心業務,到抗震救災等應急資金的撥付等都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撐。財政信息化應用范圍覆蓋了部內各司局、各地專員辦、各省市財政廳(局)、中央預算單位、執收單位、銀行等,用戶數量大、分布地域廣、情況復雜、計算機應用水平參差不齊。確保財政信息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已關系到財政業務的順利開展。運行和維護好財政信息系統,保證各個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應用服務,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和故障,做到網絡和用戶之所及,管理和服務之所及,是財政業務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也是財政信息化效益的重要體現。財政部迫切需要在借鑒業界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建立滿足財政信息化發展要求的IT服務管理體系。

財政部非常重視IT運維管理體系的建立,在“金財工程”規劃和立項報告中就明確提出了IT運維管理體系的建立,這也是“十二金工程”中唯一一個在建設之初便系統考慮運維管理的工程。在IT運維管理體系的具體建設過程中,財政部非常重視從管理體系入手規范運維管理。運維管理體系從IT運維的中長期目標入手,包括運維模式、運維制度規范體系(含制度、流程、績效、資金預算等)、技術支撐體系等內容,構建了“目標-管理模式-制度規范-技術支撐”閉環一體的管理體系。

在體系建立過程中,財政部還引入第三方外部專家咨詢,并創新性地采用咨詢、實施和產品三者獨立的運維模式,從而降低了項目的風險。外部專家作為獨立第三方,負責梳理IT運維管理體系建設需求,從管理、流程、制度、組織與人員、技術選型等方面規劃IT運維管理體系。在實施階段,實施廠商在規劃的基礎上,具體結合產品實施IT運維管理體系。外部專家顧問將全程參與后期運維管理體系實施的全過程,為集成實施提供管理服務和考核服務,設定實施里程碑和基線;定期對項目計劃和階段目標進行核查,保證項目的順利如期完成,降低實施風險。咨詢、實施和產品三者獨立,有助于降低IT運維管理體系建設項目的風險,最大效益地發揮IT運維管理體系的作用,開創適合財政業務需求的創新型IT運維管理之路。

⑵商務部

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以下簡稱“商務中心”)是隸屬于商務部并實行完全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主要承擔商務部的信息化建設、管理與技術支撐等職責。商務中心負責國家信息化建設重點工程金關工程主干網(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的建設、運營、維護,負責中國國際電子商務權威、穩定、安全的第三方服務平臺的運營,承擔商務部全國網絡、系統、容災、安全、應用系統維護、應用軟件測試等IT服務工作;同時,還向社會提供IT服務管理的咨詢、培訓與建設服務。

為了適應業務發展對信息技術支撐手段提出的要求,確保IT基礎設施和業務應用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商務中心于2004年開始引入IT服務管理(ITSM)理念和IT運維(服務)管理國際最佳實踐(ITIL),開展IT運維管理體系的建設工作。商務部IT運維管理體系建設具有以下特點:高標準,嚴要求,以IT運維(服務)管理國際標準ISO20000為指導,實現了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IT運維管理創新模式。

通過IT運維管理體系的建設,商務中心在IT運行維護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實現了集中統一的運維管理模式,建立了人員共享(A、B角)、資源互備(主中心、同城、異地三地互為容災備份的中心)、管理復用(符合ISO20000國際標準且持續優化)的IT運維管理體系。

⑶北京市政府

北京市信息化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北京市信息辦)是北京市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的辦事機構,具有對全市各委辦局信息化工作的指導和管理職能。隨著北京市電子政務大規模建設的完成,信息化工作的重心逐漸轉向以“深化應用、惠及全民”的運行維護階段,各委辦局迫切希望北京市信息辦從全市的角度出臺運維管理規范,用以規范和指導各委辦局的運維管理工作。

北京市2007年出臺的《北京市電子政務(甲方)運維管理規范》,是國內根據自身特色出臺的第1個真正意義上的運維管理規范。該規范從各委辦局作為甲方運維管理單位的角度,規范了運維組織與職責,運維執行各階段委辦局單位作為甲方關注的關鍵控制點(“運維規劃與準備階段”的運維規劃、運維費預算、招標管理;“運維實施階段”的服務臺管理、重大故障管理、重大和緊急變更管理、合同執行管理、人員管理、資產管理;“運維績效評估和持續改進階段”的績效評估的組織、績效評估形式和內容、評估報告和結果應用、績效跟蹤和改進),以及全市通用的管理表單和模板(如運維現狀分析報告、運維年度規劃報告、運維外包合同模板等)。

⑷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北京法院信息化建設工作始于1996年,經過十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以高級法院為中心覆蓋全市三級22個法院、55個派出人民法庭、3個異地節點之間的百兆帶寬綜合信息共享與交換系統,實現了與最高法院專網、市電子政務網、市政法委、市公安局、檢察院等網絡接入。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日益深入,信息系統的規模龐大,涉及到的應用項目繁多,各業務應用模塊之間關聯程度非常緊密,這給信息化運維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而上述這種“集群聯動”系統運行又大大提高了運行維護的復雜度。全市審判工作與信息化技術之間的耦合關系越來越密切,對信息系統不間斷運行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信息系統能否安全、穩定、高效地運行對全市法院各項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產生重要影響。

隨著系統規模的擴大和業務要求的提高,系統構建的復雜度越來越大,系統應用與審判業務之間的密切性越來越大,系統的故障和潛在隱患也越來越多,這給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和挑戰。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技術處在提升自身運維管理水平的情況下,果斷引入專業化的運維外包機構承擔日常運維工作,并建立了涵蓋運維外包商在內的運維管理體系。

在這種運維管理體系構建過程中,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技術處首先根據各個系統提煉運維目標和業務目標。運維目標主要針對系統運維人員,業務目標主要針對業務應用人員。運維目標的對象是后端支撐的各個系統,包括網絡基礎環境和應用系統軟件;業務目標的對象是具體的各項審判業務。在此基礎上,技術處構建服務體系,搭建服務平臺,規范服務流程和制定服務配套制度并持續改進服務體系。例如在構建服務體系過程中,根據運維要求,與運維外包公司一起構建了組織體系,后者包括運維管理委員會、服務臺和服務組。運維管理委員會承擔運維決策職能,由技術處和各個運維外包單位的項目負責人組成,為運維外包提供戰略決策。服務臺和服務組承擔運維執行層職能,由各個運維外包單位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構成。此外,還將相關的設備廠商、系統軟件提供商一起納入服務體系中。

在運維工作中,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還特別注重提高信息化運維人員的綜合素質。根據法院信息化運維特點,結合項目管理的基礎知識,聘請外部專家,組織了全體運維工作人員進行基于ITIL的方法論和最佳實踐的培訓活動,收到了顯著效果。

四、中國電子政務運維發展趨勢和應重點考慮的因素

隨著電子政務運維工作重要性的日益凸顯,中國電子政務運維管理必然從粗放管理走向科學管理,從“重建設、輕維護,重技術、輕管理”走向“建設與維護并重,技術與管理并重”。下面結合研究和實踐經驗,就電子政務運維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進行總結。

⒈首先需要轉變理念

“運維工作體現不出業績,領導很難重視”,一位負責運維工作的處長無奈地如是說。有此類煩惱的運維人員不在少數。筆者綜合國內外的研究認為,當前,我國電子政務工作的重點已從大規模網絡、平臺、業務系統的建設轉向以深化應用、提升應用效益為主要特征的“運行維護”階段。運行維護的重要性一點不亞于建設的重要性,甚至重要性更高,沿用建設時期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方法與現階段的管理需求已不相適應。為了更好地發揮電子政務的效益,“用好”電子政務非常關鍵,而電子政務運維管理是“用好”電子政務的重要保障。

從IT生命周期來看,建設和運維呈現了3個“二八現象”(參見圖1)。

首先,從時間周期看,在整個信息化的生命周期中,以應用為特點的運維階段占了80%的時間。其次,從電子政務效益看,只有“用好”,效益才能體現,信息化工作真正體現價值和效益,離不開運維階段,如何用好,這是我們必須關注的。第三,從資金投入看,過去我國電子政務建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2007年中國電子政務市場投資額為657.34億元,同比增長19.6%。但這些資金中的80%都投入到了電子政務的建設,而運維資金的投入相對較少,且沒有配套的制度保障,運維費預算口徑和標準在全國依舊處于摸索階段。相比電子政務成熟的國家,運維與建設資金的投入比正好與中國相反,運維資金一般占到了75%以上。

因此,運維階段的科學管理非常重要,這個階段如果管理不好,不僅關系到電子政務效益的發揮,而且電子政務的總體擁有成本(TCO)將會非常巨大。但如何規范運維工作,為業務提供高質量的IT服務?一位信息中心主任苦惱地感嘆到,“投入了幾百萬元,買了監控、流程管理軟件,聘請了國際咨詢公司以提供咨詢和軟件的實施。其結果是:剛實施時,大家覺得好奇而使用了一段時間,后來軟件基本上就沒人再用了”。這類現象在很多政府部門都曾碰到過。筆者研究認為,在正確定位電子政務運維工作重要性的同時,需要轉變理念,需要從單純的技術思維轉向管理思維來考慮運維工作;僅僅靠購買監控、流程軟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需要綜合人、流程、技術等方面的因素,建立綜合運維管理體系。“認識到是管理問題,你就成功了一半”,一位省級單位信息中心主任實施IT運維管理體系后深有感觸地說。

正確認識運維管理,還需要從“單純的運行維護工作”轉變為“為業務提供高質量的IT服務”的服務視角上來,需要從運維管理上升到服務管理(具體轉變如圖2所示)。

⒉建立電子政務運維管理體系

《2006-2020年信息化發展戰略》明確提出,未來電子政務行動計劃要建立運行、維護管理制度,從國家層面規劃了電子政務運維工作的方向。但如何確保運維工作安全、穩定、快捷,是很多政府部門信息化領導所關心的。要提升運維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水平,需要系統地建立電子政務運維管理體系。基于對大量電子政務實踐的研究,筆者提出IT運維管理體系的4層架構模型。IT運維管理體系4層架構模型涵蓋管理目標、組織管理模式、制度規范體系、技術支撐體系等4個層面的內容(參見圖3)。

①管理目標層。IT運維管理體系的建立要面向業務,以業務需求和目標為出發點,制定IT運維管理的愿景、目標(長期和短期目標)和策略。在目標層面,確保IT與業務的融合。

②組織模式層。基于IT運維管理目標,建立科學的IT運維管理機制。結合組織的實際,將IT服務相關的全部活動進行統一決策與規劃,確定和規范IT運維管理體系運行的管理方式和與之相配套的組織機構設置,形成集中統一的IT運維管理機制,合理配置IT運維管理資源,實現對客戶的端到端服務。

③制度規范層。依據管理模式,從管理角度制定用來規范IT運維和服務工作的準則,建立IT運維管理過程中各個參與要素(人、流程、工具)的管理制度與工作流程,建立考核評價體系,規范運維費用,實現精細化管理。

④技術支撐層。技術支撐體系是IT運維管理的實現手段,制度規范體系的具體落實有賴于技術支撐體系的技術支持。需要建立面向業務客戶的IT服務請求響應窗口和面向技術支持人員的體系運行管理窗口;建立負責IT運維管理流程運行的流程管理平臺和負責IT基礎設施和業務應用系統運行監控的集中監控管理平臺;根據不同類型IT基礎設施和業務應用系統的管理職能,建立技術管理子系統,建立知識庫、配置庫、報表及日常操作等共享支持子系統和為業務管理提供服務的業務運維管理子系統。

⒊打開“建設轉運維”的黑箱

關于建設轉運維管理,現在存在很多挑戰和矛盾。首先,建設和運維之間本身有一個模糊地帶,對這個地帶我們必須要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以前,這個模糊地帶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黑箱,大家只是去摸索地做。現在我們要把這個黑箱打開,需要在立項、需求分析、設計、測試、上線等環節加以管控(參見圖4)。

運維工作始于設計,在立項的時候就要考慮運維的主體、要求等。接著是需求分析階段,在此階段,既要考慮功

能層面的需求,也要考慮非功能層面的需求,如可用性指標、內控指標等;對于運維的特殊要求,都必須在需求分析階段考慮清楚。在上線階段,管控更重要,從測試到上線的過程要有規范化的步驟和文檔,要做到“通過文檔能夠再現”的程度,確保真正能夠對系統進行運維。上線穩定運行之后,開發人員仍然需要扮演二線支持的角色,解決應用系統疑難的問題。真正上線之后,運維工作必須由運維部門來負責,不能讓開發人員隨便改變生產環境。現在,很多政府單位采用“誰建設誰運維”的方式,在建設轉運維過程做得不是太好,存在系統性的風險。

⒋科學進行運維費預算

“有錢了,不一定能管理好;但沒有錢,一定管理不好”。目前大部分單位都面臨運維費用預算方面的難題,普遍面臨費用無法單獨列支或經費不足的情況,且存在制度上的缺失。

運維費用是IT服務管理體系持續運行的資金保障。隨著信息化建設的逐漸深入,信息化工作將逐漸由建設轉向以應用為主的運行維護階段。為保障應用系統的有效運行和IT服務質量的提高,實現IT服務精細化管理的目標,為業務提供信息化支撐,科學進行運維費用管理顯得非常重要。

運維費用管理需要清晰定義運維目標、運維費用的構成要素,規范運維費用預算的口徑和標準,使其與信息化建設費用、日常辦公經費相區分。否則,對要花多少錢、錢花在什么地方,就無法實現標準化和科學化。

除了大項之外,還要細分,要弄清楚每一項錢花在了什么地方。若沒有精細化管理,對每項工作怎么開展,開展的時間、周期等等,就很難分析,整個成本就會是模糊的。運維費用通常有兩種計算方式:一種是比例系數法,另一種是工作量法。第一種方式的好處是容易計算,只要將資產乘以系數;其劣勢是太過粗放。這種方式比較適合于硬件的維護,但是對應用系統的維護費用卻很難計算。第二種方式的好處是比較精細化,但要求管理成熟度較高。

除負責具體運維工作的政府單位需要清楚自己運維中的經費支出情況外,作為運維費的撥付單位(如財政局),也需要攜手信息化管理部門(如信息辦)制定運維預算的制度和標準,以彌補制度方面的缺失。

⒌管控運維外包

隨著運維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和政府職能的轉變,聘請專業的運維公司提供運維外包服務將是電子政務發展的必然趨勢。2007年,ITGov中國IT治理研究中心就北京市電子政務運維外包市場的調查顯示,59%的政府部門都采用了運維外包的方式。“通過IT運維外包有助于我們聚焦于本身的核心業務,專注于履行政府的行政職能,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但如何有效管理外包商,對運維外包商提供的服務進行量化考核一直是我們關心的難題”,某市委和市政府信息中心主任對IT運維外包管理非常困惑。

筆者研究認為,運維外包管理將涵蓋運維外包決策、外包商選擇、運維外包合同簽訂、運維外包過程中的控制和運維外包評價等環節。以運維外包決策為例,需要梳理運維業務需求、明確服務級別、確定運維外包模式、風險管理等。運維外包模式的選擇,可從業務重要性、安全性、管理成熟度、外包市場成熟度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⒍將國際最佳實踐與政府部門的實際相結合

據筆者初步統計,ITIL在中國應用的成功率在50%之下,失敗的原因除對ITIL定位為技術項目外,還主要包括ITIL沒能很好地和組織的實際情況相結合。筆者研究認為,ITIL、ISO20000和組織的實踐三者之間存在如圖5所示的關系。

政府部門可以借鑒ISO20000和ITIL,并結合組織的實際來建立IT運維管理體系。但運維體系的建立需要考慮以下幾個關鍵成功因素:將IT運維管理體系項目作為管理項目,培訓先行,要將ITIL變成一種文化,全員參與;在實施過程中要重管理、重效果;要結合現有管理成熟度,推廣過程中要考慮與現行管理制度的兼容性,做到“管理的科學性”和“管理的藝術性”相結合。以某政府部門IT運維管理體系項目為例,考慮到該單位需要在一個過程中轉變流程管理的理念和服務的文化,項目開始并沒有引入績效考核制度,直到該單位已適應流程管理,并在工作中主動應用運維管理體系時,才逐漸引入績效考核制度,做到了管理體系的平滑過渡。

⒎不同類型的政府部門應在運維管理工作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從橫向來看,與電子政務相關的政府部門大體上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為具體負責電子政務運維工作的信息中心,另一類為在一定區域內對相關政府部門信息化工作具有宏觀指導和管理職能的信息辦。不同性質的政府部門在運維管理工作中應發揮不同的作用。信息中心作為具體承擔運維工作的單位,應建立涵蓋運維需求、運維服務級別、組織結構和人員職責分工、管理流程、管理制度、運維費預算、績效評估、技術工具的運維管理體系。信息辦作為對各委辦局單位信息化工作具有指導和管理職能的機構,可以結合各委辦局單位的情況,從全省(市)的角度出臺運維管理規范,用以規范和指導各委辦局的運維管理工作。

從縱向來看,與電子政務運維相關的政府部門可以分為3個層面:第1個層面,部委單位,這個層面開展運維工作需要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可以考慮制定供全國參考的管理規范;第2個層面,省廳政府單位,需要具體建立科學的IT運維管理體系;第3個層面,地、市單位(其信息化人數不多),需要借鑒科學的運維管理思想,結合當地需要,建立基礎的運維流程(如事件管理流程),積累知識庫,并制定供全體人員參考的信息化手冊等。

參考文獻:

1.孟秀轉,孫強.電子政務綜合績效評估體系研究[J].中國行政管理,2008(8)

2.中國推出服務型政府電子政務綜合績效評估體系[EB/OL].(2008-11-11)[2008-11-23].

4.中國IT治理研究中心. ITGov:信息化全面管理[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5.孫強,左天祖,劉偉.IT服務管理:概念、理解與實施[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6.劉穎.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發展現狀與預測[J].當代通信,2005(9)

篇(6)

變電運維操作站,簡單來說,就是一個變電運行班組,采取無人值班變電站從而進行一系列的運行操作、維護處理、巡視管理等既高效又合理的一種操作管理工作。而倒閘操作則是一種轉換設備運行狀態的一種方式。可以說通過變電運維和倒閘操作對電力電網進行管理和運行工作,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任何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下面,筆者將對變電運維倒閘操作許可制的探索與實踐的現狀、相關改進措施以及效益進行分析。

一.變電運維倒閘操作許可制的探索與實踐出現的問題及現狀

(一)相關人員的重視程度不夠,缺乏責任感

由于受到公司、企業等級制度的約束,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聽從上級的領導與指揮,但大多是領導對于具體的操作過程與流程存在著一種較為大概的認識,從而以模糊的概念引導工作人員的工作。再加上其他工作人員對待一件事的重視程度不夠,責任感不足,不能很好的對其進行深層次的人士與理解,從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與意外發生。

(二)在倒閘操作過程中工作人員業務水平及能力不足

在變電運維倒閘操作過程中,倒閘操作必須要執行操作票制和工作監護制。而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由于相關工作人員的業務技能與水平沒有達到標準程度,從而導致工作中寫票慢、對操作流程及設備的不熟悉等現象的發生,由此降低了工作效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生產。

(三)倒閘操作的效率與速度還有待提高

在變電運維倒閘操作許可制的過程中,既要看中速度與數量,更要保證質量與效果。而在現目前的環境下,由于操作準備和實際設備的不完善,導致倒閘操作工作不能夠順利的進行下去,從而降低了運行的速度。再加之變電運維技術原則缺乏標準化的操作,對現場的勘測與相關系統的運用不全面,從而降低了倒閘操作項目的效率與質量。

(四) 變電運維倒閘操作危險狀況頻發

由于變電運維倒閘操作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潛在的隱患與危險,從而導致不必要損失和意外事故的發生。再加之人員的業務能力、技術的不完善、制度管理的不全面、設備狀況及運作模式的不合理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了危險點的出現,從而使得危險狀況頻頻發生。

基于以上出現的種種問題,想要更好的、更加順利的開展工作,就需要不斷地實踐,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斷總結新經驗,有針對性的制定合理的解決措施。下面,筆者將進一步闡述關于以上問題的相對應的補救措施。

二.變電運維倒閘操作許可制的探索與實踐相關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與重視程度

要提高企業、公司的所有工作人員對每一項流程的重視程度,增強他們對于事件的責任意識,能夠以一種緊張之感與嚴謹之心對待任何零部件。在變電運維倒閘操作的過程中,要時時刻刻檢測相關流程項目,重視每一件小事,集中精力去工作。

(二)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和技術能力

首先,在人員招聘時就應該完全按照硬性招聘的條件對應聘者進行能力的篩選,選拔有能力,有技術性的員工;其次,在工作中,不光是企業領導與同事對于相關工作人員技能的監督以外,個人也應該時時刻刻都要不斷學習新知識與新技能,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與技巧能力,多熟悉、多練習。對于操作的流程和設備要多實驗,對每一項工作流程都要做到心中有數。

(三)做好每一工作的前期準備

對于倒閘操作來說,要將每一項步驟以及銜接過程銘記于心,爭取在有限的工作時間內,提高工作的速度與質量,從而達到雙贏的效果。同時,要養成對任何工作都有良好的準備環節這個習慣。比如,就倒閘操作票而言,要提前考慮到相關任務不明確、信息不充分、各項操作不準確的現象,并及時做好應對措施。對變電運維過程中所需要的接地線的裝拆、五防系統的運用等一系列的準備工作,都要集中精力去做好,確保萬無一失,對實際操作提供全面的、系統的物質、資源等一系列準備保障[1]。

(四)對危險狀況進行嚴格檢查并做好預防措施

根據上述問題現狀中所提到的相關危險狀況現象,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補救。例如,對于突況和意外狀況而言,要提前進行風險的評估,并由此策劃好相關的預防措施;要制定較為權威的規章制度,并督促每個工作人員都要嚴格的按照制度條例去開展工作;對危險點的出現要冷靜沉著的應對等[2]。

三.對變電運維倒閘操作許可制的效益分析

通過變電運維倒閘造作許可制對于電力電網的工作,不僅可以提高工作速度與效率,同時減少了人力、物力與財力的各項花費,還在相當程度上對項目進程的指揮、把控與管理起到了不容小覷的作用。通過操作許可制的運用與實施,在安全效率與時間效率上都取得了非常樂觀的結果[3]。

總結:通過變電運維倒閘操作對電網、電力公司在項目的監管與運行方面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借助于新模式、新技術,不斷地探索、發現,對于企業和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性的技術與能力。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用新技術不斷創造新產品,總結新經驗,這對與我國的電網、電力的發展也起到了很樂觀、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篇(7)

it部門個人工作總結1一、作為整個企業的IT“管家”,首先應該對管理的資產情況了然于胸,比如說:

現在的IT規模是怎樣的?網絡鏈路總長是多少?網絡設備和服務器的數量、類型各是什么?都是什么品牌的?還有每個服務器上運行的數據庫、中間件的類型和數量等等,這些情況都應該一個不漏、有條理地梳理清楚。

搞清楚“有什么”的問題以后,還應該做個比較,目前的資產情況和歷年相比有什么變化,是增加還是減少了,這些變動都體現在哪里?這些數據整理出來,一張清晰的“資產圖”便被輕松地“繪制”出來了。

二、業務構成及分析

一個企業里,最重要的應該就是業務系統的穩定運行和增效。所以IT運維管理員的總結里,必然不能缺少對業務系統保障情況的描述。

首先也應該勾勒出“業務”的大體形象:目前我們所有的業務系統有哪些?哪些是核心的業務,它們在解決何種問題,為用戶提供了哪些服務?這些業務又運行在哪些服務器上,它們的運行狀態如何…?這樣我們先直觀地把“業務系統”介紹給大家。

接下來我們可以深入地去剖析一下這些業務的運行狀況,比如:我們的業務系統一年中平均每月主干鏈路的總流量達到了多少?將這些業務流量排名,前幾位的是哪些?這些高流量的業務有多少人次在訪問?這些業務的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是多少?根據其設計,這些業務的可用性指標達到多少?是遠未達到使用預設,差一些到滿負荷,還是已經超負荷…等等。還有“變化”的視角是應該一直具備的,還需要與往年比,哪些業務是新增的,這些新增業務的使用情況如何,是用得較多還是較少?

三、事件處理情況

對一年中所做的事件處理情況進行匯總。你是否能說清楚IT部門這一年處理的事件數量有多少?這些事件分類有哪些?哪些是重大事件?這一年里產生過哪些重大的事件?這些重大事件對整個IT系統的影響是什么?是否針對此進行過全面的分析,并給到過改進的意見?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了核心業務的SLA?這些數據也有助于對全年的運維工作進行了解。

四、未來工作開展建議

一份年終總結,除了要說清楚這一年發生的事兒,還應該能對下一年乃至未來幾年的工作開展提供客觀依據。并且作為一個合格的IT運維管理員,眼界應該更寬一些,除了著眼于本職工作,也應該不斷地關注業界的新技術、新趨勢,并去分析這些新技術對本企業的IT規劃是否會產生影響,可能產生的影響又是什么?結合之前對業務使用情況的統計和分析,你就可以為決策者提供出一些更有意義的信息和建議:未來企業上馬一些什么樣的IT業務能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先機,哪些IT系統需要改進以滿足未來不斷增長的需要等等。

it部門個人工作總結2為滿足公司的快速發展,提升業務部門網絡辦公效率,提升it服務意識,it運維工程師按照sla協議承諾受理公司用戶提交的it服務請求,包括用戶使用網絡、服務器、電腦終端及周邊設備等設施過程中軟硬件維護、事件處理、操作指導、資訊指導等,提供規范、穩定、持續、高質量的it可用資源和服務。

一、分擔部門kpi指標,實現部門sla承諾

1、事件管理

a、通過主動積極服務或熱線電話和郵箱受理等公司用戶提交的it服務請求;

b、及時記錄所有用戶的事件,保證記錄完整率達標;

c、在sla承諾的時間內響應用戶的事件,響應及時率達標;

d、對用戶事件進行規范的分類、分級,并按事件級別不同要求進行響應和處理;

e、在承諾的時間內處理用戶事件,或按規范傳遞給高一級技術支持,保證事件處理及時率達標;

f、合運用服務規范、溝通技巧和專業技能處理用戶事件,并記錄處理過程及方案,保證事件處理平均時間達標;

g、規范跟蹤用戶事件的處理進展,最終關閉事件或提交bug立項,保證事件解決率達標;

h、定期抽樣回訪用戶和匯總用戶意見,進行自我批判和持續改善用戶滿意度,保證用戶滿意度達標,用戶投訴率在承諾范圍以內;

i、承諾日平均事件處理數量,主動接管處理事件,高峰期需要靈活調整事件平均處理時長;

j、維值班人員按規范跟蹤突發事件以及通報相關人員,保證跟蹤正確率達標;

k、對本崗負責的事件跟蹤處理,根據事件處理經驗,提出合理化建議,將各類隱患消除在可控范圍內;

l、養成良好工作習慣,做到事前有計劃、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反饋、完成有記錄;

2、配置管理

a、it資產配置管理:對it資產生命周期進行管理,包括分類統計、預購、選購審核、轉移審核、報廢審核,保證配置管理正確率達標;

b、建設案例庫:累積和提煉工程師的事件處理經驗制作成案例,并持續豐富運維案例庫供查詢,案例覆蓋已知事件的比率達標,不斷提高運維工程師工作效率;

c、it系統配置信息管理:定期更新網絡及應用系統描述信息及技術支持信息配置,保證最新;

3、問題管理

對事件進行統計分析,找出疑難、重復發生的事件,納入問題管理流程,分析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確定可能解決的方案,需要修改網絡或應用系統配置時提交變更申請觸發變更管理流程。

4、管理

運維值班人員按規范統一信息部網絡及應用系統正式公告、變更公告、特殊公告等,正確率達標;

二、其他運維工作

a、承擔新員工導師工作,輔導新員工快速熟悉公司文化、環境、工作崗位及提升技能,為新員工順利通過試用期提供保障;

b、持續反省自身的工作、總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可改善之處,積極對部門運作提出改善建議;

c、積極參加公司重點應用項目的培訓并按事件管理規范提供支持,如sap、oa系統等;

d、應部門發展需要在不影響現有工作的基礎上主動承擔其他項目支持,如網絡、服務器,程控交換機等;

e、共享個人的技術經驗,主持運維內部講座;

f、積極參加信息部各類培訓,有計劃地進行自我學習,不斷提升自身專業技能;

g、對重點維護設備進行定期巡檢并記錄,巡檢及時率和正確率達標;

三、其他工作

a、擔任it講師,應其他部門邀請提供it技能培訓,提高其他部門辦公人員的it操作水平;

b、貫徹執行公司理念,積極完成上級分配的臨時任務;

it部門個人工作總結3至20__年10月底,__有限公司在__公司的運維又屆滿一年的時間了,在這為期一年的運維工作當中,____的業務飛速發展,設備數量不斷增加,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業務知識有了顯著的提升。我們的隊伍在技術水平和管理經驗上也有了本質的提高。

一、細致縝密的完成計劃中的日常運維工作:

嚴把質量;服務至上;嚴格要求;技術領先。

1、承接運維工作初始信息技術部的各位領導就對我們的運維工作給予厚望,并提出了認真完善服務水平的方針。

我們在服務過程中嚴格按照這一要求,以對保障____的發展,對用戶負責的精神,把“嚴把質量,服務至上”的原則貫穿于日常工作的各個環節之中。使本運維期過程中的客戶滿意度有了非常顯著的提高,多次獲得了用戶的認可。

2、對于在工作中信息技術部提出的新要求、新方案,我們及時相應配合,本著“嚴格要求”的原則,對于提出的要求科學性的分析研究,及時提出完整周密的解決方案,并擬請用戶試行或測試后實施。

有力的保障了運維工作的及時有效性。

對于提高服務業務技術水平上,按照信息技術部的統一規劃,按時完成一系列的既定培訓計劃。按照“技術領先”的原則,通過技術上的培訓提高了業務水平和解決故障的效率;通過制定有效的安全機制和培訓,健全了____信息外包人員安全機制;通過保密制度的培訓使運維人員能夠樹立自覺維護____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識;通過客戶服務意識的培訓提高了客戶的滿意度。

二、吸收先進經驗,保質保量的完成運維的各項任務:

運維期內主機、服務器、網絡和桌面均沒有發生嚴重的生產安全事故,對于一些潛在的威脅也都在得到信息技術部門的批示下,審慎周密的完成了整改工作。運用先進的技術和經驗提高勞動效率和運維工作質量:

1、運用先進的運維工具提高勞動效率。

通過監控軟件隨時保持信息的及時性、可控性,一旦發生問題可以迅速定位和修復。

2、經過信息技術部指導,我們在運維工作中大量了采用WEB2.0技術。

使我們在高效完成運維工作的情況下,為____節約了大量的費用投入。

3、在工作的過程中注意新技術和新方法的學習和收集,對于有利于運維工作的成功方案及時整理并提交信息技術部。

經過5年來的維護工作存儲了大量的知識庫信息。

三、適應任務需要,及時解決運維過程中的遇到的問題:

1、在運維過程中遇到突發問題及時與信息技術部門相關人員進行溝通,對于緊急情況的處理按照《應急預案》進行對應處理。

在節假日安排主要人員進行值班和備勤,保障24小時均能及時相應。

2、在運維工作過程中,積極協助新增設備的各項實施工作,獲得了信息技術部的肯定;在到貨、驗收、集成方案和安裝調試過程中提供全程保障;對于數據的遷移、備份,各人按照自己的職責,在制定詳盡的計劃后、經過信息技術部的'批準嚴格按照方案實施;

3、在配合一些公司的重大活動、事件時,為應對信息技術?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輩蛔愕那榭觥N頤且環矯孀齪迷宋ぷ韉那榭魷攏硪環矯媾沙霾糠只蛉咳嗽斃畔⒓際醪康母饗罟ぷ鰨悅植蠱淙肆Σ蛔愕淖純觶?/p>4、對于機房的升級改造過程中積極配合,全程派員監理施工過程,及時出具各種施工方案和設計資料。

施工完成后及時完善各類圖表的變更、標識。

5、配合行政部門做好資產管理工作,對于資產管理系統派出專門人員參與學習,并對備份、升級方案及時提出自己的建議;

對于辦公室提出的節能減排的倡議積極響應,主動采取措施避免能源和材料的浪費;多次配合辦公室進行資產統計、巡檢、登記工作。

四、認真完成運維工作中的匯報、總結和知識積累工作:

1、《知識庫》通過連續2年的整理已經形成了成體系的完整運維知識全集,方便了各類人員通過權限管理可以隨時查找所需的運維信息,為提高運維工作效率提供了基礎保障。

2、日常報告:共提交《運維日報》309份、《運維周報》52份、《機房溫度周報》52份、《運維月報》12份、《運維半年報》一份、《運維年報》一份、《桌面工作記錄單》1914份、《磁帶存取記錄表》12份。

3、工作報告:《變更報告》70份、《故障報告》5份、《數據安全保密措施報告》、《節日值班表》2份、《加班表》1份。

另:《磁盤空間使用報告》等不定期報告;

4、圖表:《電路電源拓撲圖》、《機房及機架布局圖》、《網絡拓撲圖》、《san環境拓撲圖》、《電話配線架對應圖》、《ip及工位、電話統計圖》、《外包人員信息系統登記表》等。

5、其他報告:《外包人員信息安全管理建議》、《文件服務器使用管理建議》等。

通過以上的工作和措施,我公司順利的完成了本期____的運維工作任務,從根本上滿足了設備運維的各項要求。任務的圓滿完成,有賴于信息技術部正確的領導和大力協助;仰仗于____健康發展的大好形勢;得益于雙方長期形成的信任與默契。

一年的時間很快過去了,在此向各位領導申請續約新的一年的運維合約。并且,在新的維護其中間維持上一年的全部合同條款,維持原來的運維價格不變。在新的運維期內,我們將保持冷靜的頭腦,繼續發揚自身優勢,多方彌補存在的不足,提高服務的水平和層次,在信息部的指導下,與各部門的同仁團結協作,大力配合,攜手共進,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運維任務。希望在新的運維期內能夠更好的配合信息技術部的工作完成____的各項要求和任務。

it部門個人工作總結4我于20__年_月_日起正式成為公司一員。

時間飛逝,轉眼間,做為一名正式運維員工已經有兩個月之久。在這個難忘而又夸姣的日子里,我深入體會到了公司的積極氛圍和各個部門的巨大魅力,目睹了公司一步步走向成熟,看到了公司網絡的不斷健全和系統不斷完善,并日漸不亂,同時,也看到了運維中心給于系統管理職員帶下世人向往的學習的平臺和和無窮的機遇與挑戰,所以,我在此對于過去的工作做下總結。

總結歷史

在運維中心工作期間,我工作認真,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進取心,極富工作熱情,確實完成上級交付的工作,善于與他人溝通,和公司部門同事之間能夠通力合作,關系相處融洽而輯穆,配合各部分負責人成功的完成各項工作,具有很強的團隊合作精神。注重自己的個人發展,不斷努力學習系統、網站架構知識。所以我現在已經能夠純熟維護公司的系統服務和監控網站架構,包括前段節點,源站各個站點服務的流量信息等,能及時查看并報警所引起的網絡服務相關故障,能注重公司的種種流程細節,擁有了一名系統管理維護員的基本工作技能。

回顧歷史

九月份,是我成為公司正式員工最幼嫩的時期,一直都處在學習階段,學習公司網站的架構分布情況,以及在系統中各種常見網絡服務的搭建,包括學習系統基本的操作,pure—ftp的搭建,php網站的,對后臺數據庫的管理,通過各種熟練的基本操作之后,在此之上,我為迎合公司的發展需求,在網絡服務監控方面我準備了各種實戰經驗;在上級的指揮下,我獨自一人自主搭建了新版本軟件nagios監控服務器,并通過測試,可以和公司現階段運行的服務器媲美,在此基礎上,為了更好方便的管理,我又研究了nagvis,通過實現對監控設備的3d效果使之管理人員能第一時間更清晰的了解網站后臺服務器的負載情況。

十月份,通過我們部門定期的進行小組的學習,使我對linu_的學習有了更大的興趣和憧憬,為此我研究基于各種網站類型的,包括對apache,varnish,lighttpd,等各種平臺網站服務器的,樣使我今后在監控,事件處理方面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為此,我特地獨立創建我們部門的bbs論壇,并且于外網,使部門員工不僅在公司,而且還可以在家里進行訪問與交流,以方便我毛司部門員工的共同學習和交流。十月份,我有幸的見證我毛司sns2。5新版本的新上線,同時我也參與了公司內部測試,配合公司對新版本的bug,并及時提出問題。由于公司正處于現階段發展之中,所以我必須迎合而上,配合其他部門積極工作,爭取能為公司的發展出一己之力。

瞻望未來

在今后的工作過程中,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同時也有幾個大方向是我需要努力。nagios監控系統擁有極其多的復雜服務,它是我的核心工作,它的完成情況反映著我的工作是否盡職。我會努力做好本職工作。還有,cacti監控設備系統,因為時間的分配,有很多多知識未能及時鞏固,同時也需要緊抓時間實踐操縱,并參加實際建設和規劃,使自己能更加靈活應用系統網絡知識,并積累處理相關異常經驗。同時,自己也要不斷努力與充實自己,研究shell,pure各種腳本的編寫,使自己處理處理突發事件的效率提高,以及ngin_和squid這些常用的服務搭建。在今后的一年里,也會參加相應的證書考核,不斷晉升自己,并緊抓利用業余時間努力學習it知識,搭建各種服務器知識,包括自己學習小型機跟進步英語水平。

it部門個人工作總結5時間飛逝,一晃而過,彈指之間20__年已過去,作為公司的一名運維工程師,在公司領導及各部門各同事的幫助下,我順利的完成了各項工作。在具體工作中,我努力做好服務工作。為了今后更好地工作,完善不足,特此將我20__年的工作情況做一個總結:

一、工作總結:

工作內容:

(一)根據公司需求,負責公司網絡應用系統,公司網站的開發,公司網絡應用系統服務器的安裝、配置和維護工作,公司網絡應用系統用戶帳號及權限的管理。

(二)負責公司網絡和計算機軟件的維護工作;公司計算機上軟件的安裝、調試及軟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的解決;公司網絡資源的權限分配;對公司人員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服務。

工作完成情況:

(一)完成公司網站的前期資料收集準備工作,制定出建站操作流程,此項目根據公司需求可隨時啟動,并短時間能夠完成建站工作。

(二)完成公司資產管理系統的用戶需求收集整理工作,并與多家軟件公司多次溝通,最終根據需求選定在集團公司的用友財務平臺上增加資產管理模塊,達到資產管理與財務的時時同步。現項目因需集團財務平臺的升級到新版本后才能增加我們所需的模塊而暫時擱置,等集團平臺升級后可再啟動。

(三)完成公司oa系統的日常維護工作,調整oa論壇板塊,增加公司新聞、意見建議等板塊并及時更新其內容,讓員工及時了解公司新聞動態,提高自身思想覺悟。完成對oa系統帳號的管理工作,賦予每個帳號相對應的使用權限,對新入職、離職員工帳號做到及時添加和刪除,對各地托管資產管理員帳號按地區分別分組。

(四)在日常工作中及時響應了各部門的電腦軟件、硬件、郵件、網絡、打印機的維護。公司目前有近80多臺電腦,由于機器較多且大多數為省店臨近報廢的舊機器,日常出現故障的情況較為常見,主要的電腦故障有:硬件故障,系統故障,網絡故障,軟件故障等,很多機器由于長期使用,導致系統中存在大量垃圾文件,系統文件也有部分受到損壞,從而導致系統崩潰,重裝系統,另外有一些屬網絡故障,線路問題等。做到了盡可能的降低設備使用故障率,在其出現故障的時候,并做到了能在當地解決就當地解決,不能當地解決的也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了解決,保證了公司計算機的正常使用。

(五)對公司每臺電腦安裝防病毒軟件,避免了病毒在公司局域網內自我復制相互傳播,占用局域網的網絡資源,甚至使得系統崩潰,丟失硬盤的重要資料等各種危害,并及時的對軟件進行升級,定期的清除隔離病毒的文件夾,定期的對每臺計算機系統補丁軟件補丁進行更新,防止了病毒通過系統漏洞進行的破壞和攻擊。

(六)對院內租賃產業重新布上網線,給租賃戶提供網絡服務并提供一定的計算機技術支持服務,給資產部租賃業務提供支持。

(七)協助安全主管整理打印安全回執表并分地區上傳到oa系統的公共文件夾,供相關部門和領導隨時調閱。

二、查找不足反思改進

一年來,我始終堅持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努力,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從不把情緒帶到工作中。回顧20__年來的工作,我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上取得了新的進步。但我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之處:

1、自己的思路還很窄對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認識的不夠全面,自己對新技術掌握速度還不夠快。

2、有時候在一些突發故障比較集中時,沒有分清輕重緩急,科學的去安排時間,導致少數問題處理不及時。

3、公司網絡ip設置沒有做系統規劃,導致有時候有ip沖突而導致網絡中斷的情況發生。

三、提高認識持續進步

總結了過去,方能找到不足!對于下半年的工作計劃,在總結上半年工作的同時,針對自己不足之處,我也做出了初步設想:

1、在硬件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安裝網絡流量檢測軟件,對局域網進行監測,及時發現網絡故障和排錯,使網絡快速高效的運行。

2、在繼續完善公司網絡的同時,加強理論和業務知識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水平。

把工作做到更好。

篇(8)

隨著市場規模的迅速擴大,我國風電裝備制造業的實力顯著增強,企業數量和產能快速攀升,風電機組在2007 年之前供不應求的情況徹底改變,市場競爭加劇,加之技術進步以及規模經濟效益,平均市場價格從2007 年最高的每千瓦6700 元降至2011 年的每千瓦3700 元左右,降幅達43%,這在降低風電度電成本、提高風電同其他電源的市場競爭力的同時,風電設備低價競爭的現象也越發嚴重,而現行的風電機組采購招標評價體系無意中助長了這一勢頭。

一、風電機組采購招標中現行的評價體系

風電機組的市場競爭,集中體現在其招投標角逐中。而招標人發出的招標文件,則規定了投標的“游戲規則”。其中的評標原則和評標辦法被視為投標人競標的風向標。當前,風電機組招評標所涉及的評價指標體系由以下三部分構成:

一是入圍指標。也稱否決性指標,主要由安全性指標、環境氣候適應性指標、電網強制性指標及重要的資質性指標構成。投標人對該類指標任何一項的不響應,即可導致其不能入圍。比如,招標人根據項目條件要求風電機組的安全等級達到IEC Ⅱ A 級,此類指標即為入圍指標。

二是定性指標。定性反映設備、服務質量或投標人業績、商譽等指標。比如投標人“質量保證體系”、“售后服務能力”等均屬此類指標。實際操作中,一般由評標組專家根據個人判斷打分。

三是量化指標。能夠根據規定的方法進行量化計算的指標,評分分值由計算結果自動生成,基本不受評標成員人為因素的影響。此類指標當前被采用的通常只有兩個:單位千瓦設備價,度電投資(或度電設備價)。

二、現行評價指標體系的缺陷

決定風電項目盈利能力的關鍵要素指標有五項,分別為電價、發電量、項目建設總投資、財務成本和運維成本。除電價由政府決定外,其余四項均與風電機組的選擇有關。

一是發電量。取決于項目所在地的風能狀況和風電機組的性能和質量,描述機組性能和質量的主要指標是功率曲線和可利用率,這兩項指標在招評標過程中有嚴格的評價要求。

二是項目建設總投資。風電機組采購占項目建設總投資的50% 以上,其他配套的塔架、地基和輸變電設施等的投資也基本隨風電機組選型而定。評標階段,對應于每種備選機型均可估算整個項目的建設總投資。

三是財務成本。風電項目的負債率一般較高(通常為80%),且負債率和長期貸款利率在同一時期的不同風電項目間大致相同,因此,項目建設總投資實際上是財務成本的決定因素。

四是運維成本。對于具有一定規模的風電場(國內絕大多數風電場均屬此列),風電機組的運維費用占項目運維費用的90% 以上。可見,風電機組質量是該項成本的決定性因素。具體來說,風電機組故障頻率高或發生大部件的機械損壞,則會導致較高的運維成本,反之則低。

可見,對于采用度電投資比選風電機組的招標,影響項目盈利能力的上述四項關鍵要素(發電量、項目投資、財務成本和運維成本)中,有三項已納入計量和評價體系,而整個壽命周期(20 年)內的運維費用卻沒有被計入。而這項指標正是衡量風電機組質量優劣的關鍵性經濟指標。筆者認為,對風電機組運維費的忽視或非量化處理,是導致市場競爭向“重價格、輕質量”,“重前期投入、輕全生命周期成本”方向演化的直接原因。

實踐中,有項目開發企業也曾在招標實踐中增加了運維費的報價項和評分項,甚至為了保證所報數據的可信度,還設計了“招標人有權按照投標人所報的運維費額度,將未來風電機組的運行維護工作委托投標人實施,投標人必須承諾接受該項委托”的規定。然而,由于全行業質量信息透明度不夠,信息不對稱,市場缺乏甄別依據,導致設備廠商所報費率失真,甚至出現對于市場質量認可度高的機型,廠商所報運維費率反而較高的尷尬局面。

三、思考和建議

行業內需要形成這樣的共識:引導風電機組市場走出價格上的惡性競爭,避免“劣幣驅除良幣”局面的發生,必須建立起對風電機組的運行質量進行全面、客觀的量化評價體系。而反映風電機組質量狀況的核心指標之一即為壽命期內逐年的運維費用數據(可用單位千瓦的運維費反映),業內各個利益相關方應該從不同角度出發,科學評估機組運維費用,進而將該項指標納入采購招標評價體系中。

因運維費用直接與設備故障率相關聯,所以首先由風電機組制造方對風電機組中各部件故障率的研究,以產品維護手冊要求為基準,確定不同環境條件下該機型的運維費用曲線,風電機組制造商在向市場推出該機型時,提供擔保,推出“產品+質保+壽命期維護檢修承包”的一攬子報價和解決方案。其次,為使運維費用曲線最大程度地接近實際,必須完善風電場運行數據的統計體系,加強行業質量信息透明度建設。在行業組織及有關機構的風電場運行信息平臺上,除風電機組的可利用率、故障發生頻次等指標外,還應增加風電機組的運維費用數據。在此基礎上,行業專家可通過對實際運維費數據的分析研究,總結出風電機組老化的演變規律和運維費用支出的年度趨勢,為市場甄別和專業質量評估提供客觀依據。再次,通過第三方評估機構對風電機組各部件全壽命周期內的損壞風險進行研究,借助工業工程、可靠性工程、仿真測試等工具及技術方法,對不同設計型式的風電機組在其壽命期內不同年度的運維費率進行評估和測算,出具質量評估報告,幫助廠商改進質量,也為用戶優選機型提供科學的依據。最后,在比較完備的實踐數據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要適時引入金融保險機制。設備廠家或業主憑第三方專業機構的質量評估報告,為風電機組壽命期內,每一年度的運維費投保。

某一年度運維費實際發生額超過上限的風險,將由保險公司承擔。風電機運維費投保的機制,可在很大程度上化解風電項目的運營風險,提高項目的收益水平。

參考文獻:

篇(9)

1、供配電項目的承接及項目實施

2018年完成濟寧分公司供配電項目的承接及完善供配電搶修工作的流程及措施,整理各站線纜規劃路由及巡查各站供配電系統存在的安全隱患等資料進行整理及存檔便于下一步工作的開展。對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風險評估分析,并作出整改方案及可行性報告上報濟寧分公司。

2、無感支付項目

2018年對ETC車道進行無感支付安裝,為配合無感支付遷移車牌識別攝像機位置并調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3、機電設備維護

2018年在對濟寧分公司所轄各站進行維護工作中,發現遺留問題及時處理,確保正常收費。道路監控合格率也達到公司各項要求。上半年濟寧分公司所轄各站進行收費設備更換,維護人員進行配合確保收費站正常運行。

4、移動崗亭拆除安裝

2018年由于濟寧分公司對計重設備更換,較小一點的收費站造成嚴重堵車現象,我們建議分公司購買并安裝移動崗亭進行車輛分流,維護人員進行安裝移動崗亭并在收費站之間拆除、遷移、安裝等工作。

5、收費智慧崗亭安裝調試

2018年,對泉林、兗州、濟寧北等收費站進行崗亭更換。

6、2018年信息板萬兆網接入、無線AP、等項目現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7、中秋晚會保障工作

2018年中秋節主動放棄休班,奮戰幾個晝夜對泗水、泉林等收費站進行24小時不間斷值守工作,確保了參加中秋晚會領導乘坐車輛快速高效的通過收費站。為公司樹立了良好的形象。

二、工作中的心得及完善建議

運維工作直接關系到應用系統運行的正常穩定,但運維工作紛繁復雜,正規化、系統化相對比較弱,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從眾多的運維工作者的成功失敗中進行經驗總結,并提升為運維規則,是提高運維水平,保障應用系統正常穩定運行的有效途徑。

通過參考其它運維公司經驗,總結出以下必須遵守的基本運維規則,可以大大減少缺乏經驗的運維人員因為自身失誤導致系統出故障的可能性。

一、系統變更、升級應先在同樣的環境測試通過,執行前應有經過驗證的回退預案

運維是一門經驗的學科、是一門試錯的學科。沒有做過的東西、總是會給你出意想不到的難題,因此變更前,一定要在相同或者相似運行環境下進行測試,通過后才能在正式環境下執行變更。同時應準備好變更失敗的回退預案,比如,做好系統備份、數據庫備份、配置備份,固化變更前的運行現場,讓變更有回頭的機會。

二、對破壞性的操作要先確認符合預定方案,然后謹慎執行

三、備份并驗證備份的有效性

不管是硬件還是軟件總有意外崩潰的時候,怎么辦?備份!!!備份的學問很大、按照不同的維度可以分:冷備和熱備、實時和非實時、物理和邏輯、全備增量備。

備份有了、可以高忱無憂了嗎?不行!尚須驗證備份的有效性。一個總有那么幾次、備份無法保證 100% 恢復,簡單的驗證就是找個空庫恢復出來。

四、對生產環境永保敬畏之心

這是避免應用系統發生故障的一條鐵規,也是被開發、運維人員容易忽視的地方。要堅決杜絕直接在生產環境做開發、測試和bug修復,這些操作只能在開發和測試環境做,否則一旦出事,將欲哭無淚。

五、交接和休假最容易出故障

接手別人的工作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確認變更方案,請教人并不見得就是能力不行的表現;

休假前最好各種可以做好的事情,最好能夠準備一份文檔,指明在什么情況下怎么做和聯系哪些人;

在別人放假的時候接手工作,“能拖則拖”,實在需要執行:必須不厭其煩的跟原系統管理人員確認各個操作細節。

六、一定要有監控手段和報警措施

運維人員賴于生存的工具就是報警和監控。

報警可以讓你及時知道系統出現了什么異常、以便及時跟進、把故障扼殺于搖籃;

監控可以讓你了解系統的歷史性能信息、以歷為鑒、可以知興替、早做優化。

報警和監控是衣寬帶水的好兄弟、相鋪相成、互相促進。

七、使用自動切換技術需謹慎

為了保障數據庫安全,往往會使用HA或者RAC之類的技術,但是這類技術能否真正在關鍵時刻起作用,則是需要經過反復驗證和確認的。并不是按照文檔要求做好了就夠的,很多意外因素或者系統因素會導致自動切換技術并不能如期發揮作用。如果到事后才發現這一點,將悔之晚矣。

八、要有偏執狂的精神,方案要檢查,檢查,再檢查

九、簡單即是美

我們總是面臨各種誘惑:新的系統架構,新的更智能的命令和工具,最新的硬件平臺,功能更全的軟件...你可以在線下安裝,測試,怎么做都行。但是如果想要在生產環境下使用起來、請三思!!

如果能做到堅持這九條鐵規,你的應用系統就能長久穩定運行了。

一、根據公司具體的發展階段和技術人員配比,剪裁規范,貼合公司實情。

二、運維規范定好之后,一定要嚴格執行。不能執行的規范等于無規范。

三、運維著眼于三大塊內容:靜態資源管理,動態流程管理,系統安全透明調優。

四、流程涉及上架,故障,下架,巡檢,軟件及應用更新,應急,知識庫一系統流程。

五、運維也涉及系統安全管理,系統及應用的監控報警,優化系統各項指標。

六、公司的運維體系,必須和研發,測試,產品,項目,運維等崗位聯動。

三、展望公司未來發展戰略

信息化工作當前已成為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但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鑒,沒有固定的發展思路可以遵循。因此,我將于同事們一起,把信息化發展趨勢與公司實際結合起來,不斷創新信息化思路,努力推動公司信息化工作再上新臺階。

運維發展到今天,早已不是刀耕火種的年代。運維發明了云計算,有機會從幕后走到臺前。系統穩定性及業務要求越來越高,運維能力要求越來越強,運維內部分工越來越細,運維新技術的迭代速度甚至超過開發。

伴隨著企業IT信息化的不斷深入,企業對IT系統的依賴程度與日俱增。面對越來越多的各種IT系統,企業中各層IT人員可謂既愛又恨。愛的是,企業各種IT系統成為了企業業務的助推器,提升了企業業務和管理上效率。恨的是,隨著企業愈發離不開IT系統,IT運維被推上了風口浪尖。如何保障IT系統高效、穩定、持續、甚至7×24小時不間斷地提供服務,成為企業中各級IT人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篇(10)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33-0141-04

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是“大檢修”體系建設中的重點和難點。在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下,電網運行及檢修專業的生產組織模式將發生較大變化,如何推進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達到提升變電運維工作效率的目的,并保持安全生產良好局面,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1-2]。

2013年以來,湖北宜昌供電公司依托國網公司“大檢修”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按照“試點先行、優化標準、加強培訓、穩步推進”的思路,從建立工作體系、強化人才培養、完善設備管理、加強應急管理、建立激勵機制和探索輔業外包等方面,率先在省內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截至2013年末,公司已基本實現國家電網公司《關于推進變電運維一體化的指導意見》中的近期目標,其中變電運維一體化業務達55項,占64項目標總數的85.93%,同時進一步深化拓展了部分設備C、D類檢修以及專業性較強的故障異常處理等業務。

目前,公司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精益管理1年,優化了生產工作流程,提高了人力資源效率,提升了設備健康水平及相關生產指標,應急處置響應更快,變電運維質量更高,日常管理更精,各類成本更低,變電設備缺陷消除及時率、設備可靠性等指標在省公司對標中名列前茅,在給公司帶來先進管理理念和科學管理方法的同時,創造了良好的生產效益、安全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現了變電運維效率的提升,探索出一套獨具特色、可供直接操作的管理范本,在全國同類單位中具有一定的推廣應用價值。

一、運維一體化實施背景

1.宜昌電網的特點

湖北宜昌電網地處三峽、葛洲壩電力外送的起點,境內多山地和江河湖泊,電網結構復雜,管理設備較多,輸電通道密集,檢修覆蓋半徑大。現管轄18座220千伏變電站,66座110千伏變電站,3座35千伏變電站,變壓器146臺,總容量8333兆伏安。2013年變電站呈大幅度增長模式,而運維人員卻遠遠不及變電站增長定員人數,如圖1所示。另外,由于宜昌地區特殊的地理位置,變電站輻射管轄面積達2萬多平方公里,檢修行程達4000公里,最遠變電站需5個小時以上的車程,特別是偏遠、山區變電站道路老舊,對運行、維護類檢修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

2.傳統模式的弊端

在傳統的生產組織形式下,維護類檢修工作由市檢修公司檢修試驗工區人員承擔,維護類缺陷的發現和消除由不同班組負責。從變電運行人員發現缺陷到檢修人員消除缺陷,大致經歷六個環節(如圖2所示),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3-4]。

據統計,維護類缺陷占發現缺陷總數的50%以上,檢修試驗工區專業人員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在此類缺陷的處理上,沒有足夠時間從事專業化檢修工作,導致設備缺陷、故障處理時間長,工作效率低,對廠家依賴程度也日益增加,增加了電網運營成本,結構性缺員矛盾日益增強。

隨著地區電網快速發展和“大檢修”體系建設的深入推進,不斷擴張的電網和有限的資源給宜昌電網的檢修、維護工作帶來了沉重的壓力。按照國家電網公司下發的《關于推進變電運維一體化的指導意見》,各單位開展此項工作尚處于探索起步階段,加上每個地市公司所處的地理位置、電網結構、人員狀況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目前并沒有可供借鑒的成熟范本。因此,探索符合宜昌電網實際的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已勢在必行。

3.運維一體化模式的優勢

首先,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維護類檢修工作將由運維人員自行承擔,維護類缺陷的發現和消除均由運維人員負責,并通過巡視、維護等日常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巡視維護和缺陷的發現到消除流程將大大簡化,時間大大縮短。檢修試驗工區專業人員將從維護類檢修工作中解放出來,從而有足夠的時間從事專業化檢修試驗工作,對于提高檢修質量,節約電網運營成本具有重要意義[5]。

另外,實施“運維一體化”按照“資源配置最優化”的原則,釋放勞動生產力,使人力資源配置得到優化。根據變電運維一體化業務需要,開展運維一體化專業技能培訓,適當調整檢修人員轉崗,安排變電檢修人員轉崗至變電運維站(變電站),進一步加強變電運行、檢修、試驗、保護、自動化、直流專業間的融合,能夠提升變電運維人員的綜合技能水平。

再次,實施“運維一體化”能夠培養一崗多能、一專多能復合型“運檢雙能”人才,這是解決電網快速發展與人才結構性缺員矛盾的必要手段和提高效益效率的最佳途徑,對滿足電網精益生產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6]。

二、“運維一體化”管理的理念和策略

1.“運維一體化”模式管理的范圍

“運維一體化”是以運維站為單位開展變電運維一體化業務,實現設備巡檢、倒閘操作和維護性檢修由同一組人員負責實施的電網生產組織模式。運維站除負責所轄變電站倒閘操作、設備巡視、輔助設施維護等變電運行業務外,還負責變電設備的維護性檢修業務。

維護性檢修指《輸變電設備狀態檢修導則》中所列無需使用的大型裝備,不涉及復雜停電及安全措施,不涉及設備整體或重要部件更換、設備大范圍拆卸及帶電作業的C、D類一次設備檢修工作和不涉及二次回路改動、設備功能校驗以及專業性較強的故障異常處理等二次設備檢修工作[7]。

2.“運維一體化”模式管理目標

在適應“大檢修”體系建設管理模式的基礎上,改變原先由運行人員進行設備巡視和現場操作、檢修人員進行維護檢修的傳統生產組織方式,將設備巡視、倒閘操作、維護性檢修業務重新整合,實行一體化運作[8-9]。規范一體化運作各級運維崗位的業務標準,明確變電站變電運維一體化業務內容,按照近期、中期、遠期三個目標階段逐步推行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實現人員精簡、作業高效、成本合理的目標。計劃用三年時間實現所轄運維站64項運行維護業務高度融合。

公司根據運維一體化的實際特點,將其劃分為巡視、維護,操作、檢修,應急處理三個部分,積極推進。一是維護圍繞巡視轉,巡視準確維護精,開展的設備運維項目有48項;二是操作圍繞檢修轉,操作高效“騰”時間,需停電進行的維護性檢修項目有9項;三是應急圍繞服務轉,響應突出快、準、優,應急搶修類的項目有7項。

3.“運維一體化”工作實施原則

堅持確保安全,逐步推進。實施運維一體化要在確保不影響電網安全生產的前提下,選擇基礎條件好、人員配置高的變電站或檢修班組進行試點,在總結經驗和完善規章制度的基礎上逐步推廣實施,在業務整合和人員重組的過程中,調整幅度應能保障隊伍的穩定和現有生產業務的有序開展。

堅持培訓先行,素質提升。運維一體化建設有賴于多技能人才、雙師型人才隊伍建設,必須將培訓工作貫穿于運維一體化建設的全過程,著力于人員技能和素質的提升,為運維一體化建設提供基礎的人力資源保障。

堅持合理引導,激勵保障。運維一體化對現有生產模式進行了較大的調整,人員勞動強度加大,安全責任加大。必須鼓勵和激勵廣大員工積極投身到建設工作中,發揮積極性和創造性作用。在激勵政策上,應對現有的崗位薪金制度進行重新分配,按照人員掌握和從事的專業數目設置崗位薪金梯度,促進多技能業務的融合。

堅持效率提升,精益管理。把提高勞動生產率作為運維一體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優化生產業務流程提升生產效率,以集約、整合生產業務降低運維成本,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三、實施運維一體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1.加強標準建設,健全完善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體系

深入開展制度建設、流程再造,統一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的設備類別和作業項目,分電壓等級明確運維一體化和檢修專業化分界面;對開展實施的運維項目進行研究,在國家電網公司《關于推進變電運維一體化的指導意見》所列運維項目優化后共64項中,確定了符合公司實際情況的近、中、遠期可開展的運維項目。

統一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的作業方式,明確哪些項目采用標準化作業卡,哪些作業需要開工作票。統一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的作業流程,以PMS為平臺,固化項目作業流程,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與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相適應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標準。

公司共新編26個管理制度、20個崗位職責、26個標準作業流程,涵蓋了設備C、D類檢修和日常維護、應急搶修、設備巡視等運維一體化典型工作流程及保護裝置告警、SF6氣壓降低、直流接地等典型缺陷處理流程和典型工作票、標準化作業指導書(卡)。標準體系突出專業融合,強調工作界面清晰、監督到位,確保作業現場流程不亂、工序不減、監護不斷、驗收不松。

2.強化培訓,著力培養“運檢雙能”人才隊伍

宜昌供電公司超前謀劃、提前啟動,大力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崗位培訓系統工程,先后開展六批變電運維一體化技能培訓,培訓人次覆蓋率達98%以上,組織運維人員針對維護性檢修項目進行培訓,提升變電運維人員綜合技能水平。安排運行人員到檢修班組輪崗,學習變電設備檢修、試驗技能;安排轉崗檢修人員學習變電設備巡視、倒閘操作,為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的深入開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2013年,公司以亭變電站為變電運維一體化人才實訓基地,聘請相關專業的技術能手,采用理論講解、現場實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形式豐富多樣,效果明顯。經過培訓且考核合格后,運維人員均已具備運行操作及開展運維項目所要求的各項工作技能。

同時,公司還組織編制了《變電運維一體化技能培訓教材》《運維人員能力規范》和《運維人員成長規劃》,作為運維工技能培訓、鑒定和職業規劃的指導性文本。

3.完善裝備管理,確保變電運維一體化設備充足

根據運維業務開展需要,公司采用“購買+租賃”的方法,分階段逐步配置相應的儀器儀表、試驗設備、工器具及備品備件。制定并完善相應管理制度,確保裝備充足,管理高效,維護及時。典型維護性檢修初期目標需配儀器,立即采購并配備到各運維班組,每個運維班應配置運維車1臺,檢修試驗車1臺,操作應急車2臺。

4.強化風險管控,確保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安全

在推進運維一體化工作中,分階段開展的運維業務項目由公司運檢部、安質部共同審定,并在推進過程中嚴格執行風險分析和控制管理,杜絕因運維一體化而對安全生產造成影響。針對現場安全管控、倒閘操作、工作票管理、標準化作業等業務實施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組織分析,認真梳理完善,保證作業安全,確保運維一體化工作的可持續開展。

針對農網110千伏變電站上劃后維護工作量大,在短期內造成應急搶修效率和優質服務水平下降的問題,對部分有富余檢修力量的縣公司建立由地(縣)調控中心統一指揮、市公司與縣公司協同搶修、檢修試驗工區協助配合的應急搶修工作機制,進一步理清了“大檢修”體系下的應急搶修業務界面和工作流程。

5.建立激勵機制,確保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可持續開展

為推動運維人員快速崗位成才,公司率先建立了有效的激勵保障機制。制定變電運維崗位技能鑒定標準,根據運維人員崗位職責的變動和工種技能的增加及提升情況,重新測算崗級,設立1至5級運維工,對取得維護類項目資質的人員薪酬待遇提升1至2個崗級。同時優化績效考核,將員工薪酬工資按照運行工作40%、維護工作20%、檢修工作10%、崗位技能20%、綜合評定10%納入運維一體化績效分配范圍,并相應調整運維人員薪酬水平,對倒閘操作、C/D類檢修項目單獨進行績效核算,拉開分配差距。

圍繞“勞有所得、苦有所得、學有所得、和有所得”的價值導向,進一步細化安全指標、作業違章、系統臺帳等剛性指標分值,完善數量、質量和對企業貢獻的“三考核”,明晰員工上升通道。

配套薪酬激勵措施和機制,營造以績效管理為手段的“比學趕幫超”工作氛圍,促進員工轉變觀念,穩步推進變電運維一體化改革工作,實現工區和員工的共同成長。

6.探索輔業外包機制,提高運維工作專業化程度

按照《國網公司生產業務外包管理規定》,公司將變電站的輔助設施維護、保潔、環境整治等輔工作納入物業管理,以合同形式明確運行人員與物業公司維護分工界面,運行人員負責變電站設備的維護、安全工器具管理等工作,物業公司負責變電站的保潔、變電站輔助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及維修。此舉減輕了運行人員的日常維護工作量,方便其精心從事倒閘操作、運行管理等核心業務工作。公司目前已外包項目12項,提高運維工作專業化程度。

7.依托公司與高校建立的研究生工作站,開展科研課題研究

公司與高校共建研究生工作站獲批湖北省級研究生工作站,學術上加大專業應用性合作,科研上采取聯合申報項目、合作攻關、共同申報成果、聯合申報科研平臺等形式,加大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針對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先后開展了《變電站防誤閉鎖方案研究》《智能變電站繼電保護配置方案的研究》等科研課題研究。同時,借助三峽大學師資力量,整合變電、檢修、運行專業資源,組建運維專家智囊團,定期舉辦“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推進會”、“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評估會”等專題會議,開展管理診斷、效能評估、督促執行、指導糾偏。

四、實施效果

1.人力資源效率明顯提升

人力資源效率得到明顯提升,運維人員不足矛盾得到初步緩解。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公司在國網定員標準的基礎上,加強業務培訓,根據變電運維一體化業務的開展情況及人員技能水平的提升情況,充分挖掘了現有人員的潛力。原有運行人員228人,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后,對照國家電網公司定員標準,運行和檢修人員折算僅163人,勞動效率提高30%。

2.減少了停電次數,縮短了停電時間,增加了對用戶的供電量

變電運維一體化精益管理實施以來,各類生產指標明顯提升,設備故障率明顯下降。維護類檢修處理的缺陷均可在運維班內部完成全部流程的流轉,部分缺陷可以實現當天發現、當天消除,大大縮短消缺周期。同時減輕了運行和檢修專業的協調難度,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簡化了工作流程,減少了中間環節,縮短了設備停送電時間,提高了設備可用率,增加了供電量。

以220千伏某變電站為例:

4個220千伏間隔每次停電處理時間減少了2個小時(4000千瓦*2小時*4個=3.2萬千瓦時)

6個110千伏間隔每次停電處理時間減少了1.5個小時(1200千瓦*1.5小時*6個=1.08萬千瓦時)

8個10千伏間隔每次停電處理時間減少了1個小時(30千瓦*1小時*8個=240千瓦時)

每站增供電量:3.2萬千瓦時+1.08萬千瓦時+240千瓦時=4.304萬千瓦時。公司所轄84座變電站(含220千伏變電站18座,110千伏變電站66座),總計增供電量18座*4.304萬千瓦時+66座*1.104萬千瓦時= 150.336萬千瓦時,創效150.336萬千瓦時*5988.5元/萬千瓦時=900287元。

3.應急處置響應更快

變電站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模式后,實施應急搶修“屬地化”,確保快速處置突發事件,縮短客戶停電時間。在倒閘操作過程中出現異常,現場運維人員在第一時間就能進行判斷處理,確保倒閘操作的連續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應急處理的速度,現場設備缺陷處置時間由以往的平均3小時以上提高到現在的1個半小時,時效提高近50%。

4.運維質量更高

實施變電運維一體化管理后,由于專業化巡視持續開展及運維人員對設備的分析、處理能力的提升,變電站設備管理水平明顯提高。截至目前,共巡視6511次,包括正常巡視4586次,特殊巡視1925次,維護性工作數量6116次,發現缺陷183處,缺陷消除及時率達到99%(見圖7),相關生產指標位于省公司前列。

5.設備健康水平更高

結合變電運維一體化開展的每周專業化巡視、每月設備問題專題分析,深入落實設備“運行檢修”雙主人制度,變電運維一體化班組開展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更加徹底,設備狀態評價工作更為全面、準確、及時,為變電站設備資產全壽命周期管理奠定了基礎。

6.節約了設備維修、人工、車輛等運營成本

運行人員不必重復往返各檢修現場,節約了人工、車輛、器具使用費用,進一步降低了生產成本,有極大的經濟效益。通過實行運檢一體化管理,使變電設備維護健康水平明顯提高,設備完好率、可用率達100%,安全管理成效顯著,生產成本明顯下降,通過合理安排任務,減少了重復檢修,有效降低了油料費、旅差費、材料人工費和生產維護費用。

效益分析:從上表中可以看出,變電運維一體化工作模式下,運行維護人員配置、車輛、司機數量、往返路程、油費均有所降低。其中每個運維班年節約車輛運行成本60000元-48000元=12000元,每年節約車輛運行成本總計12000元*10個運維班=120000元。

五、總結

隨著電力系統的不斷發展,傳統運維模式不再適應電力生產的需要。“大檢修”運營模式優化組織架構,實現電網檢修維護人、財、物的集中管理與控制,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實現企業生產管理模式由分散粗放向集中精益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因此,在“大檢修”體系建設的過程中,推進變電運維一體化,通過優化作業流程,優化資源配置來釋放資源效能,有利于企業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和資源潛力的進一步開發利用,有利于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宜昌供電公司對“運維一體化”管理創新模式的探索,具有前瞻性的特點,具有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許艷陽.變電運維一體化方案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2,

(33):144-145.

[2]李晨,陳希正,郝艷春.大檢修組織運維一體化人才培養研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1, (9):12-13.

[3]李慶梅.“大檢修”下的標準化成本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1,

(18):267.

[4]張彩友,丁一岷,馮華.關于開展變電設備運維一體化的認識與思考[J].浙江電力,2011,(3):50-53.

[5]張龍,董勤偉.變電生產管理新型模式探索與實踐[J].電力安全技術,2005,(1):5-7.

[6]徐金雄.變電站無人值守及運維一體化實踐探索[J].電子世界,

2013,(13):70-71.

上一篇: 經銷商發言稿 下一篇: 財政工作思路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不卡在线精品视频 | 亚洲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 无遮挡国产精品网站 | 一级a爱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在线另类第一页 日韩午夜午码高清福利片 中文字幕第一区第二区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