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小組意見匯總十篇

時間:2022-12-05 11:59:4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實習小組意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實習小組意見

篇(1)

1.分組

農村初中班額大、人數多,可7~8人一組,每班10組左右。每一組組內的人員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加以搭配,讓他們在合作的過程中既能各展其長,又能互補其短,真正達到合作的目的。

2.合作意識的培養

組內成員分工只是其主要職責,而不是各行其是,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合作習慣。如在資料收集中每個成員都是收集者,在辯論時每個成員都是辯手,既要互相充實資料,還要攜手“作戰”,以團體的實力戰勝對手。

3.合作方式引導

校內小組合作學習有課堂探討和課外活動型,這是農村初中語文學習最突出而主要的學習模式;隨著社會傳媒條件的日益改善,校外小組合作學習是在節假日開展,可以通過建立班級和小組電話群、QQ群開展學習,互相解決語文學習中的疑難點、作業問題等,本人既是以組員也是以群主的身份加入到這個學習中,

實現我班語文學習的“遠程管理”。

二、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設計

合作學習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旨在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

合作學習的任務設計是影響其成敗的關鍵因素。因此,教師在設計學習任務時,必須認真分析,仔細考慮,精心設計。

例如:《桃花源記》教學的小組討論可以給各組分配以下任務:

①陶淵明的生平、詩文及思想

②《桃花源記》景物(桃、竹、桑、良田、美池等)的文化含義

③桃花源人和漁人的形象分析

……

通過小組學習活動整理出來的研究資料被分享并向全班同學介紹。在小組學習活動的基礎上以評價、解答方式完成《桃花源記》的教學。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強調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和互助合作來完成學習任務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學習的評價內容不僅包括任務的達成情況,還包括學生的參與態度、合作意識等。從評價的主體來看,主要有組員自評、組員互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等,教學中可靈活運用。

合作學習給教師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教學空間,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師要當好“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精心設計組織小組活動并不斷進行總結和反思,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篇(2)

由于小組合作學習有其自身的特點,給原本枯燥沉悶的課堂帶來了無限的活力與生機。但實際操作時,往往“重形式,輕內涵”,缺乏科學性。因此,我們必須對此進行再思考。

一、缺乏科學性

1.評價不夠全面

教師對小組匯報的評價常常是“你答得很好”“你的想法真不錯”。教師不夠科學的評價方式造成小組代表發言時常說“我認為”“我覺得”“依我之見”,往往不是小組意見,而是個人觀點。主要問題表現為:(1)對學生單個個體進行評價,沒有對小組的集體評價。(2)偏重結果的評價,而很少對小組的學習過程、方法、態度評價。教師這種不全面的評價極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分組不夠科學

在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小組學習是按座位自然分成幾人一組,而座位的安排通常是按男女生搭配、學生高矮次序和成績好壞而排。這樣分組往往人員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讓不同層次、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相互學習、互相促進。

3.規則不夠明確

課堂上常出現這種現象,教師宣布小組討論,有的小組兩三個人同時搶著發言,搶先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有的小組誰也不發言,互相推辭;有的小組借機打鬧、說笑。當回答教師問題時,雖然能夠答對,但這并不是他們自己思考得到的結果,差的更差,好的更好。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僅僅流于形式。

二、缺乏實效性

1.時機不夠恰當

如,有的教師為了活躍課堂,在教學內容過易的地方安排小組討論,分散學生注意力;有的教師在過難的地方安排小組討論,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有的教師一節課組織多次小組合作學習,結果由于時機不夠恰當,收效甚微。

2.時間不夠充足

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在呈現問題后不到兩三分鐘就叫停,有的小組可能才剛剛開始,有的小組還未真正進入主題討論。學生不但沒用大腦思考的時間,更沒有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說、用雙手做的機會。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不但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的,而且容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養成敷衍了事的壞習慣。

篇(3)

小組合作學習對接受性學習的積極作用已經得到證明。研究性學習同接受性學習相比,在教學目標、學習內容、信息來源、學習方式等諸多方面有所不同,其作用也是在教學實踐中得到廣泛的認同,并得到積極地使用。

1.更適宜于讓學生獲得從事科學研究的體驗和技能。當今時代科學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體研究。科研工作者開展科學研究,通常都是組建課題小組或項目小組,按照一定方案,由小組成員分工合作,有序地研究并最終達到研究目的。而開展研究性學習目的就在于讓中小學生了解科學研究的方法,學會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科研工作者開展科研的情境和途徑。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研究性學習,與科研工作者進行科學研究的組織形式十分相似。學生在合作學習小組中,通過與同伴的共同努力,提出問題、確定目標、制訂方案、收集信息資料并進行分析處理、尋找問題的答案或結論。盡管中小學學生的學習活動不能等同于科學家的研究工作,但是組織形式和探究過程的相似,為學生獲得科學研究的相關體驗提供了基礎。

2.更有利于研究性學習的認知、情感和技能目標的均衡達成。學習是認知的過程,也是滿足學習者心理需求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伴隨著濃厚的情意色彩。學習行為又是一種社會化行為,唯有同他人溝通、互動,才能取得較大的成效。研究性學習具有多元目標,包括激發創造精神、增強主體意識、陶冶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會收集與處理信息、學習體驗科學研究、學會人際交往養成合作精神、提高思維與表達能力等。小組合作學習是同學之間互教互學、彼此交流知識的過程,也是互愛互助、相互溝通情感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不僅直接作用于學生的認知發展,并且還通過情意因素促進學生認知的發展以及非認知品質(如人際交往等)的提高,同時也滿足了每個學"影響力"和"歸屬"方面的情感需求。小組合作開展研究性學習,不僅使學生“學會”、“會學”,而且使學生“樂學”、“好學”,所以,小組合作學習理所當然地成為研究性學習的比較合適的教學組織形式。

3.有利于全體學生主動參與研究性學習,開發每一位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教學效率。研究性學習并非培養天才兒童的超常教育,也不同于偏重少數特長學生的課外活動,它面向的是全體中小學生;它并不十分注重研究的結果,而是要讓每個智力正常的學生歷經研究性學習的過程,提高自己的創造意識和能力。小組合作學習避免了班級集體教學中往往出現的相當一部分學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不得不處“旁觀“、“旁聽”地位的被動學習狀況,賦予全體學生遠比傳統課堂教學中多得多的參與學習的機會和權利。每個學生都能選擇符合自己興趣的研究性課題,并在課題小組中擔當一部分研究任務,隨著研究的深入,參與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潛能得到發揮,獲得了新知識,提高了研究、創新能力。所以,對于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高效率的組織形式。

4.學生的主體地位更為突出。在研究性學習中,合作學習小組基本由興趣相同的學生自愿組成,研究課題的選擇、研究方案的制訂、研究途徑與手段的選擇、實踐研究并取得研究結果,也都由小組學生按自己意愿去完成。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始終擁有高度的自主性,能夠對學習過程自我設計、自我控制,而教師對學習過程的干預和控制降低到最低限度,僅僅在必要時給予學生以研究方法和學習條件方面的支持而已。

5.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社會合作精神與人際交往能力。在接受性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往往體現為結構化的教學程度,而在研究性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作為基本組織形式貫穿學習過程始終。課題研究的成敗,往往取決于小組成員間合作的好壞。為了達到共同的學習目標,小組成員之間必須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經常進行交流,互相幫助和支持,還需要舀善地解決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同學之間建設起一種融洽、友愛的親密伙伴關系。不僅如此,研究性學習中小組合作學習還表現在同社會方方面面的聯系中,社會調查、訪談、外出收集資料、向專家請教等等,不僅需要合作伙伴的同心協力,而且要獨立地運用社會交往技能去爭取成功。可以認為,研究性學習對于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際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多的鍛煉的機會。

二、合作學習實踐的有效性

1.創設情境,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興趣。創設情境的目的就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天真、愛幻想、是他們的天性。因此教學中為學生設置了解決身邊數學問題的情境,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蘇教版國標教材編輯了大量的情境教學內容,圖畫精美、生動細膩,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為我們創設情境提供了生動有趣的素材,同時我們教師要充分挖掘學生身邊的、生活中的有意義的內容。

例如:在執教的《小數乘整數》一課時,以全球500家——河橫為背景,創設了一個農業開發公司銷售西紅柿和大米的故事情境,這一情景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從而將數學知識融入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課堂學生樂于接受,同時學生們也會主動探討研究。

2.內容具體,明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為了讓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開展得有序、有效,學生一定要有明確的學習任務。也就是教師向學生說明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完成任務的方法,評價的標準等等。這些任務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價值外還可以分解,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共同參與,人人都有事可做!學生有了明確的學習的任務,可以避免小組合作學習的盲目性,充分體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例如:《小數乘整數》一課,在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前,向學生提出了明確的學習任務:0.9×3的豎式怎樣寫;驗證積的小數位數與因數的小數位數是不是相同的等。這樣學生們明確了學習任務,便能在小組內通過合作、交流很好地完成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從而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

3.分工合理,保證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流暢。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后,教師就應立即引導學生開始合作、探究,這是小組合作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并且學生每個人都必須有一定的責任分工,都應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也就是說,學習任務已經落實到個人,小組的成員共同合作完成學習任務,以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小數乘整數》一課,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時,明確要求學生做好分工一部分同學列舉算式,另一部分學生則猜想積的小數位數,最后一起驗證積的小數位數是否等于因數中小數的位數。這時同學們分工明確,在合作的過程中個個興高采烈,洋溢著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孩子們不僅學會了驗證,得出了結論,更嘗到了合作的樂趣!

篇(4)

教了近四十年學,說實話,我在課堂上一直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授課。課堂上,我基本遵循“自主探究”、“小組學習”、“成果展示”、“教師點拔”、“學案鞏固”的步驟進行。

進行這“五步”的前提是訂好評價機制。這種評價由以往地評價個人到評價小組。小組的利益關乎到每個小組成員,每個同學都不想讓小組落后,就得同心協力,若一組中有一個同學不努力,其他同學就會施加輿論壓力,使他努力向前趕。我⒚堪嚳殖12個小組,每個小組4―5人,每節課小組回答對一個問題,就獎勵十分。一般題目閉答,較難點兒的題目在規定的時間后搶答。這樣一周一總結,周末評出優勝小組,予以物質獎勵。學生不是在“利益”的驅動下學習而是在“榮譽”的驅動下學習。此舉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培養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可謂“一箭雙雕”。

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不是一味的相互討論。在討論之前,每個學生都應在頭腦中有自己的見解,這就需要有“自主探究”的過程。事先頭腦中沒“譜”,盲目的交流就是浪費時間。那么,對于一貫“夢見學習就頭疼”的學生,這一步能走好嗎?一定能!首先,作為老師應讓同學們知道:結論錯了不要緊,但你應該說出是怎么得出來的,這就要求每個同學都要經過一個積極思考的過程。其次,小組內有輿論壓力,一個同學“沒的說”,其他同學肯定要進行督促,孩子們的自尊心很強,在“先鋒”隊員的帶動下,這部分同學也會奮勇直前。最后,對這部分同學,即使見解錯誤,只要能說出思考過程,教師也要大力表揚,同時要求小組其他成員不要歧視和嘲笑,要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讓這部分同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集體的溫暖。

在每個同學都有了自己的見解后,同學們自動地由“自主探究”狀態轉入到“小組討論”的狀態。四個或五個同學將自己的見解宣布,并講出各自的看法思路,相互補充、修改,在小組內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答案(此答案有可能對,也有可能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參與熱情不高的小組的討論,這樣可以鼓勵小組成員,提高他們的參與度。在熱烈的討論中,同學們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種方式比起課堂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來,學生顯得更主動,更加積極,可謂全身心的投入,最終小組內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意見。在這一步中教師根據題目難度,規定一定時間。

小組內達成共識后,小組間的“成果展示”勢在必行。成果展示的方式很多,可以讓小組代表口頭表述答案,也可以到黑板上書寫化學方程式,還可以到講臺上去自己安裝儀器,進行實驗演示。在這些代表進行的時候,其它小組可以給他挑毛病,甚至給予否定,重新給出另一種答案,這時,整堂課的氣氛到了一個至高點。一些基本的問題,通過這一步可以解決,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予以總結。對于一些難點,在班級內可能會有幾種觀點同時并存。此時此刻學生的精力高度集中,急于想知道答案,教師“趁熱打鐵”給予點撥,學生的記憶和理解一定會十分深刻。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發表意見的小組要及時表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就如同探險一路經歷了艱難困苦,這種學習經歷會讓學生刻骨銘心,學生成績怎么不提高呢?

最后一步必不可少。學生在學會知識后,要及時鞏固學案內容,包括學案中的習題要及時解答,特別對于化學這一門自然科學,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每一個知識點都可以用來解釋簡單的日常現象。學以致用是化學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節,教師要精心設計鞏固練習。

篇(5)

中圖分類號:D6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1-0010-02

一、節能減排的重要性

全球變暖問題在20世紀末成為學界關注問題,21世紀得到普遍重視。與此同時,CO2等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大氣輻射增強進而出現顯著溫室效應已被證實。據測算CO2大氣濃度的減半可使溫度降低4~5℃,濃度加倍可使溫度上升5~6℃。IPCC(1990)首次確認“人類活動已大幅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這種增加增強了自然溫室效應……并可能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產生不利影響”,并與2001年新結論稱“人類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和氣溶膠排放繼續以預期影響氣候的方式改變著大地”,“過去50年觀測到,增暖的大部分原因可歸結于人類活動”,明確將人為因素列入全球變暖原因的框架。其后更連續多次發表報告,對造成氣候變化的人為因素,人類如何減緩氣候變化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從而將對溫室效應的應對更多地關注在人類活動方面。

這是一項公益性質的事業,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需同時承擔責任,共同攜手應對。中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其角色不容忽視。中國積極承擔起責任,并承諾“爭取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顯著下降”,“爭取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左右”。發達國家不會知道“中國為了一句節能減排,為了履行世界的承諾,在十一五期間作出了怎樣艱難的抉擇”。中國存在許多落后產能產業,節能減排措施與當時的政治經濟體制和政策相沖突,綠色環保、節能減排在中國可謂“任重而道遠”。面臨如此嚴峻的情況,政府真的“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

二、“十一五”期間國家節能減排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我國自2006年正式啟動十一五節能減排計劃,要求中國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加大淘汰電力、鋼鐵等行業落后產能的力度。

目前,我國節能減排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大體成效主要可以從內容和結構上劃分。

我國取得的成效從內容上說主要集中電力產業,水資源利用,天然氣使用方面的減排。主要集中在以下資源的能耗降低、化工物排放減少、水資源用量下降三點。

首先,主要污染物煤炭相關物如煤使用量大幅下降,二氧化硫排放量穩定,煤矸石等綜合利用率大幅提高。兩大污染物排放降幅較大,基本實現預期目標。“據統計,到2010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噸標準煤下降到1噸標準煤以下,降低20%左右;由此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幅較大。”這意味著“中國所減少的能源消耗量將在6億~7億噸標準煤,折算下來二氧化碳的減排量在16億噸左右”。這對70%依靠煤炭等資源發展的我國可以說是個天文數字,可見我國的決心之大。“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 549萬噸減少到2 295萬噸”,基本實現國家原先預定指標。

同時,我國還側重從原煤源頭產業抓起,注重從產生能源污染物排放的環節出發,降低產業部門的污染物排放,做到“源頭杜絕”、“防微杜漸”。煤炭工業及其他類生產制造業以煤利用為主,與煤資源相關物甚至是煤使用過程產生的廢物均成為重要資源。因此我國從“煤頭到煤尾”系統抓起,各個環節抓牢固,做到了有重點有系統,從點到面,有利于全面做到減少排放。例如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環保總局聯合下發的《煤炭工業節能減排工作意見》(下稱《意見》)中提出,“我國原煤入洗率已由2005年的32%提高到50%。”。

我國對易產生污染物及溫室效應的固體廢棄物提高了利用率,煤矸石、煤泥等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已由2005年的43%提高到70%。礦井水利用率已由2005年的44%提高到70%。綜合利用的提高有利于充分實現資源本身價值,另一方面也利于減少宏觀方向上的資源使用量,最終實現能源的節約,能耗的降低。

其次,體現在水資源使用和污水處理上。企業用水量歷來是我國大的用水戶,我國城市用水量中工業用水量占60%~65%。我國加大了企業用水的控制。據統計,在過去的五年,“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假設,企業的每個生產步驟都按此用水量來算,則大體上我國單位工業用水量占城市用水量的比重降低了18%。我國對污水使用也采取了大措施。十一五期間,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不低于70%。宏觀上污水處理有了巨大改善。

第三,我國大力加強風電產業項目二氧化碳減排,并且著重發展光伏產業促進減排。去年,我國風電裝機總容量達到4 473.3萬千瓦,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出現“井噴式增長”。“我國二氧化碳排放主要來自能源部門,其中電力系統是排放的主體,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電力行業勢必將成為二氧化碳減排的重點,低碳發展是電力行業的必由之路。”為此我國大部分提倡節約電力。過去幾年全國各地區加強了對電量使用的限制。中國光伏發電市場將大規模啟動。報告認為,國家發改委今年確定全國性光伏上網標桿電價,2010年為1.15元/千瓦時,以后為1元/千瓦時。光伏電價的降低將大大鼓勵居民和企業的使用。

第四,化工方面排放量減少。據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過去五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12.45%、14.29%,基本完成或超額完成‘十一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由2005年的2 549萬噸減少到2 295萬噸,化學需氧量(COD)由1 414萬噸減少到1 273萬噸。

第五,大力推廣天然氣使用。2005年以來,中國已三次調整了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

從結構上看側重在第二產業如生產制造業項目上包括(工業)耗能,大企業減排,落后產能淘汰。工信部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2006-2010年)中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26%,年均下降5.8%,實現節能量7.5億噸標準煤。十一五前四年,中國GDP年均增長11.4%,能源消耗年均增長6.8%。我國在能源消耗方面積極推進減排,從大型企業入手,重點在國企和重化工企業。2006年,國務院正式啟動的十一五節能減排計劃,2006年至2010年,中國要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加大淘汰電力、鋼鐵等行業落后產能的力度。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指出,我國容易淘汰的高耗能、高排放的小火電、小鋼鐵廠、小化工廠等落后設施“十一五”期間被各地紛紛淘汰。

三、存在的問題及思考

綜上所述,我國十一五期間宏觀上實現開門紅,進展速度較快,效果喜人。但是,仍然存在些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速度過急。舉例說明,十一五期間我國風電產業取得大規模發展,顯示“井噴式”發展。速度跟上了,但是“質量”不足。大規模的風電脫網事故,其次是嚴重的“棄風”現象,這兩個現象在我國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酒泉風電基地均有顯現。進入十二五不得不開始了大范圍的“補漏工作”,是風電產業必須工作。電力減排首當其沖,提高電價成為重要方法。近五年,我國電價連續多次提高。單獨2011年電價三次上調。發改委公布居民階梯電價征求意見稿,預備將實行多用電者多繳費,按照多用電者多交費的原則,分為每月用電超過110度與140度加價兩種方案,并將居民用電量分為基本生活電量和非基本生活電量,實行三檔遞增。

第二,側重在大型企業忽視中小企業,尤其是重化工業耗能方面,范圍較窄,不利于全面推動減排。這些企業占有市場較大股份,但是覆蓋面積較小。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延續重點從央企切入促進減排的措施。12月20日,“華能、大唐、華電、國電、中電投、國家電網、中石油(9.72,-0.03,-0.31%)、中石化等中央企業主要負責人正式簽署‘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責任書”。除此之外我國也認識到了中小企業中流砥柱作用。2011年12月底,中國工信部部長苗圩表示,明年上半年將出臺一攬子中小企業扶持政策“官方數據顯示,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量的99%,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達60%,對稅收貢獻率達50%,創造了80%左右的城鎮就業以及65%左右的新專利”,引導中小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重點支持中小企業加強技術改造。建立健全促進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的政策激勵和約束機制。中國有大量中小企業分布在較不發達區,給中小企業帶來更多好處,促進其減排進步,從而才能帶動大范圍的減排成功。

第三,缺乏系統性。大多采取階段性措施,中間容易產生斷層。例如煤炭減排過程中,注意從煤炭初始資源的循環利用和提高與煤相關產業的利用率。但是側重在一條產業鏈上,未能從廣度上加大煤資源利用,有時甚至忽視了人民利益。例如生產設備,加工設備方面。急功近利,太規則化。為目標而行動,有時忽視了企業的實際情況和人民利益。為了保證企業發展或者在年末實現國家規定目標,拉閘限電成為常見現象。

2005年以來,中國已三次調整了國產陸上天然氣出廠基準價格。但是,天然氣管理和經營機制沒有根本變革,市場體系不健全,對外依存度升高,仍需深層改革和配套措施。“天然氣改革也是到了不改不行的時候”,中國將實行天然氣定價改革,兩廣先成為試點。天然氣的利用勢必將會減少污染,但是其價格仍較高使用面積仍然有限,怎樣能夠普及其使用成為重點。

第四,總體措施集中在“淘汰”“限制”兩點上,有點偏重國家宏觀調控,未能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未能廣泛提高群眾意識。國家連續多次上調電價,通過提高電價促使用電減少;多次發表規定推進天然氣使用的意見,從價格著手,如今年的出租車外加能源使用費等;國家大力采取措施淘汰落后產業等方面都體現出宏觀調控的“硬措施”。國家轟轟烈烈的推進,但是大部分人仍未能理解什么是“低碳”。

綜上所述,我國十一五期間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收獲較好,實現了開門紅。但是總體看現階段的減排仍停留在初級階段,主要以“淘汰”“限制”方式為主,實行減排的企業改革方式不夠徹底。隨著減排的深入和擴展,原先的措施實施難度將會越來越大,效果將會減緩。

參考文獻:

篇(6)

近年來我校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對差異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索,對如何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地理素養的提高進行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在開展合作學習時,學生必須有一個合適的任務去完成,這就要求教師要創設好問題情境,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

一、為合作學習小組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打造“和而不同”的新課堂

1.設置角色扮演情境,促進學生學會人際交往

角色扮演情境是通過模擬生活中、社會各行業和政府組織等各種真實的工作與生活情境,由不同的學生扮演情境中的各種角色,以學習了解社會中的實際問題及其人際關系,并找出具體的解決有關行業問題的方案。這種方式適合不同程度、層次的學生同時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團隊合作精神。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也嘗試著將角色扮演用于一些自然地理的教學之中。通過模擬地理事物的運動,使學生對物體的運動規律有親身體驗。

2.利用學生的差異性智能加工情境信息,實現思維品質的優勢互補

教師提供的情境材料中有些是文字材料,學生不僅要讀懂,還要通過信息加工,有效表達信息。《區域農業發展――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一節教材,以農業生產流程圖的方式,提供了東北草原地區和平原地區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在學習了這兩個案例的基礎上,我們提出問題:“林區如何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只提供有關大興安嶺農業發展的文字材料:《放下斧頭,我們就沒有出路了嗎》,要求學生依據案例,設計流程圖(可以仿照書本),說明山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這是一項頗有挑戰的任務,流程圖既要簡潔美觀,又要體現各個條件之間的邏輯關系,較一般的語言表達要求更高。完成此項探究任務要求小組內成員通力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在多元智能方面的優勢。具有不同優勢的學生相互合作,收獲更大,使學生更樂學、善學。

二、為合作學習小組提供走出課堂的機會,拓展個性發展的新空間

1.基于社會調查的合作學習小組

課堂教學要實現三維目標,其中“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主要通過課堂教學途徑實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強調的是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科學的精神以及作為未來公民必須具備的學科素質。因此我們必須引導學生關注“資源、人口、環境”等人類共同面對的大問題,加強實踐活動的鍛煉,做到“知與行”的統一。例如水資源是關系到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已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必修1的教材安排了一節內容講述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列舉了合理利用水資源和不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案例,總結出合理利用的措施。

2.基于實驗操作的合作學習小組

在研究性學習中,有些研究需建立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科學實驗是十分嚴謹的,因此研究小組要明確任務分工,努力使每個學生的能力特長都能充分發揮,在合作中獲得實驗的成功。

小組合作學習讓我們每個學生都獲得了發展的機會,有了在活動中躍躍欲試的熱情,更主要的是有了成功的體驗,相信自己,才能贏得未來!

篇(7)

1.教師層面

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考慮不充分,不管教學內容是否適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師的課堂掌控能力、教學理念、指導能力也直接影響小組合作教學效果。

2.學生層面

中職生大部分人存在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欠妥、求知欲不濃的情況。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專業成績好的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逐漸形成,弱勢學生由于自身條件,對專業學習逐漸喪失信心,這就造成嚴重兩極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3.學習環境

任務導入、場地布置、設備擺放沒有仿真工作場景,沒有新意,不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并不是所有項目都適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采用單一教學策略,將導致學生學習乏味。

由此帶來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如何指導教師策劃小組合作學習,如何指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如何進行學習過程評價,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項目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工藝影響要素簡析

1.關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工藝

工藝,是指將原材料或半成品加工成產品的方法、技術等。借鑒企業產品生產工藝學原理,立足于職業教學課堂教學層面,用工藝性思維分析小組合作學習的具體操作細節,以求強化學生專業學習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的工藝,是指指導教師進行策劃、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

2.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工藝因素

影響小組合作學習的工藝因素有諸多方面,其中主要涉及:

小組合作學習應用條件。如教師能力、學生學習基礎、學習環境等是否適合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操作方式。包括分組的時機、分組方法、成員構成、任務設定等。

小組合作學習成效評價。即評價指標設計、評價方式選擇、評價方法運用(測量方法、觀測點)、評價結果判斷等(測量方法、觀測點)。

三、項目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工藝思考

1.課前思考適用性

(1)教師能力要求。教師應具有雙師型工作能力,加強實踐操作能力,具有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汽車維修能力,能講解、演示。

(2)學生學習基礎。課前應當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判斷學生以現有知識能力能否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3)學習環境。采用項目教學,以任務引領學生合作學習學習,對設備、場景布置要求較高。

2.課中關注操作細節

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有沒有成效,關鍵取決于教師的組織實施,而分組時機、成員構成、任務設定等則是決定學生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

(1)選擇合適的分組合作學習時機。教師要緊扣項目(工作任務)目標,引導學生合作討論,抑或預設需探討的問題,抑或及時捕捉動態課堂教學資源作為討論點。

(2)合理的小組成員構成。

(3)評價體系確定。評價指標設計、評價方式選擇、評價方法運用(測量方法、觀測點)、評價結果判斷。

四、項目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工藝實踐

以《電控發動機故障診斷》課程學習為例,在進行該課程教學設計時,我們基于以下幾點考慮:

1.教學方法方式對教學內容的適用程度

教學內容是否適合學生展開分組合作自主學習討論。例如:項目一《汽車專用萬用表的使用》,該項目教學主要以演示教學法為主,其學習內容均直觀、可測。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演示一目了然,沒有過多的疑問需要學生討論,輔以教師、學生相互之間的指導提示,很快實現學習目標。所以該項目不適合采用小組合作學習。

2.分組時機與教學內容的契合度

基于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學過程中我們采用以下幾種分組時機。

(1)一分到底,即小組合作學習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2)中途分組,即在教學過程中選取必需的內容進行分組合作學習。

3.小組成員結構科學合理

學生個體學習基礎差異較大,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優化組合,實現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各合作小組人數不宜太多,一般4-6人。主要考慮到人數太多不利于學生后期動手操作,同時易造成討論范圍過大浪費討論時間。小組成員構成主要參照動手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理論基礎幾個方面,將優中差各層次學生編入各組,在生生互動中,從最初的幫扶,到最終的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4.多元評價與過程評價結合

篇(8)

[中圖分類號] F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4)03-0025-01

近年來,村集體財務規范化管理工作有一套較完善的規范性文件和采取了各項有力措施,并實行“村集體財務計算機網絡化系統和村會計鄉鎮委托”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但由于近幾年村民小組財務管理重視不夠,由村民小組和村民自主管理監督,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管理措施,并由于近幾年隨著國家各類項目建設,需征用村集體耕地,大額度補償款資金需經村民小組進行發放給村民,致使村民小組財務管理存在領儲多問題,如:多數村民小組沒有開設統一的對公收支銀行賬戶、收支賬務“袋袋包”現象、只記錄現金流水賬未進行賬務處理、村民小組組長離任未及時辦理財務移交手續,未按規定建立并執行審批制度、未按規定進行財務公開、不合理不合規支出嚴重、應收款處理不及時、公款私存現象等問題,造成村民群眾意見大、矛盾多,已成為影響農村穩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筆者結合多年在村集體財務管理工作中的實踐,根據有關規定,按照進一步理順村民小組經濟秩序、優化村民小組工作環境,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要求,提出以下強化村民小組財務規范化管理 “六統一”規定建議和措施,與同行們共同商榷。

一、統一設立對公銀行賬戶

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統一設立對公銀行賬戶,村民小組的所有收支必須統一從對公賬戶上體現,接受村民和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監督和管理。

二、統一使用收款收據

收款收據由“組賬村代管”會計人員統一向鄉(鎮)經管部門購買,并加蓋村務監督委員會公章,由“組賬村代管”會計人員保管,負責分發和回收核對核銷存根。

三、統一執行“組賬村代管”模式

一是村民小組設1名出納人員,出納人員必須由本組三分之二以上戶代表通過確定,并將村民小組出納人員統一報鄉(鎮)經管部門備案,接受鄉(鎮)經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二是由村指定1名懂財務會計賬務處理業務的人員村民小組的會計賬務處理業務,根據村民小組業務量按每半年或一年進行一次會計賬務處理,設立會計總帳和明細賬,統一執行“組賬村代管”模式。

四、統一相關費用審批制度和審批限額

對于村民小組的相關費用執行村民小組長一支筆審批制度。具體審批權限建議為:村民小組長的審批限額為200元(含200元);200―1000元(含1000元)由村民小組長與掛組村干部共同審批核銷報支;1000元以上經本組村民代表審核通過后,由村民小組長與掛組村干部共同審批核銷報支。相關費用單據上必須有經辦人、證明人簽字注明費用開支范圍。

五、統一村民小組有關人員的的報酬待遇

篇(9)

我們學校地處豐谷鎮,是區級農村中學,絕大部分學生來自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大部分學生基礎差,教師講的許多內容學生聽不懂,在課堂上無所事事,甚至于出現一些睡覺現象。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培養學生能力。導學案以以學案為依托,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交流為宗旨,以學生為主體,以創新性、發展性為目標,實現學生自學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和整體素質共同提高的一種教學模式。

二、四合一導學案的基本形式

在學習、借鑒的基本上,形成我校“四合一學案”。四合一導學案是將學生預習案、教師課堂教學案、學生作業練習和學生復習學案整合在同一學案。

1、預習學案:學生預習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之前也一直強調。但學生并不知道怎樣預習,預習什么,我們的預習案著手解決這一問題,在預習案中:閱讀思考、實驗設疑、討論交流,將“”的知識包裝起來,提高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發現問題。導學案中學習目標體現三維性:趣味性、知識性和實用性。要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等學習手段去完成、去落實。需要基本掌握的知識通過填空的形式完成,這樣學生預習的目的性增強,知道應該預習什么,怎樣預習。

2、導學案”把重點、難點問題交給學生,給學生一定的方法引導和思維啟示,通過小組的自主合作形式,讓學生自己動腦、分析解決問題,在合作中加深對知識的深化理解,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思維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引導學生在解決重、難點的過程中,找出問題,有針對性、有目的的向同學、向老師質疑。從而在教師和學生的相互交流,相互質疑和釋疑的過程中解決了知識的重、難點,并逐漸的引導學生找到“合作學習”的切入點。因此,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依據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精心設計有一定的科學性、啟發性、趣味性和實用性,有一定層次和難度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分析和討論能夠得到不同程度的解答。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可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運用知識的能力。3、導學案中作業包括三個部分:一是課前預習作業,對前面所學的內容的一些復習,新知識的預習,主要以學生自主學習完成為主。二是當堂檢測練習,一般為5個小題,用于檢測學生當堂的學習效果,由學生自主或是合作交流完成;三是課后練習,用于學生的鞏固提高,主要由學生自主完成。

4、復習學案中有課堂小結,課后反思、學習心得,學生在每一章節或是單元學完后可以裝訂成冊,形成一套體系,在學案中有教學重難點、練習,學生的學習心得等,學生不需要再用筆記本,可以使學生在復習時更方便,更有效。

三、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提升學習能力

導學案只是一種載體,要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必須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考察學習后,通過實踐,我們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是最好的一種方法。小組合作學習,一是形成學習小組,讓小組中每個成員在小組內討論、合作、相互幫助、相互進步,使每個成員逐漸認識自我,認識他人,交流體會,建立感情;充分體現一個基本理念——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讓合作學習成為學生學習的一種需要,一種習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的相互合作交流能實現優勢互補。更重要的是對激發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創造良好的氛圍,使學生得到積極的發展。

四、具體操作模式

在學校辦學宗旨(為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基;為每一個師生的最優發展助力)和辦學理念(努力就是優秀,進步就是成功)的指導下,改變評價機制,看起點,比變化,多元評價,評選學習之星、進步之星、文明之星、特長之星等星級學生,評選優秀學習小組和優秀小組長,激勵學生不斷進步。

導學案編寫:教研組、備課組學習課程標準、考綱要求,制定適合我們學校學生實際目標的教學內容,確定教材重難點,降低重心,對教材適當取舍,將難度極大的一些內容舍去不講,按按考綱要求的60-80%進行教學。導學案的使用:學生預習——教師批閱——找出問題——課堂指導——學生展示——合作交流——當堂練習——課后鞏固。

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長選拔培訓——學習小組成員的培訓——學習任務的分配——自主學習——組內合作學習——小組學習成果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評價。

(附:案例說明)

五、取得的成績

1、學生變化:學習有目的性,上課有事可做;組內合作幫助,小組之間競爭,調動學生積極性;難度降低,學生能聽懂,會做相應練習,有一定的成功感,自信心增強。

2、課堂變化:課堂不再死氣沉沉,還課堂給學生,學生積極性的提高也促進了教師提升,師生更加融洽,教學效果明顯。3、學校變化:學校硬件設施得到改善,塑膠操場、班班通等相繼建成。

各方面取得成績:師培工作一等獎、教學質量二等獎,市教體局高考質量評估C類學校二等獎等。本專科上線率直線上升。2009年25%、2010年67%、2011年76%到2012年93%。

篇(10)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中指出:“大力推行工學結合,突出實踐能力培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要積極推行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模式,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還指出:“加強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建設,要大量聘請行業企業的專業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學校擔任兼職教師,逐步加大兼職教師的比例,逐步形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從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文件可以看出,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當前各高職院校積極推進的一項重要改革,為滿足工學結合需要,補充教師數量,優化師資結構,兼職教師隊伍建設也需要不斷提高認識和工作水平。

一、工學結合與兼職教師隊伍建設

(一)工學結合的內涵

工學結合是一種將學習與工作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其形式多種多樣,它們的共同點是不僅學習而且工作,也就是“工學交替”。這里的工作不是模擬的工作,而是與普通職業人一樣的有報酬的工作,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融人企業、融入社會而得到鍛煉。學生的工作是作為學校專業培養計劃的一部分,除了接受企業的常規管理外,學校有嚴格的過程管理和考核,并由企業和學校共同給予相應考核成績。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學生工作和學習交替進行,采取邊學習邊工作的方式進行,學校根據企業的需要,及時提供人才支持,同時企業又為學生實習搭建很好平臺。它的意義在于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職業能力,掌握未來所從事職業崗位應具備的崗位能力,包括專業技能、方法能力和工作態度等。知識可以傳授,而技能必須通過實踐來掌握,讓學生在工作中掌握職業能力,是職業教育本質要求。

(二)工學結合對兼職教師隊伍的要求

要深入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切實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需要教師具有較好的職業性和實踐性,這兩個特性恰恰是企業一線專業人才所特有的,也就是說高職院校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從根本上需要得到行業企業的大力支持和幫助,特別是在人力資源方面的支持。為較好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高職院校需要聘請企業一線的專業人才作為兼職教師,充分發揮其職業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指導和培養學生,使學生盡快較好的掌握崗位能力,提升未來的就業能力。教高[2006]16號文中也指出要加大兼職教師聘請力度,形成實踐技能課程主要由具有相應高技能水平的兼職教師講授的機制,從本質上講這是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對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要求。

二、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近年來,高職院校的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從總體上看,在聘任、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著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關注聘任,忽視建設

由于市場需求和辦學規模的擴大以及高職院校整體辦學實力提升等多方面的原因,目前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處于穩步、快速發展的狀態。由于專業設置數量多、涵蓋面比較大,涉及到多種行業、多個企業,僅憑高職院校或某一個系(部)很難與相關的行業或企業建立廣泛的聯系,缺乏對相關行業或企業人力資源狀況的了解;而且國家行業協會體制尚未健全,現有的行業協會與高職院校之間尚未建立起長期、穩固的聯系,行業協會對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的指導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客觀上給選聘兼職教師造成了比較大的困難。

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和人事部門通過各種渠道聘用的兼職教師,僅僅為解決專任教師的數量不足這一燃眉之急,較少的從改善師資結構,加強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去考慮聘用問題,缺乏兼職教師隊伍建設的長期規劃。由于聘請的兼職教師大部分來自企業,雖然他們具有比較強的專業能力,但是由于沒有接受過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教學經驗不足,駕馭課堂的能力相對比較差,在課程講授過程中較難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較難有效地進行教與學的雙邊活動,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教學效果。

(二)關注使用,忽視管理

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通常具有較高的政治覺悟和業務素質,基本上能夠按照院校的教學計劃和要求,認真按時地完成授課任務和實踐教學任務。但是由于高職院校的兼職教師大多來自各企事業單位,都是各單位的技術、管理、業務上的骨干,平時的工作任務都比較繁重,避免不了和兼職授課的時間發生沖突,有時也會出現漏課、遲到、上課匆匆忙忙等現象的出現。由于兼職教師的身份特殊,高職院校很難對兼職教師的教學效果進行客觀、及時的評價,由于缺少督導的監督,教學質量是否能夠得到保障也成為了問號。

職業院校的兼職教師大部分是來自生產、建設、服務的第一線,帶來的知識和技術都是最新的、最前沿。專職教師基本上都是從事專業理論研究和授課任務的,缺乏的就是知識和技術的更新、發展的動態和情報,兼職教師上課后就離開院校或者就在企業上課,專職教師較難和兼職教師進行溝通,這就失去了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最好機會,這也說明很多院校在專兼結合方面還存在管理方面的問題,沒有做好銜接和組織工作,不能給工學結合創造良好的環境。

(三)經費缺乏保障

兼職教師屬于學校編外人員,國家財政沒有相應經費支持。學校自籌經費聘請兼職教師,給學校財政造成一定的負擔,高職院校在快速發展和不斷壯大規模的背景下,經費均較緊張,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學校聘請兼職教師工作的經費投入力度。

三、構建滿足工學結合需要的兼職教師隊伍

兼職教師是高職院校辦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師資力量,不僅可以彌補學校師資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兼職教師中不乏既有豐富實踐經驗又有一定理論水平的人才,他們的實踐課教學貼近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很受學生歡迎,并可通過他們促進學校專職教師知識的更新,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兼職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制定合理的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規劃

學校在制定總體發展目標和規劃時要根據辦學規模、專業設置、工學結合改革進展情況,分析現有師資、預測未來師資需求,制定切實可行的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統籌考慮兼職教師隊伍建設規劃,要結合專職教師隊伍的狀況,考慮兼職教師的專業、職稱或職業資格、學歷、性別和年齡,達到整體優化師資隊伍結構的目的,使兼職教師隊伍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真正起到充實、加強學校師資隊伍的作用。

(二)拓寬兼職教師來源途徑

在兼職教師隊伍建設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兼職教師來源方面,建議通過主動與行業協會、企業聯系來不斷拓寬兼職教師來源途徑。高職院校各教學管理、教學主體部門可主動尋求相關專業行業協會的支持和幫助,通過項目合作等形式,請他們根據高職院校的實際需求推薦行業內實踐能力強、教學能力相對較好的專業人士作為兼職教師候選對象,以此來拓寬兼職教師來源途徑;還可與相關企業進行產學研等深層次校企合作,在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編寫工學結合教材、培養實踐指導教師、學生實習就業等方面與合作企業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合作,實踐性課程教學均聘請合作企業業務骨干擔任主講教師,對于條件成熟的合作企業還可采取“訂單式”培養模式,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通過合作企業不斷拓寬兼職教師來源。

(三)建立兼職教師信息庫

學校人事部門、教學管理部門以及各教學主體部門要通過多途徑、多方面了解兼職教師人員的業務水平、工作業績、技術能力、教學能力等,擇優確定擬聘用兼職人員,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相關管理部門應將擬聘用兼職人員的個人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職稱或職業資格、學歷、專業工作年限、業務水平等級、從事兼職年限、從教專業、講授課程等信息存檔,建立完整的“兼職教師信息庫”,充分利用數據庫進行統一管理,以便快捷地進行檢索和查詢兼職教師的個人檔案,有效避免聘任兼職教師的隨意性、盲目性,避免“臨時抱佛腳”、“拉郎配”的窘況。

(四)加強兼職教師崗前培訓

盡管兼職教師具有比較豐富的實踐技能和實戰經驗,但欠缺教學技巧,不能很好的將知識和技能傳授給學生,因此,高職院校在聘用兼職教師時應該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適應工學結合需要的教育心理學、教學方法技巧等,提高兼職教師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掌握教育教學的規律,熟悉授課對象的特點,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更好的將豐富的實踐技能傳授給學生,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五)創新兼職教師工作模式

上一篇: 中學音樂教育論文 下一篇: 醫院職工申報材料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最新高清每天更新 | 日韩欧美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天天爽夜夜操一区二区 | 午夜爽爽一区二区 | 亚洲美女在线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