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匯總十篇

時間:2022-01-29 03:28: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4-0008-02

一、可持續發展的實質

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意義非常重大,第一次被認為是人類社會開始深刻思考環境與發展之間關系的一個重要的標志性會議。1988年,聯合國理事會主題會議討論通過了《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1992年,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會議充分體現了人類社會關于可持續發展的新思想,使得這次大會成為人類社會轉變傳統發展模式和生活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一個里程碑。會議通過的幾個重要文件,如《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已經并將繼續對全球性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保護、消費模式,甚至是外交關系都產生重大影響。

可持續發展是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生態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保障,經濟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手段,社會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隨著環境問題的出現,倡導可持續發展模式更是迫在眉睫的,當今世界面臨著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一系列重大問題??沙掷m發展概念是在人類深刻認識環境與資源的可持續能力基礎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環境保護的??沙掷m發展包括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唯一可以選擇的發展之路。在對可持續發展進行深入研究中,有兩個基礎問題值得首先研究,即可持續發展的主體問題,以及伴隨著主體問題的權利義務問題。傳統理論認為,發展是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以上這些問題似乎不值得討論,但隨著生態倫理學把道德調整的范圍由人與人的關系擴展到人與自然物的關系,以及環境法學對環境權利體系的深入研究,使這兩個問題成為深入研究可持續發展,研究如何建立可持續的社會、經濟、文化體系的基礎。

二、可持續發展的主體及其權利義務

對可持續發展進行深人研究,正是從多學科多角度全面探索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經濟學的提高整體效益,社會學的實現效率公平,生態學的共同進化,都有兩個共同的基礎問題:(1)利益、權利的主體范圍是什么?(2)主體的權利義務關系如何?簡言之,即可持續發展是誰的發展?“他”有權做什么?“他”必須保護什么?在可持續發展中,人作為主體居于中心地位。即可持續發展的目的是人,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是人,進行可持續發展實踐的又是人。在中國古代哲學中,在肯定自然內在價值的同時,就有承認人在世界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思想,盡管認識的程度有差異。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推進,中國環境資源問題日顯突出,可持續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這既表現在環境資源遭到破壞,又暴露了與之相關的“人的問題”相當嚴重。單純追求經濟的片面增長,置環境問題于不顧,造成了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情況表明,我們實施可持續發展是迫在眉睫的也是唯一的選擇。只有推進人的發展,提高人的素質,形成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經濟利益關系,從制度上約束和規范人們的行為,才能積極發揮人們正向的主導作用,從根本上解決環境資源問題,從而保障和促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在可持續發展中,人應當承擔的自然職責主要有:首先要保護地球免遭破壞和毀滅;其次要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維護自然資源和生態壞境的再生能力;再次要善待地球生物圈中的每種生物物種,與之和睦相處。人應當承擔的社會職責主要有:首先要承擔起尊重他人和尊重社會勞動的責任;其次要遵紀守法并擔當起維護團體利益和維護社會正常秩序的責任;再次要擔負起他人的生活幸福、為社會的發展與繁榮貢獻自己應有力量的責任。

三、可持續發展與環境的關系

環境與發展關系內涵豐富,包括環境與經濟、環境與社會、環境與政治、環境與全球化等關系。中國正在出現的環境與發展戰略轉型是由近幾十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這些關系內部逐步產生的質的變化所引起的,是一種集成轉變的結果,松花江水污染等頻發的重大環境污染事件是促進這種轉型的加速器。作為經濟活動的資源要素和廢物的受納體,環境與經濟的關系是環境與發展諸多關系中的基本關系;環境與社會的關系是公眾對生存環境變化與生活質量關系的認識和態度;環境與政治的關系是核心,是黨和政府對環境與經濟和社會關系狀況的態度,并左右著這些關系發展的方向;環境與全球化的關系是一國環境與發展關系在國際層面的反映,或者是經濟全球化對一國環境與發展關系的影響。可持續發展認為發展與環境保護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独锛s宣言》指出“為了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應是發展進程的一個整體部份,不能脫離這一進程來考慮”??沙掷m發展非常重視環境保護,把環境保護作為它積極追求實現的最基本目的之一,環境保護是區分可持續發展與傳統發展的分水嶺和試金石。

可持續發展突出強調的是發展,發展是人類共同的和普遍的權利??沙掷m發展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是第一位的,只有發展才能解決貧富懸殊,人口猛增和生態危機提供必要的技術和資金,最終走向現代化和文明。可持續發展認為,在環境保護方面,每個人都享有正當的環境權利。環境權利和義務是相對的,對別人是一種權利,對自己則是一種義務,人們的環境權利和環境義務是平等的和統一的。這種權利應當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維護。可持續發展要求加快環境保護新技術的研制和普及解決環境危機、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以及消費方式,根本出路在發展科學技術。只有大量地使用先進科技才能使單位生產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實現少投入,多產出的發展模式,減少對資源、能源的依賴性、減輕環境的污染負荷。

四、中國環境的現狀及解決辦法

大氣污染問題嚴峻。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嚴重;汽車尾氣造成的大城市的NOx、CO、臭氧濃度超標,有發生光化學煙霧的趨勢;顆粒物污染極為突出,大多數城市普遍存在總懸浮微粒(TSP)超標現象。在中國部分城市,由于揮發性有毒有機物(VOCs)污染導致的癌癥與呼吸系統疾病明顯增加,對人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七大水系,大中型湖泊及近岸海域水污染亟待控制。危險廢物管理和控制亟待加強,環境污染事故成倍增長,已構成突出的環境和食品安全問題。以半揮發性、揮發性有機物、類激素、多環芳烴等為代表的微量難降解有毒化學品引起水體和土壤污染,通過污染土壤生產的農副產品進入食物鏈。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進入大氣,通過呼吸系統進入人體,已經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的隨意傾倒或不安全堆埋,產生的滲濾和有害氣體嚴重地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氣環境。因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鹽漬化、酸化等引起的土地退化進一步加劇;水生態平衡失調,河流斷流、湖泊萎縮、濕地破壞加劇,水患災害頻繁;生態系統、生物資源與生物多樣化遭到嚴重破壞,生態破壞的程度在加劇,危害在加重。

從總體上看,目前中國的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這進一步地警告我們要重視環境問題,堅持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造成環境問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來自人口的壓力,構成了對中國生態環境最大的威脅。根據上述中國環境的狀況,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環境污染與破壞,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刻不容緩。也就是說,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把控制人口增長、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之中,實現經濟社會長期持續發展。

五、實現真正意義的可持續發展

可持續發展是一項復合系統,要實現社會持續發展這個終極目標,必須首先做到生態持續發展和經濟持續發展。生態可持續發展,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也是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物質資源,其所有者是生存于其中的全體人類,而使用者也是全球人類。因而實現環境生態持續發展是人類的唯一選擇和基本任務。環境保護包含自然環境與資源和防止污染及其他公害兩大部分。為了防治污染,必須制定環境立法,進行環境管理、監督,規定污染物的排放標準。當然,保護環境是全人類的共同任務,我們必須加強國際合作,為人類營造一個清潔適宜的生活和勞動環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梢詮囊韵聨椎姆矫鎭韺嵤?。首先,合理利用資源。包括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重視二次資源的開發利用等。其次,推行清潔生產。就生產過程而言,實現廢物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就產品而言,要研究和開發生態產品,如中國生產出的安全、營養、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另外,還要樹立生態技術觀。這些措施的實施,旨在把經濟發展引導到低投入、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持續發展的道路??傊袊沫h境危機不容忽視,可持續發展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 葛守昆,王志忠,曲福田.以人為本的行為分析與制度安排[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

[2]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部.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8.

[3] 蔡守秋.可持續發展與環境資源法制建設[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3.

篇(2)

環境保護問題作為目前社會關注度相對較高的熱點問題,已經與經濟發展占據同等地位。重視環境保護,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發展為全人類共識。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其人均資源占有量相對來說是比較低的,長期以來采用傳統經濟模式,實施粗放型經濟發展,大大浪費了資源,與此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所以,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實現經濟持續發展是必然趨勢。

1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

1.1兩者聯系密切。從某種程度上講,環境保護以及可持續發展之間是密切相關的,二者缺一不可。具體來說,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就在于保護環境,只有真正有效地保護好自然環境,保證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則才可以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1]。而環境保護則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目前現代社會發展已經不僅僅是簡單化的滿足物質需求,更多地為創造更好地居住環境,實現更好目標而奮斗。此外,可持續發展同時又是環境保護的關鍵性標準,參照可持續發展理念,始終堅持社會發展的生態化以及可持續化,才能夠順利做到環境的保護,日益改善全球惡化現狀。1.2權利與義務統一。借助對自然資源相關物質形態的不斷改變,充分滿足人類自身發展需求,這是人類的權利,然而該權利必須要將保護自然作為底線。與此同時,還必須要重視自然事實的保護,進一步維持自然發展規律的科學性以及穩定性,這是我們的義務[2]??傮w來說,我們可以將環境權利以及環境義務看作是相對立而存在的,在別人眼里是權利,而在自己眼中是義務。權利與義務之間屬于相互依存的關系。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我們享有保護環境的權利與環境保護所需履行的義務。人類應該對于自然的相關權利范圍與義務范圍進行必要調整?,F階段,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已經發生了某種程度上的破壞,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要針對該情況,在充分滿足人對自然更高需求的基礎上,幫助自然盡快恢復原有的狀態,對兩者的關系進行協調,最終達到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2現存環境問題分析

從專業化角度出發,目前世界范圍的大體環境發展現狀為局部在改善而總體在惡化。就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因素上來看,主要包括環境污染以及生態破壞兩個方面,盡管世界各國在環境保護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所面臨的局勢依然相當嚴峻[3]。2.1大氣污染。針對現存環境發展情況,一個最為嚴重的問題就是大氣污染,從大氣污染源上來看,主要為煤炭燃燒以及汽車尾氣排放,尤其是煤炭燃燒,已經逐漸發展為大氣污染的根本性原因[4]。目前,大型火電廠發電必須要大量煤炭作為燃料,煤炭燃燒期間煙筒中排放出的懸浮顆粒數量非常多。此外,很多地區在冬天的時候,為取暖同樣要燃燒煤炭,進而排放出大量大氣懸浮顆粒。甚至一些地方會燃燒硫化物含量相對較高的煤炭,從而使那些地方經常下酸雨,最終加重大氣污染。近幾年來,隨著汽車數量的增加,尾氣污染情況日益嚴重。2.2水資源缺乏。盡管目前國際上在廢水處理以及排污方面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效果,然而城市生活排放污水總量卻依然呈現上升趨勢,相關部門對于污水的處理速度趕不上排放速度。甚至一些國家本來就嚴重干旱少雨,這樣就會使其對地下水進行過度開發,最終造成水資源供應不足,嚴重的時候會影響到廣大民眾的安全用水以及身體健康。

3注重環境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3.1增強社會環保意識?,F階段,環境屬于全體社會公民得以長久生存的大家庭,對環境的保護直接關系到每個公民日常生活。所以,為了做到環境保護,就應該不斷增強社會大眾的環保意識,積極引導所有公民都從小事做起,可以從節約每一度電做起,節約每一張紙做起,并且要在做好小事的基礎上不斷影響他人,使更多的人重視環境保護,并踐行環境保護,形成人人保護環境的和諧氛圍[5]。3.2加強環保監督。環境保護層面的環保監督屬于確保環保法律得以真正貫徹執行的重要措施,為更好地做到環保監督,各級環保部門必須要通力合作,積極構建全方位的監督體系,實現國家環保部門、地方環保監督部門以及下屬單位監督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各司其職,從而做到環保監測工作、預警工作以及應急工作的全面化以及細致化。3.3完善法律體系。健全化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可以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保障。因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我們應該將環境保護以及經濟發展調整到同等位置,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并從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能夠符合國情的科學化的環保法律,就不同環保問題實施針對性處理,從根本上改善我國環境現狀[6]。3.4重視全球環保合作。現階段,環境問題已經不僅僅是我國社會發展期間面臨的重大問題,而逐漸發展為全球社會的關鍵問題,必須要實現不同國家之間的合作,加強通力協作,從而有效實現環境保護的目的,不然單靠一個國家或少數國家的努力是難以完成環保任務的。因此,世界各國都必須要進一步突破綠色貿易壁壘,大大降低污染源的流動,對環境保護準則以及相關標準進行統一,從根本上做到環保合作,降低環境污染程度。3.5推廣循環經濟。為了實現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我們必須要長期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廣泛推廣循環經濟發展。在實際經濟發展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把建設資源友好型以及社會集約型社會作為發展的核心內容,然后全面統籌發展,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實現區域發展、自然發展以及人類發展之間的有機結合,可以真正實現環境、人口以及資源三者的協調發展。并在此基礎上,建立生態示范產業,充分發揮產業協同優勢,始終堅持走生態化發展道路,從根本上增強環境保護力度,提升經濟發展水平。

4結語

總而言之,在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整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要統籌兼顧對環境的大力保護,在不破壞環境以及生態系統的基礎上,實現人與環境之間的和諧相處,在堅持發展的道路上,既可以滿足我們的實際需求,又能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充足的發展空間。所以,我們必須要就傳統形式的經濟發展模式進行大膽創新,并嚴格貫徹執行,最大限度形成生態化以及環境友好型模式,達到環境的保護與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增強國家綜合國力。

作者:史珊珊 單位:滄州市吳橋環境監控中心

參考文獻

[1]宋燁.淺談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公選課的教學策略[J].西北醫學教育,2014(2):300-302.

[2]崔寶成.淺談我國的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4(8):236,246.

[3]朱文.論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5(2):149,153.

篇(3)

人類發展到今天,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地球人的共識。雖然科學技術以突飛猛進的速度發展,可各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多多少少都經受了由環境污染問題帶來的危害。發達國家如日本的熊本縣水俁灣就曾出現過“水俁病”,事后調查是由于工業廢水直接排放到水里造成的。我所要講的是日本從1956年發現這種病開始,一直到1968年經過了12年后日本政府才重視這件事,才勒令工廠停止廢水排放。可見在發展工業的同時,環境保護工作的艱辛,環境保護所處的輔屬地位。人們只注重了工業發展所帶來的經濟利益而忽視了環境保護,當然到最后受害的往往是人類自己。在各國的發展過程中都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因此,環境保護的問題應擺在發展的前面。

一、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在發展的過程中,人們最基本的需求被滿足后,就開始追求享樂和舒適的生活,可是人們并不考慮限制和約束,沒有限制和約束的發展和使用,最終的結果便是不能持續發展。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過度的使用的后果是什么?人們在開始使用時往往并不考慮這些,只是注重發展得來的實效,得來的社會經濟效益。在當今人口發展和資源之間產生矛盾時,環境問題已成為日益緊迫的問題,人們才開始考慮生態化、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了。在現今的情況下,我們的科技是發展了,但這發展是以付出和犧牲環境為代價的。溫室效應、極端惡劣天氣現象的增加、南極上空的臭氧層出現空洞等等現象,都是大自然對于人類的警告,不適當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環境所面臨的最嚴重問題之一。人類與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自然生態環境的變化首先會影響到人類,因此,人類必須與自然協調才能持續生存,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是保護好環境。實際上,可持續發展是將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質不滅和能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在這個前提下,我們要做到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并盡量減少資源的消耗,促進可再生資源的利用,使地球生態環境能和諧發展。自從工業革命以來,很多的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都在追求經濟的高速發展,對地球資源的過度利用開發,大量消耗不可再生的資源,發達國家發展的這100年所消耗的資源要比過去幾百年還要多,以大量消耗自然資源來促進經濟發展,造成人與自然環境的不協調,已經超出了地球上資源的承受能力了。不過,人們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認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各國也在積極地采取措施,在發展的過程中做到少投入多產出,使地球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保持良好狀態,做到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得到保障,生態持續發展得到延續,將可持續發展進行下去。

二、環境危機的出現

人類的生存活動是離不開環境的,而正是由于人類的活動才使地球的環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自然資源和環境為人類的生存提供了便利和依賴,環境是人類從事生產的物質、能源的源泉,因而自然環境的多寡、優劣決定著經濟活動的規模和速度,但是自然環境資源畢竟是有限的,當人類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自然供給的能力時,便難以維系和持續發展。這時,就會出現資源枯竭的危機。人類的新陳代謝和各種消費活動的副產品,都會由環境來消納和吸收,當廢物排放量超過環境的自凈能力時,環境質量會下降。就象現在的霧霾天氣增多的現象,就是環境自身的調節能力不足的表現,實質上是人類的不合理的活動對環境的造成的危害的結果。環境危機的出現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由人類的社會活動引起的生態退化現象,我們稱為環境破壞。在這種情況下是指人類的活動違背了自然規律,例如,涸澤而漁、過度砍伐森林、過度放牧等現象;再有一種情況就是環境污染,如前面我講過的日本的熊本縣的水俁病事件,就是由于有害物質或因子進入環境,并在環境中擴散、遷移、轉化,使環境系統的結構性與功能發生變化,進而對人或這個區域中的生物產生了危害,使這些生物不能正常生存,直接威脅著人類和這些生物的健康。環境危機的影響還不僅僅局限于這一代人,對下一代人的生存也可能構成威脅。因此,一種文明的延續必須是以可持續發展為基礎的,人類在活動中實施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節約能源,減少廢物,控制環境污染,以保護自然為基礎,保持地球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可持續性。環境危機帶給了人們更多的思考,我們應該怎樣生活,為我們的后人留下些什么?今天全球都有了一個共識,那就是建設和諧的地球家園,讓我們的地更綠、天更藍、水更清,不僅把先進的科學技術留給我們的后人,還要給他們留下一個穩定而健康的生態環境。

三、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人們已經認識到了環境危機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在發展的過程中把環境保護放在首位,可是環境危機是在如今的高科技、高發展速度下產生的,現有的科技手段并不能完全遏制這種現象,因此,人們應該重新定位我們的發展,承認大自然的內在價值和作用,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要順應自然規律,不能破壞自然規律恣意行事,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了保護生態環境的階段,要尊重并維護生態系統的完整、美麗和穩定,這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人類文明得以延續的保證。解決環境問題必須要考慮協調發展與人口、環境和資源之間的關系,任何以發展為借口的破壞環境的發展思路和模式都是錯誤的,而且環境問題涉及的是一個整體的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更是一個全球化的問題,因此,我們不能把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割裂開來,要全面地看問題,辯證地分析問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人類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并達到可持續發展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 可持續發展;外貿可持續發展;影響因素;對策

0引言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后,關貿總協定中旨在保護環境的非關稅綠色貿易壁壘對我國外貿出口,提出了嚴峻挑戰。因此,了解世界貿易組織有關環境貿易的規則,分析泉州外貿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因素, 引導泉州外貿企業實現高效、穩定的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我們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外貿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外貿可持續發展是指一國或地區的外貿發展與其經濟、生態環境、社會發展等多方面密切相關的一種持久的發展,對保證對外貿易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相互協調、穩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外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外貿可持續發展,應改變盲目追求規模和速度的觀念,努力尋求與可持續發展相互協調的外貿發展規模和速度。依靠科技興貿和技術進步,減少對外經濟貿易行業對環境與生態的消極和不利影響。②外貿可持續發展,應通過國際間商品、勞務、技術、信息和資本的交換來獲得比較利益,滿足國內因技術和資源等方面的不足而出現的資源短缺問題,增加一定的資源基礎,增加社會經濟福利,更好地保護國內自然資源。③外貿可持續發展,應該促進國際社會的共同富裕,這是經濟可持續發展對國際貿易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實現國際環境保護的前提。因為貧困是生態環境的最大破壞者,建立在兩極分化基礎上的國際社會不能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也就不可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長期以來,我國對外貿易都是以粗放式發展道路為主:出口產品高耗能且附加值低,而某些進口資源則過度依賴國外市場,面臨著很多制約因素,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我國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保證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固然是長遠目標,對于泉州來說也不例外。那么,具體要如何促進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呢?首先,讓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影響泉州外貿可持續發展的一些因素。

2影響泉州外貿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就泉州外貿的可持續發展而言,其影響因素主要有企業內部、政策和經濟三個方面。

2.1 企業內部因素影響泉州外貿可持續發展的內部因素主要包括經營理念、經營制度、企業文化和客觀條件。

2.1.1 企業經營理念傳統的中國企業往往認為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泉州許多企業的營銷理念中,企業營銷目標仍停留在刺激消費、追求消費數量增加的粗放型營銷階段;還有些企業的經營理念認為,企業自身尚不能發展,更沒有興趣考慮環境治理。例如安溪某些企業在產品包裝方面所突顯的環保問題卻很令人擔憂,他們使用了真空鍍膜塑料袋包裝,保證了茶葉的質量也增加了利潤。但這類真空包裝袋都是用不可降解材料制成的,茶葉店賣出多少包茶葉就等于制造了多少可污染的真空袋,引發了一系列的污染問題。

2.1.2 企業經營制度泉州的外貿企業大都是民辦私企,而過于濃厚的家族式管理是中國民企經營制度的一大弊端,泉州也不例外。泉州民營企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在泉州經濟社會發展中居于“十分天下有其九”的重要地位。但是,泉州大多數的民營企業是通過“三閑”(閑人、閑資、閑房)起步,“三來一補”(來料、來件、來樣;補償貿易)鋪路而創辦的,創辦的資金大多來自家庭的財富積累,或者通過小范圍的聯戶集資而獲得,因此企業規模狹小,大多數的企業是中小型企業,實行家族制管理模式。家族制管理經營模式存在著自身無法克服的內在局限性,諸如產權結構單一封閉,決策獨斷,經營權力主要由家族成員把持,管理上重“人治”而輕“法治”,任人唯親,對外人缺乏信任感而難以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等等,這些局限性必然會制約泉州外貿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2.1.3 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對企業的影響可謂無所不在,影響著職工的素質、管理的方式和水平、技術的水平和運用、產品的開發、市場的開拓等方面。然而,目前眾多泉州民營企業家不夠重視,表現在企業對環保等公益事業不感興趣,缺乏應有的社會責任感;誤導消費者的假冒行為泛濫等。而且,泉州的民營企業在成長壯大的過程中,大多走的是家族式管理這條路。這種狹隘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員工沒有歸宿感和安全感,表現為缺乏進取心和獻身精神。而這恰恰是一個企業精神缺失、嚴重缺少凝聚力的突出表現,大大影響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有良好、高尚的企業文化氛圍,這樣才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2.1.4 企業客觀條件分析泉州企業自身客觀條件,如資金短缺、技術工藝落后等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是另外一個重要方面,也是許多企業最棘手問題之一。企業要實行可持續發展戰略,就要力推新產品,就要對現有的生產工藝與流程進行改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這其中一個主要因素便是資金不足。如果一味地按有關標準去關注企業的環境問題,就會使“馬太效應”在企業競爭之間重現。

2.2 政策因素在政府機構改革和經濟體制改革中,環境保護作為政府的基本職能將更為突出,增強政府深層次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意識極為重要。目前,泉州市政府雖然出臺了一系列地方性法令條例和方案,但這些規定和方案還沒有提高到一定的高度,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部分政策調控措施不夠健全和得力。在決策與管理方面仍有一些問題一時尚難以扭轉,影響了生態環境和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工作的進展。

而在環境法規和環境經濟政策方面,泉州政府所實行的政策尚有不足之處。首先,環境保護還未從狹義的環境治理提升至生態與環境建設的高度,環境污染的防治還未從末端控制擴大到生產領域調控系統的源控制。其次,環境經濟政策不完善,實施困難。一方面,環境經濟政策雖然種類較多,但真正在全市范圍內實施并發揮作用的并不多,另一方面,現行的環境經濟政策缺乏系統性,環境經濟政策的制定機關通常涉及到多個部門、多個層次,難免會出現各自為政、政出多門現象。再次,缺乏資源使用補償辦法和手段,缺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能力的市場機制。我國目前的環境資源立法中還沒有充分運用補償辦法和手段以及市場機制來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之一,泉州也不例外。并且,這種手段主要依賴行政強制力量,換句話來說,中國環境法律的整體內容仍帶有計劃經濟色彩。

2.3 經濟因素由于泉州是一個民營經濟發達、民營工業企業相對集中的城市,長期以來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依賴粗放型增長方式。因此,泉州的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仍存在不協調之處,經濟增長方式尚未全面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環境污染嚴重,環境監管和節能減排仍面臨較大壓力。例如,泉州出口產品多為資源密集型的初級產品和低附加值、低技術含量的工業制成品,而進口是以機電產品為主要商品,這些產品都是高能耗的,對資源需求量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泉州實現等量GDP所消耗的原材料、土地、水資源,均高于蘇州、寧波等發達地區,就煤的消耗量每年就達到600多萬噸。另一方面,長期以來由于部分工業廢水和大量生活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近海,泉州灣、安海灣等部分近海和灘涂受到嚴重污染。實踐證明,靠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短期經濟增長,是難以持續發展的。如果任其發展,不僅外貿得不到更好的發展,泉州也不久將“油盡燈枯”。

此外,綠色貿易壁壘作為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新形式,加大了泉州企業在產品的生產、運輸、使用、回收和處理上的費用,國際競爭力將被嚴重削弱。而且,發達國家通過立法或制定苛刻的環境技術標準,限制我國的一些產品進入他們的市場,也對泉州出口貿易產生了嚴重影響,使得泉州外貿的經濟效益大大降低,這些經濟因素對泉州外貿可持續發展的阻礙都是不容忽視的。

3促進泉州外貿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盡管發達國家制定的環境保護政策有許多不合理之處,但將環保納入國際貿易規則,已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因此,我們也只有順應這一潮流,加快泉州外貿增長方式轉變,大力發展綠色貿易,減少綠色壁壘對泉州的影響,才能實現泉州對外貿易的持續發展。

3.1 外貿企業促進自身可持續發展聯系泉州實際,企業自身的努力改善是促進泉州外貿可持續發展的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企業自身可從以下四方面著手。

3.1.1 實行綠色營銷策略,積極推行綠色管理綠色管理是指將環境保護的思想觀念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之中。企業實施綠色管理的三個主要目標:一是最大化利用物質資源;二是最小化排放廢棄物;三是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綠色化。三者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資源利用越充分,環境負荷就越?。划a品綠色化,又會促進物質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最終使企業發展目標和社會發展目標與社會發展、環境改善協調同步,走上企業與社會都可持續發展的雙贏之路,從而實現經濟、生態、社會的和諧統一。

3.1.2 優化企業文化,提高自身技術和管理水平一方面,進一步改善企業創新的環境,使企業成為有效的創新主體,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廉潔文化、安全文化、服務文化、質量文化、項目文化等文化建設,有助于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進而能有效提升企業的自身技術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應用電腦和網絡管理系統,如ERP系統,在使企業管理工作進一步規范化、標準化、細致化、準確化的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企業的管理和決策水平也得到了加強。

另外,在泉州的出口商品結構中,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初級水平仍占很大比例,相當一部分工業品達不到進口國的產品環境標準。因此我們外經貿企業應提高環??萍妓剑υ黾映隹谏唐犯郊又?,提高產品的技術標準、安全標準、衛生標準和環保標準。在進行產品開發時,在技術設施、生產設備、產品質量、包裝等方面,都必須堅持主要以環境競爭力參與市場競爭,為泉州的外貿出口開拓廣闊的綠色市場。

3.1.3 盡快做好產品標準化和質量認證工作泉州外貿企業應積極采用ISO國際標準,它適用于一切企業的新環境管理體系,是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一張綠卡。這兩種認證已經成為國際買家尤其是歐美買家的新標準,國外的許多企業在進行采購時傾向于已通過這兩種認證的企業。所以,泉州外貿企業應建立產品生產的環境管理體系,并加強對出口產品生產的技術、工藝、設計、包裝按照“綠色化”要求進行改造。例如,生產技術、工藝要考慮到盡量減少對環境的不利影響,設計要選用無毒、無害、易分解處理的材料,包裝設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原材料的消耗,避免包裝對環境的不利影響等等。這樣,泉州外貿企業就可以獲得良好的企業形象和信譽,突破綠色壁壘,從而比較順利地走向國際市場。

3.1.4 開發綠色產品,拓展綠色市場,改善客觀條件21世紀“綠色經濟”將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點,企業要以社會、生態、經濟效益為中心,建立合理的進出口商品結構。出口商品結構必須體現資源的節約性,進口商品要嚴格把關,為禁止有害有毒的廢棄物的轉移,應采取限制或拒絕進口的貿易管制措施,將嚴重污染的產品、設備拒于國門之外。外貿行業要抓住這一良機,必須主動適應綠色潮流,順應綠色消費的需求,按照國際貿易中環境保護的有關標準,大力發展綠色產品,不斷增加科技投入,對產品進行一條龍改造,增加環保因素,發展綠色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及時研究、開拓綠色消費市場,不斷擴大綠色產品市場份額,全力以赴地做好綠色產品的開發,以沖破國際綠色壁壘。

3.2 政府引導推進外貿可持續發展在促進泉州環保與外貿協調發展的進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容忽視的,它對外貿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泉州各級政府要擔負起可持續發展中的領導責任,主要是推進外貿增長方式的轉變,優化外貿主體結構,著力推進工貿合作和出口,建立對外貿易可持續發展評價的指標體系和樹立對外貿易戰略新思維,樹立對外貿易戰略新思維,防止片面追求高數量指標。從而,實現政治與經濟、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最大限度地增進當地的社會公共利益。

3.3 以品牌建設鞏固泉州外貿的可持續發展在企業改善自身條件和政府配合完善外部環境之外,泉州的外貿行業還應加強品牌建設,擴大品牌效益,以此來保持外貿經濟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

首先,外貿企業要及時關注外貿政策的變化,注重加快外貿增長方式向以質取勝轉變,不斷提升出口產品檔次和附加值,提高應對貿易摩擦的能力,加大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進一步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其次,企業要以品牌建設為切入點,樹立自己的品牌,加快外貿增長方式轉變,積極扶持和培育出口名牌企業。努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立企業自己的研發中心,培養產品設計專業人才,做好產品設計、質量控制等工作,以加快產品出口量的增長。再次,企業應認識到,品牌戰略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關系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品牌的樹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企業進行必要的投入和細心的培育。因此,企業必須全身心投入,持之以恒,努力打造企業的知名品牌,實現品牌戰略的目標,并以這種品牌精神促進企業各項工作的全面發展。一旦消費者認可了該品牌,即可為企業帶來超額的利潤和長期的回報。只有更多的外貿企業實施品牌建設,擁有了自主品牌,具備了品牌競爭力,泉州的外貿可持續發展才能得到鞏固和發展。

對外貿易和環境保護之間存在既互相制約、又互相促進的關系。泉州外貿面臨的,是挑戰,更是機遇,問題在于我們應如何打好環境這張牌。我們應該結合泉州外貿發展的現狀和實際,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順應可持續發展的趨勢,減少國際上技術壁壘與綠色壁壘帶來的阻力,積極發展綠色貿易和環保產業,從而促進泉州外貿的可持續發展,以保障泉州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吳靜茹,薛瑞鑫.我國對外貿易結構可持續發展問題初探[J].時代金融,2007,07:13-15.

[2]殷寶慶.發展可持續性外貿:規避“壁壘”風險的戰略選擇[J].經濟與管理,2005,10:29-31.

[3]劉幫成,姜太平.影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分析[J].決策借鑒2000.04:3-4.

[4]孫素巧.企業在促進環境與貿易協調發展方面的對策[J].國際商報,2004,01:3-4.

篇(5)

中圖分類號:F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3)36-0511-02

一、礦區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礦區是指由于礦產資源開采行為引起的、具有共同經濟屬性和環境屬性的經濟地理區域,它為國民經濟運行提供重要的物質基礎和能量來源。據統計,我國目前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料,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30%以上的工農業用水均來自于礦業。然而,與經濟貢獻相伴的是,礦區在進行資源開發時,也帶來了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造成大量土地沉陷以及大量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的排放,這些固體廢棄物占用了大量土地。因此,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礦物資源需求的增加,礦區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日益成為保證整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內容。之所以稱礦區環境問題為特殊的環境形態,其意旨在于與自然環境本身所產生的環境問題相對照。生態環境學者認為,在無人類作用力干擾下,生態系統本身可以自動調節,保持本系統的平衡狀態,也即在無外力作用情況下生態系統能夠保持平衡,進而實現本系統的可持續性。礦區生產流程見(圖1):

圖中的廢物包括礦區被污染了的大氣資源和水資源、被污染或因開采導致沉陷的土地資源以及因礦產資源開采而產生的大量矸石。從圖1可以看出,在礦區這個有人參與的由6種資源組成的系統中,除資本資源和人力資源可以得到補充實現閉環流動外,如果廢物無進一步處置循環之用,顯然這種生態環境系統是不能保持動態平衡和實現可持續的。所以,礦區是一種有別于純自然生態系統的特殊環境生態系統。

二、礦區環境保護及可持續發展實現結構模式

礦區這個特殊的環境生態系統似乎要求人們在環境可持續與其重要的經濟作用間做一個兩難的選擇。人們也正是在這種痛苦的選擇和思索中,做出種種努力,試圖減少二者的排斥性,從而使礦區在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此過程中,人們思維和理念經過多次演進,形成了獨特的、具有內在邏輯統一關系的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實現結構模式。

1、清潔生產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源頭

這是人們為實現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最初和最直接的思想,人們稱之為源頭控制模式。這種方式一改過去末端治理的傳統思維模式,采取以預防為主的方式,從導致礦區環境不可持續的源頭做起,改變人們在實現礦區可持續發展的被動局面。實踐證明,這種思維模式是有積極作用的。以煤礦區為例,為實現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他們以清潔生產為向導,改進和優化了傳統的生產和管理模式。通過改革巷道布置方式、優化采煤方法和工藝、采用減少對土地的破壞的采煤技術、從生產源頭控制不可持續行為,通過洗選煤技術、型煤技術、煤的轉化技術等深加工技術,提高煤炭本身的經濟價值與附加值,減少煤炭產品對環境的破壞力,緩解礦區所面臨的兩難決策,尋求可持續發展之路。

2、從清潔生產到生態工業園區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思想的飛躍

應該說,清潔生產轉變了礦區環境保護的理念,變“末端治理”為“源頭控制”,對于促進礦區生產與礦區環境之間的協調共處,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清潔生產在礦區的推行并未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礦區環境惡化的嚴峻現實。實際上清潔生產只是在整個礦區經濟網絡的單個個體內部進行。從理論和實踐角度看,在礦區實踐生態工業思想和形成完整的生態工業園區,應該較其他工業領域更為容易,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礦區本身在經濟屬性和環境屬性的同質性上。這種同質性不論從實踐角度還是技術角度看,都比異質生態工業園區好協調得多。下面建立的一個簡單的煤礦區生態工業圖可以更為清楚的理解這種同質性的優勢(圖2):

同時,實施循環經濟思想,作為中觀層面的礦區應該如何協調微觀的礦區生產活動才能與這種宏觀思想真正的協調起來呢?此兩問題就涉及到上面構建的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實現結構模式的穩定性問題。就這兩個問題,我們試圖通過3個方面來分析。

(1)通過尋求在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過程中礦區由清潔生產轉向生態工業園區轉變的驅動力來獲得答案。

目前有兩種較為流行的生態工業園區形成驅動力學說,一是純市場經濟驅動力,另外一種是區域政府引導下的經濟驅動力。從目前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趨勢來看,后一種驅動力在逐漸減弱,它是一種生態工業園區形成的早期驅動力,而前一種驅動力正逐步增強,越來越多的生態工業園區都是在市場主導下進行,輔之以必要的政策和財政支持,我們認為這種驅動力的加強有利于保證這種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實現結構模式的穩定性和持續性。

(2)需要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來加以分析。

從宏觀層面看,我國經濟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在追求量的增長的同時,尋求質的增長日益成為繼續實現量的增長的重要保證。這就客觀上要求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由資源高耗型向資源節約型轉變,由環境破壞型向環境協調型轉化。宏觀的思想要得到體現,相應的就需要微觀實踐活動的支持。實際上,就我國礦區的現實狀況來看實踐循環經濟思想已成為必然和必須的內容,目前我國正面臨嚴峻的“四礦”問題,盡管近兩年煤炭、鋼材等價格上升,這些問題有所緩解,但是仍然沒有擺脫礦區的不可持續問題。所以,礦區必須走循環經濟之路,通過實施清潔生產,依據礦區情況建立適合的生態工業園區,實施產業多元化戰略,積極延長產業鏈,增加礦區產品的附加值,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礦區的不可持續問題。

(3)從實現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來看,其具有嚴重的路徑依賴性和自我強化特征。礦區所選擇的上述環境可持續發展實現模式本身就是要使礦區環境可持續運行處于高水平、高效率的狀態,為實現這種狀態,礦區本身不論在發展規劃與戰略還是在資金、技術等支持上都有一定的傾向性,如果偏離這種路徑,礦區要為此付出高昂的成本,所以這會使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方式具有路徑依賴性。同時,從另外一方面看,實踐證明這種模式所產生的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優越性日益凸現和為人們所認同,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大力倡導實施這種模式。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實現結構模式與技術選擇一樣具有自我強化機制。因此,模型中的路徑依賴關系和自我強化機制成為保證這種模式穩定的重要基礎之一。

三、結束語

礦區作為一種特殊的環境形態,它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巨大,為實現礦區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尋求實現手段上,人們的思想經歷了從清潔生產、生態工業園區再到循環經濟的歷史演化過程,此過程構成了礦區環境可持續發展實現結構模式。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這種實現結構模式本身具有穩定性,從許多礦區的實踐情況看,其效果也是明顯的。對于礦區可持續發展本身以及從目前我國礦區的發展狀況看,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性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將決定著礦區根本狀況,所以加強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麗.基于可持續發展理論的環境審計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33:129.

篇(6)

[中圖分類號] X37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4)-3-213-1

1旅游發展中的環境保護現狀

在當前的旅游業當中,一般都較為重視旅游業的開發,而沒有關注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使旅游業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當前最為重要的環境保護問題主要有下面這些方面。

1.1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在旅游業的開發當中,主要給環境帶來的破壞有:(1)植被的破壞,因為游客只重視自己的游玩,環境保護意識不強。還有景區為了擴大本身的經濟收入,使涌入景區的游客大大超過計劃數量都給植被帶來了嚴重的損害,甚至有的地區植被大量減少。(2)無計劃開發資源,有的生態旅游地區,不考慮本地的實際情況,只是考慮自身經濟收入狀況,盲目增加旅游景點,大量開發旅游資源。(3)沒有注意保護野生動物。

1.2環境污染狀況不容忽視

對旅游景區的環境污染主要存在兩種因素:第一,大量游客只顧自己游玩,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隨意丟棄塑料袋和廢物甚至將廢棄物扔在較深的山溝和峽谷地帶,給衛生的清理帶來很大的困難;第二,旅游景區的管理者沒有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在旅游設施的安排布局方面欠缺合理的考慮。

1.3環境承載力遭遇重大挑戰

各個生態旅游景點為了獲得最大經濟利益,大量吸引游客進入景區,使進入旅游景點的人數大大超過了承載人數,這種現象同時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損害。尤其是在每年的黃金周期間,超過景區承載人數的游客大量涌入和涌出,嚴重破壞了景點的自然環境。

1.4法律機制不健全、不完善

我國當前制訂的環境法不適應旅游業的開發與發展,表現在制度條款的不細致,以及缺乏科學合理的環境保護措施,如環境稅收等,條款中規定的資源稅不包括環境稅,只對一些不可再生資源收取,如礦產品和鹽等,對于當前可以再生資源,如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原資源和野生動物植物資源等不收取資源稅,這種狀況直接導致了旅游資源的過度開發。

2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措施

2.1重視公眾的生態環境意識教育

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可能是旅游人員或者是未來的旅游管理人員,因此必須加強生態環境意識教育,才能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切實落實到實際行動當中。做好社會公民的生態環境教育,要做到:第一,增強教育意識,廣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知識,使每一個公民都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生態環境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是一項面向社會公眾的教育,包含在各個學科的教育當中。由于環境保護教育的特點,所以應將此項工作納入到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教育當中,利用全民教育的措施,使社會中的每一個公民深刻理解環境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的重要問題,要根據本國國情,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必須使生態環境達到可持續發展的境地,使廣大民眾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環境保護行動,使全體公民都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影響整個社會的發展、會影響到子孫后代的生存環境;第二,在法律建設方面,應盡快建立健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第三,建立切實可行的旅游環境審計制度。組織當前旅游景區的管理人員參加環境保護教育培訓,使其具有旅游景區持續發展的觀念,在實際工作中采取行之有效地手段,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切實建立旅游環境審計制度,在干部的年度考核中納入環境保護內容,使廣大管理人員重視環境保護工作。

2.2建立健全旅游景點的生態安全監測預警制度

建立操作性強的生態環境安全監測預警系統。在環境發展中,各種自然災害以及人類的各種開發行動,如工程建設、資源開發、土地治理等,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損害,這種系統就是針對上述因素進行研究與預測,明確人類活動以及自然災害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各種變化指標、變化速度、變化時間等,并根據這些變化情況,預測這種危害可能達到的目標,制訂應對危害行為的措施,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個旅游景區由于不能用發展的眼光對待當前存在的環境問題,不能正確評價自身的發展狀況,所以對于環境保護工作不能切實落實到位,因此,必須建立嚴格的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才能保證旅游景區的自然環境不受破壞,保證生態環境的安全,能夠準確預測到可能發生的危害自然環境的行為,將各種危害行為遏制在萌芽狀態。

2.3高科技可以保證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旅游業的發展中,很少涉及科技產品。我國在科技旅游方面投資過少,在各個旅游景區內,幾乎沒有高新科技產品,在制訂旅游決策時,缺乏科學化和信息化的指導,開發設計的旅游產品科技含量低,大量科技知識沒有應用在旅游業當中。在環境管理方面,沒有高新科技的應用。在開發旅游產品時,沒有考慮到當地的旅游文化、景觀設計、地域文化的一致性。缺乏多元化旅游產品,沒有將知識、娛樂、行動結合在一起。雖然在過去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旅游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發展速度很快,但發展質量不高,可持續發展的狀況令人擔憂。改革開放以來,大量的科學技術應用在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當中,但應用于環境保護與防治環境污染的科學技術卻很少。對環境資源的過度開發,要想在短期內修復,則需付出沉重的代價,而且必須依靠先進的科技手段。根據我國環境的實際情況,必須加大科技手段在環境保護當中的應用,學習國外關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保證我國旅游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篇(7)

1.部分區域生態環境退化難以遏止水生態平衡失調愈演愈烈,以江河斷流,湖泊干涸,區域性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和濕地破壞最為典型,干旱地區綠洲和植被日趨萎縮,災害日益頻繁。由于過度砍伐,可供開采的森林資源瀕臨枯竭,森林的生態功能受到嚴重影響;耕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更是有增無減,部分城市已經飽和,甚至黑土資源都受到侵蝕。部分區域的生物多樣性銳減,大量珍稀瀕危動植物面臨滅絕的危險。以黑龍江省大慶市為例,大慶市原來的濕地資源很豐富。由于油田的深度開發,范圍不斷向外延伸,大量的濕地被開發利用,許多濕地變成了泥漿地、排污池、廢水排放池,土壤、植被及濕地水體的污染加劇,使得生物多樣性遭到破壞,野生動植物種類和數量在逐漸減少,濕地萎縮,功能喪失。

2.區域性水污染嚴重水污染程度加劇會導致水體中和周圍地區動植物大量死亡,使水域生態物種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進一步降低水環境容量。水污染也直接減少了可供人類使用的水資源數量,導致水質型缺少。有的地區河流嚴重污染,使流域附近居民陷入守著河流沒水吃的窘境。2010到2012年三年間,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工業廢水持續增加,增加量都在2000萬噸以上,黑龍江省2011年比2010年增加了5792萬噸,增幅為16.6%;遼寧省2011年比2010年更是增加了16387萬噸,增幅為23.2%,雖然在2012年有所下降,相比2011年的增加量16387萬噸而言,降幅較小。2012年,東北三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為167663萬噸,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總量的7.6%。2012年,全國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大于100萬噸的省份有10個,黑龍江省排在第3位;全國氨氮排放量大于10萬噸的省份有11個,遼寧省排在第10位,同時在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石油類排放量上,排在第3位。

3.城市空氣污染危害嚴重從總體上看,東北城市空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以塵和酸雨污染危害最大,并呈發展趨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東北地區城市機動車保有量逐年上升,使得汽車尾氣正在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的新型“罪魁禍首”,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2013年底,哈爾濱市民用車輛比上年增加12.4萬輛,總量達到142.2萬輛,比上年增長9.5%。其中,汽車總數突破百萬輛,達到100.5萬輛,同比增加11.2萬輛,增長12.6%。哈爾濱市整治大氣污染壓力最大,提出2017年的可吸入顆粒物濃度要在2012年基礎上下降10%。目前,哈爾濱市建成區將不再審批除熱電聯產以外的火電、鋼鐵、建材、焦化、有色金屬冶煉、石化、化工等高污染項目,現有的項目也要逐步向外轉移。

4.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越積越多2012年,吉林省地級及以上城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差距明顯,一半城市的綜合利用率在90%以上,吉林市和白山市卻低于50%;遼寧省的鞍山、撫順、本溪和丹東更是低于30%,超過90%的只有沈陽和大連;黑龍江省相對其他兩個省份要好一些,只有雙鴨山在50%以下,其他城市都在70%以上。除工業固體廢物外,生活垃圾也是固體廢物的一個重要來源。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東北城市垃圾產生量逐年增多,造成垃圾包圍城市的嚴重局面。由于處置能力有限,很多城市并非是對垃圾進行處理,而是堆放垃圾。大量堆存的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造成了嚴重的土壤、水體和大氣污染,這些廢物經過雨雪淋溶,可溶成分會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水體污染;或隨水從地表向下滲透,向土壤遷移轉化,富集有害物質,使堆場附近土質酸化、堿化、硬化,甚至發生重金屬型污染。這些有毒物質在土壤中發生累積而被植物吸收,毒害農作物,威脅人們的食品安全。

二、東北城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建議

東北城市的生態環保建設原則是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既要實現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的整體和諧,又要實現社會文化生態、經濟技術生態和自然環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努力建設城市的和諧。

1.加強城市綠化建設,建立治理大氣污染的長效機制要以增加城市綠地為主構筑城市景觀,構建自然生態體系,突出城市特色。綠色植被能夠很好地吸附灰塵,吸收有害氣體,平衡二氧化碳和氧氣的比例,起到凈化城市空氣的作用。城市公園、街道兩旁的樹木、草坪都可以通過葉片來吸納煙灰和粉塵。此外,修建屋頂花園不僅能夠使建筑物減少紫外線輻射,增加建筑物使用壽命,同樣能夠起到治理大氣污染的作用。依據城市總體規劃,對城市用地空間布局進行合理調整,對城市中心區的人口密度進行調整,對城市交通格局進行調整。

2.調整產業結構,構建綠色經濟體系通過制度安排和政策引導,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從而降低能源資源的消耗。要處理好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使社會經濟發展和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同步進行。改變經濟增長過度倚重第二產業的局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切實引導和限制那些能耗物耗高、污染重、產品附加值低的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形成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分工格局;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全面推進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在區域層面上建立大循環模式,即工業園區層面的循環經濟,把不同工廠連接起來,形成共享資源和互換副產品的產業共生組合,使一個企業產生的廢氣、廢熱、廢水、廢渣在自身循環利用的同時,成為另一個企業的能源和原料。大力發展低碳經濟,逐步由主要依靠化石燃料向主要依靠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轉變。

3.注重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安全從水量、生態棲息地、水質恢復三方面構建水生態安全體系。不僅考慮環境水質標準的限值,更強調從維系水生態安全出發,保障水生態系統的健康需求。從水源地保護區,城市景觀水區,水污染總量控制等方面進行建設。同時,水資源的保護和開發要堅持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并重,節流優先,治污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防洪抗旱并舉,堅持涵養水源、節約用水與防止水污染相結合,市區污水處理廠加大運營力度,重視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快城市的供排水、污水處理等設施建設,逐步解決城市公益設施的配套完善問題。

篇(8)

在市場中,存在著許多經濟主體,他們可能是個體農民,也可能是鄉鎮企業,也可能是國有企業或者政府部門。他們之間在進行交易,通過多次的交易,逐漸形成了多個市場的均衡價格。在任何一對交易者看來,他們達成的價格,恰恰落在自己的需求函數(或供給函數)曲線上。由于賣者的產品是用多種要素生產出來的,其中一些要素需要向別人購買,所以該產品的成本也是由交易決定的。經濟學證明,在沒有外部性的情況下,市場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所謂外部性,是指一個人的行為,或兩個人的交易所帶來的成本或收益,對第二個或第三個人的成本或收益產生直接影響?;蛘哒f,一個人并沒有承擔或獲得他自己行為所引起的所有成本或收益。在社會層次上看,所謂外部性,是指這樣一種情境,即因為成本和收益不能在個人或組織間恰當地分配,以至人們寧肯放棄他們本來應該獲得的利益(盛洪,1996)。

導致外部性有很多原因。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產權制度。比如,在一條河邊上的造紙廠的產權有明確的歸屬,但這條河沒有明確的歸屬;或者有名義上的歸屬,如歸集體或國家,但產權的行使效率較低。當造紙廠將污水排入這條后,河里的魚就無法生存。由于沒有人擁有這條河(或不關心這條河),所以沒有人因為魚的損失而向造紙廠索賠。因此,造紙廠將不承擔污染河導致的經濟成本(這里暫時不考慮環境成本)。但河里沒有了魚,實實在在地就是社會的損失。因此,造紙廠的“個人成本”低于“社會成本”。它的成本曲線比真實成本向右下角移動了(如圖1所示)。這導致造紙廠的均衡價格低于“真實價格”,而產量卻高于“真實產量”。在極端情況下,從社會角度看,建立這個造紙廠也許是得不嘗失。因為它給社會帶來的“福利增量”(即比按真實成本生產多獲得的“生產者剩余”和“消費者剩余”,)大約是BEE’C所包括的面積),幾乎就是它給社會帶來的損失(也大約等于BEE’C所包括的面積,即因污染而無法生存的魚的市場價值);況且由于成本低估導致資源過多地進入造紙業,使得社會失去了將這些資源配置到其它更有效的用途時所獲得的利益。

一條河沒有明確的歸屬,可能是由于制度的或觀念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技術上的原因。在我國,前一種原因還是大量存在。因為我們剛剛從計劃經濟中走出來,國有企業的民營化還剛剛開始,人們還不習慣將一條河想象為私人所有。但在更多的情況下,河不是在鄉村中的小河,可以在技術上由某些個人所有,而是很大的河,如長江,有上游、中游、下游,擁有一整條河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分段擁有又不能互相不受影響。很大的湖,如太湖,滇池,等等,更進一步,海洋,以至說到極端,整個大氣層,整個地球,就更不可能由私人擁有了。因此環境的不可分性,是外部性、從而是市場價格體系失靈的重要原因。

然而,即使是人們知道破壞環境的現時成本,也還是無法擺脫外部性問題。因為對環境的損害,從時間上看,往往不是均衡的。在相當長時間內,環境被損害的程度的增長是緩慢的,但當超過一定的閥值后,損害程度就會迅速增長,但這時再補救已為時晚矣。所謂為時晚矣,是指對環境和可再生資源的破壞,有時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對稱性。不可逆,即是指不可恢復;如某種物種一旦滅絕,就不復存在;或一旦臭氧層的漏洞大過一程度,就永遠無法修復。不對稱,即是指很難恢復;如一旦將森林砍伐殆盡,雖然可以重新種植,卻要經歷很長時間、付出很大代價;又如由于過度捕撈,我國沿海的黃魚曾一度絕跡,經過很多年以后才重新恢復過來。但是由于在達到臨界點之前,人們不會將即將到來的供給的突然減少計算到與他人的討價還價中,因而在市場中,沒有一種價格信息會提醒人們節約使用該種資源。這是信息在時間上的不均勻導致的外部性問題。而這種時間上不均勻的信息,又會因為人們在空間上的分散,更不容易在災難發生前知道。人們一般不會把以后的成本算在目前的賬上,但一旦按以前的成本進行交易,就必然會將對環境或可再生資源的破壞推過閥值。

再退一步,即使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們的行為將給環境帶來的損害程度,也仍然無法阻止外部性問題的發生。這主要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并不一致。這里講的人既可以是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又可以是不同時期的人。在同一時期的人中,任何個人或集團若要考慮環境或資源問題而自覺地約束自己,將環境成本或資源成本加到自己的生產成本中去,他或它將會在與同行的競爭中敗北。因為那些沒有考慮環境和資源的企業將會由于成本較低而具有競爭優勢。人們不得不破壞環境,不得不加快耗竭不可再生資源,不得不毀滅自然物種。即使在一些國家內部制定了保護環境與資源的法律,由于不存在一個世界政府,國與國之間的行為很類似于上述的行為。美國人不會因為石油將要耗竭而減少對石油的消費,因為他們知道,即使他們節約了石油,也許只是給中國人多使石油創造了條件。在另一方面,國與國之間還可以通過貿易和投資將一些局部性的污染和環境破壞“出口”到它國。由于有些窮國有較低的環境標準,一些富國通過進口或投資,使窮國生產更多的污染嚴重和消耗資源較多的產品,同時享受較便宜的(沒有計算環境和資源成本的)產品。在不同代的人之間,由于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耗竭一般需要較長的、跨越世代的時間,又由于后代人既不能與當代人談判,也不能抗議他們的所為,當代人就有可能將環境和資源的成本轉嫁給后代人。而市場價格,以及代表對時間看法的市場利率,恰恰是由當代人對未來的看法形成的。就生物資源(如樹木)而言,當代的價格低于保證樹木生長的長期均衡價格,而市場利率則高于樹木的自然生長率。這必然導致即使是私人所有者也會砍伐樹木的結果。

因此,可持續發展問題,即保護環境、生物多樣性、和合理使用生物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的問題,就可以歸結為外部性問題。而一旦存在著外部性問題,市場價格體系就會失靈。在這種囚徒困境中,政府管制和政策也許是眾多可能的選擇之一。

二、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原則

既然可持續發展問題涉及到外部性問題,而外部性就意味著市場制度的失靈,政府作為一種天生克服外部性問題的制度安排,就可以作為一種解決方案。

關于政府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法是,當社會中有關產權的保護和承認的制度不能通過個人之間的談判建立起來時,政府就作為一種有暴力后盾的第三方加入進來,從而克服了在產權制度形成方面的囚徒困境。如果這個社會中只有兩個人,他們可能通過長期的互動形成對對方產權的尊重,但如果這個社會的人很多,如有N個人,要達到他們彼此都互相尊重產權,就相當困難了。一旦有一個人不愿就尊重別人的產權作出承諾,甚至任意侵犯別人的利益,這整個社會的產權制度就建立不起來。在這時,政府的強制性的對產權的保護就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我們在上一節討論時說到,外部性與產權制度的不完善相關,因而解決外部性問題的方法,首先應該是政府對產權制度的改進。在人類歷史中,產權制度也是不斷進步的,從而不斷地在解決外部性問題。例如,對知識產權的確認和保護是在很晚的時候才實現的。當知識產權確立以后,有關知識生產的外部性得到克服,從而促進了技術的進步。在今天我們討論克服破壞環境和耗竭資源的問題時,首先也應該依賴于對產權制度的改進。尤其是在我國這樣的社會里,我們剛剛告別計劃經濟,產權制度還很不成熟,所以還有通過改進產權制度解決環境問題的大量空間。例如,在一些鄉村中的較小的河流的污染問題。在一般情況下,由于河流沒有明確的歸屬,或者名義上歸集體所有,但“集體”沒有有效行使產權的機制,河流被岸邊的造紙廠污染了。在這時,如果將河流的所有權個人化,或者將河流在一定時間內的收益權拍賣給個人,就會給這條河帶來一個人。擁有這條河的產權的個人就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與排污的造紙廠談判或抗爭,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借助于政府的力量來阻止污染的排放。在我國,已經有一些地方這樣做了?!∞D貼于

從某種程度上講,將森林樹木的產權個人化,也會改進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狀態。因為一旦樹木的產權由個人或組織擁有,產權擁有者就會按照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去安排樹木的砍伐和種值。當樹木的自然生長率高于市場利率時,擁有者就會根據樹木的市場現貨價格與凈現值之比,有計劃地砍伐樹木。在這時,木材的生產成本必然高于當樹木沒有明確歸屬時的成本,從而會部分解決砍伐森林的問題。

當然應該看到,產權制度的改進也是有邊界的。在今天的技術條件下,還無法將大環境分割開來、并且個人化。所以產權制度的改進還無法將環境成本納入到個人成本中去。例如上述的森林產權個人化,雖然將砍伐生物資源的機會成本算入了個人成本,卻還是沒有考慮環境成本。所以由個人擁有森林,個人成本仍然會低于社會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對森林的砍伐就會超過考慮環境成本時的均衡水平。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來補救。這個政策就是征稅。即對砍伐的樹木征收稅賦,而對活木的買賣不征收稅賦。其結果是,出售一定體積的活木比同等體積的木材要能獲得更多的收益。這是因為,對木材價格的需求具有彈性,當砍伐稅加到木材交易中去的時候,價格會上升,需求者會因價格上升而減少其需求,這等同于木材產權擁有者支付一部分砍伐稅。而進行活木交易則無需交納砍伐稅,從而價格會比木材交易為低。由于沒有砍伐稅,賣者可以獲得較出售木材為高的收益,而買者則可以買到較木材便宜的活木。這就鼓勵較多地進行活木的交易,而較少地進行木材的交易。當出售木材比出售活木收入更少時,砍伐樹木所獲得的市場現值就會較低,用價格計算的樹木的自然生長率就會較高,就更有可能高于市場利率。當活木生長的預期收益率超過市場利率時,樹木擁有者就更不愿意砍伐樹木了。由于可以出售活木,森林擁有者就有一個變現的市場,也不會因為急于變現而砍伐森林。

說明:當政府不征木材砍伐稅時,森林所有者的成本曲線為S,木材的均衡價格為P0,均衡砍伐量為Q0;而征砍伐稅后,相當于成本曲線則為S’均衡價格上升為P1,而均衡砍伐量則減少到Q1;其中消費者承擔的砍伐稅為面積>P1 E’E’’ P0,森林所有者承擔的砍伐稅則為面積P0E’’HG,如A圖所示。對于活木交易,政府不征任何稅賦,但考慮到購買者未來仍以獲取木材為主要目的,因此未來仍要交納砍伐稅,所以需求曲線移至D’;而出售者已經免去此次交易的稅賦,則均衡價格應為P2,而均衡交易量則為Q2;顯然比木材的均衡交易量為多。

只要政府對環境的價值有一個恰當的估價,征收環境稅的辦法就可以部分地避免信息在時間上分布的不均勻問題。無論是砍伐還是捕撈,都不會出現過度問題。這個恰當的估價,就是要通過相應的征稅,使價格上升到使資源供給或環境水平保持在長期均衡的水平上。所謂長期均衡,是指資源存量不會減少,并且生長的速度與消耗的速度基本一致;也是指環境水平不會降低,對環境的損耗的速度與環境的自我修復的速度基本一致。這需要對生物資源和環境的長期成本,尤其對環境破壞的臨界點有一個有遠見的估計。

上面的討論同時意味著,若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存在著一個政府,因為只有政府才能收稅,也才能把它的意志強加給交易雙方。然而,當我們涉及全球問題時,這一條件不存在了。因為沒有一個世界政府。世界上有二百多個國家,類似于一個無政府的社會。在無政府狀態下,國家之間不是不能就環境問題達成一致,但談判成本會很高。在談判者較少時,如只有兩個國家談判,涉及兩個國家的局部環境時,談判容易成功;但如果世界所有國家都參加談判,討論有關全球環境問題時,就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在這時,就要依賴于一種起作用的世界政治結構。在其中,“大國”就要發揮作用。一方面,“大國”有保護全球環境的動機,因為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較高,它的利益更接近于全球利益;另一方面,“大國”有維持達成的環境秩序的實力。看來,中國應該算得上是一個“大國”了。她既可以在雙邊談判中抑制以鄰為壑的行為,更應該在全球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努力中扮演積極的角色。

從投票制度今天的效率來看,我們恐怕不能指望,可以通過一個所有國家都同意的涉及全球問題的方案,如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方案。如果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哲學行事,也許人類永遠不可能解決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因此,人的基本行為規則和文化取向就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如果人們更為關注后代的幸福,重視人類作為一個物種、以及其它物種作為人類的共生物的延續,人們就會提高對未來的評價,從而降低市場利率。因為市場的自然利率是由人們對未來的判斷形成的。當市場利率降低后,生物資源、環境資源的自然生長率和自然修復率就會相對較高,就會引導人們減少對這些資源的耗用。更一般地,如果人類社會都能夠接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即使沒有一個全球政府,也會在全球問題上采取互相合作、而不是以鄰為壑的行為,從而為最終解決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奠定基礎。

三、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手段

盡管政府是以強制性為特征的,但不意味著政府只是強制地改變人們的行為,來達到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目的。政府政策的目的,是通過政府的行為改變幾個經濟變量,從而改變經濟當事人的成本收益計算,最后使他們自動地做出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事情來。強制只是政府的最后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如果社會的大多數成員都與政府對著干,鉆政策的空子,政府政策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政府隨時隨刻都要提防別人,政府政策的成本就會太高,以至不可能有足夠的財政資源來支持政策。因此,選擇正確的政策手段,使政策“惠而不費”,是實現政策目標的重要環節。

在前面的討論中,我們提到要通過改進產權制度,來達到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目的。在我國的具體情境中,產權制度的改進需要許多政策上的藝術。例如,在我國現在的政治條件下,將一條河“私有化”顯然是較難被接受的。因此,所謂產權制度的改革,還要在現有產權制度的框架下進行。比如遵循我國農業的土地承包制度,將小河在一個時期的使用權承包給個人或組織,都可以起到“改進產權制度”的作用。因為正如許多文獻已經指出的那樣,產權是可以分割的。使用權也是一種產權。只要擁有這種產權的時間足夠長,就會激勵人們去捍衛自己的利益,從而能夠去與(比如)造紙廠去談判或抗衡。利用一些人去與另一些人抗衡,最后達到保護環境的均衡,就會不成比例地放大政府政策的作用,以較小的政策投入獲得較大的結果。

類似的設想,就是成立一個“擁有”局部環境的公司。例如,成立一個“太湖環境公司”。當然,這是一家由政府特許的公司。它可以在最初由政府出一部分資金牽頭建立,以后也可以通過股權轉讓,改變資本結構,甚至(不一定非得)成為一家私人企業,更好的形式應該是變為一家上市公司,受到公眾和傳媒的關注。這家公司的業務,就是太湖可能產生的利益。粗略想來,應該包括在太湖中捕魚撈蝦、養殖水產,水上旅游,以及沿岸的旅游、渡假和一些房地產。它的最大利益,就是保證太湖的生態平衡和環境優美,合理地利用生物資源。為了它自己的利益,它就會主動地與太湖邊上的那些排放污水的廠家去交涉,責令它們停止排污。在爭執不下時,就可以借助于政府以及傳媒的力量。這樣,太湖就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它會日夜監視岸邊的動靜,而不會象現在那樣,中央政府的檢查組一走,工廠照樣排污。它的存在,將使政府實現政策的成本大大降低。實際上,這家公司是在經營環境。它可以根本不去捕魚或蓋房,它只需要第一改善環境,第二控制對生物資源的捕撈量。它所做的事情,一方面是為改善環境而與排污者做斗爭,一方面是根據長期均衡價格計算的最佳捕撈量,拍賣在太湖的捕魚的特許權,出售或出租水面或沿岸地面。只要太湖的環境變好,水質改善,太湖的環境價值就會變為商業價值。這樣,利用人們的逐利動機,通過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可以使人們努力地去改善環境,而無需政府再與排污企業進行“貓捉老鼠”的游戲。

上面通過改進產權制度以達到治理污染的目的,其實質是將外部性內部化,將公共物品“改變為”私人物品。實際上,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的重要區別,即可否排他地占有或消費,可以轉換為是否可以單個地向消費者收費。有些看來不可排他地消費的物品,經過巧妙地設計,可以單個地、或近乎單個地向消費者收費,從而“變為”私人物品。例如看電視。播放電視節目的電磁波在空中傳播,任何人有一臺電視接收機都可以看電視,電視臺很難辨別是誰、在什么地方接收了電視節目,以及接收了多少;即電視節目似乎是無法排他地占有和消費的物品。然而,當電視臺將一部分播放電視節目的時間賣給一些廠家,這些廠家利用這些時間播放廣告,當消費者在看電視節目時就不可避免地要看到廣告,而看廣告一方面要占用消費者的時間,另一方面又能起到促銷商品的作用,就等同于消費者為看電視付了費。他付費的多少,一般與他看電視的時間長短、以及電視節目的優劣成正比。類似的例子還很多。例如,科斯教授曾經提到過,原來人們普遍認為燈塔是公共物品,但他后來發現,在英國早期,燈塔多是私人擁有的。原來人們解決了燈塔收費問題,即在船只經過燈塔后到達的港口收費。因為經過特定燈塔的船只一定是要抵達附近特定的港口的(科斯,1994,第215-239

實際上,無論是改進產權制度,還是發現收費方式,都是通過改變人們的成本和收益改變了人們的行為,從而達到保護環境和資源的目標。當上述辦法都無法解決問題時,最后就要用政府的看家本領,即征稅了。實際上,征稅的核心思想,也是要通過改變成本和收益,改變人們的行為,使之朝著政策目標的方向努力。例如,對于利用我國很稀缺的自然資源生產的產品,可以調低或者免除進口同類產品的關稅,使進口產品的價格降低,從而壓低國內廠家的收益,迫使它們收縮規模以至停產。當然,進口國應該是該種資源豐裕的國家。這種政策,相當于將過剩的自然資源輸出到資源貧瘠的國家。具體的例子,比如造紙業。當然,征稅要注意不同物品的價格彈性。當某種資源彈性過小時,征稅所導致的價格上漲不會引起消費量的顯著下降,同時消耗資源的企業也不會減少收入,因為由于價格彈性很小,稅收負擔幾乎全部轉嫁給了消費者。因此,采用征稅的方法,要選擇在那些價格彈性較大的產品或資源物品領域使用。

另一個經常使用的操作手段,就是數量控制。這包括對獲取資源的數量(如砍伐樹木或捕撈魚蝦)直接控制,也包括對進入某一行業的企業數量的限制。如果能夠測算出來保證生物資源持續生長的最佳捕撈量或最佳砍伐量,按照這個數量進行拍賣,可以使價格從短期均衡價格上升為長期均衡價格,從而改變供給者與消費者的行為。如果企業的生產能力是基本不變和穩定的,也可以采取拍賣經營特許權的方式,控制進入的企業數量。這樣可以直接避免具有擁擠性質的問題。

篇(9)

在市場中,存在著許多經濟主體,他們可能是個體農民,也可能是鄉鎮企業,也可能是國有企業或者政府部門。他們之間在進行交易,通過多次的交易,逐漸形成了多個市場的均衡價格。在任何一對交易者看來,他們達成的價格,恰恰落在自己的需求函數(或供給函數)曲線上。由于賣者的產品是用多種要素生產出來的,其中一些要素需要向別人購買,所以該產品的成本也是由交易決定的。經濟學證明,在沒有外部性的情況下,市場中的交易是有效率的。所謂外部性,是指一個人的行為,或兩個人的交易所帶來的成本或收益,對第二個或第三個人的成本或收益產生直接影響?;蛘哒f,一個人并沒有承擔或獲得他自己行為所引起的所有成本或收益。在社會層次上看,所謂外部性,是指這樣一種情境,即因為成本和收益不能在個人或組織間恰當地分配,以至人們寧肯放棄他們本來應該獲得的利益(盛洪,1996)。

導致外部性有很多原因。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建立起有效的產權制度。比如,在一條河邊上的造紙廠的產權有明確的歸屬,但這條河沒有明確的歸屬;或者有名義上的歸屬,如歸集體或國家,但產權的行使效率較低。當造紙廠將污水排入這條后,河里的魚就無法生存。由于沒有人擁有這條河(或不關心這條河),所以沒有人因為魚的損失而向造紙廠索賠。因此,造紙廠將不承擔污染河導致的經濟成本(這里暫時不考慮環境成本)。但河里沒有了魚,實實在在地就是社會的損失。因此,造紙廠的“個人成本”低于“社會成本”。它的成本曲線比真實成本向右下角移動了(如圖1所示)。這導致造紙廠的均衡價格低于“真實價格”,而產量卻高于“真實產量”。在極端情況下,從社會角度看,建立這個造紙廠也許是得不嘗失。因為它給社會帶來的“福利增量”(即比按真實成本生產多獲得的“生產者剩余”和“消費者剩余”,)大約是BEE’C所包括的面積),幾乎就是它給社會帶來的損失(也大約等于BEE’C所包括的面積,即因污染而無法生存的魚的市場價值);況且由于成本低估導致資源過多地進入造紙業,使得社會失去了將這些資源配置到其它更有效的用途時所獲得的利益。

一條河沒有明確的歸屬,可能是由于制度的或觀念的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技術上的原因。在我國,前一種原因還是大量存在。因為我們剛剛從計劃經濟中走出來,國有企業的民營化還剛剛開始,人們還不習慣將一條河想象為私人所有。但在更多的情況下,河不是在鄉村中的小河,可以在技術上由某些個人所有,而是很大的河,如長江,有上游、中游、下游,擁有一整條河在技術上是不可能的,分段擁有又不能互相不受影響。很大的湖,如太湖,滇池,等等,更進一步,海洋,以至說到極端,整個大氣層,整個地球,就更不可能由私人擁有了。因此環境的不可分性,是外部性、從而是市場價格體系失靈的重要原因。

然而,即使是人們知道破壞環境的現時成本,也還是無法擺脫外部性問題。因為對環境的損害,從時間上看,往往不是均衡的。在相當長時間內,環境被損害的程度的增長是緩慢的,但當超過一定的閥值后,損害程度就會迅速增長,但這時再補救已為時晚矣。所謂為時晚矣,是指對環境和可再生資源的破壞,有時具有不可逆性,或至少具有不對稱性。不可逆,即是指不可恢復;如某種物種一旦滅絕,就不復存在;或一旦臭氧層的漏洞大過一程度,就永遠無法修復。不對稱,即是指很難恢復;如一旦將森林砍伐殆盡,雖然可以重新種植,卻要經歷很長時間、付出很大代價;又如由于過度捕撈,我國沿海的黃魚曾一度絕跡,經過很多年以后才重新恢復過來。但是由于在達到臨界點之前,人們不會將即將到來的供給的突然減少計算到與他人的討價還價中,因而在市場中,沒有一種價格信息會提醒人們節約使用該種資源。這是信息在時間上的不均勻導致的外部性問題。而這種時間上不均勻的信息,又會因為人們在空間上的分散,更不容易在災難發生前知道。人們一般不會把以后的成本算在目前的賬上,但一旦按以前的成本進行交易,就必然會將對環境或可再生資源的破壞推過閥值。

再退一步,即使所有的人都真切地知道他們的行為將給環境帶來的損害程度,也仍然無法阻止外部性問題的發生。這主要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并不一致。這里講的人既可以是生活在同一時期的,又可以是不同時期的人。在同一時期的人中,任何個人或集團若要考慮環境或資源問題而自覺地約束自己,將環境成本或資源成本加到自己的生產成本中去,他或它將會在與同行的競爭中敗北。因為那些沒有考慮環境和資源的企業將會由于成本較低而具有競爭優勢。人們不得不破壞環境,不得不加快耗竭不可再生資源,不得不毀滅自然物種。即使在一些國家內部制定了保護環境與資源的法律,由于不存在一個世界政府,國與國之間的行為很類似于上述的行為。美國人不會因為石油將要耗竭而減少對石油的消費,因為他們知道,即使他們節約了石油,也許只是給中國人多使石油創造了條件。在另一方面,國與國之間還可以通過貿易和投資將一些局部性的污染和環境破壞“出口”到它國。由于有些窮國有較低的環境標準,一些富國通過進口或投資,使窮國生產更多的污染嚴重和消耗資源較多的產品,同時享受較便宜的(沒有計算環境和資源成本的)產品。在不同代的人之間,由于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耗竭一般需要較長的、跨越世代的時間,又由于后代人既不能與當代人談判,也不能抗議他們的所為,當代人就有可能將環境和資源的成本轉嫁給后代人。而市場價格,以及代表對時間看法的市場利率,恰恰是由當代人對未來的看法形成的。就生物資源(如樹木)而言,當代的價格低于保證樹木生長的長期均衡價格,而市場利率則高于樹木的自然生長率。這必然導致即使是私人所有者也會砍伐樹木的結果。

因此,可持續發展問題,即保護環境、生物多樣性、和合理使用生物資源與不可再生資源的問題,就可以歸結為外部性問題。而一旦存在著外部性問題,市場價格體系就會失靈。在這種囚徒困境中,政府管制和政策也許是眾多可能的選擇之一。

二、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原則

既然可持續發展問題涉及到外部性問題,而外部性就意味著市場制度的失靈,政府作為一種天生克服外部性問題的制度安排,就可以作為一種解決方案。

關于政府的起源,有很多說法。一種說法是,當社會中有關產權的保護和承認的制度不能通過個人之間的談判建立起來時,政府就作為一種有暴力后盾的第三方加入進來,從而克服了在產權制度形成方面的囚徒困境。如果這個社會中只有兩個人,他們可能通過長期的互動形成對對方產權的尊重,但如果這個社會的人很多,如有N個人,要達到他們彼此都互相尊重產權,就相當困難了。一旦有一個人不愿就尊重別人的產權作出承諾,甚至任意侵犯別人的利益,這整個社會的產權制度就建立不起來。在這時,政府的強制性的對產權的保護就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我們在上一節討論時說到,外部性與產權制度的不完善相關,因而解決外部性問題的方法,首先應該是政府對產權制度的改進。在人類歷史中,產權制度也是不斷進步的,從而不斷地在解決外部性問題。例如,對知識產權的確認和保護是在很晚的時候才實現的。當知識產權確立以后,有關知識生產的外部性得到克服,從而促進了技術的進步。在今天我們討論克服破壞環境和耗竭資源的問題時,首先也應該依賴于對產權制度的改進。尤其是在我國這樣的社會里,我們剛剛告別計劃經濟,產權制度還很不成熟,所以還有通過改進產權制度解決環境問題的大量空間。例如,在一些鄉村中的較小的河流的污染問題。在一般情況下,由于河流沒有明確的歸屬,或者名義上歸集體所有,但“集體”沒有有效行使產權的機制,河流被岸邊的造紙廠污染了。在這時,如果將河流的所有權個人化,或者將河流在一定時間內的收益權拍賣給個人,就會給這條河帶來一個人。擁有這條河的產權的個人就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與排污的造紙廠談判或抗爭,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借助于政府的力量來阻止污染的排放。在我國,已經有一些地方這樣做了。

從某種程度上講,將森林樹木的產權個人化,也會改進我國森林資源的保護狀態。因為一旦樹木的產權由個人或組織擁有,產權擁有者就會按照利益最大化的思路去安排樹木的砍伐和種值。當樹木的自然生長率高于市場利率時,擁有者就會根據樹木的市場現貨價格與凈現值之比,有計劃地砍伐樹木。在這時,木材的生產成本必然高于當樹木沒有明確歸屬時的成本,從而會部分解決砍伐森林的問題。

當然應該看到,產權制度的改進也是有邊界的。在今天的技術條件下,還無法將大環境分割開來、并且個人化。所以產權制度的改進還無法將環境成本納入到個人成本中去。例如上述的森林產權個人化,雖然將砍伐生物資源的機會成本算入了個人成本,卻還是沒有考慮環境成本。所以由個人擁有森林,個人成本仍然會低于社會成本。在這種情況下,對森林的砍伐就會超過考慮環境成本時的均衡水平。這就需要政府的政策來補救。這個政策就是征稅。即對砍伐的樹木征收稅賦,而對活木的買賣不征收稅賦。其結果是,出售一定體積的活木比同等體積的木材要能獲得更多的收益。這是因為,對木材價格的需求具有彈性,當砍伐稅加到木材交易中去的時候,價格會上升,需求者會因價格上升而減少其需求,這等同于木材產權擁有者支付一部分砍伐稅。而進行活木交易則無需交納砍伐稅,從而價格會比木材交易為低。由于沒有砍伐稅,賣者可以獲得較出售木材為高的收益,而買者則可以買到較木材便宜的活木。這就鼓勵較多地進行活木的交易,而較少地進行木材的交易。當出售木材比出售活木收入更少時,砍伐樹木所獲得的市場現值就會較低,用價格計算的樹木的自然生長率就會較高,就更有可能高于市場利率。當活木生長的預期收益率超過市場利率時,樹木擁有者就更不愿意砍伐樹木了。由于可以出售活木,森林擁有者就有一個變現的市場,也不會因為急于變現而砍伐森林。

說明:當政府不征木材砍伐稅時,森林所有者的成本曲線為S,木材的均衡價格為P0,均衡砍伐量為Q0;而征砍伐稅后,相當于成本曲線則為S’均衡價格上升為P1,而均衡砍伐量則減少到Q1;其中消費者承擔的砍伐稅為面積&gt1E’E’’P0,森林所有者承擔的砍伐稅則為面積P0E’’HG,如A圖所示。對于活木交易,政府不征任何稅賦,但考慮到購買者未來仍以獲取木材為主要目的,因此未來仍要交納砍伐稅,所以需求曲線移至D’;而出售者已經免去此次交易的稅賦,則均衡價格應為P2,而均衡交易量則為Q2;顯然比木材的均衡交易量為多。

只要政府對環境的價值有一個恰當的估價,征收環境稅的辦法就可以部分地避免信息在時間上分布的不均勻問題。無論是砍伐還是捕撈,都不會出現過度問題。這個恰當的估價,就是要通過相應的征稅,使價格上升到使資源供給或環境水平保持在長期均衡的水平上。所謂長期均衡,是指資源存量不會減少,并且生長的速度與消耗的速度基本一致;也是指環境水平不會降低,對環境的損耗的速度與環境的自我修復的速度基本一致。這需要對生物資源和環境的長期成本,尤其對環境破壞的臨界點有一個有遠見的估計。

上面的討論同時意味著,若要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存在著一個政府,因為只有政府才能收稅,也才能把它的意志強加給交易雙方。然而,當我們涉及全球問題時,這一條件不存在了。因為沒有一個世界政府。世界上有二百多個國家,類似于一個無政府的社會。在無政府狀態下,國家之間不是不能就環境問題達成一致,但談判成本會很高。在談判者較少時,如只有兩個國家談判,涉及兩個國家的局部環境時,談判容易成功;但如果世界所有國家都參加談判,討論有關全球環境問題時,就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在這時,就要依賴于一種起作用的世界政治結構。在其中,“大國”就要發揮作用。一方面,“大國”有保護全球環境的動機,因為它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較高,它的利益更接近于全球利益;另一方面,“大國”有維持達成的環境秩序的實力??磥?,中國應該算得上是一個“大國”了。她既可以在雙邊談判中抑制以鄰為壑的行為,更應該在全球的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努力中扮演積極的角色。

從投票制度今天的效率來看,我們恐怕不能指望,可以通過一個所有國家都同意的涉及全球問題的方案,如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的方案。如果按照利益最大化的哲學行事,也許人類永遠不可能解決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因此,人的基本行為規則和文化取向就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如果人們更為關注后代的幸福,重視人類作為一個物種、以及其它物種作為人類的共生物的延續,人們就會提高對未來的評價,從而降低市場利率。因為市場的自然利率是由人們對未來的判斷形成的。當市場利率降低后,生物資源、環境資源的自然生長率和自然修復率就會相對較高,就會引導人們減少對這些資源的耗用。更一般地,如果人類社會都能夠接受“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化,即使沒有一個全球政府,也會在全球問題上采取互相合作、而不是以鄰為壑的行為,從而為最終解決全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奠定基礎。

三、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手段

盡管政府是以強制性為特征的,但不意味著政府只是強制地改變人們的行為,來達到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目的。政府政策的目的,是通過政府的行為改變幾個經濟變量,從而改變經濟當事人的成本收益計算,最后使他們自動地做出有利于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事情來。強制只是政府的最后手段,而不是全部手段。如果社會的大多數成員都與政府對著干,鉆政策的空子,政府政策就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政府隨時隨刻都要提防別人,政府政策的成本就會太高,以至不可能有足夠的財政資源來支持政策。因此,選擇正確的政策手段,使政策“惠而不費”,是實現政策目標的重要環節。

在前面的討論中,我們提到要通過改進產權制度,來達到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目的。在我國的具體情境中,產權制度的改進需要許多政策上的藝術。例如,在我國現在的政治條件下,將一條河“私有化”顯然是較難被接受的。因此,所謂產權制度的改革,還要在現有產權制度的框架下進行。比如遵循我國農業的土地承包制度,將小河在一個時期的使用權承包給個人或組織,都可以起到“改進產權制度”的作用。因為正如許多文獻已經指出的那樣,產權是可以分割的。使用權也是一種產權。只要擁有這種產權的時間足夠長,就會激勵人們去捍衛自己的利益,從而能夠去與(比如)造紙廠去談判或抗衡。利用一些人去與另一些人抗衡,最后達到保護環境的均衡,就會不成比例地放大政府政策的作用,以較小的政策投入獲得較大的結果。

類似的設想,就是成立一個“擁有”局部環境的公司。例如,成立一個“太湖環境公司”。當然,這是一家由政府特許的公司。它可以在最初由政府出一部分資金牽頭建立,以后也可以通過股權轉讓,改變資本結構,甚至(不一定非得)成為一家私人企業,更好的形式應該是變為一家上市公司,受到公眾和傳媒的關注。這家公司的業務,就是太湖可能產生的利益。粗略想來,應該包括在太湖中捕魚撈蝦、養殖水產,水上旅游,以及沿岸的旅游、渡假和一些房地產。它的最大利益,就是保證太湖的生態平衡和環境優美,合理地利用生物資源。為了它自己的利益,它就會主動地與太湖邊上的那些排放污水的廠家去交涉,責令它們停止排污。在爭執不下時,就可以借助于政府以及傳媒的力量。這樣,太湖就有了自己的代言人,它會日夜監視岸邊的動靜,而不會象現在那樣,中央政府的檢查組一走,工廠照樣排污。它的存在,將使政府實現政策的成本大大降低。實際上,這家公司是在經營環境。它可以根本不去捕魚或蓋房,它只需要第一改善環境,第二控制對生物資源的捕撈量。它所做的事情,一方面是為改善環境而與排污者做斗爭,一方面是根據長期均衡價格計算的最佳捕撈量,拍賣在太湖的捕魚的特許權,出售或出租水面或沿岸地面。只要太湖的環境變好,水質改善,太湖的環境價值就會變為商業價值。這樣,利用人們的逐利動機,通過政府政策的作用,就可以使人們努力地去改善環境,而無需政府再與排污企業進行“貓捉老鼠”的游戲。

上面通過改進產權制度以達到治理污染的目的,其實質是將外部性內部化,將公共物品“改變為”私人物品。實際上,公共物品與私人物品的重要區別,即可否排他地占有或消費,可以轉換為是否可以單個地向消費者收費。有些看來不可排他地消費的物品,經過巧妙地設計,可以單個地、或近乎單個地向消費者收費,從而“變為”私人物品。例如看電視。播放電視節目的電磁波在空中傳播,任何人有一臺電視接收機都可以看電視,電視臺很難辨別是誰、在什么地方接收了電視節目,以及接收了多少;即電視節目似乎是無法排他地占有和消費的物品。然而,當電視臺將一部分播放電視節目的時間賣給一些廠家,這些廠家利用這些時間播放廣告,當消費者在看電視節目時就不可避免地要看到廣告,而看廣告一方面要占用消費者的時間,另一方面又能起到促銷商品的作用,就等同于消費者為看電視付了費。他付費的多少,一般與他看電視的時間長短、以及電視節目的優劣成正比。類似的例子還很多。例如,科斯教授曾經提到過,原來人們普遍認為燈塔是公共物品,但他后來發現,在英國早期,燈塔多是私人擁有的。原來人們解決了燈塔收費問題,即在船只經過燈塔后到達的港口收費。因為經過特定燈塔的船只一定是要抵達附近特定的港口的(科斯,1994,第215-239<頁)。這樣的想法顯然是可以用到為治理污染的收費上。一個例子是有關處理污水的收費。污水是由下水道匯集到一起排出的,如果分辨出每戶居民排了多少污水是很困難的。并且由于污水被視為被消費過的物品,人們不會將重新凈化的污水買回來,所以為處理污水收費似乎并不可能。但現在在許多國家中,這一問題已經解決。具體的辦法是,將處理污水的費用加到自來水的收費中。因為一個家庭如果用了多少自來水,就必定制造了多少污水;并且由于人們總是要使用自來水的,所以他們不能回避交納費用。

實際上,無論是改進產權制度,還是發現收費方式,都是通過改變人們的成本和收益改變了人們的行為,從而達到保護環境和資源的目標。當上述辦法都無法解決問題時,最后就要用政府的看家本領,即征稅了。實際上,征稅的核心思想,也是要通過改變成本和收益,改變人們的行為,使之朝著政策目標的方向努力。例如,對于利用我國很稀缺的自然資源生產的產品,可以調低或者免除進口同類產品的關稅,使進口產品的價格降低,從而壓低國內廠家的收益,迫使它們收縮規模以至停產。當然,進口國應該是該種資源豐裕的國家。這種政策,相當于將過剩的自然資源輸出到資源貧瘠的國家。具體的例子,比如造紙業。當然,征稅要注意不同物品的價格彈性。當某種資源彈性過小時,征稅所導致的價格上漲不會引起消費量的顯著下降,同時消耗資源的企業也不會減少收入,因為由于價格彈性很小,稅收負擔幾乎全部轉嫁給了消費者。因此,采用征稅的方法,要選擇在那些價格彈性較大的產品或資源物品領域使用。

另一個經常使用的操作手段,就是數量控制。這包括對獲取資源的數量(如砍伐樹木或捕撈魚蝦)直接控制,也包括對進入某一行業的企業數量的限制。如果能夠測算出來保證生物資源持續生長的最佳捕撈量或最佳砍伐量,按照這個數量進行拍賣,可以使價格從短期均衡價格上升為長期均衡價格,從而改變供給者與消費者的行為。如果企業的生產能力是基本不變和穩定的,也可以采取拍賣經營特許權的方式,控制進入的企業數量。這樣可以直接避免具有擁擠性質的問題。

篇(10)

21世紀以來,生態環境保護是全人類都密切關注的話題,因為其直接影響到人類在地球上的有效生存空間是否能夠滿足人類的生產活動。對農業生態環境實施有效保護,不僅能夠促進地球生態環境平衡,同時也能夠帶來相應生態效益,因此對農業生態環境進行保護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當前必須推動農業向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提高對農業生態環境的關注程度,將具體的保護方案與我國現階段的生態環境實際狀況緊密結合起來,做到資源的合理分配與有效利用,科學合理地調整農業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生態環境健康發展,使其能夠滿足現代化的發展要求[1]。

1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在我國現階段的農業生產活動中,簡化生產流程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當前,我國消耗的農產品基本上是由農業區生產完成,基本能夠實現自給自足。這些農業區大多都處于我國內陸地區,比如新疆、內蒙古、四川等地區。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戶對這些耕地所處地形地貌沒有足夠的了解,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不足,往往會過度開發,最終導致我國的農業用地資源浪費嚴重,降低了生產效率,同時也帶來了土地鹽堿化等問題[2]。此外,我國某些城市建設了規模不一的農業生產基地,導致城市地下水消耗嚴重,地區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21世紀是各種科學技術爭相發展的時期,我國的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也相對有了很大提升,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效率與質量,使農業生產突破了自然環境因素的制約,規模不斷擴大。農業生產規模的盲目擴大不可避免地會對土地進行過度開發,這就導致地區的生態環境收到嚴重影響。隨著各種各樣的化學肥料與農藥的大量使用,土地當中的有害物質含量也在不斷增加,土地鹽堿化程度越來越深,不僅導致農產品的質量下降,還會因為生態環境被破壞而引發自然災害??偠灾?,人們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利益,往往會無限制地開發地自然資源,加強對空地的開墾,雖然能夠增加農業用地面積,但該地區的土地資源會受到不可逆轉的損傷,造成水土流失,大大加速了該地區土地荒漠化的進程[3]。

2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問題

只有保持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才能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良好的農業生態環境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我國作為一個以農業經濟為主的農業生產大國,只有不斷致力于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才能夠在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生態資源的循環利用。而如何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需要從實際的農業生產活動方面入手。近年來,我國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農業生產上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比如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平衡的生產體系導致農業生產人員的經濟收入逐漸下降。從這些方面不難看出,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3加強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3.1強化農業生產人員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業生產人員是承擔起整個生產過程的主體,所以能否切實有效地對農業生態環境進行保護,與農業生產人員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息息相關。只有加強農業生產人員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的認識,明確其重要性,才能確保農業生產人員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意識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和農業生產有關部門要將提高農業生產人員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工作放到首要位置,確保相應工作人員在實施農業生產過程當中能夠有效保護生態環境。農業生產部門可以合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來開展宣傳普及工作,例如在電視、廣播中插入與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關的廣告,提高人們對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問題的關注和重視;還可以利用公眾號、短視頻等平臺進行知識宣講,使農業生產人員更加全面與透徹地了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當前正是我國農業生產力大力發展的階段,根據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培訓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最為有效的方案。我國許多地區都開展了針對性的環境保護培訓,并且將農業生態與當地區域的發展相結合,促使當地農業生產人員重視起農業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推動該地區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4]??偠灾胤秸畱摻m椛鷳B農業環境保護專業工作組,將農業環境保護知識充分滲透到培訓工作中,使人們真正意識到農業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3.2構建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促進城鄉企業綠色生產是我國現如今預防環境污染、建設良好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綠色生產的突出優勢是在環境受到污染之前采取預防措施,而不是等待實際污染后實施糾正措施。想要堅持綠色生產,必須要協調好城鄉企業綜合規劃和城市發展計劃之間的關系,保證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和諧統一。對于農業生產中的廢棄物處理,必須堅定實施分類政策,分類之后還要對不同廢棄物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處理,避免對環境造成影響。相關部門應當研究除了焚化和掩埋以外的其他處置方式,利用科學技術改進提高對于可回收物品的利用效率,從而達到保護與改善環境的目的[5]。在農業生產過程當中,還應該加大清潔能源的使用,比如可以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推廣沼氣。沼氣作為清潔能源能夠完全滿足農業生產工作的需要,降低能源需求的壓力,同時沼氣燃燒后還能作為農產品生長所需要的肥料,減少生產過程中工業化肥的使用,降低其對土地資源的污染。清潔能源的使用不僅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而且能夠保護我國農業生態環境。同時,對于農業生產過程當中的用水問題,技術人員應當從促進水資源循環利用的角度大力進行科學研究及技術突破,同時也要提高農業生產人員的節約用水意識,爭取讓每一滴水都能夠用到實處。

3.3確立可持續發展的立法理念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上一篇: 名稱核準申請書 下一篇: 綜合英語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电影 | 婷婷色五月综合久久 | 香蕉在线一本大道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精品国产污网站在线看 | 亚洲日韩欧美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