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職機關干部工作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2-12-30 09:53: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掛職機關干部工作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一、基本內涵。

“三勤”體現為勤學習、勤調研、勤交流;“三精”體現為精管理、精培育、精展示;“三實”體現為工作求實、務實、踏實。“三勤、三精、三實”工作法,堅持以實現黨的目標和完成團的任務為基準,以建設服務型黨支部和服務型團組織為抓手,結合實施“X百萬青年成長計劃”,旨在進一步加強對青年干部責任意識、綜合素質、專業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努力打造一支讓黨放心、讓青年滿意的團干部隊伍。

二、主要做法。

(一)以“三勤”促青年干部提能增效。一是勤學習。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共青團干部既要刻苦學習,又要善于學習。聯合黨支部結合實際,建立了學習研討制度,通過學習凝聚思想共識、探索發展新路。每兩周召開一次支部專題學習會,通過專題報告、座談研究等形式,加深機關干部對政策制度、基礎理論、重點工作的掌握;定期舉辦干部黨政論壇,加深機關青年干部對社會時政熱點等的認識和把握,使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具前瞻性,更富實效性。

二是勤交流。

把握青年的最佳成長階段,促進其成長成才,就必須深入青年、認識青年、了解青年。聯合黨支部結合青年干部黨員特點,建立了訪談交流制度,支部負責人及干部工作專人定期與機關干部訪談,聽取機關干部成長成才的迫切需求和建議意見,因人制宜制定適合不同職級、不同類別機關干部的培養方案;邀請來自一線的青少年工作者走進機關交流工作經驗心得,通過相互之間思想的碰撞和智慧交流,引導青年干部不斷感悟、修正、成長。

三是勤調研。

機關干部只有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科學決策,才能更好的了解問題、解決問題。聯合黨支部要求每個黨員聯系兩家基層團組織,每周至少安排兩個半天時間走訪基層,學習了解基層團組織在組織建設、團干部和青年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典型做法和先進經驗,幫助解決存在的問題,并于年終形成調研報告。

(二)以“三精”促青年干部成長成才。

一是精管理。嚴格各項管理制度,不斷加強機關干部的作風建設。支部黨員先后參與開展了“走千訪萬·聽研評薦”“走進基層、轉變作風、改進工作”大調研和直屬機關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聽取基層團組織和團員青年的意見建議,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力所能及地解決一些實際困難,提高服務意識,增進與普通青年的感情。對于新進機關的同志,黨支部明確一位機關黨員干部作為帶教老師進行為期一年的帶教,從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進行關心指導。

二是精展示。

聯合黨支部以舉辦機關青年干部培訓班、卡內基培訓班為契機,以及青年風采大賽等,鼓勵青年黨員施展自身才華,展現青春風采。如:開展學員論壇,使大家深入探討、積極交流;開展創新大賽,使大家集思廣益、貢獻智慧;開展調研“成果獎”、“新人獎”等獎項評比,號召機關干部學先進、比先進、超先進等。通過培訓展示,一部分優秀學員脫穎而出。自X年以來,累計舉辦機關干部論壇X余場,X余人次機關干部走上講臺,分享觀念、交流思想。

三是精培育。

黨支部針對機關青年干部在團市委的成長發展周期,建立干部崗位輪換制度,提出每位干部在同一部門連續工作一般不超過X年,在注重人崗匹配的同時加強跨部門工作經歷。針對機關干部比較缺乏基層經歷、尤其是地區和經濟工作經歷的實際,黨支部積極和有關單位進行溝通,安排機關青年干部到街鎮、委辦局、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團中央、團市委直屬企事業單位、市屬社團等掛職鍛煉。X年以來,處級和科級干部輪崗X人次,機關干部赴外掛職鍛煉X余人次。

(三)以“三實”促青年干部深耕厚植。

一是求實。聯合黨支部始終秉承“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理念,每年選送青年干部參加團干部黨性教育專題培訓班和黨校各類專題培訓,增強黨性修養、堅定理想信念、提高宗旨意識。邀請市委黨校教授、全國道德模范、優秀基層一線群眾工作者等為機關干部作專題輔導報告,滿足青年干部的政治需求,使全體黨員接受了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教育,不斷夯實青年干部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的政治立場,確保思想不迷航、精神不懈怠。

二是踏實。

X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青年團干部面臨著更多的各種各樣的誘惑和挑戰,做好工作的前提是保持踏實的心態,一步一個腳印,處理好面臨的各種問題。聯合黨支部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契機,組織廣大青年干部積極參與“我為核心價值觀代言”活動,讓廣大青年從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在基本價值觀念上形成統一認識,自覺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

三是務實。

聯合黨支部要求各項工作從實際出發,重實際、講實話、辦實事、求實效,不喊空口號、不搞花架子、不做假把式,著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作風扎實、本領過硬的團干部隊伍。黨支部堅持每周召開工作會議,研究討論重點工作推進,廣泛了解新時期團工作面臨的新情況,要求廣大青年干部不僅“身入”,更要“心入”,真正做到為一切服務青年、一切為了青年。

三、主要啟示。

篇(2)

(一)開展“繼續解放思想,推進科學發展”專題報告會。1月25日,區委組織部與區委宣傳部共同舉辦“繼續解放思想,推進科學發展”專題報告會,邀請省委宣傳部講師團團長曾凡光同志作報告,區屬各單位各部門有關領導,非公經濟組織黨委有關領導以及中心組學習秘書、組織人事干部等同志參加了學習討論。區屬各單位各部門把開展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作為加快新一輪大發展的重要舉措,各單位各部門主要領導在學習討論活動中充分發揮表率帶頭作用,采取多種形式,迅速掀起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熱潮。

(二)縝密落實“五個注重”,科學考核干部實績。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區委提出的“四個堅持”,進一步解放思想,形成團結一致、風清氣正和務實勁足的干部工作氛圍,根據有關文件要求,對我區處級干部實行年度績效考核,對有關考核內容進行細化,通過落實“五個注重”,促使干部年度考核側重于干部日常表現和工作實績考核,促進我區處級干部努力圍繞區委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的大局,創造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群眾檢驗的政績。

一是注重考核干部思想政治素質。倡導樹立大局觀念,善于團結協作,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二是注重考核干部領導能力。倡導樹立正確政績觀,培養協調各方、知人善用和依法辦事的領導能力,培養攻堅克難的意志和自信心。三是注重考核干部工作作風。倡導形成求真務實、多學習勤思考、深入基層、聯系群眾、勤政為民的工作氛圍。四是注重考核干部工作成效。倡導真抓實干,注重建立長效機制,注重考核干部履行職責成效,包括經區委、區政府同意下達的主要指標、責任狀和任務書完成情況,“創衛”等全區階段性重點工作參與和完成情況,對區委、區政府督查、督辦事項辦理和完成情況。獎懲情況說明作為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據之一。五是注重考核干部廉潔自律情況。特別是考核經濟責任履行情況和財務管理狀況。

(三)落實科學規劃,推動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健康有序發展。為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強對年輕干部的科學管理,加大對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力度,促進年輕干部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推進干部隊伍的“四化”進程。制定《2007-2010年海珠區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工作規劃》,并相應制定了《海珠區年輕干部掛職鍛煉工作暫行辦法》、《海珠區年輕干部分類培養工作暫行辦法》、《海珠區機關年輕干部下基層學習鍛煉暫行辦法》、《海珠區科級及以下公務員輪崗交流暫行辦法》、《關于調整下放科級干部任免權限的通知(試行)》等系列配套實施辦法,通過教育培訓、任職鍛煉、掛職鍛煉、機關干部下基層學習鍛煉、輪崗交流等形式對干部實行培養選拔。根據年輕干部的知識結構、工作經歷、能力傾向、個性特點和發展潛力等,兼顧工作需要,對干部分類別進行培養。通過分類培養,實現干部能力與崗位要求的合理匹配,推動全區年輕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專業技術素質、組織領導素質普遍提高,為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區提供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持。

(四)舉辦《干部任用條例》培訓班,推動全區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的發展。為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關于換屆后要加強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加強學習,擴大交流,提高認識,把握要領,推動全區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的發展。1月28日,根據區委批準,區委組織部在區機關小禮堂舉辦了1期《干部任用條例》學習專題培訓班,邀請區有關班子成員、市委組織部有關領導同志參加了學習,并分別對區屬各單位的黨政正職、分管組織人事工作的領導,區委組織部、區人事局的干部及街道黨政辦主任進行了培訓。培訓班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伍第政同志主持,邀請《干部任用條例》起草和修改人之一、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管理教研室竹立家主任授課,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鄧偉強同志在培訓班上作了重要講話,就進一步學習貫徹《干部任用條例》與做好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五)將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的主題納入區委黨校主體班及“海珠講壇”的培訓計劃。通過深入調研,擬制《2008-2010年海珠區干部教育培訓規劃》,提出今后3年全區各層次干部隊伍培訓工作的任務、目標、培訓重點和培訓措施。在處級干部進修班、處級干部新任職培訓班、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學習內容中,以及“海珠講壇”系列講座中增加解放思想學習討論主題,切實做到解放思想、轉變作風、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

(六)抽調人員充實到全區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區委部署,從區環保局、區教育局、區安監局各抽調1名干部到區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為我區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了保證。

二、第二階段工作安排

篇(3)

   根據組織安排,我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在浙江省杭州市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掛職鍛煉,掛任XX街道辦事處主任助理。第一

   鑒于這次掛職時間較短,XX街道辦事處沒有給我安排具體工作,主要根據我的意愿,采取“全面了解、有所側重”的辦法開展調研、宣傳和交流。兩個月來,自己自覺服從安排,積極爭取主動,不斷總結別人好的經驗,學習好的做法,接受新的觀念,較好完成了掛職鍛煉任務。主要抓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認真考察,虛心學習。除自覺參加有關會議,翻閱區情資料、文件和當地報刊,拜訪領導外,堅持深入部門,深入街道,深入企業,調研了解XX區經濟發展、改革開放、招商引資、社區建設、科教興區及黨政機關效能建設的基本情況和成功經驗,同時多次赴周邊區縣和溫州、金華、寧波、義烏等地考察,參觀娃哈哈、UT斯達康、萬向集團和天水街道辦的幾個社區。既對浙江地域文化所獨有的創業精神及杭州市以和諧創業為主題的發展理念進行了感受,又對浙江各地效能建設、招商引資、民營經濟發展經驗進行了學習,還對溫州模式、義烏小商品市場、紹興企業上市等熱點進行了分析,從而基本掌握了浙江發展的真經。

   二是深入思考,解放思想。無論是閱讀當地黨政機關文件,還是瀏覽媒體網站消息,隨時注意用浙江的思維反思自己以往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堅持取人所長,彌補以往工作過失。考察調研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始終不忘對照XX和XX的實際,做深度思考,從中探索別人經驗,尋求加快XX經濟社會發展的良計妙策。通過學習浙江,思想進一步解放,思路進一步開闊,腦筋進一步靈活,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精神動力進一步增強,為今后工作奠定了基礎。

   三是加強溝通,結交朋友。加強和當地黨政干部交流并融洽感情,上班瞅機會,下班抓機會,虛心做他們的小學生,誠心和他們交朋友,建立了深厚感情和友誼。加強與浙江各地的企業界人士溝通滲透,堅持互換名片,真誠相待,實情相告,有幾十名浙商表示了加強交往與聯絡的意愿。注意與在浙江任職的陜西同鄉聯系,聆聽他們的介紹,傾聽他們的建議,為今后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進一步創造了條件。

   四是廣泛宣傳,爭取項目。利用各種機會,廣泛向浙江的各級領導、政府部門,特別是企業和街道,宣傳XX和XX的自然資源、人文環境、風土人情和招商引資項目及優惠政策,介紹可與浙江對接的企業和項目,使浙江的黨政領導和企業界增進了對XX和XX的了解,增強了向XX開放的意識和信心,擴大了XX在浙江的影響及知名度。有近12戶客商初步形成拓展西部市場、投資XX開辦企業的意向,表示在適當時候,將到XX實地考察和洽談。

   五是嚴格要求,塑造形象。掛職兩個月,嚴格按照機關作息時間上下班,不遲到早退,有事請假打招呼。上班時認真閱讀有關資料,并在不干擾、不添亂的前提下,隨時注意與街道領導和有關科室溝通交流。基層調研考察堅持多聽、多看、多學,做到邊學習,邊交流,邊思考。吃住在招待所,從未搞特殊化。自覺參加掛職組組織的各種集體活動,主動匯報工作學習情況。一切行動服從組織安排,嚴格按照既定日程及內容開展工作,從未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尊重當地領導,團結周圍同志,與天水街道的全體工作人員建立了深厚感情。

   兩個月來,通過考察、學習、參觀,對浙江省在解放思想、經濟發展、城鄉統籌、社會協調等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獲得了許多新信息、新思想、新觀念,學到了很多新方法、新知識、新經驗,從中也受到很多啟發。

   1、學習浙江精神,營造發展氛圍。從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到計劃經濟浙江失寵,以至煤電水運及宏觀調控聯合指向浙江,浙江人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比我們大得多。但在困難面前,他們不是怨天憂人,畏縮不前,而是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始終保持一種謀發展、求發展、爭發展的激情和熱情。他們在成績面前不自滿,在困難面前不退縮,所取得的成績不是空談出來的,也不是口號喊出來的,而是干出來和拼出來的。從他們身上看到的是不怕困難、勇于開拓、奮力爭先、拼命苦干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原動力,也應當成為我們加快發展的力量源泉。相對于浙江而言,我們在思想解放、觀念更新、改革開放方面尚有相當大的差距,全社會的整體發展意識,特別是面對市場經濟應有的改革、開放、法制、民主、發展、價值、自強、戰略、市場、競爭、風險、創業等意識相對落后或滯后,而地域封閉、傳統保守、小農經濟、小市民等意識又更加嚴重。因此,加快XX發展,必須首先解放思想,創新發展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清除舊意識,樹立新觀念,開拓新思路,才能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決策和戰略部署上,才會不失時機、抓緊時機,加速發展的步伐。

   2、借鑒浙江理念,創新經濟模式。借鑒浙江經驗,就必須調整發展思路,創新經濟模式。無論是溫州的民本民營民生民利經濟,義烏的“貿工聯動、興商強市”戰略,紹興企業的借殼買殼上市,杭州“精致大氣、和諧開放”的和諧創業理念,省委、省政府“平安浙江”的打造和“跳出浙江、發展浙江”的思路,XX區圍繞中心商務區建設獨特的經濟發展模式,對我們都有很大啟發。發展XX經濟,就一定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堅持五大統籌,推動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文明協調發展。要旗幟鮮明、態度堅決地把“工業立市、商貿興市”作為加快XX經濟發展的戰略舉措來抓,緊緊圍繞資源開發、結構調整、產業整合和百姓就業,發展工交商貿。既要立足現有工業抓好改造提高,又要舍得出讓資產借殼上市,更要像義烏那樣,學會反彈琵琶,通過大辦特辦商貿市場,刺激誘導區域加工工業發展。要按照“一縣一業、一鄉一品”的思路,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培育優勢產品,形成塊狀經濟格局。要積極運用工業的理念和辦法經營農業,重點圍繞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產品深加工、農業龍頭企業和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建設,抓大不放小,培育地方品牌。要堅持把開發區和工業園區的優先超前發展擺在重要位置,努力培植經濟增長的新亮點和突破點。要堅持民本民生民營民利原則,在開發引導的基礎上,放開搞活民營經濟,增強經濟發展的活力與實力。要高度重視城市和農村小城鎮建設,特別是國道省道沿線,一定要圍繞產業集聚和商貿共2頁,當前第1頁1

興業,堅持多點布局,重點發展,形成不同特色的產業帶和發展鏈。在調整產業過程中,尤其要學習借鑒浙江各級政府“無為而治”和“睜一眼閉一眼”的方法技巧,充分相信群眾、依靠群眾、鼓勵群眾、支持群眾,切不可盲目采用行政手段,對群眾的生產經營橫加指責和亂加整頓,更不能行政命令或強行組織群眾從事不樂意的生產經營活動。

   3、搶抓浙江機遇,拓展招商平臺。堅持開放開發,突出招商引資,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舉措。和浙江相比,我們的開放意識還不是很濃厚,開放力度還不是很強勁,開放區間還不是很廣泛,不少地區和企業對如何對內搞活、對外開放還是心中無數,沒有明確的思路和方案。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強化開放意識,把走出去開拓市場作為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增進開放的一項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務來抓。當前,浙企浙資外流已成新的經濟現象,各地都在加大力度招引浙商,這無疑是我們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要把面向浙江招商引資列為工作重點,不僅要加大力度委派干部到浙江掛職鍛煉,更要鼓勵并積極扶持經貿企業和民間經銷組織到東南沿海推銷XX工礦產品和農副特產,對廣交會、西博會、義博會、消博會等大型國際商貿活動,要盡量組織企業和產品參加。要及早部署,認真準備,力爭XX年杭州世界休閑博覽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能有XX的柜臺和產品面市。要按照“政府協作、市場運作、民間動作、企業合作”的思路,鼓勵企業到浙江尋求發展,尋找合作伙伴。特別是對改制不到位或雖經改制但發展依然困難的企業,一定要加大改制、破產、出售、兼并力度,引導浙江企業和資金進入我市工商經濟發展領域。在招商引資過程中,一定要下勢解決項目儲備和項目包裝問題,真正有項目、有好的項目、有吸引客商的項目、有一定深度和審批進度的項目用來招商。要努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像浙江一樣,切實做好親商安商穩商富商工作,尤其是對有些地方形成的“沒有項目急、招引項目難、實施項目怕”的惡性循環及“招進投資商、放出大灰狼”的怪圈,必須真正重視解決。當前,要改進招商辦法,完善引資獎懲,實行必要的招商引資部門分擔任務、領導扛死指標、干部捆實責任、月詢季查年度考核、工資獎金掛鉤及一票否決、重獎重罰等機制,真正形成各級黨政重視招商、機關干部專于招商、全社會積極參與招商的良好氛圍。第一

篇(4)

一、整改工作落實情況

1、提高認識,高度重視。以上工作涵蓋了我局的絕大部份重點工作,做好這些工作對擴大我縣工業經濟總量、培育新的增長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提高市場競爭力起著非常大的作用,將更加有利于我縣經濟社會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為此局領導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制訂了責任分解細化表,落實了責任領導、責任科室和具體負責人,對每項工作明確了完成時限。并每旬按時向縣委督查室上報整改工作進展情況。

2、以工業經濟服務年為契機,深入開展落實整改工作。為了深入開展縣委、縣政府提出的“項目推進年”和“工業經濟服務年”活動,我局大力推行“一線工作法”,建立了機關干部聯系企業制度,每位機關干部聯系一家企業,要求每月到企業一次,主動做好相關服務,及時幫助解決存在困難。以此為契機,加強了整改工作落實進度,及時了解掌握整改工作第一手材料。

3、加強部門配合,搞好綜合協調工作。在全面落實以上工作中,我局還積極主動與財政、電力等有關部門加強橫向聯系,搞好協調,保證了整改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整改事項主要成效

1、群策群力培育中小企業發展。

(1)完善中小企業發展政策。為了深入實施“工業強縣、項目帶動”戰略,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促進我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我縣先后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今年為了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改進審批方式,簡化審批環節,提高辦事效率,我局又配合審批中心和發改局出臺了《企業投資項目綠色通道審批制度》和《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暫行辦法》,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投資項目都采取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全程跟蹤服務。同時我局還出臺了《企業技術改造項目登記備案制》,《工業投資項目審議協調制度》也即將出臺,我縣中小企業發展軟環境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和優化。

(2)努力搭建銀企合作交流平臺。為了加快銀企合作步伐,充分發揮政府在企業和金融部門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我局于3月份和縣工商銀行聯合舉辦了銀企洽談會,于4月份和縣建行舉辦了金融產品推介會。今年1-9月份,我縣各金融部門對全縣各中小企業新增貸款6000多萬元,已超額完成了“全年新增貸款5000萬元以上”的整改目標任務,今年各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問題得到了明顯緩解。同時我局還積極努力為我縣的工行、建行兩家金融機構爭取省財政廳、省中小企業局下撥的2005年度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金14.7萬元,及縣財政配套資金3.6萬元,為金融部門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提供了效益支撐。

(3)做好培育扶持,力促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按照我縣“兩軸三圈”經濟發展空間布局,我局對全縣20個鄉鎮的工業經濟發展考核目標作了調整,加大對資源稟賦良好鄉鎮規模以下企業培育扶持力度。目前北界、應村、三仁等毛竹資源豐富的鄉鎮竹篾制品加工業漸成氣候,妙高、大柘、石練等主要產茶區茶葉加工在逐年增加,全縣現有竹篾加工戶2000多家,茶葉加工戶500多家。1-9月份全縣鄉鎮工業完成產值100148萬元,同比增長22.41%,其中云峰、石練等7個鄉鎮產值增幅在30%以上。全年有映山紅木業、(神牛涂料等11家企業有望成為新的上規模企業。

2、舉全縣之力開展招商引資工作。

2006年縣委、縣政府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號工程”來抓,努力開創招商引資工作新局面:3月中旬從鄉鎮、部門選派9名年青干部到永康、溫嶺等地掛職鍛煉3個月;4月下旬和5月中旬副縣長尹建中帶隊前往溫嶺和溫州等地召開了招商引資洽談會;5月下旬縣委書記陳建波帶隊前往臺州地區就招商引資、新農村建設、旅游發展等工作進行考察;6月初縣長陳景飛率有關部門領導前往永康考察;7月初陳縣長、尹副縣長率隊在溫州召開了“××縣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會”;9月份在“湯公文化節”之際邀請了比利時、奧地利、臺灣、杭州、寧波、溫州等地的企業家來*舉行投資洽談會。通過努力,截止9月份我縣共引進市外內資項目23個,合同總投資21580萬元,完成市政府任務指標(2.65億元)81.43%,實際到位11255萬元,完成任務指標(2億元)56.28%。10月初通過以商招商及積極爭取,一家投資1.5億元的溫州銅制品生產企業已與我縣簽訂了投資協議,該項目投產后將達到年產4萬噸銅制品生產能力,年產值將達到30多億元,目前具體事宜正在洽談中。今年我縣的外資引進工作進展緩慢,目前才引進項目1個,合同投資83.76萬美元,實際到位61.1萬美元,與市政府下達的考核任務:合同550萬美元,實際利用150萬美元相距甚遠。

3、加快企業自主創新,促進增長方式轉變。

(1)以“項目推進年”為抓手,努力促進企業技術改造投入。1-9月份我縣共有工業投資項目53個,其中省重點項目1個、市重點項目6個、縣重點項目12個。共投入資金24041萬元,完成年度計劃66.78%。根據“項目推進年”活動要求,我局深入企業對投資項目做好調查摸底工作,在項目進程過程中做好全程跟蹤服務,及時幫助解決碰到的困難和問題。目前已有22個項目完成全部投資進入正常生產,2個項目尚處設備安裝調試階段,其余項目進展順利。

(2)積極申報省級資金補助,為中小企業發展爭取更多的資金支持。1-9月份我局已幫助企業完成省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品種專項資金申請1個,省農產品加工示范企業申報2個,錢塘江源頭地區生態環境保護省級財政專項補助3個,中藥現代化省級財政專項補助1個,2006年中小企業專項扶持資金申報1個,2006年重點鄉鎮企業農副產品貼息和補助資金申報1個,上報省級技改貼息項目8個,國家商務部機電產品技改貼息項目1個。

(3)認真做好技術創新項目申報工作。我縣工業企業絕大多數還處在發展的成長期,產品單一、科技含量低、研發投入非常有限,但今年仍有凱恩特種材料公司的高透晰雙面膠帶原紙、池禾化工公司的造紙涂料流變性改良劑和碧巖竹炭開發行的納米活化長效多功能竹炭制品研制開發申報了省級技術創版權所有新項目。其中高透晰雙面膠帶原紙和納米活化長效多功能竹炭制品研發已通過了省級專家的鑒定和認證。雖然離整改目標還有差距,但是從我縣工業經濟的實際基礎來看成績還是值得肯定的。

4、抓好清潔生產和節能降耗,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1)抓好清潔生產企業和綠色企業的審核、驗收工作。目前我縣的浙江元立集團鍍鋅分廠已委托浙江大學清潔生產中心完成了清潔生產審核報告,預計在11月底進行驗收。浙江凱恩特種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池禾化工有限公司的清潔生產正委托浙江省清潔生產中心進行審核,預計在年底前完成審核報告。××綠源木業有限公司綠色企業申報材料已上報市局,正在等待驗收。

(2)鼓勵企業采用新工藝、新設備實施節能技術改造。浙江元立金屬制品集團有限公司完成了水箱拉絲機電控制及線材軋鋼加熱爐技術改造,項目投入運行后每年能節電265度,節煤7500噸,增效300多萬元,該項目已經申報了省級節能補助。

(3)高度重視節能降耗工作。由于統計部門單位gdp能耗的權威數字還沒有出來,目前我們只能計算出規模以上企業1-9月份萬元產值綜合能耗是0.35噸,比去年同期減少20.3%。根據市里節能降耗工作會議精神,我局已著手摸清了用能大戶企業,將于近期召開規模以上企業節能降耗工作會議,與我縣的用能大戶簽訂節能降耗目標責任書。同時積極配合電力部門搞好部份企業的諧波治理工作,保障安全、有序用電。

(4)做好資源綜合利用生產企業復核工作。2006年5月22日,××綠源木業有限公司資源綜合利用通過了省、市有關專家認定。

三、整改工作存在問題

我局的整改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招商引資方面雖然較好地完成內資引進整改任務,但是目前我縣的實際利用情況仍然偏低,有的項目進展速度仍然緩慢,外資項目引進方面情況也不理想。隨著土地政策調整,我縣可供的工業用地僅剩金岸畈的400余畝,今后招商引資工作制約因素會更加突出,壓力會更大,工業后續發展會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

2、工業技改投入仍顯不足。近年來我縣的工業技改投入隨著凱恩(總投資4億多元)、綠源(總投資3億元)等大項目的相繼完成,主要集中在新引進的招商引資項目上,今年雖然有50多個技改項目,但是大多數是中小企業的改建、擴建和更新改造項目,投入都不大。園區新建的20多家企業由于開工時間大多數集中在下半年,到目前實際的投入還不多,關鍵要看第四季度的進展速度。

3、由于我縣規模企業少,絕大多數又是粗加工型的企業,具有一定技術創新能力的企業屈指可數,每年要培育一定數目的技術創新項目難度很大。

4、我縣的工業是以金屬制品加工業為主導產業的,近幾年招商引資項目也以建筑五金類為主,到目前為止金屬制品加工業產值已占了我縣工業總產值的50%以上,今后節能降耗工作任務會更重。

四、下一步工作舉措

1、舉全縣之力完成金岸畈區塊土地征用工作,為新的投資項目爭取盡可能多的發展空間。同時努力為已落地建設的項目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幫助企業早投產早見效。

篇(5)

一、當前鄉鎮的基本狀況

鄉鎮政權作為我國政權運作體系的“瓶頸”,一直以來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以“建立民主自治、安定和諧的農村社會;形成高效運轉、依法行政的政府權威機構;培育各類民間社會經濟組織,向農村社會自主提供部分公共物品,并部分行使政府職能”為目標的鄉鎮機構改革幾年來的接連開展,對于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從目前情況看,鄉鎮政權“權小、責大、能弱”的狀況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轉變,依然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1.財政步履維艱。

在分稅包干的體制下,鄉鎮財政狀況具有很高的分化程度,窮者很窮,富者很富,但是總的來看,絕大多數鄉鎮的財政很緊張,財政收入的結構性差異很大。從財政開支來看,鄉鎮財政是一個為了生存而奮斗的財政真正意義上的公共財政很弱。

從全國大范圍來看,鄉鎮財政已經結束了輝煌的歷史,開始步入“吃飯型財政”、“要飯型財政”的尷尬時代。特別是自農村稅費改革以來,大多數以農業為主導的鄉鎮財政收入明顯減少,下撥的轉移支付資金難以填補資金缺口,鄉鎮負債的現象十分普遍。這種狀況使得鄉鎮的日常運轉異常艱難,更難以抽出資金開展各項公共公益事業建設活動,難以在地方經濟發展中有較大作為;并由此形成惡性循環,使鄉鎮難以在短期內走出困境。在此背景下,鄉鎮干部的獎金、津貼和種種福利待遇也就成了一張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從而增添了鄉鎮干部思想的不穩定性,使他們難于專心地開展工作。

2.“權限”內外交困。

伴隨財政狀況惡化的是鄉鎮權限的萎縮,這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必然的趨勢;再加上與鄉鎮機構改革隨行鄉鎮職能的轉變,也要求鄉鎮徹底改變傳統的包辦一切、管轄一切的狀況,而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社會服務上來。所以,從客觀要求上講,鄉鎮的“權限”應當逐步萎縮。盡管現在農業稅不收了,鄉鎮的工作壓力減輕了許多,但穩定、社會治安、計劃生育、招商引資、生產引導、基礎建設、上傳下達等事實上的日常事務依然繁重。這就產生了第一對權限矛盾:客觀要求“削權”與事實工作不收權的矛盾。

第二對矛盾是表面權限與事實權限的矛盾。從表面上看,鄉鎮仍然管理著當地社會的幾乎一切事務,鄉鎮干部在地方上依然享有較高的地位;但事實上,鄉鎮正面臨著巨大的權限危機,現在根本無法用行政命令手段解決好日常問題,其權威性和優越性正在逐步喪失。由于事實管理效能的弱化,鄉鎮干部在農民面前沒了底氣,失去了號召力,從而常常陷入一種無能為力的苦惱中,嚴重挫傷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3.職能出現“真空”。

稅費改革以后,鄉鎮管理農村社會的手段和任務發生了較大變化。鄉鎮在計劃生育、處理農村矛盾、發展農村經濟、發展社會公益事業等領域事實上的調控能力和組織能力越來越弱。在職能部門逐步健全、法制法規漸趨完善、鄉鎮財力日益困難的情況下,社會民眾對鄉鎮職能轉變的愿望也越來越熱切。在這種形勢下,一方面,原有的許多鎮直單位和部門紛紛“自立門戶”,脫離鄉鎮的領導,步入社會化、市場化管理的軌道,進一步弱化了鄉鎮的管理職能;另一方面,作為鄉鎮機構改革和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所要求的強化社會服務的職能,卻由于缺乏服務意識、缺少服務能力等主客觀原因遲遲難以有效發揮出來。面對鄉鎮出現的這種職能“真空”,鄉鎮干部們或心存苦悶惶然不知所措,或袖手旁觀靜觀其變,或借此機會大肆放縱,難以把思想和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來。

二、鄉鎮干部存在的主要思想問題及后果

廣大鄉鎮干部長期工作在農村一線,在艱苦的環境下,為發展農村經濟、確保農村社會穩定做了大量工作,成績是顯而易見的。但近些年來,一些鄉鎮干部經不起市場經濟的考驗,在思想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動搖,導致意志上的消沉和行為上的消極,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有效調動,正常工作無心抓,遇到矛盾不愿調,工作質量嚴重下滑,黨和政府的形象以及黨群、干群關系遭到了嚴重破壞。

(一)主要思想問題

應當說,大部分鄉鎮干部是比較敬業的,為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任務,為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他們克服了許多困難,付出了許多心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也有一部分鄉鎮干部,甚至是領導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不高,思想情緒低落,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1.對改革工作不滿。

一是認為改革過于頻繁。鄉鎮機構改革近幾年幾乎年年都在搞,頻繁的改革不僅有損農村干部隊伍的相對穩定性和延續性,也使鄉鎮干部長期生活在一種岌岌可危的環境下,思想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改革減人雖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對鄉鎮干部的工作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改革的次數多了,改得過于頻繁了,不僅這些作用會失效,也會讓一些鄉鎮干部產生“遲早要下崗”的想法,從而對工作失去信心,喪失動力。

二是認為改革不公平。特別是鄉鎮的中層及以下干部,他們對于領導干部改非的公平問題有些看法。精簡鄉鎮班子,形成領導干部能上能下的體制,這是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受大多數鄉鎮干部歡迎的。但是,那些改非后的干部,不僅自然獲得副科級干事或助理的頭銜,而且雖然依然作為定額編制之數卻進了“保險箱”,不再參與機關干部的競崗競職。也就是說,鄉鎮機構改革對于鄉鎮領導干部而言,是不存在下崗問題的,而作為鄉鎮干部主體力量的中層及以下干部卻不得不面對這種危險。

三是認為改革方式不合理。在改革中,雖然也引入了自愿報名、筆試、面試、民主測評等程序,體現了公開透明的原則,但對于干部的實際工作能力仍然不能有效顯示。我比較熟悉的一個在辦公室工作的同事,在競職中由于民主測評成績不佳而名落孫山,但事實上該同事的工作能力非常強,品行也不錯,其直接領導也很賞識,只是由于未能得到廣泛認可而棄置一邊,很是可惜。這種不完善的改革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許多鄉鎮干部,使他們不去考慮如何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而是將目光集中在拉幫結派、建立庸俗的人際關系上,注重表面文章。

最近一次的鄉鎮機構改革也已過去半年時間了,但改革的影響還在,鄉鎮干部對改革的種種擔憂還沒有完全退卻,改革甚至已經成為一道藏在鄉鎮干部心頭不容碰觸的永久傷疤。

2.對工資福利待遇不滿。

鄉鎮財政的窘迫,也直接影響了鄉鎮干部收入水平。在大多數鄉鎮,除了由縣財政統發的四項基本工資之外,鄉鎮干部作為國家公務員依法應當享有的獎金、津貼、補貼只能存在于帳面上,根本無法兌現;鄉鎮中層及以下干部甚至連開展工作必需的通訊費、交通費等職務消費也得不到分文的補償;而那些應該享受的福利政策,如房改優惠政策及職工住房公積金等更是遙不可及。而且,作為現在已經基本有了保障的統發工資,其水平標準也相當低,除去個人及家庭每月的生活開銷已所剩無幾,在小孩上學、贍養老人、生病住院或是人情往來等需要花錢的時候往往令鄉鎮干部作難。這種狀況一方面使不少鄉鎮干部在對工作的疑惑中艱難度日,一方面也不得不對自己的收入來源作其他途徑的考慮,必然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在承受艱苦的工作環境、較低的工資水平和繁重工作任務的同時,鄉鎮干部還得忍受工資方面的現實不平等所帶來的思想折磨。在前幾次的鄉鎮機構改革中,有些干部鉆了改革政策的空子,通過各種不正當渠道謀得了“因病退養”、“離崗退養”資格。如此全身而“退”,雖然平穩地實現了鄉鎮干部數量的減少,但是這部分人的工資卻分文不少,沒有從根本上實現“減人、減支”的改革目標。那些仍然操勞在農村工作一線的鄉鎮干部,再一次親身感受“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不公平的社會現實,內心如何能平?另外,在工資福利待遇上存在的較大的“城鄉差別”,也讓許多鄉鎮干部心理不平衡,并逐步滋生對當前工作的厭倦情緒。

3.對工作無所謂。

有些鄉鎮干部以鄉鎮條件差、鄉鎮工作就那么回事等為由,自我感覺良好,放松了學習、提高和鍛煉,工作松勁,熱情降低,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工作表現出了一種無所謂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極態度。

一是政治責任感不強。一些鄉鎮干部只是滿足于做一些堆在手頭的具體事務,對鄉鎮的發展目標不明,措施不力,辦法少,沒有“活一方經濟、保一方穩定、富一方百姓”的政治抱負;有的鄉鎮干部對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認為只要保證在工作中不出現大的差錯,不給各級領導添麻煩就行了;還有的鄉鎮干部,尤其是一些鄉鎮領導干部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去主動適應農村艱苦的工作環境,不安心基層工作,大興“走讀風”,甚至一門心思打自己的“小算盤”,走“上層路線”,想方設法請調進城。

二是工作作風不實。在日常工作中,辦事拖拉、效率不高已成為許多鄉鎮干部的通病,上級安排下達的各項任務也常受此影響而難以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這主要是有些鄉鎮干部在長期的鄉鎮工作中,感到升遷無望,對政治前途失去了信心,只想平靜地“熬”到退休;或是屈服于當前工作的種種詬病,感念個人力量太小不足以改變整體格局。由此,其工作動力自然也隨之減退,分內工作成了“憑良心辦事”、“憑興趣辦事”,遇到矛盾就回避,有了責任就推諉,大頌“推”字經,長念“拖”字訣,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嚴重,工作自然也無法做細、做扎實。

在駐村工作上,雖然現在大多數鄉鎮都對干部的駐村工作作了安排,但仍有許多鄉鎮干部工作浮于表面,真正主動進村入戶搞調查研究,主動了解、反映并解決群眾困難的并不多。有些鄉鎮干部甚至從“體諒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將入戶調查等同于“鬼子進村”而有意減少次數直至完全將此項工作拋于腦后。遇到一些重大任務,或是上級領導對各村工作有具體要求時,他們也只是通過與村干部的電話聯系或下村走馬觀花地遛一圈,了解些基本情況以備突擊檢查。

三是開拓創新意識不濃。有的鄉鎮領導干部難從本鄉鎮的實際出發,只會不切實際地照搬他人經驗,遵聽上級要求;有的鄉鎮干部滿足于現狀,滿足于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工作沒招數、無突破,片面強調保安求穩,難以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有的鄉鎮干部發展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思想上無開拓意識,工作上無創新精神,工作計劃總是年年老一套,年終工作總結又全都是熟面孔,工作毫無新意,業績難見起色;還有一部分鄉鎮干部認為自己在鄉鎮干的時間長,動不動就擺“老資格”,因循守舊,對工作缺少實干精神,一心指望組織的“考慮”和“照顧”。

4.對人民群眾不親。

鄉鎮干部的工作環境在農村,工作對象是農民,只有在思想意識上將群眾認定為自己的衣食父母,才能真正沉下去,帶著感情下到群眾之中,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好務。但是,在對待群眾的問題上,一些鄉鎮干部態度卻極不端正,對下訪談心為群眾辦實事認識不足:

一是怕苦怕累思想。有些鄉鎮干部嫌農村條件差,環境苦,不能和農村群眾打成一片,即便是下鄉也是當作任務來完成且怨聲載道,一晃就走,很難沉下來傾聽農民呼聲,為群眾辦實事。

二是怕麻煩心理。鄉鎮干部雖大多出自農村,但仍有許多人認為我國有長期的封建社會歷史,農民階層長期存在自私自利的小農經濟意識,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因而既怕為群眾辦事不成反受連累,使自己在群眾面前丟失顏面,也怕辦成事后群眾一哄而上,得寸進尺。

三是自私自利觀念。有些鄉鎮干部放松對人生觀、世界觀的改造,管不住小節,受不住簡樸,耐不住寂寞,經不住誘惑,完全成了市場經濟的“俘虜”,處處講關系、講情義、講實惠。個別干部甚至把下基層到農村下訪談心也當作樹立自己的威信、撈取個人實惠的手段,身體下鄉了心卻沒有下去,不能向群眾學習,不能真心為民辦事,所有工作只是應付上級檢查做做樣子,工作上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只見表面行動而實效不大。

(二)產生的后果

1.組織紀律渙散。

農村工作需要鄉鎮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太多的不滿、不平和抱怨只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影響工作的積極性。而在這些思想問題的左右下,許多鄉鎮干部不是想著如何更好地引導農民致富奔小康,而是時時刻刻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考慮自己的利益。因而,工作不用心了,紀律不遵守了,上班不準時了,最終是勤了自家地、荒了公家田,以致于上班不見人影,遲到早退更是成了家常便飯。缺乏組織紀律作保障,不僅使鄉鎮干部產生辦事拖拉懶散的負面形象,也必然嚴重影響各項工作任務的貫徹落實。

2.矛盾積壓難解。

現在農村社會發展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的關口,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各種矛盾、困難和問題很多,“闖”過去海闊天空,退一步難上加難。在這種嚴峻形勢下,鄉鎮干部背上過重的思想包袱,只會平添煩惱,使原來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更加錯綜復雜。一些鄉鎮干部存在的避難就易、避重就輕、避實就虛的思想傾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處世態度和不敢堅持原則、不敢正視并接觸矛盾的“老好人”意識,會使這些矛盾和問題由于得不到及時的解決而長期積壓,進一步增加解決的難度,使農村的工作局面難于在近期內有較大的突破。

3.工作難如人意。

在“拮據”的鄉鎮財政、不斷深入的鄉鎮機構改革和微薄的工資福利面前,部分鄉鎮干部人心浮動,對工作缺乏活力、缺乏創新是一種必然。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謀求較好的個人生活,鄉鎮干部消極應付手頭工作,“身在曹營心在漢”,費勁心思,積極“紅杏”出墻,鐘情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也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在一些“看破紅塵”的老資格的“訓導”下,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世俗環境的熏陶下,縱然是基層干部有“脊梁”,也難以在譏笑和謾罵中長久堅持下去。在如此的工作環境下,又如何能有效提高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能力,又如何能讓工作做到讓人民群眾滿意呢?

4.基層形象丑化。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民主進程的推進和大眾傳媒的強勢介入,鄉鎮干部在工作中的所作所為得以全面“暴露”。作為一種有效的監督形式,它對于促進鄉鎮干部工作作風的改進具有重大作用。但是,我們也可以很切實地體會到,來自鄉鎮政權反饋出來的信息還是負面居多;特別是一些鄉鎮干部工作中的難作為、不作為和亂作為的行為被過度渲染,在一些影視作品中許多鄉鎮干部的形象顯示出了粗俗、暴躁、淺薄的特點,鄉鎮政權“多余論”也一度沉渣泛起。這種狀況的出現,雖然與利益驅動下的新聞炒作及個人成見有相當關系,但俗話說“蒼蠅不盯無縫的蛋”,基層政權和鄉鎮干部形象被丑化的最根本原因還在于我們自身所表現出的種種不合時宜、不合身份特征的思想和行為。這一點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和深刻反思。

三、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措施

對于鄉鎮干部中存在的各種思想問題,我們要以科學的智慧和務實的態度來解決,切不可不問青紅皂白,一味地采取“打壓”態勢,也不宜采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尋求一時矛盾的解決,而應當通過實施一系列操作性較強的辦法和措施,著眼長遠,注重預防,疏堵結合,標本兼治,逐步實現對鄉鎮干部的制度化、人性化、科學化管理,努力將鄉鎮干部的各種思想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1.加強對鄉鎮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問題重在預防。解決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盡快促成他們工作作風的轉變,需要我們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給他們勤打“預防針”。目前,保持黨員先進性在鄉鎮這一層級的活動剛剛開始,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以提高鄉鎮領導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為重點,切實抓好對鄉鎮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是要加強對鄉鎮干部的教育培訓。要堅持不懈地采取多種形式抓好鄉鎮干部的學習培訓工作,特別是對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及涉及農民利益、農業發展和農村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的學習,對于市場經濟、農業產業化、鄉鎮工作與社會發展等方面黨員干部現代必備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鄉鎮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他們的政治理論水平、科學文化水平和依法辦事能力,使他們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改造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黨性,不斷提高貫徹執行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幫助鄉鎮干部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鄉鎮干部要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發展形勢,更好地為農民群眾帶好頭、服好務,就必須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針對一些鄉鎮干部忽視學習改造、紀律松弛、作風漂浮的狀況,并結合鄉鎮工作的內容和特點,有目的地選擇一些學習資料,要求鄉鎮干部按時保質保量進行學習;同時,輔以相應的督促檢查考核機制,保障此項工作的進行。另外,也要將鄉鎮干部學習的近期安排和長遠計劃結合起來,幫助他們樹立起將學習當工作,將學習當責任,將學習當成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學習理念。

三是要不斷端正并深化鄉鎮干部的思想認識。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說到底還是一個認識問題,包括對黨的認識,對群眾的認識,對自身工作和責任的認識。只有端正了認識,才能從根本上鏟除滋生各種思想問題的土壤。為此,除了要堅持不懈地抓好理論學習,不斷增強鄉鎮干部的公仆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民主意識外,還應通過大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教育與自我教育活動等形式,努力發現并深層挖掘各種思想問題的根源,以達到相互提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強對鄉鎮干部的監督管理工作。

教育學習、正確引導固然重要,雖然能使有責任心的干部能安心工作,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絕不是萬能的,因為每個人的思想都有其與現實密切聯系的特點。最根本的還是制度,制度是帶有全局性的東西,是約束鄉鎮干部行為、避免各種思想問題進一步升級的強有力武器。紀檢監察部門作為黨政干部的主要監督機構,雖然能夠在治理腐敗、追查一些違紀案件方面有所作為,但對于干部們的思想問題,特別是一些尚未造成明顯嚴重后果的思想問題,卻顯得有些束手無策。但這并不等于在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上不要監督、不要管理,可以放任自流;相反,這正反映了我們的監督管理還存在漏洞,還有待進一步改進監督機制,加大監督力度。對于監督還需特別注重提高其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使廣大鄉鎮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真正與上級黨委保持高度一致,嚴格自律、從嚴要求,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從思想上筑起堅固的防線,在“四個多樣化”的條件下,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抗得起風浪、站得住腳跟、經得住考驗。

對于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不僅需要強有力的監督,制約、處理各種現存的不良狀況,更需要加強管理,從源頭上消解各種消極思想的苗頭。一方面要通過《黨建目標責任制》的落實,通過一系列干部監督管理制度和辦法,不斷強化和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測評、評議制度,加強對鄉鎮干部的監督管理。積極試行干部任前公示制、離任審計制、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領導干部談話誡勉制、末位淘汰制等制度。另一方面對少數工作不力、班子戰斗力差、凝聚力差、群眾意見大的領導班子和干部要下決心進行組織調整,不能讓群眾不滿意的領導干部得過且過。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反映到具體的工作中,就是一個工作作風問題;要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也就有必要從抓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入手,通過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遵守和貫徹執行,形成管理的長效機制。

3.保護和調動鄉鎮干部工作的積極性。

鄉鎮工作面廣量大,情況復雜,困難較多,在鄉鎮干部存在的思想問題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出于對現實狀況的不滿,是由政治體制僵化、城鄉差別過大、利益分配不公等因素導致的,而這些確實都是不容否認的社會現實。所以,對于鄉鎮干部既要嚴格要求,加強管理,又要體諒他們的難處,關心愛護他們,幫助他們總結經驗,解決難題,努力消除鄉鎮干部的不滿情緒,切實保護和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針對鄉鎮干部思想存在的普遍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盡量提高鄉鎮干部工資待遇。鄉鎮干部的工資待遇總體來看是比較低的,就筆者了解的情況看,內地鄉鎮大多維持在800元以下的水平,月工資不足600元的也不在少數。此等收入相對于“純正”的農民可能不是很少,但絕對無法和那些從事工商業乃至外出務工的民眾相比,從而也使鄉鎮干部逐步淪落為“低收入人群”;再加上他們相對于一般民眾有更多的社會應酬,微薄的工資收入根本經不起花,鄉鎮經濟的拮據狀況又難以對此作出彌補,這就使他們原本就不平衡的心態變得更加復雜。提高鄉鎮干部的工資待遇,雖然不是要“高薪養廉”,但至少能穩定人心,增加他們說話辦事的“底氣”。

二是繼續深化鄉鎮配套改革。鄉鎮配套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減人減事減支,但從目前情況看,人有了很大減少,事有了部分減少,支卻分文未少,這就造成“拿錢的不干事,干事的少拿錢”的不公平狀況。為此,在鄉鎮改革過程中,除了要進一步彰顯在職人員與下崗人員的區別外,還需在內退、病退等政策性退崗的具體執行上嚴格把關,該執行什么政策就執行什么政策,對個別干部的不合理要求決不姑息遷就,決不可使大多數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因個別人的投機取巧行為受到挫傷。

三是切實解決鄉鎮干部的實際困難。我們不能因為鄉鎮經濟條件、生活條件、工作環境差,就放松對鄉鎮干部的管理,以換取心理上的平衡,而應通過正面引導,以人性化的管理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針對鄉鎮干部的一些實際困難,主管部門要想其所想,幫其所需,解其所難,消其所憂,從關心愛護中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農村工作第一線的鄉鎮干部存在的夫妻分居、子女就學、偏辟鄉鎮工作時間長等實際困難和問題,我們應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考慮,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幫助解決。同時,對鄉鎮干部應該享受的房改政策,以及在財政“口糧”補助,在交通、通訊,在辦公、住房條件等方面應給予政策傾斜。對因客觀條件限制一時不能或無力解決的,要做好說服解釋工作,取得他們的理解。無論怎么樣,只要我們高度重視,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他們就會振奮精神,集中精力干好工作。

4.進一步加強鄉鎮干部的交流。

“交流”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要加強與鄉鎮干部的思想溝通,另一方面是要實行鄉鎮干部與縣直機關干部之間的交流使用。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人生價值觀、目標、喜好、情緒、情感是各不相同的,要在這種差異性的基礎上聚合鄉鎮干部的才能和潛力,組織和領導就必須加強與他們的思想交流,就本地區的遠景規劃、價值觀和工作的任務目標與他們進行深層溝通。有效的溝通才能找出正確的問題,而“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要重要得多”。但從目前情況看,由于種種原因,鄉鎮領導和鄉鎮一般干部之間、上級組織和領導與鄉鎮干部之間交心談心較少,鄉鎮干部特別是鄉鎮一般干部的種種想法、意見和建議,不能通過正常渠道反映,長期累積下來,必然產生種種思想問題。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鄉鎮干部對黨委的意圖、對政府的工作了解不透,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然也不高。

再就是干部之間的交流使用。干部交流是《干部任用條例》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對于干部開闊眼界、豐富經驗、提高領導水平很有好處,有利于避免在用人問題上的“近親繁殖”,有利于建設一個團結協調的領導班子,也有利于消除化解干部的各種不平衡心態。目前,在制度層面上關注的大多是各級領導干部之間的交流,而對于一般干部關注較少。這種狀況應當改變,因為畢竟中層及以下干部是各級政權組織的主體,他們的愿望和合理要求應當得到尊重和滿足。特別是在一些條件艱苦的鄉鎮,許多干部常常是一呆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縱然不出什么亂子,也很難長久保持積極向上的昂揚斗志。所以,當前干部交流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鄉鎮與鄉鎮之間、鄉鎮與部委辦局之間的干部交流。當然,對要交流的干部要慎重考慮,既要廣泛聽取干部群眾的意見,又要根據本人的工作情況來確定,切實建立鄉鎮干部合理流動的機制。

5.制定出臺一系列向鄉鎮傾斜的政策。

要從根本上解決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必須盡快研究制定出一系列向鄉鎮傾斜的政策,徹底改變鄉鎮的經濟財政狀況,使鄉鎮的“日子”變得好過。

首先,從“人”的方面向鄉鎮傾斜。要堅決克服“論資排隊”、“媳婦熬成婆”的現象;要徹底打破各種干部選拔、交流的界線,切實加大局與局、鄉鎮與鄉鎮、鄉鎮與部委辦局間干部的交流;選拔干部要“眼睛向下”,從基層領導干部中選拔優秀分子;凡不經過艱苦環境、復雜工作鍛煉的干部,不能提拔;對于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領導,該“補課”的要下決心讓其去掛職鍛煉。在工資、編制等不變的條件下,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有期限地采取見習、培訓、工作組、掛職等形式進行鄉鎮與部委辦局間互相選派一般干部的培養、鍛煉和交流。

篇(6)

鄉鎮政權作為我國政權運作體系的“瓶頸”,一直以來都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以“建立民主自治、安定和諧的農村社會;形成高效運轉、依法行政的政府權威機構;培育各類民間社會經濟組織,向農村社會自主提供部分公共物品,并部分行使政府職能”為目標的鄉鎮機構改革幾年來的接連開展,對于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從目前情況看,鄉鎮政權“權小、責大、能弱”的狀況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轉變,依然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1.財政步履維艱。

在分稅包干的體制下,鄉鎮財政狀況具有很高的分化程度,窮者很窮,富者很富,但是總的來看,絕大多數鄉鎮的財政很緊張,財政收入的結構性差異很大。從財政開支來看,鄉鎮財政是一個為了生存而奮斗的財政,真正意義上的公共財政很弱。

從全國大范圍來看,鄉鎮財政已經結束了輝煌的歷史,開始步入“吃飯型財政”、“要飯型財政”的尷尬時代。特別是自農村稅費改革以來,大多數以農業為主導的鄉鎮財政收入明顯減少,下撥的轉移支付資金難以填補資金缺口,鄉鎮負債的現象十分普遍。這種狀況使得鄉鎮的日常運轉異常艱難,更難以抽出資金開展各項公共公益事業建設活動,難以在地方經濟發展中有較大作為;并由此形成惡性循環,使鄉鎮難以在短期內走出困境。在此背景下,鄉鎮干部的獎金、津貼和種種福利待遇也就成了一張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從而增添了鄉鎮干部思想的不穩定性,使他們難于專心地開展工作。

2.“權限”內外交困。

伴隨財政狀況惡化的是鄉鎮權限的萎縮,這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必然的趨勢;再加上與鄉鎮機構改革隨行鄉鎮職能的轉變,也要求鄉鎮徹底改變傳統的包辦一切、管轄一切的狀況,而將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到社會服務上來。所以,從客觀要求上講,鄉鎮的“權限”應當逐步萎縮。盡管現在農業稅不收了,鄉鎮的工作壓力減輕了許多,但穩定、社會治安、計劃生育、招商引資、生產引導、基礎建設、上傳下達等事實上的日常事務依然繁重。這就產生了第一對權限矛盾:客觀要求“削權”與事實工作不收權的矛盾。

第二對矛盾是表面權限與事實權限的矛盾。從表面上看,鄉鎮仍然管理著當地社會的幾乎一切事務,鄉鎮干部在地方上依然享有較高的地位;但事實上,鄉鎮正面臨著巨大的權限危機,現在根本無法用行政命令手段解決好日常問題,其權威性和優越性正在逐步喪失。由于事實管理效能的弱化,鄉鎮干部在農民面前沒了底氣,失去了號召力,從而常常陷入一種無能為力的苦惱中,嚴重挫傷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

3.職能出現“真空”。

稅費改革以后,鄉鎮管理農村社會的手段和任務發生了較大變化。鄉鎮在計劃生育、處理農村矛盾、發展農村經濟、發展社會公益事業等領域事實上的調控能力和組織能力越來越弱。在職能部門逐步健全、法制法規漸趨完善、鄉鎮財力日益困難的情況下,社會民眾對鄉鎮職能轉變的愿望也越來越熱切。在這種形勢下,一方面,原有的許多鎮直單位和部門紛紛“自立門戶”,脫離鄉鎮的領導,步入社會化、市場化管理的軌道,進一步弱化了鄉鎮的管理職能;另一方面,作為鄉鎮機構改革和社會政治經濟發展所要求的強化社會服務的職能,卻由于缺乏服務意識、缺少服務能力等主客觀原因遲遲難以有效發揮出來。面對鄉鎮出現的這種職能“真空”,鄉鎮干部們或心存苦悶惶然不知所措,或袖手旁觀靜觀其變,或借此機會大肆放縱,難以把思想和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來。

二、鄉鎮干部存在的主要思想問題及后果

廣大鄉鎮干部長期工作在農村一線,在艱苦的環境下,為發展農村經濟、確保農村社會穩定做了大量工作,成績是顯而易見的。但近些年來,一些鄉鎮干部經不起市場經濟的考驗,在思想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動搖,導致意志上的消沉和行為上的消極,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有效調動,正常工作無心抓,遇到矛盾不愿調,工作質量嚴重下滑,黨和政府的形象以及黨群、干群關系遭到了嚴重破壞。

(一)主要思想問題

應當說,大部分鄉鎮干部是比較敬業的,為完成上級布置的各項任務,為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他們克服了許多困難,付出了許多心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也有一部分鄉鎮干部,甚至是領導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不高,思想情緒低落,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其主要表現有以下幾方面:

1.對改革工作不滿。

一是認為改革過于頻繁。鄉鎮機構改革近幾年幾乎年年都在搞,頻繁的改革不僅有損農村干部隊伍的相對穩定性和延續性,也使鄉鎮干部長期生活在一種岌岌可危的環境下,思想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改革減人雖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對鄉鎮干部的工作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改革的次數多了,改得過于頻繁了,不僅這些作用會失效,也會讓一些鄉鎮干部產生“遲早要下崗”的想法,從而對工作失去信心,喪失動力。

二是認為改革不公平。特別是鄉鎮的中層及以下干部,他們對于領導干部改非的公平問題有些看法。精簡鄉鎮班子,形成領導干部能上能下的體制,這是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受大多數鄉鎮干部歡迎的。但是,那些改非后的干部,不僅自然獲得副科級干事或助理的頭銜,而且雖然依然作為定額編制之數卻進了“保險箱”,不再參與機關干部的競崗競職。也就是說,鄉鎮機構改革對于鄉鎮領導干部而言,是不存在下崗問題的,而作為鄉鎮干部主體力量的中層及以下干部卻不得不面對這種危險。

三是認為改革方式不合理。在改革中,雖然也引入了自愿報名、筆試、面試、民主測評等程序,體現了公開透明的原則,但對于干部的實際工作能力仍然不能有效顯示。我比較熟悉的一個在辦公室工作的同事,在競職中由于民主測評成績不佳而名落孫山,但事實上該同事的工作能力非常強,品行也不錯,其直接領導也很賞識,只是由于未能得到廣泛認可而棄置一邊,很是可惜。這種不完善的改革機制,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許多鄉鎮干部,使他們不去考慮如何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而是將目光集中在拉幫結派、建立庸俗的人際關系上,注重表面文章。

2.對工資福利待遇不滿。

鄉鎮財政的窘迫,也直接影響了鄉鎮干部收入水平。在大多數鄉鎮,除了由財政統發的四項基本工資之外,鄉鎮干部作為國家公務員依法應當享有的獎金、津貼、補貼只能存在于帳面上,根本無法兌現;鄉鎮中層及以下干部甚至連開展工作必需的通訊費、交通費等職務消費也得不到分文的補償;而那些應該享受的福利政策,如房改優惠政策及職工住房公積金等更是遙不可及。而且,作為現在已經基本有了保障的統發工資,其水平標準也相當低,除去個人及家庭每月的生活開銷已所剩無幾,在小孩上學、贍養老人、生病住院或是人情往來等需要花錢的時候往往令鄉鎮干部作難。這種狀況一方面使不少鄉鎮干部在對工作的疑惑中艱難度日,一方面也不得不對自己的收入來源作其他途徑的考慮,必然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在承受艱苦的工作環境、較低的工資水平和繁重工作任務的同時,鄉鎮干部還得忍受工資方面的現實不平等所帶來的思想折磨。在前幾次的鄉鎮機構改革中,有些干部鉆了改革政策的空子,通過各種不正當渠道謀得了“因病退養”、“離崗退養”資格。如此全身而“退”,雖然平穩地實現了鄉鎮干部數量的減少,但是這部分人的工資卻分文不少,沒有從根本上實現“減人、減支”的改革目標。那些仍然操勞在農村工作一線的鄉鎮干部,再一次親身感受“干多干少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不公平的社會現實,內心如何能平?另外,在工資福利待遇上存在的較大的“城鄉差別”,也讓許多鄉鎮干部心理不平衡,并逐步滋生對當前工作的厭倦情緒。

3.對工作無所謂。

有些鄉鎮干部以鄉鎮條件差、鄉鎮工作就那么回事等為由,自我感覺良好,放松了學習、提高和鍛煉,工作松勁,熱情降低,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對工作表現出了一種無所謂甚至放任自流的消極態度。

一是政治責任感不強。一些鄉鎮干部只是滿足于做一些堆在手頭的具體事務,對鄉鎮的發展目標不明,措施不力,辦法少,沒有“活一方經濟、保一方穩定、富一方百姓”的政治抱負;有的鄉鎮干部對待工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認為只要保證在工作中不出現大的差錯,不給各級領導添麻煩就行了;還有的鄉鎮干部,尤其是一些鄉鎮領導干部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不去主動適應農村艱苦的工作環境,不安心基層工作,大興“走讀風”,甚至一門心思打自己的“小算盤”,走“上層路線”,想方設法請調進城。

二是工作作風不實。在日常工作中,辦事拖拉、效率不高已成為許多鄉鎮干部的通病,上級安排下達的各項任務也常受此影響而難以按時保質保量完成。這主要是有些鄉鎮干部在長期的鄉鎮工作中,感到升遷無望,對政治前途失去了信心,只想平靜地“熬”到退休;或是屈服于當前工作的種種詬病,感念個人力量太小不足以改變整體格局。由此,其工作動力自然也隨之減退,分內工作成了“憑良心辦事”、“憑興趣辦事”,遇到矛盾就回避,有了責任就推諉,大頌“推”字經,長念“拖”字訣,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嚴重,工作自然也無法做細、做扎實。

在駐村工作上,雖然現在大多數鄉鎮都對干部的駐村工作作了安排,但仍有許多鄉鎮干部工作浮于表面,真正主動進村入戶搞調查研究,主動了解、反映并解決群眾困難的并不多。有些鄉鎮干部甚至從“體諒老百姓”的角度考慮,將入戶調查等同于“鬼子進村”而有意減少次數直至完全將此項工作拋于腦后。遇到一些重大任務,或是上級領導對各村工作有具體要求時,他們也只是通過與村干部的電話聯系或下村走馬觀花地遛一圈,了解些基本情況以備突擊檢查。

三是開拓創新意識不濃。有的鄉鎮領導干部難從本鄉鎮的實際出發,只會不切實際地照搬他人經驗,遵聽上級要求;有的鄉鎮干部滿足于現狀,滿足于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工作沒招數、無突破,片面強調保安求穩,難以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有的鄉鎮干部發展思路不清、方向不明,思想上無開拓意識,工作上無創新精神,工作計劃總是年年老一套,年終工作總結又全都是熟面孔,工作毫無新意,業績難見起色;還有一部分鄉鎮干部認為自己在鄉鎮干的時間長,動不動就擺“老資格”,因循守舊,對工作缺少實干精神,一心指望組織的“考慮”和“照顧”。

4.對人民群眾不親。

鄉鎮干部的工作環境在農村,工作對象是農民,只有在思想意識上將群眾認定為自己的衣食父母,才能真正沉下去,帶著感情下到群眾之中,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好務。但是,在對待群眾的問題上,一些鄉鎮干部態度卻極不端正,對下訪談心為群眾辦實事認識不足:

一是怕苦怕累思想。有些鄉鎮干部嫌農村條件差,環境苦,不能和農村群眾打成一片,即便是下鄉也是當作任務來完成且怨聲載道,一晃就走,很難沉下來傾聽農民呼聲,為群眾辦實事。

二是怕麻煩心理。鄉鎮干部雖大多出自農村,但仍有許多人認為我國有長期的封建社會歷史,農民階層長期存在自私自利的小農經濟意識,愚昧落后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因而既怕為群眾辦事不成反受連累,使自己在群眾面前丟失顏面,也怕辦成事后群眾一哄而上,得寸進尺。

三是自私自利觀念。有些鄉鎮干部放松對人生觀、世界觀的改造,管不住小節,受不住簡樸,耐不住寂寞,經不住誘惑,完全成了市場經濟的“俘虜”,處處講關系、講情義、講實惠。個別干部甚至把下基層到農村下訪談心也當作樹立自己的威信、撈取個人實惠的手段,身體下鄉了心卻沒有下去,不能向群眾學習,不能真心為民辦事,所有工作只是應付上級檢查做做樣子,工作上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只見表面行動而實效不大。

(二)產生的后果

1.組織紀律渙散。

農村工作需要鄉鎮干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太多的不滿、不平和抱怨只會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影響工作的積極性。而在這些思想問題的左右下,許多鄉鎮干部不是想著如何更好地引導農民致富奔小康,而是時時刻刻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考慮自己的利益。因而,工作不用心了,紀律不遵守了,上班不準時了,最終是勤了自家地、荒了公家田,以致于上班不見人影,遲到早退更是成了家常便飯。缺乏組織紀律作保障,不僅使鄉鎮干部產生辦事拖拉懶散的負面形象,也必然嚴重影響各項工作任務的貫徹落實。

2.矛盾積壓難解。

現在農村社會發展正處在一個十分重要的關口,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各種矛盾、困難和問題很多,“闖”過去海闊天空,退一步難上加難。在這種嚴峻形勢下,鄉鎮干部背上過重的思想包袱,只會平添煩惱,使原來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更加錯綜復雜。一些鄉鎮干部存在的避難就易、避重就輕、避實就虛的思想傾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消極處世態度和不敢堅持原則、不敢正視并接觸矛盾的“老好人”意識,會使這些矛盾和問題由于得不到及時的解決而長期積壓,進一步增加解決的難度,使農村的工作局面難于在近期內有較大的突破。

3.工作難如人意。

在“拮據”的鄉鎮財政、不斷深入的鄉鎮機構改革和微薄的工資福利面前,部分鄉鎮干部人心浮動,對工作缺乏活力、缺乏創新是一種必然。在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了謀求較好的個人生活,鄉鎮干部消極應付手頭工作,“身在曹營心在漢”,費勁心思,積極“紅杏”出墻,鐘情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也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在一些“看破紅塵”的老資格的“訓導”下,在“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世俗環境的熏陶下,縱然是基層干部有“脊梁”,也難以在譏笑和謾罵中長久堅持下去。在如此的工作環境下,又如何能有效提高我們黨的執政水平和能力,又如何能讓工作做到讓人民群眾滿意呢?

4.基層形象丑化。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民主進程的推進和大眾傳媒的強勢介入,鄉鎮干部在工作中的所作所為得以全面“暴露”。作為一種有效的監督形式,它對于促進鄉鎮干部工作作風的改進具有重大作用。但是,我們也可以很切實地體會到,來自鄉鎮政權反饋出來的信息還是負面居多;特別是一些鄉鎮干部工作中的難作為、不作為和亂作為的行為被過度渲染,在一些影視作品中許多鄉鎮干部的形象顯示出了粗俗、暴躁、淺薄的特點,鄉鎮政權“多余論”也一度沉渣泛起。這種狀況的出現,雖然與利益驅動下的新聞炒作及個人成見有相當關系,但俗話說“蒼蠅不盯無縫的蛋”,基層政權和鄉鎮干部形象被丑化的最根本原因還在于我們自身所表現出的種種不合時宜、不合身份特征的思想和行為。這一點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警覺和深刻反思。

三、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措施

對于鄉鎮干部中存在的各種思想問題,我們要以科學的智慧和務實的態度來解決,切不可不問青紅皂白,一味地采取“打壓”態勢,也不宜采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尋求一時矛盾的解決,而應當通過實施一系列操作性較強的辦法和措施,著眼長遠,注重預防,疏堵結合,標本兼治,逐步實現對鄉鎮干部的制度化、人性化、科學化管理,努力將鄉鎮干部的各種思想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1.加強對鄉鎮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問題重在預防。解決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盡快促成他們工作作風的轉變,需要我們進一步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給他們勤打“預防針”。目前,保持黨員先進性在鄉鎮這一層級的活動剛剛開始,我們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以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以提高鄉鎮領導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質為重點,切實抓好對鄉鎮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是要加強對鄉鎮干部的教育培訓。要堅持不懈地采取多種形式抓好鄉鎮干部的學習培訓工作,特別是對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及涉及農民利益、農業發展和農村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的學習,對于市場經濟、農業產業化、鄉鎮工作與社會發展等方面黨員干部現代必備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鄉鎮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提高他們的政治理論水平、科學文化水平和依法辦事能力,使他們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改造世界觀和價值觀,增強黨性,不斷提高貫徹執行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要幫助鄉鎮干部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鄉鎮干部要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發展形勢,更好地為農民群眾帶好頭、服好務,就必須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要針對一些鄉鎮干部忽視學習改造、紀律松弛、作風漂浮的狀況,并結合鄉鎮工作的內容和特點,有目的地選擇一些學習資料,要求鄉鎮干部按時保質保量進行學習;同時,輔以相應的督促檢查考核機制,保障此項工作的進行。另外,也要將鄉鎮干部學習的近期安排和長遠計劃結合起來,幫助他們樹立起將學習當工作,將學習當責任,將學習當成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學習理念。

三是要不斷端正并深化鄉鎮干部的思想認識。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說到底還是一個認識問題,包括對黨的認識,對群眾的認識,對自身工作和責任的認識。只有端正了認識,才能從根本上鏟除滋生各種思想問題的土壤。為此,除了要堅持不懈地抓好理論學習,不斷增強鄉鎮干部的公仆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民主意識外,還應通過大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教育與自我教育活動等形式,努力發現并深層挖掘各種思想問題的根源,以達到相互提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目的。

2.加強對鄉鎮干部的監督管理工作。

教育學習、正確引導固然重要,雖然能使有責任心的干部能安心工作,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絕不是萬能的,因為每個人的思想都有其與現實密切聯系的特點。最根本的還是制度,制度是帶有全局性的東西,是約束鄉鎮干部行為、避免各種思想問題進一步升級的強有力武器。紀檢監察部門作為黨政干部的主要監督機構,雖然能夠在治理腐敗、追查一些違紀案件方面有所作為,但對于干部們的思想問題,特別是一些尚未造成明顯嚴重后果的思想問題,卻顯得有些束手無策。但這并不等于在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上不要監督、不要管理,可以放任自流;相反,這正反映了我們的監督管理還存在漏洞,還有待進一步改進監督機制,加大監督力度。對于監督還需特別注重提高其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使廣大鄉鎮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真正與上級黨委保持高度一致,嚴格自律、從嚴要求,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從思想上筑起堅固的防線,在“四個多樣化”的條件下,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抗得起風浪、站得住腳跟、經得住考驗。

對于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不僅需要強有力的監督,制約、處理各種現存的不良狀況,更需要加強管理,從源頭上消解各種消極思想的苗頭。一方面要通過《黨建目標責任制》的落實,通過一系列干部監督管理制度和辦法,不斷強化和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測評、評議制度,加強對鄉鎮干部的監督管理。積極試行干部任前公示制、離任審計制、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領導干部談話誡勉制、末位淘汰制等制度。另一方面對少數工作不力、班子戰斗力差、凝聚力差、群眾意見大的領導班子和干部要下決心進行組織調整,不能讓群眾不滿意的領導干部得過且過。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反映到具體的工作中,就是一個工作作風問題;要解決他們的思想問題,也就有必要從抓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入手,通過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遵守和貫徹執行,形成管理的長效機制。

3.保護和調動鄉鎮干部工作的積極性。

鄉鎮工作面廣量大,情況復雜,困難較多,在鄉鎮干部存在的思想問題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出于對現實狀況的不滿,是由政治體制僵化、城鄉差別過大、利益分配不公等因素導致的,而這些確實都是不容否認的社會現實。所以,對于鄉鎮干部既要嚴格要求,加強管理,又要體諒他們的難處,關心愛護他們,幫助他們總結經驗,解決難題,努力消除鄉鎮干部的不滿情緒,切實保護和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針對鄉鎮干部思想存在的普遍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在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盡量提高鄉鎮干部工資待遇。鄉鎮干部的工資待遇總體來看是比較低的,就筆者了解的情況看,內地鄉鎮大多維持在800元以下的水平,月工資不足600元的也不在少數。此等收入相對于“純正”的農民可能不是很少,但絕對無法和那些從事工商業乃至外出務工的民眾相比,從而也使鄉鎮干部逐步淪落為“低收入人群”;再加上他們相對于一般民眾有更多的社會應酬,微薄的工資收入根本經不起花,鄉鎮經濟的拮據狀況又難以對此作出彌補,這就使他們原本就不平衡的心態變得更加復雜。提高鄉鎮干部的工資待遇,雖然不是要“高薪養廉”,但至少能穩定人心,增加他們說話辦事的“底氣”。

二是繼續深化鄉鎮配套改革。鄉鎮配套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減人減事減支,但從目前情況看,人有了很大減少,事有了部分減少,支卻分文未少,這就造成“拿錢的不干事,干事的少拿錢”的不公平狀況。為此,在鄉鎮改革過程中,除了要進一步彰顯在職人員與下崗人員的區別外,還需在內退、病退等政策性退崗的具體執行上嚴格把關,該執行什么政策就執行什么政策,對個別干部的不合理要求決不姑息遷就,決不可使大多數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因個別人的投機取巧行為受到挫傷。

三是切實解決鄉鎮干部的實際困難。我們不能因為鄉鎮經濟條件、生活條件、工作環境差,就放松對鄉鎮干部的管理,以換取心理上的平衡,而應通過正面引導,以人性化的管理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針對鄉鎮干部的一些實際困難,主管部門要想其所想,幫其所需,解其所難,消其所憂,從關心愛護中調動他們工作的積極性。農村工作第一線的鄉鎮干部存在的夫妻分居、子女就學、偏辟鄉鎮工作時間長等實際困難和問題,我們應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考慮,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幫助解決。同時,對鄉鎮干部應該享受的房改政策,以及在財政“口糧”補助,在交通、通訊,在辦公、住房條件等方面應給予政策傾斜。對因客觀條件限制一時不能或無力解決的,要做好說服解釋工作,取得他們的理解。無論怎么樣,只要我們高度重視,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他們就會振奮精神,集中精力干好工作。

4.進一步加強鄉鎮干部的交流。

“交流”包含兩個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要加強與鄉鎮干部的思想溝通,另一方面是要實行鄉鎮干部與縣直機關干部之間的交流使用。

每個人的家庭背景、教育程度、人生價值觀、目標、喜好、情緒、情感是各不相同的,要在這種差異性的基礎上聚合鄉鎮干部的才能和潛力,組織和領導就必須加強與他們的思想交流,就本地區的遠景規劃、價值觀和工作的任務目標與他們進行深層溝通。有效的溝通才能找出正確的問題,而“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要重要得多”。但從目前情況看,由于種種原因,鄉鎮領導和鄉鎮一般干部之間、上級組織和領導與鄉鎮干部之間交心談心較少,鄉鎮干部特別是鄉鎮一般干部的種種想法、意見和建議,不能通過正常渠道反映,長期累積下來,必然產生種種思想問題。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鄉鎮干部對黨委的意圖、對政府的工作了解不透,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然也不高。

再就是干部之間的交流使用。干部交流是《干部任用條例》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干部選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個組成部分,對于干部開闊眼界、豐富經驗、提高領導水平很有好處,有利于避免在用人問題上的“近親繁殖”,有利于建設一個團結協調的領導班子,也有利于消除化解干部的各種不平衡心態。目前,在制度層面上關注的大多是各級領導干部之間的交流,而對于一般干部關注較少。這種狀況應當改變,因為畢竟中層及以下干部是各級政權組織的主體,他們的愿望和合理要求應當得到尊重和滿足。特別是在一些條件艱苦的鄉鎮,許多干部常常是一呆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縱然不出什么亂子,也很難長久保持積極向上的昂揚斗志。所以,當前干部交流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大鄉鎮與鄉鎮之間、鄉鎮與部委辦局之間的干部交流。當然,對要交流的干部要慎重考慮,既要廣泛聽取干部群眾的意見,又要根據本人的工作情況來確定,切實建立鄉鎮干部合理流動的機制。

5.制定出臺一系列向鄉鎮傾斜的政策。

要從根本上解決鄉鎮干部的思想問題,必須盡快研究制定出一系列向鄉鎮傾斜的政策,徹底改變鄉鎮的經濟財政狀況,使鄉鎮的“日子”變得好過。

首先,從“人”的方面向鄉鎮傾斜。要堅決克服“論資排隊”、“媳婦熬成婆”的現象;要徹底打破各種干部選拔、交流的界線,切實加大局與局、鄉鎮與鄉鎮、鄉鎮與部委辦局間干部的交流;選拔干部要“眼睛向下”,從基層領導干部中選拔優秀分子;凡不經過艱苦環境、復雜工作鍛煉的干部,不能提拔;對于沒有基層工作經歷的領導,該“補課”的要下決心讓其去掛職鍛煉。在工資、編制等不變的條件下,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有期限地采取見習、培訓、工作組、掛職等形式進行鄉鎮與部委辦局間互相選派一般干部的培養、鍛煉和交流。

上一篇: 安全承諾責任書 下一篇: 班級考試總結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首页中文字幕在线 | 台湾中文综合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五码 | 日本一道欧美AⅤ视频 | 在线观看3级AV | 在线观看国产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