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19 10:25: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幼兒教育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激發性激發性是以幼兒教育提升個性化發展上的某種能力而設定的。游戲中的情景、畫面、聲音以及色彩都是以激發幼兒學習上的主觀能夠性為主要目的而開展的。游戲的方式在于簡單,識別性強,能夠充分調動幼兒在手、眼、耳上的協調能夠,對不同色彩的認知與想象區分功能無限擴大化。
3互動性互動性要求幼師引導幼兒之間的交流、合作性,借助于交互式的界面模式,可以在電腦、教育者以及幼兒之間形成一種融洽的互動、協作關系。幼兒教育游戲的好壞可以直接從互動性上得到體現。好的游戲不僅可以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而且可以產生一種主動性的而非被動性的接受情感,體現出教育游戲的價值和開發的目的。
4操作簡單性操作簡單性考慮到了幼兒的接受能力以及實際操作能力,以符合幼兒心理發展規律而制定教育幼兒為主要原則。在幼兒游戲開發中,必須要考慮到游戲是否過于復雜或者說難度是否過大。一旦設計出的游戲操作復雜、難度過大,不但不能夠激發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還可能直接影響到幼兒對游戲的體驗。既使游戲內容和畫面再怎么有趣、生動,都會因為上述復雜和難度大的原因,游戲教育的效果也會大大的降低,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可能會阻礙幼兒自信心理的提升。
二、游戲對幼兒教育的影響分析
1擴大幼兒對審美的認知能力利用游戲豐富幼兒對審美的認知能力首先體現在刺激幼兒對色彩的感知、觀察以及感受力上。當游戲中加入了色彩豐富的玩具時,可以加深幼兒對色彩的區分和認知。其次,對于幼兒形體以及質感上的審美認知,可以按照學習的進度依此加入一些形狀簡單到復雜的模型,供不同年齡段或者心理年齡段的幼兒選擇。最后,啟發幼兒對美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也是擴大幼兒對審美的認知能力上的表現。
2促進幼兒語言能力,提升幼兒的語言美通過游戲時相互交流的機會,可以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其基本思路時幼師引導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用語言交流,商討游戲的方式和辦法。另外,重復的童話敘述以及角色之間的對話也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幼兒掌握語言詞匯、鍛煉語言的能力。此外,對于語言游戲而言,可以首先創造一個虛擬的、幼兒熟悉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下幼兒可以自由的發揮出對環境氣氛的抽象理解能力,并且通過游戲實踐加深對抽象詞匯的理解。
3培養幼兒情感世界的豐富性對于培養幼兒情感世界的豐富性,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通過對游戲的設定,讓幼兒扮演和模仿幼師上課的行為,帶動做游戲的方式以及日常中如何關心幼兒的舉動等。這樣幼兒可以從老師的視角去理解身邊的人和事,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和情感,通過親身體驗,發現生活中的美與丑、善與惡。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可以消除幼兒嫉妒、自卑、厭倦等等不良負面情緒,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鍛煉自己的感知能力以及個性化發展,豐富自己內心情感世界。
關鍵詞:幼兒園;游戲;教育;現狀
隨著新課標的實施,對于幼兒園游戲教育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游戲是兒童自我表現的重要方式,幼兒教育中需要這種游戲精神。因為幼兒天真燦爛,他們只想追求當下自由的生活,對于游戲有一種天生的目的性。游戲是兒童天真燦爛、追求自由天性以及潛在能力的代表,是兒童認識世界的一種措施,是挖掘智力的一種強有力工具;同時,推進兒童之間的互動交流以及個性品格的培養。兒童在游戲中不僅能發揮本身的創造能力,還能推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能力,并且還能鍛煉個人的意志力。所以,幼兒園游戲是兒童身心發展的一種特殊實踐活動。幼兒園游戲教育要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改革幼兒園游戲教育的現狀,堅持科學的教育信念,帶動兒童的自主性,讓兒童在幼兒園游戲中能有效激發創造性思維、創新精神以及創新技能,從而提高幼兒教學的質量。
一、游戲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獲得的價值
1.促進兒童身體的發育過程
小孩在幼兒時期,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但游戲是自由獨立的,是每時每刻都能進行的,比如在餐前的數字游戲;戶外的身體接觸游戲;口語游戲等等。這些游戲的內容、過程、空間、難度等都是可以隨時改變的,非常適合幼兒生理活動的需求。
2.促進兒童認知的開展
在游戲過程中,兒童與他人、物體、環境相互作用,借助語言的互動交流,自由地進行各種模仿、探索和實施,滿足他們探索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他們獲得社會經驗的一種特殊方式。3.推進兒童社會性的開展在幼兒園游戲的情境中,兒童需要和伙伴互動交流、互相協作、一同選擇、組織協調、共同制定游戲規則,并且嚴格遵守游戲規則,要不斷監督、評價自己以及同伴的游戲行為。游戲過程其實就是兒童自我意識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二、創新游戲內容
1.加強兒童的生活體驗,創新游戲內容
兒童想象力是對于記憶表象所進行轉化來的過程,而記憶的表象則來源于生活。所以在加強兒童生活體驗的基礎上需要對游戲的創新和實踐不斷改革。比如,在“小熊造房子”游戲活動中,要多組織兒童去搭建各類建筑物,也可以讓兒童自行去搜索和房子相關的圖片資料,加深兒童的表象記憶,在熟悉認識的基礎上進行幼兒游戲活動,這樣一定能起到有效的成果。
2.需要延長游戲教學鏈條
普通的游戲活動一般都只出現在校園內,幼兒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比較嚴重,在游戲中的知識性和技巧性收益較少,所以,需要在兒童游戲任務的驅動下,不斷創新游戲內容、拓展游戲的縱向、橫向空間,這樣才能使幼兒園游戲更加有趣,更能提高游戲的效果。比如,可以為幼兒設計《我和哥哥姐姐一起玩》游戲題目,讓幼兒回家后收集家里的聲音、照片和物品等資源,然后在班級內進行展覽,讓幼兒在課堂上講講我和哥哥姐姐的故事,評比一下哪位小朋友收集的資料最全、故事講得最好,過后可以對學生展開親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擴充了游戲的實踐容量和空間,加強兒童的情感體驗,從而能有效達到幼兒園游戲的活動目標。
三、對于幼兒園游戲的指導策略
1.幼兒園游戲的指導一定要注重觀察
老師可以通過制訂教學計劃,有方向、目的和步驟地指導兒童開展幼兒園游戲,利用游戲教育的作用,明確指導的方向性。
2.游戲中發揮兒童的主動性
幼兒在游戲中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的游戲伙伴,決定游戲活動材料的技巧和方法,即自己能夠決定游戲玩法、和誰玩以及怎么玩。老師適當地給幼兒提供幫助和指導,不但能增進老師和兒童之間的感情以及擴展幼兒語言,還能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3.根據幼兒年齡段指導游戲
幼兒的年齡不同,使游戲的方式種類也有所不同,對于老師的指導態度也是有所區別的。老師在組織游戲時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段和身心發展的特點來區別對待,不能忽視幼兒的個體差異,要針對每個兒童的具體情況施教。總之,幼兒園游戲是一種愉快且有益的自由活動,不但能適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又能適合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幼兒園游戲可以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學習契機,有趣的游戲活動能讓小孩全身心投入,游戲是一種能表現和肯定幼兒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主體活動,有利于幼兒主體發展和培養的教育價值。在游戲過程中出現以幼兒主動性學習的各種類型的學習和教育活動。所以,老師應當把幼兒園游戲當成基本教育活動,關注幼兒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幼兒都富有個性地發展。
①分類。不同顏色的小飛機,幼兒要根據顏色分類,挑選出相同顏色的小飛機作為自己的棋子。在下棋的過程中,飛機飛到相同的格子中,可以快捷到前面一個相同顏色的格子內。
②順序。根據誰先擲到6來確定誰先走、誰其次、誰最后。根據所有飛機到達終點的先后順序確定誰勝出、誰其次、誰最后。
③數量關系。根據所擲的數字行棋。幼兒園小朋友在玩飛行棋時經常會發生各種爭執,有一次筆者負責的班中有兩個孩子(暫時稱為歡歡與鵬鵬)。歡歡說:“我還沒有走完格子,你怎么就開始擲骰子了?”但鵬鵬不予理睬。爭了一會兒,沒什么效果,而且開始有肢體動作的苗頭要產生。這時筆者便走過去蹲下身詢問事由,然后說:“老師也來參加游戲,我們一起來玩,好不好?”在做游戲的過程中,筆者跟他們講了下棋的規則,并趁他們高興的時候,跟他們說:“下棋要遵守規則,否則大家就玩不成了,我們做別的事情,是不是也要講規則啊?”歡歡與鵬鵬都點頭表示同意。事實上,我們很難要求孩子們玩游戲中能達到所有的游戲目的,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時間,游戲中的孩子都會表現得不一樣。比如上面的案例,事實上此時老師要把握的是關于規則意識的建立。孩子爭吵,產生了沖突,這種沖突是因為幼兒對規則意識的模糊,所以老師要注意介入的內容和時間。如果孩子通過自己協商可以取得一致,老師就不需要介入,這是在培養孩子的談判意識和社會交往能力;如果孩子沖突升級,產生了情緒性因素,老師就需要介入。介入的方式不能直接以命令的方式,因為灌輸式的服從和幼兒本體意識的覺醒是完全不一樣的。同樣的,筆者也經常聽見孩子說“這個太難了”、“我們選個簡單的吧”之類的話。棋類主要的價值之一是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所以遇到這種情況,如果因為孩子不愿意繼續嘗試,就聽之任之,那么抗挫能力的培養事實上便放棄了。但筆者也不能嚴歷訓斥,強迫要求孩子參與游戲,這就違背了了弗洛依德認為兒童游戲應遵循的“唯樂原則”。筆者要做的是讓孩子喜歡上這個游戲。所以,筆者的方法是和孩子們動手畫一個大的棋盤,顏色由孩子們自己填,還請孩子們自己設計了一些關節點,如郵局之類的。同時,極大的簡化了規則,讓所有的孩子基本一聽就會,諸如一開始必須要投6點才能開始、最后要倒退等等較復雜的全部取消。結果孩子們搶著來玩,很有興趣。筆者于是趁熱打鐵地說:“怎么樣,一點都不難。你們做任何事都行的!”
2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教育學家杜威認為:“兒童的游戲是自由的,是具有可塑性的。兒童自發的想進行某種活動且從中得到滿足就是游戲,當兒童預見一種活動的未來且具有一定特定的結果,并為達到這個果而付出持久的努力,游戲才變成了工作。兒童游戲的結果是會讓兒童進行更多的同類活動,而不是按某種目的繼續進行規定的行為,工作則是要將所有的活動歸結于最后的目的。”杜威的理論引導我們思考和設計教學游戲的框架。從設計的角度而言,飛行棋游戲是個很好的教學游戲,但事實上在很多幼兒園,它只被放在活動區的一角,很少或幾乎不予以關注。材料一般,缺乏童趣;規則復雜,不利于幼兒理解。下飛行棋,主要目的不是為了下棋,而是學會了這種棋的規則,從中學會如何走相同類型的其他的棋(游戲對兒童發展的貢獻不在于游戲的內容,游戲的貢獻是學會學習——貝森特),筆者認為可以從兩方面提高和改進:
2.1讓孩子參與游戲的設計,從“做中學”
杜威認為在游戲過程中,需要為兒童提供最簡單的物質材料,而非像恩物那樣是被教育者設計好的直接用于游戲的輔工具。直接為兒童提供想要制作的物體的原始材料能讓兒童更早接觸更多的生活概念。兒童可以從觀察材料的構成開始,獲得一些直觀的感受,再根據自己的想象實際操作,獲得想要的成果,同時收獲快樂和知識,在此過程中,老師的指導是必要的,但絕不能直接干預兒童的行動。飛行棋,事實上包括棋盤、飛機、規則等,都可以尊重幼兒的選擇,讓孩子自由選擇玩什么和怎么玩。比如在游戲過程中,不是擲骰子,而是采取抽木頭數字的方式。同時,不僅配有各種顏色的飛機,還配有玩偶、小動物等品種。另外,規則也可以讓孩子們自己提出來,只要能取得一致意見,就是可行的。這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培養,遠遠比機械性地下飛行棋有價值得多。
1.體育教學的導入環節被忽略
在小班幼兒的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容易忽略導入這個環節。部分教師在上課時,開門見山,直接讓小伙伴們做游戲或者自行玩耍。筆者認為,這種教學的方法對于剛上小班的幼兒來說,并不是十分科學的。因為幼兒此時的年齡尚小,很多東西我們應當循序漸進地去引導,讓他們慢慢地對體育運動有一個初步的認知,而不是讓他們誤以為體育課就是游戲課。
2.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不恰當
幼兒的體育訓練要掌握好“度”,這是由幼兒的身體條件決定的。同樣,體育教學活動也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來組織和計劃。在實際教學中,部分幼兒教師的體育教學活動組織不恰當,導致幼兒既達不到訓練體能的目的,又不能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比如,有的幼兒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和進度,不考慮幼兒接受能力和身體承受能力,一味地只知道讓幼兒不停地反復練習,中途也不注意讓幼兒適時進行休息或保留恢復體力的間隙,頻率和次數讓幼兒根本無法接受,更有甚者,站在成人角度來組織開展相關體育活動,其強度遠遠超出幼兒身體所能承受范圍。如此這般,只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二、幼兒園小班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策略
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是教師,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組織策略的好壞決定了一堂課的質量和效率。在幼兒園小班體育教學中,如果能夠緊密結合幼兒的身心特征,適時地設置教學各個環節,巧妙地組織并開展教學活動就能夠收獲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1.創設情境,導入教學活動
“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是《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提出的,這是教學活動組織中的第一步,也是相當關鍵的一步,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這里的導入就是體育活動的開頭,筆者認為,以下三種方法還是較適合小班幼兒的:
(1)游戲導入法
小班幼兒的體育課堂很大部分是游戲組成的,這使得體育課堂的游戲導入更具優勢。教師可先在課前組織幼兒玩一個簡單的游戲,讓幼兒首先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情境。這樣既能引導他們上好整堂體育課,又能提升他們對體育的興趣。
(1)問題導入法
問題導入法,就是以幼兒教師所提出的具有引導意義的問題為中心,以使幼兒產生疑慮并積極思考為目的的課堂導入方法。這種方法在小班體育教學中同樣適用。比如在開展《小白兔拔蘿卜》體育活動中,教師可以提問:“小白兔去拔蘿卜時要經過小河,還要經過什么地方呢?”通過這樣簡單的提問,從而激發幼兒想像,又引出體育活動的下一個環節,使幼兒對體育活動更加有興趣。
(3)表演導入法
事實上,小班幼兒的體育教學中也含有一定的表演成分,如果能夠通過直觀性強、富有表現力的表演方式來導入課堂的話,就可以刺激幼兒的神經,使幼兒的注意力得到高度的集中,還能增加教師與幼兒的參與度。如《小雞捉蟲》體育活動,教師與幼兒一起模仿表演小雞怎樣從蛋殼中鉆出來,吸引幼兒興趣,然后通過出殼的小雞捉蟲此本領進行體育活動,大大提高了幼兒的活動興趣,幼兒在這樣有興趣的活動中,就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體育活動當中。
2.有的放矢地指導教學活動
在小班幼兒體育課堂上,教師應當做到有的放矢。一是當幼兒在自由練習時,教師可以多鼓勵一些做得好的,借助榜樣的力量,激發幼兒之間互相學習的欲望。比如,在幼兒學習雙腳行進跳的時候,隨時提醒幼兒觀察同伴的動作是否正確?如有錯誤的,就及時指出,互相糾正。二是教師要注重對幼兒細節的觀察和引導。在觀察幼兒動作的過程中,還不能忽視了對所有幼兒的全面觀察,不然會造成良莠不齊的效果。三是要特別注意訓練的密度和強度的分配,避免幼兒肢體疲勞,影響身體發育。例如,在教幼兒學習蛙跳動作時,教師就應當及時地考慮幼兒的身體狀況,合理安排休息時間和總體強度。
3.及時開展課后的評價工作
教學活動的組織除了課前和課中,還包括課后。課后的評價工作是收獲效果反饋信息的關鍵環節,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不容忽視。一堂體育課下來,幼兒教師應當主動地與幼兒傾心交談,問幼兒在活動中你學會了什么,玩得開不開心,等等,當幼兒作出回答后,教師應當及時回應,同時,教師還要多鼓勵幼兒,讓幼兒發現自身的閃光點及不足的地方,教師的語言要溫婉,以表揚激勵為主,如此才能激發他們下次上體育課的濃厚興趣。
幼兒園探索型主題活動,是中小學研究性學習向幼兒教育階段的一種延伸。它是幼兒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自主觀察、探索周圍現象和事物,教師適時、適度地予以支持和引導的一種系列活動。在探索型主題活動中,幼兒自發參與、自主學習、自由表達,獲得了自身的發展,積累了許多有意義的經驗。
探究型主題活動已不僅作為一種新型的課程根植于幼兒園教育活動中,更是通過它所反映出來的符合世界幼兒教育改革潮流的先進理念,貫穿于整個幼兒園教育中。也就是說,我們倡導幼兒園開展探究性教育活動更多的是在倡導一種理念,我們強調的是這種理念在幼兒教育中的影響,即活動是否真正以幼兒為主體,兒童能否在教育過程中自由、主動地參與,能否在自身經驗的基礎上有所發現和創造,教師是否能夠注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體驗以及好奇探索、積極思維的學習態度和團結合作的學習精神的培養等等。
隨著周圍世界的變化和教育的改革,我們頭腦里原來一些固有的認識日益受到沖擊,教育活動中的單一性正被多元性所替代,知識的惟一正確答案受到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觀念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又直面幼兒的學習問題,重新思考究竟什么是幼兒的學習,什么是幼兒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幼兒園探索型主題活動的研究,讓我們對幼兒的學習又有了新的理解,讓我們看到了幼兒的學習還有另一半--一種充分展示智慧和個性的學習,一種真正有意義的學習。
幼兒的學習是一個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幼兒的學習,并非只是成人教學的結果,常常也是幼兒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在研究中我們發現,兒童在自主狀態下主動建構知識和經驗的學習,往往正是兒童真正有意義的、有價值的學習。
為了查找恐龍的資料,幼兒到公園里去拍攝恐龍的模型、從電腦上下載恐龍的資料、打電話詢問、到娃娃資料庫里查閱最后,共查到27種恐龍,自己發明6種恐龍。在高樓的主題中,幼兒研究高樓不倒的原因:每一塊磚要對齊、對直房子的底座越牢固,高樓就越穩不能一邊重,一邊輕,兩邊要一樣下面要大,上面要小,這樣不會倒我,對中班幼兒來說是個有趣的主題。從探索我的名字的由來到我從哪里來;從我出生時是怎么樣的到我的身體上有什么幼兒產生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生成了一個又一個主題。幼兒有意義的學習經驗往往是在開放的時間和空間中獲得的。幼兒有意義的學習所要得到的東西,常常不是依靠每天一二節集體教學活動所能實現的。真正有意義和有效的學習,可以打破單一性和封閉性,在時間與空間上充分地開放、在內容與方式上充分地多元化,使幼兒能盡興地探索、盡興地活動。(語文網中網文秘頻道)
聲音在哪里?以往,教師在教室里,通過集體教學活動教幼兒認識聲音。現在,幼兒們探索的天地擴大了,探索的內容豐富了,探索的方式也多種多樣。在自己身上找聲音,在教室里、在操場上找聲音,在家里、在花園里、在馬路上、在田野里幼兒們用耳朵找聲音,用手和腳制造聲音,還用腦想辦法創造聲音聲音的主題探索,給幼兒帶來了除了知識以外的更多的經驗。
一是在學生來源上,先天不足。主要表現兩個方面,第一,生源不合理。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音樂素質要求大大不同于音樂專業的要求,許多考生只需經過文化課考試就能升入大學,無需經過專業測試和面試,使很多不具備學前教育基本素質的學生進入到專業領域。他們之前沒有經過任何訓練,音樂基礎差,為學生技能的培養帶來很大的難度。第二,生源減少。由于高校擴招,使更多的學生都以進入高中和大學為第一志愿,學歷較低的幼兒師范吸引力自然下降。另外,國家雖然規定幼師享有與中小學教師同等的待遇,但各地在落實過程中仍有不同。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生源大量流失,招進來的學生基本上都是升學無望的學生。加之生源減少,學校不斷降低標準,使招進來的學生整體素質不高,在源頭上影響了幼教事業的發展。
二是在教師配備上,隊伍缺乏。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在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方面還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前學前教育專業,專業性較差。比如音樂聲樂專業教師可以擔任樂理視唱練耳課,打擊樂專業的教師可以擔任合唱指揮課,鋼琴課教師可以擔任音樂欣賞課,使教師變成全能型,針對性培養不強。目前,一些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主要來源于藝術專業、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他們中學術性人才多,理論知識豐富,實踐能力相對較弱,沒有幼兒園實踐經驗,甚至到幼兒園調研的次數都很少。因此,也很難站在培養幼兒園教師的角度來思考和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在他們承擔的教學實踐中,仍按照培養音樂、舞蹈等專業人才的方式來設計教學,來要求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另外,有的高職高專學校升格后,繼任的教師角色調整不到位,仍然固守原來的教學模式,加之與幼教機構聯系少,得不到進修的機會,幾乎沒有進行任何形式的實際性培訓,因此他們傳授給學生的內容常與現代幼教辦學理念相脫節,達不到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三是在課程設置上,不夠完善。由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素質較低,因此,在課程的安排上要有相當份量的文化基礎知識,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專業理論知識課,導致專業理論知識狹窄、層次較低。相對于傳授專業理論知識,學前教育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技能技巧的訓練。這種情況至少帶來兩種不良后果。一是因為對學生技能與技巧的傳授雖多,但學前教育專業也多是以課堂講解、教師教學為主,學生很難有實戰和演練的機會,動手實踐能力不強,從業技能差。所以一旦到幼兒園工作后,有的學生不能適應崗位,用人單位還需要對他們進行再培訓,費時費力。二是因為專業理論教學深層次的,諸如培養幼兒情感、意識方面的教學內容少,而且過于陳舊與單一,使學生對幼兒心理發展、教育原理掌握得不深不透,所以學生在將來的幼兒工作中有可能缺乏主動性和創造力,只把教會幼兒唱多少首歌、跳多少舞蹈、做多少手工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尺度,而用專業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差。
二、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力的對策
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具備的職業能力和制約這種能力的因素,如何走出困境,培養適合時代需求的幼兒教師,就需要不斷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新的培養模式與發展路徑,尋求適合時代需求的教育教學模式。
一是要強化主體意識。學前教育專業的主體一是教師,二是學生。因此,學校第一要提高生源質量。在招生時,與未來的培養目標相結合,側重考慮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生文化知識考試的同時,有必要對學生加設面試,對一些具有音樂特長又熱愛學前教育的藝術特長生可適當有所傾斜。第二,要加強教師培訓。學前教育教師作為學前教育的承擔者,素質與能力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學校應根據教師的特長,選擇其發展方向,明確其職業生涯,加強崗前培訓,盡可能多地為這些教師學習學前教育的知識和理論提供機會和條件,培養一支既能講授專業理論知識又能指導技能操作的“雙師型”教師隊伍。
(1)培養幼兒關心愛護環境的積極情感和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樂于分享、交流;
(2)引導幼兒學習科學探索的方法;
(3)幫助幼兒獲得有關周圍物質環境的豐富知識經驗。重視情感態度培養,強調解決問題的過程和方法,比知識多少重要,應該使幼兒的身心得到愉悅,興趣得到尊重。
1.積極情感態度的核心是
有好奇和探究熱情,并有初步的科學精神和態度。好奇心在幼兒身上體現更明顯,他們對不熟悉的事物樂于嘗試和擺弄,在探索中,通過手與物體的接觸,認識了解世界,積累經驗,并建構他們的認知框架。實例1:幼兒通過觀察金魚,產生了“魚在水中睡覺嗎?它是睜著眼睛睡覺還是閉著眼睛睡覺?”的想法。科學精神包括創造精神、尊重事實、尊重他人不同意見。通過科學教育活動,使幼兒從小能從多角度看問題,能與同伴合作、分享交流自己的發現,提出合理建議,培養幼兒不受干擾,敢于對自己的操作做結論,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2.科學方法的核心是
獲得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的感性認識。通過實踐,教師將注意力放在幼兒學習“過程”而不只是重視“結果”。在活動中,嘗試通過觀察、比較找出答案,這些方法都能有效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和能力。實例2:在“小滾筒進山洞”科學活動中,幼兒感到很好奇,經過反復嘗試、探究,發現滾筒兩端口徑一樣大,從坡上滾下就會直行進入山洞;滾筒兩端口徑一大一小,就會向口徑小的一端拐彎,不能進入山洞,那么,如何使滾筒兩端口徑變成一樣大小,直行進入山洞?教師提供了布條、毛線、膠帶、廢紙杯等工具讓幼兒探究、操作。有的幼兒將紙杯、小滾筒口對口,底部對底部粘住,有的將小口徑纏繞上布條、毛線比以前變大,有的將口徑大的一端用剪刀剪開變小,使滾筒兩端口徑變成一樣大小。幼兒通過反復的動手、動腦實驗,小滾筒直行進入了山洞,使幼兒體驗到了發現的愉悅和成功的感受。
3.知識經驗的核心是
獲得有關周圍事物的認識及其相關經驗,并有使用它的傾向。實例3:大班實驗活動“有趣的轉動”,幼兒將在“調皮的風”中已獲得的風力的大小、風力的方向的經驗,運用到這個問題的探究上,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這種知識經驗的習得與應用對幼兒是有價值的。幼兒園科學教育過程的重要特點,就是將積極的情感態度和良好的行為傾向,科學方法,知識經驗形成統一。其中情感態度的發展是關鍵,科學方法是保證,知識經驗的獲得是基礎。在科學活動過程中幼兒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對幼兒現在與將來都具有重要影響的基本素質,是幼兒終生學習與發展所必須的寶貴品質。
二、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選擇能引發幼兒興趣的教育內容
對幼兒來說,科學思維的第一步是感官觀察,充分運用感官感知事物,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周圍環境中的一些有生命的事物更能激起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關注身邊動、植物開始引導,好奇心促使幼兒對感興趣的事物投入極大的精力和熱情,會感到驚訝、疑惑,就產生了探索奧秘、刨根問底的要求,表現出的特征有:1.情緒異常興奮、專注;2.自言自語;3.積極與同伴交流、討論;4.求助于教師。例如:戶外活動時,有位幼兒發現花壇邊上有一只七星瓢蟲,興奮的看著它,自言自語道:一二三四五六七,他的行為,引來了很多小朋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著:它吃什么?它怎樣睡覺?……而當他們遇到不明白問題,就問老師,幼兒獲得了所想知道問題答案,學會了有目地的觀察事物,描述所感興趣的發現。從引發幼兒討論的觀察興趣入手,引導幼兒養成穩定的注意力,把探索觀察中發現的現象、變化、疑問和自己的感受講述出來,教師及時捕捉、隨機引導,使幼兒在主動學習的過程中充滿自信心。幼兒期是情感體驗迅速發展的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性要求開始增強,同伴之間的情感交流,老師對孩子的親近,尊重與理解,接納與欣賞,都是幼兒所渴望的,會使幼兒產生安全感,有助于幼兒樹立自信心。興趣是幼兒學習和探索新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動力,是幼兒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先決條件。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幼兒的學習興趣也是引發幼兒主動探索科學的依據,它不僅能使幼兒提高認識活動的積極性和效果,還能使認識活動成為快樂的事,通過科學教育活動而獲取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小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使之具有主動觀察、探索、發現的學習精神。幼兒突出的特點是無意性、情緒性的作用很大。有趣、新奇的東西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在設計或進行科學教育活動時,在注意其教育性、可操作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趣味性,使之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科學活動開展的過程,就是牢牢把握住激發幼兒興趣這一主旋律,對活動內容和方法進行準確而靈活的選擇的過程,更重要的是科學教育活動能使孩子在活動中形成耐心、堅強和團結合作的良好品質。
二、主題情景創立,帶領幼兒走入文學世界
幼兒對于文學欣賞的能力還沒有得到充足的提升,因此在幼兒文學欣賞教育的過程中,幼兒很容易對文學書籍失去興趣或者是因為注意力的不集中而不能有效的進行學習。如果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能夠根據課程教學的內容,為幼兒文學欣賞教學設立合理的情景主題,帶領幼兒走入文學世界,那么在主題情景的熏陶下,幼兒對于文學欣賞的學習興趣更濃,對哲理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入。課堂情景的設立是幼兒文學欣賞的最佳方式,在文學欣賞教學課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文學中的故事情節,在班級設立各個特定的情景,并邀請學生扮演相關的角色,例如聰明的一休、三只小豬、聰明的小白兔等等,使得學生在文學欣賞的過程中通過直接參與的方式感受文學中的樂趣、體味文學中所折射的道理,而教師需要做好指引的工作,幫助學生自行進行知識的探索,以活躍的課堂氛圍帶動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對于幼兒來說,其性格和學習方式都是影響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幼兒的特點,在課程設置的過程中結合幼兒的特性來進行。幼兒的學習就是建立在游戲的基礎上,所以,教師應該保持整個課程氣氛的自由,提升課程的趣味性,讓幼兒對英語差生濃厚的情趣,這樣才可從根本上調動幼兒的學習動機,提升教學的水平。
2.有利于形成和諧的教學關系
從幼兒英語教學中可以看出,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是相對比較基礎的關系類型之一,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來有針對地進行課程的設置,同時還應該在學生們面前樹立相對比較良好的形象。將以人為本的思想融入到課程的教學工作中。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不斷激發學生們學習的潛能。這些學習目標的實現都以建立科學融洽的教學氣氛為基礎和前提。要讓幼兒學生們感受到人格的平等,這樣才可以激發學生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通過合作來提升幼兒的交往能力
從現如今的幼兒英語教學工作中可以看出,主要以合作的形式來進行,這也是新課標的基本要求。通過幼兒之間的合作,可以提升學生們之間的交往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將幼兒們分成不同的小組來進行學習和討論,這本身就是游戲教學的一種模式,在實際的應用中,幼兒之間必須要進行合作才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可見這種教學手段和傳統的教學模式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差異。長此以往,幼兒的交往能力必然會得到較大的提升,幼兒在掌握更多英語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提升自身的交往能力。同時,在現實生活中還能夠加強和別人的溝通,可見,采用游戲教學法的作用比較明顯。
4.有利于幼兒心理素質的培養
在采用游戲教學的過程中,幼兒一直都處于相對比較輕松和自由的氛圍內,在這一環境中獲得更多的英語知識,不僅可以有效的提升幼兒對知識的掌握能力,還可以在學中玩,培養自身的心理素質。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游戲教學法的實施具有較為明確的目標,可以在教學中包含著各種不同的游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實現專業知識和素質教育的高效結合,進而推動幼兒英語教學的高效發展。
二、常見的英語游戲的形式
1.英語角色表演游戲
現代幼兒學習英語一般只停留在聽與說上。而英語口語有時看似簡單的幾句話,但翻來覆去地念肯定會讓幼兒感到枯燥無味,因此利用游戲教學會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使他們在自然狀態下習得英語。這樣的教學形式幼兒十分喜歡,也容易掌握和操作,發揮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幼兒對這樣的游戲十分感興趣,通過動口、動手體驗成功,滿足幼兒的心理好奇,在快樂中得到發展。
2.英語智力性游戲
它以新穎、有趣的形式深深吸引幼兒。內容包括感知游戲,聽力游戲,記憶游戲,猜謎游戲及計算機游戲等。它能幫助幼兒獲得成功而建立自信和產生依靠的情緒,從而更增添了學英語的興趣。例如:在開展《水果》這個主題活動時,我以各種水果為道具,開了一個水果店。我準備了各種水果,然后我報一樣,讓他們拿一樣,接著問“What’smissing?”讓幼兒用英語說出什么東西不見了。此外,我認為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英語智力游戲中也啟到了很大作用。因為它能是幼兒的視覺感受和聽覺感受有機地結合起來,構成一幅視聽立體的英語畫面,營造出各種不同的情境,讓幼兒從中感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英語音樂游戲
熱愛音樂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對音樂的敏感程度,接受能力,領悟能力都比較強。因此,把音樂和英語活動融合起來,借助歌曲和節奏作為英語的載體,就能使幼兒在唱唱、念念、動作中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從而培養對英語活動的興趣。如:music chair,chant等。
二、關注日常生活中的科學體驗
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說過“兒童的世界是兒童自己去探索發現的,他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真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這一觀點清晰地闡述了科學活動中探索的重要性。同時從另一個層面上,也強調了科學啟蒙教育應生活化的教育要求。教師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幼兒生活在這斑斕的世界里,隨處都有讓他們好奇的事物和現象。教師應關注幼兒的日常生活,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抓住身邊豐富的科學契機。比如,到了冬天,孩子總會有這樣的問題:“冬天為什么我們的嘴里會冒白氣呢?”對于這樣的問題,老師可以生成讓幼兒做《水的三態變化》實驗的科學活動。這樣的活動既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增強其觀察的興趣,又可以使幼兒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學習科學知識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也會更高,探究的欲望會更濃。同時,教師的目光不僅僅局限于一次科學活動,應放眼于日常生活,利用各種機會,隨機地對幼兒進行科學啟蒙教育,引導幼兒自主地從生活中發現,從探索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