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3-17 20:36: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研究生畢業個人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近年來,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有了長足的發展,在研究生培養規模迅速擴大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和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是研究生教育教學及管理部門所面臨的共同任務。研究生畢業論文是研究生科學研究能力的體現,是衡量其能否獲得碩士學位的重要依據,其質量是衡量一所學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學水平、學生畢業與學位資格認證的重要依據。經濟法律的學習和研究,特別是畢業論文的寫作,最重要的是選題。論文選題就是文章將要闡述的主題,是經過挑選確定的研究方向、方法、內容和途徑。要做好論文,提高論文質量,首先要有好的選題。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往往是學生學術生涯的起點。因此,重視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對學生的論文選題給予適當的指導是非常必要的。
一、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寫作特征
1.學術性與現實性相結合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在管理和協調經濟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經濟法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對現實經濟問題的及時反映,經濟法碩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普遍關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但畢業論文是學術論文,學術性、先進性、獨創性是學術論文的基本特點,學術性是其根本和生命力所在。因此,要注意保證畢業論文中學術性和現實性相結合,既可以是直接對一些具有重要社會意義的現象和問題進行學理探討,也可以是在宏觀的現實背景下對一些純學術問題的新發現、新探討和新拓展。考慮到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與學科專業論文的區別,其對現實的關注和聯系并不是直接為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具體答案,而是通過對一些現實問題的探討推進理論創新和學科發展,或是對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從學理上探尋對策和給出一個較為理性的思路。經濟法專業碩士生在選擇畢業論文研究方向時,一方面要敏感認知現實經濟關系的法律需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論文的理論水平高度。
2.專業基礎與法學前沿問題相結合
作為經濟法專業碩士的畢業論文相較本科生論文而言,對論文的學術性要求更高。碩士畢業論文是對所學專業知識的綜合檢測,但不是對所學知識的簡單總結和復述,是以所學的專業知識為基礎研究并且探討學科發展中的學術問題,或是為一些現實問題的解決提供理論支撐。一句話,作為學術論文,它旨在考查學生初步的學術研究能力。畢業論文實質上是學位論文,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應當與學生所學專業和所要申請的學位掛鉤,要在本專業領域內選擇具有一定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的論題。因此,經濟法碩士畢業論文選題不僅要立足于專業基礎這一根本,而且要通過了解和把握經濟法學術研究動態來確定研究方向和課題,把對法學前沿問題的把握與所具備的專業基礎相結合。
二、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中的主要困惑
畢業論文的選題過程是一個發現和提出問題的過程,這一過程真正實施起來并不容易。在一定意義上,發現和提出問題要比解決問題困難得多。論文選題并不是憑一時的興趣、湊熱鬧、趕時髦就能做好的,而是需要認真地思考和論證,以明確自己的興趣所在、有無能力、基礎如何。
1.不能正確理解創新標準
有些碩士研究生考慮到寫作時間有限和自身的理論基礎,在短時期內往往很難形成新的理論,為符合畢業論文創新的要求,于是在選題是一味求創新,選擇自己根本不熟悉的經濟法前沿問題,結果在實際寫作中無法把握選題,也很難找到相關資料作為幫助,最后只能放棄選題。這些問題的出現,是因為對論文創新標準的理解不準確。其實,創新從根本上講就是人們對某些問題的認識能有所拓展、深化,其具體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并非只有推翻現有學說,另創一個新的學說或體系才算新,也不一定非得成一家之言。只要對某一問題的解決有推動、有幫助,對人們的認識有啟發、有拓展,能對學科發展增添“一磚一瓦”,都稱得上創新。因此,創新不僅是推陳出新,提出新學說、新觀點,也是在已有研究基礎上發現和補充新材料,開啟新視角,做出新論證,引進新方法和新手段,以及做出新概括和新的語言表述。即使能較為系統地提出和闡述一個未被注意的新問題,一時又未能解決,也算是有新意。
2.不能正確判斷選題的價值
在當前這個利益多元化的時代,經濟關系紛繁復雜,經濟法所涉內容也十分廣泛。經濟法碩士研究生在選擇論文選題時,有時很難判斷所涉問題的重要性。例如:有學生因為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計劃寫“企業工商登記法律問題研究”。這個選題表明上看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是個可行的選題。但仔細推敲,在這個制度中如果是探討工商登記的內容,則成為具體的經濟技術規范的推敲,容易寫成工作報告:如果從工商登記的程序探討,則偏向于政府的行政管理體制,與經濟法研究內容有所偏離:如果從企業行為角度分析,則偏向于律師實務研究。很難從理論高度進行發揮,提出有學術價值的觀點。只有從企業的市場準入一般規則角度探討企業工商登記的相關問題,才是比較好的選題。但這樣的話,論文選題變成了“市場準入一般規則研究”。因此,經濟法研究生在做畢業論文選題時,首先應該注意考慮選題的理論基礎,能否有適當的理論可以用來分析該問題;其次再考慮選題的現實意義,是否值得花時間去深入研究來滿足現實的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判斷選題的價值。
三、對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選題的幾點建議
1.選定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
選題,就是選擇什么樣的專題作為自己學習、研究的具體方向。經濟法所涉內容比較繁雜,學科之間差異性也較大。例如:市場管制法律制度和宏觀調控法律制度研究的重點和基本思路就有很大差異,而每個人由于各種主客觀條件所限不可能精通一切。因此,要確定自己的選題,首先要對幾年學習所積累的知識作簡要的整理,總結一下自己究竟在哪些方面有所得、有所思、有所長,對哪些只是一般了解,從而將注意力凝聚到最能體現和發揮自己知識特長的某一點上,以此為基點通過了解和把握經濟法學術動態,找到合適的研究課題。
2.結合學界研究主流方向來判斷選題
不同時期學術研究的注意力、側重點等總會不同,相應地在法律研究過程中會有一些相對研究集中的熱點問題。畢業論文要合理選題,應盡可能全面了解和把握學術動態,對經濟法領域所討論的各種問題及其代表性觀點、學說均應有基本了解,同時又要結合自己的專業基礎和興趣有所側重,突出重點。這樣能夠保證自己的論文有足夠的資料來分析論證。經濟法學術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存同求異”的過程:“存同”,才能建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統一平臺。對經濟法碩士研究生來說,先準確理解經濟法的基本理論、基本學說,才有可能正確運用理論解釋現實經濟問題;而“求異”是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不能人云亦云、拾人牙慧,這樣才能體現自己論文研究的價值,才能推動學術發展。特別是對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不必要一味跟風作為選題,因為如果是熱點問題,許多學者都從多方面對該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全面的探討,對碩士研究生而言,選擇這樣的題目風險比較大,很難發現新的思考角度或者形成新的觀點,容易造成最后寫作的困難。
3.選擇合適的角度建立選題
論文選題是對平時所學知識的一個梳理過程,也是對平時所思考的問題的梳理和總結過程以及二者的綜合過程。經濟法研究領域中許多問題都可以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和討論,學生可以在對所學課程有了基本了解和興趣的基礎上,從自身的角度綜合運用各種思維方法來進行選題。例如:在財政制度領域,長于理論抽象思維的學生可以考慮研究財政法的本質、財政法的基本原則、財政法律制度在經濟法中的法律地位等問題;偏愛實證研究的學生可以分析具體財政制度,如轉移支付制度的分析、預算法的完善、財政體制的改革等等問題:擅長比較研究的學生可以通過歷史分析中國財政法律制度變遷、結合其他國家財政法律制度進行比較研究……無論在經濟法的哪個領域選題,都存在一個怎么思考和總結的問題。需要綜合運用同向思維和逆向思維、聚合思維和發散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形式思維和辯證思維等各種方法,以明確自己的知識儲備與能力、興趣與所長,以及當前學術動態中的定論、爭論、未論所在,并從中找到需要研究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查閱大量文獻,提煉選題,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訓練和基本功的培養。
4.查閱相關文獻來輔助選題
選題的判斷必須建立在大量查閱文獻的基礎上,特別是在確定研究方案時,需要考慮論題是不是有相關資料來加以鋪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大量文獻資料的參考很難寫出高質量、高水平的論文。在經濟法研究中確實有一些領域研究學者很少,這樣導致相關的文獻資料也很少。例如:對我國特殊形態的一些企業的現狀以及法律調整,如集體所有制企業、建設兵團等方面研究資料就非常少。由于畢業設計環節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設在畢業前夕,很多同學將絕大部分時間放在找工作上,大部分同學都很難有時間和精力進行原始資料現場調查和研究,只能進行二手文獻的查閱。因此,在選題時應該考慮現有文獻的基礎,對文獻進行初步的查閱,這樣可避免最后寫作過程中因資料來源的單一而削弱了畢業論文的說服力。
家中兄弟姊妹七人,童年時天天、月月、年年以山芋充饑。少年時代,為了掙學費,寒冬臘月,他踩在厚冰殼上,有時腳就浸在冰冷的水中,跟著大人在葦灘割蘆葦。
因為窮,高考分數過了北大、清華錄取線,也不得不接受可免學雜費并可享受補貼提前錄取的揚州大學師范學院的通知書。
還是因為窮,復習考研時,患上感冒不敢就醫,轉成肺炎,差點沒念成研究生。就是這些,讓滕有璽決定,畢業后要做一支“帶橡皮的鉛筆”。
滕有璽說,畢業后從事本專業就是一支普通的鉛筆。如果不想“循規蹈矩”、平淡度日,不妨嘗試做一支“帶橡皮的鉛筆”。
滕有璽自己就是這樣。學的是師范類化學專業,卻沒有去學校當老師。為了不做安安穩穩的“普通鉛筆”,1997年研究生畢業后,他選擇了蘇州固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一家只有300人的校辦企業。
他是怎樣去做一支“帶橡皮的鉛筆”呢?
滕有璽進公司后第一個目標是當好技術員,忘記自己研究生畢業。別人練習一遍,他練習三遍,別人白天學,他白天晚上都學。為了做到第一,工作之余,他四處向大師們學習,聽各種講座,上各類培訓班。學習、實踐、總結,再學、再實踐、再總結,一輪又一輪,一年又一年。部門助理、部門經理、部長,每一個崗位都是這樣。直到擁有自己的事業、自己的別墅、自己的車和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終于有一天,38歲的中國最大半導體制造商蘇州固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監事會主席,蘇州通博電子器材有限公司董事滕有璽突然意識到,自己擺脫了貧窮,過上了大多數人夢想的生活。于是,又寫下記述自己親身經歷的勵志書――《窮人的出路》。網站連載,引起轟動。回母校現場簽售,大學生們早早排起了長隊。
母校授予他“揚大大學生創業導師”稱號。“帶橡皮的鉛筆”的故事就是受邀回母校為學弟們作報告時講的。
本院致力于醫學研究生培養,尤其是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方面開展大量的工作,同時,也對教學和管理模式進行探索和創新。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科研與臨床實踐階段,注重發揮導師、教學秘書、輔導員、黨政管理及科室影響在研究生培養中的管理效能,探索出一套以研究生為主體,以“多崗位”共盡職責的“五位一體”管理培養體系。通過該管理模式,本院研究生畢業臨床技能考核水平較以往有所提高,學術量不斷增加,臨床意識、崗位意識和學術意識增強。
2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管理基本原則與要求
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本院始終堅持以研究生為中心,研究生導師、教學秘書等“多崗位”共盡職責,按照“以人為本、規范培養、互聯互通、科學成才”的原則,構成研究生培養網絡體系,科學規范地協助研究生成才。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本院通過綜合的管理措施,以醫院的整體力量為依托,形成協作高效的研究生培養網,中心內容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醫學人才,范疇核心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內容關鍵是科學培養。
3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管理新模式
加強教學醫院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管理效能,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是教學醫院的職能所在和必然追求,本院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方面開展大量的工作,同時,也對教學和管理模式進行探索和創新,形成“五位一體”的管理培養體系。
3. 1加強研究生導師核心引導作用
導師是研究生學習歷程中經常接觸的最關鍵人,對研究生尤其是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理論知識、科研能力和臨床技能川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本院高度重視發揮導師的教學指導作用,按照“責任制”和“傳幫帶”的基本原則,要求和組織導師開展教學工作。本院要求導師或帶教老師每周開展一次教學查房、每月開展一次疑難危重病例討論、每季度開展一次科研進展匯報,導師務必親自與學員交流討論,形成共識;學員的輪轉報告、工作及科研進展也需由導師簽閱。院教學管理部門負責督導檢查,將考核結果計人導師個人教學誠信檔案及科室目標考評,積極引導導師注重教學、投身教學、熱愛教學,努力提高導師的教學參與度。
3. 2強化科室教學秘書服務意識
教學秘書是研究生與導師、科室領導及院教學管理部門溝通交流的多重紐帶和橋梁,教學秘書的作用直接影響研究生教學質量的高低。本院建立教學秘書管理制度,按照“教鞭”和“牧羊犬”的基本原則,要求教學秘書組織和管理教學工作。本院要求教學秘書,每月組織本科室學員交流學習狀況,并逐一與學員導師交流匯報;每季度收集學員學習和科研進展,形成書面報告報院教學管理部門;每年總結所屬學員學習科研狀況,以此為標準參加教學先進個人評比考核,同樣考核結果計人個人教學業績和科室目標考評,促進和提高教學秘書參與教學、管理教學的熱情。
3. 3營造科室成長成才的學術氛圍
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與管理特點是密切接觸臨床,需在臨床實踐中鍛煉和培養,因此科室學術氛圍對研究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熏陶和影響作用。本院建立教學和科研聯動機制,按照“清無”和“掃盲”的基本底線,要求科室積極開展科研和教學工作。本院要求科室必須有課題、論文和獎項,對于“三無”科室和人員,將取消相關科室和個人招生、帶教、職稱晉升和評功評獎資格,以此督促和倒逼科室積極申報課題、撰寫論文,推動科研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科室學術氛圍,并以此帶動和促進科室臨床工作的開展,為學員的學習和科研提供更多的機會,也對其成長和今后的工作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3. 4強化教學輔導員的協調管理職能
輔導員是學員的生活和思想指導老師,對學員的日常管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有著直觀重要的作用。本院參照大學校園做法,按照“德教”和“心教”的根本需求,建立和引人教學輔導員制度。本院要求,擔任教學輔導員崗位的人員必須具有一類重點醫學本科以上學歷,具有積極的生活和工作態度,具有愛心和熱情,以此樹立充分信賴的高尚形象和重要角色。教學輔導員是教學管理部門、導師及教學秘書的一個有力補充,輔導員是在思想和生活中密切接觸學員的專職教育人員,加強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加強研究生與科室的有效溝通和管理。
3. 5積極發揮行政及黨建管理效能
但是,由于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對本科專業自考生這一特定群體,就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于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么"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quot;寫什么"不明確,"怎么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后確立。
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
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
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后,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于豐富、完整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第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時展的產物,是適應科技和社會發展需要而形成的一種特殊的高層次的教育形式。它的發展受到所處社會環境各種復雜因素,包括國家戰略、社會需求、科技水平、教育基礎和教育政策等若干重要因素的影響;同時,研究生教育又對社會及其若干重要方面變革和進步產生巨大的推動力。21世紀以來,國際綜合國力的競爭逐漸表現為各國人才的競爭,而各高校研究生教育又直接關系到國家創新人才的培養和高端人才的貯備。近些年,研究生教育招生規模的超常規發展以及社會需求的多樣化,勢必要求原有的學術型高層次人才培養模式發生相應的變革。對社會發展來說,更需要大量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專多能的應用型、復合型、工程型、職業型高層次人才。面對社會需求的變化,研究生教育必須重新定位,培養模式必須變革。如何改革與完善現有的研究生培養模式,以進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本文主要調查了工科專業學院在讀研究生對現行培養環節的切身體會和近年來學院畢業生的就業發展狀況,著重分析了研究生成長軌跡與培養模式及培養體系間的關系并對其進行總結,從而驗證了學院研究生培養機制的可行性,為進一步改革提供借鑒。
二、研究生培養過程調查
本節主要針對工科專業研究生的培養過程進行調查分析,從課程設置、思想教育、課題研究以及實踐和培訓的情況來反映學院現行培養模式的特點。
1.調查對象
為了更全面有效地對工科專業研究生培養過程進行分析,調查前期制作了有針對性的調查問卷,并通過郵件形式發放。重點調查對象可大體分為兩類:在讀研究生和已工作的畢業生。其中在讀研究生問卷發放200份,收回157份,畢業生發放50份,問卷收回27份。
2.調查內容
根據在讀研究生的實際感受,各類課程的重要性排序如圖1所示。從中可以看到,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普遍被認為非常重要,公共實驗課重要性稍差。而專業實驗課則評價不高,其中原因可能是學院專業實驗課程設置與學生的期望有一定差距。另外,學院針對學歷碩士和工程碩士的培養方案雖然不同,但實際在實驗設置上的針對性和差異性并不明顯,故學生從中獲得的能力提升并不顯著。
從圖2對畢業生的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基礎類課程重要性稍大于專業或實驗類課程,但總體來說這五類課都比較重要。這說明,研究生階段課程學習和實驗操作都是非常關鍵的培養環節,而由于將來工作內容可能與所學專業不同,專業性太強的課程往往用處不大或者只能應用一段時間,相比之下,基礎課程由于具有基礎性、廣泛適用性以及持續性的特點,對于一個人在工作中的作用反而更加重要和持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基礎知識穩固就好比捕魚技能精湛。這也提示所有在校研究生,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打下牢固的根基,同時不可忽視其他類課程的學習,擴展知識面,鍛煉實際動手能力。
關于教學方式及其效果的調查結果如圖3所示,均為畢業生的選擇。大多數人認為PPT展示較優,少數的人則認為傳統的手寫板書教學效果更好。PPT展示是近十年來逐步興起的,目前來說也是最常用和最靈活的一種展示手段,它形式多樣,條理清晰,比較容易制作且方便老師控制授課時間。但由于其電子形式方便傳播易于拷貝,也導致隨之產生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及逃課的不良現象。此外,課堂上同學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觀看PPT上,不經意間就減少了師生間的交流。與之相比,傳統手寫板書的形式可以使同學們在聽課時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授課老師的講課節奏會有所下降,有利于同學們寫筆記和隨堂理解所授課的知識。因此,如何將二者的優點結合,是一個值得教師們以及學校思考的問題。
關于課堂形式,絕大多數畢業生還是認為互動提問的方式更有助于課堂內對所學知識的快速掌握,同時可養成學生主動積極的學習心態。談到作業和考核的形式,大多數畢業生認為不必拘泥于一般的課后練習題和期末考試,或許加入讓學生主動性更強一些的自主研究和研究報告的形式更為可取。
目前,研究生數量逐年增加,體現了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對于高學歷的研究生進行思想教育到底該采取何種形式、占用多少時間精力,是一個必須要認識清楚的問題。從調查結果圖4來看,在校學生普遍認為學校的思想教育對學習和生活的影響很小,可見對學校而言思想教育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圖5對畢業生關于思想教育形式的調查結果顯示,他們最希望采取的教育形式是公益活動,其次是專題講座、支部討論和走訪慰問活動。總之,靈活實際的教育活動更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從圖6可以看到,在讀研究生絕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實驗室度過。而畢業生們也普遍認為,在教研室課題上是應該付出較多時間的,如圖7。但同時畢業生們也提出,將過多時間花費在課題研究上似乎也不太可取,研究生生活不應該枯燥單調,除了搞研究也應該培養其他方面的能力,比如交際能力、實踐能力等。
圖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為什么研究生在面臨就業時會有很多的困擾和疑惑,如不了解未來工作的內容,不清楚三方協議等問題。在讀研究生對本專業就業等信息的普遍匱乏,說明專業發展形勢和就業政策培訓的開展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工科背景十分濃厚的學院,培養的大部分畢業生都在工科系統內工作。所以在校階段,學生們大都有參觀科研單位、了解行業發展形勢的心愿,參看圖9。這對于培養學生職業精神和有的放矢的知識學習方法都具有重要意義。
3.培養過程調查小結
從以上各個方面的調查研究中可以看出,在工科專業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基礎類課程與專業類課程要求普遍較高,這與相關就業單位對工作者的素質要求是相當吻合的。基礎知識扎實、專業知識廣博的人才會在相關領域有所作為。同時,思想品德高、個人修養好也是必備的素質。盡可能早地融入教研室課題研究,能幫助在校研究生形成科學研究的思路,以適應未來科研工作的環境。而有效的實踐和培訓環節,是塑造一個知識裝備完全、思想先進靈活的優秀研究人才必不可少的過程。
總而言之,培養方案中的重點要求都體現在了目前的培養過程中,然而這種培養過程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仍存在一些可以改進和完善的地方。比如,雙導師制作為一種適合工程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的導師聘用模式,已經得到了學生和社會的基本認可,但在具體的培養環節中尚未發揮出應有優勢。此外,某些課程的教學方式略顯呆板,學生的參與程度較低。
三、畢業生就業發展調查
本節主要根據北京某工科學院2000年到2009年畢業生就業統計數據,分析總結研究生畢業后的發展狀況和系統內外兩種不同的發展模式,并以工作多年的畢業生角度提出對在校研究生的培養建議。
1.就業發展狀況
該學院研究生主要就業去向為科研單位,高等院校、部隊、升學、出國的人數所占比例較少。統計人數為156人,其中100人進入相關科研單位工作;從就業地點分布來說,96人在北京,16人在上海,44人在其它地方。
該學院研究生畢業生中,大多數人選擇了與本專業相關的系統內單位就職,也有少部分選擇去系統外或自行創業。大體來看,可分為系統內發展和系統外發展兩種模式。系統內發展是指在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從事專業有關的科學研究或工程項目。該發展模式下的畢業生具有強烈的職業精神,吃苦耐勞,踏實細致;工作方法上,都是從學校環境中單純的自我學習轉變到在工作中學習和提高;思想認識上,都具有較強的合作創新精神。系統外發展的院友有多種選擇,比如自主創業或外企、私企擇業,一般來說,系統外的院友發展歷程不同于系統內就業,沒有學校的引導和教育及眾多前輩的經驗和幫助,系統外就業需要畢業生擁有更多的勇氣、對自己更清晰的了解,以及對未來更明確的規劃。
2.對在校生的建議
(1)建議在校生不但要認真學好老師指定的課程,縱向拓深知識,還要橫向聯系各科知識,加強它們之間的聯系,從而將知識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加以靈活運用;必須鍛煉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利用學校的實驗室,提高動手能力。
(2)選擇工作時,按照自己的興趣,要考慮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長處;剛畢業要學會“放低”自己,不要眼高手低;如圖10所示,科研院所在招聘時最看重的還是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如圖11所示,研究生期間最應該培養的前五項能力分別是:溝通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研究能力。
(3)作為一名在校生,一定要學會合理支配自己的時間;培養個人修養,注意言談舉止;作為新時期全面發展的人才,應培養一些業余文體方面的愛好。
四、總結
從以上調查分析可以看到,不論選擇系統內還是系統外發展模式,工科專業學院的畢業生大都能規劃并實現適于自身發展的職業生涯。從就業單位類型與地理分布可知,絕大多數畢業生能夠在相關系統內得到良好發展,涌現出一大批科技精英和治國棟梁,躋身于總師和管理的一線。這些都與工科專業研究生培養方針“拓寬基礎、瞄準前沿、構建團隊、自主創新”是一致的,同時也是對研究生培養機制的肯定。
參考文獻:
[1]余峰.基于創新能力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研究[D].武華中師范大學教育學院,2009.
[2]張郁.對我國研究生培養機制的思考[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1,(10).
[3]路萍.我國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文法學院,2006.
一、引言
改革開放30多年來,通信行業是發展最迅速的行業之一,對高素質通信專業人才的巨大需求,推動著通信相關專業的發展。近年來,通信相關專業成為了廣大考生追捧的熱門專業,在研究生入學考試中,多數學校的通信相關專業生源都比較好。從規模上來說,我國研究生教育可以用兩個“超百萬”來形容:畢業研究生超過百萬,在校研究生超過百萬[1]。
隨著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通信專業研究生的培養問題日益突顯:培養模式單一,師生關系冷淡,畢業生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等。同時,受到近年來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通信相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逐年增大。
為適應社會的需要,增強畢業生的競爭力,近年來,針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諸多學校在這方面做了一些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教學和研究工作中,筆者針對通信專業研究生的培養做了一系列思考。筆者主張對研究生進行分類培養,同時利用每周的學習和研究總結(下簡稱周總結)推動研究生教學工作的開展,以期對通信專業研究生的培養起到一定幫助,解決現有培養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二、分類培養,拒絕“一視同仁”
無數教育學者呼吁,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但在研究生的培養中,筆者認為要恰恰相反:對研究生應分類培養,要拒絕“一視同仁”的培養模式。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剛入學的研究生在基礎理論知識、實踐動手能力、職業規劃等各方面往往存在較大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筆者認為,從適應研究生個性化發展、培養社會需求人才的角度出發,有必要采取截然不同的培養方式。
1. 依據基礎能力進行差異培養
通信專業知識面廣、理論多且抽象,沒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想要學好通信幾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剛入學的研究生在基礎理論知識及實踐能力方面往往參差不齊。筆者認為,在研究生入學后應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學生的基礎,因材施教、差異培養。
(1)以綜述撰寫為起點,完成初階學生基礎的迅速補缺
研究生的培養不是本科時的群體式教育和“廣撒網”式的教育,而是要讓他們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急需知識,即要高效率的學習。針對基礎知識薄弱的研究生有哪些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呢?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撰寫綜述可謂是一條不錯的措施。而且由于可選題目的靈活性,它不僅僅適用于基礎薄弱的研究生,通過這種方式讓其他研究生了解學科的發展趨勢、鞏固基礎知識,也未嘗不是一種好辦法。
首先,在查閱文獻的過程中,可以鍛煉研究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論文寫作能力。對于一個研究生來說,信息收集能力是其最為基礎的和必備的技能,查閱文獻可使這種技能得以充分的鍛煉。同時,綜述的撰寫,也可以讓研究生提前熟悉科技論文的寫作,為日后的學術成果發表作好鋪墊。
其次,閱讀高水平的文章,不僅可以幫助研究生了解所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還可以非常直接地補充研究工作所急需的基礎知識。優秀的論文,特別是碩博畢業論文,往往會對相關基礎知識作詳盡的闡述。閱讀這些優秀的論文,通過對文章中出現的知識點進行深入學習,可以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后,研究生能力便會發生質的飛躍。
通過這種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可以避免基礎理論知識學習的盲目性,而且還可以避免單純看書或抽象理論公式推導帶來的挫敗感。對下一步的學習和研究工作來說,也是一個好的開始。
(2)以項目參與為牽引,推動進階學生的發展
研究生教學的核心,應該是讓他們掌握學習能力、創新能力以及進行科學研究的技能。對工科研究生而言,衡量其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就是其做項目的能力。因此,在研究生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穿插著怎樣去搞科研。為此,筆者主張對已經具備一定理論功底的學生,應該以實際項目參與為牽引,推動其發展,讓他們在具體項目的完成過程中切實的提高其科研技能。
相比本科學生,研究生應具備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獨立完成科研任務的能力。這要求他們不但要有良好的學術素養,同時要有嚴謹的科研思維及熟練的科研技能。對于剛著手項目的研究生來說,導師在初期的指導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俗話說,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研究生在初期的行為和習慣將會對他們日后的研究工作將產生巨大的影響。在筆者看來,科學研究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循環迭代的過程:從制定方案、實施方案、分析結果,到修改方案、再次循環,直至最終得到滿意的結果。然而在這個過程中,研究生很可能要面臨無數次的跌倒和失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研究生導師要做的事,就是讓這種循環迭代的次數盡可能的減少,特別是對剛著手項目的研究生,應該引導他們通過最短的路徑得到最為滿意的結果,而不是看著他們徘徊在越走越遠的彎路上。一個良好的開端,對于他們日后的科研工作而言,是一種可以效仿的成功經驗。因此,導師的適時指點和恰當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剛著手項目的研究生,研究生導師應首先傳授他們良好的科研方法和項目經驗(這些方法和經驗可能來自于導師的長期積累,也可是借鑒他人的成功方法和經驗),待他們漸漸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后,方可放心的讓他們投身到科學研究工作中去。
2. 按個人發展規劃進行培養
在研究生教學過程中,研究生的個人意愿,特別是研究生的個人發展規劃,是導師不得不參考的又一重要指標。筆者發現,隨著研究生對學習生活的逐漸適應,幾乎每個研究生都會對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有一個或明或暗的規劃。這些規劃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從事技術性工作、從事非技術性工作和繼續深造。為此,導師在教學過程中,不但要因材施教,更要“因愿施教”,這樣才能更好的滿足研究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
(1)針對從事技術性工作的研究生
針對計劃在研究生學業完成后,從事技術性工作的研究生來說,研究生導師應該充分加強他們的技能培養。這一類研究生畢業以后大多會加入到通信及電子相關企業,從事研發工作;又或者加入到大專院校從事教學工作。以某高校為例,2007年至2010年間的2千多名通信類專業畢業研究生,85%以上的研究生最終選擇了在國內大型通信運營企業(如移動、聯通、電信等)、電子制造企業(如中興通訊、華為、大唐電信等)和高等院校就業[2]。
從事技術性工作的研究生,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當結合這一部分研究生畢業所從事工作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應該著重于技能培養和專業知識應用培養,為他們今后步入企業鋪平道路。筆者認為,行之有效的辦法是盡量多的讓這部分研究生參與到來自企業的項目中去。通過這些項目的參與,他們可以感受到:相關企業在做什么,需要什么技術,自身尚缺乏什么知識,等等。從而在知識儲備的過程中,這部分研究生的學習和研究會變得更加有針對性。
(2)針對從事非技術性工作的研究生
針對計劃在學業完成后,從事非技術性工作的研究生而言,應加強他們的管理能力和組織表達能力的培養。在每一年的畢業研究生中,都有一部分會加入到政府部分、公安系統、銷售以及創業等隊伍中。針對這一部分研究生,筆者認為,應該更多的為他們提供創造管理、組織和社會實踐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加入到研究生骨干隊伍當中,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參加到社會調研、科技服務、掛職鍛煉等社會實踐中[3]。在這些實踐活動中,他們可以充分鍛煉其日后工作急需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3)針對期望繼續深造的研究生
對有繼續深造規劃的研究生,應加強他們的學術能力培養。對于這部分研究生,學術能力的培養應放在首位。應積極的為這一部分研究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術氛圍。可以采取舉辦研究生學術論壇,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等方式拓展他們的視野,為其營造學術氛圍。同時,一個好的研究課題對于這一部分研究生的繼續深造也是大有裨益。筆者認為,在注重研究生學術能力培養的同時,必須加強學術誠信教育,讓研究生養成良好的學術素養和品德:能抵制浮躁社會風氣對其自身的侵蝕[4],能拒絕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5]。
三、以周總結為平臺,促進研究生教學工作的開展
周總結,是一種對一周學習和研究工作進行匯總和自我剖析的學習研究總結形式。筆者要求研究生上交的周總結中應當包含的基本內容是:本周工作重點、每日工作計劃及完成情況、一周工作總結、下周工作計劃。在研究生教學過程中,對寫周總結的作用,筆者進行過長期的探索。從長期的實踐來看,堅持寫好周總結的習慣,益處頗多,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 工作有計劃
從長期的實踐看來,周總結能夠讓研究生的短期工作變得有目的、有計劃。科學研究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枯燥、乏味的,如果一個研究生對自己的學習和研究工作只有一個長期計劃,甚至根本沒有計劃,這樣很容易讓其對學習和研究工作產生倦怠情緒、對工作失去熱情。相反,如果制定了詳細的短期工作計劃,在無形中可以不斷促使學生去思考自己的學習及研究任務的進度,對其產生一股巨大的推動力,這就可以讓其在遇到困難時不折不饒、迎難而上。
2. 實施有監督
對周總結的實施來說,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本身就是一套有效的監督體系。通過這份周總結,導師可以全面掌握學生的工作開展情況,這就不斷促使學生努力去完成周總結中的計劃,而不至于讓工作和匯報只是流于形式。
雖然筆者并不主張指導老師和研究生之間產生所謂的對立情緒,但是筆者認為,導師具備一定的威信,對研究生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是一味高效的催化劑。
3. 成果有記錄
周總結,其實是研究生在學習和研究過程中的成果總結。通過這種定期的匯總和問題剖析,將自己辛勤耕耘的成果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對學生自己來說,其實是一種獎勵和肯定。積跬步,至千里;點滴積累帶來的量變,在某一個點,將會爆發出質變的能量。同時,若學生在日后遇到同樣的問題,可以非常方便的查找到自己總結下來的解決辦法,這對以后的研究工作也是一種有力的技術支撐。
4. 師生有溝通
通過一份簡單的周總結,導師可以充分了解研究生當前在做什么、怎么做的、遇到什么困難、需要什么幫助、下一步打算怎么做等一系列重要信息,這可以讓導師的指導工作變得更加有針對性。而導師在周總結中回復的意見或幾句點評,又會對學生的工作產生積極的指導作用。這樣,不但促使雙方工作的順利進行,而且可以促進師生溝通、加強師生感情。
四、結論
為了提高通信專業研究生教學的效率,提搞研究生培養的質量,達到研究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以及社會對高素質通信專業研究生的需要,本文從研究生的分類培養以及充分發揮研究生周總結作用兩方面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本文討論的研究生培養問題始終存在。希望在日后的教學和研究過程中與教學同行共同探索,提出更有益于通信專業研究生培養的建議和方法。
1、“西華大學2011年信息工程特色專業建設項目”(項目編號:2010TSY301);
2、“四川省教育廳符合地方需求信息類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教改項目”(項目編號:700337)
[參考文獻]
[1]來茂德,沈滿洪,陳凱旋.培養機制改革:新時期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路徑選擇[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7(12):1-5.
[2]王昆.通信類專業畢業研究生就業狀況與就業指導對策分析[J].學園,2010(15):5-6.
[3]陳聞.關于研究生社會實踐的思考[J].社會科學家,2009(3):131-133.
[4]張穎.研究生學術誠信保障體系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1): 57-61.
[5]朱彬,劉英輝,劉念.學術不端與研究生學術規范教育[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 (8): 267-270.
一、研究生就業指導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系統的研究生就業指導課程,就業指導工作變成應急性指導
目前,我國各高校對研究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重視程度不高。針對就業指導而開設的課程也大都在本科生階段,而且大都開設在本科畢業前夕,在研究生階段開設的相關課程很少。大多數院校在研究生畢業前夕僅由輔導員講授一些當前就業形勢以及本專業主要面向的就業單位等信息,就業指導體系很不完善。這就造成很多學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就業機遇。此外,繼續在本校讀研的學生,雖然在本科階段接受過就業指導,但因為當時沒有就業壓力,不夠重視,所以在研究生畢業找工作時往往出現準備不足、認識不足等問題。
2.研究生就業指導人員缺乏專業性,專職的研究生就業指導教師匱乏
以東北大學為例,2011年研究生就業工作正式納入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統一管理,標志著東北大學研究生就業工作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道路。不過,學校負責就業指導的專職教師還是較為熟悉本科生情況的,對研究生就業相關知識了解較少,不能全面系統地進行輔導。負責研究生就業指導工作的還是以各學院研究生輔導員為主,專職的研究生就業指導教師十分匱乏。研究生輔導員普遍年輕化,社會經驗和求職經驗都不是很豐富,很多建議都是從書本上學到的,沒有經過現實的檢驗,不能給學生提供切實有效的建議。同時,僅有少部分研究生輔導員受過就業方面的專業培訓并獲得相應級別的資格證書,相當一部分輔導員是從工作中總結經驗,專業水平和業務素質亟待提高。有些研究生輔導員身兼數職,如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輔導、學生事務工作等,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由于研究生輔導員的工作內容跟所負責學生的年級相對應,因而每兩年負責一次就業工作,這不利于跟企業長期密切溝通,客觀上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
3.就業指導工作缺乏個性化、針對性指導
研究生輔導員處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第一線,工作范圍涉及學生日常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最能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在指導就業工作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點、專業能力、個人需求、綜合素質等因素,有針對性地提供指導和幫助。目前,研究生就業指導工作內容基本局限于就業政策宣講、就業信息和就業率統計等,對學生的個人特質與職業間的最佳匹配、就業單位選才理念、學生需要具備的專業素質等問題關注得很少,市場建設工作還有待加強。
二、建立全程化就業指導體系的就業指導工作新模式
研究生具有年齡跨度大、思想觀念開放、專業知識豐富、價值觀念復雜化、選擇工作時注重長遠發展等特點,這就需要建立全程化就業指導體系的就業指導工作新模式。
在研究生入學之初,就應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幫助研究生盡早確立自己的目標。研究生畢業人群流向主要為出國留學、國內繼續深造和就業。結合這三個方向的特點,制訂相應的指導計劃。對于準備出國留學的研究生,可提醒他們盡早參加GRE、雅思等英語考試,早日突破出國留學的外語關。對于繼續深造的研究生,應督促他們養成查找學術資料、鉆研基礎理論等習慣,為繼續深造打下堅實基礎。對于準備就業的研究生,可以在其剛入學時就將用人單位的選人理念以及職位所需素質技能介紹給學生,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有側重地掌握專業知識,對自我有客觀正確的定位,針對自身條件,查漏補缺,化就業壓力為學習動力,充分做好就業前的準備工作。
針對二年級學生,全面開展專業職業技能訓練,建議學生考取相關技能證書。根據現在的用人單位看重學生技能的情況,讓學生在校期間盡量考取一項專業技能證書,從而使畢業生在就業方面有競爭力,并提高就業質量。由于工科研究生的工作選擇往往以研究生階段從事的科研活動為基礎,因此,還應鼓勵學生盡可能多參與一些實際的科研項目。此外,要積極為學生搭建與企業交流的平臺,開展到企業參觀、實習等活動,加強學生對企業環境、企業文化的認知,為學生爭取到更多的參與社會實習、實踐的機會。對于準備應聘外企或大型合資企業的學生,鼓勵他們充分利用假期進行英語口語能力的集中培訓。在找工作前夕,開設就業指導課,集中開展求職咨詢與輔導活動,包括就業政策變化、往年就業去向、各單位信息統計、簡歷制作、面試技巧、慎重簽約、毀約等問題,為學生詳細講解,讓學生積極行動起來,抓住機遇,最終實現搶占就業崗位的目標。
三、就業指導創新模式的探索
1.注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
目前,很多研究生在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漸漸迷失了方向,缺乏明確的人生奮斗目標,就業觀出現了嚴重偏差,在就業選擇上過于功利,或出現跟風、攀比的現象,研究生集中擁向“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而對二、三線城市不屑一顧。很多學生還表現出對工作的理想化追求,要求用人單位工資福利、地理位置、工作環境十全十美。
這些問題的出現要求研究生輔導員必須注重引導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樹立良好的就業心態和就業觀念,引導學生客觀地進行自我剖析,分析當前就業形勢,合理選擇就業方向,鼓勵學生本著務實的態度,尋找適合自己的崗位。
2.推進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向專業化、專家化方向發展
就業指導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專業性,這就要求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輔導員不僅有足夠的責任心和工作熱情,更應該努力提高自身就業指導的專業素質。就業指導教師應該具有本學科的專業背景,這樣才能充分了解企業的需求和本學科專業學生素質能力培養側重的方向,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就業指導。同時,就業指導教師還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法學等相關知識,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就業指導工作要求。實踐證明,專業化師資隊伍是完善就業指導體系的重要基礎,學校和學院應該有意識地培養長期專門負責研究生就業工作的教師隊伍,進行系統的就業市場開拓、職業生涯指導、心理教育等培訓。同時,定期派專業教師到企業或公司走訪,了解對方崗位需求,積累招聘經驗,以便根據各專業、各層次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實施就業指導。對于專業化人才的選拔和培養,主要應從輔導員中培養一批有志于就業指導的骨干力量,參加各種層次的就業指導培訓,成為具有專業認證的職業指導師。然后由他們來專門負責學院的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及時了解就業的相關政策,提高就業技能,同時也便于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穩定的聯系。
3.建立暢通的就業信息傳遞機制
本院致力于醫學研究生培養,尤其是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方面開展大量的工作,同時,也對教學和管理模式進行探索和創新。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科研與臨床實踐階段,注重發揮導師、教學秘書、輔導員、黨政管理及科室影響在研究生培養中的管理效能,探索出一套以研究生為主體,以“多崗位”共盡職責的“五位一體”管理培養體系[2]。通過該管理模式,本院研究生畢業臨床技能考核水平較以往有所提高,學術量不斷增加,臨床意識、崗位意識和學術意識增強。
2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管理基本原則與要求
在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本院始終堅持以研究生為中心,研究生導師、教學秘書等“多崗位”共盡職責,按照“以人為本、規范培養、互聯互通、科學成才”的原則,構成研究生培養網絡體系,科學規范地協助研究生成才[3]。對于專業學位研究生,本院通過綜合的管理措施,以醫院的整體力量為依托,形成協作高效的研究生培養網,中心內容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醫學人才,范疇核心是專業學位研究生,內容關鍵是科學培養。
3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管理新模式
加強教學醫院對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管理效能,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是教學醫院的職能所在和必然追求,本院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方面開展大量的工作,同時,也對教學和管理模式進行探索和創新,形成“五位一體”的管理培養體系。3.1加強研究生導師核心引導作用。導師是研究生學習歷程中經常接觸的最關鍵人,對研究生尤其是專業學位醫學研究生理論知識、科研能力和臨床技能[4]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本院高度重視發揮導師的教學指導作用,按照“責任制”和“傳幫帶”的基本原則,要求和組織導師開展教學工作。本院要求導師或帶教老師每周開展一次教學查房、每月開展一次疑難危重病例討論、每季度開展一次科研進展匯報,導師務必親自與學員交流討論,形成共識;學員的輪轉報告、工作及科研進展也需由導師簽閱。院教學管理部門負責督導檢查,將考核結果計入導師個人教學誠信檔案及科室目標考評,積極引導導師注重教學、投身教學、熱愛教學,努力提高導師的教學參與度。3.2強化科室教學秘書服務意識教學秘書是研究。生與導師、科室領導及院教學管理部門溝通交流的多重紐帶和橋梁,教學秘書的作用直接影響研究生教學質量的高低[5]。本院建立教學秘書管理制度,按照“教鞭”和“牧羊犬”的基本原則,要求教學秘書組織和管理教學工作。本院要求教學秘書,每月組織本科室學員交流學習狀況,并逐一與學員導師交流匯報;每季度收集學員學習和科研進展,形成書面報告報院教學管理部門;每年總結所屬學員學習科研狀況,以此為標準參加教學先進個人評比考核,同樣考核結果計入個人教學業績和科室目標考評,促進和提高教學秘書參與教學、管理教學的熱情。3.3營造科室成長成才的學術氛圍。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與管理特點是密切接觸臨床,需在臨床實踐中鍛煉和培養,因此科室學術氛圍對研究生成長成才具有重要的熏陶和影響作用[6]。本院建立教學和科研聯動機制,按照“清無”和“掃盲”的基本底線,要求科室積極開展科研和教學工作。本院要求科室必須有課題、論文和獎項,對于“三無”科室和人員,將取消相關科室和個人招生、帶教、職稱晉升和評功評獎資格,以此督促和倒逼科室積極申報課題、撰寫論文,推動科研工作的開展,營造濃厚的科室學術氛圍,并以此帶動和促進科室臨床工作的開展,為學員的學習和科研提供更多的機會,也對其成長和今后的工作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3.4強化教學輔導員的協調管理職能。輔導員是學員的生活和思想指導老師,對學員的日常管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有著直觀重要的作用。本院參照大學校園做法,按照“德教”和“心教”的根本需求,建立和引入教學輔導員制度[7]。本院要求,擔任教學輔導員崗位的人員必須具有一類重點醫學本科以上學歷,具有積極的生活和工作態度,具有愛心和熱情,以此樹立充分信賴的高尚形象和重要角色。教學輔導員是教學管理部門、導師及教學秘書的一個有力補充,輔導員是在思想和生活中密切接觸學員的專職教育人員,加強對專業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加強研究生與科室的有效溝通和管理。3.5積極發揮行政及黨建管理效能行政及黨建管理是加強學員教學及管理工作的又一有力措施,本院高度重視研究生隊伍的黨建管理工作,按照“全覆蓋”和“分體制”的原則,依照組織及黨建有關規定和制度,積極組織學員參加黨內生活,切實提高學員的政治覺悟、黨性意識和榮譽歸屬感[8]。本院成立研究生臨時黨支部,由分管副院長任支部書記,醫務部主任任副書記,訓練管理部門具體組織和管理學員參加組織生活,黨支部下設黨小組,將專業、年紀相近的學員納入一個黨小組,定期開展活動,豐富組織生活,目的是以此形式加強學員間臨床和科研的學習交流,提高學員的學習素養。同時,本院還要求學員納入科室黨支部管理,列席科室組織生活,以此增強學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促使學員形成追、趕、超的意識和思想。
4結論
培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是臨床醫學教育的重點內容,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標是適應社會需求的高層次應用型專業人才,因此更加注重相關技能的培養,加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并軌,需要強化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管理模式[9]。本院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學方面開展大量的工作,同時也對教學和管理模式進行探索和創新,注重發揮導師、教學秘書、輔導員、黨政管理及科室影響在研究生培養中的管理效能,探索出一套以研究生為主體,以“多崗位”共盡職責的“五位一體”管理培養體系[10](圖1)。通過該管理模式,本院研究生畢業臨床技能考核水平較以往顯著提高,學術量顯著增加,臨床意識、崗位意識和學術意識顯著增強。專業學位研究生畢業率達到100%,畢業后在國內就業的專業學位研究生就職于三甲醫院的比例達到95%以上。“五位一體”管理培養體系是一種有效促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科學成才的管理模式,在科學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工作中取得初步成效。
作者:賀濤 王寧 王欽 張為 盧永良 單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醫務部
【參考文獻】
[1]葉光明,吳淵文,潘麗,等.軍隊中小醫院聯合培養研究生管理[J].醫院管理雜志,2013,20(4):353-354
[2]藍丹,李登峰,高宗燕,等.醫學研究生教育現狀及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1):5-6.
[3]李震,何惠君.湖北省某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四證合一”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醫學與社會,2016,29(6):101-103.
[4]宋敏,趙繼榮,朱寶,等.從師承教育模式分析中醫藥研究生教育現狀[J].西部中醫藥,2016,29(5):57-59.
[5]劉嘉利,彭天文,姜楠.教學醫院研究生師生關系現狀與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6(12):81-82.
[6]陳志國,吳劍宇,張愚.臨床醫院培養基礎學科研究生的探索與思考[J].醫學教育管理,2015,1(4):274-276.
[7]劉嘉利.淺析教學醫院研究生輔導員管理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5(10):275-276.
研究生作為高學歷人才,是社會重要人力資源,對于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在20世紀70-80年代,研究生的就業環境比較樂觀,近年來,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的研究生,與吸納能力有限、職業崗位要求技能化和低重心化的勞動力市場需求,在規模和結構上發生嚴重矛盾和錯位,研究生就業優勢也逐漸削弱,就業數量和就業結構都出現下滑,就業危機感逐漸增加,不少研究生開始面臨就業難問題。2007年畢業研究生就業率首次低于80%,高校作為研究生就業的管理和服務部門,如何做好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成為研究生順利就業、健康發展的必要環節。
一、研究生就業寒流襲來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中國經濟增長整體放緩,各用人單位趨向于采取削減人員的瘦身保護方案,在各大招聘會上,用人單位數量和規模明顯比往年減少,作為吸納大學畢業生的主力軍,2007年接收近35%高校畢業生的民營企業在2008年上半年倒閉了6萬-7萬家,對就業市場沖擊較大,研究生就業市場也不可避免受到沖擊。從1998年至2005年底,中國的大專院校由原來的1000所增加到2300所,在校生從623萬人發展到2300萬人,研究生招生人數從2003年的22萬增加到2009年的47.5萬,高校和學生學歷層次不斷提高,這樣造成的必然結果是:碩士、博士“滿街跑”,最終導致不少研究生高不成、低不就而出現未就業或待就業的現象。與此同時,研究生的就業期望值偏高也造成了研究生就業難,據調查,超過半數的研究生對單位性質比較挑剔,都傾向于到高校、科研單位、國家機關就業,而不愿意選擇民營企業,超過52%的研究生選擇到北京、上海、深圳及其周邊大中城市就業,就業區域結構嚴重不平衡。
我們注意到,研究生就業不暢,除上述因素外,研究生本人自我規劃意識淡薄是根本原因,當前高校研究生就業工作 “以信息提供為主,適量就業指導為輔”,忽視了對就業主體、就業環境、行業需求、企業需求等各要素之間的聯動研究,忽視了對研究生的職業生涯教育工作,作為研究生的培養單位,高校應該切實改進研究生就業工作體制,做好職業生涯教育,積極引導畢業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促進研究生的充分就業和高質量就業。
二、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內容
調查發現,與大中專畢業生相比,研究生的理論積淀相對較多,但是實踐水平較低,研究生對自我愛好和能力認識不足,很多研究生根本就沒有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就是為了幫助研究生正確認識自我、全面了解社會、選擇職業角色、確認人生目標的教育與指導,它讓研究生在校期間,能夠根據社會和職業需要,了解相關職業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和素質,完善自身知識結構,有意識地根據個人性格、興趣和能力,規劃研究生生活和職業生涯發展方向,我們認為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應該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很多研究生從幼兒園一直念到研究生畢業,對社會了解很少,這固然有他們個人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高校教育與社會的原因。社會存在哪些職業?不同職業有什么不同要求?企業渴望什么樣的人才?如何進行員工的職業生涯開發與管理?如何實現從就業到職業至事業的轉變?創業需要哪些條件?未來的工作遠景如何?諸如此類的內容都應當納入到職業生涯的教育之中。高校應切實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指導工作,指導研究生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長期與短期的奮斗目標,并制定好為實現這些目標而做出有效安排。
(二)創業教育
在當前嚴峻就業形勢下,創業是實現就業并能有效促進就業的一條創新之路。有崗位就能實現就業,沒有崗位創造崗位也要實現就業。但從現實情況來看,研究生普遍創業意識淡薄,加上研究生自身投資成本較高,不愿選擇風險較大的創業方式來就業,導致研究生的創業比例遠低于本、專科生,因此,把創業教育融入到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去是當務之急,也是切實可行的。既要鼓勵研究生拋棄傳統的行業高低之分,更要鼓勵他們發揮專業優勢,開創最能體現個人及社會價值的事業。為鼓勵研究生自主創業,凸顯研究生的培養目標和價值,高校可以考慮利用研究生的專業特長,設立研究生創業孵化中心,創辦智力型和知識型的公司。
(三)職業心理教育
由于研究生自身的定位過高和選擇面比較狹窄,加上我國目前的用人機制還不完善,一些研究生在職業選擇過程中常常不能認真了解分析制約就業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導致求職受挫,甚至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這就要求我們要加強對畢業生特別是就業困難研究生就業的心理輔導,通過一些必要的心理調節手段,幫助他們正確定位,學會自我調適,使他們能以積極穩定的心態,達到如愿擇業的目的。
(四)政策法規與求職指導
近些年國家以及各地方政府為解決大學生就業出臺了許多措施,為高校的職業生涯教育提供了依據,也為大學生就業創造了很多有利條件,高校應該通過有效的政策指導,讓更多的研究生了解自己在當前的就業政策下擁有哪些權利,并指導他們運用自己的權利,找到一份比較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對于絕大多數研究生而言,研究生畢業是第一次求職,很多面臨就業選擇的畢業生由于思想準備不夠,經驗有限,在求職時容易出現技術性的錯誤而錯失良機,這就要求高校在這方面開展系列教育工作,這部分的內容包括:求職擇業的材料的準備、就業信息的分析整理、實戰技巧等。
三、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實施
(一)一個重點:要重點突出導師的指導作用
研究生與本科生在校學習期間,研究生的導師制度是兩者的重要區別之一。為有效促進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高校應該更好地利用導師制度。研究生在校期間與導師接觸最多,導師也最了解自己的研究生,導師在承擔指導研究生專業學習、課題研究等方面的任務外,還應該力所能及地成為研究生在人生和職業方面的導師,利用自己對本專業多年的了解,根據學生特點,結合社會實際,合理安排課程,注重提高學生綜合能力,指導研究生合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職業,提高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同時,要建立導師開展職業生涯輔導的鼓勵和保障措施,如設立導師績效基金、核算工作量、導師津貼制等,充分調動其參與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積極性。
(二)三個平臺:課堂教育、社會實踐與個體咨詢三位一體的職業生涯教育平臺
在實施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時,要堅持以課堂教育為基礎,社會實踐為主體,個體咨詢為重點的教育體系。在研究生入學的時候高校就應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普及職業生涯規劃相關知識,從理論上讓每一個研究生都懂得應該為什么,并且如何去規劃和發展自身的職業生涯,在指導研究生根據自身所學、職業傾向確定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基礎上,指導將其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并配有具體措施步步落實,高校應創造條件讓研究生有實戰演練的機會,為他們進入社會提供廣泛而深入的互動平臺,如鼓勵研究生參加跟隨導師做企事業單位的橫向課題,與企業合作建立研究生創新實踐基地等。在指導研究生總結社會實踐的經驗基礎上,根據研究生對職業的認知、環境的變化等,及時開展個體咨詢,引導研究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修正,最終達到“人職匹配”。
(三)三項原則:要注重職業生涯教育的全程化、階段化和個性化緊密結合
在研究生職業生涯教育的具體實施過程中,應貫徹全程化、分階段、個性化的原則,針對不同年級研究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能力,在指導方法和指導內容上應區別對待,各有側重。在研一期間,主要講授職業與職業生涯的基本理論、自我認知、正確處理職業理想與社會需要的關系、就業取向分析等內容;對研二、研三學生則主要是有針對性地進行就業指導,側重講授職業道德、求職的思想與心理準備、求職的基本程序、就業政策與畢業生就業權益的保護、創業觀念轉換等內容。
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相對大中專畢業生來說,呈現出更明顯的差異性和不平衡性。一方面,不同研究生群體的職業生涯規劃狀況存在顯著性差異,如男性群體與女性群體,有兼職經驗和無兼職經驗研究生群體;另一方面,職業生涯規劃狀況在不同年級有不同的發展,如畢業班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狀況與其他年級學生相比存在顯著性差異。我們要根據這些特點,開展個性化的生涯指導反饋工作,指導研究生根據自身素質的發展變化以及社會就業市場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奮斗目標及其實施措施,靠著科學的選擇和不懈的努力去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
參考文獻:
1、李寶元.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的大學生職業生涯管理對策[J].湖南社會科學,2009(3).
2、鄭祥江等.研究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調查及影響因素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8(4).
3、李春根等.從就業指導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8(12).
4、張革華.創新研究生職業生涯發展之路[J].公共管理,2008(9).
兩國導師各有特色
我大學是77級的,后來留學美國,在中國和美國都工作過多年。要說對我影響最深遠的職場導師,應該是中國三線工廠的老一代工程師和美國的同事們,他們給我的職場幫助是我進步的動力所在,也成為了今天我指導員工的基本原則。
我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三線工廠,老一代工程師對工作的赤誠投入,做事的認真負責,以及他們的愛廠如家、體貼青年人,都深深地感染著我。特別是他們能從我個人成長考慮,支持我考研究生,讓我的職場之路越走越寬,令我感激至今。所以雖然只在那里工作了一年,但直到現在我還記得他們鼓勵的笑容,并以他們為我職場學習的榜樣。
研究生畢業后我在大學任教,大學教書這份工作比較自由散漫一些。在美國工作之后,主管的敬業態度對我的成長影響非常大。他們做事認真,對研究問題刨根問底,對工作質量精益求精,對規章制度嚴格遵守,無論有無第三方檢查都對自己有較高的職業道德要求。批評時對事不對人。與他們相處是一種工作關系,也有個人關懷在其中。主管的要求只是最低標準,不應付了事,不省力氣,把工作做到自己所能達到的最好,超過主管期待,讓我很有成就感。
總結起來,我覺得在職場之路上所遇到的導師,教給我最重要的就是職場道德、敬業精神、工作方法。
我愿意指導有理想的年輕人
好徒弟有兩條標準,有上進心、悟性高。因為有上進心的人愿意改進自己,沒有上進心的人怎么批評都沒用;有悟性的人善于總結,進步快。還要有點理想主義,我不喜歡功利的年輕人,因為他們短見、勢利、工作中得失心重,除了錢和權力對任何東西都沒有忠誠感,沒有奉獻精神,也不會有大出息。
現在回頭看看自己本科和研究生的同學,幾十年過去了,當年特別在乎錢的還是沒有錢,特別想當官的還是沒當上官,發了財或當了官的同學當年多少有點理想主義。當然,發財和當官后不一定能保持理想主義。有理想主義不一定能發財或當官,但沒有理想主義的一定做不大。
做人永遠第一
在當今中國社會,我認為職場上最需要導師去傳導的是怎么做人,傳播職場操守和工作方法。技能、技巧?那都是第二位的。職場、生活都一樣,要為人正直、誠實、恪盡職守。尊重工作就是尊重自己,愛惜職場生涯也是愛惜自己的生活。
――導師談徒弟――
什么是師徒之道?
馬拉松冠軍孫英杰與教練王德顯的分道揚鑣,何云偉與郭德綱的反目,名人師徒的關系如霧里看花,雖看不甚明白,但最后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什么是師徒之道?”對于這個問題,王伯慶博士的回答是“先學會再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