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科核心價值匯總十篇

時間:2024-04-16 16:21:2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地理學科核心價值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地理學科核心價值

篇(1)

1.欄目設置及論文分布  

2015年《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設置欄目22個,全文轉載地理教育論文共計89篇。轉載論文數量較多的欄目有“教學研究”(14篇)、“教學策略” (8篇)、“學科視點”(7篇)、“教材分析”(7篇)、“教學設計”(6篇)、“學法指導”(6篇)、“備考指導”(4篇)等。可以看出,《中學歷史、 地理教與學》轉載的論文更加關注教師如何教學和學生如何學習。值得關注的是,《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在2015年設置了7個與地理教育相關的專題欄目, 包括“地理實驗教學”“問題教學”“2015年高考試卷評析”“高三復習教學”“教學目標確立”“探究教學”和“學科素養培養”。其中,專為地理學科設置 的欄目只有“地理實驗教學”,其他欄目為歷史和地理兩個學科所共有。這些專題欄目反映了近期地理教育研究的熱點。  

2.源雜志轉載量分析  

2015年《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全文轉載的地理教育論文來源于23種期刊(見表1)。排前三名的是《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地理教學》和《地理教育》,共被轉載論文50篇,占全年論文轉載總數的56.2%。  

 

3.第一作者情況分析  

(1)第一作者所屬單位統計 2015年《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所轉載地理教育論文的第一作者,來自69家單位。其中,東北師范大學的論文轉載量高達8篇,論文涉及地理核心素養、區 域思想、尺度思想、地理空間視角、地理教學邏輯、地理概念體系等主題詞。可見,這些突出學科特色的地理教育研究受到了《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的高度認 可。有3家單位的論文轉載量為3篇,這些單位有華中師范大學、江蘇省灌云高級中學和浙江省春暉中學。還有7家單位論文轉載量為2篇,分別是福建省廈門市第 六中學、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教育發展中心、河北省圍場縣第二中學、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第一初中、江蘇省天一中學、江蘇省揚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人民教育出 版社地理室。從這些單位所屬的系統可看出,普通中學和高等院校的作者所占比例較大,教研機構和出版社的作者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2)第一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分布 統計第一作者單位所在地區,可以了解地理教育研究力量的空間分布特征。從表2可知,江蘇、北京、吉林、福建、浙江等地區的地理教育研究氛圍較濃、活動較活躍。對照2013年、2014年的相關數據發現,江蘇省一直穩居第一。  

 

二、地理教育研究的熱點回顧  

1.地理課程研究  

2015年是我國基礎教育地理課程改革深入探索的一年。在這一年里,我國高中課程地理標準修訂工作在緊張、有序地推進。地理課程標準修訂中,如何界定和 呈現地理課程性質和地理課程目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地理課程性質的問題,即地理課程是什么的問題。有學者指出,受地理學性質多樣化的影響,目前我國內地 中學地理課程性質是多元的,尚不存在清晰的統一內涵(林培英,第10期)。文中指出的地理課程性質的現狀和困惑,為我們深入認識地理課程提供了參考。立德 樹人是深化地理課程改革的原點(朱雪梅,第6期)。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各學科都在研討“立什么德,樹什么人”“學科核心素養是什么”等問題。有 論者綜合分析地理學的傳統、地理學者提出的幾大問題和地理學的視角等地理學理論與重要教育文件,得出地理核心素養由人地觀念、空間能力、區域分析、過程解 釋、尺度關聯、家國情懷和地理表達等構成(張家輝,第9期)。也有研究者基于地理課程目標的嬗變、國際地理教育發展的趨勢、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及地理學學 科特性的視角,認為地理核心素養包含基于地理空間視角的地圖技能、地理信息技術能力、國際理解、全球意識、人地觀念和可持續發展觀(李家清、常珊珊,第9 期)。由此看來,學界對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有著不同的認識,可謂見仁見智。  

2.地理教材研究  

地理教材包括地理教 科書和地理圖冊等,地理教科書是地理教材的主體。地理教材研究涉及地理教材的編制研究、呈現研究和使用研究等類型。人教版義務教育地理教科書編寫時非常關 注探究學習,教科書中的探究性主要體現在體例結構、案例編寫、內容選取等方面(劉健,第1期)。可見,該套教科書在內容的組織和選取方面都注意遵循了“構 建開放的地理課程”的理念。除了教科書內容的組織和選取外,教科書內容的呈現也是值得研究的重要方面。圖像系統作為地理教科書表層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成 為地理教科書呈現研究的熱點。中國地圖出版社李紅梅不僅總結了中圖版義務教育地理教科書中圖像系統的特點,還分析了與該套教科書配套的地理圖冊中圖像系統 的特點(第3期)。此類文章為地理教材的使用提供了有益參考。  

3.地理教學研究  

(1)基于地理學角度的地理教學研究 ①地理教學邏輯研究。地理教學邏輯是地理教學內容和地理教學程序中內隱的規律、規則,包括學科邏輯、教的邏輯和學的邏輯等。有研究者指出,初中地理學科邏 輯有兩個立足點,一是立足地理學科,探討地理知識之間有怎樣的內在關聯;二是立足地理課堂,追問課堂上的地理知識是否存在內在關聯或教學關聯(張彥順,第 8期)。在大氣環流教學時,應參考科學家所采用的“考慮新要素—提出新理論”的“要素增加”邏輯(朱承熙,第5期)。還有研究者非常重視地理教學邏輯中的 學科邏輯,認為地理教師應整體把握高中地理知識的層級結構和邏輯結構(黃靜,第2期)。王紅梅在分析知識的層級關系和內在邏輯關系的基礎上,提出了復習課 的教學策略(第11期)。仲小敏經過對高中地理必修內容探究教學適宜性的調查分析,發現地理知識的內在邏輯特點是制約探究性強弱的根本因素(第9期)。地 理教學邏輯是地理教學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地理教育領域亟待加強地理教學邏輯研究,從而科學地指導地理教學實踐。  

②地理知識教學研究。 地理知識既包括地理名稱、地理分布、地理數據等地理事實知識,也包括地理概念、地理成因等地理理性知識。周慧認為,在地理事實知識學習的設計中,可采用 ATMSTT的教學組件設計法,即辨識目標、編碼圖文、匹配策略、選擇媒體、主題活動和檢測效果(第9期)。蔣亞琴針對學生學習地理概念時存在的前概念干 擾、首因效應、暈輪效應和思維定式等心理障礙,提出了注重體驗、強化對比、系統學習和變式學習等教學策略(第3期)。也有研究者在梳理中學地理概念體系的 基礎上,從“地理學的基本問題”“地理學科本質、思想與方法”“地理概念體系構建”等角度探討了如何進行地理概念教學(王向東、高燕,第9期),關注了 “教哪些地理概念”和“教地理概念的哪些方面”等問題。除了地理概念教學外,還有研究者關注地理成因教學,提出了基于支架理論的地理成因教學的一般模式 (龔琳、趙媛,第6期)。  

③地理能力和地理思想培養研究。閱讀、分析和繪制地圖的能力是一項地理學科的特殊能力。地圖能力的養成途徑包 括熟悉地圖常識、規范讀圖順序、掌握析圖方法、形成地圖意識(丁生軍,第11期)。地理思想包括區域思想、尺度思想、整體性思想等。徐雪和袁孝亭在解讀 “把世界組織為區域”思想內容的基礎上,提出了該思想對地理教學的指向性要求,即引導學生形成“區域思維”方式(第6期)。張家輝梳理了基礎教育階段尺度 思想研究的現狀,分析了研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未來走向(第2期)。耿文強認為,地理高考復習時應強化學生的地理時空尺度觀念,并建立不同尺度之間的關聯 體系(第4期)。這實際上強調了尺度思想中的尺度關聯內容要點。地理空間聯系視角是地理視角之一,有研究者從“準確認識空間特征”“逐層深入的分析空間內 部聯系”“空間聯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三方面探討了地理空間聯系的分析方法(黃妍、袁孝亭,第2期)。  

④區域地理教學研究。有作者探討 了國家地理內容教學目標的設計步驟(何平,第1期)。張彥順認為,“圖解、體驗和建構”是區域地理教學的基本要素,這三個要素都有其相應的教學策略(第5 期)。王邦柱針對高中地理必修3中“區域可持續發展”內容的教學偏差,提出了教學對策(第12期)。  

(2)基于教育學角度的地理教學研 究 隨著地理課程資源的不斷開發,地理教學環境已不僅僅局限于課堂。趙才欣認為,在信息革命、生態文明等外部因素、地理科學發展的內部因素影響下,地理課堂有 必要轉向新型“地理大課堂”(第1期)。在“地理大課堂”中應重視地理實驗教學。有研究者較為系統地梳理了我國地理實驗教學的發展歷程和研究脈絡,并指出 了地理實驗教學研究存在的問題(張海、馬建寧、牛科強,第7期)。也有作者探討了地理實驗類型中地理組合實驗的設計及教學價值。關于地理案例教學,需要選 擇典型的案例,而能充分演繹一般法則的案例則是典型案例的體現。陳慶軍基于一般法則與特殊描述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地理案例教學中的案例選編策略(第7 期)。  

4.地理教育測評研究  

地理教育測評包括地理教學評價、地理教育測量等。地理教學評價研究應當突出學科特色和基 于大量證據,朱雪梅所構建的“多元交互式”教學評價體系符合這一研究趨勢。該體系以學生地理素養和地理教學行為為評價標準,以數字化教學觀察平臺和教學觀 察手冊為工具,以多元主體交互共建的全程性學業成績評價和循環跟進式課堂教學評價為路徑(朱雪梅,第3期)。地理課程標準中有大量需要學生表現的任務,對 此,有作者提出了高中地理教學中進行表現性評價的操作方式,即在學科育人價值的統攝下,基于課程標準設計評價目標,基于目標設計表現任務和評分規則(佟 檸,第12期)。關于高考地理試題研究,相煒地理工作室分析了2015年高考地理試題的整體特點、突出亮點及各卷特點(劉振峰等,第10期)。除了著眼總 體的研究外,也有研究者對某一類型的試題進行了專題分析和總結。張文軍分析了近十年高考地理試題中觀點方案類地理綜合題的演變特點及應對策略(第2期)。  

三、地理教育研究的熱點走向  

1.突出學科特色的地理教學研究  

突出學科特色的地理教學研究選題,可圍繞地理素養構成要素、地理內容專題等來確定。[1]地理素養包括地理知識、地理能力、地理方法、地理思想和地理品 質等要素。圍繞地理素養構成要素開展的研究,要求圍繞這些構成要素乃至要素細化后的成分進行選題。例如,尺度思想是地理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界應當重視 地理教育中尺度思想的基本內容及教學價值,以及高中地理教學中滲透尺度思想的策略等研究。圍繞地理內容專題開展的研究,要求圍繞地理要素或地理教學內容中 的某一點進行選題。例如,區域地理教學中核心內容的教學策略、體現學科獨特價值的人文地理教學、體現學科本質的地理學史教學模式等。  

2.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研究  

培養具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人是中學地理課程目標的核心訴求。[2]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已成為當前地理教育研究的熱點。筆者曾提出,地理核心概念是地理學 科核心素養體系中的基礎部分,如何篩選、確定地理核心概念以及如何發揮地理核心概念的作用,是亟待解決的前沿課題。[3]對于“如何發揮地理核心概念的作 用”,就需要思考如何運用地理核心概念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此外,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研究需要繼續厘清的問題有:初中和高中不同學段地理學科核心素 養的構成有何區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育人價值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如何編制基于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科書?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策 略、方法都有哪些?在培養學生初中和高中兩個學段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時如何做到銜接?怎樣測評不同學段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3.高考地理試題研究  

篇(2)

學科哲學就是從哲學視角重新認識學科――把握學科核心素養。

素養即學科的本質。愛因斯坦:把老師教的具體知識內容都遺忘之后剩下來的東西--即學科的本質東西即素養。只有觸及學科的本質,教學才有可能達到應有的深度和高度;只有觸及學科的本質,去蕪存菁,教學才能達到一種簡約的境界。

地理學科哲學就是從哲學角度認識地理學科教育教學發展的根本動力――在于地理教學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學生的“學”,學生的學是其自身發展――素養形成――的內因(根據);教師的教是外因(條件)。地理學科哲學就是地理學科的本質,是地理學科素養形成的基礎和關鍵。

地理學科素養指從地理學科的視角觀察現象、認識問題,用地理觀點分析問題,用地理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想。這是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把知識“內化”為觀念、形成能力的過程。

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通過地理學習而形成的、具有地理學科特性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二、挖掘地理教材中的哲學要素,滲透學科哲學

高中地理教材中具有豐富的哲學要素如:①大氣、巖石、河流、森林等地理事物存在反映了世界的物質性觀點;②地球、大氣、海水的運動、水循環、地殼內部的物質循環、區域經濟的發展等反映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觀點;③自然地理要素和環境整體特征的緯度變化,和東西的差異反映地域分異表現為普遍性,而地理環境內部由受海陸、地形、地形、洋流等非地帶性因素的影響又出現非地帶性分布。從某種意義上說,體現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與共性,學生掌握了這種規律性,就能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地理教材中的哲學素材體現地理哲學規律,要求我們在分析地理問題時引導學生一分為二辯證地看問題,善于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主要條件,多角度、全面地審視地理問題并把握問題重點,依據地理問題情境的變化做出具體的分析,從而尋求解決地理問題的科學方法;鍛煉學生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逆向思維的能力,提高地理素養。

三、高考試題中學科哲學的體現,關注地理素養

近年來全國高考地理試卷的素材選取以新的文字材料、新的圖表信息融入“新情境”,突出“新角度”,但無論怎么“新”和“變”,都注重思維考查,滲透情感凸顯素養。

試題選取并圍繞考生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探究新問題,主要涉及大氣圈、水圈、巖石圈、城市、農業、交通、等值線及經緯線等知識板塊的核心內容,凸顯“培養現代公民必備地理素養”的課程理念。

高考試題關注的是分析思路和方法,即如何運用地理原理、規律,分析論證,解決地理問題,重視地理學科素養能力的考查。命題以中國或世界某重點區域為載體創設情境,從自然地理主干知識入手,考查區域地理特征,體現區域可持續發展思想;圍繞區域分析的“在哪里”、“怎么樣”、“有什么”、“為什么”和“怎么辦”的思路設計問題,注重問題的開放性;運用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原理,分析區域生態環境建設及論證、探討區域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如(2015年新課標Ⅰ卷)36(1)分析大鹽湖盛產鹵蟲的原因――在哪里?――解決地理學科的位置問題,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2)說明早年鹵蟲產業規模較小的原因--怎么樣?為什么?大鹽湖及周邊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解決地理學科的特征問題,培養學生的差異觀念;(3)推測20世紀80年代以來,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的原因及其對大鹽湖鹵蟲產業發展的影響――圍繞區域發展設問有什么?怎么了?――解決地理學科的成因問題,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念;(4)你是否贊同繼續在大鹽湖發展鹵蟲捕撈業。請表明態度并說明理由――探討、論證區域經濟發展;解決地理學科中人地關系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生態觀念;試題選取人類生存與發展面臨的社會重大問題的素材,通過創設新穎的情境,考查考生運用地理思維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注重評價探究地理問題的思維過程,同時更突出考查考生的地理學科素養和創新思維。

開放性試題更注重限度,在保證效度的前提下,給予考生一定的答題空間,答題的結果更能真實反映或表現考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有利于鑒別考生的地理思維品質,關注地理學科素養。

四、多方位的培養地理學科素養

新課標對地理素養的要求:在知識與方法之間,課改更強調方法,追求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學習方法上,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積極探究;在學習目標上,重視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不關注知識量和知識系統,以“培養未來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為終極目標。

為了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課標要求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教科書則在內容的選擇、組織和呈現方面做了努力,創設了很多探究性的場景和活動。老師在教學中會采用實驗、討論、辯論、游戲、實地考察等方式多角度、多形式組織大家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

地理素養的可持續發展觀念、讀圖析圖繪圖能力、國家意識、全球意識、地理美感等對個體的終身發展有用;野外實踐和實地考察是養成地理素養的重要途徑。通過實踐活動,個體可以親身體驗和感受自然界的和諧、感受各種生態問題,從而獲得大量豐富的真實的可靠的感性材料和直接經驗,進而加深個體對自然界的理解、人地和諧的認同及對各種生態問題的感悟。

在教師引導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辨析地理事物想象和本質,探究事物的變化發展規律,在傳授知識、技巧、經驗、方法、思想、行為的過程中,學生產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有扎實的學科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想做、能做、會做能力,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思維、學科方法、學科規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增強課堂邏輯辯證思維、創造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逐漸養成和提升學生的地理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任熠.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試題講解.

篇(3)

教育部在2014年C布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在學科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的要求,為各學科教學改革工作指明了方向。這一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要積極踐行“核心素養”培養計劃,體現學科教育的價值。

1 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構成

一個人的素養體現在素質與修養兩方面。具體到地理學科的素養,主要指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后形成的良好心理品格,包括夯實地理知識基礎、積極的地理態度與地理情感、獨特的地理觀點與地理學習方法、提高地理綜合能力等。在地理新課程標準中提到,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學科,既有自然學科特征也有社會學科特征,表現為思想性、區域性、生活性、實踐性與綜合性。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來看,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主要培養目標就是強化學生的地理科學素養與地理人文素養,具體涵蓋地圖技能、地理位置、空間思維與人地關系4個方面。

在當前教育環境中,培養地理核心素養已成為推動中學生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為社會培養合格公民的重要舉措。教師要充分理解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與特征,圍繞“培養地理核心素養”的教學理念制定教學計劃,優化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科素養,促進綜合發展。

2 初中地理學科素養的基本特征

2.1 終身性

地理學科的四大關鍵指標如地圖技能、地理位置、空間思維與人地關系是經過人類持續發展總結而成。在當前全球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四項指標已成為人們在社會中生存與發展的必備素養,讓學生掌握豐富的地理知識,具有完善的地理能力,同時形成有利于終身發展的地理品質。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重視人們的地理素質,它既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也能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學習需要。

2.2 漸進性

一個人具備成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質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經歷循序漸進的過程。考慮初中生的未來發展,他們處于不同階段,應具備的地理核心素養也有所區別,所以需要經過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改進、不斷完善、不斷深化。在漸進性培養核心素養過程中,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制定針對性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計劃。

3 構建地理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有效方法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要積極轉變課堂教學觀念與教學方法,擺脫傳統單一化的教學模式,除了傳授學生基本地理知識以外,更多關注學生的能力與素質增長。以下將對初中地理課堂構建核心素養體系的有效方法提出幾點建議。

3.1 合理設計課堂活動,提高學生地理技能

現有地理教材已根據教學改革需要做出一定調整,主要信息呈現內容包括文字、圖片和活動3個部分,其中活動內容是傳遞地理信息、培養地理技能的重要紐帶,進一步補充與拓展文字及圖片部分的內容。學生通過多樣化的活動實踐,更加直觀、系統、具體地接觸與運用地理知識,在動手、動腦、動口過程中提高了地理技能,包括學會如何識別地圖、如何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等。另外,教材中設置的活動內容主要考察范圍包括學生的識圖能力、讀圖能力、分析材料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等,拓展學生思維,讓他們形成“腦地圖”,在此基礎上系統地分析地理事物,總結地理規律,運用地理技能。例如在學習“中國政區”部分時,教師可根據初中生的興趣愛好設計游戲教學方法,通過拼圖競賽形式考核學生對我國各省級行政區的名稱、位置、輪廓等掌握情況。這種有趣的教學模式激起了學生的探究熱情,他們積極地識圖、記圖、用圖,奠定了學習地理的基礎,掌握了技巧和竅門。另外,學生在參與活動時也獲得了拓展思維和動手操作的機會,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地理邏輯,系統性地把握地理知識。

3.2 創設問題情境,調動學生地理思維

初中地理新課程改革標準中提到,教師應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善于通過教學內容提取有價值的地理信息,給學生形成一個完善的、系統性的知識網絡,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概況、總結等多樣化地理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初步形成空間意識與整體觀念。例如環境問題是大家普遍關注的內容,在學習有關“氣候變暖”的內容時,教師除了根據教材內容讓學生掌握地球變暖帶來的影響以外,更要創設問題情境來調動學生的思維,從主觀因素與客觀因素兩方面分析全球變暖現象的原因,讓學生以地理視角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提出遏制全球變暖現象的合理建議,形成可持續發展理念。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是通過這種點滴積累的方法,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此凸顯地理學科的價值。但是想要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教師提出的問題要吸引學生并具備探究意義,只有開放性、趣味性、實用性的問題才能激起學生的思考與討論熱情,活躍課堂學習氛圍,進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可以說,課堂提問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想要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素養,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找到適合的切入點,即合理提問。

3.3 構建地理知識體系,促進學生鞏固知識

地理知識是一個龐大的網絡體系,教師應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幫助學生構建樹形結構,以直觀、立體、清晰的方式整合教學內容,向學生傳遞地理信息體系,這對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非常有益。例如為了讓學生掌握“水資源”的相關知識,以“水資源”為基礎,延伸水資源的分布、水資源的構成、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等內容,在水資源分布中再延伸其空間特點與時間特點;在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中再延伸具體的保護措施等,通過這種層層遞進的教學方法,學生逐漸從單一的知識體系轉為多元化的知識體系,牢固掌握了水資源的分布、構成、利用和保護,并且能運用相關知識處理問題,形成地理思維,鞏固地理概念,總結地理特征與規律,這與新課標中地理教學改革的目標相符合。可見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就是要從點狀思維逐漸拓展為線性思維或面狀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新力,幫助他們構建完整的地理知識體系,能客觀、準確地判斷地理事物,了解地理環境,解決地理問題,最終也就形成了良好的核心素養。

總之,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是當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也是實現“育人”目標的必經之路,體現了地理學科的教學價值。在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講究教學的方式方法,著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提高地理教學有效性;另一方面要關注學生的地理觀念及地理品質,將培養核心素養作為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與重要任務。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應制定差異性的教學方案,培養不同層面的核心素養,始終把握靈活性、實用性、有效性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每一個細節之處滲透與落實核心素養,只有在充滿活力的地理課堂中,才能最終達成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

篇(4)

雖然目前有部分專家,甚至“指南”中也提出可以在中學開設單獨的環境教育課程,但實際上就我國目前情況,既無可能,也沒必要。無可能是我國中學生面對的課程壓力已經處于飽和狀態,普遍設置新課程需慎重(選修課程例外,但它不具有普遍性,如高中選修6《環境保護》即如此);沒有必要是因為,如果設置獨立課程僅僅是為增加知識或從知識層面考慮則大可不必,由于中學各學科教材尤其地理教材已經非常充分地飽含了各類有關環境教育內容的知識點,包括環境倫理教育內容在內,甚至毫不客氣地說其課程教材間存在明顯的有關環境教育知識點的重疊現象。通過中學地理教改推進環境教育取得更高成效,關鍵問題并非源于目前的教材內容,而在于教育思維和實現途徑。

二、中學地理環境教育的創新思維

理論上,中學環境教育在對象、目標和任務方面均表現出一定的特殊性,相應地應當采取與其相適應的教育思路和方法途徑。從上述“新課標”、“指南”以及“”里都能看出,其無一例外強調“環境素養”和“公民素質”的培養是中學地理教育和中學環境教育共同且基本的任務。透過“新課標”和“指南”,在涉及中學生環境教育之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和要求又是其中心所在。然而多年來,我國中學環境教育起色不明顯、實效水平不高已是不爭的事實,且亦感到中學地理教育同樣面臨強化教育成效的問題。我國中學地理教育與中學環境教育呈現出的是一種共生互動、互生依存、榮損一體的關系,中學環境教育不依托地理教改則缺少支撐,行動困難;而中學地理教改中如忽視環境教育的創新思維,則將導致重心缺失,即思維不斷創新的環境教育也是地理教改的原動力之一。

1.環境核心,地理視野

以目前我國中學課程體系設置和絕大多數中學環境教育實際情況看,中學地理學科既是地理教育的承擔者,也是環境教育的主要承當者;很大程度上,中學地理是一肩兩挑,擔負著一身二任的責任,即“一而二,二而一”的關系。然而,地理學科關注人地關系,具有一般普遍性,包括大量人地關系常態現象和過程;而環境學科則更多關注人地關系中的沖突現象和矛盾問題,顯然兩者有一定區別。所以,教育者必須有能力把握好作為中學地理教育核心的環境教育與作為環境教育載體的地理教育所具備的寬闊視野之間的平衡問題,這是因為環境學科所涉及的主體和客體、主觀和客觀及其復雜關系在時空上的延伸和拓展,基本上就是地理學科所涉及的相應要素及其相互關系。如此而言,環境教育內容與中學地理學科課程存在著最廣泛的聯系,在中學里,地理教育是環境教育的基石,環境教育只有在與地理教育協同整合中改革創新,其創新思維的價值才能真正彰顯并得到發揮。

例如,雖然“地理課標”強調地理教育的綜合性和區域性特點;“環境指南”強調環境教育的綜合性和實踐性特點,顯然,內容的綜合性是其主要共性,而實際上兩者都對區域性背景和實踐性方法有著基本相似的要求。前者倡導“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和“建立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并重的評價模式”等全新化教學理念。后者提出“引導學生認識世界是普遍聯系和相互依存的”、“引導學生珍視生物多樣性”、“關注不同文化對環境的影響”、“引導學生理解可持續發展內涵”、“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解決環境問題”和“培養學生環境責任感”等教育觀點。粗略看去,似乎兩者各自表達著不同方向指引的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等;但仔細分析后,不難發現兩者結合其實側重反映了當前時空背景下的人地關系焦點,表達出對大地理視野下現代環境教育的強烈訴求,因此,作為中學地理教育“核心”的環境教育離不開地理教育這個“大視野”。

2.搭建平臺,滲透交叉

環境教育已居現代中學地理教育之核心,長期以來中學地理扮演著“一身二任”的角色,這樣表述原則上雖沒錯,但卻并不全面。這是因為,一方面環境教育尤其環境倫理教育在縱深方向已突破地理教育邊界,即使在橫向拓展方面,只要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中學大多數課程教材都有不少章節,甚至“學習單元”內容涉及環境教育問題,或是內容滲透,或是有關共同價值理念或元素的探討等;另一方面,中學地理有限的地理課程在承擔自身教學任務前提下,試圖通過兼顧環境教育而使之全面落實并產生教育實效的想法難以令人信服,換言之,中學環境教育若作為全面素質而獲得提升,中學地理僅憑一己之力恐難以奏效。中學環境教育雖非開設獨立學科課程,但與中學其它學科教育相比,其內容和觀念具有更加快速的時代變化特征和更加寬泛的內涵延伸,越來越多的環境教育思想和內容滲透到各學科課程的教材內容中就是佐證。然而,若要使這眾多分散內容看上去不僅僅是零散碎片的存在,尤其是最后必定要使之落實到個體環境倫理價值觀的建立以及個體道德行為操守的形成這個環境教育中心目標上來,那么教育者就應當積極作為,主動搭建平臺,以利于學科課程間圍繞環境教育主題,進行滲透交叉、合理關聯和彼此融通,以有助于達成教育實效。

在中學學科體系中只有地理學科具備這樣的平臺條件,這是因為中學地理文理綜合,跨學科性質突出,地理學科與中學絕大多數學科有著最廣泛的橫向聯系;與此同時,它又與環境教育存在多層面和多維度的互動關聯性,它不僅為環境教育、環境倫理教育甚至環境美學教育提供了極為豐富的素材,而且也是傳遞其信息和思維的最好載體。中學地理具備成為“組織協調人”或“中間協調人”角色的條件和能力,這將使其在不同學科間架起橋梁,發揮溝通和銜接作用,積極協調、真誠合作。應該說,“搭建平臺,滲透交叉”既反映了中學環境教育的現實要求,也體現了地理學科的屬性特征,更是中學地理教育的責任所在。

3.項目學習,過程模式

篇(5)

關鍵詞: 地理核心素養 高考備考 能力培養

地理素養是指一個人能夠從地理學的觀點觀察事物且運用地理學的知識與技能解決問題的內在涵養和外在行為。地理核心素養是指在“地理素養”的基礎上,更加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須具備的關鍵素養,其本質上應是一般地理素養的精髓和靈魂,在數量上少而精,在功能上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地理素養。地理核心素養是地理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綜合表現,是學生個體面對復雜的學習生活情景時,綜合運用特定學習方式下所提煉出來的學科觀念、思維模式和探究技能,以及運用結構化的地理學科知識與技能,在分析情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交流結果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

一、地理核心素養的構成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概括起來包括四個要素、三個維度。四個要素,分別是指人地觀念、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三個維度包括:地理核心知識、地理核心能力和地理核心觀念,即三維目標所指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人地觀念:其內涵是指有關人類及其各種社會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人地觀念是指對人地關系的認識、理解和判斷,是地理學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觀點。人地觀念具體反映在看待“地對人的影響”、“人對地的影響”、“人地如何協調”等問題所持的見解和觀點上。在分析和解決各種地理問題時,正確的人地觀念是我們必須遵循的基本觀點,同時為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提供了有效途徑。

2.綜合思維:綜合思維是地理學基本的思維方式。地理學研究對象紛繁復雜,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織,在不同區域中地理要素的組合和聯系多種多樣,而且地理事物和現象在不斷變化、演進。因此,地理學不僅限于研究地球表面各個要素,更重要的是把它作為統一的整體,對其進行要素的綜合分析、時空的綜合分析,以及地方的綜合分析等。

3.區域認知:區域認知即人們出于認知和實踐的需要,根據一定的標準將地球表層劃分為不同尺度、不同類型、不同功能的區域加以認識的過程。人們通過分析區位條件、總結區域特征,把握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機理,比較和揭示區域差異與地域分異規律,探討區域協作和交流的機制,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

4.地理實踐力:地理實踐力是指在運用地圖工具、地理模擬實驗和演示、地理觀察和測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動中,實踐能力與品質的綜合表現。學生具備一定的地理實踐力,有助于提高地理知識和方法的應用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發現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好奇心、自信心、責任感、團結協作等品質。

二、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基本方法

隨著教育部“中國學生發展六大核心素養”的確定,“核心素養”已被置于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目標的重要地位。要求新時代的學生具備這樣的“核心素養”: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從地理教學來看,每一節課都可以成為學生獲得核心素養的契機,其關鍵在于教師。任課教師應首先明晰地理核心素養的構成,對每一章節需要實現的核心素養目標分解梳理,還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業務素養,提高對核心素養的解析能力,促使W生在地理課堂中有效地提高地理核心素養,實現教學相長。具體做法如下:

1.細化教學目標。人本主義思想認為:教育的終極目標是人的發展,地理課程目標及地理課堂教學目標作為教育目標的下位概念,應將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追求,筆者認為,地理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是在幫助學生掌握地理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的過程中,高度重視對學生生存性地理能力的培養,如:地圖應用、地理觀測、地理調查等技能的培養,以及地理思維、地理問題解決等方法的培養,高度關注學生地理科學素養與人文精神的和諧發展,注重培養學生關愛國情、關愛地球的意識,使其樹立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與可持續發展觀,這些正是立德樹人的根本追求。

在實際教學中,教學目標的整合應該通過具體的“教學事件”而實現。“教學事件”是指具體呈現的某項知識或技能,教師應將其作為一個探究的過程。例如:“自然界的水循環”一課的復習目標中,可設置讓學生動手制作簡易凈水裝置模型,更好地建立地球圈層結構的空間概念,提高空間思維能力,并樹立主動探索的意識,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

2.精心創設情境。研究表明,適宜的情境可以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信息,有利于學生了解問題的前因后果和知識的來龍去脈,有利于學生主動地探究和發散地思考,有利于學生認知能力、思維能力的發展,激發學生獲取新知識的愿望和探索新事物的興趣,從而發展學生的積極思維,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因此,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經常性地創設一些“困難”情境,向學生設疑、質疑,使之產生懸念,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當然,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多使用各種直觀的景觀圖、地圖、結構圖,努力做到提出的問題語言明確、清晰明了,力爭使問題情境形象化、生活化。為了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創設應用性的問題情境,如:為來校交流學習的老師設計學校平面圖、為高考一百天誓師活動預報天氣、為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計算時差、為油輪設計航線,等等,從而在提高學生學習地理興趣的同時,強化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3.用心設計問題。在現代教學理念中,教學的首要任務不在于直接給學生傳授現成的知識,而在于引導學生發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在具體的組織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問題看作促進學生學習的動力、組織教學的起點和貫穿整個學習過程的主線,使整個教學活動圍繞一系列問題展開,讓問題成為維系學生思維活動的紐帶。例如:在復習“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時,結合澳大利亞,適時地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澳大利亞的動物具有獨特性?由此引導學生從地理位置、環境特征、板塊運動、生物演化的過程思考,使問題在啟發學生思維的同時成為組織課堂教學的紐帶。在教學過程中,有時還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或突發事件,教師應及時利用這些教育契機,創造性地設置一些問題實施教學活動,變干擾教學的消極因素為促進教學的積極因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養成平時多觀察生活、學習身邊有用地理知識的好習慣,從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4.潛心組織活動。地理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地理課堂活動化不僅是學生地理學習的需要,更是地理學科本身特點的體現。照本宣科地講解肯定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甚至會造成學生對地理學科的厭煩。打造學生喜歡的地理課堂,需要我們精心設計每一次地理活動。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參與性、體驗性、實踐性、探究性,這是“活”的地理課堂的重要體現,也是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必要之舉。例如:在復習“地球與地圖”內容時,學生對比例尺、方向、圖例等較難理解,老師可以設計一個活動――讓學生嘗試繪制學校的平面圖,在此過程中,學生對地理三要素就會有很深刻的理解,比單純的講解更有效。這些活動的安排既有趣味性,又有探究性,可以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做好準備。

三、基于地理核心素養的高考備考策略

通過對近幾年的高考真題進行研究,我們發現,以地理核心素養的考查為內核和基準的高考地理試題,其核心考點主要包括:時間的計算;地球運動地理意義的初步應用;常見的天氣系統;氣候的形成因子、氣候類型的成因判讀和分布;洋流分布規律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及地殼物質循環;河流補給與水文特征;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工業、農業的區位因素;城鎮規劃與城市化問題;人口增長與人口問題;旅游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問題,等等。

目前我們可以把核心素養的考查內容和考查方式細化到教材的每一章節。在一輪復習中分散核心考點各個擊破,降低復習的難度;二輪復習中對核心考點建構整合,提升綜合復習能力,同時通過圍繞核心考點精煉打磨,做到查漏補缺。當然,在具體操作時,可以以單元知識為結點,相互穿行,不拘泥于一般套路。教學是一個雙邊互動的過程,要在高考復習階段培養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就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層面入手。

1.教師層面:教師需要不斷學習,具有完善的地理科學素養。教師要非常熟悉新課程標準、高考考試大綱及其變化、地理核心考點和地理核心素養,并且能夠把四者有機結合,融會貫通;教師要更新觀念,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成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教師要建設開放性課堂,鼓勵學生多合作探究、多分組討論、多參與體驗,指導學生發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幫助學生不斷提升核心素養。

2.學生層面:學生需要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和手段提升地理核心素養。學生要努力適應教師為提升地理學科素養而開發的多樣化的課堂教學組織方式,積極參與問題探究和師生、生生互動,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要善于積累知識和技能,注重對答題失誤的反思與總結,建立一本詳盡而富有個人理解的聽課筆記和糾錯筆記;要善于根據教師的引導構建章節思維導圖,從而整合學科知識,構建主干知識體系,從而在學習中分清主次,緊抓核心知識;要在復習過程中不斷錘煉地理學科思維方法,如地理過程思維、地理分析思維、地理綜合思維、地理歸納思維、地理演繹思維、地理比較思維、人地關系思維等,進而養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地理學習方法(如讀圖、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演繹、實驗、探究等);要注重建立地理系統模型,如《必修1》中的太陽系模式圖、地球公轉示意圖、熱力循環示意圖、三圈環流示意圖、天氣系統示意圖、巖石圈物質循環示意圖、水循環示意圖、洋流模式圖、陸地自然帶模式圖等,學會通過建立地理系統模型構建問題分析模型,進一步明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答題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要重視選題精練,注重高考真題的訓練和揣摩,了解知識信息的呈現特點,避免陷入題海戰術;要重視答題規范的訓練,規范使用地理學科術語,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

綜上所述,高考地理復習只要抓綱務本,把地理核心考點的復習和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滲透到每一章節當中,再經過教師層面和學生層面從一輪到二輪的層層歷練,由量變到質變,逐步提高學生的地理思維和解題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高考競爭力,高考應考就會得心應手。

參考文獻:

篇(6)

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包含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四個方面,其包含了地理學科在育人方面的核心功能,倡導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實現教育教學行為的調控[1]。在傳統高中地理教育中,學生課外作業多數是以參考書上的大量習題為主,枯燥無味,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由此影響高中地理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為了改變這樣的格局,教師需要以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為基本訴求,對高中地理課外作業進行優化設計,以達到理想的教學狀態。文章結合高中地理課外作業設計案例,探討其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路徑。

一、立足趣味性,激發學生參與課外作業活動的積極性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需要在一個學生感興趣的教育教學環境中,而對于課外作業而言,教師必須充分調研了解學生的趣味點,并將其有針對性地融入課外作業活動,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從而全面提升教學質量。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要求高中生能夠正確理解人地關系,樹立人地協調價值觀,在完成課外作業的過程中形成敬畏自然、保護自然的觀念,并樹立危機意識,正確理解可持續發展的內涵,能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審視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以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綠色食品知多少”一課教學為例,學生在接觸綠色食品相關知識之后,對于生活中的綠色食品產生濃厚的興趣,為增強課程的交互性,教師可以綠色食品知識為背景,讓學生設計綠色食品知識普及及現狀調查問卷,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問卷調查,主要了解人們對綠色食品的看法、生活中綠色食品的選擇情況、綠色食品市場發展現狀及趨勢,學生進行信息收集和整理,形成關于綠色食品相關知識的系統化認知,在問卷調查設計和執行的過程中,學生之間要懂得合作共享以提升效率,使整個課外作業展現出實踐性和交互性的特點,更為重要的是,其所獲取的數據來自現實生活,有助于學生形成對綠色食品市場發展前景的客觀認知,這對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顯然,上述案例中學生的興趣點與生活是關聯的,由此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課外作業設計時,對于學生興趣點的尋求可以從下幾個方面入手:挖掘鄉土地理資源、關注社會熱點等,并將其融入課后作業設計,以實現相關興趣點的升華。

二、關注鄉土性,活化課外作業活動的資源配置

先生認為:“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社會所蘊含的自然風物、生存智慧、文脈習俗、道德精神對于開啟民智、塑造人格、傳承文明等方面影響深遠,從某種角度來講,鄉土地理可以展現本鄉本土的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是最生動最直觀的感性材料,有利于增強學生知識體驗,也是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的重要途徑之一[2]。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必須做到與實踐充分融合,而地區性的教學資源必然成為課外作業設計的重要素材,對于高中地理教師而言,需要高度重視鄉土教學資源的挖掘,關注學生身邊的地理知識。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知識點教學環節,課文中主要是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為研究視角,教師可將其換成廈門市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數據信息,并結合相應知識體系的建構組織教學,依照這樣的思路,教師可要求學生收集和整理本市區工業城市化發展的資料和信息。學生收集資料可通過以下途徑:圖書館、報紙雜志、上網查詢、企業調查、人物訪談等,同時在此基礎上,教師可要求學生以城市設計規劃者的身份談論我們的城市應該如何發展工業,城市工業化與城市化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城市化發展中遇到了哪些問題?我們應如何克服?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聯系全國的情況加以延伸拓展,并給予學生一定的課外時間,可選派學生代表講述自己的看法,其他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可以指出其存在的問題,并且補充自己的意見,這樣可使問題的互動交流朝著更加理想的方向發展。可見,倡導課外作業的鄉土性,其本質就是在引導學生從局部認知向整體認知發展,使學生可以站在區域分析的視角審視和解決問題,隨著對于本地區相關問題認知的不斷提升,學生地理綜合思維,區域認知素養的培養目標也得以實現。

三、倡導合作性,形成課外作業常態運行機制

傳統高中地理課外作業忽視了學生的交互性和合作性,因此為了改變這樣的現狀,教師在進行課外作業設計時就需要落實合作性原則,營造良好的知識交互和應用氛圍,以活動促發展,通過類型多樣、主題豐富、組織靈活的課外實踐活動作業,使學生學用結合,促進其思維和智慧的發展及技能和能力的提高[3]。地理學科核心素養要求高中生在完成課后作業的過程中綜合思維能力能夠得到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得到良好訓練,并學會用自己學到的地理知識審視世界,使思維能力展現出綜合性的特點。以人教版高二地理必修3中“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知識點教學為例,教師設定了課外作業,要求學生分小組充分利用自身收集到的材料構建對應南水北調的模型,并體現以下程序:“明確主題—分配角色—設計情境—學生展示—討論評鑒”,該作業需小組成員在相互探討之后進行展示,并講述清楚南水北調是如何運作的?南水北調帶來的巨大效益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最好讓學生制作成PPT,在此環節中,學生不僅需要完成諸多相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還要懂得進行有效的知識體系構建,實現地理學科知識的應用,使課外作業朝著更高質量的方向發展。在小組成員交流的過程中,大家形成共同探究的習慣,久而久之將此部分成員固定為興趣小組,進而成為推動課外實踐作業有效開展的重要載體。需要注意的是,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切實發揮小組長的效能及學生的主體性,要懂得處理不同意見和建議之間的關系。實踐活動為學生發展提供了最佳途徑和手段,讓學生在活動中完成學習對象與自我的雙向建構,使學生更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使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朝向更加理想的方向發展。

四、注重實驗探究,加強地理實踐力及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地理實踐力是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人們在考察、實驗和調查等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意志品質和行為能力,由此可見,地理實踐力主要包括野外考察、地理實驗和社會調查三個方面[4]。如何在地理教學中滲透地理實踐力是每個地理教師應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對高中地理課外作業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掌握區域分析方法,實現區域認知素質的提升。如在學完工業區位后,教師可讓學生到學校附近的廈門可口可樂公司進行調查,并設計如下問題:①可口可樂公司生產飲料的原料有什么?來源于哪里?②其工業要素投入包括哪些?占比分別是多少?其選址的主要區位因素包括哪些因素?③其經濟效益如何,近幾年的變化趨勢及原因是什么?④其對周邊有沒污染?有沒有搬遷的可能?學生可以查閱資料,實地調查、采訪公司管理人員及一線工人多方了解,通過親身探究,獲取知識、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并獲得深切體驗,從而激發其更深層次的探究欲望。高中地理知識中很多研究都是以某個區域為背景進行的,大區域和小區域的研究視角是地理要素認知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強高中生地理知識認知的重要路徑。如講完旅游地理后,教師可結合鼓浪嶼申遺成功組織學生參與研學小課題探究實踐,其實施主要從三個步驟進行。第一,研學前,學生查閱資料,熟悉區域特色。具體而言,鼓浪嶼研學旅行小課題可從以下幾個方向展開。課題一:廈門鼓浪嶼傾聽人文歷史。廈門鼓浪嶼融匯了西方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一百多年以來在這小小的彈丸之地演繹了無數的繁華與傳奇,還留下了獨具特色的建筑群。追尋歷史蹤跡、探訪名人故居、領略萬國建筑、了解海島人文文化,感受歷史文藝之島的魅力。課題二:廈門鼓浪嶼主要景點分布及成因,游覽價值。課題三:探尋鼓浪嶼風琴博物館。了解風琴種類、風琴珍品的歷史淵源、主要特色、文化內涵及旅游開發價值。課題四:鼓浪嶼旅游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探究。課題五:對鼓浪嶼旅游資源開發條件作出評價。課題六:對鼓浪嶼景區規劃設計做出評價(景區形象、功能分區、空間布局)。課題七:設計一次主題游(收集信息,確定目的地,合理選擇路線,保證旅游安全)。第二,地理研學過程中,學生觀察探討,尋找課題價值點。第三,地理研學旅行后,學生執筆總結,形成研究小報告。學生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將有價值的內容整合成PPT,在課堂上圍繞學生發現的問題與疑惑,展開討論,對研究結果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議。整個研學旅行中,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及觀察能力,鍛煉了學生意志,提高了其綜合思維能力和地理實踐力。綜上所述,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化的工程,教師在開展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課內與課外的關系,課外作業需科學設計,優化內容及形式,改進課外作業的推進方式,關注高中生的興趣點,巧妙滲透鄉土資源,并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驅動,使高中地理教學更優質高效,高中生核心素養得以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董瑞杰.核心素養目標下的高中地理可持續發展觀教育教學[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18,19(1):57-61.

篇(7)

中學地理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地理觀念,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地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幫助學生形成地理觀念,其背后的“靈魂”是學科思想方法。對學生來說,這是拋掉具體知識剩下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像林語堂先生說的“教育的真諦就是將大部分知識忘掉以后剩下的那一點點”。奧蘇貝爾提倡,教師要教給學生學科和教材的基本結構,即那些最有“解釋力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性觀念,從而以有效的方式促進學習和遷移。這與布魯納倡導的“課程一結構”說是一致的。布魯納認為,“掌握某一學術領域的基本觀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還包括培養對待學習和調查研究、對待推測和預感、對待獨立解決難題的可能性的態度”,“他學到的觀念越是基本,幾乎歸結為定義,則這些觀念對新問題的適用性就越寬廣……因為‘基本的’這個詞,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恰恰就是一個觀念具有既廣泛而又強有力的適用性”。

地理學科圍繞研究對象,逐漸形成了關于位置和分布、地方、人與環境的關系、空間的相互作用、區域等核心概念的基本觀念和法則,包括:

(1)空間觀念。涵蓋區位論,區域差異,因地制宜等基本原理、觀點,蘊含著空間定位、空間相互作用與聯系、將世界組織成不同區域加以認識、地理環境差異與因地制宜等思想方法。

(2)系統綜合的觀念。涵蓋系統觀、全球觀等基本原理、觀點,蘊含地理環境整體性、人地關系等思想方法。

(3)動態觀念。涵蓋不同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的發展變化觀,蘊含地理過程、時空關聯等思想方法。

(4)可持續發展觀念。蘊含人地關系的思想方法,其中“人對地”的影響中包括環境觀、全球觀、資源觀、人口觀等一些觀點。

在中學地理教學中,牽住地理學科基本觀念、學科思想方法這一主線,圍繞這些基本觀念和背后的學科思想方法組織教學內容,就能抓住最有教育價值的核心概念實現“教給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學生一旦悟到了地理學科觀念、學科思想方法,不僅能減少或避免思維的盲目性,使思維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嚴密的組織性和高度的靈活性,而且能夠具備地理問題的解決能力和地理知識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的效率。中學地理教學內容應該圍繞一些基本的地理觀念來選取和設計內容。如高中地理模塊一涉及的地理觀念包括: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自然環境有其自身的發生、發展和變化規律;地理環境各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差異性是地理環境的顯著特征;人類從事各種活動,都應協調好與環境的關系,尊重自然規律,講求環境倫理道德;地理環境有明顯的區域差異,人類的生產活動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區域之間是有聯系的,一個區域內地理因素發生變化,會對其他區域產生影響;自然現象或自然過程對人類活動產生危害或損失就成為自然災害。

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從觀念性知識一原理性知識一事實性知識“自上而下”梳理和解析教學內容,教學時再“自下而上”幫助學生在事實和材料基礎上提煉觀念性認識,在具體知識和技能學習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提升概括,建構學科觀念和學科思想方法。一個有效途徑是進行單元知識內容的深度解析,用核心概念和地理觀念統領單元知識內容。

案例一:高中地理必修模塊一“洋流”

課標要求: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主題: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該單元體現的核心概念與基本觀念:空間的相互作用(空間觀念、整體性與差異性觀念)、人與環境的關系(人地觀)。

地理觀念:

大氣的運動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形成和變化具有深刻的影響。

大氣中的各種天氣現象都與天氣系統的活動有密切關系。

水循環通過物質遷移和能量流動深刻而廣泛地影響著全球的地理環境。

世界海洋表層洋流通過促進高低緯熱量和水分的輸送和交換,參與地表自然環境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其分布對地理環境有重大影響。

地表形態是不斷變化的,其塑造過程是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巖石圈物質的循環過程。

基本問題:

大氣運動是如何發生和進行的?

大氣運動有什么規律?常見的天氣系統有哪些?地球上的水是如何循環運動的?水循環對自然地理環境有什么影響?

世界表層洋流是怎樣分布的?洋流對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有什么影響?

地殼物質是如何循環運動的?

上述案例進行知識層次分析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通過分析,提煉出高層次的上位性的觀念性認識,這些內容能提升學習水平,提升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例如案例中,學習和記憶洋流分布規律以及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具體知識是必要的,但這些知識畢竟是形成能力的載體,學生在學習這些知識的過程中,比記住洋流分布規律本身更重要的則是掌握背后蘊含的用地理模式圖概括表達地理事物空間分布規律的學科思想方法,以及在這個過程中對洋流為何如此分布(空間差異、空間相互作用觀)、洋流對地理環境(要素相互作用以及人地關系觀)帶來重大影響等觀念的深刻理解。這些就是超越具體知識的上位性的思考和提煉。

案例二: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三“資源的跨區域調配——以我國的西氣東輸為例”

課標要求:舉例說明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水平A:講清西氣東輸起點、終點、長度、經過省區、調取資源量、調入區和調出區發生的變化等。

這個層次的教學,把案例本身當做有用的知識,這是典型的事實性知識的堆砌,這些缺乏能力價值的知識往往讓學生死記硬背, 學生心生厭倦。

水平B:分析西氣東輸對調入區和調出區地理環境的影響,進而辯證地分析問題。

該層次的學習重點已經上升到體現人地關系原理的地理觀念。

水平C:把西氣東輸僅僅作為一個跨區域資源調配的案例,在A和B的基礎上,借助讀圖和各種資料,分析西氣東輸對調入區和調出區地理環境影響的一般原理和分析思路與方法。

這種教學從地理學研究視角和方法的角度對資源跨區域調配這一類問題進行總結,實現了案例教學的目的,走出案例本身,有了一般分析思路和方法的提煉,可以由個別知識向同類的知識遷移,具有一定的能力價值。

篇(8)

[關鍵詞]

研學旅行;地理核心素養;課程目標;育人價值

《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2013]10號)提出,要“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2014年4月19日,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王定華在《我國基礎教育新形勢與蒲公英行動計劃》的主題演講中提出了“修學旅行又叫研學旅行,是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活動”的觀點。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域特征、學生年齡結構、心智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出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學習生活環境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培養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可見,開展研學旅行活動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目標、深化課程改革的重要舉措。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歸根結底要落實到具體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上,落實到學科育人功能的發揮上,落實到學科本質魅力的發掘上。培育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只有根植于真實的地理教學情境中,通過深化地理課堂教學改革才能有效。研學旅行活動就是具體的教學情境,也契合地理新課程改革的方向和理念,有助于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育。

一、研學旅行體現了地理核心素養的基本內涵

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的地理學科品質和地理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人地觀念、綜合思維能力、區域認知能力和地理實踐能力等四個方面。研學旅行讓真實的生活情境走進了地理教學,打開了封閉的地理課堂教學空間,構建了開放的地理教學環境與氛圍,培養了學生觀察、實踐、探究和研究能力,加深對人地關系的深刻理解,使學生地理核心能力得到強化和升華。

(一)研學旅行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人地觀念

人地觀念是地理學科最核心的價值觀。《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要“培養學生正確的全球意識、可持續發展意識與行為以及正確的環境觀和人地協調觀”。研學旅行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出校門,從課內走向課外、從學校走向大自然,走向社區、走向社會,是教育的應有之義。讓學生走進大自然游覽自然風光,融入社會,進行一定量的戶外實踐活動,可以強身健體,為學生的智力活動提供物質保障,更加有利于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引導學生從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發現問題,到生活、社會、自然中去實踐體驗、嘗試學習。學生在旅行的過程中陶冶情操、增長閱歷、豐富見識、體驗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研學旅行在內容上超越了教材、課堂和學校的局限,向自然環境、學生的生活領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與擴大,密切了學生與自然、社會、生活的聯系。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學生不斷與自然和社會“溝通”,激發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家國情懷,自覺樹立科學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在潛移默化中培育了學生正確的人地觀念。

(二)研學旅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綜合性和區域性是地理學科的本質特點,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是地理學科素養的核心要求,采用綜合分析的方法對地理事物過程進行分析、預測,解決實際的地理問題是地理學科基本的思維方式。研學旅行在方式、方法上體現了對學生綜合性思維能力的訓練,在研學旅行活動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善于思考,積極捕捉來自身邊的問題并進行界定、甄別、篩選和整合,需要對可利用的課程資源進行分析、綜合、比較與評估,學生必然獲得較多的運用探究方法、綜合分析的方式獲取解決問題的機會,進而發展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

(三)研學旅行有助于提升學生區域認知能力

研學旅行活動必須在一定的區域進行。地理學科研究的對象發生在特定的區域,不同的區域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與人文景觀,不同的區域間存在區域環境和區域發展上的區域差異,區域之間也存在相互影響的區域聯系。研學旅行活動與地理教材內容本身的課堂教學是不一樣的。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要獲得理性知識。由于缺乏適當的感性知識的支持,學生在對理性知識進行理解與應用時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困難。而在研學旅行的過程中,學生主動探尋問題的答案,這就要求他們一方面要提取先前儲備的理性知識,用于理解當下所面臨的感性知識,解決現實的問題,改造并重構自身的知識體系,使理性知識與感性知識緊密聯系,互相依存,學生獲得的感性知識多于理性知識。這種學習方式使得學生有機會在紛繁復雜的背景下重新審視在課堂上學到的理性知識與客觀存在的關系,通過觀察、訪談、操作、驗證和體悟等方法,檢驗其真偽,并對知識再次進行解讀,直至“真知”,有助于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區域認知水平和能力。

(四)研學旅行有助于學生地理實踐能力的提高

地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地理實踐能力是指學生實踐體驗和社會參與的能力,是地理核心素養的基礎。學生只有親身經歷社會實踐,才能真正形成實踐能力;只有親自經歷科學探究實踐,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學素養。研學旅行是基于真實情境的教學實踐活動,它注重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積極實踐,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匡正當前學校課程過于偏重書本知識、偏重課堂講授、偏重讓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弊端,彌補學生經驗狹隘、理論脫離實際的缺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研學旅行完成了地理新課程教學目標

(一)研學旅行契合了地理課堂教學改革的方向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教學基本核心理念,如何使地理教學貼近現實生活、構建開放的地理教學環境與氛圍、突破封閉的地理課堂教學空間、讓真實的生活情境走進地理教學,應是當前地理教學改革的方向。地理學科教學背景下的研學旅行與“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教學理念“不謀而合”,研學旅行是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呈現方式,是生活地理教學的實踐形式。地理教師應發揮其地理學科優勢,指導學生在研學旅行活動中開展觀察、實踐、探索和研究,加強學生對人地關系的深刻理解,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 研學旅行讓學生走向社會,體察社會民情,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感受,在輕松愉快中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壯麗,體會華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了解祖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偉大成就,在潛移默化中激發學生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是一種升華精神的文化活動,能激發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更是一種伴隨情感體驗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道德情感激蕩的機會,激發學生愛家、愛國情懷和建設家鄉的責任感。拉爾夫?泰勒認為:“學生學習經驗的獲得,是通過學生的主動行為而發生的,他學到了什么取決于他做到了什么,而不是教師做了什么。”基于地理學科教學的研學旅行活動的開展,學生面臨的不僅僅局限于知識范疇,它擴展到了學生個體的生理、情感和人格等各領域,對于地理知識的學習也不是線性的,而是一個增長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個體身心和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

研學旅行作為一項重要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必須以具體學科知識為依托,才能彰顯教育教學的價值;研學旅行只有根置于學科教學的背景下才能煥發育人的生機,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科教學目標的達成、核心素養的培養是通過研學旅行的這一具體情境來實現的。在地理學科教學視野下,研學旅行要始終貫穿素質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教育,并把它作為地理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這將有助于地理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使之成為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重要途徑之一。

[參 考 文 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朱雪梅.立德樹人:深化地理課程改革的原點[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5(2).

[4]高曉光.社會實踐讓學生走得更遠更扎實[J].基礎教育參考,2014(17).

[5]丁運超.論教育旅游與地理課程改革[J].中學歷史、地理教與學,2012(12).

[6]丁運超.研學旅行:一門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J].中國德育,2014(9).

[7]李希貴.開設游學課程[J].中小學管理,2013(3).

[8]徐冬愛,王峰.中小學生修學旅游產品的開發研究[J].中國教師,2009(2).

篇(9)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地理德育的根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立國之魂、育人之本,它更是中學地理教育的根基所在。地理課程資源中蘊涵著豐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要素。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成為地理德育的根基,統領著地理學科的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標準、課程開發與評價。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礎上形成的地理德育目標應主要包括:國情鄉情、國際理解、思維學風、環境倫理教育等內容,它們在地理學科教育中分別對應著區位分析、整體性、差異性、可持續發展等地理思想,體現在地理課程的具體內容當中。

三、以核心地理思想解構地理德育的關鍵路徑

地理學科有其獨特的價值,其核心地理思想—區位分析、差異性、整體性、可持續發展觀等解構地理德育的關鍵路徑。

1.區位分析的思想。地理學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都是從自然與人文等諸多地理要素出發,運用科學原理和方法進行論證。即運用區位分析的思想,認識國情鄉情,了解我國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分析我國人地關系的基本狀況。學生通過了解我國基本國情,激發其愛國主義情感,實現中國夢的美好信念。通過區位分析,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把所學的地理知識和掌握的基本規律,同生產、生活實際相結合,學習生活有用的地理。

2.地理環境差異性的思想。以區域差異的視角,認識世界,進行國際理解教育。通過世界地理的學習,通過對于各國地理環境差異性的了解,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認識到國與國的差異和特點。使學生在對本民族主體文化認同的基礎上,尊重各國、各地區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風俗習慣,學習、掌握與其他國家、民族、地區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處的修養與技能,理解世界各國的發展訴求。地理德育通過地理環境差異性的路徑研究,能使學生樹立全球意識,理解和平發展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探討全人類共同價值觀念。從而增進學生對于不同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國家、地區的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寬容,將事實上的相互依賴轉變成為有意識的團結互助,理解文化的多樣性,讓學生初步具有國際視野和參與國際交往的能力,促進整個人類及地球上各種生物與自然和睦相處、共同繁榮與發展。以實現地理德育的目標:培養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倡導的平等、公正、誠信、友善、和諧等優秀品質,能夠正確認識和處理競爭與合作關系的新時代接班人。

篇(10)

關鍵詞: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綜合思維;命題特征;課堂教學技巧

一、地理學科綜合思維的培養,是地理教育的安身立命的根本

1.綜合思維是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理學的基本思想

地理核心素養是體現地理學科價值的關鍵素養,是最有用的地理知識、最關鍵的地理能力、最需要滿足終身發展所必備的地理思維。根據丁堯清博士的觀點,可以將地理核心素養分為幾個方面:素養一為人地協調觀(可持續發展),它是地理教育基本價值觀念,是地理教育的核心線索;素養二是綜合思維,地理學基本的思想,往往表現出“多尺度、跨時空、多要素”的探究維度和探究思路;素養三為區域認知,是常見的地理學習載體和方法,它提供了時空視角和認知方法;素養四是地理實踐能力,為地理教育的基本學習方式,提供了各種活動經驗。

2.綜合思維是新課程高考命題的重要評價方向,是地理學科的精髓

地理高考命題倡導并堅持的價值觀是:注重評價地理學的思維品質;注重評價地理學獨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注重評價高價值的地理思維能力。從地理的角度講,綜合思維是學生從“多尺度、跨空間、多要素”等不同維度,對自然地理過程和規律、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等進行分析與歸納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例如,某次強對流天氣成因“綜合分析”:

通過上述從核心原理到各要素的分析,體現了由干到枝的地理學習過程,學生既弄懂了強對流天氣的具體發生機制,又理清了各圈層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學到了地理的精髓。如果只強調該次強對流的發生機制,則可能讓地理學習出現“弱干強枝,科學基礎不深,易流于浮淺”的現象。

二、從浙江地理選考命題“探”地理綜合思維的考查特征

1.選考命題特征“第一探”――地理環境整體性成為歷次命題必考點

【高考題回放一】

(2015年10月)18.與亞寒帶針葉林帶相比,熱帶雨林帶發育的土壤( )

A.微生物活動弱 B.生物風化強

C.有機質含量高 D.化學風化弱

(2016年4月)7.下列自然帶中,成土過程微弱的是( )

A.熱帶雨林帶 B.溫帶落葉闊葉林帶

C.熱帶荒漠帶 D.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

(2016年10月)28.(1)從成土母質、氣候和生物三個方面,分析甲區域土層深厚、有機質含量較高的原因。(3分)

命題解析:浙江省新高考連續三次都命制了關于土壤的內容,雖然三題角度略有差異,但是都能反映出命題者想通過考查“成土母質、氣候、生物、地形等多種因素對土壤形成的影響”,來考查學生對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關系(各要素協調一致)的理解。通過課本案例的深入探究來考查自然地理最重要的原理“地理環境整體性思維”,既讓學生有熟悉感,又能達成有深度的思考。

【高考題回放二】

(2016年10月)29.【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二:下表為環青海湖區域1977~2010年部分土地利用類型面積變化(單位:平方千米)

(2)說出21世紀以來青海湖水面變化特點,分析引起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3分)

答案:特點――湖面擴大。原因――湖水補給主要來自發源于北部山地(祁連山)的河流;全球變暖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河流補給量增大。

命題解析:首先根據表格內容,確定21世紀湖面擴大。然后根據所學知識+區域背景(內陸高原)+表格材料,確定21世紀湖面擴大與以下因素有關:第一,全球變暖,短期冰川融化增加補給;第二,植被保護,涵養水源(材料未明顯說明,較小可能);第三,引用入湖河流減少,沒有材料支撐(較小可能)。

該命題通過湖面擴大這一地理現象的原因分析,來考查學生對“氣候、地貌、水文”之間關系的理解,解答該題的過程需要建立“氣候變暖―冰川消融―入湖地表徑流增加―湖面擴大”這一整體性思維線索,凸顯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內涵理解。

2.選考命題特征“第二探”――地理邏輯性思維成為選考命題新寵

【高考題回放】

(2016年10月)29.【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此處略)

問題:指出甲區域沙地的主要沙源地,并分析甲區域沙地的成因。

答案整理:29.(1)沙源地:河谷及三角洲;湖岸。(2)成因:河谷寬廣,三角洲面積大;湖泊面積不斷縮小,的湖岸帶變寬,沙源物質豐富;西北風經過湖面,尤其冬季湖面結冰,使風力增強,有利于風沙輸送;受甲區域以東山地(日月山)阻擋,風速減小,有利于風沙堆積。

命題解析:

首先通過分析可以確定該命題包括兩小題:其一說出沙源地;其二是分析沙地成因(強調思維邏輯性)。

再{用所學知識:沙地形成一般表現為流水和風力兩種作用,冰川基本是雜亂無章的。流水:可能有三角洲、沖積扇、河漫灘、沙洲、沙灘等。風力:可能有沙漠(沙丘)、山前爬升沙丘、靠近干旱區的一些風積土壤等。

然后仔細閱讀圖文資料:(1)湖面海拔3196米。湖區全年風力較強,冬、春季節多大風,主導風向為西北風。(解讀:高海拔,少阻擋;湖面風力強;西北風――推測風力可能是湖東岸沙丘的主導原因)(2)降水少,偏內陸――可進一步推測風力作用的影響大。(3)青海湖圖像,沙丘所在地面積較大,且沒有大量河流――基本可以排除流水形成的河邊灘地或三角洲。

最后綜合思考解答方向:

問題1 沙源地的可能性:最大――西北面的河流三角洲與河邊灘地,西北風搬運而來;其次――湖濱湖岸的沙灘,湖岸線的進退形成;較小可能――青海湖以西的干旱地區;極小可能――山地水土流失(因為此地干旱為主)。

問題2 沙地成因:沙源地――西北風吹拂搬運――遇山地阻擋――風力沉積(風沙堆積)。

解題反思與小結:

該命題的核心為青海湖東部沙丘的沙源分析與成因分析,這種小尺度的地貌形態對于學生來說是極其陌生的,因此要求學生具有很強的地理知識遷移能力,比如說“黃土高原的黃土來源、青藏高原谷地爬升沙丘問題、青海湖鳥島變半島”等曾涉及過或講評過的內容,學生能夠在考試中做必要的遷移。

新高考在考核要求“認證和探討地理問題”方面,已經明確要求學生“能夠發現或提出科學的、具有創新意識的地理問題;能夠提出必要的論據來認證和解決地理問題;能夠用科學的語言、正確的邏輯關系等”。因此,掌握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高中學生一項必備的能力要求。

3.選考命題特征“第三探”――地理時空綜合思維考查的重要性逐漸凸顯

地理研究的對象離不開時間與空間,不同的時間與空間反映出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發生、發展、演化。

【高考題回放】

(2016年10月)28.【加試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

材料二:在德國工業化時期,魯爾區憑借優越的區位條件快速發展成重要的工業基地,同時也造成萊茵河的嚴重污染。20世紀80年代以來,魯爾區經歷了綜合治理,面貌煥然一新,昔日被稱為“歐洲下水道”的萊茵河變得清澈。

(1)分析萊茵河航運價值高的自然條件,并說明魯爾區治理后其水運地位相對下降的原因。(3分)

(2)指出魯爾區治理后區位因素的主要變化,并分析其對萊茵河變清的影響。(5分)

命題解析:

本大題有兩小題關于地理事物的時間變化分析:其一為魯爾區治理前后水運地位分析;其二為魯爾區治理后的區域因素變化及對萊茵河變清的影響。

針對第1小題,主要思考魯爾區整治前后時間變化產生的地理現象變化,包括產業結構變化、交通條件改善、工業布局變化等方面。思考答案方向:①傳統煤鐵產業大幅減少,高科技產業和第三產業快速發展,運量減小、附加值提高,公路和航空地位提升;②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可以分流一部分水運;③煉鐵高爐建在荷蘭海邊,減小了水運的運輸量。

針對第2小題,主要從治理前后工業區位因素變化出發思考問題,該題與4月考的考題相似(4月考美國西部農業區位因素變化)。思考答案方向:自然因素影響減弱,社會經濟因素影響增強。具體表現為資源和能源因素減弱,技術與人才因素增強、市場交通因素增強。

4.選考命題特征“第四探”――選考命題不斷探索“地理區域綜合和尺度綜合”

通過三張選考卷的比較研究,我們發現選考命題在學科思維上不斷探索地理的區域綜合與尺度綜合,下面就此談一些想法:

第一,浙江選考卷對區域的重視程度明顯加強,特別是2016年10月選考試卷,從選擇題到綜合題都建立在不同區域背景基礎上。

第二,對比三張試卷的12道綜合題發現,在區域選擇上關注到地理尺度的綜合與變化,從某種程度上講有尺度逐漸變小的趨勢。(如下圖變化)

第三,從命題的切口看,命題組對學生不同尺度空間地理現象成因的推理、演繹尤其關注。比如青海湖東部沙丘成因與沙源分析,就是一個典型實例。

第四,從高考閱卷情況反饋來看,高中學生應用、分析、綜合的能力還是有所欠缺。

第五,我們中學教師在進行區域地理教學時,要善于整合不同大小尺度的地理區域,以“三步走”為主要的學習線索,引導學生學會對區域特征、區域人地關系問題的理解、剖析和綜合。

三、從課堂教學“談”地理綜合思維的培養技巧

1.課堂教學“第一談”――地理整體性思維的培養(以課堂教學片段分析為例)

第一部分:小結提高

第二部分:精選例題,進行整體性原理解題思維技巧的培養

例題:根據下列材料和相P知識,完成題目。

材料:新疆阿克蘇是著名的“冰糖心蘋果”產地,“冰糖心蘋果”具有色澤光亮自然,皮薄肉厚、質地較密、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點,采摘上市時間較晚,嚴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霜凍期以后上市。

問題設置:說明氣候條件對阿克蘇蘋果生產的有利影響。

教學思路設計:引導學生尋找解題的突破口,反復強調材料的閱讀與知識點調用相契合。

簡評:本課例屬于解題技巧類經典例題,通過剖析地理環境整體性的基本原理,引導學生用區域要素相互聯系的觀點和思維來解答問題,特別強調材料閱讀時的信息挖掘和原理知識的靈活調用,對開闊學生的解題思路大有裨益。

2.課堂教學“第二談”――地理時空綜合思維的培養(例談)

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在不同的空間和不同的時間里,因受周圍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會發生有序或無序的變化。因此在我們地理教學中,要善于把握“時空要素的綜合分析”,引導學生全面地看待地理事象和過程。通過不斷地教學實踐與課外研究,筆者認為有三個方面可能是重要的突破口:

第一,課堂教學的素材選擇強調時空的演化、發展。

例:素材選擇“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整治”――地理現象的時空綜合、演化。

教學設計思路核心為三部分:“昔日景象―今非昔比―興衰得失”。

教學內容涵蓋自然和人文――①田納西河水文水系演化;②田納西河生態系統演化;③田納西工農業發展;④田納西的發展經驗遷移至“珠江上游”(水電開發、生態保持、立體農業和高能耗產業等)。

第二,課堂教學的分析側重時空變化,并且關注描述方法的指導。

例如,在“區域發展階段”內容教學時,教師應特別強調區域發展三階段在“經濟水平、產業結構、空間結構、發展狀態”等角度的典型變化,巧妙設計一些問題來激發學生對時空變化的綜合把控。比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

(1)在區域發展早期,某一優勢往往成為地區經濟成長的突破口,匹茲堡的優勢是什么?為什么直到19世紀它才成為大型鋼鐵工業基地?

(2)在匹茲堡由皮毛貿易場所成為鋼鐵工業中心的過程中,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第三,利用遙感圖片教學,突出比較研究在時空綜合中的重要作用。

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可視化水平,發展學生的視覺思維能力,應該給學習者提供分析、綜合、改變視角和尺度、多角度比較地表地理現象和過程的機會。學生可以根據不同區域的遙感圖像解讀,比較兩區域的地理環境差異;也可以根據不同時間的遙感圖像變化,去發現某區域地理現象或過程的演化。

四、反思與感悟

對于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地理過程和規律、人地關系演化與發展,教師都需要引導學生將其看作一個整體,嘗試從“多尺度、跨空間、多要素”等不同維度進行全面的分析、理解,進而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科綜合思維。根據近幾年浙江高考題的常見題例,并通過對近三次選考試卷的深入比較研究,筆者形成幾點粗略的感悟,c諸位同行一議:

1.中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升,從根本上取決于學校地理教育是否強調對“地理學科思維”的關注。

2.地理學科綜合思維是地理學科思維培養的核心思維,應該不斷地在教學中予以體現。

3.積極開展校本教研,結合高考命題趨勢與課堂研討,形成比較有效的綜合思維教學微專題。

4.我們高中地理教學完全可以打破以往只局限在學校教室里進行教學活動的局面,可以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大課堂的全程導學模式,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感悟地理、理解地理、剖析地理,形成胸懷天下的社會責任感和全球視野。

參考文獻:

[1]張亞南.高考地理學科思維能力價值評價[J].課程?教材?教法,2010(4).

上一篇: 初中歷史復習方法 下一篇: 資產證券化融資模式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高清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动漫精品 | 亚洲中文字幕a∨在线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一级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 在线观看AV网站麻豆 |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