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研究匯總十篇

時間:2024-04-11 16:10: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經濟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業經濟研究

篇(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0—8772(2015)10-0032-03

2008年屈家嶺管理區提出了建設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的建議,2009年華中農業大學張培剛教授、張建華教授等提出“中國農谷”構想,并在荊門實施。至今,中國農谷以發展農業為基礎,建立農產品加工產業,進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優化農業產業經濟結構,協調三次產業的發展,建立循環經濟體系,進一步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步伐。

據統計數據顯示,荊門是全國重要的優質糧、棉、油生產加工基地,糧、棉、油、生豬、水產等主要農產品產量約占全省1/9-1/8。并于2013年實現農產品加工業產值804.4億元,同比增長32.7%,農產品加工業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由上年2:1提升到2.5:1,并建立起果蔬種植,特色養殖,食品加工及文化旅游相銜合的循環經濟體。2014年全部農業總產值實現增加值351.64億元,比上年增長 5.0%。

一、循環經濟運行機理與發展障礙性因素分析

循環經濟是在農業經濟的原始運行機理的基礎上,把依賴傳統的,資源消耗的,線性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循環經經濟是建立一種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其倡導經濟活動模仿自然生態系統的模式,以“3R”為基本原則,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新的資源”的資源反復循環流動的體系。

中國農谷以生態環保,資源高效利用,可持續發展為理念,因地制宜建立農業循環經濟體系,然而,中國農谷這種新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缺乏相關成熟的技術支撐及發展模式來借鑒,在探索建設的過程中仍然面臨著許多不利因素。

(一)技術水平障礙

循環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先進的經濟形態必須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為支撐,然而我國在節能環保產品技術、綜合利用技術以及相關專業人員方面都較為缺乏,農業循環經濟科技創新體系也尚不完善,還無法為循環經濟深化發展提供足夠的保障,因而導致建立循環經濟體系鏈不能良好的銜合。

(二)模式性障礙

農業循環經濟在我國還并不是一個十分成熟和普遍的經濟模式,各地區都還尚處在探索階段,因此并沒有農業循環經濟的標準形式或可以復制的標準樣式,因此在農業循環經濟的建立過程中需要不斷的試探和突破。

(三)制度性障礙

政府應當實施有效率的制度并對循環經濟的發展起主導作用,對于剛剛起步還不能完全凸顯出經濟效應的循環經濟建設,政府應當予以扶持。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分割及不協調,導致信息的不暢,難以使系統的整體合力發揮出來,嚴重制約了循環經濟的發展,因此推動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機制有待于進一步完善。

(四)傳統意識性障礙

部分地方企業及政府對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深,過于追求經濟短期快速增長,造成環境傷害的同時,部分資源也無法充分利用而浪費。

二、新型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保障措施

(一)科技水平保障措施

完善農業科技創新體制,整合科技創新資源,相關地區政府應加強對農業循環經濟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注重農業科技發展能力建設,加強相關科技人才的培養,為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提供人才和科學技術支持。

(二)因地制宜建立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根據循環經濟價值鏈,其價值函數可表示為W=W有用物質+有用能量+W可再生物質+可再生能量-W廢物可見,在產品一定的情況下,價值鏈的形成只有通過減少使用剩余物來實現1。因此建立工農業復合型企業,將農產品生產加工過程產生的“二次資源”作為農產品養殖肥料或企業加工燃料再次利用,來使得循環經濟價值最大化,同時亦可借鑒外國成功的循環經濟模式,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將循環經濟體系最大程度優化。

(三)制度性障礙保障措施

探索并加快地方法制建設,將發展循環經濟通過地方性法規予以進一步規范,明確政府、企業、社會(公眾)的責任和義務,形成一套完善的循環經濟的法律法規體系。并通過“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的支持,促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依靠國家“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將農業科技轉化成果與技術擴散。在建立鼓勵扶持制度法規的同時,也應建立針對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相關的約束機制,鼓勵與約束同時進行,為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長遠保障。

(四)意識性障礙保障措施

加強綠色宣傳,發掘與弘揚區域綠色文化,通過綠色消費來引導循環經濟,通過經營者的綠色責任與綠色理念來促使其發展循環經濟。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應著眼于從更大空間范圍來規劃和設計循環經濟實體系統。根據自然資源、產業資源及其“廢物”資源、技術資源等分布情況,對循環經濟進行寬視野的系統性設計,以使更大范圍的更多的經濟活動能夠納入到統一的循環經濟系統之中,從而實現資源更充分的循環再利用,提高規模效益。

三、總論

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和粗放型經濟模式以及較低的經濟生活水平,導致了整個社會對資源環境問題嚴重性的認識不夠,由于對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戰略意義和緊迫性認識不足,導致我國循環經濟制度建設落后。為改善這種狀況,國務院印發了《關于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通過建立中國農谷,以荊門市為試行試點,試探發展循環經濟的最優模式,建立綠色新型農業經濟,采用“規模化養殖+糞污無害化處理和利用+沼氣能源利用+生態種植”模式,用生態鏈串起農業循環經濟模式,力求畜牧排泄物“零排放”,在將資源最大化利用的同時協調生態環境的發展。

在追求環境友好、可持續發展的新型農業經濟的過程中,發展循環經濟是必然結果,通過試點的試行,探索發展循環經濟模式及循環鏈,將生態友好、高效率的農業循環經濟體系推廣開來,得到更大的普及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趕順,王文中,循環經濟運行機理的數理分析[M] ,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2] 季昆森,循環經濟原理與應用[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3] 李飛,壽光市新型農業園區發展模式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

[4] 王國印,論循環經濟的本質與政策啟示[J],中國軟科學,2012(1).

[5] 李峰,我國中部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戰略研究[D],武漢大學,2013.

篇(2)

1“互聯網+”對于改造提升我國農業經濟的重要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逐漸騰飛,從財力、物力、智力上為我國農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然而,我國長久沿襲下來的一家一戶小農生產從業人員數仍然占我國農業人數80%以上,并且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這嚴重阻礙了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1.1“互聯網+”助力智能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大提升智能農業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智能

 

決策、自動控制和精準管理,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農業從業者的服務更有針對性、農業生產經營的管理更加科學化,是今后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特征和基本方向。“互聯網+”集成智能農業技術體系與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助力智能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大提升。

 

1.2“互聯網+"助力國內外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大統籌

 

“互聯網+”基于開放數據、開放接口和開放平臺,構建了一種“生態協同式”的產業創新,對于解決我國農產品銷售流通所面臨的國內外雙重壓力,充分開發利用國內外市場和資源,提高我們的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供了一整套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1.3“互聯網+”助力農業農村“六次產業”大融合

 

“互聯網十”通過對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打通整個農業產業鏈,達到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拓展農業 類、開發農業功能,為全產業鏈融合的“六次產業”新業態,提供信息技術支持。

 

1.4“互聯網+”助力農業科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

 

“互聯網+”帶來的新技術、新信息,為消除自然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確保農民豐產增收、突破資源環境瓶頸的農業科技發展提供新環境,使農業科技日益成為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決定力量。基于“互聯網+”的“生態協同式”農業協作經營服務平臺,將農業研究專家、農業技術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有機結合起來,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1.5“互聯網+’’助力城鄉統籌和新農村建設大發展對于在農業領域曾經存在的信息不對稱、資源配

 

置不優、公共服務成本過高的問題,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此外,“互聯網+農業”還能夠把城市的公共服務低成本的輻射到廣大農村,降價城鄉之間在文化、教育、衛生、醫療等方面的差距,能夠加速新農村的建設。

 

2利用“互聯網+”改造提升農業經濟面臨的主要挑戰

 

如何利用“互聯網+”改造提升農業經濟,需要對“互聯網+農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挑戰保持清醒認識、高度關注和審慎思考。

 

2.1“互聯網+農業”發展戰略選擇挑戰

 

在缺少頂層設計的情況下,“互聯網+農業”如果各自為政,大家埋頭各干各的,到頭來整個“互聯網+農業”的發展一定是片面的、局部的、不協調的,對整個農業經濟的改造和提升也一定是大打折扣的。因此,急需政府出面對整個“互聯網+農業”從戰略的高度進行規劃,從而達到統一規劃、逐步推進,平穩向前發展的格局,將“互聯網+農業”打造為能夠切實改造提升國家農業經濟持續、高效、穩定發展的新引擎。

 

2.2“互聯網+農業”發展基礎設施的挑戰

 

從目前的情況看,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亟需加強,至今還沒有通寬帶的村莊就有5萬多個,沒有計算機的農戶家庭在60%以上,農村互聯網的普及率也只有30%左右。另外,在農村,農業數據、農業信息技術利用效率低下,即便有些應用,也只是停留在實驗示范階段,不能做到普及推廣,如何把信息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是當下面臨的挑戰。

 

2.3“互聯網+”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的挑戰農業是一個龐大的傳統產業,受到整個社會政治

 

因素、經濟因素、文化因素等方方面面的影響,農業問題也變得錯綜復雜。如何在“互聯網+’’的背景下,把農業現代化的個環節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鏈條,并把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到農產品生產銷售、農村綜合信息服務、農業政務管理等各環節,亟需制定一套具體的、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案,推動“互聯網+農業”高效發展。

 

3利用“互聯網+”改造提升農業經濟路徑研究3.1頂層設計,盡快制定國家“互聯網+農業”發展戰略

 

基于“互聯網+農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國家要盡快實施針對“互聯網+農業”的戰略性研究。從國家層面,搞好“互聯網+農業”頂層設計,研究制定“互聯網+農業”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出臺“互聯網+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指導“互聯網十農業”產業發展和應用示范,防止信息孤島,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共同開發與利用;制定“互聯網+農業”技術研發路線圖,逐步實現技術突破創新;加強“互聯網+農業”立法,推動農業數據開放、技術人才培養等,為“互聯網+農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3.2優先布局,推動落實農業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借助“寬帶中國”戰略實施方案,在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上多下功夫,盡量實現村村通寬帶,并且研發出適合在農村退關的低成本智能終端,開發各類農業信息資源,加強信息化服務中心的建設,提高信息服務水平。同時建立國家農業大數據研究開發與應用中心,覆蓋農業大數據采集、加工、存儲、處理、分析等全信息鏈,面向國內外推廣基于“互聯網+”的農業大數據應用服務。

 

3.3傳統農民向新農人方向的轉型

 

在互聯網新的背景下,對于新農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轉型:互聯網基因、創新基因、文化基因、自組織基因。

 

3.4在農業生產方面,設計智慧農業解決方案

 

“智慧農業”系統運用物聯網和云計算技術,可實時遠程獲取溫室大棚內部的空氣溫濕度、土壤水分、土壤溫度、C02濃度、光照強度及視頻圖像等信息,通過GPRS網絡傳輸到云計算中心,經過作物生長模型分析,可遠程或自動控制噴淋滴灌、內外遮陽、頂窗側窗、加溫補光、C02氣肥機等設備,保證溫室大棚內環境最適宜作物生長,同時可以根據作物長勢或病蟲草害情況,由農業專家給予遠程農技指導。農戶可以通過手機、Pad、計算機等信息終端實時查詢溫室大棚內環境信息和作物長勢,同時可以通過信息終端遠程控制溫室大棚環境調節設備,從而實現溫室大棚集約化、網絡化、智能化管理,有效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減少病害發生,提升農產品品質和經濟效益。

 

3.5在農產品交易平臺方面,開發多形式農產品交易電商平臺

 

未來農產品電商平臺將出現四種,第一,依托原有互聯網優勢擴張到農產品領域的電商平臺,如京東,第二,傳統批發市場轉型形成的農產品電商平臺,如被譽為農批市場轉型電商標桿的重慶香滿園電商平臺;第三,有實力的農產品企業自主打造垂直農產品電商平臺,并逐步擴張品類,如瀘州老窖商城;第四,個性化高端產品形成的小而美輕模式。

 

3.6在農產品銷售方面,通過互聯網推進產品品牌化模式

 

淘寶出現之后,服裝等早期觸電品類快速涌現了一大批淘品牌,現在,農產品電商進入快速發展期,褚橙、三只松鼠等品牌借助網絡營銷的力量,快速完成了傳統農產品幾年才能完成的口碑積累和宣傳推廣效果。由于農產品整體的品牌缺位,比其他品類具有更大的品牌打造空間,所以,未來品牌農產品電商將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總之,農業和互聯網融合,絕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通過全產業鏈的融合和創新,達到互聯網行業和傳統行業優勢互補,甚至是創造全新的產業模式,以此來改造提升農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柏振忠.我國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建設與完善的路徑分析[J].科學管理研究,2012,(10).

 

[2]杜曉群.互聯網時代廣播對農業發展的重要性[J].吉林農業,2012,(06).

 

[3]齊莉.物聯網農業智能測控系統的特點、優勢及其在溫室大棚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1,(30).

 

篇(3)

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這是以人為本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最根本的體現。要認真貫徹落實“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廣開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收入持續增長。既要從“三農”本身考慮問題,尋求出路,又要跳出“三農”,從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思考問題,研究對策;既要大力挖掘農業和農村內部的增收潛力,又要在農業和農村外部開辟新的增收途徑;既要立足當前采取盡快見效的增收措施,又要著眼長遠尋求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的治本之策,為農民增收提供新的動力。

切實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這是堅持以人為本的本質要求。要使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體現在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全過程。尊重農民的創造和選擇,維護農民的經營自,切實保障農民的物質利益和民利。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保障農民的土地權益。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管,推進鄉鎮政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維護農民對集體資產的收益分配權和管理參與權。加強對農民負擔的監管,進一步減輕農民負擔。加快農業和農村法制建設,嚴格依照法律法規來管理農業、開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全面推進依法治農。當前特別要加強法制教育和宣傳,培育農民依法維權的意識。

全面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這是提升農業、振興農村的希望所在,是減少農民、使農民富裕起來的關鍵所在。要把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擺在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位置。圍繞增強農民的自我發展能力,大力加強科學知識普及、先進實用技術培訓和思想道德教育。適應農業專業化、規模化和現代科技發展的需要,培養造就一代新型農民。擴大“陽光工程”的實施規模,加強勞動力轉移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民外出務工就業的能力。

堅持統籌協調理念,優化發展環境,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統籌協調理念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涵,是解決城鄉發展失衡問題的關鍵。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全局,必須堅持統籌城鄉發展,著力改變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完善支農政策體系,強化農業發展基礎,實現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

盡快改變城鄉二元結構。要深刻領會“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著力消除影響城鄉協調發展的體制,構建新型城鄉關系。建立城鄉之間資源合理配置的市場體系,形成城鄉社會事業和基礎設施共同發展的運行機制。特別是要加快建立城鄉平等的就業體制,完善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不斷改善農民進城務工的環境。要為農民提供平等的教育、醫療機會和待遇。逐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和公平化。引導各類資源與要素向農業和農村流動,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

完善支持保護農業的政策體系。要全面落實“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不斷增強農業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調整和優化支持“三農”發展的財政支出結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結構、信貸資金投放結構。建立對農民的直接補貼機制,進一步完善補貼政策,擴大農業補貼規模。探索建立農業投入的補貼機制,積極推動農業的政策性保險試點,盡快形成完整的國家支持保護農業的政策體系。

加大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統籌城鄉協調發展,要在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上下功夫。要加強農業生產設施和農村生活設施,特別是農田水利、鄉村道路、改水改廁和社會公共設施的建設,加快實施農村“六小工程”,大力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重點搞好農業“七大體系”建設,完善農業發展綜合服務體系。按照項目構建工程、工程支撐體系、體系保障發展的原則,實施農業科技創新與應用等重點工程,著力提升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增強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后勁。

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推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建設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要圍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探索農業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徑,積極發展農業和農村循環經濟,實現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的有機結合。

深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各地資源優勢,優化農業區域結構、產品結構和農村產業結構,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運行的質量與效益。積極發展特色農業、設施農業和高效經濟作物,加強優勢農產品產業帶建設,提高優勢農產品的集中度和優質專用農產品的比重。推進畜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加快發展現代畜牧業,同時大力發展高產優質水產養殖。推動鄉鎮企業產品、產業結構升級和產業集聚,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特別是糧食加工業,延長糧食產業鏈,提高經濟效益。強化農產品市場營銷工作,促進農產品流通業健康發展。

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農業資源。人增、地減、水缺,是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農業可持續發展關鍵在于保地節水。要加大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的保護力度。實施沃土工程,加強耕地質量動態監測。改進栽培和飼養方式,推行間作套種、水旱輪作、立體種養模式,發展保護性耕作。引導農民科學施肥,努力培肥和提高地力。合理利用水資源,大力發展旱作節水型農業。

積極發展農業和農村循環經濟。運用循環經濟理論,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基本原則,發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農業循環經濟,促進再生資源的循環、永續利用和非再生資源的節約利用。發展生物質經濟,支持農業副產品循環利用。大力推進生態富民家園計劃,加快農村沼氣發展步伐。發揮農作物秸稈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發展秸稈產業。推動農產品初加工后的附產品及其有機廢棄物的系列開發、深度加工,實現增值增效。

切實改善農業生態環境。以保護自然、保護生態、創造優美環境為目標,利用人、生物和環境之間能量轉化及生物循環的規律,構建資源節約型農業體系,促進農業與環境的良性循環,實現農業環境優良化。按照“提高認識、依法監管、加大投入、防治并舉”的要求,加大農業污染的防治力度,減少土壤中的化肥、農藥殘留量。全面實施以清潔家園、清潔水源、清潔生產為主要內容的生態農業建設工程,推進以沼氣建設為重點的生態富民家園計劃,加快規模養殖場糞便凈化和生活污水凈化處理設施建設,努力控制和減輕農業面源污染。擴大退牧還草工程規模,加強鼠蟲害防治,不斷改善草原生態環境,逐步建立草原生態修復的長效機制。

堅持科技進步理念,強化農業發展的戰略基點,不斷提高農業發展的科技含量。重大農業技術創新和推廣應用是農業發展的戰略基點。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必須把科技進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提升農業科技基礎創新、集成技術創新及應用轉化的能力,加大農業科技的推廣力度,不斷提高農業發展的科技含量。

加快建立新型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要加強關鍵技術攻關和高新技術研究,力爭在新品種培育、病蟲害防治、生態環境建設、資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農業科技發展的著力點要實現由注重增加產量向提高產量、質量和效益并重轉變,由注重研究向研究、應用、推廣和普及并重轉變,由注重常規技術向常規技術集成和高新技術自主創新并重轉變。大力發展降低成本與節約資源的技術、標準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的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和設施農業技術,建立農業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技術體系。

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促進農業增產增效,關鍵要靠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核心是推廣一批先進實用的農業技術。要擴大農業技術推廣項目專項補貼規模,優先扶持優質高產、節本增效的組裝集成與配套技術開發。重點推廣一批先進實用的農業科學技術,擴大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的應用范圍。

堅持改革創新理念,消除制約農業發展的體制,增強農業發展活力和動力。深化農村改革是用科學發展觀統領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全局的內在要求,是推動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動力。農村改革面臨的任務仍很艱巨,需要我們下大力氣積極推進,以進一步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

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不動搖。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制度,是黨在農村政策的基石。要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全面落實二輪土地承包政策,建立健全農民承包土地流轉機制。要加快土地承包糾紛仲裁立法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糾紛調處機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補償費,推動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加強國有農場農業用地保護和占用的監督管理。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創新,增強集體經濟組織對農民的服務能力。

探索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形式。鼓勵和扶持農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組建多種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積極培育和發展農村經紀人、專業大戶和其他中介組織。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立法進程,保護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通過建立新型農村經濟組織,建立起農民與市場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

積極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推動農村稅費改革試點工作,加快免征農業稅步伐,切實減輕農民負擔。推動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體制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各項改革試點,探索解決鄉村債務的有效途徑。加快國有農場農業稅費改革。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以及政府職能轉變的需要,搞好獸醫管理體制、農墾管理體制、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等方面的改革。

堅持現代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大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用現代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加快建設現代農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是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重大任務。要把工業經濟在長期發展中形成的經營思想、管理方法、組織形式和生產方式等,導入和應用到農業領域,大力改造提升傳統農業,推進現代農業建設。

運用現代工業成果改造傳統農業。要把現代工業發展的成果逐步運用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為建設現代農業提供有力的物質技術支持。推進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與現代農業技術的結合,拓寬農業的內涵和外延,增強和發揮農業的多種功能。積極采用工程、生物、農藝等技術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大力發展農用工業,提升農業裝備水平。

篇(4)

農業經濟水平顯示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水平,而衡量一個國家的富裕水平看的就是經濟增長水平。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其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農村,因此注重農業經濟發展是重中之重。當今,農民已經告別了手工收割,越來越多的收割機、播種機等大型機器相應出現,需要的專業人員也更多,導致人力資本成為了影響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1]。

1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因素

制約農業經濟增長的因素有3點: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對外貿易。中國的農業國際化水平較低,所以對外貿易對于農業經濟增長影響不大。而物質資本主要包含機器、設備、廠房、建筑物和交通運輸設施等[2]。對于傳統的產業經濟來說,物質資本處于領導地位,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本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遠遠超過了物質資本,成了制約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

2現階段中國農村人力資本投資狀況普查及特點

農村人力資本投資主要包含教育、培訓、保健和遷徙。教育,是指為子女教育經費或者深造的經費;培訓包含給予招收人員的培訓經費;保健即健康,就是農戶為健康所支出的費用;遷徙包含交通、通訊等費用。

2.1人力資本投資普查

2.2人力資本投資特點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農業的發展仍處于較低階段。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農村土地使用非農化種植成為了主流。將分散的土地集中化經營,成了解決農民經營不善的主要途徑;同時,合理、科學地使用各種輔助生長制劑成了政府和農戶關注的重點[3]。中國的發展策略是農業與工業并重。農村的收入與城市相比較低,因此大量人員向城市轉移成為了普遍趨勢。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的經濟發展面向五化: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城鎮化、綠色化和信息化。為了適應經濟新常態,農村加大了對教育的支出。同時,教育支出的增加也顯示了農民想要提升自身素質的追求和順應時代需要作出的努力。遷徙支出的增長顯示,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保健支出的增加顯示農戶也開始注重健康問題。但農民的收入水平較低,導致大部分農民仍選擇將生活保障放在第一位而忽視健康保障。

3結語

人力資本是影響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將3個時間段(第一時段為2000-2004年,第二時段為2004-2008年,第三時段為2008-2013年)的人力資本總投資值導入DEA模型得出的DEA平均得分顯示出人力資本的投資效率,其中第一時段為0.796,第二時段為0.812,第三時段為0.864,以上數據可以顯示對于人力資本的投入呈上升趨勢。且從表1中的普查信息中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結論。從表1可以看出,對人力資本投資占比最大的是教育投資,與我國實行的科教興國戰略接軌;教育投資一直是農戶的重心,但相關書籍顯示,至少培育2代以上的人,才能使教育帶動經濟發展。因此,對教育的投資不具有長期性,難以成為穩定收入的基本。遷徙支出的增長幅度比健康支出的增長幅度大,提示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注重遷徙支出,同時健康支出的增長空間也較大。

作者:武麗紅 單位:甘肅省高臺縣宣化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篇(5)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1

[中圖分類號]F323.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6)12-0-02

1 黑龍江省循環農業經濟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 研究背景

我國是農業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之一,但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為了獲得高額的產出,不斷地使用高水、高化肥;我國人均淡水資源總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25%,人均耕地面積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農業灌溉水利用為30%,而化肥的使用量確高居世界榜首,達到了430億千克。資源的環境友好型與經濟發展變得尤為重要,發展循環經濟是社會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之路。近年來,我國已把發展循環農業提上日程,特別是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循環型農業體系,農林牧漁多業共生的循環農業生產模式;在生產過程中注重資源的節約利用,做好監管,保證生產過程的清潔,使產業鏈實現循環發展,最終使循環生產中產生的廢料能夠合理利用。這些都為黑龍江發展循環農業經濟提供了條件。

1.2 研究目的

通過對循環農業相關理論的研究,結合目前黑龍江省農業經濟現狀,筆者發現粗放的農業生產模式導致可再生資源被破壞,環境污染情況形勢嚴峻,土地肥力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黑龍江省更要通過走農業循環經濟這條道路來調節經濟與環境資源這一矛盾,并通過循環農業經濟來推動全省農業平穩發展。

1.3 研究意義

本文旨在通過現狀分析,分析黑龍江循環農業發展程度和階段,為研究黑龍江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打好基礎。首先,黑龍江省發展循環農業經濟能減少農業污染、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其次,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農業發展觀點、發展模式上的一場革命,要求放棄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從粗放經營到集約謀劃、從不可持續到可持續的轉變,憑借“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采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等,來綜合利用和開拓資源,這些都會帶動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升級,實現以最少的資源消耗創造最大經濟效益的目的,從而增加農村就業并帶動農民收入的增長。最后,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就是對傳統農業經濟增長模式的一次改革,深入調整農業產業布局,大力開展生態農業、綠色農業與旅游農業,體現其整體性特征,促進資源的高效和持續利用以實現農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2 黑龍江省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現狀及主要模式

2.1 黑龍江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現狀

黑龍江省地域遼闊,黑土土壤有機質含量較比其他地區含量高。近50年來,黑龍江省的農業發展一直離不開黑土壤的利用,但是在利用黑土壤的同時,人們為了追求糧食產量,過度使用化肥和農藥,造成土壤板結,土地自身的肥力下降。自“十二五”以來,作物種植面積、化肥用量都在增加,但其增長率卻有所下降。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循環農業的發展,黑龍江省有關農業部門對農民進行“循環型”經濟的宣傳和教育培訓,使農民能在開展農業生產活動時利用農業科技對廢物進行處理,比如:用有機肥料代替農藥化肥,從而降低肥料對土壤的破壞和污染。

2.2 農業產生的廢棄物綜合利用情況

2.2.1 各種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現狀

農民在收獲作物后,各種秸稈還可以回收,可以加工成優質的有機肥料、飼料和其他農業生產資料。在黑龍省秸稈綜合利用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秸稈就地還田。黑龍江省作物秸稈資源非常豐富,玉米秸稈的總體數量逐年增加,玉米秸稈還田,使秸稈中的豐富有機物也可以進入土壤,增加黑土肥力,提高土地產量,同時減少化肥的使用量,實現生態環境的保護。第二,秸稈深加工成飼料。大多數農作物秸稈可以直接喂牲畜,也可以通過處理如破碎或微生物發酵來提高營養物質的利用率。第三,燃燒供熱。大多數的黑龍江省農村秸稈用作柴火燃燒,這是一個傳統的處理的模式。第四,轉化為甲烷。將作物秸稈沼氣發酵,產生的沼氣液可以養魚也可以用于農田灌溉,沼氣還可以為農民提供能源的生活。黑龍江省應該大力建設沼氣項目,開發利用沼氣。用沼氣代替煤來為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能量,農民可以節省生產成本,因為沼氣是通過作物秸稈和其他廢物發酵得到的,價格低于煤氣價格。此外,沼氣是清潔能源,它通過甲烷燃燒排放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減少,沼氣的廣泛使用可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從而保護原始生態景觀。

2.2.2 家禽糞便的綜合利用情況

大量的元素(如氮、磷、鉀)和有機質存在于家禽糞便中,這些牲畜糞一般由農民收集后堆積在陽光下暴曬,使其干燥,從而便于存儲。糞便經過這樣的處理,雖然簡單,但能最大保留肥力,有利于作物生長,還能保障農作物的質量。當前看來,年生產的家禽糞量黑龍江省是比較高的,牲畜糞便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可以滿足作物生長的需要,如果通過一定的技術轉化為有機肥料應用于作物,將大大減少化肥的使用。但隨著黑龍江農業的擴張,大量的牲畜糞便等待處理,這種情況將給畜牧業擴張帶來更為明顯的影響。畜牧業已經成為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為了解決環境污染來源問題,通過創新技術,將廢物處理成固體燃料,代替煤,為農村居民提供清潔能源。

2.3 黑龍江農業循環經濟的主要模式

2.3.1 農業廢棄物多級循環利用模式

廢物多級利用模式是指農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物通過技術手段處理后再回收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包括農作物秸稈材料加工成飼料或沼氣,牲畜和家禽的糞便降解成為有機肥料或者沼氣,例如,黑龍江雙城市杏山,通過使用廢物資源轉換技術使農作物秸稈得到綜合利用,再如,通過讓秸稈直接返田,利用土壤昆蟲還田等技術手段形成有機肥料,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保持土壤養分平衡。通過作物秸稈厭氧發酵和二次發酵產生沼氣,為農戶生活提供清潔的能源。

2.3.2 農業生態園區模式

生態農業的主體是發展循環經濟,在環保、節能、節省資源的狀態下進行農業生產,有機組合成種植、養殖、加工等行業于一體的農業生態公園。由于黑龍江省是中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同時也有大型畜牧業,農業生態區將與生產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有效聚集,使企業之間的資源回收,或通過科技創新使廢物成為其他企業生產加工的原材料,盡可能實現資源的回收利用,減少生產廢物排放對環境的影響,從而形成一個清潔、高效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3 阻礙黑龍江省循環農業發展的原因

“十二五”以來,黑龍江省為了促進循環農業發展,加大資金、技術、人才的投入力度,建設農業循環經濟園區,發展綠色農業,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農業能耗降低,農民增收,農業產值穩定增長。但由于黑龍江循環農業的意識淡薄,自然資源及廢棄物利用率低,農業發展形式還沒從根本上轉變。

3.1 發展循環農業的意識淡薄

循環經濟是新生的經濟形態,把這種經濟形態的思想運用于農業生產還沒有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黑龍江雖然也出現了循環農業產業,但大多是在政府和企業的支撐下完成的,廣大農民群眾沒有學習和開展循環農業生產活動的積極性,在循環經濟的發展中,存在著很大的意識障礙使循環農業不能順利發展。

3.2 自然資源及廢棄物利用率低

農業廢棄物回收可以創造效益,但由于缺乏技術發明及推廣,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率很低,如秸稈回收利用率僅為40%,而且大部分的秸稈直接燃燒,導致農業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另外,自由放養的牲畜的排泄物,農民沒有回收,這就會導致農村環境的惡化、水的污染。傳統農業資源利用率較低,沒有形成一個封閉的鏈,缺乏標準化生產,難以適應農業的需求,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競爭力較低。

4 黑龍江省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保障措施

4.1 加大對農業循環經濟的宣傳力度

政府是農業循環經濟的指導者和支持者,應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對循環經濟進行宣傳。首先,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報紙和其他途徑介紹農業循環經濟的相關知識,在傳統農業發展方式的基礎上,把農業循環試點園區成功的例子引入黑龍江省,讓農民意識到農業循環經濟帶來的實惠。其次,擴大農業循環經濟的效益傳播,實現成本的節約,讓人們體驗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好處,改變人們傳統的農業生產經營理念,從而朝著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4.2 完善法律法規,加強政府引導

在這個階段應大力完善法規體系,加快循環經濟立法,規范合理使用資源,減少浪費和污染,充分利用垃圾、廢氣,并加強執法和監督,以確保循環經濟的良性運行。從實際出發,不斷豐富、改善和更新現有的法律、法規、規則,并使其更接近國際慣例,符合現代環保的需要,提高保護標準。此外,還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通過素質教育與技能培訓,創建一支強大、高素質的生態建設執法隊伍,利用法律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完善農業循環經濟法律法規,制定相關政策,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也要因地制宜,制定適合黑龍江省的政策體系,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總之,以農業生產作為重要支撐的黑龍江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黑龍江省現代化農業建設的目標。因此,應立足黑龍江省的基礎優勢,促進其健康穩定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2014 中國農業發展報告[R].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

[2]郭鐵民,王永龍.福建發展循環農業的戰略規劃思路與模式選擇[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2004(11).

[3]周穎,尹昌斌,張繼承.循環農業產業鏈的運行規律及動力機制研究[J].生態經濟,2012(2).

[4]馮志俊.循環經濟導論[J].經濟研究資料,2005(6).

[5]黑龍江統計局.2012黑龍江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

篇(6)

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地理位置及發展環境存在差異,造成我國不同地區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同,與此同時,各地區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同樣存在差異,那么各地區農村金融發展水平是否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存在必然的聯系呢?本文通過運用面板單位根、協整檢驗以判別農村金融是否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

1.文獻綜述

1.1 國外相關研究

第一種觀點認為,金融發展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如King和Levine(1993)從金融功能角度研究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證明了金融功能的確對長期經濟增長率的全要素生產率具有顯著貢獻。Levine和Zervos(1998)通過在回歸模型中加入反映股票市場狀況的一些指標而擴展了King和Levine對金融中介和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研究。第二種觀點恰好相反,認為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不產生影響。如Singh(1997)也得出了股票市場發展無助于經濟增長的結論。Buitle(1984)和Van Wijnbergen(1983)認為正式金融市場的發展爭奪了非正式的民間融資市場,從而減少了國內企業可貸資金數量,從而阻礙了經濟增長。

1.2 國內相關研究

曹嘯、吳軍(2002)、譚艷芝(2003)、沈坤榮(2004)認為農村金融發展水平與農業經濟增長無關;另一部分學者認為兩者之間存在單向或者雙向因果關系,如賓國強(1999)實證證明了,實際利率、金融深化在Granger意義上構成經濟增長的原因。周立、王子明(2002)通過對中國各地區1978-2000年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結果表明促進金融發展,有利于長期的經濟增長。龍海明、柳沙玲(2008)指出農村正規金融發展和經濟增長之間的相互作用有可能產生多重的、穩定狀態的均衡,運用內生經濟增長理論分析了二元經濟條件下農村正規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多重均衡。

綜上分析,國內外學者對于金融發展水平與經濟增長是否存在長期關系并未達成一致意見,本文通過運用分省面板數據,研究金融發展水平與經濟增長是否存在長期關系。

2.面板協整方法介紹

2.1 面板單位根檢驗

近二十年來,非平穩的面板數據在經濟計量學理論和應用領域引起了大量的關注,尤其以面板數據單位根的檢驗方法最為熱點,Levin,Lin,Chu(2002)、Im,Pesaran,Shin(2003)等人研究均表明了基于單個時間序列的計量檢驗顯現出了其低功效,而基于時間序列數據與橫截面數據混合形成的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日益受到青睞,尤其是當時間序列數據相對較短以及從跨越橫截面的單位獲取的類似數據。M、Pesaran和Smith(簡稱IPS方法)提出面板單位根檢驗具有較強的適用性,且分析結果較可靠,本文利用IPS檢驗方法去進行單位根檢驗。

IPS回歸模型如下:

(1)

其中i表示個體,為截距項,為獨立同分布序列,均值為零,方差為。面板單位根檢驗的原假設和備擇假設分別為:對任意的i以及(對所有的i)。令:

,,

其中為單位矩陣,,從而得到個體的DF檢驗統計量:

(2)

并據此構造IPS統計量為:

(3)

其中:。

2.2 面板數據的協整檢驗

面板數據的協整檢驗方法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建立在Engle and Granger兩步法檢驗基礎上的面板協整檢驗,具體方法主要有Pedroni檢驗和Kao檢驗;另一類是建立在Johansen協整檢驗基礎上的面板協整檢驗。在小樣本的面板數據中協整關系的檢驗,Johansen檢驗的功能可能失真。為此,本文采用Pedroni(1999)面板數據協整檢驗。其檢驗方法如下:

考慮下面的回歸模型:

(4)

(5)

(6)

其中:,,,為模型中解釋變量個數,參數和是每個截面個體和趨勢效應。變量和被假定為一階單整。原假設為非協整,基本做法為:首先根據回歸方程(12)獲取殘差序列,然后利用下面模型(15)或(16)對此再進行估計,利用輔助回歸檢驗殘差序列是否為平穩序列,輔助回歸形式如下:

(7)

或(8)

Pedroni構造了不同的統計量來檢驗以非協整()作為的原假設。Pedroni面板協整統計量根據回歸模型(15)或(16)的殘差構建而成。由于尺度不同(不同的N和T)而總共生成了11個統計量,Pedroni進一步研究指出統計量服從漸近正態分布,即:

其中:和根據蒙特卡洛模擬產生。

3.實證檢驗及結果

3.1 樣本數據及變量的選取

本文選取2003-2009年全國31省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和農業經濟增長的年度數據,數據根據有關年份各省統計年鑒整理而得,其中,文中的農業經濟增長是以第一產業GDP指標來衡量,表示第i地區第j年的農業經濟增長;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用各省農業存款、貸款之和占農業產值的比重來反映(單位%),為第i地區第j年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為了消除數據可能存在的異方差性,對數據取自然對數進行預處理,取自然對數不會改變時間序列的性質和相互之間的關系。這里,記,,其時序圖分別如圖4.2和圖4.3所示:

圖1 全國各省市農業經濟增長自然對數時序圖

圖2 全國各省市農村金融發展水平自然對數時序圖

根據圖1和圖2,可以明顯發現農業經濟增長與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呈現非平穩狀態,但需要從單位根角度進一步分析其非平穩特征。因此,需要進行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

3.2 面板數據單位根檢驗

表1 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和農業經濟增長的單位根檢驗

IPS Fisher ADF檢驗 Fisher- PP 檢驗 LLC檢驗

LGDP 2.29231 29.8494 57.7401 -4.50495***

ΔLGDP -2.78952*** 103.432*** 139.463*** -11.3712***

LJR 2.92347 39.2539 47.9304 2.68705

ΔLJR -1.90576** 92.8969*** 113.810*** -7.38086***

注:①***、**、*分別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顯著;②單位根檢驗過程中的最優滯后期數是按Schwarz評價標準(SC)確定的;③Δ表示該變量的一階差分。

由表1可以看出:全國31個省市的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和農業經濟增長均含有面板單位根,并且都是一階單整。這說明農村金融發展水平與農業經濟增長可能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需用協整檢驗進一步確定。

3.3 面板數據協整檢驗

表2 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和農業經濟增長的協整檢驗

組內統計量 組間統計量

Panel v-Statistic0.047598 Group rho-Statistic 3.593380

Panel rho-Statistic1.581881 Group PP-Statistic -4.251616***

Panel PP-Statistic-1.887927** Group ADF-Statistic-2.982212***

Panel ADF-Statistic-1.888375**

注:①***、**、*分別表示在1%、5%、10%的水平上顯著;②單位根檢驗過程中的最優滯后期數是按Schwarz評價標準(SIC)確定的。

通過上述檢驗可以看出:有四個檢驗統計量支持農村金融發展水平與農業經濟增長的面板數據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4.結論及政策建議

綜上所述,農村金融發展水平與農業經濟增長存在必然的聯系,農村金融的發展會促進農村經濟的增長。

鑒于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業經濟增長有促進作用,因此應加快農村金融發展水平,先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鼓勵農村正規金融機構通過多種方式開辦農村金融業務,參與農村金融市場的競爭;加快培養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農村新型機構。逐步完成農村商業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金融組織形式能夠在功能上相互補充、相互協調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引導更多資源投向“三農”,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2)積極發展農村小額信用貸款,開發產品多樣化,發展適合農村中小企業的債券產品,開拓農村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擴大農戶貸款覆蓋面,提高農戶的貸款滿足率,豐富“三農”貸款的有效方式和手段。

(3)加強農村金融市場建設。利用本地區農村經濟發展優勢,借助發達的信息技術水平,鼓勵和扶持一些與金融生態環境密切相關的專業化中介結構,形成良好的中介職業規范。

注釋:

①具體構建過程請參見Pedroni,P.B.Critical values for cointegration tes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s with Multiple regressors[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Special Issue),61,November 1999,pp.653-670.

②圖4.2和圖4.3中橫坐標軸上的標記,形如“4-06”表示的是第4個省市2006年。其中,31個省市的排序是按照全國統計年鑒上的排序。

③本文關于面板數據的單位根檢驗,主要采用IPS檢驗。這里表2同時也給出了其他檢驗統計量,目的是佐證IPS檢驗的結果。

參考文獻:

[1]Im,K.S.,Pesaran,M.H.and Shin,Y..Testing for unit roots in heterogeneous panels[J].Journal of Econometrics,2003,Vol.115,pp.53-74.

[2]Jo¨rg Breitung and Samarjit Das.Panel unit root tests under cross-sectional dependence[J].Statistica Neerlandica,2005,Vol.59,nr.4,pp.414-433.

[3]Jörg Breitung.A parametric approach to the estimation of cointegration vectors in panel data[J].Econometric Reviews,2005,24(2):151-173

[4]King,R.,Levine,&,1993,Finance and Growth: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i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8,PP.717-738.

[5]王志強,孫剛.中國金融發展規模、結構、效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經驗分析[J].管理世界,2003(7):13-20.

[6]曹嘯,吳軍.我國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的格蘭杰檢驗和特征分析[J].財貿經濟,2002(5):40-43.

[7]譚艷芝,彭文平.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因素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03(10):3,12.

[8]沈坤榮,張成.金融發展與中國經濟增長――甚于跨地區動態數據的實證研究[J].管理世界,2004(7):15,20.

基金項目:安徽工業大學研究生創新研究基金(2010032)。

篇(7)

 

循環經濟是一種以資源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特征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活動,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方式。目前,循環經濟在工業方面的研究和實踐較多,但對農業方面的關注尚顯不足。我國不僅是人口大國,而且是農業大國,人多地少并且資源未能充分利用,面臨著資源短缺、污染嚴重、農產品品質下降等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制約“瓶頸”。因此,樹立資源憂患意識,科學利用有限資源,發展農業循環經濟,保護農業生態環境,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和特點 

 

(一)農業循環經濟的內涵 

所謂農業循環經濟就是將循環經濟理念應用于農業生產,按照循環經濟的原則,充分利用傳統農業精華和當今高科技成果和手段,通過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它要求降低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資源、物資的投入量和廢物的排放量,通過農產品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和過程后各層次的物質和能量循環,實現系統物質再生循環,形成生態上與經濟上兩個良性循環,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農業循環經濟不僅要追求農業經濟內部的良性循環,而且還涉及到經濟、社會、生態三個方面的統一,最終追求的是融入社會層面上的“大尺度循環”,即在整個社會經濟領域,實現工業、農業、生態之間共同發展和交叉利用。 

(二)農業循環經濟的特點 

對資源的節約、環境的保護,是農業循環經濟的主要特征。作為一種發展模式,農業循環經濟強調的是在生產活動之初盡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資源,生產活動之中盡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資源,生產活動之末盡可能少地排放生產廢棄物。農業循環經濟具有以下特點: 

1.綜合性。農業循環經濟強調發揮農業經濟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形成產業集群。這樣容易在集群區域內形成有特殊的資源優勢與產業優勢和多類別產業結構。這樣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的資源與核心的產業,成為生態產業鏈中的主導鏈,并以此為基礎將其他類別的產業與之連接,組成生態產業網絡系統。 

2.多樣性。農業循環經濟可以針對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國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3.高效性。農業循環經濟通過物質循環、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可達到充分利用資源、減少廢物產生、物質循環利用、消除環境破壞及提高經濟發展規模和質量的目的,從而實現經濟增值,降低農業成本,提高環境資源的配置效率,使社會生產從數量型的物質增長轉變為質量型的服務增長。同時,農業循環經濟還拉長了生產鏈,推動環保產業和其他新型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為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4.持續性。農業循環經濟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統一起來,充分使物質循環利用,做到物盡其用,可以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共贏。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制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資源瓶頸 

 

(一)土地資源短缺且利用不合理 

土地的可持續利用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土地的可持續利用,就不可能有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這對于人口眾多、耕地相對短缺又處在高速工業化的我國來說,問題就更加突出。我國土地資源總量大,人均占有量少。2005年,我國耕地面積為18.31億畝,人均1.4畝,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約相當于美國的1/8、印度的1/2。與1996年相比,不到10年時間,耕地凈減少1.21億畝;僅2005年一年,全國耕地凈減少542.4萬畝(《2005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特別是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上海、福建等地的人均耕地已接近或低于聯合國規定的“0.053公頃/人”的危險點,而農業大省山東省人均耕地面積也僅為0.081公頃/人。并且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土地的市場價值顯現,許多違法占地、亂搭亂建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有限的土地資源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和田塊的荒廢。這些不僅造成土地資產的大量流失,也對短缺的土地資源造成嚴重沖擊。 

(二)水資源供求失衡且利用不合理 

目前,由于農業水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和水資源利用效率較低,造成農業水資源質量持續下降,農業用水缺口逐年加大,農業生態環境惡化,水資源污染嚴重,進一步成為可供利用水資源供求失衡的重要因素。根據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2003)報告,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1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而人均占有水資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并且全國各流域水資源狀況南北方差異巨大,北方地多水少,耕地面積占全國的59.6%,而水資源量僅占14.5%,其中耕地占全國39.4%的黃淮海地區水資源量僅占7.6%;南方水多地少,耕地僅占全國的34.7%,而水資源占了80.9%。全國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為20%,但北方多數區域已經超過50%,遠遠超過了國際上公認的40%的警戒線。正常年份全國灌區每年缺水約300億立方米,城市缺水60億立方米。因缺水減產糧食造成的經濟損失約500億元,影響工業產值2000多億元。

(三)環境污染嚴重且生態系統退化 

從20世紀中葉開始,我國為促進農業發展,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藥,目前,我國化肥使用量占全球的30%。據測算,化學殺蟲劑中被真正有效利用的部分僅為10%-15%,其余大部分則逐漸散失在空氣、土壤和水當中,造成對環境的嚴重污染。更為嚴重的是化肥、農藥在農產品中的殘留對人類的健康構成威脅,成為我國農產品和加工食品出口的最大障礙,大大削弱了我國農業和食品加工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由于農業的粗放型經營,無序開采造成的水土流失、植被和景觀的破壞、濕地面積減少、調控功能明顯降低,使洪澇災害威脅依然嚴重。 

農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困難表明,今后一段時間我國的資源環境將會承受巨大壓力,這種“資源環境的稀缺性”一方面會引發資源價格和環境價值的提高,加大生產成本;另一方面將促使人們對傳統生產方式進行深刻反思,在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優化資源配置、降低資源使用總量和減少廢棄物排放的情況下,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經濟需要和生態需求。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的政策建議 

 

(一)加強經濟杠桿在農業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現代經濟學認為,微觀經濟主體往往只關心本身的利潤最大化,而很少關心外部成本或社會成本,產生了社會成本與私人成本不一致的負外部效應,導致市場失靈,需要政府干預,將微觀經濟主體行為的外部效應內部化。比如征收環境稅,一方面可以有效地矯正外部負效應,實現環境保護的政策目標;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有利于財政收入最大化政策目標的實現。 

(二)加強制度創新在農業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當前,國家有關部門應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完善有利于循環農業發展的政策和法律體系,增加農業的財政投入,推動農村金融市場化改革,建立循環型農業推進組織,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環境管理,為循環農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推進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與國家層次的循環經濟立法相呼應,建立我國循環農業發展的法律保障體系,并制定出相應的政策保障體系與扶持措施。為此,我們要建立起各種經濟合作組織和收購、銷售、運輸、技術等服務組織,并制定出相適應的法規和政策,為農業循環經濟的運行創造良好的條件。 

(三)加強政府機制在農業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發展循環經濟是一項具有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的任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其所需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對政府來說責無旁貸,并且只有政府才能承擔起這一艱巨的任務。因而,發展農業循環經濟要由政府出面組織生態經濟領域專家對循環經濟如何與農業發展實踐結合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社會、自然協調發展規劃,提出切實可行的、推動循環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并結合實踐情況總結經驗,制定出有利于生態建設的干部考核指標,杜絕僅把經濟增長的gdp作為唯一考核標準的現象。 

(四)加強技術創新在農業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農業循環經濟是農業生產技術范式的革命,它必須以先進科學技術為支撐點,重點組織開發資源節約和取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鏈技術和“零排放”技術;加強研制和生產對環境溫和的新型肥料,減輕環境污染,提高肥料利用率;開發高效、低殘留的農藥,開發生物農藥取代化學農藥。通過發展農業循環經濟全面保護和改善環境,大力推行生態農業和清潔生產,不斷提高我國農產品和加工食品的品質和安全性能,逐步使其符合資源環境方面的國際標準,從而突破綠色壁壘,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通過發展循環經濟,倡導清潔生產和節約消費,最大程度地減輕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實現生態的良性循環與農村建設的和諧發展。 

(五)加強法規機制在農業循環經濟中的作用 

一方面通過政策調整使循環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企業和個人經營行為有利可圖,形成循環經濟發展的外部效應內部化機制;另一方面應建立和完善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形成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補償機制。鑒于大部分居民,尤其是廣大農村居民對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較為缺乏和意識比較薄弱的狀況,當地政府應強化責任意識,并通過立法把發展農業循環經濟納入地方基層政府的職責范圍之內,加強對發展農業循環經濟重要性的教育、宣傳和引導。 

 

篇(8)

【關鍵詞】綠色低碳 循環農業 經濟發展 措施研究

一、縣域農業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農村經濟發展基本還停留在小農經濟的個體單戶動作狀態中,特別是北方的內蒙古,土地貧瘠,水源缺泛,新世紀更具發展優勢的創新技術運用極少,不能為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優質的條件,農業經濟發展亟待培育新型的增長方式。

1、農業生產經營相對分散經濟效益低下。

自一九八七農村實行聯產承包以來,內蒙古地區直到現在還處于分散的個體生產狀態,盡管在土地流轉以來,農戶有的把土地承包出去,使得農業經濟小部分地走上了集約式發展,但由于各種原因,農業產業化發展還是沒有多大起色。農業生產基本處在粗放型階段,抗風險能力差,農產品附加值不高,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

2、村鎮農業生產基礎設施比較薄弱,農業科技應用不廣泛。

改革三十多年來,內蒙古大部分地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的,但也很難彌補土地承包時對水利設施的嚴重破壞,因而很多地方農作物的收成還決定于天氣的好壞,倘若遇到旱災或洪災,則農作物的收成會損失很大,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還相當脆弱。再加農民文化成度不高,科學知識短缺、用科學種田的意識淡薄,因而在病蟲害防治、新作物的引進、化肥的選擇、農藥的用量、使用的周期方面做的并不怎么到位,從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影著農業生產的收成,并在飲食的安全上會出現諸多問題。

3、土地資源浪費嚴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近些年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土地鹽堿化、沙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加之大水滿灌式灌溉方式,不僅降低了水資源的利用率,而且給資源和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使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嚴重不利于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的穩步向前發展。加之當地政府為了發展經濟,加快了工業化進程,工業生產的“廢水、廢氣、廢渣”等污染日益嚴重,大量的固體廢棄堆積占用了大面積的農田,使地下水資源的污染日益加重,極大地影響了內蒙古地區農業的發展。

二、縣域農業經濟發展的方向及特點

1、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推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

內蒙古地區的縣域農業經濟應該以可持續發展為理念,加快經濟轉變方式,調整產業結構,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農業經濟之路。因為,綠色農業經濟是以市場需求和經濟、生態協同發展為原則的,是傳統農業經濟走上新型農業發展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對各種農業資源進行開發并保持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的最好方式,是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最佳方式。這種發展方式是實現農業生產經營與社會、生態資源的協調發展,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深入認識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的價值。

我們知道,發展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是我國農業經濟增長主要方式,同樣,也是內蒙古地區縣域農業經濟發展的最佳方式。內蒙古縣域雖然地廣人稀,土地資源豐富,但是土地貧瘠,可用于農業開發的土地卻有限,已經開發的土地又面臨著高消耗、高污染的問題,這種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經濟發展的現實,因此,縣域農業經濟必須采取低碳農業發展模式,才能提高經濟效益。內蒙古縣域農業的發展還要注意土地污染和大氣污染的問題。在傳統農業經濟發展中,由于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工業用水的亂排亂放,水土污染日益嚴重,而發展低碳農業有利于保護環境,更有利于提升農業產品的質量,切實解決好糧食安全問題,因而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就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

三、縣域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發展措施

1、加大低碳農業技術的推廣力度。

近年來,我國一些農業發達地區的低碳農業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發展縣域農業低碳經濟就應該大力推廣現有的好經驗、好技術。首先政府要通過財政政策進行支持和引導,引導社會資金的不斷投入低碳農業生產中來,為發展低碳農業提高充足的資金。其次要積極構建引進低碳技術推廣的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引導和幫助廣大農民學會運用先進農業技術,使技術真正運用到低碳農業生產中。第三要加強農村地區新型農機技術的推廣力度,組織農民學習新技術,開展免費農業教育課堂培訓業務,宣傳新型低碳農機的作用,使低碳農機在農村得到真正使用。

2、提升低碳農業經濟從業人員的發展理念。

首先,綠色低碳循環農業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理念的,加強從業人員樹立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發展的理念是十分重要的。這里我們提出了從業人員的概念,就是針對當前的農業從業者的現狀。自土地流轉以來,有的農民把自己承包的土地流轉出去,城市一些人員獲得了這些流轉的土地,他們也就成了“二手農民”,他們往往是“短視”的,往往以掠奪式經營方式獲取短期利益,因而要教育他們樹立正確的現代農業發展觀,堅持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發展理念,走科學的可持續的農業發展道路: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的現代低碳農業經濟發展道路。同時要對他們加強低碳知識的宣傳教育,加大對《大氣污染防治法》《資源保護法》等資源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還要適當利用優惠的經濟政策引導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大力鼓勵和扶持綠色低碳農業生產。

3、加快產業結構的調整

目前,內蒙古地區縣域正處在工業化發展時期,二氧化碳的排放給本地區的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因此,要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完成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以促進綠色低碳循環農業經濟的發展,提高縣域農業的產量和質量,進而提升當地糧食安全水平,為當地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篇(9)

農業經濟研究一直是國內眾多學者的一項重要課題。冉杰等運用DEA法和曼奎斯特生產效率指數對中國西部農業生產效率進行了總體效率分析、規模狀況分析和生產力指數分折;倪冰莉等[2]應用DEA法對中國中部六省1990-2008年的農業生產效率變化進行了分析;王爽英等[3]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選擇可反映湖南省農業發展現狀的8個指標,并借助DPS數據處理系統對湖南省地市進行了研究;黃利軍等w采用DEA方法對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效率進行分析,探討了10年來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效率;錢麗等運用3個DEA模型對安教省17個地市2004-2008年農業生產效率進行了實證研究分析;涂俊等[6]運用DEA、Tobit兩步法對中國30個省(市、自治區)的農業創新系統效率以及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比較;賀正楚等[7]運用層次聚類、混合聚類方法對湖南省市州“兩型社會”區域農業發展狀況進行了評價以及提出了備選方案。綜上所述,各學者對農業經濟效率的分析大部分是基于區域進行研究以及關注投入產出效率值并對其進行排序,但都未能對單個決策單元進行深入探討,對湖北省各地市農業經濟效率的評價還未見于相關文獻。本研究基于構建DEA投人與產出模型、Malmquist指數法對2008-2012年湖北省13個地市的農業經濟效率進行測算評價,分析了湖北省各地市農業生產效率的內部差異及原因,提出了最優生產可能性邊界,從而提出改進農業生產效率的根本方法,以優化農業資源配置,促進其高效穩步發展。

 

1研究方法

 

數據包絡方法(Decisionmakingunit,DMU)是由美國著名運籌學家Chames等[8]在1978年以“相對有效性”概念為基礎創立的,用于研究多投人與多產出對象的規模有效性和技術有效性的一種線性規劃模型。此后,Banker等[9]構建了C2R模型。

 

把每一個省看作一個生產決策單位,運用Fare等改造的DEA方法來構造每一個時期中部各省的生產最佳前沿面。把每一個省的生產同最佳實踐前沿進行比較,從而對效率變化和技術進步進行測度。

 

Malmquist模型用于處理面板數據,是一種生產前沿方法。Malmquist生產率變化指數是Caves等[11]在Malmquist數量指數與Shepherd距離函數概念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用于測量全要素生產率變化的專門指數。Fare等?運用生產函數法,并在規模報酬不變的假設下,把7TP(全要素生產率)分解為技術效率指數和技術進步指數。在規模報酬可變的假設下;技術效率進一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

 

2指標選取和數據來源

 

依據農業生產系統多輸入、多輸出的特點,農業投人產出的特征以及評價指標的可量化性、可靠性、可得性原則選取了能夠反映湖北省13個市(自治州)農業生產效率整體情況的投人、產出指標。選取4個投入指標和2個產出指標作為研究湖北省農業經濟效率的評價指標體系,力求客觀公正地反映整個農業生產系統的效率。投人指標包括農牧漁業的勞動力(不)、農作物總播種面積(Z2)、農業機械總動力(X3)、農用化肥施用量(Z4),分別可以反映人力資本投入、土地要素投人、技術投人;產出指標包括農林牧漁業總產值(F0、農村家庭人均年純收入cr2),可以反映在農業經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效益。指標數據均來源于2008-2012年〈〈湖北省統計年鑒》、《中國農村統計年鑒》。

 

3綜合效率分析

 

運用Deap2.1軟件對湖北省13個地市的農業投人產出面板數據進行分析,得到農業生產綜合效率及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的數值。從綜合技術效率及其構成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的平均值來看,三者的變化具有同步性,均值在0.8~0.9間波動變化且有遞減趨勢,說明湖北省農業生產不穩定,且地區差異顯著;有3個地市達到DEA有效,5個地市處于規模效益遞增階段,即這些地市農業生產規模效益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調整投入會使規模效益增加,農業再投資效益比較高。規模效益遞減地市由2008年的3個增加至2012年的5個,具有很大的調整空間和投資價值。純技術效率的均值基本上大于規模效率的均值,且純技術效率處于有效以及遞增的地市有10個,占總數的77%,說明純技術效率對綜合效率的貢獻更大,湖北省農業發展向技術導向型轉移。

 

2008-2012年,武漢、黃石、鄂州等三地市一直保持領先地位,均為DEA有效,綜合技術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值均為1,表示農業生產要素投人配置效率最優,順應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趨勢;在既有制度和管理水平下,農業效益達到了最大化,現有規模和最優生產規模沒有差異,處于規模收益不變的狀態,即擴大一定比例的農業投人,相應地產出也會同比例增加。

 

2008-2009年,荊州市處于DEA有效狀態,綜合效率、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都處于有效狀態,且重視技術的發展。隨著農業技術的穩步發展,技術的有效利用和既有規模相互匹配,實現了農業收益的最大化。2010-2012年,荊州市綜合生產效率從0.779遞減為0.568,綜合效率位居湖北省各地市倒數第二,隨著規模效率的急劇降低而降低并有加速現象,規模效益也由不變轉為遞減狀態。十堰市與荊州市農業發展戰略相反,忽視技術,重視規模的簡單擴大,近幾年均處于DEA無效狀態,綜合效率位居湖北省末端。綜合效率的提高更多依靠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農業技術很薄弱。

 

2008-2011年,咸寧、隨州等地市綜合效率值為0.8及以上水平,屬于湖北省農業生產綜合效率較高地市,至2012年,兩地市綜合效率存在下降趨勢。此外,兩地市處于規模報酬遞增階段,增加一定比例的投人可以帶來一定比例或者更多的經濟效益。同時,規模效率值均高于純技術效率值,表明規模效益遞增是依靠生產規模的擴大,農業技術有效發揮還不足。

 

2008-2012年,襄陽、恩施綜合效率無效,規模效率變化波動大,技術效率變化趨于平穩。其中,純技術效率值均為1,表示在目前的技術水平下,投人資源的使用是有效率的,綜合效率無效的根本原因是規模效率不斷減少。其中恩施近幾年規模效率一直是0.5~0.6之間,處于各地市之末,僅為DEA有效地市的一半。襄陽、恩施分別處于規模效益遞減、遞增階段,因此,在技術效率有效的前提下,其改革的重點在于調整經營規模與既有技術吻合,以更好地發揮其規模效益。

 

2012年,宜昌、孝感、荊門和黃岡綜合效率處于較高水平。其中,2008-2012年荊門、孝感和黃岡農業綜合效率及其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分別有4年、3年和1年達到DEA最優,且松弛變量為0,農業生產要素配置達到最優效率,農業處于最佳規模、最佳效率。孝感、荊門和黃岡等地市規模效益處于不變、遞增以及遞減交替變化狀態;宜昌規模效益處于遞減且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值呈波動變化狀態,說明這些地市農業發展不穩定,需要對投人產出結構進行調整,以更好地適應農業效益提高的需求。

 

4Malmquist指數分析

 

為了反映湖北省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及其構成變化情況,利用deap2.1軟件對2008-2012年湖北省各地市農業面板數據進行了測算和分解。

 

4.1全要素生產率變化趨勢

 

根據農業效率Malmquist生產力指數分解表可以看出,有9個地市農業全要素生產率(7TP)指數大于1,只有荊州、荊門、黃岡和咸寧等地市小于1。2012年7F尸平均增速為15.3%,T/P指數最大的地市是武漢,最高增長率為41.9%,說明湖北省農業生產效率進步較快,農業發展在向技術導向型轉變,農業的可持續性一直在增強。2008-2012年湖北省77中均值總體上實現波動增長,且增長幅度逐年加大,:TFP平均增長率由7%增長至15.3%,其中2011-2012年TFP均值增長幅度弱于其他年份。

 

湖北省77于的變化趨勢與技術進步變化趨勢一致,與技術效率呈反向變動,技術進步的貢獻超過了技術效率的貢獻,抬高了農業生產前沿面。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湖北省采用更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2011-2012年TFP平均增長率為15.3%,技術進步平均增長率為24.7%,而技術效率的貢獻率約為-7.4%,技術進步與效率缺失并存的現象說明湖北省一些地市忽視農業技術對77中的影響,農業技術創新、推廣工作滯后,這也是2011-2012年77中均值增長幅度低于其他年份的原因。

 

4.2各地市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指數及構成情況

從2008年起,湖北省13個地市技術進步增長率均高于技術效率增長率,這是由rc(技術進步指數)增長效應帶來的。2012年武漢市技術進步增幅為41.9%,為13個地市之首。武漢市為湖北省省會,地理區位優越,擁有健全完善的農業體系,注重推行農業產業化發展以及推廣農業新技術。隨州7FP增幅為9.5%,位居近幾年TFP正增長的9個地市之末,說明隨州農業發展勢頭弱于其他地市,原因是技術效率增速為-14.4%,嚴重拉低了TFP增速。因此,隨州首先要注重技術效率的滯后對rFP的束縛作用,從技術效率構成角度講,即提高純技術效率、規模效率增長水平,此外應關注科技管理及制度創新。其余地市7TP年均增長大體相同。從各地市的7TP增長情況看,其差異性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具有較高一致性,即經濟較發達地市TFP增長相對較高,經濟落后地市77中增長相對較低。

 

從構成看,技術進步的增長與技術效率的缺口并存現象較嚴重。農業技術進步增長效應最明顯、增速最快的是武漢,由2008年的7.3%增為41.9%,農業技術進步增長最弱的是荊門,2009年TC為-2.2%。技術效率相比技術進步對7F尸的增長效應不明顯,大多數地市值等于或小于1。技術效率增長最大的是宜昌,2011年為18%,技術效率增長最弱的是荊州,2012年為22.6%。

 

4.3非有效地市的投入調整分析

 

DEA方法提供了各地區要素投人冗余的絕對量,用于分析非DEA有效地市農業生產效率低下的原因。非有效DMU的各投入指標均有冗余量,不同DMU的冗余指標也有所差別。從投入指標看,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冗余量最大,其中黃岡冗余最大,冗余量為395.582,荊州次之,冗余量為349.803;農業機械總動力指標冗余量也較大,其中荊門冗余量為238.556;農林牧漁業從業人數冗余較小,冗余量最大的是黃岡,數值為49.492。可見這些地市耕地利用率低、農業機械總動力未充分發揮、勞動力供過于求,應當減少這三類指標的投人,提高其利用效率。農用化肥施用量指標冗余率在非DEA有效地市中最低,接近有效生產前沿面,利用效率較優。從產出指標看,各地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已達最優,不存在產出不足,農村家庭人均年純收人指標產出嚴重不足,其中十堰產出不足高達4322.530。

 

5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運用DEA方法和Malmqulst指數法對農業生產效率進行了評價,得到武漢、黃石和鄂州一直處于DEA有效,其他10個地市DEA無效,其中恩施州綜合效率最低。湖北省各地市綜合效率均值呈波動變化且有遞減趨勢,農業生產發展不穩定且地區差異顯著。綜合效率的增長更多取決于純技術效率,湖北省農業發展向技術導向型轉移。

 

從農業全要素生產率來看,7TP均值總體上實現波動增長,且增長幅度逐年加大,農業的可持續性一直在增強。湖北省的變化趨勢與技術進步變化趨勢一致,技術進步的貢獻超過了技術效率的貢獻,為農業生產發展提供了巨大動力,但目前農業發展存在農業技術進步與農業效率缺失并存的現象。因此,農業部門應不斷健全農產品市場體系,利用市場的力量加大農產品競爭力度,并對農業科技部門、農戶給予財政支持、技術支持,加大農業科技成果的生產轉化力度,注重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增強農業效率對農業經濟效益的帶動作用。同時,綜合效率高的地市應進一步發揮優勢,帶動周邊地市的農業生產效率。十堰、恩施等地市農業發展方向應以因地制宜、發揮特色為原則,發展種植業、畜牧業、旱作節水等多種農業形式。

 

從冗余與不足整體來看,主要在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林牧漁業從業人數這三個指標存在冗余,要使生產效率達到DEA有效,農業發展有很大的縮減、調整投人要素的空間。首先應考慮調整土地資源的配置,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耕地集約利用水平;其次有效利用農業現代化機械,使實際產出量與效率最優對應的產出量之間差距趨于零;最后優化農業人力資源配置,提高農業人口的素質,實施農民非農化,將勞動力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冉杰,王新宇.基于DEA的西部農業經濟效率與技術進步率評價[J].統計與決策,2007(3):102-103.

 

[2]倪冰莉,張紅巖.我國中部地區農業技術進步、生產效率的構成分析[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0,26(2):141-146.

 

[3]王爽英,李立輝,戴向洋.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農業區域經濟評價及發展方向[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0,31(2):115118.

 

[4]黃利軍,胡同澤.基于數據包絡法(DEA)的中國西部地區農業生產效率分析[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6,27(6):420-424.

 

[5]錢麗,肖仁橋,楊桂元.基于DEA模型的安徽省農業生產效率評價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0,29(10):121-126.

 

篇(10)

作者簡介:黃季(1962- ),男,福建長樂人,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科學家、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農業政策問題研究。

中圖分類號:F3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096(2010)03-0001-07 收稿日期:2010-05-05

一、全球農產品供求展望

預計到2050年,未來農業將不僅繼續發揮其保障食物安全和人民生計、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傳統功能,而且將擔負起提供再生能源以緩解全球能源危機和為人類提供優美生存環境等新的歷史使命,從而使人類進入一個新紀元或“新農業”時代。

1、人類食物和纖維需求將不斷擴張,同時消費結構將發生顯著變化

未來50年,全球對食物和纖維等農產品的需求將成倍增長。從需求的國家類別上看,增長將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的食物和纖維需求已趨向穩定,增長緩慢;而發展中國家的人口持續膨脹、經濟增長和城市化將不斷提高人類對食物和纖維總量和質量的需求,并改變全球的食物消費結構。從總體上看,全球食物和纖維需求變動將出現如下幾個特征和趨勢。

首先,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增長將使農產品需求顯著增長。據聯合國權威機構預測,全球人口將從2005年的64億增加到2050年的90億,增長40%;其中新增26億人口中近90%(23億多)將來自現在的發展中國家。

其次,發展中國家的收入增長將顯著提高人均農產品的消費量。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2008年的研究結果表明,發展中國家人均畜產品消費從2000年到2050年將會成倍增長,其中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南亞地區、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人均畜產品消費將會有大幅度增長(如圖1所示)。

第三,由于人口和人均食物消費量的增加,全球從2000年到2050年谷物(食物+飼料)食物的需求總量將會增加75%。除發達國家外,世界各地區對谷物的需求都將顯著增長(如圖2所示)。

第四,在食物消費增長中,高價值農產品(如畜產品、水產品、蔬菜和水果等)需求會隨著收入的增長而更快增長。

第五,隨著經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類對食物質量和食品安全將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人類的消費結構將進一步改變。

2、人類對農業的多功能需求(如生物能源、優良生存環境等)將不斷擴張

經濟的快速發展將誘發人類社會對農業多功能需求(如生物能源、優良生存環境等)的不斷增長,其中對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減緩氣候變化(碳吸收、土地復被)、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提供觀光農業和田園景觀等環境正外部性的多功能需求將會不斷擴張;對社區傳統生活習慣、農業文化遺產及農業對社會提供的多樣化及保持社會基本穩定等文化及傳統知識傳承中的多功能需求也將會不斷擴張。這種對農業的多功能需求將使人類進入一個“新農業”時代。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世界許多國家都出現了能源危機感。這誘發了農業生物能源產業的崛起。上個世紀末以來,世界能源價格不斷上漲,這使世界上許多能源進口國在能源安全上產生強烈的危機感,并促成了現代生物能源產業的崛起和迅速發展。以農林等生物質為原料的生物液體燃料的發展,雖然在近期遭致的爭論不斷升溫,但它將在強大的政治、能源安全和經濟利益驅動下異軍突起,成為未來國民經濟中一個具有強大活力的嶄新部門。美國和巴西是目前最大的生物質燃料(乙醇)生產國家,2000年~2007年間出現了快速增長,總產量分別達到850和500多百萬加侖。

農業生物質燃料的發展對農業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2000年~2007年間農業生物質燃料的發展已經導致了2006年~2008年的全球糧食危機,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出現成倍增長(見圖3)。我們的研究表明,2006年-2008年間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是石油價格高漲、生物液體燃料能源崛起、投機行為及貿易封鎖(圖4),而石油價格上漲誘發的生物液體燃料發展是其根本原因。

2008年7月份以來,國際糧食價格出現大幅度的回落(見圖3)。這是因為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近年來支持國際糧價上漲的三大因素短期內消失了。受金融危機影響,石油價格直線下降,部分生產生物液體燃料的工廠關閉,國際投機行為和貿易行為也大大減少,這些因素共同促使糧食價格大幅回落。但從圖3還看出,雖然糧食價格大幅回落,但是整體價格水平仍然高于2006年以前。

世界各國農業生物質能源的發展不但將拉動農產品價格的上升,同時還會使國際主要農產品的價格隨著能源市場價格的變化而產生經常性的較大波動。這將進一步加大糧食安全和糧食市場的風險。

過去幾年農業生物質能源的發展對農業的影響僅僅是“萬里”的開始。美國和巴西已經計劃到2020年使其生物質燃料的總產分別達到2200和1300百萬加侖(見圖5)。近年來,歐盟及其他許多國家也都制定了雄偉的農業生物燃料產業發展規劃。

總之,生物能源發展將打破百年以來在需求上由恩格爾定律左右糧食價格(不斷下降)的規律(圖6),使糧食以至所有的食品市場同能源市場緊密聯系在一起,一個比糧食市場大數倍的能源市場開始主導食品市場價格的走向。

3、未來全球農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1)全球農業面臨的發展機遇

至2050年,全球農業將面臨一系列的發展機遇,其中以下五方面的發展機遇尤其突出。

首先,人類對食物和纖維需求的不斷增長將為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市場的擴張提供發展空間。一個產業部門的發展同社會和市場對其需求緊密相關。受人口膨脹和收入增長因素的影響,未來50年,全球食物和纖維需求將成倍增長,這為世界許多農產品主要生產國提供了市場保障。

其次,人類對農業多功能需求的增長將可能使未來農業成為一個擁有無限發展空間的產業。人類對優良的農業生產和鄉村環境以及生物能源需求的增長可能將使農業進入發展的新紀元,農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將逐漸從傳統的保障食物和食品安全等,延伸到環境正外部性和文化傳統知識傳承等功能的提供。

第三,農業將不再是比較效益較低的產業,其相對比較優勢將得到顯著提高。過去100多年農產品價格長期下降的趨勢將發生改變,農產品價格將在波動中不斷提高。農產品價格上漲將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比較效益,農業及其相關產業將可能會吸引大量的國家、企業和社會資金投入,從而提高農業生

產力并進一步提高農業相對比較優勢。

第四,經濟全球化將促進全球農業資源利用的優化和農產品貿易,促進全球農業的發展。經濟全球化將是21世紀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它在對各國農業發展提出各種挑戰的同時,也為其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到2050年,各個地區和國家將基本上依據其資源和農產品的比較優勢發展農業,國際貿易將在促進各個國家發展農業生產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第五,未來50年,農業科技的許多領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如果國家和企業能夠不斷加大對農業科技的投入,農業科技必將成為農業生產力增長的最重要的源泉。我們預測在未來50年,基于分子生物學、遺傳工程和自然資源管理領域而迅速崛起的新技術將與傳統育種技術一起,成為農業生產力提高的主要技術。

(2)全球農業面臨的挑戰

至2050年,全球農業在面臨許多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將面臨一系列巨大的挑戰。而且,未來農業還將面臨氣候變化和資源環境惡化等帶來的許多挑戰和風險。

首先,滿足2050年90億人口對食物和纖維數量和質量的需求是巨大的挑戰。由于全球人口膨脹、經濟增長和城市化,人類對食物數量和質量的需求將成倍增長,這將對水資源和耕地等造成越來越大的壓力;通過農業科技進步提高土地產出率以增加全球食物的邊際成本也將越來越高,難度增加;同時,全球動物產品消費快速增長對飼料需求的持續增長,需要各國愈益注重口糧和飼料糧供應結構的協調問題。

其次,農業生物燃料產業的發展在為農業提供發展機遇的同時,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戰。在全球能源危機大背景下,農業生物燃料產業的發展在農產品需求上與傳統食物需求的競爭將日益突出,發展中國家的糧食等食物安全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處理好農業生物燃料發展同“與人爭糧、與糧爭地、與畜爭飼”問題將是未來50年農業發展面臨的新的和巨大的挑戰。

第三,水資源短缺、不可再生能源的耗竭、土地和森林資源退化等威脅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過去,許多國家農產品產量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犧牲環境和不可再生能源為代價而實現的,未來這一趨勢可能還將繼續。資源的退化和耗竭可以促使人類在開發新的替代能源技術方面作出努力,但同時這種對資源利用的新組合又會對資源可持續利用形成新的挑戰。

第四,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對農業生產形成新的挑戰。IPCC報告認為,未來食物進口程度在許多發展中國家會越來越高。全球農業GDP會在今后20年由于氣候變暖而下降16%。雖然氣候變化的影響區域性強(有正面和負面雙重影響),但超過40個發展中國家糧食產量會減產;南亞一些國家的減產幅度會很大,有的要達到22%(IPCC,2001)。當然,氣候變化也會給一些地區帶來好處(如部分發達國家和南美)。從地理區域看,半干旱地區種植面積可能會增加(非洲)。但是,增加的這些種植面積只能夠在不斷減少的水資源的前提下開發利用,這給農業科技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和復雜性。氣候變化也導致生態環境脆弱性加強,極端氣候、災害頻度等增加很快,對農業的影響增加;且對如何應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包括精度預測、影響研究、響應策略(包括應對和適應)等等。

第五,未來50年,農業生產的增長將主要依靠生產力的提高,而能否承擔起這一艱巨使命是科技界面臨的重大挑戰。根據國際食物政策研究所的預測,未來50年,除了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中亞與北非地區的農作物面積還將繼續擴大外,世界其他地區農作物面積都將出現長期的下降趨勢。更值得一提的是,世界所有國家的谷物生產增長將主要依靠單產的提高,而單產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強大的科技來支撐,所以科技進步能否承擔起這一艱巨任務是未來全球農業發展面臨的重大挑戰。

二、中國農產品供求展望

1、中國食物和纖維需求總量將顯著增長,同時食物消費結構將發生根本變化

首先,中國居民的畜產品、水產品和飼料糧需求將顯著增長(見圖7)。收入增長和城市化將是未來50年中國人均畜產品、水產品和飼料糧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由于未來50年中國人口將出現從緩慢增長到緩慢減少的趨勢,所以對農產品需求的增長主要出現在2030年以前。

其次,中國居民的水果、蔬菜、食油和食糖等其他副食品需求也將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農作物生產結構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見圖8)。收入增長和城市化也將是未來50年中國人均水果、蔬菜、食油和食糖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但值得關注的是,收入增長和城市化并沒有帶來大米和小麥這兩種主要糧食人均需求的增長。我們預測,在未來,大米和小麥人均消費量將延續過去10年的下降趨勢,這主要是由于收入增長和城市化帶來動物產品和其他高附加值農產品消費的增加,從而部分地替代了大米和小麥的消費。

第三,中國的經濟增長和服裝紡織業的發展將極大地提高市場對棉花等纖維農作物產品的總量需求。未來50年,中國對棉花等纖維農作物產品的需求將不但受到國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帶來的影響,而且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進程的加快,中國出口導向型的服裝和紡織行業將繼續得到快速發展,這將極大地提高市場對纖維農作物產品的需求。

2、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將使國家和社會對農業的多功能需求逐漸增長

未來50年內,中國將逐漸從現在的中等收入發展中國家向發達國家的行列邁進,而在這長期的、持續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國家和社會對農業的多功能需求將逐漸增長。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增長與國家的能源安全緊密相關,同時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將使整個社會對農業生產和生活環境的改善提出更高的要求。

我們預測,到2020年,在資源緊迫、需求持續增長和多元化等一系列壓力下,中國農業在繼續發揮其保障食物安全、改善人口營養和維護農民生計等傳統功能的同時,開始承擔起改善生態系統、減緩氣候變化、提供觀光農業和田園景觀以及提供文化和傳統知識傳承等功能。2030年~2050年,對農業的多功能需求將逐漸增長,農業將進一步擔負起為緩解能源危機提供再生能源和為國民生存提供優美環境等新的歷史使命。

3、未來中國農業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1)中國農業面臨的發展機遇

首先,中國將同世界其他許多國家共同分享人類對食物和纖維需求及對農業多功能需求增長為農產品市場擴張提供的發展空間。在世界各國未來食物和纖維需求增長中,中國是對畜產品、水產品、水果、食油、食糖和棉花等農產品的需求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目前,中國對農業多功能的需求才剛剛起步,而未來對農業多功能需求的增長將極大地擴展農業的發展空間。

其次,中國農業生產結構將得到不斷優化,經濟全球化將為中國許多有比較效益的農產品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中國在水產品、部分畜產品、蔬菜、水果和花卉等產業有相對比較優勢。經濟全球化為發

揮中國這些農產品的比較優勢和擴大生產、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和市場調節國內市場、改善農業生產結構等都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三,未來50年,中國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將有極大提高,中國農業科技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隨著國家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的貫徹和實施,國家對農業的科技投入(包括傳統的和現代的生物技術)不斷增加,中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將進一步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在農業發展中的第一生產力的作用和地位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作為世紀之交最有前途和最具創新性的技術之一,轉基因技術的發展曾經引發了一場世界范圍內的爭論,最近在我國媒體和網絡所引起的爭論更為激烈。這些爭論給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帶來了顯著的負面影響。中國是最早商業化采用轉基因作物的國家之一。我們的研究表明,中國已從轉基因抗蟲棉的商業化生產中獲得了巨額效益。它不但顯著地提高了棉花生產率、增加了農民的收入,而且在農民健康和環境保護方面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Huang et al,2002a)。我們的研究還表明,如果中國實現了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經濟和環境效益將更加可觀(Huang et al,2005)。我們預計,作為現代農業生物技術核心的轉基因技術將同信息技術和自然資源管理等領域迅速崛起的新技術以及傳統育種技術一起,成為今后幾十年農業生產力提高的主要技術;轉基因技術將在緩解資源約束、保障食物安全、保護生態環境、拓展農業功能等方面顯現出巨大潛力(Huang et al,2002b)。

第四,國家對農業的投入不斷增加,并逐年加大對農業的支持力度,使我國農業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國家不僅加大了對農業科研和基礎設施的投入,同時也加大了對農業的各種補貼(見圖9)。

(2)中國農業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

未來50年,中國農業在面臨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將面臨一系列挑戰。未來50年,中國農業不但將面臨著全球農業所要面臨的五大挑戰,而且在如下幾方面還將面臨同我國國情緊密相關的一些挑戰。

首先,中國農業在滿足國內日益增長的對農產品總量和質量的需求以及保障農業安全等方面將面臨極大的挑戰。我們的預測表明,國內生產沒有相對比較優勢的許多農產品自給率將顯著下降,這些農產品的供給安全將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脅。雖然我國有相對比較優勢的農產品的自給率將保持較高的水平,但畜產品、水產品、蔬菜和水果的質量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生產擴張將導致農業生態和污染等問題的巨大壓力(Huang,2008)。

其次,中國農業發展將面臨日益嚴峻的保障耕地和水資源總量及質量安全的巨大挑戰。工業化和城市化是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這趨勢必將不斷吞噬有限耕地。未來50年,我國農業發展面臨的耕地資源約束將會日益嚴峻。中國還將面臨日益嚴峻的威脅著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水資源短缺和危機問題。水資源危機已被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列為威脅全球食物和農業發展的最大因素。中國作為世界水資源最短缺的國家之一,面臨的問題尤其尖銳。我國農業用水所占比例已經從1949年的97%降低到了2004年的65%,到2050年,將進一步下降到40%甚至30%以下。

第三,中國農業發展將面臨日益嚴重的小規模經營生產方式的制約,農業現代化進程面臨巨大的挑戰。農業小規模生產同農民增收間矛盾、農戶分散經營與現代農業及食品安全間矛盾日益突出。我國農業現有的小規模生產已經發展到了難以支撐農民增收目的的階段。我國農產品生產體系由2.4億小農戶組成,戶均耕地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約0.8公頃下降到2007年的不足0.6公頃,并且地塊有“細碎化”趨勢(見圖10)。靠如此小的生產規模來提高農民的農業生產積極性、實現農民未來不斷增收幾乎不大可能,農業兼業化、副業化和老年化趨勢日益突出。

中國科學院農業政策研究中心對6個省的抽樣調查表明,新一代的農民更不將農業作為主業。該調查表明,農村16歲~25歲的勞動力中從事非農就業的比例已由1990年的29%上升到2006年的86%和2008年的90%左右。小規模生產、副業化和老年化已經開始影響我國農業的比較優勢,阻礙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它們導致了農民采用新技術積極性的下降,影響了農業機械化作用的發揮,妨礙了農業生產力的提高。

但我們也看到,隨著我國近些年農村土地流轉制度改革的推進,也出現了有利的因素,我國的耕地流轉市場開始發展。截止到目前,我國已有15%左右的農地開始流轉,在浙江、江蘇和廣東等地區,這一比例甚至達到了30%左右。

同時,我們也看到,在我國廣大的農村,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有了快速的發展。到2009年初,全國有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村達到13.3萬個,約占全國村莊總數的21%(見圖11)。參加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農民有2381萬,占全國農民總數的9.5%;其中正式成員991萬,占4.0%,非正式成員1390萬,占4.5%。

雖然我國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數量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但還遠遠不夠。有專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村所占的比例還比較低,還遠遠不能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在未來,我們還需要在土地和經濟合作組織等制度上繼續創新。

第四,國內外對農業生物質能源需求的擴張和對農業多功能需求的增長將進一步影響中國的糧食安全和水土等資源的超載壓力。我國是一個能源總量高度稀缺、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國家。在全球能源危機的大背景下,世界主要經濟體已經把農業生物質能源發展列入21世紀發展的主要議程。目前對農業生物質能源的爭論可能改變不了它的長期發展趨勢。我國發展現代生物能源產業的需求迫切,但它的發展也將對平衡國內農產品供給和需求提出新的挑戰。農業多功能需求的增長在為農業提供發展空間的同時,也將進一步加大對水土等資源的超載壓力。過去50年,中國農業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付出了極高的環境代價。對農業改善生態系統、減緩氣候變化、提供觀光農業和田園景觀等多功能需求的增加,都對農業的投入、科技和未來水土等資源的利用產生巨大的壓力。

第五,未來50年,全球氣候變化將給中國農業發展帶來許多極不確定的影響。未來50年,全球氣候變化在威脅人類生存和生態系統的同時,也給中國農業發展帶來許多極不確定的因素。氣候變化對中國的農業生產可能產生重大的和不確定性的影響,將增加農業生產的不穩定性,放大產量的波動。我們最近的研究也表明,氣候變化對我國不同地區、不同農戶的影響存在顯著的差別(Wang et al,2009;Wang et al,2010)。

三、農業經濟和政策前沿問題

基于以上對未來50年全球農產品供求變動趨勢和中國農業發展前景的展望,我提出對農業經濟和政策前沿問題的一些認識。

1、農業經濟學科前沿問題

在農業經濟學科前沿方面,我分四大領域來討論。

(1)農業科技經濟與政策。主要學科前沿問題包括: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與政策;農業生物技術經濟與政策;生物能源技術經濟與政策;生物多樣性經濟與政策;適應全球氣候變化技術經濟與政策。

(2)農業資源環境經濟與政策。主要學科前沿問題包括: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制度保障和政策;土地資源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政策;農業的面源污染控制政策與措施;生物能源發展對資源與環境的影響和對策;全球氣候變化對資源與環境的影響和適應。

(3)農業要素市場與制度創新。主要學科前沿問題包括:農村勞動力市場與制度創新;農地市場與制度創新;水資源市場與制度創新;農業資金與信貸市場制度創新;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各種要素的組合)。

(4)農產品市場(需求、供給、貿易和市場)。主要學科前沿問題包括:全球、國家和區域食物安全貿易經濟(市場/分配/貧困影響)和政策;全球化和農產品供應鏈;市場風險與風險管理;全球化的公共物品經濟和政策(產品供應鏈、食物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農業科技等);生物質能源等新市場的發展;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減排增匯、適應性、碳交易市場等)。

2、農村經濟發展學科前沿問題

今天這個報告因為僅僅涉及農業經濟問題,所以沒有討論未來整個農村經濟發展領域的學科前沿問題,但我也想借這個機會,提出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學科前沿問題,供大家參考。

主要學科前沿問題應包括:公共物品供給政策;政府治理和政策;社區治理、農民組織和基層民主的制度保障;城鄉要素(土地/勞動力/資金)市場創新和改革;農村教育和人口素質提高制度保障和政策;農村社會保障(低保、養老、醫療等)制度和政策。

上一篇: 體育經濟學專業 下一篇: 電子商務銷售模式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 |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岛国 | 中文字幕日本亚洲欧美不卡 | 亚洲视频在线高清观看你懂得 | 亚洲中文字幕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