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農業發展方式匯總十篇

時間:2024-04-08 16:24: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傳統農業發展方式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傳統農業發展方式

篇(1)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之一。它表明事物自身發展的整個過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諸環節構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過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運動的結果,矛盾的解決形式。以唯物辯證法的角度看農業發展歷程,則從總體上經歷了“農業化――去農業化(工業化)――再農業化”過程。

一、農業歷史發展過程

(一)古代傳統農業

隨著人類智慧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耕作方式有了轉變,鐵鍬、爬犁這種工具開始成為這一時代的主角,這些“先進”的農業工具催生了農業的第一次革命,使“原始農業”走向了“傳統農業”發展的道路,土地產量相比原來有了“質”的飛躍,在漫長的3000年時間內,農業經濟發展緩步前行。傳統農業是在自然經濟條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鐵器等為主的手工勞動方式,靠世代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發展,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居主導地位的農業。是采用歷史上沿襲下來的耕作方法和農業技術的農業。傳統農業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當今時代依然發揮重要作用。

(二)近代工業化農業

科技的第一次產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19世紀40年代)和第二次產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于20世紀初期),以機械化和電動化為主要標志,不僅促進工業的迅猛發展,同時也大大促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這個轉變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廢除、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現代工業有了較大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的。這一轉變大體上起始于19世紀中葉,到二戰時期,近100年歷史。受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近代農業的發展策略是逐步實現機械化和電氣化。農業工業化的積極方面是生產效率的提升,但負面影響是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造成人與自然的生態危機。

(三)現代生態化農業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現代農業迅速發展,許多國家實現了農業現代化,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商品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農業發展成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高度發達的現代基礎產業。生態農業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改善傳統農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農業生態化,就是以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基礎,尊重生態自然發展規律,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從技術特征來看,常規意義上的現代農業技術特點一般包括化學化、水利化、機械化、電氣化等。當今發展現代農業,除了還要注重上述技術特點外,要更加關注到現代技術的新特征:生物化、信息化、安全化、環保化、循環化、標準化等特點。

二、農業發展辯證過程

(一)基本發展過程的辯證啟示

從唯物辯證法角度看,世界范圍的農業發展經歷了這樣的過程“農業化――去農業化(工業化)――再農業化”,即傳統農業是簡單的農業化,對原始社會的農業進行了揚棄,使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代表的農業從原始生產方式中脫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產業方式,即第一產業――農業。而近代農業,則是以工業化的理念和手段對傳統農業進行了升級,其積極方面是使糧食產量突飛猛進,不但養活了更多的人口,同時還能為工業提供資金積累和工業原料。但由于過分依賴科學技術,而對傳統的“天人合一”農耕理念進行了揚棄,提出了“向自然進軍”理性的狂妄,并盡情地享受著人類征服自然過程中一次次。正如恩格斯所言,人類的每次征服,都將得到自然對人類加倍的懲罰。于是近代工業化農業走向了歷史的盡頭,建立在生物、信息技術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現代農業理念的出現和發展,以生態化為主要標志的現代農業,得到了人們廣泛的認同,并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現代農業是對傳統農業、近代農業的現代揚棄。

(二)再農業化對農業化和工業化的本質躍升

現代農業從本質上對傳統農業和近代農業進行了辯證的揚棄,并實現農業本質的躍升。生態農業的目的在于協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資源利用與保護之間的關系,形成生態上和經濟上的良性循環,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特點:(1)綜合性。即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并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2)多樣性。即針對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3)高效性。即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4)持續性。即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后勁。現代生態農業在借鑒傳統農業優秀思想理念有:(1)天人合一理念;(2)精耕細作思想;(3)有機農業思想;(4)農業為本的思想。同時也吸收了近代農業的科學思想和工業化手段。但現代生態農業與傳統農業和近代農業只注重糧食產量的提高有著本質的區別。主要體現為:(1)糧食產量高和質量好相統一;(2)種植業與林、牧業協調發展,共同發達;(3)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4)機械化、電氣化水平高與勞動者的直接參與相結合。

總之,以唯物辯證法的角度看農業發展歷程,則從總體上經歷了“否定之否定”,即“農業化――去農業化(工業化)――再農業化”過程。其中,工業化階段是去農業化,即對傳統農業的異化,而再農業化,則是對傳統農業的現代揚棄,同時也對工業化(去農業化)進行了揚棄,即繼承了傳統農業的積極理念和近代農業的正確思想,真正意義地實現天地人現代生態理念的統一。

篇(2)

中圖分類號:F323 文獻標識碼:A

1 當地傳統農業發展的不足

傳統農業的生產方式,在解決當地群眾的溫飽方面是可以實現的,但是要想在農業方面獲得更多的效益,其功效還很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傳統農業的改造能力差

丘陵地帶的地勢起伏較大,土地被分割成條塊狀,生產效率低,并且山地較多,山坡陡緩不一,坑洼地有積水,出行十分不便。由于地塊分割為小塊,機械化程度低,很難實現大面積的灌溉和收割,都是靠著人力來進行管理。

由于農業耕種的效益低下,靠種地收入無法實現增產增收,所以大部分青壯年勞動力都選擇外出打工,老弱群體留守農村。他們只種一季大春作物且以自給為主,不注重農作物的產量和效益,因此水稻種植面積逐年減少。這樣會造成小范圍的糧食危機,一個地區的糧食緊缺,會影響幾個地區的糧食價格波動。

1.2 傳統農業的生產能力有限

貧困地區普遍是靠天吃飯的發展方式,基本上是“糊口農業”。若趕上風調雨順,作物的長勢良好就是豐收年,倘若遇到干旱或者洪澇則產量就會大減。

土地生長能力弱,再加上受地形地勢的影響,傳統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

由于地處山坡丘陵地帶,夏季的降水較為集中,自然災害和地質災害頻發,小塊的土地分割嚴重,梯田很容易遭到破壞。

農作物的病蟲害也是影響農業發展的一大因素,一旦發生就是大范圍受害,控制難度大,治理成本高,造成的經濟損失較大。傳統農業在應對這樣的災害時,不能做出強有力的治理措施,要么加大農藥使用量,使農作物的農藥殘留超標;要么就是治理不及時,病害侵蝕嚴重。

1.3 農業的綜合效益低,生產結構單一,農產品科技含量低

究其原因,傳統農業的生產技術落后,深加工程度低。在生產環節時只是靠天吃飯,沒有采用高效的種植方式和管理方式,在收割和運輸時,機械化程度不高,只是依靠人工作業,生產效率比較落后。不能準確的把握市場的動態,只是跟風的種植作物,在品種選擇方面不知道最佳選擇。缺乏懂技術的推廣人才,種植理念落伍,難以抵擋市場化的沖擊。

2 傳統農業的發展方向就是效益農業

建設效益農業要符合當地實際,對該地區農業生態系統內的生物要素進行合理、有序的布局,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最佳統一。效益農業發展的前提就是提高第一生產力,活化整個農業系統,積極鼓勵開發新技術,大力推廣應用新方法。樹立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意識。鼓勵符合效益農業的生產創新和技術改進,努力形成有利于技術發展和轉變的新體制。努力實現農民的社會意識和行為習慣,經濟與環境相協調,努力形成有利于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經濟機制。部分資源的優化配置,一方面充分挖掘農業系統內部資源活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另一方面,高效利用延長產業鏈,增加農作物附加值,來實現農民的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的綜合效益,降低成本,利用科技進步推動環境及經濟協調發展。開發符合生態要求的效益農業技術,通過物質循環和產品深度加工,實現經濟增值、農業廢棄資源的重復利用。為農村大量過剩勞動力轉移創造就業機會,切實保障農民權益,保護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保護和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3 效益農業的可行性措施

加強政府對農業的宏觀調控,建立健全我國現行的有關資源及環境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使農業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加強對農業的支持,提高農業的綜合競爭力,取得最大的綜合經濟效益。同時加強農業發展的國際接軌工作,積極調整和引導,積極鼓勵多元化加大對效益農業的建設資金投入。完善各項基礎設施,比如西南地區的道路基礎建設。

重視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依靠科技,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方法。探究各類適用生態農業模式的技術要領。因地制宜地推廣立體高效農業、無公害農產品開發技術等,進一步提高效益農業的生產水平,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在西南地區可利用國家補貼資金,購買水稻機械化設備,以縣為單位的組建水田農機作業協會的團體,并以村為單位組建水田作業協會。通過組建水稻作業協會,將水稻機械化生產的各個環節有機地聯系起來,整合了農機裝備資源,提高了水稻機械作業的組織化程度,實現了節本增效,取得了顯著效果。水稻機械插秧作業將大大提高插秧效率,可以有效地保證季節不誤農時,使廣大稻農的水稻產量實現了高產、穩產、節本、增效。

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農產品成果的多樣化、優質化、專業化、安全健康化模式。調整優化農業產業及農產品產品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大力提倡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和文化科技教育,全面提高農民的素質,充分發揮農民在改造傳統農業中的積極作用。發展農業產業化一條龍生產模式,加強與企業間的合作,使農業發展商業化、資本化。

4 結論

現代農業相對于傳統農業是一個開放的循環農業系統,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進行的社會化農業。它的發展主要依靠現代工業發展和市場需求為基礎。效益農業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現代農業是一個動態的和歷史的概念,它既注重了農業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和無公害的生產,又涵蓋了良好社會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大力完善水稻種植,提高其生產效率,完善生產體系,提高水稻生產的效益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篇(3)

一、原始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及其發展策略

1.原始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

在原始的自然條件下,采用簡陋的石器、棍棒等生產工具,從事簡單農事活動的農業。使用石器工具從事簡單活動的農業。系由采集、狩獵逐步過渡而來的一種近似自然狀態的農業,屬世界農業發展的最初階段。其特征是使用簡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種的耕作方法,實行以簡單協作為主的集體勞動。大約在距今12000年前,中國的新石器時代早期階段出現了原始農業的雛形,進入原始農業的重大技術突破是馴化野生植物和動物,標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現。

2.原始農業發展策略——刀耕火種

刀耕火種是原始農業的耕作技術。這種耕作技術在近代一些民族中仍然保留下來。刀耕火種一般不施肥,也不中耕,所以種植二三年之后就要另覓新地重新砍燒種植,農史學家稱之為“游耕”。但從新石器時代所出土的一些實物來看,中國一些地區的原始農業似乎在六七千年以前,很早就脫離了早期的刀耕火種階段。而已由“原始生荒耕作制”階段,進入了所謂“鋤耕”或“耜耕”的“熟荒耕作制”的階段。

二、傳統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及其發展策略

1.傳統農業發展歷程水平

隨著人類智慧的不斷發展,人們的耕作方式有了轉變,鐵鍬、爬犁這種工具開始成為這一時代的主角,這些“先進”的農業工具催生了農業的第一次革命,使“原始農業”走向了“傳統農業”發展的道路,土地產量相比原來有了“質”的飛躍,在漫長的3000年時間內,農業經濟發展緩步前行。

2.古代傳統農業發展策略——精耕細作

傳統農業是在自然經濟條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鐵器等為主的手工勞動方式,靠世代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發展,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居主導地位的農業。是采用歷史上沿襲下來的耕作方法和農業技術的農業。傳統農業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當今時代依然發揮重要作用。

三、近代農業生產力水平及其發展策略

1.近代農業生產力水平

工業革命,又叫產業革命,第一次產業革命興起于18世紀60年代,于19世紀40年代結束。工業革命是指資本主義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大機器生產,它在生產領域和社會關系上引起了根本性變化。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是從發明和使用機器開始的,到19世紀上半期,機器本身也用機器來生產,標志著工業革命的完成,英國之后,法、美等歐美各國也相繼進行了工業革命。第二次產業革命,起于19世紀七十年代,于 20世紀初期結束。其主要標志:電力的廣泛應用(即電氣時代) 1870年以后,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并被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控制論創始人維納提出的概念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典型特征為自動化。

2.近代農業發展策略——機械化、自動化

從世界范圍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是在封建土地制度廢除、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現代工業有了較大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實現的。這一轉變大體上起始于19世紀中葉,到二戰時期,近100年歷史。受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影響,近代農業的發展策略是逐步實現機械化和電氣化。農業工業化的積極方面是生產效率的提升,但負面影響是高能源、高消耗、高污染,造成人與自然的生態危機。

四、現代農業及其發展策略

1.現代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

篇(4)

改革開放以來,以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要標志,中國農業經歷了一系列比較成功的發展時期。然而,由于理論的局限性和實踐經驗的缺乏,中國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農業的特征。農業脆弱的基礎地位在中國新一輪的通貨膨脹中暴露無遺。據國家統計局的信息,2007年,中國居民CPI上漲4.8%,漲幅比2006年提高3.3個百分點,而食品價格上漲成為拉動價格總水平上漲的最主要原因。2008年,中國物價上漲的勢頭有增無減,僅2月份的CPI就達到8.4%,創下十二年來的新高。可以說,中國“低通脹、高增長”的黃金發展時期已經過去了。農業是食品加工工業的基礎,深刻反思中國農業發展的不足,不僅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目前的通貨膨脹問題,更有利于中國農業抓住契機,迅速向現代農業轉變。

一、傳統農業發展理論的局限性

傳統農業發展理論以阿瑟·劉易斯的《二元經濟論》和舒爾茨的《改造傳統農業》為代表。應該說,這兩大理論都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提供了嶄新的思路,對二次世界大戰以后世界農業的發展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然而,理論本身的缺陷,非常苛刻的理論應用前提,加上缺乏實踐經驗的必要總結和提煉,很容易導致發展中國家農業在經歷一段短時期的繁榮之后再次陷入停滯,回到那種投入產出的低水平均衡。以《二元經濟論》為例,劉易斯最重要的假設就是農村存在隱性失業,農業勞動的邊際生產率為零或者為負數。在對農業生產沒有任何不利影響的前提下,農村勞動力可以源源不斷地流向城市,加人工業化進程。當農村勞動力流出到一定程度時,農產品產量下降,價格上升,追求利潤的動力將促使農民把現代農業的生產要素引進來,從而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然而,從發展中國家的實踐來看,不僅是劉易斯的假設站不住腳,劉易斯所描述的二元經濟向一元經濟轉變的過程也過于簡單。首先,正如美國西奧多·W·舒爾茨所指出的,農村勞動的邊際生產力為正,不是零,更不是負數,因此農村勞動力流出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下降。其次,農產品價格的上升幾乎伴隨著勞動力流出的開始而開始,并不是有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滯后期。因為相對于較低的農業勞動生產率,工業的勞動生產率較高,即使在農產品產量和質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農產品的相對價格也會上升。再次,農產品價格上升所帶來的利潤,并不能肯定把現代農業生產要素引進來。因為現代農業生產要素是多種要素的集合體,其中許多關鍵性的生產要素具有很長的生產周期。農產品市場的價格波動足以扼殺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整體引進,取而代之的是增加傳統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從而使得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功敗垂成。最后,考慮到經濟開放的因素,農產品的進口足以阻止任何農產品的價格上漲和農業生產利潤的獲得。因此,無論是二元經濟理論還是改造傳統農業理論,它們都存在先天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在中國過去三十年的農業發展中充分暴露了出來。

二、中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978年以來,中國農業發展取得了很大的進步。1985年,在中國具有深遠影響的不僅全面鋪開,其效應也已開始充分發揮,中國農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豐收。現在,中國農業的發展基本滿足了國民經濟迅猛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農產品的進口在全部進口總額中只占很小比重,這對于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而言,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然而,我們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問題和不足。總體上說,中國農業發展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中國農業仍是一個低收入行業,二是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受到工業化能力的限制。這兩大問題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維持著中國農業投入產出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指出的是,農業的低收入使農村勞動力流出,極大降低了農業勞動力的整體素質,這對主要依賴人力資本的中國農業現代化造成了致命打擊。巨大的城鄉收入差距,不僅意味著農村較低的消費和生活水平,也意味著農村的低儲蓄和低投資,意味著改造傳統農業所需要的貨幣資本和實物資本投入都面臨不可克服的現實困難。然而資金的缺乏還不是最主要的,因為在發達的金融市場中,只要有豐富的人力資本,信用仍然能夠彌補貨幣和實物資本的不足,但務農的低收入恰恰又讓農村本已稀缺的人力資本進一步流失。現代農業需要的不是廉價的低素質勞動力,而是具有較高教育水平和相當技術含量的高技術勞動者,這種勞動力在農村很奇缺。然而在農業勞動低收入的刺激之下,不僅有一定技術水準的勞動力走向了城市,甚至具有強壯體力的簡單勞動力也離開農村,這意味著滯留在農村的勞動力主體是老、弱、病、殘,他們無論在勞動力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不可能勝任中國農業發展的需要。農產品價格偶然性上漲所帶來的經濟刺激,其結果不可能是現代農業生產要素的投入,而只能是傳統農業生產要素的簡單追加。農產品銷售的高價格最終對應著農產品生產的高成本,而不是通過引進現代農業生產要素降低生產成本,獲取更多的農業利潤,從而使農業生產進入良性循環。

如果說,務農的低收入為傳統農業的現代化制造了巨大障礙,城市工業化接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力有限,則使傳統農業維持的低水平均衡獲得了必要的外部條件。受工業化產品市場容量的限制,勞動密集型產業在中國城市的發展遇到瓶頸,城市產業結構的升級進一步表明依靠城市工業化來完全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是不現實的。在這種情況下,民以食為天,廉價的勞動力大軍盤踞在農村,也就為傳統農業的延續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在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里,盡管中國的農業機械總動力有所增加,但中國農業的規模經濟效應并沒有顯示出來,更沒有顯示出中國農業機械化的強大競爭力。

三、規模化與精細化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

一方面,中國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受到工業化市場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中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又必須以大批農業勞動力的退出為前提,只有這樣才可能產生資本對勞動的有效替代。這意味著中國必須開辟一個新的就業領域作為農村過剩勞動力的吸收器。新的就業領域只能來自農業內部,但它絕不是我們日常所理解的現代農業,在嚴格的意義上,按照劉易斯模式實現的現代農業應稱為大田農業。新的就業領域是特種農業,也稱精細農業、都市農業,它在日本、東亞四小龍甚至東南亞一些國家已取得一定的成功經驗。特種農業生產滿足人們特殊需要的農產品,大田農業生產滿足人們日常需要的農產品。兩者之間最主要的區別,就產品而言,特種農產品異質性高、產品差別化程度大,大田農產品同質性高、幾乎完全可替代;就要素投入而言,特種農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而大田農業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盡管二者所需要的技術含量都很高。特種農業和大田農業是現代農業的兩個組成部分,它們代表著農業現代化的兩個方向,每個發展中國家在實現農業現代化時,都應根據自己的國情,選擇適合自己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自主決定特種農業和大田農業在本國農業部門中的比重。

篇(5)

人類想要生存,必須重視和發展農業。我國農業文化傳承經歷了幾千年,擁有大量寶貴經驗,但技術發展使傳統農業逐漸被取代,雖然短時間內實現農業利益最大化,但過度依賴先進技術,會破壞生態平衡,因此,人們開始重視研究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我國傳統農業歷經幾千年發展,對促進生態平衡,應對氣候變化具有獨特經驗。農業文化遺產受到國內外廣泛關注,我國相關農業專家也在不斷進行農業文化研究,希望可以促進農業發展,保護生態平衡,為后代留下一片綠水藍天。由于我國關注農業文化時間較短,這一領域仍有諸多不足,需要各界專家學者深入研究和不斷探討[1]。

1農業文化傳承現狀

我國屬于農業大國,也是農業發源地,農業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并且我國歷史悠久,有大量農業文化資料需要整理,涉及農業發展和環境制約因素等方面。我國從2005年開始重視農業文化遺產概念,注重開發與農業文化相關的產業,通過發展農業文化遺產,傳承農業文化內涵,促進農業文化可持續發展。我國農業部也在積極推動農業文化遺產發展,通過發展農業文化保護農業生態平衡,在保留農業文化特色時發展經濟,通過現代先進技術研究及一系列評估工作,為農業和經濟發展奠定基礎。我國重視發展農業文化遺產的時間不長,但已經取得了一定成績,獲得相關國際組織的認可。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了一系列問題,值得相關農業專家重視并深入研究。

2農業文化傳承特征

農業文化屬于特殊的文化遺產,與其他文化遺產有所區別。農業文化遺產一般存在人口密集和科技相對落后的地區,農業文化遺產資源十分寶貴,具有較強的傳承性。農業文化遺產不但關乎民生,還關乎未來發展,既是一種資源,又是一種生產方式。提升傳承農業文化的意識,認識農業文化的重要性,才能保持生態平衡。農業文化不僅包括農業技術知識,還包括農業生態系統,農業文化綜合性強,需要加深對農業文化的了解,保護和發展農業文化,構建農業生態平衡體系,促進社會穩定發展[2]。

3農業文化傳承價值

只有認識農業文化的價值,才能提升對農業文化的認識,加強對農業文化的保護。我國農業發展歷史已有千年,其中衍生了大量農業文化,這些傳統農業文化值得傳承和發揚,雖然很多傳統農業工具已被淘汰,但先進技術需要與傳統農業工具融合,才能保證生態平衡,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提倡農業文化傳承,目的是發展農業文化時不破壞傳統農業文化,農業文化具有經濟價值、生態環境價值、科學價值、人文價值等,所以傳承農業文化至關重要。重視農業文化發展,在保護生態平衡的基礎上發展農業,使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4文化傳承視角下農業保護與發展策略

4.1文化傳承視角下農業保護與發展的現狀

國內外在研究農業文化遺產方面經驗尚淺,沒有形成系統科學的研究體系,但國內外各界專家和政府對農業的關注始終不變,為研究農業文化傳承奠定了基礎。調查發現,目前很多專家學者不斷地對農業文化進行評價,這些評價大多是將農業文化當作一種資源,例如孫業紅副教授,專注研究農業文化、修復農業文化遺產工作,曾主持過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委托項目多個,發表了40多篇與農業文化課題相關的國內外論文,是我國農業文化遺產方面資深專家。農業文化遺產復合性非常強,同時也比較脆弱,文章從各方面闡述對農業文化遺產的認知,是希望深入了解農業文化遺產,了解農業保護和發展現狀。這樣才能根據農業文化需要提出一系列保護農業文化遺產的建議。經過各界專家分析,發現了旅游業與農業文化遺產間的聯系,希望可以將農業文化遺產拓展為旅游資源,從而發揮農業資源最大價值,促進農業文化可持續發展[3]。

4.2通過農業文化開展旅游開發

通過對農業文化展開不同角度的調研,國內外專家學者發現開發農業旅游不僅可以有效保護農業文化,還能促進農業文化遺產發展。模式一經提出便受到各界廣泛關注,對文化傳承和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是一個里程碑式的轉變。實踐證明,文化傳承視角下開展農業旅游開發,能夠提升農業文化價值,增加地方旅游特點。農業文化旅游不同于目前的農家樂旅游,屬于重視精神文化的全新旅游模式,旅游者可以從中獲得享受和安寧。我國剛開始發展農業文化遺產旅游時,由于缺少可借鑒經驗過度開發,生態平衡被破壞,傳統農業文化受到沖擊,如今逐漸調整農業文化遺產旅游開發限度,在農業文化旅游時植入積極價值觀,削減農業文化旅游的負面影響。政府一定要重視管理開發機構和農業生產者,促進農業文化遺產旅游健康可持續發展。例如,我國特有梯田農業在開發農業旅游時,深入分析梯田特點,在保護梯田的基礎上開發特色旅游,發展定位明確[4]。

4.3建立生態博物館保護和發展農業文化

基于文化傳承視角建立生態博物館,保護和發展農業文化。馬存利曾指出生態博物館即活體博物館,建立生態博物館的最終目的是發展和傳承農業文化遺產時保護農業文化遺產,服務政府和人民才能發揮農業文化遺產最大價值,因此,一定要注重文化遺產的真實性,保證生態博物館的真實有效和完整。建立生態博物館可以匯集當地資源,我國地大物博,民族文化眾多,將民族文化與農業文化相結合,發展具有當地特色的農業文化博物館,在原有農業基礎上,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4.4培養發展農業文化人才

篇(6)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0-0291-02

2002—2011年,江蘇農業發展迅速,2011年全省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 064.8億元,比2010年同比增長4%,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2.2%。農業實現總產值2 640.95億元,比2002年(1 165.49億元)增長126.6%,糧食產量逐年增長,保證了全社會生產和生活的正常進行。但總體來看,江蘇農業發展還存在質量、結構和效益不統一的問題:農業生產要素投入比例失調,區域發展差異較大,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步伐緩慢[1]。該文將農業生產要素分為傳統要素和現代要素,傳統要素包括農業從業人員、化肥施用量和農業機械動力水平、農作物播種面積等指標,現代要素包括農業科技水平、農戶生產性資本和固定資產擁有量及農村用電量等指標;將分析對象區域分為蘇南、蘇中和蘇北3個區域,從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為明顯的3個區域分析農業生產要素投入變動規律。

1 農業產出與要素投入之間的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分析是指對2個或多個具備相關性的變量元素進行分析,從而衡量2個變量因素的相關密切程度。表1是江蘇三大區域農業生產總值與農業從業人員、農業機械總動力、化肥施用量、農村用電量、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相關系數。

1.1 蘇南地區要素投入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蘇南地區農業經濟的發展與農業從業人員數、化肥施用量等傳統要素投入呈負相關關系,而與農村用電量等現代要素呈正相關關系,表明蘇南地區農業的生產更加依賴于電力、科技和資本要素,農業發展模式進入較高水平。此外,與蘇中和蘇北相比,蘇南的土地集約利用的程度更高,蘇南地區農業生產總值與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相關系數是最低的,基本上已經擺脫對土地的依賴。

1.2 蘇中地區要素投入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蘇中農業生產總值與農業從業人員數量和化肥施用量都呈負相關關系,而與農業機械總動力呈正相關關系,說明蘇中的農業生產勞動力和化肥等要素已不是主導因素,但是還尚未擺脫機器化操作階段,機械化的普及正在取代勞動力,這也是我國東部地區大部分農業生產正在經歷的過程。從農業產值與農作物播種面積的相關系數看,蘇中地區農業生產對土地要素投入存在依賴,但依賴程度偏低。

1.3 蘇北地區要素投入情況

從表1可以看出,蘇北地區農業生產總值僅與農業從業人員投入這一要素呈負相關關系,與農業機械總動力、化肥施用量及農村用電量都呈正相關關系,這說明農業的發展處于較低級階段,雖然擺脫了對勞動力投入的依賴,但對其他傳統要素依賴性比較高,與機械投入的相關性系數達到0.98,與化肥施用量的投入相關性也超過了0.7。這種農業生產方式是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業發展正在經歷的過程,是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一個必然階段。從農業產值與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相關系數(系數值為0.95)看,蘇北地區農業生產對土地要素投入存在高度的依賴。

2 農業生產要素投入之間的變動趨勢分析

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農業發展處于不同的階段,要素投入的轉變規律存在差異,下面分區域對其要素投入的變動進行分析。

2.1 三大區域農業生產土地的投入情況

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在2002—2011年的農作物播種面積變動情況顯示(圖1),土地供給總量幾乎不可調整,只能通過集約化利用,提高使用效率,尤其是蘇南地區表現的較為明顯,蘇中和蘇北地區近10年來基本保持不變。

2.2 三大區域農業從業人員變動情況

一般來說,隨著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機器的作業會逐步取代手工勞動,這是專業化分工的必然趨勢。傳統農業生產更多地是依賴勞動力的投入,現在農業更多地依賴勞動力以外的要素,勞動力投入呈現出下降的趨勢[2]。蘇南、蘇中和蘇北3個區域的農業發展都表現出這種下降的趨勢(圖2)。

2.3 三大區域農業機械化水平提升情況

2002—2011年,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的農業機械動力投入變動情況顯示(圖3),3個區域整體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十一五”期間,農業機械動力投入從不足1 500萬kW上升到超過2 500萬kW。蘇中和蘇北地區的增長則保持穩定,投入的后續動力不足。

2.4 三大區域農業農村用電量變動情況

農村用電量最能體現農業生產現代要素投入情況。2002—2011年,蘇南、蘇中和蘇北地區農村用電量變動情況顯示(圖4),3個區域在過去10年間總體保持增長的趨勢,但是蘇南地區增速要明顯高于其他2個區域,從2002年的300億kW·h上升到2011年的接近1 150億kW·h,增長了約2.8倍。蘇中和蘇北的增長趨勢基本保持一致,但在電量使用上遠低于蘇南地區。

3 結論與建議

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蘇南地區農業生產要素投入是以電力、科技和資本等現代要素為主導,較為接近現代農業發展方式;蘇中地區農業生產要素是以農業機械投入為主導,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一種發展方式;蘇北地區農業生產要素是以土地、化肥等傳統要素為主導,尚處于傳統農業階段。三大區域要素投入的變動趨勢分析表明,蘇南地區在現代要素投入增長上要高于傳統要素,農業生產基本上擺脫了勞動力、土地等傳統要素的限制,科技、電力、資本等現代要素的引領作用更加明顯。因此,蘇南地區農業發展經驗可以為蘇中和蘇北提供借鑒。對蘇中和蘇北地區農業發展具體路徑有如下建議:首先構建與農業生產總量相匹配的要素投入機制,在農業產量達到一定水平時,適當增加現代要素的投入,提升農業生產效益;其次對蘇北地區要提升機械化水平。機械化水平低是目前制約其農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對蘇中而言,要提高農業種植的信息化水平;再次三大區域都要提升農業發展科技水平,采用現代農業培育和生產技術,擺脫對化肥等有污染性要素的投入,發展綠色農業,既能適應新形勢下市場需求,又能保證美麗的生態環境[3-4]。

4 參考文獻

[1] 王程,王武魁,劉宇,等.生產要素對農業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以北京為例[J].中國林業經濟,2010(5):51-53.

篇(7)

技術進步與農業經濟増長方式的轉變“傳統農業應該被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經濟均衡狀態。”[1]形成這種均衡的主要條件是:(i)技術狀況長期保持不變,傳統農民世世代代使用的祖先傳下來的生產要素,并不因為長期的經驗積累而有多大改變;(2)如果把生產要素作為收入的來源,那么,獲得與持有這種生產要素的動機也是長期不變的,

 

即人們缺乏增加使用傳統生產要素的激勵;(3)由于以上兩種狀況的長期不變,傳統農業生產要素的供給和需求也處于長期均衡狀態。

 

傳統農業收入流的來源是傳統的生產要素。當追加的收入流來源被局限于傳統要素時,相對于表現為實際收入的邊際產量而言,這些要素的價格是高昂的。收入流來源價格高,亦即向傳統要素投資的收益率低。這對傳統農民把收入中的更大部分儲蓄起來投資于這種要素缺乏足夠的刺激,儲蓄和投資不能增加,傳統農業長期停滯的狀態也就不可能打破。

 

如果僅限于對傳統要素做出更好的資源配置以及對傳統要素進行更多的投資,實際上無助于農業經濟的增長,充其量也只能有很小的增長機會,但這并不意味著農業不能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來源,使農業成為經濟增長來源的關鍵,在于給予農業投資以平等的獲利機會。舒爾茨(TheodoreSchultz)指出:“我確信經濟增長理論的中心概念。

 

應當是投資的收益率。如果農業中得到的收益率等于或高于其他經濟機會的收益率,那么就意味著,就每個單位的投資而言,農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與其他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相等或更大一些。”[2]換言之,把農業改造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源泉,從根本上說是一個投資問題,即必須使農業投資變得有利可圖。

 

在什么情況下對農業的投資才是有利的呢?由于傳統要素是高昂的經濟增長的源泉,因此,農業投資不能投向已耗盡其有利性的傳統要素。“處于傳統農業中的農民一定要以某種方式獲得、采取并學會有效地使用一套有利的新要素”B1。這些新要素可以使農業收入流價格下降,使農業投資變得有利。

 

這里有兩個問題:第一,這種廉價的新生產要素新在哪里?新生產要素的新特之處,實際上就是許多經濟學家反復強調的、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技術變化。“一種技術總是體現在某些特定的生產要素之中,因此,為了引進一種新技術,就必須采用一套與過去使用的生產要素有所不同的生產要素。[4]”第二,新要素為什么可以成為廉價的經濟增長源泉?這是因為,新要素比傳統要素有著高得多的產出效率。從世界農業發展的實踐來看,“最近幾十年在許多國家里農業生產的增加顯然是巨大的。這些增加表明農民對新經濟機會的反應。一般說來,這些機會既不是來自可以定居的新開發的農用土地,也不是來自農產品相對價格的上升。這些機會主要來自更高產的農業要素。[5]”這樣,單位產出中投資成本的比重就下降了,從而使對新的現代要素的投資比對傳統要素的投資更為合算。一旦辨明了隱蔽在技術變化中的新的生產要素,經濟增長源泉的問題也就基本清楚了。

 

改造傳統農業的目的,就是要把停滯、貧窮、落后的農業部門,轉變為可以對經濟增長做出重要貢獻的高生產率的現代產業部門。要實現由長期停滯到快速增長的轉化,唯有用高生產率的現代農業要素去替代已耗盡有利性的傳統要素。因此,引入現代農業生產要素——農業技術進步,是改造傳統農業和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關鍵之舉和根本出路。

 

2產業結構升級與農業經濟増長方式的轉變

 

理論研究和經驗事實顯示,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工業和服務業的資源占用比重呈不斷升高的趨勢,而農業資源份額則顯著地下降了。產業結構的這一轉變,恰恰為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創造了有利環境。

 

過多的勞動投入和過少的資本、技術投入的均衡是傳統農業資源配置的基本特點,也是傳統農業低效率的根源。傳統農業要實現發展,就必須打破資源配置的這種低效率均衡,這依賴于資源的兩方面流動:過剩勞動力從農業部門流出和資本、技術等要素流入農業部門,從而在農業部門形成高效率資源對低效率資源的替代。產業結構的轉變,為農業部門這兩類資源的流動提供了條件。錢納里(H.Chenery)和賽爾昆(M.Syrquin)關于經濟結構轉變的多國模型證明,隨著經濟結構的轉變和升級(由人均收入水平的變化來表示),農業單位產出所使用的資本量在不斷提高,而所需勞動量卻明顯地減少了。這說明,在經濟結構轉變過程中,農業部門的資源配置格局由傳統型在向現代型過渡。

 

在產業結構轉變過程中,農業生產率特別是農業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在農業發展的初始階段,由于未充分就業的勞動力大量存在,早期農業全要素生產率增長緩慢,但隨著工業化的發展而不斷加快。“一旦人口遷徙和資本積累使農業的剩余勞動力大量減少,其相對工資便會增長,農業的趕超過程也就會發生。因而,和其他部門相比,這一部門的資本密集度提高得更快一些,這是和要素生產率的連續增長相關聯的。結果,農業開始縮小生產率的差距。[6]”進入發達階段,“最引人注目的變化發生在農業,多數發達國家的農業,已由勞動生產率低速增長的部門轉變為勞動生產率增長速度最高的部門。”

 

在產業結構實現成功轉變的過程中,農業產出也在不斷增長。產業結構轉變導致農業比重下降,并不意味著農業產出絕對量的減少。這是因為,(1)農業份額的下降是與工業、服務業相比較相對比重的下降,它是由農業的增長率慢于工業和服務業增長率造成的;(2)農業份額的下降,從資源供給的角度看,主要是勞動力份額的下降。這種份額下降在結構轉變的大部分時期,也是相對下降,只有在結構轉變的后期,才會出現絕對量的減少。與農業部門勞動力供給這種相對量甚至絕對量減少相對應,是農業部門資本投入和技術投入的增加,還有生產率水平的提高。

 

在錢納里等人的經濟發展理論中,伴隨產業結構轉變的農業發展過程,就是農業比重逐步下降和農業資源現代技術含量及產出效率不斷提高的同步變化過程。或者說,農業發展的基本標志:一是宏觀經濟結構中農業份額的下降;二是伴隨農業份額下降過程的農業現代化程度的提高。

 

3組織制度創新與農業經濟増長方式的轉變

 

在傳統農業中,絕大部分經濟活動是在微觀經濟組織內(家庭或農戶)進行的,只有少量的經濟活動是由超家庭的中間組織和更高層次的地域性組織或國家進行的。就各層次組織所進行的經濟活動量占社會全部經濟活動的比例而言,是以家庭經濟活動為基礎,各種中間組織的經濟活動居次要地位,地域性或國家宏觀組織的經濟活動更少的金字塔結構。

 

現代農業組織結構區別于傳統農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中間組織(主要是服務于市場交易的社會化組織)的充分發展及其經濟活動比重的大幅提升。在現代農業中,不僅產前、產后的各種工序被分離出去,就是產中的部分重要工序也先后獨立出來,形成農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原來由一個農場完成的各種工作,現在則由專業服務組織分別承擔。許多社會學者特別重視中間組織的地位,認為中間組織的發育是一個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區分不同發展階段的一個基本標志。與傳統農業金字塔式的經濟組織結構相比,現代農業組織結構是以中間組織所進行的經濟活動占據主導地位的菱形結構。從經濟組織結構演進的角度看,農業現代化(包括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即為上述金字塔型結構向菱形結構的轉變過程。

 

決定農業經濟組織結構變遷的因素有多種,最深層次的原因,是農業商業化進程中交易關系的改變和市場范圍的擴大。分工與交換是市場經濟發展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隨著市場交換范圍的擴展,農業中的專業化分工日益發達。農業專業化的發展過程,同時就是農業組織形式創新和農業組織結構變遷的過程。只有為大規模市場交易而進行的生產,才能由專業化經濟組織承擔。現代農業中間組織的發展,實際上就是現代農業分工體系的擴展。

 

農業組織制度的創新,同時表現為農業組織的企業化。其主要表現是:第一,生產決策類型由生產導向的自主決策轉向市場導向的自主決策。或者說,生產目標由產量最大化轉向利潤最大化。第二,產出中自給性消費部分日漸勢微,市場銷售量成為總產出的主要構成。第三,對于現代企業來說,要素已不一定或不可能完全自有,而主要通過交易契約獲得。世界農業發展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當這種交易契約僅限于土地要素時,農業生產單位還不能完全具備企業的性質;只有當這種交易契約同時遍及到非土地要素時,農業生產單位才被企業化。第四,農業部門的資本投入能夠獲得與非農產業部門大體相等的利潤率。從本質上說,農業組織企業化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生產者經濟人本性的組織體現。

 

篇(8)

1.1 農民問題的根本原因

農民問題的根本實質是人的問題,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者的問題。而從事農業的勞動者表現在現實表現中最明顯的是素質問題。

1.2 農村問題的根本原因

農村問題主要反映的是農業的生產要素問題,而農業的生產要素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我們目前不是缺乏生產要素,問題的實質:一是我們沒有完全注意到傳統農業是傳統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在生產要素中的配置,是低層次的配置,缺乏有效的升級與改進。二是我國農村生產要素的多樣性差異。如土地資源既有耕地,又有林地;既有水面灘涂,又有草場、牧場。使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無論是傳統農業還是現代農業,無論是生產力還是生產關系,在生產要素配置方式上的表現都不相同。三是農民賴以生存的農業資源由于受所有權制度的束縛不能轉化為積極的生產要素進入生產活動之中。

1.3 農業問題的根本原因

農業問題要從農業部門的生產活動中來找。由于我們獨有的國家主導產業的組織管理形式,農業問題也必然反映在國家的行政行為上

2 關于城鄉二元結構的實質。

我們談“三農”就說城鄉二元結構。我們認為,“三農”問題就是城鄉二元結構問題,解決了城鄉二元結構問題也就解決了“三農”問題。這其實是一個誤解,城鄉二元結構理論的產生是沒有看到農業的產業鏈本質,是沒有看到在產業鏈上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演化規律,沒有看到生產要素在產業鏈配置上的具體方式。

城鄉二元結構理論最早由英國經濟學家劉易斯1954年在《勞動力無限供給條件下的經濟發展》一文提出。他認為,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呈現二元經濟結構并存的特征,而且這一理論具有普遍性,被認為是研究發展中國經濟轉型的基石。不過在劉易斯所界定的二元經濟結構的模式中,是把整個經濟劃分為農村的傳統經濟部門和城市的現代經濟部門,并且兩個部門的勞動力供給和平均工資在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存在著巨大差異,這種設定的前提情況并不完全符合當前的現實,這就需要我們打破思維的束縛,勇于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美國學者舒爾茨在其《改造傳統農業》一文中為我們指出了另外一條不同的道路。舒爾茨的《改造傳統農業》核心是農業同樣可以成為經濟增長點的亮點,關鍵是打破農業本身的封閉體系,使農業能夠得到新的、現代農業的生產要素或生產技術。他用收入流價格理論解釋了傳統農業停滯落后、不能成為經濟增長源泉的原因。

要看到在我國,農業發展所需要的生產要素多數地方仍停留在傳統農業的方式上,它的現代性方式沒有表現出來。因此,我們的出路就是發揮我國對國家管理的主導性優勢,改造傳統農業。

在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理論中,當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相適應的時候,生產力能夠較快地發展,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社會將在安定的狀態下發展。這里就體現為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也就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

西方的經濟學家雖然沒有采用這個理論來解釋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但其分析得出的要素顯而易見地表現為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矛盾統一論。經過理解,我們不難得出結論,“三農”問題的實質是生產關系與生產力水平發展的不均衡所產生的矛盾,而不是城鄉二元結構。而解決“三農”就是要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入手,生產力為本,大力發展生產力,以生產力為中心調整建立新型的生產關系,也就是改造傳統農業,建立現代農業。

3 現代農業與傳統農業的區別

3.1 傳統農業的標志

我們目前對傳統農業的定義是在自然經濟條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鐵器等為主的手工勞動方式,靠世代積累下來的傳統經驗發展,以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居主導地位的農業。是采用歷史上沿襲下來的耕作方法和農業技術的農業。傳統農業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當今時代依然發揮重要作用。這個定義沒有看到問題的實質,它僅僅表述了生產力的內容,是沒有從事物發展的兩個角度來判定問題,傳統農業的特征不僅僅是表現在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上,還表現在與之同步的生產關系上。如對農業人力資源的投入,農業生產要素的低層次配置方式,傳統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等。

3.2 現代農業的標志

我們目前對現代農業(modern agriculture)的理解是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的,被普遍接受的定義,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進行的的社會化農業。在按農業生產力性質和水平劃分的農業發展史上,屬于農業的最新階段。其基本特征,現代農業是由一整套建立在現代自然科學基礎上的農業科學技術的形成和推廣,使農業生產技術由經驗轉向科學應用,如在植物學、動物學、遺傳學、物理學、化學等科學發展的基礎上,育種、栽培、飼養、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農業科學技術迅速提高和廣泛應用。筆者認為這種認識是也一種片面的認識,它過多強調了生產力要素對農業發展起到的作用,而沒有看到農業的本質是產業鏈經濟形式,忽視了生產要素的多樣性帶來的農業產業的多樣性,以及新型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共同作用于農業的結果。因此,有必要重新定義現代農業。筆者見,所謂現代農業,就是按照現代農業產業鏈運行規律的要求,采用現代生產技術并調整與之匹配的新型生產關系,達到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重新配置并實施的農業體系。就是說,我們不僅要采用現代的生產力技術,將最先進的應用知識轉化成新的、優越的生產要素,更要在著眼于市場的前提下對現代生產關系進行農業產業的一體化設計,讓新型的農業組織管理形式、農業技術推廣形式、所有權制度、金融體系、農業調控體系、社會服務配套功能體系的組織形式作用于生產力的發展需求,最終實現農業的現代化。

4 我們現在要做什么

4.1 建立現代農業首先建好農業產業鏈

行業的發展必須從行業的本質入手,農業的本質是產業鏈,做好了產業鏈這篇文章,也就找對了對農業現代化改造的入手點,也就解決了農業的現代化問題,也就解決了“三農”問題。從農業生產活動上看,農業產業鏈要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來分析。大致上講,農業的產前環節主要是農業生產的組織準備。包括農資、農機供應準備,人力準備及分工、信息采集及分析、技術采用、生產方案建立及評估。農業的產中環節主要有:生產行為的實施、管理,人員對技術的應用及分工協作,信息及物資供應的調整。產后環節主要有:農產品采集、收儲、加工、運輸及銷售。傳統的說法叫產、供、銷一條龍,理解的稍粗糙一點,其實在操作時要抓住重點要素。對于現代農業,在產業鏈的反映上要素主要有:生產前的組織活動(信息、決策、技術、人員、物資),有效的組織形式(農業生產組織機構),農業生產活動,農產品加工、收購、儲運,農產品交易(銷售)。

4.2 建立現代農業要抓住影響現代農業發展的核心要素

4.2.1 建立現代農業,新的生產要素配置是核心

在生產要素,特別是在圍繞著農業產業鏈的生產要素配置上我們是有成型經驗的。如我們在國有農場的改革上,新型管理體制與新農業技術的應用結合在一起,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這里應注意的是,在以往的工作中,我們在生產要素的配置上關注生產力的因素居多,如對新的應用知識的采用和推廣,并形成新的、優越的的農業要素,相對來說對生產關系的研究就少了一些,而現代農業在改造過程中,產業鏈的要求恰恰是對新型生產關系中做為生產要素的充實與調整,主要有:農業生產組織形式,金融手段的使用,信息體系的建立與應用,產業政策的制定與落實,所有權制度,人力資源的投入與使用等,發現并使用好這些要素,并把這些要素配置到位以后,才能真正使生產關系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才使得做為生產力的新技術采用成為可能。

4.2.2 建立現代農業,引進和培育人才是根本

做為一個產業,其根本的支撐是做為產業運行主體,即農業組織及其核心的人員。我們目前很多支撐農業的人才并是不傳統意義上的農民,包括技術人員,也由于產業的特點,我們的人才多數集中在城市,這使得農業的組織形式和人才的達不到農業生產要素重新配置的需要,也可以說,用人來解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從人才需求上講,能做好農業工作的并不一定是農民。因此,建立人才的流動機制,人才的培養機制勢在必行,引進人才,吸引人才,讓一批優秀的企業家進入到農業領域是改造傳統農業的當務之急。附注一點的是,企業家不是管理者,真正的企業家是能夠在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上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4.2.3 建立現代農業,建立新型的組織體系是關鍵

這是現代農業的運行特征,是對生產要素的科學性、均衡性使用的必然選擇。一是從區域劃分上建立農業協會。主要負責本地各種生產信息的收集、分類與整理,市場研判,應用知識的選擇與推廣,生產行為的決策指導,協調與政府的關系等。二是建立農業合作社。作為最基本的生產單位,作用主要是在農業協會的指導下,對本社農業生產要素進行合理的配置,把握市場趨勢,規避市場風險,利于農業生產活動減少成本,利于農業增收。主要工作是:生產行為最終統一決策權,信息資料的使用,勞動技能的采用、分工與使用分配,生產資料的選擇與成本控制,生產行動的組織等。

4.2.4 建立現代農業,農民增收是動力

建立現代農業政府要采取行政指令與利益引導相結合的方式。實踐證明,政府指令性的行為多數不成功,或者失敗。農民最關注的是自身的利益,農業收入的增加就意味著所有生產要素的整合向著良性的方向發展,反之,農業生產不增加收入,農民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損傷,任何模式對農民不說都沒有積極性。因此,建立現代農業,也要考慮到農民這個群體的特點,要用行政指令與利益相誘的方式,讓農民實實在在的增收,開局見效方能推而廣之。

4.2.5 建立現代農業不能忽視農民的財產性收入

篇(9)

中圖分類號 G1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4)15-0350-02

農業文化是一種以動植物為生產對象,以自然環境為載體,以農業活動情結為核心,以達到高效高產優質農業為目標,以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為手段,以科研、教育和管理等農業活動為形式,而在農業的產生、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產業文化。

1 農業文化的價值

在社會的現代化過程中,由于工業文明不斷發展而產生了許多消極的文化因素影響,人和大自然之間的和諧逐漸被破壞,甚至人與人個體以及社會群體之間的裂痕逐漸拉大,社會、生活、人文、經濟等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正是基于此背景下,中國傳統農業文化卻伴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地在前進中展現出其內在價值。

1.1 農業文化的經濟價值

我國傳統的農業文化彌補了工業社會發展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弊端,同時克服了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不良后果。我國的農業現代化既繼承了傳統農業文化精華,又與現代化技術融合,創造著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高效經濟價值。輪作復種就是傳統農業幾千年來在實踐基礎上總結出來并應用至今的生產方式,早在東周時期就已經出現,為預防病蟲害的侵襲,也為了防止土地肥力的加速衰退,于是輪作技術被發明了,即在同一塊土地上按不同時令有計劃地輪換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輪作的同時還有一種技術稱為復種,就是為了提高同一塊土地的利用率,在同一年內播種2次以上。輪作、復種能產生高效的農業經濟價值,在淮河以南地區常采用多種形式的水旱輪作制,而在中原大地以北地區主要發展豆谷輪作。同樣,精耕細作也是我國勞動人民創造出來的的農業文化精華,對土地的精細規劃和對農作物的細心栽培能產生較高的農業經濟價值,當今世界農業的發展仍然要借鑒中國的精耕細作技術。傳統農業文化處處體現著循環利用、尊重自然、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例如水旱輪作、施肥輪作和豆谷輪作。我國的傳統農業文化是當今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基礎,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持土壤肥力的持續和穩定,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處處都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1-2]。

1.2 農業文化的生態價值

在幾千年的農業生產實踐過程中,辛勤智慧的勞動人民總結了豐富的農業生產實踐經驗,發明創造出成熟的農業技術和一系列符合生態發展要求的耕種制度,形成了用地養地、輪作倒茬、精耕細作等優良的傳統。

我國農業文化很好地協調了農業生產的多方面關系,它的生態價值突出表現為:一是通過合理施肥、系統灌溉、土地輪種、復耕細作、修建梯田等多種農業技術方式,實現了對土地精心保護并且達到合理永續利用的目的,傳統農業一貫遵循著養地用地相結合的原則,從而很好地保護了水土資源;二是人類的先祖知道人與自然息息相關,他們努力保護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最大限度地按自然規律辦事,通過頒布相關法令法規來嚴格約束人們的狩獵、捕魚和采集等行為,從而杜絕人們過度的索取自然資源;三是對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條件,我國人民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發揮不同的地域優勢,使農林牧漁各業相互依存,協調發展,這樣就能夠更加合理的利用農業資源。保護生態環境是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傳統農業文化的生態價值正在現代社會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巨大作用[3-4]。

1.3 農業文化的社會價值

農業文化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非常突出的貢獻,這正是傳統農業文化的社會價值的體現。首先,誠信為本是傳統農業文化社會所形成的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礎,也是構建當今和諧社會關系的重要條件。當今社會,人們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對經濟利益過分追求,從而導致產生了崇尚投機的思想行為,于是誠信觀念逐漸淡薄,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從傳統農業文化角度出發,重塑人與人之間的誠信關系,一方面要引進以契約為主的現代業緣合作形式,另一方面更要充分利用傳統血緣和地緣為主的合作傳統。既要輔以制度信任,又要發揮人際信任,現代社會契約關系和傳統農業文化講求的誠信相輔相成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其次,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是農業文化所倡導的優良品質。在農業社會,耕耘與收獲是必然的相互關系,辛勤的付出,才會有農業的豐收果實。中華民族從古至今一直保持著勤儉的生活作風,這正是傳統農業文化給我們留下的寶貴品德。現代社會提倡低碳環保的生活和消費方式,是一種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模式,這正是對中國傳統農業文化中勤儉節約和再利用思想的傳承。再次,孝道倫理是農業禮治社會的秩序基礎。傳統農業文化長期影響社會形成的禮治,對維系社會秩序具有重要價值。在傳統的文化中,長幼有序,子女孝順父母,親朋友愛,這都是中華傳統文化美德,孝文化是農業文化的社會準則,孝道被認為是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向心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繼承和發展優秀的傳統農業文化。

2 農業文化的功能

農業文化是一種最早出現的文化,它是農耕文明產生并且逐漸發展成熟后,隨之慢慢積淀形成的。農業是最古老、最原始的產業,經過成千上萬年的經歷、演變和發展,形成了一種文化――農業文化[1]。因此,往往導致人們在認識上產生誤區,認為農業文化是一種落后的文化。事實上,時至今日,農業文化在現代社會進步中發揮著各方各面的功用。一是社會凝聚功能。農業文化是傳統智慧的結晶,倡導先進、積極的農業文化時,就能用其厚重的思想底蘊把單位和個人凝聚到農業文化的旗幟下,共同為農業發展而努力。二是生產導向功能。農業文化以其獨有的特質展現著它的精神和價值。農業和文化是統一的,它們共同指引著農業的發展方向,即創造高產高效優質農業。農業文化既引導著農業生產方向,同時也是社會道德的導向文化之一,它的導向功能顯而易見。三是歷史貫聯功能。農業文化具有貫聯古今的功能,它一脈傳承,將原始、古代、近代、現代和未來的農業有機的聯系、貫穿起來。傳統農業文化是先人一輩輩積累下來的,并且傳承至今,今人繼承并且發展了農業文化,這種血脈關系使農業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得以發揚光大。四是產業協調功能。農業文化屬于整個社會文化大系統中的一員,它能協調農業部門與其他產業部門的關系,以有利于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農業文化還能協調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之間的關系,讓農業資源既有利當代又造福后人。同時,農業文化也協調了農業生產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系,使農業生產協調有序進行。五是生產服務功能。農業文化一方面服務于農業,農業文化起源于農業,伴隨著農業生產活動而產生發展,同時又反作用于農業,可以促進農業生產力和效率的提升,以達到優質高效。農業文化另一方面服務于社會,農業文化的發展會讓社會文化更加豐富,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設,提升人民道德素質,同時有利于和諧社會穩定發展。

3 農業文化的繼承與發展

隨著農業生產力的逐步發展進步,人類從刀耕火種、器具化農業,一直發展到現在的機械化、現代化農業。在繼承傳統農業文化的同時,還要不斷地發展農業文化精神和充實農業文化內涵。傳統農業文化有很多方面值得繼承和發展:一是技術經驗。對于灌溉、育種、耕種等傳統的農業生產技術和經驗,必須加以保護和傳承。傳統的耕作技術遵從中華民族美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3],必須繼承發揚。同時,還要借鑒現代化的生產科技,不斷提升農業效率。二是生產制度。從古至今,農業生產制度都對維護農業生產秩序發揮著重要作用。建立合法有序的農業生產制度,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基礎。吸收改造傳統農業生產制度的同時,發展合理合法的現代化農業制度是重中之重。三是農業配套設施。中國人創造了自己獨特的生產工具和農業配套設施,并且不斷地改進改良,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農業生產在進步中摸索前行。農業生產設施要遵循自然的原則,需要在保護傳統農業技術和設施的基礎上,研究和發展適合當代農業的先進生產方式和設施。四是農業信仰。農業信仰是農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信仰作依托,傳統農耕文明就不可能實現穩定發展。傳統的農業信仰值得學習和傳承,同時也要引導人們摒棄迷信,相信科學,繼承發展與改革相結合來充實農業文化內涵。傳統農業文化與現代工業文明相互融合,相互借鑒,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豐富了精神文化的內涵。農業文化是與時俱進的先進文化,伴隨著農業的發展,農業文化將繼往開來,一直發展下去。

4 參考文獻

[1] 羅凱.農業文化的基本問題的思考[J].改革與開放,2011(11):43.

篇(10)

(1)農業概念界定

農業是人類利用動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一系列生產活動。①狹義的農業僅指種植業,即植物栽培業;廣義的農業是指通過培育動植物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農產品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林業、漁業、畜牧業以及觀光農業等新興農業形式,②都是廣義農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本文中所指農業是廣義概念的農業。

(2)農業的特征

第一,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部門。首先,農業的發展衍生社會分工,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乃至人類文明的孕育,是其他經濟部門存在的前提。其次,糧食沒有替代品,農業的發展決定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農業的穩定發展,才能為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提供堅實的物質保證。如果農業發展不利,會直接導致其他產業的穩定發展,必然也會影響國家經濟穩定發展。最后,在當今時代,一國的糧食儲備和農產品跨國交易己成為影響國家戰略安全的重要因素,保證農業部門穩定健康發展,發展農業科技水平,提高農民素質,促進農業現代化,是我國在當今國際競爭格局中保證主動地位的必然選擇。

第二,農業具有弱質性特點。農業部門中的種植業、林業、漁業以及畜牧業等,都是通過觀察研究動植物的生長特性、適宜生存環境等自然條件,利用其自身生長規律,通過人工培育及其他方式,取得農產品、副產品、工業原料的社會生產活動。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可變因素較多:首先,需要相對不錯的自然條件,例如我國當前的農業發展仍很大程度上難以避免干旱、臺風、洪澇等天氣狀況的影響;其次,由于我國地形復雜以及經濟發展等制約因素,目前農業種植中,小規模種植仍占相當大的比例,這阻礙了農業規模化發展和專業化管理,不利于農產品增收,也不利于區域農業產業發展。

綜上所述,由于難以避免的不確定天氣狀況、區域農業產業發展緩慢等問題,農業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競爭力處于劣勢,農業部門的利益很大部分被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分割,這導致農業產業的發展愈發緩慢,更會制約三農的發展。農業產業的弱質性及其弱勢地位,不僅使農民增收減緩,也會使社會資金流向其他部門,從而影響經濟穩定,引起收入分配不均等社會問題。

2 農業公共品理論

(1)公共產品理論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引發各國政府及各界學者對財政職能的重新考量,視角也放到如何應對市場失靈以及更有效率的提供公共物品上,此后現代公共財政學開始發展起來。

保羅.薩繆爾森(CPauIA Samuelson)于1954年發表了《公共支出的純粹理論》,他在其中提出公共產品的一些核心問題及部分解決辦法。他在《公共支出的純粹理論》中指出:公共產品是一個人對它的消費并不會引起其他人對其消費減少的物品。薩繆爾森的該描述成為經濟學領域內對于公共產品的經典定義。

公共產品就是由一國政府所提供,旨在滿足社會需要,具有非競爭性,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特點的產品或服務。非競爭性是指消費者的增加并不會帶來產品邊際成本的增加,更側重于經濟效益;非排他性是指一個人消費,并不能排斥其他人的消費,更側重于社會效益。在現實生活中,同時具備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產品并不是很多,更普遍的是介于公共產品和私人產品之間的物品,即或者具有非排他性,或者具有非競爭性的產品,我們稱之為準公共產品,也稱混合產品。

(2)公共產品與市場失靈

市場失靈是指由于某些外部環境的限制和市場機制本身的某種缺陷,使單一市場機制不能有效率的配置商品和勞務的現象。所以需要政府實施相應政策對其引導,以達到資源有效配置的目的。引起市場失靈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壟斷。壟斷廠商會通過控制產量抬高價格,此時消費者剩余無法達到最大化,自然也就不能實現帕累托最優。第二,公共產品。公共產品的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使公共產品的消費容易出現“搭便車”現象,即消費者在不承擔成本的前提下獲得利益,這會打擊產品提供者的積極性,導致私人部門不愿意提供公共產品。如果市場機制無法提供公共產品,就需要政府的介入,去承擔提供公共產品的職責。第三,外部效應。是指經濟個體的經濟活動或行為給他們造成有利或不利影響,而不獲得報酬或付出代價的行為。其中,前者稱為正的外部效應,后者稱為負的外部效應。外部性在現實生活中十分常見,如果任由其發生,會造成市場秩序的混亂,所以需要政府通過對正的外部效應進行價格補貼,或者對負外部效應采取罰款等方式解決外部性問題。第四,信息不對稱。“信息暢通”是完全競爭模型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假設,這表示市場參與者完全掌握市場信息,而這在現實生活中是很難實現的。由于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價格無法成為衡量供求關系的價值符號,自然也無法實現資源有效配置。所以需要政府通過制度和具體措施,消除信息不對稱的負面影響。

 (3)農業公共品理論

從上述理論概述來看,農業具有準公共產品的性質:

首先,農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農業的公共品屬性源于它是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前提。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糧食問題都處于國家戰略性地位。糧食安全是一個國家經濟真正獨立的基礎,也保障著國家的安全。同時,糧食也是人民生活穩定、社會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證糧食產量和供給己不能由市場體制單獨完成,需要政府干預和財政支持。

其次,農業是利用動植物自身規律、改造自然的雙向行為,農業不僅僅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同時也受生產要素的限制。不管是抵御惡劣的天氣情況,還是改進資本、技術等投入要素,都會帶來農業生產者成本的增加。經濟發展要求農業發展加快進程,這對農業基礎設施和農業要素投入的要求越來越高。改善自然條件以及提供農業基礎設施都具有很強的非排他性,都屬于準公共產品范疇,農業生產者承擔不起也沒有動力承擔,只能由財政來解決。

最后,農業具有正的外部效應。對于公共產品提供者來說,社會邊際成本的增加要小于私人邊際成本的增加,從而產生外部經濟。

3 財政支持農業發展理論

(1)亞當.斯密的發展農業理論

亞當.斯密在其著作《國富論》第三篇中,概述了城市重工商業輕農業的原因,并指出農業發展的重要性。首先,斯密同意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他在文中提到,先有生活資料生產部門的發展,便利品和奢侈品部門才能夠發展起來,所以城市的發展和繁榮是建立在農業發展的基礎上的。其次,他認為農業的發展需要尋求政府保護,比如制定保證農民的土地使用權,保證農民能夠得到農產品收益回報等制度,以及對農民輕搖薄賦,讓其休養生息等政策,以促進農民勞動積極性,保證農業的健康發展。最后,斯密在第三篇第四章《城市商業如何讓對農村改良做出貢獻》中,提到了投資對農業發展的促進作用,認為農業投資應該獲得支持和保證。

 (2)舒爾茨的改造傳統農業理論

在西奧多.威廉.舒爾茨威廉的著作《改造傳統農業》之前,農業一直未被納入經濟學范疇,當時的很多經濟學家如阿瑟.劉易斯等人認同“零值農業勞動學說”理論,另一些學者如理論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和李嘉圖認為在傳統農業中的生產要素配置效率低下,認為農業阻礙了經濟增長。與上述學者不同,舒爾茨認為農業的發展是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尤其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農業有可能是最大的部門,發展農業經濟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文中指出,傳統農業之所以阻礙經濟增長,根本原因在于資本回報率過低,如何引進新的生產要素,獲得收入流的增長,就成為改造傳統農業的最終出路。舒爾茨認為應從三個角度著手:第一,建立制度保證。政府應建立以經濟手段刺激而非行政手段刺激的制度基礎,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合二為一,用市場價格刺激農民積極性,培育能夠適應市場變化的家庭農場,以此改造傳統農業。第二,引進現代化生產要素。現代化生產要素在改造傳統農業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現代化生產要素的成本一般來講比較昂貴,需要政府或非營利組織提供。或者,可以由國家引進現代化生產要素,通過免稅、補貼等政策鼓勵盈利機構去推廣或分配該要素。第三,對農民進行人力資本投資。舒爾茨認為,若農民只獲得新的生產要素卻不會使用,是無效的,還需要農民具備現代科學知識,懂得并學會使用新的生產要素,因此對農民的素質教育投資是必須的,該投資對象具體包括專業素質教育、操作培訓等方式,而這些方式具有非常強的公共產品屬性,必須也只能由政府提供。《改造傳統農業》針對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發展提出,非常有前瞻性的提出要遵循市場機制,注重人力資本的作用等觀點,對我國財政支持農業發展有很好的理論借鑒意義。

4乘數理論

乘數概念由凱恩斯提出,凱恩斯建立乘數以反映國民收入和投資的變動彈性系數,即投資每增加一個單位,能拉動國民收入增加多少個單位,這個值就是乘數,乘數值大小受邊際消費傾向的影響。在收入公式中,國民收入Y、投資I、消費C之間的公式表示如下:

                       Y=I+C                   (2.1)

收入變動量: Y=工+C                            (2.2)

    邊際消費傾向:                  (2.3)

              M為投資乘數,Y=M * I                       (2.4)

公式(2. 4)表示投資每變動1單位,國民收入量變動M單位。

從以上理論可得出:投資會對經濟活動產生明顯影響,政府投資尤甚。所以政府投資成為我國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刺激經濟增長最常使用的工具。政府相關部門通過增加政府支出,提高投資水平,促進經濟增長。

乘數原理只說明投資增加會引起收入和消費增加,但沒有說明投資對收入和消費的作用機制,乘數一加速原理則補充了這一缺憾。薩繆爾森把乘數原理與加速原理相結合,得出乘數一加速模型,也被稱作“漢森一薩繆爾森模型”。

 C=βYt_1               (2.5)

 It=I0+γ(Ct + Ct_1 )        (2.6)

 Yt=Ct+It                (2.7)

其中:Ct為t時期消費量,

      β為邊際消費傾向,

      Yt_1為t-1期的收入量,

      It為t時期的投資量,

      I0為自發投資,

      γ為加速系數,

      Ct_1為t-1期的消費量,

上一篇: 風險管理的特征 下一篇: 機電一體化創業方向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色亚洲激情蜜芽一区 | 亚洲午夜主播在线网址 | 日本中文字幕有码 | 亚洲成AV人片女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一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精品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