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6 09:37:5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隨著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認識到僅僅把問題學生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對象是不夠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補救性模式逐漸轉向發展性模式。[1]20世紀90年代初,團體心理輔導傳入我國內地,它是在團體情境中提供心理幫助與指導的一種心理咨詢與治療的形式,是一種預防性、發展性的工作。[2]通過采取團體輔導的形式,面向全體學生并積極關注每一個人的心理健康,讓團體來陪伴成員在人生路上克服種種難題和障礙,積極快樂地踏上成長路,充分發揮潛能,邁向豐盛人生。實踐證明,發展性團體心理輔導可以促進普通大學生的人格成長,增進心理健康。團體心理輔導與個體心理輔導相比,團輔更符合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更能體現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內在要求。[3]總之,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開展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趨勢。
一、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是高校客觀環境的需要
1、高校中團體是自然而然存在的
高校中自然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團體。心理學研究證明,團體對一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因為人是社會動物,人必須作為團體的一份子,需要和期望才能滿足。即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團體,在幫助那些有著共同成長課題和有類似問題及困擾的人時,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經濟而有效的方法。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提供的發展性團體內容形式多樣,并針對不同團體的不同需要。
2、受教育者都處在相似的身心發展階段,有共同要面對的發展課題和成長困擾
“在幫助那些有著類似問題和困擾的人時,團體心理輔導是一種經濟而有效的方法。心理輔導員如果把自己可以勝任的工作僅局限于個別輔導的話,他也就限制了自己可以提供服務的范圍(Gladding,1996)。”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目的就是為參加者提供一個成長的機會,和處理他們所關心問題的情景。例如生涯決定、認同問題、男女關系、人際關系以及其他有關如何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3、成長中的青少年更關注同伴對自己的評價,更容易接受來自同齡人的建議
在團輔中,團體可以讓學生了解并且體驗到自己是被其他學生支持的。由于團體的參與者能夠認識到別人也有跟自己相同的問題,自己支持別人,也得到別人的支持,可以增進信心,有助于班級的歸屬感、凝聚力及團結。
4、團體心理輔導使教師與輔導員的工作更富有成效
在團體的場合認識老師,或者體驗到與老師友伴一樣的愉快經驗,過去的疑惑戒心可以消除,不再避開老師。學生與輔導員的接觸,可以克服膽怯、減輕壓迫感,改進自己的態度。同時,輔導員可以了解更多學生的問題所在,提供更好的服務。在團體中具有敏銳觀察力的輔導員,必然可以鑒別需要特別援助的個人。經過團體討論,交流分享,將使學生對學校的各項活動感到更有意義,能夠認識更和諧的關系。
二、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是提高心理教育效率的需要
1、團體心理輔導感染力強,影響廣泛
團體就像是一個濃縮了的微型社會,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可以將家庭、學校或社會生活真實地再現出來,學生可以通過角色假設、心理劇、角色扮演等方式,體驗和模擬真實的社會交往活動,掌握因此帶來各種心理壓力的處理方法。在模擬交往中,團體成員學會了許多社會生活經驗,逐漸學會了應該怎樣與人相處,怎樣觀察社會,懂得了應該遵守團體規范,并且在各個生活團體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團體心理輔導效率高,省時省力
一般說來,需要心理輔導的學生所存在的問題往往具有共性,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就可以解決問題,而不需要一對一地個體輔導,這樣大大提高了心理輔導的效率。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可分兩方面進行:一是面向全校學生,通過調查篩選出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然后由心理輔導中心教師將學生分組,組建不同主題的團體,開展有針對性的團體心理輔導;二是以院(系)為單位,根據各院(系)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所關心的主要問題,將團體心理輔導的團體規模擴大到班級,就班級學生的共性問題開展心理輔導,這種模式比較符合我國以班級授課制為主的教學特點,效果較好。[4]
3、團體心理輔導效果容易鞏固
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特別注重互動性、實踐性,力求做到形式多樣、生動有趣。同一個主題的團體輔導可以有許多不同的活動及表現形式,活動不同、表現形式不同,同學們的體驗角度和感悟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但同時達到的目標卻是一致的,這使得輔導效果在多次卻不單調的輔導中得以鞏固。三、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發展的需要
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國學者在對心理健康標準加以界說時,傾向于社會適應標準(或稱生存標準)。在大部分學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標準中,大多只反映了個體良好適應社會生活所應有的心理狀態的一般要求[5]。生存標準顯然強調適應,而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認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應該是內心世界極其豐富,精神生活無比充實,潛能得以發揮,人生價值能夠完全體現的人。基于這一基本的心理健康觀,使得學術界開始關注心理健康的發展標準,并在界說心理健康標準時,已經在嘗試生存標準與發展性標準的結合。生存標準和發展標準正在成為心理健康的兩大基礎標準。發展性團體心理輔導具體體現了心理健康的發展性標準。
大學生進入大學,經歷著重要的人生轉折,在其社會化的過程中,對于自我的成長、心理素質的發展、潛能的開發有著強烈的渴望和追求。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實際上每一個人都具有一種對健康的積極向往,一種希望發展,或希望人的各種潛力都得到實現的沖動。”因此,馬斯洛認為,心理工作者要是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幫助一般常態心理者(心理基本健康,無明顯的心理沖突,能基本適應環境),而不是嚴重患者,那么少量的時間就會有更大的收獲。從心理健康教育的實踐來看,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紀80代年,但長期以來,許多高校把為少數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提供援助、支持、矯正、治療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點,這遠遠不能滿足絕大部分學生對心理健康的需求。發展性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應面向全體學生。要實現這一要求,就必須在高校開展發展性團體心理輔導。
四、開展團體心理輔導是高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
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高等院校的一項重要任務,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大學生的整體素質。人的素質包括生理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含思想道德素質)、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心理素質作為整體素質的組成部分,是人的全部高層次素質的基礎,沒有健康的心理,其他素質不可能培養起來。心理素質在整個素質系統中具有基礎性的作用[6]。而團輔正是培養學生優良心理素質的工具,在這方面它具有個體心理輔導所無可比擬的功能。因此,開展團輔是高校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的必然趨勢。
綜上所述,團體心理輔導對幫助學生改變和成長有其獨特的效能,它不僅是一種有效的心理治療,而且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活動。在其所得到的幫助是在個別輔導中不能獲得的。當然,團體心理輔導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個人深層次的問題不易暴露,個體差異難以照顧周全等。所以,我們在大力推進高校開展團輔的同時,還要兼顧個體心理輔導等多種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開展,真正發揮出為大學生擁有一個健康心理保駕護航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封國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性模式探悉[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2
[2]蘇光.高校團體心理輔導的理論探悉[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2
貧困大學生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大學生群體,他們一方面擁有極強的自尊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家庭經濟原因,容易產生人際關系問題,導致離群、自卑、自我貶低、自我價值感缺失等心理問題,以及溝通障礙等行為問題。而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這是大學生自我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世界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他們的內心世界和情緒情感開始變得豐富,成人感發展了,秘密增多了,閉鎖成分也隨之增多了。他們非常重視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承認,自尊心非常強,且易受傷害,更容易形成自卑和閉鎖的心理,直接影響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并進而影響人格的發展。
一、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特征及壓力源
1.家庭經濟的窘迫引發的自卑
對絕大部分貧困生而言,家庭經濟的貧困都是他們心理壓力的根源。但是不同的學生面對自己家庭貧困的視角存在著相當的差異性。有的學生能夠正視自己家庭的貧困,并以之為自己自強不息、奮發圖強的動力,然而大部分貧困生卻把家庭的貧困當成自己本身的無能,或是恥辱,回避問題,并因此引發許多心理問題,即由經濟貧困導致心理貧困。
2.環境適應不良引發的焦慮
進入高校以后,貧困大學生由于生活環境、學習方式和文化等多方面的不適應引發的心理不適應逐漸凸顯。農村和城市具有兩種完全不同的生活環境,農村學生對很多現代化的東西,譬如手機、電腦甚至飯卡,都不會用;學習不適應,一些農村學生在當地學校出類拔萃,但到了大學,漸漸失去優勢,面臨重新定位。農村教育多是“死讀書”,而大學強調素質教育,一些貧困生在學習方法上一時難以轉變;文化不適應,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理論叫“文化自我中心論”,農村貧困大學生的很多習慣,包括衛生習慣、生活習慣等都與城市文化規則格格不入造成了很多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焦慮。
3.自卑與自尊的矛盾引發的沖突
自卑與自尊的矛盾性是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特點。貧困生由于家庭貧困而自卑,但作為一個自我意識已經成熟的個體,他們又有強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對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緒和情感上的強烈波動。由于這種心理特點,使貧困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和群體活動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表現出明顯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他們有融入群體的強烈愿望,但又往往因為自身的問題導致矛盾和沖突;他們有得到周圍環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卻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憐憫。不少人因害怕被別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閉,顧影自憐,因此,很難與群體中其他成員溝通、交往、合作。
4.社會環境引發的失衡
在社會生活中,由于人們對貧困大學生的關注主要集中在經濟方面,這就形成了社會“金錢觀”和不適當資助方式對這個特殊群體的心理壓力源。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社會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種以金錢為惟一目標的亞文化,人際關系變得勢利和冷漠,加劇了貧困大學生對金錢的渴望,更加看重物質利益的作用,導致心理失衡。一旦別人譏笑自己穿戴不時髦、經濟不寬裕,貧困大學生就很容易產生自卑感和焦慮感。另外,社會上一些出于炒作目的的資助行為和某些出于善意的動機卻實施不當的資助行為也無意中加大了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如各種資助工作,本來是件好事,但是由于宣傳不夠或者教育滯后,使一些學生雖然物質上得到了資助,但精神上卻遭受了挫傷,感到是在接受施舍,挫傷了自尊心,從而加重了心理失衡。
二、培訓方案的目標及課程設置
基于貧困大學生以上的心理沖突,著重在團體培訓中促進貧困大學生在放松自我防御、建立團隊互信的基礎上,開展溝通方面的應用型理論實踐課程,以一堂課講授理論,一堂課實踐操作的方式,促進學生吸收掌握必要的溝通技巧,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信心。本課程學習要求學生了解溝通與演講的基本知識,懂得現代社交禮儀,培養演講口才,學會溝通技能、技巧,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提高情商,更好地發揮個人內在潛力,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具體目標:
1.幫助貧困大學生擺脫因為家境貧寒而帶來的困擾,克服自卑。
2.引導貧困大學生獲得轉變,正確認識貧困問題,全面了解自己,客觀評價、欣賞自己,自信、自尊、自強,順利學習、生活和成長。
3.建構牢固的團隊凝聚力,促進小組成員相互肯定、相互幫助、相互支持、相互依賴。
4.學習易于操作的溝通技巧及團隊合作方式,在這個過程中,幫助貧困大學生樹立信心,正確認識自我。
單元活動和方案如下:
本團體包括八個活動單元,分八周完成,每周六上午一次,單元結構采用完整、漸進的方式,從團體的組合訂立規范到結束,每個單元突出一個主題。活動形式為游戲、討論、角色扮演、頭腦風暴、行為演練、案例分析等,最后以分享感受結束活動。某些活動后布置作業,要求成員在日常的生活中實踐學會的新行為,并寫出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收獲及對以后活動的建議。
為使參加者在活動中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自我成長,指導者除了設計有針對性的主題活動以外,還要在活動中適當地運用團體心理技巧。常用的技巧有自我肯定、行動契約、行為預演、角色扮演、腦力激蕩、同理心及釋義、價值澄清、肯定的回饋等。
基于對貧困大學生心理特征的了解和探索,運用行為心理學和團體動力學理論,通過一個同質性的封閉團體給貧困大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的心理環境,使他們在團體情景下通過團體內人際交互作用,促進個體在交往中觀察、學習、體驗、認識自我、探討自我、接納自我,調整改善與他人的關系,通過系統科學地學習良好的溝通禮儀方式,建立積極的態度與主動的行為方式,以發展良好適應的助人自助的過程。這種寓教于樂、理論聯系實踐的團體心理輔導方案可以為貧困大學生提供一個融洽和諧的氛圍,讓他們袒露心聲,幫助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好地認識和理解自己的處境,促使他們樹立自信心、以微笑面對生活。
參考文獻:
[1]樊富珉.團體咨詢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2]胡建文.用系統原理解決高校貧困生問題的新思路[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0,(8):178-179.
[3]康育文等.貧困大學生心身健康與自尊、人際關系、成就動機的相關[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14,(5):510-512.
[4]楊雪花等.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現狀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7):612-614.
一、研究模式
團體心理輔導是一項針對性、操作性、綜合性很強的活動,涉及到很多具體工作,特別是治療性的團體輔導更需要指導者精心設計、周密安排,方可奏效。為此,本研究根據前測結果、學生的心理需要及團體輔導的專業要求設計了“三四五”式輔導模式。
所謂“三”,即“三個步驟”,從宏觀而言,整個團體輔導分準備、實施與評估三步走;“四”即“四個階段”,從中觀而言,整個輔導過程包括放松身心、調整認知、自信訓練、訓練行為四個階段(四個單元);“五”即“五個環節”,從微觀而言,每個輔導單元均包含循序漸進的五個環節,即講解、演練、分享、點評和作業。
二、研究過程
1.準備
輔導之前的準備工作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工作有兩項:一是選擇研究對象;二是設計方案。
(1)研究對象
本研究首先采用考試焦慮量表(tat)[1]、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2]、艾森克人格問卷(epq)[3]對一所農業學院正在面臨專升本考試的專科一年級學生、面臨英語四級考試的本科二年級學生共222人進行了集體問卷調查。根據測試結果,結合自愿報名的原則,筆者從檢出的中度以上考試焦慮者(tat得分≥50)中抽取20名為被試,其中,10名為實驗組成員,男生5人,女生5人,其中一年級5人,二年級5人。其余10名為對照組成員,男生5人,女生5人,其中一年級4人,二年級6人。兩組成員的tat得分沒有顯著差異;對實驗組成員實施團體心理輔導,初期自動退出1人,9人堅持始終。
(2)方案設計
整個輔導方案包括四個單元(“三四五”式輔導模式中的“四個階段”),即放松身心、調整認知、訓練自信、訓練行為。
第一階段:放松身心
1)介紹輔導目的、共同制訂協議。2)熱身活動:大樹與松鼠。3)相識游戲:通過“相逢是緣”(自我介紹)、“成雙成對”(他人介紹)、“緣緣不斷”(連環介紹)系列游戲使成員彼此認識、接近。4)考前支招之一。5)命題畫——身陷考試焦慮中的我。本活動旨在使學生在繪畫、分享中將考試焦慮“一吐為快”,放松身心。6)作業:找出自己產生考試焦慮的原因。
第二階段:調整認知
1)熱身活動:小風吹、大風吹、臺風吹。2)考前支招之二。3)小組討論。焦慮尋根:探討引發考試焦慮的原因,為消除考試焦慮打下基礎。4)通過講授和運用合理情緒療法,使成員學會與不合理觀念辯論,用合理的觀念取代不合理的觀念。5)通過講授和運用森田療法,使成員承認焦慮的客觀性,接受癥狀,學會順其自然。6)作業:找出導致自己考試焦慮的不合理觀念,并與之進行辯論。
第三階段:自信訓練
1)熱身活動:跑不了。2)考前支招之三。3)積極暗示法:講授積極暗示的作用、使用方法,然后,組織成員兩人一組,互相幫助對方將消極的自我暗示轉變為積極的暗示,在互助、自助中樹立自信。4)成功再現法:組織成員在小組內分享自己最成功的一次經歷,在良性回憶中重塑自信。5)表象訓練法:指導成員在暗示的誘導下,通過在頭腦中反復想象某次考試成功的情景,從而提高情緒控制能力,掌握建立自信的方法。6)作業:夸夸我自己——給自己找優點。
第四階段:訓練行為
1)熱身活動:口香糖。2)考前支招之四。3)放松訓練:耳殼放松法、雙手鉤拉法、深呼吸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4)言語模擬訓練:兩人一組,一人生動逼真地描述考試情景,另一人隨指令想象自己進入考場考試,當感到高度焦慮時,馬上停止想象,進行放松活動直到全身放松。然后,前者再繼續描述考試情景。這樣直到后者在想象的考試情景中不再感到焦慮為止。然后,兩人互換角色。5)總結評估:指導成員交流收獲、感想,填寫后測調查問卷。
2.實施
上述設計方案自考試前一周的周六開始實施,為期1周,隔天1次,共4次,每次2.5小時。每次輔導包含五個環節(“三四五”式輔導模式中的“五個環節”):講解——講解相關的知識、操作方法;演練——組織成員按規則練習相關技巧;分享——組織成員在團體內交流感受與收獲;點評——對活動的宗旨、成員的表現給予適當總結;作業——要求成員思考、練習重要的知識、技能,學以致用。
3.評估
在團體輔導結束之前,組織成員集體填寫考試焦慮測量表及問卷(團體輔導模式實驗效果調查問卷),對干預后的效果進行定量評估;另外,干預后對實驗組成員及班主任進行隨訪。
三、研究結果
1.實驗組與對照組干預前后考試焦慮的自身對比
表1實驗組與對照組干預前后考試焦慮的自身對比
表1中,自身對比結果顯示,干預前后,實驗組考試焦慮得分明顯下降,差異非常顯著;而對照組考試焦慮得分卻沒有明顯變化,證明干預有效。
2.實驗組與對照組干預前后考試焦慮的交互對比
表2交互對比結果顯示,干預前,實驗組與對照組考試焦慮得分無明顯差異;干預后,實驗組考試焦慮得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非常顯著,進一步證明干預有效。
3.自編主觀問卷統計結果
從表3(下表)可見,成員對“三四五”式團體輔導模式中諸設計滿意度由高到低依次為:訓練行為、放松身心、自信訓練、調整認知。表3最后兩項顯示,成員對本次實驗的總體評價很高,大部分成員反映干預后原有的焦慮癥狀明顯減輕,并且感到自信心有較大提高;他們對本次學習收獲的自我評價也較高,他們認為,自己不但學會了很多克服考試焦慮的方法,還學會了不少應對考試的技巧。
班主任反映,這些參加團體咨詢的學生學習狀態以及整個精神面貌有較大的改變,開朗多了,面臨考試時表現也從容了很多。
四、討論
團體心理輔導的誕生、發展與青年教育培訓,與集體心理治療的探索、發展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當前,大學生心理問題層出不窮,而心理咨詢教師卻十分匱乏,杯水車薪,難解燃眉之急,團體心理輔導可提高咨詢的效率。從發展趨勢看,團體心理輔導將是大學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模式。目前,探討團體心理輔導模式在大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結果表明,“三四五”式心理輔導模式對于改善大學生的考試焦慮狀況、維護他們的身心健康具有顯著的作用。
筆者認為,本研究取得如此明顯效果主要有四個原因,即把握前提、放松身心;把握關鍵、兼顧知行;把握重點、重塑自信;把握主線、貫穿策略。
雖然本研究取得良好效果,但研究結束時發現實驗組有一名成員的變化不大。經研究發現,該成員的個性屬于內向不穩定型,這提示我們,要從根本上改善特質性焦慮,不但要從個性差異入手,還要適當增加干預的次數和時間。此外,進一步的研究還應考慮樣本量的適當擴大。
參考文獻: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增和教育消費水平的整體提高,經濟社會領域的貧困問題在高校校園里日益凸顯,對占所有大學生15%-31%比例的貧困大學生,他們因家庭經濟的貧困繼而引發出的一系列的“心理貧困”問題,如內向孤僻的性格導致的自卑、焦慮心理,封閉不善交流的人際關系導致的孤獨感水平增高,以及很強的挫敗感導致的內疚與負罪心理,這些心理健康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在影響著貧困大學生的成才之路。因此,對貧困大學生這些心理問題現狀及疏導途徑的調查研究顯得尤為迫切。進而能夠盡快消除貧困生自身因經濟環境而形成的這些不良心理因素,使其健康積極向上的成長,也非常符合國家、高校和社會期望這些貧困大學生能夠學有所成、一改貧困現狀的共同美好愿望。
一、研究對象、方法和理論
本文研究對象是遼寧大學的貧困大學生。研究樣本選取采用廣泛調查問卷法(約300人)。并且根據理論預設,綜合UCLA孤獨感問卷、大學生自卑量表、大學生人際交往量表制定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卷》。從貧困大學生中篩選出存在心理問題的60人進行分析研究,其中30人編組為團體組進行團體心理輔導干預教育,另30人編為對照組進行個人談話和觀察的普通教育方法。研究方法運用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16.0軟件對問卷實驗和數據做相關分析、T檢驗和回歸分析。對影響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的各種因素和形成原因進行分析和驗證。本文從貧困大學生的孤獨感水平、自卑感和挫敗感三個維度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測試,調查研究產生這些孤僻、自卑、焦慮、抑郁、挫敗感強等心理問題的成因以及疏導途徑,并進一步通過團體心理輔導方式對30人進行心理干預輔導,輔導周期為8周,每周1次,每次2小時。最后對團體心理輔導前后以及和對照組之間做數據差異分析,以此驗證團體心理輔導對消除貧困大學生自卑感、孤獨感等心理問題的有效性。
本文認為貧困大學生主要是由于自卑心理、孤獨封閉和挫敗感強而產生的各種不利健康發展的心理問題,進而影響到學業和就業。這些不良心理問題使得他們緘默孤獨、脆弱焦慮、敏感多疑、畏怯退縮,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正常人際交往和正確處理事情的能力。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正好能夠提供一個人際交往活動圈,對由于自卑而變得孤僻內向和自我封閉的貧困大學生來說非常有效,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情感上的交流和支持,減輕自卑和孤獨感,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起他們對成功的渴望與拼搏的動力。主要觀點是:1、貧困大學生的孤獨感水平較高,主要是由于人際關系活動范圍小、性格內向封閉;2、貧困大學生的自卑心理強,主要是由于其敏感多疑、示弱順從、優柔寡斷的心理問題;3、貧困大學生的挫敗感更強,主要是由于其敢為性低、畏縮怯懦、內疚負罪感的心理問題;4、貧困大學生優良品質是成就動機感強、樸實獨立、自律有恒。5、通過針對性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能夠有效消除貧困大學生的孤僻、自卑和挫敗感心理。
二、實驗數據分析
1、問卷中UCLA孤獨感水平數據統計結果
首先,對照組在單獨談話心理輔導前、后問卷測試差異性比較如下,
從表2-1可以看出,對照組在單獨談話心理輔導前后的均值與標準差差別不大。從表2-2的T檢驗中得到t值為-0.321,說明對照組經過單獨的談話心理輔導方式,其孤獨感水平變化不大。
下面是團體心理輔導組(簡稱團體組)在團體輔導前、后問卷測試差異性比較,
團體組經過八周的團體心理輔導后孤獨感水平明顯降低,這說明團體組在團體輔導前后的孤獨感水平差異比較大,團體心理輔導能夠有效降低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中的孤獨感。
2、問卷中大學生自卑量表數據統計結果
從表2-5中可以看出,團體組在團體心理輔導后自卑感自測得分明顯改善,經過團體輔導,自卑感降低,成就幸福感提升,達到了團體心理輔導的目標。(注:如果總分在45-60分,是由于過期斷定不行造成的自卑;總分在30-44之間,說明是由動機與期望過高引起自卑;如果總分在15-29分之間,說明平時沒有自卑感,而且引起自卑往往是受環境因素的影響。)通過這些說明階段性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可以有效的改善貧困大學生的自卑心理問題,使他們從內心不在受成就動機和挫敗感的太多影響,改變以往的自我認知和自信心。
三、討論和總結
1、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現狀與原因分析
近年來,許多調查和研究都表明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很大程度影響著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將來他們的成才問題。大學生心理問題不僅僅存在于經濟貧困大學生群體,所有大學生都會面對不同層面、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目前貧困大學生群體的心理現狀水平向好壞兩極化發展,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貧困大學生無論生活還是學業表現都很優秀,他們多數能夠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生活自理能力、獨立性和有恒性都強于普通大學生。但是也會對少數貧困大學生因性格孤僻、沉迷網游、敏感多疑、人際關系緊張等等因素而不斷落后以至于生活和學業都成問題的現象感到疑惑。為什么有這么多品學兼優的貧困大學生中還有這些情緒低落、自甘墮落的問題生呢?其實,這是所有貧困大學生都會面對的因為“經濟貧困”而產生的一系列心理問題。經濟上帶來的貧困、長期處于經濟條件差的生活環境以及自身成長的教育環境都會給貧困大學生帶來不可避免的自卑感和較強的成就動機感。而自卑感和成就動機感對于成長中的學生來說是一把兩面刃,有時它能夠體現出激勵人們奮發圖強、艱苦樸素、自立自強的積極一面,而有時它也使得人們產生消極的一面,比如非常自卑、孤僻、強迫、抑郁和偏執等等不良心理狀態。因此,認識到貧困大學生群體所要面對的這些孤獨感、自卑感和成就感強等心理問題,我們的思想教育活動就要抓住這些心理問題將會帶來的積極因素而避免消極情緒的影響。
經濟貧困大學生群體的生活環境、教育環境以及自身的心理現狀決定了他們在不同階段將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機。正確積極向上地應對這些心理問題能夠更加激勵貧困大學生奮發向上。而且這些影響因素都是綜合發揮作用的,因此對于幫助他們面對和疏導這些心理問題的對策就不會是簡單的方法,而是綜合多渠道、多領域共同作用的應對策略。對貧困大學生有針對性的團體心理輔導就有助于其在與人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為人處世的態度,能夠幫助他們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合理計劃和實施目標、正確面對成敗,從而使他們擺脫自卑、孤僻和挫敗感等消極心理因素影響,最終向著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方向前進。
2、團體心理輔導對孤獨感強的貧困大學生的引導對策
貧困大學生經常會陷入較強的孤獨感中,調查中表明他們通常重視學習、樂于承擔家庭責任以及協助家庭事務的處理,從而使得他們中大部分的個人愛好變得簡單或者缺失,導致在同齡人中缺乏共同愛好和談話資本,以至于交際圈狹窄,而且交流能力不高。這些常年來缺失的人際交往經驗使得他們的人際關系在來到一個全新陌生的大學校園里之后變得更加緊張。他們得應對其他大學生所帶來的不同的生活習慣,比如起居、飲食、節日、運動、文化活動、娛樂等等方面都會讓他們由于經濟上、文化上以及精神上的不同背景而產生問題,這些生活和學習上的積累下的問題會對他們的思想和心理上產生很大的壓力。如果得不到及時正確的疏導,只會讓他們產生更多的心理問題。比如自卑心理更加嚴重、更加敏感多疑、交流更加困難,或者憤世嫉俗、圈子更狹窄以至于孤僻的現象常有發生。這些都不利于貧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更會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思想發展。
因此,更加有針對性的為這些可能產生人際交流障礙的學生提供一個互相傾訴和交流經驗的平臺就顯得非常重要。建立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小組,重現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特別場景,如為每一個貧困大學生舉辦小組生日聚會,組織團體文化體育活動等等。適時合宜的貧困生團體活動、積極有效的小組討論和活動經驗總結能夠減輕貧困大學生的心理負擔、豐富他們的日常活動和愛好、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和理解力、增進與其他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集,使得他們也能夠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他人進行交流,以一個健康輕松開放而不是敏感自卑封閉的心態去面對大學生活中的每一天和每一人。
3、團體心理輔導對自卑感強的貧困大學生的引導對策
經濟困難的大學生通常外表堅強、而內在自尊心較強。然而經濟條件上以及生活環境上的約束使得他們在學習生活中感到更加沒有自信和從容。他們往往不積極參加團體活動,即使加入也很難融入其中,更難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情感。他們生活通常比較節儉、消費比較節制,往往會受到校園一些浪費現象的影響使他們產生不同的心理變化,有的會覺得更加羨慕而去盲從跟風,有的會變得更加節儉以至于不能理解他人的正常需求。這樣往往會因為羨慕而滿足不了而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亦或是更加封閉變得憤世嫉俗。其實這些心理問題的產生往往都是他們對經濟貧困本身不能有很好的認知而導致的。
因此在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的設計中就更應該注意如何提升貧困大學生面對經濟貧困現狀的自信和積極態度,比如組織勤工儉學活動讓他們體會到勞動的光榮和收獲的美好,組織家教輔導交流活動為他們提供兼職收入的機會和社會實踐經驗等,活動前認真的計劃和做好協調工作,活動中尊重每一個小組成員的建議和選擇,活動后進行階段性的交流和總結活動。增強他們的信心和能力,擺脫退縮和懦弱的習慣,讓經濟貧困的大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自己優點和能力,勇敢面對貧困現狀,牢記只有依靠勤勞和智慧才能創造美好未來。
4、團體心理輔導對成就動機強而導致挫敗感的貧困大學生的引導對策
通過調查,貧困大學生往往成就動機感很強,他們具有勤勞樸實的特征,在同齡人中責任感、自律性和有恒性都比普通大學生強。因為他們普遍來自邊遠地區、農村或者經濟不發達地區。這些學生通常能夠認識到學習機會的不易、往往會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恒心取得優異學業成績,獲得獎、助學金。但是往往因為對獎學金這方面經濟補助的強烈需求,使得他們在平日的大學生活中幾乎全部時間用于刻苦讀書而不善交流表達。但面對市場對綜合素質人才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再加上社會存在不正當競爭帶來的就業壓力,使得貧困大學生變得更為自卑和焦慮,愈發強烈的成就感在不斷的失敗中受挫,這些不良心理使得他們不能正確面對失敗和現狀,而在不斷積累的緊張憂慮中學習和生活只會造就內向孤僻甚至偏執的不健康的心理和思想,嚴重影響貧困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因此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必須在充分理解貧困大學生急于擺脫貧困現狀帽子的心理前提下,立足于如何指導他們規劃未來職業生涯而明確學習目標,正確梳理每一次前進道路中的成敗得失所帶來的不良情緒,發揮出貧困大學生成熟穩重、艱苦樸素的優秀品質,為他們的成才之路出謀劃策。比如職業生涯規劃主題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組織事業成功的校友進行講座和經驗交流等等活動。
總之,當代貧困大學生所要面對的來自社會、家庭、高校以及自身心理的壓力非常沉重,作為高校教育者在對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要重視正確疏導他們的心理問題,讓存在心理問題的貧困大學生從自卑、怯懦和挫敗中走出來,通過高效率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形式,組織開放性、交互性和分享性強的各種人際交流、文化體育和社會實踐等活動,在活動中釋放他們的心理壓力,增進他們與同學間的友誼和情感,交流他們所取得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逐漸克服孤僻、自卑和急于成功的挫敗感等不良心理,使得他們逐漸擺脫貧困的影響,通過自身的努力創造自己和祖國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1]陶傳譜.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初探.湖北社會科學.2003.
[2]歷玉英.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產生的原因及措施.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1.
[3]王濤.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與對策.寧夏大學學報,2002.
[4] 張建英.團體心理輔導與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實驗研究[J].安徽科技學院學報.2009(01).
[5] 劉倩倩,李輝.大學生人際交往團體心理輔導的效果研究[J].昆明大學學報.2006(03).
[6]張曉霞.高校貧困生問題的形成原因及對策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年03期.
Effect of the Group Counsell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lf-confidence of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Ni Shiguang, Zhang Buxian, Zhao Guolia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Weihai, Shandong 264209,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on Improving the Self-confidence of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Methods Through a serious selective procedure of publicizing, recruiting and interviewing, a self-made group counseling plan is adopted to train ten members (non-self-confident group) who lack self-confidence in a period of six weeks, which a comparison made of the effects on the subject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program. At the same time, an uncontrolled group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a self-confidence one. Results ①The controlled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program, differs significantly in scores of ASLEC(P<0.01). However, it mak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core from the uncontrolled group; ②As for the controlled group, its score in subjective assessment after the training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training(P<0.01), but it i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is respect from the uncontrolled group. Conclusion ①Group counseling plays an effective role in helping the impoverished students overcome the sense of inferiority and establish self-confidence. ②It is necessary to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ssessment of long-term effect in group counseling.
【Key Words】 Group Counseling; Self-confidence;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Intervention
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有關大學生自信人格發展趨勢與特點、教育干預的研究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1]。對貧困大學生進行物質資助和精神幫助已經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共識。大量研究集中在對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心理問題成因以及基本對策的描述和建議等方面[2],但鮮有從教育干預的操作層面促進其成長的實證研究。眾多調查報告指出,自卑是部分貧困大學生亟待解決的心理問題[3]。我們將其定位為其特殊時期的必然問題,幫助部分貧困大學生合理認識自卑,建立自信是我們高校學生工作者的職責。團體心理輔導已經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取得一定的成果,輔導方向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漸向心理品質的各個方面發展,研究方向也由治療團體開始轉向了發展性團體, 比如考試焦慮[4]、網絡依賴[5]等障礙性問題,大學生人際交往[6,7]、自信心[8]、生涯規劃[9]、自我肯定[10]等發展性問題。有關貧困生自信心培養的團體輔導的實證研究還較少,因此選取高校貧困生對其進行自信心的培養成為我們的當前的研究重點。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建立“貧困大學生自強團體塑造營”,其性質為封閉成長式團體。經過宣傳、招募、面談、篩選,從報名者中確定10位貧困本科生(3位女生,7位男生)為成員,平均年齡20.4±1.24歲,其中6位大二同學,4位大三同學。成員的選擇標準為自述需要提升自信、克服自卑的貧困大學生,排除心理障礙者。
讓每位成員從所在班級中選取一位最自信的同學作為控制組成員(選取標準依照成員的生活經驗),共10位同學(4位女生,6位男生),平均年齡20.3±1.30歲。
1.2 方法 采用實驗組(非控制組)的前測后測設計,并設立控制組(控制組)作為實驗參照。研究工具采取客觀測量與主觀評定相結合的方式。自信作為一種復雜的自我評價體驗,其表現是多方面的,故依照“三角測量”的原理選取多種量表來揭示其特點[11]。
運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12]、社會支持評定量表[12]、抑郁自評量表(SDS)[12]、焦慮自評量表(SAS)[12]和社交回避及苦惱量表(SAD)[12]等量表對研究對象的自信心狀況進行測量,作為客觀性測量指標;同時編寫了半開放式問卷,請成員在1~10(1代表最差,10代表最好)維度里,對自己的自信心、自卑感、人際交往、當眾發言、同學相聚、學習狀況、生活積極度等7個方面作出評定,作為主觀性測量指標。
1.3 干預方法 正式進行團體輔導前的集中面談時,請成員填寫相關問卷,作為前測數據,并同時布置任務:請每位成員在本班級中尋找一位你認為最自信的同學,客觀認真的填寫問卷,作為控制組(控制組)的成員。
實驗組成員進入名為“貧困大學生自強團體塑造營”的團體心理輔導階段,共包括“你我的團體”、“鏡子中的你”、“生活的支點”、“重塑的力量”、“邁過這道坡”和“走了,就不回頭”等6個單元。每周進行1個單元,每次3個小時,共歷時1.5個月。團體心理輔導的目標是通過團體塑造營的生活,讓成員理性認識貧窮,擺脫自卑的束縛,建立理性的自信系統。我們期望成員能夠將團體中的感悟和認識帶入到實際的生活中,獲得質的行動改變。每個單元的認知目標、活動內容、家庭作業、評價體系等具體事務不再贅述。
團體活動結束后1周,將問卷寄送每位成員,進行后測,作為實驗結果。控制組成員由高自信的大學生組成,就不需要后測。
1.4 數據統計 采用SPSS 11.5對數據進行相關的描述性統計以及組間組內的t檢驗。
2 結 果
2.1 團體心理輔導前的成員狀況 在正式進入團體輔導階段,實驗組和控制組的結果表明,成員的自我評價狀況要遠低于控制組的同學,在總應激、焦慮自評上無顯著性差異。如表1所示,成員在社會支持、社會回避及痛苦、抑郁自評等得分顯著性高于控制組的同學。在表2的自我評價中,特別是自信和自卑上,實驗組成員顯著性低于控制組同學,且在人際交往、同學相聚、生活積極度等群體活動上有顯著性差異,即自我評價要顯著低于他們心目中自信同學。
實驗組成員在自信項上的平均得分為5.10,在進入團體的篩選面談中都對自己因貧困而帶來的不自信而表示不滿意,渴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這也表明貧困問題對于他們來講是暫時性的發展性問題,可以通過有效的努力而解決。控制組的同學在自信心的平均評價為8.50,由此可見實驗組成員能夠意識到與自信同學的差距。
2.2 實驗組團體輔導前后結果比較 經過近2個月的團體心理輔導后,我們看到了以下的結果:前測、后測結果相比較,社會支持、社會回避及苦惱、抑郁、焦慮等得分都有顯著性差異,其中數據顯示都向好的方向轉變。在表4的主觀評價中,在自信、人際交往、當眾發言、同學相聚、學習、生活積極度等6個方面都有顯著性的增加。在自卑上的評價從4.30下降到2.50,沒有顯著性差異,有可能是由于題項設置、有個別極端數據存在等原因導致。
3.3 實驗組團體輔導后結果與控制組的比較 控制組的同學是由實驗組的成員在自己熟悉的生活環境中選出的最自信的個體,也是成員實際生活和學習的榜樣與標桿,無形中起到行為示范和目標的作用;自信的同學其認知和思維等都有著相對穩定和一致的行動和評價體系,故我們并沒有對其進行后測。如果實驗組后測的結果能夠與控制組的成績無顯著性差異,則表明團體輔導可能對成員的自信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并且成員的表現和控制組的日常生活表現應該相差無異。如表5所示,實驗組的后測結果與控制組的結果均沒有顯著性差異,反映在成員的主觀評價上(表6所示),在自信、自卑、人際交往、當眾發言、學習、生活積極度等6個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在同學相聚一項上有顯著性差異。
3 討 論
3.1 團體心理輔導能否幫助貧困大學生提升自信心 團體輔導的效果評估我們采取了參與者的主觀評價(包括家庭作業反饋)和心理測量相結合的方式,而并沒有采用實驗者的觀察報告等方式,這主要是出于避免實驗者效應等對團體過程的影響。2個月的時間已經是半個學期,成員的自然成熟、經驗積累、環境等因素是否有影響在我們的考慮范圍之內。在主觀評價中有一項“團體輔導在您的自信心提升中起到多大的作用”的題目,有9位同學選擇了“占到了90%~100%的作用”,1位選擇了“占到了75%~89%的作用”。從此可以看到,一個設置合理規范、操作科學規范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能夠在成員的心路歷程中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能夠促進他們轉變認知、理性認識非理性信念,規劃生活,尋求現實的生活動力和行為。
3.2 實驗組控制組能否選取“同質”的個體 很多的研究報告在實驗設計時,一般是通過招募一定數量的成員,然后將他們分為兩組,一組為實驗組,一組為控制組,然后對實驗組的成員進行團體輔導,而控制組的同學將沒有“享受”團體的權力。實際上,設置控制組本無可厚非,但是團體輔導招募成員的一個基本原則是自愿性和“有需”性,成員滿懷熱情地參加團體輔導,而我們卻將其放在控制組里作為活動的參照群體,這有悖于職業精神[13];另外,即使選擇了有相同或類似問題的個體作為控制組,也很難形成理論上的對等組。
基于上述考慮,我們在設置控制組,請實驗組的成員選擇了一位他(她)心目中最自信的同學作為榜樣,這樣既可以將控制組的同學作為成員的日常行為示范榜樣,另一方面也沒有脫離了成員的實際生活,可以有效的作為成員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后能否提升自信的參照。所以,我們并沒有安排控制組的同學進行后測,畢竟他們都是“榜樣式”的自信者。
在成員的家庭作業中,類似于“這次活動給予我刻骨銘心的成長,讓我受益很深”、“我得到了自信的感悟,我會像同學那樣好好干的”等思想流露溢于言表。
3.3 團體心理輔導能否取得長效影響 在團體心理輔導中,創建良好的團體氛圍,通過團體動力的作用,使團體成員獲得情感支持,促進成員的有效成長。前文數據表明,在團體結束后1周成員的自信行為改變結果讓我們感到欣喜,但我們擔憂的情況是團體心理輔導的整體運作遠沒有達到理想的專業要求,是否能夠取得預期的長效影響應該引起注意。團體心理輔導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過程[14],對成員行為改變效果的評估以及輔導效果的后繼管理與評價尤為重要。自信的提高則涉及人格問題,影響因素較復雜,其中包括成員的自我反思與成長,其改善則需要較長的時間,成長效果相對緩慢些[15]。所以,我們也應當在下一步的研究中考慮行為改變長效行為評估上。
4 參考文獻
[1]車麗萍.大學生自信的特點研究.心理科學,2003,26(4):661-666
[2]包水梅,王曉霞.21世紀我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綜述.高教發展與評估,2005,21(4):40-44
[3]楊韶昆.高校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育對策.焦作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6(3):191-194
[4]楊眉.大學生考試焦慮的認知-行為-情緒管理小組治療.健康心理學雜志,2002,10(3):193-195
[5]梁祝平.大學生網絡心理障礙及其團體咨詢.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5(6):101-105
[6]官銳園.10名大學生人際交往團體訓練前后16PF測評.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2,17(16):483-484
[7]裴利華.人際關系團體咨詢對大學生抑郁狀況的干預探討.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6,14(4):371-373
[8]王瑤,李永鑫.小組輔導提高大學生自信心的實驗研究.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3,17(4):235
[9]徐暢.大學生生涯規劃團體心理輔導的方案設計.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5(1):78-80
[10]黃小忠,徐兒,徐蕓.大學生自我肯定團體心理輔導效果.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6,15(5):410
[11]孫時進,范新河,劉偉.團體咨詢對提高大學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心理科學,2000,23(1):789-791
[12]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特刊):106-108,127-130,194-196,235-237,241-243
[13]林孟平.小組輔導與心理治療.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305-314
(一)對象。對云南師范大學商學院的全體學生以海報形式公開招募,學生自愿報名參加。然后按以下標準選取被試:(1)自愿參加且愿望強烈;(2)存在自我決定方面的問題;(3)能遵守相關規則,且全程參與;(4)無人際交往障礙、抑郁等癥狀,愿意在團體中分享。最終確定24名被試(男生8人,女生12人)。
(二)工具。(1)自我決定能力調查問卷(SDS):馮婷修訂的自我決定能力調查問卷。該量表采用Liker5點積分,從完全不符合-完全符合分別記分1-5,得分越高則自我決定能力水平越好。(2)團體滿意度自我評估問卷:根據研究的需要自編團體自我滿意度問卷,共12道題。采用1-4的連續評定法,1非常不同意,4非常同意。
(三)實驗設計。本研究把同質的被試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2人;對實驗組進行為期6次,每次2.5h的團體心理輔導。對照組則處于常態不進行任何干預。
(四)團體輔導方案。方案的設計主要圍繞SDS理論,集中于自我意識與自主選擇兩個方面,將團體輔導分為三個階段共六個單元。開始階段(Unit1)闡明小組目標,使其相互認識,建立團體規范;實施階段(Unit2-5)引導成員進行深刻的自我剖析,認識自我;針對昔日舉起不定和朝令夕改的狀況進行探討,培養其獨立自主抉擇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束階段(Unit6)總結小組所得,鼓勵其應用于實踐,處理離別情緒。
二、結果與分析
(一)干預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差異比較。在干預前,實驗組與對照組SDS各維度及總分均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成員屬于同質性被試。經過干預后,實驗組后測得分顯著高于實驗組前測(P<0.05),實驗組后測得分且顯著高于對照組后測(P<0.05)(表1)。
(二)干預組對團體輔導的評價。自編“團體滿意度自我評估問卷”的結果顯示,成員對問卷項目的評價大都超過3分,說明團體成員對團輔內容和效果評價較積極,認為團輔能改善其自我決定能力。總人數的66.7%表明團體輔導中團體氛圍較好,愿意積極的融入活動之中。23.3%的成員表示團體活動中學習的有關改善自我決定能力的策略具體運用還不熟練。
三、討論
大學生心理資本是指大學生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具有的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是一種能促進個人成長和綜合素質提高的心理資源。提升大學生的心理資本,有利于大學生挖掘自身能量,更好地應對學習生活。團體心理輔導,運用團體情景和借助團體動力,為大學生提供一個成長的平臺,在團體活動中,大學生不僅僅是參與者,更是自身問題的洞察者和自我重建的有力推動者與見證者。而敘事療法,是咨詢者通過傾聽他人的故事,運用恰當的語言技巧,幫助個體找出故事敘事過程中未予注意而被遺漏的閃光的亮點,并通過問題困擾外化的方式,引導個體重構積極故事,以喚起個體改變內在力量的過程。本研究通過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導入敘事療法,引導學生在團體互動的故事敘事中,尋找例外事件和特殊意義的理念,幫助學生處理他們所關心的問題情境,留意或發現可能被遺漏的例外故事或故事的特殊意義,增強其自助成長的意識和實際能力,從而提升大學生的心理資本。
1敘事療法的基本理念和技術
敘事療法首先對充滿“問題”的故事敘說,再利用“問題外化”“解構和重建故事”等理念和技術,將問題與人分離,使故事“由薄到厚”,同時挖掘“閃光事件”,最后重新解讀故事,重構一個積極有力量的故事,重建自我。該療法的核心和重點是將自我困擾和人際困擾外化于自身和他人,從更加理性積極的視角解讀自我和他人,增人的豐富體驗和有效應對的能力。
2國內外研究概述
國外關于敘事心理治療的研究主題主要著眼于敘事心理治療的理論基礎、治療原理與技術的研究,在社會工作、家庭治療和臨床心理治療的應用研究、心理學研究中的敘事方法等方面。國內研究主要集中于對國外文獻的綜述和對敘事心理治療理論研究與方法的介紹,其中研究較多的是敘事療法的特點與本土化、敘事視角對自我發展的影響等方面,也有學者將敘事療法運用于學校心理咨詢當中,而敘事療法不僅適于一對一的個體心理咨詢,它所特有的哲學觀、理念假設、問話技巧和情景設置也值得團體心理輔導借鑒、學習和應用。目前國內對于敘事療法在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當中的介入應用得較少,本文將著重研究敘事療法在提升大學生心理資本團體活動中的應用。
3敘事療法在大學生心理資本提升中的運用
3.1對象
在自愿參加的前提下,招募20名學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10人)參與活動。本研究尊重研究對象的個人意愿,保護研究對象的隱私,研究對象不會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傷害。
3.2方法
3.2.1研究工具
使用《大學生心理資本及相關問題問卷》、《癥狀自評量表》和《團體活動滿意度問卷》。
3.2.2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通過《大學生心理資本及相關問題問卷》和《癥狀自評量表》調查了解大學生心理資本的構成、現狀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從中招募20名心理資本相對不足的學生參與團體心理輔導,測評結果作為前測;第二階段:以積極情緒、積極優勢、積極關系、積極應對、積極成長五個維度,設定干預方案,然后由三名心理咨詢師對團體進行8次活動,每周一次,為其兩個月。第三階段:在活動中導入敘事療法,通過團體訓練的方式進行。第四階段:團體訓練周期結束后,對學生的心理資本情況進行再測和訪談,隨機抽取的部分團體學生進行每個人約30分鐘的訪談,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法評估研究效果。
3.3結果
敘事療法在提升大學生心理資本中起到了積極作用從對團體輔導的主觀感受來說,90%的學生非常喜歡這個團體輔導;80%的學生認為在和團體同伴的故事傾聽與分享中,促進了學習、人際交往及情感等方面的問題解決。經過后測,75%的學生的心理資本水平有所提升。
團體活動結束后,通過對部分參與活動的學生的訪談以及團體活動中的觀察和學生的分享及反饋材料,我們發現,團體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標。70%學生反饋學會了問題外化,認為通過“例外事件”,尋找到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和優勢的故事線索,學會運用客觀積極的視角看待自己的過去、當下和未來。
3.4討論
3.4.1敘事療法適用于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
本研究是敘事療法提升大學生心理資本中的一個嘗試,敘事療法切合了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特點和內在需求,豐富了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同時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提供參考資料。
3.4.2敘事療法在心理資本提升中應用的可行性
敘事療法的理念和技術幫助學生在團體活動中豐富自身角色,培養了學生的認知理念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大學生心理資本的提升,能夠讓參與者在更大程度上解放自我,重構自我,構建自己生活中更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胡陽.敘事心理治療在我國高校心理輔導中的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11.
[2]彭秀芳,杜峰,王超.敘事療法在大學生團體心理輔導中的應用[J].心理教育,2011.
[3]楊菲.自我的社會構建和敘事心理治療[D].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8.
中圖分類號:G44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06-0021-02
自我接納是指一個人可以對自己所具有的一切特征樂意去了解、面對和無條件接受,并能夠承認自我的客觀存在,關注自己的正面價值。自我接納是人健康成長的前提,一般自我接納程度低的人常會表現出自卑、自我否認和自我排斥。《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研究》顯示,有456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自卑,缺乏自信心,而筆者在近幾年的工作實踐中也發現很多大學生在自我接納方面存在問題。自我接納水平低會帶來低自我效能感,會影響大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研究發現團體心理輔導能夠有效提高自我接納水平,故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出“大學生自我接納團體心理輔導方案”,以探討其在實踐中的應用。
一、團體輔導活動目標
(1)促進成員的自我覺察,正確認識和評價自己。
(2)接受自己的優缺點,能夠積極地悅納自我。
(3)挖掘自己及他人正向特質,提升成員的自我價值感,建立自信。
(4)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優點與長處,培養積極自我評價的習慣。
二、團體輔導的性質
根據此次團體輔導的目標和參與者的特點,本次團體設計成封閉性、結構式、發展性的同質性團體。
三、活動對象
團體成員主動自愿參加,并且在自我接納方面存在著相似的問題或困擾,想通過團體更好地覺察自我,提升自信者。通過面談結果,確立團體成員。面談內容為:(1)參加團體的目的;(2)怎樣看待自己;(3)想解決的問題是什么。按照團體心理輔導理論,成長性團體以8-12人為宜,以保證活動效果。
四、活動時間安排
每次活動15-2個小時,共8次活動,每周進行一次。
五、活動方案
整個團體活動分為三個階段:導入階段、實施階段和結束階段。導入階段是形成團體,通過活動讓團體成員彼此認識,建立團體規范,創立和諧、溫暖、安全、理解的團體氛圍。實施階段通過較深層次的自我探索和團隊活動,進行更深入地分享討論,促進成員的自我認識、自我探索進而獲得自我接納、自我肯定,注重成員的正向行為認知的建立。結束階段是協助成員對自己的團體經驗作歸納總結,鞏固咨詢效果,將在團體中所收獲的東西應用到日常生活學習中,使個體不斷地獲得改變和成長。同時處理分離情緒并向團體道別。
(一)第一單元:相逢是緣
目標:協助成員彼此認識,明確團體的目標,形成團體氛圍,確定團體規范活動進行方式、促進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與接納。①熱身活動:大風吹。以輕音樂營造氣氛,每位成員圍成一個圓圈坐下。指導者站在中間,喊“大風吹”,其他人都要齊聲問“吹什么”,指導者回答吹部分身上具有共同特點的成員,要求這部分成員用最快的速度站起來互換位置,指導者也參與搶占位子坐下,沒有坐到座位的成員站在中間繼續大風吹的活動。通過熱身獲得對成員的初次認識,建立輕松活潑的氛圍。②認識我:兩人一組互相自我介紹,介紹內容為“我叫***,認識我是你三生有幸,我有以下優點:一,我是一個……的人,比如……(事例),二,我是一個……的人,比如……(事例),等等”,哨聲響起換下一個人,交換所有成員后回到團體,并向大家介紹自己認識的最后一位朋友,如這是我的朋友,他的優點是……分享自我介紹和被別人介紹時的感受。通過活動展示自己,促進成員之間互相了解。③建立團體規范:和成員共同討論制定保密、真誠、尊重、中立、遵守紀律等規范,保證團體活動安全有序進行。④組員心聲:在紙上寫出對團體的感覺、擔心和期望并進行討論,促進團體認同。
(二)第二單元:認識自我
目標:正確認識和評價自我。①熱身活動:口是心非。成員口中說出的行為和自己作出的行為不一致,下一位成員要作出上一位成員口中所說行為,依次類推。目的是使成員注意力集中到團體中來,激發活動熱情。②猜猜“我是誰”。在紙上寫20次“我是誰”,要求寫下來的要盡可能地反映出你的特點和個人風格。把紙團放一起打亂,每個同學抽取一張,然后大家對該生的答案進行分析,試著猜出該生是誰,得到確認之后,大家對該生進行評價,如他的優點、缺點等,如此直至每一份答案都經過分析,每一個組員都被評價。此活動目的是正確認識評價自己并接納自我。③畫出心中的自己。通過畫“自畫像”,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展示一個“內心的我”。通過交流使成員讀懂你、我、他,促進彼此的理解。
(三)第三單元:覺察自我
目標:加深對自我的覺察,通過回顧自己的成長經歷,感受過去事件對自己的影響,并對自己的人生作出評估。①熱身活動:互助互愛。大家圍成一個圈,雙手搭在前一個人的肩膀,捏肩膀、拍后背。 然后向后轉,雙手搭在前一個人的肩膀,捏肩膀、拍后背。目的是通過身體的接觸拉近心理的距離,使人放松,感受到幫助別人和接受別人的幫助和關愛。②畫大樹。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想象一棵大樹,并在紙上畫出這棵樹。并且分享:這是一顆什么樹、長在什么地方、一棵還是幾棵、天氣如何、有沒有風、樹齡、活樹還是枯樹、什么季節、大樹還是小樹,這棵樹讓你想起誰、像誰……③我的生命線。由我的生命線了解過往的事件對自己的影響,以及覺察自己看待世界的眼光,承認人生是波瀾起伏的過程,接納自己的悲哀和沮喪,認識了解自己的人生規劃。認識到生命線掌握在自己手里,人生的廣度和深度是由自己書寫的。
(四)第四單元:悅納自我
目標:正確看待自己的不足及不完美,認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特的個體,積極地悅納自我,并學會通過改變不合理信念來調節情緒。①暖身活動:愛的抱抱。目的:活躍氣氛,使團體進一步融合。②看圖想象。看圖并給這幅圖起個名字。目的是讓成員認識到對同一事物,人們的看法卻有如此大的差異。這就像我們在生活中,不同的人對我們的認識和看法是不同的。我們不可能令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喜歡你、欣賞你。事實上最了解你的人只有你自己。我們要想完善自己,首先要自己充分認識自己。 同時,正確看待來自外界的不同評價。③積極賦義。在紙上寫下自己認為不好的性格特征,然后對這些不好的性格特征進行積極賦義,如:多疑――積極賦義就是自我保護意識強;畏首畏尾――積極賦義就是小心謹慎……團體進行分享,并討論某些性格特征什么情況下具有積極作用,什么情況下具有消極作用,如何避免其消極作用。目的:悅納自我,認識到性格本身無所謂好壞,只要能在適當的場合恰當地應用,任何一種性格的人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績。④情緒ABC理論:學會用積極的信念來自我調節情緒。
(五)第五單元:肯定自我
目標:發現自己的優點,提升自信,發展自我。①熱身活動:人椅。所有的學員圍成一圈,每位學員將他的手放在前面的學員的肩上;聽從訓練者的指揮,然后每位學員徐徐地坐在他后面學員的大腿上;盡可能堅持更長的時間。目的是通過成員之間的通力合作,感受集體的力量。②自信百寶箱。在卡片上寫下在自信心方面,自己做不到的是什么,或者說在什么時候感到自卑。大家全寫好之后把卡片放在一起,隨機抽取,請大家共同幫助寫卡片的同學。目的是通過別人成功的經驗給予自己幫助。③優點轟炸。小組成員被其他成員用發自內心的語言贊美(注意:贊美必須是真誠的、實事求是的、正面的),把在小組中了解的、觀察到的、想象中的其他成員的所有優點都說給他聽。目的是使成員認識到自己未曾意識到自己的優點,獲得肯定,提升自信。④天生我才。填“天生我才”練習表:A.我最欣賞自己的外表是 B. 我最欣賞自己對朋友的態度是 C.我最欣賞自己對求學的態度是 D. 我最欣賞的一次學業成績是 E. 我最欣賞自己的性格是 F. 我最欣賞自己對家人的態度是 G. 我最欣賞自己對做事的態度是――目的是學會欣賞自己。
(六)第六單元:笑迎未來
目標:覺察并分享自我的成長,處理分別情緒。①自我尋寶。尋寶方式:我開始喜歡我自己,因為……②回顧我的收獲。回憶這幾次團體活動并討論,最喜歡哪一個單元、心得感想最多是哪個單元、哪個單元幫助最大……并說出參與團體后的改變或收獲。③反饋與祝福。團體圍圈而坐,輪流對每一位成員進行反饋參加團體之后的變化。反饋結束后,在紙上寫下對他人的祝福和建議。最后團體成員圍圈擁抱,通過身體的接觸帶來溫暖和力量,體驗在一起的感受,獲得支持與信心。
六、團體效果評估
(1)在團體進行中,從團體成員的參與狀態進行評估。是否堅持出席,是否遵守團體契約,是否對活動積極反應以及對活動的反饋等等,領導者要根據自己的觀察來評估活動設計和實施的效果,并及時作出調整。
(2)團體結束后,從團體成員的活動反饋來進行評估。一方面,可以通過交流、訪談和開放性問卷的形式獲取反饋,包括他們喜歡的活動、不喜歡的環節、對活動的意見和建議、自己的改變及團體中其他成員的改變、問題的解決程度等等;另一方面,可以用標準化量表的形式,比如《自我接納問卷》來測量團體成員在參與團體前后的變化,并設置對照組進行評估。
存在主義心理學是在存在主義哲學、現象學和精神分析影響下而形成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和理論。存在主義取向的心理治療的最大特點就在于其強調對生命意義的追尋。由于社會轉型和多元文化的影響,傳統的價值觀受到巨大沖擊。大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對于自己存在的認識還不夠全面,在生存壓力和物欲的大潮中,很容易遺忘存在的意義。有很多的大學生存在空虛感、意義喪失感(弗蘭克林存在神經癥)。他們一般很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不曠課,作業會按時完成,學習成績中等。他們對什么活動都不感興趣,很少主動參加活動,但是要求必須參加的活動會參加。這樣一類學生的表現很中規中矩,在過去一直不是心理輔導的重點對象,但是這類學生特別多(大約占了50—60%)。他們的心理測驗一般都是正常的,卻普遍存在一種無聊感和空虛感,無能感和孤獨寂寞感,整日無所事事,也不愿意參加活動。生活基本上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會有什么大的波動,不會出現很大的問題,也沒有什么成就。下面舉一個典型的案例。
一、典型案例(背景)
李某,男,19歲,大二學生,學習成績中等,沒有掛科,沒有受過處分。因為覺得生活沒有意義,前途渺茫,不知道如何過下去,前來咨詢。
主訴:我每天的生活就是起床、吃飯、上課、吃飯、睡覺,每天過得都一模一樣。我不想這樣過日子,可是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去改變。每天都覺得特別的郁悶,無所事事,無所適從。有的時候想要做點成就來,可是我就是打不起精神,剛一開始就泄氣了。我的生活毫無意義,我經常在想大學是否還值得繼續奮斗,甚至想是否還值得繼續活下去,經常想我奮斗有什么價值,我活著有什么意義。我的生活就像一片斷了線的風箏,隨風飄落,沒有終點。
癥狀:無意義感,虛無感,是現代生活中主要的存在神經癥。
心理測驗:SCL-90,抑郁量表,焦慮量表得分均在正常范圍之內。
二、團體心理輔導方案
這類學生特別多,考慮到現實的可能性采用團體心理輔導的方式。團體工作中,成員之間的交流多,許多問題能夠得到更高效率的解決,同時也能得到更多的反饋。在面l臨無意義這一共同問題時,團體成員發現并不是只有自己有這種無意義感,并不是只有自己在煩惱和憂慮。彼此之間的同病相憐可以消除無助和孤獨的感覺,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鼓勵,同時會產生一種歸屬感。在團體中每個團體成員可被別人接受與關心,共同面對問題而感到放心,同體的這種認同感能夠促進團體成員產生擺脫困境或解決問題的信心,對未來產生希望。
(一)團體方案名稱
生活的意義
(二)團體規模
由15人組成。
(三)參加對象
存在空虛感、意義喪失感,(弗蘭克林存在神經癥)的大二學生。
(四)團體活動時間、地點
活動時間:每周一次,每次2-3個小時,共五次。
活動地點:安靜的、有活動桌椅的寬敞教室。
(五)團體整體目標
存在主義團體主要有以下四大主題:(1)不可避免的死亡;(2)我們內心深處的孤獨感;(3)我們需要的自由與責任;(4)也許生活并無一個顯而易見的意義可言與意義的需要。最終的目標是學習發現生活意義,建構一種充實的生活方式。
(六)團體活動方案
第一個環節:
目標:
1、促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形成團隊
2、活躍氛圍,激發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探索自我,促進對自我狀態的了解
活動方法:
1、我愛我家,相親相愛
2、動物星球
3、交流分享
第二個環節:
目標:認識意義
活動方法:
1、領導者給成員講述弗蘭克林在納粹集中營的苦難經歷和創造意義療法的故事,讓團體成員了解什么叫做意義療法和追尋意義在構建健康人格中的重要性。
2、讓每一個團體成員談談自己熟悉的人從事的某項創造性工作的故事及其體驗到的價值和意義,或者談談自己的學習,參加的某項活動的經歷及體驗到的價值和意義。
第三個環節:
目標:學習發現意義
活動方法:
1、作品欣賞: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老舍的《小病》。
2、讓每一個團體成員評價作品中的人面對死亡、疾病、失敗和挫折時的故事和體驗,學習發現意義的方法。
3、請團體成員談一談自己的愉悅體驗,哪怕是一瞬間的體驗。
第四個環節:
目標:認識死亡
活動方法:
1、表演《死亡》的心理劇。
2、從心理劇進行分析,讓每一個團體成員談談自己對死亡的看法。
3、領導者揭示死亡事實:死亡是人的最終存在狀態,它促使人對自己生存的意義和目的進行反思,是揭示生活意義和目的的工具。讓每一個團體成員意識到死亡的真正價值,從而接受死亡。
4、團體成員回答問題:“假如你的生命歷程只剩下三天時間,你想做什么事?”在這種緊迫感中促使團體成員發現生命的意義。
第五個環節:
目標:經驗統整
認識到雖然我們不能選擇環境,但我們可以選擇對待環境的態度,我們沒辦法改變過去,但是可以改變認識過去的方式和能力,我們生活的意義是自己賦予的,而不是外界給予的。
活動方法:
1、積極賦義:每人發一張白紙,請每位同學把自己學習和生活中會遇到的各種活動寫下來,參加這個活動有什么樣的積極意義。鼓勵團體成員自己去發現生活中的特殊意義。
2、心理劇《命不好》。由團體成員表演,主角是一個經常抱怨自己“命不好”面對任何的機會都不采取行動。在慨嘆命不好時常說:“我天生就這樣,我只能這樣做”,“我天生就這樣”。
經由心理劇,讓團體成員分析主角展現了一種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經由這種分析讓團體成員意識到我們對自己的生活負有很大的責任。我們對自己的生活,對自己的行動,對自己不采取行動的決定,都負有責任。
指導者通過心理劇的分析幫助團體成員發現他們是怎么逃避責任,鼓勵他們為自己的存在和選擇負責。
3、創設一些生活情境(如:考試失敗,接受一項新任務等),鼓勵團體成員采取一種負責人的方式采取行動,在采取行動后有什么體驗。
[2]陳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桂林:桂林理工大學,2010.
[3]郭淑英,杜天驕.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EB/OL].http:///ky_info.asp?id=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