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6 09:37: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旅游管理基礎知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
《導游基礎知識》作為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培養學生基本素質和能力的基礎課程之一,知識面涉及廣泛,知識點多且細碎,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的困難。根據多年來的經驗,我認為從激發、引導學生興趣入手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實現能力素質培養的教學目標。我在實踐中總結了一些經驗和教訓,在此,結合《導基》不同章節內容的特點總結如下。
(一)利用相關話題或事件引發學生興趣
高職學生對歷史和現今的大事件、熱點話題都很熱衷探討,但是往往了解不深,一知半解,因此,以和課程內容相關的話題、熱點、大事件入手,在拓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通常會引發學生的共鳴。例如在《導游基礎知識》“歷史發展簡史”一節的授課中,課本通常會從史前文化新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講起。這部分內容在初中就已經學過,如果我們照著教材去講,學生就會覺得毫無新意,提不起學習興趣。所以我選擇從相關的話題和事件入手,即世界原始人類的起源和人類起源問題的探討。首先向學生介紹世界上發現古猿的基本情況及一直存在爭議的人類起源的陸地說和海洋說。人類起源于陸地還是海洋,激起了學生熱烈的討論。在課堂氛圍達到時,我的目的就達到了,繼而轉移話題,分析中國境內早期原始人類的特點及和世界原始人類的對比和繼承關系,等等。其間還穿插了“北京人頭蓋骨的丟失”的大事件,并就此讓大家了解北京人頭蓋骨作為人類從猿到人轉變的關鍵轉折點的重要價值和“人類考古歷史上最動人的發現”的重要意義,學生印象非常深刻。
(二)從學生最熟悉的現象入手引導學生的興趣
在上課過程中,從學生最熟悉的現象入手,往往也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導游基礎知識》中有一個知識要點——公主和格格的稱呼。“公主”一詞在周代出現,周禮規定天子嫁女要由同姓的公(官職)來主持,所以有了“公主”之稱,后世繼承。滿清入關,為仿效明制,接近漢人的習慣,把皇帝的女兒特稱為“公主”,其他庶出和親王、君王、貝勒的女兒則保留了滿語的習慣稱為“格格”。在講解的時候,我特地提到了學生非常熟悉的影視劇《還珠格格》,提出了關于格格和公主稱呼的問題,學生一聽到他們熟悉且感興趣的內容,馬上提起了精神。我趁熱打鐵,根據劇中人物依次介紹了“駙馬”、“額駙”等相關皇族稱謂。期間學生也饒有興趣地參與討論,在掌握知識點的同時達到了很好的課堂效果。
(三)以故事的形式緊抓學生的興趣
在《導游基礎知識》課程中,不少學生覺得“佛教”這節接受起來有難度,并因此產生了畏難心理。我采取了講故事的形式。例如講佛教起源,我給學生們講述了佛教的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王子從誕生、出家到創教、傳教,最終在拘尸那迦圓寂的一生傳奇經歷,在這個過程中,我盡量拋開理論性的內容,讓學生感到像在看一部寫實電影,消除心理的學習障礙。等學生聽完故事,我引申總結佛教產生的深層社會原因,釋迦牟尼由人到神的轉變過程,佛教早期的傳承特點,大小乘佛教的區別,等等,學生接受起來比常規的教學方法容易得多,而且不是被動地接受,因為興趣已經被調動起來,這些問題也恰恰是學生腦海當中困惑的問題。
(四)以文化對比的差異性激發學生的興趣
文化的差異性對比往往會產生幽默的效果,利用文化對比的差異性激發學生的興趣不失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例如我在介紹客源國概況的時候,就把文化習慣、民族性格差異較大的英國和美國作為對比,穿插美國前總統小布什訪問英國時受到伊麗莎白女王接見的例子,對比了英國人的嚴謹和美國人的自由開放、不拘小節,繼而引出了兩國習慣的差異,讓學生在感到有趣的同時掌握了知識點。
二
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在實踐教學過程中也在不斷發現,不斷創新。任何方法都要把握它的兩面性,在嘗到興趣教學的甜頭的同時,我也總結出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引導興趣不是嘩眾取寵
讓學生喜歡上課是一門藝術,這需要教師不斷學習,開拓思路,不斷創新,但絕不能為了討好學生而嘩眾取寵,不能為了激發學生興趣而去講一些低俗的、媚俗的、違反道德的話題和話語。作為職業院校的一線教師,我們更要注重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興趣教學應該是科學的,健康的,符合道德標準的引導,而不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評教率而討好學生的嘩眾取寵,這是每一位一線職業教師都應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則。
(二)避免一種形式的重復使用
我們要結合課程特點,通過不同的方式和教學設計來引導學生,切忌一種形式重復使用,講故事就通篇講故事,列舉事件就從頭講到尾。我們在此強調的是一種技巧和方式,不能以偏概全,掩蓋整個課堂的完整程序和教學模塊。此外引導興趣的環節設計還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增強課堂的互動,適應創新教學的趨勢。
(三)要和課堂總結和評價相結合
引導學生的興趣要融入嚴格的課堂環節設計當中,不能天馬行空,想到哪講到哪,或者因為學生感興趣就長篇大論,應該與課堂總結和相應的教學評價相結合。引導手段的最終目的是引出教學內容,激發興趣的根本初衷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目標要求的內容。要注重對學生的教學評價,比如適時地對學生的課堂實踐、模擬、參與環節設置相應的教學評價環節,把能力培養目標細分,再分階段實現。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實現能力的培養目標,這也符合把實踐能力培養貫穿于教學過程當中的創新型課改的要求。
新課改形勢下,我們要打破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的滿堂灌的模式,以興趣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創新探索的精神,為旅游行業輸送有頭腦、有能力的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圖1 右室心肌病動態心電圖
圖2 右室心肌病心電圖
心彩超示:RVD55mm(右室增大)、AO31mm(主動脈增寬)、RAS35mm、右室心尖部局部向外膨出38×28mm(右室壁瘤)、LAS33mm、LVD38mm。EF76%、FS44%。提示:右室增大,主動脈硬化,右室室壁瘤形成,見圖3。臨床資料均支持湘雅附二院診斷。對此治療予:抗栓-阿司匹林+波利維、擴血管-硝酸鹽類、降壓-拜心同+纈沙坦+比索洛爾、護心-曲美他嗪、調脂-阿托伐他丁及補鉀、鎂,靜脈給中、西藥疏通循環等對癥治療。未用抗心律失常藥。積極康復訓練:康復技師肢體按摩、語言訓練、肢體鍛煉等。
圖3 右室心肌病入院時心臟 轉貼于
患者經以上診治后主動多次來我院求治,先后于2009年6月、2009年8月、2009年9月、2010年5月共5次住我院。診斷、治療基本同前,治療已達1年半,病情不斷好轉,自覺心疼、心悸減輕,能站立行走、飲食正常,無心前不適、生活質量提高。對比第一次入院到第五次住院心臟彩超其變化:如AO31mm24mm、RAS35mm31mm、RVD55mm63mm、EF由84%80%,FS無變化,右室壁瘤由38×28mm24×20mm。見圖4:Holter基本同前。胸片示:心影向雙側擴大,心胸比值0.59。心電圖基本同前,病情平穩好轉,治療有效,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圖4 右室心肌病治療后心臟
2 討論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也即致心律失常型右室發育不良(arrhythmogenic righ ventricular dysplasis,ARVD)。由Fontaine在1977年首先提出并描述,是一種臨床少見疾病,以右室來源的心律失常和右室的特異病理改變為特征。病理迄今不明。臨床散發為多見,有些患者有家族史,提示遺傳因素的作用。本病的病理改變主要集中在心外膜和心室肌,而心內膜結構正常,右室明顯擴大。部分左室累及。病理生理兩大特征:心電圖異常和右心室形態異常。右室源性室性心動過速反復發作,可引起一系列右心衰臨床表現。二維超聲在診斷中發揮重要作用。典型病例示:1)右室彌漫擴大,局部膨出,以心尖部多見;2)右室收縮力降低;3)無其他引起右室擴大原因;4)左室心臟一般無異常。治療包括β阻滯劑或CCB以控制室性心律失常;導管消融或手術切除右室病灶是本病可選方法;置入胸腔內除顫器或心臟移植可提高長期生存率[1-3]。本病例是走過一段彎路才明確診斷。是一典型病例,因拒絕介入手術預后不佳,但我們不放棄、積極治療,中西醫藥、康復、心理、家庭、社會多方綜合治療已收到一定效果。
參 考 文 獻
根據《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出于人才培養模式的考慮,旅游管理專業在教學計劃中安排學生在校進行理論學習與實踐技能訓練之后,普遍選擇送學生到酒店進行為期半年到一年的頂崗實習。從教學角度看,到酒店實習是一種全面實戰的鍛煉機會,這是現代教育的必然要求。而酒店出于降低人力資源管理成本、提前進行人才儲備、使用與管理方便等方面的原因樂于接受實習生。但是實習中出現的許多問題影響酒店、學院以及學生各方的利益,如何解決問題,達成各方目的,值得認真探討,切實執行。
1 高職院校旅游酒店管理專業實習中出現的問題
1.1 酒店方面
1)隱形暴力現象影響實習生對酒店的認同感。酒店的排外現象,包括領導層對實習生漠不關心,老員工的欺生言行等,讓實習生感覺沒有歸屬感,導致應付工作、消極怠工等情況的發生。
2)待遇較低,實習生工作積極性不高。酒店雇用實習生多是通過旅游院校或者有關中介機構,這種方式的好處是通過支付管理費而獲得管理上的配合,對實習生管理與使用更方便。但由此導致實習生的實習工資較低,實習生工作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到酒店的生產經營。
3)崗位技術含量低,換崗頻率非常低。實習生實習時間多在半年到一年之間,酒店出于自身業務和經營的需要,一般會把實習生安排到技術含量低的部門,而且各部門的換崗頻率也低,使學生得到的是勞動技能的鍛煉機會而不是管理方面的鍛煉機會。
1.2 學校方面
1)實習體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目前多數院校旅游管理專業對實習生一般只指定帶隊教師,不指定實習指導教師。帶隊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更多的是在出問題時的應急指導,實習生基本受制于酒店,由此引發許多問題,使學校和實習酒店都處于尷尬境地。而這主要是體制的問題。
2)教師的知識更新滯后。學生實習之前一般都經過實踐性教學的系統訓練,但是到實習酒店之后,發現所學與酒店的現實有相當大的出入。這種反差往往折射出校內實踐性教學中教師知識更新速度慢的問題,對學生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
3)實習時間與求職時間脫節。學生實習之后還要返回學校繼續一年或半年時間的學習和畢業論文寫作,因此很難和用人單位達成就業協議。這就導致有些學生以敷衍了事的態度應付實習,有些學生則為了能夠在實習單位找到工作,千方百計找借口請假滯留實習單位不歸校、不參加考試,給教學管理帶來不小的麻煩。
4)實習基地選擇問題。實習酒店難以落實、實習基地難以穩定或落實穩定的實習基地并不理想,這與學校制定實習的初衷與目標完全相反,這些都會影響到整體實習效果。
1.3 學生方面
1)心態問題。由于是學生身份,所需經歷的實習期短,酒店的經營效益與自身收益無關,使學生對飯店缺乏感情,對經營成果不關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實習目標的實現。
2)心理期望價值過高的問題。學生實習前通過各方面的經驗會對酒店形成期望評價,而期望價值高于實際情況時,嚴重影響學生積極性,容易形成消極怠工的情緒。
2 對策
2.1 酒店要科學開發實習生這一人力資源
1)杜絕隱形暴力,對實習生實行人性化管理。鼓勵酒店員工與實習生多交流、多溝通,避免人為地制造排外現象;酒店的經營管理者在感情上把實習生當做正式的員工,把他們當正式員工一樣對待,力戒歧視的發生。
2)減少中間環節,提高實習生待遇。酒店最好繞過中介公司,加強與學校的聯系,節省管理費的支出,提高實習生的實習費標準。酒店可以給的利益盡可能多地傳遞到被雇傭者手上,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積極性。
3)制定長遠的實習生使用計劃。實習生的使用給酒店帶來許多利益,但是如果僅把實習生的使用作為一種節約成本的方式就是一種短視行為。
4)與學校形成良性互動。實習酒店與院校領導層、實習帶隊教師良性互動,積極探索并創新實習生管理方式方法。
2.2 學校應建立科學的實習管理體制
1)加強校企合作。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具體途徑:①積極聘請職業經理人來校授課或開講座,及時把一線的實用知識和最新理念灌輸給學生;②教學計劃的制訂和課程內容要積極參照酒店相關標準;③調整常規教學體制中不適合酒店實踐教學的部分。
2)調整教學計劃,合理安排畢業實習。①在實習之前所有具有實踐環節的課程全部開出;②實習內容全面體現專業要求;③在確定實習時間時既要考慮旅游企業的旺季,也要考慮學生的畢業時間。
3)開好實習動員會,讓實習生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在實習動員工作中,一方面,要盡可能詳細地介紹實習單位情況、相關實習協議、實習的權利和義務,解答實習生的疑問,使實習生對實習的相關情況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要強調實習對實習生的意義和目的,指導其調整好心態,盡快適應酒店工作。
4)配備專業指導教師。指導教師的工作表現在清楚地布置實習任務,恰當地分配實習單位及安排實習崗位,最重要的是做好實習過程中的指導。
5)學校的評定制度應與酒店相應評估制度銜接。酒店一般都會有相應的實習生管理配當材料,實習結束后,實習酒店會把每位實習生的工作表現記入檔案和學校的實習生手冊,學校可以此為依據,結合實習生的在校表現給出公平恰當的實習成績,從而進一步完善實習管理制度。
2.3 學生方面
1)擺正實習的心態。實習生加強主動調節,學會正確處理內外關系,找準自己的定位,盡快適應實習環境,融入實習酒店氛圍中,樹立對酒店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2)用心實習。實習中多觀察,多總結,學會辯證地看問題,“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在實習中不斷完善自己。
3 結語
總之,實習環節無論對實習生、學校還是對酒店企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三方加強聯系,及時處理實習期間出現的各種問題,才能使實習工作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旅游管理專業是一項綜合性的學科,不僅對學生的力量知識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還需要學生掌握足夠的操作技能。一般情況,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都會送學生到酒店實施頂崗實習。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體現自己的學習價值,在酒店接受實習工作則是很好的鍛煉機會,能夠滿足新時期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而酒店為了降低資源管理投資,盡快培養現代新型的人才,通常都會接受學生實習的要求。從最近幾年的實習情況看,實習期間存在的一些問題常會導致酒店、學校、學生多方面的利益受到損害,針對這一問題深入分析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中職院校旅游酒店管理實習存在的問題
(一) 酒店方面
1.重視不足。很多酒店僅僅把學生當成酒店“免費工人”,對學生的日常工作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酒店內部人員對學生常具有排斥感,主要表現在領導層對實習生漠不關心,職員對學生的欺騙行為等,這些都會造成實習生工作效率低下。
2.待遇較低。影響實習生工作積極性的最大因素還是由于薪酬問題。酒店雇用實習生基本上是從旅游院校安排介紹,這種方式獲得的實習機會能為學生創造更多的鍛煉平臺。然而,這些問題也常常造成實習生工作待遇較低,影響了其參與酒店工作的積極性。
3.技術不高。就目前的酒店實習工作看,學生基本上都是從事站崗、收銀、接待等方面的工作,這種工作形式不具備太多的技術含量,造成學生缺少挑戰性心理。而酒店出于自身業務和經營的需要,一般會把實習生安排到技術含量低的部門,阻礙了學生接受管理方面的鍛煉機會。
(二)學校方面
1.制度問題。學校對學生的實習安排都是指定帶隊教師,不指定實習指導教師。帶隊教師主要是為了協調好酒店與學生之間的工作安排,處理實習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對于一些專業方面的問題,則難以給學生準確的專業指導。
2.教師問題。學生實習前期都要通過學校安排的實踐性教學的系統訓練,但在實習酒店工作時才知道學校所學到的知識難以派上用場。從這一問題則能看出,校內實踐性教學中教師知識更新速度慢的問題,對學生造成了不利影響。
3.時間問題。學生在酒店實習一段時間后又要回學校學習或制作畢業論文,與用人單位之間很難達成就業協議,時間上的矛盾沖突隨之而來。這就造成學生為能在實習單位找到工作,以各種方式請假離校,給教學管理帶來不小的麻煩。
4.基地問題。學校與外界企業沒有太多的聯系合作,導致學生能夠實習的地方較少。而把學生安排在低層次的實習環境下,對于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顯然不利,難以達到現代化人教育實習的要求。
(三) 學生方面
1.心態不正。學生在校期間沒有認識到就業壓力之大,對于實習工作每天保持端正的心態。學生常認為經歷的實習期短,酒店的經營效益與自身收益無關,因而在實習期間沒有全心投入工作,這直接影響了實習目標的實現。
2.期望過高。一方面,工資待遇過高,對于實習期間的待遇很不滿意;另一方面,職位要求過高,很多學生夢想著以工作就能當領導、拿高薪,這與實際情況反差較。
(四)提高實習效率的有效方法
(一)開發人力資源
1.個性管理。酒店領導應深刻認識到實習學習的內在價值,充分挖掘學生資源的作用。在日常管理中應倡導酒店職員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鼓勵酒店員工與實習生多交流、多溝通,讓學生感受到酒店對他們的重視。
2.增加待遇。對學生實習期間的工資需適當提高,酒店最好直接與學校的聯系,定期提升實習生的實習費標準。一旦工資待遇提高后,學生們參與工作的積極性也會不斷提升。
3.人才計劃。根據酒店學生的實習情況,為學生制定良好的人才培養計劃,引導學生參與到酒店日常工作中。不僅讓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還能為酒店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轉貼于
4.良性互動。實習酒店與院校領導層、實習帶隊教師良性互動,對學生的實習工作定期檢查指導,讓學生能及時接受正確的引導,不斷提高自己的實習水平,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
(二)學校應建立科學的實習管理體制
1.校企合作。旅游管理校企合作的方法:①邀請酒店領導到學校對學生進行專業指導,讓學生掌握實際工作的相關知識,將一些先進的職場理念介紹給學生;②教學計劃的制訂和課程內容要積極參照酒店相關標準;③對學校的教學工作進行調整安排。
2.計劃調整。①學生實習之前教師則要安排好實習計劃;②實習內容全面體現專業要求;③安排學習計劃時要做好市場調查,掌握人才需求最多的時間,以指導學生就業。
3.實習動員。參與實習之前,學校要對學生的工作給予正確的引導,讓學生敢于面對新的社會生活。首先,詳細地介紹實習單位情況、相關實習協議、實習的權利和義務;其次,講解實習對實習生的意義和目的,讓學生做好各方面準備以盡快適應企業生活。
4.專業指導。學校應為參與實習的學生做好指導工作,讓學生在實習中遇到問題后可以咨詢他人。對實習單位及安排實習崗位恰當地分配,尤為關鍵的是教師應該做好實習過程中的指導。
(三)學生方面
1.端正心態。實習應深刻認識到參與實習的重要性,在思想上積極提高實習理念,讓自己盡快適應到企業生活中。對于實習期間遇到的各種問題,應該做好內部處理方案,讓自己能盡快適應實習境地,融入實習酒店氛圍中,樹立對酒店的責任感和自豪感。
一、人才培養目標要突出旅游管理的專業性和地方特色
人才培養目標要突出旅游管理的專業性和地方特色。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通過業務訓練與培養,使學生較熟練地運用所學理論和知識分析、解決旅游經營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具備從事旅游相關工作及經營管理實際工作的能力及未來發展的基本條件和素質。
結合我院“十一五”期間的發展定位和總體目標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我院的發展定位和總體目標是根據社會和市場的需要,大力培養直接面向社會生產實踐第一線,具有較好的本科理論基礎,專業素養好、適應性廣、操作技能強,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的應用型、復合型專門人才。旅游管理專業緊密結合學校人才培養定位,明確本專業培養目標,從培養旅游應用型和實用型人才的定位出發,研究旅游市場(行業崗位)對人才的需求規格,確定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應具有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素質等方面的要求。
突出專業特性,培養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的應用型、復合型旅游管理專門人才。要求具備未來發展能力,基礎理論扎實、實際操作能力較強,適合在各級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旅游經營管理、旅游科研和旅游教學等工作。同時也要突出地方特色,既要立足于廣西所處區域的經濟發展趨勢和就業形勢,又要突出我院專業人才培養特色,能切實指導課程體系的完善、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與可持續發展。
二、人才培養內容要突出旅游管理專業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現在我國多數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比例結構為:公共課約15 %、專業基礎課約30 %、專業課約40%、實習與技能約15%。專業實踐本文由收集整理課程所占比重過小,在客觀上忽視了旅游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偏重理論知識學習,而實際動手能力欠缺,不能在短時間進入實際崗位并實現角色轉變。① 因此,人才培養內容要突出旅游管理專業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根據目前社會對應用型、復合型旅游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專業學生需具備的知識結構應包括:旅游管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旅游專業理論前沿及發展動態,我國關于旅游業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國際慣例,旅游管理專業問題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等。課程體系是人才培養的總綱,搭建科學的課程體系是培養實踐型人才的保障。在充分研究和吸收國內外培養方案優點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多年來實踐性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遵循人才培養的科學規律,因此,本專業的主干(核心)課程可以主要確定為“旅游學概論”“旅游經濟學”“導游實務”“旅行社經營與管理”“飯店經營與管理”“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等。同時,構建“平臺+模塊”的課程結構體系。平臺,即通識教育平臺和專業基礎知識教育平臺,通識教育平臺由通識教育課構成,專業基礎知識教育平臺由“專業基礎必修課”構成;模塊由“專業方向選修課”構成,積極以就業需求為導向設置若干個就業方向模塊,同時為滿足考研、考取職業資格證書等需要設置若干個輔助方向模塊。
通識教育平臺主要設置人文和藝術類課程,旨在解決旅游管理人才基礎文化素質薄弱的問題。“專業基礎必修課”主要設置旅游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和基礎課程,夯實專業基礎知識與技能,努力拓寬專業口徑。不同的就業方向還可根據專業需要,在“專業基礎必修課”里增設其他必要的旅游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方向選修課”中的“就業方向模塊”主要按就業需求設置,每個專業設置若干個模塊,形成專業方向群。“輔助方向模塊”根據旅游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考研等要求設置,學生根據需要在三、四年級任意選修。
同時,需加強旅游專業教材建設。選用教材應本著權威性、適用性及先進性三原則,選擇國家級優秀教材;鼓勵、組織高水平教師編寫體現旅游管理專業發展、時代特色鮮明、實踐指導性強的旅游管理專業教材及教輔材料;給學生提供更豐富多彩的教學參考資料。
三、人才培養方式要突出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性和實戰性
目前,由于根深蒂固的應試教育制度的教育模式,我國高層次應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遠遠不能滿足現實的需求。高層次應用型旅游管理人才的實質是學生不僅要具有扎實的旅游專業理論知識,而且要具有較強的旅游管理技能。這就要求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模式必須進行改革,要從當前的以課堂講授為主轉變為課堂講授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實踐教學是深化旅游管理專業理論知識、提高學生旅游管理技能的有效途徑,對培養高層次旅游管理人才至關重要。②
轉貼于
集中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公益勞動、課外實踐活動、專業見習、專業實習、畢業論文(設計)等必修環節。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應掌握旅游行業服務管理先進理念,具備在旅行社、旅游行政等部門的工作能力。具體能力結構包括:各類旅游企業及旅游行政部門服務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運用外語進行基本接待和業務溝通,具有較強的實踐管理能力及組織協調能力,有一定的人際交往和社會協作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具有熟練使用計算機辦公軟件的能力;具有持續發展要求的創新能力、創造能力和獲取知識的能力。以旅行社、酒店、旅游風景區為就業方向的學生,必須具備相應的基本能力,為此,需要修讀相關主干課程。如就業方向為“旅行社”的學生,要求必須具備的能力有:(1)掌握旅行社、導游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2)熟悉我國旅游業及相關旅游部門方針政策及法規;(3)了解國際旅游業服務及運作規則與慣例;(4)具備良好職業技能和習慣,較強的現代服務意識。必要的選修課有:“導游實務”“導游基礎知識”“模擬導游”“旅游公共關系”“旅游禮儀禮容”和“旅游促銷概論”等。就業方向為“酒店”的學生,要求必須具備的能力有:(1)掌握旅游業基本原理和基礎知識;(2)掌握酒店各部門運作模式及其業務;(3)了解國際酒店業發展及服務慣例;(4)了解我國旅游業方針政策及法規。必要的選修課有:“客源國概況”“飯店前廳與客房管理”“飯店餐飲管理”“旅游企業財務管理”和“旅游禮容禮儀”等。
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在具備上述專業文化素質之外,還應具備其他素質如思想素質、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等,具體素質結構表現在以下各方面: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有事業心、進取心和創新精神;有較高的文化修養、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具有健康的體魄,較強的心理調節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質;對旅游行業有正確的認知,良好的心態,強烈的責任心,堅強的意志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等。
根據以上能力和素質結構要求,本專業的主要實驗和實踐性教學的總要求是:扎根實踐、面向實戰。在課程設置上,每一門專業課程都應設置實驗實訓環節,要求獲取相關學分。實驗實訓課程主要是通過課堂實踐、課外實訓、參觀、講座等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的同時可以將所學知識在實踐中進行運用,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旅游產業作為服務業的重要部分,在我國經濟發展的產業結構中愈來愈成為經濟提升發展的重要動力源頭和支柱。特別是旅游業在整個產業經濟發展鏈條中所產生的帶動作用和影響,使之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源頭活水,為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同旅游在經濟中的蓬勃發展相比,我國旅游人才的培養卻存在較大短板。旅游人才隊伍在實踐性、操作性和適應性方面尚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如何培養具有較高的旅游理論基礎同時掌握高超的旅游實踐能力的應用型旅游人才,圍繞社會需求、旅游人才特征和教學管理等方面來探索出一條具有現實操作性的創新培養路徑尤為緊要。
一、旅游管理人才的社會需求
旅游管理人才作為重要應用類人才,在多方面有著嚴苛的要求,從其培養的基礎目標來看,旅游管理人才應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扎實的業務基礎和高超的文化素養。面對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教育,素質教育學習和基礎知識的鞏固成為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要求。而在業務實踐方面,旅游管理人才自身的交流談吐、儀容儀表、知識展示、才藝展示、靈活變通成為進入工作崗位前的基本能力素質。設定旅游管理人員的綜合基礎素質的基礎要求,開展旅游管理人才綜合基本素質的專項訓練,才能切實滿足社會對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二、旅游管理人才的基本特征
旅游管理是伴隨經濟管理科學發展而興起,同工商管理并列于管理學科之下,面對國內外蓬勃發展的旅游產業,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和管理有著廣闊的空間和深厚的發展潛力。許多學校也應社會需求廣泛開設旅游管理專業,從專業學科的角度考察可將旅游管理人才的基本特征歸結為四個方面:
(一)應用性
旅游業是以旅游資源和旅游設施為基礎條件,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務的行業,隸屬于第三產業。其服務內容有著明確又靈活的特點,在提供服務過程中尤其要注意正確處理市場與客戶的關系。市場的需求總是進行變化和調整,旅游管理人才的應用性表現為其務實,能夠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滿足客戶要求,提供滿意的服務。
(二)綜合性
旅游服務作為一項服務其依據客觀載體來開展運行,主要依賴旅游管理人員來提供服務,所以旅游管理人員在其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關注游客的感受和反應,唯有以游客為中心及時提供多方面、綜合才能推動旅游管理服務工作的職能充分發揮。
(三)適應性
旅游服務的特點受制于市場和客戶,受多重因素影響會出現較大幅度的變動,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旅游管理人才必須能夠駕馭這種不確定性,迅速適應形勢的變遷。尤其是在國際旅游市場中,受影響的因素更多,這就需要旅游管理人才能夠認真研究把握市場變化,準確判斷市場趨勢走向,較快融入市場和客戶的發展變化中。
(四)國際性
在經濟全球化一體化不斷深入的今天,國際旅游線路日益蓬勃興起。但受各地區文化、風俗的差異影響,國際旅游管理同樣面臨諸多問題,突發性、偶然性事情發生概率日益上升。作為旅游管理人才必須預先把握各類可能出現的問題,針對問題做好應急、應對預案。不斷增強對國際市場和國際旅游資源的運用把握能力。
三、當前我國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現狀
(一)旅游管理專業師資結構不完善
當前,我國的旅游管理專業教育教學培養中,師資安排與協調組合上存在薄弱環節。我國高校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科設置普遍存在以下問題,一方面,專業設置歷史短,諸多學校旅游管理專業為后期轉變,大部分旅游管理專業缺乏系統的設置和評估。教學隊伍臨時組建,缺乏正規和系統的訓練。這就造成旅游管理專業的師資本身缺乏專業性,影響了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旅游管理專業的師資配置來看,諸多老師是從相關專業和類似專業轉入,配置的教師缺乏長期的系統的專業的培訓,旅游管理教師和旅游資深人士互相混淆,有的學校甚至聘請一些熱愛旅游、經驗豐富的工作者從事旅游管理培訓,這類安排在一定方面是有所必要,但整體上的比例要有所控制。引進旅游工作者雖然可以增強學生旅游實務的掌握,但從長遠來看并不利于旅游管理專業化的發展,影響旅游管理服務理論的研究深化,對于形成系統全面專業化的旅游管理服務,培養不斷發展滿足社會需求的旅游人才有所局限,對長期全面專業化的旅游人才培養制造了隱患。
(二)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不合理
旅游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和教學過程中,對課程設置本身重視不足。課程設置上與大綱和框架的安排上存在脫節現象,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畢業學生,教學大綱來組織教學、安排教學工作是該專業掌握的基本內容。但部分院校急功近利根據需求將其他和管理及有關的邊緣學科盲目轉化為旅游管理的專業學科,符合大綱要求的課程缺乏專業老師來開設,許多課程是因老師來設而非按大綱而設。課程設置的改造現象嚴重影響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習的專業性。這種改造專業課程設置的現象忽略了旅游管理專業的特殊性和專業性,肆無忌憚的開設了文史哲等間接相關的課程,而核心的專業課程如旅游經濟、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景區管理等課程往往有所欠缺,造成了旅游管理課程的良莠不齊,人才培養教育出現較大問題。
(三)旅游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不足
對于旅游管理服務人才培養而言,其至關重要的就是其實踐應用性。這既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習的基本要求,也是社會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基本需求。對于培養應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而言,重點和主要環節就是落實在應用層面。既要充分開展基礎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要不斷將學習的基礎知識運用于實踐操作中來提升完善旅游服務,深化對旅游服務的理解和掌握。當前高校中普遍采用了灌輸性的教學方式,考試考核也主要以理論考核為主,在許多方面忽視了學生的變通、分析、實際操作水平和能力的訓練。這就造成了所培養的旅游管理人才出現了掌握基礎知識但面對具體實際問題卻無法順利運用知識的缺陷。因此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教學培養和實踐訓練成為旅游管理專業應用人才不可偏廢的兩個方面。
四、旅游管理人才的創新培養路徑
(一)推動教學師資結構和教育方式方法變革
師資結構是旅游管理人才培養的教育基礎,培養卓越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須要依賴優秀的旅游管理教育工作者。必須強化旅游管理教育工作者的配置,尤其是加強對專業旅游管理教育工作者的引進,從旅游管理人才的長期發展來開展課程設置,有效結合該專業教育教學大綱,注意均衡旅游管理專業教師和旅游管理資深實踐人士的比例,以專業化、應用化、系統化的旅游管理教師為主體,結合旅游管理資深實踐人士的業務實踐操作訓練,全面的提升旅游管理教學師資結構的科學化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學師資結構不斷強化的同時,在教學的方式方法上也要積極進行變革調整,努力變革當前旅游管理教學中教學僵化、呆板的局限,通過引入實踐體驗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教學效率和接受效果,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適當掌握旅游管理服務實踐。既避免了課程吸引力下降,學生的抵觸。同時也為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和從事具體實踐活動提供了渠道平臺,成為進入工作崗位的前瞻學習。
(二)推動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進行規范化設置
旅游管理的課程設置,必須緊密結合教學大綱,面對學生短板和社會的人才需求。圍繞服務行業的實踐特色和應用特點來進行教育培養。在課程體系中設置必要的實踐環節,通過實踐環節的教育為旅游管理人才專業操作技能和應用能力提供基礎訓練,提高學生們分析、解決現實問題、面對旅游管理實務工作的本領。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尤其注重實踐環節的強化,突出實踐訓練的比例,在深化旅游理論知識課程的基礎上不斷增加與實踐相銜接關聯的課程,注入人文特色、時代特色的教學因素。例如在新型人文環境下開展旅游心理的研究,在新經濟條件下開展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研究,增加相關聯的學科如休閑學、運動體育等領域的相關課程。通過多元相關課程的開設不斷拓寬學生知識掌握面。在課程的目標定位方面既要注意尊重高等教育普遍的教育教學規律同時也要注重學科發展的個性特色,根據社會的需求和長遠發展來考量旅游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在訓練學生操作技能過程中有意識的將課程設置與學生職業資格的獲取聯系起來,把社會實踐、課堂教學和旅游公司運作等環節滲透進旅游管理學習實踐中,不斷形成學習、實踐、崗位責任承擔一體的教學模式。
(三)推動旅游管理實踐的創新平臺建設
旅游管理的實踐環節離不開卓越的平臺支持,作為一項實踐性、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必須高度重視其實踐環節的教育培養,不斷開創支持旅游管理實踐的平臺和渠道。同傳統的課堂教育所不同,旅游管理專業必須積極推動開放辦學、開展校企合作,實現學習、技能培養和實務練習的一體化結合。必須通過鼓勵院校和企業間的聯合辦學,合作培養機制,突破傳統的分離式教育培養,探索校企聯合的用人、育人、交流模式,在課程教學中、在學生培養訓練中同企業間展開系統全面的合作,即為企業發展培育后備軍,又為學校育人磨練了真人才。在企業中通過分期、分批的方式開展實踐探索,組織企業優秀職工擔任學生的實踐教師,開展學徒制的培養,在實踐中融合理論研究和具體實際操作,以理論-實踐-崗位的模式,逐步的開展鍛煉,將實踐環節滲透在每個學期和學年,實現從理論到實踐的逐步成長,將教學內容與企業運營相互結合,最終鍛造出一批符合企業崗位和要求的旅游管理人才。
面對當前國內旅游管理產業的迅速發展,旅游管理在經濟運營過程中發揮的支撐帶動作用,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必須緊跟時代形勢和社會發展要求,積極實現轉型跨越,既在理論知識方面掌握扎實的旅游專業理論知識,同時又嫻熟把握旅游管理服務技能,實現旅游管理
1.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學習“茶藝”課程的原因
(1)適應行業發展所需。中國是最早利用茶的國家,各種各樣的茶樓、茶藝館開設在景區和市中心,且酒店提供的越來越健全的服務項目中少不了茶藝室,這些服務都需要既懂茶藝基礎知識、銷售技巧,又懂茶藝表演的高素質旅游人才。作為培養酒店專業人才的中職學校來說,應適應市場要求,考慮到用人單位對茶藝從業人員的需要,及時調整教學計劃,讓在校學生掌握良好茶藝服務技能,使本專業的學生在社會中更具競爭力,拓寬就業路。
(2)提高職業素養所需。茶文化糅合了中庸之道、明禮之倫、謙和之禮,茶藝課程的開設有助于在校園中營造人文氛圍,使得中職學生增長知識、提升審美能力、提高操作能力,從而提高職業素養。
2.課程開設方法
(1)作為中職學校旅游管理專業課程開設。將“茶藝”課程作為一門獨立課程與旅游管理其他專業課程并列開設,要求學生基本掌握茶藝基礎知識、表演知識和銷售知識。
(2)作為中職學校旅游管理專業選修課開設。將“茶藝”課程作為旅游管理主專業的選修課程,以學生自愿為原則,讓有興趣和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學習。
(3)作為中職學校的社團形式開設。茶藝社團可以給學生提供學習、交流和動手的平臺,社團可以開設茶藝表演、茶藝培訓或者課外參觀采摘等課程,不僅讓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得到提升,還能讓中職學校的大部分學生得到熏陶,讓茶文化成為影響校園文化的一部分。
(4)以講座形式開設。條件不健全的中職學校可以將“茶藝”課程以講座形式開設,定期或不定期地讓專業教師或外聘專業人員進行講授課程,這種開設方式較適用于了解茶藝基礎知識。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7-0188-02
0引言
《旅游學概論》課程從旅游學科的形成及旅游發展史的研究入手,對旅游學中旅游資源、旅游業、旅游者、旅游市場、旅游產品等基本問題的若干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進行了深入淺出的闡釋,便于學生全面和深刻認識旅游及旅游業。
《旅游學概論》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入門課程,該門課程具有極強的時代性、實踐性、理論性,它是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課程。有助于學生樹立科學的旅游管理專業目標,有助于學生構建該專業的知識體系,有助于培養學生對該專業的學習興趣,為相關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1-2]。有必要對該課程教學改革進行研究,該課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實際困難,比如教學方法等方面。
1《旅游學概論》的特點
1.1 基礎性《旅游學概論》是旅游學基礎入門課程之一,它以旅游活動的要素和內容為主線,研究旅游活動的基本規律。該課程的知識面廣,重視基礎概念,強調應用性,對于旅游管理專業學生掌握旅游學科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關于旅游學和旅游產業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具有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并具備運用旅游學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從事旅游職業的道德。
1.2 前位性一般來說,《旅游學概論》是旅游管理專業的前位課程,對于學生把握和后續課程的銜接,具有重要作用。實踐也證明了該課程的設置,對于激發學生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習興趣、增強對旅游業的了解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同時也為后續課程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利用《旅游學概論》課程教學設計進行旅游職業意識培養,符合該課程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就業競爭力,有助于學生職業生涯順利發展。
2教學內容
《旅游學概論》作為旅游管理專業的一門基礎課,該課程的質量也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旅游學科的認識和理解。而教材的質量直接體現著科學研究和高等教育的發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影響著教學質量。《旅游學概論》的教材雖然經過30多年的不斷完善,但是仍存在著許多不足。在眾多的旅游學教材中,李天元和王洪濱編寫的教材,內容豐富,影響很大。對于旅游管理專業的老師來說,選用什么教材作為參考,主要應該側重于選擇能夠體現大學教育目的,符合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的要求和教學目標,最好是能在上課過程中以該教材為參考,結合旅游管理職業崗位的實際任務、工作項目,不斷地擴充旅游管理專業相關的新動向,追蹤相關的熱點,逐漸完善本身的教學內容。大學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服務一線需要的“職業能力突出、理論知識適度、素質全面發展”的技術型人才。教學內容需要應該突出旅游管理實踐能力的培養和基礎理論知識的應用,基礎理論的教學應該要以應用為目的,以必須和夠用為原則,以講清定義和加強應用為教學重點。通過《旅游學概論》課程的教學,總結了該課程主要內容有7個知識模塊,其中,該門課程的核心主要是旅游活動的三大要素:旅游資源、旅游者、旅游業等知識模塊;該門課程的基礎是認識旅游的知識模塊,包括認識旅游的產生和發展、旅游的概念、特點、性質、分類;外延是旅游市場、旅游產品、旅游的影響等知識模塊。在具體教學中,也應該處理好《旅游學概論》和后續課程之間的關系。
3教學方法
3.1 多媒體教學方法 《旅游學概論》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在旅游資源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圖片比較等多媒體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感性地總結出旅游資源的分類和定義,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利用多媒體講課,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鞏固學習內容,使課堂形象具體和生動有趣,這樣的教學效果要好于老師口頭上的表達。
3.2 情景模擬教學方法在《旅游學概論》課堂上,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普及是情景模擬教學方法可以大量使用的前提和基礎。一方面,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普及可以提供了情景模擬教學法大量使用的時間保證。與傳統教學方法比較,情景模擬教學方法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也具有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和主動性等優勢,但它的缺點是占用課堂時間多。授課任務多和授課時間少的矛盾使得很多老師對情景模擬教學方法不敢問津,多媒體教學方法的普及便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鑰匙。視頻、音頻、圖片等媒體素材也能夠為學生模擬出逼真的背景環境,為觀眾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感受。
3.3 案例教學方法案例教學方法是通過對具體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導學生對該特殊情景進行辯論、討論、演繹、推斷、總結和歸納的方法。這種方法要求老師應該有充足的時間從書籍、網絡、電視、報紙上去搜集與課堂有關的案例。
根據教學要求選擇案例和精心設計是開展案例教學的前提。如果希望通過案例使學生進入角色和積極思考,可以在各個章節或者每節課程前設計引導案例,幫助理論知識的順利導入。對于某些需要進一步說明和引發學生深思的問題,比如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等可以安排在講授基礎理論后再進行分析。
當老師在講授一些彼此對立的觀點內容時,可以設計辯論案例。比如,在對某些擬開發旅游資源類型進行綜合評價時,有的人主張利用社會標準,即是否體現今天社會的成就和發展風姿,有的人主張利用歷史標準,即以是否體現地區歷史文化發展,可以采用黃河游覽區開發遇到的問題,進行案例分析。
無論采用哪種類型的案例,在進行選擇案例教學時,應該遵循三個基本原則:①典型性。設置的案例一定要有針對性,能夠反映相關的旅游學理論知識,還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②真實性和客觀性。只有真實的案例才是最具有說服力的。所以應該在選擇的每個案例所描述的事件時,案例內容是真實的,不是隨意杜撰的;客觀性是指旅游案例只是對某個旅游活動進行實事求是的描述,而不能作出主觀性的評論。③時代性和地域性。選擇的案例應該新穎,盡量是最近最新的材料,同時要就地取材,盡量選擇學生生活的案例。
3.4 現場教學方法現場教學方法是指在校內外實習基地或者與校外的企業聯系,讓學生到旅行社、旅游飯店或者是旅游企業中參觀和考察甚至承擔工作任務,適當地安排學生與業界人士面對面地交流,這樣可以讓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得到深化。該方法有助于理論和實際相聯系,激發學生熱愛旅游管理專業,給學生提供接觸工作崗位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5 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就是指在教學中,以完成具體的教學任務為線索,把教學內容隱含在每個任務之中。該教學方法需要老師大量閱讀材料、精心設計教學任務,每個任務都有適量的新知識點,而且每個任務要有一定的實踐性、彈性、開放性和創新性。在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老師只是該過程的組織者,而學生是整個學習過程的主體。該教學方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的習慣,使學生變成課堂活動的主體,讓學生學會如何發現問題和思考問題,然后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也能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比如在認識旅游者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先布置任務(如什么是真正的旅游者),而后按照6-8人一個小組對問題進行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派出代表進行匯報,最后老師總結和點評,得出結論。這樣也為下一步教學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4改革考核方式
傳統的成績考核方式存在著許多的弊端,一般都是在該課程結束后通過試卷來考核學生對該課程學習的成績,不太注重學生平時的成績,這樣容易導致學生臨時抱佛腳,只是在臨近考試前,才對之前所學內容加以突擊,導致專業知識并不扎實,沒有學到真正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我們應改革這種考試方式,增加平時成績的比重,可以與期末考試成績按照30%和70%的比例分配,比如增加課上討論成績、回答問題成績、作業成績等,而平時成績不僅包括出勤成績,也應該包括平時學習的成績,這樣會提高學習氣氛,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礎理論,使學生能夠重視平時的學習,將基礎知識更加牢固的掌握。
5總結
《旅游學概論》在旅游管理專業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綜合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我們的教學效果,應該對該課程教學進行深入探討研究。對于大學老師來說,教育觀念的轉變應該落實在教學活動中。在掌握培養目標與特點的同時,結合該專業特點,以培養學生具備學習和創新等綜合能力為目標,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嘗試。《旅游學概論》課程因其教學內容的理論性、專業的基礎性,進行教學改革探索更具意義。我們只是在教學內容的模塊化、教學方法的應用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上作了初步嘗試,《旅游學概論》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研究還將會繼續。
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主要以培養建設型、管理型、服務型等高技術應用性型才為主,所以對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較為全面,但對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綜合素質的構建方面較為薄弱。而我國中職學校對旅游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已不能滿足實際的需要,當前是知識經濟時代,而旅游業是一種對綜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職業,不僅要求從業者擁有很高的管理以及服務的專業知識,同時對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力以及語言的溝通交流能力提出了高要求。提出對中等職業學校旅游管理專業教學進行研究與探討,具有滿足理論研究與現實的意義。
一、中職旅游管理專業
(一)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概念
旅游管理專業是我國根據新時代旅游業的發展需求而設立的新型課程,本專業以工商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服務等基礎知識教育為主,主要是為培養從事國內外旅游服務型人才以及從事于旅游企事業和酒店管理的工作者。中等職業教育屬于高中階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目標是專門培養社會所需的技能性人才,但是就目前的中職生教育而言,中職生所掌握的技能偏低,同時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較為薄弱。中職旅游管理專業是我國為迅速發展的旅游業提供旅游人才而設立的,其主要目標是培養直接上崗的導游人員以及酒店管理服務人員。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的特點是應用性和實踐性強,因此,對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應強化實踐操作的能力,同時兼以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
(二)中職旅游管理專業面臨的現狀
1、人才培養的競爭力不強
當今的社會處于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以通信技術為基礎的網絡技術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也就越來越高。而中職生在知識結構、專業技能方面有所欠缺,難以適應旅游行業相關崗位的任職要求。旅游業是涉外性極強的專業,需要熟練掌握外語,尤其需要外語口語交流能力強,同時旅游業還是一個與形形的人打交道的行業,需要從業者熟練掌握溝通技巧和與人合作的能力[1]。
2、教師的儲備不足
旅游業是我國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的支柱型產業,由于旅游業發展的速度大大超過預期的速度,因此我國在旅游專業教師的儲備上沒有做好準備,造成大多數旅游管理專業教師的缺失,結果很多學校采取“以次充好”的辦法,將非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師推上崗位,這對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3、旅游管理專業的教學滯后
我國大多數旅游學校采用的仍然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老師以教材講解為中心,運用的還是傳統的教學理念,知識沒有及時跟更新。同時,在指導學生的實踐操作時,老師憑借固有的經驗教導學生,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與實際旅游管理的情況大相徑庭,從而嚴重制約旅游管理專業教學質量的提高。旅游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應各占一半,縱觀我國旅游管理專業,有的院校竟然連最基本的客房和餐廳實訓室都沒有,這嚴重制約著學生實踐能力的掌握,影響學生的就業[2]。
二、中等職業學校旅游管理專業有效教學的模式探究
(一)加強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
對旅游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實踐操作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學生能否快速入職企業的硬性指標。而旅游管理專業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主要依賴參與情景再現教學模式的鍛煉。情景再現教學指的是學校引入或創設與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通過多種感官刺激,激發學生的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能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教學效果。情景教學能將學生帶入“現場”,通過現場出現的問題,鍛煉學生的應急、獨立思考、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實踐操作中,將理論知識無意中傳授給了學生,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情景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旅游管理的實踐操作工作,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實戰的能力[3]。
(二)加強學校與企業的聯系
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終極目的是使其能夠順利進入職場,同時為社會輸送專業技能人才。企業與學校的合作,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也會按照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來培養學生,提高學生就業的競爭能力。校企合作模式的建立,不僅能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提升,同時也讓學生深切地了解到企業的需要,這將是學生的自我定位更加準確[4]。
(三)改善教學方法,突出旅游教學的特色
傳統的說教式的教學方法明顯不能滿足現代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旅游管理是一個應用型、實踐型很強的專業,同時社會需要復合型、實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要培養這種人才,必須進行培養模式的創新,改善目前滯后的教學方法。旅游業是一種服務行業,為此課堂上應有意識的加強學生服務意識的培養。同時,旅游行業是一門知識更新速度快的綜合型專業,注重學生的技能能力培訓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的基本能力的培養。比如開設外語口語交流課程,提高學生溝通能力等等。
三、結束語
目前,大多數高校旅游管理專業都以全面培養學生的旅游專業知識、保證他們適應新型時代下旅游行業的發展為目標,但教學過程中未能實現學生在具體案例教學為基礎的環境下的實踐教學,還是采取傳統的教師口語授課的形式。這不僅造成教學空間的局限形式,同時空乏的知識堆積會讓學生失去興趣和耐心,并且對于相關旅游業要求的口語交際和分辨創新能力無法得到有效開發,使得整個教學活動沒有太多的現實意義。因此要全面考慮現實因素,結合時代教育的要求,對學生教育實行案例分析結合與實踐活動的推廣,全面開發學生在口語表達等專業素質的水平,使其逐漸適應這類行業的各項要求,并提前做好長期從事該類行業,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準備和覺悟。
一、對案例教學模式的相關分析
(一)案例教學法的主要模式。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提供高度擬真的情景演練和設計安排,使學生具體體驗對具體問題的獨立分析和判斷,全面培養學生的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1]這就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案例中情形的具體分析,為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客觀實際的情景,借由學生表演等形式,使學生置身當時的情境要求等,結合專業知識進行各種處理活動。這有助于加強學生對生動的旅游專業課程的興趣,同時全面激發學生的內部思維能力,使得對相關的知識等全面掌握,提高課程教育的整體效率。案例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教師只發揮相關內容和基礎知識的引導,加強學生與教師的溝通的效能,促進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案例教學的中心理念。傳統的教學往往忽視了實踐的作用,難以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而案例教學法則重視啟發學生的思維結構體系,使得其在相關的實踐活動中掌握該類專業的技巧,并產生一定的學習動力,不斷提升學生多方面看待問題的能力,加強學生處理相關事件和業務的高度專業能力,使得其在專業素質等方面積累一定的力量。在相關問題的答案上,避免傳統下的狹隘性,要求同學綜合意見的統一,集合多方觀點的優越性,實現實際業務處理能力的提升。案例教學的最大優點就是開拓學生內心的寬廣世界,使學生敢于并善于同他人交流,這也對未來旅游事業中管理任務的有效貫徹等做出了一定的幫助。
教師在課程的講授過程中,不會完全撇掉基礎知識的教學,只是結合實際案例演練的加飾,使得學生在學得知識的同時有足夠施展發揮的空間,增強了學生的記憶能力同時,又可以培養其具體的實踐能力。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的意見表達也十分重要,可以對這類課程知識進行相關的總結和分析,并結合現代較新的觀念做出適當的改善,保證知識學習的時效性。在案例演練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到實際工作處理的技巧和能力,督促自己加強相關的基礎知識的掌握。在學生對案例分析之后,可以具體加強學生的反思能力和效果,使其對這種業務管理方式產生一定的認同或者疑問,使其根據現實情況和基礎知識經驗等總結出更好的管理手段或方法。
二、案例教學在旅游管理專業中發揮的作用
(一)案例教學對于學生在專業學習方面的意義。旅游業的飛速發展,促使高校旅游專業的人數也極度膨脹。但學校在硬件和軟件設施的提供上還不夠全面,呈現出教學方法中各種問題,具體包括:課程設置缺乏一定的靈活性,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并且長期的口語授課傳統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具體的知識接收量大大縮減,同時存在不理解的狀態,無法運用到實踐活動當中,不利于其專業水平的進步。案例教學模式具體針對我國長期教學模式的弊端,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通過具有行業代表性的案例的提出,進行教師與學生整個課程的討論與分析,使得學生自主的投入到管理的計劃與實施過程,掌握具體從事的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各項環節和步驟。[2] 這種實踐中結合理論運用的案例教學模式,在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的開發上有著顯著的效果。
(二)案例教學的實用價值。案例教學不但是一種教學模式,它是一種新時期下思想的革新,是實踐活動適應時展的產物。[3]他對于大學教學模式的改革的影響有著深遠的意義,并且在貫徹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結構,使學生接觸到旅游管理行業實際面臨的問題,并從中獲得豐富的行業信息,強化各項管理的專業素質水平的同時,又可以增進學生對該類管理事業的特點及發展前景的分析,估計,使得其在深刻的基礎知識研究下,適應該類管理行業要求的各項水平能力,并探尋一條新型管理的方式,促進新型經濟模式下旅游業的全面綜合的發展。
總結:在案例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下,高校的旅游管理專業正朝著一個比較科學、全面的方向發展,應用型的教學要求,使得學生憑借自己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的發揮,借助教師專業基礎知識的滲透,全面保證自己在整個專業實踐學習過程中,掌握實際管理中涉及的各個細節內容和相應的處理方式,并結合專業知識與自己實踐經驗的結合,對案例的情況進行綜合、客觀的分析,全面增強自己在該類專業學習的潛力,為將來旅游管理的有效發展提供更多的、更高素質的新進管理人員,保證旅游事業長足有效的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