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語文課程匯總十篇

時間:2024-04-06 09:37: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普通高中語文課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

篇(1)

《普高課標》雖然與《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全義課標》)相銜接,但是兩相對照,明顯地感覺到《普高課標》更加務實、嚴謹、精確。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用詞更加嚴謹

1. 封面。

《全義課標》用的是“實驗稿”三個字;而在《普高課標》中將“稿”字去掉,僅用“實驗”二字,更加濃縮、嚴謹、精確。

2. 目錄。

《全義課標》“前言”部分的第一章為“課程的性質與地位”;《普高課標》則將“與地位”刪去。兩者的內容相差無幾,但在用詞的精確上卻有著質的飛躍。

《全義課標》“實施建議”部分的第一章為“教材編寫建議”;而在《普高課標》中將之改為“教科書編寫建議”,顯示出學術態度以及治學的嚴謹性。

(二)在框架結構上更趨合理

與《全義課標》相比較,《普高課標》在具體的框架細節上的刪改是頗費思量、字斟句酌的。這在“目錄”部分能夠得到最直觀的印象。如下表所示: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普高課標》在與《全義課標》相銜接的編寫、設計過程中,編寫人員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相對來說,其中第三部分和附錄部分改動較大。這些改動是漸進的,卻又是審慎、合理、嚴謹、務實的,充分體現了教育部對我國教育改革的決心、信心、恒心與細心。

二、關注個體,張揚個性

引人注意的是,在《普高課標》中,對學生個體以及學生個性的反復強調,頻率極高。在“課程性質”中,有這樣的敘述:“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在第二頁有文字敘述:“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在第三頁又有文字敘述:“……促進學生特長和個性的發展。”由于篇幅,后面的具體內容不再贅述,從中可以深切感到《普高課標》對學生個性的關注。

仔細想來,這也是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的。當今世界,隨著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一個國家如果不對學校教育進行改革,努力培養自主獨立、富有開拓精神和創新能力、個性豐富的青少年一代,將很難面對新形勢的挑戰。

例如我們的鄰國日本,對于這一問題就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如果說日本以往的教育偏重知識的記憶,教育上的管理主義和集團化的色彩十分濃重的話,那么當今的日本教育則是強調能力的培養,教育的觀念朝著自由主義和個性化的方向轉變。關于個性化的教育,有日本學者評論說,“隨著當今社會的急劇變化,與其國民的整體素質較高,倒不如擁有較多富有個性的開拓型人才,對一個國家發揮的作用更大……說得極端一點,可以認為迄今為止日本為了提高全體國民的水準,而犧牲了一部分有能力、有個性的人的發展。”“必須意識到,曾經譽滿世界的日本教育,現在已經到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轉折點。”[1]

《普高課標》使我國高級中學的課程內容與組織發生了比較深刻的變化,這種課程設置的顯著特點是:培養學生自己尋找和發現問題、自己學習、獨立思考、主體判斷、更好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養成學生主動地、創造性地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和能力。在保證為學生打下扎實的共同基礎上,充分注意發現和發展他們的個性,最大限度地發現和發掘他們的特長,讓每一個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發展。這樣有利于培養具有獨特個性的、具有創造力的人才。這一改革措施體現了平等、民主的教育要求,是符合當前時展的。這開辟了使高級中學階段教學采用新的教學論和方法論的前景。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課程,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從而為提高教育質量打下可靠的基礎。

三、與國際接軌,創新課程結構

(一)幾個國家的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模式

英國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模式:考試(或非考試)科目+選修(組合選修+任意選修);法國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模式:共同必修+模塊必修+選修(組合選修和任意選修);德國完全中學高級階段的課程模式:基礎學程課程+特長學程課程;俄羅斯普通高中課程模式:分類設置+必修+選修(限定選修和任意選修);日本普通高中課程模式:學科+科目(必修+選擇必修+任意必修);瑞典綜合高中課程設置模式:基本必修課程+專業學習計劃課程。

可以看出,各國普通高中階段的課程設置都比較重視學生的需要。提供均衡的全面的課程是各個國家的教育理想。普通高中階段的課程設置上適度的靈活性和多樣性,是高中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共同趨勢,這是與適應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緊密相連的。

(二)開拓創新傳統課程

我國普高傳統的課程設置,總的說來,共同必修的比重過大,種類上也偏多,這種情況不利于高中生有個性、有特長、有分化地發展。課程設置上追求的統而全和分科過細的現象并存,使整個課程設置在結構上缺乏應有的活力,導致課程設置僵化。盡可能地降低共同要求,減少共同必修課的種類和課時比重,加大組合必選的比重,增加其種類,同時輔以任意選修課,可能是高中課程設置走向個性化、靈活化的突破口。[2]為了體現語文課程的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使學生既能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又為具有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更大的發展空間,《普高課標》對高中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學內容要求做了整合和規劃,在課程結構上,設置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部分;而且,具體的內容以模塊設置。相對于中國傳統的課程設置,具有極大的創新意義。

第一,從總的結構上,《普高課標》將不同程度、不同領域的知識用不同模塊的形式,呈現給每個學生,體現了語文內容的基礎性與選擇性相結合的螺旋式上升的結構體系,符合學生學習的心理發展規律,開拓了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體味到學習的樂趣。

必修課突出課程的基礎性和均衡性,目的是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養和較強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在語文的應用、審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較協調的發展。選修課程主要致力于讓學生選擇的學習,促進學生有個性的發展。課程的選擇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國家規定的課程增加了選擇性,除了必學、必讀、必做的內容,還有選學、選讀、選做的內容,體現了內容和要求上的彈性。二是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這樣做,既能創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課程,以適應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又能使課程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不同模塊的知識,既體現了知識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同時,又給予學生在學習和教師在施教時以一定的彈性和靈活度。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學校靈活安排課程,也有利于滿足學生多樣的學習需求,符合當今社會學生主動發展以及有個性發展的理念。

第二,課程內容的具體闡述,體現了大語文教育觀的課程理念。

在課程內容的具體目標的闡述中,不僅有傳統的“積累·整合”“感受·鑒賞”“思考·領悟”等要求,也有“應用·拓展”“發現”等新的術語;在課程設置上,不僅有必修課,還有選修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更要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所有這些都體現了《普高課標》的大語文教育觀的課程理念。

所謂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就是要克服語文課程孤立、封閉、凝固、僵化等弊端,在大語文教育觀的指導下,實現課程內容、課程實施等的根本變革,構建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體系。在課程內容上,語文教科書不僅增加選學、選讀、選做的內容,同時為地方、學校留有補充地方、鄉土教材的空間,而且鼓勵教師開發、利用取之不盡的語文教育資源。在課程實施上,既要不斷改進課堂教學,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學走進自然、走向社會,探索形式多樣的、與自然、社會、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形式。可以說,建構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課程體系,已成為深化語文教育改革的當務之急。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語文課程內容,由于地方、學校、教師參與開發,將成為源源不斷、經常更新的一泓活水;語文課程體系,由于打破了學校與社會、與現實生活之間的壁壘,逐步做到課堂教學、語文活動、綜合性學習相結合,學校、家庭、社會與語文教育相結合,將變得開放、創新、充滿活力。

四、充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普高課標》要靠一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落實,做出不斷的改革與創新。因而,教師的培訓工作就是一個關鍵環節。美國20世紀60年代曾發起一場教育改革運動,強調學生的探索性學習,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腳手架”,觀念不能不說新,但實踐結果卻以學生學習成績下降、思維能力降低而告終,原因不在于改革思想,而失之于教師培訓的不同步發展,一線教師未能很好地理解改革思路。實際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教師的主導作用絕對不應該因為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 教師要盡可能多地尊重學生,盡可能多地要求學生。一方面教師要實行教學民主,給學生更多的自主權,使學生有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伙伴的權利;另一方面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給予有力的指導、引導、輔導、誘導,使學生的學習成為有效的學習、高效的學習。

中國的基礎教育改革要求教師更新觀念,相應地也明確了教師培訓工作的內容和方向,除了從真正把學生當成學習的主人,確立教師作為研究者、學習者和合作者的角色地位,把語文教學過程真正看作是語文活動的過程,要有一個正確、合理和全面的評價觀等方面進行外,更應重視引導教師群體對語文課程資源意識的覺醒和對母語教育特點的審視。

首先,要有強烈的課程資源意識。語文課程是學習母語的課程。學習母語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即滿耳皆漢語,滿眼皆漢字,處于漢語、漢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條件,學生的日常生活……凡現實生活中有的且適合語文課程的,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關鍵在于教師要有強烈的開發課程資源的意識。

其次,要努力開發、積極利用多種多樣的語文課程資源。校內的,如校園景觀、圖書館、廣播站、校園網;當地的,如自然的、社會的、人文的課程資源;當時的,如節日、紀念日、剛剛發生的鮮活的重要事件和有價值的社會現實……把它們有計劃地、及時地引進到語文教育、教學之中,可以加強語文課程和時代的聯系,和現實生活的聯系,可以使語文課程內容成為源遠流長的一泓活水,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能力。

再次,要根據需要,利用當地、當時的課程資源,創設地方或學校的語文校本課程,創造生動活潑的語文學習和實踐的形式。校本課程一定要有地方特色,用好、用足當地的課程資源,例如,河南可以圍繞炎黃歷史、黃河文明,山東曲阜可圍繞“三孔”與孔子,西安可圍繞秦始皇與兵馬俑,納西可圍繞東巴文化,延安可圍繞革命圣地的文物、景觀等,創設地方或學校的校本課程。

在教學形式上,一定要改變單調枯燥的教學模式,采取多種多樣的能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自然、社會的大課堂中觀察、調查、獲取信息,學習語文。

總之,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活動場所,讓這些資源為教學服務,為學生提供充分發展的空間。

五、課程實施,務實前行

《普高課標》有著不少亮點,但是,筆者認為《普高課標》在某些方面闡述模糊,需要進一步解析。尤其是模塊設置模糊,課程開發不易。

《普高課標》將高中語文課程分成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兩部分,必修和選修課程均按模塊組織學習內容。必修課程包含“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兩個系列的目標,組成“語文1”至“語文5”五個模塊。而且每個模塊都是綜合的,體現“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目標和內容,并說五個模塊的學習可以在高一至高二兩個學期半的時間里循序漸進地完成,也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安排。但是《普高課標》從頭至尾沒有明確說明這五個模塊到底為何,可能是想把空間留給一線的教師自己去發掘。但是,這很有可能給一線教師的工作帶來盲目與混亂。因為,從當今的教學要求來看,教師的整體素質不容樂觀:全國普通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僅為68.43%,有的地方相當一部分教師并沒有達到當一名教師最起碼的資格;教師普遍只關心和高考有關的內容,基本上不關心學科知識在社會實踐中的運用;大部分教師很少有科研方面的訓練,對怎樣搞科研,怎樣指導學生開展主動的探究性學習基本上是一張白紙。總之,現有的教師隊伍總體上很難適應《普高課標》的需要,這里有觀念的問題,有對課程不了解、不熟悉的問題,也有知識能力水平上的差距。

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目前普通高中課程設置受到會考和高考的制約和壓力,特別是會考和高考兩條線的實際情況,對課程靈活化和多樣化帶來的阻力是不可小視的。雙重考試客觀上大大增加了學生的負擔,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限制了課程多元化的發展。這種情況不改,課程改革難以有所作為。

注:

篇(2)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23-0230-01

經過總結與分析,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選修課的課程目標與教學建議中“語言文字應用”模塊基本上可以歸納到以下五個層面:跨學科學習與實踐、閱讀著作與交流、閱讀與寫作應用文、創設情境與語言口頭應用、觀察與創新。現簡要論述一下前三個層面。

一、課程目標與教學建議

(一)跨學科學習與實踐

課程目標:注意在生活和跨學科的學習中學語文、用語文,在學習和運用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教學建議:應引導學生增強應用意識,注重在生活和其他學科學習中學習語文,在廣泛的實踐中提高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這一目標強調跨學科學習語文和對生活中語言的運用。相對應的教學建議也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要落實這一目標,對語文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目標并不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首先,跨學科學習語言文字,除語文老師之外,其他各科老師很難具備自覺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能力的意識。其次,針對在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提高語言文字應用能力這一目標,在大多數情況下,學生的語言文字應用并不是在課堂中。所以這一目標有些寬泛。因此,語文老師在語文課堂之上,對語言文字方面的知識,應在最大程度上進行傳授并努力培養學生語言文字應用的良好習慣。

(二)閱讀著作與交流

課程目標:能綜合運用在語文與其他學科中獲得的知識、能力和方法,讀懂與自己學識程度相當的著作,運用多種方式展開交流和討論。聯系語言文字運用中的現象和問題,閱讀有關著作,嘗試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做出解釋;了解語言文字法規的有關內容,增強規范意識,學會辨析和糾正錯誤,提高語言文字應用的正確性和有效性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拓展文字交流。

教學建議:指導學生在閱讀中逐步學會篩選和整合,結合閱讀和生活實際開展活動或創設情境,練習寫作和口頭交流。選擇合適的語言文字方面的著作,推薦給學生閱讀,幫助學生用所學的基本知識和方法,認識、分析有關問題,并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語文學習狀況,提高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自覺性;拓展運用語言文字交流的途徑,學會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交流,如使用計算機進行編輯、版面設計,制作個人網頁和演示文稿。

這一目標強調閱讀與交流,這是很明顯的。因為閱讀、交流與寫作是提高語言文字能力的主要途徑。閱讀的內容可以是文學名著也可以是各學科教材,甚至是其他同學的作文(主要用來找錯),在接受規范的語言文字應用的浸染下,同學之間,課堂之上,創設情境開展適當的寫作與口頭交流,進一步落實語言文字方面的能力。我們應該特別強調文學名著的閱讀。但是,高中學生的時間是有限的,文學名著往往又是長篇巨著。這個矛盾如何解決?我想,語文老師應給學生提供必要的閱讀書目,這些書,不要太長,但在語言文字應用方面應規范,優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不僅是接受正確的語言文字應用浸染的過程,也是學生認識、分析語言文字的過程。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好的文學作品可以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熏陶。但是,學生也應學會在閱讀過程中,辨析語言的不當與錯誤。藉此,提高學生正確運用語言文字的自覺性與能力。通過計算機進行編輯、版面設計、制作個人網頁與演示文稿不是停留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方面,更多的體現在技術層面。當然,在此過程中會牽涉到語言文字應用。但是,這些應用方面的能力完全可以在紙本上解決。如果運用電腦則會增加技術難度。這些在計算機課上再學習可能更加方便一些。

(三)閱讀與寫作應用文

課程目標:閱讀應用文,能把握主要內容和關鍵信息。能根據需要,按照有關格式和要求,寫作應用文,力求準確、簡明、得體。在學寫應用文的過程中,培養對事負責、與人合作的精神和嚴謹細致的作風。

教學建議:閱讀規范的應用文,了解應用文的性質和用途,注意應用文的格式、術語和語言風格。

閱讀?鑒賞與應用?拓展是高中必修與選修課的兩個目標。而閱讀與寫作應用文便很好地體現了這兩個目標。閱讀與寫作往往是一個整體。通過對應用文的寫作,可以了解學習應用文準確、簡明、得體的文風。使學生在這種文體的浸染中養成嚴謹細致的作風。寫作應用文則更能體現語言文字的應用,尤其是應用文的寫作,對培養學生扎實、嚴謹的語言文字功底有良好作用。

篇(3)

加強我國教育模式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普通高中校本課程開發是一項重大舉措。普通高中校本課程開發可以有效提高學校課程建設的整體質量,促進學生的均衡、可持續發展,值得推廣和普及。根據校本課程開發的程度來劃分,開發類型主要有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和課程新編等。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如下的實踐方法和策略。

一、要根據學生需求進行校本課程開發,做好課程選擇和課程整合

校本課程的選擇和整合是課程開發的重要類型,也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見的開發活動。對于普通高中而言,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學校課程制訂、實施自的充分體現。在高中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中,學校務必要了解和洞察學生的切實需求,并根據學生的需求制訂翔實、可行的校本課程開發方案。我們以普通高中的語文校本課程為例,在學校課程開發的籌備、統計、實施和驗收的全過程中,應該始終把握學生的感受、實踐效果和參與體驗,要把學生對于語文課的總體目標、課程結構和變化的情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以利于后面的開發工作。同時,在備選的課程中選擇一種適宜的課程,也體現了課程開發的類型;按照不同知識體系,在統一目標下進行的課程整合活動,即課程整合,其目的也是協調課程科目的關系,減輕學生的負擔。

另外,課程的開發步驟和方法必須符合國家、地方的課程精神,要與上級頒發的教學大綱的理念相一致。所以,具體到高中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就要深刻領會國家、地方語文教材的課程精神和理念,根據學校發展實際和學生的身心需求,進行課程開發的實踐活動。在高中校本課程的開發中,語文學科應該成為“先行者”和“橋頭堡”,要根據學生對語文課學習的興趣、需要,切實制訂一系列生活化、科學性的課程開發和改革實踐措施,提升語文課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對語文課學習的興趣。

二、要提升教師在課程開發中的參與度,并做好課程改編和課程補充工作

在高中語文校本課程開發中,語文教師應該成為“先鋒”和“引路人”,不僅要樹立課程改革、課程開發的良好意識,而且要積極和學校方面進行配合,努力做好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工作。從學校方面來說,應該廣開言路,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廣大語文教師可以深入到校本課程開發的第一線,親身參與到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中來。事實證明,教師是和學生接觸最多、最近的教育工作者,他們最能了解學生的需求。因此,讓廣大語文教師參與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是大有裨益的。

同時,教師是課程改編和課程補充工作的主力軍,也是重要的參與力量,要想方設法地讓教師積極參與到這兩項工作中去,并提高效率。由于課程改編是對不同課程對象群體的學程上的改變,所以,教師需要考慮改變的目的、內容、組織和學習的經驗、資料等因素。同時,在課程補充的開發活動中,要加強以提高教學成效為目的的課程材料開發活動,教師既可以自主開發,也可以選擇補充材料后與同事一道進行開發。

三、學校要建立“四位一體”的語文校本課程開發機制,做好課程新編和課程拓展

所謂“四位一體”的語文校本課程開發機制,是指在普通高中語文校本課程開發中,要促使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和家長的共同參與,群策群力,加強對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管理力度。具體來說,學校方面主要負責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檢查和評估,并努力協調好語文各年級組之間的關系;而作為學生和家長,其作用主要體現為意見反饋、實施效果體驗和提出建議等。四方的共同努力,形成的決策,將是最終的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方案。在全新的課程板塊和課程單元的開發中,涉及了課程新編。課程的拓展則是以拓寬課程范圍為目的的開發活動,需要拓展性材料的輔助。無論是課程新編還是課程拓展,都需要四方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校方的大力協調和組織。

類似這樣“四位一體”的語文校本課程開發模式,不僅可以集思廣益,而且有利于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做到科學有序的語文校本課程開發,是新時期語文課改的要求,也是符合學生學習習慣和興趣的有效步驟。總之,不論是開始階段成立課程開發組織到需求、現狀的分析,還是中期語文校本課程開發目標的擬定和開發方案的實施,還是后期的校本課程開發的評價和審議,都是全方位、多角度提升普通高中語文校本課程開發效果的必要步驟。這其中的任何一個參與者,都應該齊心協力,獻言獻策,為高中語文課程改革和發展提供積極有益的幫助。

參考文獻:

篇(4)

信息時代的到來和國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已使英語獲得了國際通用語的重要地位。聯合國有關文件提出,21世紀人的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技能為母語、一門外語和計算機操作能力;由于歷史原因和互聯網的廣泛利用,英語成為各種國際場合的主要工作語言,也成為國際科技交流的主要語言(據統計,國際上85%以上的學術論文是用英語發表或宣讀的,各學科的主要學術期刊也以英語為主),同時也是國際互聯網的主要應用語……

縱觀各國外語教學的發展,外語教學改革的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滿足人的發展需求為目標的、強調語用的交際教學理念和實踐得到普遍認可。歐盟在上個世紀90年代由13個國家的專業研究機構和大學合作制定了綱領性的外語教學文件(EuropeanFrameworkof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從理念、目標和評價等各個方面對外語教學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文件體現了國際上語言學、外語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最新發展,強調以發展語言應用能力為根本目的的交際性教學思想。我國的周邊國家和地區在進行基礎教育外語教學改革和外語教學大綱設計中也基本采用了這種思路(如香港地區1999年版的中學英語教學大綱)。

2.在高中外語課程的設置上采用了必修與選修相結合的方式,例如,日本將高中課程設置為英語一、英語二和口語一、口語二以及閱讀與寫作課程。其中英語一和口語一為高中階段的必修課程,而英語二和口語二為選修課程,閱讀與寫作也為選修課程。韓國也是同樣,高中一年級英語為必修課程,從高中二年級起開設英語閱讀、寫作和會話等選修課程。一些歐洲國家則在高中階段為學生開設出不同語種的第三外語選修課程。選修課程的開設為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和不同興趣的發展提供了可能。

3.重視外語教育對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基本素養的培養作用,強調外語在加強各國人民理解和溝通中的作用;強調外語對于各國文化交流和國際文化多樣性的作用。

4.教學資源的擴展促進教學模式的改進。多媒體的教學資源使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得以實現。

5.評價改革形成潮流,各個國家對語言應用能力的評價與檢測的研究越來越深入,特別重視研究對學生學習的過程性評價,力求使評價更好地促進和激勵學生學習,促進教師教學,全面和公正地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進行評價。一些新的評價和檢測方法正在得到實驗和推廣。

二、我國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

我國高中英語教學自1985年以來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首先是高中英語課程得到了普及,高中英語教學大綱經過1993年的修訂,進一步促進了英語教學的改革,提高了對學生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要求,以適應學生發展的需要和國家經濟和科技建設對人才質量的要求。1999年,西南師范大學外語教育研究中心在教育部基教司的指導和支持下,對全國高中英語教學進行了調查。此次參加調查和測量的重點與非重點中學共87所,學生達15,937人。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基礎教育的英語教學有了明顯的進步,與1985年的全國英語教學測試調查相比,平均分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別是非重點中學的英語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目前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是突出的,主要表現如下:

1.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還普遍存在著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教學多以教師講解詞匯和語法知識為主,語言輸入量偏小。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提取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忽視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單一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和被動的學習方式難以使學生形成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難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1993的高中英語教學大綱為所有高中學生設計一個目標和要求。1996年的高中英語教學大綱設計了一級和二級兩個不同的目標要求,但是由于高考的壓力,所有的學校和所有的學生都基本按照一種課本、一個進度、一個目標和一個要求開展教學,無法滿足學生的不同發展需求和個性發展需要。此外,由于我國幅員遼闊,經濟和文化發展極不平衡,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常常對有些地區和學校偏高、偏多、偏難,但對其它的地區和學校則又偏低、偏少、偏易。

3.高考外語科目雖然近年來逐步改革,從重語言知識轉向重語言能力,加強了對學生聽力和閱讀能力培養的導向,但是同一標準的一次性考試無法扭轉應試教育的傾向,必然導致高中英語教學改革步履艱難。

4.近年來,各地高中英語教學改革的要求越來越迫切。有些地區和學校已經進行了多項教學改革實驗,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有了較大的轉變。在條件較好的高中,教師的業務水平、學校的教學條件、課程的資源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的英語水平已有明顯的提高。現行教材和教學大綱的要求已不能適應學生發展思維能力和語用能力的需要。

三、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目的是為每個學生創設未來發展的平臺和機會。高中課程應在為每個學生打好共同語言能力的基礎之上,使他們能夠按照個人的能力、個人的潛力、個人的特長與志趣以及未來的職業傾向和長遠發展的目標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做出自己的選擇,使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成為具有體現擴展性學習、提高性學習、個性化學習和自主性學習特點的學習過程,為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和表現提供充分的機會和條件。高中英語課程在設置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的同時,又按照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設置相應的教學級別以及相應的語言水平測試級別,為學生提供相對客觀的監測語言水平的標準。

四、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與2001年版《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的關系

2001年7月出版的《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是按照小學三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整體思路設計的,當時國家關于高中課程改革的整體思路尚未出臺,因此,其高中部分的課程標準基本是按照與義務教育相銜接的分級目標的課程模式進行設計的。雖然在高中階段體現了一定的靈活性和開放性,但是沒有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性和個性發展的機會。因此,課程標準研制組根據教育部關于高中課程改革的整體思路,這次又重新對高中課程進行設計,力求體現實現基礎性、時代性和選擇性的原則。以學分制的方式設置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同時又與英語語言的水平級別相聯系,形成了新的高中課程的設置模式。高中英語課程的改革將以新制訂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為準。

第二部分高中課程標準的主要特點及內容結構

一、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特點

1.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既立足于我國高中外語教學的現狀,又充分考慮進入21世紀后信息化社會發展的前景和我國對外開放、綜合國力增長的需求,力求使課程標準做到理念先進、可操作性強、體現時代性的要求。

2.第一次在高中英語教學指導文件中明確了外語課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提出:“外語教育是全民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高中英語是提高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重要課程”。在高中英語教學目標的描述中,提出了對學習策略、文化意識和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級別要求,使語言學習目標的內涵更為全面和豐富。

3.既體現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整體性和基礎性,又適應高中學生個性化和多樣化的成長需要。高中英語課程標準設計了必修和選修兩大系列的課程,以學分制為基礎、以模塊為基本教學單元,使課程體現多樣性、開放性和可選擇性。

4.明確提出高中階段英語教學重點從三個方面發展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用英語進行恰當交流的能力;用英語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

5.根據英語學習的規律和社會對英語的要求,提出基礎教育英語水平級別證書制度的設想。

二、高中英語課程的基本結構

1.基本框架

高中英語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分別由若干個模塊組成。其基本框架圖如下:

附圖

高中英語課程基本框架圖(詳見《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正文中表1)

2.必修課程

原則上每個學生都必須學習英語必修課,共5個模塊,計10個學分。高中英語必修課程的內容將在培養學生基本的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的基礎上,更加強調學生思維與表達能力的發展,注重語言的輸入量,必修課程由綜合英語和閱讀與表達兩個部分構成。兩部分課程的課時比例為3:1。

3.選修課程

高中英語課程設計為學生提供了若干模塊的選修課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對未來發展的設計進行選修,分為兩個不同的系列課程,即B系列和C系列課程。B系列課程為順序選修課程,應在完成A系列課程后順序選修。B系列課程的內容和結構與A系列基本相同,在繼續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技能的同時,重點發展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選修課程共設6個模塊,計12個學分。

C系列課程分為三種類型的課程:語言知識與技能類、語言應用類和欣賞類,其目的是為培養學生的專項語用技能,發展特長與愛好,滿足興趣和需求而開設的,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或就業,特別是終身發展打好基礎。各校可根據自己的條件和學生的發展需求有目的和有選擇地設置C系列課程。以下課程僅為建議性課程。

語言知識與技能類可以包括:英語語法與修辭、英漢初級筆譯、英語應用文寫作、英語報刊閱讀、英語演講與辯論等。

語言應用類課程可以包括:文秘英語、科技英語、社科英語、初級旅游英語、初級經貿英語、計算機英語等,

欣賞類課程可以包括:英語文學欣賞入門、英語影視欣賞入門、英語戲劇與表演入門、英語歌曲欣賞。

第三部分原有大綱與新課程標準的比較

說明:2000年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是以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供試驗用)》的版本為基礎修訂的,其修訂工作是在新課程標準制定過程中進行的,參加修訂的人員同時是新課程標準研制組的核心成員。因此,2000年版的高中大綱吸收了一定的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目前該大綱尚未普遍實施;1996年供試驗用的高中大綱到目前為止只在個別試驗區使用,未在全國廣大地區推廣。因此,實際上全國廣大地區的高中教學仍遵循1993年《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英語教學大綱(初審稿)》的理念和要求。

第四部分征求意見的重點

希望專家和學者就以下問題提出意見與建議:

1.《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強調了英語課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征,提出了高中階段英語教學要重點從三個方面發展學生的語用能力:用英語進行恰當交流的能力;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這一表述以及教學重點是否恰當?你對此有何看法?

附圖

2.《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將推行學分制,實行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相結合的課程模式,您認為其意義如何?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哪些問題?

3.《高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七至九級教學目標的描述是否恰當?

篇(5)

一、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與人文教育界定

1.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普通高中理科課程在這里指的是普通高中學段的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數學四門學科課程。

2.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就是普通高中理科課程的生物學、化學、物理學、數學四門學科課程的教育學習過程,在理科課程教育的發展過程中,人文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3.人文教育:“所謂人文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所進行的旨在促進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的教育,其實質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養人文精神。這種精神的養成一般要通過多種途徑,包括廣博的文化知識滋養、高雅的文化氛圍陶冶、優秀的文化傳統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實踐體驗等。這一教育既重視由外而內的文化養成,更強調自我體悟與心靈覺解。歸根結底,它使人理解并重視人生的意義,并給社會多一份人文關懷,在根本上體現教育的本質――人與理想。”

人文教育應具有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人”,另一方面是“文”。

在“人”的方面,它把“人”視為終極關懷的目標,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尊重人之為人的權利,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

在“文”的方面,它承認人的理性,追求完善的道德和理想的人格,主張一切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人教育”和全面發展。

4.全人教育:它以全人教育為理念,力求通過德、智、體等多方面的教育培養完整的人,針對教育中無視人、把人當作工具,或者強化人的片面發展,忽視人的身心協調發展而言,強調給人以廣博訓練而不僅僅是專業訓練,認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身心全面而協調發展,使人成為真正的人并實現人的全面價值。

5.使學生自由和諧有特長、有個性地發展。

新課程下,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主張:學生在完成必修學時之后,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個性等情形進行選擇性學習;重視因材施教,使學生自由和諧發展。

每個學生都具有個性差異,每個學生都具有各自的獨特性,每個學生都具有其個性發展特點。理科教育的課堂教學要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與個性化發展方向,學生在這種課程情境中能夠有特長、有個性地發展。

二、在新課程下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的實施中滲透感悟人文教育

“人文精神的內涵是綜合的、全方位的,很實在、很具體,是一種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力量,它應當包括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心理素養、人生態度、道德修養、愛國情懷、精神世界、價值觀、人生觀等等。學校教育既包含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知識積累,也包括以人為本的精神塑造,即人文教育。”

新課程下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的實施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滲透感悟人文教育:

1.在新課程“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關系上把握人文教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一目標是所有目標中最重要的、最核心的目標,是學習的動力和人類的生命關系最為密切,關系到學生的未來發展,關系到學生的完善人格與人文教育思想行為的塑造,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的實施中要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把握人文教育。

2.要尊重學生,感悟人文思想關懷

正如美國教育家愛默生的名言:“教育的秘密是尊重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都有獨特的人格和自己的生活,在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的實施中,我們要求老師應該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情感,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公平、公正、沒有三六九等、一視同仁對待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教師和同學的愛護和尊重,感悟人文教育思想關懷。

3.在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的實施中重視人文教育理念和人文教育學習生活環境的創建,讓學生體驗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不是理科教育過程中的概念和意義的客觀分析和演繹推理,而是一種置身于生活中的生命體驗,是對靈魂的呼喚和自省,重視周圍的人和事,讓學生體驗到人文性。

在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的實施中要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管理的人文理念,促進學生有特長、有個性地、“全人”、全面和諧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在精神世界與物理生命層面,在靈與肉的深處體現人文教育。

4.在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的實施中重視學生人文教育思想行為的形成

情感體驗是個體以自己的全部身心諸如自己的知識、情感、心理等投入對客體的感受、理解、建構的過程。情感體驗具有生命的親歷性、個體性、情感性和意義性,是“人與人精神相契合”,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與肉交流的活動”,是使他人、它物融入人心、感動人生命的活動,理科教育不僅向學生傳播知識和技能,而且要在理科教育中滲透、影響、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精神、科學態度、科學的價值觀、倫理觀以及相應的人文教育思想行為,在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的實施中應重視學生人文教育思想行為的形成。

“知識積累的過程是灌輸性的,它是人生命以外的東西,通過灌輸就可以把它送入人的主觀世界里去,使人慢慢變得豐富起來;但精神的塑造是人性的,人性是人的生命以內的東西,是一種歷史的積淀長期而形成的文化傳統,只能通過引導、影響去激發、去塑造。”

綜上所述,按照新課標的要求,通過普通高中理科課程教育和人文教育所塑造的人應該是有特長的、有個性的、“全人”的、全面和諧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是把理科教育知識與人文教育思想融合起來,具有時代科技文明與具有民族特色和世界品質的人文精神的人。

參考文獻:

[1]馮建軍.生命化教育[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03.

篇(6)

通用技術學科的綜合性很強,涉及的知識面相當廣泛,涵蓋了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高效、便捷地利用信息化課程資源,是課程研究者和通用技術教師需要解決的問題。

1.缺乏有效利用信息化資源的保障

調查顯示,現有的信息化資源難以滿足通用技術教師實施課程的需要。這不僅體現在信息化資源的適切性上,也體現在教師選擇、利用資源的能力上。在調查中,有83.3%的通用技術教師認為,現有的信息化資源不能滿足實際需要;83.3%的教師認為,開發或利用信息化資源缺乏外部保障;另有50%的教師認為,現有的信息化資源難以充分體現通用技術課程的理念;而認為自身開發或利用信息化資源能力不足的教師則占調查總人數的33.3%。研究發現,由于部分通用技術教師對課程的價值和地位缺乏準確的定位,他們在課程實施中所選用的資源更多關注的是如何讓學生了解生活中的技術、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

2.教師主體開發意識薄弱

教師和學生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決定著課程資源鑒別、開發、累積和利用的質量。調查顯示,教師自主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的意識不強,在他們看來,這是教育行政部門或課程專家的事。

3.信息化資源利用重形式、輕效果

目前,對于信息化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效果,還沒有判斷的標準。為了促進課程的有效實施,我們需要從學生的成長發展、課程目標的達成、課程價值的實現等角度綜合考慮。但通過課堂觀察我們發現,教師在利用信息化資源時,形式化傾向嚴重,僅達到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4.教師開發和利用資源的主要依據是教材

教材一直是教師最重要的教學內容資源。通過訪談結果和課堂觀察可以發現,通用技術教師雖然在課堂上會使用多媒體課件,但基本不脫離教材的內容選擇和順序安排。教師即使補充了一部分材料,也是為了說明教材上某個抽象的概念或原理。

目前,通用技術教材的編制正處于摸索和試驗階段,其編制方式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驗證。對于學校和教師來說,應該考慮如何更好地“用教材”,而不是簡單地“教教材”。

5.信息化教學資源沒有實現共享

調查發現,通用技術教師在教師與教師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缺乏交流和溝通,教師們很少以備課組或教研組為單元進行資源的集體開發,造成通用技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也是教師們在教學中最希望解決的困難。

二、影響信息化資源有效利用的因素分析

1.教師因素

教師是課程實施的核心,是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的主體。教師的課程資源觀念、專業、教齡、個人技術素養等都會對信息化資源的利用產生直接影響。調查發現,目前我國對通用技術教師的專業資格還沒有嚴格的限制和規定,通用技術教師大多由其他學科轉行而來。由于他們缺乏相應的技術實踐知識,缺乏完善的知識結構,缺乏將本學科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只是把教材作為最重要的資源來利用,偶爾想到利用網絡搜集資料,也很難從開發和建設課程資源的角度去思考。此外,教師個人的信息技術素養不高,也影響了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2.學校因素

通用技術課程在學校中不受重視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們認為,影響信息化資源建設的主要因素不是經費、場地和人員問題,而是學校領導的認識問題。調查表明,教室中普遍存在通用技術課程“縮水”的現象,學校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停掉技術課,導致教師開發與利用資源的意愿很低。

3.評價因素

教學評價直接影響著教師的工作態度和行為。由于信息化教學的評價體系還不健全,對信息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是否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是否有利于課程價值的實現、是否有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缺乏具體的評價指標,客觀上使得教師在資源利用中缺少科學的依據。教師們難以判斷自己對信息化課程資源的選擇和應用是否符合課程理念的要求,因而影響了資源利用的效果。

三、促進通用技術課程信息化資源利用的對策

1.應從信息技術教師中選用通用技術教師

為了盡快扭轉通用技術教師學科知識貧乏、教育技術能力低下的現狀,建議多從信息技術教師隊伍中選用通用技術教師。這是因為,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同屬于技術學習領域,遵循相同的課程規律,有共同的課程價值,并且從信息技術學科轉行而來的教師更能夠讓學生了解與技術相關的知識和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

2.信息化資源開發應考慮教師現狀

信息化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從本質上講,是借用信息技術手段探究每門學科在相應領域中選擇些什么、怎樣選擇以及對選擇的材料進行組織與利用的問題。因此,它是和具體學科密切結合的。要有效發揮信息化資源的作用,無論是以教師還是以校外各種教育機構作為資源的開發者,都應該重視通用技術教師隊伍技術素養的整體發展狀況,重視對通用技術教師進行技術專業知識的普及工作,多提供關于通用技術的原理性知識。

3.以課程標準為依托開發和利用資源

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也是教師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的依據。信息化課程資源的開發應以課程標準為依托,依據課程的價值定位開發多樣性的信息化課程資源,要把知識學習、技能培養和情感體驗有機地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經驗的主動建構。

4.跨校協同建設共享平臺

要跨校協同建設課程資源共享平臺,首先,應鼓勵每一位教師參與的熱情,鼓勵教師自主開發各類信息化課程資源。為此,學校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應重新樹立課程價值觀,不能把通用技術課程看做可有可無的副科。在課程評價上要嚴格把關,督促教師為提高教學質量而積極備課。其次,要重視課程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這就需要師生積極利用各類音像資料、數字圖書館和網絡課程資源,構建通用技術課程資源庫。再次,“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網”是教師共建共享的資源平臺,教師要以其為陣地共享優質資源。

注:本文為東北師范大學青年基金項目(編號:1009035)“學校的社會水平與改進模型”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篇(7)

一、民族地區普通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新教材的適應性不高

大多數教師認為新教材的模塊設計導致了教學內容的脫節,部分內容銜接不上,使得教師在教學時不清楚要補充哪些內容,補充的內容要講到什么深度,這直接導致了課時緊,加重了師生的負擔。還有,新教材中的例子常常要借助多媒體,多數農村學校的硬件設施缺乏,并且有的教師在信息技術方面的能力還比較欠缺,導致有的教師在上課時直接忽略了這些例子。

2.課程教學重結果而輕過程

很多教師都知道新課程提倡探究學習,但是實施起來卻讓人很為難。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課堂氣氛活躍,但是教學進度很慢,根本沒有時間練習,考試成績排名靠后,迫于壓力,很多教師又不得不回到原來的講授式教學法。有些教師也曾嘗試著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但由于學生討論不起來,于是只好放棄。可見,當前民族地區高中數學課堂仍舊以知識傳授為本,以教師為中心。

3.課程評價方式滯后,制約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方式仍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主。因此,一些教師在教學中不敢去嘗試新課程提倡的理念,擔心影響成績。如何評價學校、教師和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

二、解決民族地區普通高中數學新課程實施問題的建議

1.教師應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對各模塊進行合理的組合

教師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師不應局限于教材的框架,應當深入理解模塊教學的特點,注意溝通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對模塊進行合理的組合,靈活組織教學內容。同時,要努力吃透新教材中的新內容、新要求,教學時把握好度,防止范圍、難度失控。

2.教師應轉變理念,注重自身能力的發展

教師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教學除了知識的傳授,還應包括知識與技能、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幾個方面。在教學方式上,教師要在講授的基礎上多關注學生的主體參與,師生互動。同時,教師應積極地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數學專業素質和教育科學素質,還要提高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3.完善評價體系

篇(8)

一、新課程背景下對高中語文教學的要求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高中語文課程必須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熱愛祖國和中華文明、獻身人類事業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應增進課程內容與學生成長的聯系,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學習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劃人生,實現本課程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的價值追求”。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如何實施《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這一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呢?教學實踐證明,鉆研語文新課程教材,重視活動體驗課的教學,讓語文課展現活力,張揚語文課的生命魅力,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教學課題。學習是學習者對外界情境或刺激的解釋或看法的形成過程,是學習者內在潛能的發揮。語文學習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有助于學生人格的自我實現。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語文活動課將不再是語文教育的調味品,而是促使學生個體潛能發展的一種方式。

二、在語文活動課中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決不是簡單的起到傳授知識的作用,更應當承擔起素質教育的任務。在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的時候,從思想、道德、身心等各方面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培養,語文活動課在這方面有其先天的優勢。現代課程論力求把理論框架放在一個三角形上,三角形的一個中心為人的素質。在這個理論框架下,語文才可以改變單一的課程結構,設立必修課、選修課、活動課三個板塊。這樣才真正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及個性的發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需要。這也正是《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的要求:“在閱讀與鑒賞活動中,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對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個人與自然的關系的思考和認識。”這種要求以“立人”為教學宗旨,這個宗旨不能空洞說教,而是通過“閱讀與鑒賞”和“表達與交流”兩個活動過程來完成,而以演講、匯報會、辯論會等為形式的活動體驗課是“表達與交流”的很好的實施途徑。

三、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發展多方面的能力。這些能力的形成都要借助教材和課堂這兩個載體。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語文活動體驗課的重要性。因為,在活動體驗課中,學生的注意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思想得到了最大限度地展現,求知欲被大大地激發了,學生生命的原始動力被挖掘,這樣學生的主體學習的意識增強了。所以,教師必須利用課堂這一主陣地,進行整合教材,最大限度地挖掘活動體驗課的教學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多方面的語文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篇(9)

隨著《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及實施,高中語文課程改革便日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特別是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增設更是啟發著高中語文教師改進教育教學方法。然而,就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質量的評價,社會各界持不同的看法。另據調查結果顯示,高中生面臨著巨大的高考壓力,因此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實際教學過程存在諸多問題,尚待高中語文教學工作者予以糾正,以充分發揮高中語文選修課的作用。

一、高中語文選修課存在的問題

高中語文選修課存在的問題具有多樣化,而本章節著重從下列幾方面展開論述。

1.高中語文選修課賦予學生及教師的選課權利過于形式化,由此導致預設為選修課的課程變為實際意義上的必修課,而教師也是嚴格按教育行政部門編制的教材開展教學活動。《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定: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應設《〈論語〉選讀》《外國小說欣賞》《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現代詩歌散文欣賞》與《語言文字應用》五個系列,各學校應按學生及教師的興趣挑選一種教學。然而,多數高中語文教師皆認為選修教材僅表現出時代性的特點,而不具備科學性的要求,因此多數學校僅挑選更接近高考內容的文學性質的選修教材,使非文學性質的社會應用語文課程被直接忽略,如此單一化的教育傾向定會造成嚴重的教學資源浪費。

2.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質量普遍較低。高中生本就承受著高強度的學習壓力,因此日常教育教學過程,學生及教師皆會把對重點知識的學習當作教學的重點,如此便使選修教材的教學及學習時間被擠壓,更談不上對學生探究性學習及合作性學習能力的培養。例如,多數語文教師會重點講解《古代詩歌鑒賞》,而《現代詩歌散文》課程僅安排學生自學或一語帶過。

3.多數高中學校未就語文選修課的教育教學管理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即學校未就選修課制訂科學的教師培訓計劃;未就學生選修課程配發必要的選課手冊或提供具體的指導,更有甚者直接取消選課指導活動的開設。可見,高中語文選修課的全面落實任重而道遠。

二、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改進策略

結合高中語文選修課存在的問題,試圖從下列幾方面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1.語文選修課課堂教學過程,教師應創設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整體質量。在語文備課過程中,教師應結合選修課的具體類型,確定出教學的重難點,同時采用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提高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教學成效。例如,選修課教學過程,教師應采用傳統教學與創設教學情境相結合的方法,以激發學生對選修課程的學習興趣;又如,講授李白的《將進酒》時,教師可事先播放系列經典的朗讀,以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2.語文選修課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必須明確開設選修課的目的及教學目標。語文教師必須結合選修教材的實際內容及編者的真實意圖,創新語文教學理念,以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及自主學習的習慣,抑或高中語文教師必須改變對選修課的認識。總體而言,就選修課教學而言,教師切不可當作必修課來教,亦不可當作課外讀物來教。此外,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角色,扮演好學生學習的引路人,以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合作性及自主性的學習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意識。例如,在《論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立足課本文言文的講解,結合歷史背景資料,以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及歷史觀。

3.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過程,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與高考內容銜接好。盡管《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切不可過分強調評價的甄別及選拔的功能,但高考體制的存在使得社會各界依然十分重視考試的選拔功能,因此選修課的教學過程,教師務必要兼顧到學生對必修課的學習。為此,高中語文教師應具備創新教學方法的意識,以實現選修課與必修課的有效對接。

隨著《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社會各界對高中語文選修課的改革表現出相當大的關注,但推進此項改革卻遭受到較大的阻力。為此,高中語文教師及高中生均應認識到開設選修課的重要性,并找到選修課與必修課間的聯系,以提高選修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鄒海婷.現階段高中語文選修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分析[J].學周刊:A版,2013(12):82-83.

[2]朱丹.淺談高中語文選修課開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2(Z1):63.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11-0040-01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選修課程的推出,有望成為第8次課程改革的亮點,但事實是,高中語文選修課程課的具體實施,與改革的預期相去較遠。由是,有必要在既有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對選修課程與人的發展及其評價關系作一些探討。

選修課程的本質是什么呢·《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確要求“高中語文課程必須體現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并據此將課程分為必修課程、選修課程兩大部分。而《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對“選擇性”的界定是:“為適應社會對多樣化人才的需求,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在保證每個學生達到共同基礎的前提下,各學科分類別、分層次設計了多樣的、可供不同發展潛能學生選擇的課程內容,以滿足學生對課程的不同需求。”這樣看來,選修課程是普通高中適應社會對人才多樣化需求,滿足學生對發展個性化需要,在完成必修課程的基礎上,學生自主選擇的修習內容。如果說,教育作為一種人類的行為,有別于其他社會活動,其本質特征是,教育的一切活動都是以發展人為根本目的,順應社會的要求,積極主動地授受社會人生的經驗,包括更高層面意義上的反思人本身;那么,選修課程的本質就是基于人的個性發展的學習選擇。選修課程是這樣前所未有地反撥社會加給高中課程過多的應試行為,轉而尊重教育對象——人本身,它深刻而又生動地把學習個體積極表達出來的“發現”“探究”“創造”等,視為人本身發展、完善的有機構成,深情關注學習個體要求自主成長、自我實現的全部訴求。所以,人的個性發展是選修課程的起點與歸宿。

選修課程的推出使人的發展的多樣化和選擇性成為可能,而這種發展亟需一個公開、公平、公正的評價平臺。毫無疑問,新課程已然對評價制度、特別是高考制度提出新的要求。高考作為連接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橋梁,對新一輪課程改革如何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有著難以替代的導向作用。選修課程的構建與高考制度的改革,迫切需要操作層面上(包括高考語文試卷的結構、題型等)以變革性的有力支撐,作為評價的一部分,針對選修課程而設的選考內容就備受關注。因為,對于學習主體而言,選修課程修習情況及其評價是反映一個學生學習能力和特長發展的重要標志。

進入新課程學習評價以來,高考語文卷中對選修課程有所呼應的選考內容,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考試的單一評價維度,個性發展的主題使選考內容迥異于必考內容。這里,無意于全面展開“人的發展評價”的討論,僅就高考語文卷的選考內容談幾點評價原則。

1.學習主體的個性發展原則

人們說:“唯有教育,可以按其合目的性和品質來引導人類走向健康的合作與和平的生活,走向繁榮和文化。”(《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當教育與人的個性發展是和諧一致的時候,課程是卓有成效的,這也是為什么私塾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同樣也出人才的地方。可是,如果過分范囿教育、統死課程而無視人的個性發展訴求,這種教育從理念到模式就會變得日益死板和僵化,課程的任務非但不能完成,還會走向它的反面。在很多國家正表達出現代教育的民主精神日益要求恢復人的學習自然動力的時候,應試教育卻主導了我們的課程,人的個性發展沒有得到應有的理解和尊重。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指出,選修課程“更應該致力于讓學生有選擇地學習,促進學生有個性地發展”。新課標歷史性地切割出選修課程板塊及其評價,讓選擇成為課程永恒的主題之一,旨在凸顯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同時,強調課程的選擇性,以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最終實現人才的多樣化。這就意味著高考語文評價在選考這一塊要預設考生的立場,容留學習主體的個性得以發揮的空間。在關注具有共性的語文基礎的同時,尊重不同考生的學習個性及學習訴求,包括某種潛能的開發,盡可能地提供更為寬闊的考查平臺,為廣大的考生提供有所選擇進而展現其個性特長的語文試卷試題。這樣一來,選考內容特別是閱讀部分就不應該固化為二選一的模式,而應積極創造條件,推出三選一模式乃至更多。可以說,語文課程的選擇性應該帶來高考語文評價的選擇性,這不光是試卷、題型的變化,而且是人在自主學習個性發展之后,渴望得到權威檢測的公平對待。

上一篇: 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內容 下一篇: 家庭教育專題調研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日本欧美另类视频在线 |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 | 亚洲熟女精品久久免费视频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