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的基本職能和特點匯總十篇

時間:2024-04-03 15:40: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會計的基本職能和特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會計的基本職能和特點

篇(1)

(1) 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反映各單位的經濟活動;

(2)會計核算具有完整性、連續性、系統性 。

(二)會計監督(又稱控制職能特點

(1)主要通過價值指標進行監督;

篇(2)

價值鏈概念最早由邁克爾?波特提出。他在《競爭優勢》一書中把價值鏈看作是確定企業競爭優勢、尋找競爭方法以增強企業實力的基本工具。他認為,“每個企業都是用來進行設計、生產、營銷、交貨以及對產品起輔助活動的各種活動的集合。所有這些活動都可以用價值鏈表示出來”。價值鏈管理就是對價值鏈的管理,是一種基于協作的策略,以價值鏈為基本工具,把跨企業的業務運作聯接在一起,以期判定企業競爭優勢并發現一些方法以創造和維持競爭優勢所進行的、以實現企業價值增值最大化為目標的企業管理活動。價值鏈管理的核心是使企業形成競爭優勢,但競爭優勢的來源是企業內外部的協同效應,亦即企業內部協同、縱向整合,以及聯盟。

邁克爾?波特的價值鏈概念為人們打開了管理的新思路。至此,以客戶為出發點,以價值增值為目的,以“橫向一體化”為戰略的一整套管理方式,正在改變著資源配置模式,從而也在改變著會計的結構。與此同時,經濟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對會計理論和運行系統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價值鏈會計是著名會計學家閻達五教授2003年提出的,他認為價值鏈會計就是:對企業價值信息及其背后深層次關系的研究。具體可表述為:是收集、加工、存儲、提供并利用價值信息,實施對企業價值鏈的控制和管理,保證企業的價值鏈能夠合規、高效、有序運轉,從而為企業創造最大化的價值增值和分配的一種管理活動。它包括價值信息的收集、價值信息的加工、價值信息的存貯、價值信息的提供和價值信息的利用等。

價值鏈會計的研究對象是價值鏈信息及其所體現的經濟關系。這里不再區分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凡是進入企業價值鏈的價值信息都在研究范圍之內。我們之所以強調價值信息的科學合理性,是因為“它是要求完整信息的唯一標準”。例如,消費者只需要知道價格信息就可以做出決策,環保部門只需要了解企業環境污染的價值損失就可以做出相應的決策。

價值鏈會計的目的大體上可歸納為:疏通信息傳遞渠道、調整企業價值鏈從而協調各部門、環節間的協作關系,為企業創造最大化的價值增值。也就是通過對企業價值鏈的“經營”和“管理”,包括對價值鏈各環節的疏導、控制和管理,保證企業的價值鏈合規、高效、有序地運轉,從而為企業創造最大化的價值增值。

二、價值鏈會計與傳統會計的區別

價值鏈會計并非會計學的分支學科,它是傳統會計管理在價值鏈理論下的延伸。價值鏈會計與傳統會計在運行模式、會計目標、基本職能、會計對象、會計特點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差別。

首先,從會計運行模式來看,傳統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都遭致越來越多的批評。對財務會計批評的焦點在于財務會計無法反映企業價值的信息,現行財務報告對前瞻性信息、無形資產信息以及非財務信息等披露不足。至于管理會計更是眾矢之的,管理會計的相關性已經消失,傳統的管理會計忽視了創新環境和創新理念。可見,變革現行的會計模式已是大勢所趨,我們認為,價值鏈會計是適應這一變革趨勢的一種選擇。

其次,從會計目標來看,傳統財務會計的目標是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資金運動過程。而價值鏈會計的目標可以表述為:提供價值創造的動態信息,借以制定協調和優化價值鏈、實現價值增值的決策,并進行相應的管理控制。價值鏈管理實際上是一個圍繞價值增值,不斷協調和優化價值鏈的過程。價值鏈會計既是價值鏈管理的重要工具,也是價值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價值鏈會計必須服務和服從于價值鏈管理的目標和要求。

第三,從會計基本職能來看,反映作為會計的一項基本職能無論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都是首要的和基本的。但作為價值鏈會計的反映職能,其主要特點是實時性。它不受會計制度所規定的會計期間的限制,而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反映企業價值鏈的價值流入、營造、流出等價值活動的信息。另外,“實時評價職能”也是價值鏈會計的一項基本職能,也就是說,要以最快的速度揭示價值鏈價值創造的過程,并對細分的價值鏈條各項價值活動做出評價。

第四,從會計對象來看,傳統會計管理的對象是單個企業的價值運動,而價值鏈會計管理的對象是價值鏈的價值運動。“價值鏈”這一概念是由邁克爾。波特于1985年在《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的。他將一個企業的價值活動過程分為五種基本活動和四種輔助活動。五種基本活動分別是內部后勤、生產作業、外部后勤、市場銷售和服務。四種輔助活動分別為采購、技術開發、人力資源管理以及企業基礎設施。基于這些價值活動,波特組建了企業內部價值鏈。因此,價值鏈會計管理的目的就是將核心企業與供應商、分銷商、服務商、客戶連成一個完整的“網鏈結構”,形成一個極具戰斗力的戰略聯盟,通過價值鏈的創建,實現整個價值鏈的低成本或差異化競爭優勢。

三、價值鏈會計與傳統會計的結合

(一)從性質來看。它們既是一種管理活動,又是一個信息系統。財務會計相對來講側重于信息系統,但從根本上講仍是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對財務信息進行確認、計量、報告的過程中,實施控制管理。管理會計本身就是會計與管理相結合的產物,是隨著管理理論的發展,逐漸從傳統會計分離出來的一個會計學分支。相對財務會計來講,它更側重于管理,主要向企業內部管理者提供有助于經營管理的財務信息。而價值鏈會計,一方面它是一個提供價值創造動態信息,以利于協調和優化價值鏈、實現價值增值的信息系統;另一方面它又是以控制為特征的價值管理活動。2003年12月在海南省海口市舉行的“價值鏈管理與價值鏈會計”專題研討會上,代表們認為價值鏈會計應偏向管理會計的范疇,應被視為一種管理活動,而不應單純被視為一種信息系統,單純提供信息,它更貼近財務管理與成本管理方面。

(二)從核算對象來看。他們研究和反映的歸根到底都是旨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價值創造最大化的活動,只是傳統的財務會計、管理會計的對象范圍較價值鏈會計要窄。價值鏈會計的對象是價值管理對象的數據化和具體化,即價值鏈信息及其所體現的經濟關系,其表現形式是價值鏈。具體來說,價值鏈會計的對象實際上就是構成價值鏈的各種價值活動,而這些價值活動說到底都是旨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價值創造最大化的。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核算對象早已被會計界確定――資金運動,即能夠用貨幣表現的經濟活動。毫無疑問,這些經濟活動都是為企業創造利潤、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實現價值創造最大化而開展的。

篇(3)

Abstract: accounting functions in the market economy,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enterprise management, increase economic efficiency. In the market economy transition period,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ic system of the accounting model has exposed a lot of defects. Has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existence of such defects ha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Therefor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th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earching certain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s of the new period accounting.Keywords: accounting functions; accounting supervision; accounting functions中圖分類號:E23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緒論

會計核算職能和監督職能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核算職能是監督職能的基礎和前提。監督職能的發揮能夠更好地保證會計核算的質量。會計核算和監督職能的充分發揮,能使企業、單位的經營活動實現治理最優,效益最佳的目標。

1會計基本職能的重要性及相互關系

1.1會計的基本職能的重要性

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是會計的兩大基本職能。

會計的核算職能,也稱會計反映職能,主要是利用貨幣形式,對經濟活動過程和結果進行連續、完整、系統、綜合地記錄、計算、加工整理、匯總并提供和輸出會計信息的過程。

它是會計的首要職能,是全部會計管理工作的基礎,通過記錄和計算產生歷史信息資料,從而滿足企業以及信息需求者加強經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客觀需求,為會計分析、會計預測、會計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

會計的監督職能是指利用會計核算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控制和指導。會計監督的核心是通過干預經濟活動使之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的規定,并對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分析、檢查和控制,以促使經濟活動按規定的要求進行,以保證其合法、合理、真實和有效,并達到預期的目的。構成三位一體的會計監督體系。會計監督具有強制性、嚴肅性和權威性的特點。

1.2 會計基本職能間的相互關系

會計的兩項基本職能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的關系。會計核算是會計監督的基礎,沒有核算所提供的信息,監督就失去了依據;而會計監督又是會計核算質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沒有監督,難以保證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

目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人員的作用越來越明顯,會計人員普遍得到了單位的重視,在企業經營和管理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對會計人員的素質和專業技術要求越來越高,通過相關的會計信息為管理服務,財務管理人員已經走在了前列,提供及時、準確、完整的信息。在發揮會計監督作用時,也應當注意到,內部控制系統的建立,應該適應企業發展需要,考慮內部控制成本,當控制成本過高,或者阻礙企業發展時,就要能夠重新考慮制度的設計。

2 會計基本職能發揮的現狀

2.1發揮會計核算職能的現狀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實行單一所有制和供給制經營,企業是政府的附庸,《會計法》原只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作了一般要求,有欠明確具體,不便于操作。會計具有核算與監督兩大基本職能,但核算是基礎。為了規范會計核算工作,特別分設會計核算和公司、企業會計核算又設第二、三兩章作出具體規定。

首先,對單位提出要求。“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各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見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見第十三條)。 其次,會計核算內容充實,要求具體。

2.2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存在的問題2.2.1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財政部十分重視會計基礎工作,相應地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用以規范會計基礎工作,但是由于單位領導重視不夠,會計人員素質不高并忽視學習,有意違紀等原因,使得許多單位會計基礎工作極不規范。有些單位建賬不規范或不依法建賬,會計核算有違規操作現象;有些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根本不設賬,以票代賬,或者雖然設賬,但賬目混亂;還有一些企業不遵守財務制度與財務紀律,設兩套賬或多套賬;一些企業不按規定使用會計科目,會計科目使用混亂、收入與費用不配比、人為操縱利潤、采用倒軋賬方式記賬等時有發生。2.2.2企業內部會計控制薄弱

部分企業尚未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或者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完善,沒有形成整體系統。內部會計控制的執行與監督、檢查、考核體制不健全。各職能部門、各個崗位之間缺乏必要的協調與監督,各行其是,導致會計信息不能得到快速傳遞與交流,不僅影響到工作的正常完成,同時對內部審計也極為不利。 2.2.3會計監督弱化

首先,有些企業為了局部利益,甚至是為了個人利益,企業領導與內部會計人員共同勾結,采取違紀違法手段,虛增或虛減利潤,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上述種種行為完全喪失了行為道德準則,會計監督則更無從談起。

其次,某些企業負責人為達到某種目的,授意或指使會計人員對財務數據、財務報表進行“技術處理”,制造虛假會計信息,而會計人員由于不具備監督者應有的獨立地位和基本條件,時時受制于人,不得不屈就茍同,導致“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現象屢有發生,會計監督職能在與自身利益發生沖突時被削弱。

第三,由于從業會計人員自身素質不高,對現行經濟法規制度理解不透,忘記了自己的權利與義務,不能依法進行會計核算,日常核算工作不符合規范,從而從主觀上導致會計監督的弱化,造成所謂“技術性會計信息失真”。

3造成會計基本職能的弱化的原因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完善,會計作為一種管理活動,其監督職能日益重要。因此,當前形勢下如何強化會計監督工作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迫切問題,需要我們認真加以對待。

3.1 造成會計監督職能弱化的原因

會計監督職能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但在現實工作中,會計監督職能并沒有按照人們預期的那樣發揮出來,主要原因來自兩方面:3.1.1會計管理體制的影響

現行的會計管理體制強調會計應為國家服務,這一體制曾在我國計劃經濟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現行會計管理體制的滯后狀態使會計監督的措施無法施展,從而造成會計工作秩序混亂。現行《會計法》要求會計人員以雙重身份執行會計監督,既要維護企業的利益,又要代表國家利益,監督企業的財務收支,這一要求在實際工作中,造成會計人員左右為難,不但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反而消弱其監督職能。

3.1.2會計環境的影響

會計是在一定的環境下行使其職能的,會計監督職能發揮的效果必然受會計環境的影響。從企業外部環境來看,一方面,會計受整個社會監督體系乏力的影響。社會監督體系片面強調自上而下的監督而忽略了平行監督、自下而上的監督,致使會計監督由層層領導決定,會計人員處于被動地位。另一方面,會計法規立法不具體、執法不嚴是會計監督弱化的重要原因。從企業內部環境來看,一方面,會計機構負責人是由廠長經理聘任、解聘及決定報酬,因此,造成會計人員對會計監督有錯誤認識,使會計難以正常發揮監督職能;另一方面,企業內部缺乏實施會計監督運行機制,會計監督便成了紙上談兵。

3.2市場經濟對會計監督職能的影響

市場經濟以市場自發調節為其最本質的特征。那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監督職能是否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是,市場經濟對會計監督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無疑都是會計工作必須正視和予以回答的。對于第一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會計監督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原因有三方面:

市場經濟首先是一種法制經濟,會計工作的規范化要求呼喚著完善的會計監督機制。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區別之一就是管理方式間接化和管理手段法制化。在市場經濟下,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以法律為邊界,經濟活動中的各種利益關系都必須依靠法律而得以協調,各種經濟行為的合法性必須以法律的最終實現為條件。由此,會計發揮其監督職能,對于防止和避免各種違法行為的發生,保證經濟活動在健康有序的軌道上運行有著重要的意義。

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市場經濟以取得盈利為動力,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標,這是市場主體參與市場經濟活動的共同性,體現在經濟活動中。會計工作必須發揮其監督職能,促進經濟活動的規范化運作。實施強有力的監督。

市場經濟主體多元化,要求有嚴格的會計監督存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經營主體和經營方式趨于多元化,多種經營實體協調發展,各種經營方式綜合運用。這就在客觀上要求有嚴格的會計監督來規范經濟活動,正確處理各種關系,從而為社會經濟活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保證其安全性和高效性。

可見,會計監督職能是否得以發揮,發揮如何,要保證社會經濟活動的高效性,會計監督職能必須得以充分發揮。也必須認識到市場經濟將對會計監督職能產生重大影響。首先,市場經濟的靈活性大大增加了會計監督的難度。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行為“變通”手法多樣,造成會計監督困難。一是隨著市場機制的引入,對經濟活動是否合理合法的界定更加困難;其次,由于就體制本身的缺陷,以及各項配套建設一時還難以一步到位,跟不上體制轉換的步伐,給少數“投機者”創造了便利條件,使會計監督難度增大。再次,市場經濟的開放性,使會計監督面臨新的沖擊。表現在:一是市場價格逐步放開,商品交易過程更加復雜,財會部門難以準確掌握物資采購情況;二是市場上發票管理混亂。買少開多,開假發票甚至不開票,以收據代替發票等現象屢見不鮮,造成發票失真,加大了會計監督的難度。

4 強化會計基本職能的建議

4.1加強會計基礎工作

首先,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是提高會計工作水平的需要。會計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活動,它通過收集處理、利用和提供會計信息,對經濟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從而為改進和加強經營管理服務。督促會計人員從會計工作最基本的環節抓起,不斷改進和加強會計工作,提高會計工作水平,對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起直接作用。保證核算的規范和指標可比,優化會計核算職能。

其次,在精度上,我國現有會計從業人員的業務能力和職業素質尚待改善。培養高尖端的會計人才,更好地實現會計核算職能。

再次,從世界范圍看,對國際會計準則借鑒不夠。會計核算國際化是指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為完成會計核算任務而采用具有國際的相應性、規范性、可比性和適用性的手段、措施和途徑。會計工作具有國際性是一個逐步實現的過程,通過借鑒、協調和統一來達到,這也是我們優化會計核算職能的基本要求。 4.2實行會計委派制

會計委派制是政府部門通過對會計人員的資格確認、業績考核、職權規范、人員任免和報酬統籌等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對會計行為進行監督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機制。通過財務會計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和企業的經營者實施監督,扭轉財務人員聽命于單位領導和經營者的現狀,通過改革財會人員的任免機制,將由各單位領導和經營者任免改由政府部門任免,這就產生了會計委派制。目前,會計委派制還沒有全面推行,會計委派制僅僅在行政事業單位和大企業進行了應用。

4.3提高會計人員綜合素質

學習是工作之本,尤其是經濟發展迅速,要求會計法律、法規、制度走在前列,這強調了會計人員學習的重要性。從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和終身教育中,廣泛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素質,道德素質及其他各項素質。只有會計人員整體素質提高了,會計的職能才能充分發揮。另外,還應該熟悉相關學科知識,使會計人員適應多元化經濟發展,可以應付各種復雜問題。

4.4在企業中強化會計基本職能

企業除了具備國家發行的企業內部監督的規章制度外,還應該結合企業實際狀況,尋找到適合自身的內部監督方法和途徑,既有效的實施了監控又節約了監督成本。

國家發行的內部監督規章制度需要中小企業無條件的接受執行。因此國家發行的內部監督制度考慮的是大多數企業的實際狀況,企業利益必須服從于國家利益。

內部監督仍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企業內部會計監督機制的最終作用就是為企業財務信息真實可靠提供保障,只有擁有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企業才能做好規劃和發展,創造更多的財富。 

4.5實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內部監督考核評比制度

篇(4)

隨著國家整體經濟體制的改革和事業單位管理體制的改革,我國的事業單位漸漸走向社會進入市場,財政部及相關國家部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財務準則與規章制度,其目的就是為了加強企業或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會計工作自身以及所提供信息的質量,以達到更好的為決策和管理服務的目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必須轉變理財理念,做好新形式下的財務管理工作。

一、關于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思考

事業單位共性財務工作涵蓋了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事業單位會計文化建設和事業單位財務隊伍建設。事業單位財務工作非常突出的特點之一是以預算管理為基礎和核心,同時配合政府預算管理要求還需要符合國庫集中支付、收支兩條線、財政撥款結轉和結余資金管理、政府采購和國有資產管理等相關規定。這樣的制度體系在理論上很嚴謹,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部門預算的改革和完善,但在現實中,站在最基層的事業單位的角度上看,離預算管理科學化、精細化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這集中表現在預算編制尚做不到真正科學化和精細化。

盡管財政主管部門規定了特殊情況可以申請預算調整,但從導向上是要“減少”即嚴格預算調整,基層部門對此的反應和策略往往是“追加預算”盡量去申請,“減少預算”盡量去忽視,因為自行申請減少預算會影響次年預算額度的申請,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只能“增”不能“減”的預算調整政策常常事與愿違,對提高預算執行的精確率意義不大,反而可能加重財政負擔。

建議財政主管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從導向上加以改變,允許預算執行一定的“偏差率”和結合實際情況的“調劑率”,避免盲目的絕對化要求。當然允許預算執行的“偏差率”和“調劑率”并不意味著對預算執行放任自流,對預算資金使用效益不管不問,而是要加強預算績效管理、預算公開和預算監督、審計監管等,堅決杜絕財政資金浪費,一經發現嚴懲不待。

二、關于事業單位會計文化建設的思考

事業單位會計文化建設是貫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始終的一項內容,相比預算管理的諸多“硬性要求”,它更是一種強化會計軟實力的“軟性要求”,但必不可少。因為當前會計文化建設的缺失已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會計基本職能的發揮,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問題。

(一)導致會計基本職能虛化

會計的基本職能不僅是反映經濟活動,還要監督經濟活動,但長期強調會計服務于其他工作,導致很多人的觀念里覺得會計只是一種工具,只是正常業務發展和職能開展所需的一部分服務,甚至有些人認為會計只是報報銷,記記賬,就是一個“大出納”,這使得會計的基本職能嚴重虛化,只是“被動反映”和“形式化監督”,效果大打折扣。

(二)導致會計崗位人才迷失化

與其他專業相比,會計人才的培養和成長更顯不易,會計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的職業,說明它本身的技術含量和知識含量非常高,然而,過分強調會計的“服務意識”導致大量會計人才不得不放棄專業提升,服從于所謂的“會計服務”,很多會計人才因此而迷失,甚至形成本不該有的“自卑”和“無用”心理。為此,建議財政主管部門有意識地引導會計文化建設,消除當前的一系列負面影響。文化是無形的,但威力巨大,會計文化應成為會計發揮“正能量”的重要保障。只有這樣,會計反映、監督乃至主動管控的職能才能有效發揮,會計防范差錯漏弊、惡意欺詐,并引導正確決策、科學管理和長遠發展的“正能量”才能持久發揮,會計人才的正常發揮職能和身心健康成長才能真正實現。

三、關于事業單位財務隊伍建設的思考

事業單位財務隊伍建設是做好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基礎和保障,沒有好的財務隊伍和財務人員,就談不上財務工作的提升與優化,甚至可能導致嚴重的財務問題和風險。單位應當加強內部控制,關鍵崗位工作人員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升其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

(一)事業單位應更重視財務隊伍建設

相比企業的自行獲利,自負盈虧,事業單位的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撥款,也就是百姓的“納稅”錢,因此需要接受更多的監管。這決定了事業單位財務更偏重于“規則型”財務,要求各項財務收支符合制度規定,符合監管要求,符合民眾預期。要實現這些要求,不能沒有業務水平高超、綜合素質過硬的財務隊伍,他們將是“規則型”財務的堅實執行者,也是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保障財政資金安全的守護者。

(二)建立財務管理新概念

隨著財政預算管理的加強和財務工作要求的提高,這樣的傳統觀念和做法已越來越不能適應新的要求,事業單位非但不再僅僅需要“出納員”,相反更需要很多的全方位的“財務多面手”,即能滿足賬務處理、資金開支的日常要求,也能滿足日益嚴格的審核管理、預算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采購管理、績效管理等監管要求。

(三)事業單位財務隊伍應區別于企業

從近些年的發展看,事業單位財務隊伍越來越區別于企業,無論在工作內容、工作重點、能力素質等方面都有著不同的要求,因此在隊伍建設和資格認證等方面,基層事業單位和財政主管部門應引起重視并區別對待,為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和路徑,從而一方面培育和充實更適應事業單位特點的財務工作人員和隊伍,另一方面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積極性,為財政資金的高效和安全使用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篇(5)

一、會計的本質

探析會計的本質,首先要明確什么是事物的本質。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本質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系。本質是由事物內部特殊矛盾所決定的一事物區別于它事物的根本屬性。

在我國,對會計的本質的爭議集中為兩大觀點:(1)信息系統論,認為會計是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2)管理活動論,認為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職能。我認為會計的本質可以將上述兩個觀點合二為一。會計的本質是信息指導管理,管理反映信息的系統工程。

下面對會計本質問題的研究成果作一簡要的歷史回顧。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會計本質問題的結論已為中國會計界非常熟悉,“觀念的總結和過程控制”作為會計定義的一般表述,闡述了會計本質是“觀念總結”和“過程控制”的兩者合一。

馬克斯·韋伯,認為“資本主義本質是理性獲利”,而“理性獲利過程和行為是靠會計來調節的”。根據這種論斷,會計的本質應該是“按理性原則來核算和調節經濟活動”。

霍斯金與邁克夫兩位美國會計學家認為,會計的本質是試圖為現代市場經濟建立一個公正、公平的資源配置和運作的考試制度。

美國著名會計學家井夙雄治在其1975年出版的具有國際影響的《會計計量理論》一書中闡明的基本觀點:會計是便于協調各利益集團之間財產經管責任的系統。

美國耶魯大學夏思·桑德教授1997年出版的《會計與控制理論》一書。按桑德的觀點,會計本質,從微觀角度看,會計保證組織契約的實施和推行。

從歷史回顧可見,關于會計本質的理解無非是總結、控制、核算、調節、制度、系統、保證等。從企業管理的情況看,企業總是通過會計信息的反饋來指導自己的管理,最終管理的成果再反映在會計信息上,然后再優化管理,循環往復。可見會計在經濟活動中表現為是信息管理信息的循環系統。因此說會計的本質是信息系統和管理活動的結合,是信息,管理的混合體。會計的本質是一個經濟信息管理系統。

二、會計的職能

會計的職能是指會計的本質功能,是會計本質的體現,是會計在經濟管理活動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換句話說,會計職能就是對會計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簿記有過這樣一段描述:過程越是按社會的規模進行,越是失去純粹個人的性質,作為對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總結的簿記就越是必要。這段話深刻揭示了會計作為一個過程所具備的功能。

首先,從過程的控制來看,對于過程,有人狹義地將其看作生產過程。而對于控制,也有人理解為監督。我認為,這些都是不夠完善的。其一,會計監督是會計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審核經濟業務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對經濟行為進行必要的干預,滯后性是它的顯著特點。而現代意義上的會計更需要將會計傳統的單一反饋功能轉變為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從而形成一種前導型會計。人為將會計監督概念賤予廣泛的含義只會造成人們對會計監督職能理解上的誤差。其二,會計監督的依據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外界環境所制定的標準,這些標準具體表現為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各種法律、法規制度。因此,會計監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環境在施加于會計工作時所形成的功能,并非屬于會計自身之中,它實際上只是構成會計管理過程的一個具體的分支職能而已。由上所述,我認為,會計本質上作為一種管理活動,其過程的控制應被理解為對廣義的生產過程,即包含流通的再生產過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簡而言之,即管理職能。會計也只有作用于這種具體的再生產過程,它的具體職能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另外,由于管理活動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個過程,所以,管理職能又可分為預測、計劃、決策、控制、分析、監督等具體職能。

其次,在觀念總結的理解問題上,也有不同意見。有人將其解釋為反映,也有人將其理解為核算。我認為,將觀念總結理解為核算似乎比較合理。反映過程是會計把大量的數據轉換成財務信息的過程,也就是說,反映不過是對客觀經濟活動事后的真實寫照而已。因而,反映的內涵是消極和被動的。而會計核算則是一種能動的管理活動,從過程看,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從內容來看,它既包括記錄、計算和反映,又包括預測、控制、分析和考核。會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僅對復雜的經濟業務進行搜索、分類、整理、計算及反饋,還要對會計資料進行比較及分析,而這些又都屬于會計核算的職能范圍,所以,我們可以說,核算職能是會計的另一個基本職能。

會計既然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它就必然要求會計具備相應的職能去體現會計本質的要求,以充分保證會計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會計的核算和管理兩大職能,正是在充分體現會計本質的基礎上存在的。會計的本質表明,會計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產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以經濟管理的形式出現。在實際工作中它通過其特有的方法,對經濟信息進行核算處理,并依據自己處理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斷,并進而作出決策,以實現管理的職能。決策是一個過程,包括有確定解決的問題、擬訂各選方案和選定方案三個主要步驟,而會計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顯然是最關鍵的,它實質上充當著管理者和決策者的角色。如果會計核算不正確、反映不真實、預測不準確、分析不透徹,都會導致決策的錯誤。所以,我認為會計的核算和管理職能是充分體現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的本質的。

篇(6)

探析會計的本質,首先要明確什么是事物的本質。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本質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內在聯系。本質是由事物內部特殊矛盾所決定的一事物區別于它事物的根本屬性。

在我國,對會計的本質的爭議集中為兩大觀點:(1)信息系統論,認為會計是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信息系統;(2)管理活動論,認為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其本身具有管理的職能。我認為會計的本質可以將上述兩個觀點合二為一。會計的本質是信息指導管理,管理反映信息的系統工程。

下面對會計本質問題的研究成果作一簡要的歷史回顧。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會計本質問題的結論已為中國會計界非常熟悉,“觀念的總結和過程控制”作為會計定義的一般表述,闡述了會計本質是“觀念總結”和“過程控制”的兩者合一。

馬克斯·韋伯,認為“資本主義本質是理性獲利”,而 “理性獲利過程和行為是靠會計來調節的”。根據這種論斷,會計的本質應該是“按理性原則來核算和調節經濟活動”。

霍斯金與邁克夫兩位美國會計學家認為,會計的本質是試圖為現代市場經濟建立一個公正、公平的資源配置和運作的考試制度。

美國著名會計學家井夙雄治在其1975年出版的具有國際影響的《會計計量理論》一書中闡明的基本觀點:會計是便于協調各利益集團之間財產經管責任的系統。

美國耶魯大學夏思·桑德教授1997年出版的《會計與控制理論》一書。按桑德的觀點,會計本質,從微觀角度看,會計保證組織契約的實施和推行。

從歷史回顧可見,關于會計本質的理解無非是總結、控制、核算、調節、制度、系統、保證等。從企業管理的情況看,企業總是通過會計信息的反饋來指導自己的管理,最終管理的成果再反映在會計信息上,然后再優化管理,循環往復。可見會計在經濟活動中表現為是信息管理信息的循環系統。因此說會計的本質是信息系統和管理活動的結合,是信息,管理的混合體。會計的本質是一個經濟信息管理系統。

二、會計的職能

會計的職能是指會計的本質功能,是會計本質的體現,是會計在經濟管理活動中所具有的功能和所起的作用。換句話說,會計職能就是對會計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所起到的地位和作用的概括。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簿記有過這樣一段描述:過程越是按社會的規模進行,越是失去純粹個人的性質,作為對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總結的簿記就越是必要。這段話深刻揭示了會計作為一個過程所具備的功能。

首先,從過程的控制來看,對于過程,有人狹義地將其看作生產過程。而對于控制,也有人理解為監督。我認為,這些都是不夠完善的。其一,會計監督是會計按照管理的目的和要求,審核經濟業務的合理性、有效性,并對經濟行為進行必要的干預,滯后性是它的顯著特點。而現代意義上的會計更需要將會計傳統的單一反饋功能轉變為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分析功能,從而形成一種前導型會計。人為將會計監督概念賤予廣泛的含義只會造成人們對會計監督職能理解上的誤差。其二,會計監督的依據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外界環境所制定的標準,這些標準具體表現為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和各種法律、法規制度。因此,會計監督很大程度上是外部環境在施加于會計工作時所形成的功能,并非屬于會計自身之中,它實際上只是構成會計管理過程的一個具體的分支職能而已。由上所述,我認為,會計本質上作為一種管理活動,其過程的控制應被理解為對廣義的生產過程,即包含流通的再生產過程的事初、前中及事后的管理。簡而言之,即管理職能。會計也只有作用于這種具體的再生產過程,它的具體職能才能得到充分發揮。另外,由于管理活動包括了事前、事中及事后整個過程,所以,管理職能又可分為預測、計劃、決策、控制、分析、監督等具體職能。

其次,在觀念總結的理解問題上,也有不同意見。有人將其解釋為反映,也有人將其理解為核算。我認為,將觀念總結理解為核算似乎比較合理。反映過程是會計把大量的數據轉換成財務信息的過程,也就是說,反映不過是對客觀經濟活動事后的真實寫照而已。因而,反映的內涵是消極和被動的。而會計核算則是一種能動的管理活動,從過程看,它可以包括事后核算,也可以包括事前、事中的核算;從內容來看,它既包括記錄、計算和反映,又包括預測、控制、分析和考核。會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不僅對復雜的經濟業務進行搜索、分類、整理、計算及反饋,還要對會計資料進行比較及分析,而這些又都屬于會計核算的職能范圍,所以,我們可以說,核算職能是會計的另一個基本職能。

會計既然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它就必然要求會計具備相應的職能去體現會計本質的要求,以充分保證會計管理活動的順利進行。會計的核算和管理兩大職能,正是在充分體現會計本質的基礎上存在的。會計的本質表明,會計作為一種社會現象,產生于管理的需要,并以經濟管理的形式出現。在實際工作中它通過其特有的方法,對經濟信息進行核算處理,并依據自己處理的信息作出分析和判斷,并進而作出決策,以實現管理的職能。決策是一個過程,包括有確定解決的問題、擬訂各選方案和選定方案三個主要步驟,而會計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顯然是最關鍵的,它實質上充當著管理者和決策者的角色。如果會計核算不正確、反映不真實、預測不準確、分析不透徹,都會導致決策的錯誤。所以,我認為會計的核算和管理職能是充分體現會計是一種管理活動的本質的。

篇(7)

一、會計核算職能

1.會計核算職能的概念

社會生產中客觀的經濟活動,具有質量和數量的性質和特點,會計的核算職能,就是要對經濟活動進行數字表述,對其價值數量進行明確的確定,為對經濟活動的管理提供必要的會計信息。會計核算是會計工作日常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會計工作的主要內容。會計核算是對一定時期的經濟活動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進行及時、準確、真實、完整的記錄,進行數量的計算和數據的報告。會計核算的顯著特征就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進行記賬、算賬和報賬,從數量關系上反映和體現經濟活動的基本情況。這種反映和體現,應該是準確的、真實的、完整的,是對經濟活動清晰的數字表述。

2.會計核算的原則

(1)真實。真實性原則,是對會計信息質量的第一要求。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活動、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的數字反映必須資料可靠、內容真實、數字準確。只有會計核算中所記錄和表述的情況與實際發生的情況是一致的,真實的,記賬、算賬、報賬才是真實的,所提供的會計資料和會計信息才是可靠的有用的,會計核算才是有意義的。

(2)準確。所謂準確,就是在會計核算中,有關數字的計算是正確的,對會計事項的處理是正確的,是合理的,是合法的。

(3)完整。在會計核算中,對經濟活動的全過程和各方面都要有全面的記錄、計算和報告。這樣,才能完整地反映經濟活動的實際情況,才能體現經濟活動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會計資料會計信息才會是正確的。也只有這樣,上級領導、有關單位、廣大群眾才能了解和掌握全面正確的會計資料和會計信息,領導作出經營決策,有關單位制定政策計劃,社會和群眾監督才有可靠有效的依據。

(4)及時。經濟活動的發生和發展是動態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要真實、完整、準確反映經濟活動發生和發展的情況,就要及時記錄、計算、報告會計資料會計信息,以便領導決策的及時調整,各部門對經濟活動的及時調控,最大限度地提高經濟效益。

二、會計監督職能

1.會計監督的概念

會計監督就是指在會計工作中,會計人員通過會計資料和會計信息的記錄、計算、分析、檢查,對企事業單位、機關和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財政狀況、財務收支進行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的監督。會計監督職能是會計人員的一項重要的智能,是我國法律所賦予會計人員的法律責任和職權。目前,會計監督職能的弱化,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雖有法律規定,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屢屢發生,會計報表造假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都說明會計監督這一會計人員的職能在不同程度地缺失。

2.會計監督的特點

(1)以財政、財務收支及其有關經濟活動為內容,結合日常會計核算進行,具有連續性和時效性;

(2)以法規、制度、計劃、預算、定額為準繩,對即將進行或已經進行的經濟活動的合法、合理和效益性進行審查和制約,具有一定強制性;

(3)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目的,通過監督引導人們在經濟活動中權衡利弊得失,努力爭取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會計監督貫穿于經濟活動的全過程,主要包括:對財產、資金的監督,以保證財產、資金的完整無缺和合理使用;對預算資金的收入和支出的監督,以保證完成國家預算;對營業收入和成本、費用的監督,以保證用盡可能少的消耗,取得盡可能大的經濟效益;對財經政策和財經紀律執行情況的監督,以保證國家財經政策的貫徹和嚴肅財經紀律。在實行會計監督時,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不予受理;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補充;對違反國家統一的財政制度財務制度規定的收支,不予辦理。

三.如何更好地發揮會計的監督職能

(1)正視會計的地位,積極改善會計履行職能的環境

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證會計資料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有效。這首先就要保證會計監督的法律地位,會計人員對會計資料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負有法律責任,要保證會計人員正確履行會計監督職能,積極改善會計履行職能的社會環境。為了使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取得實效,單位內部要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同時,政府監督、社會監督也要切實到位。財政稅務部門、政府審計部門、民間中介機構、司法監察部門的監督監察也缺一不可。這樣,才能創造良好的會計監督的外部環境,形成監督的合力。

(2)加強政府監督

會計工作的普遍性,會計信息的社會性,會計作用的國際性,都要求政府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監督,也要求政府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加強監管,以保證會計人員正確履行職責,以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對會計人員的管理就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同時,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強化單位領導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責任,使他們切實擔當起領導責任。對不負責任的會計從業人員和單位領導,對其違規違法行為要追究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以維護法律的權威性。

(3)加強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和履職能力的監督檢查

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對他們正確履行職責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的監督檢查,首先是培養會計人員的職業操守,使他們具有履行會計職能的素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履行會計監督職能,恪守職業道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各類經濟活動呈現出復雜化的特點,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這就需要會計人員不斷更新知識和能力,不斷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經濟活動日趨復雜的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從而實現對經濟活動有力有效的監督。鑒于此,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和提高,及時實現知識更新和能力提高,以適應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篇(8)

1.會計主體假設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工作服務的主體。傳統會計模式下,會計主體是物理概念,具有較強的穩定性;網絡會計模式下,會計主體的概念比較模糊,例如“虛擬公司”“媒體空間”等網絡關系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經濟實體。網絡會計模式下會計主體通過網絡系統連接成為開放式組織,沒有廠房,沒有辦公設備,沒有明確的物理實體,依靠互聯網,實現遠程操作和遠程監控。目前,虛擬企業在國內外已經有了不少成功的先例:美國的戴爾計算機公司通過自身開放式網絡組織,能夠在短時間內將供貨商納入自己的網絡,并與其分享設計數據、技術資源和信息;能夠在36小時內為客戶定制電腦,并送貨上門。總體而言,網絡會計模式下會計主體假設應該具備的特征包括:

(1)存在于特定的經濟實體;

(2)系統具有獨立性,系統的經濟業務與其他的會計主體具有良好的區分度;

(3)系統具有資金的管理權,能夠核算并對外報告。

(4)系統能夠與外界進行溝通。

2.項目清算假設

傳統會計模式下,假設企業將以現有狀態持續經營下去,即持續經營假設。這是因為在原有經濟模式下,企業相對穩定,風險較小。而在信息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更為激烈,面臨較大風險,企業隨時都有清算、破產的可能,因此,網絡會計模式下,持續經營假設變為項目清算假設。網絡會計下成立的虛擬公司,是臨時性的,多從事一次易,交易完成之后組織宣布解散,存在周期很短。項目清算假設的基本特點:

(1)項目周期短;

(2)項目成立迅速;

(3)項目具有較強的專業性;

(4)存在清算可能。

3.實時傳遞假設

傳統會計模式下,會計分期假設要求財務信息報告的周期是月、季、年等,具有明顯的周期性。網絡會計模式下,突破了原有的周期約束,實現了信息的實時性,會計分期假設變為實時傳遞假設。實時傳遞假設是指在網絡環境下,企業向社會公眾披露的財務信息是公開、公平的,信息使用者在任何時刻只需登錄互聯網,就可以查閱各類信息,如果信息使用者對信息的質量、準確度有任務疑問,都可以通過留言、郵件等方式與企業互動。實時傳遞假設的基本特征是:

(1)沒有明確的周期,信息披露具有即時性。

(2)信息披露是雙向互動的,而不是單向的。

(3)具備較強的便利性,信息傳遞方法多樣化。

4.在線貨幣假設

傳統會計模式下有貨幣計量假設,即核算必須以貨幣作為計量單位。網絡環境下,企業的資源除了有形資源外,還包括無形資源,比如商譽、市場占有率、客戶黏性、創新水平、人力資本等,僅僅依靠貨幣計量,并不能完整的展示企業各方面的競爭力。另一方面來講,隨著電子貨幣的出現,傳統貨幣受到了較大的沖擊,紙質貨幣的需求減少,幣值穩定性較低,傳統貨幣不斷被邊緣化。在線貨幣假設指以計算機網絡數字符號代表現實貨幣,代替貨幣行使價值尺度(在線價格)、流通手段(電子貨幣)、貯藏手段和支付手段職能。

二、網絡會計模式的會計實務

1.網絡環境會計模式下會計對象

會計對象是會計工作的客體,是一切會計工作的起點。傳統會計工作中,會計對象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在網絡會計模式下,這些會計對象都發生了變化。比如,在對資產的界定中,傳統會計模式注重有形資產,如廠房、設備和土地,并不重視商譽、技術、品牌等無形資產。在網絡會計模式下,無形資產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微軟公司的賬面價值與市場價值的差異,關鍵就在于其擁有強大的無形資產。

2.網絡會計模式下會計確認基礎

傳統會計模式下,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即當期取得的收入或應付的費用,計入當期,無論款項是否已經收付;非當期取得的收入或付出的費用,即使已經發生了款項流動,也不應該計入當期。網絡會計模式下,權責發生制已經不適應信息化的要求,取而代之的是現金流動制。現金流動制下,不僅關注實際已經發生的現金變化,也關注可能和虛擬的現金流量。

3.網絡會計模式下的會計基本職能

傳統會計模式下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和控制,核算是基礎職能,控制是主導職能。在網絡會計模式下,計算機代替人工執行運算和傳輸職能,會計數據輸入計算機之后,自動在后臺進行核算,在極短的時間內給出結果。由此可以看出,傳統的核算和控制職能變為了管理職能,財務人員和管理者無須進行復雜的財務核算,更加專注于處理輸出結果,服務外部信息使用者。

篇(9)

按基本建設的經濟用途分為生產性基本建設和非生產性基本建設。這里我們所研究的基本建設的財務控制工作主要側重于的控制工作。行政性事業單位基建項目包括公益性建設以及國家行政機關的建筑安裝工程,設備購置、勘察、設計、科學研究實驗、征地、拆遷、試運轉、生產職工培訓和建設單位管理工作,主要是為了滿足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

一、基本建設財務控制現狀

目前,事業單位基本建設財務會計只重視會計核算,不重視財務管理。基建財務人員沒有認識到財務會計工作在基建工程管理過程中的作用,只知道埋頭算賬,不能主動投入到資金籌集、概算、招投標、合同談判等經濟活動中,使財務只有會計核算職能,而無財務管理職能。

二、基本建設會計的兩大職能

行政性事業單位基本建設是一個特殊的物質生產領域,具有規模大,持續時間長,投資額度大,涉及面廣,質量要求高的特點。基本建設項目會計是以貨幣為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方法對建設單位經濟活動進行系統、全面、連續的核算和監督的管理活動。

核算和監督是會計的兩大基本職能,在基本建設工作中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首先,會計的核算職能,又叫做反映職能,主要是負責基本建設單位日常的會計核算,包括歸集物資采購各項原料的成本與費用、各項工程建設項目的在建工程成本與費用、完工后各項工程的成本與收益等等,核算功能是基建項目會計的基本職能,貫穿于項目的始終,通過記錄、計算、整理和匯總并通過記賬、報賬等程序全面完整的反應基建項目各工程的過程和結果,確定單位基本建設的經營狀況。其次是會計的監督職能,又叫做控制職能,主要是根據國家的政策法規以及企業的內控制度等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合理監督,包括基本建設的融資控制、投標控制、原料采購監督、施工中成本控制、經營中風險控制以及完工后賬款控制,通過分析會計資料、評價工程成果及時調整計劃,來改善經營管理。

三、財務控制的發揮機制

事業單位基建項目會計貫穿于基建單位運營的始終,從投標到完工結算,其核算和監督的職能作用也從頭到尾影響著單位的全過程。這兩種職能的發揮機制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事前控制

這部分工作是財務控制的基礎,包括預算管理,物資的采購和資金的籌措等方面。預算管理是在對基本建設項目的建設規模,項目實施進度等進行研究并基本確定的基礎上,運用會計上的方法,確定基本開發項目所需資金總額及合理估計建設期內各期資金使用計劃。預算管理有助于單位基本建設項目的成本控制,是資金籌措的重要依據,對于確定融資方式、進行經濟評價企業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企業風險。

基本建設的投資量大,國家財產安全面臨的風險也高。在事前控制這一環節中,包含的基本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是風險控制的重要內容。可行性研究,應通過現場調查和必要的勘探,對擬建項目所涉及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環境、技術等方面的重大原則問題進行全面研究論證。其結論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是決定項目成敗的關鍵,可靠性和準確性越高,企業對項目面臨的風險也就越了解,企業在此基礎上做出的決策也更有利。可行性研究對基建單位的成本控制具有決定作用。

2、事中控制

這是基建單位財務控制關注的重點。以成本控制為例,行政性基建單位應當認真執行會計法律法規、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的各項規定,劃分經濟責任,做到權責明確。再者,基本建設項目實施單位對在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帶來的費用風險,設立目標成本,對成本進行預先控制。在建設過程中,必須加強建設現場的管理工作,加強建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把好正在建設項目質量關,擇優確定方案施工,并觀察是否有偷工減料行為,是否使用假冒偽劣建筑材料,嚴格工程施工中技術變更聯系單的簽證管理。定期審計在建項目,嚴格實施財會監督,及時反饋真實、準確的會計信息,這樣堵塞了漏洞,控制了投資,降低了工程成本。

成本控制中必須重視資金支出的管理。在日常建設過程中,資金的支出一定要按照相關的規章制度進行,確保厲行節約,防止損失浪費。根據實際情況,確需增加支出的,必須按規定經審批后調整。基本建設項目撥付資金的多少是按照工程完工進度確定的,一般程序是:監理部門審核承包者填報的期中支付證書,根據提供的支付結單報表及其他資料,審核基本建設項目內容、數量、單價、金額等,然后由基建科(處)審核確認,并由其相關人員簽字,由財務部門支付款項。

由于行政性事業單位基本建設的資金主要來源于銀行貸款、國家撥款等,其內部控制制度越健全,實施情況越好,發生的額外費用就越少,資金利用率就越高,單位面臨的資金風險、債務風險就越低,也就越有利于基建單位進行風險管理。

3、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涉及的內部控制內容及其細小和瑣碎,因此是極易被財務人員忽略的一個環節。基本建設項目竣工后,各種設備、材料需及時清點退庫,認真清查盤點,做到賬實相符,另外,應及時同建設項目的有關單位辦理各種結算工作,建設單位應當對決算數據嚴格把關,保證其合規和完整,并于竣工驗收后將建設項目的結算資料報送財政部門,進行結算。決算審計必須堅持全面審計,按審計結論及時辦理固定資產移交。

在事后控制中,可以對比預算和實際支出,通過對比,發現在基本建設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作為進一步工作的經驗,可以有效的降低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的風險;同時,也是對下一個項目進行風險評估的依據。

參考文獻:

篇(10)

一、傳統會計職能以及核算的特點

監督與核算是傳統會計的兩個基本職能,核算職能是指財會人員以會計準則為依據,運用一定的方法和程序,系統、全面、客觀、準確、及時的將與會計主體有關的經濟事項以會計語言表達出來;監督職能則實施把控會計主體經濟活動是否按相關法律政策、內部制度有序的進行,并時刻關注會計主體資產的安全。除此之外,傳統會計職能中也包括了參與企業經營決策、控制企業經濟活動過程、分析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預測企業發展前景等,但是受到傳統會計核算手段及核算工具的制約,除基本職能外的其他職能發揮空間相對有限。

在電算化或手工會計環境的環境下,會計核算工作的主要能容都是結合本企業實際情況科學、合理的設置會計賬戶,將企業日常發生的經濟業務轉換為會計語言,并進行記賬、報表,兩者不同的是在手工操作的環境下,會計核算使用的工具主要是計算器、算盤等,而在電算化環境下則會使用到電子計算機等一些現代化工具,相關數據處理的效率均大大提升,會計人員從日常繁雜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精力去行使其他職能嗎,而且會計電算化、信息化代替傳統手工記賬以及成為一種趨勢。

二、信息化環境下會計核算的主要特點

在信息化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表現為一個高度自動化、業務實時處理的集成系統,賬務處理和企業業務流程之間可以實現無縫對接。

(一)企業內外信息集成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利用現代通訊技術、網絡技術、信息技術,管理信息系統可以把企業的采購、生產、銷售、庫存等業務與財務管理高度集成,而這種企業生產經營各個模塊的高度集成也極大的拓展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性和覆蓋范圍,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控制面不斷的擴大,相關業務可以更好地被組織、調動起來。

(二)業務處理自動化

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將企業日常生產經營中產生及獲取的原始憑證經過審核并錄入到信息系統,系統便可以根據業務類型、業務性質自動生成記賬憑證,保存在財務總賬系統中。財務部門工作人員只需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便可以在財務系統軟件中生成總賬、明細賬和財務報表,特別是對于一些借貸繁瑣的會計憑證可以實現自定義模板處理,業務處理自動化確實大大的減輕了財務人員的工作量。

(三)會計信息的實時報告

財務信息質量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具有及時性,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利用財務軟件和網絡信息技術可以實現會計信息實時處理,財務人員可以根據信息使用者的要求隨時在系統中處理并調取相關數據,企業的管理者便能夠第一時間掌握企業的經營狀況,做出及時、準確的決策。

三、會計信息化對傳統會計職能的影響

會計信息化給會計工作帶來了飛躍式的發展,同時也給傳統會計工作方式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對傳統會計職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從實際工作來看,傳統會計組織體系主要依據會計事務性質的不同而建立,而會計信息化系統中的組織體系則是以數據形態的不同來制定,這顯然會直接影響到相關會計職能。

(一)對會計反映職能的影響

在信息化環境下,會計信息系統對會計信息進行了最大程度的優化,這其中包括了信息收集整理階段以及核算階段。信息收集階段通過高效的篩選保證了信息的真實性,核算階段在智能系統的支持下實現自定義憑證、財務賬簿、財務報表的自動生成,大大提升了會計反應職能的作用。值得說明的是,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中,財務數據源的的確認成為了核算及會計反映中最重要的環節。

(二)對會計管理職能的影響

會計信息化極大的提升了財會人員的工作效率,把他們從繁雜的日常工作中解脫出來,使得他們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事務性的管理工作中。例如:財務人員可以參加內部管理制度建立、業務流程優化、組織架構變革、人員績效評估等工作。除此之外,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會計信息數據可以實時的處理、獲取,最大程度的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會計的管理職能得倒了最大程度的優化。

(三)對會計控制職能的影響

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會計的控制功能作用顯現的更加明顯,他把對業務流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有機的結合起來,并將宏觀控制和微觀控制兼顧,對保障企業的良性發展和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有很大的幫助。會計控制工作的綱領已超傳統管理會計及財務會計理論范圍,融入了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決策論等更多的要素。值得說明的是,在充分發揮會計控制功能時應明確,有效的會計控制是一種科學的系統控制,優化相關信息業必須通過系統的方法實現。現代會計控制的指導思想又是實行全面控制。

四、引導會計信息化對會計職能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強化會計職能

會計職能是對會計工作作用、成果、地位的概括,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會計工作體系也逐漸和世界接軌,會計職能更加明確、成熟。但從實際工作情況來看,現階段會計職能仍然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有逐漸被弱化的趨勢,會計監督是會計工作的一項基本職能,它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內部制度對企業經濟活動進行綜合的協調、全面的監督、實時的控制,以保障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規避風險事件的發生。充分的發揮會計監督職能就應該強化核算職能、強化監督職能、會計向管理型轉變。此外,會計管理職能是會計人員為滿足會計主體的需要,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去,在企業的經營管理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而實際上,會計的管理職能和核算職能也是相輔相成的,二者應該兼顧。

(二)消除不利影響

企業的發展能夠帶動社會經濟的增長,沒有企業間信息的流通以及服務性行業的信息化,則不能全面實現社會經濟信息化,也可以說社會經濟信息化的重點就是實現企業信息化。會計信息化將網絡技術和計算機硬件融入到傳統會計工作中,實現了記賬、對賬、查賬、報表的自動化功能,在提升了會計工作效率的同時,也有一些問題點需要我們關注。

要消除信息化帶來的不利影響,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賬務處理一體化,在信息化環境下,各種數據處理都盡量設定為由計算機軟件自動完成,減少人工的干預,從會計憑證的錄入到到財務報表的輸出,一通到底,整個核算算過程保持高度的嚴密性和連續性,并保證財務報告的及時性;其次,嚴防會計信息失真,加強企業信息化網絡建設,開辟計算機軟件在企業財務工作中的應用領域,并在此基礎上將網絡應用逐步延伸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使企業財務和業務緊密相連,避免會計信息的取得受到人為因素的干擾;最后,保障會計信息的安全,在企業會計信息化安全的問題上,應該堅持成本效益、安全等級、風險預防等基本原則,并分為預防及應急預案處理兩兩個方面:風險預防需要企業對系統操作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定期培訓,并建立起針對會計信息安全控制的管理制度,企業IT人員有必要對重要數據進行加密、備份、定期歸檔保存。在應急處理方面,企業要做好相關預案以應對緊急事件的發生,當系統受損時則立即啟用應急計劃。

綜上所述,會計信息化的使會計工作由原來的以核算工作為主向以管理工作為主轉變,會計人員在企業中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起工作重心逐漸向管理偏移,更多的時候應該以一種管理者的狀態出現。由此可見,在信息化環境下,會計的職能必然發生變化,面對這樣的變化我們要提前調整思路,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上一篇: 關于茶文化的知識 下一篇: 物聯網工程的應用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最新a在线观看 | 一区二区欧美日韩动漫精品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观看 | 香蕉精品偷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中日韩中文字幕 | 精品免费人成视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