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4-03 11:53: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文明的感悟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巧妙點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悟
教材涉及生態文明的內容,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從語匯積累、品詞析句、理解課文等方面人手,適時地滲透生態文明教育。比如,低年級語匯積累教學應把生態文明教育貫穿滲透其中。我們常見的獅子、熊貓、大象、老虎、熊等動物,生活在籠子里,它們為什么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它們自己的家園里?教育學生愛護動物,保護生態文明,思考入與動物、人與自然如何和諧相處。面對教材中無數縱橫交織的生態文明教育契機,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仔細體味,自然地將生態文明教育滲透于教學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二、相機熏陶,讓學生在自行感悟中提升
一、確定教學內容自然生態化,回歸生命生活
生態課堂應該是師生生命力高揚的課堂,是生動、富有生機的課堂,更應該是回歸生活、融通生活的課堂。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主張“生活即教育”,新課程標準也這樣說:“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能與生活分離的‘純道德的生活’。”這些都說明教育與生活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教學內容的確定不能拘泥于教材,而是要根據教材的主題聯系學生生活,進行大膽取舍。
《講文明 懂禮貌》一課,教材上只安排了一個故事“熊小弟丟了什么”,一幅圖及圖上的“請”“謝謝”“對不起”等幾個禮貌用語,還有三張情境圖:“在樓廊里把同學撞倒了”“在辦公室里打擾老師談話”“在教室里問同伴借橡皮”。面對如此簡單的教材,教者應該引領學生圍繞這個主題探究些什么內容呢?
教者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發現大部分二年級學生對運用禮貌用語已經做得不錯,只有少部分孩子缺乏禮貌,但也存在少數孩子雖然知道要講禮貌,卻因害羞等原因不能踐行。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教者把教學內容的重點確定在學會正確使用禮貌用語,并且延伸到講文明的其他方面,拓展了教學內容,真正踐行了生態課堂“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
二、創設活動情境類生態化,立足生命現實
所謂類生態是指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人與文化之間的關系,營造一個以學生發展為主體、一切生態因子之間有機組合與協調運動的和諧的課堂氛圍。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教者可構建活動式課堂教學模式,讓有效的類生態環境融于活動之中。
《講文明 懂禮貌》一課的學習主體是二年級學生,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特點,“活動”才是教與學共同的中介。因此,教者把整堂課創設成一個“暢游文明王國”的大情境,由學生特別喜愛的卡通人物“熊大熊二”當導游,帶領孩子們一路玩、感悟,一路體驗、踐行,從競技場到故事屋再到啞劇院最后到魔法城,這些城堡中的小情境都是學生現實生活的再現,讓學生去認知、體驗、評判并踐行。學生在一個個充滿奇趣的小情境中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言行和更好地進行內心感悟,顯得具體而又真實。
活動情境可以讓學生親歷和回歸所創設的“生活”,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問題情境來體現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這是有別于接受學習和灌輸的重要特征,更是體現生態課堂“生態性”的殺手锏。
三、誘發心靈感動內生態化,激發生命情感
與以往的“征服自然”的觀念不同,《敬畏自然》站在大自然、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人和自然關系的視角,重新進行詮釋、理解與思考,提出了“敬畏自然”的命題,強調“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課文中體現出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發展,應敬畏自然、愛護自然的生態觀。因此,本課教學中,將抽象的道理具象化,把課文中隱含的作者對人與自然關系思考中的生態文明意識顯現出來,是學生對于文章的思想性的感知、領悟的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對生態文明的思考,要以課文為本,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是理解思想內涵的基礎和關鍵。教學導入階段可通過多媒體展示人類科技、自然風光、浩瀚的宇宙圖片、視頻短片,創設引發學生探索、思考的情境,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對課文進行整體研讀,可采用默讀法、圈點勾畫法,在學生初步熟悉課文、感知內容的基礎上設計一些探究活動,以分析、比較、探究和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生活來感知、把握課文內容,只有較深刻地理解文本,才能領會出作者深邃的自然觀和憂患意識,體會課文中所隱含的生態文明意識。
中國茶葉歷史悠久,不僅豐富了物質財富,而且創造了深厚的精神文化———茶文化。中國茶文化根植于傳統文化土壤之中,融合中國儒、道、佛三家思想之精髓,形成了獨具民族韻味的文化現象。在近代社會中又衍生出以茶產地山水和人文景觀、茶的歷史傳說、茶俗、茶詩詞歌賦、茶道、茶制品、茶器具等為內容的茶文化旅游,即以游客體驗、感悟和品味與茶相關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古樸的民情民風,以此來獲得教益的過程。[1]面對污染日益嚴峻的生活環境,以自然生態環境和文化為核心的茶文化旅游深受大眾的喜愛。本文從生態美學角度探索我國茶文化旅游的建設與發展,首先從人與自然、人文精神角度,剖析生態美學思想內容;其次,在生態美學思想指導下,從“天人合一”的和諧發展、構建“三位一體”的產業鏈等方面建設我國茶文化旅游,旨在為我國生態旅游發展提供理論參照。
1生態美學思想內涵
人類從農業文明進入工業文明,再到當代的生態文明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人類文明發展始終是以破壞自然環境為代價的。農業文明時期人類在文化、思想以及技術等方面比較落后,對土地、水以及生態景觀造成極大的破壞。在工業社會中又因工業污染、人口急劇膨脹、汽車過量等問題對能源過度消耗、空氣等污染使得人類生活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近些年來,學者們提出生態文明,是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綜合,以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為核心的文化倫理形態。[2]而生態美學則是基于人類面對城市污染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法和現實需要,也是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型時期的理論指導,其內容涵蓋面較廣。本節抓住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來概述生態美學思想的內涵,以此來探討我國茶文化旅游。
1.1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共生
審視以往的社會發展路徑,生態美學基于生命與非生命之間的和諧之美來重新認識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道家主張“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學思想,強調“天人合一”的思想觀;儒家提出以“仁”為中心,提出中庸、和諧之觀點,生態美學以此作為理論立足點提出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相處。[3]首先體現在人與自然的地位平等上。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自然環境遭到史無前例的破壞,可謂是“節節敗退”,人類占據了主導權,但也因此受到自然的懲罰。其次,人與自然和諧關系還體現在對自然合理開發基礎之上,生態美學思想要求人類在面對自然開發中,要避免粗放式的開發方式,要堅持可持續發展觀,通過人類科學方式更好地體現出自然美。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關系還應該體現在人的生活與自然環境共榮共生的關系上,城市生活被困于鋼筋水泥之中,生活壓力、各種污染也使得人們身心疲憊,人們內心渴望“返璞歸真”,旅游能給游客帶來心靈上的放松,但自己的生活方式無法在旅游中展開,因此,景區整體自然環境顯得尤為重要。茶文化旅游是自然環境與文化的結合,基于自然環境和茶園景觀設計更應該以生態美學思想為指導內容,構建回歸自然的生態文化旅游。
1.2倡導人文精神的回歸
生態美學從人與自然、社會和諧共生、全面發展的角度來指導人類行為,其最終是要倡導人文精神的回歸,將真善美思想重新灌注到人們的思想中,恢復人與人之間健康、友善、和睦共處的生存狀態,還原自然、健康的生態系統,從根源上化解生態危機,最終重建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之間和諧的關系。人文精神的回歸有助于在追求經濟發展過程中,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最大限度地發揮自然生態環境的優勢來打造茶文化旅游,使得人類在與自然和諧發展中體會精神的愉悅,心靈的自由超脫,實現人類社會的和諧統一。
2生態美學思想指導下我國茶文化旅游的發展
我國茶文化旅游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其存在旅游產品功能單一、未充分發揮自然景觀優勢、茶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無法突出各地特色,導致全國茶文化旅游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基于生態美學思想指導下,本節從“天人合一”的和諧發展觀、構建“三位一體”的產業鏈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兩方面來探討我國茶文化旅游的建設。
2.1“天人合一”的和諧發展觀
生態美學思想與茶文化內涵均立足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從儒道佛哲學思想出發,構建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統一的生態觀,強調“天人合一”的和諧發展。我國是茶葉大國,種茶、制茶以及飲茶歷史悠久,孕育出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文人墨客常用詩詞歌賦來表達品茶時的感悟與情趣,形成了茶藝、茶道、茶詩、茶歌舞等文化形式;平民百姓常以茶禮、茶俗以及茶事等表達特定的行為和態度,構成各個地方的不同風俗習慣,如藏族喝酥油茶、傣族喝竹筒茶、吃涼拌茶,這些不同茶俗也體現人與自然的適應性。從整體上而言,我國茶文化內涵是以尊重自然為前提,以茶來協調各種關系,體現出人與人之間互愛、互敬、互助的大同思想,以茶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雅心,以茶培養廉潔之風的倫理道德觀。[1]茶文化旅游為游客帶來優美的自然景觀的同時,也讓游客了解和感受到了茶文化,欣賞到了各個民族不同的風俗習慣,感悟其豐富的自然美和人文美。各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茶園,茶葉也成為了種茶地區重要的經濟支柱,在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4]當前各個地區的茶園都在積極開展茶文化旅游,依托自然景觀、茶園生態景觀和茶文化內涵,發揮茶產業的附加值,組合茶文化旅游產品。如武夷山印象大紅袍、杭州西湖茶墅均是依據當地自然人文景觀開發的豐富的茶文化旅游產品。武夷山和西湖是全國著名的景點,本身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大紅袍和西湖龍井茶葉品牌也是全國聞名,大紅袍的制作工藝已成為國家非物質文明遺產。武夷山大紅袍是當地著力打造的文化旅游品牌,張藝謀將大紅袍的茶文化工藝、茶道精神、茶歌舞、自然景觀特色等融于現代舞臺藝術中,用藝術形式展現自然、藝術和人文景觀的和諧共融。無論是自然景觀、茶文化還是其它的人文景觀都是自然的一部分,茶文化旅游唯有堅持“天人合一”的和諧發展觀,尊重自然、遵守自然規律,才能使人類與自然共生共融。
2.2構建“三位一體”的產業鏈,打造茶文化旅游品牌
生態美學思想要求立足于人與自然平等之上,運用科學的可持續發展觀重新審視人與自然、文化與自然的關系,構建茶產業、茶旅游以及茶文化“三位一體”的產業鏈,打造區域茶文化旅游品牌。一方面通過產業鏈管理模式,嚴把茶葉質量安全關,另一方面通過茶文化旅游作為推廣茶葉品牌和傳播茶文化的窗口。我國茶文化旅游發展勢頭較快,但各地茶文化旅游產品基本是以觀光、購物為主,并沒有完全發揮茶文化旅游的優勢,因此至今未形成茶文化旅游品牌。筆者認為要改變這一現狀,需要以市場為導向,深入實地調研分析游客的喜好和心理需求,以體驗為主開展不同形式的旅游產品。比如結合當前養生觀念,茶文化旅游可以打造特色的休閑養生游,在自然優美的環境中,在欣賞茶藝表演、感悟茶道、品嘗茶飲等過程中讓游客感受茶文化帶來的身心愉悅和精神的滿足。還可以針對不同的客戶群體,設計不同的旅游項目,如針對青少年求知、好奇的心理特征,可以借助夏令營活動的形式打造純文化旅游線路,將茶的歷史發展、人物傳說、茶器、茶俗、茶詩歌、茶書法、茶對聯、茶制作生產等等串聯成整體,并突出游客的體驗,如讓其參與茶樹的采摘修剪、施肥抑或茶工藝制作過程。茶文化旅游品牌的構建有助于促進茶產業的發展和茶文化的傳播,茶產業的發展又能幫助宣傳茶旅游和茶文化,茶文化內涵賦予茶產業與茶旅游深厚的人文精神,三者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也正是生態美學思想和諧發展的內容。
3結論
生態美學是基于人類生存危機的背景下提出的科學理論指導,以重新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地位和關系為核心,倡導人類轉變了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旨在幫助人類走出以自我為中心的誤區,形成“以人與自然、社會達到動態平衡、和諧一致的處于生態審美狀態的存在觀”為科學的價值觀,以此來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5]茶文化旅游以此作為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關乎人類生存的必然選擇。茶文化旅游的健康發展還需要國家宏觀調整給予正確的引導和支持,有效控制自然生態資源開發的規模和數量,以防止造成人力、物力、財力以及資源的浪費。同時還需要建立完善茶文化旅游發展的社會機制,用法律、地方法規規范市場發展,使人與自然走向和諧發展的道路,促進我國茶產業和生態旅游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維錦.茶文化旅游:一種新的文化生態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態旅游為例[J].學術探索.2007(2):137-140.
[2]曾繁仁.生態存在論美學論稿[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45.
[3]張駿、方法林、盧鳳萍.基于生態美學視角的鄉村自然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安徽農業科技.2011(13):7967-7969.
二、傳統生態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礙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至關重要的傳統文化傳承渠道,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理論傳播基礎。在社會轉型期,受經濟利益取向和價值觀念多元的沖擊,大學思想政治教學對傳統生態文化的內涵與價值認知不足,傳統生態文化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諸多障礙。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理念障礙。教師是文化的傳承者、學生理念的培育者,肩負著引導和培育大學生積極向上的價值觀、世界觀的歷史使命。然而,思想政治教師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導入優秀傳統生態文化方面存在著理念障礙。一是在大學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在進行課堂提問設計、內容設計時是以考研重點、政策熱點為導向,而對傳統生態文化內容的講解重視相對不足;二是部分教師傳統文化底蘊不足,且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積極性和掌握程度不足。對孔、孟、荀等儒家思想和道家、墨家、法家生態文化思想的系統學習不足,缺乏傳統生態文化知識的現代價值辨識能力,難以將傳統生態文化以生動有趣、樂以接受的方式傳播給大學生,進而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三是教師的評價觀念落后。在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討論和問題回答缺少充實性、激勵性的評價語言,使教師在與學生進行傳統生態文化知識交流中的評價性語言難以起到反饋、診斷與激勵作用。傳統優秀生態文化教育理念的缺失,導致傳統生態文化在大學思想政治教學中難以做到全面和系統,只是點綴和陪襯,不能充分發揮現代生態文明的引導作用。其次,大學思想政治的教學方法障礙。中國傳統生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傳統生態文化主要以文言文的形式存在,對大學生進行這些內容的教育需要以青少年所喜愛的形象生動和富有多種表現形式的教學方法進行。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著“因材施教”“溫故知新”“學思相長”“知行合一”等豐富的教學方法。而現階段,基于教學條件等因素的限制,大學思想政治教學主要以滿堂灌、填鴨式等方式進行照本宣科教學;形式單一,僅有極少數思想政治教師采用圖片、故事短片和現代化多媒體聲、光、影教學設備,或者采用課堂小組辯論、課外信息收集等生動形象、富有樂趣的形式進行教學,難以滿足大學生對傳統生態文化的多樣性、啟發性教學要求。
中國傳統文化包含中豐富而優秀的生態智慧,需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展示和教育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而傳統的教師講授方式,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偶然的課堂提問也主要表現為對學生的考查,難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三,網絡環境因素。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的廣泛普及使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文化存在方式、社會互動與精神活動方式發生了根本改變。在信息時代,互聯網作為重要的信息來源與溝通渠道,大學生與互聯網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已經成為充滿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大學生開闊視野、探究新知的重要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互聯網是繼課堂教學和家長教育之外對大學生知識獲取和價值觀塑造最重要的影響因素。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在成為大學生獲取知識、信息和進行交流溝通平臺的同時,由于互聯網信息良莠不齊,一些負面信息、虛假信息也會對大學生價值觀產生沖擊,造成思想觀念的困惑與迷茫,導致其價值觀的錯誤認知和傳統生態文化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遭遇障礙。第四,社會環境因素。大學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極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傳統生態文化學習既需要教師主動在課堂上推動,也需要良好的社會文化氛圍熏陶與支持。現代大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且多數父母出生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接受傳統文化教育,尤其是傳統生態文化教育的內容較少。受市場經濟中的競爭文化熏陶,這一代父母為了孩子在未來的就業與發展競爭中取勝,對孩子的教育多是“高標準、嚴要求”,希望子女能夠通過大學教育中應試技能的提高,考入知名大學,實現較好的就業。教育觀念的陳舊與錯誤,導致很多家長在子女教育過程中的無知與幼稚,過度追求應試能力和成績提高,而不顧孩子成長的客觀規律,忽視孩子的興趣與自身條件。家庭教育的誤區加大了傳統生態文化融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在社會轉型期,大學生價值取向呈功利化趨勢,注重個人利益忽略社會利益,注重眼前利益忽略長遠利益的現象普遍存在,重利輕義的思想嚴重。這對大學生進行傳統生態文化教育帶來了挑戰。
三、傳統生態文化導入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建議
清明又至,思緒難平,感受頗多。既有感念,又有追思,更有一種對萬木叢生、欣欣向榮,春染大地的驚喜和激動,是一種在春風中關于重生活、新氣候、新追求、新目的的等待與企盼,是一種一年之際在于春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清明關于人們而言,是一種肉體世界的漫游,讓人們在歷史與理想、傳統與古代中追隨中國文明的根源,感悟清明文明的精華,享用清明文明帶來的愉悅,清洗心靈的塵埃,在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中,用清明文明冷卻急躁的心,用先賢愚人的高風亮節比對本人的言行,讓歷史通知將來,讓文明沖刷靈魂。
同時,清明又是一種對清明生態的寄語,青山綠水、鳥語花香、調和靜謐,就是人們對生態清明的逼真感悟。草長鶯飛的陽春三月,清明節帶著她娟秀而動人的面容款款而至,清明時節,天清地明,綠波蕩漾,在孕育夢想與將來的時節里,人們緬懷先輩,遠足踏青,親切地擁抱大地山川,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神往將來,以愉悅的心境迎接重生命的到來。是一次個人踏青、沐浴陽光、擁抱大自然的莊嚴盛典。從這一天開端,心靈上的天人合一與形體上的天人合一在春風和草綠中完成交融。秋冬的積郁可以在田野中大聲呼吁,一吐為快,閑冬的倦怠傾刻蕩然無存。對生命、對任務、對事業,都開端了新的追求和記載;新的追求,催促人們追逐春風,揚馬策鞭;新的追求,鼓勵人們要逾越昨天,發明今天。而大地山川間,“長塘豐草,走馬放鷹;高阜平岡,斗雞蹴鞠;茂林清越,劈阮彈箏;浪子相撲,幼稚紙鳶”,在悠悠春*中,念情轉為豁達,凄冷綻放希望,四處出現的是天人合一的圖騰現象。
在清明節祭奠掃墓,千里趕上墳,追想家族和先祖的榮辱沉浮,寄予對將來的美妙向往。祭亡意在佑生,掃墓不只僅是掃去逝者墓碑上的塵埃,更重要的是掃去活人心里的塵埃,讓生命回歸到生命自身,重歸內心世界的安靜和清明,到達白居易筆下的“性海醇澄平少浪,內心灑掃靜無塵”的境界。站在逝去的親人墓前憑吊,追想先祖的恩德,告慰先祖子嗣傳承和門庭榮辱之事,再次領會到人人間的愛心與暖和。回想不再是生活的擔負,淺笑著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人生永遠是美麗的春天。
閱讀欣賞《鼎湖山聽泉》一文時,人們往往特別欣賞它的語言美、情韻美,而忽略或者曲解了它的結構美。本文并不是“文思迂回曲折,迸發之中,時作回旋”,而是由外到內,由表及里,層層深入。文章開頭部分寫“看泉”、“聽泉”,是寫泉水外在的美;中間部分寫泉水“孕育生機,滋潤萬木”,創造文明,是寫泉水內在的美;前面這兩者都是表面顯見的,后一部分作者進一步開掘,寫從泉聲中得到人生感悟,主題深化了,感情升華了。作者不僅喜愛、贊美泉水的聲音、形象之美,更喜愛、贊美泉水的精神之美以及它對人生的啟迪。所以文章第4—7段并不是寫泉不多、偏離中心,也不是回旋或宕開、為“聽泉”作鋪墊、襯托,而是文章表達愛泉贊泉之情的主體。如果沒有這四段內容,泉水內在的美就無從表現,后面從泉聲中得到人生感悟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認為第4—7段是回旋、為“聽泉”作鋪墊、襯托、蓄勢,是把“聽泉”看作是文章的主線和主題。其實貫串全文的是“泉”,而不是“聽”。文章的主題是表達對泉水的喜愛、贊頌之情。鼎湖山泉水的美不僅在于它的聲音悅耳動聽,更在于它“孕育生機,滋潤萬木”,創造文明,給人啟迪,凈化心靈。在教參“疑難排解”1中也說:“全文是在頌泉,而‘聽’,不過是認識泉的手段。”
再從文章的篇幅看,全文10段,4—7段占到文章近半的篇幅。如果文章近半的篇幅都是回旋、宕開,這樣的文章不就顯得主次不分、詳略不當嗎?未免迂回太遠、曲折過度了吧。
【關鍵詞】
初中語文 生態教學 教育意識 策略
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利用語言文字進行交流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但是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還應該向學生傳達情感社會教育。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樹立生態意識,鼓勵學生多去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使之感受到生態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1.轉變教師思維與文本解讀法
在語文教學滲透生態意識教育,教師應該率先樹立生態意識,以身作則,讓學生能夠學習或模仿教師的行為,從而在自己的心中樹立生態意識。教師自身對生態文明的理解,直接關系到了教師對文本的解讀。因此對文本的解讀也是教師滲透生態教育的契機,教師要敢于打破常規,與時俱進,挖掘潛藏在文本中的生態環保知識。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的《美麗的西雙版納》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轉換一種思維,從逆向的思維方式去解讀文本。首先,教師讓學生整體感知文章:自學生字,了解“美麗富饒”“聳立云霄”“五彩繽紛”等詞語的意識,讓他們感受到西雙版納的美麗。接著讓學生尋找重點段落,《美麗的西雙版納》這一文章的作者主要介紹了什么內容。學生通過閱讀課文,知道作者旨在介紹西雙版納是植物的王國,說明里面的植物多種多樣,生態環境優越。 但是,教師利用逆向思維來培養學生的生態意識,教師就設計了一個教學環節,展示了在西雙版納原始森林中亂砍濫伐的現象,很多生活在西雙版納森林紅瀕臨絕種的動物的圖片,讓學生去感受到現如今西雙版納的變化。由此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認識到原始森林被破壞的現狀。在同學的心靈深處埋下保護環境的火種,讓學生自覺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2.引導學生主動樹立生態意識
引導學生主動樹立生態意識,主要是在課堂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到生態文學的研究領域,與時俱進的對現當代的生態問題進行探究;其次,還可以在教師結束課程的時候,預設一些有探究意義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解答問題,展現自我思考的思路;再來,教師引導學生寫關于環保的作文,讓學生以自己的獨立自主的環保思維方法,去探究環保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如在學習《國寶――大熊貓》這一課文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在文本教育中感受到生態環保意識的重要性,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教師設置了一個問題:還有哪些地方較明顯地表現大熊貓的特點呢? 學生在閱讀完課文,學習了課文以后,知道大熊貓除了體態可愛”這一特點外,還有數量稀少這一特點,學生能從課文第15小節的“正因為……只有1000只左右”,這句話知道大熊貓數量稀少。而且還是“活化石”。教師引導學生去了解收集關于大熊貓數量減少的原因,這就在無意中培養了學生的生態環保意識,久而久之,對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環保意識有鋪墊作用。
3.鼓勵學生參與生活實踐活動
親身體驗比閉門造車更能加深學生對主題思想的印象。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生態教育,首先得讓學生在參與到實踐活動中,自我反省在生活中自己的破壞環境的行為。那同學們切身的感受到環境治理的重要性。或者開展環境保護交流座談會,激發學生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如在學習了七年級的第四章節《動物世界》之后,教師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動物世界中豐富多樣的動物品種,開展了一次《保護動物,熱愛地球》的知識講座。教師在講座開始之前就學生關于動物的課外作業。如,讓學生收集一些關于動物的圖片,讓后向大家介紹這些動物。讓學生收集關于瀕危動物滅絕的原因,進行交流。講一講你家的小動物,或者你跟小動物之間的故事等。教師鼓勵每個學生都參與到這次講座活動中,從自身對動物保護的角度出發,交流感悟,讓學生認識到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實踐活動的方法,不但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獲得感悟,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
4.實現生態意識從身邊事做起
現如今的社會、學校中存在很多的破壞環境的行為,如:隨意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破壞植物,濫捕濫殺等行為。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應該讓學生意識到“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環境應該從自身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爭當一名對環境保護有益的環保小衛士。為了讓學生能夠切身體會到生態與生活的關系,教師可以將語文課堂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如,筆者在學習完《江山多嬌》這一單元的時候,采用逆向思維,讓學生認識到自己身邊的環境,組織了走出課堂,走進校園的活動。教師帶領學生來到校園各處進行考察,用筆去記錄,寫下觀察到校園后的感受;用相片去記錄,真實的發現對各種不文明的行為對校園環境的破壞;讓后用自己的行動去美化校園,撿起地上掉落的垃圾,扶起被踩踏后的樹木花草,樹立公示牌,讓所有的學生一起來愛護學校的環境。回到課堂之后,讓學生畫一畫,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畫一張環保宣傳畫。或者寫一份環境保護建議書,可對個人、也可以對家庭,學校社會發出關于保護環境,愛護地球的建議。并且讓學生談談:你能為環保做一件什么事?活動結束之后,學生意識到了保護環境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要從自己做起。這樣才能保護地球,保護我們唯一生存的地球。
總之,生態文明建設是當今社會的重要方向,要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就要重視生態文明教育。要讓生態文明教育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亮點,在師生之間培養他們的生態環保意識,讓自身成為保護社會環境,建設生態文明中的重要一員。
【參考文獻】
20世紀50年代,W地利學者路德維希?馮,貝塔朗菲提出一個頗為自負的觀點:“生物學的世界觀正在取代物理學的世界觀”。他的這一斷言竟為后來的時展所充分驗證,物理學世界觀向著生物學世界觀的這一轉換還被不少人稱作人類文明上的“第二次哥白尼革命”。
的確,以征服自然為特征的物理學的世界觀是一把雙刃劍,既讓人們享受到科學發展所帶來的繁榮和便利,也帶來了足以影響整個人類生存發展的問題,諸如能源的浪費枯竭,生態的破壞以及人的精神上的危機等等。這都需要用生態學的世界觀去關注和引導,生態文學批評不僅擔當了文學的批評功能,更重要的是通過發掘優秀作品中的生態意識來喚起人們對自我的認識,對世界的認識對文學的重新認識。
在現代文學作品中,沈從文以他作為農民的質樸和對家鄉的摯愛,以他對自然對土地對地球上所有生靈的關愛和珍視書寫了人與自然和諧的樂章。散文作為一種天然傾心于個人性的自由文體,最能折射作者對于宇宙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本文試圖通過對沈從文散文的解讀盡可能地發掘散落其中的生態意識。
一、自然之愛的張揚
“沈從文也走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藝術道路,他為讀者構筑的那個美侖美奐的湘西,超越了平常的地域概念,代表作者心目中生活與生存的凈土。他的《邊城》,他的《鳳凰》,他的《湘西》和《雨后》等,”對天人合一宇宙觀的認可和凡生皆美的泛神藝術觀”以及用湘西這樣一個概念試圖化解原始與現代、自然與文明的二元對立的努力,不僅與當代生態美學不謀而合,而且是生態文明的建設方向,是生態批評的寶貴資源。
作為一名從大山中走出的鄉下人,沈從文在他的作品中傾注了他對自然的濃烈的感情和依賴,在他的筆下,一切自然界的生靈甚至包括山川、河流、動物植物都被賦予了生命和性靈,人在與自然的相處中,是那么平和與寧靜,是那么和諧與自然。
孕育了自然萬物生命的水對沈從文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和價值“水和我的生命不可分,教育不可分,作品傾向不可分。我的人格的發展,和工作的動力,依然還是和水不可分。”對于普通人熟視無睹的云也被賦予了人性的魅力和關懷。“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國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樣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潑,人也同樣那么活潑。海邊的云幻異,渤海和南海云各不相同,正如兩處海邊的人性情不同。河南的云一片黃,抓一把下來似乎就可以作窩窩頭,云粗中有細,人亦粗中有細,湖湘的云一片灰,長年掛在天空一片灰,無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這地方大量產生,在這種天氣下成熟,卻給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發展和進取精神。”作者充分調動自己的感覺聽覺味覺觸覺來盡情享受大自然所給予人的恩惠,即使尖銳嗚咽的嗩吶聲也沒能淹沒他聆聽新發醋的甜米酒開蓋時泡沫泛涌的滋滋聲:“新發醋的甜米酒,照規矩連缸抬到客席前,當眾揭開蓋覆,一陣子向上泛涌泡沫的滋滋細聲,即不曾被院坪中尖銳嗚咽的嗩吶聲所淹沒。”他是用生命去聆聽自然的呼吸,用心靈去感悟自然的律動,從無處不在的生命中體驗到永恒的意義。“我努力想來捉捕這個綠蕪照眼的光景,和在這個清潔明朗空氣相襯,從平田間傳來的鋤地聲,從村落中傳來的春米聲,從山坡下一角傳來的連枷撲擊聲,以及由于這些聲音共同形成的一種特殊靜景,手中一支筆,竟若絲毫無可為力。”
從與人類生存生生不息的水、天、云到作者所看到聽到和感受到的大自然的靜中亦動,動中有靜的和諧樂章,帶給我們的是對自然的熱愛和萬物的感動。作者不僅關注自然以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他更關注和諧自然中的人,“弄船人除少數銅仁船水手,此外全是麻陽人,在二百五十里內,這一條河中有多少灘,多少潭,有多少碾房,有多少出名石頭,無不清清楚楚。水手們互相談論爭吵的事也常不離這條河流所有的故事。”與物質化欲望化的大都市文化相比,湘西樸實的民風和世世代代形成的與世無爭的處世方法在現代社會中顯得彌足珍貴,但這種樸實無華中卻蘊涵深厚的哲學意蘊。“平常日子特別是隆冬嚴寒天氣,卻在這個地方,按照一種分定,很簡單的把日子過下去。每日看過往船只搖櫓來去,看落日同水鳥。雖然也同樣有人事上的得失,到恩怨糾紛成一團時,就陸續發生慶賀或仇殺。然而從整個說來,這些人生活卻仿佛同‘自然’已相融合,很從容的各在那里盡其性命之理,與其他無生命物質一樣,惟在日月升降寒暑交替中放射,分解。而且在這種過程中,人是如何渺小的東西,這些人比起世界上任何哲人。也似乎還更知道的多一些。”
講究“天人合一”的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強調“人與自然是在同一個渾然和諧的整體系統之中的,自然不在人之外,人也不是自然的主宰,真正的美就存在于人與自然的和諧中,最大的美就是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那種化出化入、生生不息、渾然不覺、圓通如一的和諧。”
至于作者筆下的無處不神,無物不怪,人神和樂,人神相戀則充滿了邊區苗鄉的異域風情和人民的宗教情緒及浪漫情懷,對于這種現代人看來野蠻迷信的行為作者卻保持了原始的崇拜和敬畏。“行巫的本地人稱為‘仙娘’。她的職務是‘人鬼之間的媒介’,她的群眾是婦人和孩子,她的工作真正意義是她得到社會承認,是神的人后,狂病即不再發。用通常眼光看來,殊不可解,用現代心理學來分析,它的產生同它在社會上的意義,都有它必然的原因。一知半解的讀書人,想破除迷信,要打倒它,否認這種‘先知’,正說明另一種人的‘無知’。”
這種回歸自然,融入自然感悟自然的心境又和生態批評的核心不謀而和。生態批評的核心就是生態整體觀:它強調“自然是個整體,整體內的所有物種休戚相關”“自然萬物之間存在著普遍的聯系,大自然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有著它自己運動演替的方向。從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流、森林、土地,到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有生之物,都擁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都擁有自身存在的權利。”
沈從文自覺地實踐著這種對自然的熱愛,執拗地守護著自然中的生靈,和他們一同呼吸,一同心跳,一同感受這世界的萬物的美麗和蔥蘢的詩意。
二、真誠溫良的救贖
“在所有現代作家中,始終保持著鄉下人的意識,拒絕被都市同化,并且有意識地在作品里構筑兩個互相參照、互相發現的鄉村世界與都市世界,有意識地將鄉村文明與都市文明對比,將鄉村淳樸、粗狂的人性同扭曲異化了的人性對比,只有沈從文一人。”沈從文醉心于對湘西故鄉的回憶和描摹,有很大原因來自于對都市生活的厭倦和現代生活重壓之下 人性的委瑣,雖然在他生活的年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對物質欲望的追求還遠沒有達到讓人觸目驚心的程度,但骨子里對自然造成的生態環境的惡化和在所謂現代文明侵下人心之不古他是頗有微詞的。
“有一回,一個女孩贊美白鷺,本意以為這些俊美生物與田野景致相映成趣。一個習社會學的大學教授,卻充滿男性的勇敢,向女孩子表示,若有支獵槍,就可把松樹頂上這些白鷺一只一只打下來。這一來,白鷺并未打下,倒把結婚打落,于是留下個笑話,仿佛失戀似的走了。”一向溫和的沈從文在對物質化欲望化的社會投去了訕笑的嘲諷,對逐漸被腐蝕的人的道德和良心又流露出幾分無奈和憤慨。“這是一個古怪的地方,天時地利人和條件具備,然而鄉村本來的素樸單純,與城市習氣作成的貪污復雜,卻產生一個強烈鮮明對照,使人痛苦。湖山如此美麗,人事上卻常常貧富懸殊到不可想象程度。小小山城中,到處是鈔票在膨脹,在活動,大多數人的做人興趣,即維持在這個鈔票數量爭奪過程中。鈔票來的越多,因之一切責任上的尊嚴,與做人良心的標尺,都若被壓扁扭曲,慢慢失去應有的完整。”與西方某些哲學家甚至文學家所認同的文明的墮落首先是從都市的崛起而開始的觀點不謀而合:“本雅明提到大仲馬《巴黎的莫希干人》一書,書中的主人翁決定跟隨他在空中的紙片去尋求冒險,但在城市之中,無論游手好閑者循何路而行,結果總是被引導著走向犯罪。”“像昆德拉說的一樣,土地開始長出了人工建筑,長出了櫛比鱗次的大樓,遮住了人遠望的目光,攔住了去路,并總把人引導向犯罪。”
作家特有的對社會的責任和救贖的意識使沈從文本能地試圖找到一條回歸之路,除了上述的對于自然的回歸外,他希望借助傳統的文化為現代文明開一劑良方,他津津樂道于老紳士的悠然自樂和知足常樂:“至于住城中的幾個年高有德的老紳士,那倒正像湘西許多縣城里的正經紳士一樣,在當地是很有名的,廟宇里照例有這種名人寫的屏條,名勝地方照例有他們題的詩詞。兒女多受過良好教育,在外做事。家中種植花木,蓄養金魚和雀鳥,門庭規矩也很好。因為名氣大,許多不相干的捐稅,不相干的公事,不相干的麻煩,不會上門,樂得在家納福,不求聞達,所以也不用有什么表現。對于生活勞苦認真,既不如車站邊負重婦女,生命活躍,也不如賣菜的周家夭妹,然而日子還是過得很好,這就夠了。”他還希望通過喚起原始的野性的為日益衰落的現代文明注入起死回生的血液,因此他不厭其煩地講述著游俠們的故事,“游俠者行經在當地也另成一種風格,與國內近代化的青紅幫稍稍不同。重在為友報仇,扶弱鋤強,揮金如土,有諾必踐。賭博時用小銅錢三枚跌第,名為‘板三’,看反覆、數目,決定勝負,一反手間即輸黃牛一頭,銀元一百兩百,輸后不以為意,揚長而去,從無翻悔放賴情事。決斗時兩人用分量相等武器,一人對付一個,雖親兄弟只能袖手旁觀,不許幫忙。仇敵受傷倒下后,即不繼續填刀,否則就被人笑話,失去英雄本色,雖勝不武。犯條款時自己處罰自己,割手截腳,臉不變色,口不出聲。”
一、活動目的
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開展系列活動,祭奠先烈、先人、先賢,引導廣大市民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尊重中華傳統,弘揚優秀文化,繼承先賢品格,增進愛黨、愛國、愛家鄉情感,引導廣大市民用實際行動為推動文明城市建設、打造“英雄城市 大愛xx”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二、活動內容
(一)開展祭奠先烈活動。組織廣大干部群眾和青少年、志愿者慰問幫扶復退軍人和烈士家屬,就近就便到革命戰爭紀念地、紅色旅游景區景點、烈士陵園、烈士墓地開展“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獻花、宣誓、學生入團、入隊儀式和成人儀式等群眾性紀念活動,表達對先烈先輩的感恩懷念,引導人們繼承先烈遺志,珍惜幸福生活,匯聚精神力量。
(二)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組織廣大網民和未成年人登錄“中國文明網未成年人頻道”、xx文明網,依托網絡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進行網上獻花、網上祭奠、發表祭奠感言,表達對先烈、先賢、先人的感恩和敬仰。
(三)開展文明祭掃活動。開展“文明祭掃,平安清明”活動,引導群眾不要在路口、小區、草坪、廣場等公共場所焚香燒紙,倡導人們用種鮮花、植樹等文明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推廣手機短信、網上掃墓和家庭追思會等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
(四)開展主題文化活動。利用各類文化陣地,宣傳清明節的歷史淵源與當代意義,宣傳節慶習俗,引導群眾了解清明文化,感悟精神內涵,起到傳承文化,傳播文明的作用;組織中小學生開展清明詩文經典誦讀、詩詞歌會、紅歌傳唱活動,通過個人朗誦、集體誦讀、書畫展示等多種形式,引導人們在學經典、唱紅歌過程中感受清明,接受教育,激發愛黨愛國熱情。組織開展植樹綠化、沐春踏青、風箏比賽等活動,走近自然、關愛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三、活動要求
(一)清明節是我國的重要傳統節日,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極好時機。各縣(市)區文明辦、市直各單位要把主題活動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有力抓手,擺上重要日程,結合各地實際,精心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