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8 16:59: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校教育體系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校安全教育本身頗具矛盾性,被多數人不同程度地忽視,但又沒有人否認其重要意義。從校園層面,校園安全事件頻發方面使得大學校園變得危機四伏,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也暴露出當代大學生適應社會、求得生存能力的薄弱。從社會層面看,構建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也是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基礎;維護校園安全穩定,是構建和諧校園的重要前提和保證。因此,建立科學的高校安全教育體系,對提高大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大學生安全防范能力,促進校園和諧,維護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價值。
一、以三個課堂為切入點的安全教育組織實施體系
將安全教育與第一課堂安全理論課、第二課堂校園文化活動相對接,拓展第三課堂網絡新媒體的教育平臺,可以促成高校安全教育體系三個課堂深度融合、協作互動、資源聯動、互相促進的良好局面。
1.結合安全教育課理論教學,銜接第一課堂
北京林業大學于2004年把安全逃生課列為必修課并納入學分,首開國內高校先河。隨后,部分高校認真研究新時期安全教育的規律,陸續將安全教育課列為學校的必修課或選修課,制定教學計劃,選取科學教材,適當安排課時,并采取一定方式進行考核。與純理論知識授課不同,安全教育的課堂應以理論知識為主線,輔以案例分析、模擬應急訓練、模擬自救演練、防身技能訓練、專題報告會等多種形式。通過安全教育課,大學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防火、防盜、防騙、防止人身侵害以及交通安全和國家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常識,培養大學生在緊急情況下自救自護的能力,這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2.結合校園文化安全實踐,滲透第二課堂第二課堂處于有形教育和無形教育之間,相較于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內容豐富、主題廣泛、形式多樣,具有自主性、知識性、娛樂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是課堂教育的有益補充。在高校安全教育中,要把校園的安全教育與校園文化活動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接受教育,鍛煉能力。如新生入學教育時發放安全教育手冊、宿舍安防小貼士、組織安全知識講座,在高年級學生中組建大學生治安志愿者服務隊和安全學習交流協會,在日常的學生活動中舉辦安全運動會,組織安全圖片展覽和模擬消防演習等,通過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安全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以達到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3.結合網絡新媒體新平臺,拓展第三課堂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充分發揮新媒體的積極作用,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務,是提高大學生安全教育科學化的重要手段。互聯網作為信息傳播的新媒體更加廣泛地深入大學生生活。充分發揮網絡媒介容量大、速度快、覆蓋面廣等特點,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管理和服務,是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手段。高校安全教育可以嘗試通過網絡安全主頁、論壇、微博、微信、QQ飛信、郵件、人人網等方式,主動搶占網絡宣傳陣地,及時安全信息,適時進行安全管理干預,增強分類教育引導的實效性,提高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導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二、以三個轉變為突破口的安全教育質量提升體系
無論在實踐操作層面,還是在理論研究層面,當前的高校安全教育依然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學校應積極完成三個轉變,提高高校安全教育體系的質量。
1.由表及里,加強高校安全教育的實效性
高校安全教育關鍵在落實,目前高校的落實情況遠滯后于實際形勢的發展,或是出現重大案件后才會加以重視,或是重安全管理輕安全教育。前者問題在于預防意識淡漠,后者治標不治本,有形的安全問題可察覺,而學生安全素質不高的隱形隱患危害更大。
在高校安全問題中,教育與管理是相輔相成、不可割裂的,二者的目標都指向于高校安全的保障。加強大學生安全教育,要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引導學生重視安全問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同時,要加強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如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校內各項管理制度,規范日常行為;及時查處發生在大學生中的各種安全問題;落實學校安全防范措施等。
總之,高校安全教育應健全體系,將安全管理與安全教育相結合,將理論學習與參與實踐相結合,促使高校安全教育的有效深入。
2.以點帶面,加強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統性
目前,高校的安全教育多是零散和隨意的,大學生普遍缺乏深入的、系統的安全教育。原因之一是高校安全教育組織機構和領導機制不完善。一般認為,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保衛部門的職責;而安全保衛部門認為其職責主要是學校的安全管理,且無力承擔安全教育工作,等等。原因之二是安全教育力量單薄,缺乏專業師資和專業管理人員。目前的安全教育尚停留在輔導員層面,只是組織安全教育主題會和節假日前后的安全教育例會等。
高校安全教育應該是—個系統工程,齊抓共管與分工負責相結合。大學生安全教育工作,是高校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重要內容。學校保衛處、學生處、思想政治教研室、宣傳中心、后勤管理部等都責無旁貸。應當實行崗位責任制,主管領導指導監督,安全教育中心人員、輔導員、班主任及學生干部貫徹落實到學生個人,使高校安全教育制度化和系統化。3.由此及彼,加強高校安全教育的前瞻性
高校的安定和諧是育人的基本前提,意義重大。對于如何保證高校的安定和諧,存在著一種頗為普遍的錯誤觀念:即單純強調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此觀念指導下,高校會更多地約束學生的行為,制定更加嚴厲的處罰辦法,防止各類事件事故的發生。這種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做法,缺乏前瞻性,看似解決眼下問題,但安全隱患一直存在。只有真正加強學生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引導學生如何避免事故,教會學生如何處理事故,這才是校園安全的根本,才是教育的根本。
三、以三個難點為著重點的安全教育管理保障體系
安全教育的高度、寬度和長度是取得實效的難點。對這些問題,高校要力促三個結合,才能推動實踐教育向立體縱深發展。
1.安全教育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
馬斯洛將人的需要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歸屬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五個層次,并認為這些基本需要對人的生存發展來說十分重要旦缺失或未滿足將會帶來身體上或精神上的隱患,若得到滿足就演變成追求高一級需要的動力。因此,高校的安全教育作為保障大學生生存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不僅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內容,而且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保障。將安全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方面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內容體系,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大學生安全意識和抵御非法侵害的能力,確保高校的安全穩定。
2.安全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
近些年,大學生發生的人身意外傷害和非正常死亡的事件逐年增加,分析事件的原因,發現多是心理障礙造成的惡果。m125-128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心理成熟滯后于生理成熟,心理狀態波動起伏明顯、穩定性不強,且情緒控制能力較差,易誘發校園安全事件。將高校安全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方面通過心理咨詢、團體心理輔導、心理素質拓展等活動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發現自我、提升自我,增強自我心理調適能力,促進學生全面身心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預測、排查、干預、跟蹤"的危機積極應對機制,對出現心理危機的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和跟蹤,防止出現自殘、自殺和傷害他人等事故。
3.宏觀安全教育與微觀安全教育相結合
公共安全是指多數人的生命、健康和財產的安全以及公共生產生活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故、社會安全事故等事件,涵蓋政治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等多個領域。高校是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場所和載體,需要充分發揮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功能,健全和完善高校安全教育體系。
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體系架構的重要性
公共安全教育向大眾普及公共安全知識,以提升公共安全能力,維護社會穩定和人群和諧,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發展科技、傳承文化、服務社會的高地,是公共安全建設的重要板塊。近年來,頻繁發生的高校公共安全事故和嚴峻復雜的國際國內公共安全形勢,使公共安全教育越發成為高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規定動作”。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在構建平安校園,實現學校有序發展,保證大學生成長成才等方面作用突出。就目前情況來看,在我國對民眾的公共安全教育仍處于零散、不正常、低水平、不健全的大背景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整體水平雖明顯高于其他板塊,但仍未達到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有評價及常態化、規范化、科學化、高效化的程度。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路徑是將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視為系統工程,加強內外溝通,整合利用各種資源,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地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體系,以實現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全員、全程、全方位、整體性覆蓋。
二、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體系架構
(一)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管理體系
公共安全教育應該在高校安全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指導下統一開展,實現頂層設計、整體規劃、強勢推進,才能細化分工、明確責任、規范制度,使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科學化、體系化、規范化、長效化。領導小組應該由黨委書記(或主持工作的副書記)任組長,由分管學生工作、教學工作、宣傳工作、安全工作的校領導任副組長,直接領導和統籌協調“公共安全教育領導小組”的各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成員包括教務、宣傳、科研、人事、財務、學生處、保衛、團委、后勤等相關職能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以積極支持和參與全校公共安全教育工作,為搞好公共安全教育教學、課程建設、人才培養、科研立項、教育實踐、經費支持等方面提供組織領導上的堅強保障。
(二)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對外聯接體系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并不能脫離校外世界而獨立存在。不僅教育的內容、目標、環境、對象等深受外界影響,教育本身也需要形成內外合力。學校應主動了解和貫徹落實國家制定的大學生安全教育各項政策法規和標準要求,嚴格參照標準進行建設,主動接受各級主管部門安全教育的建議指導、考核評估等。高校應主動與公安、教育、民政、建設、工商、安監、廣電、婦聯、團委等職能部門形成公共安全教育外部聯動機制甚至組建交流平臺,主動向有關部門通報本校公共安全輿情及安全教育實施狀況。根據國家和地區安全形勢制定高校安全教育要點,參與地區安全教育專項研究,參與地區性的安全教育教學交流活動等。高校要注意與周邊社區配合,將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納入到區域安全工作體系之中,協同聯動,充分發揮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集群效能,形成公共安全教育齊抓共管的局面[1]。學校在做好公共安全教育的同時,應與家長聯系溝通,配合學校安全教育方針的具體落實。雙方進行信息交流、積極搜集典型安全教育案例、開展安全教育經驗交流與科學研究等,為“集成化公共安全教育[2]”做出重要貢獻。
(三)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人才體系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隊伍雖無必要強行實行“專職化”,但也應制定公共安全課教師任職資格標準(要求),只有政治立場堅定,理論素養高、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才能擔任公共安全課教師。為此,校領導要帶頭講公共安全課,發揮示范效應。鼓勵班主任、保衛處骨干等承擔公共安全課程,鼓勵支持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參與公共安全課程教學。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課特聘教師巡講機制,從衛生、交通、消防隊、公安、國安、文化等部門遴選聘用社會賢達人士加盟公共安全教育隊伍,以提高安全教育的趣味性、知識性、實踐性和實效性。另一方面,為提高師資水平,還要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體在職教師繼續教育的培訓系列和教師校本培訓計劃,逐步完善教師培養培訓、交流學習制度,分層次開展培訓工作①,使全體教師每年至少培訓一次,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四)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課程體系
1.完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課程體系高校應將公共安全教育課程納入培養計劃,構建起包括公共安全類必修課和選修課在內的課程體系,并重視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積極拓展多渠道多平臺多方式。注意公共安全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育、大學生就業指導、國防教育課等課程的交叉與整合,注重發揮所有課程的滲透教育功能。2.以思政課為主陣地突出公共安全教育公共安全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教育部“05意見”)。目前,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無論是選修課程還是必修課程,在內容上都會涉及到公共安全問題,這是利用思政課加強公共安全教育的“先天條件”。在這些課程中,公共安全問題零散分布在部分章節之中,思政教師須運用教學智慧,把握“教育時機”,碰到公共安全方面的內容可以“借題發揮”、精講細講。3.在專業課教學活動中滲透公共安全教育為了培養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高校人才培養計劃中專業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占據了很大比例。目前全國高校所開設的各類專業(從本科專業一級門類來看,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來源于某些具體的行業領域,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公共安全問題。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沒有任何一門專業課程與公共安全毫無關聯。就這一點而言,公共安全教育不僅僅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專職”,其他公共必(選)修課程、專業課程任課教師都應該在教育教學中自覺滲透公共安全教育。例如: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大專業包括:預防醫學專業、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專業、婦幼保健醫學專業、衛生監督專業和全球健康學等小專業。這些專業都和衛生公共安全有關,有必要在專業課程體系中增設安全教育課程,在專業課教育教學中進行滲透教育。這種看似零散的點滴教育,恰恰體現了“全員參與,系統孕育”的教育策略。4.開展公共安全專題教育班會、團日活動、青年論壇、講座、黨課等都是公共安全教育的有效載體。如依托“青年者培養工程”,率先在大學生骨干、團干部、青年知識分子等青年群體中開設“人的生死觀”“如何科學對待我們的人生環境”“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什么是國家安全”等內容的專題講座,能夠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幫助大學生切實提升公共安全意識。5.在實踐教學中安排公共安全教育內容實踐教學是深化公共安全課堂教育的重要環節,是學生獲取、消化和掌握知識的重要途徑。如組織大學生對特定區域進行調研和評估,鼓勵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在公共安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公共安全方面的演習演練、技能訓練;組織大學生利用各種便捷的交流平臺對公共安全熱點、焦點、難點問題進行討論評判;組織大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很好地融入公共生活,自覺維護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6.在多種平臺中營造綜合教育氛圍高校要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和大學生的特征需求,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報刊、網站、QQ群(包括班級群、社團群、共青團群、黨員群等)、宣傳欄等平臺,利用現代媒體的視頻和影像優勢,提高公共安全教育的便捷性和生動性。將公共安全教育融入新生入學教育、安全知識講座、宣傳海報、校園網絡宣傳、保衛部門官方微博、安全教育周等多種安全教育活動中,融入小電影、話劇、相聲、攝影、繪畫、文學等作品中,共同營造公共安全教育情境化、大眾化、常態化的良好氛圍。
(五)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考評體系
構建高校公共安全教育考評體系旨在總結公共安全教育經驗教訓,促進教育工作持續健康發展。一方面,高校對本校公共安全教育情況要做好大數據分析,通過建立若干個教學質量觀測點,構建起公共安全教育教學質量測評工作體系,即時動態地掌握公共安全教育狀況,并據此完善教學質量測評機制和教師考核評價制度。對公共安全教育中涌現出來的影響力人物、教學名師、教學能手、優秀團隊、先進事跡要進行適當的宣傳和激勵。另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通過“學生安全意識的建立、基本知識技能的掌握和安全行為的形成,以及學校公共安全教育活動的安排、必要的資源配置、實施情況以及實際效果[3]”等評價標準指標對高校和校長進行督導和考核。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六)構建高校公共安全自我教育體系
“教是為了不教”。高校應引導和鼓勵學生通過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方式拓展公共安全教育成果,讓大學生“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3]。通過黨團組織、班級、社團等組織載體,引導大學生認真學習公共安全理論與應急知識,圍繞公共安全熱點難點問題,組織開展學習討論會,讓學生圍繞一些模糊認識在討論中增進價值認同,增強安全意識。通過學生自發建立學生治保會、自律會、安全協會等安全教育組織,積極開展實踐演練、加強安全防衛指導,進行安全巡查,與有關部門配合排查學校周邊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并處置大學生中的矛盾糾紛[4]。同時,對在維護校園治安和穩定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學生個人或組織要給予適當的獎勵。
[參考文獻]
[1]馮小寧.新形勢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體系的構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1(2):107.
[2]劉江民.構建“集成化公共安全教育”體系的幾點思考[N].人民公安報,2007-03-28(2).
1989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北京召開了“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會議報告明確提出了“創業教育”的思想,引起全世界尤其是高等教育界的熱切關注,獲得了積極的回應。2010年,我國教育部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將高等學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定位為“服務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同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明確指出,要大力推進高等學校的創業教育工作。這兩份重要文件指出,高等學校開展創業教育要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的現實目標,也是實踐科學發展觀、深化高等教育教學的改革,更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這一新時期教育改革發展戰略主題的具體體現。創業教育的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①從當前高等教育發展的總體趨勢來看,創業教育不僅僅是教育主動與社會需要相結合,還是教育與社會相互超越和相互促進,更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整體變革和系統改造,以便更好地適應現代經濟和學習型社會的發展。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的創業者,他們所面對的是一個變化巨大的世界,“倫理價值和道德實踐的全球性差異與全球化市場、供應鏈和勞動力隊伍相結合并加劇了倫理沖突之可能性。”①因此,大學生所需要的絕不僅僅是針對當前市場進行創業的商業技能和素質,而是需要一種全面綜合的素質———既堅持自己的價值觀和文化傳統,又能夠適應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和倫理沖突的現狀;既能產生新的社會經濟需求和生產崗位,又能引領社會文化和價值觀。這些目標要求我們在高等院校創業教育體系中大力加強倫理教育,使學生具備堅定的價值觀和責任感,能夠理解、分析復雜的社會現象,從而擁有既符合經濟規律又符合社會道德和文化要求的判斷力與決策力。
一、高校創業教育的基本模式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界認為,創業教育是在大學生一般素質教育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學生創業素質的要求,其宗旨在于提高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增強大學生自我創業的意識,形成初步的創業能力,掌握創業的基本技能。創業教育體制是一種根本性的教育體制變革,植根于全日制本科教育,既注重綜合文化素質、專業知識和技能、品質、個性、才能、創造性等方面的提升,也強調市場知識、創業技能的學習與實踐。在信息時代,大學生創業教育被賦予了新的內涵,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教育既不同于被動適應社會需要,培養專業對口勝任職責的學生的“就業教育”,也不是僅僅局限于提高學生自主擇業能力和競爭能力的“擇業教育”,創業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具有創新性和創造性的“對社會變化的積極應對能力”。目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體系有三種模式。第一,課堂式創業教育。課堂式創業教育強調創業教育“重在培養學生創業意識,構建創業所需知識結構,完善學生綜合素質”,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結合起來開展創業教育,從而形成了以專業為依托,以項目或社團為組織形式的“創業教育”實踐群體。第二,實踐式創業教育。實踐式創業教育以提高學生的創業知識、創業技能為重點。其特點是進行商業化運作,建立大學生創業園,教授學生如何創業,并為學生創業提供資金資助和咨詢等服務。第三,綜合式創業教育。綜合式創業教育一方面將創新教育作為創業教育的基礎,在傳授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另一方面,綜合式創業教育還要為學生提供創業所需的資金和必要的技術咨詢等服務。在創業教育體系的發展中,建設思路主要是強調創業課程體系、實踐體系、師資隊伍、教育教學模式以及評估體系的建設與發展。②雖然已經有很多學者強調了素質培養的重要性,并紛紛提出了創業人才的素質培養目標,但是往往局限于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很少涉及系統的創業倫理觀念、道德品質、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等。
二、高校創業倫理教育的缺失
當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缺陷在于僅僅將創業教育等同于培養學生市場創業能力的教育,而且把注意力集中在專業知識與經濟創業行動相結合的技術性環節,忽視了真正支持創業活動健康有效開展的綜合素質。從教育的意義上來說,目前國內高校創業教育的核心缺陷,就是創業倫理教育的缺失,具體表現為大學生創業者缺乏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觀。大學生創業教育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和當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模式,不僅僅要培養出好的創業者和未來優秀的企業家,更要使學生學會如何主動地獲取新知、創造新知,將知識轉化成現實的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有學者指出,在發展創業型經濟、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創業教育的意義,就是打通企業精神和道德領域,培養出一大批具有道德與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①目前,在國內高校的創業教育中,關于學習型社會中高等教育的價值目標轉型、學生創業價值觀的培養缺乏反思和關注,僅僅將創業教育視為一種特別強調經濟實踐素質的培養模塊,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倫理價值觀發生分離。由此,造成了教育目標的分裂:創業教育只管經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世界觀、道德觀以及社會責任感的任務交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門。這種情況對創業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造成了雙重傷害:在創業教育方面,創業教育淪為企業主的早期培養環節;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經濟至上主義將會侵蝕個人的道德品質和社會責任感。將創業教育局限于經濟創業活動這一狹隘的領域,會使學生把創業活動誤解為資本逐利天性的當代表現方式,忽視了創業行為所包含的對個人、社會和國家的重大道德價值內涵。有學者認為,倫理與創業活動存在著“強烈的愛恨交織的關系”和“復雜和多面性的關系”,②關于倫理與創業活動之關系的研究已經逐漸成為國際經濟倫理學研究的焦點議題之一。雖然,由亞當•斯密建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認為,經濟不僅僅是一種工具理性,而是嵌于非經濟的社會關系中,并且由特定道德觀念所塑造的。但是,在現代社會,經濟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按照市場邏輯運作的獨立領域,導致經濟理性和道德目標之間發生分裂,對社會和經濟變革、個人主義和自由市場邏輯的考量已經成為理解創業活動的關鍵因素。③不可否認,市場經濟的實質在于充分利用每個人的自利本性,激發人的最大潛能,進而實現社會的整體發展。但是,經濟行為者尤其是創業者的活動無法離開政治、人性和道德而獨立存在,開展創業活動時,人的逐利天性必須接受社會價值觀和道德的制約。創業活動與一般經濟活動不同,它需要經歷一個從私人領域進入公共領域,接受特定社會價值觀的檢驗并從中獲得合法性的過程。因此,創業者有可能要面對更加復雜的倫理問題,如企業所有權問題,內部利益沖突,維護客戶關系等等。此外,在企業創始和擴張時,創業者有可能出現不道德行為,比如企業家在面對巨大的市場壓力時如何堅持價值立場,進行道德判斷,等等。可以說,“倫理問題涉及每一項創業活動的每一個步驟。”④社會責任是創業主體在創業價值觀方面的集中體現。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來看,創業主體的社會責任主要體現在真誠合作的創業品質、嚴謹誠實的創業道德、服務社會的創業責任感等方面,即對合作者、員工、客戶、社會的誠信和責任。但是,在目前的創業教育實踐過程中,常常發現大學生創業者奉行個人主義優先,對合作者不誠實、不守信,對員工缺乏關懷,拖欠工資等現象時有發生;大學生的校園創業活動大多屬于無照經營,商業、稅務等部門對其缺少有效監管,商品質量參差不齊,定價隨意,甚至出售假冒偽劣產品,完全忽視了誠信的商業道德。⑤大學生創業者道德人格缺失的后果則更為嚴重,不僅會直接影響大學生創業行為的價值屬性,也會影響他們履行公民的義務。從目前大學生創業的現實情況看,很多創業大學生都存在信念空虛的問題,具體表現為: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來;看不到創業活動的社會價值和自己的人生價值,對前途抱著無所謂的態度;創業意志薄弱,缺乏對創業的執著和熱情,依賴感強,自信心弱,只想著依賴國家、學校和家庭為自己解決創業中的難題,稍有不順便抱怨他人和社會,缺乏主動承擔責任的自我意識;在創業過程中缺乏團隊精神,部分創業大學生只講索取、不講奉獻,個人主義盛行,缺乏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不能主動融入他人和社會。
近年來,以復旦大學為前瞻的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力試行大類招生制度,2011年起上海大學也將實行重大改革:高考后按大類招生,學生進校時無"專業身份",入讀一年后才確定專業志愿,學校則發揮"經濟杠桿"作用統一調控,這一引入"市場機制"的招生培養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校招生培養體制的"滯后性",吹響了高校教育體制改革的號角,高校教育逐步實現向"嵌入式"教育的過渡。
"嵌入式"這一新的現代名詞源于一種執行獨立功能的專用計算機系統,其核心是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因為有限的存儲空間及市場需求產生的軟硬件協同的codesign設計方法,隨著IT技術的發展和完善,所有帶數字接口的設備都涉入其中,包括電子芯片、器件、存儲器中的軟件等,軟件代碼緊湊化。(《嵌入式應用與開發》吳延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高校教育時間上的有限性與空間上的局域性要求高校教育在堅持畢業生為國家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需要服務的就業體制基本策略下,強調"軟硬件協同"進行改革,進入"嵌入式"教育的時代,這一教育時代的特點就是以經濟建設社會需求為導向,平衡高校硬件管理體制與軟件管理體制之間的關系,使其既相對執行獨立功能又達到相互協同,從而實現高校教育系統的最優化。
高校實行大類招生,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學校"經濟杠桿"與"市場機制"的雙重作用進行"嵌入式"教育,大類招生既體現了專業的市場化,又滿足了學生的專業需求,實現招生體制的最優化。學生不受專業局限的視野,第一年全部接受通識教育,充分了解各專業特點,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方向;學校則根據專業水平、師資力量等測算出各院系可以保證教學質量的招生人數極限,當申請某專業的學生人數高于這一極限時,進行擇優錄取。當申請某專業的學生人數低于極限人數即全部錄取,若選擇人數過低,該專業甚至可能面臨淘汰。對一些較為冷門需加"保護"的基礎學科,學校則啟動"經濟杠桿",通過全額獎學金等方式鼓勵更多優秀學生入讀。
在招生體制進行大刀闊斧改革的同時,高校學生培養模式的改革一觸即發。在社會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大學生思想道德觀念強調利己主義和主體意識;受西方文化與道德觀念影響,心理生理仍處于發展期的大學生容易受到負面信息的沖擊和偏激價值觀的同化。在新形勢下德育工作必須具備人本性與開放性兩大特點,對傳統培養模式的"滯后性"進行改革和創新。大學生個性的發展包括能力、氣質與性格三個主要方面,"嵌入式"教育模式改革就是要結合時代特征,以人為本,從指導思想、方法、結構等方面進行改革。首先,從教育的指導思想上,要推行以學生為本,廢止傳統的家長式和保姆式;從教育方法上,要推行因材施教,形式多樣化教育,廢止傳統的居高臨下式的說教;從教育方法的結構上,從說理傳授為主指導學生逐漸形成學生的自我概念、自我評價與自我監督管理,從而指導學生進行職業人生規劃。
高校"嵌入式"的管理體制主要強調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的結合,最優化處理行政管理效率化目標與學術管理學術性傳統之間長期存在的矛盾。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雖然目前的高校管理體制改革考慮了市場經濟影響的因素,領導體制、投資體制等均呈多元化趨勢,高校實現企業化管理,健全大學董事會、建立現代大學制度等,但是高校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主要體現為強化官本位意識、忽略學術主體作用,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界限模糊、分工不清、相互阻礙。大類招生改革環境下逐漸放開高校辦學自是實現兩者協調嵌入的前提,是管理體制改革的新探索,"嵌入式"管理體制就是要在充分協調行政管理與學術管理的基礎上,建立符合自身發展規律的運作模式。
"學科是按學問性質劃分的知識領域,是高校及專業性質分類的基本標準之一",學科設置與學科建設是高等教育與社會需要之間的重要聯絡點,在高校教學實踐中,許多專業老師都意識到課程設置、專業參考書等學科設置方面與當今市場需求之間存在嚴重的滯后性,畢業生曾出現"零飽和"狀態,即所學非所需。
一、多元化的創業教育目標體系的構建及實施
1.共性目標
(1)培養創業意識。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增強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使學生認識到自主創業是社會進步、自身生存及自我價值實現的需要,是更高層面上的就業,此外還應加強對學生迎戰風險、知識更新、資源整合、戰略策劃和信息資源開發等意識的培養。
(2)健全創業心理品質。主要從六個方面健全學生的創業心理品質。一是確立誠信理念,誠信是做人的第一品質,無誠信不能創造財富。二是積極的處事態度,正確的行為方式,嚴謹的工作作風。三是堅定的成功信念。四是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的競爭意識、競爭精神。五是堅忍不拔的毅力,做事果斷堅決,適應性強;六是能夠忍受壓力、挫折,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緒。
(3)豐富創業綜合知識。創業知識涉及面廣泛,包括工商、管理、金融、財稅、法律、公關等相關知識。還應加強對創業方法的指導,教會學生設計創業方案,掌握創業所需的一般方法等等。
(4)提高創業能力。創業能力是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一般包括專業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綜合能力。專業能力是創業基礎,包括專業基本能力和專業創新能力。經營管理能力是創業的關鍵,包括分析判斷、決策、管理、理財的能力。社會綜合能力是創業的保證,主要包括公關、適應力、團隊協作力以及企業家的素質等。
2.個性目標
對于大學一年級的創業教育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使他們端正創業態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進而明確創業的目的和意義。二年級的主要目標是進行創業知識的儲備和創業心理訓練。鼓勵學生學習并熟練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為創業打下堅實的基礎。三年級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掌握有效的創業方法。四年級的主要目標是鍛煉學生的創業能力。
二、整合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及實施
以重視培養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畢業后續發展能力為主,依托專業學科課程體系的基礎上,把“創業社會常識”“創業指導”等與創業密切相關的理論知識整合進去。還可推進學分制,將必修課與選修課相互結合,從而構建起整合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1.學科課程
在不同的專業學科課程體系基礎上,選擇出適合學生專業及身心發展的知識組成各種不同的課程。如:(1)創業教育基礎理論課程。主要由《創業教育概論》《創業學》等課程構成。(2)創業知識課程。主要由《創業法律基礎》《創業管理學》《創業實務》等課程構成。
2.活動課程
活動課程是創業教育的重要舞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類似創業活動的方式,獲取直接經驗。一方面可在傳統的如學科興趣小組、各類競賽、勤工儉學等各種活動中,把創業教育的任務和要求結合進去。另一方面可開展“創業競賽”“創業論壇”等創業專題活動,鼓勵學生建立創業團隊等。
3.隱性課程
隱性課程主要指校園及周邊環境和校園文化,重在突出創業氛圍的營造和創業平臺的搭建。此外,還要為學生創造培養創業能力的物質條件。如在校園內設立“創業園區”,學生申請的項目方案獲通過后,根據自己的能力開辦一些校內公司或在校內經商等,或由學校組織開辦模擬公司,體驗創業等等。
4.創業實踐課程
創業實踐課程是指為了完善學生創業知識結構,參與現實的創業經營管理工作,多方面訓練學生,增強學生的創業能力和技能,培養學生創業個性的課程。主要是對創業方法的分析和研究,包括創業融資、創業策略、風險投資、市場營銷、創業管理等。
三、靈活多變的創業教育教學模式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創業教育教學模式是決定創業教育成效的關鍵要素。創業教學活動不同于常規的課堂教學,根據創業素質培養過程的特殊性,針對不同階段、不同的教學內容,采取如案例教學、模擬訓練法、互動式討論、模擬仿真教學、模擬游戲、嘉賓訪談等靈活多變的教學形式,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意識與創新精神。其中案例教學是創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教學模式。通過案例研究,能夠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加深學生對創業知識和創業理論的理解,促進對創業方法和創業技能的消化吸收。成功案例使學生增強創業信心,感悟創業理念,理解創業一般規律,從案例思考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分析能力。失敗案例使學生從中培養心理素養,矯正創業計劃中的誤點,調整創業的戰略思路。
四、豐富多樣的創業教育實踐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1.課堂創業
課堂創業實踐可以使學生了解創業過程,豐富創業所需知識,形成合理的創業知識結構。其內容有以下幾種形式:(1)教師可以通過一系列的創業游戲、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活動,讓學生領會創業的真諦并初步體驗創業的含義。(2)通過將創業教育融入專業課的課堂,讓學生在課堂上開展創業技能訓練。(3)通過如“創業者企業經營沙盤模擬”等形式,讓學生自由組成不同的企業,親身體驗企業經營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并通過團隊的力量予以解決。
2.創業活動實踐
可以采用勤工助學、創業計劃書、創業計劃大賽、模擬創業等多種形式,鞏固學生課堂上所學的創業知識,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同時體驗創業過程、積累創業經驗、增進創業認識,使學生的創業知識系統化、具體化。
3.創辦企業實踐
高校可與政府、社會通力合作,建立創業實踐基地、創業培訓平臺等,鼓勵學生自主創業或崗位創業,為學生提供創業指導及后續的企業經營管理咨詢等支持服務。
五、全方位的創業教育支持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1.政策支持
制定推進創業教育的指導性意見,明確高校創業教育的指導思想和目標、實施原則、要求和對策。出臺鼓勵和推進大學生創業的政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為經過專家論證具有良好前景的創業項目提供資金扶持。積極利用政府政策,與地方政府及金融、企業等各方聯手,為學生創業提供稅收、融資、房租的優惠,鼓勵學生創業實踐,對在創業過程中作出成績的學生給予獎勵。
2.制度保障
(1)組織管理制度。建立學校創業教育領導小組,對全校創業教育的規劃、政策等工作進行協調、管理和監控等。成立創業與創業教育研究中心,進行有關創業與創業教育的學術研究、課題申報、學術會議、論壇等。建立大學生創業指導中心,宣傳大學生創業政策和信息,普及創業教育,開展創業指導和專題講座,推廣成功創業者的經驗,負責創業社團的管理工作等。
(2)教學管理制度。可在學分制的運行平臺上,逐步實現主修制、輔修制與重修制、選修制、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固定學年制與彈性學制、自主學習與課堂學習、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等等的互通,并積極采取措施努力推進第二專業、雙學位、雙專業和輔修專業教學,不斷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和就業、創業機會。
(3)法律制度。積極配合地方政府,推進各種創業法律、法規的制度完善與執行。
3.師資培訓
由經濟管理類專家、工程技術類專家、政府經濟部門專家、成功企業家、孵化器的管理專家和風險投資家等人員構成組建承擔創業教育課程教學的教師隊伍。培訓指導學生創業實踐的“創業導師”,為學生創業提供技能和經驗方面的支持。
4.服務體系
加強創業與創業教育的計算機網站建設,為學生就業和創業提供充分的信息。建立大學生創業中介服務機構,為學生創辦企業需要的工商、稅務等方面提供咨詢及資金擔保服務。高校還可與政府、社會團體等各方聯手,健全大學生創業教育信息服務、技術咨詢服務、市場指導服務、創業人才服務等。
5.文化環境支持
加強以創業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大力宣傳創業的重要意義、創業的經驗、成功創業的典型,建設有利于創業的輿論環境、校園創業文化氛圍。
六、多角度的創業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評價體系是創業教育過程中必要的環節和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1)對學生的評價體系。應該實現考核方式多樣化。根據課程的性質、特點、內容,采取閉卷與開卷、半開卷結合,集中考試與階段考核結合,場內完成與場外完成結合,個人獨立完成與小組集體完成結合的方式。(2)對教師的評價體系。體現在教師能力、教學環節和教學效果三個方面。目前主要以學生評估、專家聽課為主來進行評價。(3)對學校創業教育工作的標準要求,是評價的主體。如學校對創業教育的課程管理、師資建設、創業教育教學工作等。通過規范性評價,來判定這所學校是否按創業教育規律辦事,是否依法辦學,是否符合創業教育的長足發展等。
總之,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建設與實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系統工程。相信在高校與政府、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通過不斷地探索、實踐、總結,必將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創業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李家華,劉帆.中國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發展現狀研究[Z].省略.cn,2008-10-09.
[2]曲殿彬.高等學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策略[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7.
二、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學生思想觀念落后,對創業認識不足
雖然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已經開展十幾年的時間,但是從目前的發展來看,高校學生依然存在著對創業的認識不足,思想觀念比較落后的現象。第一、大學生在畢業后首要考慮的一般是到政府機關或者事業單位去就業,創業一般是作為這些單位的“備胎”存在的,越來越多的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涌入了有限的職位中,競爭越來越大。第二、高校學生認為創業僅僅是自己辦公司、當老板,對于創業還處于比較片面的認識,沒有認識到到邊遠地區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為邊遠地區的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貢獻力量也是一種創業。第三、高校學生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創業,并沒有達到創業需要的知識、能力等要求。
(二)創業教育的課程建設存在缺陷
高校在開展一門課程時,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支撐,而且還要有聯系實際的能力。②一方面,吉林省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形式一般是以選修課或者創業培訓班的形式,創業課程的內容對于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知識的運用等方面存在不足。③另一方面,沒有專門的創業教育教材,很多高校創業教育的教材僅僅是對涉及到的學科知識的簡單堆砌,沒有專門的教材體系,嚴重制約著吉林省創業教育的開展。
(三)創業實踐教育發展緩慢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校在開展創業實踐教育活動單一,大多是開展各類創業競賽、組織一些創業大賽,而提供給學生社會實踐、企業實習的機會則比較少,學生的知識過于書本化,無法積累創業經驗。其次,創業實踐教育的實施效果不理想,很多創業實踐沒有有效的發展途徑,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造成創業實踐教育實施效果不理想。最后,創業活動流于形式,一些高校為了發展創業教育也積極開展了各種形式的創業大賽、創業競賽,但是大多數學生僅僅是參與比賽,并沒有真正的將創業計劃付諸實施
三、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創業教育目標體系
造成高校學生創業觀念落后,對創業的認識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高校的原因。學生自身的原因是傳統的就業觀念造成高校學生對于創業的興趣不大。傳統的就業觀念以及社會的大環境來看,創業并不是就業,僅僅是副業存在的,受到這些觀念的影響,學生自身也認識不到創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學生認識不到創業的重要性,也是由于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并不注重創業基本素質的培養,缺乏創業目標體系,高校學生并不具有創業的基本素質,造成高校學生沒有足夠的創業意識,并不具有創業的能力和必備的知識。
(二)尚未形成完善的創業課程體系
造成課程內容安排不合理、教材單一的最根本原因還是在于還沒有形成完善的創業課程體系。吉林省對于創業教育的研究還不夠深入,還不能滿足開展一門課程所需要的理論兼實踐、循序漸進開展課程的要求,使得很多高校在課程內容的設置上缺乏科學性。吉林省高校對于創業教育的認識還不夠深入,沒有將創業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創業教育的內容也脫離了公共基礎課和專業課的內容。
(三)尚未形成完善的創業教育實踐體系
創業實踐是檢驗創業理論知識的唯一途徑,也是對課程建設的延伸和完善。吉林省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傾向于創業理論教育,忽略了創業實踐教育,導致創業實踐教育發展緩慢。高校的創業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必須具備足夠的實踐經驗,吉林省的高校創業教育跟企業的聯系不足,造成創業教育缺乏真實性與有效性。另外,高校為了開展創業教育,組織的創業競賽等活動,因沒有提供完善的賽后幫助機制,造成大學生的創業計劃因沒有明確的方向而擱淺,進一步阻礙了創業實踐教育的發展。
四、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解決就業難的問題。然而由于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理論發展的限制,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省內大學生創業的發展,為了使高校創業教育的目的得以實現,必須加強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
(一)完善創業教育目標體系
高校在開展創業教育時,首先應明確開展創業教育的首要目標是為了培養大學生創業的基本素質。牢牢把握住這個主要任務,積極完善創業教育目標體系,才能為高校創業教育的開展提供方向。完善創業教育目標體系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創業意識、創業品質、創業能力、創業知識。創業意識是指在創業實踐活動中對創業者起動力作用的個性心理傾向,集中表現創業素質中的社會性質,是創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創業品質是對創業者的創業實踐過程中的心理和行為起調節作用的個性心理特征。創業能力是指創業者在創業實踐活動中體現出來的影響創業活動效率,保障創業實踐順利進行的必備心理條件,是影響和制約創業實踐活動最直接的因素。創業知識創業者在創業實踐中所具有的知識結構和素養,決定著創業者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④這四個方面具有獨立的地位和價值,共同構成完整的創業教育目標體系,缺少任何一個方面,都會影響其他因素的展開。
(二)健全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在創業教育目標的指導下,通過課程加以落實的。健全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創業課程體系設置規范化。根據創業學習和實踐的重要程度不同,創業課程的設計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基本素質課程、能力培養課程、實踐教育課程。基本素質課程主要是培養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必須具備的創業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創業品質,讓學生具備創業意識的基礎上,了解基本的創業知識,充分發揮創業能力,最終達到培養學生創業意識的目標。能力培養課程主要是將基本素質課程中學到的創業知識轉化成創業能力。實踐教育課程主要是學生通過參加豐富的創業實踐活動,將創業理論知識與創業實踐有效的結合。⑤
2.健全創業教育教材體系。創業教育教材的選擇對創業教育的開展至關重要。吉林省各個高校在選擇教材時,應針對自身不同的情況,采用適合自身創業教育發展的教材,選擇不僅吸收優秀的國外創業教育的先進理論,而且結合社會成功人士經驗的教材,對這些教材進行規劃,合理應用,最終形成適合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發展兼具自身特色的教材體系。
(三)構建創業教育實踐體系
高校創業教育分為兩個方面: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課堂教學通過課堂將理論知識和基本方法教授給學生,以達到培養創業基本素質的目的,而實踐教學則是教學生如何在實踐中運用專業知識和基本方法。為了達到創業教育與實踐活動的有效統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構建創業教育實踐體系。
1.創建模擬創業公司。通過學生在眾多行業中尋找商機,制定創業計劃,組件創業公司,進行創業管理等過程模擬公司運營的全過程,讓學生了解創建創業公司的實際情況,積累創業經驗。通過自己創建模擬創業公司,學生真實地感受公司運營活動,將課堂教學中學到的知識用到實踐教學,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
2.創建創業教育實踐基地。創業教育不僅需要課堂知識的傳授,還需要課外配套設施的配合。創業教育實踐基地為學生創業提供一個實踐的平臺,是其不可缺少的手段。高校創業教育實踐基地需要政府機關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在建設過程中,給予高校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實現高校培養大學生創業和企業吸收培養的大學生的共贏,達到促進創業教育發展的目的。
注 釋
①盧偉峰.《淺談吉林省高校創業教育的新形勢》.載于《高校講壇》,2013年第3期。
②段華洽,金俊杰.《我國高校創業教育體系研究》.載于《群文天下》,2012年第10期下。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2)05?0034?03
澳大利亞未來學家埃利雅德在《21世紀教育面臨的挑戰》中指出:“未來并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而是一個我們要創造的地方。”[1]這就為教育指明了旨向,其目標就是培養人的創造力。1998年的《世界高等教育會議宣言》明確指出在擴大教育機會的同時保證高等教育的質量,“強調高等教育應培養學生批判、獨立的思維和終身學習的能力,鼓勵創新和多元”。國際化人才應具備全球化視野與多元價值觀,在創新中形成應對全球化問題挑戰的能力。由此可知無論是國內的人才發展規劃,還是世界高等教育發展規劃都突出了創新教育的重要性,因為這是全球化時代培養國際化人才的內在需求。根據這種需求,結合當前高校教育狀況提出構建創業教育體系的構想。
培養創業人才的創業教育體系包括課程設置的改革、學習方式的革新、教學方式的改革、社會活動能力的培養、跟蹤檔案的建立等諸多環節。從目標的向度看,就是強化創業教育、塑造創業環境、建立創業通道,提供創業服務。
一、強化創業教育
我國教育的最初含義是在教中化育,通過上行下效激發受教育者的善性。因此,非常重視教育工作者的學識與品德,強調“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英文中的“education”一詞源于拉丁語“educate”,本義是“引出”或“導出”,后來引申為通過一定的方法,把某種本來潛在于人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基于這種文化背景,西方更強調教育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活動,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自內而外引發出來,以成為現實的發展狀態。現代教育的發展軌跡更接近西方教育的內涵,在教育的諸多功能中首要的是促進受教育者的個體發展,包括個體的社會化與個性化。
高校現行的是專業教育,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職業發展選擇所學專業。為了適應專業內部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又設置了專業方向。應該說這種教育體制正是基于教育促進受教育者個體發展的作用,包括個體的社會化與個性化。但在教育過程中重視了學生個體的社會化,忽略了個性化。創業教育并非只是嫁接性地開設一些針對創業的課程,這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也不現實。在專業課程之外開設大量這樣的課程,學生無法在有限的時間內修完,也會影響教學質量。另外,國內目前還沒有專業性的創業教材,也沒有滿足教學需要的大量專業教師。創業教育是在專業教育中發展學生的個性化。
首先,系統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發展歷程的概論性課程應列入專業必修課。目前高校的專業學習包括公共必修課、專業必修課、公共選修課、專業選修課、實踐性學習和畢業論文的撰寫與答辯。這在一定程度上顧及了學生個體的社會化與個性化發展,但是無論從課程內容還是學習狀態都偏離了學生個體的個性化發展。尤其在就業壓力下出現了重理工輕人文的傾向。在國外如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名校,人文學科并不亞于理工。在學習計劃中,要保證學生人文素養發展需要的課程的比例,保證介紹專業知識與技能發展歷程類課程的比例。缺乏了人文關懷,學生的專業技能再強也是狹隘的,無法從人類發展歷程的視野中定位自己的專業價值。培養的只是為工作而工作的工具化了的具有稍高素質的勞動力,而非推進人類社會發展的人才。
其次,專業學習變教師講授或引導為主的模式為問題解決性的任務型學習模式。公共課應針對學生的社會化特征,培養學生的人類關懷意識、批判性思維,引導學生關注全球化問題、樹立多元文化價值觀。教師與學生根據專業學習與個性化發展的需要,設置學習任務或疑難問題,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以社會調查、交流合作等方式予以解決,鼓勵學生給出富有創造性的個性化方案。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創新意識,自然地激發出自身潛在的創造性特質,結合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個體價值,創造性地解決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再次,要改變只開設《創業經濟學》等一些以名字吸引人眼球的課程和講座的做法。高校可以根據自身優勢整合資源,開設專業性的創業課程。同時向社會開放,打破唯文憑至上的教育機制,選聘有成功創業經歷的企業家及社會人士擔任課程教學任務。[2](178)
二、營造創業環境
一、公益創業教育是創業教育的新發展
一個完整的創業教育組織體系應當包括教學、研究和實踐體系。早在1947年,美國哈佛大學率先開設創業課程。截止到2005年初,美國已有1600多所高等院校開設了創業課程,已經形成一套比較科學、完善的創業教育教學、研究和實踐體系。美國高校創業教育模式有百森商學院――培養創業意識為主,哈佛大學――培養實際管理經驗為主,斯坦福大學――培養系統的創業知識為主等。教育是一項面向全體社會公眾共同利益的事業,具有全局性、全體性、平等性、公共性的特征。教育具有公益性。高校承擔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三大職能,教育具有公益性。高校創業教育與知識的創造傳承、學術科技創新、服務社會促進經濟發展相結合,具有公益性。
公益創業一詞起源自19 世紀英國。“公益創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指在社會使命的激發下,個人或社會組織追求創新、效率和社會利益的創業活動(Gregory,1998)。公益創業既專門針對傳統的競爭市場,公益創業又另外拓寬 “市場”的概念,嵌入了不可回避的公益性和社會性。公益創業強調創業時兼顧社會公共利益,主要類型有以下幾類:(1)創辦兼顧社會利益的非營利組織; (2)創辦兼顧社會利益的營利企業;(3)志愿公益活動和(4)產學研混合型。
盡管公益創業這個概念尚缺乏統一的定義,學者們大多認同其包括創業性和公益性兩個基本的特征維度。公益創業總體上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在社會、經濟和政治等環境下持續創造社會價值的活動,這種活動通過前瞻性地不斷發現和利用新機會來履行社會使命和實現社會目的。遍覽全球,公益創業在歐美發展已20年,歐美國家不斷致力于社會型創業的企業,不僅能夠自身獲得盈利,更重要的是通過公益創業能夠解決社會問題,創造社會價值,公益創業能夠使更多的弱勢群體和貧困人口在企業的幫助下擺脫貧困。
公益創業教育,則指進行公益創業所需要的意識、精神、知識、能力及其相應公益創業實踐活動的教育。在國外的大學里,之前也沒有“公益性創業”的課程設置,學生們多半是通過學生社團協會公益性創業或者管理的。近些年,國外大學開始嘗試將公益創業作為一個有效的社會變革過程介紹給社會服務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國內,公益創業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已開始有很多地區和高校在進行公益創業方面的探索。上海靜安區也提供“孵化器”幫助大學生公益創業等,湖南大學在國內高校中較早進行了公益創業教育研究和實踐,并逐漸形成一套完整的公益創業教育體系。公益創業教育就是對大學生進行公益創業所需要的意識、精神、知識、能力以及相應實踐活動的教育,公益創業教育是公共利益和社會利益導向型的教育,完整的公益創業教育組織體系包括教學、研究和實踐體系。
二、高校公益創業教育價值思考
1.高校開展公益創業教育,體現教育本質和趨勢,有利于樹立高素質人才培養價值取向。公益創業教育體現了教育本質。大學在其發展歷史中,其功能先后經歷了教學、研究與教學、經濟和社會服務,西方甚至提出建立創業型大學的口號。高校開展公益創業教育,體現教育本質和趨勢,有利于樹立高素質人才培養價值取向。
2.公益創業教育貫徹素質教育的方針政策,有利于樹立高素質人才培養導向。公益創業教育貫徹素質教育的方針政策,其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學習、與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創新活動、與服務社會促進經濟發展相結合,有利于有利于貫徹黨的優先發展教育和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指導思想,促進高素質人才培養。
3.高校開展公益創業教育有利于提升學校品牌形象和服務社會的競爭力,形成有利于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土壤。國內外的知名大學許多是通過創業教育提升學校品牌形象和學生創新創業的核心競爭力的,最典型的是被譽為硅谷的“心臟”的斯坦福大學,其師生創辦了惠普、思科、Google、Yahoo、SUN等著名企業。高校開展公益創業教育,建設創新研發機構,培育科技創新團隊,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依靠科技創新平臺,加快成果產業轉化,為提升品牌形象和學生創新創業的核心競爭力作出貢獻。
三、高校公益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以湖南大學為例
基于集群的“公益助學+就業+創業”的產學研一體化的湖南大學公益創業教育模式,形成良好的協同效應和社會和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近些年,由于學校公益創業教育的穩步推進,學校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類活動積極,各項成績斐然:由中國青年聯合會、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等聯合舉辦的首屆“YESPLAN―諾基亞青年創意創業大賽”的決賽中,湖南大學“滴水恩公益基金會項目”獲得金獎。最難能可貴的是,2008年12月,湖南大學“產學研一體化的公益創業教育項目”榮獲了2008年度“中華慈善獎”的最具影響力慈善項目。公益創業教育包括教學、研究、實踐等體系。湖南大學公益創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促進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措施和思考主要有以下方面:
1.構建“公益創業”人才培養體系。一個完整的基于“公益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應當由教學體系、研究體系、實踐體系等多個模塊組成。培養方案應當依據“尊重個性、階梯培養、柔性嵌入”的原則、將公益創業教育平臺嵌入日常專業教學計劃當中,將公益創業知識、能力和實踐課程整合一起,構建公益創業教學、研究、實踐等多個教學模塊,形成“模塊化”集群式人才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
2.建設“公益創業”復合型師資隊伍。“公益創業教育”是一種高層次人才培養方式,要求教師具備寬廣的知識、掌握慈善公益活動的基本技能技術和先進的慈善公益項目管理知識。湖南大學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建設一支復合型的師資隊伍。目前,學校已經形成一支10多人的“雙高”(高學歷、高職稱)公益創業專職教師團隊。學校每年定期派專職教師到外學習,并建立建立長效的師資交流機制,聘請知名專家參與“公益創業”平臺教學,為學生提供國際先進管理經驗,最后以課程群為單位,將教師組織成“公益創業”課程集群的教學團隊,提升師資的整體業務水平。
3.構建“公益創業”職業素質培養和考核評價體系。“公益創業”教育平臺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學生以項目為驅動組成團隊進行項目全過程的實踐,并通過團隊合作式學習培養工作素質,提高協作能力。結合中國教育的實際情況,應建立以下學生評價機制:團隊分為主、個人分為輔的考核方式;隊友考核和教師考核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穩定和淘汰相結合的流動機制。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敢于挑戰風險的能力和毅力。
4.進行支撐“公益創業”的教學資源和實踐基地建設。教學資源和實習基地建設是施行公益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支撐和保障,要在如下幾個方面規劃教學資源和實習基地建設:
(1)教學資源建設。網絡課程資源建設、“公益創業”案例庫建設、“公益創業”教學研究:實驗區積極承擔公益創業教學研究課題,撰寫教材和發表教學論文,積累經驗,推廣成果,起到示范作用。
(2)實習基地建設。實習基地是 “公益創業”的重要環節,學生年進入相關組織進行工作實踐。為了支持這種實踐,需要和有關組織合作,建設實習基地,使學生接觸真實項目開發和管理流程,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做真實的項目,提高學生管理能力和素質。
5.構建系統的公益創業研究體系。創業創業乃至公益研究仍處于它的青春期(Low,2001)。目前,國內大學創業研究機構也非常多,有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創業投資研究中心和南開大學創業管理研究中心等。盡管我國創業學術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績,無論在數量還是在質量方面,我國和國際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公益創業研究更是剛剛起步。必須在公益創業學術會議、學術期刊、從事公益創業研究學者等方面進行努力,構建系統的高校公益創業教育研究體系,有利于高素質人才培養。
6.營造高素質人才培養的校園文化。高校開展公益創業教育要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如斯坦福大學創業教育強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學院與業界良性互動。除了正式的課程以外,學生積極組織和參與相關的課外活動。通過產學研合作建立起來的硅谷為斯坦福大學提供了充足的實訓、實驗基地和研究、開發基地,為師生創業搭建廣闊平臺,有利于創新人才培養。國內較為成功的是清華大學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湖南大學首倡公益創業教育,湖南大學在國家級高新區建立了產學研基地,校長鐘志華院士提出:要形成政、產、學、研、民相結合的自主創新合力,高校營造公益創業教育校園文化。
參考文獻
[1]趙淑雯.論高校創業教育[J].教育科學.2006(4)
[2]房國忠,劉宏妍.美國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及其啟示[J].外國教育研究.2006(12)
[3]胡馨.什么是“Social Entrepreneurship”(公益創業)[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06(2)
中圖分類號:G40-0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4156(2014)07-109-03
近年來,高校資助過程中出現很多新的問題,有待分析研究,尋找解決之策。從工作層面來說,存在資助與教育脫節、管理與服務滯后、制度建設不健全、教育師資不足不專、教育形式單一、經費投入不足等現象;從貧困生自身來說,出現了“等、靠、要”的現象,甚至使用“隱瞞、欺騙、虛假申報”等手段來獲取資助資格,拿錢積極,做人做事不積極,誠信缺失,感恩意識淡薄等現象。因此,加強資助工作管理服務,加快資助評審標準與制度建設,完善資助教育體系,促進資助工作可持續發展是一項新課題和研究方向。筆者從資助教育現狀、原因分析及教育體系構建等方面進行探討研究,為今后資助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一、貧困生資助教育現狀
雖然貧困生資助體系日趨完善,國家無償資助、社會力量贊助、高校自籌資助等資助形式多樣,資助等級多樣,物質獎勵豐富,評選條件較詳細,但資助教育仍不完善,各高校都有自己的安排,沒有形成規范、科學的教育體系。此外,資助前、資助中和資助后存在脫節、斷點現象。
1.資助標準界定難,資助前期教育空白
國家資助、社會資助和學校自籌資助經費,對于在校貧困生和貧困生家庭來說是一件大好事,幫助其順利完成學業,踏上社會就業,再回饋社會回報祖國和學校,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恩報德,同時,對于貧困生家庭減輕負擔,促進家庭經濟發展和生活質量提升發揮很大的作用。但是,在現實中,一些貧困生不但不珍惜,反將資助看作自己應得的,放松對自己的嚴格要求,在學習思想、生活作風、工作積極性等方面表現懶散,誠信缺乏、感恩意識淡薄,個別學生甚至采用“隱瞞、欺騙、虛假申報”等手段來獲取資助。這說明,我們在貧困生申報資格認定、資助程序、資助前期教育等方面存在“漏洞”。在前期教育方面,需要做好資助教育計劃,開展一系列教育活動,教育和提醒學生,從思想上說明資助與感恩是并存的,從行動上告誡學生“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2.資助中期教育松動,管理與服務沒跟上
物質獎勵有了,但精神資助遇難題。學生在接受資助的過程中通過提交貧困證明、個人申請、綠色通道辦理、班級考查、院(系部)審核、學院復審等,可以說層層審、級級報,最終公布名單享受到資助。而在這個過程中,實施的教育內容主要宣講國家政策、學習有關文件等,而誠信與感恩教育、情感培育、義務服務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等教育內容缺乏,教育場所不固定。同時,對于獲得資助的貧困生的后續管理與服務也存在問題,資助程序走完后,貧困生獲得物質獎勵,生活得到改善,但如何更大地發揮資助的作用,更好促進獎勵與鼓勵、獎勵與自立自強、獎勵與參與管理服務等教育工作效果的發揮,值得去思考與探討。一方面,需要加強對貧困資助生的幫扶;另一方面,需要加強教育與管理,鼓勵受助者參與學校、社會建設工作,以行動感恩回饋。
3.資助后期教育斷點,后續跟蹤與反饋信息機制不健全
在資助獎勵未下發期間,各高校組織開展一系列誠信感恩教育和思想幫扶教育,鼓勵貧困生走自立自強成才之路,學會學習,學會感恩,學會做人做事,以行動回饋學校、社會和國家。但在資助后,對貧困生的后續教育出現斷點,對于貧困生思想與心理變化、其職業規劃、就業創業指導及今后發展等方面,教育幫扶與關注較少;對其離校實習、畢業就業等后續跟蹤服務較少,未能及時了解掌握貧困生就業發展信息,未能進行收集、分析及總結,無法為后續貧困生資助工作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4.教育師資不足,教育體系未形成
當前,高校資助教育人員由資助管理教師、輔導員組成,其中輔導員是主力。從學生入校申請綠色通道、貸款、助學金、勤工助學崗位等都是由輔導員經手辦理,輔導員是整個資助的宣講者、組織者、實施者、引導者等。輔導員多重身份并存,使其難以較為專業地開展誠信感恩教育和感恩實踐教育活動;資助教育計劃性不強,教育形式單一(多以報告、講座為主),教育內容不全(只是強調誠信、感恩教育),教育活動缺乏針對性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形成較完善的資助教育體系,十分必要。
二、資助教育缺失原因分析
資助教育出現空白、松動、斷點等現象,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如社會環境因素、家庭因素、網絡不良信息沖擊、學校教育缺位、學生自身等。筆者主要從學校教育層面和學生自身兩個方面進行深入分析。
1.學校教育層面的原因
學校強調以教學為中心,注重專業知識傳授、專業技能培養,加強思想、心理、安全、就業等方面的素質教育,但對學生的誠信感恩教育比較匱乏。在評定獎助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崗位申請等過程中,雖然有一系列的申報條件、評審標準以及執行程序等,但缺少資助與教育之間相互制約機制,平時開展資助教育也相對較少,開展典型事例教育活動尤其不足,因而出現了貧困生享受資助是“理所當然”,“等、靠、要”,甚至“隱瞞、欺騙、虛假申報”等現象,擾亂了整個資助工作。
2.貧困生自身層面的原因
大部分貧困生能誠實說明自己的家庭情況,在校表現積極,學習認真,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家庭分憂解難,具有自立自強精神。他們一方面通過申請資助解決自身困難;另一方面,通過參加有償勞動,如勤工助學、假期工等以及積極參加各種義務勞動,以行動來回報社會、國家和學校。小部分貧困生表現一般,有“不勞而獲”的思想,認為“我”是貧困生,資助應當給“我”,思想上不積極,行動上也“不積極”,拿到資助后亂花亂用。一些人“冒充”貧困生,通過開具虛假證明、胡亂編造事實等騙得資助,不講誠信,更不可能講報恩,缺失基本的做人之道。
當然,社會環境、家庭教育、網絡不良信息等也是造成當代大學生誠信缺失、感恩無力的重要因素。關注貧困生,資助貧困生,更應做好貧困生教育工作,使其知恩、識恩、感恩。因此,高校應加大宣傳教育和投入力度,建立資助評審標準,規范貧困認定程序,加強資助制度建設,完善資助教育體系,建立一套規范科學的資助體系,推動資助助人、育人、感人的良性循環。
三、資助教育體系構建設想
資助教育內容包括思想與心理教育、誠信與感恩教育、資助項目教育(政策、文件、操作平臺等內容)、感恩實踐活動、職業規劃與就業幫扶教育、責任意識教育等。資助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何形成完善、科學的教育體系,形成一套適用的資助教育課程計劃,而不是簡單地以報告、講座等來完成所有教育內容,如何構建資助教育體系,形成合力,促進貧困生綜合提高和全面發展,要求從資助教育機構建立、教育教學計劃安排、師資力量培育、教育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探討與研究。
1.建立資助教育組織機構,搭建資助教育平臺
資助教育是高校長期開展的一項重要教育內容,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擴招,大學生人數逐年上升,貧困生人數占高校學生比例加大,關注貧困生,幫助貧困生順利完成學業、就業,是高校、社會、國家及貧困家庭所關心、關注的。資與助,不僅是給予資金幫助、物質獎勵,重要的是如何助人育人,給予精神幫助與鼓勵;國家、社會給予的是資金或物質獎勵,而助人育人關鍵看高校。高校建立資助管理與教育組織機構是做好資助工作的重點。目前,很多高校都設置了主管學生工作校領導-學工部(或學生處)-校級資助科-院系資助工作組-班級資助委員等多級領導機構以及學生個人申請-班級推薦初評-年級評審-院系審查-學校資助科審核上報等多層評審機構。但是,資助教育機構不健全,仍以輔導員為主,以資助科為輔,“專任專職”教師缺乏;以報告、講座為主,平常考試考查為輔,實踐教育活動較少。建立健全資助教育機構,全員參與、全程設計,形成健康、科學、合理的資助教育平臺是當前或今后資助工作的一項重點。以資助科為平臺,設立學校資助教育教研室,以思想、心理、誠信感恩、就業等為主要教育內容,培養“專任專職”教師,建立資助教育師資隊伍,學計劃,并將教學學時數列入正常教學計劃中;開拓資助實踐教育活動項目,鼓勵貧困學生以義工、支教、支農以及勤工助學、假期工等形式回報社會、國家、學校,形成良好的資助教育平臺。
2.完善資助教育教學計劃,推動全員全程教育
當前,資助教育處于無計劃、無學時、無師資的“三無”狀態,部分高校重“評”輕“教”(教是安排幾次報告、講座就行),少部分學校只“評”不“教”,好的學校是重“評”重“教”。即便是重“教”的學校,也存在“教”內容少、形式單一、活動項目少等問題。近些年,很多高校都在探討或研究這個問題,并把資助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公民道德教育、誠信感恩、做人做事等結合起來,同時,把關注貧困生思想、心理及就業發展教育連接起來,形成完善、科學、合理的資助教育教學計劃。資助前以講解資助政策、資助金來源、資助評定條件及操作程序、誠信與感恩、已受資助學生現狀(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情況)等為主要內容;資助中要關注資助生的思想與心理、感恩行動及自身發展情況,并開展相應的教育項目,特別是感恩實踐教育活動,鼓勵資助生通過自身行動進行報恩;資助生離校前是資助教育的重點,除了對其進行必要的思想與心理幫扶教育、職業與就業指導教育,感恩教育也是關鍵。資助生離校時要再次進行必要的誠信做人、感恩于行等一系列“識恩一知恩一報恩”教育。另外,希望離校的資助生能及時反饋有關信息,或是回校開展相關報恩活動,對在校資助生進行鼓勵,為學校的資助教育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同時,希望廣大師生共同參與,給予資助生更多關懷關心,形成全程育人、可持續發展的資助教育長效機制。
3.加強資助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實現資助教育實踐多元化
加強資助教育基地建設是推動資助工作開展的重要舉措。一是加強資助教育網絡平臺建設,通過這一平臺,將有關資助政策、文件、思想與心理幫教內容、就業發展等相關知識進行展示。同時,通過QQ群、微信、校訊通等網絡媒介進行宣傳、幫教及信息收集。二是加強助學基地建設,為貧困生提供校內外勤工助學崗位,鼓勵他們通過自身努力減輕負擔,養成自立自強精神,加強鍛煉,提升自身,促進其全面發展。三是加強義務服務基地建設,鼓勵廣大貧困生通過參加義工服務活動感恩報恩,如義務獻血、義務勞動、慰問老人等。四是加強資助教育實踐活動項目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校園文化、第二課堂活動等有機結合,開展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資助教育活動,如誠信征文、朗誦比賽、知識競賽、先進表彰等。
4.加強資助教育制度建設,推進資助考核標準化
資助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資助教育制度不健全是導致資助教育“三無”狀態的主要原因。當前,高校重視資助評審條件、貧困認定標準、操作程序等,通過一系列文件或制度規定,形成了較為規范的資助體系,但是,針對資助教育及考核的制度很少,如教育教學計劃及安排、教育考查考核、教育考勤、教育活動登記等相關制度。另外,要注重資助教育與資助評審相結合,將貧困生教育情況列入評審標準,嚴格實行教育與資助并行,對于未完成教育學時的貧困生可暫緩資助。因此,加強教育制度建設,建立資助考核標準,使貧困生資助過程更加透明、公正、公平、公開,使資助服務工作開展得更加順暢、有效。
1.公共藝術教育地位不高,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通過調研發現,貴州省高校公共藝術教育發展緩慢,與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藝術教育在整個學校教育中相當薄弱,仍然處于一個附屬的位置,大多數高校沒有設立專門的公共藝術教育指導機構,沒有從事公共藝術教育或文化素質教育的教研室,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人們對公共藝術教育認識不夠,藝術教育機構不健全,大大影響了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公共藝術教育課程體系設置不完整,學科門類不全面。目前,貴州省高校開設的公共藝術教育課程數量參差不齊,學科門類不全面,雜亂無章,形式大都是全校任意選修課,上課時間均在晚上或周末,教學質量整體不高,甚至有的高校根本沒有開設公共藝術教育課程。
3. 缺乏必要的教學條件。由于公共藝術教育沒有很好地進行歸口管理,日常運作經費短缺,加上學校對必要的教學設備投入不夠,一些學校連起碼的音樂、舞蹈等方面的教室都沒有。教學設施資源的嚴重不足導致了部分高校公共藝術教育教學的開展時斷時續,朝不保夕。
4.師資力量薄弱,教學質量無法提高。面對現實我們應充分看到,貴州高校公共藝術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缺乏對藝術教育系統全面研究,許多高校忽略了藝術教育的特殊性,師資隊伍建設與高校藝術素質教育的根本需求發生脫節的狀況日趨嚴重。師資隊伍的良莠不齊,部分教師在教學中表現出自身文化修養差,文化底蘊不足,科研能力不強,敬業精神與教學能力欠佳,勢必影響到藝術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加強我省公共藝術教育的方式和途徑
1.充分認識公共藝術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加強藝術教育的制度建設。就普通高校教育而言,公共藝術教育不同于專業藝術教育,它的主要目的不是培養專業的藝術家,而是著眼于提高受教育者的藝術素質和促進受教育者的審美發展,創新思維的提高,進一步完善人格,服從于受教育者全面發展的總體教育目標。高校首先應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給高校藝術教育一定的地位。
2.調整教學計劃, 增設藝術類課程, 加強藝術類課程體系的建設。公共藝術課程教育是實施藝術素質教育的主要渠道, 而科學合理地設置教學內容是搞好藝術教育的前提。筆者認為,首先,要建立必修和選修相結合的藝術教育課程體系,設立一到兩門美育或藝術教育課程納入教學必修課,可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教學大綱和相應的教學評估標準。如:《大學美育》、《美學原理》、《藝術概論》等。
3.加大硬件投入,創建良好的藝術教育環境。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投入經費,大力建設兼容性多媒體教室,以滿足開設藝術必修和選修課的要求,逐步做到公共藝術教育設施和器材設備基本配套,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在選修課方面盡量配備適合學生的教材,同時組織教師隊伍,加強對貴州少數民族文化藝術研究,結合高校大學生的文化底蘊與藝術修養實際,編寫相應的教材,努力開展少數民族藝術教育的普及工作。
4.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快我省公共藝術教育的步伐。普通高校的藝術教育,既不同于專業藝術教育又區別于中小學的藝術教育。當務之急,是組建一支精干的公共藝術教育師資隊伍,保障藝術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不斷加強現有師資的培訓和藝術教育科研活動,提高整體水平,以達到公共藝術教育的要求。只有這樣,高校的公共藝術教育事業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