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7 16:07: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金融市場及其構成要素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近年來,我國從上到下已經開始意識到金融業的改革已經迫在眉睫。利率市場化、匯率自由化以及人民幣國際化等是我國金融發展方向。而其中利率市場化又關乎著我國眾多商業銀行的利益,那么面對逐步利率市場化以后,息差的消失,我國商業銀行將何去何從。因而,從現在開始,我國商業銀行應就如何提高存款及存款賬戶管理能力提出有效措施,這對于我國金融銀行業能長遠可持續發展以及維護我國金融穩定有著重要意義。
一、中美商業銀行存款產品之間的差異性
從美國商業銀行對比來看,它們的存款產品與我國商業銀行的存款產品在種類上和結構上存在的較大的差異。
其中,就種類方面來看,美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一般分為支票類存款、儲蓄存款、定額存單,而中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則主要分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以及介于兩者之間的定活兩便類存款。從中可以看出,美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使得整個個市場被完全地細分,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不同的存款產品,可以滿足不同的消費群體對于存款產品的需求。相比之下中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的種類要少很多,且產品之間的差異性也體現不出來,居民儲蓄類的存款產品主要分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定活兩便等,并且存款產品都具有明顯的期限特征。
就產品結構上來看,美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和我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在微觀構成要素、對存款產品賬戶余額要求以及存款產品定價等方面存在的較大差異。
二、中美商業銀行存款產品之間產生差異的原因
造成中美兩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產生差異的原因有如下四點:
第一,兩國的利率市場化程度不同。美國早在1986年4月即實現全面的利率市場化。所以美國商業銀行競爭激烈,而正是這樣激烈的競爭成為了美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不斷創新的原動力。反觀中國,由政府規定的存貸款利率造成我國商業銀行是以息差作為主要盈利來源,這也就造就了我國商業銀行創新能力不足。
第二,對待客戶需求的態度不同。商業銀行作為一個企業,其經驗目標必定是利潤最大化,而客戶是銀行獲取利潤的來源。在美國,居民投資渠道廣闊,所以為了從別的金融行業爭奪客戶,美國商業銀行會針對不同的客戶,創造出不同的存款產品,滿足每一個客戶的需求。
第三,兩國的經營模式不同。我國利率市場化不足也注定了我國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收入是存貸利息差,而在美國,約兩成的利潤都是靠零售業務,所以美國商業銀行不斷創新。
第四,兩國金融從業人員的素質不同。在我國,雖然從事金融業的人員較多,但是高素質人才匱乏。美國的金融市場發展較早,培養了大量優秀的金融從業人員,他們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較好的知識結構,因此美國的商業銀行能夠不斷的對存款產品進行創新。
三、美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創新的推動力
創新是發展的源泉,是前進的動力。這在銀行業也不例外,商業銀行進行存款創新,是銀行適應不斷發展的外部環境,不斷改進內部經營管理方法,通過使銀行對其外部環境不斷的適應性調整,達到安全地贏取最大利潤的經營目的。總的來說,存款創新的推動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利率市場化使商業銀行在存款市場上的競爭加劇,同時利率風險加大。商業銀行間激烈的存款競爭,如果各個銀行都是一味地提高存款利率,必將使銀行進入惡性競爭,因而盡可能地創新,來滿足不同需求的存款者,以贏取更多的資金來源才是商業銀行的經營之道。第二,金融市場上其他投資工具的創新,導致存款這一傳統金融工具的吸引力下降。現階段,金融業各行各業都在以創新贏得新發展,所以為了和其他投資工具的競爭,銀行業必須進行存款創新,來滿足客戶不斷的要求,達到吸引客戶的目的。
四、從美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創新給我國商業銀行存款及存款產品設計的建議
從上文中對美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創新以及其經營管理的論述,結合我國商業銀行歷史發展的經驗,提出在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中,我國商業銀行需積極調整發展的幾條合理性建議。
一是加強監管、激勵機制。我國各個銀行業監管當局應當在“審慎監管”的理念下加強對銀行存款產品創新的鼓勵。
二是細化市場,增加產品種類。“以客戶為中心”是每一個服務行業的重要成功準則,這在銀行業也不例外。我國商業銀行應借鑒美國商業銀行發展的經驗,在利率市場化逐漸推行的時候,以服務取勝,將產品細分,學習美國商業銀行“多要素構成、多樣化產品、市場化定價、多渠道營銷、個性化選擇”的產品營銷體系
三是增加產品構成要素,完善存款產品內在缺陷。存款產品的構成要素包括期限、利率、開戶起點、日均余額/聯合余額、優惠(減免賬戶管理費、免費簽發若干次支票、利率優惠等)、懲罰(收取賬戶管理費、降低利率等)、存款保險等七個要素。應該利用這些產品構成要素搭配創造出多種新的存款產品,并通過要素重組“自動創新”改變我國單一的“期限——利率”型存款產品。
參考文獻:
[1]余麗萍,2002.美國商業銀行存款管理策略評介[J].海南金融.(10):38—40
[2]張橋云,陳躍軍.中國銀行業存款產品設計存在的問題與改進建議.金融論壇.2009.06.
[3]李賢.美國商業銀行存款產品設計分析.技術與市場(上半月)TECHNOLOGY AND MARKET 2007年第08期.
[中圖分類號]G40―057 [文獻標識碼]A [論文編號]1009―8097(2011)09―0113―06
一 引言
模擬仿真實驗教學是指人為地創造經濟活動的仿真環境,以作為經管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場所和組織形式。該模式起源于德國的“商務模式公司”。在上世紀50年代德國經濟起飛初期,當時許多有職業經驗的成年受訓者不大適合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培訓形式,而希望能有實際動手的培訓機會,但創造這種機會的現實條件又十分困難,于是“商務模擬公司”便應運而生,它為受訓者提供模擬仿真和實訓教學兩種服務功能。“公司”完全根據模擬市場的商情變化情況來決策和運行,能從事市場上幾乎任何一種商品的生產經營,也適用于幾乎任何一種服務項目的經營,運行實際費用極低。受訓者在模擬時可經歷全部的業務操作過程,了解業務過程中的各環節之間的聯系,學習商貿規則,熟悉市場-機制,可以出錯但毋須付出任何現實代價,不必承擔任何經濟活動風險。模擬時,除貨物等是虛擬的外,其它如單據、操作方式、核算辦法等均按照現實經濟活動中通行的做法設計和運作。多年的高校實驗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模式不失為是一種高效的實驗教學模式。本文以高校財會專業為主線,嘗試探討經管類院校模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問題。
二 經管類院校模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構建――基于財會專業主線
經管類院校模擬仿真實驗教學體系依據“基本技能一綜合實踐一創新能力”的培養規律。基于層次架構而設計,該體系的設計思路如圖1所示:
其中崗位單項實驗層仿真當前會計行業常見的十三個明細崗位并依托相關理論課程而設計,專業綜合層仿真企業中會計機構的綜合業務而設計,學科綜合層仿真企業管理團隊模式而架構的,而創新能力層則仿真市場經濟環境來設計。
1 崗位單項實驗層
財政部有關文件將會計劃分為以下十三個明細崗位,即負責人(主管)、出納、財產物資核算、工資核算、成本費用核算、財務成果核算、資金核算、往來核算、總賬核算、稽核、檔案管理、會計電算化以及管理會計。崗位單項實驗層的設計目標就是要依托相關的會計課堂理論教學,突出崗位的業務分工特點,通過實驗使學生能熟悉各個會計崗位的業務流程,并掌握各崗位的業務技能。崗位單項實驗的內容及其流程,按照以下次序來進行:會計基礎一>出納崗位實驗一>往來會計崗位實驗一>存貨會計崗位實驗一>資產會計崗位實驗一>收入與利潤會計崗位實驗一>會計報表崗位實驗一>工資會計崗位實驗一>費用會計崗位實驗一>成本會計崗位實驗一>涉稅崗位實驗一>財務分析崗位實驗一>審計崗位實驗。崗位單項實驗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不僅要與會計理論課程同步,而且同時要兼顧教學進度的安排。各崗位單項實驗的內容及其目的如下表1所示。
通過與會計崗位及專業理論課程相結合的崗位單項仿真實驗,使學生能直觀體會和認識會計學專業中各理論課程模塊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論。
2 專業綜合層
當前經濟業務綜合化、整體化的過程越來越明顯,這就要求高校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之間要不斷地交叉和滲透。具體到會計專業而言,就要求專業教育要不斷提高知識結構的通用性,拓寬學生的業務技能,培養其適應能力。專業綜合層的實驗架構就是要培養學生綜合、系統運用會計方法和技術,并獨立進行會計核算的能力。我們姑且將這種綜合實驗場所稱之為“會計工場”。其實體模式既可模擬企業中會計機構而設計,也可仿真社會上的“記賬中心”來架構。設計會計工場的實驗內容,主要應在以下三個方面有所體現:
一是全面和系統。即在實訓項目編排上要循序漸進,體現全面、系統、科學和合理的特點,既能進行單項訓練又能進行專業綜合訓練。既要包含工業企業的基本業務又要兼顧其他企業類型的相關業務;
二是真實和新穎。即要依據最新的相關法規和制度選用當前各行業最新的票證、單證、印章,以一個企業真實完整的業務為主線來設計實驗內容;三是操作性和實用性強。即所有實訓項目均要采用真題來編排,并要求受訓者要真刀實槍地進行操作。
會計工場實訓內容分為核心和分支兩部分。核心部分要能充分體現會計核算工作的核心業務,主要完成在基礎會計與財務會計每章知識點實驗后,對一個完整企業會計期間的經濟業務進行核算,一般選擇股份制生產企業12月份的業務為實驗素材,以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程序,做到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分支部分的實驗要兼顧會計基本核算工作以外的其他相關工作。如成本計算、納稅申報、財務分析和報表審計等,以提高學生的行業適應能力。
通過核心和分支兩部分的會計工場實訓,使學生實現由學習者向職場合格職員的角色轉換和過渡。下圖2為會計工場的實景架構。
3 學科綜合層
經濟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是各職能機構、多種資源共同協調并有效運作的過程。在當前經濟信息化大背景下,社會及企業許多例行的管理職能和作業已被信息化軟件模塊和自動化流水線所代替,經管類人員的職業精力和興趣已更多地轉向對企業非線性、非結構化的決策和管理上。從職場角度看,經管類院校各專業的設置及其培養目標應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在市場經濟大背景下管理職能分工是在高校人才培養體系中的具體體現或“映射”。因此高校人才培養專業體系架構必須要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要寬泛結合,精通結合。可以把經管類院校人才培養體系架構看做是一個由各種“經濟林地”共同構成的廣袤“森林”。如下圖3所示。傳統經管類院校的培養模式是自新生入校報到的第一天起就為其打上職業化的專業“烙印”(盡管這種選擇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而言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并被引領到某一“經濟林地”從事與這一品類“林木”相關的“植作”和“養護”學習。他甚至在就讀的整個大學期間都可能沒有機會去領略一下這個廣袤的“森林”有多大,森林中每片“經濟林”有什么用,以及哪片“經濟林”更適合自己的職業興趣。這樣懵懵懂懂地被“圈養”四年,最后又稀里糊涂地送出“林地”走向社會。學科綜合層實訓的目的,就是要在校內通過模擬仿真企業環境來完成經管類學科知識間的大融合。
學科綜合層實訓通過企業經營實戰沙盤模擬實驗來完成的。該實驗通過設置不同的角色來仿真企業的經營管理職能架構,通過設立規則和使用道具來仿真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和外部競爭環境,力圖通過角色、規則、.道具和團隊的有效協作,將企業及其內外部經營環境搬進課堂,并進行全程多方位的模擬、展示與對抗。借用上述比喻,沙盤模擬實驗就好比通過課堂實踐引導學生登上了一個森林的高地,俯瞰
到了森林的全貌,窺視到了森林中每片經濟林的具體作用,以及對整個經濟體的貢獻價值和如何布局養護才能使整體森林經濟價值更大。通過這門課的歷練將會使學生產生對整個經管類院校各專業相互融通的通透感和敞亮感,并激發出難以言狀的實踐興趣。下圖4為企業經營實戰模擬沙盤的實景架構,表2為模擬企業管理團隊成員的角色和職責定位。
在企業經營實戰沙盤模擬背景下,會計將融于整個模擬企業管理團隊并成為其中的重要成員一一財務總監和財務經理。
4 創新能力層
在經濟信息化大背景下,社會科學技術正逐步呈綜合化和整體化的趨勢發展,經濟與管理學科間的邊界越來越模糊,二者間的內涵交融趨勢卻越來越明顯。另外在市場經濟背景下,經濟與管理工作也并非徑渭分明,通常是相互滲透地融為一體。這就要求經管類人才必須要具有較高素質的知識結構,以及較強的綜合分析、判斷和創新能力,高校人才培養必須要適應這一發展需要。創新能力層的實驗項目正是基于這一需要而設計的,它是由面向經濟與管理類涉及多學科的探宄性、實戰性的綜合實驗課程群共同有機的組成。該實驗項目通常需要在大型綜合性場景仿真實驗中心來完成。
創新能力層實驗項目的設計和實施是一項系統工程,我們嘗試以金融市場為龍頭來架構可輻射經管類院校幾乎所有專業的創新能力層模擬仿真實驗項目,即金融市場仿真綜合實驗項目。
金融市場仿真綜合實驗項目是一個全面開放、高度仿真的微型經濟運行實驗系統,也是一個以實習、實戰為特征的立體綜合實驗教學系統。它以仿真金融市場為平臺,以證券交易業務為核心,向財會、企管、信管、商貿乃至文法等學科專業全面輻射和滲透。該系統將經管類院校各專業相互孤立分割的教育體系進行集約配置,形成一個多專業互相交融、互相依托的新格局。它通過創建多專業協作、資源共享、真實有效的微型仿真社會經濟環境,使學生獲得與真實經濟活動相近似的實戰效果。基于仿真平臺的綜合實訓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專業實戰、團隊合作,以及自主創業能力,進而有效地實現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金融市場仿真綜合實驗系統的構成要素及運行原理如下圖5所示。
(1)金融市場仿真綜合實驗系統的構成要素
模擬證券交易所。它是項目中最重要的環節,也是系統成功運行的市場基礎和關鍵。模擬證券交易所建立在一個計算機網絡系統之上,通過一定數量的教師和學生充當工作人員,借助計算機教學軟件,完成模擬證券市場所需要的絕大多數業務運作。
模擬上市公司和基金。按照證券市場的一般慣例和程序發起組建模擬上市公司和基金,然后在模擬證券交易所上市。這些模擬上市公司均要有適當的經營項目,絕大部分公司的高管人員(董事長、總經理及董事會成員等)均應由學生來擔任。模擬基金的投資對象基本上是模擬證券交易所發行的品種。
市場管理及中介機構。參照社會經濟運作規范設置較完整的證券市場常設機構。常設機構分為功能機構和教學輔助機構(如交易所、工商所、注冊會計師事務所、銀行等)。經濟與管理學科各專業(金融、工商、貿易、會計等:學生和教師都可結合各自專業在系統中進行實戰教學訓練。其他品種。可根據教學需要,在此系統中發行其他,如指數期貨、公司或其他類型債券、股票期權等品種。
(2)金融市場仿真綜合實驗系統的實驗流程、項目及崗位角色
基于金融市場仿真綜合實驗系統所進行的創業創新實戰綜合訓練,其流程可用下圖6表示。在這一流程中,學生可完成如下幾個主要環節的實訓:
1)創業策劃。依據具體項目,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組建創業團隊進行創業策劃。
2)組建公司。方案經評審通過后組建模擬公司,公司組建應嚴格按公司設立程序,由模擬銀行、工商及稅務等部門履行相應的驗資、稅務登記和工商注冊等手續。
3)經營運作。模擬建立嚴格的財務控制與報告制度,定期進行財務審計以保證公司規范運營。
4)公司上市。對經營績效較好的公司,將其資金規模放大1000倍到證券模擬市場上市,發行模擬股票融資,學生可自由買賣公司模擬股票。
金融市場仿真綜合實驗系統在運行時,不僅可提供多方位的崗位角色,而且實驗項目及學生介入的數量也具有彈性,系統的諸多構成要素甚至也可以拆拼。它是一個開放、流動和隨機的過程,與社會經濟環境的實際情況一致。系統所提供的具體實驗項目及崗位角色如下表3所示。
一、金融及其分類
對于金融的含義,目前國內外學術界并沒有統一的定論。筆者根據前人的研究成果,認為金融的構成要素包括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金融市場與金融組織、金融調控與管理方式,以及金融交易、金融市場、金融組織、金融管理之間及與經濟活動的相互關系;狹義的金融可以指以資金融通和貨幣經營為主的金融活動即在現實經濟活動中從事金融中介與金融服務,創造和提供金融市場,組織金融活動的主要組織與機構及其以存貸、信用、資本、證券、外匯等金融工具為載體,以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等金融組織中心的各種信貸、資本交易、債權與債務轉移等經濟活動;廣義的金融包括一個國家的所有經濟單位、個人、家庭以及政府同貨幣、資本、信用、證券等有關的經濟活動、經濟行為及體現的各種經濟關系。
通常來說,從理論上金融可以基本分為商業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所謂商業性金融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體按照市場的原則所從事的貨幣資金融通活動;所謂政策性金融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主體尤其是政府為了彌補市場的缺陷,即”市場失靈”,以國家信用為基礎、國家作為融資主體運用各種特殊的融資手段和融資渠道、為配合國家特定經濟與社會發展戰略而進行的特殊的資金融資行為。可見,政策性金融是與商業性金融相對應的一個概念,政策性金融是商業性金融市場失靈的條件下產生的。
二、開發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的發展
由于政策性金融天生具有彌補市場的優點,國家開始不斷的組建政策性金融機構,大量的政策性金融進入市場,但是政策性金融在彌補了市場不足的同時,也產生了許多新的問題,如金融體系發育滯后、經濟結構扭曲、融資制度僵化、運營效率低下、缺乏透明度等等,這些問題我們稱為”政府失靈”。仔細分析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還是政策性金融缺乏市場的介入,這些問題在高度發達的金融市場體制國家不是很突出,如美國和英國;在不是十分發達的金融體制國家卻尤為嚴重,如日本,顯然市場的作用對于解決這些問題不容忽視。因此,就有了開發性金融的產生,它融合了商業性金融與政策性金融的優點,彌補了”市場失靈”和”政府失靈”,是改革政策性金融的一個方向。
總之,開發性金融是指單一國家或國家聯合體通過建立具有國家信用的金融機構(通常為銀行),為特定需求者提供中長期信用,同時以建設市場和健全制度的方式,加快經濟發展,實現長期經濟增長以及其他政府目標的一種金融形式。它與政策性金融的不同之處是:政策性金融是以優于商業性金融的條件向特定項目提供中長期大額貸款,不追求自身業績,實質是財政撥款的延伸和補充。而開發性金融則是政策性金融的深化和發展,不但可以從事傳統的政策性金融業務,通過市場化經營,其能力和潛力均遠遠大于政策性金融。可以說,開發性金融是傳統政策性金融的繼承和超越。
三、政策性金融是開發性金融的基礎
實踐中,開發性金融從產生之日就肩負著兩項任務,即一方面要從事政策性非盈利業務來彌補‘市場失靈’,另一方面要開展商業性盈利業務來避免‘政府失靈’,使銀行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而這兩項任務中,最主要的還是從事政策性非盈利業務來彌補‘市場失靈’,因為這是國家設立該類金融機構的主要目的,而第二項任務只是為了完成第一項任務才產生的。
理論上,也可以看出政策性金融的基礎性地位。日本學者小濱裕久、小奧英田等人認為政策金融是為了培育特定的戰略性的產業,在利率、貸款期限、擔保條件等方面予以優惠,并有選擇地提供資金。政策金融并不僅僅是由開發金融機構提供資金,商業金融機構在政府的干預下為特定產業提供資金。而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政策性金融不僅要考慮政策性,還要考慮盈利性,要以市場規則經營政策性經營,甚至有學者認為開發性金融就是政策性金融,很少有學者再認為政策性金融不以盈利為目的,顯示了政策性金融的基礎地位。
四、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的融合開發性金融
縱觀開發性金融的含義與主要任務,可以看出開發性金融具有兩個主要特征:
第一,開發性金融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主要執行政策任務。開發性金融的資金一般由國家提供,并擁有國家賦予的發行金融債券的特許權,享有準級的國家信用。國家信用是開發性金融機構市場化運作的基礎。這一特征也體現在政策性金融之中,說明政策性金融在向開發性金融發展的過程中把自己的基本性質保留了下來,并成為了開發性金融的基本特征,是開發性金融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開發性金融運用國家信用籌集資金,在支持項目發展的同時,積極推動制度建設和市場建設,從而實現政府的發展目標。
第二,開發性金融以市場業績為支柱,以市場路徑實現政府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這是開發性金融的核心內容,也是與政策性金融最重要的區別。開發性金融講求市場業績,以商業性金融的方式運作開展盈利業務,避免”政府失靈”。我國的國家開發銀行將國家信用與機構信用有機的結合起來,以市場業績為支柱,以建設市場來實現政府目標作為運行基礎,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五、結語
綜上所述,開發性金融是政策性金融在引入市場的運作原理下的新的發展階段,政策性金融是開發性金融的基礎階段,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在某種條件下的融合生成了開發性金融,他們共同構成了現代金融。
參考文獻:
科學發展觀為我國金融發展和金融體制改革深化指明了方向。中國金融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就必須緊緊把握以人為本的核心,在現有成就基礎上,通過中國金融經濟與實體經濟、中國金融內部與外部的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金融的大好局面,從而保證中國經濟穩定增長。
中國金融應是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金融
科學發展觀提出以來,我國金融界對中國金融怎樣實踐科學發展觀進行了大量研究,但把以人為本的金融與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金融作為整體進行研究還不多見。本文力圖將三者結合起來,研究中國金融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以人為本的金融。以人為本是中國金融內在的本質要求。中國金融要實現以人為本,最根本的是對人的尊重。從現階段來說,對人的尊重首先要克服中國金融存在的相當嚴重的“金融排斥”現象。所謂“金融排斥”就是需要借助于金融的支持謀求發展的落后地區、弱勢群體和急需發展的行業,因為不能滿足金融行業的有關規定和要求,而被排斥于金融服務之外的現象。貸款歧視就是金融排斥最明顯的表現。
中國金融貫徹以人為本的必要前提是實現金融自由。金融自由包括金融供給與金融需求自由兩個方面,即金融機構自主經營的自由(金融供給的自由)和客戶選擇金融產品與服務的自由(金融需求的自由)。尊重金融供給的自由實質上就是尊重金融法人主體自主提供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及其自主定價權的獨立性;尊重金融需求的自由實質上就是尊重金融客戶對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自主選擇權。只有有了前者的自由,后者的自由才能最終實現,因為滿足金融消費者的需求是以人為本的金融的最終目標。
按照經濟學的一般原理,需求創造供給,供給引導需求。但在中國金融領域,金融供給占據著主導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處于壟斷地位。廣大金融消費者對金融的認知程度不高,對自身的金融權益保護嚴重不足,對金融資源的地域分布嚴重不均衡也無可奈何。因此,金融需求自由處于弱勢地位。然而,也必須看到,處于強勢地位的金融供給自由由于管制過多、競爭過度、創新滯后而不足。要實現金融供給和需求的自由就要正確處理政府管制與金融自由、金融競爭與金融創新、金融資源地區配置的均衡與失衡等關系。
全面協調發展的金融。經濟的全面協調發展是實現“以人為本”的基本要求之一。針對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各種非均衡狀況,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東中西部地區、城市與農村的協調,促進投資與消費、供給與需求、內外經濟的協調。只有經濟全面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才有可靠的經濟基礎,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文化各種需要才能得到滿足,以人為本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作為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和核心的金融,也應該貫徹經濟全面協調發展的精神。中國金融應該通過自己提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通過金融機構的穩健經營和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通過金融經濟內部各子系統的協調,通過貨幣政策中的貨幣數量政策與貨幣價格政策(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的協調,實現金融經濟、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協調,實現國內經濟與對外經濟的協調,最終促進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協調。
當前全面協調的金融的首要任務是促進中國經濟的內外均衡。按照馬克思的“生產的國際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和“兩大部類”等理論,現階段中國經濟的對外失衡有其必然性,因為,中國經濟的對外失衡是中國經濟對內失衡的表現或反映。要解決中國經濟的對外失衡必須從這個必然性中尋找,從解決經濟的對內失衡著手。在“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關系中最重要的是生產與消費的關系。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中,強勢的是投資,其次是出口,最后才是消費。這是一種“跛腳”的經濟發展方式。當務之急是提振消費,降低國內儲蓄。增加居民個人名義收入(包括減少稅收負擔)對擴大消費有積極作用。增加城鄉居民真實的(即扣除了通貨膨脹因素的)可支配收入,才是擴大個人消費更重要的途徑,即既要增加城鄉居民的名義收入,更要使名義收入與通貨膨脹率掛鉤。中國要真正擴大內需,必須從提高城鄉居民的真實可支配收入著手。
這里要澄清一種觀點:用人民幣匯率的大幅升值來糾正中國經濟的對外失衡,這種觀點是沒有科學根據的。首先,匯率的基礎是貨幣的價值,但在當今純粹紙幣制度下,紙幣的價值是無法確定的。一再對人民幣施壓的美國人也是同意這一觀點的。他們認為,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萬無一失地給某種貨幣定值;衡量一種貨幣的公平價值是非常困難的;沒有可靠或精確的方法估計一國貨幣的確切匯率。其次,為了解決人民幣匯率是否低估、低估了多少的問題,人們提出了很多評估方法,設置了許多數學模型,卻得出了完全不同的結論。英國《經濟學家》雜志采用了3種方法(購買力平價理論、貨幣的公平價值理論和基本要素均衡匯率模型)對人民幣匯率進行評估,可得出的結論是:人們幾乎不可能確定某種貨幣何時處于錯位狀態,更不要說確定錯位的程度了。它甚至認為,即便貿易順差需要中國對人民幣匯率作出重大調整,但內部平衡原則可能也會要求中國調低而不是調高匯率。①
黨的十六大提出“正確處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的關系”之后,國內對虛擬經濟的研究出現了一個。然而,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與蔓延引發了人們對虛擬經濟作用的重新思考,對虛擬經濟極大地脫離實體經濟所帶來的危害產生了警覺。我國金融的協調發展必須關注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協調發展,如果過度關注虛擬經濟,可能會引發經濟出現虛擬化現象。在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中沒有虛擬經濟的提法,只有虛擬資本的概念。但馬克思對虛擬資本性質與特征的分析完全適用于對虛擬經濟的分析。按照馬克思的說法,虛擬資本是由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構成的與現實資本不同的一種資本形態。它是在借貸資本和銀行信用制度的基礎上產生的,包括股票、債券等。虛擬資本可以作為商品買賣,可以作為資本增值,但本身并不具有價值;它代表的實際資本已經投入生產領域或消費過程,而其自身卻作為可以買賣的資產滯留在市場上。虛擬經濟就是從具有信用關系的虛擬資本衍生出來的,并隨著信用經濟的高度發展而發展。它們是貨幣資本,是一種“以錢生錢”的生息資本。虛擬資本中有價證券的“市場價值部分地有投機的性質”。②它們的資本價值“也純粹是幻想的”。③總之,它們的價值、價格、收入都是“虛擬”的、“假定”的、“假想”的、“幻想”的。虛擬資本的性質決定了它的高流動性、高不穩定性、高風險性和高投機性的特點。虛擬經濟是虛擬資本“量”的積累引起的“質”的飛躍。它把虛擬資本的四個特點發揮到了極致。應該看到,虛擬經濟來源于實體經濟,就應該為實體經濟服務,滿足實體經濟的需要。如果虛擬經濟一味只追求自己的發展,甚至創造出各種脫離實體經濟需要的“金融創新”產品,那么,虛擬經濟可能“泡沫化”。泡沫的膨脹是危機的開始,而泡沫的破滅則是危機的到來。總之,我國應該健康地發展虛擬經濟,虛擬經濟應該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
可持續發展的金融。可持續發展的金融,是指經濟發展在滿足當代人需要的同時,必須為后代人的生存發展留出和創造巨大的發展空間,使人類具有長期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和能力。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求金融可持續發展。金融可持續發展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我國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是金融創新和金融安全。
第一,金融創新是我國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只有這樣,我國金融才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立于不敗之地。
對于什么是金融創新,現在還沒有一個為大家一致接受的定義。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來定義金融創新:或引用熊彼特的說法把金融創新定義為新生產函數,或把金融創新定義為金融要素或金融領域內部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包括金融產品、金融市場、金融制度、金融業務、金融機構),或把金融創新定義為金融工具特性的重新組合(包括收益、價格風險、信用風險、國家風險、流動性、可買賣性、定價慣例、數量大小和期限長短,等等),或從金融創新目的(金融機構和金融管理當局出于對微觀利益和宏觀效益)的角度定義金融創新。綜合以上定義,我們把金融創新定義為:各種類型的金融機構在金融新生產函數基礎上對金融要素進行重新組合,從而創造出新的金融產品(新金融工具或新金融服務)。金融創新是一柄雙刃劍。金融創新的目的是為了避免風險并獲取盈利,但與此同時,金融創新也蘊含著巨大的風險。這是因為,金融創新是在原生性金融產品基礎上推出金融衍生產品。原生性金融產品本身就存在著風險,在此基礎上推出的金融衍生產品也就必然包含著原生性金融產品的風險;在金融市場上,金融衍生產品是交易的對象,它們的價格或收益會因各種原因而波動,例如供求關系、利率、匯率等的變動,因而它們本身又產生著新的風險;再加上出于利潤最大化的需要,在已有衍生金融產品的基礎上又不斷推出衍生金融產品,從而使衍生金融產品離實體經濟愈來愈遠,而成為純粹的投機工具,這樣更把金融衍生產品的風險推向極致。因此,中國金融的可持續發展實際上是在金融創新過程中克服與防范金融風險。
第二,金融安全是一個國家在國際化背景下金融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證,只有這樣,我國金融才能具備強大的抵抗金融風險、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
金融安全的基本涵義是一個國家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轉。它應該具備以下四方面的特點:一是政府對國家金融的掌握,包括國家獨立制定金融政策的權力和有效地控制金融資源的能力;二是社會單位,包括個人、企業能夠保持對經濟數據的信心,對經濟發展和金融資產保值增值的信心;三是貨幣幣值保持相對穩定,或者處于政府可以調控的范圍內,不會受到國際資本的沖擊而出現大規模資本外逃導致貨幣迅速貶值,或大規模資本流入導致貨幣迅速升值,從而使國際國內失去對該種貨幣穩定的信心;四是間接融資市場借貸的持續進行,以支持經濟活動發展的需要。直接融資市場債券正常的發行、承銷和發售。股票市場正常交易,沒有出現脫離經濟數據表現的持續異常下跌或者上漲。與金融安全緊密聯系的另一個概念是金融穩定。我們認為,金融穩定側重于金融的穩定發展,不發生較大的金融動蕩,強調靜態的概念。而金融安全側重于強調一種動態的金融發展態勢,包括對經濟體制、金融結構、貨幣政策機制等調整變化的動態適應。
為了保證中國金融安全,應該構筑金融安全的三大支柱:掌握金融是國家金融安全的根本保障;穩健的銀行體系是國家金融安全的堅實基礎;謹慎靈活的外匯儲備管理和適當的資本管制是國家金融安全必不可少的手段;應該基于“免疫系統觀”建立一種自我免疫與外部管制彼此融合、相互促進的新的金融安全網;在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的進程中,國有銀行的國有控股對中國的金融安全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給中國金融安全提出了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金融全球化使我國金融面臨的風險因素增多、金融安全的可控性減弱、金融風險的傳染性急劇增強。而我國的金融業整體競爭力較弱、金融市場發育不充分、金融制度和金融監管的漏洞等使我國金融易暴露在全球金融危機之中,對我國金融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為保證金融創新順利進行,使金融安全得以實現,金融監管必不可少。美國次貸危機表明,如果金融創新成為金融資本追逐利潤的手段,而金融監管不到位,或聽之任之時,金融風險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當金融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金融危機也就不可避免,也就談不上金融安全,金融也就不可能持續發展,從而以人為本的金融也就成了空談。當然,金融監管也有一個被監管的問題,也就是說,金融監管也要以適度有效的制衡為前提。
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進一步完善金融運行機制
要實踐科學發展觀,真正成為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金融,必須在我國金融已經取得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金融運行機制。這是深化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關鍵。
在經濟學文獻和日常生活中,體制、制度、機制是經常出現的三個概念。所謂體制是經濟機體各構成要素(機構、職能部門)為了共同目的(目標)而按一定的組織層次結合在一起形成的有機體(整體)。如果把這個有機體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那么,各構成要素就是它的子系統。所謂制度則是整個經濟機體及其各構成要素運行或發揮功能的規則、規范、政策,即共同的行為準則。所謂機制,是指經濟機體(系統)各構成要素(子系統)之間,以及各構成要素(子系統)內部的各子要素(第二、第三等層次的子系統)之間發生關系(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轉化)的方式。因此,人們又常常將經濟機制稱為經濟運行機制。
按照系統論的觀點,一個經濟體的體制、制度、機制的關系是:第一,從外在向內在逐漸發展的關系,即體制是外在的;制度是外在的,但已有內在的“成分”;機制是內在的。這是符合“現象與本質”的哲學原理的。第二,從“實”向“虛”逐漸變化的關系,即體制為“實”;制度兼有“實”與“虛”的特征;機制為“虛”。這是符合系統論的一實一虛“二象對偶”原理的。
中國金融機制可從金融體制和貨幣運行兩個角度進行完善。
第一,從金融體制角度完善。我國的金融體制是由中央銀行和各種類型的金融機構構成。為了規范中央銀行和各類金融機構的行為,還進行了金融制度建設,制定了有關法律、規定、條例和政策。這是研究完善我國金融運行機制的出發點。從金融體制角度,完善中國金融機制,應進一步提高金融的能量供給系統和指揮系統——中央銀行的地位,進一步加強傳導系統和新陳代謝系統——金融市場的作用,進一步整合中國金融的管理系統,將“一行三會”變為“一行一部”(中央銀行+金融監管部)的模式。
在現代經濟生活中,貨幣是經濟的第一推動力。中央銀行以提供經濟所需貨幣為主要任務。它是整個經濟,也是整個金融系統的能量供給系統,應該處于能量供給層次的上層。中央銀行通過對基礎貨幣的投放和回籠,控制著貨幣供給量,影響著信貸總規模,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因此,中央銀行應該處于整個金融系統空間層次的上層。中央銀行之外的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雖然也通過自己的運行為經濟提供能量(例如貸款),但它們處于能量供給層次的下層。同時,中央銀行以幣值穩定為己任,因此,它是整個金融體系的指揮系統。中央銀行之外的所有金融機構都應該通過自己的工作與中央銀行穩定幣值的目標保持“理性的一致”,這既是國家利益之所在,也是所有金融機構利益之所在。強化金融機制能量供給系統和指揮系統地位的關鍵是要進一步強化中央銀行的獨立性。這包括貨幣政策決策和執行過程中的獨立性兩個方面。如果中央銀行不能保證足夠的獨立性,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執行就會受到各種形式的干擾,幣值的穩定就不可能實現,從而宏觀經濟環境穩定的目標也就難以達到,其結果必然是中國經濟或者承受高通貨膨脹壓力,或者面臨通貨緊縮的威脅。
這里所說的傳導系統和新陳代謝系統主要是指金融市場。金融市場既發揮著廣義借貸資本(或稱生息資本、虛擬資本)數量余缺的調劑功能,也發揮著發現(以各種金融工具為載體的)廣義借貸資本的價格(可貸資本的利率、外匯的匯率、各種金融工具價格)的功能。通過價格的發現向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傳遞國家宏觀經濟信息,傳遞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信息和金融市場資本數量信息。在現代經濟生活中,在數量信號和價格信號中,金融市場的主要功能應該是通過資本的價格引導實體經濟資源和虛擬資本的合理配置。金融市場通過金融資本數量信號和價格信號的傳遞,實現優勝劣汰的新陳代謝。然而,由于各種經濟、政治原因,我國金融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還很弱,不僅起不到引導經濟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也起不到使金融市場參與者優勝劣汰的新陳代謝作用。我國股票市場中一些應該退出市場的股票沒能退出就是一個證明。
當前,中國金融管理系統(監管機構)是由“一行三會”構成的,即中央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既然中央銀行處于整個金融系統空間層次和能量供給層次的上層,“一行三會”的關系就不應該是平起平坐,“一行”應該擔負起整合和協調監管力量的責任。而現實中它們的關系并不完全如此。這種“群龍治水”的金融監管或者帶來監管的重疊,或者帶來監管的虛置。為了整合金融監管的力量,我國應該仿效一些國家或地區,變“一行三會”的多邊監管模式為“一行一部”(中央銀行+金融監管部)的監管模式。
第二,從貨幣運行角度完善。從貨幣運行角度,中國金融機制的完善表現為要保證貨幣的正常循環:增強貨幣的主動供給(中央銀行根據經濟發展狀況發行的基礎貨幣)、控制貨幣的被動供給(中央銀行通過外匯占款發行的基礎貨幣)和控制貨幣的“熵”(不做功的貨幣)的增加。
在貨幣經濟時代,正常的貨幣循環是經濟健康運行的關鍵。其一,當代經濟是貨幣經濟。生產要素、物質產品和金融產品都是貨幣(價值)的轉化或凝結。正是因為這種貨幣化現象使現實生活中的許多事物的價值都用貨幣來衡量,經濟的貨幣化現象也成為人類社會配置資源、推動整個社會經濟機器運行的巨大力量。其二,貨幣是經濟的第一推動力。貨幣是經濟體的“血液”。貨幣周而復始的正常循環是整個經濟體充滿“生命”活力的關鍵。如果貨幣運動的調節失控,就會出現通貨膨脹,或者通貨緊縮,對經濟、金融都會帶來不利影響。所謂“貨幣運動調節的失控”既包括中央銀行貨幣供給的失控,也包括商業銀行信貸供給的失控。因此,要使貨幣正常循環,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都負有責任。
要實現貨幣的正常循環必須增強貨幣的主動供給、控制貨幣的被動供給。所謂貨幣的主動供給是指中央銀行根據經濟狀況而發行的基礎貨幣。所謂貨幣的被動供給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外匯占款發行的基礎貨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主動供給是中央銀行可以控制的,即中央銀行可以根據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定貨幣供給量,也可運用貨幣政策工具和其他手段對市場上的貨幣狀況進行調控。之所以加上“一定程度”的限定詞是因為還有一些不可控的要素影響著貨幣的發行。被動的貨幣供給來自于外匯占款。在我國現行外匯管理制度下,外匯占款基本上是中央銀行無法控制的。要減少被動的貨幣供給除了要徹底實行意愿性結售匯制而外,更要真正實現“藏匯于民”。當然,要真正實現“藏匯于民”有賴于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和更多的外匯避險工具的開發。
要實現貨幣的正常循環,必須控制貨幣的“熵”的增加。“熵”是物理學的一個概念。它是不能再轉化為做功的能量總和的測定單位。或者簡單地說,“熵”是指做功的能量變成不再做功的無用能量。熵的增加就意味著有效能量的減少,不做功能量的增加。無效狀態的能量構成了我們所說的污染。這里借用“熵”這個概念就是想說明,貨幣的“熵”就是指推動經濟發展的貨幣變成了不再推動經濟發展的貨幣。馬克思從商品流通的不同形式將貨幣分為“貨幣的貨幣”和“資本的貨幣”。前者是“為買而賣”的貨幣,即在商品流通中發生作用的貨幣,W—G—W。貨幣的這種運動一般是在消費領域。后者是“為賣而買”的貨幣,即資本運動中發生作用的貨幣,G—W—(G+G)。貨幣的這種運動一般是在生產資本和商品資本領域。但我們如果不考慮W,“資本的貨幣”的純粹形式就是G—(G+G),即生息資本或虛擬資本。貨幣的這種運動一般是在金融市場進行的。如果這樣,那么,貨幣的“熵”的增加,則是指作為“貨幣的貨幣”不再推動消費。例如,我國城鄉居民大量的儲蓄,作為“資本的貨幣”不再推動投資。再如,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投入金融市場的部分資金處于“沉寂”狀態,等等。在貨幣供給一定的情況下,貨幣的“熵”的增加就是做功的貨幣減少、不做功的貨幣增加。很顯然這對經濟、金融發展很不利。要減少或控制貨幣的“熵”的增加,應該推動經濟向內需型經濟轉變,減少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
結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從經濟總量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然而,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問題,呈現出“不協調、不平衡、不可持續”局面。“三不”嚴重地影響到中國經濟進一步的發展。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經濟走科學發展的道路才尤為重要。中國金融要實踐科學發展觀必須以馬克思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兩大部類”、虛擬資本和匯率理論為指導,分析中國經濟內外失衡的可能性、必然性,尋找解決中國經濟內外失衡的對策,正確處理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系。中國金融應該通過為廣大群眾提供多樣化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開辟多種投融資渠道、保護他們的投資收益和合法金融收入,以體現人民利益至上。中國經濟的內外失衡制約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因此,當前全面協調的金融的首要任務是促進中國經濟的內外同時均衡。金融要實現以人為本和促進經濟科學發展,金融本身必須科學發展。金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是金融創新、保證是金融安全。(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以人為本的中國金融全面協調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07&ZD014)
注釋
1.城鎮化進程中農村資金體系的顯著問題
我國的農村城鎮化發展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但是由于受到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影響及城鎮發展的自然和歷史條件限制,我國的農村發展曾一度滯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受阻。農村資金體系的作用受到影響,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促進作用,使我國的城鎮化水平明顯落后于世界發達國家。城鎮化進程中農村資金體系的主要問題表現在如下方面:
1.1建立農村資金體系的目的不明確
明確建立的根本目的,才能在其發展出現偏差時及時進行調整。從我國農村資金體系發展過程來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建立的目的并不明確,只是任由其發展,一些方針政策也只是針對某個具體的機構而進行的局部調整,如農信社,缺少對農村金融體系的整體架構、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的整體設計和考慮,也缺少對改革的先后順序、實施步驟的總體規劃。以致農村資金體系的發展不僅未能為“三農”提供足夠的支持,反而加重了農村資金外流的現象。隨著農村農村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將對資金體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因而明確農村資金體系建設與發展的根本目的已刻不容緩。
由于資金體系建立的目的不明確,使郵政儲蓄從農村抽走了過多的資金,大大影響了資金體系的發展,消弱了其支農作用。郵政儲蓄的性質不明確,只吸收存款而沒有針對農村的貸款業務,對于城鎮化過程中的農村來說功能過于單一。由于郵政儲蓄資金轉存人民銀行的利率高于商業銀行在人民銀行的存款利率,強化了郵政儲蓄機構的逐利動機,也造成了農村金融機構之間的不平等競爭,加劇了農村資金的外流,削弱了支農力度。
1.2農村資金體系發展的環境差
目前農村的金融環境并不理想,嚴重限制了農村資金體系的有序發展。我國農村金融環境并未發展成熟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我國農村行政環境沒有及時完善,行政環境的缺失限制了農村金融市場功能的有效發揮;第二,農民文化水平和法律知識水平掌握較低,不懂得利用法律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第三,我國農村廣大群眾對信用制度缺乏相應的了解,以致信用制度在農村發展緩慢,且信用體系不能及時完善自身不足。這種不和諧和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就制約了農村城鎮化資金體系向縱深發展,農村資金體系發展緩慢就成為必然。
1.3農村金融行業資源配置缺乏有效性
當前,農村金融體系中的信貸管理運作尚不順暢,不能有效協調發展。近年來,農村發展速度很快,但是政府仍未加大對農村的重視程度,戰略布局和資源分配仍然以城市為主。農村資金需求具有戶多面廣、地域分散的特點,在這種特點的作用下形成了農業金融服務分散化需求與網點密集型現實之間的矛盾。目前在農村資金投入上的典型矛盾是“農村有需求但力度不夠,財政有意愿但財力不強,銀行有資金但手段不多”。
2.完善農村資金體系的建議
2.1明確農村資金體系構建的根本目的
從我國農村資金體系構建的現狀和農村城鎮化進展來看,建立農村資金體系的的根本目的應該是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動力,即起到資金支持和金融支持的作用,在城鎮化進程中充分發揮資金的推動作用,促進農業和農村的發展,加速農村向城鎮化推進。
2.2改善農村金融政策環境
為了保證農村資金體系的順利建設與發展,必須為其提供良好的金融政策環境,與資金體系相匹配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必不可少的。穩定的金融政策環境可以減小金融穩定中農業薄弱因素對其的作用,從而刺激農村金融的發展。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項:第一,推動落實縣域金融機構涉農貸款增量獎勵、農村金融機構定向費用補貼、農戶貸款稅收優惠、小額擔保貼息等政策來引導農村金融的趨向;第二,通過貨幣政策增強對農村金融市場的調控能力,通過差異化存款準備金率、差別化監管、再貸款及相應優惠措施等方面的貨幣政策支持農村金融的發展;第三,擴大農村金融市場規模,建立市場化的利率決定途徑。在農村城鎮化進程中,金融市場已經不再是單純的信貸市場,而是需要綜合研究其證券、保險、期貨等,形成一個多元化金融市場體系,通過金融市場的持續完善,加強信貸市場資金供應,為農村的發展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2.3健全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建設
放寬農村金融市場的準入標準,可以在現有的政策性、商業性及合作金融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下,吸引更多的非銀行金融機構進入農村金融市場,為不同的金融機構打造不同的平臺,最大程度發揮各自的優勢,以滿足城鎮化進程中不同層次的資金需求。同時,為防止民間資金外流,大力扶持民間資本的發展,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鼓勵民間資本成立中小型金融組織,形成健全的、有效競爭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增加城鎮化進程中的資金供給。
鼓勵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充分發揮決策獨立性強、經營靈活的優勢,針對農村金融市場的需求開發貸款新品種、拓展經營新模式,支持各類農村生產經營主體發展。
2.4建立監管體系
在監管方面,初步可實施最低監管要求,掌握好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之間的關系,即達到監管的目的又不能影響金融創新;可以實施差別化監管,為農村金融機構提供公平競爭的環境,促進資金的使用。建議采取農村金融機構運行安全預警機制的監管模式,在完善農村存款保險制度的基礎上,再進一步規范農村金融機構的市場退出機制;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村金融機構之間的重組和并購。監管方法逐漸由合規性監管向合規性和風險監管并重的模式轉變,建立非現場監管制度,建立農村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機制。對農村金融機構中涉農貸款要建立單獨的考核標準,本著盡職免責的原則,建立相應的激勵及懲罰機制。健全金融監管體系,在加強農村金融機構內控機制監管的同時,發揮中介機構、自律組織及新聞媒體的外部監督作用,保證農村資金體系作用的充分發揮。
3.總結
農村的城市化進程推進需要完善的資金體系作為其推動力,目前農村的資金體系存在一些問題,在完善資金體系過程中首先要抓住主要問題,予以解決,循序漸進,最終建立為農村城鎮化提供充足動力的資金體系。 [科]
政策性住房金融是住房金融的一個領域,是指以國家信用為基礎,根據政府的政策,由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或者政府委托商業性住房金融機構以及其他機構所開辦的住房金融業務。
一、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構成要素
政策性住房金融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構成要素。
1.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
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是由政府對特定住房金融機構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如稅收減免和對資金來源方面給予支持。世界各國對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的安排,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專營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政策性金融機構與商業銀行共同經營住房金融業務和不設專門機構,由其他金融機構兼營政策性住房金融業務。有的國家設立專業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經營政策性住房金融業務,并規定只允許其經營該業務,由專業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經營的優點是可以吸收一切可用于住房的政策性資金,專門用于政策性住房貸款,尤其是能夠發揮專業機構在資金運用方面專營的權威性,并在最大程度上地發揮住房消費者在資金方面的互助。有的國家則由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和一般商業銀行共同經營政策性住房金融業務,商業銀行在整體業務中發揮主體地位,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則發揮輔助與引導作用,對商業銀行業務進行補充。有的國家不設專業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而由一般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兼營政策性住房金融業務。
2.政策性住房金融工具
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根據政策惠及對象的特征,設計符合其還款能力的特殊住房金融工具,比如低息貸款等。由于政策性住房金融所需的資金量大,占用資金的時間較長,所面對的融資對象由于是居民個人而千差萬別,所以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融資工具也是多樣化的。在政策性住房金融領域,常用的金融工具主要是以市場為主的開放型運營的各種類型的抵押、抵押貸款債券和抵押貸款擔保住房基金等,也包括封閉運行的公積金和住房基金等。
3.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融資模式
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融資方式也多種多樣。從大類上看,可分為合同儲蓄模式、強制儲蓄模式和資本市場融資模式。合同儲蓄模式,是借貸雙方通過契約籌措住房金融資金,即潛在購房者與指定機構(通常是住房合作社)訂立資金存貸合同,按合同的約定定期到指定機構儲蓄,當儲蓄額達到一定時間和數額后便自動取得從該指定機構獲得與儲蓄利率和數額掛鉤的住房抵押貸款的權利;強制儲蓄是一種政府憑借國家權威和信用,采用強制性手段要求單位和職工將職工工資收入儲蓄以籌集住房建設和消費所需資金的一種住房金融模式;資本市場融資是指政策性住房金融機構主要通過資本市場籌措住房金融資金。
4.政府的參與與干預
由于政策性住房金融具有強烈的政策性特點,所以其運行就離不開政府的干預,其業務經營將受到政府管理部門的全程監督,以此來確保政策性住房金融的有效運作。政府作為政策性住房金融的管理者,一方面對各參與金融機構進行資格的審查與登記,全面監督金融運行的情況以確保目標政策的實現。另一方面要根據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和住房金融體系運行狀況,及時對住房金融政策進行調整,以確保政策性住房金融體系的有效運作。
二、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基本內涵
1.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責任主體是政府
從總體而言,政策性住房金融設立的初衷就是體現政府在住房金融方面特定的政策意圖,所以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責任主體理應就是政府。從具體操作層面來看,政策性住房金融針對特殊的收入群體,所需資金數額巨大,占用資金的時間相對較長,對居民的福利產生的影響深遠,這使得只有政府才能夠在全社會范圍內調動各個階層的儲蓄資源,也只有依靠政府的權威和系統組織維持政策性住房金融優惠性的實施和保障居民的住房福利。
2.政策性住房金融的目標是為中低收入階層解決住房問題提供資金支持
盡管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市場機制應該是供應與配置住房資源最有效率的經濟制度,但是由于住房本身所具有的外部性和公共產品等特性,住房市場又存在不完全競爭,再加上以中低收入者為主體的特殊階層很難通過以效率為主市場機制來解決自身的住房問題。以上種種就決定了解決居民住房問題不能夠完全依靠市場。中低收入群體只有借于助政府的幫助與支持,才能夠解決其住房問題或改善居住條件。盡管市場和政府都是住房資源的配置主體,但兩者應各負其責,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則主要通過由政府負主體責任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來解決。
3.政策性住房金融能夠促進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生產部門之間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是各不相同的,不同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則會導致各部門職工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分配的不平衡則會導致在解決住房問題時,中低收入階層難以靠自身的積蓄完成自有住房的購買,從而對他們的住房福利產生影響。基于對居民福利的重視,政府往往高度重視中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社會住房保障制度的實施正是為縮小由于收入差距造成的住房分配的不平等,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權利。但政府無力也不可能以財政資金承擔起全部的保障資金,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有一部分需要通過政府提供優惠的政策性住房金融來解決,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存在與作用發揮促進了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
4.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保證和依據是立法
政策性住房金融是關系到社會福利的一項重要的社會與金融政策,為明確其特定的運營目標與運營方式等方面需要完備而有效的法律支持。法律上需要明確規定政策性住房金融的主體、不同對象及住房金融措施,對政策住房金融主體的進入、退出管理辦法加以嚴格的規定,規定政策性住房金融措施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中低收入階層收入水平變化進行調整,以保證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制度化與規范化。
三、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基本特征
1.政府的干預性
政策性住房金融是政府從社會公平的角度,以政府信用為基礎,為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費提供直接的資金支持,或者對中低收入家庭購房給予補貼或貸款擔保等優惠,屬于政府以貨幣形式進行社會再分配的一種方式。所以政策性住房金融的資金來源與運用,政策性住房金融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都必須有政府的介入,政策性住房金融體現的就是政府對住房金融市場或直接或間接的干預。
2.需求對象的有限性
政策性住房金融的目的是解決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問題,從住房需求者的角度看,主要是政府給中低收入階層提供政策性的住房資金。因此,要對能夠享受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對象加以嚴格的限定與區分,使中低收入者能夠切實地得到優惠的住房資金,而高收入者的住房則要完全交由市場解決,嚴格地區分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參與者以確保這種金融措施能夠更有效,更有針對性。
3.經營的非營利性
政策性住房金融雖然是一項金融政策,但從本質上講更是一種政策性金融,所以它具備政策性金融必須有的經營性質,也就是其運作不以盈利為目的,政策性住房金融的運作主要以促進分配公平和提高社會福利為主,在實際運行中可能還存在虧損,需要政府補貼。
4.實施的層次性
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實施,必須注意體現其層次性,這種層次主要是指公平的層次,即垂直公平和水平公平問題。前者是指不同收入階層家庭從中所獲得的金融支持程度應該是不同的,后者則是指同一收入階層的家庭則應受到平等的對待。
四、政策性住房金融的經濟功能
1.政策性住房金融能夠促進房地產業協調發展
政策性住房金融主要用于解決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問題,中低收入階層住房消費負擔能力差,沒有政府的支持就無力購買住房。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實施,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方式,都增加了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消費支付能力,從而增加了住房市場的有效需求。同時,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實施把市場不能解決的住房需求從市場中吸引出來,不會對住房供應市場造成虛假的需求。政策性住房金融資金的分配及其消費能夠調節和刺激住房需求,使得住房供給與需求兩個層面都得以增加,從而促進房地產業的協調發展。
2.政策性住房金融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房地產業的發展取決于市場需求,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實施可以增強居民的購房支付能力,把人們潛在的住房需求轉化成為現實的有效的市場需求,促進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統計數據表明:房地產可以帶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房地產業的產值每增加1個百分點,會促使相關產業的產值增加1.5~2個百分點。政策性住房金融資金的分配及其消費能夠調節和刺激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的發展,從而發揮房地產業所具有的巨大經濟推動作用。
3.政策性住房金融的實施有利于培育金融發展的新增長點
中圖分類號:F8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2)11-0022-02
1 貨幣金融統計方法論體系概述
貨幣與金融體系作為宏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主要由貨幣統計和金融統計量部分構成。其基本目的主要在于獲取宏觀經濟統計中貨幣、信貸、債務等金融總量數據,從而為國家制定各項經濟政策提供相應的依據和建議,該體系對整個國民經濟體系的穩定運行有其獨到的意義。
其中,貨幣統計是指一個經濟體的金融部門的資產和負債的存量和流量的宏觀反映,而金融統計則是指一個經濟體所有經濟部門的金融資產和負債的存量和流量的宏觀反映。二者都是依賴于微觀基礎,從宏觀角度出發對金融總量加以衡量。
根據《MFS2000》中對貨幣統計和金融統計的定義和論述,我們可以將整個貨幣金融體系作如下概括,進而形成貨幣金融統計方法論體系(如圖1所示)。
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貨幣金融統計方法論體系由目的體系、微觀系統體系和總量體系構成,其中, 目的體系由基本目的和其他目的構成,而微觀系統體系則由主體識別、客體識別和一致性約定構成,從而通過同質性分量加總得到總量,通過對總量的靜態和動態分析從而達到構建該體系總量體系的目的。
2 金融機構部門分類
根據MFS2000的定義,金融性公司部門包括所有主要從事金融中介或相關輔金融活動的居民公司或準公司。主要依據其經濟目標、職能和行為是否具有同一性,將其劃分存款性公司和非存款性公司,而存款性公司有課進一步劃分為中央銀行和其他存款型公司,如圖2所示。
在我國,中央銀行主要是指中國人民銀行,他處于金融體系核心地位,是金融市場最重要的參與者之一。它具有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控制監管金融市場,防范化解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負責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同時國庫、主持清算等其他金融部門所不具備的特殊職能,是政府機構,需要單獨列出。而央行的劃分對于貨幣金融統計學方法論體系的重要意義在下文中會有所闡述。
金融機構部門分類是金融主體識別的主要內容,也是貨幣金融統計學方法論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以下分別從兩個角度論述金融機構部門分類的必要性。
3 從金融視角加以分析
3.1 從貨幣政策實施的角度分析
眾所周知,中央銀行首先是發行的銀行,同時也是銀行的銀行,是政府的銀行。他承擔著國家制定貨幣政策、發行貨幣、對金融系統進行監督和管理從而維持幣值穩定,保持經濟增長。其中,央行作為法定支付手段和即時流動性的唯一提供者,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作為央行工作的重中之重。貨幣政策借助銀行體系,率先應用于實體經濟,通過超導機制發揮作用,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到了相當的作用。
央行希望可以通過貨幣政策的實施實現高就業率、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利率穩定、金融市場和外匯市場穩定六項最終目的。然而由于這些目標之間自身存在的沖突性是央行需要根據經濟運行狀況在其中做出適當的選擇,以期使國家經濟獲得最大的發展。央行可以通過例如公開市場操作等政策工具間接影響這些目標,但由于政策本身實施和作用的滯后性,直接盯住這些目標是不現實的,于是央行通常選擇盯住指標而非目標的方式觀測經濟運作情況,通常選擇對就業率和物價水平有直接影響的中介指標加以觀察(譬如貨幣總量),同時對例如準備金總量等一系列對貨幣政策極為敏感操作指標進行控制。即是借助操作指標和中介指標引導貨幣政策來實現貨幣政策目標。
由此可見,中介指標對于貨幣政策實施不可或缺。在我國通常選擇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指標加以觀察。分而貨幣供應量統計的機構范圍正是以金融機構部門分類為依據。通過衡量金融機構與其他國民經濟機構部門之間以及金融機構之間發生的金融交易,進一步對不同層次的貨幣供應量進行核算,從而反映貨幣的創造過程,揭示影響貨幣供應量變動的因素。如果不進行金融機構部門識別和劃分,則難以依據同質性原理對貨幣供應量做出準確的劃分和統計,難以詳盡反映貨幣創造過程,進而影響貨幣政策的實施和制定,違背了貨幣統計工作初衷,也難以實現了貨幣金融統計的基本目的。
3.2 從維護金融市場穩定性的角度加以分析
央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維持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降低金融系統的系統性風險。這不僅需要建立金融風險預警機制,加強金融穩定性測定與評估,同時也需要加大金融市場監管,積極推動金融改革,以改革促穩定。可以看到,無論是出于對系統分險的事前防范預警亦或是事后評估,都難與宏觀數據的搜集脫離干系。只有掌握各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和金融子市場的交易情況, 才能避免金融市場中的多米諾骨牌效應造成的巨大災難,或是對已然產生的惡性后果加以妥善處理,譬如對受沖擊機構實施救助。其中,救助的實施則需要我們對于求助機構有一個全面而細致的了解。機構的性質、職能、和目的決定了我們需要對其采取的救助方式以及流動性支持的規模。而這一切都與金融機構部門分類息息相關。金融機構部門分類不僅提高了央行政策工具的使用效率,也降低了救助時間和處置成本,使得央行救助的以規模化,從而更好的發揮央行最后貸款人的職責,為金融市場穩定做出突出貢獻。
同時,對于風險預警機制的建立以及穩定評估框架的建立,都需要我們從微觀層次對照國際標準與金融各部門機構自身的性質,設計出一套合理科學的監管指標。對于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部門分類監管,分類測定,從而及時掌握金融機構運營狀況,及時監測金融風險。同時針對不同性質的金融機構部門各自運行特點和局限,制定適宜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制度,從而保證各金融部門有條不紊的運行,維持金融市場的穩定。
此外,推動金融改革,以改革促穩定未降低金融市場風險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思路,如何能夠立足于金融機構各部門特點,對現有金融機構部門分類和劃分所存在的滯后性、過渡性和局限性加以變革,在與國際劃分標準接軌的同時依據中國國情,保留中國特色,從而能夠幫助政府真正把握宏觀經濟形勢,了解各金融部門發展動態,切實制定相關政策發揮更大的作用。
3.3 從統計視角加以分析
根據貨幣金融統計方法論體系,貨幣金融統計主要研究對象是經濟單位,即微觀系統體系,而其中的主體識別系統中金融機構公司的性質、分類及其演變等內容是貨幣金融理論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貨幣與金融統計體系的基本構成要素。
從統計數據的獲得來說,一切宏觀數據的獲得與評價都是依賴于微觀數據的質量,毫無疑問,對金融機構進行科學的分類,不僅大大簡化了數據搜集和匯總過程,使數據自成體系,清晰明了,也對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難以想象,對于在性質各異的金融機構中使用同一套統計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體系所造成的工作不便和獲得的統計數據質量各異。只有對開展對金融機構部門加以科學的分類,才可以針對各類金融機構制定適宜的核算范圍和特定的核算監管機構,從而確保統計工作的不重不漏,保證統計工作完成質量。
中圖分類號:F83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257-5833(2014)02-0039-08
創新和發展地方金融已成為近幾年來理論界和實際工作者討論的熱門話題。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和特點決定了地方金融的多樣化。我國東南沿海的一些地方民營經濟較全國其他省市區發展迅速,出現了大量的中小企業集群,集群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根據“新結構經濟學”理論,集群經濟的發展壯大客觀上要求有與之對應的地方金融服務。而創新性內生的地方金融體系的缺乏,是集群企業理論上分析有諸多融資優勢但現實中卻存在融資難的根源。要克解中小企業集群融資難最直接、最根本性的辦法就是加快地方金融的改革和創新,培育和發展集群金融。
一、地方金融創新的重要基礎:集群經濟發展
(一)集群經濟的發展壯大客觀上要求有與之對應的金融服務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些地區尤其是東南沿海的江、浙、滬、閩、粵等地出現了大量的各具特色的中小企業集群,集群經濟在這些地方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中小企業集群不再是少數地區的特殊現象,越來越多的地區產業發展顯現了中小企業集群化特征,中小企業集群已成為我國區域經濟和產業布局的重要模式和發展趨勢。中小企業集群的迅速發展以及它對區域經濟的綜合推動作用和對區域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力量,使之成為政府和學術界重要的關注對象。中小企業集群在我國作為一種新生事物,開始迅猛發展就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但也普遍存在著一些包括“融資難”等在內的制約其進一步快速發展的問題,急需研究并采取措施解決之。
以浙江省為例,目前,以“輕、小、集、加”為特色的浙江民營經濟比重中,產業集群(也稱為中小企業集群,簡稱集群)的產值已占全省經濟總量半壁江山。據浙江經信委統計,2008年全省共有312個產業集群年銷售收入達到10億元以上(其中年銷售收入超過200億元的產業集群有26個),實現銷售收入2.81萬億元,出貨值6122億元,從業人員831萬人,分別占全省工業總量的54%、62%和56%。集群經濟在浙江經濟發展、參與國際競爭、擴大就業等方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浙江產業集群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過度競爭、集群內企業自主創新和合作創新不足、產業層次偏低、群內中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為加快集群產業的轉型升級,浙江省政府于2009年和2010年分兩批確立了杭州裝備制造業、紹興紡織、寧波服裝等42個傳統產業集群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范區,其目的就是要“進一步發揮民營經濟、縣域經濟、產業集群經濟等特色優勢,扎實推進大平臺大產業大項目大企業建設”,提升浙江產業集群整體競爭力。
新形勢下我國民營經濟和集群經濟的快速發展又有了新的契機。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必須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這在基本經濟制度上進一步提升了民營經濟的地位,使之前所未有的與公有制經濟處在同等的地位,極大地提高了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集群的發展動力,開啟了民營經濟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時代。
以往的經濟學和林毅夫最新的“新結構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金融內生于實體經濟,反過來,金融又要為實體經濟服務。有什么樣的實體經濟形式和經濟結構,就應該有什么樣的金融服務方式和金融結構相對應,金融形式和金融結構與實體經濟形式和經濟結構相適應是客觀經濟規律的要求。據此,當我國中小企業集群經濟發展壯大起來,并向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客觀上要求有與之對應的地方金融服務方式。
(二)集群企業融資難的根源是缺乏創新性內生的地方金融體系
按照經典的產業集群理論,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簡稱集群融資)比單個游離中小企業融資具有截然不同的信用優勢、信貸優勢和集體理性優勢等獨特優勢,中小企業集群在現實融資中不應該有融資困難問題,但在我國的實踐中小企業集群仍然存在融資難的問題。據學者們調研,我國中小企業集群較集中的江、浙、閩等省的群內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著“融資難”現象,就拿浙江來說,中小企業集群比較集中但中小企業仍然還有41.15%的融資需求不能通過正規金融機構提供。筆者近期完成的浙江省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的專題調查也顯示,有35.1%的集群內中小企業存在融資難的問題(其中融資難的占29.8%,融資很難的占5.3%)。這是為什么呢?有的學者認為是因為目前我國中小企業集群的融資優勢沒有充分發揮出來,但仍沒有回答為什么中小企業集群的融資優勢沒有發揮出來和怎樣才能發揮出來等問題。
筆者研究認為,中小企業集群融資存在理論(融資優勢)與現實(融資困境)矛盾(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的第一個矛盾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創新性的、內生性的、完善的地方金融體系,以致于面對非常龐大的中小企業集群融資需求,沒有有效的集群融資方式使之得以滿足,這又不可避免地促使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的第二個矛盾,即中小企業集群融資模式需求(十分旺盛)與模式供給(嚴重不足)矛盾的產生。反之可以推理,要克解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的“雙重矛盾”,除了外生性的金融機構努力外,最直接、最根本性的辦法就是加快地方金融的改革和創新,盡快建立健全地方金融體系。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未來十年金融改革的任務是“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擴大金融業對內對外開放,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允許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多渠道推動股權融資,發展并規范債券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完善保險經濟補償機制,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這短短一段話,每一個方面都與地方金融的改革和創新掛鉤,句句都可以作為我國地方金融改革創新的方向、要求和目標。
二、地方金融創新的主要形式:培育和發展集群金融
(一)“集群金融”概念的提出與涵義界定
地方金融體系的內涵非常豐富、外延也十分廣泛,所以說地方金融的創新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其中中小企業集群金融(簡稱集群金融)是其主要的形式之一。我國要加快傳統集群經濟的轉型升級,促進現代集群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培育和發展與之相適應的內生的集群金融。培育和發展集群金融,是建立健全我國地方金融體系不可逾越的關鍵性事件之一。“集群金融”是一個新概念,對其的研究是個新的領域,目前還沒有人提出并對其進行定義,筆者可謂是首次提出并嘗試對其界定為:集群金融就是以中小企業集群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的集群內外兩個層面的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就其性質來分析,集群金融既是內部金融、又是外部金融,既是一般金融、又是產業金融,既是區域金融、又是國家金融,既是專業金融、又是綜合金融;就其范圍來看,集群金融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集群金融泛指一切與集群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以及集群證券、集群保險、集群信托租賃等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集群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集群金融僅指集群信用貨幣資金的融通,即目前人們所定義和所研究的中小企業集群融資。
(二)集群金融的構成要素
與一般金融一樣,集群金融也有以下幾個構成要素:(1)集群金融對象。由貨幣制度所規范的貨幣(資金)、證券、保險等的流通、周轉和增值。(2)集群金融方式。以借貸為主的信用方式為代表,兼有證券、保險、信托、租賃等方式。(3)集群金融機構。通常區分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其中內生性的中小企業集群財務公司(簡稱集群財務公司)在集群金融的構成要素中起關鍵性的作用。(4)集群金融場所,即集群金融市場。包括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保險市場、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場等等。(5)集群金融工具。適合于集群的金融工具,如中小企業集群的供應鏈融資、保理融資、集合債券融資、團體貸款、產業基金融資等。(6)集群金融制度和調控機制。對集群金融活動所進行的監督和調控等。
集群金融各要素之間相互分工、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約。集群金融活動一般以集群信用工具為載體,并通過信用工具的交易,在集群金融市場中發揮作用來實現貨幣資金使用權的轉移,集群金融制度和調控機制在其中發揮監督和調控作用。
三、培育和發展集群金融的關鍵環節:組建集群財務公司
(一)集群財務公司的性質及其職能
要培育和發展集群金融,首先得有從事其業務活動的內生性專業機構――中小企業集群財務公司(簡稱集群財務公司)。我們認為,擬組建的中小企業集群財務公司是集群中小企業的總融資主體,是一個正規性質的、以集群產業為基礎的、為內部成員服務的綜合業務型非銀行性金融機構,在我國培育和發展集群金融的過程中處于關鍵環節地位。
第一,集群財務公司應該是一種正規金融組織安排。它不僅僅是對我國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小企業非正規金融組織安排的帕累托改進,更是從國有金融制度的產權擴展“擠出效應”向民營內生性金融制度“適應效應”轉變的實質性創新。
第二,集群財務公司應該是一種內部金融機構。基于中小企業集群而建立的集群財務公司,構造了一個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的內部金融市場(IFM),它有別于外部金融市場(EFM),是金融市場的一部分。群內企業通過它從事匯集和重新配置企業的剩余資金、籌集資金、集中交易、監督管理、咨詢、中介、擔保等活動,實現資金資本在群內企業之間的低成本、高效率的配置。
第三,集群財務公司應該是一種產業金融機構。依托中小企業集群主導產業而建立的集群財務公司,是產業金融存在和發展的組織載體,其存在和發展的全部意義在于扶持和依托特定產業的發展。
第四,集群財務公司應該是一種綜合型非銀行金融機構,或者說它是一個地方金融控股公司。其職能定位不能僅僅囿于中國銀監會的《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2004)規定的“財務管理服務”,而應該是“提供全面的內部金融服務”,應具備且履行儲蓄、融資、投資、投資銀行、風險投資、咨詢顧問、擔保等多重職能。
(二)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集群財務公司具有競爭優勢
集群財務公司的競爭優勢是多重力量的合成。
首先,集群財務公司具有金融、產業、企業結合的優勢。這種優勢源于“產、融、企”結合后的良性互動發展。一方面,中小企業集群促進集群財務公司的產生和成長。產融結合增強了集群財務公司對中小企業集群的滲透力和適應能力,有利于增強集群財務公司的實力和金融競爭能力,降低“純金融”的風險性,不斷開拓和發展新型金融服務業務,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另一方面,集群財務公司也促進了中小企業集群的成長。集群財務公司是為中小企業集群量身定做的金融機構,通過自身的金融服務職能,發揮“內源融資”的功效,盡最大可能聚集群內資金,利用信貸杠桿,充分協調集群企業單位資金運動的時間差、空間差、生產環節差和行業差,靈活調度資金,合理投放資金,幫助企業進行資本調整和資本置換;也能利用其強大的“外源融資”能力,通過直接金融和間接金融兩條渠道同時融入大量低成本資金,吸引國內外的金融資源注入群內的生產經營項目,緩解由于資金總量束縛和外在的信用制度的牽制對集群造成的壓力。這種產融結合還能產生綜合的經濟效應,如提高經濟的貨幣化水平,消減資本循環鏈條,派生信用,加快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速度等。
其次,集群財務公司具有系統自組織優勢。中小企業集群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集群財務公司是中小企業集群這個復雜系統的“整體”,而集群內各個中小企業則是這個復雜系統的“要素”。集群財務公司在這里就發揮了“一身兼二職”的作用,一方面使中小企業集群的潛在融資優勢轉化為現實融資優勢,另一方面實現依靠集群內各個中小企業自身不能實現的融資需求。集群財務公司的形成、演化過程通過自組織機制,不僅融資協調一致,實現融資信息共享,遵守共同的“游戲規則”和行為準則,建立相互信任的信用關系,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風險;而且經歷多次漸變與突變的演化過程,集群財務公司在出現――壯大――升級的反復迭代中不斷趨于優化。
再次,集群財務公司具有內部金融市場優勢。集群財務公司構造了一個內部金融市場,它在監督、激勵、資本的低成本配置和放松融資約束等方面具有外部金融市場不可比擬的優勢:一是監督更有效。在這個內部市場上,信息更充分、透明、廉價,而且出資者是資金使用部門資產的直接所有者并擁有剩余控制權,能更有效地監督和激勵資金使用者。二是優化資產的再配置。內部金融市場中公司總部與子公司(分部)的上下級關系或眾多企業同級關聯關系,便于賬面記錄和存檔資料審查,更有利于資本的優化配置。集群財務公司通過“勝利者選拔過程”,將有限的資本分配到最具效率的項目上。三是資本的低成本配置。在集群財務公司內部,信息的不確定性比較小,能夠減少內部市場主體在外部證券市場上進行逆向選擇的機會,既可以避免在外部金融市場上融資的交易成本和潛在風險,也可以避免因過多的股東和債權人介入而導致成本的增加。四是外部融資約束寬松。集群財務公司放松了外部的融資約束,能夠靈活地實現內部資源的跨項目流動,可以按照項目投入產出比來配置稀缺資源,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四、組建集群財務公司的政府舉措:財稅政策支持
(一)集群經濟地區組建集群財務公司已初具條件
中小企業集群散布于我國的許多地方,雖然不同地區集群經濟的發展程度各不一樣,但一些中小企業集群比較集中、發展相對成熟的地方已經初步具備了成立中小企業集群財務公司的條件。
其一,明確的中小企業集群融資主體地位。中小企業集群融資是一個整體性融資,它首先也要確定一個融資主體。但由于中小企業集群的特殊性,群內中小企業分別為分散的、獨立的個體,因此需要用一種方式使其能夠成為一個主體。如果群內各個中小企業可以通過集群財務公司的形式聯系到一起進行融資,這時的中小企業集群財務公司的融資主體地位就已經確立,即中小企業集群財務公司成了一個總融資主體。在如此的集群融資組織關系中,中小企業集群財務公司是處于最頂端的融資主體,但它的融資行為只是一種中間的關系,真正的融資實體則為群內各中小企業。這是一種“單一融資主體,多元融資實體”的組織架構形式。如此看來,我國要培育發展集群金融,只要組建了中小企業集群財務公司,其主體地位也就自然而然確立了。
其二,群內各中小企業有機聯系并有較強的融資合作的意識。中小企業集群內中小企業通過價值鏈將它們橫向聯系在一起。群內上、中、下游中小企業之間的價值運動和貨幣運動,在一定的價值連接下成為了一個有機整體,其間存在著互相制約的關系。在這一價值鏈上的中小企業有融資需求,便可以通過價值連接的中小企業群,成為一個存在內在互動機制的整體,通過集群財務公司使整個企業群獲得一定的融資機會。同時,群內中小企業通過生產相同或相似產品形成縱向的有機聯系。這種縱深的有機聯系以特殊的社會關系(親情、友情等)為背景形成的一種生產同盟,增強了商業信用,為集群融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群內中小企業通過合作融資的意愿把它們的融資行動統一起來。集群企業合作意識的高低、合作程度的深淺,直接影響集群融資效應的發揮。當合作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時,集群的合作文化就能夠深入人心,集群企業在交易中也更加傾向于誠實守信,集群信用優勢才能得以持續。在合作氛圍和信用優勢的助力下,集群合作融資的可行性增強,集群中的中小企業可以選擇多樣化的集群融資模式以化解融資瓶頸。
其三,較健全的中小企業集群金融市場。中小企業集群融資優勢的發揮和集群金融的培育發展,都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與其相對應的多層次金融市場結構體系。在我國一些經濟較發達的省份,如浙江省,已經初步建立了包括國有與民營金融機構、大型與小型金融機構、內資與外資金融機構、直接與間接金融機構各自占比例以及各類金融機構間競爭的多層次金融市場結構。其中,中小金融機構、外資金融機構、民營金融機構等在中小企業信貸融資市場上則相對更有競爭力。就中小企業集群融資來說,要使中小企業集群的信貸融資優勢得以發揮,就必須建立與中小企業集群相對應的多層次的金融市場結構體系,如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區域中小商業銀行、集群內的合作金融機構(集群財務公司),以及相應的集群互助擔保協會(公司)、產業基金、風險投資等配套機構。這些建立在中小企業集群中心或專業市場周圍的金融機構,由于資金規模小、產權明晰、決策程序簡單、約束力強,可以及時掌握市場與客戶等有關信息,降低監督管理成本,為本區域內的中小企業提供包括融資在內的各種金融服務。
其四,相對成熟的中小企業集群信貸融資技術。大力開發集群金融新產品或充分運用集群融資信貸技術是發揮中小企業集群融資優勢的重要條件之一。信貸技術分為依據企業“硬信息”進行信貸決策的交易型融資技術和依據企業“軟信息”進行信貸決策的關系型融資技術兩大類。對于我國中小企業集群,無論是中小金融機構的關系型貸款還是大金融機構的交易型融資,都可以結合中小企業集群內在特質,開發更好的集群信貸融資技術以有效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從目前的實踐看,作為總融資主體的中小企業集群財務公司可以采用的融資技術很多,如中小企業集群的供應鏈融資技術、保理融資技術、集合債券融資技術、團體貸款技術、產業基金融資技術、風險投資融資技術、互助擔保融資技術、中小企業開發性融資技術、關系型信貸融資技術等。
其五,適宜的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環境。中小企業信貸融資技術的運用、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緩解等都離不開適宜的集群環境支撐。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民主法制建設的推進,中小企業集群融資的適宜環境逐步改善。首先是中小企業集群的信用環境。具體包括社會信用中介機構如會計、審計、資產評估等中介機構及其制度體系在內的、完善的中小企業集群信用服務體系和信用擔保體系等。其次是中小企業集群的社會環境。我國各地中小企業集群文化和集群社會資本網絡的作用已初步顯現,如浙江特定的地理區域和文化環境下的企業集群關系網絡即企業集群的社會資本,不僅會影響民間融資和集群內企業之間的合作融資,也是影響集群信貸融資的重要因素。再次是中小企業集群的法律環境。中小企業集群融資要發揮其內生的融資優勢,無論是基于中小企業集群信貸融資技術的運用,還是發揮中小企業集群融資優勢的金融業市場結構調整,都有了相應的法律環境的支撐。
(二)組建集群財務公司過程中的財稅政策支持
集群金融是為集群經濟及中小企業集群服務的專業化深度金融,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軟性”(或金融服務性)基礎設施,具有一定的公共產品特性。對集群財務公司的組建,除了依靠市場的力量外,還需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
第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好集群金融發展的規劃。中小企業集群作為我國現代區域經濟增長的一種重要新現象和一支重要新力量,在當前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需要科學規劃。產業集群規劃是一項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財稅部門會同有關部門應根據當地企業經營模式和產業集群發展的態勢,因勢利導、順勢而為,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市場規律、掌握企業需求,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規劃的原則,力求制定的區域產業集群規劃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其中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好集群金融培育發展的專項規劃,是我國產業集群進一步快速轉型發展中的關鍵問題之一。制定的地方集群金融培育發展規劃應具體到位,尤其是集群財務公司本身的組織機構發展,集群金融在合理配置資源正確引導產業、推動集群技術創新營造產業環境、導入企業文化塑造集群品牌等方面的規劃要到位。
第二,出臺促進集群金融發展的財稅政策。為了彌補當前集群金融的組織、市場、產品、制度等“缺位”現象,盡快促其生成和走上健康持續發展的軌道,也是為了在中期打造健全的地方金融體系,使我國能夠初步擁有完備的現代金融機構組織和高效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以及為了長期通過財稅政策的支持,使我國地方金融對區域經濟增長的作用進一步體現出來,最大限度地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反過來,集群金融發展也對我國地方財政改革與財源建設產生積極影響,財稅部門必須運用積極的財稅政策支持集群金融的發展。
在支持集群金融機構發展方面,應該重點支持作為地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群財務公司的發展和壯大,通過初始資本金注入、稅收優惠、財政貼息和參股、政府擔保、轉移支付、專項補貼、投資補助、支持集群財務公司上市等政策支持和引導,促使集群金融機構利用其內在優勢,與大型金融機構錯位競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或者,財稅部門可以與國資部門、中小企業集群、民間資本投資者等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的中小企業集群財務公司。這種中小企業集群財務公司是“國有資本、集體資本、非公有資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經濟,是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實現形式”,不僅有利于壯大集群財務公司實力,解決群內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而且“有利于國有資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競爭力,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在支持集群金融生態等方面,應重點改善和優化地方金融生態環境,為集群金融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創造地方性金融基礎設施。財稅部門可以通過加快地方公共財政體制建設與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大對地方各類金融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開發地方政策性金融和實施公平高效的地方金融稅收政策等,來促進既包括財稅制度約束、社會信用體系優化等“無形”集群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包括清算結算體系、金融信息技術設備等“有形”的集群金融基礎設施的建設。
此外,在支持集群金融市場培育、集群金融產品創新以及集群金融監控等方面,財稅部門也大有可為,也可以研究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以促進各自與集群經濟和集群金融相適應的發展。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428(2010)09-0009-04
一、從大金融視角認識金融產業
傳統觀點認為,金融產業就是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托公司、租賃公司以及基金公司、財務公司等金融企業的組合。筆者認為,現代金融業已經完全突破了原來的金融運作模式,形成了一個圍繞傳統金融企業而逐步延伸為一個龐大獨立的產業。或者說現代金融產業是以社會金融資源的利用為核心、為有效完成金融交易活動而形成的相關企業的集合體。
按照聯合國對產業劃分方法的理解,金融中介作為現代服務產業,金融產業不僅僅包括以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為中介的資金交易,還包含更為廣泛的金融資產交易和管理;金融產業鏈條里面不僅僅包含傳統意義的金融機構,還包括廣泛的投資公司、經紀公司、咨詢評估、會計、審計、信用評級等眾多中介機構。現代市場經濟中的金融產業已經完全突破了傳統的金融機構的范疇,大金融概念已經出現,形成與傳統核心金融業務為紐帶的不同行業的企業聚合而成的現代金融服務產業群。其基本結構是:核心金融產業――輔助金融產業――支撐金融產業。核心金融產業的發展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需要發達的輔助金融產業和支撐金融產業(戴小平2007)。
二、從金融生態系統看金融產業結構平衡與協調
產業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比例關系。各產業部門的構成及相互之間的聯系、比例關系不盡相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小也不同。現代金融產業同樣如此,也有一個結構布局問題。結構布局狀況直接影響到金融產業的發展及其在國民經濟中作用的發揮。金融產業結構就是金融產業內部各相關企業之間的相互聯系和比例關系。
按照系統論的基本思想,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以看成是一個系統,系統是普遍存在的。上海金融產業結構實際上也是一個系統。
美籍奧地利人、理論生物學家L.V.貝塔朗菲1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統論原理。其給系統論的定義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結構形式聯結構成的具有某種功能的有機整體。在這個定義中包括了系統、要素、結構、功能四個概念,表明了要素與要素、要素與系統、系統與環境三方面的關系。
系統論的思想在理論研究中被廣泛應用。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生態學研究的重點是生態系統和生物圈中各組成成分之間,尤其是生物與環境、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關系。后來有學者從自然生態的概念中引申出金融生態概念(周小川,2004),成為研究金融問題的一種新方法。
一般人在討論金融生態問題時,往往僅僅說明金融生態外部環境,其實金融生態系統包括內外部兩個方面。金融生態系統由金融主體(即各種金融資源)及其賴以存在和發展的金融生態環境兩部分構成,兩者之間彼此依存、相互影響、共同發展。這就涉及到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金融生態內部系統的平衡。二是金融生態內部系統與金融生態外部環境之間的關系。
1、金融生態內部系統的平衡。從金融生態內部系統的平衡看,要求金融生態內部系統元素(主體)種類齊全、功能完備、結構合理、具有動態平衡性。金融生態系統內部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在不同的時期,由于金融生態系統內部元素及其構成的不同,表現為不同的平衡狀態,其對經濟的促進作用表現為明顯的差異性。如果金融市場上銀行機構占絕對主導、融資方式以間接融資為主,但是由于缺乏投資銀行參與的直接融資,整個社會的融資效率會很低下,金融資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反之,如果金融市場上投資銀行占絕對主導地位、融資方式以直接融資為主,由于缺乏商業銀行的參與,整個社會的融資效率同樣也不能有效提高。僅僅有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參與而沒有保險、信托、租賃等金融機構從事多樣化的融資活動,金融市場效率同樣會大打折扣,其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也不能充分發揮。從世界各國金融改革發展歷史中可以看出,都在努力發展多種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促進不同融資方式的協調平衡發展。其中的要義就是努力保持金融生態系統的內部平衡,促進金融生態系統內部的螺旋式上升,從簡單的低級平衡向更為復雜的高級平衡發展。如果在系統中出現結構失衡,其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就必然會暴露出來。
2、金融生態內部系統與金融生態外部環境之間的關系。同自然生態系統一樣,在金融生態系統中,金融生態內部系統和金融生態外部環境之間也是彼此依存、相互支撐、共同發展的。我們可以從以下三方面來理解之間的關系:
第一,金融生態內部系統元素與金融生態外部環境之間彼此依存。金融生態內部系統元素的生長、發育和成長離不開所依賴的金融生態環境。沒有金融生態環境,就沒有金融交易活動。如果沒有金融意識、沒有一定的金融文化的支配、沒有適合當時情形的金融交易制度安排,就不可能有金融系統內部元素生長、發育和成長。金融生態環境的存在是為金融生態系統內部元素的存在而服務的。同樣,沒有金融生態系統內部元素的活動及其相關需求,也就無所謂金融生態環境。
第二,金融生態環境決定著金融主體的生存條件、健康狀況、運行方式和發展方向。比如,社會誠信狀況的好壞直接影響金融主體從事金融交易活動的積極性。如果信用狀況很差,金融機構擔心風險損失,自然就會盡可能地減少金融交易活動。
第三,金融主體以其生產并分配信息、引導資源配置、提供管理風險手段的強大功能,對金融生態環境的發展發揮著積極的刺激作用。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由于金融主體的發展,能夠為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提供更多、更好地金融服務,使金融生態環境更加健康;二是金融生態系統內部元素的發展,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能夠推動金融生態環境健康成熟的發展。比如金融交易的復雜性和高風險,需要發達的金融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征信評估機構等)作保障,自然會推動相關機構的發展,也會促使一些新興產業的出現和發展。金融機構的發展越來越離不開創新,而金融創新離開了信息技術的應用幾乎寸步難行,所以金融創新就必然會催生大量專門從事金融交易業務的信息產業參與金融活動之中,比如專門從事銀行卡研發和生產的信息企業、專門從事軟件開發的企業等。
三、上海金融產業結構失衡的表現
如果我們把核心金融產業看作一個系統,那么核心金融產業就是金融生態內部系統,輔助金融產業和支撐金融產業就是核心金融產業的外部環境:如果把整個金融產業看作一個大系統。核心金融產業、輔助金融產業和支撐金融產業共同組成金融生態內部系統,而我們通常所說的法律、社會信用體系、會計與審計準則、中介服務體系、企業改革的進展及銀企關系等方面的內容就是金融生態的外部金融環境。
(一)上海金融產業結構內部的不平衡
從總體上看,上海金融產業的蓬勃發展難掩飾其結構的失衡狀態,核心金融產業超前發展,而輔助金融產業和支撐金融產業卻相對落后,還沒有達到一定的規模,功能比較欠缺,形成了嚴重的跛足狀態。
從金融產業內部結構看,表現為一種畸形狀態。
1、核心金融產業超前發展。本文所指核心金融產業是指直接從事金融交易活動的金融機構,主要包括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租賃以及專業化金融機構。從目前看,上海的核心金融產業形態布局已基本成形,各類金融機構齊備。無論是間接融資還是直接融資、傳統綜合性金融機構還是新型專業化機構都有了快速發展。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在核心金融產業的發展中,其內部結構的發展呈現出不均衡狀態。傳統的金融三駕馬車(銀行、證券、保險)無論是機構數、業務量、可交易工具、市場影響都占絕對壟斷地位,而信托、租賃以及專業化金融機構(如基金公司、信用卡公司、資產管理公司、貨幣經紀公司、財務公司、汽車金融公司等)則顯得相當不足。截至2009年末,上海共有非銀行金融機構28家,其中信托公司只有7家,財務公司13家,貨幣經紀公司2家。汽車金融公司4家,金融租賃公司2家,基金管理公司30余家。
2、輔助金融產業市場影響力弱小。輔助金融產業主要是指為核心金融產業的金融交易行為、參與交易的供需雙方提供公正、公開、公平交易服務的企業,主要包括會計與審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產評估公司、征信公司、信用擔保公司、投資咨詢公司、保險精算師事務所、保險公估公司等。這些金融專業服務企業的參與,可以保證交易的公正、公平,增強信用契約交易的可信度,降低和控制信用風險,保障金融交易雙方的權利和利益,增加交易頻率,大大提高金融交易效率,促進核心金融產業發展。相對于核心金融產業,上海的金融輔助產業發展較為緩慢,主要表現為:機構數量少、資本實力不強、業務量不大、市場滲透力弱、與金融交易的聯系度不深、市場話語權微弱,信用增強能力不足,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制約了核心金融產業的發展。
3、支撐金融產業剛剛起步。支撐金融產業主要是指為提高金融交易服務水準、進一步擴展金融交易范圍、開拓金融交易市場、提升金融機構內在質量檔次和可持續發展的專業服務機構,包括金融培訓機構、金融軟件公司、金融智能卡公司、金融產品研發中心、金融數據處理中心、專業結算公司、金融媒體機構等。只能說上海已出現了支撐金融產業雛形,但是并沒有形成強大的產業群。雖然這些機構都有一定數量,但是實力明顯較弱,市場影響力不夠,年產值較低,還難以真正形成對核心金融產業的支撐作用。比如金融媒體的專業化程度低,市場影響力不大,話語權讓位于外資機構;至今還缺乏權威的金融培訓機構,金融人才評價和培訓標準更多的是引入國外標準等。
(二)上海金融產業發展的外部環境急需改善
金融生態環境是影響金融產業運行效率和質量的各種要素的總和,包括法律、社會信用體系、會計與審計準則、中介服務體系、企業改革的進展及銀企關系等方面的內容。雖然上海的金融生態環境在全國排在前列’,但是我們也清楚地看到,上海的金融生態環境并不是盡善盡美,仍然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地方法律制定受到限制的情況下,執法難也大量存在,即使成立了兩家專門的金融仲裁法庭,但其實際運作并不理想,參與面不大;社會征信體系建立時間早,但是仍然不完備,無論是數據采集內容、采集對象、各單位聯網程度、信息使用等都存在提升空間,專門化的資信評估公司不僅數量少,而且信譽度也不高:權威的金融信息平臺還相當缺乏,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金融信息媒體還沒有;等等。由于金融生態環境的不完善,專門從事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的專門化公司缺乏,使得上海金融產業的發展受到眾多限制。
四、上海金融產業結構調整方向
從金融生態系統角度看,上海金融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上海金融產業結構應在更高層次上保持平衡協調,二是大力發展從事金融生態環境改善的專門化機構。
(一)把核心金融產業做強做大
以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所需要的“國內外投資者共同參與、國際化程度較高,交易、定價和信息功能齊備的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的金融機構為主體、各類金融機構共同發展的金融機構體系”,實際上也就是要發展核心金融產業。這是一個地區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必備條件之一。加強金融市場體系建設和金融機構體系建設就是抓住了核心金融產業的核心,應該圍繞這一目標制定適宜的優惠政策,使上海盡快彰顯金融資源的“洼地”效應。使上海真正成為國際金融機構聚集地、資金集散中心和金融產品創新中心。在金融機構主體內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結構和內部控制制度,增強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同時,應盡快建成種類齊全、功能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要在各金融機構之間和金融市場之間,建立起緊密聯系的機制,促進資金和金融產品在金融市場之間的合理、有序流動,營造一個相互依存、競爭發展的金融生態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在許多金融機構特別是商業銀行紛紛推行事業部制的情況下,應該把主要精力放在引進和培育各類專門業務處理中心上,只要業務中心在上海,資金就會以上海為中心流動。2007―2009年上海各類銀行營運中心迅速集聚就是一種非常好的發展路徑。這可以有效克服我國主要的大的金融機構總部不在上海的短板。
(二)在發展金融產業中,尤其要大力發展金融輔助產業和金融支撐產業
前已述及,金融產業不僅僅包括以資本市場和金融機構為中介的資金交易,還應該包含更為廣泛的金融資產交易和管理:金融產業鏈條里面不僅僅包含傳統意義的金融機構,還應該包括廣泛的投資公司,咨詢評估、會計、審計、信用評級等眾多中介機構;核心金融產業的發展和金融服務功能的提升需要發達的輔助金融產業和支撐金融產業,如計算技術、通訊技術、芯片技術、軟件開發、系統工程、人才培訓、金融媒體等。這都屬于現代服務業,或者叫金融專業服務業。主要包括信用評級、資產評估、融資擔保、投資咨詢、會計審計、法律服務、金融資訊等專業服務業,以及管理咨詢、人力資源與培訓、廣告服務、市場研究、專業設計、知識產權服務等其它配套專業服務業,這些行業統稱為金融專業服務產業。
輔助金融產業和支撐金融產業應該納入金融產業發展整體規劃中,給予大力扶持和培育。培育和引進相結合,既要培育國家隊,也要允許民間機構參與,擴大和開放市場,推動戰略合作,鼓勵創新,培育金融機構與金融專業服務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兩者的合作是相輔相成的,金融機構的發展離不開金融專業服務機構的有力支持,由于核心金融產業需要大量相關產業的支持,如會計、法律、管理咨詢業、精算業、計算機的軟件和硬件、廣告和市場調研、人才招聘、金融教育、金融出版業等等,核心金融產業的集聚和發展又帶動和促進其輔產業和支撐性產業的產生與發展。反過來,支持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產業集群的發展,即改善信息流動、提高效率、增加流動性。
(一)開放農村金融市場
如何廣文(2005)認為,根據我國農村經濟和金融的特點及現有農村金融機構存在的問題,優化農村金融組織結構的路徑在于金融機構的多樣化。而實現農村金融機構多樣化的途徑在于開放農村金融市場,建立多種金融機構并存、功能互補、協調運轉的機制,打破和消除壟斷格局,真正形成基于競爭的農村金融業組織結構。多種金融機構并存,才能促進市場競爭,提高市場效率,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的農村金融需求。
(二)增加農村金融機構
如曾建中(2006)研究認為,我國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一直是向著使農村正規金融機構商業化方向推進的,其結果是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明顯趨于減弱,農村金融主體供給不足。賀暉(2006)提出構建適應農村經濟需求的多元化農村金融組織體系的具體措施:調整農業銀行分支機構,利用政策手段誘導其增加對農業的投入;調整農業發展銀行的業務范圍,進一步強化政策性金融的支農作用;加快農村信用社改革,積極發揮其農村金融主力軍的作用;調節資金流向,使農村郵政儲蓄資金有效回流農村金融市場;盡快建立市場準入、監管和退出的各項規章制度,使民間金融合法化。
(三)改革現有農村金融機構
如中國人民銀行平涼市中心支行課題組(2006)認為,目前農村金融機構設置滯后,難以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村金融機構設置與經濟發展不適應,農村金融網點少,規模小,發展水平低;農村金融機構設置與地方經濟的資金需求不適應,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機構調整和撤并后,業務重心轉移到了大中城市,保留的機構信貸審批權限上收或變小,加大了地方經濟發展中資金供求矛盾;農村金融機構設置與金融運行機制不適應,有必要對現有農村金融機構進行整合。
朱鋒和肖東平(2007)認為,農村金融機構存在的問題是:在農村地區的機構網點較少,覆蓋程度比較低,大部分農村地區只有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機構網點,一些偏遠落后地區甚至存在金融服務空白;當前政府對銀行業的管制較多,通過加上利率管制等諸多因素的限制,造成了農村金融機構競爭不充分、信用社壟斷農村金融市場的局面;現有農村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服務效率低,手段落后,歷史包袱沉重,無法滿足農民和農村企業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四)發展農村民間金融
如王芳(2007)認為,從宏觀層面上來看,由于農村金融組織存在結構性缺陷,使得農村金融市場缺乏競爭與效率。雖然農村金融組織有著政策性、商業性、合作性及民間金融等多種金融形式,但卻缺乏多元性、復合性和有效性的農村金融組織。應該通過一定的措施和辦法,鼓勵正常范圍的民間金融活動,同時適度放開農村金融市場準入條件,實行金融機構多元化;根據不同區域、不同情況因地制宜地改造現有的金融機構布局,改革或創立中小金融機構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對現有的農村金融機構進行改革,促進農村金融體系的發展和完善。此外,隨著孟加拉鄉村銀行小額信貸項目的發展及其在世界其他國家的推廣,國外學者以研究扶貧助困的小額信貸為契機,對于貧困地區小額信貸農戶融資行為有較為充分的研究。
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研究呈現的特征
一是研究視角只停留在農村金融服務的某一個方面,更多的人似乎都認為農村信用社改革就是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的全部,農村信用社問題解決了,金融支農問題也就解決了。
二是研究的層次不夠深入。盡管一些學者也提出要通盤考慮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建議和完善,應該一攬子規劃農村金融體制構建,并且也有了對經濟欠發達地區縣域金融制度安排的綜合考慮,但是并沒有見到從宏觀角度對農村金融體制構建的深入探討;更多的研究僅是就事論事,就農村信用社談農村信用社、就農業銀行談農業銀行、就農業發展銀行談農業發展銀行,沒有考慮各種農村金融供給機制的協調和整合。
三是在對農村金融的研究方面還沒有能夠深入到整個經濟金融領域。在近年的農村金融研究中,盡管很多學者也提出了要處理好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要從需求出發探討農村金融服務組織體系的構建,但是將農村金融置于宏觀經濟背景,從經濟系統論角度展開的研究還不多見。
四是沒能從整體和全局角度提出適應經濟國際化發展要求且有利于促進農戶和農村中小企業融資狀況改善的農村金融體制改革的思路。
深化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研究
一個組織體系是否有效率,一要看其是否是建立在市場需求基礎之上的;二要看其是否能夠提供適當個人刺激的有效的產權制度;三要處理好經濟增長與金融增長的關系。因此,要構建新型的為“三農”服務的農村金融體系,也要立足于這些方面。
(一)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研究目標應更廣泛
在對我國農村經濟現實及其農村金融需求特征的深刻理解,和對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和完善面臨的初始條件充分認識的基礎上,對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和制度變遷的路徑要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樣才能從理論上提出改革和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政策性選擇及可操作性措施。
(二)當前“三農”金融服務研究關注的目標
改革和完善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理論框架和研究方法體系;分清我國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歸納我國農村經濟現實及其農村金融服務需求特征;認識農村金融服務供給體系發展和制度變遷的歷程及其改革的初始條件;討論政府在農村金融服務供給體系發展和農村金融制度安排和制度變遷中的作用;從滿足農村金融服務需求的角度出發,提出我國未來的農村金融服務供給體系結構,以及相應的運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