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7 16:07: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勞動法的價值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勞動和勞動者實在是沉甸甸的歷史概念。評價已經頒行11年的《勞動法》和正在經歷立法程序的《勞動合同法》不能離開歷史的視角。勞動一詞古已有之。比如,《三國志?華佗傳》:“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 白居易《初到江洲》:“遙見朱輪未出廓,相迎勞動使君公。”這些本意大都側重人的肢體活動。而在現代話語里,諸如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光榮、勞動改造世界等,勞動一詞則飽含理論分量和規范性內涵。上世紀的20年代初,進步刊物《勞動音》和《勞動界》分別在上海和北京刊行。同時,《國際歌》的漢譯歌詞以《勞動歌》為題在廣州的刊物《勞動者》上首次發表。由于這些宏大話語規范性內涵的鋪墊,《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都把“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當作天經地義、不證自明的指導原則。相對于內涵厚重的“勞動者”,作為勞動關系的另外一方卻只有一個平淡樸實的功能性描述稱謂,“用人單位”。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這一對形式上平等的民事主體,在文化意義上卻分別立足于兩個不同的時代。今天,市場經濟下的用人單位需要的不是改造世界的勞動者,而是具備一定能力的雇員、勞力、人才、人力資源。誠然,概念上的不對稱對于個別具體的勞動關系幾乎沒有影響,但在制度層面卻折射出國家從無所不包的獨家用人單位轉換成守夜人角色過程中的尷尬境地。
1995年施行《勞動法》之前,勞動者是以全民或集體所有人的身份與具體的工作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在這種關系下,勞動是責任,具體何時何地履行這樣的責任是要服從組織安排的。因此,事實層面的勞動關系在形式上的表現是組織關系、人事檔案、調令指標等等。這種事實上的勞動關系和1995年《勞動法》之后的勞動關系完全不可同日而語。后者基于合同意義上的權利和義務的平等交換,前者講究組織意義上的服從、待遇和獎懲。組織關系的原則對于南泥灣規模的一手抓革命一手促生產相當有效。然而,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對于一個擁有10億勞動者的國家,組織原則主導的勞動關系變得難以為繼。勞動由光榮的職責變成稀缺的機會,理想的政治開始遭遇現實經濟的算計。細節層面上,大量的夫妻分居在“組織”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人道主義危機迫使國務院要管到企業職工探親假這樣的瑣事。宏觀層面上,決策者一度憑著千百年身份社會養成的本能,用“職工頂替”這樣的既不公平又缺乏效益的世襲制度來緩解迫切的就業壓力。勞動或許光榮,但能夠換得體面生存的勞動機會從哪里來?答案在于政企分離。經過十多年的改革,1995年《勞動法》的頒行標志著除了公務員或國有企業的員工與政府有直接的勞動關系之外,大部分就業者與政府之外的用人單位形成勞動關系。
立法的“事與愿違”
然而,政府并非從廣大就業者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中徹底隱退。勞動關系的某些方面要接受政府的監管。政府自身不能直接為廣大勞動者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剛剛完成痛苦而尷尬的抽身而退的進程,憑什么轉身又對直接提供工作機會的用人單位有所作為?
答案是憑法律。不過,為政府干預提供合法性的法律,不是個別政府部門本位主義命令的精裝升級版,而應該是反映多方主體的利益平衡和折衷的權利義務分配方案。勞動合同至少有員工與用人單位兩方利益主體,而《勞動合同法》(草案)開宗明義地以保護其中一方的合法權益為指導原則,是在邏輯上顛倒順序,因為問題并不在于是否保護合法權益,而恰恰是各方的法定權益事先如何劃分、設定。基于如此一邊倒的指導原則的立法在形式上不公平,在落實過程中可能事與愿違。
不久前,法國青年人因為新的《首次雇傭法》而持續抗議騷亂最后迫使希拉克政府撤銷該法律就是立法事與愿違的一個生動例子。立法者本來是通過給予雇主更大的權利,推動更多的雇主更有積極性雇傭年輕人。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旨在幫助年輕人就業的法律卻遭到年輕人的反對。此乃第一層面的事與愿違。更深一層的事與愿違在于,之所以很多法國年輕人難找工作,需要新的立法來解決危機,原因恰恰在于很多旨在保護員工的法律限制雇主解雇員工,而雇主的對策是在招聘新人的時候慎之又慎。沒有經驗的年輕人自然最不容易獲得首次工作機會。保護一部分就業者的代價是另一部分人連就業的機會都受到消極影響。
因此,為了鼓勵雇主雇傭年輕人,新的《首次雇傭法》允許雇主比較自由地解雇26歲以下首次受聘的年輕雇員。如此溫和的改革,還沒有落地的機會就被抗議浪潮顛覆了。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任何干預自由契約的“保護”都有社會代價和交易成本。以什么樣的社會代價、交易成本為什么樣的人提供什么樣的保護?這樣的政策問題,不是聰明而公正的公務員可以依靠查閱國際文獻而求得準確答案的。針對《勞動合同法》草案,我們至少可以提出以下問題:
保護就業者的權益與根據《中小企業促進法》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如何平衡?
一刀切地設定員工違約的經濟賠償最高額是否反而為那些違約獲益顯著高于法定賠償金額的員工提供了違約的便利,從而事與愿違地背離了“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的立法初衷?
保護就業者權益與增強我國就業大軍在全球化競爭中的優勢如何平衡?
形式上一視同仁的規則是否會帶來實際上并非平等的效果?比如,根據草案,員工在雇主未能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情況下可以隨時解除合同,此項權利對于具有競爭力的就業者是有效的救濟,而對于本來就很難獲得就業機會的人,解除合同反而不是有意義的救濟。
已經就業者充分受益于法律的傾斜保護是否反而妨礙了不斷新生的待業者獲得第一次工作經驗?比如,根據草案,大量有工作經驗的就業者因為沒有接受雇主付費提供的6個月以上脫產培訓,而可以帶著寶貴的工作經驗,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代價離開舊雇主。面對這樣的規則,雇主自然是樂于聘用有經驗的員工而不愿意目送沒有經驗的新人獲得經驗后另覓高枝。
用于事后勞動監察的一部分資源是否可以更好地用于事前主動輔導城鎮化進程中新就業者應對勞動關系?
這些問題的出發點是我國勞動關系與就業政策的經濟全球化背景和復雜多樣、迅速變化的國內社會現實。它們挑戰的是高度形式化的、線性的立法思維。
國家父愛主義的限度
未來10年,我國的城鎮化進程、地區及階層差異等復雜因素對就業政策與法規的制定構成巨大的挑戰。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有心作為守夜人的政府,可能不經意地重蹈計劃經濟下自以為全知全能、事必躬親的政府的老路。這個誤區在于所謂的國家父愛主義。
國家父愛主義(State Paternalism)雖然是個舶來詞,但其基本精神卻很契合中國文化。從傳統的“父母官”到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的大包大攬,我們內心里一直習慣于作為子民,向往和接受政府的照顧和安置。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親力親為參與經濟活動的少了,但以法律法規的形式干預監管的卻不見少。管你,是為你好。如此家長般的善意心態在政府的監管活動中呼之欲出。很難想象,沒有政府依法監管而能恰當運作的資本市場;很難想象,沒有政府監管的醫藥食品行業能令人放心。這個羅列可以繼續,但是在勞動關系領域,政府家長般地保護所謂作為弱勢群體的勞動者卻需要另外一類分析。
勞動或工作直接關系到一個人的自我塑造。常言道,“不能為了工作而工作”說的也是這個道理。19世紀80年代大西洋兩岸的工人誓死爭取8小時工作制,正是因為工作不是目的本身。對休息的追求成為人類勞動史上的一曲強音,不是意外,而是人類進步的必然。各國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方式通常是集會或休假,而不是更多的勞作。美國的9月勞動節在人們心中早已演變成夏日的最后一個長周末。人們通過勞動或工作追求的不僅僅是謀生,更是尊嚴、體面和鮮明的自我,否則與機器何異?
中圖分類號:F0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2)07-0025-05
一、關于“勞動”的新思維
堅持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堅持的基礎。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整個的基石,這塊基石堅決不能丟掉。恩格斯曾經指出:馬克思一生有兩大發現,一是歷史唯物主義,一是剩余價值理論。馬克思正是以這兩個偉大發現為基礎創立了政治經濟學。所以,政治經濟學的核心是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而剩余價值理論又是以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為基礎的。這就是說,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整個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基礎,而政治經濟學又是馬克思理論最深刻、最全面、最詳盡的證明和運用。由此可見,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不僅在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整個理論體系中也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因而,只要動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就足以動搖整個理論。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既是科學的、革命、建設的理論,更是發展的理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就是要通過對商品、價值以及創造商品價值的勞動等經濟范疇的分析揭示無產階級受剝削的秘密和貧困的根源,從而揭示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發展和滅亡的客觀必然性,它是科學的理論,革命的理論,建設的理論。然而隨著商品經濟和社會勞動的發展變化,我們又必須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精神,運用的立場、觀點、方法來分析和探討市場經濟條件下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發展問題。希望在堅持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實踐來發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從而達到繼續保持它的科學性、革命性和建設性。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具有拓展的空間,深入研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勞動和勞動價值理論,必將促進政治經濟學的發展,豐富理論寶庫。
二、實踐的發展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提出深化和發展的要求
時代環境的變化促使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必須發展。就勞動價值理論研究而言,我們置身其中的時代環境與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環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主要表現在經濟全球化進程大大加快,高科技產業異軍突起,經濟運行的調節機制更趨完善,工人的受教育程度和社會保障水平都有很大提高等等。這些變化,是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研究不可能占有的“材料”。比如,盡管馬克思當時已指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將一切國家和民族都卷入到資本主義商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已經看到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阻擋,但他未曾料想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如此之快,對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關系的影響如此之深,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雖然對世界市場及國際價值作用的形式有所涉及,但是還不到位。因而,在新形勢下我們有必要開拓勞動價值理論研究的新視野,發展和完善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
經濟形式和體制的變化促使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必須發展。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經濟形式主要是以“工業經濟”為主。如今, “以知識為基礎”、“以科技為核心”的新的經濟形式或經濟形態得到迅速發展,形成了大量的科技知識密集型的高新科技產業,科技勞動、管理勞動、第三產業的勞動在價值創造中作用越來越大,因而,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需要向前發展。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時,主要分析了資本主義制度下商品經濟的發展,對未來社會主義制度的預測或設想僅是以單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如今,我國已經建立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遠遠超過了馬克思當年的設想,我國實行的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對馬克思當年設想的一種超越,所以,經濟制度和經濟體制的變化促使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必須向前發展。
三、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深化和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對于社會和人的發展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運用勞動價值論的基本原理指導我國經濟的發展。比如強調經濟效益,注重商品質量,就是對商品使用價值和價值統一體原理的具體運用。在生產中,一方面在具體勞動上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生產質量高、耗量少的產品;另一方面,在抽象勞動上縮短勞動時間,減少勞動消耗,降低商品成本,從而提高商品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就是堅持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仍是由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決定的原理。按照價值轉化為價格的理論,商品的價值要轉化為價格則必須依靠市場,在流通過程中得于實現。所以,營造一個良好、有序的市場環境,對于企業生產的正常運行乃至整個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知識價值論不能夠代替勞動價值論
不得不說人類已經邁進了是指經濟時代,在新的時代各種知識迅速增長,在知識的促進下各種先進的技術不斷地涌現出來,例如計算機網絡、智能機器人、人工智能等等。知識或者說信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逐漸成為社會生產的主要生產要素。在當今社會知識比純體力勞動能夠創造出更多的價值,知識、信息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遠大于勞動。鑒于此,很多的專家學者逐漸開始判斷勞動價值論已經成為過去式,并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即知識價值論,認為知識的價值由社會的主觀意識決定,知識可以創造價值,聲稱“我們需要創立一種知識價值論來代替馬克思過時的勞動價值論。
知識價值論依據是否充分,知識能否創造價值,知識怎么樣創造價值,知識價值論是不是能夠代替勞動價值論呢,為了堅持和發展勞動價值論我們必須對上面的問題進行正面的回答。接下來本文從三個方面來解釋知識價值論為什么不能代替勞動價值論。
第一,知識價值不由主觀意識決定,而是由勞動創造的。也就是說先有勞動后有知識,知識是在人們勞動中對勞動實踐的總結和概括。知識分為兩部分:感性知識和理性知識。感性知識是人們對勞動實踐的直接認識,理性知識是在感性知識的基礎之上對其進行抽象、總結、概括。人們的實踐過程包括生產實踐、科學技術研究的實踐和其他社會實踐,每一個實踐過程都包含了人們腦力和體力的付出。因此,總的來說知識來源于實踐,來源于人們的體力勞動,知識是實踐的結果。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知識可以作為商品進行交換,這些形成商品的知識包括專利權、著作權、科技發明等。
第二,知識本身不能創造價值。知識創造經濟價值的理論是經不起推論的,現在的商品中確實包含著很多知識價值,甚至知識價值的比例正在逐年提高,但是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知識比重在商品中比例的增加并不是新價值在得到創造。換句話說商品里越來越多的知識價值并不是知識本身創造出來的,這些價值是就價值的轉移,也就是說知識本身的價值越來越多的轉移到商品中,而只是本身的價值是由勞動創造出來的,知識本身并不能創造價值。不得不承認,在目前的社會經濟中知識、信息、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遠遠大于體力勞動的貢獻,知識創造價值的性價比遠遠高于體力勞動,但是不能說“知識創造價值”,創造價值的只有勞動實踐。知識對經濟的貢獻知識在轉移舊的價值,在這個過程中并沒有新的價值產生。知識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只是要想在生產中發揮作用必須通過人的勞動來實現(馬克思勞動價值論里面的勞動指的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二、什么樣的勞動創造價值,什么物品有價值
人們對勞動價值論的理解一直不夠深刻或者存在一定的誤區,有的人認為勞動創造價值這里的勞動僅僅指的是物質生產部門,這種理解是不全面的,不僅物質生產部門,一些非物質生產部門也有價值。
1.知識、信息、專利等無形資產也有價值
馬克思對于商品的定義是能夠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其實馬克思這里所說的商品不僅僅指能夠用于交換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產品也包括一些非物質形態的無形產品,例如知識、信息、專利、各種服務等。也就是說這些無形資產都具有使用價值,對于無形資產使用價值的正確認識并不違背相關的勞動價值論,反而是與時俱進的堅持和發展了勞動價值論,使得勞動價值論更加全面和深刻。這樣的勞動價值論能夠更好地解釋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為什么無形資產在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越來越大,以及為什么無形資產的價值越來越大。
2.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也能夠創造價值
一直以來人們認為商品只是物質形態的勞動產品,也就是說通過生產部門和勞動生產出來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因此我們普遍認為創造價值的只有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鑒于無形資產不是由物質生產部門生產的,很多人認為無形資產不是商品,不具有商品的價值屬性。因此逐漸形成一種看法,無形資產是非物質生產部門生產的,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不是生產勞動不能形成價值,即使人們開始認為非物質生產是社會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認為其會增加社會的價值總量。但是隨著我國第三產業逐漸興起,這種觀點得到了很大的挑戰,新時代下需要修正和完善。本文已經論述過無形資產也是商品也具有商品的價值屬性,因此提供無形資產的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也應該屬于生產勞動范疇,也就是說非物質生產部門的生產勞動也能夠形成價值。這種觀點是與我國現代的市場經濟項符合的。對這個觀點進行更為明確地定義是:只有能夠提供具有有益的使用價值的無形產品的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才能形成價值。
3.科學技術的研究也是一種生產勞動
人們根據對傳統的勞動價值論的理解,認為科學技術的研究不屬于生產部門范疇,因此科學技術的研究、新技術的發明等不是生產勞動其本身也就不能創造價值。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這種觀點是不全面的,雖然科學技術研究不能夠像物質生產部門那樣生產出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但它能夠形成無形資產。不管是有形資產還是無形資產都應該是通過生產勞動形成的,也就是說兩者都能夠創造價值。運用先進的科學知識能夠在短時間內創造更多的價值就是因為很大一部分的支付與科學知識的價值費用有關。用于交換的知識技術及其價值,正是科學技術勞動創造的。
三、結語
馬克思所創造的勞動價值論內涵非常豐富,以上所介紹的都是勞動價值論非常基本和淺顯的內容。勞動價值論必須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要根據時代的要求在不改變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精神實質的條件下不斷地修正和完善。
參考文獻:
[1]譚泓.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勞動者主體地位的提高與綜合素質的提升[J]. 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04)
[2]羅長遠,張軍.勞動收入占比下降的經濟學解釋――基于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05)
[3]劉宗碧.關于價值與財富兩個范疇之關系的科學理解問題[J]. 黔西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01)
一、知識經濟與價值
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它是指以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學技術為主的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消費)為重要因素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里,人對價值財富的創造很可能形成知識價值論,即知識創造價值。其主要理由是:
1.知識是智力勞動的成果。知識本身包含著價值,它是人類勞動的凝結。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在勞動過程開始以前對生產什么樣的產品,通過什么樣的途徑,用什么辦法達到某種效果,就已在勞動者的觀念中存在著。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筑師感到漸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臘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這就是說,人的勞動過程首先是一個思維過程。在第一項具體的勞動過程開始之前,勞動者的頭腦中必需積累足夠的有關知識,并以這些知識為基礎,對勞動過程進行構思和設計。通過構思和設計,形成如何通過人的自身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物質交換的知識。只有在這種知識的指導下,才能進行各種具體的勞動。因此,勞動過程從本質上講是一個知識積累和知識使用的過程,也就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人的勞動能力,即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在人的大腦中積累的如何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每個人的知識積累,都是通過不斷學習和探索而得到的,學習和探索過程無疑都是一種勞動過程,因此勞動力可以看作是一種知識形態的勞動產品,都是社會生產總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學習過程是勞動力的再生產過程,探索過程則是勞動力的生產過程。
知識經濟時代,在新知識生產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已有的全部相關知識,知識量往往是相當大的。越是重要的新知識,使用的知識量越大,因此新知識產品價值中的新價值就越大。
2.知識價值轉化的倍加效應。在知識經濟時代里,知識的價值不僅在于它能轉化為現實的價值,而且在其應用于生產過程中能創造出大于自身的價值。可以說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就是人能創新,而人類創新的原動力就是知識。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表明,基礎研究的科學發現,應用研究的原理探討和開發研究的技術發明,三者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轉換周期日趨縮短,并日益成為融合一體的形式。知識產品在其創新的過程中往往是一種或幾種使用價值的探索過程,但在其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過程中,其使用價值和價值往往呈現出倍加效應。如最早人們在開發計算機的時候只是想加快運算速度,但自從本世紀40年代計算機問世以后,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今天上至航天航空,下至工農業生產,科技文衛幾乎無所不包,其使用價值和價值呈幾何數膨脹。
二、勞動價值論與知識經濟價值觀的差異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只有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才創造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里,由于知識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和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生產勞動將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主體。
關于這點,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曾預言:隨著大工業的發展,“勞動顯示出不那么值得繼續包括在生產過程以內了,因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調節者的地位和生產過程發生關系。”其次,商品價值量與勞動時間的關系也有所變化。馬克思指出:“隨著大工業的繼續發展,創造現實的財富已經不再依靠勞動時間和應用的勞動數量了,而是依靠勞動時間以內運用的動源的力量,而這種動源自身的生產上所耗費的直接勞動時間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卻取決于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程度式或科學技術在生產上的應用。”這實際上道出了隨著工業的發展,財富的創造取決于“動力源”,進而取決于科學水平及技術進步程度,亦即知識。
由馬克思對價值創造的預設到知識經濟在現實社會中迅速發展的情況,不難看出,勞動價值理論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
1.勞動價值理論中的價值太狹義。馬克思認為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而這種勞動是用勞動時間來度量的。顯然至今人們還沒有找到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在時間上價值的換算方法。
2.勞動價值理論中的價值實指經濟價值,不包括無形的價值財富,比如專利,信息等。
3.勞動在生產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變化的。
4.價值與直接勞動時間的關系也不是不變的,而是富有彈性的。
知識經濟時代的價值與傳統的勞動價值論有一定的差異:
1.基礎不同。勞動價值理論是以勞動為主體和基礎的;知識價值論則是以知識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為核心的。
2.過程不同。勞動創造價值的過程是直接生產勞動過程;而知識形成價值的過程則主要在知識的開發、應用、傳播和擴散等過程。
3.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不同。前者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一般不高;后者則因以科學技術為主體,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將越來越高。
4.商品價值量的度量方法不同。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知識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商品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知識量決定的。
5、價值實體不同。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實體是抽象勞動;而知識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的實體是知識。
6.價值規律的主要含義不同。勞動價值論認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的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也是價值規律的主要含義;而知識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量總是由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最新知識來決定的,并且是價值規律的主要含義。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三、知識價值論對勞動價值論的繼承和發展
1.勞動的過程既是知識積累的過程又是知識創新的過程。
一、知識經濟與價值
知識經濟就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它是指以智力資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學技術為主的知識的生產、分配和使用(消費)為重要因素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里,人對價值財富的創造很可能形成知識價值論,即知識創造價值。其主要理由是:
1.知識是智力勞動的成果。知識本身包含著價值,它是人類勞動的凝結。人與動物的最大區別就是在勞動過程開始以前對生產什么樣的產品,通過什么樣的途徑,用什么辦法達到某種效果,就已在勞動者的觀念中存在著。馬克思指出:“蜘蛛的活動與織工的活動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領使人間的許多建筑師感到漸愧。但是,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在他用蜂臘建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這就是說,人的勞動過程首先是一個思維過程。在第一項具體的勞動過程開始之前,勞動者的頭腦中必需積累足夠的有關知識,并以這些知識為基礎,對勞動過程進行構思和設計。通過構思和設計,形成如何通過人的自身活動來引起、調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間物質交換的知識。只有在這種知識的指導下,才能進行各種具體的勞動。因此,勞動過程從本質上講是一個知識積累和知識使用的過程,也就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人的勞動能力,即認識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就是在人的大腦中積累的如何認識和改造自然的知識,每個人的知識積累,都是通過不斷學習和探索而得到的,學習和探索過程無疑都是一種勞動過程,因此勞動力可以看作是一種知識形態的勞動產品,都是社會生產總過程中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學習過程是勞動力的再生產過程,探索過程則是勞動力的生產過程。
知識經濟時代,在新知識生產的過程中,需要使用已有的全部相關知識,知識量往往是相當大的。越是重要的新知識,使用的知識量越大,因此新知識產品價值中的新價值就越大。
2.知識價值轉化的倍加效應。在知識經濟時代里,知識的價值不僅在于它能轉化為現實的價值,而且在其應用于生產過程中能創造出大于自身的價值。可以說人與動物最根本的區別就是人能創新,而人類創新的原動力就是知識。人類科技發展的歷史表明,基礎研究的科學發現,應用研究的原理探討和開發研究的技術發明,三者之間的聯系越來越緊密,轉換周期日趨縮短,并日益成為融合一體的形式。知識產品在其創新的過程中往往是一種或幾種使用價值的探索過程,但在其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過程中,其使用價值和價值往往呈現出倍加效應。如最早人們在開發計算機的時候只是想加快運算速度,但自從本世紀40年代計算機問世以后,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今天上至航天航空,下至工農業生產,科技文衛幾乎無所不包,其使用價值和價值呈幾何數膨脹。
二、勞動價值論與知識經濟價值觀的差異
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只有從事物質生產的勞動才創造價值。在知識經濟時代里,由于知識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和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首先作為人的直接生產勞動將不再是生產過程的主體。
關于這點,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中曾預言:隨著大工業的發展,“勞動顯示出不那么值得繼續包括在生產過程以內了,因為人只是以看守者和調節者的地位和生產過程發生關系。”其次,商品價值量與勞動時間的關系也有所變化。馬克思指出:“隨著大工業的繼續發展,創造現實的財富已經不再依靠勞動時間和應用的勞動數量了,而是依靠勞動時間以內運用的動源的力量,而這種動源自身的生產上所耗費的直接勞動時間根本不成比例,相反地卻取決于一般的科學水平和技術進步程度式或科學技術在生產上的應用。”這實際上道出了隨著工業的發展,財富的創造取決于“動力源”,進而取決于科學水平及技術進步程度,亦即知識。
由馬克思對價值創造的預設到知識經濟在現實社會中迅速發展的情況,不難看出,勞動價值理論有它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
1.勞動價值理論中的價值太狹義。馬克思認為商品的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人類勞動,而這種勞動是用勞動時間來度量的。顯然至今人們還沒有找到簡單勞動和復雜勞動在時間上價值的換算方法。
2.勞動價值理論中的價值實指經濟價值,不包括無形的價值財富,比如專利,信息等。
3.勞動在生產中的地位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變化的。
4.價值與直接勞動時間的關系也不是不變的,而是富有彈性的。
知識經濟時代的價值與傳統的勞動價值論有一定的差異:
1.基礎不同。勞動價值理論是以勞動為主體和基礎的;知識價值論則是以知識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為核心的。
2.過程不同。勞動創造價值的過程是直接生產勞動過程;而知識形成價值的過程則主要在知識的開發、應用、傳播和擴散等過程。
3.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不同。前者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一般不高;后者則因以科學技術為主體,對勞動者的科技、文化素質要求將越來越高。
4.商品價值量的度量方法不同。勞動價值理論認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知識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量是由商品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知識量決定的。
5、價值實體不同。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的價值實體是抽象勞動;而知識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的實體是知識。
6.價值規律的主要含義不同。勞動價值論認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價值量的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也是價值規律的主要含義;而知識價值論認為商品價值量總是由生產過程中使用的最新知識來決定的,并且是價值規律的主要含義。價值規律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技術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三、知識價值論對勞動價值論的繼承和發展
1.勞動的過程既是知識積累的過程又是知識創新的過程。
知識作為一種勞動產品同實物產品和勞務產品一樣,在其生產過程中必然要耗費一定的物質資料和活勞動。其中耗費的物質資料即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價值形成知識產品價值中的舊價值部分;活勞動使用的知識量則形成知識產品價值中的新價值部分。
知識產品的過程,是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和對實踐經驗進行總結升華的過程。與一般的實物產品和勞務產品不同的是,在生產過程開始之前,產品在勞動力的頭腦中還是未知的,生產過程需要多長時間也是未知的。也就是說,生產知識產品的勞動是創造性勞動。這種創造性勞動是使用已有的知識而生產新知識的勞動。
知識產品的再生產過程,實際上是知識從一個人的大腦向另一個人的大腦中轉移的過程或者說是知識的復制過程。這一過程是由傳授知識的勞動過程和學習知識的勞動過程共同組成,因此也統稱為教育勞動過程。在知識轉移過程中,知識量并不增加,也就是勞動中使用的知識量就是被轉移的知識量,因此在再生產的知識產品中,活勞動形成的價值雖就等于轉移的知識量。在知識的再生產過程中,也需要耗費一定的物質資料,如教學設施、設備,教學人員和學習者的生活資料等,這些物質資料的價值都要轉移到再生產的知識產品中去,形成產品價值中的舊價值部分。
2.知識價值論為勞動價值論增添了新的內容。
一、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高職教育領域發展的思考
馬克思明確指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它表現在商品經濟關系中,主要是由物質生產過程中的活勞動創造的。但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表明非物質生產勞動在價值創造中所占的的比例已經遠遠超過物質生產勞動創造的比例。特別是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的高度發展使非物質生產勞動成為社會勞動創造價值的主體。非物質產品與物質產品一樣,只要它被創造出了使用價值,投入社會的活勞動就會形成價值。非物質生產勞動可以包括精神生產勞動、商業服務勞動和社會公務勞動。我國公辦高職教育提供的教育服務應屬于從本國國情出發的社會公務勞動,高職教師的活勞動主要凝結在對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過程中,雖然這種教育服務本身并沒有直接體現商品經濟關系,但同樣向社會提供了有用的勞動,也創造了價值。它具體表現為高職教師通過吸收先進高職教育理念和創新高職教育模式能培養出適應國家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在高職教育領域的發展不僅讓我們進一步認識了非物質生產勞動創造價值的范圍在擴大,而且讓我們更深入地發現了活勞動對象的價值傳遞和新價值創造。高職教師作為活勞動的主體將自身的專業技能知識傳授給學生,在創造價值的同時也傳遞了價值,但這種傳遞的價值能否被學生充分吸收并在未來通過真正的崗位勞動計入企業產品之中關鍵取決于高職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二、高職教育要重視勞動價值教育的現實意義
(一)讓高職教師更好地理解高職教育勞動創造的價值本質
一直以來,國家高度重視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在各個歷史時期對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目標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國家層面上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進行了明確規定:高等職業教育應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創業意識,掌握了一定理論技術和智力技能,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應變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也就是創新型、可持續發展型、復合型人才,簡稱“三型”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基于此種認識,當代高職教師必須深刻理解高職教育作為社會教育勞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國家的經濟轉型培養具備專業技術應用能力的“三型”人才。高職教育勞動創造的價值本質就是凝結在高職教育服務中的高職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高職教育勞動不同于一般教育勞動創造價值的特點在于:第一,強調教師對適應市場需要的企業專業技能的熟練掌握,對企I需要技能人才應具備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的充分認知;第二,高職教師的教育勞動是要培養出符合國家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在現階段就是要適應國家經濟轉型要求加快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的工匠型人才。
(二)培養高職學生認知企業高技能勞動創造的價值本質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轉型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技術就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因此在企業生產活動中不斷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和創新生產工藝,這就加大了對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高職院校要抓住契機加快培養適應經濟轉型的高技能人才服務于地方經濟,打造專業技能特色品牌,走出發展新路。高職教師在本職崗位上要充分利用專業教學優勢和實踐教學條件培養學生認知高技能勞動創造的價值本質就是凝結在企業產品中的專業技能本領。
教師在講授專業理論課時除了要講授專業知識以外還應適當增加對專業知識應用技巧和方法發現的指導,在專業技能實訓時更應讓學生在模擬實踐中嘗試在熟練掌握專業操作技能以后能否簡化和創新實踐環節,為以后在企業發揮技能本領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企業以產品為中心,高職學生將來主要是進入企業,在企業中運用自己所學的專業技能知識結合崗位實際經驗為企業產品的制造融入技能與技藝,從而提高產品質量。
三、透過勞動價值論結合本職崗位談高職教育發展的建議
(一)面向市場,進一步加強校企合作
高職院校要面向市場招生、培養和推薦就業。招生工作必須緊抓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現狀,更加合理地進行專業設置與調整。目前我國正在進行供給側改革,市場對新興產業和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的技能人才需求大大增加,這就要求高職院校調整原有不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開設適應市場需求的新專業。必須進一步加強與企業聯系,可根據實際辦學條件和地方經濟發展環境設立校企合作中心,孵化企業實際需要的技能人才;對于校企合作比較充分的學校應探索建立校企聯合導師制,由學校和企業共建優秀師資團隊,通過技能導師對學生進行專業化和適應企業實際需求的培養。在學生擇業過程中,學校要進一步發揮橋梁作用,更多地聯系專業對口企業,推薦優秀畢業生進入企業工作。
(二)努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和職業素養
一、勞動價值論中的勞動是生產商品的勞動
勞動價值論中的勞動是生產商品的勞動。價值是商品生產中交互勞動的社會生產關系。創造價值的勞動當然是指生產商品的勞動,而不是非生產勞動。問題在于有些生產勞動被看做非生產勞動,或者某些非生產勞動又被看做生產勞動。
第一,直接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從商品生產關系來講,勞動生產力必須高到能夠提供剩余產品,才有可能進行產品交換,使產品轉化為商品。生產勞動不僅包含必要勞動(維護勞動力再生產的勞動),還必須包含剩余勞動,從生產結構來說,就是生產勞動是能夠生產剩余產品的勞動。從價值形式講,就是能夠生產剩余價值的勞動。這一定義有兩個條件:生產力的高度使勞動包含剩余勞動,和剩余產品進人流通轉化為商品。
第二,直接生產過程外的生產勞動與非生產勞動。商品生產是和商品運動分不開的。為了商品生產必須從市場購運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進人直接生產過程后流水作業,產成品流通流到消費者手中。純粹商業勞動只是為價值轉型的勞動,不生產新的使用價值屬非生產勞動。但商業勞動又是和物流結合在一起,就屬于生產勞動。農業、采掘業、工業都生產了商品,提供了服務,它們的勞動當然屬生產勞動。這是廣義的服務。一般是就狹義而言的服務,即未提供商品,只提供勞動的服務。這里的界限在于,或者是生產有形商品的勞動,通過商品間接服務;或者是生產無形使用價值的勞動,直接為消費者服務。超越這個界限,就是非生產勞動。
第三,具體勞動與抽象勞動。生產勞動從勞動方面上,由于商品具有二重性一使用價值與價值;生產商品的勞動也就相應具有二重性,作為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作為抽象勞動創造價值。生產勞動從生產方面上,由于生產具有二重性一生產力(物質內容)與生產關系(社會形式),前者是具體勞動生產使用價值的能力,后者是抽象勞動創造價值所體現的生產關系。當具體勞動抽去具體現象成為抽象勞動,具體勞動的生產力便表現為抽象勞動的生產力,即單位勞動時間生產使用價值(商品)量,或單位商品所耗勞動量。
第四,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勞動是體力和腦力的支出。簡單勞動以體力支出為主,復雜勞動以腦力支出為主。腦力勞動的復雜程度在于它積累了前人和今人的科技勞動,再加上自己的創新勞動。體力勞動多墨守成規,未具有這樣的腦務支出,故稱簡單勞動。因此,從量的比較講,復雜勞動等于倍加的簡單勞動。
第五,共同勞動與一般勞動。直接勞動與間接勞動、簡單勞動與復雜勞動或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在同一期間(橫向)共同協作,馬克思稱之為共同勞動。但在復雜科技勞動中不僅包含橫向協作,還包含(縱向)傳遞下來的腦力勞動結晶。這種勞動即為一般勞動。
第六,活勞動與物化勞動。價值是活勞動創造的。凝結在價值中的勞動是已經過去的勞動,或稱“死”勞動,不是正在運行的活勞動。
二、勞動價值論的兩種形態及劃分意義
勞動價值論具有兩種形態:第一種形態是勞動價值論的抽象形態,其特點是所論述的內容都是一些“最簡單的規定”、“稀薄的抽象”和“最一般的形式”。正因為它“抽象”,所以馬克思的論證附有若干假設和前提,一些比較復雜的因素如市場競爭、供求關系等都被暫時舍去了,僅僅從它的“純粹形態”方面進行考察;正因為它“一般”,因此不僅適用于簡單商品生產,而且適用于資本主義商品生產,當然也適用于社會主義商品生產。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第二種形態為具體形態,它是第一種形態的逐步具體化,其特點有三:一是不再從“純粹形態”方面進行考察,一些原來被舍去的因素如市場競爭、供求關系等逐步進入研究的視野。二是貼近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經濟生活。三是具有鮮明的階級性。
第一種形態是勞動價值論的核心和基礎,第二種形態是第一種形態的邏輯推演、逐步展開和具體化,兩者構成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勞動價值論的整體。劃分和研究兩種形態的勞動價值論,對于深化對勞動價值論的研究和認識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深化對勞動價值論的認識,特別是要發展抽象形態的勞動價值論。這一部分是馬克思長期對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進行批判、揚棄和對歷史和現實中的大量材料進行深人研究得出的結果,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更是馬克思整個政治經濟學的基礎,豎立其上的馬克思經濟科學大廈就是依賴其支撐的。其次,結合新的歷史條件,在深化勞動價值論具體形態的研究上下功夫。《資本論》的出版已經過去了一個多世紀,世界經濟和政治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抽象形態應該說還是普遍適用的,但是它的具體形態將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從而對當代經濟實踐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作出有說服力的回答。
三、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問題以及理論研究的新進展
由于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我國由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過程中,出現了與馬克思寫作《資本論》時許多不同的新情況,主要是:(1)由于生產自動化的發展,單位商品中活勞動的含量大大減少;(2)由于科學技術特別是高科技的發展,精神勞動(科學勞動)已大大超過工人的直接勞動;(3)現代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產業結構的變化,已使工農業等物質生產部門在社會總勞動中所占的比重日趨減少,而商業、金融業以及各種為生產服務和為生活服務的部門即第三產業所占的比重則日趨增大。任何社會科學理論,包括馬克思的勞動價值學說,都應隨著社會經濟實踐的發展而有所發展,不能凝固化,一成不變。勞動價值論研究有如下的新進展。
第一,勞動主體隊伍的多元性。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所研究的勞動主體,主要是私有制下的商品生產者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的雇傭工人。在現代市場經濟下,勞動價值論研究的勞動主體對象與傳統意義上的對象有很大的不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份并存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下,既有公有制經濟中的勞動主體,也有非公有制經濟中的勞動主體,還有為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經濟提供中介服務的勞動主體。多元結構的勞動主體成為研究者的關注對象。
第二,生產性勞動范疇的廣泛性。馬克思曾依據不同的標準,對勞動范疇進行了一系列區分。但他把自己研究、考察的重點放在物質生產部門,這也是當時的條件所限定的。在當代市場經濟中,金融、保險、通訊等服務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非物質生產部門的比重越來越高。勞動價值論的研究已把生產性勞動的范疇擴大到那些為物質生產者生活服務的,并通過市場進行交換的勞動上。
一、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
勞動價值論是指勞動創造價值的理論。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批判地吸收了資產階級古典經濟學家價值論的合理內容,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它是不同商品進行交換的比例的基礎,它反映了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二是創造價值的唯一要素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其他任何生產要素都不是價值的源泉,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抽象勞動,即無差別的人類腦力體力的耗費,具體勞動創造使用價值,但它不是價值的源泉;三是創造價值的勞動是活勞動,即正在進行的生產過程中耗費的抽象勞動,物化勞動作為過去勞動的凝結物,在新的商品生產過程中只能轉移自身的價值,而不能創造價值,商品價值中不包含任何一個自然物質的原子。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是徹底的一元價值論。
二、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必要性
(一)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與現時代存在巨大的差別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任何科學原理都是對特定條件下的特定問題的分析。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產生于130多年前工業化初期的蒸汽機時代,而當時的生產方式、勞動形態、商品形式和財富構成等都與當今有著巨大的差別。因此,分析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能脫離對那個特定時代特點的分析,概括地講,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客觀歷史條件主要如下。
第一,勞動形態主要表現為體力勞動。工業化初期,社會生產主要集中在物質生產領域,非物質生產部門的比例相對較小,勞動形態主要表現為工場手工業和機器大工業生產中的體力勞動。因此,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以物質生產領域的體力勞動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雖然馬克思也涉及到對非物質生產領域(服務貿易行業)的分析,但由于當時這些部門在整個社會生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影響力微乎其微,所以當馬克思在談到服務貿易時說:“資本主義生產在這個領域中的所有這些表現,同整個生產比起來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可以完全置之不理”。
第二,勞動過程的知識含量不高。工業化初期知識、科學、技術不夠發達,勞動過程的腦力支出、知識含量不高,簡單的、以體力支出為主的、按時間計算的勞動是主要的勞動形式。因此,馬克思還不可能對科技創新勞動在創造價值中的獨特作用加以系統論述。
第三,指揮、管理勞動還不能作為獨立的勞動形態。工業化初期,隨著產業革命和生產力發展,一邊是資產者財富的積累,另一邊是無產者貧困的加深,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日益加深。馬克思勞動價值論創立之初,面對的就是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尖銳斗爭,勞動價值論創立的使命就是揭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不合理性和被新社會制度取代的必然性。在當時,指揮、管理主要還是資本家的職能,而資本家行使指揮、管理的職能與剝削目的是結合在一起的,而絕大部分勞動者是被指揮、被管理、被剝削的。因此,馬克思就不可能把指揮、管理勞動作為創造價值的獨立勞動形態來研究。
(二)當代勞動特征的變化向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提出了挑戰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新情況、新問題涌現出來,社會勞動出現了許多新特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有了新的實踐土壤。但是,按照勞動價值論的原創含義,服務性勞動、科學研究勞動、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經營管理勞動,由于都不直接創造物質產品,都不創造價值。這一原創含義,與現實經濟活動存在著巨大的矛盾,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遇到了一系列挑戰。
第一,服務性勞動。第三產業又被稱為服務業,在第三產業從事的勞動可稱為服務性勞動。第三產業問題,是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時為了研究的方便而抽象掉的經濟現象。第三產業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中的迅速發展,則是馬克思未曾預料到的經濟現象。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程度已成為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據統計,在西方發達國家和亞洲的一些新興國家,第三產業產值所占的比重已達60%}70%。在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第三產業也得到了迅速發展,目前已占到GDP的1/3以上,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大大提高,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比重日益增大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產業的迅猛發展向理論界提出了一系列需要解決的理論問題:服務性勞動是否是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是否都創造價值?
第二,科學研究勞動。當代世界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特別是在進人知識經濟、新經濟時代更是如此。科研人才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科技創新能力的大小、科技對生產的裝備應用程度和在經濟生活的普及程度,早已成為決定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大小的重要因素。科學研究工作作為勞動的重要形式,在生產經營中通過提高已有產品的生產效率或發明出新的產品,可以創造出巨大的社會財富,使全社會的商品價值總量大大增加。如果堅持認為所有科學研究方面的勞動都不創造價值,就會嚴重壓抑和打擊這些人員的積極性。
第三,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與當時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相適應,馬克思重在研究和論述物質生產勞動。馬克思也提過“精神生產力”這一概念,但沒有進一步研究和論述。現代經濟條件下,人們物質生活的消費得到了較大的滿足,消費結構從溫飽型向發展型和享受型轉變,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滿足和享受,精神產品的生產部門得到很大發展,也承擔著越來越重要的生產任務,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精神勞動是一種艱辛的、探索性的復雜勞動,它創造了精神產品,而這種精神產品極大地滿足了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對于作為發展中的社會主義中國來說,應當把生產精神產品的勞動作為重要的課題來研究和探討。
第四,經營管理勞動。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生產范圍擴大,產品日益精細、豐富,就越來越需要科學的組織與管理,經營管理勞動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特別是在現代高科技時代,對管理的要求更高,現代經濟社會的管理者,必須具備專門化的知識儲備。同普通工人的簡單勞動相比,管理活動是管理人員從事的復雜勞動,管理勞動不是一般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而是高級的腦力勞動。因此管理勞動不僅創造價值,而且隨著社會進步,其創造的價值會遠遠高于普通勞動者的勞動。
三、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現實可行性
(一)勞動價值論中的經濟范疇會隨著現實的社會經濟關系的變化而變化
馬克思同歷史上的經濟學家,特別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在方法論上的重要分水嶺在于:馬克思認為,經濟范疇是經濟現實關系的科學抽象,而隨著經濟的現實關系的變化,經濟范疇也應當相應發生變化。馬克思指出,從方法論的角度看,經濟生活、社會經濟結構、生產方式都不是“結晶體”,而是一個“變化的機體”。因而,人們認識社會生產方式和經濟變化規律的范疇,也不是永恒的,而是處在不斷變化發展和否定的過程中。有些經濟范疇的內涵,會隨著經濟現實的變化不斷更新其內容和性質,有些經濟范疇只說明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現象,隨著歷史的發展,實質上它已不再適用,這時它只會作為人們認識經濟現象的歷史痕跡保留下來,而一些新的經濟范疇會代替舊的經濟范疇。
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是立足于商品經濟社會的,勞動價值論是對商品經濟現實關系的一種理論反映。沒有商品經濟社會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勞動價值論。我們應該看到,商品經濟發展的歷史是長期的、有階段性的,這一發展過程必然決定著勞動價值論要隨著歷史發展不斷地向前推進。所以,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不是僵化的教條,而是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的科學體系,創新和發展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是對商品經濟現實關系的一種確切反映,是科學體系發展的必然途徑。
(二)馬克思為勞動價值論的發展和創新留下了廣闊的理論空間
馬克思有關生產勞動的論述對我們有很重要的啟示,為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留下了廣闊的理論空間。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如果整個過程從其結果的角度,從產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么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他接著說,“這個從簡單勞動過程的觀點得出的生產勞動的定義對于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絕對不夠的。馬克思指出,“隨著勞動過程本身的協作性質的發展,生產勞動和它的承擔者即生產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擴大。為了從事生產勞動,現在不一定要親自動手,只要成為總體工人的一個器官,完成他所屬的某一種職能就夠了。”馬克思又同時指出,“但是,另一方面,生產勞動的概念縮小了。資本主義生產不僅是商品的生產,他實質上是剩余價值的生產。”上面論述表明:馬克思關于生產勞動范疇的內涵也是隨其研究間題的發展而不斷擴大的,生產勞動這一概念的含義不是固定不變的。在社會化大生產總體勞動中,生產勞動的范圍不只是直接生產物質產品的勞動,還包括不一定要自己動手的科研、管理工作等。
馬克思認為,“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這種區分本身,……即同勞動獨有的特殊性毫無關系,也同勞動的這種特殊性借以體現的特殊使用價值毫無關系。”馬克思在考察服務勞動時,曾明確指出,服務是“以勞務形式存在的消費品”,“服務有一定的使用價值(想象的或現實的)和一定的交換價值。在今天社會主義條件下,隨著第三產業的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勞動的含義也應當有所發展和變化,必須探討和重新認識服務性勞動在價值創造中的作用。
(三)我國學術界的五次爭論為勞動價值論的發展和創新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建國以來的五十多年,我國學術界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大范圍討論有五次,包括涉及“兩種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價值規律”和“生產勞動”等勞動價值論基本內容的前三次討論,以及20世紀90年代初期關于“價值創造源泉”間題、世紀之交由“深化勞動和勞動價值論認識”再掀熱潮的后兩次討論。
我國經濟學界關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五十年間的五次討論,留給人們的思考和關注是深刻雋永而又經久不息的。總的來說,盡管每次爭論的主題不完全相同,但爭論發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尊崇科學指導思想的基礎上,跟隨時代的變化,堅持和發展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從取得的成就來看,勞動外延的擴大得到了越來越多學者的認可。第三產業的勞動是否創造價值,科技人員的勞動是否創造價值,企業主的勞動是否也有創造價值的一面,這些間題從馬克思的有關社會勞動和管理勞動的二重性的論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證據。而且從邏輯的推演和歷史演進的角度,這些勞動成為價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構成問題。幾十年來關于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爭論取得的重大進展,為“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指明了方向,積累了大量豐富的理論財富,為創新勞動價值論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
四、對“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展望
(一)發展和創新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底線是“價值創造一元論”
馬克思主張勞動價值論,但間題是,如何理解勞動?如果把勞動理解成活勞動,那么就是價值創造的一元論;但如果把勞動理解成活勞動和物化勞動的總和,那么勞動價值論實際上等同于多元價值論。物化勞動創造價值的觀點與其說是在捍衛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不如說是否定了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因為馬克思明確講過機器不創造價值,再者,如果說物化勞動創造價值,我們該怎么理解馬克思對要素價值論的批判?馬克思創立勞動價值論的目的,不在于研究怎樣促進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生產,而在于揭示商品的社會屬性,即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在于揭示剩余價值的源泉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內在矛盾。從這一目的出發,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必然是一種活勞動創造價值的“價值創造一元論”,否則,如果資本、土地等生產要素也創造價值,就無法揭示商品交換關系的本質:人與人之間勞動的交換,也無法揭示剩余價值的源泉和資本主義剝削的秘密:對工人在勞動過程中創造的超過其自身價值以上的價值的無償占有。如此一來,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就失去了科學的基礎,從而陷人“破產”的境地。
1德國的勞動力資源配置
1.1德國勞動力資源配置的特點與表現
(1)德國的失業問題。
長期以來,失業一直是困擾德國經濟的一個陰影。增加就業、減輕失業現象,是德國歷屆政府絞盡腦汁尋求答案的重大內政問題。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德國的就業形勢急劇惡化,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直到現在,德國依然沒有擺脫高失業率的泥潭,2003年、2004年、2005年初的失業率分別是10.3%、10.2%、11.4%。
其原因何在,失業問題難以用各種原因單獨解釋清楚,而是諸多不同因素長期共同作用的的結果。
首先,許多受產業結構調整影響的部門都集中了大量的失業者,德國目前正經歷著就業人員從第一、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的過程,這樣,那些集中了傳統行業的地區受失業的影響就比較嚴重。
其次存在著困難階層。目前德國的失業者集中在以下群體:一是剛進入社會尋找工作但沒有任何資格證書及文憑的低學歷者(年齡段在20~25歲);二是即將進入退休階段的中老年勞動者(年齡段在55~60歲),而且這類人通常是長時間失業者、西部地區處于傳統的正在轉型的行業的勞動者以及東部地區的勞動者。
應該指出,導致德國勞動力市場處于目前這樣的困境原因也與福利政策有關。另外,當前的國際環境也對德國的勞動力市場不利。工資負擔、福利負擔和稅收等其他支付使得在德國生產的競爭力受到極大削弱。因此目前德國的勞動力市場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
(2)勞動力市場組織和工資制度。
勞動力市場組織主要是各種職業介紹所,它可以由官方興辦,也可以由私人舉辦。德國從1922年開始建立職業介紹所,這個市場完全由國家壟斷,1994年開始開放私人職業介紹所。德國的職業介紹所職業信息十分發達,如海德堡勞動局在職業介紹處設立了SIS系統,儲存了29000個左右的崗位,有16個終端可供求職者參考。類似海德堡這樣的職業介紹所,德國共有650多家。
發達國家勞動者的工資,都由企業自主決定,但不是由雇主一方決定,而是由勞資雙方經過談判決定,即由集體協商決定。德國主要是由產業中觀層次勞資雙方談判決定,其工資制度主要有兩大特征:(1)實行企業工資自治,德國是經濟發達國家中少有的政府對工資不直接干預的國家;(2)勞資談判以產業一級為主。由于工資由勞資雙方談判決定,因此一般說來,工資是僵化的,不能隨勞動力的供求變化進行調整。
(3)德國的社會保障系統。
經濟發展進入工業化過程以后,德國勞動力的流動性加大,工人所面臨的各種不穩定因素日益增多。而要增加勞動市場中的穩定因素的一個最主要的辦法,就是建立社會保障系統。早在19世紀,德國便創造性地開展了社會保障方面的工作。經過100多年的不斷改革,德國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個相當完整的社會保障系統,已成為世界上最完備的之一,它是德國社會相對穩定、經濟發展較快的基礎條件,是人們樂道的,也是眾人羨慕的。這個系統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以三大保險系統為主體的廣泛的社會福利項目,包括社會保險,社會補貼和贈款,社會救濟和其他社會服務設施。第二部分是以共決權為中心的勞資合作制度,包括勞資協議自主權和共同決定權。第一部分是其社會保障系統的骨干,也是其所謂的“全民福利”的主要標志。(谷書堂,高明華,1998)但是,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社會支出也越來越大。同時,社會福利高也是造成沒有人干低收入工作的主要原因。另外,勞動力價格昂貴不但使勞動力轉移、流動相當困難,而且,勞動力成本在產品消耗成本中所占比重的上升,導致了產品價格的上漲,削弱了產品的國際競爭能力。(潘晨光,1997)
(4)德國的職業培訓制度。
德國以擁有訓練有素的、自律的勞動力而自豪,這是德國的另一主要優勢。這是因為德國的勞動力市場實行伴隨勞動者一生的職業培訓制度(顧俊禮,1994)。“不培訓、不就業”是德國勞動力市場的格言。任何人,不管從事什么職業,都必須接受相應的職業培訓,必須取得培訓合格證,方可錄用上崗。想改換職業,必須參加轉業培訓,必須取得轉業培訓合格證,職業介紹所才會推薦介紹新的工作。
然而,這確是一柄雙刃劍。如果只是讓有資格證書的人從事工作,工人就不能輕易轉換職業或工作,這將使體系趨于僵化,并造成勞動力的供求不均衡,許多人可能都符合某一種工作的資格要求,但卻沒有足夠的工作機會提供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