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匯總十篇

時間:2024-03-27 11:29: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篇(1)

中圖分類號:G8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612(2012)10-0010-04

Integration of Positivism and Humanism in the Research of Sports Anthropology

QIU Jun

(PEDept,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the paper revie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nature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in sports anthropo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rsuing the positivism, it discussed how to participate the investigation by oneself, how to observe and how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details. Als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ursuing the humanism, it also discusses how to value the theme when selects the research topic, how to reflect human touch in research, and how to express to show human feelings. In the end,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tegration of positivism and humanism in the research of sports anthropology

Key words:sports anthropology; research; positivism; humanism; integration; pursue

體育人類學作為社會科學的分支學科,從學科特性上講,和社會科學的其它學科一樣,在研究的方法學上必然要受到實證主義研究范式和思維方式的影響。這是因為在研究的旨趣上,它和自然科學一樣,其目的是力圖揭示研究對象的性質和規律,獲取關于研究對象的盡可能普遍的知識,因此,被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奉為圭臬和法度的實證主義當然是體育人類學研究中的方法論基石。然而,體育人類學在研究的方法學上受到實證主義影響的同時,在具體的研究中,由于學科特性使然,不能不關懷人,不能不關懷人的過去,人的現在,人的未來。因此,它在研究又不可避免地具有人文精神人文情懷和人文色彩。那么,體育人類學在研究中的實證主義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體現在哪些方面呢?本文就這一問題作一番思考。

1 體育人類學研究中實證主義科學精神的追求

西方科學,自培根(Francis Bacon)批判歐洲中世紀經院哲學,主張全面改造人類知識,使整個學術文化從經院哲學中解放出來,強調知識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覺經驗是一切知識的源泉,科學就在于用理性的方法整理感性的材料,倡導歸納法,以及牛頓建立古典物理學以后,逐漸形成了科學研究的固定范式——實證主義研究范式。所謂實證主義研究范式就是以研究的經驗事實為起點,通過對事物的感覺經驗觀察后形成研究假設,然后驗證研究假設,經過驗證被證實,形成科學知識。概括地講,實證主義研究范式就是注重事實,注重假設,注重實證。實證主義研究范式在自然科學領域取得了成功,對社會科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社會學的創始人孔德(Auguste Comte)認為“必須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學方法來研究人類社會”。(科瑟,1990),企圖將自然科學研究中的科學精神和實證方法引入到社會科學研究中,以建立起與自然科學并駕齊驅的真正的“社會科學”。那么,作為社會科學范疇的體育人類學在研究中如何追求實證主義科學精神呢?體育人類學研究中實證主義科學精神,除了重視研究中定量數據的收集、挖掘的客觀性、規范性,使之與定性分析解釋更好的結合起來之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以親身參與和體驗作為研究的基礎 田野方法被稱為是人類學看家的研究方法,也是人類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方法學標志。體育人類學是在人類學的基礎發展起來的分支學科,以人類學作為母學科的體育人類學,在研究的方法學上不能不采用田野方法。那么,體育人類學研究中運用田野方法是否和實證主義科學精神,和實證主義研究范式之間存在著一條截然不可逾越的鴻溝呢?體育人類學研究中田野方法與實證主義科學精神,和實證主義研究范式之間并不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相反它在本質上與實證主義科學精神具有內在的一致,這是因為體育人類學和其他所有的科學研究一樣,都要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去認識事物,揭示事物的性質和規律。揭示事物的性質和規律,首先需要親身參與和體驗,需要介入和觀察事物的表象。田野方法就是強調研究者必須親身參與并付諸于現場的實踐,以獲得研究問題的第一手資料,這種以親身參與和體驗獲得的第一手資料是展開研究的基礎和基石。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認為,一個合格的人類學家,要先進行深入考察,才能寫出人類學論著來,強調人類學家要參與當地人的生活,在一個有嚴格定義的空間和時間的范圍內,體驗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思想境界,通過記錄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來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滿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會如何構成。馬林諾夫斯基反對老一代人類學家坐在搖椅上玄想人類的歷史,堅持作為一種文化科學的人類學,必須經過親身的觀察,才能有自己的資料基礎,才能避免本民族對他民族的文化上的偏見。體育人類學的研究亦是如此,體育人類學家寒川恒夫研究游戲的歷史民族學;瀨戶口照夫研究印度尼西亞的的賽牛;威廉姆·蓋爾納研究西半球最古老的比賽“波卡波卡”(參加比賽者用橡膠制的球滾進指定的地洞中,比賽者不是用手和腳控制球,而是用膝蓋和臀部來處理球,使球入洞,因而被認為是籃球的起源)所做的田野工作,都是深入到遙遠的現場,進行調查找尋最直接的遺存和遺跡。體育人類學為研究人類體育的遺存所做的田野工作,包括為田野工作而設計的調查方案和問訊的步驟,都是和實證主義的科學精神相吻合的。

12 追求觀察的客觀準確 體育人類學研究的是人的體育活動,以及人的體育活動所體現的文化意義、社會意義、生活意義,因此必須對人的體育活動以及體育活動中的人的觀察,做到客觀準確、深入細致,這種客觀準確的觀察通常從兩個方面反映出來。其一是分離觀察看與被觀察者的文化處境。人類學者的研究都十分關心“別人的世界”,這種“別人的世界”實際上就是與研究者不同的別人的文化處境,就是對“他者”的關注。這種研究者與被研究者之間的文化距離,研究者與他者的空間距離在客觀上為研究者的準確觀察提供了事實上的保證。在追求觀察的客觀準確上,人類學還強調“主位”和“客位”的觀察方法,主位與客位來自于語言學,原來指使用一語言者對于另一語言的細微的語音區分。在人類學中主位的觀點是指觀察者(被研究者)對自身的文化看法;客位的觀點是指觀察者(研究者)對被觀察者的新代表的文化的解釋。客觀準確的觀察在第二個方面的反映是在觀察中有意識地避免偏見和自身認識的局限性,盡量獲取被研究者全面完整的資料和情況。體育人類學中的人,無論是觀察者(研究者),還是被觀察者(被研究者)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文化中和特定的社會中,這種文化和社會對具體的人而言是既定的現實的,因而對其影響也是真實的、深刻的、觀念性的。反映在體育人類學的研究上也是如此,在具體的研究中容易發生文化局限性現象,也容易產生“非我族類”的偏見,以及文化等級主義的偏見。體育人類學研究中的實證主義理念的體現,也是要摒棄這些偏見,避免自身認識的局限性,做到像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所說的那樣:“在任何情況下,人類學家都應該不帶任何偏見地評價現實情況”。

13 追求對細節的關注 體育人類學研究中實證主義科學精神的追求,還體現在對細節的關注上。對細節的關注既是衡量田野工作質量的重要標準,也是人類學研究手徑的重要體現。一個好的人類學研究,不僅需要研究者對研究資料有第一手的充分把握,還需要有對研究資料細節的關注。通過對細節的關注和觀察獲得更有價值的知識和發現。例如:2001年,中國人類學者王銘銘對法國阿爾卑斯地區畢西仰枕市(BrianQon)一個村莊——圣安德烈山村的人類學考察,他從一個法國大學教授退休后在圣安德烈山村買一塊土地,修建了自己的房子,當時這位外地教授的到來,當地村民表現出了反感。通過這一事實進一步觀察當地的村民,發現法國農村的村民與王銘銘研究過的中國農民有很多相近之處,其中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小農意識”。這樣的發現就是對細節的關注進而獲得重要研究發現的范例。在體育人類學研究中也有這樣的范例,威廉姆·埃里斯在對波利尼西亞的三文治群島社會的田野調查中,注意到三文治群島盛行比賽活動,居民對很多比賽活動相當熱心。三文治群島是未開化的社會,正是對這盛行比賽這一細節的關注,為未開化社會也存在閑暇和文明這一觀點的立論提供了有利的佐證。

當然,體育人類學研究中的實證主義科學精神強調對細節的關注,并不是忽視對研究課題的總體把握,而是在圍繞研究主旨的前提下,運用整體的,普遍聯系的觀念,不放過研究中心微小的細節,微小的證據,通過對微小的細節、微小證據的考量,及其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系,在研究中做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更為深層的探索和考察。

2 體育人類學研究中人文精神的追求

人文精神源自西方,人文精神在西文中對應的一詞是“humanism”,通常譯為人文主義、人本主義,它是西方哲學在兩千多年探索人類未知世界的過程中培育起來的一種文化傳統。人文精神的內涵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人性,強調對人的尊嚴和幸福的追求;二是理性,強調對真理的追求;三是超越性,強調對生活意義和生存意義和追求。人文精神,從本質上講是對人類精神價值和生存意義的關懷,是人類文化生活的靈魂,它具體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生命的維護和追求,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文化現象的珍視和關懷。它與科學精神在研究的著眼點、意義與功能、以及表達的方式上有著明顯的區別。就體育人類學而言,檢視其研究中的人文精神,主要體現在選題中的人文價值,研究中的人文關懷和研究表述上的人文情懷方面。

21 重視選題的人文價值 和人類學一樣,體育人類學研究的選題通常會關注人類社會中的個體化,個別化的體育文化現象和文化景觀。選題中關注個別化的體育文化現象,關注獨特的體育文化景觀不是獵奇,而是關注這些個別化的體育文化現象和獨特的體育文化景觀的背后所蘊含的人文價值。所謂人文價值,是指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無論是現有的,還是正在發生的,它對人所具有的認識意義和認識價值,它對人所反映的思想意義和思想價值;它對人所具有的生存意義和生存價值,它對人所反映的精神意義和精神價值;它對人所反映的智力意義和智力價值。當然,人文價值的表現和闡發并不是虛無飄渺的,它是具體的實在的,它反映在體育人類學上也是具體的,反映在研究選題上也是具體的。我們知道,人類學的目的在于了解他人的文化,體育人類學作為用人類學的方法研究人類的體育活動,或者說用人類學的方法將人的體育活動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和社會現象來研究,實際上就是研究體育活動這一獨特的文化現象,研究它對人的認識意義和認識價值;它對人的生存意義和生存價值,它所反映的思想意義和思想價值,它所反映的精神意義和精神價值,它所反應的智力意義和智力價值。

體育活動中有比賽,體育人類學也研究體育活動中的比賽,在一項具體的比賽選題的研究中,體育人類學研究不僅僅是記述和描述具體比賽是如何進行的,它還會注意到具體比賽所蘊含的人文價值,例如:人類學家林耶格在研究阿拉斯加的奈爾森島的茨那克村愛斯基摩的比賽游戲,發現這個島上的競賽活動目的不在于戰勝其他人,而在于發揮自己的最好本領。這些愛斯基摩人特別喜歡不計勝負的彈球游戲,把它當成發揮自己技術的場所。比賽并不看重勝負,為什么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體育比賽不計較勝負?林耶格研究發現,這是因為這里人們長時間在嚴峻的自然環境中為生存而戰斗,已經早就深刻地認識到人要想生存,就必須依靠其他人。因此他們都奉行一種非常根深蒂固的非競爭性的價值觀。作為文化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比賽活動就是這種價值觀的體現。作為研究者如果不是懷著一種對人的生活關懷和生存關懷的人文情懷,是很難發現也很難解讀這樣一種特殊的體育比賽現象的。

人類學家羅賓·福克斯(Roninfox,1961)的《印第安人村莊的棒球:古老巫術的新用途》,在考察棒球傳入新墨西哥科奇提印第安人村莊的過程中,指出棒球這種新的體育競技項目為印第安人提供了新的娛樂形式的同時,還為他們提供了施行古老的巫術用于醫治目的手段。美國一位體育人類學者的《種族、認同、體育:延續的權力》的選題,則著眼于體育對于印第安人維持自身種族獨立性所起的作用,體育有助于與其他種族群體的交流,這種交流有助于其他種族對印第安人的理解,有助于印第安人對自身種族進行意義再造這樣的人文視角。又例如,鄧寧·埃利克得在《文明進程:民族獨立的曲線與現代體育的發展》的研究中將現代體育的發展納入民族獨立發展這樣一個文明進程中去認識它的內在意義和價值,并沒有就現代體育的發展研究體育,選題的人文價值和研究意義一目了然。上述學者所進行的體育人類學研究,無論宏觀的研究還是微觀的研究,也無論是個案的研究還是族群意義上的研究,選題雖有不同,但都著眼于人,著眼于人的意義和人的價值,人的生存意義和人的存在的價值,即選題中的人文價值,這正是體育人類學研究選題中所追求的本質意蘊。

22 追求研究中的人文關懷 所謂人文關懷就是對人的關懷,對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個性、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命運的關懷。那么在體育人類學的研究中如何體現對人的人文關懷呢?具體地講,就是在研究中不僅要注意到體育人類學研究中的人是一種物質生命的存在,更要注意到體育人類學研究中的人還是一種精神的文化的存在;不僅要注意到人的個體價值,而是還要注意到人的個體價值與人的社會價值的聯系及其相輔相成;不僅要注意到人的物質層面的需要,而且還要注意到人的精神文化層面的需要;不僅要注意到人的生存需要,而且還要注意到人的享受需要。芬蘭學者伊斯圖·洛皮亞(Lsto Ruopplia,1974)“游戲對于認知發展的重要性”研究,把游戲和兒童認知能力以及他們的社會化和情感的發展聯系起來。蘇恩·那格波(Soren Nagbol,1994)的“阿馬戈爾的海爾格蘭島”的研究,側重研究環境與生活在阿馬戈爾的海爾格蘭島上的居民身體經驗之間的互動和影響。就體現出了研究者在具體研究中的人文關懷。阿蘭·麥特卡夫(Alan Metcalfe)在《國際體育社會學評論》上發表的《英國北部的一個個案研究:1850-1914年體育設施的發展》的論文,這樣一個選題乍一看起來是在時間的維度上研究英國北部地區體育設施發展,但實際上作者在研究中將體育設施作為一種物質和社會資源的存在方式,通過這樣一種物質的存在方式,研究不同社會背景的階層,不同族群之間的權力博弈及其互動關系,研究體現出了學者的人文關懷。英國人類學家布羅尼斯拉夫.馬林諾夫斯基在“西太平洋上的航行者”的研究中,研究新幾內亞東部的特羅布里恩土著人社會經濟生活狀態,在考察特羅布里恩土著人節慶中的娛樂舞蹈消遣時,并沒有就娛樂舞蹈消遣而描述娛樂舞蹈消遣,而是注意到在這些活動中土著人酋長將自己在平日里以各種合法名義接受的平民捐獻,又以節慶時的贈禮,在娛樂舞蹈時贈送了出去,從中發現了這些活動背后更深層的生活意義,和維系情感和權威的社會意義。追求研究中的人文關懷是體育人類學研究特征的重要方面。

23 注意表述中的人文情懷 人文情懷本質上是一種人文精神,是人的思想、學識、修養、人格情緒的綜合體現。人文情懷包含三個元素。人性,主要精神就是以人為本,尊重人,將尊重人作為一種精神存在的價值;理性,以科學的視角去思想問題,追求真理;超越性,就是追求天人合一,強調物我交融的境地,追問物我交融的意義。人類學中研究成果的表述,注意人文的筆觸和人文情懷是人類學研究中人文精神的體現,是人文精神的內在訴求。在體育人類學研究中,尤其是在體育人類學研究成果的表述上和論文的撰寫上傾向于以人文的情懷,人文的筆觸描繪對人性的關懷,對人性的敘述。在對相關事實的解剖和解釋上也和實證主義研究范式中以數據說話不一樣,描繪解釋,披文入情,注意與事實相關的人的生命存在,人的品格意義。借助文字描述研究中人類與體育相關的生活;借助文字描繪體育中人類活動的抉擇;借助文字剖析解釋體育中人類生命的意旨和意義;借助文字對體育中的人和物作出精神上的巡視,這一切的敘述都需要研究者傾注于人文情懷。例如,體育人類學研究一個地區或一個村落所特有的比賽,比賽是情緒表現的一種方式,這種比賽的展開往往和當地民間的故事、音樂、戲劇、繪畫緊密相關,對于這些比賽的描寫,體育人類學不可能不以人文的情懷,人文的筆觸去描述。又例如,體育人類學要研究一個地區或一個村落所特有比賽或特有的體育活動所具有的娛樂功能和渲泄情緒的功能,由比賽和體育活動所提供的釋放因生產、婚慶、葬禮等生活中的大事所帶來的各種情緒的機會,體育人類學的研究不可能不披文入情,不可能不投入情感巡視。因此,體育人類學研究成果在表述上所具有的人文情懷,是體育人類學研究中人文精神追求的應有之義,也是體育人類學研究特征的具體體現。

參考文獻:

[1] 【美】Donald W.Cdlhoun,著,小椋博\平井肇譯:竟技.文化.特質[M].道和書院,2002.

[2] 【澳】林恩.休謨\簡.穆拉克編著,龍菲\徐大慰譯人類學家在田野[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0.

[3] 王銘銘人類學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56-158.

[4] 馬克·布洛赫,著,張和聲,等譯. 歷史學家的技巧[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180.

[5] 胡小明國外體育人類學主要學說的編譯和研究[C].中國國家體育總局政法司成果匯編,2006.

[6] 佟新女性的生活經驗與女權主義認識論[J]. 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3):73-78.

[7] 萬象客作為一種方法論思潮的視角主義[M]北京:國外社會科學,1992.8:39-42.

[8] 汪丁丁跨學科的范式[M]北京: 社會科學戰線,2004,6:170-183.

[9] 文軍論社會學研究的三大傳統及其張力[M]南京:南京社會科學,2004,5:75-80.

篇(2)

科學精神是指人們在科學活動中形成的,體現于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方法中的一種觀念、意識和態度。西方文化傳統中理性思維的發展以及重視經驗和自然的哲學傳統是近代科學精神得以形成的溫床。(注:韓文甫,趙紅光,成月季:《現代化進程中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第73頁。)而所謂科學,是指在理性的指導下,用實驗與邏輯等手段,不以主觀愿望和價值選擇為轉移,實事求是地探索自然界的本來面貌,從中得出規律性的結論,并形成系統的知識。(注:李連科:《發動機與制衡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社會作用的不同互補》,《光明日報》,2002年4月23日,第4版。)由于特殊的文化歷史淵源以及科學所具有的這些屬性使得貫串于其中的科學精神有著三個方面的特點:1、以人與自然的對立為前提,以物為尺度,以客觀世界為認識對象,追求客觀世界中的真;2、推崇理性至上的原則,往往借助于邏輯的、數學的和試驗的理性手段,以求達到對自然世界的嚴密把握;3、科學探索無禁區。科學的根本任務就是要獲得關于自然界的真理性的認識,無論在哪個領域,科學研究都可以涉足其中并一直深究下去。從總體上講,科學精神尊重科技的價值和作用,強調依靠科技來推動社會發展。這種觀念注重人的物質生活,強調社會的物質基礎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推崇物質力量和物質手段的強大作用,重視掌握科學方法、追求科學真理的意義。

就現實生活而言,科學精神是人類進行科學探索的不竭的精神動力。只有在科學精神的指引下,科學研究才能不斷地獲得突破,科學技術才能取得持續的進步。人類擺脫蒙昧狀態和現代社會物質文明的高度發展,都與科學精神的導向有著密切的關系。事實足以證明,無論是在昨天、今天還是明天,科學精神都將是人類社會科技發展和物質文明進步所必不可少的思維指向。

人文精神是指蘊涵于人文社會科學學科中的對人類生存的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在人文認識活動中形成的一系列價值觀念和態度。(注:韓文甫,趙紅光,成月季:《現代化進程中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河南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第73頁。)相對于科學精神而言,人文精神較注重非理性的因素,它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以人為尺度,追求善和美;在肯定理性作用的前提下,重視人的精神在社會實踐活動過程中的作用;人文探索有禁區等。總體上講,人文精神尊重人的價值,注重人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生的真諦,強調社會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繁榮的重要性,重視生產的人文效益、產品的文化含量等。

在現實生活中,人文精神指導著人類文明的走向。如果說科學精神注重于解決“是什么”的問題,人文精神的側重點則在于研究“應該怎樣”的問題。在科學精神的指引下,科學技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導下,科學技術才能向著最利于人類美好發展的方向前進。在某種意義上,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可以說是承載和導引人類社會前進的兩條軌道,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條,社會就無法順利前進。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類在實踐中創造出來的最為寶貴的兩種精神。二者之間有著共生互補的關系。在人類社會的改造建設中,只有將二者并重,才能保證發展實踐的正確取向和成功。

從歷史上看,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融合的淵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宗教、神話與醫學、化學等自然科學是共生于一個知識體系中的,科學知識與人文知識一開始呈現出的是相互交錯、交相發展的融合態勢。隨著人類認識的發展,科學雖然與神話、宗教漸漸分離,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但它總難以完全割舍同形而上思辯等人文觀念的聯系。就科學的現實形態而言,科學知識也總是以不同的方式包含著人文的意蘊。即使從近代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形成來看,它們也同是批判宗教神學的有力武器。人文精神首先呼吁人性的解放,尊重人的價值和權利。科學精神緊隨其后,提倡科學實驗,反對迷信。科學精神的弘揚恢復了理性的權威,人文精神的倡導重新樹立了人的尊嚴,二者的緊密結合為人們推翻宗教神學的統治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指向。實際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同是人類精神文明中不可或缺的因子。有學者將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關系形象地比喻成發動機與制衡器:如果將社會比作一輛行進的機車,科學精神及其在研究和生產中的應用,則起著發動機的作用。如果沒有發動機,機車就會停滯不前;但如果光有發動機而沒有制衡器,動力系統非但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而且極易導致災難性的后果。人文精神相對于科學精神而言,正是起到了這種制衡器的作用。正是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共生互補中,人類社會才一步一步地走向燦爛和輝煌。

但自西方啟蒙運動興起以來,隨著宗教神學統治的潰滅,自然科學的振興,西方社會的工業化進程以空前的速度在推進。這一時期,作為科學精神外在表現形態的科學技術所帶來的物質生活的變化越來越使人類感到極大地滿足和折服。在巨量的物質財富面前,人們充分感受到了科學知識所帶來的實惠,從而使得人們對科學知識推崇備至。于是,科學知識與人文知識的分離傾向便開始滋長。19世紀末,德國思想界掀起了一股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嚴格對立起來的強大思潮。時至20世紀二三十年代,邏輯實證主義更是把這種對立推向了極端。其結果是自然科學逐漸占據了人類思維的中心,而人文科學的陣地則逐步陷落。這種思潮的影響是廣泛而深遠的。直到今天,許多國家仍在艱難地進行著人文學科的重建和弘揚工作。科學與人文的分離不可避免地導致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公開對立,進而造成了人的內在精神世界的單向度發展。確切地說,這種對立直接引發了兩種極端思潮的產生:一是科學主義或唯科學主義;一是人本主義。就科學主義或唯科學主義而言,它大致包含著以下內容:第一,認為自然科學知識是最精確、最可靠的知識,是其他科學的典范。第二,認為自然科學的方法是人類認識世界唯一正確和有效的方法,是一切認識方法的楷模,應該應用到人文社會科學的一切研究領域。第三,認為自然科學知識可以推廣至解決人類的一切問題,包括人生問題。(注:楊壽堪,李建會:《現代科學主義與人本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及其走向》,《學術月刊》,2001年第11期,第9頁。)而就人本主義而言,它主要表現為以非理性主義觀察問題:在人性問題上,以情感欲望、本能沖動、無意識等規定人的本質,認為“人是神秘的”;在認識上,以直覺、體驗、信仰作為把握世界的途徑,認為直接體驗到的東西,才是最真實的;在本體論上,以意志、非理性的生命作為世界的本原,認為世界是神秘的“實在”,等等。

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割裂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補性和內在聯系。科學主義推崇理性至上和科學的至高無上的地位,貶斥關于人的價值、尊嚴的所謂空洞口號,片面主張知識就是力量;而人本主義則鼓吹非理性主義,反對理性和科學進步,主張抽象的個人價值、個人理想、個人本位和個人中心等。科學主義和人本主義的滋生無疑都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了負面的作用。近代科技革命以來,從科學主義延伸出來的對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極端推崇的態度,使得人類在對科學技術的研究和發展中隱含著深刻的矛盾。一方面,科技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和人類認識與改造自然的能力。科學上的每一重大理論突破都導致了影響深遠的技術發明和新產品的問世,極大地開闊了人們的認識視野,豐富了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在這個由科技打造的世界中,人們肯定了科學技術是現代文明進步的強大因素,并且將人類更美好的未來寄希望于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而與此同時,伴隨著偉大的科技成就,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也悄然來臨。工具理性(科技理性)所倡導的對自然缺少人文價值關懷的征服引發了一系列對人類命運產生不良甚至致命影響的全球性問題。比如,在人與自然關系方面導致了環境污染、資源枯竭、氣候變異、生態失衡;在人與社會關系方面,導致了貧富分化的懸殊,社會結構的失調,個人本位的膨脹等;在人的精神生活領域,導致了拜金主義的盛行和道德滑坡、人性的扭曲等。

而與科學主義或唯科學主義相對立,人本主義基于人們對工具理性(科技理性)的失望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人本主義者將一切危機都歸因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將斗爭的矛頭指向理性和科學精神,大肆宣揚非理性主義,極度夸大人文精神的作用,并不加分析地將戰爭的殘酷、機械文明的非人性、核武器的恐怖、環境的惡化等完全歸罪于科技的發展。在人本主義的倡導下,甚至出現了一股反科學的極端思潮。人本主義的張揚無疑是片面和膚淺的,它宣揚“以人為本”,卻恰恰沒有看到隱藏于科學技術后面的真正主導因素是人。就歷史的發展趨勢而言,人本主義的傾向同樣是不正確的,受其影響將會導致人的理性的缺失,科學技術的停滯不前,這樣的后果也無疑會給人類社會的進步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之分離所帶來的人類普遍的價值危機已引起了人們的反思。實際上,現代科學危機或現代文明危機的實質是科學喪失了它的人文意義,是科學對人的存在的忽略,是科學對自己所賴以產生和形成的實踐基礎的遺忘,是科學觀中人文精神的衰微、科學技術非人化應用和發展的結果。(注:辛繼湘:《人文價值-科學課程價值取向的必然選擇》,《教育評論》,1998年第2期,第34頁。)因此,為了人和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必須在發揚科學精神的同時弘揚人文精神。事實上,正如人類自身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一樣,人類文化同時包括著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人類精神同時也包括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它們相互依存并相互補充,由此構成了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不可或缺的兩種基本方法和力量。只有在科學精神的指引下,科學技術才能獲得不斷進步,從而也才能在物質上為人類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而科學技術只有在人的調控下,在高尚的人文精神的導引下,才會盡可能充分地發揮出積極正面的效應,縮減負面影響,從而真正造福于人類。因此,在科學精神中充分融入人文精神是決定科學命運和人類自身命運的關鍵。總之,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人類真正地認識世界,全面、合理地把握世界,并達到求真、向善、審美相統一的基礎。在人類社會的建設發展中,任何一種精神的缺失都將會造成人類社會發展的失衡、失序。當前,我們已跨入了21世紀,審視上一世紀的不足之處,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在新世紀相融合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

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作為人類思想的兩個維度,它們的均衡發展是人類社會全面持續進步的保證。這意味著,現代社會迫切需要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當然,這種融合并不意味著一種精神對另一種精神的消解,而應當是二者的協調互補,共同發展。要實現這樣的融合,我們必須審時度勢,充分把握好影響二者融合的種種因素,從而才能在實踐中揚長避短、趨利避害,為二者的順利融合創造條件。就現實情況而言,影響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有利因素

當前,人類社會已普遍意識到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重要性。當代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以及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對話等,正是使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的具體表現。

現階段,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進一步融合更有了令人樂觀的前景。首先,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的全面發展將成為時代的主題,這就在客觀上為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創造了條件。“知識經濟”的實質不僅是經濟的知識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知識化。知識經濟時代所追求的發展不僅僅是經濟的發展,它更意味著包括思想、道德、文化、觀念等等在內的社會的全面進步。一個社會只有在擁有無數高素質的專門人才,并使得勞動者普遍知識化之后,才能實現國家的“知識經濟”化。這里所說的知識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不僅包括了科學技術知識,還包括了人文社會科學知識以及實踐的經驗、技藝和能力等。可以這樣說,知識經濟時代所重視的不僅是“智商”,“情商”也應是這個時代的重點。其次,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技的發展為文化的繁榮提供了物質條件和技術手段。隨著通訊技術、網絡技術的成熟與普及,不同地區和國家的人們可以跨越時空的阻隔進行自由的交流與合作。而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不僅可以豐富各自的文化內涵,還可以促成崇尚科學精神的西方文化與崇尚人文精神的東方文化的有機結合,從而為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拓寬了渠道。不僅如此,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還帶來了大量的科研課題,這些課題提出了大量人文社會方面的問題,推動著科技工作者自覺不自覺地關注科技發展所帶來的人文問題,從而在科技活動中接受人文精神的指引,使得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交融在了一起。最后,知識經濟時代從總體上講倡導的是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就是對科學技術的發展佐以合理和必要的人文關懷。可見,知識經濟時代,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不僅成為可能,還將成為必然。

(二)不利因素

從歷史的淵源來看,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并不是從來就分離的。它們的分離抑或對立有著歷史和現實的原因。為了使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再度融合,我們應當找出影響二者融合的不利因素,以做到有的放矢,為二者的融合掃清障礙。經過分析可以發現,影響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不利因素大致可以歸結為以下四點:

1、科學主義仍然盛行。可以說,從啟蒙運動至今,科學主義或唯科學主義一直是社會思潮的主流。盡管在20世紀的一段時間里人文主義的思潮也十分強勁,但無論是人文 主義還是后現代主義思潮,它們對科學的理解不但沒有超出科學主義的視野,反而從根 本上否定了科學的人文意義和價值,從而進一步加深了對科學的片面理解。這使得科學 主義更加鞏固了自己的陣地。占主導地位的科學主義的科學觀將人類文化區分為兩個對 立的世界:科學世界和人文世界。科學主義者強調自然科學的“客觀性”和科學方法的 獨特性,否認人文學科的科學性并宣布其在認識上的無意義,這就為科學精神與人文精 神的融合設置了壁壘。

2、物質生活條件不夠充裕。現代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尚未達到普遍富足的程度。盡管科技的發展帶來了生產力的進步,但直到20世紀末,整個人類社會中的大多數人依然在為解決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問題而奮斗,許多人甚至遠未脫離貧困。瞻前顧后,在科學精神指導下獲取物質財富依然是人類首要的追逐目標。在這樣的情況下,注重人的物質生活,強調社會的物質基礎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強調物質力量和物質手段作用的科學精神成為了人們首先推崇的對象。而看似只能帶來“精神食糧”的人文知識及其精神則自然地被置于非常次要的地位。

3、社會制度存在弊病。現階段,人類社會中的許多制度尚不完備甚至存在著嚴重的弊端。特別是在資本主義社會,社會制度呈“單向度”的發展趨勢,始終是圍繞追逐和保護壟斷階層或資本家的利益來制定的。在這樣的制度體系下,人們所做的一切都以最大化實現資本家的利潤為目標,一切都以利潤的賺取為中心。在這樣的社會體制下,對物質利益的無限追逐成為了人們工作的唯一目標,能夠比較立竿見影地引導科技進步并最終帶來物質利益的科學精神無疑成為了人們追求的首要對象。而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體現得比較含蓄的人文精神則被科學精神的大潮吞噬的了無蹤影。現實生活中,社會制度存在著弊病,它導致了科學精神對人文精神的消解,并使得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問題被束之高閣。

4、教育學科設置、教育方式以及教育資金投入的偏頗。近代以來,教育在其進程中深受科學主義的影響。隨著自然科學和技術愈演愈烈的學科分化和擴張,人文學科的領地日漸狹窄,不僅在學科規模方面人文學科的地位越來越低,而且在教育資金投入方面,對人文學科的扶持力也越來越弱。此外,教學方式上,也多采用“唯理性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偏重智力教育,推崇能力主義,重視培養訓練記憶、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重視邏輯思維能力,而較忽視情感、態度、意志、興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視學科知識的系統性、理論性,而較忽視溝通不同學科的知識,以及建立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倫理的聯系;重視知識的傳授,而較忽視個性的充分發展。這種“重理輕文”的現狀使得科學學科與人文學科之間的鴻溝日益加深,最終導致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走向了背離。

在新的世紀,對于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而言,既充滿了機遇,又面臨著挑戰。一方面,對上一世紀科學危機的反思使人們認識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的必要性,從而為二者的再度融合提供了有力的理論依據;而延續上一世紀的科技成就,人類社會迎來了倡導協調、持續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這就更使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再度融合成為了可能。但另一方面,人類社會迄今仍然存在著諸多不利于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融合的主、客觀因素,這些因素在當前科技發展邁向縱深的時代背景下極有可能發揮越來越大的干擾作用。因此,站在新世紀的門檻上,冷靜分析問題,思考在機遇與挑戰中怎樣為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創造條件就成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重要任務。在當前的形勢下,促進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發展社會生產力是人類的一項長期任務。只有社會生產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將人們從物質匱乏的窘境中解放出來,從而也才能為人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并為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創造前提條件。毫無疑問,現代社會中“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也就意味著大力發展科學技術。但必須注意的是,現階段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應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人類應加強科技領域的研究,力求在更尖端的科技領域獲得突破,從而進一步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并從中謀求解決全球性問題的技術方案;另一方面,人類在加強科技領域的研究的同時,應吸取以往的教訓,將人文精神介入到科學研究中,在實踐中使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有機融合,為科學研究指引正確的方向。

(二)改革和完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

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導致了人和社會的“單向度”發展。只有改革現有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將“單向度社會”納入平衡發展的軌道,人們才有可能在合理社會制度的規范和指引下,充分關注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問題。在具體措施方面,政府應該采取強有力的經濟和行政手段,將宏觀指導與微觀調控相結合,對本國的發展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來加以引導,完善監督機構,并以嚴格的行政執法為強制性保障,嚴厲打擊和控制違規行為。在這樣的情況中,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帶有強制性的意味,但這至少是較為可行有效的方法。

(三)改革現有不合理的學科設置和教育方式,加大人文學科的資金投入,倡導人的均衡發展

現有不合理的學科設置、教育方式和教育資金投入,使得科學學科與人文學科相對立,這是導致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互相背離的重要因素。在已經意識到學科設置不合理的情況下,有關部門應努力調整學科配置,學科設置不僅要適應科學技術知識的傳播,還要順應人的精神完善的需要。教育課程不應僅僅被當作是訓練和灌輸的工具,更應該被當成發展學生對倫理道德、文化精神和美學價值的認識,以及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的手段。此外,在加大人文學科的教育份額的同時要加大人文學科建設的資金投入,為人文學科締造較好的學習條件。最后,在教育方式上,應該在全社會范圍內提倡素質教育。針對這個問題,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給世界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導向作用。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和諧”,提倡“和諧”之道,這在今天看來,極具時代意義。美國著名科學家A.彭齊亞斯1995年出版的一本書就叫《和諧:信息時代的商業、技術和生活》,他認為目前人類正在由質量時代走向和諧時代,它所指的和諧與我國傳統思想中的“和諧”是一致的。在現代社會,素質教育提倡的正是一種和諧發展的教育方式。因此,應該盡快實施素質教育,使教育成為連接科學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橋梁,從而在人的思想根源上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參考文獻

[1]肖峰.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4.

[2]邱耕田.發展哲學導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3]韓文甫,趙紅光,成月季.現代化進程中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融合[J].河南社會科學,2002(3).

篇(3)

中圖分類號:G640

當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技術和信息技術給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帶來了極大方便,大學校園既是新思想的發源地,又是高科技的實驗室。然而,伴隨科學技術的應用,我們的大學在建設和發展的過程中,各種現象所隱含的矛盾不斷涌現,對這些矛盾需進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以求得促進大學校園和諧發展。

一、當代大學校園出現的現象

(一)經濟上由教育主體向市場主體轉變。近年來,大學的招生規模在逐年擴大,全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將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令很多想上大學的學生興奮的事,也是好事。但是我們在辦學的過程中盲目追求校園的規模和現代化,造成教育投資成本過大,而且正是由于這種盲目而忽視了校園自身的文化建設。尤其是由老校區搬遷到新校區后,新校區的學術氛圍和人文積淀固然需要一個過程,但是老校區所形成的濃厚的文化積淀日趨荒蕪著實令人心痛,對硬件的過度重視和對軟件的漠視是科技在高等教育中價值理性缺失的重要原因。一所大學占地動則百畝甚至千畝,盲目追求占地面積擴張,甚至加入到房地產開發的行列,這與我們大學教育的本質是相違背的。

(二)政治上由“學術圣殿”向行政機關靠攏。大學教育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性,我們的大學應具有一定政治屬性,但是不能政治化。近年來,在大學中出現了“副部級”大學,產生了“副部級”大學領導,學術依賴于政治,科學附屬于權力,我們如何才能守住這片文化的凈土?“如果說,根據世界發達國家城市化、工業化、現代化的歷程,在中國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中國農民守望的黃土被城市化、工業化殘食乃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那么,中國知識分子守望的學術凈土被權力和金錢腐蝕乃是歷史的悲哀。就這一點而言,中國的知識分子較之中國的農民更為可憐可悲。” [1]我們要遵循自身的規律,以追求科學真理,提高科學素養為目的。決不能為了政治的需要而犧牲自己的獨立性和學術性。

(三)文化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弱化。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凸顯了對科學的無知。由于功利性的心理作祟,學習的動力來源于考試,來源于獎學金,一切以考試為導向,“考什么,學什么”。在教育主體(教師)與教育客體(學生)的這對矛盾中,教師應該起到主導作用,因為大學教育不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而且是人生態度,價值選擇和道德判斷的深入分析和科學引導。對科學的功利主義比對科學的無知更可怕。魯迅先生曾不無悲哀地說:“外國用火藥制造子彈御敵,中國卻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國用羅盤針航海,中國卻用它看風水;外國用鴉片治病,中國卻拿來當飯吃;同是一種東西,而中國用法之不同有如此,蓋不但電器而已。” [2]

二、對當下大學教育的思考

大學應該是科學知識的海洋,高尚文化的殿堂。“人類具有文化意義的創造與積累,從一開始就與他們具有科學意義的發現、總結有著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血緣關系”。[3]科技成果在校園隨處可見,從計算機到MP3,從多媒體到智能手機都見證了科學技術武裝當代大學生的歷史軌跡。當他們拿著MP3欣賞流行音樂時,他們不會再去追問其工作原理;當手機鈴聲在大學的課堂此起彼伏時,又有誰再思考芯片技術的發展?除了驚訝于鈴聲的美妙,更沒有人從道德的層面去理解禮貌的含義。他們把科技產品充分應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卻對科學本身不感興趣;他們喜歡感性的東西,卻沒有興趣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外面花花世界的誘惑和內心欲望的膨脹,嚴峻的就業形勢和自身的脆弱的條件。他們矛盾,他們痛苦,他們后悔對科學的無知,對文化的狂妄。正如吳國盛先生所說:“對于科學的無知需要科普,對于人文的傲慢需要抗擊”。

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大學生“回爐”念技校,“大學畢業等于失業”等現象,雖然個別,但是很典型。他不僅給我們的大學在人才培養上,也為我們的高等教育敲響了警鐘。我們的辦學規模在擴大,招生人數在增加,高等教育在發展,怎樣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怎樣達到科學發展?

三、當代大學校園呼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技在改變自然的同時也在改變著人類自身。科學技術作為人類改造自然的工具,為人類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和豐富的物質財富。我們在關注物質財富時,卻忽視了最根本的東西――“科學精神”。“科學精神是指從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成果中顯示出來的科學本身所獨有的一種精神氣質,以及與之相應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 [4]科學精神放在文化的大視野中也是一種人文精神,體現著人類自身的屬性和本質,是人類在認識和改造自然界過程中不迷失方向的航標。

科學知識是當代大學生應具備的最基本的文化積累,而且高科技產品是科學的直接表現形式,容易為大部分學生所接受。但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老師為教學而教學,學生為學習而學習,都忽視了科學精神的培養。科學知識相對于科學精神更容易獲得,但是從長遠來看,沒有科學精神的科學研究是膚淺的,科學精神是人類在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關鍵。大學作為育人的搖籃,對科學的理解將直接影響到“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怎樣培養人才”的理解。我們需要的人是具有豐富科學知識、崇高科學精神和深厚人文底蘊的人才,而且當一個人的科學水平越高時,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會顯得愈加重要。掌握高新科技的人,只有具備高尚的道德和偉大的精神,才能為整個人類文明造福。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文精神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原動力之所在,是國家綜合國力中軟實力的重要表征。因此,人文教育是大學教育的核心之所在,靈魂之所在。必須改變“重理輕文”的傳統觀念,重新確立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關系,樹立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均衡發展的思想。

在科學發展的大時代,讓科學彰顯人文魅力,使人文具有科學色彩。現代化的大學應具有兼容并蓄、學術自由、民主治校的大學精神,提倡和鼓勵老師埋頭治學、學生一心求學,讓課堂內外彌漫著濃厚的學術氛圍,讓科學與人文在構建和諧校園的功能和作用上協調發展,充分發揮人文對科學的價值導向作用,使科學更加關注人性、關注生命和道德情感。

參考文獻:

[1] 劉開云:《中國知識分子“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覺醒》,《江漢論壇》,2001年第10期

篇(4)

中圖分類號:G632.4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69

課程改革提出:“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1 初中科學教育中人文精神培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1 科學教育中人文精神培養的必要性

首先,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和人文情懷的有用之才是任何課程的最終目標。除了傳授學生基本知識和技能之外,必須在其中滲透人文精神,令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關注人類、關注社會、關注地球的發展。

其次,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創造了巨大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情感方式,也拓展了人類的生活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也加劇了人類與自然、個人與社會、物質與精神之間的分化與對立。由此導致當前人文精神的失落。因此,必須重視科學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滲透。

1.2 科學教育中人文精神培養的可能性

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雖各有其獨立的內涵和價值,但兩者之間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的。求真是科學精神的實質之一。科學精神不僅僅是求得知識,也包括對世界的利用和改造,并造福于人類。科學活動本身就具有人文內涵,就是一種人文事業。因此,在初中科學教育中滲透人文精神,將人文精神融合于科學教育中是完全可能的。

2 科學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融合與滲透的措施

只有同時接受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才可能成為一個具有優秀科學素養和高尚人文情懷的完整的人。教育實踐中,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在科學課程的各個教學環節貫穿人文精神的教學理念,將人文思想融合于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中。

2.1 在教學活動中營造和諧的人文氛圍

平等,自由,尊重是人文思想的內涵之一。我們每一個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要把自己放到與學生平等的地位,樹立互相尊重的人文情感氛圍,以平等的心態去看待每一位學生,關愛學生,從而鼓勵學生開放思想、敢于質疑;培養學生勇于挑戰、敢于創新和發展自我的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在體驗中了解科學,在體驗中產生人文關懷,進而提高人文素質。

2.2 實驗實踐活動中融入人文精神

實驗是科學學科的一大特色,也是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重要載體。教師要充分利用實驗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事求是精神,嚴謹細致的態度以及團隊協作能力。

在學生的分組實驗中,通過小組成員的密切協作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通過實驗的規范操作來培養學生嚴謹細致的科學態度;通過對實驗的細致觀察和如實記錄,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人文精神。

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嘗試,讓學生從小課題入手,去研究身邊的一些小問題,去思考解決身邊的一些事例,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環境。例如,隨著經濟發展,破壞環境的事情時有發生,教師可以選擇影響比較深遠,破壞性較強的典型事件,讓學生展開課外調查。查清事件發生的原因、過程,讓學生提出處理意見,然后整理出來,寫成調查報告的形式。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又樹立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2.3 課堂理論教學中體現人文精神

2.3.1 通過科學家的故事傳遞人文精神內涵

通過講述教科書中科學家的故事,讓學生從中感知科學家的內心世界,了解科學探索需要的方法、科學家勤于思考、治學嚴謹的科學精神。

例如:教學中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的補充內容,介紹一些科學家獲得成果的經歷和過程,解讀科學家的人生。如阿基米德勤于發現、善于思考的故事;沈括處處精細觀察,事事獨立思考,敢于發表不同見解的膽識;托里拆利潛心實驗研究,注重用事實說話,勇于挑戰權威的精神;帕斯卡不懼他人的質疑,在教堂的尖頂,在山的頂峰反復實驗只為捍衛真理;焦耳在400多次的實驗中所得的熱功當量值為世界公認……。

2.3.2 結合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拓展人文精神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在急劇改變人類的生活和思維方式,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社會和生態問題。

“生物的多樣性”這節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到正是生物多樣性使這個星球上的生命得以延續。綠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我們得以呼吸。通過土壤、微生物移除水中的污物我們得以喝到水。植物、動物、微生物,組成了生命,然而人類活動加劇了環境的惡化,眾多的物種瀕臨滅絕,我們的生態系統越來越脆弱。因此,保護生物就是在捍衛我們生存的空間。

“水和空氣”這節教學內容,讓學生了解到“水”和“空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兩大支柱。人類活動不斷加劇,霧霾、沙塵、酸雨、溫室效應等現象日益嚴重,如何解決生產力的高速發展和環境污染的矛盾呢?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教學內容與現實社會問題相結合,傳遞科學人文精神。

2.3.3 通過自然現象和科學規律滲透人文精神

自然現象和科學規律本身就是一種美,對美的追求是人文素養的體現。自然界的山川、大河、星空,豐富多彩的動植物所展現的美,動人心魄。

物質本身的運動及變化規律蘊含著美。例如,勻速運動是最美、最完善的運動速度。所以,勻速圓周運動應該是運動最基本的類型。日月運行的軌道、四時變化的周期、萬物生長的輪回之中,都一樣滲透著“圓周”的美。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主動地引領學生去欣賞去體驗自然與科學規律之美,拓展學生的審美空間,激發學生探究科學的興趣。

3 結束語

科學教育中人文精神的融合與滲透是當前科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教師應多方位挖掘教材中涉及的人文因素,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參考文獻:

[1]王漢華.“人文精神”解讀[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2002,(2).

篇(5)

一、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定義

通常我們會將科學精神定義為關于事實的知識,注重知識與事實相符合,它是一種求實求真,開拓進取,用于批判的精神,用于解決是否真假的問題,是我們進行實踐探索,追求真理,堅持實事求是的指導精神,更是整個科學范疇中的關鍵部分。而人文精神我們則往往定義為關于價值的知識,注重行為要遵循道德,用以解決美丑善惡等等問題,不但是促進個人拓展完善自身的關鍵,是我們正確確立目標,信念,正確建立三觀的重中之重。

兩種精神看似差別很大,但兩者之間的關系其實卻是互補共生的,科學與人文精神之間實際上也就是真與善之間的關系,這正是如今我們所研究的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所最為關注的。無論是科學精神還是人文精神,它們都是組成完整的人類精神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有這兩種精神,人類才有實踐探索,認識世界的動力,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這兩者精神品格。其次,我們倡導學習和普及科學文化,是科學化的人文,也是人文化的科學。除此之外,國家所倡導的科學文化,也絕不僅僅具備單一的內涵,必然是科學化的人文知識和人文化的科學知識。最后,其實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科學本身也就是一種人文精神,因為科學也是一種認識活動,其目的也是為了造福人類、促進社會發展,其中所蘊含著深刻的人文精神。

二、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交融

(一)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過程

科學和人文從開始的分割、分裂到走向互補、交融,需要一個很漫長且艱難的過程。科學和人文之間的分離是一個歷史的現象,科學和人文發生分離存在著必然性。從古希臘到文藝復興時期,西方哲學經歷了從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分化與發展。在古希臘時期,文學被劃歸為神學,嚴重壓制了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發展。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啟蒙思想家大力的倡導古希臘哲學的理性和人文精神,文藝復興時期但丁的《十日談》強烈的抒發了對人性解放的需求,在這一時期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獲得了統一。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西方哲學發展史上同樣也經歷了分離與融合的過程。

(二)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發展過程

科學精神就是在實踐中追求真理,是人類求實的一種自覺的意識。人文精神是從人的角度出發,關注人的基本需求、尊重人、愛護人和促進社會發展。科學、藝術、人文在人的精神世界中被看作是一個整體。但是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科學、藝術、人文也逐漸的細化、專業化,這樣就造成了科學、藝術、人文由原來的整體不斷的分離。但是現在我們要提倡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相互交融,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們的精神世界更加的完整,讓我們的精神世界中既有理性、也有感性,讓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相互交融發展。

(三)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辯證統一

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相互交融時一定要講究辯證的統一。在統一的過程中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統一的過程不是簡單把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全部放在一起,而是分別取其中的精華,對兩者的問題要予以摒棄,以此在發展中不斷融合。

三、科學精神與人文精辯證統一的重要性

弘揚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是當前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的辯證統一是時展的需、也是建設我國先進文化的需要同樣也是維護執政資源、提高執政能力的需要。只依靠自然和社會科學社會發展難以進行,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類文化的靈魂、是科學文化的生命,兩者辯證統一是人類進步不竭的動力。現今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迅速,科學的地位也在不斷的提高,科學給人們所帶來的影響也在迅速擴大。科學教育受到了整個社會的重視,但是人文主義卻漸漸落后于科學,致使科學與人文逐漸的分離。而根據馬克思的“真理和價值在實踐中的辯證統一性”的要求,要求我們以辯證的態度看待問題,所以我們必須辯證統一的認識科學與人文精神。如果我們把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割裂開來,那么整個社會將會變成只追求學術而對其他人文要求無所顧忌的畸形社會。科學知識也是人文文化,科學精神也是人類的一種精神,如果沒有了人文精神的協助,科學只能是盲目的;而如果只追求人文精神,忽視科學精神,人文精神也只能是虛妄的,并且整個社會發展也將停滯。

四、結語

總而言之,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二者實際上是相互補充的。實踐活動要想得到成功,就必須將兩者結合起來共同發展,不能忽視其中任何一方,這也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平衡的保障。除此之外,我們想要正確的認識世界,二者的結合發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這樣,才能使所追求的價值和真理具有完整性。因此,對于個人而言,大力弘揚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并重,對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進行實踐活動或是認識活動,對于兩種精神辯證統一關系的堅持也是極為必要的。

參考文獻:

篇(6)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初中生物教學加強重視人文精神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積極在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在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能夠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在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初中生物教學加強重視人文精神的滲透。研究人文精神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不僅有利于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學質量,而且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

1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的必要性

1.1個體發展的需求

隨著社會經濟的額發展,社會對知識和科技的需求不斷增大,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備較高的信息獲取能力和學習能力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學生的全面發展受到學校教育的高度重視。同時,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人才的創新能力學學習能力極為重要。另外,學生必須具備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適應于知識經濟社會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學生為了實現自身的發展,必須具備較高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是個體發展的需要。

1.2社會發展的需求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物質生活逐漸豐富。但是,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生活中面臨著嚴重的資源危機、環境危機、基因污染、物種滅絕等問題。同時,人們在物質生活的到滿足的基礎上越來越重視精神享受,因而產生了一系列的道德問題。社會發展面臨的生態危機和道德問題要求學校教育加強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是社會發展的需求。

1.3教育發展的需求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教學改革的不斷進步,傳統的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分離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在當今教育中,學校教育要求學生具備較高道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加強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校教育必須將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在科學教育中滲透人文教育,以提高學生質量,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是教育發展的要求。

2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策略

2.1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程改革著重強調學生在學習中居于主體地位,學校教育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加強重視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初中生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教師應加強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主發現事物的發展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改變傳統的理論灌輸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主動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同時,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在生物知識中發現人文精神,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生物現象中的人文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使學生自主學習人文精神,加強人文而精神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

2.2創新教學方法

初中生物教師應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采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在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首先,初中生物教師應加強重視學生的自主能動性,采用問題引導的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時生物知識中蘊含的人文精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在生物學習中學習人文精神的習慣;其次,生物教師應積極采取探究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索生物知識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實現在初中生物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最后,初中生物教學應改進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加強對人文精神的重視,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法進行人文精神滲透。

2.3運用多媒體技術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改革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應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人文精神教育。為此,初中生物教師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制作生物人文精神網絡視頻,鼓勵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學習網絡上的人文精神教育部視頻,加強初中生物教學人文精神的滲透。同時,初中生物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中的人文精神資源,豐富人文精神內容,積極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另外,生物教師還可以通過微信、論壇、微博等社交平臺組織學生對人文精神進行交流討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意識,加強人文精神的滲透。

3小結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受到教育界的普遍關注。生物學科作為初中的重要學科,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隨著教學改革的發展,人文精神對學生的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初中生物教學加強重視人文精神的重要性,積極在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不僅是個體發展的需求,而且是社會發展和教育發展的需求。為實現在初中生物中滲透人文精神,初中生物教學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的地位,創新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模式,并積極運用多媒體技術加強滲透人文精神。在初中生物中滲透人文精神不僅能夠豐富初中生物教學內容,而且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篇(7)

一、加強教師的人文修養

很多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缺乏個性,缺乏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缺乏人文化的教學手段,甚至教師本身就缺乏人文素養。這才是人文教育最難突破的瓶頸。教師人文精神的內涵很豐富,既包括教師的人格魅力、精神世界,也包括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文內容的把握,包括教育的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的實施方法和手段。教師對人文精神的理解層次和人文修養決定了教育的人文內容,教育的人文內容又直接決定了人文教育的效果。應該說,教師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文教育之間是一種互動關系,人文教育要成功,除了要改變教育體制外,教師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也是關鍵所在。各級教育部門和教育科研機構應該高度重視對教師人文修養的培養與發展,把它作為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人格內涵的一個重要內容來落實好;同時教師也應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

二、加強學生的審美體驗

篇(8)

【關鍵詞】

數學;人文精神;數學教育價值

數學是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求知活動,在人類文明發展進步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類理性探索活動是追求真理的最有效方式,數學是對理性、對真理的不懈追求,顯示了對人的人文關懷,其內含在于理性求知、數學思維品質以及獨特的審美價值,所謂連接自然與人文科學的重要橋梁,在消除二者之間對峙、促進其融合等方面體現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當前數學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過分強調數學理性

在當前的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視數學公式、定理的講述,對推導、證明的過程過于強調,嚴重忽視了理論和真理背后的背景及適用條件,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普遍缺少趣味性和主動性,時間長了就開始對數學產生厭倦的感覺。

1.2教學方法過于陳舊

灌輸式教學理念在我國已經根深蒂固,這種落后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普遍缺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關注,落后的教學方式不能對學生接受新思維的能力進行鍛煉,最終學生一味的吸收數學知識,數學課堂變得死氣沉沉,嚴重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發展,缺少對學生探索精神的引導。

1.3教學課程體系單一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考慮考綱關注的地方,課堂中大部分時間由習題占據,對知識點的歷史背景知之甚少,也不能對相關學科起到推動性作用,對新興學科起到的作用更是微乎其微。這種情況下不僅護使學生感覺數學知識無比乏味,也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提出的要求。

1.4教師素質有待提高

很多教師只關注自己專業素質的提升,嚴重忽略了對數學文化、數學史的攝入,不能對學生人文素質起到應有的作用。從上述幾點問題上來看,當前數學教育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這說明了數學教育與素質教育要求相距過大,很難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所以,在數學教育過程中,充分發揮出人文精神才能有效提升數學教學質量。

2數學的人文精神

數學是一種理性求知活動,顯示了人性的本質。數學的理性為數學賦予了非常重要的價值,崇尚實事求是的精神,追求獨立思考、追求真理的精神,這也正是人性和理性的思想精華所在。在偉大歷史變革中數學展現出了文化精神,不僅是一種學科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在當代展現出了越來越多的人文精神,正因為數學是人的文化建構,所以數學穿鑿了人的自由,顯示出了人類理性從必然走向自然的過程。當代數學是不同形式化與非形式化體系構成的系統,數學和元數學標準是由數學固定的規則、法則所決定的,隨著數學的不斷發展,數學知識為其賦予了越來越多的自主性,超越了現實世界客觀性數學,從本體抑郁上得到了創新和發展,這時通過數學歷史文化沉淀形成的數學理論標準。這種超越顯示客觀性的意義使得數學在科學性以外,還存在特有的人文特質,數學不僅是一門知識體系,同時其中還包含了人類認識的普遍范式,當前數學應用領域已經開始延伸到了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這些人性閃光點賦予人文主義更加明確的精神氣質,現代數學就是擁有這樣一股有力的文化創造潮流,體現出了與傳統理性相區別的新理性主義。

3數學人文精神的教育價值

3.1消除對峙、促進融合

數學人文主義價值要想得到實現,必須對數學教育觀念進行變革,重新定位數學的學科性質。在傳統教學中,數學一直都被列為自然學科中的一類,在科技管理、文獻編輯等領域中,數學也被劃分在自然科學與立刻的系列中,在人們心中這種劃分方法已經習以為常,因此對數學學科的傳統定位存在一定缺陷,嚴重忽略了數學的人文價值。隨著近年來自然科學的不斷發展,科學被劃分成自然與人文科學兩種,而在人們的心中,自然與人文學科本質上是對立的。然而不管是自然還是人文科學,數學都為其提供了基本的方法,所以數學人文思想的提出有助于消除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對峙和沖突。

3.2數學教育中實現人文主義和學習主義的結合

充分發揮數學教育的人文主義教育功能,有助于數學教育研究新秩序的構建,從科學教育目標來看,隨著現代科學的誕生,數學教育在科學主義方向得到了長遠的發展,相反的其人文主義目標顯得相對暗淡,數學教育重點在于科學本位,這種目標定位影響了數學教育研究方法的選擇,因為數學教育工作者在知識觀念上的特點,科學教育目標在數學教育范式中占據相當重要的地位。到了19世紀,人們對數學嚴格性標準發生了變化,在數學教育中課程教學和科學數學之間出現了一定差異。雖然當前我國社會背景下,要想實現人文主義教育目標難度很大,但是只要我們超越數學領域單一的科學精神定位,對數學人文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在教育過程中體現出人文精神,促進教學過程中科學主義和人文主義在教育教學目標上的結合,相信不久的將來必然會扭轉不利的局面。

4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教育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并不是數學和人文的簡單疊加,其本質在于以新教育理論為指導,使其得到充分融合,這樣就可以構成統一的整體,確立新的人文精神和數學教育整合的價值觀,這必然會成為數學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新課題。總之,數學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數學本質力量的體現以及人文精神的提升,本文從不同角度探討了怎樣促進數學教育與人文精神的融合,供大家參考。

作者:關鑫 單位:西安文理學院

參考文獻:

篇(9)

在人類科學發展史上,愛因斯坦是繼伽利略和牛頓之后最偉大的科學家。平常我們談論較多的只是他的科學成就,其實他還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家。愛因斯坦回顧往事時曾說:“我從6歲開始拉小提琴……而真正懂得音樂還是在13歲左右,那是愛上了莫扎特奏鳴曲之后的事。”這樣一位酷愛音樂的科學家,悠揚的琴聲伴隨了他七十余載。難怪他常說:“我的科學成就,許多是受音樂的啟發而得到的。”

在愛因斯坦的心目中,音樂的作用不僅僅是娛樂和消遣,音樂藝術具有永久的魅力,就像一盞永恒的明燈照亮著他前進的道路。精神世界的豐富能給人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和追求生活的最高理想即真、善、美。在科學上,大師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物理學的優美的圖景,同樣在藝術中,他也為我們奏出了動聽的樂章。由此可見,一位科學大師除了具備數理知識之外,還需要深厚的人文精神。愛因斯坦拉琴給我們的啟示是:人文精神雖然不能直接指引大師去解析數理奧秘,但是廣闊的文化背景和豐富的藝術素養,卻能夠幫助他們提高審美感受,從而有助于他們成就輝煌的事業。

當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給人類提供了難以想象的變革和開拓世界的無窮力量,同時也帶來了正面和負面的作用和影響。一方面,科技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原動力。另一方面,人類為每一次科技的向前邁進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在吞咽著苦果,如生態失衡、環境惡化、情感淡漠等現象的出現。工業設計是科學技術和藝術相結合的產物,任何一項科技成果,只有通過工業設計,才能轉化為物質力量,實現最終價值。工業設計教育的作用就是,它將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雙重含義融會到產品之中,以期感染和啟迪廣大消費者,它引導設計師根植于傳統文化的土壤,緊隨時展步伐,置身于東方與西方、歷史與現實的文化背景,努力體現人的價值蘊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

找回設計的人文精神,體現與時代平行的人文特征,創造豐富的設計文化,將成為今日設計界工業設計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從某種意義上講,進入21世紀,站在競爭前沿的工業設計的地位日益突出,這就要求其教育在授人以系統知識的同時,強化人文精神塑造。

人文精神是人類對自己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重在體現人的價值蘊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工業設計教育本身固然屬于意識形態的范疇,然而,知識與能力、為學與做人、情感與理性的割裂,以及人文精神的普遍缺失,是現代設計教育模式的薄弱方面。人文精神不是先天生成的,只有通過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使人進入人文精神的殿堂。

人類幾千年積淀的文化是人類主體創造活動的結果和主體生命價值的展示。文化向人們描述了一個內涵豐富、多維空間的基本圖景。它的魅力在于其生成活力和蘊涵其間的感召性意義。工業設計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作用是設計文化內涵的體現,通過對大批量產品質量的提高和對產品功能的合理安排,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物質生活,而物質生活恰恰就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精神層面、行為層面最終都會在人的生活方式中得到體現,即在具體的人的層面體現。工業設計在創造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在創造一種新的文化。

人類不斷從實踐中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是人類對自己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過程。這種過程以不斷改變著的、新的生活方式出現,也體現設計的目的——為人的價值蘊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工業設計從技術層面上升為社會層面,從技術行為轉化為社會行為,可以說設計是實現人的價值和追求理想的最好中介。它一方面基于對自然的認識,通過人類的實踐完成;另一方面基于對人類本身的認識,即人與物質的關系在精神上的作用。通過設計實現這一過程,體現了設計與文化的共同發展機制,人類的文化多樣性是通過對生存意義和價值關懷過程而不斷發展體現的,同時文化的發展也是人類不斷向價值蘊涵和追求理想的過程。用這樣的視角來審視設計與文化的關系,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迪。

眾所周知,自兒童時代開始乃至終身的不斷修養,在使受教育者以自然人升華為文化人的過程中,喚醒一個人文化創造的主體意識,人文精神的塑造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一個人尚未具備一定的人文精神,即使是天才也難有很大作為。所以教育界提出把人文精神與一切專業學科結合起來,打破專業方向之間的屏障,切實加強設計教育的互融性和交叉性,構建嶄新的設計教育新體系。

工業設計教育是具有統一性的知識綜合,又是不斷向外擴散的動態體系,它需要有橫向的多維關聯,更要有縱向的時空延續。面對一個空前開放的世界,我們眼前會是一個多彩的天地,人類的思維方式進入了非線性階段。抽象與具象、理念與直覺、再現與表現、主體與客體、現代與傳統、語言與意義、精神與物質……這些曾被視為對立的東西走向統一,人類文明史上一切閃光點都被現代人所容納所接受,因為價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同以往任何時代都大不相同,這將有力地推動工業設計向前發展,進而也影響著工業設計教育。

我們在探尋愛因斯坦的心路歷程中,感受到琴聲在他的一生中是莫大的精神安慰和幸福源泉。大師認為,科學與藝術在目標追求和探索上是一致的:科學揭示外部物質世界的未知與和諧,藝術則是揭示內部精神世界的未知與和諧。工業設計在探索過程中,需要揭示外部物質世界,與科學為伴,是理性的,同樣又需要揭示內部精神世界,與藝術產生共鳴,無疑又是感性的。

在愛因斯坦看來,藝術的最大價值是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他確信:“個人的生命只有當它用來使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生活得高尚、更優美時才有意義。”歷史上有許多科學家把對藝術的熱愛和對真、善、美的追求與自身融為一體,去鑄就人文精神。在一個具有人文精神的設計師的眼里,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享受藝術需要用心去感受、去體驗。當人們評價一件產品時,常用藝術的眼光來評價設計的優良與否。譬如,節奏和旋律是工業設計造型的形式美法則之一。設計的節奏和旋律體現原是用來比喻形式感覺,現在更多地稱之為審美通感。運用通感進行聯想和想象,要有高度的概括力和寬廣的時空境界。設計師通過藝術感悟,在其設計的多義性和不確定性中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從而獲得創造的靈感。

我們一直崇尚德國的工業設計,其產品在品質上堪稱世界一流。從1907年在慕尼黑成立的德國工作聯盟,提出藝術和工業技術相結合,到1919年在魏瑪創建著名的“包豪斯”學校,主張藝術與技術新的統一,再到1953年創建烏爾姆設計學院,提倡系統設計理論。德國人的設計思想一直是主導世界設計的主流,德國是現代設計理論和實踐的發源地,為世界設計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德國工業設計師除了具有深厚的哲學底蘊支撐著的嚴謹思維方法之外,人文精神的浪漫氣息的熏陶也是不可或缺的修養因素。

筆者以為,工業設計教育應該避免學生埋頭讀死書,重技能和對美的事物反應遲鈍等現象的出現。一部人類文明史證明,人文精神不僅能求真、引善、尚美,還能使人的品質凈化,從真正意義上關懷人的生存意義和價值。因此,有許多杰出人物都在不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塑造完善的人文精神。

今天,愛因斯坦的琴聲漸行漸遠,但是,琴聲所留下的啟示,讓我們看到了工業設計教育中科技和人文融合的必然性。人文精神的塑造主要是傳授人文學科知識,使人獲得認識自我世界、認識和適應社會、處理人類自身內部關系的能力和審美能力;科學精神的培養則是以科學知識為主要內容,使人們掌握科學知識、方法和能力,受到科學精神的陶冶,從而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物質財富和社會發展。

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教育人的最根本目的是促進人自身的提高與發展,人應該成為一切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人文中體現科學基礎,科學中內含人文精神。二者密切相關,互為補充,缺一不可。人的全面發展需要教育的科學與人文的有機結合,人的全面發展基于多種因素的滿足,物質條件的極大豐富是人全面發展的基本條件,然而,僅僅這一點還遠遠不夠。人的需要是多元的,這種多元決定了教育的復雜性。科學教育只能滿足人的物質需求,而人文精神的塑造,則需要人文教育來擔當。教育自身的發展需要科學和人文的融合。融合的前提是兩者相通互補,相通可以融合,相異才能互補。實現科學與人文融合的基本途徑是教育。

工業設計的課程結構體系,長期存在著為培養專才而專業課設置過窄的弊端。將本專業課程結構體系封閉起來,勢必影響到人才的培養。強調課程結構體系的綜合化,將科學與人文融合在課程結構體系中是當今工業設計教育的當務之急。融合還必須體現在課程內容上。應開設復合型學科知識課程,把人文精神滲透到專業課程的教育中去,使專業課程有血有肉,充滿人情味。工業設計教育主張的教學模式應是以設計綜合能力發展為培養目標的嶄新模式。這些綜合能力包括設計邏輯分析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社會文化的洞察力、設計表達的駕馭能力等。從表面上看,它是由技能與觀念的碰撞和融合而出,即感性與理性、技能與觀念、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從本質上看,它表達了現代社會多元化發展的深刻內涵,體現了民族、地域、文化、歷史、技術諸多差異與共生中奔涌的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從事設計教學的教師的職責將不再是向學生的頭腦填塞過去的文化和灌輸現成的知識,而是著力開發學生的智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以培養知識廣博、思維敏捷、富有創新精神的具有國際文化視野和中國文化底蘊的設計師。

教學方法的創新實施者——教師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學方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著設計人才能否走向成功。有位學者曾說過,21世紀的老師,不僅要面向所從事的本學科教學,而且還要面向與本學科相關的交叉學科領域。

教育在于把人的思想提升到一種境界。教育的提升,有賴于教育者自身素質的提升。工業設計教育同樣面對的是最生動、鮮活的人的心靈。一名教師如果沒有對世界的探索,沒有對審美的敏感,沒有對人類自身的關懷,就很難“合格”地參與人類自身的教育活動。只有那些切入心智,喚起學生探究欲、驚訝感的教學方法,才能給學生以足夠的發展空間。這種教學方法有效地促進人的發展,因為發展的即時感受表現為“豁然開朗”,表現為心靈的共鳴、視野的敞亮和思維的共振。

廣泛的第二課堂活動是科學與人文融合的最佳途徑。如邀請知識界、學術界及文化藝術界的知名人士,為大學生開設各種人文講座,憑借他們對學術前沿、尖端技術的把握,使學生啟迪智慧,貫通知識,開闊視野,更上層樓。此外,引導組織各種社團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并廣泛參與,從活動及其所創造的文化氛圍中使學生耳濡目染,得到潤澤與陶冶。

綜上所述,進入21世紀的數字化生存正在改變著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展示人類偉大的聰明才智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新的思考,人情的孤獨,人性的失衡,說到底還是人文精神的缺失。面對困惑,我們對科學發展的人文思考更加關注。科學與人文的關系正如龔育之先生所言:“我們提倡的人文精神應該是具有現代科學(包括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意識的人文精神,我們提倡的科學精神應該充滿高度人文關懷的科學精神。”今日的工業設計不是簡單地作為“物化”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參與到我們對世界的關系構成之中。工業設計發展的走向必然順應時代要求,工業設計教育也必然積極應對。隨著人類認知水平的逐漸提高,工業設計教育也將隨著認識深入走向更高的境界。筆者認為,工業設計教育的人文精神塑造,應該是在接受系統專業學科的同時,努力學好人文學科,有目的地強化設計文化的創造主體意識,自覺地、主動地將文化根植于工業設計中,為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共創未來。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23-0182-02

當今世界,大學之所以成為大學,主要基于兩個因素:一是高素質的教育和學術水準;二是道德使命和人文關懷,即對人類精神世界的關照和社會道德的提升。因此,考察大學素有兩個標準,一是專業標準,二是人文標準。大學精神,是一所大學體現出來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整體精神面貌。它是學校長期辦學的歷史文化積淀,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價值追求。大學精神的形成,同學校發展時代、獨特歷史、地理環境、文化特色和師生的共同心理狀態密切相關。大學精神是大學校園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它既是學校實現自身目標的動力,也是師生員工為人、治學、做事的精神支柱,是學校發展的底蘊所在,具有價值導向、精神陶冶、規范約束、群體凝聚、社會輻射等一系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勢下,建設 “大學精神”不僅是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大學精神傳承的重要載體是校園文化。大學精神和校園文化的建設最終要落實到學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上。對于醫學院校來說,就是將敏銳的時代精神、永恒的道德標準、崇高的醫學境界體現在其大學精神中,并融入學校辦學指導思想和辦學理念中,使之成為師生員工自覺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導向,使之成為醫學生人文精神塑造的核心內涵。

進入技術時代后,技術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對他人的熱情和敏感,結果,人性變成了技術的犧牲品。同時,人性又屈服于技術,把技術崇拜為神。科學與人文分離的結果就兩個極端而言,出現了兩種畸形人,一種是只懂技術而靈魂蒼白的“空心人”,一種是不懂技術、奢談人文的“邊緣人”。早在本世紀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學就注意克服這種片面性,探索科技與人文的匯通之路。哈佛的學生在一二年級開設“通識課程”,廣泛涉及人文、社會和自然科學的各個方面。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科學生要學占總課時22%左右的人文課程。我國目前也在大學教育中增加了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識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人文教育課程,其目的就是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醫學院校作為我國醫學人才的培養基地,更要注重醫學人文學科的建設,因為它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深化醫學教育改革步伐的重要舉措。醫學院校開展醫學人文教育教學真正目的是進一步優化高等醫學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使醫學人文學科知識內化為醫學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以人為本”是社會發展的核心價值,而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又是人的根本,因此,以關愛生命、關注健康、減少疾病為宗旨的醫學技術和衛生保健服務水平,是反映社會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當代醫學技術日新月異,臨床診療手段不斷更新,但同時醫療衛生費用也急劇升高、人們對醫療保健服務的滿意度則明顯下降。追根溯源,是醫學與人的關系發生了改變。于是,讓醫學從那種“太技術化、太非人性化、太官僚化”的取向回歸于人性化的呼聲日漸高漲。重新審視醫學的目的,重鑄醫學的人文價值,已為各國醫學界及社會公眾所廣泛關注。特別是20世紀70年代后,以醫學技術與醫療服務的社會、倫理、法津和文化研究為主要內容的醫學人文學科群迅速崛起,歐美各國醫學院校都將醫學人文學科作為醫學教育的必要內容,提出醫學人文學科是培養高素質醫生的基礎,形成了自然科學、醫學科學和醫學人文社會科學并舉的新教育模式。在科學研究方面,從國際重大項目如人類基因組計劃、艾滋病控制,到新藥臨床研究和新技術臨床應用都包含有人文社會科學的相關研究和課題。人們已深刻認識到,欲解決當代醫學發展和醫療衛生服務所面臨的難題,需要多學科的綜合研究和跨學科的交流,需要有更加廣博知識和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醫學人才。需要醫學院校把建設醫學的人文精神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來加以構建,同時以此來彰顯醫學院校獨特的大學精神。

醫學人文精神是一種把人和人的價值置于首位的觀念,是以人的價值、人的尊嚴、人的利益和幸福、人的發展完善和自由為主旨的觀念和信念。“人的價值”是醫學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基本原則,醫學人文精神的道德規范和原則是從人的價值這一核心理念中引申出來的。在醫學院校如何堅守和培植適應時代的醫學人文精神,并以此作為醫學院校大學精神的體現,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因此,在醫學教育與人文教育并舉的醫學教育模式應運而生的同時,注重醫學院校的大學精神建設,將醫學與人文融合使醫學生和諧發展,是高等醫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高等醫學院校有必要順應這一趨勢,通過轉變教育觀念,改革課程體系和教育方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為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創造條件。將人文精神教育與校園文化醫院文化相結合,構建符合時代精神特征的校園文化,形成具有鮮明特色的帶有濃厚人文精神教育色彩的校訓、校歌,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校風。在各類宣傳教育中增強人文精神教育。抓校園環境、醫院環境、課室環境和宿舍環境建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燭照和熏陶。

塑造、凝練與涵養醫學院校的大學精神是一項長期、艱巨的系統工程。我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態度和與時俱進的理念,根據醫學院校的實際特點和目標定位來確立自己的大學精神。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大學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穩定不變的,而是在歷史的傳統和當代社會文化的影響中,逐步累積、共同建構、不斷創新而形成的動態精神資源,大學精神不是西方模式的簡單翻版,而是在黨的高等教育指導思想和普遍價值指引下貼近本土、面向社會、具體可行的自覺自愿的選擇,它既要有展望未來、胸懷全球的寬廣視野,也要有腳踏實地、關切民眾的人本情懷,它既要有“科學、人文、自由、批判、獨立、創新”等所有大學所必須具備的精神內涵,更要突出不同歷史背景、地域環境、發展歷程、社會文化條件下每所大學獨特的精神氣質和價值定位,它應是普遍追求和獨特個性的有機統一,只有這樣,既有精神共同性,又具精神個性的大學才能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立心明志、凝聚感召和輻射引導的使命,堅定大學的自我意識,推動自身和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根據“醫文相融”的原則,通過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和方法改革、專項人文技能培訓、防治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索等環節,實現醫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互滲透,人文教育全程不間斷,醫學人文教育特色鮮明,以服務社區、著眼預防觀念引導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

上一篇: 道德與法治分析 下一篇: 旅游開發的基本原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 | 婷婷丁香五月天综合资源网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 一区欧美日韩精品一级毛 | 午夜精品少妇免费视频 | 亚州性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