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學專業前景匯總十篇

時間:2024-03-22 11:22:3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麻醉學專業前景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麻醉學專業前景

篇(1)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44

Medical Undergraduate Anesthesia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Microblogging Platform

ZHANG Yong, HE Jiaxuan, CAI Yingmin

(Anesthesiology Department,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04)

Abstract Specialized education in traditional medicine,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ce of anesthesiology teaching hours, less practical, heavy knowledge, clinical difficult light.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blog for today anesthesiology teaching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We have established a system based on undergraduate teaching anesthesiology microblogging platform,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and achieved better teaching effect.

Key words microblogging; Anesthesia; teaching

近年來,幾乎沒有一所高等院校不在學生教學效果和開展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學習模式方面進行不同程度的改革?,F代信息技術正在教育系統中發生一場深刻的變革,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為我國醫學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新的契機。一方面,新的背景向大學生醫學專業課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盡管長期接受被動式、填鴨式學習,他們現在卻面臨是否具備主動學習的能力、理論聯系臨床實際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挑戰。①另一方面,計算機技術被越來越多地運用于醫學教育,給醫學教育課堂加入了許多新的多媒體輔助學習活動,尤其是一些網上學習項目被證實對提高醫學教育質量有顯著效果。而受擴招及傳統學習思維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大學醫學教育的學習環境無法滿足該課程強實踐性的需要。

對于醫學專業課一線教師來說,課堂教學的傳統模式更為受推崇,因為其在固定學時內完成要求的教學內容,便于操作。醫學專業課教師往往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生第二課堂的教學活動中去。相應地對于醫學本科生學習者來說,傳統而保守的課堂教學因為其自身的嚴肅性在授課教師與學生之間無形地設立起了一個無法溝通的屏障,學生從課堂教學中很難感受到學習的興趣與獲得的樂趣,學習合作性與自主性也急劇減少。②怎樣把嚴肅的醫學教育第二課堂的專業知識理論的教學過程變得充滿趣味,為廣大醫學學習者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從而用來增加學習者對教學活動積極的參與性,更加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以外的學習者和教師以及學習者之間的交流是亟待解決的非常重要的問題。

在我國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微博已成為學生日常使用較為廣泛的手機應用之一。而基于微博教育的日臻成熟和相關教學平臺應用的成功推廣,有關于微博應用于教育領域的研究也逐漸增多,微博客輔助醫學教學的研究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③目前針對微博平臺與教育之間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幾個領域:教育相關微博的使用和調查,教育微博應用于實際案例的策略,教育相關微博客的平臺功能以及其于教育教學相關特性研究等。目前教育微博平臺在網絡學習社區別是醫學臨床專業課的教育中的應用還處在不斷進步的起始階段,目前各高校還沒有相對較為成熟的相關案例,查閱檢索相關關鍵字所得的數篇研究論文,主要的著眼點還是將微博平臺自身的傳播特質與教育應用進行有機的結合,進一步還可以提出一般意義上可供歸納總結的應用策略和相關模式,而這些研究無一例外地并沒有深入相關學科的本質與核心,在應用領域也缺乏有效廣泛的實證研究,研究本身無論是數量還是深度都未能達到預期。④

本研究著眼于教育微博平臺和醫科大學本科生麻醉學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對微博平臺在學科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從微博的特性及功能可以預測其在網絡學習社區中廣闊的應用前景。⑤

本研究為本校大學本科生麻醉學教學中教學方法在建構主義指導下的拓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為微博平臺這一學生喜聞樂見的新興媒介在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實例,并取得理論和實際的操作經驗。

全新學習體系的建立:

(1)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交互式學習體系。(2)實現學習環境個別化。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創造性地為學習者構建出多種學習途徑,營造了非閉合型的相關學習環境可供利用,學習者可借助影音、圖文、操作系統模擬等多媒體技術能動性地自我學習,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習者還可以憑自己的興趣、接受程度、認知風格和專業側重來選擇相關的學習軟件。(3)實現情景化學習。交互式學習提供了聲音、畫面等直觀形象相結合的學習情景。既有傳統教學具有的描述性語語言、表述性的定義文字,也有新媒體才有的演示類的圖像,甚至虛擬動畫的場景重現,富有感染力的配音更是將學生的學習氛圍變得生動形象,學習者可以充分調動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也可以投入情感以及付諸實際行動。(4)在大學醫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充當助手和合作者的角色。

微博在醫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建立學習社區。網絡學習社區中有三種主要的交互形式包括:學習者與平臺的交互;學習者與內容的交互;學習者相互之間以及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交互。

(2)建立學習資源庫。負責平臺內容維護的教師可以通過兩個途徑建立相關麻醉學習資源庫:①通過關注相關麻醉學領域的專家或是專業麻醉學學習網站或機構的微博,然后可以將重要的麻醉學學習信息轉發給相應學習者;②也通過關注大學生的微博,運用相關技術分析學生的專業知識興趣點和難點,自己信息提供給學習資源。一段時間的微博平臺順暢運行以后,即可建立一個麻醉學領域既有豐富的內容又有權威專家的引導和討論的開放性學習資源庫;③建立專家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評和反饋機制。

(3)微博系統框架設計主要包括用戶層、表示層、網絡層、接口層、應用層和數據層等幾個層次。

總之,教育微博平臺這一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整合了IM、LMS、SMS、MMS、RSS、WIKI、Blog、Tag、Email 各種服務為一體,為用戶提供了跨域時空的一體化服務。

綜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建立以微博為主體的交互式學習體系。以微博為平臺的交互式學習體系符合大學麻醉學實踐性的特點。醫學生在學習麻醉學的過程中,學生需要在專業操作技術層面上進行反復訓練,在專業知識領域則要不斷復習和深化,才能達到對麻醉學課程的理論和操作技能充分理解和熟練掌握。而麻醉學作為一門臨床專業課,本身重操作、重聯想、與臨床病例聯系緊密、與其他醫學相關專業課互為基礎的特點,也決定了僅憑課堂教學和有限的見習學時無法達到熟練掌握的教學效果。

將以微博為主體的交互式學習體系應用于大學麻醉學教學環境的建立。微博靈巧便捷的通信優勢為傳統醫學專業學習插上了翅膀,將微博平臺這一信息化新技術引入到大學生的醫學學習中可彌補傳統學習方法中的多種不足,這一點也和醫學學科強實踐性的特點不謀而合。采用教育心理學評價手段和學生學習能動性的促進方法對微博平臺引入醫學教學的數據來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和分析。采用教學評價手段對我們實驗建立的數據庫中的多媒體網絡資料進行評價分析和內容調整,使之更符合現代國際教學理念和中國當代大學生所特有的心理和社會特質。本研究為新興媒介與傳統教學法在交叉領域的互相借鑒和發展做出實驗性和關鍵性的一步。為進一步大規模推廣微博平臺在醫學類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參考,為應用中可能產生的問題提出初步的解決之道,為新興媒介引入教學法提供基本的理論支持和技術指導,使其成為有準則有可行性并具有積極現實意義的教學改革方向之一。

以微博為平臺的交互式學習體系符合麻醉學教學的特點,它的知識的碎片化,實踐性,交互性的特點,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中較為單一、呆板的單維文字或孤立靜止圖形作為傳遞信息的主要載體的固有模式,它創新性地運用自身的多維、多形式、多角度的優點,高效準確地將麻醉學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復雜的操作技能這兩方面的學習內容全面展現,對當代大學生形成了傳統教學從未具備的強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醫學生學習麻醉學專業課的積極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它集形象、直觀、生動、便模仿、可重復、信息容量大、知識更新迅速、反饋快、效率高等諸多優點于一身,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起學習者的興趣,也為大學本科生醫學教學方式的進一步深化改革和探索開啟了一道新的大門。

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指導實施學習社區與網絡資源數據庫相結合的教學新模式與學生傳統學習模式的整合和平衡。下一步我們的研究將在省內部分高校進行新型教學模式的試點,對試點學生隨機抽取與傳統教學對類似教學內容的教學效果進行對照,并以教學評價手段對結果進行分析。采用教育心理學評價手段和學生學習能動性的促進方法,對微博平臺引入麻醉學教學的數據來源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和分析。為了實施本研究,課題組將選取部分高校,不同專業進行調研。調研以問卷和面談,查閱相關資料庫的方式進行,同時輔以利用網絡和通訊工具的手段,利用手機,電子郵件,QQ等方式進行。數據調研對象清晰,路徑可行,操作性強。采用教學評價手段對我們實驗建立的數據庫中的多媒體網絡資料進行評價分析和內容調整,使之更符合現代國際教學理念和中國當代大學生所特有的心理和社會特質。

*蔡英敏:通訊作者

注釋

① 楊九俊.教學評價方法與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② 冀鵬飛,江玲.基于Twitter 的移動學習策略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08.9.

篇(2)

[中圖分類號] R19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1(a)-0152-04

Exploration of relevant problem on training of nurse anesthetist

JI Fang CUI Xu ZHANG Jing-yue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Beijing Tongr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730,China

[Abstract]The nurse anesthetists starts as a profession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anesthesiology in 19th century.Anesthesia nurs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icipant in clinical anesthesia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now,and the system for training and accreditation for nurse anesthetists had been established and worked well.In recent years in China,nurse anesthetists undertake important clinical work,however,there has not been a consistent criteria and standard on training and management for nurse anesthetists.To a certain extent,i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nurse anesthetist.Through sumarizing and exploring the training method of nurse anesthetist in our department,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our current methods are effective in improving professional abilities of nurses.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will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esthesia nurses in China.

[Key words]Nurse anesthetists;Training;Post graduated education;Anesthesia nursing

麻醉o士是隨著現代麻醉技術的出現而產生的。目前在大部分發達國家,麻醉護理作為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快速發展,不但有自己的學會(包括國際性和地區性)、學術期刊等,還有規范的培訓認證體系。麻醉護士也因具有廣闊的職業發展前景而頗受市場歡迎。

在我國,隨著麻醉學科的發展和手術量的急劇增加,各級醫院麻醉醫師不足的情況日益突出。為改善麻醉人員不足的狀況,保證臨床麻醉質量,除加快培養合格的麻醉醫師外,也需要麻醉護士發揮重要作用。我國目前對于麻醉護士的定位還存在爭議,麻醉護士的培訓、管理和使用尚處于探索階段,還沒有建立完整的麻醉護士培養(培訓)及認證體系,在這方面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顯著。為盡快建立和規范我國麻醉護士的培訓培養體系,需要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1麻醉護士的起源與歷史發展

19世紀40年代莫頓在哈佛大學醫學院公開表演乙醚麻醉用于外科手術獲得成功,標志著現代麻醉學的產生[1]。隨著對麻醉患者進行細致看護的需要,在麻醉醫師出現之前,就有了專門協助外科醫師進行麻醉的護士隊伍。1861年專職從事麻醉的護理人員開始出現,1931年美國成立了麻醉護士學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Nurse Anesthetists,AANA),并正式發行麻醉護士雜志(Nurse Anesthetists)[2-4]。1945年美國開始實施麻醉護士執業注冊制度(certified registered nurse anesthetists,CRNAs),1952年所有麻醉護理教育實施認證制度(accreditation program for nurse anesthesia education)后,使麻醉護士的教育層次提高到碩士研究生水平,即護理專業本科生畢業,取得學士學位并具有護士執業資格證書后,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達到大學入學要求,可以申請進入麻醉護理碩士課程的培訓。經過2年半左右的課程學習和臨床培訓,考試合格后取得護理科學碩士( master of science in nursing,MSN)或護理專業碩士(master of nursing,MN)碩士學位。經過獨立的認證機構考核合格,并在各州政府注冊后,麻醉護士才可以在麻醉醫師督導下在本州進行執業活動[5-6]。

相比美國等麻醉護理教育發展成熟的國家,我國麻醉??谱o士的教育和培訓還處于起步階段。

在改革開放前,我國并沒有麻醉護士這一專業,但實際上許多醫院(尤其在部分基層醫療單位)都有護士從事麻醉工作。他們的工作性質實際上介于麻醉醫師和麻醉護士之間。1993年徐州醫學院麻醉學系和南京六合衛校聯合在我國開設了第一個三年制麻醉與急救護理專業(中專),前者還與福建閩北衛生學校合作于1997年開辦了不同層次的麻醉護理專業(大專和本科)[7]。2004年徐州醫學院率先開辦麻醉護理的本科教育,泰山醫學院、湖北醫學院及包頭醫學院也陸續開展麻醉護理本科教育[8]。2011年泰山醫學院開始招收麻醉護理碩士,隨后,上海、江蘇、山東少數院校也開始招收麻醉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但人數很少,尚未形成規模。至此,我國初步形成了“專科-本科-碩士”不同層次、尚不系統、亟待完善的麻醉護理學歷教育體系。

2我國現階段麻醉護士的培養與使用概況

對于麻醉護士的培養和使用,國內麻醉界的主流看法是:從國際上麻醉學科和麻醉護理學科的發展來看,我國在麻醉科設置護士崗位迫在眉睫。麻醉科在實際運行當中,在某些方面違規、違法狀態普遍存在,發展麻醉??谱o士是貫徹落實衛生法規、規章及麻醉科醫療運行的要求,是發展我國護理學專業的要求,是患者安全的要求[9]。麻醉護士與麻醉醫生合理、精密、科學的專業化分工,使麻醉醫師的精力集中在患者的治療方案上,進一步提高了麻醉質量。麻醉護士在麻醉配合中完成藥品、器械、儀器等方面的準備工作,術中監測,麻醉單記錄,促使麻醉醫生更加集中精力,完成患者的術前評估,麻醉管理,術后復蘇與鎮痛等工作。

麻醉護士在圍術期護理方面能夠發揮獨特作用,尤其在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滿意度方面作用更加明顯。

麻醉護士在麻醉過程中動態監測和記錄患者麻醉過程中生命體征的變化,尤其在搶救患者時與麻醉醫生默契配合,能提高搶救成功率。在麻醉實施過程中的醫護查對,對術中醫囑正確性及執行情況進行復核,有利于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提高麻醉管理質量。對麻醉恢復期患者的看護,更直接影響患者的麻醉轉歸;鎮痛隨訪等護理工作也是患者需要,但麻醉醫師很難有足夠人力完成的工作。經過專業培訓的麻醉護士在麻醉醫師指導下對鎮痛患者進行隨訪,既能提高患者的滿意度,也能對鎮痛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大大提高了術后鎮痛的安全性,體現了麻醉護士的價值。更進一步,麻醉護士如果能夠對麻醉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精神安慰,p少或消除對于麻醉和手術顧慮,則對手術治療的成功能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10]。

由此可見,麻醉護士的工作不僅減輕了麻醉醫生的工作負擔,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各醫院由于手術量不斷增加引起的麻醉醫師緊缺的困境,提高了臨床工作效率;同時更重要的是,麻醉護士的工作對提高麻醉質量和安全起了很大作用。

但目前我國麻醉護理專業的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麻醉護士在臨床工作中,以“配合”或“輔助”麻醉醫生的臨床實踐為主,對患者以看護、監護和記錄為主,基本不參與麻醉管理,在臨床麻醉的參與程度和工作自主性方面與美國麻醉護士有很大不同。同樣,在如何培養和使用麻醉護士方面,國內沒有統一的標準和具體要求,各個地區、各個醫院麻醉護士的工作內容不一致,麻醉護士的工作職責尚無統一的標準[11],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麻醉護理專業。

從長遠來看,在我國設置麻醉護士崗位是大勢所趨。如何制定合理的麻醉護士職責,使麻醉護士的培養、使用更加科學規范,是今后一段時間內國家醫療行政管理部門、醫學院校和各醫院所共同面對的問題。這項工作需要國家相關部門、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護理學會共同努力,結合中國國情,為爭取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麻醉專科護理的教育、培訓體系探索合適的道路和方法[9]。

3麻醉護士的培養方式探討

我國目前對于麻醉護士的培養,除個別醫學院開設麻醉護理專業外,大部分地區仍是以醫院(麻醉科)根據實際工作需要,以繼續教育的形式培訓為主[12]。

以我院為例,我院自1986年開始設立麻醉護士崗位,當時只有1名麻醉護士,發展到目前有20余位麻醉護士在崗。麻醉護士人數的增加,實際反映的是臨床工作需求的不斷增加和變化。麻醉護士在我科臨床工作中主要承擔以下工作。①藥品管理:其中包括麻醉、的管理;②麻醉相關物品的管理:包括常用麻醉用品、消耗性麻醉用品和貴重麻醉用品的管理;③麻醉機、監護儀、麻醉器具的維護、清潔、消毒、管理等;④麻醉急救箱的管理:包括緊急氣道用具的準備、補充、日常檢查等;⑤除顫儀及其他搶救設備的管理與維護:除顫儀定點放置,每周檢查其功能,并確保儀器充電充足并能正常使用;⑥術后恢復室工作:協助麻醉醫師對麻醉后恢復期患者進行管理。我科不但有常規術后恢復室,而且有24 h恢復室和非住院手術麻醉離院前恢復室,因而對麻醉護士的技術和培訓要求也相應提高。

為使麻醉護士能夠完成其職責和工作任務,上崗前必須進行一定時間的培訓。我院麻醉護士來源基本有3個:①手術室護士招聘;②院內外其他科護士招聘;③新畢業護士招聘(中專以上畢業生)。3個來源的護士培訓內容略有不同。要成為一名合格的麻醉護士,首先要經過作為手術室工作人員的基本培訓,包括無菌觀念與技術,手術室工作基本要求等,這些培訓通常為3~6個月(從手術室招聘的護士可相應縮短此項培訓時間)。基本培訓合格后可進行麻醉護士專業培訓,主要內容是品、器械的使用與維護管理,恢復室基本要求與技能,相關文書的規范書寫記錄,24 h恢復室的特殊要求等。尤其注意培養麻醉護士對恢復室患者出現術后并發證(與麻醉、手術相關)的早期發現和緊急處理能力,品的管理制度和使用流程的學習和掌握,以及緊急氣道裝置和除顫儀的擺放和日常維護等涉及患者安全和依法執業等內容的培訓。通過這一階段的培訓,麻醉護士可了解麻醉和手術的基本過程和流程,對圍術期的意外情況能夠早期發現,積極上報,對危急情況能做簡單有效的緊急處理。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通用技術培訓,如CPR基本技能,與患者溝通的基本技能,麻醉科醫療安全基本要求等。這一階段培訓需要6個月左右時間。

麻醉護士的培訓方法采用理論授課、臨床實踐和技能訓練相結合的模式,以理論授課為基礎,強調臨床實踐和基本技能的培訓。一般而言,麻醉護士的麻醉基礎知識有限,所以理論授課內容要重點突出,結合臨床,力求深入淺出,簡單易懂。特別要注意理論授課和臨床工作內容緊密聯系,避免脫離工作實際空談理論。臨床實踐和基本技能培訓要制定完整的培訓計劃,并有指導老師負責臨床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各階段培訓后進行考核,包括理論考試和操作考核??己撕细窈罂烧絽⑴c臨床工作,在恢復室、器械維護、藥品管理等方面繼續進行專業技能學習,并參加繼續教育項目培訓。

4麻醉護士培訓工作的發展與展望

眾所周知,美國是麻醉護理的起源地,也是麻醉護士管理最為成熟的國家,有關麻醉護士的準入以及工作任務和培訓、繼續教育等都有成熟規范的標準。麻醉護士在角色定位、職能定位、培養體系、資格認證體系及立法等方面都已趨于完善[13],其麻醉護士工作內容和管理體制值得我國借鑒。在美國,麻醉護士的培訓大致經過這樣幾個步驟:①護理本科學歷;②1年以上的臨床護理經歷,并取得護士注冊證書;③申請麻醉護理研究生課程,并參加相應的課程培訓和臨床培訓,考試合格,取得碩士學位;④在州政府注冊成為麻醉護士。

在我國,目前雖然有部分醫學院校開設了麻醉護理專業的課程(個別甚至有研究生課程),但并沒有在國內廣泛推廣,護理學界對此尚未能統一認識。近年來,少量麻醉護理畢業生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我國麻醉??谱o士的空缺,但這還遠遠不能滿足臨床麻醉護理工作的需求[11]。由于國內各地區、各醫院麻醉護理培訓差異較大,在培訓對象、培訓方式及培訓方案方面未形成統一標準,對培訓機構也沒有明確要求,且我國目前尚缺乏麻醉??谱o士考核及認證體系,這些都對麻醉護理質量的提高構成隱患,如何在我國開展標準化的麻醉??谱o士繼續教育模式需要進一步探討[14]。

蔣莉莉等[15]的一項專家咨詢研究結果顯示,中國未來的麻醉護士在現有工作內容的基礎上將增加對患者的術前生理、心理評估,麻醉期間的呼吸道管理(其內容側重于呼吸道的維護與通氣功能的監測)等。此外,部分麻醉專家還要求麻醉??谱o士能夠正確評估、監測及記錄患者的生理功能變化,協助麻醉醫師患者異常情況進行相應的處理,協助麻醉醫師進行各項麻醉操作、參與院內外搶救及提供全院呼吸道管理咨詢與服務等。這表明中國未來的麻醉??谱o士可能要向美國模式靠攏,同時需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麻醉護士培訓管理體系[16]。

[參考文獻]

[1]Miller RD.米勒麻醉學[M].7版.鄧小明,曾因明,譯.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3.

[2]Matsusaki T,Sakai T.The role of Certified Registered Nurse Anesthetists in the United States[J].J Anesth,2011,25(5):734-740.

[3]蔣莉莉,阮洪,王駿.麻醉護理的發展與研究現狀[J].護理研究,2009,23(11):2829-2831.

[4]張偉英,陳秀琴,李景田,等.麻醉護理現狀調查與專業構建思路[J].護理學雜志,2009,24(6):61-64.

[5]蔣鶴生,鄭文廣,張少英,等.美國麻醉護理碩士研究生教育的啟示[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8,28(3):127-129.

[6]王秀英,肖琨婷,李湘萍.美國高級實踐護士護理碩士教育現況[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9):22-23.

[7]鄭觀榮.護理學??品较蚪ㄔO發展的思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8,2(6):125 C126.

[8]李智,胡秀英.我國麻醉專科護士發展現狀及關注熱點的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5,30(2):104-106.

[9]馬濤洪,劉保江.麻醉??谱o士培訓、資格認證及崗位職責論證會紀要[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4):18.

[10]商臨萍,楊輝,馬濤洪,等.我國開展麻醉??谱o士資格認證的探討與建議[J].中國護理管理.2009,9(4): 56-58.

[11]王志萍,曾因明,季永,等.對我國麻醉護理學專業教學的思考與建議[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4):28-29.

[12]陳文真,晁儲璋,陳松蘭,等.畢業后教育是提高麻醉??谱o士數量和質量的重要途徑[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4,35(5):477-480.

[13]Inglis T.Nurse anesthetists:one step forward,one step back[J].Am J Nurs,2003,103(1):91-94.

[14]韓文軍,梁新蕊,張玲娟.麻醉??谱o士發展與培訓現狀[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13,34(2):188-192.

篇(3)

    1.1 一般資料采用便利抽樣法抽取國內二級甲 等以上醫院122所,其中三級醫院57所,二級醫院 65所,以上述醫院麻醉科的護理人員作為調查對象。

1.2調查及統計方法自行設計調查表,內容包 括:麻醉醫生人數;各醫院麻醉護士的數量、學歷及 職稱;目前醫院麻醉護士的培養方式及建議的培養 方式;醫院對麻醉護士的需求、學歷的要求及其對此 專業實習生及畢業生就業是否優先選擇。選取我院 2009屆護理本科畢業生作為調查員,進行統一培 訓,由調查員將調查問卷帶到150所就業醫院進行 調查,調查后當場收回問卷并郵寄回。回收有效問 卷122份,有效回收率為81.%。采用統計描述進 行分析。

2結果

    2.1 122所醫院的基本情況按醫院等級分為三 級醫院57所,占46.7%; 二級醫院65所,占 53.%。122所醫院有麻醉醫生1169人、麻醉護士 391人,醫護比為1 :0.33。

2.2 三級、二級醫院麻醉科護士學歷、職稱構成比 (表1)

2.3醫院對麻醉護士的需求、學歷的要求(表2)

2.4醫院麻醉護士的培養方式及建議目前各醫 院對麻醉護士多采用帶學徒式和(或)進修學習的培 養方式(95. 1 %),通過院校系統教育的極少 (4. 9%),而多數醫院建議的麻醉護士培養方式為院 校教育(85. 8 %)。

3討論

    3.1結果分析

    3. 1. 1麻醉護理人力資源明顯短缺在美國,麻醉 醫師與麻醉護士的比例約為1 : 1 ~2我國臺灣的 麻醉醫師與麻醉護士的比例目前達到1 :4|1],說明 仍未制定麻醉醫師與麻醉護士的比例,衛生部頒布 《綜合醫院組織編制原則試行草案》(78)衛醫字第 1689號中規定臨床醫護比為1 :2。而本次調查結 果顯示,醫護比為1 :0. 33,較臨床醫護比1:2顯 著偏低。麻醉護理人力資源短缺,一方面滿足不了 護理服務的基本需求,增加了醫療工作不安全隱患; 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壓力大和體力透支,使麻醉護士 對工作的滿意度下降。

3. 1. 2麻醉護士的學歷及職稱偏低衛生部《中國 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05 ~ 2010年)》中提出的 “合理調整臨床護士隊伍結構,提高護士隊伍整體素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者不低于60%, 二級醫院 工作的護士中,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者不低于 40%21。所調查的122所醫院中,麻醉護士具有大 專及以上學歷者,三級醫院為44.9%,二級醫院為25.8 %。麻醉護士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者,三級醫 院為29. 3 %,二級醫院為15.6%,提示目前二、三級 醫院麻醉護士的學歷及專業技術力量薄弱,有待進 一步提高和加強。

3.1. 3 麻醉護士缺乏系統理論學習和規范訓練 現代麻醉學科的發展要求麻醉護士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水平趨向于專業化和系統化。而傳統培養 麻醉護士的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根據麻醉科的 需要選送少數臨床護士到上一級醫院麻醉科進修 學習后改為麻醉護士; 二是通過科室輪轉到麻醉 科室,由麻醉科室老護士“帶學徒式”培訓。而真 正由醫學院校系統正規培養的麻醉護理專業人才 極為短缺(4.9%)前兩種方式在職培訓周期長, 見效慢,同時增加了培訓經費投入。雖然培訓后 的護士能掌握麻醉護理實踐操作技能,但因缺乏 系統理論學習和規范訓練,很難成為符合現代麻 醉護士水準的新一代專業護士。

3.2高等醫學院校設置麻醉護理專業的可行性

    3.2.1以《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為依據 《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指出:2005 ~2010 年分步驟在重點臨床專科護理領域,包括重癥監 護、急診急救、器官移植、手術室護理、腫瘤患者護理 等??谱o理領域開展專業護士培訓,培養一批臨床 專業化護理骨干,提高護理隊伍專業技術水平。麻 醉護理不同于一般的臨床護理及傳統的手術配合護 理,它有其特殊內容,如麻醉前藥品及器械準備,麻 醉藥品、貴重藥品及生物藥品的管理及恢復室病人 的監護、一次性麻醉用品的消毒與隔離等,都是其他 專業護士不能替代的131。因此,開展麻醉護理專業 教育,完全符合《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的精 神和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的需要。

3.2.2設置麻醉護理專業符合用人市場的需求 麻醉護士在就業前景與社會效益方面具有優 勢。隨著醫院和其他醫療設施的改善,麻醉護士 在我國也具有廣闊的前景。在所調查的122所 醫院中,79.5%的醫院需要麻醉護士; 9. 8%的醫 院要求麻醉護士的學歷起點是專科,90. 2%是本 強,能適應高新技術的發展,隨時掌握國內外的 學術動態,保證本醫院的專科學術水平能跟上麻 醉學科的發展。醫院對此專業學生實習及就業 可優先選擇的占94. 2%。綜上所述,絕大多數醫 院對麻醉護理專業護士均有需求。設置麻醉護 理專業是建立和完善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專業 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需要。

3.2.3具有多年麻醉護理專業教學改革基礎徐 州醫學院是全國麻醉學專業創始單位,有著豐厚麻 醉學的教學積淀,護理學院依托我院麻醉教學優勢, 2004年率先嘗試在國內創辦“護理學麻醉護士專 科方向”(本科),其模式為在完成公共基礎課及部分 專業基礎課之后,再進行專業方向分化,即“前期趨 同、后期分化”。這種模式不僅能較快地向急需的學 科領域輸送??谱o士,滿足日益發展的醫療工作的 需求,而且有利于我國護理學專業內涵的充實和各 類專科護理人才隊伍的建設與提高,也能為日后將 ??谱o士納入到畢業后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礎111。近 幾年來,我們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 學手段方面不斷改革和研究,緊扣培養高等技術應 用型護理專門人才的總目標,制訂出專業培養目標。 通過對課程的整合優化,形成一整套既體現‘突出護 理、體現整體、重視人文、貼近社會”,又具有專業特 色的課程體系,制訂出針對性、實用性強的專業教學 計劃與麻醉護理專業課程設置和實習計劃。幾年的 實踐為我院麻醉護理專業的建設和完善奠定了堅實 的基礎。

篇(4)

1電子與信息類: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長沙牛耳軟件教育是湖南最專業的電腦軟件培訓學校)。

2外語類:外貿英語、小語種。

3法學類:法學、社會學、治安學、偵查學。

4機械類: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業設計、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

5土建類:建筑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建筑環境與設備工程、給水排水工程。

6會計類:會計學、財務管理。

7中文類:對外漢語、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

8醫學類:臨床醫學、麻醉學、醫學影象學、醫學檢驗、口腔醫學、藥理學、中藥理論。

9環境、心理類:環境科學、生態學、心理學、應用心理學。

10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旅游管理。

女生就業前景好會計

女孩子一般比較心細而且有耐心。會計也是近幾年比較吃香的一個專業,尤其是女孩子比較適合,找工作也比較好找。這種屬于是越做越掙錢的,一開始實習肯定很辛苦,但鍛煉出來比較實用又不會很累。

師范

女孩子選擇師范也是比較合適的,中國很重視教育這一塊的發展,師范畢業一般都是當教師,我們也都知道近幾年教師的工資還有福利都有好轉,休假時間又長,工作比較穩定。

護理

學習護理專業當個護士或者配藥人員也不錯,最起碼工作可靠穩定,而且咱們國家的醫藥市場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當然你必須學好過硬的專業知識及技術,這樣才能有機會找到好工作。

金融

其實金融跟經濟差不多,小編單獨區分開來講的,因為針對的專業不一樣。學好金融專業,不僅可以投資理財,而且有機會的話可以進銀行工作,這是很多人都比較向往的,福利待遇好。

男生就業前景好機械

男生一般對機械類的都很感興趣,動手能力強,立體感也比較擅長。而且中國近幾年的機械行業發展是很可觀的,要求很高的技術性,所以男生學的比較快比較適合。

土木

土木建筑、設計也是大家日常生活離不開的一個行業,所以男生有興趣的可以研究研究,生活有需要的那么就業前景自然比較樂觀。

石油

能源專業這一塊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這個專業的待遇會更好一些,畢竟這關系著我們國家和人民的生活發展。日常生活也是離不開的,所以男生可以選擇這類的專業。

篇(5)

[中圖分類號] R71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4)01(a)-0029-03

分娩疼痛是大多數婦女一生中經歷的最為劇烈的一次疼痛,也是婦女一生中最難忘的疼痛[1]。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分娩質量要求的提高,尋求一種能有效減輕分娩疼痛,且對母兒無明顯影響的鎮痛方法,成為現代醫學研究領域的重要課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分娩鎮痛的方法較多,如椎管內麻醉、會陰神經阻滯、針灸法、吸入鎮痛法、催眠法等,椎管內麻醉因其可靠、使用廣泛、可行性高的特點已成為目前國內外麻醉界公認的分娩鎮痛方法,鎮痛的有效率超過95%,其優點有鎮痛效果好,尤其適用于產痛較重及忍耐力差的產婦;產婦處于清醒狀態,幾乎無運動神經阻滯,可進食進水,也可自由活動;如需手術可直接用單純硬膜外麻醉滿足手術的需求,不需重新進行椎管內穿刺[2-3]。

1 分娩鎮痛的國內外現狀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剖宮產比率為15%,而我國剖宮產率遠遠超出該比率,其中因懼怕分娩疼痛而放棄自然分娩的產婦一直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尤其是初產婦。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分娩鎮痛的使用及認知上存在很大的差距。據統計,分娩鎮痛的使用率在法國婦產醫院可高達96%,美國為85%,英國為90%以上,而剖宮產率僅不足20%[4];在中國,分娩鎮痛使用率不足1%,剖宮產率卻高達50%以上,并且還有攀升的趨勢[5],其原因有產科醫師及助產士對分娩鎮痛的接受程度、產婦及家屬對分娩鎮痛的認知和接受程度、麻醉科醫師的專業技術水平及費用問題等[6],因此,分娩鎮痛技術在我國的推廣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2 椎管內麻醉用于分娩鎮痛技術的發展歷程

1847年,蘇格蘭的James Simpson醫師第一次將氯仿用于分娩鎮痛,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第1例分娩鎮痛。1920年低位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鎮痛,并由美國醫師Robert A.Hingson等發明了連續骶管麻醉;1938年,美國的Graffagnin和Seyler醫生首先將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鎮痛,1979年Revil于首屆全歐產科麻醉會議上提出硬外麻醉用于分娩鎮痛為最有效的方法,1988年首次報道將硬膜外自控鎮痛技術(PCEA)用于分娩鎮痛[7-8]。自90年代后期我國許多省市相繼開展了腰硬聯合麻醉分娩鎮痛法,并取得了較好的鎮痛效果,隨著分娩鎮痛新藥、新技術的研究應用,分娩鎮痛方法得到了逐步完善。

3 椎管內阻滯分娩鎮痛的方法

3.1 硬膜外自控鎮痛

硬膜外自控鎮痛(PCEA)是目前國內外最為常用的硬膜外鎮痛方法,也是效果最好的分娩鎮痛方法。PCEA是經硬膜外腔注入低濃度局麻藥復合阿片類鎮痛藥,產生鎮痛功效的同時沒有感覺和運動神經阻滯,產婦可根據自己對疼痛的耐受程度控制給藥,使用藥更加及時,可消除產婦對鎮痛藥需求的個體差異,節省藥物的用量,減輕相應藥物的副作用,以最小劑量達到最佳鎮痛效果,且副作用最??;Singh等[9]研究表明PCEA持續給藥比間斷給藥效果更好,對母嬰無不良影響。Capogna等[10]認為間斷給藥,產婦的運動神經阻滯程度及器械助產率更低;Wong等[11]認為相同濃度的局麻藥間斷硬膜外給藥產婦每小時用藥量明顯降低,而產婦滿意度明顯提高。

3.2 蛛網膜下腔-硬膜外聯合阻滯

蛛網膜下腔-硬膜外聯合阻滯(CSEA)是標準硬膜外的一種替代療法,向蛛網膜下腔注入低濃度局麻藥復合小劑量阿片類藥,然后進行連續或間斷硬膜外鎮痛,它結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雙重優點,需要時再從硬膜外持續給藥,可隨時延長鎮痛時間,經蛛網膜下腔注入的麻醉性鎮痛藥可直接與背角的阿片受體結合,鎮痛起效快,運動神經阻滯很小,此法具有起效快、鎮痛明確的優點[12-13]。CSEA與PCEA相比,鎮痛優缺點各家觀點不盡相同,Goodman等[14]認為鎮痛后30 min內,CSEA有更好的效果,患者宮頸擴張速度比PCEA快;Pascual-Ramirez等[15]發現CSEA與PCEA相比并不縮短產程,但是瘙癢、惡心嘔吐、頭暈的發生率增高;Wilson等[16]研究認為,向硬膜外腔注入大量局麻藥可能造成產婦的遠期并發癥,其中最主要的是頭痛、腰痛和大小便失禁等,而CSEA或者硬膜外使用小劑量局麻藥對產婦沒有明顯的影響。

4 藥物的選擇

4.1 局部

4.1.1 鹽酸羅哌卡因 羅哌卡因是一種新型的酰胺類長效局麻藥,它對中樞神經系統以及心血管系統的毒性較布比卡因低,作用持續時間長,起效快,而且對子宮胎盤血流以及新生兒無明顯的影響,具有麻醉和止痛雙重作用,且小劑量時產生感覺阻滯[17]。其安全范圍寬,在分娩鎮痛中應用較為廣泛[18]。常用藥物濃度:0.0625%~0.1500%羅哌卡因聯合阿片類藥(0.4 μg/mL舒芬太尼或2 μg/mL芬太尼),是較為理想的分娩鎮痛藥[19]。

4.1.2 左旋布比卡因 左旋布比卡因是布比卡因的異構體,其理化特性及鎮痛效果與布比卡因相仿,但其毒性遠低于布比卡因,對感覺神經阻滯比對運動神經更有效,因此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有研究顯示:高劑量的酰胺類局麻藥用于分娩鎮痛時,以左旋布比卡因對下肢運動神經的阻滯作用最弱[20-21],但是目前還沒有充足的證據證明椎管內阻滯鎮痛應首選左旋布比卡因。

4.2 阿片類藥物

阿片類藥物用于分娩鎮痛不引起運動神經阻滯及低血壓發生,常與局麻藥聯合應用,可以減少25%的局麻藥用量[22]。

4.2.1 芬太尼 國內最常用于椎管內分娩鎮痛的阿片類藥物是芬太尼,較其他阿片類藥如嗎啡、哌替啶等起效快、效能強、心血管穩定性高,是首選的分娩鎮痛藥物[23]。小劑量硬膜外注射芬太尼對于緩解宮縮痛效果較好,并且作用時間短、劑量小、血藥濃度低、對新生兒幾乎無抑制作用[24]。

4.2.2 舒芬太尼 新型阿片類藥物舒芬太尼的脂溶性比芬太尼強,其鎮痛效應更強,作用時間也更長,用于硬膜外分娩鎮痛更有其獨特的優越性[25]。舒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行分娩鎮痛中多與局麻藥合用,很少見其單獨使用[26-28]。

5 椎管內阻滯用于分娩鎮痛時機的選擇

由于活躍期(宮口開大3 cm至宮口開全)疼痛劇烈,許多醫院將椎管內分娩鎮痛的開始時間定為第一產程活躍期(宮口開大3~4 cm),并且在臨床上應用已非常普遍。隨著對鎮痛要求的提高,開展潛伏期分娩鎮痛,實現全程無痛分娩,已成為關注的熱點。有些研究認為潛伏期給予硬膜外鎮痛可能會減弱宮縮、減慢宮口擴張速度,可使產婦腹肌和肛提肌松弛,對胎頭壓迫盆底肌肉的感覺減弱而影響了產婦屏氣用力,及易導致第二產程的延長。許多研究表明在第一產程潛伏期開始分娩鎮痛剖宮產率較高[29-30],然而,幾個隨機研究表明在潛伏期與活躍期實施硬膜外分娩鎮痛,剖宮產率和器械助產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1];Malvasi等[32]認為分娩早期施行硬膜外阻滯鎮痛以及使用小劑量局麻藥并不會增加胎兒頭盆不稱的發生率,也不增加難產發生率;羅寶蓉等[33]比較了潛伏期(宮口

6 椎管內麻醉用于分娩鎮痛的并發癥

椎管內阻滯用于分娩鎮痛可能發生的并發癥有:①硬膜外阻滯不全,鎮痛效果不佳;②長時間輸注,出現運動阻滯;③阻滯平面過高,容易出現低血壓;④易出現尿潴留、皮膚瘙癢、頭暈、惡心、嘔吐等藥物副作用;⑤穿刺直接損傷脊髓神經根。在實施椎管內阻滯后,操作不當可發生硬脊膜穿破,導致頭痛、硬膜外腔血腫、感染、背痛等并發癥。有研究表明,大多數神經系統并發癥與懷孕和分娩有關,而椎管內阻滯與產婦背部疼痛的發生率無明顯關系[37],嚴格無菌和細致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預防硬膜外感染、穿孔及永久性神經損傷[38]。

7 總結

目前有關分娩鎮痛的臨床研究有很多,所得結論各不相同,不同給藥時機、不同藥物、不同鎮痛方法都是得出不同結論的重要原因。新的分娩鎮痛技術及強效阿片類藥物和新型局麻藥的臨床應用,提高了分娩鎮痛水平,減少了不良反應,增加了安全性??傊?,隨著新型藥物和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應用,必將不斷提高我國分娩鎮痛的水平,減輕產婦的痛苦,確保母嬰安全。然而,關于分娩鎮痛尚有很多問題尚待解決,需要我們不斷努力,研究更安全、更有效的分娩鎮痛手段。

[參考文獻]

[1] Krzysztof MK,Susilo Chandra. Maternal satisfaction with single-dose spinal analgesia for labor pain in Indonesia:a landmark study[J].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8,22(1):55-58.

[2] Ranasinghe JS,Birnbach DJ. Progress in analgesia for labor:focus on neuraxial blocks [J]. Int J Womens Health,2010,9(1):31-43.

[3] Hawkins JL. Epidural analgesia for labor and delivery [J]. N Engl J Med,2010,362(16):1503-1510.

[4] 徐銘軍,吳新民.分娩鎮痛的現狀和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6,22(7):548-550.

[5] 曲元.推廣分娩鎮痛的技術的必要性及面臨的挑戰[J].國際麻醉學與復蘇雜志,2008,29(6):574-577.

[6] 趙權.分娩鎮痛的研究進展及現狀分析[J].臨床進展,2012,14(1):17.

[7] 劉吉平,董志芳,葉玉平,等.羅哌卡因復合芬太尼硬膜外可行走分娩鎮痛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學雜志,2009,19(1):11-12.

[8] Purdie NL,McGrady EM. Comparison of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bolus administration of 0.1% ropivacaine and 0.1% levobupivacaine,both with 0.0002% fentanyl,for analgesia during labour [J]. Anaesthesia,2004,59(2):133-137.

[9] Singh S,Singh A,Srivastava U. Low dose epidural analgesia during labor:comparison between 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with basal continuous infusion and intermittent bolus technique [J]. J Obstet Gynaecol India,2011,61(4):404-407.

[10] Capogna G,Camorcia M,Stirparo S. et al. Programmed intermittent epidural bolus versus continuous epidural infusion for labor analgesia:the effects on maternal motor function and labor outcom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in nulliparous women [J]. Anesth Analg,2011,113(4):826-831.

[11] Wong CA,McCarthy RJ,Hewlett B. The effect of manipulation of the programmed intermittent bolus time interval and injection volume on total drug use for labor epidural analges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Anesth Analg,2011,112(4):904-911.

[12] Nakamura G,Ganem EM,Rugolo LM, et al. Effects on mother and fetus of epidural and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techniques for labor analgesia [J]. Rev Assoc Med Bras,2009,55(4):405-409.

[13] Lee S,Lew E,Lim Y, et al. Failure of augmentation of labor epidural analgesia for intrapartum cesarean delivery: a retrospective review [J]. Anesth Analg,2009,108(1):252-254.

[14] Goodman SR,Smiley RM,Negron MA,et al.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versus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in parous women[J]. Anesth Analg,2009,108(1):246-251.

[15] Pascual-Ramirez J,Haya J,Garrido-Esteban RA, et al. Effect of 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algesia versus epidural analgesia on labor and delivery duration [J]. Int J Gynaecol Obstet,2011,114(3):246-250.

[16] Wilson MJ,Moore PA,Shennan A. et al. Long-term effects of epidural analgesia in labor:a random ized controlled trial comparing high dose with two mobile techniques[J]. Birth,2011,38(2):105-110.

[17] Leone S,Di Cianni S,Casati A, et al. Pharmacology,toxicology,and clinical use o f new long acting local anesthetics,ropivacaine and levobupivacaine [J]. Acta Biomed,2008,79(2):92-105.

[18] Anton G,Claudia H,Ceorg A, et al. Combined vs isoflurane/fentanyl anesthesia formajor abdominal surgery:effects on hormones and hemody-namics [J]. Med Sci Monit,2008,14(9):445-452.

[19] Wang F,Shen X,Guo X. et al.Epidural analgesia in the latent phase of labor and the risk of cesarean delivery:a five-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Anesthesiology,2009,111(4):871-880.

[20] Halpern SH,Abdallah FW. Effect of labor analgesia on labor outcome [J]. Curr Opin Anaesthesiol,2010,23(3):317-322.

[21] 房立峰,王婧瑤.羅哌卡因、布比卡因及左旋布比卡因復合芬太尼用于分娩鎮痛的比較研究[J].天津醫藥,2011,39(1):67-68.

[22] Fettes PD,Moore CS,Whiteside JB,et al. Intermittent VS continuous administration of epidural ropivacaine with fentanyl for analgesia during labor [J]. Br J Anaesth,2006,97(3):359-364.

[23] 劉楠,聞良珍.分娩期鎮痛方法的選擇及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5,21(5):272-274.

[24] 黃鳳貞,劉輝,唐巍.羅聽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聯合阻滯分娩鎮痛的臨床比較[J].現代醫院,2008,8(5):51-53.

[25] 葉露,葉惠嫻,羅雯薇,等.舒芬太尼腰麻硬膜外聯合阻滯下行分娩鎮痛的臨床觀察[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0,21(3):164-166.

[26] 易云飛.羅哌卡因聯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鎮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2013,8(8):1157-1158.

[27] 趙新.舒芬太尼聯合羅哌卡因硬膜外麻醉在剖宮產術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醫藥,2013,8(8):1155-1156.

[28] 魏秀吾,謝愛軍,范雙熾,等.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宮產靜脈鎮痛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2012,7(10):1297-1298.

[29] 劉昱升,曹艷,沈曉鳳.椎管內麻醉分娩鎮痛的研究近況[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8,24(1):85-86.

[30] Wong CA,Scavone BM,Peaceman AM, et al. The risk of cesarean delivery with neuraxial analgesia given early versus late in labor [J]. N Engl J Med,2005,352(7):655-665.

[31] 葉寧,許勤.持續硬膜外阻滯分娩鎮痛對產程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5):1-3.

[32] Malvasi A,Tinelli A,Brizzi A et al. Intrapartum sonography head transverse and asynclitic diagnosis with and without epidural analgesia initiated early during the first stage of labor [J].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1,15(5):518-523.

[33] 羅寶蓉,賀淑君,吳優,等.產婦產程潛伏期羅哌卡因復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鎮痛對母嬰的影響[J].臨床麻醉學雜志,2009,25(27):617-618.

[34] 車榮華,李愛紅,張文琴,等.全產程應用自控硬膜外分娩鎮痛對產程及分娩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1:68-71.

[35] 徐銘軍.陰道分娩鎮痛相關熱點問題[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2,28(2):110-115.

[36] 王曉蕾,郭淑靚.中美分娩鎮痛交流體會[J].中國現代醫生,2011, 49(15):130-131.

篇(6)

【中圖分類號】R647.3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8-0487-01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就業難成為高等院校的一個最大難題。解決此項問題,是高等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高等醫學院校的一名就業指導教師,筆者認為要想解決這個難題,應該從根本做起,從新生剛跨入大學時抓起,做好對入學新生的職業規劃教育,首要任務應該讓學生認清社會形勢,了解最新就業狀況,并就目前高等醫學院新生就業規劃這個問題,分析當前醫學界就業前景,結合政府、社會、本學校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探討出一條為畢業生走向社會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揮自身優勢的、體現自己價值的工作的捷徑。近幾年高校擴大招生,從而導致高校畢業生人數呈遞增趨勢。同樣,醫學高等教育出現質的飛躍。但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畢業生人數的增加,優勝劣汰現象更加明顯,滿足社會對醫學界高端人才的需求,同樣產生新的問題――醫科畢業生就業難

1 目前醫科畢業生就業的不利因素如下

1.1 畢業生數目劇增,考研的畢業生更是穩增不減。社會競爭激烈,中心城市大醫院所要求的學歷高,一般都要求碩士、博士以上學歷。

1.2 畢業生擇業觀陳舊,就業期望值過高。中心城市需求過飽和,而偏遠地區急需醫學本科生,所以造成急劇的不平衡。

1.3 醫學生供給結構矛盾,專業供需不平衡。預防、影像學、麻醉學、檢驗需求旺盛但畢業生少,臨床等畢業生多但需求不旺,從而就業率不同,而且差異很大。總體來說就業率下降。

針對以上種種不利因素,我們就從新生開始抓起,同樣也需要學校、學生、老師等多方面配合。不僅提高了就業率,也為每一位學生規劃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在大學也算是學生最先接觸的小社會,所以先從學校做起,建立一套健全的體系來規劃醫學生的職業生涯。

2 普通高等醫學院校新生職業規劃建議

2.1 學校應該合理設置專業。符合今后就業的發展前景,冷熱專業相協調,不能因其耗資巨大就將錯就錯。

2.2 加強對醫學生的就業指導。樹立正確的擇業觀: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重視人生價值實現;服從社會需要,追求長遠利益;打下堅實基礎,做好充分準備。同時需提高教育質量,以滿足飛速發展的社會需求,做到老師學生共同進步。每個大學生都要面臨就業的實現,大學生的就業牽涉大學生本人和千家萬戶的利益,牽涉國家和社會的利益,

2.3 加強學校與政府及用人單位的合作,珠聯璧合,讓大學生順利的走進職業生活。

2.4 為讓新生更好的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并成功的邁入社會,必須將具體措施落實于實踐,諸如從大一開始填寫職業生涯規劃書,從思想變主動。想大學生廣泛宣傳有關基業政策與規定,分析就業形勢,邀請有關專家來介紹我國的衛生國情,幫助畢業生準確定位。定期開展一次就業前景分析會,緊跟社會前沿,時刻了解最新動態。開設就業指導課,不僅介紹就業方向,同時還需培養求職能力,例如如何寫簡歷,如何應對面試時諸多的問題等。定期開展畢業生就業咨詢服務,加強每位學生就業素質及對就業的重視。除了開展主題活動,就業引導外,還要注意平時能力的鍛煉,為人處世的方法原則,對將來步入社會同樣是必不可少的。

篇(7)

臨床醫學碩士報考熱度大于學術型碩士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專業學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學術型學位,理由往往如下:因為中國的學位制度正處于轉型期,專業學位剛剛設立不久,還是個試驗品;因為專業碩士錄取分數線相當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學術型碩士才不得不調劑到專業碩士;因為專業碩士通常要交學費且不享受獎學金待遇……

其實以上種種,對于臨床醫學專業來說是誤解。

何為“臨床”?原意是診治必臨病床,引申義是醫生為病人診斷和治療疾病。而在現在,很多醫科生從“臨床”走向了“離床”,越來越偏重于理論,越來越看重發了多少論文、做了多少課題,而忽視了技能的操練,越來越重視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幾年前,一條“臨床醫學博士不會做闌尾炎手術”的報道見諸報端,引起軒然大波。同時,又有大量數據表明每年的醫學本科畢業生大量轉行,很少有人愿意做醫生,醫院招到的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醫生越來越少。人們開始質疑中國醫學教育,認為當代本文由收集整理醫學生只會背書而不會看病,重理論輕實踐。幾年后,臨床醫學碩士應運而生,大大彌補了醫學研究生實踐不足的問題。從目前的臨床醫學碩士就業的情況來看,在招聘碩士研究生時,各大醫院的臨床醫生崗位更傾向于招收臨床醫學碩士畢業生。

相比于學術型的醫學研究生,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恰好可以彌補實踐不足帶來的諸多問題,該學位專為培養高水平的專業醫生而設立,旨在提高醫科研究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事實上,在各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碩士報考熱度要大于臨床醫學專業的學術型碩士。而對于學生的職業規劃來看,讀臨床醫學碩士進入醫院做醫生的概率要比學術型碩士大。

特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一般不接受跨專業推免和考研。根據最新的執業醫師法規定,本科非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不可以參加臨床醫師資格考試,所以即使本科畢業于預防醫學、護理學等相關醫學專業,也很難如愿就讀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科室輪轉兩年半的學習

教育部和衛生部設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臨床醫學碩士學制三年,一般的學校安排半年時間上課、做實驗,兩年半時間在醫院各科室輪轉。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在學的三年里不僅要完成系統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臨床實踐能力上有所提高,培養一批兼具精湛醫學技術與人文素養的臨床醫生。

絕大部分院校的臨床醫學碩士都按具體的三級學科設置培養模式,學生在報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對某一細化學科的興趣去選擇專業。各大高校根據自身特色和重點學科開設不同領域的醫學專業課程,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院校和專業方向。下面,筆者就臨床醫學碩士階段的課程內容作簡要介紹。

首先,接受系統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的學習。這一階段學生需要修讀完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等多門課程。盡管臨床醫學碩士屬于偏重于應用的專業學位,但是醫學理論仍是臨床實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進行醫院科室的臨床學習之前,各大高校的臨床醫學碩士均開設有醫學理論和實驗的課程,通過理論學習和相關的實驗,學生可以更理解醫學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發生機理,為進入正式的臨床學習階段做準備。任何正確的實踐都需要強有力的理論支撐,醫學是以人為對象的科學,醫生承擔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學生夯實理論基礎,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實踐與理論并重才是做好醫生的基礎。

其次,學習所選領域的專業課程。這一階段學生會有明確的導師,碩士生導師同時就是自己的帶教老師。學生的選課也有所側重,大量地閱讀本專業領域的中外文文獻,做相關的實驗等。學生需要掌握常見病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如果你選擇兒科學方向,那么你的導師一定是兒科醫生。在碩士期間,研究生至少有兩年時間要和孩子打交道。不僅系統學習兒科知識,更要為成為一個合格的兒科醫生做準備。同樣,選擇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筆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衛生方向,入學后即在省精神衛生中心學習工作,三年后對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畢業后進入醫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適應。

最后,臨床實踐。學生在明確分科后,會在相關的科室學習,有醫師執照的往屆畢業生會和在職的醫生一樣,承擔一定的診療任務。病人是醫生最好的老師,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開始接觸病人,培養對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能力。同時積極提高醫患溝通能力,為從學生到醫生的轉變打好基礎。進入科室后,導師會著重加強對學生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使其具備對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做出分類鑒別的能力和醫療實踐能力。實踐是臨床醫學碩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環,特別是對于外科系統而言。醫學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實習,讀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論文,而鮮有動手機會,臨床醫學碩士能彌補這個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著老師上手術臺是家常便飯,他們不僅要站在老師身旁認真觀摩,同時也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從拉

鉤、剪線、縫合這些最基本的實踐,逐步學會關鍵步驟的操作,很多研究生會在畢業前成為手術醫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為這些實踐的不斷積累,學生工作后會更快成為主刀醫生,而非單純的“理論家”。

就業去向

1.臨床醫生

不同的臨床學科方向,就業的側重大有不同。而且,都是做醫生,從事的工作也各有側重。

就內科學而言,是上一年度報考最熱的醫學專業,也就意味著畢業生的就業競爭最激烈。但內科在就業上很重要的一點是,臨床工作不僅注重知識能力,而且非常重視實際的操作經驗,招聘的醫院非??粗剡@一點,這對畢業生來說也是個不利的因素。所以在讀書期間,要特別注重操作經驗的積累,為就業打好基礎。

而對選擇全科醫學、家庭醫學方向的同學來說,新醫改為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了契機,社區醫院越來越受重視,家庭醫生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外科學也是臨床醫學最重要的分支,神經外科、整形外科等新興外科專業技術更新換代快,急需注入新鮮血液。而年輕醫生接受新知識快,身體素質好,所以就業前景看好,特別是男生。

對于神經病學和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來說,也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前者是國內外當前的研究熱點,已然成為前沿科學。而隨著當代生活節奏的越來越快,人們壓力日愈加大,對心理醫生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我國的現狀是精神科醫師的收入整體偏低,隨著新的精神衛生法的出臺,該行業也有著光明的前景,盡管道路曲折。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也是臨床醫學碩士就業的熱門選擇。影像醫學與核醫學是涉及多個學科對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一門新興科學。作為輔助檢查的有效方式參與臨床工作,需要高技術的專門人才。

運動醫學醫師這個職業,對于臨床醫學碩士也是不錯的選擇。中國運動醫學具有中西醫結合的特色,在國際體育界享有盛譽。隨著國家“奧運爭光”和“全民健身”兩項宏偉計劃的開展,運動醫學躍入大眾視野。研究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人的運動能力,防治運動技術性傷病,指導群眾體育,應用體育鍛煉加速傷病后的功能恢復以及防治運動不足病和老年病等成為運動醫學研究中最重要的課題。

此外,康復與理療學、腫瘤學、急診醫學等醫師崗位都有大量缺口,特別是二、三線城市的高水平醫生數量嚴重不足。

2.公務員、事業單位

千萬不要以為公務員和事業編之類都只是文科生的崗位,作為醫科學生,如果你現階段不想做醫生,需要一份相對輕松安定的工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是不錯的選擇。每年衛生部、省衛生廳、市(區)衛生局、各地疾控以及醫院的職能部門等都提供有一定技術要求的行政崗位供臨床醫學碩士等相關醫學專業畢業生報考。

3.醫藥公司

近幾年來,生物科技相關公司在大陸雨后春筍般大規模涌現。藥品研發崗位薪酬高,技術含量高,不僅吸引了藥學專業畢業生,同時臨床醫學專業學生,也因為其豐富的醫學背景,備受重視。

另外,伴隨醫藥行業的市場化程度不斷加深,私營企業中的貿易、營銷、檢驗和醫藥信息管理等崗位對技術人員的需求也將會增加,像輝瑞制藥、默沙東、諾華公司等每年都招收大量臨床醫學碩士的畢業生。

4.考博深造

在所有專業中,醫學專業是對從業者學歷要求最高的專業。在任何一個行業,遇到博士大家都會特別注意,因為學歷高人一頭,是“稀缺資源”。而在醫院,特別是三甲醫院,年輕的住院醫師,擁有博士學歷者不在少數。特別是對于想進入一二線城市的三甲醫院做醫生,讀博更是必修課。讀博時選城市和導師比學校本身更重要。對于任何一個學科而言,都是學位越高,關注的領域就越專注。臨床醫學專業的博士往往就已經明確了非常細的??品较颉Wx博的三到四年里,一定要仔細斟酌未來最想做的研究方向,在期待就業的城市讀書,能大大增強在該地工作的概率。

5.出國留學

2009年,一本《小強海外行醫記》熱銷,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畢業生張德強也一時備受關注。作為國內第一本全面而翔實的中國醫學畢業生申請美國住院醫生培訓的行動指南,讀者在分享他在申請到美國做醫生這段經歷的同時,也把就業的眼光投向了國外。

現在,醫學本科畢業生選擇畢業后去美國、英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或攻讀博士學位繼續深造,或在一些前沿的實驗室里做科研助理,或經過專業培訓并通過嚴格的準入制度后在國外行醫。不僅豐富了視野,拓寬了人際

資源,醫學夢想也在異國他鄉得到延續。

6.醫學傳媒

隨著中外交流的日益加深,國內外的醫學團體交往也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的醫藥相關協會、學會和學術期刊、雜志需要專職的醫學英語翻譯,薪水不菲。同時一些醫學傳媒機構,如卓信醫學傳媒集團等也需要醫學背景的畢業生承擔采編工作,以保證刊物的專業水平。同時各地的健康教育機構也吸引了大量臨床優秀畢業生就職。

院校推薦

1.北京協和醫學院

北京協和醫學院是中國醫學教育的最高學府,其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也走在全國的前列。目前,北京協和醫學院的臨床醫學碩士在北京協和醫院、阜外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整形外科醫院、天津血研所、南京皮膚病研究所、衛生部老年醫學研究所、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都有招生計劃。涵蓋內科學、外科學、兒科學、麻醉學、影像醫院與核醫學、腫瘤學、老年醫學等多個三級學科方向。臨床醫學碩士每年都是學校報考人數最多的專業。

協和醫學院是財政部 6 所“小規模特色高校”的試點學校之一,研究生經費采取全國最高撥款標準, 公費生基本助學金不低于1500 元/月,專業學位研究生也享受公費生待遇。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對于往屆生,報考臨床醫學碩士需要考生已獲得《醫師資格證書》和《執業醫師證書》(均不含待批),未獲得證書者不允許報考。

作為中國最優秀的醫學院之一,競爭相當激烈,專業基礎好和有一定的醫學實踐能力的考生報考占優勢。

2.北京大學

2012年,北京大學醫學部迎來百年華誕。經歷百年發展的北醫已然發展成我國最重要的醫學創新研究基地和高級醫藥衛生人才的培養基地之一 。

優秀的附屬醫院是臨床醫學碩士的重要培養基地,北大醫院、人民醫院、北醫三院、北醫六院、口腔醫院、北京腫瘤醫院、首鋼醫院、北大深圳醫院都招收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此外,積水潭醫院、衛生部北京醫院、北京世紀壇醫院、北京航天中心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地壇醫院、回龍觀醫院、首都兒研所、民航醫院等作為教學醫院,每年都會有一定數量的招生計劃。

北醫的臨床醫學碩士培養側重于臨床醫療技能訓練與研究,學生的實踐機會非常多,而且有諸多參與合作辦學項目的機會。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二級學科統考生的招生規模幾乎都在5人以內,還有很多專業僅招收一名學生,在報考時要平衡好興趣與專業冷熱門程度,才能增加勝算。

3.復旦大學

上海作為中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醫療行業發展更是迅速。在這樣的一座城市讀醫學院視野也更加開闊。

該校的臨床醫學碩士專業的分科較細,涵蓋婦產科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運動醫學、麻醉學、急診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全科醫學、醫學病理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等多個專業分支。

4.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

從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圣約翰大學醫學院、震旦大學醫學院、同德醫學院再到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交大醫學院有著光輝的歷史傳統。如今的交大醫學院仍然是眾多考生追捧的熱門醫學院,在教育部組織的學科評估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臨床醫學和口腔醫學分別位居國內第一位和第二位。

在內科學范圍內,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內分泌與代謝病、腎病、風濕病、傳染病,外科系統中的整形外科、骨外科等都是國家重點學科,而這些分支在臨床醫學碩士中都有招生。在師資方面,交大醫學院更是力量雄厚,從現任衛生部部長、中科院院士陳竺,到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振義,都是交大校友和終身教授。

瑞金醫院、新華醫院、仁濟醫院等無論從學術水平再到硬件條件,都在全國名列前茅,對于有志于留在長三角發展的同學來說,交大醫學院是不錯的選擇。

5.中山大學

篇(8)

醫科院校的五駕馬車

特色突出,打造自己的王牌

毋庸置疑,醫科院校的最大特色在于醫學類專業,但醫學類專業又可細分為名目眾多的專業或方向。各醫科院校立足自身發展的同時,加大了對優勢專業的投入力度,使得學校特色更加突出。徐州醫學院坐鎮歷史古城,麻醉學專業同樣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現在,它與醫學影像學專業成為學校的“鎮院之寶”。其實從1993 年起,學校在麻醉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方面就分別與中國科技大學、中國醫科大學、中科院上海藥物所等單位聯合培養博士生。地處山城的重慶醫科大學,其臨床醫學的實力不容小覷,強勢專業――醫學檢驗,在全國范圍內罕見對手。重醫更在其基礎上大力發展傳染病學、臨床醫學,從而形成了“一超兩強”的專業發展特征。坐落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市的廣西醫科大學打出臨床醫學加耳鼻喉的主打專業,并圍繞這兩大特色專業申報新專業,進行學科群建設,在該領域擁有自己的話語權。

涉獵廣泛,成就醫學通才

從專業設置來看,醫科類院校的專業門類主要包括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但從其開設課程來看,這些專業并非孤立的,而是在學習內容上,互有涉獵。因為,沒有哪個醫生只懂得一門科學。臨床醫學專業以實踐操作為重點,既要有西醫知識,又要學習一定的中醫內容,以解決實際的診斷、治療和預防問題為主要任務。同時,還要在實踐中學習開藥方治病的能力?;A醫學專業需要學習的內容更加廣泛,既要學習解剖、生物學,又要了解細胞、組織方面的內容,中醫、中藥的一些知識也需要掌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主要是為各級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衛生行政管理機關、檢驗局培養人才,處理比較大規模的疾病問題,特別是傳染病。預防醫學專業的學習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全局觀念,同時,還要處理大量疫情數據,統計學的知識就必不可少了。

潛心習醫,做好吃苦準備

從神農嘗百草開始似乎就注定了醫生這個職業是份“苦差事”,在醫科院校,學生們也差不多要過上幾年“苦行僧”的生活。在學校,我們要翻看一本又一本厚厚的醫書,背誦一個又一個從未聽過的專業名詞,做一次又一次在常人看來恐怖異常的實驗,畢業后漫長的成長歲月,我們要忍受坐穿冷板凳的煎熬,平復第一次上手術臺的緊張,精神和生理上巨大的壓力自始至終都會伴隨著我們的職業成長。

記得中山大學醫學院的一位同學就這樣感慨:“中山醫里都是學習的狂人!”因此,也才有了“學醫最苦,當兵最累”的坊間傳言。每每采訪醫科院校師生,他們總會說:“想當醫生?先做好吃苦的準備。”的確,短則五年,長則八載的學醫時光,耐不住寂寞的人又怎能熬得住那其間的酸甜苦辣。如果僅是從事醫藥類的商業活動,那么本科水平便基本足夠,但如果是想投身醫療事業,那便要考慮打“持久戰”。

實踐性強,在學校和醫院間成長

在醫科院校學習,實驗、實習是常常掛在嘴邊的詞。醫學類專業是實踐性超強的專業之一,這也使得他們的實踐課程比別的專業多出近一倍。醫學院校的學生基本從大四開始都要到學校附屬醫院進行臨床課程的學習,有些院校甚至更早;大五時到各附屬醫院和實習醫院進行實習,跟隨醫院的主任或副主任醫師觀摩學習。這時的實習就跟做大夫一樣,前期的理論知識全部派上用場,這也要求習醫的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著高度的責任心,以醫者的妙手仁心為己立命,以科學家實事求是的態度應對問題。

不要簡單地以為醫科院校數量眾多的附屬醫院只是為學校創收和給學生提供實訓場地而已。實習醫院和非直屬的附屬醫院負責培養學生實習,直屬的附屬醫院則負責所屬院校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培養工作。因此對于醫科院校而言,其直屬醫院等級越高,對學習和研究越有利;數量越多,選擇也越多。所以想深造的同學一定要關注直屬醫院的數量和等級。

就業多維,但需積累經驗

醫科類專業學生的就業理想似乎很單一,幾乎每個學生畢業后都想進入公立的大型醫院工作,他們看中的多是大醫院的先進條件和更多的專業培訓。但事實并不是如此美好。越是大型的公立醫院,其人員流動性越小,對人才的吸收就越有限。更為重要的一點,臨床類的工作不僅注重能力,而且非常重視實際的操作經驗,越是知名的醫院自然越看重這一點,這對應屆畢業生來說也是個不利的因素。

雖然大家的就業理想比較單一,但并不意味著專業的就業去向就是唯一的。如果學習基礎醫學,可以到高等醫學院校、醫學科研機構或大型醫藥企業從事教學、醫學研究等工作。如果對疾病預防、食品衛生檢驗等感興趣,就可選擇預防醫學,畢業后選擇到醫療預防部門和衛生檢驗部門從事疾病預防、食品衛生檢驗和管理等工作。選擇了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的同學,就可到各級醫院和康復醫院從事診治和科研等工作,也可到醫學院校從事教學工作。

就行業而言,任何工作都是跟經驗分不開的。在醫生這個“越老越吃香”的行當里,二者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要想做醫生,新人需要更多的實踐鍛煉,這個過程也許會比較長。進小醫院可能沒有大醫院那么好的培訓條件,但可以有更多接觸實際操作的機會,只有自身實力提升了,才有提高外界條件的基礎。

醫科院校列傳

在我國,醫科院校的分布極為廣泛,作為強國的科學,基本上每個省、每座大中城市都會有一兩所醫科院校。以北京為例,就有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現為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北京大學醫學部和首都醫科大學等。目前,在我國獨立建制的四十多所醫科院校中,綜合考量諸如學科實力、辦學歷史、錄取分數等各方因素,大致可劃分為三個檔次。

【第一梯隊】首都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

處于第一檔次的這三所院校都歷史悠久,學科實力和科研實力雄厚,南方醫科大學前身為中國人民第一軍醫大學,現已劃歸地方政府管理。這三所院校錄取分數相對較高。

【院校風采】首都醫科大學,濃縮的精華

首都醫科大學的學生提及學校時難免有些許抱怨:校園小、校門小,好在教學樓比高中的樓高。但他們也會用“我們不用擔心遲到”來自我安慰。的確,在首醫大,從學校一頭走到另一頭只需十分鐘,就連學校的操場也是在校外的馬路對面。但是,校園小,卻絲毫不影響學校品牌和治學水平。

首醫大擁有的附屬醫院遍布北京市,擁有10多所三甲醫院。換言之,北京一半多的三甲醫院都是首醫大附屬的,如此龐大和高質量的附屬醫院體系在全國醫科院校中是少有的。同時,學校還擁有多個國家級和市級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2005年,以該校王曉民教授為項目首席科學家的“神經變性病的機制和防治的基礎研究”獲得科技部制定和實施的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批準立項,該項目聯合了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軍事醫學科學院等十余家實力雄厚的科研單位。首醫大的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更是學校王牌專業,神經科學在國內獨占鰲頭,如此陣勢不禁讓我們嘆服“濃縮才是精華”。

【第二梯隊】南京醫科大學、廣東醫學院、大連醫科大學、遼寧醫學院、哈爾濱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福建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河北醫科大學、山西醫科大學、廣西醫科大學、新疆醫科大學、寧夏醫學院、海南醫學院等

這一梯隊的院校多為省屬院校,在省內具有較大威望和影響力。學校特色鮮明,注重產學研結合,畢業生在本地區就業具有較強優勢。

【院校風采】南京醫科大學

該校在省內知名度和報考熱度都愈來愈水漲船高,規模不是很大,但學科在省屬高校中全面發展的程度卻令人驚嘆,許多專業名列前茅。在教育部最新公布的2009年全國一級學科整體水平評估中,學校的基礎醫學位列第九,臨床醫學位列第十四,口腔醫學位列第八、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位列第四,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了認可。

此外,學校的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兒科醫學方向)、口腔醫學三個七年制專業為本碩連讀,第一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或河海大學學習基礎課。而法醫學(醫學司法鑒定方向)和公共事業管理(衛生法學方向)為雙學位班,前四年就讀于本校,分別獲醫學和管理學學士學位;后兩年就讀于南京師范大學,獲法學學士學位。這兩個專業就業也不錯,但課程較難,解剖學等某些教材是全英文版本的。

【第三梯隊】徐州醫學院、鄖陽醫學院、西安醫學院、廣州醫學院、沈陽醫學院、溫州醫學院、濟寧醫學院、泰山醫學院、濱州醫學院、瀘州醫學院、成都醫學院、川北醫學院、牡丹江醫學院、齊齊哈爾醫學院、蚌埠醫學院、皖南醫學院、新鄉醫學院、承德醫學院、昆明醫學院、長治醫學院、贛南醫學院、桂林醫學院、右江民族醫學院、貴陽醫學院、遵義醫學院等

第三梯隊的醫科院?;旧隙际堑胤綄俚尼t學院,其主要職責是為當地培養各種急需的醫學人才。雖然這類院校的知名度較之前面兩個梯度要低一些,但這并不阻礙他們發展自己的特色學科。

篇(9)

lyzes in detail the status quo of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on follow-

ing aspects: career planning, employment expectation and job hunting, etc. Aimed at the main body of job-hunting undergraduates, it puts for-

ward a thorough employment guidance countermeasures to the five-year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medical students; employment consciousness; employment

guidance.

一、基本情況

本調查于2010年6月至7月進行,調查對象為濱州醫學院基礎學院隨機抽取的15個本科班及口腔學院隨機抽取的1個本科班,其中2009級臨床醫學專業5個、全科醫學專業1個、麻醉學專業1個、醫學影像學專業1個、口腔醫學1個,2008級臨床醫學專業2個、麻醉學專業1個、醫學影像學專業1個,2007級臨床醫學專業1個、全科醫學專業1個、醫學影像學專業1個;采用隨機發放調查問卷的方法,共發放問卷1015份,有效回收問卷987份,有效回收率為97.2%。(調查問卷見附錄)

二、調查結果

本次主要針對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期望以及求職三方面展開調查,調查結果分析如下:

(一)職業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個人和組織相結合,在對一個人職業生涯的主客觀條件進行測定、分析、總結研究的基礎上,對自己的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經歷及不足等各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與權衡,結合時代特點,根據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通過調查顯示,盡管超過半數的受訪者認為當前就業壓力大,但是對自己的長遠發展有較為清晰目標的受訪者僅為40%左右。良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很好的解決受訪者目標不清晰、發展方向不明確的問題。如表一所示,有將近60%的受訪者只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簡單的規劃,還有將近20%的受訪者表示不知怎樣規劃甚至根本沒做過規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做過認真規劃的受訪者僅為10%左右。盡管如此,受訪者所表達出的對職業生涯規劃的需求度是非常大的。

在受訪者自主獲得職業知識指導的各種渠道中,60%的受訪者是通過父母的影響來獲得職業知識,有25%左右的受訪者的職業指導知識來自報紙、雜志和書籍的閱讀,而最為理想的職業指導知識來源渠道――學校設立的就業指導中心及就業相關協會僅占到了17%左右。同時,受訪者在選擇接受職業生涯規劃的方式上表現出了相當大的多樣性,較為集中的選擇項是面對面咨詢和知識講座。

(二)就業期望

就業期望是指畢業生希望獲得的就業崗位、就業地區以及薪水標準等的綜合體現。就業期望值是指理想的職位對自己物質、精神需求的滿足程度,如工資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環境和條件,是否能受到同事的尊重和領導的器重,自己的能力和特長能否得以施展等。

如表二所示,有將近80%的受訪者能夠認識到醫學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困難的事實,這說明在對醫學畢業生就業形勢的認識上大多數受訪者已趨于理性。在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后,卻仍有60%左右的受訪者覺得醫學院校畢業生屬于社會分子的精英層面。當然,受訪者尊重醫學這個職業本身并沒有問題,但若慣性的認為醫學院校畢業生也屬于社會的精英層面,這勢必會對受訪者在擇業觀念方面產生不健康的影響,造成就業期望值居高不下的問題。盡管大多數受訪者在擇業觀念的選擇上顯示出了合理性,僅有20%左右的受訪者選擇“一步到位,有固定收入”這一不易操作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自身長遠發展的擇業觀念;另一方面,大多數受訪者在就業單位和期望月薪的選擇上卻令人堪憂――70%左右的受訪者所選擇的國營機構(機構指醫院、企業等)固然是薪資待遇與工作環境穩定、發展前景有保障,但該類機構招聘門檻高、工作強度和壓力大、競爭激烈也是不爭的事實。據麥可思公司于2009年5月底的《2009屆大學畢業生就業跟蹤月度報告》,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2007元,大多數受訪者的期望值與此存在較大的差距,70%左右的受訪者的月薪期望值在2000元以上。

調查顯示,除去現實因素的影響導致20%左右的受訪者在選擇就業時看重薪水的高低,尚有將近70%的受訪者在選擇就業時看重發展空間和工作的穩定性這兩個利于受訪者自身長遠發展的方面,這反映出受訪者在選擇就業時已經能夠表現出一定的理性與合理化,這與學校職業指導課程的開設及對受訪者進行的其他方式的職業指導是分不開的。

(三)求職

求職是指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來向企事業單位尋求為其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獲取合理報酬,作為物質生活來源的一種過程,而這個過程應當是一個由準備到實施的長期性的過程。

綜合表一所反饋的信息及如表三所示,大多數受訪者的擇業觀念影響來自于父母,而父母卻不能在受訪者職業發展過程中給予其合理化、科學性的建議,加之學校在對受訪者職業發展指導相關環節上存在的吧缺失,導致近半數的受訪者并不明確自己職業發展所面臨的優勢和劣勢,這就會對受訪者的求職過程產生消極的影響。

同時,如表三所示,由于學校職業指導課程的開設及社會環境等其他渠道對受訪者的綜合影響,受訪者在對用人單位納才標準和自身素質評估方面存在較為明晰、合理的認識,這就為學校繼續開展職業指導課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受訪者針對自身的不足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明確了方向。

三、思考與建議

綜合表一、二、三、四所示,以下是針對調查中所反映出來的信息提出的幾點思考和建議,希望能對受訪者更好地進行切合自身實際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學校更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職業知識指導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一)建立一支專兼職相結合的職業指導教師隊伍

在調查中,受訪者表現出對專業化、職業化的職業指導教師隊伍的渴求。職業指導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它要求職業指導人員具備較強的專門知識、能力和素質,需要形成素質全面、市場意識強、并對市場非常了解的團隊。如果沒有職業指導的專業培訓,教師就會顯得力不從心,指導也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

1、建立一支專職教師隊伍。一方面,高校要對職業指導教師采取多種形式的培訓,如定期集訓、參觀考察、與兄弟院校交流工作經驗等,使他們掌握職業生涯發展與規劃、教育學、心理學、創業、求職與面試技巧、社交禮儀與溝通等職業指導知識。另一方面,學??刹扇「鞣N措施,激發職業指導教師的積極性,豐富其教學經驗,提高其教學水平,真正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職業指導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建立一支社會兼職隊伍。高校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采取多種形式,提高職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可聘請社會上專業的職業生涯規劃專家對學生進行測評、規劃、形象設計等;還可聘請醫學專業的成功人士、校友、有臨床經驗的醫生等為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講座,解答學生關心的實際問題。

(二) 建立長期有效的就業信息體系

在調查中,受訪者表現出對就業信息及時性和全面性的強烈渴望,及時而全面地獲取就業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就業的成敗。職業指導服務部門要加強就業信息網絡的建設,一是把每年的真實就業情況如專業的就業率、行業性質、就業方向、就業渠道、就業流向等及時向學生反饋;[1]二是及時給學生最新的就業形勢與職業需求信息;三是及時給學生反饋往屆畢業生的就業信息;四是向用人單位提供高校畢業生信息,起到聯系用人單位及醫學生的紐帶作用;五是積極隨訪畢業生的工作情況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反饋信息,及時給在校生進行傳達,使他們積極應對,以便畢業時能夠適應市場需要。要通過完善信息服務,使學生能夠及時獲取自身所需信息,進行就業準備的適時調整,最終形成就業良性循環體系。做好醫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需要學校、醫學相關用人單位、畢業生本人及政府各方的共同努力。

(三)強調職業指導工作的全面性和全程性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大學生產的是要能被社會所認可的人力資源。當前的職業指導工作并不能做到全面長期地為學生提供服務,或斷斷續續,或只是在臨近大學畢業才開始著重注意引導學生做好進入社會的準備,主要是為解決畢業生找工作難的“燃眉之急”。但是,正確擇業觀的形成以及一個人的就業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因此我們務必應該強調職業指導工作的全面性和全程性。

根據受訪者所反饋信息,強調職業指導工作的全面性既要保證大眾授課的功效性,同時還要為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內容針對性強的因材施教服務,要加強職業指導方式的多樣化,增加諸如開設相關網絡論壇、邀請專家講座以及增加社會實踐機會等多樣化、效果好的渠道,為學生提供全面性的服務。全程性是指職業指導工作要貫穿在大學教育的全過程。低年級主要進行適應性教育、專業教育、學風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等,教育學生樹立優良學風、職業生涯規劃意識和就業素質意識;中年級主要進行就業價值觀、擇業觀、擇業心理、創業教育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加強創業教育,幫助他們認清自己所適應的工作領域;高年級主要進行就業形勢與政策、求職準備、需求信息、勞動合同法與就業權益保障,讓學生了解畢業生就業的市場情況,著手進行就業指導實戰教育。

篇(10)

近年來醫療資源緊張與醫療費用支出上漲,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的矛盾日益凸現,如何降低醫療費用、縮短患者住院等待時間、加快患者周轉,充分合理利用床位資源,也已成為公眾關心和政府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課題。日間手術及日間病房的推廣已成為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從國外近十余年的歷史經驗證明,開展日間手術可明顯降低醫療費用支出,減輕國家和個人的經濟負擔,減緩來自醫療保險部門對政府的壓力,美國采取與保險公司協作,擴大和強化實施日間手術,有效地減少醫療保險機構保險給付。統計資料顯示日間手術與住院手術相比,一般可減少醫療費用的25%~50%。從醫療資源使用情況看,采用日間手術可提高床位周轉率和利用率,縮短住院天數,充分利用有限的衛生資源,提高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而對患者來說可減輕家屬負擔。減少住院費用??s短住院等待時間和病假天數,避免院內感染,減輕長期住院伴環境變化的精神負擔。

日間手術在國內具有廣闊前景,這一事物的產生與發展得益于醫療大環境、患者的需求和醫學本身的發展。醫療衛生行業面臨著建國以來最為復雜的形勢。醫患關系已成為突出的社會焦點問題,集中表現在看病難、看病貴和服務質量問題。醫療優勢資源集中在大中型醫院,但卻沒有被高效利用。中央及各級政府力求緩解百姓就醫難問題,老百姓在呼吁降低醫療費用、簡化就醫流程的同時,也需要為其提供安全、有效、快捷、經濟的服務。在這種形勢下,日間手術必會獲得良性的發展空間。微創手術和麻醉技術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手術得以通過非住院模式實施,為日間手術開展提供了客觀可行性。日間手術是一種新的治療觀念,不僅可以滿足患者的需求,還有利于高效利用醫療資源。部分手術向非住院分流,可緩解住院床位的壓力。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近日公布的最新統計分析顯示[3]:截至2006年底,上海市97張日間手術床位共實施手術近3000例,平均住院天數、平均醫療總費用與以往同期比較,下降63.09%和17.51%。上海仁濟醫院在開展日間手術后,泌尿外科的出院病人人均總費用只有6000余元,藥費比不足20%,在降低醫療成本的同時,減少了病人的痛苦。因此,未來幾年國內日間手術必然呈現明顯增長勢態。

日間手術與傳統的門診手術有著根本區別,集中表現如下幾方面:(1)門診手術的服務對象僅限于常規短小、簡單的手術。等待住院手術的病人通常不會分流到門診去實施。而日間手術的服務范疇明顯大于傳統的門診手術。(2)傳統的門診手術中,主要以術者實施局部麻醉為主,麻醉科參與較少。而日間手術需麻醉技術的廣泛介入。各種麻醉方法、監測手段等在日間手術中發揮著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3)術后恢復的需求更高。過去門診手術后并無過多的特殊要求,而日間手術恢復期需嚴格控制和管理。從圍術期的角度來看,日間手術要求麻醉科從術前準備到術后離院恢復的全過程設計麻醉。日間手術由于病人術后當天離院,其在術前和術后均需特殊處理。病人是否適合日間手術,麻醉科的意見非常關鍵。病人術后恢復質量關系到是否能按期離院,特別是疼痛和PONV的處理。因此,麻醉科醫生應該從圍術期的角度定位麻醉的選擇和實施,包括病人的篩選、麻醉方法的調控、術后不良反應的預防和處置。(4)以患者的需求為導向提供服務在當今的醫療市場中,不僅要考慮我們能為病人提供什么專業服務,更要關注病人需要什么服務。

日間手術的開展在優化資源配置,減少醫療費用,縮短平均住院日方面顯示出了無限的潛力,但是日間手術的管理對于剛剛起步的中國日間手術來說仍然是個巨大的挑戰。開展日間手術,如何確定適應證、如何與患者溝通、如何安排合適的主刀醫生、如何加強日間病房的護理以及術后的隨訪,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探索的問題。雖然,在國外日間手術的發展已經相當的成熟,但由于社會制度、文化背景以及醫療體制的差異,使得我們不可能完全按照西方發達國家的模式去操作,因此,科學的管理模式和流程的合理設置是日間手術推廣和開展的必要條件。設置專門的日間手術病房及手術室,建立健全適應日間手術的管理體系等。日間手術室設備與住院部相同,備齊全身麻醉的醫療器材與麻醉機、監測儀器、氧氣、起搏除顫器及復蘇室等。日間病房配備有經驗豐富的護士及各科專門開展日間手術的醫師組,24h值班;采取一站式的患者服務接待;制訂專門日間手術的術前檢查和術前準備內容;完善術前告知和術后隨訪;制作日間病房結構式簡易病史;日間手術在統計分析、費用結算、質量控制等方面參照住院管理。與此同時,要嚴格設立日間手術準入制度,如日間手術種類必須能在短時間內完成的手術(1~2h);日間手術病人必須是65周歲以下(泌尿科可放開至75周歲)[4],重要器官(如心、腦、肝、肺、腎等)無疾患史者,保證了醫療行為產生醫療費用的可控制性。日間病房收治及手術醫生必須為主治以上醫師,保證了手術質量和并發癥的控制,減少了醫源性醫療費用的增多;術前檢查和準備的菜單式設置避免了重復檢查和非必要性檢查,有效地控制了不必要的醫療支出等等,以上諸多措施切實保證了日間手術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高,對于減低醫療費用支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日間手術能否成功推行,取決于高效率的管理和運作系統是否能使各相關部門都能有組織地配合起來,縮短各環節的運行時間,提高各單位的工作效率,保證系統的順利運行。

轉貼于

日間手術能縮短病人等待手術的時間,加快病房周轉,有效地緩解病房擁擠的矛盾,滿足了整日人滿為患的三級大醫院的需要,符合醫患雙方的利益,但是對于一些醫療資源不是很豐富的醫院來說,實行日間手術就意味著風險。一流醫療機構的重點應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治療來自各地的大病重病患者上。當然,從患者的角度考慮,到大醫院找名專家手術這種愿望是應該得到理解和滿足的,從社會責任出發,一流的專家做些小手術也不是不可以。那么,如何把手術做得漂亮又不會有后顧之憂,對于大醫院來說只有兩種選擇,一是加強術后隨訪,也就是建立更加龐大的、組織嚴密的隨訪隊伍;二是加強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發揮各級醫療隊伍的協同作用,使得日間手術后的隨訪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另外,日間手術對麻醉學技術提出新的要求。日間麻醉[5]有雙重目的,一是保證治療或診斷操作能快速有效地進行;二是術后恢復快、后遺癥少。短效藥物的滴定使用,可使病人從手術室安全轉運到恢復室,保證病人可在術后1h內回家,并可大大降低費用。盡管日間手術的病人經過嚴格的篩選、且有更多短效麻醉藥可供選擇,但真正較大規模地開展日間手術,仍需在技術上進行斟酌,不能簡單地將住院病人的麻醉方法移植到非住院手術。如何保證術前會診的質量和病人術前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狀態、當日麻醉前的短時間內如何掌握病人全身狀況和主要問題,確定合理的麻醉方案,以及如何保證麻醉后護理質量和執行離院標準等均需要嚴密的組織管理。日間手術對術后鎮痛方法、藥物選擇及會診處理等的要求均較為特殊,這涉及了由手術醫生、護士、藥劑師、心理治療師和精神科醫生共同協作的團隊力量,但并不是每個醫院都有能力組成這樣的隊伍。

日間手術以“短、平、快”為其特點,減少了住院手術患者的許多程序,在日益緊張的就醫環境和市場經濟形勢制約下,日間手術具有良好的發展趨勢。日間手術能否成功推行,取決于高效率的管理和運作系統是否能使各相關部門都能有組織地配合起來,縮短各環節的運行時間,提高各單位的工作效率,保證系統的順利運行。綜上所述,在制度的不斷完善,技術的日益更新下,日間手術作為一種新的醫療方式,一定會得到充分發展。

【參考文獻】

1 杜軍, 曲成業, 林少賓.開展日間手術的有關問題.沈陽部隊醫藥,2001,14(4): 376-377.

2 陸志聰.日間手術在香港的發展.中國醫院管理, 1997,17(7):31.

上一篇: 公司線上推廣 下一篇: 人體工程學內容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小h片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 色五月日韩中文在线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观看 |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美女足 | 日本久久久久午夜免费 | 在线观看最新中文字幕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