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園林特點匯總十篇

時間:2024-03-21 16:44: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古代園林特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古代園林特點

篇(1)

我國是園林建造最早的國家,商周時就已經在大規模的修建園林,當時的園林模型被稱作囿,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園林的建設特色也在發生著變化,不同地域的造林特點也不同,正是如此,才會形成獨具特色的中國園林特色,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態勢,這一態勢也為現代化園林建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促使現代化園林更容易形成自己的特色。基于此,筆者首先分別對我國的古典園林設計手法的特色以及現代園林的設計特征進行了對比,而后闡述了中國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對于現代園林的影響。

一、對于中國古典園林以及現代園林的特征分析

1.對于我國古典園林建設的特色分析

我國古典園林建設具有諸多的特征,究其根本,無外乎它所涵蓋的種類較多,其中不乏私家園林、皇家園林以及寺廟園林等等,這些園林的種類不同,所以所呈現出的特征也不盡相同。

其一,對于皇家園林的特征分析。正所謂皇家園林,從其概念上就已經能體會到它所具備的特征,富麗堂皇、規模宏大、歷史特征顯著等等,這些皇家園林大多規模龐大,建筑的主體較高,比如,北京的北海公園以及頤和園等等都是其中的代表,古典園林不僅對施工以及設計的要求和手段較高,同時它們也與其他的園林種類不同,它們還會存在著園中園的現象,同時,園林的建造初期就會明確主題,而后再針對性的運用豐富的建筑對園林進行點綴,豐富園林的形式和內容。

其二,對于寺廟園林的特征分析。寺廟園林與其他的園林種類也不同,它更加針對寺廟或是其他具有的地域而建造,這些園林由于其信仰和理念不同,因此,最終的園林特色也不同,也正是由于它們的種類多樣,也對我國古代園林特色進行了拓展和擴充,豐富了園林的形勢,促進了我國園林的發展。

二、對于現代園林的特征分析

現代園林與古典園林相比較,更多的是針對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而建造的園林,進而將這些園林特征予以歸納,最終形成了我國獨具特色的園林形式。隨著現代化發展步伐的加快,現代化的園林發展更具自然、社會、科技以及其他藝術的特征,促使現代園林的格局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轉變。對現代化的園林特征予以總結,無外乎兩點,其一就是對園林藝術、城市建筑以及城設施等實現了有機的統一,其二則是大多是針對大眾的要求來建造的,更加偏向于顧客的需求。這樣的形勢為現代化園林的建造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對于古典園林設計手法在現代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分析

我國的古典園林建造特色大多已經被傳承下來,它與現代化的園林建造的特色具有一致性,它的創作方式也對當前的園林建造具有重要的助推性作用,在現代化園林建造的過程中,應當將古典園林的建造特色有效地融入,與時代的發展理念相符合,同時也可以將我國的文化精髓進行傳承和發揚。

1.精細勘探,細致分析

要想將古典園林的設計手法和設計特色融入到現代化的園林建造中,首先就是要將勘探落實到實處,只有將勘探環節予以良好的把控,才能使后期的設計和建造盡可能的做到因地制宜,進而形成獨特的、適宜的園林建造風格。而且在此過程中,還要注意設計的效率,不可一味的追尋某種設計風格而浪費了園林的諸多的建筑材料和場地,無法將節約型園林設計理念落實到實處。

2.將情寓于景,凸顯藝術氣息

在進行現代化園林設計的過程中,要想將古典園林的建造特色實現有效地融入,就要將古典的園林建造的手段和特色予以切實的發掘,不僅如此,還要切實的將其主題內容予以確定,而后分析古典園林建造的表達方式,進而做到將情寓于景,讓人們在欣賞現代化園林的過程中,觀景生情,達到弘揚古典園林的精髓的目的。

3.應用古典私家園林的特色,拓展F代化的園林特色

私家園林在建筑的過程中,不僅對住宅花園的特色進行了濃縮,同時它的建筑手法也為園林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在私家園林中,可以體會到它特別的韻味和含義,而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修養和文藝,這也體現了古代人們所推崇的“雅”的特色,此外,私家園林還具有另一個顯著的特色,就是集“居”和“游”的功能于一體,人們在游覽了私家園林的景色之后,將會感受它的別致,并在游玩的過程中,體會到私家園林給人帶來的醉人的感受,同時也會被藝術的氣息所陶醉和熏染。因此,現代化私家園林建造的過程中,也要將這些古典建筑的特色予以凸顯,而后將二者實現切實的結合,最終形成獨具特色的私家園林形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在進行現代化園林設計和建造的過程中,要想將園林設計和特色有效地凸顯出來,就要不斷地汲取古典原料林的建造優勢和表達手法,以此為基礎,實現現代園林建造的古典化,促使現代化園林建造和古典園林的手法實現有機的統一和融合,不僅促使當前現代化園林建造的發展,同時也會將古典園林建造的精髓切實的弘揚。

參考文獻:

[1] 張媛.中國古典私家園林禪境的營造在現代景觀設計中的創新手法[J].科技與創新,2016,12(5):49.

[2] 謝偉岸.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影響[J].科技創新導報,2012,41(20):46-46.

篇(2)

Abstract: Yangzhou garden has a long history,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is mor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article first Yangzhou local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research, careful analysis of appropriate imperial garden of the Qing Dynasty, Huizhou and Suzhou corresponding architecture and garden three the Gardens, and then come to explore the whole picture of the Gardens.Key words: Yangzhou; garden; Qing Dynasty

中圖分類號:K879.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歷來,人們對于揚州園林獨特的風格持有著不同的看法。總結而言,揚州園林相應的特色主要是受到下面幾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揚州本土相應的地域與文化;二是受到清代皇家園林相應的影響;三是受到周邊區域例如徽州、蘇州的建筑相應的造園風格。揚州園林的相應的藝術建筑特色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為:園林類型、園林布局與建筑單體等,這些因素都有著相應的歷史形成原因。

1. 揚州園林特點受到揚州本土相應地域與文化的相應的影響

自然環境在進行園林的營造過程中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工的疊山理水因而成為了揚州園林特別是城市山林的一種較為普遍的造園手法,這就是被稱為 “旱園水做”。“三者鼎勝,不可軒輊”。然而揚州究竟有著什么樣的優勢和條件能夠使得園林勝于其他的兩個方面呢?首先皇家園林是由古代的帝王進行建造的,而蘇州園林是由相應的文人進行建造的,與之對應的是揚州園林更多的是由當地的商人進行建造的。園林主人所具有的相應的身份與情趣對園林相應的整體氣象產生了較為直接的影響。與之相比,蘇州園林的主人的類型主要包括三種,一是那些遭到貶謫或者隱逸的官員,二是那些無心爵祿的名仕,三是那些崇尚風雅的文人。這些園的主人都是文人,而且都是一些較為失意或者退隱的文人。“城市山林”的高墻較為深囿,而且小院庭深,仿佛正是象征著他們那種遠離喧囂,避世遠禍以及澡溉的心志。在大多是的商人的揚州園林主人的心中,將園子與住宅結合為一起的相應的做法是一種很有裨益的做法。這種“官商文化”產生的影響被直接體現表達在相應的建筑平面布局之上。清代揚州園林按照一種有沒有相應明確的物質邊界的原則進行劃分為相應的“封閉式園林”以及“開放式園林”,前者是指城市宅園與市郊園墅,而后者主要指的是湖上園林。到了清朝的中晚期,湖上園林呈現一種一蹶不振的態勢,而城市宅園反而呈現一種復蘇的趨勢,同時涌現了一大批的名園,而且相當的一部分能夠保存至今。在揚州現存的園林在瘦西湖以及大明寺除外,可以進行劃分確定為“市郊園墅”或者“城市宅園”。

然而,同樣作為揚州園林的主人,不同的園林布局正是在形式上展示了造園者的相應的不同身份以及階級文化。例如寄嘯山莊又被稱為“何園”,山莊的主人何芷s具有較為顯赫的身份,同時有著較為正直的人格,因此表現為主人的宅園林風格較為疏朗大方。而汪氏小苑得主人是一位有名的徽商。相應的汪氏小苑的風格為住宅為主,苑囿相輔。園子雖然面積不大,但是總宅第卻有著較大的面積。偌大的住宅有著高墻進行圍垣,同時沒有設有相應的窗牖,門樓同樣沒有進行較為精細的雕琢,墻面同時沒有進行相應的粉飾,這充分表現出了商人相應的藏富心理與深居心理。

2.受到清代皇家園林特點的影響

“南北園林之間的風格差異最大的方面表現在面積的大小”,這是將南方私家園林與相應的北方皇家園林進行相應的比較。只是針對相應的私家園林來說,各地之間的大小的差別并不是很明顯。同時主要受到園林大小相應因素影響的主要是建造者相應的經濟狀況以及社會狀況。在清代的中后期皇帝較為頻繁的南巡,將揚州園林的建設推向了一個頂峰。這時候揚州園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皇家園林相應的影響,具體的表現為在受到園林布局以及官式建筑細部風格的影響。縱觀在揚州現存的相應的園林,我們看到的是只有瘦西湖不同于揚州城內相應的其他私家園林。瘦西湖并不是一個單一的私家園林,私家園林會受到兩岸私家園林集群的影響進而形成相應的整體性景觀。在整體上的氣象與北方皇家園林有著較多的相似之處,變現為就是體大景多;然而瘦西湖沒有進行良好的整體規劃布局,各園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以湖面作為中心, 呈現出一種交相輝映的外向景觀的特征。在瘦西湖的繁榮時期,揚州湖上山林呈現一種空前的規模發展:到了乾隆三十一年已經建成了二十四景,同時逐步形成了一種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相應的湖上園林風光。因此,揚州瘦西湖可以進行定義為北方多景大觀園林的相應的南方版本,是在相應的特定歷史發展條件下出現的特例,同樣也是表達了相應的皇家園林的審美方向對于揚州園林影響的一個良好的例證。在清代的中到晚期,每次皇帝臨幸,都進行大肆營造。所采用的營造之法同樣也是較多的模仿京師的風格,較為具體的表現在建筑的尺度、色彩與翼角相應的做法上面。

受到徽州、蘇州的相應的影響

徽州對揚州園林產生的相應的影響具體表現在徽商相應的審美風格,蘇州對揚州園林的相應的影響則更多的體現在工匠進行流動進而帶來的相應的技術交融。在明清時期,眾多的徽商在揚州地區大規模的進行園林和住宅的營造。他們有著一種較為強烈的鄉土觀念,在建設過程中會將自己家鄉的相應的建筑風格進行建造。因此揚州園林在一方面就會受到了徽州園林的相應的影響作用。

結語

對于揚州園林的研究在我國的建筑研究過程中是一個較為龐雜的研究課題,因為一方面要對布局規劃、造園元素以級相應的風格流派進行探討,同時還要在對涵蓋對建筑單體形制、古建筑營造技法等進行較為深刻的研究。園林會受到強烈的地域因素的影響作用。在揚州園林的發展過程中,眾多的時空因素在揚州園林身上留下了相應的印記。能夠系統地和科學地對這些影響因素進行能夠更加真切的體會到揚州園林的全貌。

參考文獻:

[1] 陳從周.揚州園林[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2] 陳文和.揚州畫舫錄[M].揚州:廣陵書社,2010

[3] 汪菊涵.中國古代園林史[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

篇(3)

中圖分類號:TU984.1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422(2010)05-0146-03

1 引言

我國的古代建筑,不僅具有濃厚的東方文化恃色,使建筑具有了豐富的思想內涵表現力,而且極大地加強了中國古代建筑的藝術表現力,使建筑物具有了優美的外觀形象,以至于在中國古代筑各個方面的特點形成中都起著重要作用。

中國人對山水的愛好十分深厚,對自然山水的追求由來已久。她們不僅要在居住生活中體現自然,而且還要在作為生活境域的園林里去體現自然。因此,寄情山水、親近自然,成了他們生活中所追求的首選。因此,中國古典園林以自然山水為主題,或直接加以利用,或疊山引水,將廳、堂、亭、榭等古建筑與山石融為一體,戎為“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式山水園。自然風景以山、水為地貌基礎,以植被作裝點,山、水、植物乃是構成自然風景的基本要素。但中國古典園林并非對自然山水的機械模仿,而是有意識的加以改造、加工、提煉,從而表現一個高度概括的自然。在一定的空間內創造出一個精煉卻不失自然的環境,將片段美和人文美巧妙的結合起來。

到了現代,由于時代的變遷,技術的發展,建造園林的社會環境、造園目的和所服務的人群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如何深層次的挖掘其美學價值、表現手法,如何讓古典美學與現代創作緊密結合,發揮古建筑的美學、文化價值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的課題。

2 項目概況

邵陽市雙清公園古為“雙清攬勝”,始建于宋代,園位居資水、邵水匯合處而得名,院內亭閣相映、怪石嶙峋,曲徑通幽,具古典園林風韻,自古為“寶慶十二景”之首,現占地面積約4.3hm2(64.41畝)。

1956年公園始建時,占地約2.1hm2(31.4畝)。將關圣殿及周邊景觀置入其中。全園亭閣相映、怪石磷岣、曲徑通幽,其中亭外亭、關圣殿、砥柱磯、雙濟亭、飛來石等景觀尤為有名。1978年重修時,增建雙環門、雙清亭、入勝門、又~村、犀牛池等。1985年,修葺關圣殿,塑關公諸神像及壁畫,改偏殿為觀音殿。

2007年,為弘揚邵陽歷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創造更好的城市宜居環境,對雙清公園的古建筑進行修葺保護,并擴充了一些景點。

3 古建筑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作用分析

雙清公園中的古建筑作為一種人文景觀,與構成園林的其他要素山、水、植物等所組成的自然景觀有機地結合統一,構成了古典園林的整體景觀。園林及古建筑及其布局的多樣性形成了園林空間內要素組合的多姿多彩:園林建筑錯落有致,迂回曲折的布置,使園林景中有景,園中有園,擴大和豐富了園林空問。從雙清公園的古典園林布局可窺見一斑,見圖1。

3.1 雙清公園古建筑形成的特色探析

雙清公園主要的古建筑主要包括雙環門、雙清亭、亭外亭、關圣殿、娘娘廟等十多處,經多次修葺,大多保存完好,見下圖2、圖3。

其風格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本公園的古代建筑群主要是通過建筑群體來表現博大與壯觀,各種宮殿、寺廟、亭園、書屋等建筑群體向地面四處作有序的鋪開,具有典型的中國古典園林特征。且建筑的群體組合有其規律性,以“間”為單位構成單座建筑(一般為長方形,單純而規整),然后根據各類建筑不同的功能需要,再以單座建筑組成庭院,進而以庭院為單位組合成各種類型和不同規模的建筑群體。如雙環門旁的雙濟亭一雙清亭――關圣殿一亭外亭,這種看似散漫的單體卻在平面上相互關聯,獨個成景,群體也成景。

2)采用對稱布局,依江臨水,形成層層庭院,具有鮮明的江南特色。我國古代建筑的庭院和組群的布局原則,不僅富有封建倫理文化的特色,還與中國人的崇中、從中、尊中的民族意識有關,它總是沿著一條中軸線(多以縱軸為主,也有縱橫軸都為主的)、采取均衡對稱的方式來布局,具有中軸線布局意識、觀念特征的建筑,在中國古代隨處可見。這種以中軸線為主要標志的、平面對稱性格局的古建筑空間布局,也是區別于西方建筑的特征之一。雙清公園濱水臨江,霧江攬勝,亭外有亭,水天一色,建筑群層層疊落,對稱均勻,與樹木相互映襯,具有鮮明的江南古典園林特色。

3)強烈的地域文化特色。雙清公園作為地方名勝,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除流下了許多名人的足跡之外,也留下了后人廣為傳誦的名人佳句,這些極具地域特色的文化遺產是本地區的文化瑰寶,應加以保護頌揚和傳承。

3.2 中西方古典園林的特點對比分析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雙清公園無疑是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古典園林滋生在東方文化的沃土之中,深受繪畫、詩歌和文學等其他藝術的影響,見圖4。

中國許多園林都是在文人、畫家的直接參與下經營的。這就使中國園林從一開始便帶有詩情畫意般濃厚的感彩。特別是山水畫所遵循的最基本原則“外師造化,內發心源”,對中國園林影響深遠。這種原則是要經過藝術家的主觀感受而獲得的,它出自心靈,不是以“理性”為基礎,完全是作者感情的傾注,表現了中國對美的基本看法和態度。中國古代受儒、道、佛三家哲學思想的影響,塑造出一種文人所特有的恬靜淡雅的趣昧,浪漫飄逸的風度和質樸無華的氣質。

“天人合一”

“師法自然”正是造就中國園林獨特風格的生活基礎和思想基礎。中國的傳統是文人造園,因而中國園林是與山水畫、田園詩相生相長,從開始就十分重視神思和韻味。它注入了人的主觀感受,雖不酷似自然原貌,但卻更傳神、更具藝術感染力。這種意境經常借匾聯題詩來破題,并綜合運用一切可以影響人感官的因素獲得詩的意境美。

以雙清公園的“亭外亭”為例,見圖5a、5b。亭外亭位于砥柱磯頂端,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寶慶知府鄭之僑始建。因位于諸亭之外及南宋林升《題臨安邸》始詩“山外青山樓外樓“的啟發而得名。亭外亭為八柱、雙層、木結構重檐四方亭。亭高10.9m,外四柱支承底層飛檐,底層高3.6m,面積51m2,周邊設木花格護欄,屋面板上坐石灰砂漿,覆小青瓦,白灰紋脊,貼蘭花碎瓷片。飛檐橋角,檐枋下卷板后收,卷筋分格,朱柱黛瓦,更顯典雅秀麗,具有典型的地域風格特色。曾引來無數文人墨客贊美的詩篇和對聯,“云帶鐘聲穿樹去,月移塔影過江來”就是其中一首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因此可以看出,古代建筑與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學、戲劇、山水繪畫與園林藝術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而現代西方風景園林設計也受西方古典主義園林的影響,歐洲的建筑、雕刻、繪畫、音樂、戲劇藝術也深深影響現代園林設計,因此,歐洲幾何式園林風格正是在這種“唯理”美學思想的影響下而逐漸形成的。

中西方這兩種園林藝術各有千秋,它們之間僅是風格不同,各自所走的路不同,它們沒有高低之分。隨著東、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相互之間的影響越來越深刻,并相互融合、相互影響現代風景園林設計。

3.3 以吉建筑為主景的古典園林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作用和啟示

中國人的生存哲學決定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這種方式已沿襲數千年,并深深影響著中國文化的發展和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在潛意識里支配著我們的生活。中國人喜歡在自然中聆聽天籟,在性情中享受人生。因此,在當代的造園活動中要認真研究這種哲學思想,把握住其中的精髓,并加以應用,具體體現在以下二個方面:

3.3.1 “天人合一”和生態藝術

我國當前這個時代可稱為環境時代或生態時代。人們重視生態藝術,重視創作和研究生態藝術。而中國古典園林正是最具典范性的生態藝術,最能充分體現天人合一精神和東方生存智慧的生態藝術。它雖然產生和發展于古代,卻能對未來產生極大的啟示作用。“天人合一”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精神所在,它包括造園藝術和技術。中國古典園林的“天人合一”不只反映在表面的形式和藝術上,更體現在它的造園施工技術上。如果只是看到園林藝術美的一面,而不去深思其讓園林的藝術美生生不息,生機盎然的施工方法,那么這種“合一”只能是膚淺的。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現代園林中也經常使用石子鋪地,而且圖案可以完全與古典園林一樣,但在鋪石子之前要用水泥鋪底來粘合石子。只這一小小做法就是嚴重違反自然的,它使雨水無法回流到土壤,從而導致自然界中的一個生態環節中斷。因此,我們應該從中國古典園林中學習最自然的施工方法,讓園林不僅美,而且能夠美得長久、自然,真正讓人與自然平等、和諧。

3.3.2 對意境追求的啟示與借鑒

“意境美”是中國古典園林的核心美學。所謂意境,即“寄情寓物”,情由景生,景由心造,讓游者在體察感受中從身人心人情,提高到深層次的崇高的精神境界。這種建立在內心境界基礎上的“心物感應”的審美價值,正是中國古典園林藝術審美心理結構的反映。雖都是山石花木、小橋流水、亭臺樓榭,由于序列組織,空間布局,細節設計的不同,形成不同的風格:有的雄偉莊重,有的幽雅清秀;有的明快,有的深幽,各有各的個性美。

園林的意境美不僅在于其個體景物的美,而且在于其整體的布局與規劃,以及不同景物的形態、材質、色彩的對比與協調,加上氣候的變化、人及植物氣息的融入,組合成有起有落的空間樂章,以及看似不經意的一堵墻、一洞窗都能引起人對空間無限的遐思,讓游者的情感寄托于此。意境美足以人的感受為中心而創作的,這就要求設計者尊重人的需求、人的行為、人的心理,更要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因此,雙清公園擴改工程園林景觀設計除了充分應用古建筑來表現其古典園林的特色,也積極應用現代生態園林及景觀生態學設計方法,在植物配置和選擇上注重喬灌木的混植、植物季相色葉木搭配及物種的多樣性,運用各種藝術形式的通感和形式美法則創造出不同的園林特色美。

4 雙清公園古建筑的修葺保護及開發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古建筑和古典園林對現代園林設計的作用不僅體現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內容上把握其精髓,不僅是在設計上可以參考借鑒,也可在實踐中保護和應用。鑒于古建筑極強的歷史文化和美學價值,以及珍稀性、不可修復制等特點,對古建筑的修葺保護已刻不容緩。

雙清公園擴改工程與2008年4月正式開工,于2009年5月竣工,歷時1年多,這次擴該工程征地約4,62hm2(68.27畝),還新增加了洄瀾書屋、親水平臺等景點,并在道路,燈光照明、休閑健身設施等方面進行了擴充。公園現為開放式公園,分為文化保護區、山林游憩區和休閑活動區,免費向所有游人開放。

其古建筑的修葺和保護以“修舊如舊”為原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木結構損壞程度的勘查:在對損壞的木結構處理之前,有必要先對它的損壞程度進行判斷。古建筑木結構材質狀況勘查已經有了十幾種無損和微創檢測技術,但考慮到現場的實際情況,一般進行了表面觀察。

2)古建筑木結構的修葺:對油漆脫落、輕微腐朽(蟲蝕)構件,先將構件表面原油漆鏟掉,對腐朽部分根據腐朽程度采用削除或砂紙砂除,基層清理干凈后,再批膩子,用噴霧器將桐油噴涂6遍(一般2-3遍,考慮到該木構件臨水易腐,且噴淋法藥液損失大,增加到6遍,局部再人工涂刷)。每遍噴涂后均用塑料薄膜覆蓋。避免藥液蒸發,每次噴涂均要待木構件表面稍干后進行,最后刷本色樹脂清漆4遍。較嚴重的采用挖補法和包鑲法進行修葺處理。

3)古建筑彩畫的修復:雙清公園的古建筑彩畫的修復主要采用明代、清代官式彩畫的修復方式進行,追求藝術上的逼真和真實性。

修葺一新的雙清公園已成為湘中地區極具特色的風景名勝區和城市名片,歷史文化是其靈魂,因此,可在保護中開發其文化、觀光、旅游價值,從而使古代建筑在現代城市風景園林景觀中重新煥發出青春活力。

5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古建筑的應用與開發是許多現代歷史文化城市面臨的課題,是開發還是保護面臨許多現實難題,筆者認為,只要遵循“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再保護”的原則,并在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中加以應用和挖掘,使其歷久彌新,為城市的未來發展積蓄更強的底蘊和能量。

參考文獻:

[1]彭巧,傅德亮,徐劍鋒,傳統文化對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J]_浙江林學院學報,2005,1.

[2]劉海燕,呂文明,論中國園林文化的和合精神[J].華中建筑,2006,27.

篇(4)

一般來說,中國古典園林突破空間局限,創造豐富園景的最重要的手法,是采取曲折而自由的布局,用劃分景區和空間、以及“借景”的辦法。所謂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歐洲大陸一些國家的園林慣用的幾何形圖案的布局相對而言的。這種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積較小的江南私家園林,表現得尤其突出。它們強調幽深曲折,所謂“景貴乎深,不曲不深”,講的就是這種手法。例如,蘇州多數園林的入口處,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為屏障,適當阻隔游客的視線,使人們一進園門只是隱約地看到園景的一角,幾經曲折才能見到園內山池亭閣的全貌。以布局緊湊、變化多端、有移步換景之妙為特點的蘇州留園,在園門入口處就先用漏窗,來強調園內的幽深曲折。至于園內的對景,也不象西方庭園的軸線對景方式,而是隨著曲折的平面,移步換景,依次展開。有的則在走廊兩側墻上開若干個形狀優美的窗孔和洞門,人們行經其間,它就象取景框一樣,把園內的景物象一幅幅風景畫那樣映入優美的窗孔和洞門。

至于劃分景區和空間的手法,則是通過巧妙地利用山水、樹木、花卉、建筑等,把全園劃分為若干個景區,各個景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同時又著重突出能體現這一園林主要特色的重點景區。例如,蘇州最大的園林拙政園,全園包括中、西、東三個部分,其中中部是全園的精華所在。同時,水的面積約占全園五分之三,亭榭樓閣,大半臨水,造型輕盈活潑,并盡量四面透空,以便盡收江南水鄉的自然景色。園內的空間處理,妙于利用山、池、樹木、亭、榭,少用圍墻。故園內空間處處溝通,互相穿插,形成豐富的層次。再如北京的頤和園,它的規模很大,全園面積約3.4平方公里,它可以分成許多個景區,其中有些景區還形成大園中包小園,如諧趣園。但在這許多景區中,昆明湖與萬壽山則是它的精華所在。正是這些重點的景區構成了這些園林的主要特色。各個園林不論其大小,只要主要景區很有特色,即使其它方面略有欠缺,也仍可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至于“借景”這種藝術手法,更是中國古典園林突破空間局限、豐富園景的一種傳統手法。它是把園林以外或近或遠的風景巧妙地引“借”到園林中來,成為園景的一部分。這種手法在我國古典園林中運用得非常普遍,而且具有很高的成就。例如,現存蘇州古典園林中建園歷史最早的滄浪亭,它的重要特色之一便是善于借景。因為園門外有一泓清水繞園而過,該園就在這一面不建界墻,而以有漏窗的復廊對外,巧妙地把河水之景“借”入園內。再如北京的頤和園,為了“借”附近玉泉山和較遠的西山的景,除了在名為“湖山真意”處充分發揮借景手法的藝術效果外,在其它方面也作了精心的設計。如頤和園的西堤一帶,除了用六座形式不同的橋點景外,沒有高大的建筑屏擋視線。昆明湖的南北長度也正適合將園內看得見的西山群峰全部倒映湖中。同時,兩堤的桃柳,恰到好處地遮擋了圍墻,園內園外的界限無形之中消失了。西山的峰巒、兩堤的煙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結合成一體,成為園中的景色,園的空間范圍無形中擴大了,景物也更加豐富了。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幅以萬壽山佛香閣為近景、兩堤和玉泉山為中景、西山群峰為遠景的錦繡湖山詩境畫卷。

中國古典園林的這種借景手法,在《園冶》一書中,總結為五種方法,即“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上面提到的一些實例,主要屬于借園外之景,是“遠借”。所謂“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主要是指園林之內的借景。所謂“鄰借”是指園內距離不遠的景物,彼此對景,互相襯托,互相呼應。如頤和園中“知春亭”附近的亭、橋、柳、石等互相因借,顯得協調而優美。“仰借”一般是指園林中的碧空白云、或明月繁星等天象。不過,象仰望山峰、瀑布、以及蒼松勁柏、宏偉壯麗的建筑也可稱為仰借。如進入北京北海公園的正門,抬頭即可仰望出類獨秀的白塔;“俯借”則是指如憑欄望湖光倒影、臨軒觀池魚游躍等;“應時而借”是指善于利用一年四季或一月之間不同的時辰景色的變化――如春天的花草、夏日的樹蔭、秋天的紅葉、冬天的雪景、早晨的朝霞旭日、傍晚的夕陽余暉……等等,都可應時而借。如蘇州的以精巧幽深見長的網師園,園中的重要景區“殿春m”就是根據宋人芍藥詩里的兩句“多謝化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借春末的芍藥花來造景的。

第三,中國古典園林特別善于利用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的各種建筑物,如亭、臺、樓、閣、廊、榭、軒、舫、館、橋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組成體現各種情趣的園景。

以常見的亭、廊、橋為例,它們所構成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境界都是獨具匠心的。如亭,不僅是造型非常豐富多彩,而且它在園林中間起著“點景”與“引景”的作用。如蘇州西園的湖心亭、拙政園別有洞天半亭、北京北海公園的五龍亭。再如加廊,它在園林中間既是引導游客游覽的路線,又起著分割空間、組合景物的作用。如當人們漫步在北京頤和園的長廊之中,便可飽覽昆明湖的美麗景色;而蘇州拙政園的水廊,則輕盈婉約,人行其上,宛如凌波漫步;蘇州怡園的復廊,用花墻分隔,墻上的形式各異的漏窗(又稱“花窗”或“花墻洞”),使園有界非界,似隔非隔,景中有景,小中見大,變化無窮,這種漏窗在江南古典園林中運用極廣,這是古代建筑匠師們的一個杰出創造。因為本來比較單調枯燥的墻面,經過漏窗的裝飾,不僅增添了豐富的變化,那一個個各不相同的漏窗圖案在墻面上成為一幅幅精美的裝飾紋樣,而且通過巧妙地運用一個“漏”字,使園林景色更為生動、靈巧,增添了無窮的情趣。蘇州的西園、獅子林的漏窗都充分地體現了這一特色。

至于中國園林中的橋,則更是以其豐富多姿的形式,在世界建筑藝術上大放異彩。最突出的例子是北京頤和園的十七孔橋、玉帶橋。它們各以其生動別致的造型,把頤和園的景色裝點得更加動人。此外,江蘇揚州瘦西湖的五亭橋,蘇州拙政園的廊橋則又是另一種風格,成為這些園林中最引人注目的園景之一。

篇(5)

意大利盛行臺地園林,秉承了羅馬園林風格。如意大利費蒙的耐的美狄奇別野選址在山坡,園基是兩層狹長的臺地,下層中間是水池,上層西端是主體建筑,栽有許多樹木。臺地園林是意大利園林特征之一,它有層次感、立體感,有利于俯視,容易形成氣勢。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筑家馬爾伯蒂在《論建筑》一書提出了造園思想和原則,他主張用直線劃分小區,修直路,栽直行樹。直線幾何圖形成為意大利園林的又一個特征。

法國園林受到意大利園林影響,法國人在16世紀效仿意大利的臺地園林。到了17世紀,逐漸自成特色,形成古典主義園林。園林注重主從關系,強調中軸和秩序,突出雄偉、端莊、幾何平面。法國的凡爾賽宮園林是其代表作。凡爾賽宮園林分為三部分,南邊有湖,湖邊有繡花式花壇,中間部分有水池,北邊有密林。園中有高大的喬木和筆直的道路,王家大道兩旁有雕像,水池旁有阿波羅母親雕像和阿波羅駕車雕像,表明這座宮廷園林的主題歌頌了太陽神,是積極進取的。這時期的園林把主要建筑放在突出的位置,前面設林蔭道,后面是花園,園林形成幾何形格網。法國古典主義園林的集大成者是勒諾特爾,他開創了法國園林的特色和新時代。法國園林是西方園林的一種風格和流派。

英國園林突出自然風景。起初,英國園林先后受到意大利、法國影響。從18世紀開始,英國人逐漸從城堡式園林中走出來,在大自然中建園,把園林與自然風光融為一體。早期造園家肯特和布良都力圖把圖畫變成現實,把自然變成圖畫。布良還改造自然,如修閘筑壩,蓄水成湖。他創造的園林景觀都很開闊、宏大。18世紀后半期,英國園林思想出現浪漫主義傾向,在園中設置枯樹、廢物,渲染隨意性、自由性。

歐洲園林是人類文化的寶貴遺產,歐洲園林大多是方方正正,重視幾何圖案,不太重視園林的自然性,即沒有下功夫去模擬自然,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他們修花壇、造噴水池,搞露天雕塑,都體現了人工性,具有理性主義色彩。如1712年英國作家丁?艾迪生撰文指出:英國園林師不是順應自然,而是盡量違背自然,每一棵樹上都有刀剪的痕跡。樹木應該枝葉繁茂地生長,不應該剪成幾何形。這段話雖有些偏頗,但指出了西方園林太注重人工雕鑿這個特點。

二、東方園林古代東方有悠久燦爛的文明。尼羅河、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印度河、黃河、長江諸流域都是人類文明的搖籃。古埃及、巴比倫、印度、中國都在園林藝術方面有巨大成就。

古代西亞也有花園。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位于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流域的巴比倫王國十分強盛,國王尼布甲里撒二世為他的妃子建造了巴比倫空中花園。這座花園早已毀滅,但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博和狄奧多羅斯對它作了記載。據說,該園建有不同高度的臺地,越往上的平臺越小,每個臺層都有石拱廊支撐,并且種植各種樹木花草,頂部設有提水裝置,用以澆灌植物。遠處觀看,它宛如空中花園,故人們稱之為“架空花園”或“懸空花園”。

古代西亞園林被稱為世界三大園林系統之一,與古希臘、中國園林相比較,西亞園林的輝煌時間較短,對后世的影響較小,今人對它的研究也不夠。

古代印度對世界文化有卓越貢獻,園林藝術也很有特色。公元7世紀,中國的玄奘到印度曾見過一些花園。

古代中國園林的內容非常豐富,對東亞、南亞各國園林的影響很大,堪稱東方園林的代表。

在中國古代文化的豐富遺產中,古典園林藝術以其完全不同于西方園林的空間原則和美學品味而具有特殊的魅力。不論是北方園林中的蒼巖深壑、碧水浮天,還是南方園林的小橋流水、粉垣低蜿,都給人以不盡的藝術享受。

中國古典園林主要可以分為四種類型:皇家園林、文人園林、寺院園林和自然郊野園林。這四種園林雖然相互交織和影響,但是總的來說,其中還是以皇家園林和文人園林的地位最為重要,藝術造詣也最為突出。皇家園林的地位顯赫、規模巨大、氣度非凡;私家園林的卜筑自然、詩情畫意,構筑成了中國古典園林史的活丹青……

在江南其他地方和北方地區,至今也保存著一些著名的古典園林,北京的頤和園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就是北京地區最著名的古典園林。不論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古典園林,也不論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宮苑,還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園,盡管由于地區和園主在政治、經濟上所處的地位不盡相同,而在園林的規模、風格等方面表現出各自的特點,但是,它們都是為滿足封建統治階級的享樂生活而建造的,在園林布置和造景的藝術手法上有許多共同之處。這些共同之處,構成了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園林藝術。

首先,中國古典園林的園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來建造自然的景色,達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所以,園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還要鑿池開山,栽花種樹,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風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畫為藍本,參以詩詞的情調,構成許多如詩如畫的景。所以,中國古典園林是建筑、山池、園藝、繪畫、雕刻以至詩文等多種藝術的綜合體。

其次,中國古典園林因受長期封建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絕大部分是封閉的,即園林的四周都有圍墻,景物藏于園內。而且,除少數皇家宮苑外,園林的面積一般都比較小。要在一個不大的范圍內再現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是突破空間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間表現出無限豐富的園景。在這方面,中國古典園林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第三,中國古典園林特別善于利用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的各種建筑物,如亭、臺、樓、閣、廊、榭、軒、舫、館、橋等,配合自然的水、石、花、木等組成體現各種情趣的園景。

中國古典園林不僅客觀而又真實地反映了中國歷代王朝不同的歷史背景、社會經濟的興衰和工程技術的水平,而且特色鮮明地折射出中國人自然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演變,蘊含了儒、釋、道等哲學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詩、畫等傳統藝術的影響;它凝聚了中國知識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勞與智慧。

三、東西方園林藝術的相互影響應當看到,東西方園林藝術是互補的,各有所長而難有借鑒。如西班牙庭園深受伊斯蘭園林風格的影響,其布局大多是:以建筑圍成方形庭園,建筑物有拱廊,庭中有水池,庭園內外有樹林。

17世紀至18世紀,英國開始接受中國造園思想。《大百科全書?英國自然風景園》介紹:在《論伊壁鳩魯式的園林》中提到:完全不規則的中國園林可能比其他形式的園林更美。1757年、1772年,英國園林師W?錢伯斯出版了《中國建筑設計》、《東方造園泛論》等著作,他把在中國親眼見到的園林介紹給英國,主張在英國園林中引入中國情調的建筑小品。

中國園林對法國園林也有影響。據說,法國巴黎有20多處仿效中國古典園林的景觀。1670年,在凡爾賽建造的藍白瓷宮,就仿效了南京的琉璃塔。18世紀,法國人從傳教士寄自中國的報告中進一步了解了中國的造園藝術。1774年,在凡爾賽園林建成了小特里阿農花園,該園掇山疊石,修建亭閣,追求天然野趣,被稱為中國式園林。

西方在園林學理論方面自有其系統性和深度,在嚴密規劃方面更有其特色。特別是近代以來大力推廣公共園林,這比東方要突出。

中國園林,在明清時代已受到西方文化影響。清代,在都城郊外修建了號稱萬園之園——圓明園,它是中西園林藝術的融合。園中的山水布置與庭院設計都是中國式的,而大量的雕塑、樓閣卻是西方式的。圓明園雖被八國聯軍毀了,但從殘柱斷梁卻可以看到西方的紋飾圖案,如遠瀛觀、海晏堂、方外觀等都是西式建筑。

篇(6)

提到江南城市園林建筑的傳承與發揚,不能不提到蘇州市特殊的企業家史建華和他的蘇州市新滄浪房地產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工民建筑專業出身的史建華,畢業后長期從事城市建設,更多的是古城保護。從90年代初期建造全國第一個舊城改造與古城保護試點小區――桐芳巷開始,史建華就帶領他的團隊潛心參與蘇州的古建筑保護和利用。

2005年3月,“蘇州古建筑葑湄草堂公開上市進行產權交易”,把史建華推上了風頭浪尖,也因此使他成為中國古建行業“古宅拍賣”的“第一個吃螃蟹者”。葑湄草堂的成功修復使新滄浪房地產獲得蘇州市首筆社會力量保護古建筑政府獎勵金18萬元。這種以頒發政府獎勵金的方式鼓勵民資參與古建筑保護,在全國尚屬首例。

2006年,史建華的發展思路是:“把公司打造成專業從事傳統建筑開發的企業,把產品做成一種精品,做成自己的品牌。”目前,新滄浪公司有留園路姑蘇人家項目、木瀆別墅項目、同里夜江南商業建筑綜合體、震澤的“寶塔街”蘇州老街坊改造等正在同時運作與開發。其中,作為蘇州古典園林別墅項目代表的“姑蘇人家”,2006年6月榮獲第三屆中國別墅節“中國最佳古典私家園林別墅大獎”。

史建華正在組建的“蘇州古典建筑專業團隊”,意在形成研究、開發、設計、施工、裝修等一體化的古建產業鏈,與聯手的5家古建建筑公司,古建材料公司,古建設計公司,共同全力打造“蘇州園林住宅”的民族風景。

作為一名地產商,史建華的人生事業與夢想的追求代表了一代企業家的文化責任和社會使命;對于地產開發企業,新滄浪的成長歷程和發展壯大是蘇州市文化遺產保護理念和城市現代化建設發展戰略的實施見證,得到了市場和社會的高評與認知。

古代私家園林的修復精品――雙塔影園、葑湄草堂

相對于北方的皇家園林,代表江南園林風格的蘇州園林則屬于私家園林。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蘇州在歷史上僅狀元就出過84名,這些名人建造了數量眾多的私人宅院,特別在明清鼎盛時期在蘇州建造的私家庭園就達千所,截止目前僅尚存200多處。名人故居顯示著蘇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至今仍閃耀著奪目的光芒。其中著名的文物建筑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等九處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園林建筑,都是古代的私家宅院。

“雙塔影園”和“葑湄草堂”均是古民居,同屬于蘇州市政府劃定的“控制保護建筑”。也就是說,這些古建筑雖然不屬于文物保護單位,但由于“有相當歷史價值”,故在舊城改造過程中必須享受“準文物”的待遇。這是清代詩人袁學瀾在戰亂后遷入蘇州,購得盧氏舊宅加以整修,因庭院里面不遠處存有雙塔,便題為“雙塔影園”。史建華向記者介紹:“‘雙塔影園’是在37號街坊改造中整體修復的古宅,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500平方米,基本恢復出古宅舊主清末詩人袁學瀾先生描述的‘堂構宏深,屋比百掾’的風貌。改造前的“雙塔影園”有68戶居民擠在一起,基礎設施不全,臟亂差。我們首先把這些居民都搬遷出去,并與相關產權人及房管部門辦理產權交換手續。接著根據文管會提供的資料,查閱古建筑相關主人的生平資料,制定對古建筑的修繕方案后報請文管會審批。方案審批通過后,再請香山古建的建筑施工隊根據傳統建筑的維修方法,對破舊不堪的古建筑進行修繕。從動遷到修復完整歷時四年多,才使之成為最具蘇州傳統特色的建筑代表之一。”

葑湄草堂原為蘇州舊城的一座私人住宅,座落在葑溪之上,臨流筑室,占地0.2公頃,建筑面積1500多平方米,左右通達,結構緊湊,左為住宅,右為花園,是典型的蘇州私家宅邸。新滄浪在維修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文物保護法,以最大限度的保存其歷史信息,盡量保存和使用原構件,對其建筑造型、結構和工藝進行考證和研究,采用了現代工藝,按原建筑進行了落地修建,徹底解決了古建筑的防濕、防蛀、給排水等問題,歷時兩年半。“葑湄草堂”在修葺后,完整保持了原有“三路五進”的整體結構,這是傳統蘇州大型民宅的典型風格,呈現出臨水而建、粉墻黛瓦、斗拱飛檐、庭院清幽的景致。在這些基礎上,史建華還適度調整了天井、圍墻、窗體的比例,增設了門衛、洗手間、廚房、車庫等基礎配套設施,使其更能滿足現代的各種使用功能的需求。在2004年10月修繕后的“葑湄草堂”,一舉榮獲“中國建筑珍品大院”稱號和“中國現代民族建筑綜合金獎”兩項國內地產業最高榮譽。

針對私家宅院傳承歷史文化,史建華用六個字來總結葑湄草堂這一典型的蘇州園林建筑的特點內斂、內秀、內涵。

史建華介紹說:“對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修復完的古建筑,不僅使它的觀賞價值得以重現,如何再現其本身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并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發掘新的價值,才是對古建筑最好、也是最有效的保護。因此,在政策支持的前提下,我要通過多種渠道,找到更多具有相當經濟實力、并對民族傳統建筑有歷史使命的古建筑發揚人,讓他們在今后的歷史開發長河中擔負起保護的責任。和葑湄草堂一樣,散落于蘇州各處的200多所古建筑,也在同樣期待著更多的民間投資商來讓它們獲得重生,使它們能夠一直“傳”下去……”

構建現代中式園林別墅――“姑蘇人家”

史建華會品園、修園,也能造園。造園是對古典園林建筑更好地傳承和光大。

史總說:蘇州園林是集建筑、園藝、書畫、雕刻、詩文、音樂、家具陳設、文物及古玩等藝術門類為載體的綜合性藝術品,體現著中國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表現出人與建筑、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符合“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趣”的美學藝術。這和現代都市人追求住宅區親近自然,生態健康的人居理念相符。若能把傳統建筑中的精華進行發揚,并與現代居住功能相結合,那么這樣的建筑必定會成為優秀的建筑而躋身于當前繁榮的房地產開潮中,而不是被目前的西式風潮所淹沒。他強調:“這是我們住宅開發的一個課題,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是我們企業的價值取向宗旨。”

構建現代中式園林別墅――“姑蘇人家”項目是史建華把古代園林風格與現代都市別墅科技相融合而運籌的現代派蘇式園林住宅,同時也是傳承和發揚古代園林神韻和文脈精神的造園代表作。

史建華介紹:“‘姑蘇人家’項目位

于蘇州留園路69號,屬于留園旁邊的絕版地段,計劃建造20多幢現代派頂級中式別墅,而且每幢各有特色。區別的特點是‘在傳統特色基礎上容入現代功能性的需求,強調把傳統建筑和現代功能融合起來’,做到傳統園林加現代住宅達到以人為本的極盡舒適效果。”

對于“姑蘇人家”的建筑風格在繼承和弘揚傳統之上有六大特點:第一、在設計上保證每套別墅的獨立私屬空間,采用封閉式高圍分隔每戶間私密環境,成為真正私家園林住宅。第二、采用分散式建筑布局與園林環境景觀的自然結合,重現蘇州古代園林特色房在景中,景在房中的優勢。如會客、居住、用餐各區的分隔在滿足功能差別的同時合理利用園林景觀空間。第三、延續傳統建筑的走廊連接各棟通暢交通需求同時體現出建筑與園林的自然結合,讓園林建筑的藝術風格表現為更適合江南多雨的季節特征。第四、園林庭院占地面積與建筑占地面積有一定的比例是江南傳統住宅的特征,更是該項目的重要設計特色。古典園林式的庭院再塑蘇州園林精致細膩的文化內涵。第五,重點突出客廳在整棟傳統建筑中的位置,作為獨立的寬敞向陽建筑及享受中心花園外景。第六、彰顯蘇州派傳統住宅的內斂、內秀、內涵綜合理念。采用園林式景觀的層次設計:山水樹木、花草魚蟲的整體布置及以及磚石木雕、題匾楹聯的蘇派歷史建筑文脈演繹在現代生活中。

史建華補充到:“該項目一期目前已進入精雕細琢、筑榭布局、種花蒔草階段,2007年5月對外公開。同時我更有信心讓“姑蘇人家”成為一個有檔次、有品質和價格均為蘇州最高的中式園林別墅項目,能代表蘇州中式園林別墅項目的頂級水平,讓它成為蘇州日后中式古典建筑史上一個時代的見證物。”

精心鑄造“吳都古建”品牌

“作為人間天堂的蘇州,雖然有著豐厚的古典園林文脈資源,然而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蘇州每年的住宅開發量達3000萬平方米,可有歷史文化特色的連1%都不到。”史建華對于近年涌現中西式風貌的現代建筑比比皆是,體現蘇州本土傳統特色的建筑卻寥寥無幾的現象深感遺憾。

篇(7)

下面就來談談《蘇州園林》是如何綜合使用多種說明方法的。

一、多處比較,突出特征

在介紹蘇州園林布局的時候,作者使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把蘇州園林跟古代的宮殿、一般住房進行比較,一個絕不講究對稱,一個講究對稱,“東邊有了一個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邊決不會來一個同樣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樣的回廊”。這樣一比較,蘇州園林不對稱的布局特點就更加鮮明了。文中介紹園林中的花草樹木,“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既是比喻,又是跟外國花園相比較,寫出了我國傳統的審美觀點,表現了中華民族的特有風格。在介紹蘇州園林建筑物的色彩的時候,又與北京的園林相比較,“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梁和柱子以及門窗欄桿大多漆廣漆,那是不刺眼的顏色”,突出了蘇州園林色彩的清淡。在多重比較中凸顯了蘇州園林各個方面的鮮明特色,讓人印象深刻。

二、妙打比方,增強情趣

在布局構思時,作者使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把整個蘇州園林比喻成一幅完美的圖畫,從而讓讀者在閱讀文章時產生“人在畫中游”的審美錯覺。在介紹蘇州園林不講究對稱的特點時,作者又用圖案畫和美術作比喻,強調蘇州園林在布局上所追求的是自然之趣:雖為人工建造,卻盡量任其自然,不露斧鑿的痕跡。這又提醒讀者應如何進一步欣賞蘇州園林,欣賞“這本畫冊”。

三、恰當引用,豐富內涵

在寫夏秋季節荷花或睡蓮開放,游覽者觀賞池沼里養的金魚或各色鯉魚時,作者引用了《漢樂府?江南》里的詩句:“魚戲蓮葉間”。短短五個字便勾勒出一幅富有情趣的圖畫,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

四、善于分類,條理清晰

作者還使用了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使得宏大的蘇州園林的每個景點都有條不紊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作者在總述園林特色的7段(3~9段)文字中,分別從建筑布局、假山、池沼、花草樹木、花墻和廊子、角落、門窗、顏色等方面介紹了各個景點,使我們對蘇州園林的全貌有了完整具體的印象,為我們提供了鑒賞蘇州園林的角度和線索。

【延伸練習】

篇(8)

游園從古至今一直是中國人的休閑娛樂方式,從一人之園到民眾共享,園林一直是中國人日常休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隨著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蓬勃發展,在當今社會,大眾更愿意尋找現代景觀園林中古典園林的足跡,品味中國景觀園林中的藝術特色。

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藝術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的自然審美旨趣,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光輝的藝術成就,是人類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出的境界獨到、風范高雅的工藝造物。它深浸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內蘊,沉靜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學風范,代表著中華民族內在的精神品格。

一 中國古典園林與現代景觀園林對比

1、造園思想

中國古典園林深受道家學說哲學思想和美學思想的影響,強調“師法自然”,講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尤其在私家園林中,由于作為園主的官僚世大夫們既期望城市中對物質生活的享受,又希望 寄情于山水之中。因此,園址絕大多數都在城內,與住宅緊挨在一起。在這樣有限的基地環境中,在高墻大院之中,古代匠師們通過高超造園技藝和創造手法,在“咫尺山林”內再現了大自然的美景,達到了“小中見大,以少勝多,鬧中取靜”令人陶醉的效果。

與此同時,中國古典園林的發展,也留下了淳厚豐富的園林文化。當人們表達渴望追求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望時,用山水詩、山水畫寄情山水。而中國古典園林中大量的楹聯、匾額、雕刻、碑石、文學、書畫、音樂等不僅表達著中國古代道家學說的哲學理念、

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意識和審美情趣,還表達了古代造園思想自外而內、渾然一體的設計理念,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底蘊。

而現代景觀園林則深受“維理”學說的影響,即強調理性對于實踐的認識作用。其風格為規則式幾何園林。一

方面完全講究人工美和幾何美,形勢上的對稱均衡,另一方面則運用相關科學技術,保護自然和利用自然。造園思

想上,與中國古典園林形成強烈的對比。

2、空間設計

中國古典園林講究“因地制宜”、“法無定式”、主要通過山水、建筑物和動、植物,運用借景、對景、分景、隔景等多種手法來組織空間,從而形成應對不同需求的空間形式。另外,在空間與空間的結合部,例如,邊界空間的構成、內外空間的流動、層次空間的景深和序列空間的組織等方面,也表現出中國古典園林特有的空間曲徑通幽,曲折變化。(圖1)

而現代景觀園林則講求軸線性幾何布置,以建筑作為作為主景基準, 采用直白、理性的表達手法,確定園林的主軸線,而后再以其他景觀要素衍生出相對應的副軸線,強調軸線點、對稱、均衡比例,使得整個園林體系都在建筑的隱形控制中。(圖2)

3、景觀配置

所謂傳統園林“園必有水,水必居中”―――主要景物都圍繞著水面來布置,既能控制視距,又能如鏡映景,給園林增添活力。

中國古典園林是自然山水式園林,園中多以自然山水為主體,配以適當的植物,崇尚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含蓄、委婉。山石采用太湖石,講究“瘦漏透皺”等特點,神似真山;植物配制形式多樣,講究季節性、地域性及文化寓意,注意植物的自然美,意境美,韻律美,除采用孤植、對植等形式外,還有一些規律性的做法,如高山栽松、岸邊植柳等常采用古典園林植物配置手法;園林之水,園以水活,水富神韻,講究水型美、水聲美,動靜相映、曲折多變。整體表現出中國古典園林的內向性格。

現代景觀園林則以采用建筑、雕塑、植物和人工噴泉作為主要造園要素,表現出以建筑為中心的發散式的外向性格。植物配置常常修剪為人工性很強的幾何圖案,為了陪襯建筑、雕塑、噴泉。噴泉則作為現代園林中水的主要形式,幾何圖案的水池配以水柱、跌水等,

4、建筑群體

中國古典園林的匠師們精心設計之中,為了使其成為可望、可行、可游、可居之地,在園林中精心設計建造了各種相應的建筑,如廳、堂、軒、館等。但是,園林中的建筑不但不能壓倒或破壞主體,而且應該突出山水的自然,力求達到自然與建筑的有機融合。

而現代園林中的建筑則總領全局,建筑偏歐式風格,一般位于園林的中軸線上或者是較為顯眼的位置。

二 中國現代景觀園林受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

中國是有著悠久文化底蘊的國家,隨著人們對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高,在中國現代園林的發展中,人們漸漸意識到中國古典園林的重要性,中國現代園林在喧囂的城市中,更加呼喚自然,人們都懷著渴望中國文化、山水畫的美好愿望。因此,中國現代園林在發展中受到中國古典園林的多方面影響,去粗取精,探索中國現代園林特色的發展之路。

1 、造園思想影響的體現

中國人從小接受的文化教育是對中國古代文人思想、對中國山水的崇拜。因此,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發展肯定離不開中國古典園林。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現代園林設計的靈感之源,其造園的思想精髓是現代景觀園林設計的夯實基礎。雖然中國古典園林的某些形式與某些觀念可能已經不符合現代化高速發展的要求,但作為一門藝術成就,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表現手法,高超的藝術涵養,是現代景觀園林學習的精髓所在。

在這個方面,中國現代景觀園林很多時候過于強調唯理思想,而忽視了歷史流傳至今的文化內涵,園林在豐富現代生活方式的同時,也同時承擔創造民族文化,喚醒后代對中國文化、園林思想的進一步理解與思考。隨著中國現代園林景觀的進一步發展,設計師開始考慮人性化空間,考慮“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思想,考慮中國現代園林景觀承載的時代意義。就此,涌現出一批優秀的中國現代園林景觀項目。

當今中國現代園林景觀崇尚“新中式”景觀設計,即是傳統中國文化與現代居住生活時尚品味需求相結合,以中國人特有的中庸之道出發,內斂沉穩的融入現代設計語言,為現代空間注入孕育文化的中國古典情韻。它不是純粹的元素堆砌,而是通過對傳統文化的認識,將現代元素和傳統元素結合在一起,從現代需求出發,設計出適合中國人的安靜、祥和,可以盡情體味寄情山水的快樂,品酒吟詩的情趣,回歸自然、體味自然的現代生活環境。

2、空間設計影響的體現

中國現代景觀園林追求服務大眾,休閑娛樂,而且隨著城市中高層建筑的增多,觀賞者要求觀賞視野擴大并從多角度欣賞現代景觀園林。在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需進考慮公眾的安全,疏散問題以及與建筑的協調配合,空間的開敞性、公眾的參與性和私密性要求等多方面因素。因此,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空間設計與中國古典園林相比有所變化,但也深受中國古典園林的影響。

中國古典園林講究“因地制宜”,“法無定式”,在邊界空間的構成、內外空間的流動、層次空間的景深和序列空間的組織等方面, 堪稱世界園林空間組織的典范。

最后,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應該借鑒框景、障景、抑景等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運用現代的景觀元素,來營造豐富多變的景觀空間,以達到步移景異,小中見大的景觀效果。

3、景觀配置影響的體現

中國現代景觀園林景觀配置設計中,植物種植以自然型與修剪整齊的植物配合使用,且采用孤植、對植、列植、叢植等形式外,還有一些規律性的做法,形成不同的植物配置層次。另外,植物與水體的配合,石頭限定的自然水面空間,假山、池沼的配合和花草樹木的映襯等景觀配置,營造出景觀的層次性。例如,萬科第五園,以竹為基調,配以連翹、雞蛋花、水石榕等,營造寧靜、飄逸的氛圍。在售樓處近處的竹子與中景的雞蛋花及遠景用規則種植槽限定的水生植物,構成遠、中、近層次豐富的景觀空間。

同時,盆景、盆景、盆栽等形式也是中國在古典園林對現代景觀園林,甚至是對現代生活的影響。曾經的室內室外、廳前屋后、軒房廊側、山腳池畔,如今,已進入各家各戶的庭院和陽臺空間,花臺已演變為現代的花壇、花境等形式。此外,現代景觀園林的植物配置由于設計手法的更新和植物配置多功能的要求,使植物配置形式有在平面和立體空間層次的營造上和常綠與落葉植物的搭配,使得現代景觀園林更加豐富。

其次,中國古典園林中在疊山理水方面對中國現代園林的影響。古人寄情于山水之間,很多私家園林與主人個人的性格志向有著緊密的聯系。

4、建筑群體的影響

中國古代園林除了有自然的趣味,還有密集的建筑,廳、堂、軒、館等。這些建筑力求達到自然與建筑的有機融合。在使山、石、水、植物和建筑之間協調融合時,順其自然、追求大趣,使人與自然十分和諧地溶入建筑環境之中,讓人們雖然身處有限的人造環境中,卻能夠感受到一種先天環境的無限情趣。然而,在現代城市中,建筑大都成為高樓大廈,建筑的龐大體量已經不足以淹沒于景觀園林之中。但是怎樣能夠很好的融合協調,使得建筑生在其中,并不破壞景觀園林的情趣,仍然是中國現代景觀園林中需要追求的天人合一。

結語

中國古典園林是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精神所在,其造園思想精髓、空間設計的巧妙手法,景觀配置的多樣性、層次性,建筑生在園中的幻龍點睛作用,都是是現代園林設計的需要學習和借鑒的中華民族園林寶庫。中國景觀園林設計師應該積極地進行探索、研究中國傳統園林,置身其中,不僅僅是學習其造園手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文化修養,以更好的吸取她的造園精髓,保留其“人與自然的和諧”、“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思想。于此同時,要深入挖掘古典園林的現實意義,深入理解中國古典園林對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發展的影響,將其造園思想、造園手法、造園要素、空間布局形式等應用到更廣闊的領域,對中國現代景觀園林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金柏苓. 理解園林文化。 中國園林, 2003 (4) : 51 - 53.

[2]周志議、龍春英、江婉平.淺談中國古典園林藝術虛實論,2007.35(6)

篇(9)

1.皇家園林與私家園林的對比

中國古典園林可分為皇家園林、私家園林、寺廟園林。其中現存代表性的私家園林有蘇州網師園、拙政園、留園,揚州個園,無錫寄暢園,皇家園林有北京的頤和園、圓明園,承德避暑山莊等。傳統園林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與自然相結合的形體環境,其構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筑。它是多種藝術的綜合體,反映著傳統哲學、美學、文學、繪畫、建筑、園藝等多門類科學藝術和工程技術的成就。中國園林特征(1)布局自然,將人工景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幾何圖形較少,因些不會有死板的感覺。(2)造景手法獨特,在園中會有處處是景,面面是畫的感覺。(3)園中層次分明,有一種曲徑通幽之感,正如照相時的景深效果一樣。(4)運用各種配景技巧,如借景,錯景,將遠近景錯落有至的組合在一起。如園林中墻面上的漏窗,并不是簡單地為了墻面本身裝飾、好看,而是要產生似隔非隔的情景,以便增加景深和層次,創造更豐富的空間效果。(5)將多種構成形式要素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如山、石、水、建筑等。

2.現代景觀更多的提倡生態學理念

中國現代景觀設計發展相對滯后,但是當下是一個多元發展的時代,信息、交通十分便利,地球早以被形象的稱為“地球村”。中國現代景觀的發展也脫離不了時代的特征。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快,導致城市生態問題日益加劇。人類在建設自己家園的時候,由于過度地開發和建設,自然環境大程度的遭到了破壞,使生態結構合理性下降,使得生態不斷惡化。人們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從面現代景觀設計開始對生態保護進行分析與理解,把目光更長遠的投向持續發展,生態環保理念中來。在積極尋求對策和不斷探索的過程中,進一步拓展和豐富著“人居環境”概念的外延和內涵。因此,如何處理好發展與生態的平衡是人類需要深思的課題。中國現代景觀設計與古典園林的其他區別:(1)現代景觀更多的是面向大眾,不同于古典園林那樣只為身份地位顯赫的少數人服務。現代景觀更多的滿足游人休閑娛樂、欣賞及使用等功能。(2)傳統融合,結合地方特色,傳承文脈精神。從文主義的影響,如考慮人們與生俱來的親水活動,滿足精神需求。(3)新材料、新技術的發展為現代景觀提供了傳統園林無法PK的元素。如多種質感表現、透明度及照明效果等都是古典園林所望塵莫及的。現代景觀設計強調以人為本,人類是景觀設計規劃的主要服務對象。現代景觀的發展為人類生存環境的提高起到了諸多意義。如生態意義、文化意義、審美意義等。

二、中國建筑形式之變革

1.墻倒屋不塌之說

在世界建筑體系中,中國古代建筑是源遠流長的獨立發展的體系。該體系至遲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風格優雅,結構靈巧。中國古代建筑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原始社會、商周、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遼金元、明清7個時期。直至20世紀,始終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結構和布局原則,而且傳播、影響到其他國家。河北趙縣安濟橋(趙州橋)建于7世紀初的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單拱石橋,比西方出現同類結構要早700年左右,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中國傳統古建筑采用的是木結構的框架,建筑特點是抗震、易采伐、施工。木結構連接處用榫卯聯接,當地震時,其聯接處較有彈性,因此不容易斷裂。因此中國古建筑具有“墻倒屋不塌”的特點。獨特的木結構造,以立柱和縱橫梁枋組合成各種形式的梁架,墻壁只起圍護、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載,斗栱結構形式。木結構的缺點是易燃、易腐,中國古代好多建筑喪失在大火之中(阿房宮)。中國古建筑與西方建筑相比個體體形不大,但是中國古建筑以院落群體的形式龐大為特色,如北京的四合院,紫禁城。中國古建筑在外形設計上具有“大屋頂”的明顯形式。屋頂體積碩大,房屋越大,屋頂也就更大。但由于曲面的造型樣式使屋頂不會太笨重。中國古代建筑的特點是:(1)通過哲學理論、道德規范和政治制度來要求建筑的形式,真正的建筑學理論很少。以儒家傳統的禮制思想作為建筑創作的主要思想,以玄學、風水之說作為補充。(2)標準化的建筑個體通過建筑空間的組合來表達個性,適應多種使用功能的需求。建筑群體的布置是傳統建筑藝術的精髓,處處反映著時間和空間結合的理性思維方式和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3)以象征主義手法表現特定的主題。真有固定意義的象征符號如園林體現意境、宗教體現世界觀、宮殿體現政治制度等。

2.中國現代建筑,實現建筑的偉大復興

篇(10)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1中國園林文化

1.1中式園林特色

中國是世界三大園林發源地之一,園林文化歷史悠久,形象典雅而精致,中國園林的最大特色在于其造園手法,“雖由人做,宛自天開”,與大自然交融的同時,也體現了濃郁的人文修養。“園”,游息之所也;“林”,樹木叢生者。“園林”二字,將山水花木、文化意境、亭臺樓閣收容于一體。

中國園林,多運用借景與對景,講究“步移景異”,對景物的安排、游賞的位置進行巧妙設計,這是區別與西方園林的最主要特征。

1.2中國傳統文化意境

意境是中國傳統美學的重要范疇,同時也是中國古典園林的美學靈魂。意與境乃虛實相生,意勝的“有我之境”注重以我觀物、得意忘象,這構成了園林文化的主觀色彩;境勝的“無我之境”則為以物觀物、暢神怡情,在營造中運用技藝發揮景物。園林中的意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造園者賦予園林景觀的詩情畫意、名士大雅及民俗風情。游園觀景,游人觸景生情,這不僅源于景致本身,更與游賞者本身的情致、修養緊密相連。

2蘇州園林特色

蘇州沉淀了厚重的吳文化底蘊,園林建筑在此間應運而生,形成蘇州獨有的人文特色。此地既有煙波浩淼的氣韻,又有小橋流水的詩意;明麗如春暖花開,空靈似湖光山色。蘇州的地靈化生出才俊雅士的人杰,人們在此地以自然景觀為背景,以縮景為手法開墾園地,辟造出其獨特的古典園林景觀。

2.1蘇州園林中自然景觀的運用

白居易的《草堂記》有言:“覆簣土為臺,聚拳石為山,環斗水為池。”蘇州園林充分體現了其表現自然美的主旨,主張因地制宜、相地合宜,利用地勢特點進行營造。

通過對《園冶》的解讀,總結出各地形地勢的治理方法:山林地,最具變化妙趣,可奪天然之工進行鑿水、開麓、建筑;城市地,應尋僻靜之地,隱于市井,曲徑通幽;村莊地,可經營田園生活,柴門籬落,畎畝桑田;郊野地,應利用平坦山地,聚林、通源,頗具野趣;傍宅地,運用宅邊或后院的空隙葺園,用以迎客、護宅;江湖地,可建水榭、亭臺于濱岸,賞煙水云山。

就技法來說,“借景”使得自然景觀與園林景觀相互滲透。將園外美景進行裁選,收納到園林中來,這稱為遠借;用一處景致映襯另一處景致,這稱為互借。

2.2蘇州園林的造園技藝

縮景造園是一種小中見大的營造手法。蘇州園林通過營造技藝承載天然之景與人工之趣,營造建筑、疊山選石、栽種植被、整治水系、布置園路,造成園林中曲折多變、虛實交錯的景觀藝術效果。

(1)營造建筑。

園林中的建筑分為門樓、堂、齋、室、房、館、樓、臺、閣、亭、榭、軒、廊等,有大者壯觀,有小筑別致,依其形態氣韻進行營造。

層閣重樓高聳云霄,磅礴氣勢給人帶來震撼;奇亭巧榭傍水而筑,秀致安靜,為人提供休憩之所;長廊在于曲直高低,制造縱向的視覺變化;小屋圍墻在于虛實隱現,注重建筑與自然內外滲透。

(2)掇山選石。

掇山,即開鑿巖、巒、洞、穴、壑。一方面,山巖遠近不一,形成其虛與實的景觀變幻;另一方面,自成蹊徑,以不同角度為人們呈現步移景異、柳暗花明的視覺感受,時而開朗時而隱蔽。

選石,須費人工造就奇石,層疊堆砌,拙精各異,自成一片小景。

(3)栽植花木。

植被按景觀用途有園景樹、庭蔭樹、花果灌木之分,按觀賞效果有賞花、賞葉、賞果之分。

造四時之景,應注重植被的色彩搭配、高低錯落,考慮氣象的季節轉換、晴雨變化。春有紫藤似霧,桃花如霞,青青翠竹,飄飄白絮;秋有金桂飄香,銀杏飛黃,落梧紛紛,碩實累累;夏有石榴緋紅,芙蓉連碧;冬有梅香隱雪,青松傲霜。

(4)通源理水。

正所謂“石令人古,水令人遠”,多半時候,造園者往往將水與山石結合起來。靜水之秀,有的布置山石,注水成小池;有的是在池上理山,成一片微型的湖光山色。動水之靈,有的在石上鑿眼,泉流過隙;有的將山石做成上大下小,水幕飛落,便是一川小小瀑布。

另外,水系也可獨自作為一個單元。既可做成小池、深潭,憩于亭臺,靜賞鯉魚游蓮、清水涵月;也可塑造水平如鏡的湖景,于水榭感受湖風輕拂,坐一葉漁舟,看荷花映天,山色空。

(5)辟徑鋪路。

蘇州園林中的園路布置很有講究,廳堂大廳中鋪地運用磨磚,小徑彎路多用亂石,庭院中多用連疊的鵝石拼造花紋。

2.3蘇州園林的人文感受

蘇州園林是姑蘇歷史文化的產物,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

園林景致豐富,每個點看到的都是不同的畫面;同時人們在游憩中,又會因各自的性情、經歷而有所不同的見解,這使得景觀帶給人們的意境美更加瞬息萬變。另外,園景寄托了美好的寓意,也包含精深的歷史文化信息,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國江南民俗寶貴的實物資料。

3對蘇州園林的分析及感受

3.1蘇州園林實例分析

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為蘇州四大園林,共同構成蘇州園林的古韻沉淀,又各有其特色,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的園林建筑藝術風格。

(1)滄浪亭的獨特之處在于其造園藝術。以山林為核心,全園以蔥翠竹景為特色。全園漏窗圖案花紋無一類同,五百名賢祠中嵌594幅與蘇州歷史有關的人物平雕石像,體現其構作之精巧、文明之沉厚。全園布局自然和諧, 手法得宜。

(2)“獅子林”,顧名思義,園內石峰多狀如獅子。掇山奇絕精巧,逐水靜而生動;鑿池回環曲折,倒映廊柱飛檐;樓臺錯落有致,隱現于山林。林間奇獅之態壯觀,使得整個園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頗具古韻之真趣。

(3)拙政園整體特色是以水為主。靜水如清池,閑雅而曠遠;動水如泉流,蜿蜒而深幽。以窗為主體的建筑,在環境中主動消退,與景觀相融;從屋內透過格子窗,可觀四時景致疏朗。整個園林似浮于水面,寧靜淡雅,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筑風格。

(4)留園經時代更迭,于今日已呈富麗堂皇之態。“建筑”是留園的一大亮點,結構式樣為清代風格,在景觀中虛實交融,疏密錯落,別具一格,收放自如。其建筑數量在蘇州園林內為最多,營造手法也最為精湛。整個園景明媚如畫,精妙絕倫。

3.2園林的本意

在當下,封存身體、放松精神、訓練感覺,這是園林的本意。生活于現代都市,我們也可以將園林的造園手法和意趣用于我們的生活、構筑當中。

園林堪稱是一種虛擬藝術,其意境給人帶來一種發現生活的新鮮感,為居住者或觀賞者創造嬉戲、游憩的意趣,為日常枯燥的生活注入一股清新之流,使人身心得到放松和活躍。這種異質文化用于現實中,即打破因循守舊的都市格局,卸下條條框框的門和非承重墻,從按部就班的生存模式中解放出來。

大隱于市,將這樣的意境帶入我們的生活方式和設計構筑當中,使人培養出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獨到的審美品位。在靜謐中沉思,在游嬉中領略,得到意識情感上的滿足感,為自己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構造一個相平衡、相融通的橋梁。

參考文獻

[1]計成.園冶「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9

上一篇: 發改委經濟責任審計 下一篇: 數學與應用數學的重要性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长视频 | 日韩一本之道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另类婷婷久久 | 一级Av中文字幕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 | 日本免费三区激情视频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