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21 16:44: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貿市場體系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1母豬肉銷售渠道不暢
我國是生豬養殖大國也是豬肉消費大國,養殖量和消費量占全球一半左右。我國種豬年均存欄300-350萬頭,按照20%年更新率,每年有60-70萬頭種豬淘汰出欄,產生豬肉10萬噸左右。有資質加工母豬肉的大型肉品生產企業考慮對品牌的不利影響,不愿意公開收購母豬肉。其他肉品加工企業又難以獲得穩定的供貨信息渠道。
1.2法律意識淡薄
根據國家標準GB/T9959.1-2019(鮮凍豬肉及豬副產品)規定:種公豬、種母豬、晚閹豬屠宰后不得用于加工無皮片豬肉;以種公豬、種母豬、晚閹豬為原料的片豬肉不得用于加工包括分割鮮、凍豬瘦肉在內的分割豬肉。因此農貿市場母豬肉混雜銷售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三項“禁止生產經營其他不符合法律、法規或者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之規定。由于豬肉攤販大部分來自農村或城市下崗人員,文化程度偏低,法律法規意識淡薄,對違法行為認識不到位。
1.3私屠濫宰時有發生
由于私屠濫宰能夠逃避各種稅費和檢驗檢疫,屠宰成本低,豬肉價格遠低于定點屠宰場肉品價格。而且私屠濫宰一般比較隱蔽,流動性強,不易發現。商販為謀取更高利潤而私自屠宰生豬或從私屠濫宰戶那里購進未經檢疫的生豬產品進行銷售。
1.4市場管理缺位
農貿市場攤販一般進場時間比較早,而且數量龐大,市場舉辦方往往因為管理力量不足,對進場銷售的生豬產品不能及時查證驗物,配備的檢驗設備和檢驗人員不到位,抽樣檢驗未將母豬肉納入檢測范圍。
2對策建議
2.1搭建母豬肉交易專門信息平臺
將有資質加工種公豬、種母豬、晚閹豬豬肉的肉品加工企業信息到專屬信息平臺,肉品加工企業實時需求信息,方便各地屠宰場或中間商產銷對接,暢通母豬肉銷售渠道。
2.2強化生豬屠宰監督管理
對需要屠宰的種公豬、種母豬及晚閹豬,生豬屠宰企業必須在查明每一批肉品準確去向的前提下方可屠宰,并在胴體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上標注“晚閹豬”。
中圖分類號:F0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2-068-03
為構建一個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管理科學、文明度高的城區農貿市場傳導網絡,更好發揮農貿市場在城市發展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徹底解決市城區農貿市場布局規劃不合理、市場容量小、基礎設施老化嚴重、經營方式落后等突出問題,筆者對河南省濮陽市城區農貿市場進行了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及建議報告如下:
一、濮陽市農貿市場基本情況
濮陽市城區上規模的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兩個,即王助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金三角蔬菜批發市場。總營業面積大約10萬平方米,從業人員1000多人,共有固定攤位400多個,年交易額10多億元。這兩個批發比較上規模,是市城區農產品、蔬菜的主要流通場地,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市城區一般規模的農貿市場共有27個,其中華龍區轄區14個,高新區轄區3個,油田主管10個。年交易額近8億元。主要分布在經濟相對活躍,人口相對集中的建成區。市場總營業面積16萬平方米,共有固定攤位6000個,從業人員約4萬多人,年交易總額12億元。另有馬路市場37處,年交易額7000萬元。二、濮陽市農貿市場的現狀與特點
(一)運營模式商業化濮陽市城區現有的27個農貿市場大都是集體或民營的市場,均采取商業化的營運模式。民營投資和集體開辦的市場都有較強的逐利性,把效益最大化作為第一要務,勢必導致重收費輕管理等現象泛濫。在這種商業化的模式下,市場經營主體缺乏管理,職責不到位,沒有盡到一個市場管理者的責任。很多農貿市場的商品交易沒有明確的管理辦法、交易規則和質量安全要求,市場經營主體對市場物業、車輛和衛生及治安、消防等方面管理手段缺乏、力度不夠、措施落實不到位。經營理念不夠明確,管理方法簡單,沒有超前意識,沒有形成市場特色和品牌,市場管理不夠到位,特別是市場中熟肉制品、豆制品和鮮肉等質量堪憂,在質量和衛生上沒有任何保障,給人民的健康帶來危害。
(二)開辦主體多元化由于市場機制的內在作用,濮陽市農貿市場投資主體已呈多元化格局,分別由政府投資開辦、油田各社區開辦、民營開辦、小區物業開辦、自然形成等形式組成。城區27個農貿市場中:油田各社區開辦6個,占22.2%。民營開辦8個,占29.6%。村集體開辦8個,占29.6%。小區物業開辦1個,占3.7%。政府投資開辦僅4個,占14.9%,且大多是與個人或村集體聯辦。開辦主體的多元,各自為政,讓全市農貿市場管理工作很難有統一的管理標準,農貿市場登記、農產品質量追溯、食品安全管理等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很難落到實處。
(三)市場設施陳舊化濮陽市城區27個城區農貿市場,大多建設于建市初期,普遍存在市場規模小、檔次低、消防設施不完善、基礎建設水平不高等問題:大部分農貿市場為鋼架棚式結構,沒有經過設計部門設計,市場業主根據以往經驗搭建大棚,建設極不規范,使用的鋼材也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檢測,有的材質達不到要求,有的銹跡斑斑,腐蝕嚴重,開始滲漏,極易發生安全事故;市場內部分區不合理,生肉熟食沒有區分,蔬菜干菜沒有區分,生擒屠殺沒有區分,通風、采光沒有達到國家標準,排污通道不通暢;市場電線有私拉亂扯現象,電線未穿管,使用不規范,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部分的農貿市場沒有配齊配足消防安全設施,極易發生火災;還有的垃圾處理容器不足,導致市場衛生難以維持;經過近30年的運營,市場硬件設施進一步老化并且臟亂差現象嚴重,有部分市場已經無法正常運營。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近年來,濮陽市著力打造豫北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冀魯豫三省交匯商貿物流中心,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鄉一體步伐加快,作為城市文明窗口的公益性農貿市場建設,卻明顯落后于城市其他基礎設施建設。濮陽市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工作存在許多問題與不足,與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極不協調。具體問題與原因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規劃布局不合理,與城市發展不相適應隨著城市逐漸發展,新建的高樓林立,寬敞的馬路干凈整潔,但是農貿市場還是建市初期建成的那幾個市場,與城市的發展格格不入,農貿市場整體分布上的不合理現狀日益突出,與城市發展不相適應。我市城區農貿市場建設規劃沒有做到與城市建設同步推進,與周邊居民生活不配套。農貿市場主要分布在原來的老城區,一些區域農貿市場布點甚至出現真空地帶,如市城區中原路一線,綠城小區、泰和花園、綠洲風景等等住宅小區迅速建成,居住人口急劇增長,但這一區域農貿市場攤販僅幾家,攤位有限,所以就滋生了城區馬路市場,在人口比較密集的小區門口,三五成群,或是沿街擺放、或是放在簡易車棚之上,不僅商品不能保證質量,還嚴重地影響交通,一到上下班時間,交通擁堵,極易發生交通事故,帶來安全隱患,極大地影響市容市貌。在有限的攤位內,蔬菜販賣處于半壟斷狀態,蔬菜價格居高不下。一方面是菜賤傷農,賣菜難;另一方面是菜貴傷民,買菜難。
(二)缺乏統一管理,農貿市場發展滯后一是缺乏統一管理主體。由于開辦主體多元化,各自為政,有政府投資、社區投資、企業投資、民營自辦、自然形成等等形式,導致經營管理多元化,缺乏統一的管理主體。二是缺乏先進管理理念。大部分市場責任主體還停留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上,缺乏服務創新理念,只關心市場房屋、攤位的租賃情況及租金的收入情況,對各經營戶的商品質量、服務態度、經營情況等并不太關注。假冒偽劣、有毒有害商品、,欺行霸市、短斤少兩等現象時有發生,使市場信譽降低。三是缺乏統一專業化培訓。當前濮陽市從事農貿市場管理的人員管理水平和經營者的素質良莠不齊,缺少對這些人員的統一專業培訓,應該就農貿市場的性質、社會責任、存在的問題、市場管理的重點難點、市場的食品衛生安全管理、環境衛生、市場規范和秩序等方面問題進行統一專門培訓,確保市場管理者、經營者素質同步提升,全面提高全市農貿市場的管理水平。
(三)市場設施陳舊落后,建設水平不高目前濮陽市城區農貿市場大多興建于建市初期,普遍存在建設標準低、設施老化嚴重等問題:一是大部分農貿市場為棚式結構,攤棚搭建不規范,攤位簡陋,因年久未修、材質達不合格,支架銹蝕嚴重,大棚滲漏,極易發生安全事故。二是在布局、通風、采光、排污等方面普遍先天不足,生熟混雜、干濕不分、污凈不分。三是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管線安裝混亂,部分農貿市場沒有配備消防設備、消防安全通道和垃圾處理設施。四是食品安全檢測設備及冷凍設施缺乏,消費者購物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四)政府資金投入不足,公益性不明顯市場經營應由市場機制的內在作用調節,而農貿市場建設是民生工程,是公益性事業,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純市場化運作難以推動其良性發展,應由政府主導,突出公益性。農貿市場建設發展嚴重滯后于城鄉經濟社會的發展,其公益性沒有更好的體現。自建市以來,濮陽市財政政策對農貿市場投入較少,只有建市初期政府投資興建的幾個農貿市場外,其他的投資幾乎為零,致使全市農貿市場建設、升級改造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導致馬路市場泛濫,安全隱患突出。如果不加大政府的公益性投入,濮陽市農貿市場安全隱患將更加突出,馬路市場將更加猖獗,市場網絡將逐步萎縮,無法滿足城鄉發展要求,阻礙城鎮化發展的步伐。
(五)缺乏激勵政策,市場主辦單位積極性不高目前,濮陽市對農貿市場的建設與管理缺乏相應的激勵政策,至今尚未出臺相適應的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辦法,導致社會資本對這項公益事業投入的積極性不高。各級政府對農貿市場特別是社會投資市場,除了城市創建、救災補損、排除安全隱患等特殊情況外,極少關注,創建時撥付的少量資金投入到部分市場,其中部分又被用來保持市場的基本運轉。同時,由于農貿市場建設投入大、回報慢、效益低,如果再缺乏相應的激勵性政策,根本不能吸引到社會投資。
(六)部門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協調,市場監管機制不健全一是管理不專業。除市場發展中心作為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在管理少量市場外,其余大部分市場均由主辦單位自行管理。市場管理專業性不強,受利益驅使,大多市場主辦方重利益輕管理,市場基本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食品安全問題、市場衛生保潔問題等層出不窮。二是責權不統一。2000年,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工商行政部門進行體制改革,省以下實行垂直管理。改革的目的是:實行管辦分離,減少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確保工商管理部門公正執法,以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將原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自辦和聯辦的市場整體移交給地方政府管理,包括資產、債務、人員等。2001年地方成立了市場發展服務中心,中心為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但是自從分離后,地方政府沒有賦予其相應的行政管理職能,市場發展服務中心無權無職依法履行對全市農貿市場進行統一管理。具備行政職能的相關單位又不能做到全天候巡查,這就導致了農貿市場治理工作陷入了“迎檢期間都來管,迎檢過后就反彈”的怪圈。
四、對策與建議
農貿市場在滿足人民群眾日常生活需要、活躍經濟、促進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其他商業設施的功能相比,農貿市場不僅具有一定的社會性,而且還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因此,要充分考慮農貿市場公益性,堅持與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改造提升農貿市場檔次,推進文明城市建設。我們通過借鑒周邊地區把農貿市場建設作為具有公益性的民生工程來抓的成功經驗,結合濮陽市實際,農貿市場的建設與管理應按照“立足實際、方便群眾、便于管理、提升品位”的總體設想,通過提升改造一批現有的農貿市場市場,建設一批有一定規模的農貿市場和便民菜店,取締馬路市場,初步建立起與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相適應、布局合理、結構協調、功能齊全、競爭有序的農貿市場體系。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盡快編制高起點、高標準的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市場建設,規劃引領,規劃編制是抓好農貿市場體系建設的第一步。建立以批發市場為龍頭,中心市場為骨干,社區市場為補充的三級農貿市場體系。要以現有市場為基礎,按中心城區發展的要求,分三個級次重新調整城區菜市場布局。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布局要以王助農產品批發市場、金三角蔬菜批發市場作為依托,體現大規模和專業化的特色。城區中心農貿市場的設置布局要充分考慮地理位置、人口密度、覆蓋范圍和服務對象。新建城區應適應小區發展快速,人口增加急劇對農貿市場的需求,建議在新建城區范圍內統籌編制農貿市場規劃。通過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使城區農貿市場市場與城鎮化進程同步發展,根據商務部關于農貿市場規劃標準:每萬戶居民擁有菜市場建筑面積不少于3000平方米的要求。建議安排專項編制經費,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家編制全市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確保規劃編制高起點、高標準,使之與濮陽市城鄉發展要求相適應。
(二)盡快出臺農貿市場建設和市場管理辦法農貿市場管理法規是農貿市場體系建設的重要保證。濮陽市城區農貿市場根本沒有統一的市場管理的法律法規及各種規章辦法,導致在市場管理中沒法可依,存在一系列問題。建議盡快出臺《濮陽市農貿市場管理辦法》,使農貿市場管理有法有規可依。實行領導小組備案制的管理措施,成立濮陽市城區農貿市場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負責全市農貿市場規劃建設的前置審批,對城市建設和以拆促建、大型住宅小區建設和重大房地產開發項目進行手續審批的同時,把農貿市場建設納入審批項目,確保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的落實和全市農貿市場體系建設網絡的建設。
(三)分期分批建設和升級改造農貿市場,建立健全我市農貿市場體系農貿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是健全農貿市場體系的重要內容。一是盡快出臺符合濮陽市市情的《農貿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實施方案》。結合濮陽市實際,按照先專業市場,后城區中心市場,再便民市場的層級分批扶持,利用3年時間升級改造完畢,并新建一批農貿市場。目前,要重點啟動建成區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建議采取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的模式,政府每年撥付一定的專項資金并出臺優惠政策和激勵措施,使市場建設和管理者有法可依。二是積極爭取上級項目扶持資金。要抓住國家加大對農貿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項目扶持力度的契機,配足力量,安排經費,盡快建立健全濮陽市農貿市場建設升級改造項目庫,抓好項目申報和資金扶持工作。三是出臺激勵政策。對現有不達標農貿市場率先按標準化升級改造到位的,經驗收合格后對市場責任主體進行獎勵和補助,民營資本參與農貿市場投資建設的,要給予政策扶持和幫助。建議參照周邊地市對驗收合格的農貿市場市場,市財政給予一定的資金予以補貼,在報建、辦證等辦理各種手續方面開辟綠色通道,免收或少收規費,服務性收費按最低標準收取。
(四)切實加大對農貿市場建設改造資金投入,凸顯公益性農貿市場經營是微利行業,甚至是虧損,單靠市場經營收入對市場進行建設和升級改造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政府資金投入是關鍵。建議參照洛陽、開封、安陽等先進地市寶貴經驗把農貿市場建設和升級改造作為具有公益性的民生工程來抓,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列為城市具有公益性質的基礎設施投資范疇的做法,每年從城市建設配套費中提取10%作為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基金的標準,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嚴格落實農貿市場土地預留政策,確保農貿市場與城市開發、新城區建設、舊城區改造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凸顯公益性。
(五)立足扶持,為我市農貿市場謀求更好發展在借鑒外地優惠扶持政策的同時,嚴格貫徹落實好濮陽市現有服務業發展的有關政策,進一步研究制定促進全市市場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包括財政、土地、稅費、金融信貸、交通管理、水、電以及市場規范等方面的有關扶持政策和辦法,用政策和環境引導社會資金投向,扶持項目發展,為我市市場產業建設發展的軟環境掃清環境阻滯和政策障礙。
(六)加強政府監管,為濮陽市農貿市場有序運行做后盾加強政府監管是農貿市場有序經營的強力保障。要充分發揮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職能,保護合法經營,打擊非法經營,維護好農貿市場正常的經營秩序。建議由政府牽頭,組織商務、工商、城管、質監、衛生、公安、消防等部門組成綜合執法隊,劃定責任區域,采取經常性巡查和突出檢查相結合,進一步理順市、區、街道辦的農貿市場管理體制,加強屬地對農貿市場周邊環境和秩序的日常管理。建立農貿市場考核機制,把農貿市場年度考核作為目標考核項目之一,納入各級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責任制考核內容。
參考文獻:
[1]涂義美.城區農貿市場政府監管研究[D]?湘潭大學,?2012
[2]張平.農貿市場管理架構與機制[[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0(5):33-36
[3]陳劍.城市農貿市場,向何處去?[J].中國商貿,2002(2):78-79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全域化、組團式發展理念,采取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市場化運作方式,加快推進現代流通服務業和商品市場體系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海島現代流通服務業和商品市場體系的檔次和功能。
二、工作目標
計劃建設2個較大型水產品交易市場、5個以上標準化農貿市場、12個以上社區便民菜店(200平方米左右)、1個農副產品集散配送中心、2個以上現代商業服務項目(集購物、休閑、娛樂、餐飲等為一體的商貿綜合體,5000平方米左右)以及5個以上適當規模超市(1000平方米左右)。
三、規劃布局
1.在鎮、廣鹿鄉分別建設1個較大型水產品交易市場。
2.在鎮、鄉、廣鹿鄉、鎮、鄉分別建設至少1個標準化農貿市場。
3.在鎮建設至少4個社區便民菜店,在鄉、廣鹿鄉、鎮、鄉分別建設至少2個社區便民菜店。
4.在鎮建設1個農副產品集散配送中心。
5.在鎮、鎮分別建設1個現代商業服務項目。
6.在鎮村、鄉村、村、鎮村、鄉村分別建設至少1個適當規模超市。
四、獎勵政策
到2013年以前,市政府每年安排1億元市場體系建設引導扶持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重點支持城鄉市場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對符合要求且驗收合格的建設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確定獎勵資金:大型商品交易市場項目每個獎勵500萬元;現代商業服務項目每個獎勵200萬元;適當規模超市項目每個獎勵30萬元;標準化農貿市場項目每個獎勵30萬元;社區菜店項目每個獎勵20萬元;農副產品集散配送中心項目每個獎勵100萬元。縣政府將在市政府市場建設引導扶持資金的基礎上給予一定資金支持。
二、__區在農村市場體系建設主要抓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為優化我區農貿市場結構和環境,激活農村物流貿易,為我區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暢通城鄉聯結的“橋梁”,20__年以來,我區進一步加強了區域農村市場體系的建設與完善的規劃工作,并著力加大實施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區加強農村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是:全面配合新農村建設,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為主抓手,規范運作鄉村零售網點,突出農村流通合作組織和農村流通企業的主體性,構建工業消費品、生產資料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渠道,建立建設農村市場體系的長效機制,達到促進農民增收、擴大農民就業的目的,逐步形成城鄉相互協調和諧發展的農村市場體系。近年來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領導,部門協同,凝聚合力
我區區委、區政府一貫重視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每年均將該項工作納入區委、區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進行布置,并將供銷社納入區商務局直管,有力的促進了大商務格局的形成。20__年針對農村市場建設中的問題和不足,出臺了__區加快推進城鄉一體的市場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印發了《__區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具體實施文件,由區主要領導負責、區商務局牽頭建立部門間協同機制,會同發改、財政、農業、工商、供銷等區直部門,積極研究制定政策措施,抓好規劃的組織實施,建立工作月度例會制度,充分利用了各部門的傳統網絡,理順了相關機制,凝聚了各方力量,實現了該項工作的較快推進。同時,加強了輿論宣傳與任務的分解落實,認真將相關政策細致地向廣大農村地區宣解,要求鄉鎮政府按規劃全力支持工作的開展,以形成全區上下齊心協力抓市場體系建設的工作格局。
(二)、統籌規劃,城鄉一體,放大張力
為切實突破多數大型流通企業的市場定位在城區、少有延伸到鄉鎮的現狀,我們結合全區新農村建設的深入進行,在詳細規劃區域城鄉一體市場體系和農村市場體系建設方案的基礎上,突出中心鄉鎮、村組的帶動作用,本著利民、暢通、合理、高效的原則,通過調研重新布局和完善了農村流通網絡,全面提升我區農產品流通網絡的內外品質。同時,制定了系列財稅優惠政策,積極穩固供銷企業及部分民營企業在鄉(鎮)、村一級農村商貿的“主力軍”地位,注重引導城區大型流通企業與供銷社企業及民營企業進行嫁接、改造、并購、聯合,按市場規則提升了城區相關商業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
(三)、明確措施,突出重點,激活潛力
20__年以來,為扎實推進我區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尋求帶動我區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全面推進的突破口,我區一是在全區試點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去年年初,區委、區政府出臺了《__區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工作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商務工作的副區長為組長,區商務、工商、發改、計劃、農業、供銷、市場服務中心等單位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切實加強了工作的領導力量,形成了區、鄉(鎮)、村、組、農戶的五級聯動機制,制定了相關扶持政策,加大了對鄉鎮的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的投入。一年里,通過政策扶持、示范引導、自愿參與的方式,區商務部門牽頭合理規劃、詳解方案、加強督導、規劃操作,在全區農村地區逐步推進了連鎖經營等現代經營方式革新,在各農業中心鄉鎮、村組共改造和新建標準化“農資農家店”10戶,加快形成我區農資進村綜合的零售服務網絡。10家農資店的建成,雖然家數不多,但工作做得扎實,堅持了高標準和高質量,為20__年全區農村市場體系建設奠定了良好的(文秘站:)基礎。 二是抓好了農村集貿市場的建設與改造。20__年至20__年,我區民間資本通過
5月22日上午參加會議后,下午,我局組織干部職工召開專項會議,聯合縣工商局召開整個縣城農貿市場整治動員會。會上,局長要求全局機關干部高度重視創國衛工作,這既是形象升級工程,也是一項民生工程。同時指出我局對創國衛工作中的主要問題,針對農貿市場“臟、亂、差”的現象進行綜合執法整治。
二、檢查督導,做好基礎。
按照市場管理“管辦分離”的規定,縣工商局主要負責市場管理,商務局負責市場規劃建設,為了做好創國衛工作,我局主動與工商、城管執法等部門聯系,做好農貿市場的管理工作。5月25日,配合縣工商局對城南綜合市場、城北水府市場、金龍市場等進行了檢查。針對檢查中出現的問題,督促市場業主及時進行整改。
三、成立領導小組,做好創國衛的日常工作。
我局專門成立相應的創國衛領導小組,由局長任組長,副局長喻進任副組長,成員有辦公室主任、市場秩序股科長、市場體系股科長,日常辦公室設在市場體系股,增加王琳、作為工作人員,負責日常信息搜集、通知會議、總結等,同時做好城區街道包街工作,包括大道至的清潔和秩序。
四、創國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改善民生首抓“菜籃子”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如果說對中心城區批發市場實施外遷是鄭州站在可持續發展高度的重大戰略布局,那么,對全市農貿市場進行集中綜合整治,并重新進行科學規劃,分步驟實施提升改造工程,則是緊扣百姓民生,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數的必然選擇。
河南省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張進才認為,農貿市場是與河南省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和民眾消費習慣相適應的流通業態,在今后相當長時期內仍是城鄉居民“菜籃子”供應主渠道、農產品消費的重要場所。
調查數據顯示,普通居民“菜籃子”所需近八成來自農貿市場。但目前鄭州市農貿市場發展現狀與民眾的需求和期盼還存在一定差距,部分農貿市場存在規劃布局不合理、市場硬件設施落后、環境條件較差等“瓶頸”問題。與此同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對農貿市場的綜合環境要求不斷提升,建設“整潔、放心、平價”的農貿市場體系是市民共同的期盼。
近年來,鄭州市將農貿市場綜合整治及改造提升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鄭州市市場發展局曾組織相關人員到上海、杭州、紹興等地考察農貿市場學習先進經驗,并多次召開座談會專題研究。為切實加強城區集貿市場綜合整治,鄭州市專門成立集貿市場綜合整治指揮部,迅速掀起綜合整治工作,使全市市場衛生面貌煥然一新。該指揮部選擇有代表性的中原中路菜市場、緯四路農貿市場、百順農貿市場、祭城農貿市場等作為樣板市場,全面帶動全市集貿市場整治工作。
放眼未來,鄭州市擬用三年時間對市區建成區及納入城市管理區域的農貿市場,按照“統一規劃、合理布局、規范標準、便民利民、分級指導、屬地管理”工作思路,通過完善提升硬件建設、提升服務保障功能、健全長效監管機制等措施,為市民打造規劃布局科學、配套設施健全、服務功能完善、經營秩序良好、衛生狀況優良、商品質量放心的農副產品交易平臺和購物場所。
農貿市場悄然“變臉”
近日,筆者在經八路農貿市場看到,不少市民正在攤位前選購新鮮蔬菜。農貿市場內設施齊全,衛生環境條件良好,保潔人員對垃圾進行及時清理,市場內車輛停放有序,活禽宰殺均實行隔離,整個市場內整潔有序,每個攤位前都有一個由市農委農產品質量檢測流通中心監制的“鄭州市農產品市場準入標示牌”,牌上寫著品種類別、來源、檢測項目、監督電話及檢測結果等內容。
走進位于鄭密路與淮河路交叉口南的百順副食品農貿菜市場,映入眼簾的是:豐富的貨品,光潔的經營臺面,堅固的地磚,統一的排水設施。據該市場經理閆俊才介紹,去年,他們投資600萬元對市場進行了升級改造,目前配有專職管理人員和保潔人員,在日常管理中加強商戶衛生意識教育,同時嚴格落實食品追溯制度和檢測制度,努力讓群眾買上放心菜。
值得一提的是,打造“智慧市場”這一創新理念正在鄭州市生動實踐。筆者在部分農貿市場發現,不少攤位前設有二維碼標簽,顧客掃描二維碼,市場名稱、攤位號、攤主姓名和各種蔬菜檢測日期及結果可以馬上看到。在這樣整潔優美的環境購物后,不少市民點頭稱贊:“整改后的農貿市場干凈衛生,農產品檢測結果一目了然,讓人非常放心。”
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
與中心城區批發市場實施外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鄭州市計劃對農貿市場重新科學布局,并新建一批新型農貿市場。這“一減一增”和“一出一進”生動折射出市委、市政府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關注。
據了解,目前,鄭州市城區現有農貿市場80多個。按照15分鐘便民生活圈要求,以一個農貿市場輻射半徑一公里、輻射人口2-3萬來推算,全市需規劃設立240個農貿市場,目前還應新建農貿市場100余個,不少現有農貿市場還將改造提升為標準化市場。放眼未來,按照全市新型城鎮化推進目標,為滿足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需要,鄭州市將在新建大型社區、舊城改造區等處新建大型農貿市場。
采取“建設一批、改造一批、提升一批”的辦法,在各街道、社區、居住小區基本實現區域全覆蓋的15分鐘便民服務圈,基本構筑起與區域經濟發展、城市建設水平、居民生活質量相適應的便民農貿市場服務體系。2014年重點新建、改造農貿市場10處。
建設要求
(一)堅持以人為本,便民、利民、為民的原則,根據農貿市場配置標準編制全區農貿市場專項規劃,做到規劃先行,杜絕重復建設、無序建設。
(二)按照“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鼓勵社會各類經濟主體投資興建農貿市場,重點鼓勵社區投資開辦農貿市場,各建設主體要按照要求辦理相關手續。市場開辦方是責任主體,要切實將農貿市場的建設和改造工作落實到位。鼓勵利用現有舊廠房、閑置倉庫按照標準改造成符合要求的農貿市場。
(三)新建居住小區配套公建中明確的農貿市場,應與主體項目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要全程監管農貿市場項目的規劃審批和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辦理該期主體項目有關證照。
(四)各街道根據全區農貿市場配置標準,測算轄區內農貿市場的建設類型、規模、位置和數量,制定2014-2015年三年總體發展計劃。每年的詳細實施方案于上年度12月份報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經批準后方可動工。
(五)檢查驗收。按照“完成一處,驗收一處”的辦法,農貿市場完成建設、改造后,由所屬街道向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提出驗收申請。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對提出申請的農貿市場進行驗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運營。
配置標準
(一)城區、街道駐地。
1.輻射半徑2000米以上,服務人口3萬人以上,應配置一處建筑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內農貿市場;
2.輻射半徑1000-2000米,服務人口1-3萬人,應配置一處建筑面積1500-3000平方米的室內農貿市場;
3.輻射半徑1000米以內,服務人口1萬人以下,應配置一處建筑面積600平方米以上的室內農貿市場。
(二)未舊村改造區域。
1.地理位置相對獨立的社區,應配置一處建筑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大棚式農貿市場,鼓勵配置室內農貿市場。
2.地理位置相鄰的多個社區,可集中配置一處建筑面積2000平方米以上的大棚式農貿市場,鼓勵配置室內農貿市場。
3.鼓勵現有集貿市場在原址上分設平日市場,待條件成熟后按照配置標準進行升級改造。
日常監管
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大市場監管力度,嚴禁改變用途、縮小規模、擅自停業,出現上述情況之一的收回扶持資金。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相關單位按照《市商品市場規范管理標準》,每半年對全區農貿市場的經營管理情況測評一次,并按2次測評成績進行年終排名。對排名首位的進行獎勵;排名末位的,對市場有關責任主體給予通報批評。
扶持政策
(一)對新建、改造的農貿市場,通過“以獎代補”的形式,按照建筑面積,給予室內農貿市場主辦方400元/㎡資金扶持;給予2000平方米以上(含2000平方米)大棚式農貿市場主辦方20萬元的資金扶持;給予1000-2000平方米大棚式農貿市場主辦方10萬元的資金扶持。
(二)對年終測評中排在第1名的室內、大棚式農貿市場,分別給予5萬元、3萬元的資金獎勵。獎勵資金主要用于市場內經營設施、服務設施和衛生設施等方面的日常維護。
(三)通過市級以上標準化農貿市場檢查驗收的,給予5萬元的獎勵。
新建、改造扶持政策與國家、省、市相關扶持政策不重復享受;需地方資金配套的,區財政按照要求進行配套。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成立區農貿市場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由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副組長,各相關單位為小組成員,負責全區農貿市場建設、改造工作的領導決策、指導、監督和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服務業發展局。各街道、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按照“統一領導、分工負責、部門聯動、屬地管理”的原則,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促進全區農貿市場繁榮有序發展。
(二)明確職責分工。
1.各街道辦事處是農貿市場建設、改造、管理的責任單位,負責轄區農貿市場的布點規劃;負責組織實施農貿市場的建設與改造。
2.區發展改革局負責做好農貿市場建設項目立項審批工作。
3.區城市規劃建設局、規劃分局負責編制、執行區農貿市場布點規劃;在新建、舊村改造的居住小區前期規劃設計中,明確農貿市場位置、規模。
4.區民政局負責指導新建社區中心按要求配備農貿市場。
5.區財政局負責專項資金的籌集、使用的審核及撥付;負責會同區服務業發展局制定相關獎勵政策的實施細則,加強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管。
6.區城管執法局負責清理整治不符合要求占路經營攤點,并引導進入農貿市場經營;查處農貿市場建設的違法違規行為。
7.國土資源分局負責協助農貿市場建設單位依法辦理用地手續。
8.區服務業發展局負責協助相關部門制定全區農貿市場專項規劃;組織檢查驗收、日常督查;專項資金的使用、監督和管理;探索開辦公益性農貿市場的有關模式。
9.公安消防大隊負責對農貿市場的消防設計進行審核。
10.工商分局負責農貿市場主體準入秩序管理,依法辦理企業、個體工商戶、市場登記注冊;監督市場開辦者及經營者落實農產品、預包裝食品等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義務;牽頭市場內農產品、預包裝食品等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打擊經銷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
11.質監分局負責農貿市場計量器具檢定。
1、加快和擴大農村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是落實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先導行動。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那么,要實現這個目標,擴大消費,建設完整的農村商貿市場體系是必不可少的先決條件,因為大家都懂得,在現在科學發展的今天,生產、生活離不開商品的開發和引進,文明的程度和整潔的村容也需超市式的帶動。特別是在國家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也給農村商貿流通帶來了無限的生機。由此可見,隨著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量資金的投入和農村居民收入的增加,農村商貿流通規模必然大力擴大,必然要求大力發展農村商貿流通是不言而喻的。
2、加快和擴大農村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是實現建設新農村目的的保證。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不是為建設而建設,發展農業生產不是為生產而生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乃至全國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發展農村商品流通,各項建設和生產發展就不能實現,從而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也不能提高,雖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手段,提高農民的物質文化水平是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講,發展和壯大農村商貿流通是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的的保證。
3、加快和擴大農村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的有利條件。
(1)農村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農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提高。我市農民年均純收入由年的2593元至年猛然達到4891元,增長88.6%。
(2)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農產品流通批發市場、運銷龍頭企業、運輸專業戶等流通主體逐步強大,設備齊全,成效顯著。夯實了農村商貿流通的基礎體系。
(3)生態文明村建設步伐加快,農民生產、生活急需商貿流通市場體系的配套建設。
(4)目前農村農貿市場、農民超市、農產品批發市場、傳統型節日市場環境和條件還相當滯后,尚有相當大的發展潛力。
(5)有以黨的十七大重要文獻的政策扶持和全黨重視“三農”工作的有利條件。
二、如何加快和擴大農村商貿流通市場體系建設的幾點思考
1、構建農村商品流通新體系。
加快和擴大農村商貿流通市場體系關健的問題是要明確構建一個什么樣的農村商貿流通市場體系,要確定一個中期的目標,并要按照這一目標要求規劃發展商品流通,否則,農村商品流通的發展就有可能走彎路,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目前我國農村商品市場存在著經營主體組織化程序低、管理粗放、秩序混亂、設施簡陋、交易環境差、網點少以及賣難買難等問題,必須加以解決。為此,有必要在今后幾年內,構建成“規范、有序的市場主體多種所有制,多種業態并存的產、購、銷之間、批發和零售之間連接順暢的市場體系。這一體系從經營形式和業態上看:農產品批發,以批發市場為主,農產品零售市場以規范化管理的農貿市場為主;工業品批發以批發企業、專業市場為主;工業品零售市場以便民店、連鎖店和集市為主。
2、加強和完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的建設。
(一)優化網點布局。以中等城市主城區骨架為核心,以城西新區和仙女新區商貿流通發展為重點,以七個鄉鎮商貿節點為補充,利用各種產業經濟發展的不同特色,發展與__實際相吻合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以商務部研究院量身定做__商貿物流規劃為契機,在原有中長期商貿物流規劃“一主兩翼七節點”規劃基礎上,在市域范圍內區分層次、按市場資源配置大型商業網點。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商貿連鎖企業、餐飲酒店入駐__,促進商貿流通“大小個體”成長壯大為支柱企業。
農產品流通設施明顯改善。農業部在全國組織實施了旨在提升流通設施和市場管理水平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升級拓展5520工程”,積極引導多元投入,推動農產品批發市場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市場服務功能,提升市場經營管理水平。制定了《農業部定點市場管理辦法》,促進大中型批發市場規范管理,到“十一五”期末,農業部定點市場總數達到776家。與商務部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完善部門協調機制,共同推進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發揮中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作用,加強批發市場建設與管理經驗交流,引導批發市場開展現代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