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減碳宣傳匯總十篇

時間:2024-03-12 08:47: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節能減碳宣傳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節能減碳宣傳

篇(1)

為確保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活動的順利開展,我會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副局長為副組長,各股室為成員的低碳節能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任辦公室主任,負責企業用能節能督查工作。在機制上我局形成了主要領導帶頭,分管領導主抓,辦公室具體負責的工作模式。

二、深入企業,宣傳督查

我局投資與技術進步股和新興產業推進股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多次深入企業,加強節能宣傳和督查工作。通過表彰節能減排成績顯著的先進企業,推廣節能減排降碳先進經驗和宣傳普及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標準等方式,提高企業低碳減排、科學發展的意識。扎實開展重點用能企業節能督查工作和電機效率利用檢查工作,確保企業嚴格按照國家用能標準,高效生產。另外,信息化股也組織了電信運營商,通過短信、微博等形式發送節能減排降碳的公益短信,營造濃厚的宣傳氛圍。

篇(2)

xx區小學以節能宣傳周、低碳日為契機,多舉措開展“節能有我,綠色共享”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節能減排降碳的重要意義,樹立全校師生的環保意識。

一是發出“節能有我,綠色共享”倡議。學校在升旗儀式上做了“節能有我,綠色共享”宣傳動員,而后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通過校園廣播、校園網、宣傳櫥窗等多種途徑進行廣泛宣傳,向全校發出倡議:“節能有我、綠色共享、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倡議全校師生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節約每粒糧食、每度電、每滴水,樹立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的思想,大力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學會生活,做一名節約型的好學生。

二是召開“節能有我,綠色共享”主題班會。在主題班會上,班主任老師和學生一起學習宣講觀看節能減排降碳綠色循環知識和專題片,使學生了解讓節能降碳的重要意義,引導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節能減排降碳生活理念。

三是開展“勤儉節約,我最美”主題活動。學校開展“勤儉節約,我最美”的主題活動,要求一、二年級小朋友學會說一句勤儉的格言、會講一個勤儉的故事,三至五年級的同學完成“我的一周理財單”調查表。利用雙休息,征得父母同意,體驗一天的當家理財,與家人一起共同監督,從家庭做起,從自己做起,通過學生帶動家長,養成勤儉好習慣。

四是開展“變廢為寶”綜合實踐活動。學校開展“變廢為寶”綜合實踐活動。同學們有的動手“變廢為寶”,利用廢飲料瓶、包裝盒、環保袋等廢舊物制作了盆景、布貼畫、服裝等手工作品,有的繪制“我是節約小能手”主題畫,從而讓學生了解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覺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塑造強化環保理念,養成環保習慣。

篇(3)

二、總體要求

宣傳落實《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等相關要求。以建設生態文明為主線,凝聚社會各界力量,普及生態文明、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和知識,營造崇尚節約、合理消費與低碳環保的社會風尚,推動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活動,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微信、微博等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廣泛動員全社會參與節能降碳。加強與網絡、通訊、城管等部門的銜接,妥善做好相關宣傳材料的推送、及張貼工作。結合工作實際開展各具特色的節能低碳宣傳活動。

三、主要內容

(一)宣傳周啟動儀式及相關活動

1.2017年xx市節能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6月11日(周日)上午9:00,在文城鎮xx公園舉行。以簡潔方式,啟動我市2017年節能宣傳周活動。(責任單位:xx市科工信局、xx機關事務管理局,承辦單位:xx靚菲招牌制作中心)

2.節能科普及節能技術產品宣傳展示。6月11日,在xx公園,以宣傳畫板、攤位展示、現場演示、技術交流、互動體驗等方式,宣傳節能科普知識、節能降碳成就和典型案例,推廣高效節能低碳技術和產品,展示推廣新能源汽車,開展節能減碳咨詢活動,發放《節能降碳宣傳手冊》等宣傳材料。(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發改委、市教育局、市科協、市國土資源局、市住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旅文委、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市總工會、共青團xx市委、xx供電局、文城鎮政府)

3.綠色出行、新能源汽車宣傳推廣活動。配合宣傳周啟動儀式,6月11日在xx公園,組織海馬、小二租車等公司開展電動汽車綠色低碳出行宣傳活動。(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二)宣傳行動

1.部門行動。宣傳周期間,主辦單位在辦公樓醒目位置懸掛內容為“節能有我,綠色共享”等宣傳條幅;利用電子顯示屏播放節能宣傳周活動主題及口號;在電梯間、會議室、宣傳公告欄等位置張貼宣傳海報。(責任單位: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在市政府門戶網站和局域網開展節能減排低碳科普知識、技術及產品宣傳。在校園、社區、商業網點和長途客運站、碼頭等地方懸掛宣傳條幅。編印節能降碳技術產品推廣案例等資料,印制節能宣傳周海報及宣傳單,向社會發放。(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教育局、市商務局、市科協,文城鎮政府)

2.媒體行動。宣傳周期間,在《僑鄉xx》等報刊等上刊發節能宣傳周和低碳日活動有關內容、開設節約用電宣傳專欄。(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旅文委)

以“節能有我,綠色共享”為話題,在微博、微信上進行節能低碳的互動討論。(責任單位:共青團xx市委)

(三)節能進機關活動

1.參加主題宣傳活動。宣傳周期間,市級公共機構組織參加xx市節能宣傳周啟動儀式,要求市直機關結合實際認真組織本級和下屬單位開展好節能宣傳活動。各鎮級公共機構要組織開展一批影響較大、氛圍濃厚、參與率高的宣傳活動,增強節能宣傳效果。

2.營造活動氛圍。宣傳周期間,公共機構要通過懸掛主題宣傳橫幅,張貼宣傳海報和宣傳標語,制作宣傳欄及利用電子顯示屏,同時組織相關媒體宣傳節能工作,營造濃厚的節能宣傳氛圍。

3.舉行“低碳日”能源緊缺體驗活動。6月13日全國低碳日當天,全市各公共機構將同時舉行能源緊缺體驗和綠色低碳出行活動。以停開四層以下辦公樓電梯、關停辦公區空調和關閉公共區域照明等方式開展能源緊缺體驗;倡導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或步行上下班等綠色出行方式踐行節能減排;通過日常辦公盡量采用自然光,辦公室無人時及時關閉辦公電腦、空調及照明開關,減少辦公設備的待機能耗和一次性辦公用品消耗等綠色低碳的辦公模式支持節能工作。

4.開展節能政策法規宣講。宣傳周期間,各公共機構安排專門時間,學習貫徹《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關于促進綠色消費的指導意見》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等指導性文件,學習貫徹情況納入節能工作考核內容。

5.宣傳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制作示范單位創建宣傳展板,大力宣傳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事例,推廣節約型機關、學校和醫院的先進經驗。

6. 開展節水型單位創建宣傳活動。積極推廣應用先進實用的節水新技術、新產品,加快淘汰不符合節水標準的用水設備和器具,積極推進直飲水和電開水器改造項目。

7.開展廢舊商品回收利用及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引導公共機構工作人員形成綠色環保、循環利用的辦公和生活方式,培養節能環保理念,提高公共機構工作人員的節能環保意識。

8.組織創建節約型校園、節約型醫院宣傳活動。教育系統、衛生系統要積極開展創建節約型校園、節約型醫院宣傳活動,倡導廣大師生和醫務工作者積極參與節能節水實踐,努力建設節約型校園和節約型醫院。(責任單位: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四)節能進校園活動

1.利用周一升旗時間,舉行節能宣傳儀式,向全體學生發出宣傳倡議,通報活動安排。依托學校LED屏幕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宣傳標語;通過校園廣播站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相關信息;在宣傳欄、校園內適當處懸掛節能宣傳條幅、節能宣傳海報,整體營造倡導節能低碳宣傳氛圍。

2.以宣傳節能減排相關法規為主線,依托學校官方及各單位“雙微”渠道,開展節約用水、用電、糧食宣傳教育微活動。

3.開展綠色低碳體驗活動。6月13日舉行能源緊缺體驗和綠色低碳出行,停開學校4層以下辦公樓、教學樓及學生宿舍電梯、停關辦公區空調等方式開展電力緊缺體驗,倡導步行、自行車或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

4.學生會積極行動,開展校園節能活動周的各種宣傳活動,加強宣傳教育,組織志愿者到食堂、教室等地,張貼節約用紙、節約用電、節約用水、空調控制溫度26度以上等節能宣傳標語,開展以“四個一”(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為主要內容的主體實踐活動。(責任單位:市教育局、共青團xx市委)

(五)節能進企業活動

1.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國有企業創建活動。動員國有企業深入開展節能和資源節約宣傳活動,加快實現能源結構清潔化、低碳化。加大國有企業節能減排低碳新技術、新產品推廣應用力度,提高節能減排低碳專業技能。淘汰落后產能和高耗能、高污染工藝裝備,帶頭履行節能減排低碳的社會責任。(責任單位:市國資委)

2.在企業職工中開展“我為節能減排獻一計”活動,動員廣大職工積極參與節能減排,普及生態文明理念和知識,推動廣大職工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崇尚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普及應對氣候變化知識,宣傳低碳發展理念,提高職工應對氣候變化和低碳意識。(責任單位:市總工會)

3.開展全市燃煤鍋爐淘汰督導工作。(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市質監局、市環保局)

(六)節能進社區活動

1.組織宣傳居民階梯電價政策。利用社區宣傳欄或設立展板宣傳居民階梯電價、水價政策,推動居民合理用水用電、節約用水用電。

2.社區節能低碳宣傳。宣傳周期間,到社區派發節能宣傳手冊、傳單、宣傳品,現場咨詢家庭節能節電及低碳有關知識。(責任單位:文城鎮政府)

(七)節能進農村活動

1.發展生態循環農業。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加強新技術推廣力度,積極運用農業清潔生產技術、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農村能源開發與利用技術、節約型農業生產技術、畜禽無害化處理技術等;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進行農業節能減排新技術研究與開發。

2.推行節肥、節藥、節水生產方式。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節水農業技術,實施保護性耕作,鼓勵農民增施有機肥,科學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廣科學合理使用新技術,推動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的研發。通過建立多元化、社會化病蟲害防治專業服務組織,實行統防統治,大力推廣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術,提高綜合防治水平。大力發展水肥一體化技術,提高水肥利用率。

3.引導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農業生產產生的廢棄物如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蘊藏著能源資源,引導采用沼氣發酵技術處理后,能產生高品質的清潔能源——沼氣,以及優質的有機肥——沼渣沼液。(責任單位:市農業局)

(八)交通節能宣傳活動

1.充分發揮公交、港口等公共場所及車船的宣傳陣地作用,在出租車、公交車、客運站、碼頭LED 顯示(宣傳)屏及公共交通工具、客貨運站場張貼宣傳節能標語標識,通過多種形式宣傳交通運輸低碳發展理念,積極引導社會公眾綠色低碳出行。

2.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大力宣傳綠色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成效,積極宣傳交通節能低碳技術、推動交通運輸行業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應用,推廣交通運輸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工藝應用。(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

(九)建筑節能宣傳活動

1.廣泛宣傳裝配式建筑應用知識,組織各建筑設計單位、圖審機構學習《關于促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的指導意見》(瓊府辦〔2017〕8號)等。

2.組織綠色建筑(小區)知識宣傳。宣傳綠色建筑、綠色生態小區、太陽能建筑一體化等政策、知識,提高公眾對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的認識。組織開展綠色建筑政策標準宣貫培訓會,宣傳培訓《關于加快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意見》(瓊建科〔2017〕x號)、《xx省海綿型建筑與小區設計導則》等內容。

3.組織學習《xx省太陽能熱水系統工程竣工驗收資料目錄(2017修訂版)》,提出太陽能熱水系統建筑應用多元化方面引導政策,鼓勵發展太陽能光伏應用。

4.利用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xx省商品住宅全裝修管理辦法(試行)》。(責任單位:市住規建局)

(十)綠色商業宣傳活動

1.加大綠色商業宣傳力度。在流通行業、商場、超市等的基礎上,把宣傳范圍擴至居民小區各社區,加大綠色商場創建工作宣傳力度,鼓勵流通企業按照《綠色商場》標準促進綠色供應鏈建設,采購綠色商品,開展節能產品促銷,在營業場所布置節能環保宣傳標識標語,引導綠色消費行為。

2.增強綠色商業宣傳手段。鼓勵流通企業使用節能技術、產品、設備開展節能改造,組織節能技術產品設備供應商與流通企業對接,舉辦節能技術交流會、改造案例分享會等,促進流通企業發現節能機會,挖掘節能潛力。舉辦社區綠色兌換活動,采取散發宣傳冊、圖版展示和技術人員現場專題講座等方式,增強社區居民對再生資源回收的認識。(責任單位:市商務局)

(十一)低碳專題活動

1.低碳知識宣傳。以宣傳展板、節能低碳產品展示等方式,宣傳低碳知識及我市推進低碳發展工作進展情況。

2.組織宣傳節能減碳適用技術。開展科技示范宣傳,普及節能減碳實用技術,組織太陽能技術和產品體驗周活動,提高公眾節能減碳科技意識和能力。(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科工信局、市科協)

(十二)資源節約宣傳活動

1.宣傳散裝水泥政策法規。總結近年來我市發展散裝水泥、預拌混凝土、預拌砂漿及建筑產業化成果,宣傳專項基金征收規定調整情況等。(責任單位:市住規建局、市商務局)

2.限塑及空調溫度控制專項檢查。采取現場抽查等形式,對大中型購物商場、超市塑料袋有償使用、超薄塑料袋使用及溫度控制情況進行檢查、宣傳。(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科工信局、市發改委、市環保局、市質監局、市工商局、文城鎮政府)

3.“城市限粘 縣城禁實”專項檢查。采取資料核查、建筑現場抽查等形式,對“城市限粘 縣城禁實”的完成情況和完成進度進行專項檢查。(責任單位:市住規建局)

(十三)節能知識普及活動

1. 組織市重點用能單位能源管理員培訓班,開展節能法規及節能業務知識培訓,推介節能技術。(責任單位:市科工信局)

2.組織開展節能“四個一”實踐活動(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志愿者活動,引導青少年增強資源節約意識,強化青少年節能減排實踐,從小培養節約意識。(責任單位:共青團xx市委)

3.開展弘揚生態文明和環境保護理念宣傳教育。結合“世界環境日”主題宣傳活動,組織開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教育,進一步提高公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科學素養。(責任單位:市環保局)

四、組織機構

2017年我市節能宣傳周及低碳日活動由市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節能辦公室牽頭(辦公室設在市科工信局),市委宣傳部、市科工信局、市發改委、市旅文委、市教育局、市國土環資局、市環保局、市住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農業局、市商務局、市國資委、市文體廣電出版體育局、市機關事務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科協、xx供電局、文城鎮政府等為主辦單位。xx廣播電視臺、《僑鄉xx》等新聞媒體和市政府網站負責宣傳工作。

篇(4)

能源計量就是煤炭、原油、天然氣、電力、煤氣、熱力、液化石油氣、生物質能等可以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的有用能源過程中,對用能單位用能過程進行數量、質量、性能參數、特征參數等的檢測、度量、計算。能源計量覆蓋到社會經濟建設的方方面面,小到電表、水表的計量,大到冶金、造船等。正確的能源計量數據有助于我們實現科學的能源管理,提高節能減排效果,促進低碳環保經濟的發展。

1、能源計量為低碳環保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1.1、節能減排的前提

企業開展的節能管理、能源統計以及能源利用狀況分析等工作都必須建立在獲取準確能源計量數據基礎上。沒有這些計量數據,節能減排就無從談起。所以說,能源計量是節能減排的前提條件。通過合理配備計量器具等,獲取準確的計量數據,然后根據企業需要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實現節能減排。而為獲取準確的計量數據,需按規定選用合格的計量器具并做好器具的使用管理工作。例如:某市鼓勵135加耗標煤3000噸以上的企業嚴格推行計量能耗精細化管理,配備專職計量管理工程師,有效增強了員工的節能意識,在能源計量與節能巡查、適時監控的作用下,這些企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環節跑、冒、滴、漏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節能效果明顯。

1.2、企業新能源開發的基礎

在能源緊缺形勢下,企業紛紛研究開發新能源,尤其是在低碳環保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清潔煤技術、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新能源規模發電已被認定為新能源開發的四大領域。而在新能源開發過程中,一方面需要解決技術難題,另一方面需要從新能源規模化生產的流程、質量檢驗等角度確保其質量。在這些待解決問題上,扎實可靠的計量檢測技術和管理體系是促進新能源開發以及生產的基礎。因此,能源計量是新能源開發的基礎,為新能源開發增加助力。

1.3、評價節能新技術效果的基礎

為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企業紛紛加大節能新技術的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這是發展低碳環保經濟的技術手段。能源計量能為這些新節能技術進行評價和測試,得出準確的量化結果。例如:通過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和清單編制工作,確定企業的排放源以及高能耗點,企業借助這些基礎性數據明確節能減排的要點,如:引進技術和資金進行節能改造;建立節能和溫室氣體排放監控體系等。

1.4、開展碳交易的重要基礎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溫室效應增強、氣候劇烈變化的發展,國際社會對氣候危機的關注日益增強,國際碳排放交易市場規模逐漸擴大。據了解,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已成為我國部分地區低碳環保經濟發展、低碳技術發展的重要手段。碳交易的基礎就是核算能源消耗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準確的能源計量有助于我精準計算能源消耗量,進而判斷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目前,不少發達國家已經建立能源資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第三方監測機制,通過發達的能源計量手段促進低碳環保經濟的發展。所以說,能源計量是開展碳交易的重要基礎,它在我國低碳環保經濟的發展中具有重要效果。例如:構建科學、實用的用能和碳排放活動水平數據監測以及管理體系,這些數據作為政府作出相關決策的依據,也給企業和相關技術機構工享。或者與國外技術機構合作,加強計量監測和分析,滲透計量技術,從源頭上分析碳計量的問題,根據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2、恰當運用能源計量,促進低碳環保經濟發展

2.1、完善計量管理制度,推進節能降耗計量服務活動

為推進低碳環保經濟的發展,全國各省市紛紛成立節能降耗計量服務隊,監督指導重點用能企業的能源計量器具的配備和管理,指導其完善計量管理制度,建立起計量器具檔案臺賬,并定期檢測器具,解決計量技術難題,顯著提高了企業的能源計量水平。另外,還實行信息化能源計量管理,加強檔案管理,扎實穩打的推進能源計量管理工作。

相關部門利用“5?20世界計量日”、“全國質量月”等契機,開展種類多樣的能源計量知識宣傳活動――結合能源計量審查工作,進行能源計量法律法規培訓活動;結合能源計量示范單位評選,推廣先進的能源計量工作經驗;結合低碳核查試點工作,全方位宣傳低碳知識、低碳計量和碳核查的意義和作用等。通過多種宣傳活動的開展,增強能源計量意識,形成良好的節能減排氛圍,使能源計量基礎工作得到夯實,為低碳城市建設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和技術保障。

為提高節能減排效果,政府在引導企業加強能源計量器具管理之余,還加強企業的計量數據管理,鼓勵企業運用先進的信息系統進行數據管理,實現數據的自動采集、整理、統計、分析,充分發揮能源計量在企業節能減排中的技術支撐作用。例如:某鋼鐵企業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建立其能源計量信息網絡系統,系統包含74臺衡器、488個計量點,實現了進出企業的物料以及生產過程中消耗的水、電、氣、煤、焦炭等能源的信息化、全過程監控計量管理,指導能源的科學管理,該系統在企業的節能降耗和清潔生產中發揮顯著作用。

2.2、加強能源計量執法監督,推進重點用能企業的計量管理

為落實《節約能源法》、《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等法律法規,政府部門要加強對用能企業能力計量的執法監督,每年進行一次集中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通過執法檢查,督促企業加強計量管理,指導重點用能企業建立完善的計量檢測體系,推動計量的精細化管理,為新能源的開發、生產工藝改進、質量檢測提供計量技術保證。某省通過加大執法力度,全省95%的重點用能企業均已通過計量檢測體系的認證,共有專兼職計量工程師近兩萬人、計量管理標準3000多項。

3、結束語

發展低碳環保經濟與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本質一致。為緩解能源緊缺現狀、保護環境,發展低碳環保經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而能源計量工作為推動低碳環保經濟發展上具有重要作用,只得大力推進。

篇(5)

截至2012年底,我區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7.7%,超出“十二五”節能進度目標9.4個百分點;控制溫室氣體排放下降8.867%,超出進度目標13個百分點。在2012年度節能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試評價中,被國務院考核組初步確定“超額完成”和“優秀”等級,兩項均達到考核最高等級。今年,我區結合實際,提出了“單位GDP能耗下降3.2%、溫室氣體下降3.43%”的年度目標任務。

今年,我區GDP預計增長9%,全年能源消費總量增速預計為5.5%,按照統計局能源消費與用電量增速指標核算要求,我區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必須控制在10.5%以內。據統計,一季度,我區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為9.83%,單位GDP能耗下降4.87%,而1-6月份,用電量為921.68億千瓦時,增速為6.9%,比一季度下降2.93個百分點,全年用電量增速繼續控制在預警線內。

從能源消費結構看,工業能耗增速和比重比一季度略有上升。上半年,從全區情況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39%,超過單位GDP能耗下降3.2%的年度節能目標,總體形勢較為樂觀,節能降耗進展順利。但是,從各盟市情況看,進展不平衡。通遼市、烏蘭察布市、鄂爾多斯市能耗分別下降1.21%、1.38%、2.11%,低于全區平均水平和進度目標,節能形勢不容樂觀。

一、節能減碳面臨的形勢

(一)從經濟社會發展和節能減碳形勢看

國家在制定“十二五”規劃時,經濟增長是按照年均7%的速度確定節能約束性指標的,而去年以來,我區經濟增長速度達到11.7%,給節能減碳帶來了巨大壓力。三月份,國家下達了“十二五”能源消費總量與用電量控制目標,將實行能源消費強度和消費總量“雙控制”的新機制。在未來發展中,不僅要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強度,還要全力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另外,國家今年已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目標任務列入省級政府的責任評價考核體系,完成節能減碳任務的壓力很大。

(二)從我區的產業結構看

我區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已由2005年的5.67噸標準煤/萬元降到目前的2.8噸標準煤/萬元,效率提高了近一倍,但規模以上工業能耗消費總量約占全社會能源消費總量的57%左右;而六大高耗能產業能源消費總量約占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82%左右,工業重型化結構仍然突出。經過前幾年對重點企業、重點行業節能監管,常規的節能手段早已付諸實施,節能挖潛的空間越來越小,要在短時間內實現結構性節能非常困難。

(三)從社會發展進程看

隨著城鎮化建設進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大型公共設施條件和標準進一步提高,汽車和家用電器等耗能設備大量進入家庭,公共建筑耗能、生活用能將大幅度上升。我區作為國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加工基地,能源消耗強度較大,粗放的發展方式仍未改變,這些都將推動能源消耗剛性增長,完成節能減碳任務更加艱巨。

(四)從目前國內環保形勢看

我區被列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環保部與自治區政府簽訂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主要目標是:到2017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細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左右。大氣污染治理已成為當前節能減排的最大著力點,也將是環保攻堅戰的最大陣地。

二、節能減碳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認識尚未完全到位

自治區一些地方和企業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認識還不到位,不能正確處理節能減碳和發展的關系,對節能減碳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足夠的認識,節能減碳工作未能全部落實到位。

(二)基礎能力建設薄弱

我區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還處于起步階段,在機構設置、人員配置、課題研究等方面還存在不健全、不到位、不深入等問題。大部分盟市還沒有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和配置專門工作人員,難以適應日益繁重的工作要求。同時,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基礎性研究、溫室氣體清單編制、低碳試點還缺少相應的經費支撐。在國家節能與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組對自治區政府的考核中,我區因未設立應對氣候變化專職管理機構和未安排專項資金,而扣減了較多分數。

(三)國家節能考核統計方法問題

按現行的能源統計法,除煤制油項目將原料煤扣除外,煤制烯烴、煤制甲醇等煤化工項目的原料煤消耗均納入能源消耗統計范圍,將由此產生的能耗和排放大部分計入我區能源消費總量內,使我區能源統計數據中的能耗總量不斷上升,不利于能源輸出地和國家重要能源基地建設。

三、節能減碳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堅持能耗強度約束,更加注重能源消費總量控制

在繼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單位產出能源消耗的同時,探索實施能源總量控制制度,對于用能量大、增長快、單位能耗產出效益低的高耗能行業和重點項目,以及能耗總量大、增長快的盟市要加大能耗總量控制力度。

(二)堅持以結構調整為根本,更加注重技術進步和強化節能監管

繼續把結構節能作為今后一段時期的治本之策,通過控制高耗能產業進入和淘汰落后產能,減少經濟增長對能源需求的壓力;充分發揮總量控制在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產業布局中的作用,控制高耗能行業過快增長。同時,要進一步加大節能減碳技術改造力度,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強化用能單位管理,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堅持以政府引領,更加注重市場機制和法律手段推動工作開展

加強和改善各級政府對節能減碳工作的組織領導、政策扶持和目標分解考核等;發展節能減碳服務產業,為企業節能減碳開辟新的途徑;注重運用價格手段,引導企業自覺節能減碳;注重運用法律手段,約束企業主動節能減碳。

(四)堅持以工業領域為重點,更加注重多領域、全社會節能減碳

在繼續做好工業領域節能減碳工作的同時,強化建筑、交通等領域節能減排工作。推進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程建設。要在居民生活、中小企業等相對薄弱領域也有所突破,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節能減碳。

四、節能減碳五項重點工作

(一)實施能耗總量增量“雙控制”,強化二氧化碳目標責任考核

按照國家要求,根據各主要用能行業、各盟市的發展規劃和節能減碳潛力,把總量控制和單位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等指標均作為考核約束性指標。加強節能減碳工作進展情況的監控,定期公布各盟市節能減碳指標完成情況。切實落實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組織好對各盟市、重點企業的評價考核,強化地方政府和企業的責任。同時要加強研究在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國家對省級政府進行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進行考核的形勢下,我區如何應對新情況、新問題,提出對策建議,確保節能與控制溫室氣體工作深入開展。

(二)嚴控能源消費強度,挖掘節能減碳潛力

一方面,在存量上進一步加大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力度。對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燒堿、水泥等高耗能行業,實行嚴格的差別電價;對能耗超過限額標準的行業,堅決實施懲罰性電價,促使高耗能企業進行節能技術改造,提高能效水平。另一方面,在增量上堅持從源頭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盲目過快增長。通過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嚴格項目準入條件,新建項目主要產品能耗不得超過全區能耗平均水平,重點建設項目能耗要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同時在項目選擇上,更加注重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益項目的引進。第三是深入推進能源審計,根據能源審計中發現的節能潛力,推出一批技改項目,通過合同能源管理等途徑,實施節能改造。

(三)提升重點行業能效水平,實現節能減碳新突破

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節能情況的跟蹤、指導和監督,定期公布重點企業能源利用情況,幫助企業建立和推行嚴格的節能管理制度和有效的激勵機制,發揮好預警機制的作用。選擇能源消耗多、節能潛力大的主要產品制定出臺地方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研究制定政府機關、學校、醫院、星級飯店、商業設施等合理用能指南。發揮標準的引領和倒逼作用,推動用能單位向先進性標準邁進。對中小企業提供節能減碳專項指導和服務。

(四)發展循環經濟,節約利用資源

篇(6)

各單位對照《二〇xx年能源管理工作要點》,認真查找能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重點從產品能源消耗、用能過程控制、違章用能治理、辦公器具用電管理等方面入手,認真分析影響公司能效的各種因素,針對發現問題制訂改進方案,認真落實。6月9日前報送各單位1-5月份能源管理工作總結(自查結果、改進措施);6月20日之前報送節能宣傳周活動總結工作。

公司召開能源工作會議,舉辦“實際工作中如何有效降低電費支出”的專題培訓,由動能公司總經理楊保國親自主講,對公司主要用能單位的管理者講解電價的構成,最大需量、功率因數對電價的影響,結合公司用電實際情況,對公司三個園區用電狀況分別進行分析,并對如何利用分時電價政策減少電費支出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收到良好的效果。

積極推廣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強辦公用電設施(電腦、打印機、開水器、飲水機等)管理,各單位制訂具體的辦法,責任到人,下班關閉電源(連續作業單位除外);控制空調開啟時間(下班提前20分鐘關閉空調)和制冷溫度,制冷溫度不得低于26℃。(允許使用空調時間6月15日-9月15日)。

篇(7)

二、概念辨析及理論解讀

1.低碳經濟和低碳旅游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最大限度地減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為主要特征的經濟發展方式,其目的是擯棄傳統增長模式,采用先進的創新技術與創新機制,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來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這里的低碳是指較低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為主)排放;低碳生活是指一種減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倡導低能量、低消耗、低開支的環保生活方式。單個人對能源的消費行為及其對自然界產生的影響可用“碳足跡”來計量,即個人的“碳耗用量”。人們對自然界的碳耗影響是可以通過碳補償(又稱碳中和)來彌補的,也就是說,人們計算自己日常活動直接或間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計算抵消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經濟成本,然后個人付款給專門企業或機構,再自己親身參與或者通過第三方植樹或其他環保項目抵消大氣中相應的二氧化碳量。“低碳旅游”的概念是2009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的主題報告“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業”率先提出的。這一課題的研究涉及到了當前最根本的問題,即如何逐步轉變并最終實現可持續的低碳生活方式。目前學術界對低碳旅游概念還沒有形成共識。劉嘯認為低碳旅游是以低碳經濟理念為指導,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綠色旅游;黃文勝認為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經濟宏觀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業持續發展的目標;汪宇明認為低碳旅游是基于生態文明理念指導的一種可持續旅游發展新方式,即通過運用低碳技術、推行低碳機制和倡導低碳旅游消費方式,以獲得更高的旅游體驗質量和更大的旅游經濟、社會、環境效益;侯文亮等認為低碳旅游是建立在滿足旅游者旅游經歷為前提的,通過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多樣化方式和人性化制度,實現低碳經濟發展的新型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由此可見,目前大多數學者提出的低碳旅游概念,僅局限于“碳足跡”視野下的認識,強調在旅游過程中盡量減少碳足跡和碳排放,是一種對低碳經濟被動的響應方式。全面理解低碳經濟的內涵,不僅包括降低碳足跡,還應包括通過碳補償來彌補所產生的碳足跡。也就是說,低碳旅游概念的內涵應該增加“碳補償”的內容。綜上所述,所謂低碳旅游,就是指一種以降低“碳”量為基礎的旅游方式和管理理念,既要在旅游活動中盡量降低“碳足跡”,又要通過旅游的“碳補償”來彌補所釋放的“碳”。

2.理論解讀

低碳旅游以旅游可持續發展理論為指導。低碳旅游是旅游業對當前社會發展低碳經濟的響應模式,是一種基于生態文明的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路徑和可控的行動方式。旅游可持續發展是指在維持文化完整、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滿足人們對經濟、社會、審美的旅游消費需求;既要滿足當前游客和旅游地居民需要,又要為后代提供同樣的機會。低碳旅游具有多層面的內涵,一是倡導對旅游發展中碳排放量的控制,這是基于旅游業所依賴的整體發展環境的考慮,是一種對維系旅游生態環境持續性的責任;二是主張通過發揮旅游業的生態產業優勢,替代其他高耗能、高污染產業,是一種人類與環境友好共存的責任;三是通過碳補償為下一展旅游提供公平的機會,即在滿足當代人在旅游活動中所需的基本碳排放權利的同時,通過碳補償拓展減排空間,是一種為確保人類自身可持續發展的責任。低碳旅游是一種新型的、可持續的旅游活動,它將低碳經濟理念與生態文明建設、旅游產業發展緊密結合的,是具有現實可操作性的旅游可持續發展方式,即可持續發展旅游的具體實踐方式和新的發展方向。

三、基于低碳經濟的旅游發展選擇

1.旅游業的低碳替代效應和功能

2009年12月出臺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認為,旅游業日益顯示出其“資源消耗低,帶動系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等戰略性產業的特征,提出推進節能環保,實施旅游節能節水減排工程,倡導低碳旅游方式。這是我國旅游業積極推行低碳經濟發展的一份重要文件,表明我國已把發展低碳旅游作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作為實踐低碳經濟的重要途徑,作為響應節能減排國際承諾的具體行動,納入國家戰略并提供了產業政策支持。在國家大力倡導并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的作用下,我國低碳經濟正引導著國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同時也給我國旅游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低碳經濟要求對產業結構進行轉型與優化,鼓勵發展具有低碳優勢的產業。旅游業本身是低耗能、低污染產業,是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的低碳產業中的優勢產業,旅游業的單位增加值能耗為0.202,僅為工業的1/11,旅游業對全球溫室氣候排放負有5%的責任。通過發揮旅游的環境優化功能和生態替代型產業優勢,形成旅游業與相關產業之間的低碳補償,探索產業之間的碳匯機制,可以實現旅游在低碳經濟既要節能減排又要發展的雙重目標。旅游是典型的窗口行業,既可以借助旅游窗口推動低碳教育、傳播低碳理念,旅游者通過親身體驗低碳生活,更加理解低碳的重要性,有助于在全社會推廣低碳生活方式;又可以借助旅游窗口向世界展示我國的低碳行動和低碳成效,樹立一個履行承諾、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此外,旅游也作為勞動密集型產業,將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可以緩解產業轉型帶來的勞動力轉型壓力。

2.基于低碳經濟的旅游系統響應模式

低碳旅游是將低碳經濟理念與旅游業發展緊密結合的,具有現實可操作性的可持續發展的旅游方式。低碳旅游與低碳經濟的關系可以用一種響應模式來描述。筆者在汪宇明教授提出的旅游對發展低碳經濟的響應方式的基礎上,通過改進建立了基于低碳經濟的旅游系統響應模式(見圖1)。與汪宇明教授建立的旅游對發展低碳經濟的響應方式相比,該模式的不同點在于把低碳技術、低碳機制、低碳生活方式等低碳經濟三個要素的作用放在整個旅游系統中,而不僅僅是局限于旅游吸引物、旅游設施、旅游體驗環境和旅游消費方式等方面。通過旅游系統對低碳經濟三大促進因素的吸收、過濾、整合,在旅游生產方式、旅游消費方式、旅游營銷方式等方面進行旅游低碳化的滲透轉化,最終實現低碳旅游。具體就是通過低碳經濟中節能減排技術、低碳機制運用、低碳生活方式對旅游系統的整體作用,引導政府、旅游企業、旅游者、非政府組織等旅游各相關利益者,從旅游生產方式、旅游消費方式、旅游營銷方式等三個方面,采取減低旅游“碳足跡”和促進旅游“碳補償”等旅游低碳化方式,實現旅游對低碳經濟的響應。

四、低碳旅游的實現途徑

1.政府的責任

對政府而言,應將旅游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為重要考慮因素納入旅游發展規劃中。要針對全球氣候變化情況,做好旅游氣候災害防御規劃和低碳旅游發展規劃。針對熱點或過度開發的旅游目的地,編制具體的低碳旅游實施規劃,通過有效的監督和調節,確保目的地的旅游容量控制在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閾值以內,切實加強旅游目的地環境優化管理。大力推動低碳旅游政策的制定,注重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把旅游業納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框架體系。建立健全旅游碳匯機制,合理構建碳匯旅游體驗環境的評估指標,有效評估旅游目的地的碳匯能力;充分借鑒國際低碳旅游指標考核、管理標準及控污節能減排技術,結合我國國情組建低碳旅游國家重點實驗室或研發基地,重點研究新能源利用、控污減排等關鍵技術,起草低碳旅游行業標準。政府應推動帶薪休假的貫徹實施,帶薪休假機動靈活,能變“集中休假”為“分散休假”,對黃金周旅游高峰進行有效分流,使交通、旅游、購物等資源得到均衡而充分的利用,從而緩解旅游旺季尤其是黃金周的能源消耗壓力。通過建立低碳旅游行業標準,制定低碳旅游發展政策,引導和支持旅游企業實施節能減排技術,推行低碳旅游生產方式,營造低碳旅游消費環境,促進旅游產業鏈循環經濟模式的形成。發揮旅游業的低碳綜合效應,探索并推廣利用碳匯資本的旅游融資模式。加強旅游智能化發展水平,建立完善節能減排公共技術服務體系特別是推動電子旅游服務的運行。注重發揮旅游業具有的教育推廣優勢,在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消費場所廣泛構建低碳旅游產品,開展低碳旅游宣傳和低碳旅游教育,提高公眾對低碳旅游的關注和認識,形成低碳旅游消費方式。

2.旅游企業的責任

旅游企業要樹立低碳旅游的發展理念,引入碳匯機制的低碳旅游理念,通過低碳技術裝備和服務方式轉型,培育一批負責任的低碳旅游企業。

(1)旅游景區及交通。景區能源工程要多采用太陽能、風能、水能等可更新能源技術,多使用各種新型環保材料;景區環衛工程建設要盡可能使用循環污水處理裝置,設立生態廁所和生態垃圾桶;景區咨詢工程要設立低碳旅游電子設施,提供低碳旅游咨詢和低碳飲食資訊,景區導游在講解時把低碳知識同景觀進行融合、宣傳推廣,力保樹立一個悅目且符合環保與低碳消費觀念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交通方面,引導和鼓勵游客選擇徒步、自行車、公共汽車、鐵路等相對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鼓勵旅游者以共乘方式、步行或使用自行車的方式。有條件的景區要設立專門的自行車道和自行車租賃站。如九寨溝旅游景區實行有效的交通管制,采用電動車定點定時運送客人,將因運輸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

(2)旅游酒店。進一步推廣以節能為中心的“綠色飯店”經營模式,減少資源能源使用量和污染物產生量。景點規劃設計之初就要考慮建筑節能減排,采用新型節能設備和建筑材料,在節能潛力較大的空調、電梯、照明、廚具等設備選擇上優先考慮低碳技術產品。在確保設施和服務不降低標準的前提下,引導和鼓勵游客使用再生物品或者盡可能地反復使用物品,特別是把一次性使用變為多次反復使用。變床單、被單“一天一洗”為“一客一洗”,節約水資源,減少污染排放;廢棄物要分類收集,便于無害化。此外,要把低碳旅游納入酒店管理之中,比如為飯店入住客人提高完善的低碳客房、低碳餐飲等信息;或者仿效杭州市推行的“低碳積分計劃”,即客人在住宿期間的各種“減碳”行為都將獲贈相應積分來兌換或抵消酒店消費,以此來鼓勵客人參與低碳消費,提高積極性同時起到對低碳旅行的宣傳推廣作用。

(3)旅行社。旅行社要把推廣低碳旅游消費作為自身的一項責任,在建立的銷售咨詢服務網站中要為游客提供低碳旅游產品說明,激發旅游者對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和購買欲望,引導低碳旅游消費。在組織游客的具體旅行中,引導游客開展低碳旅游消費,如選擇綠色飯店或低碳旅行路線。此外還要培養和提供低碳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導游人員。目前旅行社對“低碳旅游產品”研發還處于嘗試階段,這是一個項新課題,值得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

3.旅游者的責任

對環境的最終使用者旅游者而言,主導踐行低碳旅游消費方式是根本,要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有意識地減少碳排放量并參與碳補償活動。低碳旅游要求旅游者改變奢華享受的旅行觀念,樹立節能減排降碳理念,自覺規范自身的旅游行為,帶著對文化和環境高度負責的態度去旅游。選擇在商業道德和環境責任上有良好聲譽的旅游企業包括住綠色環保型酒店,在餐飲選擇上優先考慮各種綠色生態食品等;考慮選擇公共交通體系發達的地區作為旅游目的地,選擇低碳交通工具如自行車或徒步,如自駕車則提倡拼車出行或者選擇騎單車;在旅游產品選擇上,優先考慮徒步旅游、森林旅游、濕地旅游等綠色生態旅游產品;個人出行中攜帶環保行李特別是自帶環保必備品,不購買包裝過度的旅游商品。此外,自覺通過植樹等環保行為來補償自己在旅游過程中的碳排放,積極宣傳低碳旅游理念、支持各種低碳旅游活動,做時尚低碳達人。

篇(8)

作者:姚晏 蔡紹洪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

低碳經濟背景下產業結構調整的保障

加強政府通過產業政策對產業結構調整的支持和引導,并建立恰當的運行機制以保證產業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此外,相應的法律、法規、技術、人才以及強化低碳生產和低碳消費的宣傳也是低碳經濟背景下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得以實現的保障。1.市場是產業結構要素優化配置的主要力量,要加強市場化建設按照市場經濟規律來規范調控企業的低碳生產方式以及個人的低碳消費行為,并通過建立和完善行業間和區域間的“碳補償”機制實現區域間利益關系的協調發展。培育碳資源交易市場,促進生態資源化和生態資源的證券化。推進生態資源產權界定工作,建立使用生態資源付費制度,推進生態補償機制建設;促進生態資源的證券化,把社會的盈余資金引導到投資于生態資源開發的方向上來,克服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資金“瓶頸”制約。通過制度創新發展“碳交易”。碳交易機制是規范碳交易市場的一種制度,是應對氣候變化、減少碳排放的一種市場手段和途徑,需要探索不同的碳交易機制,使得企業或個人可以通過選擇購買或賣出碳排放的交易來達成減排或低排放的目標。2.發揮政府在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調整中的引導性作用,通過財政、稅收手段和金融手段促進低能耗、低碳排放的產業結構優化的實現結合“十二五”發展規劃,制定和完善低碳產業發展戰略和系統化的產業發展規劃,造就一批可參與國際競爭的按照低碳經濟要求來增強自身競爭優勢的低碳企業。同時,在制定和完善低碳產業發展戰略和系統化的產業發展規劃基礎上,通過建立行業準入許可證制度,提高市場準入門檻,促使企業高起點投入,保障節能環保產業健康發展,增強行業整體競爭力,加速產業結構的升級和轉型。財政上要建立穩定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整合現有財政專項資金,對低碳發展的重大項目采取引導、激勵、獎勵或貼息貸款等方式給予支持。建立以政策性貸款為導向的低碳產業金融支持體系;發展碳金融,積極開發服務于節約能源和減少碳排放的各種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動,創新開發各類金融產品,包括以碳排放權的期貨、期權為代表的金融衍生產品的交易和投資,低碳項目開發的投融資以及其他相關的金融中介活動。將碳稅作為一種獨立稅種存在,引入碳稅來鼓勵更多的綠色能源技術創新,對積極采用技術減排和回收二氧化碳并達到一定標準的企業,給予減免稅優惠。3.建立恰當的運行機制以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的乃至社會和文化的手段進行調整健全管理體系和監督實施機制,強化節能減排管理。建立政府節能減排工作問責制,建立和完善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監測體系和考核體系,開展節能減排專項執法檢查,加大監督檢查執法力度;完善節能和低碳排放的標準制定,對企業的碳排放進行實時的監測;建立節能減排技術服務體系,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加快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和推廣;加強對節能、提高能效、潔凈煤、可再生能源、先進核能、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投入,加強對相關人才的培養。加強法律法規對促進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約束作用。走低碳發展之路,制度創新是關鍵,法制保障是根本,應當充分運用法律手段助推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只有通過法律法規的形式將有關低碳經濟的相關制度予以原則性、權威性規范,才能為各種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法律依據,并不斷完善配套措施,也才能真正實現低能源消耗、低排放的產業結構優化,實現低碳經濟的有序發展。4.積極開展低碳生態倫理教育、構建低碳生態文化,宣傳低碳生產和低碳消費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的生態倫理教育提倡全新的低碳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培育人們尊重自然的內在規律,以“天地人合一”、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性思維來處理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目前,我國對能源節約和低碳排放的低碳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教育、培訓和宣傳工作的范圍和深度上都明顯不夠,大部分企業對實施低碳生產的價值、實施的途徑及實施低碳生產所帶來的效益缺乏足夠的認識,應加強低碳生產的宣傳和培訓,結合企業類型和產業特點,普及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方面知識,引導企業采用節能和低碳的生產方式,鼓勵企業投資低碳產品和服務;同時,應通過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節約意識和低碳生活方式意識,引導公眾養成節約、簡樸以及注重內涵的生活方式,摒棄奢華、浪費的消費方式。

低碳經濟背景下產業結構調整的路徑

三次產業中,工業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產業,傳統農業和傳統服務業領域的碳排放也不容忽視。根據我國學者劉再起研究,產業結構調整對低碳經濟的影響很大,德國的第一產業單位產值每增加1%,其單位產出的碳排放量會增加15%[5]。因此,調整產業結構比例,通過產業間以及產業內部合理的比例關系可有效促進經濟低碳發展。根據產業結構發展規律,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增加是產業結構調整的趨勢。應大力發展服務業,提升服務業尤其現代服務業的比重,降低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通過服務業的發展帶動和提升第一、二產業發展;調整產業內部結構和產品結構比例關系,加大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比重,大力發展具有低碳特征的產業,構建低碳經濟體系;加強產業鏈的延伸和拓展,提升產業高度,把單一、低級、粗放的產業結構轉變為多樣的、兼顧了區域專業化分工與綜合性發展,并且主導產業突出、輔助產業配套、多項支柱產業并存互補的,同時滿足了能源節約和低碳排放的產業結構系統;改變能源結構,開發具有發展前景的新型低碳產業,如火電減排、新能源汽車、建筑節能、資源回收、環保設備、節能材料等,大力推進這些新型低碳產業的發展,并培育專業化大型環保企業。2.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應用低碳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技術進步是產業結構優化的重要保障。經濟社會的進步過程是產業結構演進的過程,也是產業技術體系進步過程中量變和質變的反映,是在各產業、各行業內不斷淘汰舊技術、采用新技術的過程,這個過程使產業結構逐步向更高階段發展,最終實現國民經濟現代化。技術創新是實現低碳經濟和產業結構高級化和生態化的關鍵手段,應以自主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強調以高技術和低碳的適用先進技術推進產業結構升級,通過技術進步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6]。鼓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注重提高高技術制造業在工業中的比重,優先發展對經濟增長有重大帶動作用、能耗低的信息產業;積極研發新技術,包括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能源利用技術,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生產技術、環保技術、節能技術等;對傳統產業進行低碳化技術改造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應鼓勵運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依靠節能技術,改造重點用能產業,降低現有重點用能產業的消耗水平。低碳產業的本質特征就是利用低碳技術體系,低碳技術包括煤的清潔高效利用、油氣資源和煤層氣的勘探開發、二氧化碳的捕獲與埋存以及清潔生產等各種節能減排的技術。循環經濟是轉變發展方式的主要路徑,其技術特征表現為資源(能源)消耗的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再生化,通過“資源利用—綠色生產—再生資源”的循環流程,提高能源轉換效率實現能源節約和降低碳排放。3.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產業結構低碳優化低碳經濟背景下的產業發展方式是低碳的生態化生產方式,而產業生態化的實現路徑是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和發展環保產業。循環經濟是對產業傳統發展方式的根本變革,是產業生態化的主要路徑,也是實現能源節約和減少碳排放的產業體系形成的關鍵和突破口,要創新模式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循環經濟通過物質和能量的多層次分級利用或循環利用,在資源(能源)向社會財富進行物質變換的過程中實現節約。轉變發展方式首先應在產業層面堅持用循環經濟理念整合產業集群內部企業,使產業之間形成物質、能量的梯級循環利用,合理有效地循環利用資源。按照循環經濟的思想構建生態工業園區,在園區內通過企業和企業之間、產業和產業之間的密切合作,形成產業價值鏈和生態鏈,上下游產業間相互依托,形成區域整體性集群優勢達到經濟獲利、環境改善和產業發展的多重目標[7]。循環經濟清潔生產方式是在生產過程中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削減廢物的產生,以達到少排放或零排放的環境保護目標。應在企業中推行清潔生產,實現企業在生產制造的工藝各環節之間的物料循環;要開發和生產低能耗、低污染、可循環利用和安全處置的產品,從產品設計、原材料采購、產品制造、消費到產品使用后的處理與循環利用整個產品生命鏈條中都以生態化方式進行。低碳環保產業是國民經濟結構中以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為目的所進行的技術開發、產品生產、商業流通、信息服務等一系列活動形成的產業,包括如垃圾處理、大氣污染防治、污水處理等行業及與之相關的環保設備加工制造和服務業、技術信息服務等行業。低碳環保產業具有正外部性的特征,應大力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

篇(9)

本文為河北行政學院2012年度項目《河北低碳城市框架構建及其實現路徑分析》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3年3月20日

一、引言

18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城市迅速發展,人口轉移,城市人口劇增。目前,城市容納了世界總人口的一半以上,其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總量的75%。城市對資源的需求和碳覆蓋領域的擴張都遠遠超出其所能承載的界限,嚴重影響它的繼續發展及其在當地和全球環境、經濟中的作用。據專家預測,到2020年中國的城市化率將達58%~60%,屆時中國城市人口將達到8~9億。這無疑將推動城市能源消費量和CO2排放量快速增長。城市能否在未來幾十年里走到發展的前列,能否順利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能否建成宜人居住的城市,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在低碳經濟時代來臨時的應對調整能力。低碳城市是科學發展觀對城市化進程的內在要求,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二、低碳城市概念闡釋

國際社會于2007年開始關注低碳城市的概念,國內外諸多學者對低碳城市概念進行了闡釋。低碳城市就是通過在城市發展低碳經濟,創新低碳技術,改變生活方式,最大限度減少城市的溫室氣體排放,徹底擺脫以往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和大量廢棄的社會經濟運行模式,最終形成結構優化、循環利用、節能高效的經濟體系,形成健康、節約、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最終實現城市的清潔發展、高效發展、低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低碳城市的內涵應把握兩個方面:一方面城市必須保持經濟的高速發展;另一方面必須保持能源低消耗和CO2低排放。2009年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綠皮書將低碳城市的特征概括為以下幾點:經濟性、安全性、系統性、動態性、區域性。低碳城市的基本支撐體系是低碳城市的產業結構體系、低碳城市的基礎設施體系、低碳城市的消費支撐體系以及低碳城市的政策制度體系。

三、中外低碳城市建設實踐

目前,西方發達國家低碳城市建設的典型有丹麥模式、英國模式、瑞典模式、日本模式、美國模式等。自2006年起,國內對低碳城市建設進行了有益的實踐探索。雖然在實踐上各城市構成和重點有別,但在以下幾方面有著共識:1、都制定了減排目標;2、關注人力資源和教育培訓;3、強調低碳發展的經濟機遇;4、通過技術發展減少排放;5、制定了分部門的減排目標和具體行動;6、市政府機構以身作則,優先落實減排行動,起到示范效果;7、強調行為主體的相互合作和市民日常行為的改變,鼓勵不同層面的機構和人員參與。不難發現城市層面的建設都有相對固定的要素:低碳城市整體發展目標、目前各部門碳排放情況、碳減排目標確定、各主要部門的碳減排目標與行動、通過大型項目推動低碳化發展、轉變能源使用結構政策、低碳城市理念宣傳教育、實施效果反饋與評估等。歸納起來就是從城市的四項基本功能入手,通過居住、就業、交通和游憩相關的各部門的碳排放目標和行動計劃的制定,達到減少CO2排放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各城市根據自身城市發展階段和發展側重點的不同,結合城市特色分別選擇適合城市低碳建設發展路徑的行動內容。

四、河北低碳城市發展途徑分析

河北省在推進城市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與全國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個性。共性表現為現有能源資源條件都無法持續支撐高碳城市發展模式;個性表現為河北省具有全國唯一懷抱兩個直轄市的獨特區位,特別是首都對生態環境的高標準要求與河北省固有的重化產業結構及高碳城市模式的矛盾非常突出。因此,借鑒國內外低碳城市研究和實踐,結合河北城市發展的特點,創新研究如何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低碳產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低碳城市,更加具有緊迫性。

(一)樹立低碳理念,建設低碳社會。理念創新是行動的先導。低碳理念的形成是發展低碳經濟、實現低碳城市的基礎。

第一,提高低碳意識。政府機關率先垂范,開展創建低碳型機關活動。堅持用低碳理念指導城市規劃編制,加強土地集約化利用,推行“緊湊型”城市規劃和建設模式。教育部門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及低碳城市建設內容滲透到各級各類學校的教育教學中,從小培養青少年的節約、環保和低碳意識。企事業單位、社區等組織開展經常性的低碳宣傳。開展低碳機關、社區、學校、醫院、飯店、家庭等創建活動。

第二,推廣低碳生活方式。采購低碳產品,鼓勵低碳消費,推行綠色消費模式。各地政府優先采購節能和環保標志產品,加快節約型、環保型政府建設。開辟非機動車專用裝置,規劃遍布城市的自行車租借系統,鼓勵以步行和使用非機動車出行。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推進城市輕軌和地鐵快速軌道交通建設,大力發展電動和混合動力公共交通工具。大力開發綠色節能環保建筑,有計劃地對城市現有居民住宅實施節能、保溫技術改造,盡快形成低碳綠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二)發展低碳經濟,培育低碳產業

第一,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加快電源結構調整,推動電源結構由單一煤電向煤電、氣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垃圾和秸稈等生物質能發電并舉的方向發展。優化電源配置,重點發展大容量、高參數、高效率的燃煤機組,提高電力裝備水平。推進太陽能光伏并網發電與建筑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穩步發展太陽能利用產業。加快能源消費結構調整,在生產、生活領域積極推廣太陽能、沼氣、天然氣、地熱等清潔能源的綜合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

第二,加快低碳技術開發與應用。推進煤的清潔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二氧化碳捕獲與埋存等節能領域的技術開發與應用。加強排放監控技術和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工藝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加強發展清潔汽車技術和汽車尾氣控制技術的研發與產業化。積極開發工業固體廢物、農作物秸稈的高效利用技術。組織實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能發電等重大科技專項以及與建筑一體化的光伏屋頂、光伏幕墻等重大科技示范項目。依托各市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的低碳實驗室,引導其面向應用、面向企業、面向市場,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低碳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

第三,發展靜脈產業。加快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使用最新技術、具有一定規模的廢舊汽車加工回收、廢舊金屬加工回收、廢舊塑料加工回收等重點靜脈產業園區。積極推進城鄉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推行“收集——運轉——集中處置——資源化”的城鄉生活垃圾處理模式。

(三)實施低碳化管理,加強節能減排

第一,強化工業企業節能減排。強化對重點企業節能減排的監管。推動企業加大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節能管理水平,著力培養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低碳企業。加快對傳統產業實施低碳化改造。加快建設節能減排技術支撐平臺建設,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節能減排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體系。

第二,推進建筑節能。把建筑節能監管工作納入工程基本建設管理程序,對達不到民用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新建建筑,不得辦理開工和竣工備案手續,不準銷售使用。強化節能設計,鼓勵新建居住建筑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并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施工。組織實施低能耗、綠色建筑示范工程,擴大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

第三,強化城市交通運輸的節能減排。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主干道開辟城市公共交通車輛專用或優先行使通道,大力提高公交服務質量,努力使公共交通成為群眾出行的主要方式。加強汽車尾氣排放監督和治理。加速淘汰高耗能的老舊汽車,控制高耗油、高污染機動車發展,使得城市公交車尾氣排放逐漸達到歐Ⅲ標準。

第四,推進商貿流通業節能減排。加快物流園區建設,有效整合物流資源。在餐飲住宿行業逐步減少、最終取消使用一次性用品,積極開展爭創“綠色飯店”活動;在流通領域抑制商品過度包裝;在經營場所廣泛推廣采用節能、節水、節材型產品和技術,嚴格執行室內空調溫度設置等相關規定,最大限度地節約能源,降低排放。

(四)完善政策體系,提供發展支持

第一,政策引導,加大扶持。加大對低碳產業的扶持力度,優先保證低碳產業項目建設用地。積極爭取國家資金、金融機構和社會資金支持低碳重點工程、低碳產品和低碳新技術推廣應用。在財政預算內安排低碳城市建設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低碳示范工程建設和低碳城市研究相關工作。在政府采購、城市建設等方面,優先考慮本地化的低碳產品。以各市現有高校為基礎,通過與國內外低碳領域先進單位合作,吸引相關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研究隊伍。

第二,加強合作,建立聯盟。以低碳城市建設為主要內容,以低碳城市研究會為依托,加強與國際相關組織、國內外先進地區和研究機構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低碳城市發展合作機制和低碳城市聯盟。引入“碳稅”、“碳排放權交易”等環境經濟手段,對區域內的碳排放水平進行經濟調節。

第三,加強宣傳,全員參與。將節能減排和建設低碳城市宣傳作為重大主題,制訂宣傳方案,開展宣傳活動。通過產業發展、技術交流等途徑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在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樹立低碳城市形象。

五、結語

低碳發展是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的未來。目前,中國城市的低碳實踐還只是零散和嘗試性的。正如世界氣候組織的《中國低碳領導力:城市》報告稱,中國城市系統解決能力尚弱,一些城市的低碳實踐只是“領先性的探索和嘗試,尚未形成系統的低碳經濟發展框架”。在河北省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時期,為了避免未來城市發展被“碳鎖定”而付出沉重代價,在“低碳”視野下,借鑒國內外實踐經驗,研究河北城市未來發展路徑顯得更為必要和緊迫。

主要參考文獻:

篇(10)

【關鍵詞】

節能減排;存在問題;建議;措施

“節能減排”出自于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所謂“節能減排”(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廣義而言,是指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排放;狹義而言,是指節約能源和減少環境有害物排放。

節能減排工作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舉措;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然選擇;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轉變增長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符合世界低碳趨勢的必然需求,更是維護中華民族長遠利益的必然要求,建立節能減排的長效機制是著力緩解資源能源瓶頸、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中國人民銀行作為我國的中央銀行,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在整個金融體系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近年來,人民銀行采取了一系列科學有效的措施在全系統積極倡導和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人民銀行基層分支機構也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節能減排工作要求,積極探索節能減排工作思路與途徑,采取強化節能意識,明確節能目標,建立符合地域特點的長效節能機制等措施,使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實效。但是,從節能減排工作的實施及成效上來看,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和難點,這些問題和難點既有共性也有行業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央行乃至全國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和實施。

一、當前節能減排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1、意識薄弱,節能工作存在內在阻力

各分支機構人員對于節能減排內在涵義或者認識度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自身缺乏節能意識。具體體現在:白天開燈,打印紙張單面使用,電腦、復印機夜間電源常開、水龍頭滴漏等諸多現象,造成無意識的能源浪費,從個人行為上加大了節能減排工作壓力;二是集體觀念不強,對節能減排重要性認識不足,個別人存在在家隨手及時關水、關電,在單位卻無動于衷,加之部分員工的從眾心里,導致機關公共資源的浪費;三是基層分支行在管理中的意識錯誤,如個別基層行在日常管理中擔心控制水電之后,可能影響后勤服務質量、影響工作環境等的錯誤理念;四是對節能減排工作重視不夠,節能組織機構還沒有真正發揮作用,雖然按要求成立了相應的節能領導小組,但領導小組還僅是停留在形式上,組織、協調、指導節能工作的作用還沒有真正發揮出來。

2、機制不完善,節能減排缺乏長期持久性

一些單位雖然制定了節能措施,但未出臺比較完善的節能管理辦法,節能措施也未真正落實到實處。節能減排是一項長期需堅持的系統工程,各基層分支應建立健全相應的節能減排制度,以保證節能減排工作順利并長久的保持進行。然而部分分支機構的管理不到位,相應制度不完善,從而導致節能減排工作缺乏長期持久性。主要表現在,一是節能減排工作領導機構作用發揮不足,雖然基層分支行均成立了節能工作領導小組,然而節能減排工作基本是由后勤部門完成,其他部門重視不夠,造成工作單打獨斗的局面;二是缺乏明確的工作考核激勵和懲罰機制,導致節能工作做得到位的個人和集體缺乏動力,而忽略節能工作的小組也未受到相應的懲罰,形成“干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的情況;三是機構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如有的單位能耗統計報表不準確,能耗分析報告不到位,節能統計還不能達到真實、準確、全面、及時地反映能耗數據的高標準要求。

3、技術支撐不足,節能工作缺乏有效的支撐力

現代化的社會中,技術的進步才有各方面的進步,節能工作同樣如此,技術如若停滯不前,節能工作必然會停滯不前。目前,存在依靠先進設備、通過應用科技手段創新節能減排工作方式的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設備的落后,目前央行基層辦公樓、主要用水、用電等設備大多購置多年,設備老化導致維護成本高,使用效率低,耗能量大,需通過技術改造或引進新技術提高節能效果;二是應用科技手段探索創新節能減排工作方式的能力較弱。三是缺乏相應的節能技術人員,且在短期內無法完成培養或補充,不能高效準確完成能耗統計、耗能分析及節能細化計量等專業工作,嚴重阻礙節能工作的質量和進程。

4、創新力度不足,節能工作效率低下

“十二五”規劃節能目標的實現要求以創新為主要推動力,各支行應加大自身的創新力度,力爭節能工作順利有效的實施。央行基層通常由于缺乏人才,缺乏相應設備,導致自身創新力度不足,節能工作效率低下。主要表現在:一是對于新生事物的引進和利用不足,如對于碳金融、碳交易等此類金融界在節能減排上的新舉措缺乏認識,導致引進和利用不足;二是在節能技術和人員方面缺乏創新,基層央行節能技術和人員通常是多年前所采用和吸收的,缺乏新技術和新人才的引進,導致節能工作停滯不前或效率低下;三是缺乏同世界節能工作領先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和學習,導致新生事物認識缺乏一定的時滯性,創新工作也僅僅局限于本支行,創新工作難以有所突破,從而導致節能工作停滯不前。

5、資金缺乏,節能工作缺乏推動力

節能改造以及技術創新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人民銀行行政經費是由國家財政全額劃撥,各項費用開支管理是非常嚴格。如若申請節能改造專項資金需要經過層層審批,處處把關,審批時間和鏈條過長。而且央行基層都存在人員經費緊張的問題,在保證日常開支的情況下兼顧節能減排的困難是很大的,對于節能減排的投入也只能是望而卻步。資金短缺成為了制約節能減排工作的瓶頸之一。主要表現在:一是由于缺乏資金,基層行內一些早已陳舊的耗能大的設備,無法進一步改造或引進新的設備;二是由于資金的缺乏使得技術及技術人員的革新和引進難度大,無法付諸實踐;三是為提升工作人員的節能意識強度,培養并加大對節能減排工作的宣傳等缺乏資金支持。

6、重點耗能項目管理不足,節能工作缺乏重點傾向性

針對不同省份不同的特點,央行各基層的重點耗能項目有所不同。央行各基層在節能工作方面都按照總行所列幾點如加強對空調、電腦等耗電性電器的管理等,部分基層分支機構則對于自身存在的重點耗能項目卻缺乏必要的管理,從而導致“節能工作開展的如火如荼,節能效果卻不盡如人意”的現象。

7、節能減排工作指導思想不正確

由于地方政府本身理念要求先發展后治理,或地方政府過于強調發展經濟的重要性,而忽略生態保護、節能工作的重要程度,使得部分基層央行的節能工作缺乏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的支持,導致節能工作不能順利開展和進行等等。

二、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建議及措施

1、加強宣傳學習力度,培養加強節能意識

加強對員工廣泛開展節能減排知識的學習,使員工認識到勤儉辦事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客觀需要,認識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提高認識,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榮辱意識,把節約融入生活中,使節約成為一個人的生活觀念和品格。要充分利用網絡、電子屏等電子化平臺,宣傳欄、宣傳板、標語等傳統方式,知識競賽、演講、講座、主題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教育,形成多角度、全方位、長期化的宣傳態勢。從小處著眼、從自身做起,努力培養員工的節能意識,養成良好節能習慣,營造節能氛圍。

2、建立技術支撐體系,加快新技術示范推廣

制定節能技術支撐體系示范和推廣計劃。根據公共機構特點,建立科學的節能技術和產品遴選、鑒定、試用、推廣機制。對示范性實用性強、效果佳的節能技術和產品,組織在節能重點工程中優先示范應用。加強信息技術與傳統節能技術融合,推廣適用的節能解決方案。完善節能產品政府采購制度,將節能產品、設備納入政府集中采購目錄,提高高效節能產品和設備在公共機構終端用能產品中的比重,完善節能產品政府采購評價監督機制,發揮政府采購的宏觀調控功能和市場導向作用。

3、建立量化管理機制

建立能源資源消費分戶、分類、分項計量標準體系,規范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開展分戶、分類、分項計量標準體系,規范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開展分戶、分類、分項計量試點、示范和推廣。配合供熱體制改革,在有條件的地區推動既有建筑和新建筑安裝供熱計量裝置。改進公共機構能耗統計數據采集、傳輸、加工等處理手段,推進能源綜合管理系統建設,提高統計工作效率。加強數據審核,定期對節能降耗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4、加強專業人員隊伍建設,提升節能減排工作實質效率

加強專(兼)職節能減排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全面系統地學習節能技術和節能專業知識,提升能源監測、分析和統計工作水平,培養高素質骨干隊伍。要盡可能保持工作人員的穩定性,注重引進先進技術人員,注重與其他兄弟單位的學習和交流。從而提升創新能力,或引進新生事物,如培養相關碳金融領域的專業人員,大力提倡和促進碳金融市場的發展。

5、依制度健全節能長效機制

上一篇: 動物行為學的意義 下一篇: 電力市場改革的意義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三级网 | 香蕉人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午夜福利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久久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