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測設計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8-29 17:13: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勘測設計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勘測設計論文

篇(1)

二、GPS技術和RTK技術的廣泛應用

所謂GPS技術實際上就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這個系統具有全天候和全球性以及實時性的三維定位和導航能力,具有良好的抗干擾性和保密性。目前GPS和RTK技術在公路勘測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了下面幾個方面:第一,是控制測量;第二是繪制大比例的地形圖;第三是實地放樣;第四是進行縱斷放樣和土石方的計算。要知道在傳統的測圖技術中,首先要建立控制點,然后再進行相應實地測量,因此工作量明顯增大,而采用GPS進行測量,能夠將測量時間控制在幾分鐘,因此能夠極大的提升測量效率。

三、遙感技術的廣泛應用

近年來空間技術取得了快速的發展,遙感圖像已經具備逼真和宏觀的效果,因此在公路選線方面體現出巨大的作用。應用遙感技術就類似將野外的現場工作搬回到室內進行研究,能夠有效提升測量進度。所謂遙感技術其核心就是通過遠距離的感知來獲得相關的信息。RS遙感技術在公路勘測設計上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利用衛星照片以及航片上所包含的信息,然后通過對這些相片進行觀察和計算機處理,從而識別出相應的地質、地貌以及水文和地質構造等諸多信息內容。

四、GIS技術在公路勘測中的運用

GIS技術主要是研究空間信息分布的一種科學技術,這種技術能夠將空間特征進行可視化,從而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更加直觀的信息。由于這種技術具有極強的空間分析能力,因此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技術需要配合以美國開發的Mapinfo的軟件一起使用,具有更好的信息處理能力。目前我國在這方面軟件的開發也已經逐步成熟,開發的公路地理信息系統已經能夠為公路管理和養護提供宏觀上的管理和分析決策。并具有信息查詢、圖表輸出等功能。

五、我國公路勘測技術發展展望

(一)高分辨率衛星圖像技術的創新發展

高分辨率衛星圖像技術一直被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超級大國控制,并且主要的應用還是放在軍事以及情報管理領域,不過近年來隨著高分辨衛星圖像技術有開始進入商業應用領域的征兆,相信不久的將來,這方面的技術也一定會在公路勘測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謂的高分辨衛星圖形技術,主要指的是空間分辨率能夠得到1m甚至1m以下的精度,目前在商業上可以應用的高分辨衛星圖像主要由法國SPOT系統提供,但是分辨率僅僅為10m,而美國的Landsat-7系統所提供的衛星圖像的分辨率則僅為15m,目前用于軍事的IKONOS系統以及俄羅斯的KOMETA系統才能夠提供1m或者1m以下的高分辨衛星圖像。雖然這兩個系統已經開始逐步商業應用化,但是卻受到很多限制條件。不過從未來的發展來看,高分辨衛星圖像會逐步成為空間地理信息的來源,在這背景下,就會對空間地理工程的影響產生深遠的變革。對此從未來的發展來看,我國要密切關注,研發出相應的實用技術,比如通過高分辨率的衛星圖像制定大比例的地形圖,或者進行公路路線的選擇、設計和工程計算等。實用高分辨率的衛星圖像技術,從未來發展來看還有很多課題需要突破。

(二)3S技術的集成應用

目前我國對于3S技術的應用主要停留在針對這些技術的單獨應用,這顯然不能夠進一步發揮這些技術的應用效果,相信隨著未來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將GPS和RS以及GIS三個技術進行合成應用會成為現實,這樣就能夠實現對公路勘測的立體化和全方位和多層次的設計,從而有效的提升公路勘測水平和效率,為公路基礎設施的建設提供關鍵的技術支持。

(三)網絡技術和CAD技術的進一步創新發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我國CAD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研究,目前我國的CAD技術也已經進入到網絡化的CAD時代。這對于我國公路工程的協同設計提供了技術支持。對于我國公路勘測技術的提升無疑具有革命化的效應。CSCD計算機則是支持網絡化的CAD應用的一個重要系統,能夠實現設計主持人和參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協同工作,能對設計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時的解決,避免設計的矛盾引發的修改成本的大量上升,這不僅能夠提升公路勘測設計效率,同時也能夠降低勘測設計成本。

篇(2)

目前,我國的勘測設計行業營改增稅收政策在很多偏遠地區仍然存在營業稅與增值稅并行的局面,不單阻礙了相關營改增稅收政策的效應發揮,還因為稅收管理不統一,帶來一定的涉稅難題與風險。由于部分單位不需繳納增值稅,稅務機關在征收管理過程中出現紕漏,導致購買企業在支付采購費用后無法取得必要的增值稅發票進行抵扣,稅收成本直接增加,企業稅負增大,也存在涉稅風險。

2.企業涉稅準備工作不充分

營改增稅收改革實施以來,勘測設計企業作為一般納稅人繳稅名義稅率由5%上升為6%,實際稅率為5.66%,一定程度上加重企業的稅務負擔,由于允許進項抵扣,因此企業在進項抵扣的工作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企業的財務管理以及會計核算等方面需要相應調整,對企業的應變能力要求高。企業往往存在這方面的意識,但以前未涉足過,著手開展工作相對困難,重點準備工作未能抓好,一般都是走一步看一步,逐步完善,在此過程中,也會錯過較好的節稅時點。例如在稅務管理發票的環節,稅收機關對進項抵扣的環節更加嚴格與繁瑣,企業的管理模式、業務模式沒有適時調整與改變,會造成發票遺失,錯過抵扣時間等等情況出現。另一方面,由于計算與繳納增值稅比營業稅復雜,企業缺少及時的培訓,容易出錯;再有就是供應商及客戶的選擇上,其不具備增值稅納稅人資格的都會直接影響勘測設計企業稅收成本增加。

3.對企業經營業績存在一定負面影響

這主要體現在企業營業收入與利潤指標上。增值稅屬于價外稅,不包含在企業的營業收入中,營業稅與其相反,屬于價內稅,稅金包含在企業的營業收入中。自營改增實施后,稅金不得計入營業收入的變化直接導致企業的營業收入出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個別還出現下降幅度超過了成本的下降幅度,這樣企業的利潤水平也會隨之下降。

4.財務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營改增稅收籌劃是一項高層次的稅務管理活動,需要由專業的高素質財務人員完成。目前我國勘測企業稅務人員的素質有待加強,加之改革實施時間不長,相關配套制度不夠完善,稅務機關管理人員對一些政策難題解釋的也不盡完善,也造成企業稅務人員對政策法規的把握不夠,因此開展稅收籌劃時僅能套用一些稅收優惠政策,缺少全局性的考慮,稅收籌劃也僅僅停留在低層次的個案籌劃水平上。

二、勘測設計企業營改增稅收籌劃的建議和對策

1.勘測設計企業增值稅籌劃的重點

勘測設計企業作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盡可能多的取得抵扣的進項稅發票,除了優先將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作為供貨商與服務商之外,勘測設計企業還應從成本費用中重點區分可抵扣與不可抵扣的成本項目。在勘測設計企業中,員工的工資福利費用在企業總成本費用中占比一般較高,該項費用不存在可抵扣的情況,包括辦公室的裝修費用、業務接待費用等都是不可抵扣的,所以企業不必在這類的費用中考慮進項稅抵扣。因此應重點做好例如項目分包款、設備、材料采購、印刷費等此類可以進項稅抵扣的成本費用準備工作。至于如何做好,首先應加強財務人員、業務人員宣傳與培訓工作,幫助業務人員認識與了解取得進項發票的重要性和有關流程手續,同時為了加深業務人員的印象,可以由財務部門統一制作增值稅開票信息小卡片,羅列公司的開票信息,以及可以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業務支出范圍等等;定期舉行業務知識培訓,將涉稅過程中碰見的問題與解決辦法向有關人員介紹與交流。

2.國家應完善營改增的相關制度和加快推進改革的力度

首先應規范與完善稅收的優惠政策,開始試點實施營改增時頒發的關于銜接營改增稅收優惠政策的制度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存在操作不清晰、不明確的情況,帶來增值稅抵扣鏈條的中斷,因此建議加快完善制度細則,確保操作更加規范有序。其次,針對個別行業營改增后稅負增加幅度較大的情況,應進行稅率結構的調整,簡并稅率檔次,讓各行各業均能享受到國家稅制改革帶來的優惠,這樣勘測設計企業購買服務或者產品時,能順利取得對方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最后還應拓寬抵扣范圍,我國現行的增值稅仍處于不完全的消費型層次,為徹底消除重復繳稅的問題,國家應綜合考慮宏觀調控、財政承受等因素,認真研究不動產的稅收抵扣問題,以及剩余營業稅征稅項目改革的時間表,進一步深化增值稅改革進程,掃清地方土政策的阻礙,為企業的經濟轉型創造更為有利的稅收環境。

3.注意納稅人身份的選擇

營改增政策實施,關于勘測設計企業納稅人身份選擇的問題,也能為勘測設計企業帶來一定的節稅空間。增值稅有關條例規定,作為試點納稅人,應稅服務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以上的,可作為一般納稅人,按6%的增值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取得的進項稅額發票允許抵扣;應稅服務年銷售額在500萬元以下的,可作為小規模納稅人,按3%的增值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取得的進項稅額發票不予抵扣。一般納稅人的會計核算要求較高,需要有專業的會計人員進行處理,同時一般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管理環節也較復雜,需要的人力、財力、物力較大,這些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財務成本的增加。因此,勘測設計企業在進行納稅人身份選擇時應充分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在保證稅收成本最小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選擇。

4.掌握延遲納稅的技巧

營改增實施以后,勘測設計企業可以根據合同以及交易流程合理確認收入與費用的時間,避免因早交稅款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達到節省資金成本的目的。例如,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可以適當的調整固定資產的購置時間,在企業完成營改增以后,再進行設備更新采購,企業也可以根據供應商實行營改增的進度情況,合理安排購買服務或產品的時間,通過此種方法的運作,可以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發票,達到降低企業稅收成本的目的。

5.混業經營不同項目注意分別核算

實行營改增后,企業可能存在混業經營的情況。根據政策規定,納稅人具有不同稅率的銷售貨物、提供勞務或應稅服務行為時,應分別按照不同的稅率或征收率進行核算,沒有進行分別核算的,將從高適用稅率或者征收率。企業兼營營業稅項目的,應分別核算營業項目的銷售額與營業額,未分別核算的,則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應稅服務的銷售額。為了避免從高使用稅率,勘測設計企業在繳納稅款時,應將企業的收入進行合理拆分,變動其在收入中的所占比例,分別進行核算,這樣便可以避免從高繳稅,合理實現稅收籌劃。

篇(3)

(2)管理措施不能強有力地實施。水利工程的建設需要認真地進行實地勘察,這對水利工程的施工作用明顯,因此,對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的管理應該堅持科學的方法,并將這些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落實。實際的勘測工作中,應該將這些工作的實際效果落到實處。對于一個工程的建設來說,參數的準確性以及詳實性有比較嚴格的要求。科學合理的管理,可以保證勘測結果的準確性。只有建立在詳細的實地勘測基礎上的研究才會為工程建設提供準確的依據。可是許多實地勘測考察只是表面功夫,沒有使用科學的方法,最終導致勘測管理工作與現實的情況存在差距,給工程的施工帶來很大困難,從而影響后期工程施工順利開展。

(3)建立健全監督檢查機制。水利工程勘測設計結果的質量對后面工程建設影響很大,工程勘測不應該是一次性的,有時候需要反復進行,所以健全的監督檢查機制很重要。檢查工作不僅需要在整個過程中把好質量關,提高勘測的準確性,也要做好勘測結果質量的審查工作。現在管理中很多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由于沒有完整的監督檢查措施,造成部門人員虛設,沒能發揮應有的效果,使水利工程隱患未能準確地被預知,給水利工程后期的建設以及使用帶來經濟損失。

二、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管理的創新發展模式

2.1創新水利勘測設計管理體制

現在的管理模式中,很多企業存在著粗放型管理的問題,要保證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結果的準確性,就應該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水利勘測設計管理部門。在體制結構的設計中,一定要明確管理部門基本的人員配置,以及對應的責任承擔。根據水利勘測工作具體工作內容,結合即將開展的施工建設部門創建一個包括具體工作實施的專業化管理團隊。完善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先進技術優勢的充分發揮,有時候甚至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設計單位的管理體制進行創新,可以不斷適應新的社會環境發展變化。設計單位通過正規化的管理操作可以實現對最終結果的準確控制,這又會反過來使管理人員加強對管理體制的不斷完善。所以一個好的、健全的管理機制是對水利勘測設計單位最好的促進。相對于一個優秀的管理體制來說,管理工作中注意對賞罰的控制,這對于管理效果的體現,有著重要的意義。及時的獎勵先進懲罰落后,對于管理團隊本身的健康發展很重要。

2.2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的管理創新應該具備可操作性

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的工作具有很強操作性,它所提供的數據應該嚴謹、科學,所以它使用的工作方法必須建立在可操作性的基礎之上。只有這樣,操作才是有實際意義的。針對當前在實踐中經常發生的技術問題,相關的管理人員,一定要及時地進行總結,淘汰不合理、不準確、不科學的計算方法,將行之有效、具備可操作性的統籌方法及時進行歸納。從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的技術規范入手,針對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的工作對象,進行專業能力的培訓。應該將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時普及給每一個管理人員。將有效的方法及時地普及開來,可以更好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可操作性的管理還包括使用科學的管理方法維護設備性能,這在實際工作中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管理中,經常會用到一些成本高昂、比較高端的儀器設備,如何更好地做好維護,是進行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在進行檢查設計的過程中,一般由操作人員來完成,所以管理創新應該結合廣大一線職工的使用經驗以及智慧。在形成有效的管理方法之后,應該及時將這些方法進行普及推廣,針對經常使用的技術裝備,列出詳細的管理細則,解決常見的基本問題,邀請對操作有經驗的人員做專業的講座,及時進行經驗交流。對實際操作中出現的不規范行為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檢查、修正。

2.3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的管理創新,應該從理念創新著手

水利勘測設計單位應該與時俱進,根據形勢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及時進行調整。水利勘測設計單位管理最主要的是一線職工積極主動進行配合,也就是有參與管理的意識。這首先要求加強管理創新的理念創新,吸引廣大職工主動參與進來。只有經過管理意識強化的工作團隊,才會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從水利勘測單位的領導到基層的工作人員都要認識到管理理念的創新工作并不是沒有意義的,這對于提高管理的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所謂的理念創新并不是隨意捏造,應該建立在專業知識的基礎之上,要對廣大的管理人員以及現場工作人員進行相應的專業知識培訓。這樣才會有雙重的效果。對水利勘測單位的管理創新目的在于提高建設團隊的整體管理水平以及對應的專業能力,這也正是本文的目的之所在。

篇(4)

信息資源共享的實現一直是人們的共同愿望,國內外開放存取運動的迅速發展,在全球化迅速擴張的背景下,信息資源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促使了開放存取期刊模式的生成。開放存取期刊的發展在我國高校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國知名的高校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開放存取期刊資源建設,在其圖書館的主頁及數據庫資源的建立中,都應用了開放存取期刊來擴充其館藏資源,有的還把自身的館藏資源與開放存取期刊資源做了整合,除此之外還做出了很多相應的工作,對開放存取期刊的使用和建設做了相應地宣傳,對我國整體的開放存取運動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但是筆者經過對我國高校特別是山西幾所高校廣泛的調查和研究,發現其中存在很多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高校圖書館開放存取期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國內外被廣泛使用的模式有三種:創辦開放存取期刊,傳統期刊轉變為開放存取期刊,期刊論文開放存取。第一種是在創辦之日起就對用戶實行免費使用;第二種是將圖書館館藏中鮮有的非開放期刊轉換為開放期刊;而最后一種是在作者資源的情況下,用戶可以在相關期PI的網站上進行免費使用。被我國高校圖書館廣泛使用的是后兩種模式,但是對于第一種模式,高校圖書館完全可以進行研究使用,高校的教授人員,他們可以自發組織成一個團體,把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或期刊在圖書館中建設成專門的館藏資源,供本校師生在學習研究中使用,這樣不僅有助于圖書館開放期刊的建設,同時還會減輕由于資金問題而帶來的壓力。

圖書館開放存取的建設,對于開放存取運動在我國的發展具有很大的效用,所以高校圖書館應轉變觀念抓住機遇,加強圖書館在開放期刊資源方面的建設。目前我國有很多高校圖書館開始了開放存取期刊,提高了資源的利率,更好的揭示了開放存取期刊資源,但是,在建設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問題。如下:

(一)開放存取期刊資源欄目設計不明顯

在高校圖書館和相關組織的協助下,開始出現許多的開放期刊。調研高校圖書館都在其主頁上設置有“開放存取資源”或“推薦資源”或“免費資源”等類似的欄目,把開放存取期刊作為其圖書館發展的新目標,但是其所設計的位置不是很明顯,用戶不能夠在第一時間找到開放資源,而是得經過一個過程才能到達開放存取期刊資源欄。

(二)對開放存取期刊的揭示程度不夠

雖然開放存取期刊的規模在逐漸的擴大,但是大部分還沒有發揮其作用力。揭示機制不夠,造成對開放存取期刊資源的開發利用過低,對開放存取期刊缺少深層次的開發。

(三)對開放存取期刊宣傳推廣不及時

目前存在的關于科學研究成果的評價體系,決定了科研人員更愿意在傳統的紙質期刊上發表自己的論文和研究成果。據趙寧在《開放存取環境中國內圖書館面臨的問題探析》一文中于2007年5月專門設計了一份“科研人員對于開放存取情況的調杳表”。調差的對象主耍包括來圖書館咨詢或服務的科研人員及學者。該調查結果表明:50%的科研人員從未聽說過開放存取,38%的科研人員對開放存取接觸過但不太了解,僅有12%的人對開放存取很了解。這些數據表明,開放存取的社會認同度目前還處于很低的水平。圖書館對開放存取期刊與圖書館結合建設的宣傳介紹也是少之又少,缺乏對開放存取期刊的宣傳。

二、應對開放存取期刊所存問題的對策

高校圖書館應該在其主頁的設計上做出改進,可以分別設置欄目,把開放存取期刊資源與統的資源進行分類設計,設置單獨的開放存取期刊資源欄目,并把其設置在比較明顯的位置,將開放存取期刊作為其中一部分作為詳細推介,用戶就可以通過點擊鏈接瀏覽相關的資源。

高校圖書館應加強對期刊資源的元數據描述,將題名、責任者、主題或關鍵詞、資源描述、資源的類型、資源的標志符、來源、日期、語種、權限、推薦級別等作為必備著錄項,給用戶提供盡可能多的客觀參考。設專人負責開放存取資源的獲取和整理,在盡可能多地發現開放存取資源的基礎上,對開放存取資源進行深加工,供讀者免費使用,除此之外,還應該建立新的數據庫,實現開放存取期刊資源與館藏資源的進一步整合,建立統一的檢索平臺,供用戶使用。

圖書館開放存取數據庫資源的建設還需耍大力的宣傳與高效的運作才能使其成熟。圖書館可以說是文獻利用的培訓基地,可以開展一些講座和培訓,對高校教師、科研人員及學生進行開放存取期刊數據庫的宣傳,使他們對開放存取期刊有進一步的認識,鼓勵他們使用并且提出意見共同建設開放存取期刊。

三、結語

高校圖書館在開放存取期刊建設中,圍繞自身的特點,結合成功的經驗,建設自己的開放存取期刊資源數據庫,并且可以與其他開放存取期刊數據庫加強合作,共同為用戶服務。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更應該勇于創新,不斷學習,利用專業的技術和社會環境,開發新的適應用戶需求的服務項目參與到高校圖書館的開放存取期刊建設中。同時,高校還應該大力宣傳,發揮其所擁有的在校師生的優勢,共同建設基于開放存取的期刊資源,使得服務質量不斷增強。

篇(5)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712 2015 13-0049-03

[作者簡介]張華 1974― ,男,湖北宜昌人,博士,三峽大學土木與建筑學院副教授。

有研究者以水利工程專業學位為例,結合水利類“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要求,探索了具有學校特色的研究生培養方案。[1]另有學者以車輛工程專業學位為例,介紹了學校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情況,提出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開展各培養環節改革。[2]近年來,不少學者對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開展了積極的理論和實踐探索。[3-6]我校自2010年招收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以來,結合學校特色和培養經驗開展了以服務行業和區域經濟為導向,以實際動手和實踐創新培養為重點,以推進校企聯合和產學研用結合為途徑的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探索。

一、管理體制

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和學術管理各司其責和相關監督的和諧體制,行政上通過校院兩級實施過程管理、績效評估和質量保障,學術上通過校院兩級專業學位培養指導委員會 組 落實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環節和學位標準。

學校成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指導委員會,學院按工程領域成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指導組,其中來自行 企 業的委員均不少于3人。

二、招生錄取

復試分為面試和筆試兩部分,復試成績=面試成績×60%+筆試成績×40%,總分100分。專業課筆試環節重點考查考試運用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強調對公式、理論記憶和推演。面試環節重點考查學生對專業領域的總體認識、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實踐能力和職業發展潛力。

三、培養方案

培養目標:掌握職業領域相關理論知識、具有較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夠承擔專門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學分設置:總學分由課程學分和實踐學分組成,其中課程學分由學位課和非學位課學分組成,實踐學分通過學術活動、專業實踐、社會實踐、學科競賽和助教助管獲得。總學分不少于38學分,其中課程學分不少于32學分,實踐學分不少于6學分。

課程類型:公共學位課,主要是政治英語類、公共知識類,如“知識產權”“信息檢索”;基礎學位課,包括數學力學類、職業資格類等;專業學位課,按模塊化設計,應包括相應研究方向最新工程技術和方法、研究前沿專題系列講座等;公共選修課,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完善知識結構,促進文理滲透而開設的選修課程,如“實用文體習作”“演講與口才”等;專業選修課,主要供本學科或跨學科研究生選修;補修課,主要為前期學歷非建筑與土木工程相近學科學生設置的2~3門專業基礎課。

實踐學分可從學術活動、社會實踐、專業實踐、科技競賽和“三助”活動中獲得,其中必須參加10次以上校內外學術活動;參與導師科研課題研究累計一年以上或到企事業單位、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進行實踐鍛煉達3個月以上。

四、課堂教學

課程教學應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職業需求為目標,以綜合素養和應用能力提高為核心,加強案例分析、現場教學和模擬訓練。專業學位課和專業選修課原則上理論教學課時不超過總學時的1/2,實例或實驗或實習等實踐性教學學時不少于總學時的1/2。原則上公共學位課以考試方式進行考核,其余類型課程以考查方式進行考核。考查方式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的需要靈活選定,可以是試驗或實踐技能操作,或者綜合調研報告、初步設計等。

五、實踐基地

依托學科特色,加強與地方和行業的合作,建設好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完善實踐基地運行管理機制,以項目合作為紐帶,校企“雙導師”制為保障,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為目標,努力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六、學位論文標準

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應來源于工程實際問題或具有明確的工程應用背景,論文研究成果要具有工程應用價值,所研究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可以是技術革新,或是理論認識創新,或是技術集成創新。根據全國工程碩士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建筑與土木工程專業委員會關于學位論文標準的要求,學位論文形式可以多樣化,但結合學校培養特色,主要分以下四種類型:應用研究論文類、勘測設計類、工程施工類、產品開發類。

一 應用研究論文類

應用研究論文類原則上應該包括緒論、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工程應用與檢驗、結論和參考文獻等,總體上要求數據準確、邏輯嚴密、結論合理。

緒論主要闡述所研究問題的工程背景、開展研究的意義和必要性,應對該問題的國內外現狀做全面的綜述,要明確指出該問題當前的主要研究理論、方法、結論以及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論文主要研究內容。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部分應該綜合運用專業基礎理論和方法,采用專業技術手段對所研究的工程問題進行理論分析,或實驗研究,或數值模擬,得出合理的結論或可行的解決問題方案。工程應用及檢驗部分主要是將研究成果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并與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對比檢驗,從而驗證了研究成果的先進性、實用性、可靠性等。結論部分概括論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結論,并明確指出作者主要創新點,包括新的思想、見解、理論、技術或方法等,簡要描述研究成果的工程應用價值,并對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提出展望或建議。

二 勘測設計類

勘測設計類原則上應該包括緒論、設計報告、總結和參考文獻等,總體上要求數據準確、邏輯嚴密、結論合理。

緒論部分主要闡述所開展的工程背景、勘測設計的意義和必要性,重點說明勘測設計工程的技術要求和關鍵問題所在,對設計工程的國內外現狀或同類型的工程設計情況應有清晰的描述與分析,并簡要列出本工程要求開展的主要內容及工作量。設計報告要求詳細說明工程勘測設計所依據的各類規范、依據的主要理論、方法和技術原理等;對比分析國內外同類型勘測設計工程的情況;對于重要設計部分要有多套設計方案,并進行設計思想、經濟效益、工程技術等比較分析;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設計書應包括計算分析、測試分析、仿真實驗分析、技術經濟分析、結果驗證等內容。總結部分應概括工程勘測設計主要工作及結論,并明確指出作者在勘測設計中的主要創新點,包括新的思想和見解等;簡述推薦工程勘測設計方案的優缺點,并對勘測設計中發現的新問題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展望。

三 工程施工類

工程施工類原則上應該包括緒論、施工報告、總結和參考文獻等,總體上要求數據準確、邏輯嚴密、結論合理。

緒論部分應闡述所開展的工程背景、工程施工的意義和必要性,重點說明工程施工的技術要求和關鍵問題,對施工技術的國內外現狀或同類型的工程施工情況應有清晰的描述與分析,并簡述本工程施工組織及實施的主要內容。施工報告應詳細描述工程施工過程中采用的施工組織、施工方法和技術原理等,對比分析國內外同類型施工的特色、技術難點和局限性,提出有針對性的工程施工方案,并進行方案比較;根據工程實際情況,施工方案應包括工程施工技術、施工組織、施工管理、施工材料及施工機械等方面。總結部分應概述工程施工的主要工作內容及結論,并明確指出作者提出的新思想或技術革新;簡述推薦的工程施工方案的優缺點,并對工程施工中發現的新問題提出進一步研究的展望。

四 產品研發類

產品研發類原則上應該包括緒論、研發理論及分析、實施與性能測試、總結和參考文獻等,總體上要求數據準確、邏輯論證嚴密、結論合理。

緒論部分應闡述所研發產品的工程背景、必要性和應用前景,重點比較國內外同類產品研發和應用的現狀及趨勢,并簡述研發本產品的主要內容。研發理論及分析應包括研發產品的用戶需求分析、需要達到的性能技術指標和總體設計,詳細說明設計思路、依據的技術標準和原理、詳細設計和校核計算過程,并對產品各項性能進行數值仿真分析。實施與性能測試應包括研發產品的試制、樣品性能測試分析和同類型產品設計指標比較等,提出進一步改進性能的意見和建議。總結部分應概述產品研發的主要工作及結論,并明確指出作者在產品研發中的創新點,包括新思想或新技術;簡述所研發產品的應用前景和市場價值,對進一步提高產品性能進行展望。

七、“雙導師”制

加強“雙師型”隊伍建設。一方面聘請企事業單位具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擔任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教師和授課教師,另一方面選派教師到企事業單位進行實踐鍛煉,拓展專業實踐經歷。將優秀教學案例、教材編寫、行業服務等教學、實踐、服務成果納入專業學位教師和單位考核評價體系,建立定期表彰“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優秀單位和個人的機制。

八、質量評價監督機制

建立內部全過程質量評價制度,覆蓋招生、培養、學位授予和就業質量跟蹤等方面。建立外部培養質量評價制度,引入校外行業專家、教育和管理專家對在校碩士研究生專業素養和學位論文質量進行評價。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建立定期開展自我評估和委托有關專門機構評估機制,以評促建。

完善專業學位質量監督保障體系。在學校和學院兩級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指導委員會指導下完善專業學位培養方案和學位論文質量保障辦法;完善校院兩級研究生視導機制,突出專業學位應用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建立學生評教制度;完善學位論文匿名評閱機制,建立企業專家庫和各類型學位論文質量總監;建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動態信息平臺,全面反映學校、導師、學生培養動態過程,及時進行培養質量分析和。建立培養質量與教育資源分配掛鉤機制,對于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約談整改。

參考文獻:

[1] 拾兵,梁丙臣,劉勇.基于“卓越計劃”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探索――以水利工程專業學位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2012 30 :218-219.

[2] 梁德東,于愛國,陳雪梅,高振海,田文晶. 全日制工程碩士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以吉林大學車輛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培養為例[J]. 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3 12 :17-21.

[3] 任剛,余燕.中外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對比――以工程碩士領域為例[J].教育觀察,2014 13 :13-16.

篇(6)

中圖分類號:K92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公路和橋梁建設作為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基礎工程也得到較快發展。在橋梁的設計階段中,橋梁的水文計算十分重要,其結果直接影響到橋梁后期的孔徑設計和基礎的埋深,這對橋梁自身的建筑質量是起到決定性的因素。要能保證橋梁水文資料的準確性,就要在前期做好水文資料的調查和資料收集、整理、分析。要將工程所在地的水文資料、歷年洪水的流量、當地氣象資料、當地降水分布情況等基本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在對水文進行調查、對外部環境進行勘測后,才能開始進行水文計算。

二.工程概述。

婁底至雙峰一級公路,位于湖南省婁底市的婁星區和雙峰市境內。起點位于婁底城市規劃區南側的余家祠堂,與規劃婁星南路對接;終點位于雙峰縣城,與婁衡高速雙峰連接線相接,終點位于雙峰縣城,與婁衡高速雙峰連接線相接。婁底屬于中亞熱帶大陸季風濕潤氣候區,熱量豐富,溫度適宜,四季分明:冬季少嚴寒,夏季多酷熱,秋季晴朗溫暖,春末夏初多雨成澇,盛夏初秋少雨多旱,全年平均氣溫16-17.3°C。年平均日照時間1538小時,東部多于西部,無霜期268天。雙峰屬于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寒潮頻繁,氣溫變化劇烈;夏季暑熱期長,伏旱明顯,前秋干旱頻繁,后秋天氣多變;冬季嚴寒期短,陰晴少雨天多。全縣年平均氣溫17.0℃,年降水量1200-1500mm,年日照1500-1600小時,無霜期260-300天。

三.水文計算。

1.水文調查。

本工程段區氣候屬于中亞熱帶大陸季風濕潤氣候。沿線河溝大多為耕織土沖溝,或由沖溝匯集形成較大的河流,如側水河等。

1、歷史洪水位調查的主要內容有:

(1)、河段探勘。確定歷史洪水痕跡的位置。

(2)、現場訪問。不失訪一位老人,不漏掉一點情況,不放松一條線索,不錯過一個機會。

(3)、形態斷面及計算河段的選擇。形態斷面所在河段具備以下條件:河段順直無支岔,河段穩定、洪跡多,靠近橋位、灘地少,灘槽洪水流向一致,有足夠的洪跡。

(4)、形態斷面、調查洪跡高程、河床縱坡野外測量。

2、暴雨資料收集的主要內容有:

(1)、流域內的1:5萬地形圖。用于勾繪匯水面積、長度、寬度、坡度等特征值。

(2)、流域內的地形、地貌、土壤類別、植被特征。

(3)、基于年汛期月最大平均值的雨力分布圖、徑流分區表。

2.分析水文計算的依據。

由于路線沿線跨越的河流,均為中小河流,屬于小流域的范圍,小流域的洪水多由暴雨形成,而且流域面積小,坡度陡,匯流快,洪水暴漲暴落,歷史短,泛濫范圍小。小流域的洪水很少能留下明顯的痕跡,往往也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而且這些河流均為桑干河、源子河、元子河、十里河的小支流,沒有設水文站,所以在實際調查時只有盡可能收集歷史洪水資料,同時為了避免出現大的誤差,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相互比較分析,針對實際情況綜合分析后選用其中較為可靠者。本次設計流量分析計算對大河這條較大的河溝采用了歷史形態法和經驗公式法相比較,其它一般性小型沖溝只采用經驗公式法。

1.歷史形態法。

對于河流的某一特定形態斷面,我們可以根據已知洪水位計算相應的洪水流量。在橋位上下游調查歷史上各次較大洪水的水位,確定洪水比降和河床糙率,推算相應的歷史洪水流量;同時,調查河道附近的沖淤變形及河床演變。在調查過程中,細心訪問沿岸居民,查明歷史洪水痕跡以及發生的時間、大小和稀遇程度。

2. 經驗公式法。

交通部交通科學研究院的徑流簡化公式——“全國徑流法”,適用于小流域的流量計算:

計算基本公式:Q=ψ(h-Z)3/2F4/5β×γ×δ

Q:計算流量,m3/s

β:洪水塌平折減系數

δ:湖泊折減系數

Z:被植物或洼地滯留的徑流厚度

z:植物截流和水利化措施的攔蓄厚度,mm

h:徑流厚度,mm

F:匯水面積,km2

ψ:地貌系數

γ:流域內降雨不均勻影響洪峰流量的折減系數

3.水文調查計算資料。

依據歷史形態法來反推流量。按形態法計算流量,形態斷面基本接近調查歷史洪水位,對河流斷面和河床縱坡進行實地測量。根據調查結合,按形態法計算流量,形態斷面基本接近調查歷史洪水位,對河流斷面和河床縱坡進行了實地測量,由于計算出來的流量一般都偏大,且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流域情況也有所變化,取與按調查洪水位推算所得流量較接近的結果作為設計流量。

4.水文分析內容。

(1)分析內容。公路工程水文勘測設計包括路基和橋涵的水文調查和勘測,水文、水力計算,以及橋孔布設,調治工程的設置等。

(2)基本要求。水文調查和勘測應根據設計要求和所在區域條件,采用相應的方法,收集和調查的資料應作可靠性評價,勘測精度應符合規定(要求)。

(3)基本途徑。水文、水力分析和計算成果應作合理性論證。對水文條件復雜或通航等級較高的特殊大橋,應進行水文測驗及水力模型試驗(河工模型動、定床試驗。

(4)分析前提。符合現行國家頒發的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5.水文調查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外業勘測方法。

(1) 調查法:通過調查、走訪河流兩岸附近居民,通過他們對歷史洪水的記憶對已有的水文系列進行插補和延長。

(2)考證法:通過文獻、歷史記載、碑刻、民間傳說等對已有的水文系列進行插補和延長。

(3)兩系列的相關分析法:若分析站水文系列較短,而同一流域內或相近的另系列水文系列較長,則可將該站作為參證站,將兩站的水文系列通過回歸分析的方法得到相關方程,再通過相關方程對較短的分析站水文系列進行插補和延長,從而得到更長的水文系列。

(4)流域面積比擬法:當上、下游水文站與測站流域面積相差不超過10%可直接引用。如較大但不超過20%可按下式計算:

Q1=(F1/F2)ªQ2

(5)水位、流量關系曲線法:當上、下游水文站間無支流匯入,兩站 相同年的最大洪峰流量大致成比例,則可通過兩站資料用如下函數進行插補和延長。

Q=f(Qˊ) H= f(Hˊ) Q= f( Hˊ)

(6)過程線疊加法:利用兩支流洪水過程線疊加得到合流后橋位處的設計流量。

四.結束語。

橋梁的水文是公路橋梁質量和使用壽命、工程建筑最直接的決定性因素,同時也是衡量橋梁是否符合建設標準的重要標準。在設計中要做好水文調查和外業勘測,要提供準確的設計計算資料,以此來提高橋梁設計的準確度。

參考文獻:

[1] 董珍林 橋梁的水文調查與外業勘測[期刊論文] 《青海交通科技》2005年6期

[2]井旭東 淺析鐵路橋梁勘測設計中的水文勘測 [期刊論文] 《現代企業文化》2008年14期

[3]戴松濤 Dai Songtao 水庫下游橋梁水文檢定方法的探討 [期刊論文] 《鐵道標準設計》 ISTIC PKU2007年9期

[4]王昕 王乃家 柳琪 大中橋水文勘測設計的幾個注意問題 [期刊論文] 《遼寧交通科技》2005年1期

篇(7)

關鍵詞: 道路勘測設計;多媒體教學;教學方法

Key words: Road Survey and Design;multimedia teaching;teaching method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03-0220-02

0 引言

《道路勘測設計》是交通工程、土木工程(道路工程方向)的專業基礎課。本課程有實踐性強,涉及《工程測量》、《交通工程學》、《道路工程制圖》、《交通心理學》、《汽車行駛基本原理》、《路基路面工程》等多門學科,且選線方法緊隨計算機相關技術的發展不斷進步等特點,讓學生覺得抽象,難以把握要點。而且隨著學分制改革推進,該課程的課時明顯減少,課程設計與實習安排滯后于課程教學,因此要上好這門課,面臨較大挑戰。多媒體教學有減少板書時間,能生動展現教學內容的優點,在教學中不斷得到普及。面對各種挑戰,《道路勘測設計》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方法,也成為必然。但需要充分認識這種方法在進行《道路勘測設計》教學時存在的優缺點,然后有針對性的改進,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良好效果。

1 采用多媒體講授《道路勘測設計》的優缺點

1.1多媒體教學優點 利用多媒體進行《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的主要優點有:

1.1.1 內容生動易懂,易于學生接受 《道路勘測設計》這門課專業性強,涉及學科多,課程各部分之間聯系緊密,課程中概念抽象、名詞術語較多;且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路線方案的優劣只有通過方案比選才能體現。應用多媒體課件,能把與講授主題相關的各種素材有機組織在一起,可利用動畫、聲音、案例演示、視頻短片等信息呈現方式,把難以表達的抽象概念、操作方法,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再輔以道路勘測設計軟件的實際操作演示,可加深學生的理解,利于相關知識點的掌握。

1.1.2 課堂信息量大,拓寬學生知識面 傳統教學中,授課教師面臨兩難選擇:要加快教學進度,就需要減少板書時間,很多內容以口頭形式向學生傳達,但對于專業性強的課程,顯然會導致學生接受困難;要加深學生理解,就需要用很多時間去板書,不僅繪圖質量不高,還會占用很多課堂時間,導致教學內容完成不了。采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這個難題。課件是教師不斷改進、累積下來的,涵蓋了教材中應有的知識,而且教師也可以把專業相關知識和信息,以及平時自己的科研成績加進去,也可以把相關學科知識擴充到課件中,因此課件的信息含量大,而且隨著教學次數的增加,內容越來越豐富。采用這樣的課件教學,不僅節省了大量板書時間,而且內容生動豐富,可以向學生講授更多知識。

1.1.3 變直線式教學為關聯式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道路勘測設計》涉及學科知識多,課程知識聯系緊密,相關知識點之間除了有直線式、收斂式或發散式結構,而且更多的呈現了復雜的自由關聯式結構。傳統教學模式,采用向學生填塞教師所理解知識的方式,對直線式或收斂式的教學內容,在學生不開小差的前提下是比較有效的。但這種方式不利于發散式教學,更別說對普遍關聯的知識點,也不利于以“導”的方式,展開課堂內容的探討。而采用多媒體教學,課件是事先準備的,對于直線式、收斂式、發散式教學內容,都可以靈活準備教學內容,對于關聯式內容也可以利用各種頁面的鏈接實現,教學時可以根據需要跳轉。更重要的是,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或學生的提問,自由導航到需要補充的知識點上,利用現有幻燈片進行講解,以“導”的形式引導學生思索,從而使學生能完整理解整個知識體系。

1.2 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

1.2.1 講課速度快,授課信息量過大 多媒體教學的一個顯著特征是,課件信息量明顯增大。由于教務任務緊,上課教師,總想在有限教學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教材或教學大綱規定的知識,以及一些補充的有用信息,因此會不自覺地加快課堂教學速度,減少對重點和難點的講授時間,放棄在黑板上的板書。這種不停頓的連續式灌輸,會使學生應不暇接,獨立思考、理解的時間減少,導致思維節奏無法趕上授課速度,難以完成所學知識的消化與吸收。時間一長,學生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打擊,逐漸散失對課程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明顯打折。

1.2.2 摒棄傳統教學方法 由于多媒體具有傳統教育手段所不具備的各項優點,而且教學課件準備后可以實現“一勞永逸”的目標,也不再在嘗粉筆灰的味道。因此,有的教師發現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好處后,就把它奉若神明,摒棄自己多年養成的教學風格,完全放棄傳統教學方法。殊不知,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固然有其優越性,但其他媒體和教學手段的許多特色功能,比如基于板書的公式推導可讓學生理解更容易,是多媒體教學無法完全取代的。所以,教師應該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和手段,或多媒體結合常規媒體的手段,進行教學,發揮各自優勢。

1.2.3 師生缺乏互動,學生容易分神 使用多媒體教學,往往容易出現如下場景:教師端坐教室一角,眼睛緊盯計算機屏幕,右手操控鼠標或感應筆,按照課件順序快速傾瀉預先準備好的語言,或是跟讀屏幕內容,教學嚴重格式化、程序化;教室光線暗淡,氣氛沉悶,學生面無表情或是昏昏欲睡。這時,教師被課件嚴重束縛,沒有臨場發揮,缺乏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沒有展現個人魅力,不能主動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師生間缺乏互動,顯著降低學生學習興趣。此時的學生,就會懷念教師在傳統教學中站在三尺講臺上充滿激情的講課,那時的教師,雙眼炯炯有神,表情及肢體語言豐富,深深吸引學生,師生之間互動默契,教學效果很好。采用多媒體教學,若出現這種情況,就是一種失敗。

2 改進《道路勘測設計教學》的多媒體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要在《道路勘測設計》課程中發揮最佳教學效果,必須在深入認識多媒體教學基本規律和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緊密結合該門課程的特點,做到多媒體與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統一,實現有的放矢地駕馭多媒體的目標,使其在該門課程的教學中發揮應有作用。總體說,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2.1 課前精心準備課件,梳理講課思路 課件是多媒體教學的載體,課件準備既要避免形式簡單枯燥,成為課本的“復制品”;又要避免片面追求表面上的新穎動感,運用過多的強烈的色彩、圖片和動畫。前者對學生沒有吸引力,而后者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課件形式上,而忽略了教學內容。同時,準備課件時,應該梳理上課思路,根據講課需求而不是教材安排組織教學內容。同時,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2.1.1 重點突出 準備課件時,應緊扣教學大綱,抓住重點,突出難點,考慮專業特點、教學安排及學生情況。課件內容要有一定深度和廣度,重點內容應該從多個角度認真準備素材,同時補充擴展資料和最新研究成果,以拓寬學生思路,擴大知識面。多媒體課件的設計,為突出教學重點,還需做到文字精煉,選取的圖片和圖像清晰典型,視頻精細流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2.1.2 層次分明 課件雖然能容納很多信息,但受制于投影版面的限制,每頁幻燈片只能承載非常有限的信息,把多個這樣的頁面組合起來才能承載一小個主題。講課過程中,教師會有停頓,也會產生暫時的遺忘,學生思路也會打盹,一不留神,教師或者學生都有可能會出現“迷失”現象。教師“迷失”可以利用手中的鼠標,馬上理清思路,如果學生“迷失”了,就只能不知多云了。因此,準備課件時,一定要給出多級標題的層次關系,讓學生明白每頁幻燈片,是在知識樹的那個節點上,是學生對當前講授的內容心中有數。

2.1.3 不斷更新課件內容 《道路勘測設計》的講授過程也是課堂教學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每次講課前,需要根據自己的講課思路,過幾遍幻燈片,對其中的錯誤、不恰當的表達進行修改,與講課思路不同的地方進行調整;每次授課完成后,需要根據當天講課時的發揮情況,學生對知識點的接受情況,以及學生的問題或反饋,對課件進行查缺補漏,優化內容表達形式以及布局安排。以此不斷改進課件。同時,《道路勘測設計》是門現勢性較強的學科,需要教師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功底,具備利用各種渠道收集最新專業信息的能力,掌握各種道路勘測設計軟件的應用,熟悉多媒體軟件的操作,最好還要從事道路勘測設計相關技術的研究工作。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積累各種素材,然后把自己的新知識和新見解更新到課件中。只有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展現多媒體課件的強大優勢。

2.2 加強師生互動,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刻認識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而教師需要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學習。教師不能手握鼠標、眼盯屏幕,心念教學任務,完成當堂教學任務完事。而應該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把課件拷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根據教材和課件學習輔內容,課堂上講授關鍵概念、重點、難點以及一些特別需要注意的事項。上課時,手握翻頁器,深入學生當中,在學生座位間的過道上穿梭,起到緩解課堂緊張氣氛和警醒注意力不集中同學的作用。教學過程中,要有計劃地運用講授、提問、討論、分析、總結以及自問自答等方式,把重點、難點講透;同時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應,如果對某一問題沒理解,應該通過重復以及舉例說明的形式,進一步講解,也可以采取讓已經理解了的同學回答問題的形式加深印象。積極觀察學生的反應,引導學生一起思考問題,是授課過程中必須把握的重點,否則難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3 配合板書教學,講解重點、難點 多媒體課件在減少板書、增加信息量,生動呈現知識點方面的優勢是明顯的,但是對于一些邏輯性強、操作性強的內容,如果不采用板書的形式,讓學生一步一步的跟著走,以加強理解的方式講解,學生往往不得其所,理解不了或印象不深。這也是部分學生懷念板書教學的重要原因。

課堂教學中,對于這種邏輯關聯性強或實際操作性強的內容,比如回旋線計算公式推導、路線中心逐樁坐標的計算或是陡坡地段紙上的定線等,只有在黑板上進行,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注意力,以加深相應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因此應用多媒體講授《道路勘測設計》時,應正確處理多媒體和粉筆、黑板以及普通教具之間的關系,正確處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時間與板書、與學生交互以及學生反思時間之間的關系。

3 總結

《道路勘測設計》課程教學中已經普遍采用多媒體教學方法,應用該方法可增加課程教學信息量,使內容講授生動活潑,但也會導致信息過大、師生交互減少等問題,因此使用多媒體進行《道路勘測設計》教學時,首先課前應充分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思考,適當時需配合板書講解,讓教學方法服從于教學目標,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使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篇(8)

工具的進步引起了社會的變革,技術的革新推動了效率的飛躍。在信息社會,我們要積極有效地運用各種信息化工具,服務我們的工作。結合水利勘測工作,各種勘測手段的應用,促進了勘測工作由定性分析向定量計算方向發展。定性與定量的緊密結合,對于促進我國水電水利工程發展有重大意義。

1.CAD技術在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中的應用

CAD(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產生于二十世紀50年代后期,它伴隨著計算機硬件軟件技術的發展而迅速普及。二十世紀80年代CAD技術開始引入我國。90年代,CAD技術和系統在我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有了飛速的發展,CAD的應用迅速普及。

近年來,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開始逐步加大對大江大河的整治力度。對水庫和堤防除險加固工程投資巨大。與之相應的勘測設計工作量也急劇增大。傳統的手工繪圖、計算不能滿足其任務要求,利用CAD技術,則極大地改善了勘測設計條件。在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實現了計算繪圖與測量的一體化,從數據錄入到輸出都是在自動化軟件的管理下進行,在計算機之間或計算機與設備之間以數據流的形式交流,實現了無紙化辦公,自動化計算,不但極大地提高了效率,還避免了人為的錯誤。可能以前手工計算要三個工日的工作量,不到一分鐘就計算完成了。

CAD技術也在不斷地豐富和完善。面對日益復雜與苛刻的勘測設計工程,CAD技術發揮的作用也將會也來越大。它的發展已經和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可以說,這兩項是相互促進的。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未來是要求朝著標準化、協同化、精細化方向發展。那么以計算機智能管理操作為基礎的CAD將為實現這一方向起到不可替代的支撐作用。水利水電勘測設計行業的CAD技術應用今后應重點放在三維設計、協同設計、智能化設計方面,使CAD工具不僅僅當繪圖工具,還要當計算工具、儲存工具和測量工具。

2.GPS定位技術在測量工程中的應用

GPS是指全球定位系統。是世界上第一種大規模商業及民用應用的衛星導航,測繪測距系統。作者需要指出的是,單純的GPS系統不會在我國有更加深入的應用了,因為我國已經有了類似于GPS的北斗系統。同時,歐洲有了自己的伽利略系統,俄羅斯也有了格洛納斯系統。本文所指的GPS,代表以上所說的所有系統,并不是僅指美國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近年來,GPS高精度的定位技術在工程測量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的突出優點有以下幾點:

GPS設備操作簡便,不需要太多的專業知識。它重量輕,體積小,所帶來的后勤壓力也小,減少了測繪人員的勞動強度。

觀測站選址靈活,不需要通視,減少了觀測站的數量,也就減少了測量工作的經費和時間。

幾乎不需要人工計算,定位精度高,減少了計算失誤率。在小于50km的基線上,其相對精度可以達到1ppm~2ppm,隨著基線的加長,其定位相對精度就越高,這是人工觀測不能比擬的。

觀測效果豐富。GPS觀測成果同時提供了三維坐標。在測量經緯度的同時,也測量了所處地的高度。這就為研究大地水準面的形狀和地面點的高程開辟了新途徑。

對于手工校正要求低,觀測時間短。目前,利用經典的靜態定位方法,完成一條基線的相對定位所需要的觀測時間,一般為1h~3h。為了進一步縮短觀測時間,提高作業速度,近年來發展的短基線(不超過20km)快速相對定位法,其觀測時間僅需數分鐘。

GPS觀測設備能全天候作業,一般不受天氣條件限制。突破了光學觀測的局限。

3.遙感技術在水利水電勘測中的應用

根據遙感的平臺分類,可以將遙感技術分為航天遙感、航空遙感和地面遙感共三大類。遙感技術由于視域廣闊、信息豐富、具立體感、衛星影像成周期性重現以及獲取資料快速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工程中有關地質問題及相關的環境等問題的調查與研究。

A.遙感技術在區域構造穩定性研究

遙感圖像能提供大量宏觀的線性構造信息,較為全面的反映區域地質特征、水系分布特征和地貌形態,所以遙感圖像成為研究區域構造格架,確定斷裂體系及活動性以及評價工程及其周緣地區的構造穩定性所必不可缺的參考資料。

B.遙感技術對于危險地帶的監視

在大型水利水電工程庫區岸坡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某些松散堆積體等易出現問題的地帶進行監測與調查中,有一些工程應用遙感技術利用航衛片或彩紅外片進行地質解譯,結合野外的現場觀察,可以方便快捷的判定該地區的地質活動強度與穩定性。

C.遙感技術對于非地表資料的判讀

利用遙感影像,特別是彩紅外影像進行巖溶及巖溶水文地質調查有其特殊的優勢,像片解譯不僅能很好地判讀各種巖溶地貌現象,而且還可以充分利用和其它介質紅外光譜的差異,判斷地下水的分布和泉水分布等。。

D.代替人工進行中小比例尺地質測繪填圖

在保持必須的野外考察和成圖現場校核工作的前提下,中小比例尺地質圖可以用遙感成圖取代常規地質測繪。建筑物及其它重要地區大比例尺工程地質圖優先考慮遙感成圖。這樣可以節約測繪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4.地理信息系統在水利水電勘測中的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即GIS技術,它是一門綜合性的技術,與計算機系統,傳感器系統,數據庫系統緊密相連。這些技術又是在不斷發展的,每項技術的進步都給GIS帶來了深刻的變化。所以GIS在水利勘測設計行業的應用和發展,不僅僅取決于GIS技術自身的發展,更取決于整個行業的數字化的進程。

GIS技術可以有效的管理具有空間屬性的各種資源環境信息。它自身集成了信息采集(需要傳感器支持)、存儲、判別、計算與處理、多樣化專業性輸出等功能。是計算機技術在資源管理行業利用的代表。GIS技術的發展有以下2種趨勢:

網絡GIS。是指GIS技術與互聯網密切結合并深度拓展的一種產物。網絡是實現資源共享和遠程遙控的基礎技術,從互聯網的任意一個節點,網絡用戶可以瀏覽GIS站點中的空間數據、制作專題圖,以及進行各種空間檢索和空間分析。千里之外的數據猶如在眼前一樣,可以直接操作。它可用于除了一般數據外的特殊數據類型,尤其是矢量數據的處理。以網絡瀏覽器為應用工作平臺,在客戶端可以實現對矢量數據的操作,全國各個測繪點和數據庫連為一個整體,并可通過網絡遠程調用和各類數據、圖形、圖像。

“3S”組合集成技術。“3S”是一種更加深入化的組合系統技術,它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感系統(RS)的深度組合,也就是說,通過計算機硬件的基礎加上軟件的分析能力,統一的接受由其他接口傳來的各種信息,并作出判斷。在這個大系統中,每一部分進行分工,猶如大腦控制軀干,GPS主要被用于實時、快速地提供目標的空間位置;RS用于實時或準實時提供目標及其環境的語義或語義信息,發現地球表面的各種變化;GIS則對多源時空數據進行綜合處理、時時編譯、動態存取,系統組合的功效可以更全面的反應多種情況,表達更多的信息。

5.結語

面對快速發展的水利水電建設事業,我們要積極地學習利用新的技術和工具來為我們服務。本文介紹的以CAD電腦輔助繪圖技術,遙感技術,GPS全球定位技術,GIS技術為代表的智能化技術,極大地提升了水利水電行業工作效率,減輕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和工作負擔,并且能提升準確率。我們在發揚艱苦奮斗工作精神的同時,也要主動學習掌握這些新的工具,新的技術,這樣才能滿足新時期水利水電勘測事業的工作需要。

篇(9)

據西方一些國家統計分析,設計費一般只相當于建設工程全壽命費用的1%以下,但正是這少于1%的費用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度占75%以上,由此可見設計對整個工程項目的效益是至關重要的。長期以來我國由于體制、機制諸方面的原因,對工程建設項目前期工作階段的造價控制缺乏相應的制約手段和措施,客觀上已經形成了將工程造價控制的主要精力投放在施工階段--施工招投標、審核施工圖預算、竣工結算等,這樣做盡管也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畢竟是事倍功半。要有效控制建設工程造價就要堅決地把控制工程造價的重點轉移到建設前期階段上來,特別抓住設計這個關鍵階段,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建設單位選擇設計單位形成不外乎三種,一是采用設計方案競選;二是設計招標:三是直接委托。建設單位在選擇設計單位時,一般僅僅考慮其設計方案建筑可看性、結構可靠性及設計技術力量,往往忽視經濟合理性,特別是工程建設實行終身負責制后,設計人員為了逃避因設計引起責任往往增加設保險系數,造成巨大浪費。即使設計單位在設計過程中實行限額設計,也往往由于設計人員缺少施工現場經驗及經濟觀念,大量不合理設計變更使工程造介難以得到控制。即使實行限額設計,也往往會帶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如果在設計完成后發現概算超了,然后再進行設計變更以滿足限額設計要求,則會使投資控制處于被動地位,也會降低設計的合理性。第二,限額設計由于突出地強調了設計限額重要性,使價值工程中有兩條提高價值的途徑在限額設計中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即造價不變,功能提高;造價略有提高,功能大幅度的提高。尤其后者,在限額設計中的運用受到極大地限制,這樣也就限制了設計人員的創造性,有一些新穎別致的設計往往受設計限額的限制不能得以實現。第三,由于限額設計中限額是指建設項目一次性投資,沒有考慮項目營運后的維護使用等費用,因此會出現限額設計效果較好,但項目的全壽命費用不一定經濟的現象。另外由于目前設計收費辦法以及設計單位所承擔責任的不合理,使在設計階段工程造價控制難以得到落實。目前的設計收費是根據設計項目總投資的一定比例進行收費的,如出現質量事故由設計人員承擔設計責任,但如果設計保守引起的極大浪費,則由于沒有設計監理進行制約(目前施工圖審圖由于審圖單位僅僅從技術上審核其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因此往往形成"審圖審圖,造價越審越大"的現象),建設單位不得不承擔全部費用。因此在這種不合理制度下,設計人員往往側重于技術角度,而基本上不考慮經濟合理性。長期以來形成我國設計技術人員在技術水平、工作能力上跟國外同行相比可平分秋色,但設計思想保守,設計規范和施工規范落后,缺乏經濟觀念,難以形成在技術先進條件下的經濟合理性,在經濟合理性基礎上技術先進性,使工程造價控制在設計階段就處于失控狀態。那么怎樣才能使處于工程造價控制關鍵階段的設計得以有效的控制呢?

筆者認為,工程造價的控制并不是一味降低工程造價,而是提高其價值。也就是運用價值工程,對產品的功能進行分析,使之以較低總成本,可靠地實現產品的必要功能,從而提高產品價值。提高產品價值途徑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五種:一是提高功能,降低成本;二是功能不變,降低成本;三是成本不變,提高功能;四是功能略有下降,但帶來成本大幅度降低;五是成本略有上升,但帶來功能大幅度提高。

一般來說,建設項目一經立項,其功能已基本確定,要提高其價值,就勢必降低其成本,使成本在滿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處于最低合理值,而降低成本的關鍵在于設計的經濟合理性。 轉貼于

在現行體制條件下可采用招投標方式,擇優選擇以設計單位為主的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總承包聯合體,取消原有設計收費辦法,將設計費融入工程總成本內進行成本效益掛鉤,即采用最高限額成本加固定最大酬金合同的形成。在這種合同形式下,首先要確定限額成本、報價成本和最低成本。當實際成本沒有超過最低成本時,承包單位花費的成本費用及應得酬金由建設單位支付,并與建設單位分享節約額;如果實際工程成本在最低成本和報價成本之間,承包單位只能得到成本和酬金;如果實際工程成本在報價成本與最高限額成本之間,承包單位僅得到全部成本;如實際工程成本超過最高限額成本時,則超過部分建設單位不予以支付,由承包單位自行負擔。目前設計、施工單位均是獨立核算的企業法人,在二個不同階段操作層面上均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在由于各自所處位置及企業利益不同,設計單位及施工單位優勢不能互補,特別是設計人員由于缺乏施工現場經驗引起設計缺陷不能得以及時更正。而且由于設計單位設計收費辦法以及所承擔責任的不合理,導致其承擔的經濟責任也較小,如"因勘測設計錯誤而造成工程重大質量事故者,勘測設計單位除免收損失部分的勘測設計費外,支付與直接受損失部分勘測設計費相等賠償金",而不是支付全部損失。因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由于設計的先天不足、價值功能比的不合理、設計方案的局限性等設計原因所造成投資極大浪費顯得束手無策,難以形成有效的經濟制裁。組成設計、施工單位并以設計為責任投標單位的總承包聯合體進行投標競爭,設計和施工單位作為聯合體,為了共同效益,必須提高設計、施工質量,優化設計及施工方案,挖掘降本潛力,在采用先進的設計、施工技術的同時注意經濟合理性,最大限度滿足建設單位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從而提高建設項目整體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龔維麗主編,工程造價的確定與控制(第二版),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

篇(10)

1 遙感技術在各行業中的應用

1.1 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是從遠距離感知目標反射或自身輻射的電磁波、可見光、紅外線,對目標進行探測和識別的技術,例如航空攝影就是一種遙感技術。現代遙感技術主要包括信息的獲取、傳輸、存儲和處理等環節,完成上述功能的全套系統稱為遙感系統,其核心組成部分是獲取信息的遙感器。遙感器的種類很多,主要有照相機、電視攝像機、多光譜掃描儀、成像光譜儀、微波輻射計、合成孔徑雷達等。傳輸設備用于將遙感信息從遠距離平臺(如衛星)傳回地面站。信息處理設備包括彩色合成儀、圖像判讀儀和數字圖像處理機等。航空和航天遙感能從不同高度、大范圍、快速和多譜段地進行感測,獲取大量信息。航天遙感還能周期性地得到實時地物信息。因此航空和航天遙感技術在國民經濟和軍事的很多方面獲得廣泛的應用。例如應用于氣象觀測、資源考察、地圖測繪和軍事偵察等。遙感技術已被應用于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包括資源評估、環境監測、災害預警及其他地物變化的分析等。隨著遙感技術應用的廣度和深度發展,遙感技術的用途將大大擴展。

1.2 3S技術

3S技術指的是RS(遙感技術)、GRS(全球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技術。3S技術融合了現代通訊技術、計算機科技技術、衛星導航與定位技術、傳感技術及空間技術等,具有信息采集、模擬制圖及模型分析等多種功能。在實際應用中發現,融合3S技術能夠為公路勘察技術功能、數據資源的共享、結合提供有效的支撐。在利用GPS技術與RS技術探測公路實際情況時,可以使用相關資料及時獲取地理信息的三維圖像,并輸出地形的三維模型,有助于了解公路工程地形的實際情況。利用RS技術與GI技術時也可以獲得相對精確的勘探設計地形模型,有助于優化選線,這對于提高勘察設計效率有著重要意義。遙感與3S相結合,經過技術集成和開發,在實現信息分析解譯、完成山區、沙漠、黃土溝壑區高速公路方案優化方面,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遙感技術在公路勘察設計中的應用

遙感圖像信息的宏觀真實性、實時性和信息豐富性,為資源環境調查及公路工程勘察設計提供了最方便快捷、準確實用的依據。而3S與3D(三維地模-數字地形模型)技術相結合,可以生成公路設計區真實地貌景觀,是全面認識公路交通自然環境,提高公路勘察設計水平的先進技術。

2.1遙感技術與公路測繪

遙感技術在公路測繪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早期的遙感資料由于受分辨率的限制,近年來,由于采用了新的技術思路,在大比例尺測繪和地質制圖中,遙感與地質測繪的符合程度和可兼容程度有了很大的改進,但在如何充分發揮遙感地質的認識上仍有待統一,否則遙感地質將無法健康發展下去。遙感在測繪中主要被用來測繪公路地形圖、制作正射影像圖和經專業判讀后編繪各種專題圖。而常規的測量方法不僅工作量大,而且還存在一些很難測定的空白點,遙感技術的發展恰恰能夠彌補這些不足。

2.2 遙感技術與地質勘察

傳統的工程地質調繪(地質測繪)是依靠技術人員的野外作業來實現的,費時費力,效率不高,而且由于人的視野受到地形和植被的遮擋,許多地質問題不易觀察搞清。遙感圖像信息的豐富性,為工程地質人員提供了最直觀調繪依據,可以大大加快工作的速度。我國公路遙感技術應用開始于1990年代中期,主要利用遙感信息調查路線帶工程地質及不良地質現象。遙感技術具有宏觀性強、影像逼真、信息量豐富等特點,對地形地貌、地質構造、不良地質和特殊地質均有比較直觀的反映,在工程區域地質條件評價、公路走廊帶選擇、路線方案比選、病害成因及其影響評價方面具有常規手段和傳統方法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在實踐的操作當中需要結合地質地貌的特征,運用地形的基本條件,開展路線的平縱勘察以及方案的設計。針對路線的設計,需要適應地形的特征,而不應當刻意的、片面的、過分的追求設計的高標準。一般來講設計的實際標準不能小于規定的標準,并且加大設計方案的比較和選擇力度,對一些有價值的設計方式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與勘測。針對不良的地質施工環境,諸如采空區以及巖溶地區等等,還需要運用現代化的新型技術,航測數模技術以及航測遙感技術等等,通過計算機技術來計算出最佳的地質設計路線,進而在設計和施工的過程當中合理的避開一些較難進行防治的復雜路段,達到方案優化的目的和效果。

2.3 遙感技術與公路選線

公路選線是公路勘察設計的重要環節,要求設計的路線方案既經濟合理,又快速高效,并且安全可靠。因此,對高新技術勘察手段的應用要求也越來越高。遙感技術通過遙感影像和遙感數據,對公路工程的地質情況進行分析,結合現場地質勘察以及鉆探技術,可以幫助地質勘測人員完成對公路沿線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的分析和判斷,提供給路線設計人員進行地質選線。在該工程中,需要首先對公路沿線范圍內相關的衛星影像資料、遙感數據資料以及地質資料等進行收集和整理,然后利用高分辨率衛星影像以及多光譜衛星影像等,對公路的地質地貌、構造分布、工程地質條件等進行全面細致分析,從而為路線方案的選取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和建設性意見,確保公路路線的合理性。

2.4 遙感技術與公路隧道選線

高等級公路隧道規模一般比較大,隨著長大隧道的出現,投資巨大,選擇最優線位往往可以節約數千萬甚至數億元的投入,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遙感技術在公路隧道的選線優化工作中具有關鍵作用。高等級公路施工過程中隧道的占得部分規模較大,隨著大隧道的出現,投資金額的增長,如果選擇最優線位通常可以節約將近數千萬甚至數億元的投資款,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由此可知,遙感技術在公路隧道的設計的選線優化工作中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結束語

應用衛星多光譜遙感、微波遙感探測技術對公路規劃勘察區進行工程地質環境、隱伏構造信息及不良地質信息分析技術的研究,開展了3D-GEO系統軟件開發及其在公路工程深部立體圖形圖像解析及選線中的應用研究,為優化公路規劃設計方案,提高勘察設計質量和速度提供技術支持。在公路工程地質勘察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及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袁江紅,楊厚波.測繪技術在公路勘察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6(28):17-18.

[2]戴文晗.遙感與3S技術開發及在公路勘察設計中的應用[A].第一屆全國公路科技創新高層論壇論文集新技術新材料與新設備卷[C].2002年.

上一篇: 新護士試用期總結 下一篇: 招聘主管年終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国产精品4色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色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精品 | 亚洲日韩欧洲不卡在线观看 | 久久国产香肠视频限制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