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專業綜合實訓匯總十篇

時間:2022-02-01 22:39: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跨專業綜合實訓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跨專業綜合實訓

篇(1)

一、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的內涵與特征

(一)內涵

“VBSE”是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irtual Business Society Environment)的首字母縮寫,它是一種綜合實訓平臺,可以由多個不同專業學生模擬現代制造業及服務業的經營管理,分別扮演不同的職業角色,鍛煉學生在模擬的商業社會環境中獲得不同崗位的職業能力,綜合訓練學生的執行、決策能力及創新創業能力。

(二)特征

1.仿真性。“VBSE”平臺具有高仿真性,從機構設置、運行環境、業務流程設計等方面都是來源于實際案例,通過精心設計而成,為了使綜合實訓環境更加逼真,在環境搭建時,還可以在具體場景的規劃上進行設計和模擬仿真。如:對銀行環境的設計,有實力的學校可以按商業銀行模式建立銀行柜臺。

2.對抗性。“VBSE”平臺能夠同時設置多個同一經營項目的公司營造競爭激烈的市場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3.跨專業綜合性。“VBSE”平臺可以用于會計、財務管理、金融、國際貿易等財會金融類專業學生的跨專業綜合實訓,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交流溝通、團隊合作能力。

二、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的目標與作用

(一)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總體設計目標

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財務專業綜合實訓教學平臺的總體設計目標就是培養現代社會所需的高潛質、具備全局觀的技術技能型應用人才。根據企業財務職業崗位對人員的具體要求,將此培養目標可以分解為以下幾個部分:

1.溫故知新。學會運用所需理論與專業知識,達到溫故而知新,通過獲取知識、整合知識、創新知識達到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2.懂業務、知流程。提高學生對業務的解讀能力,適應未來商業活動,能根據企業經營的經濟活動解讀分析財務相關業務,從財務角度對經營活動進行記錄與監督;熟悉基于崗位的基本業務流程,了解并體驗基于崗位的業務決策,結合崗位要求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并整合內化為職業能力。

3.會軟件、能核算。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化工具的管理能力,熟練操作ERP管理軟件、辦公軟件進行業務處理與管理;提高學生的業務核算能力,能從業務需求角度設置核算體系,熟知每類業務的記賬分錄與核算處理流程,并根據業務需求出具財務分析和財務報告。

4.會溝通、善協調。體驗部門內部、企業內部、企業與外部之間的協同關聯,培養學生的溝通、協調能力,培養具有全局觀、會工作、會思考、善合作的未來職業人。

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總體設計目標如下圖。

(二)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的作用

“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以“把企業搬進校園”為理念,將教學、實操、模擬實習完美結合,有效解決了多年來的實習難題。通過對“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學習,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如下:

1.可以使學生熟悉各財務及相關崗位的日常工作及職責要求,ζ笠擋莆窈慫閬喙乇淼サ奶畋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VBSE”平臺為師生搭建了一個虛擬的商業社會環境,將現實中制造業與服務業相關的典型業務進行具體而全面的模擬,學生進入該模擬系統,一切都是高仿真的,包括企業的營業執照、各種章證資質等,學生的角色進而轉換成員工,持證上崗,從開始的應聘到上崗,從企業文化到公司重大決策的制定,每個環節跟現實中并無兩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2.較真實地感知企業財務核算內在的業務邏輯關系。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選擇合適且喜歡的職位,通過“VBSE”平臺體驗實際工作崗位的具體業務,并理解業務在財務核算中的內在邏輯關系。關鍵是學生在感知業務工作的過程中,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判斷和職業素養。

3.通過線上線下模擬訓練,讓學生真實感知企業具體業務操作。“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將多種教學活動融合在一起,通過線上線下兩條線將真實業務工作的內部資料、具體內容在教學平臺上進行模擬,教師對學生進行細致而生動的輔導,將實際工作中的各種情形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真實感知企業具體業務活動流程。

4.通過企業之間,企業內部以及企業與客戶、供應商、工商、銀行、稅務等相關部門之間的業務往來,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同時,也大大培養了學生的交流溝通及團隊合作能力。

三、“VBSE”財務版的教學內容與關鍵點

(一)“VBSE”財務版的教學內容

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教學應用平臺,是開展“會計業務場景+會計崗位設置+會計崗位任務+操作角色”有機結合的虛擬實訓平臺,實現融職業認知、職業判斷、業務處理、實務操作、教學評價為一體的實訓教學功能,激發學生參與實訓的熱情,提高實訓教學質量。

“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內容主要根據“知識技能、學習情境、學習領域”分層多元化組題,融“知識運用測試+職業判斷測試+技能操作測試”為一體,實現“即時分點測試、定期總結測試”等多種測試功能。集上傳、同步講義、課程選擇等功能為一體的視頻課堂系統,使學生通過網絡直接聽取教學名師名家同步課堂教學內容,擴大教學空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虛擬實訓平臺具有高仿真性、過程判斷性與過程操作性,學生可通過平臺提供的角色選擇不同崗位按照業務流程完成各項典型任務。

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一輪教學需要五天時間,課程內容主要包括實習動員、組建企業團隊、發放實習用品、期初建賬、三階段任務的推送及完成以及各種會議、流程演繹、LOGO海報制作、展示及評比、簽合同、業務處理、團隊匯報等環節。

(二)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幾個關鍵點

1.推送并講解第一筆行政專員借備用金業務時,一定要線上線下結合并慢速演示,選取其中一家公司相關人員進行分角色扮演。

2.增值稅在線納稅申報難度較大,要提醒稅務會計按任務流程描述操作,只需填寫4張附表和1張主表,其中主表的數據會從4張附表自動引入,附表填寫完成后一定要點擊暫存鍵,并注意附表數據不能從word文檔中復制,4張附表暫存完成后,將主表的表頭信息補充完整,點擊暫存,核對無誤后,點擊保存并上傳,點擊主目錄查看主表出現扣款按鈕,點擊扣款并打印。供應商所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其中發票單價是不含稅的。

3.關于材料入庫、材料領用及完工入庫,要提醒學生注意Word單據上的表頭信息,要注意人物名稱及虛擬人物日期。獲取業務數據時,重點關注業務主體、業務時間、業務內容。

4.在業務操作過程中要時刻提醒學生,不怕慢,就怕亂,線上系統任務和線下填寫單據一定要同步,這樣后面的任務操作就會更順暢,更清晰。

四、“VBSE”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通過“把企業搬進校園”使得原本嚴肅的課堂氛圍變得活躍而輕松,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但“VBSE”平臺還處于發展階段,在教學實施過程中還需要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建立適宜的物理實訓環境

物理實訓環境的設計要使學生有一個類似或仿佛置身于企業的實際環境中的感覺,使學生自覺調整自身不同于課堂上課的狀態。在仿真企業環境中,以企業業務流程為主線,在各個企業內部要設置各種主要業務工作崗位,并建立起各個業務崗位的管理工作職能及其相互之間的有機聯系,將各個業務部門、各個職能崗位有機地連接在一起,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在流程中所處的位置和應完成的工作,了解和掌握各個崗位的業務處理程序和方法以及崗位之間、單位之間業務聯系的途徑和方式,體會企業基于流程的運作模式,從而達到樹立全局觀念、增強業務工作能力的目的。

在物理實訓環境搭建上,首先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職業環境,在環境布置、設備配置、文化氛圍、管理模式等方面要力求與實際相一致,充分體現規范性、先進性和實效性,形成真實或仿真的職業環境。在基地的實踐教學中,學生有機會親身經歷和了解現代企業生產組織管理的全過程,能身臨其境地感受企業的文化與氛圍。其次,從業務流程安排、工作崗位設置到企業情境設計都要盡可能地貼近企業經濟與管理活動實際,突出模擬實訓的高度仿真性。從辦公場地、使用的設備、辦公用品用具、實訓指導教師、管理方式與手段、業務觸發機制等方面充分考慮如何貼近現實。

“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與其他課程有著很大的區別,要想達到良好的實訓效果,就要建立適宜的物理實訓環境,在實訓室建設過程中要相對集中,方便企業相關人員的業務辦理,尤其像工商、稅務、銀行、客戶、供應商等公司,一輪實訓同時可開設10家企業,所以盡可能在面積較大的實訓室開設,軟硬件設備要提供齊全,除了具備計算機及網絡環境,還要考慮進行信息的公布與交流互動,提供投影、打印、復印設備、電話傳真設備及擴音設備的配置,將給整個實訓活動帶來更好的效果。

(二)提高領導對“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的重視

由于受教育規劃的影響,許多高職院校只注重理論教學,無暇顧及實踐教學,使得畢業學生難以對接企業的實際工作崗位。高職院校要想培養高品質的技術技能型應用人才,只有將實踐在課程中有效應用,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名企業員工,從事具體崗位的業務工作,才能實現培養目標。這就需要領導重視,不僅要購買相關平臺軟件,還要做好實訓前準備、過程中控制、實訓后評價等工作。

(三)加強對師資的培訓

“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教學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懂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全過程。不僅要有動口能力,更要具備動手能力。教師要真正起到策劃場景、節點管控、過程監督、疑難點撥、資源配置,獎懲評價等作用。但很多“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師資教學團隊都以年輕教師居多,他們大多從校園到校園,缺乏實踐經驗,因此,要加大對這些教師的培訓力度,為他們創造更多學習機會,比如:帶薪實習,參加用友新道師資研修院假期舉辦的研修班等。有計劃地開展教師培訓、教學咨詢等,提升中青年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建立和培養一批理論扎實、技術過硬、應用能力強的師資隊伍。

(四)加強制度建設及規范化管理

“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主要是“把企業搬進校園”讓學生體驗平臺運作和熟悉企業業務流程,全面多維感受企業的運行規律,提高學生的管理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可以進行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因為與該實訓相關的實訓場地、軟件平臺、實物教具等的購買和使用均需進行制度化管理。充分利用各專業教師和實訓科教師的長處和優點,實現信息系統的實時、自動、數據全面挖掘的能力。

五、結語

總之,構建“VBSE”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跨專業綜合實訓教學平臺,有利于我國高等院校經濟管理相關專業綜合型人才的培養。通過該實訓平臺的實踐對學生全局意識、專業技能以及職業素養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學生對職業崗位適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高校畢業生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劉玉廷.論我國會計信息化戰略[J].會計研究,2009,(6).

[2]曹小林.芻議“營改增”對建筑業的利弊影響及對策[J].商業會計,2014,(4).

篇(2)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1-04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于2015年7月份引入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V2.0ps1,平臺中的仿真組織有8家核心制造企業、4家供應商、4家客戶,(其中1家客戶為連鎖經營企業,1家客戶為進出口企業)、1家物流公司、1家會計師事務所、1家服務公司,另加工商局、稅務局、銀行等公共服務機構。該實訓平臺可同時容納170名學生進行崗位實訓。其中核心制造業設有企管部、采購部、倉儲部、生產計劃部、營銷部、人力資源部和財務部等部門,包含企業實際運營所需的所有管理部門。“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針對大三學生在第五學期開設,一共為64課時,其中8課時用于團隊組建,24課時用于手工業務處理,16課時用于信息化業務處理,12課時用于自主經營業務處理,4課時用于實訓總結。現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談一下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對策,以便提高教學效果。

一、目前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生角色轉變較慢

該實訓要實現從校園走入企業,要求學生進行角色的轉換,由學生身份轉變為員工身份,在虛擬的市場環境、商務環境、政務環境和公關服務環境中,體驗所應聘崗位在社會供應鏈中的位置,完成所負責的工作任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學生所表現出的角色轉變太慢,甚至出現需要花費總實訓課程的一半時間才能找到 “職業角色”的現象。其主要表現為:首先是工作中遇到問題不會自己去思考和解決,而是習慣性地問老師,有時甚至還沒弄清楚出現了什么問題;其次是做事沒有規劃,不能積極主動地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任務;最后是對公司的規章制度視而不見,表現為不按時值日,工作時間玩游戲等。

2.所學課程知識運用能力較差

該實訓是對所學知識的一個綜合運用,涉及的課程既包括“會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經濟法基礎”以及“會計電算化”等專業課程,也包括“應用文寫作”和“計算機文化基礎”等綜合素質課程。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很多理論知識都還記得,但是卻不會將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

例如,學生對取得什么樣的發票可以抵扣進項稅額能夠一一背出;但是當工作中真正取得相應的發票時卻忘記了去抵扣。再比如,學生學習會計電算化時,都按照操作步驟操作過“記賬”功能,但當實際工作中查詢科目明細賬沒有發生額時,卻不知道其中原因。種種現象無一不在說明當時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論知識,但是不會運用到實踐中去,甚至對理論知識只是死記硬背,沒有做到真正地知其所以然。

3.表達和溝通能力較差

該實訓具有高度仿真的企業真實工作場景,不管擔任實訓中的哪一崗位,都需要與相關內部部門或外部機構進行業務溝通,這就需要一定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在實踐教學中,學生的表達和溝通能力遠遠是不夠的,例如,常常讓老師幫忙去給其他學生進行溝通和解釋;有的甚至連需要老師溝通什么問題都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

二、課程的教學對策探討

經過8期的學生實訓課程的指導, 結合職業院校的發展思路和方向,針對該課程存在的以上情況,筆者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對上述問題的解決方案進行探討。

1.加強實訓室文化建設

實訓室是各大院校進行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它對學生的素質能力和職業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實訓室的文化建設大體包括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物質文化建設主要是建立仿真的職業環境;制度文化建設主要是結合學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建立企業的規章制度,例如,工作紀律、工作衛生以及企業的獎罰機制等,并將這些企業規章制度懸掛于企業內部相應位置;精神文化建設是一種隱性文化,如何將企業的價值觀、企業的精神真正融入到每個員工的內心深處,這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這就需要實訓老師將企業的文化融入到員工會議、團隊游戲等日常工作中,讓企業文化慢慢深入每一個員工的心里。通過實訓室文化的建設,最終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進入員工的角色,讓他們明白自己是來上班的,而不是來上課的。

2.完善學生的考核機制

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學生反映,很后悔當時沒好好學習,現在晚上都睡不著,一想到因為自己一個人沒有干好、干完工作,導致整個公司都不能按時完成工作,就著急。這讓筆者感觸很深,禁不住要問:當初學基礎課程打基礎的時候,學生為什么沒有這種壓力?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們以往教學中,不存在對團隊的考核,甚至老師對每個學生的考核也不能面面俱到,自己學不好和其他人沒有關系。如何改變學生的這種狀態?這就要求日常課程教學中,必須完善學生的考核機制,組建團隊或者小組,形成團隊間的對抗,實現團隊考核和個人考核相結合,并且要做到實處。這樣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會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能力。

3.將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融入所有課程

時至今日,我們的教育似乎只在努力構建學生的知識體系,學生個個滿腹經綸,走入職場,卻缺少了對職業人必備的專業以外的基本能力的培養。什么才是專業能力以外的基本能力?我們稱為職業核心能力,它包括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創新創業能力。職業核心能力需要長時間地去培養才能養成。作為高職院校的教師,更應該把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作為課程內容的重要部分,將職業核心能力融入課程的整體設計當中。通過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能力;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來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使我們的課程融專業能力和職業能力為一體,培養出德、智、體、美等綜合素質全面協調發展的,具有一定創業意識和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4.進一步推進項目化課程改革

所謂項目化課程,是指以企業或職業活動中典型的工作任務(項目)為驅動,以學生為主體,選擇、組織課程內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務為主要學習方式的課程模式。職業教育的項目化課程,以就業為導向,打破傳統的理論學習方式,學生實現從學習到實際工作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真正實現學習即工作,工作即學習。

參考文獻:

篇(3)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7.03.018

Abstract I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perspectiv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inter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hrough the simulation of the modern commercial society, between science and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the two universities to break through barriers, contributes to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and compound, skilled management personnel, is a kind of potential strong teaching mode. This is the course teaching mode in the new stage, this paper defines its connotation,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clarifies the basic operation mode, and put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dition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Keywords college; economic management; interdisciplinary comprehensive train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國家教育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均提及高校要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把實踐教學作為提升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機制。[1]我國高校經管類專業的教學過程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現象,導致培養的人才入職后難以直接勝任工作,需要再培訓。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過程中的重要教學環節,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經管類專業作為應用性較強的專業,對實踐教學的需求更加迫切。目前我國許多高校加強對實踐教學的重視,設置實訓課程,加大經費投入建設實踐教學設施。但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專業間相互獨立、缺乏交叉互動的現象,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以下簡稱“跨專業實訓”)的開設可以突破經管多個專業之間的限制,將多門課程進行結合,培養學生全方位的能力。

1 跨專業實訓的內涵

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是指多個專業圍繞一個項目共同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的一種課程組織形式。[2]經管類跨專業綜合實訓課程對該概念進行具體化,指的是根據經管類專業的特點,將多個專業有機結合,圍繞數據模型,遵循特定的經營規則,通過信息化平臺模擬企業的運作,進行協同對抗實驗。具體來說,該課程有以下特點。

(1)跨專業性。跨專業實訓在實訓中將多個專業進行有機結合。學生從本專業出發,以某模擬角色參與企業的模擬運作,完成實訓。這個過程要求不同專業的學生密切配合,也要求學生對其他專業的知識有所涉獵,如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擔任人事經理計算薪酬時,需要了解生產運作的相關知識。在跨專業實訓中,可以安排的專業包括多個經管專業,均可設置對應的模擬角色進行實訓。不同高校在課程設計過程當中,可以結合本校的專業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2)綜合性。跨專業實訓的綜合性體現在要求不同專業的學生的配合,也要求多門課程知識的整合。[3]以模擬的制造企業為例,由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來擔任銷售經理,在與客戶公司簽訂銷售合同時,需要掌握多門課程的知識,既包括市場營銷知識,也需要掌握合同法的知識,同時還需要掌握跟客戶溝通談判的技巧等。因此,跨專業實訓有利于拓寬學生知識面,鍛煉理論結合實際的能力。這也是跨專業實訓課程開設的一個重要出發點。

2 跨專業實訓實施的理論基礎

協同創新是當前高校教育教學活動的重要理論依據,也是跨專業實訓實施的重要理論基礎。[4]協同創新是指打破創新主體間的壁壘,通過有效的融合創新要素和資源,充分發揮包括人才、信息、技術、資本等創新要素的活力,進而達到深度合作的目的。[5]目前,我國高校系統內部不同學科專業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壁壘,各自發展,資源無法共享,難以發揮高校在人才、信息、技術和資本方面的活力。對于經管類專業來說,傳統的經管類專業的教育模式是實行專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專業知識,導致學生對其他專業的知識不夠了解和重視。但經管類專業之間存在著天然的交叉性和關聯性,傳統的教育模式不能將經管多個專業的理論知R和方法結合在一起,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運用方面的效果較差。在協同創新視角下,跨專業實訓將經管類專業聯結起來,從而實現專業之間的強強聯合和學科專業知識結構的優化重組,提高整體實力,從而達到協同發展的目的。

3 跨專業實訓運行的基本模式

3.1 仿真的現代商業社會環境

跨專業實訓通過模擬仿真的現代商業社會環境進行實訓。模擬的商業社會環境包括四個區域,其中,行政服務區包括三類機構:綜合信息中心、工商局、稅務局;現代服務業區包括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認證中心、會計師事務所、人才市場等;商貿物流區包括客戶公司、供應商、租賃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等;制造區包括多家制造企業。

以上多種類型的企業和機構相互配合協作,共同完成整個實訓的模擬運作。其中,制造企業為平臺核心單位,主要負責最終產品的生產制造和銷售;客戶公司主要經營產品采購與銷售業務;供應商提供原材料、廠房、設備;物流公司的業務包括物流運輸、代倉儲業務;租賃公司經營租賃業務;會計師事務所提供財務審計、記賬、納稅等業務;人才市場提供人才供給、培訓業務;認證中心提供認證服務;商業銀行提供資金結算、貸款業務;證券公司提供證券相關業務;工商局負責工商設立、市場監管;稅務局負責稅務登記與變更、稅務納稅與征收、發票銷售;綜合信息中心負責宏觀經濟調控、起始端信息、終端產品收購。

3.2 動態數據下的經營決策對抗

跨專業實訓一個突出的特點是數據處于動態變化當中。在期初,同一類型的企業初始數據相同。隨著決策的不同,企業的數據也會隨著變動。在這個過程中,多家企業的決策之間形成對抗,影響著企業經營績效。以制造企業為例,制造企業需要根據客戶的需求做出決策,由于客戶的需求量是有限的,制造企業不僅要考慮產品的需求,也要考慮競爭對手的策略。不同的戰略導致不同的決策效果,如采取低價策略的公司獲取的訂單數量較多,單位利潤較低;采取差異化戰略的公司定價較高,訂單數量少但單位利潤高。企業采取何種策略沒有固定的模板,而是依據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決策分析判斷能力。不同的決策導致的結果可能存在較大的差異,企業的經營數據處于不斷變動中,并且由于實訓是存在多個周期,前期的決策對后期的經營存在持續性的影響,這要求學生不僅學會如何謹慎地做出決策,也要求學生采取相應的對策應對前期不當決策產生的影響。

3.3 多方面的職業技能訓練

跨專業實訓要求學生在實訓中掌握多方面的職業技能。以財會專業的學生為例,單項實訓往往訓練的是單項能力,如《基礎會計實訓》訓練的是會計崗位的基本技能,缺少稅務、成本會計等多方面的職業技能。[6]在跨專業實訓中,制造企業的財務部門包括多個模擬角色,如出納、材料會計、成本會計、稅務會計等,這些角色要求學生掌握不同的務技能。財會專業的學生可以兼任多個模擬角色,或者采取輪崗的方式擔任多個角色,在實訓中鍛煉多方面的職業技能。除了專業技能以外,學生的決策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均可以在跨專業實訓中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3.4 任務驅動下的協同合作

現代社會對團隊協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以知識傳授為主的傳統教學缺少對團隊協作能力的訓練。跨專業實訓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強調學生以團隊形式參與其中,通過互相配合協作完成實訓任務。以制造企業為例,制造企業內部設置多個部門,需要進行協同合作完成企業的經營:總經理負責企業的總體運行,制定企業總體發展規劃;市場部負責研究市場需求情況,為決策提供依據并簽訂銷售合同;采購部門負責原材料、設備的采購,為制造生產提供支持;生產部門根據現有資源和能力,合理安排生產運作;人事部門負責人員的招聘、薪酬計算等;財務部門負責資金籌劃、財務核算。這些部門的工作不是單獨存在的,而且緊密相連的,只有良好的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經營績效。

4 跨專業實訓實施的條件

4.1 組建專職教學團隊

跨專業實訓涉及多學科多門課程,需要組建專門的教學團隊從事教學工作。專職教師的專業包括財會專業、經濟專業、企業管理專業等。教學團隊的教師應當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原因在于,跨專業實訓需要依托于扎實的理論知識,并且由于模擬的是仿真的商業環境,需要跟實踐相結合,防止脫離實際。教學團隊不僅需要在理論方面不斷創新,開發出適應跨專業實訓的教材和教案,同時要不斷深入到企業當中,以鍛煉實操能力,不斷提高跨專業實訓的教學質量。

4.2 合理地安排教學

跨專業實訓要求多個專業的學生在同一時間內參加實訓,因此需要在教學上做出適當的安排。院系之間需要進行溝通,進行教學的統籌安排,保證不同專業的學生同時參與其中。由于跨專業容納的學生數量有限,為方便教學管理,經管類專業學生人數較多的高校可以將學生劃分為多個批次參加實訓。

此外,由于跨專業實訓要求學生具備較好的理論基礎和綜合知識,不適合在大三年級以下的學生中開展,而是適合即將面臨求職的大四學生。實訓時間可以安排在大三暑假期間或大四上學期。跨專業實訓要求學生能持續參與其中,因此各高校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考慮在數周內全天候完成實訓,既可以達到較好的實訓效果,也可以不過多地影響學生的求職。

4.3 建立實訓平臺

跨專業實訓需要依托于特定的實訓平臺。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種跨專業實訓軟件,這些軟件具有不同的特點,但基本都能達到跨專業實訓的要求。各高校可以根據自身的經費預算情況選擇實訓平臺。實訓平臺必須具備以下基本功能:(1)資金的結算,不同類型的組織類型的交易關系必然會產生資金關系,實訓平臺必須能提供資金結算功能;(2)物資的調配,企業進行生產運作必然有輸入端和輸出端,在模擬運行過程中物資的調配必不可少;(3)模擬崗位的設置,跨專業實訓要求進行不同業務職能的訓練,設置合理的崗位是必要的;(4)業務流程的規范,企業運作需要內部的協作運行,各種業務流程遵循一定的規范方能進行。對于部分資金不寬裕和條件不健全的高校而言,跨專業實訓可以在線下采用紙質手工方法進行,但需要制作大量的單據,做更多的準備,對教學團隊的要求更高,相對而言難度較大。

4.4 開發配套教材和業務規則

跨專業實訓作為綜合類實訓課程,需要配套教材進行輔助教學。由于跨專業實訓在國內高校正處于起步階段,目前相關的教材極少,可參考借鑒的方面不多,因此需要教學團隊開發出配套教材。[7]此外,不同高校實施的跨專業實訓需要結合本校情況進行改進,適應教學的需要。業務規則是指在企業的模擬運作過程中,學生必須遵循一定的操作規范,符合一定的規則,對違背業務規則的行為給予懲罰。如在制造企業的生產制造過程中,什么樣的產品需要什么類型的生產設備,需要多少的原材料,需要什么級別的技術工作都是由業務規則進行限制和規范的。業務規則設計越完整,跨專業實訓進行越順暢。因此,完備的業務規則是必不可少的。

5 結語

跨專業實訓體現了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打破了經濟學和管理學兩大學科間的壁壘,促進專業的交叉融合,對于培養應用型、復合型、技能型的經管人才具有良好的作用,其運行和實施具有一定的基本模式,同時需要具備相應的實施條件。作為一種剛剛興起的教學課程,跨專業實訓仍然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 祝愛民,張彥志,陳煒,等.管理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建設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2):88-90.

[2] 朱科蓉,王彤,劉守合.跨專業綜合實踐課程的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9):209-211.

[3] 曹剛.經管類跨專業綜合實驗課程的設計與實施[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1):218-221.

[4] 雷家彬.協同創新視角下高校跨專業教育的模式與實踐創新[J].高校教育管理,2014(5):83-86.

篇(4)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7.192

職業教育的特色在于面向市場的需求,服務于社會。如何能讓學生迅速掌握專業技能,畢業之后更好的適應市場需求和競爭,這是一個職業教育急需解決的難題。以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傳媒學院為例,現開設播、編、演、導等專業,學生畢業后大多是從事群眾藝術等方面的工作。這些職業崗位,分布面廣,人才需求量大。而從事這些方面的工作的人才更多需要的是綜合的藝術素養,并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的專業性人才。

一、跨專業聯合授課的基本設計

專業綜合實訓課是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基本途徑,是整個傳媒學院教學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為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實現與市場零對接的目的,培養復合型人才,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從2014 年下半年開始啟動“跨專業綜合實訓”項目,共有戲劇影視文學、影視編導,錄音藝術、戲劇影視美術(化妝)等4 個專業300 余名學生參加了此次實踐教學。

(一)整體構想

此次“聯合授課”項目以職業教育為目的,希望以職業性實踐來探索藝術教育水平這條“發展線”。依托綜合藝術院校的聲、編、播、導等多專業設置和豐富的藝術生產資源,將各類項目任務與實踐相聯系,真正導向驅動教學,形成“教學與市場結合”的有效教學組織形態二、面向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綜合實訓模式。

(二)培養方向

在社會化群眾化文藝活動日趨發達的當今社會,就業單位和社會對藝術學院畢業生的專業技術能力提出了更多元的要求。畢業生除了需要具備大學所學的本專業能力外,更需要在更寬泛的工作范疇內擁有運用多層次的技巧與素養。

(三)打破各實訓課程之間的孤立性的實訓模式

轉變傳統教學方式,以“項目教學法”為主要手段,把諸如影視策劃、編劇、導演、化妝、攝像、燈光、道具、表演、服裝、錄音、影視制片、影視包裝設計、后期制作等多種因素融合在一起,以拍攝電影、微電影或短片為形式,建立打破各實訓課程之間的孤立性的實訓模式。

二、跨專業綜合實訓的主要內容

(一)仿真的商業運營環境

傳統的校內實訓一般是授課過程中進行單項實訓,這樣的單項實訓局限于本專業職業技能的培養,跨專業綜合實訓彌補了這一不足。傳媒學院4個專業300 余名學生在學院內建立電影、策劃、電視、劇本、化妝、錄音6個項目組。各個項目組通過營造仿真的工作情境即完全按照市場上的劇組、節目組的運營模式設計若干典型和具體的職業活動,對學生專業技術應用能力及職業素養等進行綜合性和系統化仿真訓練的實踐訓練。綜合實訓教學環境的仿真化與當下社會職業群和崗位群實際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高度一致,即在接近真實的工作情境中,培養學生完成典型工作項目或工作任務所需的綜合職業能力。學生通過仿真劇組、節目組的不同崗位的實訓演練,不僅強化了本專業的職業技能,而且能提高綜合實踐能力,提升崗位遷移能力。

(二)綜合性的實訓課程內容

區別于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綜合實訓教學以學生為本,教師僅起組織、引導、答疑的作用,課前教師會布置一些命題,比如給出一個環境的限定,讓學生先行組織劇本,讓學生當導演挑選演員,讓學生自行組織拍攝,充分調動學生實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這樣的先行組織過程中,學生有了疑問,教師不是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與學生一起討論,引導學生查閱相關資料,啟發學生思考解決辦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既符合建構學習的理念,也符合真實的職業活動情況。

在學校這個象牙塔內,學生一直在進行一個系統知識的學習,但是學生一旦踏出校門,對市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識,更談不上提供高層次的實踐經驗。這個是當下大學教育的一個致命傷。我們做的這個綜合實訓,學生進入仿真的職業環境中,所有的工作都由學生來承擔,這樣學生進入劇組后,就馬上接受工作,就形成一個職業團隊。

三、跨專業綜合實訓的保障體系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此次的綜合實訓項目,保障體系由師資隊伍、設備設施和教學環境等條件要求組成,影響著整個實踐教學的效果。為保證“跨專業聯合授課”實訓項目順利進行,指導學生的導師組形成了“雙師型”教師為主體的師資隊伍,還有一系列集教學、實踐、生產等一體化功能的校內綜合性實踐基地,并營造貫穿藝術生產全程的真實職業環境條件,從而建立起在設施、環境、隊伍等方面保證實踐教學效果的實踐教學保障體系。

四、結語

篇(5)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136

[中圖分類號] G64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6)13- 0242- 04

1 前 言

近年來,國家對于高校實踐育人,加強職業化教育尤為重視,也提出了很多關于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改革方案和舉措。

國務院總理2014年2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審議通過《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草案)》。會議要求建立學分積累和轉換制度,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會議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和民生改善的戰略舉措。以改革的思路辦好職業教育,對提升勞動大軍就業創業能力、產業素質和綜合國力,意義重大。

從國家對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導方針中,我們不難看到,一方面,國家和社會對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厚望。另一方面,不論是正在轉型中的高校,還是各高職院校,對于如何真正做到實踐育人,如何培養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職業化的應用型技能人才,都面臨著新的思考和嚴峻的挑戰。但毫無疑問的是,在深化職業教育的改革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將對職業教育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2 實踐教學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

實踐教學是鞏固理論知識和加深對理論認識的有效途徑,是培養具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技術人員的重要環節,是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掌握科學方法和提高動手能力的重要平臺,是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隨著目前高校職業化教育的改革和推進,實踐教學對培養應用型人才所發揮的作用將愈加重要。首先,實踐教學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核心。從一定意義上來說,高等職業教育的實踐教學體系的設計和構建決定了高等職業教育的特征,同時也決定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其次,實踐教學有利于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最后,實踐教學有益于培養創新型人才。

3 我國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職業化教育的發展,我國高職教育實踐教學質量也在不斷的提高,從實踐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計劃、設備場地投入和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都結合我國高職教育的特點進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從深層和細節方面剖析,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3.1 實踐課程體系扁平化、模塊單一化

目前大部分實踐課程的設計都是根據理論課程的開設情況而定的,大部分是統一的標準化內容。一門完整專業課的教學通常是先上完理論課程然后進行實訓課程,或者上一部分理論就同時進行一部分實訓,實訓課占總課時的比重相比以往也大大增加。就一門課程而言確實提高了對該門理論課程的動手能力或者實踐水平,但實訓課只是跟著理論課走,沒有形成知識交叉運用,實踐認知仍然只停留在對某一門課程知識的掌握上。以會計專業為例,在學習基礎會計課程時,進行實訓的內容就是針對基礎會計的相關知識和業務內容;而在學習稅法與納稅會計課程時,也是僅對納稅申報和納稅會計方面的知識進行實踐教學的。這樣的實踐教學僅僅滿足了對單一學科的知識運用,應該說還停留在對專業認知的層次上,并沒有體現出相應的崗位認知。

3.2 實踐課程設置難以滿足社會對復合型應用人才的需求

在現代企業對復合型應用人才的要求下,每個員工除了要了解自身的工作內容,還要在社會環境中與他人協同工作,理解社會供應鏈中其他組織、個人的協同關系,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職業化教育下應用型人才應成為具有知識+技術+綜合素質+創新精神的“寬專多能”式人才,才能更受企業青睞。

我國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實訓課程主要是單一的專業實訓,并不涉及跨專業的崗位和職業群,缺乏系統性、仿真性和綜合性的知識應用和能力訓練。實驗室建設沒有考慮實踐教學和實驗室建設的層次性、系統性,缺乏整體性設計,實訓室資源相互獨立,未能有效整合,使用效率低下,實訓形式單一,缺乏跨專業綜合實訓環境,導致學生實訓過程中與整個職業環境脫節,對企業內部關系及其與企業相關經濟活動與管理部門之間的業務關聯缺乏了解。

4 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設計理念

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與轉型,社會對于經管類人才綜合能力的需求促使高等教育對于學生素質與能力培養愈發注重, 人才培養的目標也由過去的“知識型”向著具有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的“三創”復合型高素質人才轉變,高校實訓課程的開發與建設也亟待在“課程開設深度”和“實訓內容寬度”等方面尋求突破。

在此背景下,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以下簡稱“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實現了“院校人才培養”與“社會商業發展”的協調同步,尤其是該實訓平臺“把企業搬進校園”的理念,為經管類專業學生實習實訓難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確立了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的新高度。

4.1 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描述

虛擬商業社會環境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以“對現代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進行全方位的模擬經營及管理。學生通過在多類社會組織中從事不同職業崗位“工作”,訓練在現代商業社會中從事經營管理所需的綜合執行能力、綜合決策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感悟復雜市場營銷環境下的企業經營,學會工作、學會思考,從而培養自身的全局意識和綜合職業素養。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提供模擬實習的引導系統和相關教學環境,讓學生在自主選擇的工作崗位上通過完成典型的崗位工作任務、學會基于崗位的基本業務處理,體驗基于崗位的業務決策,理解崗位績效與組織績效之間的關系;真實感受企業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流動過程;全面認知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過程和主要業務流程;體驗企業內部部門間的協作關系及其與企業相關經濟組織與管理部門之間的業務關聯。

學生通過反復練習,進而形成自然的、符合現實經濟活動要求的行為方式、智力活動方式和職業行為能力,達到全面體驗崗位職位要求,勝任崗位工作的初級目標。通過在不同職業崗位“工作”,訓練學生從事經濟管理的綜合執行能力、綜合決策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感悟復雜市場環境下的企業經營,學會工作,學會思考,培養全局意識和綜合職業素養。

4.2 VBSE人才培養理念

虛擬商業社會環境通過對不同形態組織典型特征的抽取,營造一個虛擬的商業社會環境,讓受訓者在虛擬的市場環境、商務環境、政務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中,根據現實工作業務內容、管理流程、單據,結合教學設定的業務規則,將經營模擬與現實工作接軌,進行仿真經營和業務運作,可進行宏觀微觀管理、多人協同模擬經營和多組織對抗。同時,依靠由“基本規則”到“管理理論與策略”的知識體系遞進以及基于“操作、邏輯、理論、應用”四個方面的培養層級,保障了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最終人才培養目標的達成。人才培養理念如圖1所示。

簡言之,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跨專業:融合經管類多個專業學科的知識體系;第二,全仿真:基于企業真實組織機構、工作任務、業務流程與操作環境的全景呈現,達到機構仿真、環境仿真、流程仿真以及業務仿真;第三,對抗性:兼顧“創新、效率與效益”的綜合評測體系營造出組間競爭氛圍的特點,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具有較強的實用性。

5 VBSE對高職教育實踐教學發展的啟示

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的引入,解決了實踐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為職業化教育的實踐教學改革打開了一條新的思路。

5.1 打破傳統實訓模塊的單一化,體現跨專業綜合實訓

基于VBSE“把企業搬進校園”的實訓理念,實訓課程在抽取不同組織形態,設置不同企業類別的同時,還仿真設置了企業內部的組織機構和相應的崗位。以其設計的核心制造業為例,就一共設置了7個部門,18個崗位,每個崗位都有自己相應的職責和任務。組織機構和部門崗位設置如圖2所示。

在VBSE的實訓中,涉及的業務類別與整個經管大類的主要專業課程都有關系。如財務部門的實訓業務就與會計專業中的基礎會計、財務會計、稅法、成本會計等主干課程的理論知識密切相關;又如市場營銷部的實訓業務會體現市場營銷課程的相關知識;倉儲部和采購部在實訓中還會涉及物流專業的相關知識等等。這樣就為經管類專業的實訓提供了更多自定義的空間,其“跨專業”的特性筆者認為可以有兩層含義,一是同一專業的學生可以得到其他專業的崗位鍛煉,學習到其他專業的知識,為今后就業提供更多選擇;二是不同專業的學生可以同時進行實訓,在充分鍛煉本專業的崗位認知的同時,也能了解各部門和崗位間的邏輯關系。這樣就很好的解決了傳統實訓中只能就單一課程進行實訓,無法把專業中各種相關知識融會貫通的弊端。

5.2 VBSE為教師進行實踐教學方法改革提供了平臺

我們以往在提到教學方法改革時經常會提到的一個問題就是要轉換課堂中學生與教師的主體地位,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課堂應轉換為以學生為中心,但是操作起來總是有困難。在VBSE的實訓中,這一轉變開始得以實現。VBSE實訓平臺通過其操作系統來控制企業的業務流程及業務的具體內容,實訓中教師不再以講授為主,教師只是幫助者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是學生自己。教師只是運用系統來控制課堂進度和推送任務,但所有的業務流程和操作都是要靠學生自己完成的,并且系統已經配合任務制作了相應的學習課件和指導手冊,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完成操作,無法解決問題時求助老師,這樣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習的主動性,真正達到任務驅動教學的目的。因此,在VBSE實訓中對探索“翻轉課堂”“行動學習”等一系列較為前沿的新教學方法都是有所幫助的。

5.3 VBSE有助于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就業競爭力

現代企業需要的人才是復合型的應用人才,所以學生除了專業知識過硬,還需要具備更多的綜合素質,才能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能力。VBSE的實訓課堂中,除了完成系統推送的日常業務,還要配合一些特別的任務來完成,比如CEO競選演講、招聘宣傳海報的制作、營銷策劃方案的制作、企業業務流程的制作等任務,需要同學們進行PPT制作,還要與全班同學進行分享。這樣不僅鍛煉了同學們文檔制作的水平,還涉及人力資源、營銷方面的知識,還有溝通與表達的能力,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多同學剛開始面對全班同學進行闡述時非常的膽怯,經過鍛煉,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也自信了很多。尤其是擔任了CEO的同學能得到很大的鍛煉,從組織能力、管理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方面都能得到提高,并且很能激發同學們的責任感,而這些都是企業所需要的。

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不單單是一個教育問題,其事關中國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國裝備的市場競爭力,并將為中國經濟的成功轉型提供人才保障。因此,高等職業教育中實踐教學改革任重道遠。借助VBSE這一全新的虛擬商業環境的跨專業綜合實踐教學平臺,將有助于高職院校繼續開拓實踐教學改革新思路,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專業過硬、具有全局意識和綜合職業素質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參考文獻

篇(6)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高教重點自籌課題(項目編號:B-b/2016/01/17);

東南大學成賢學院“青年教師科研發展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y33000)。主持人:梅元清

中圖分類號:F23;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812(2017)07-0118-02

一、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介紹

在應用型本科高校中,與經管類理論教學相適應的實踐教學方面存在著不利因素:實踐教學內容與工作單位需求有所脫節,而且,實踐內容缺乏將經管類各專業縱向發展中上下游企業的崗位群和橫向發展中與本企業有關聯的事業單位崗位群有機結合;缺乏培養學生個性特征和職業發展全局觀。這樣的現狀,激發了應用型本科高校基層教師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熱情。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irtual business social environment,以下簡稱VBSE)校內實習工廠的概念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被提出的。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學者還不多,并且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對VBSE概念的研究和探討。

由于傳統的各專業實踐課程存在著上述不利因素,使得跨專業的虛擬商業社會環境實訓平臺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具體來說,它與傳統單專業的實踐課程相比在業務特點、業務流程和考核體系三方面,存在著顯著特點:跨專業實踐課程的業務特點主要體現在豐富的組織類型與業態:制造業企業、材料供應商、下游企業客戶、物流企業、工商、稅務、銀行、事務所等各種社會業態,可以通過課堂就能讓學生體驗正常的社會商業環境。跨專業實踐課程的業務流程主要為企業內、外部業務流程,讓學生可以分崗位感受崗位工作職責及崗位工作內容,并且業務流程分為固定模擬業務流程、仿真自主經營流程、O2O業務流程,能讓學生多維度實踐。跨專業實踐課程的考核體系是貫穿整個實驗課程的考核體系,將理論知識和企業經營情況體現在最終實訓成績中。

二、VBSE實驗課程的培養目標

應用型本科高校經管類跨專業實驗教學以培養高素質應用技能型經管類專業人才為目標。通過學生在VBSE實訓平臺上的跨專業的實踐訓練,來滿足畢業時工作單位需要的合格人才的目標。如圖1所示,VBSE課程培養目標是如何將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學生通過VBSE實訓課程后,形成工作單位所需的合格的崗位人才。

由于參加VBSE實訓的學生需要具有會計專業知識,尤其是需要完成會計學基礎、會計信息化等預修課程,而這些預修課程都是應用型本科高校經管類專業的公共基礎課,即經管類所有專業的學生都需要學習,這為經管類學生參加VBSE實訓提供了知識儲備。參加VBSE實訓的學生,需要在企業內外虛擬環境完成各種類型、各種層次業務流程中的若干崗位所要求的任務。通過這種VBSE校內實習工廠實習,培養學生成為一名全格的崗位管理的應用型本科高校的畢業生。

為了實現VBSE實訓平臺培養目標,VBSE校內實習工廠課程按照人才成長規律,依據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從企業管理全景仿真、供應鏈管理全景仿真和商業社會環境全景仿真三階段分別完成各階段的實驗實訓目標。其中,企業管理全景仿真是模擬現實經營環境作為教學實景,通過決策管理、過程管控等內容,實現對制造企業管理的全景實訓。供應鏈管理全景實訓是在企業管理全景模擬的基礎上,增加客戶企業、供應商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實現多組織、多形態和多流程的供應鏈協同與管控,實現供應鏈管理全景模擬實訓中。商業社會環境全景實訓是在供應鏈管理全景實訓的基礎上,增加了政府、工商、稅務等政務服務機構和銀行、會計師事務所等公共服務機構,實現多組織架構、多行業模擬及多商業形態對抗。

三、VBSE實驗課程建設的內容

VBSE實訓平臺的建設需要完成以下三方面內容:(1)VBSE實訓平臺場地布局;(2)VBSE實訓平臺環境搭建;(3)VBSE實訓平臺教學用具和教學成果。VBSE實訓平臺訓練內容主要包括:企業管理、采購管理、生產管理、倉儲管理、營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工商管理、稅務管理、社保管理、客戶業務和銀行業務等17大類、97項實驗訓練項目。VBSE實訓平臺還包括師資隊伍建設。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師在實訓過程中,可以完善跨專業實驗課程的教學大綱。

在以上VBSE實驗課程建設三個內容中,平臺訓練內容是重點。第一個內容為實訓平臺的運行提供了硬件環境,第三個內容的平臺師資隊伍建設為平臺訓練內容得到更好的效果提供了保障。在實訓平臺練習中,VBSE校內實習工廠是從企業實際工作中抽取典型崗位的實訓任務,仿真實際活動。因此,VBSE教學環境下,學生需要通過完成典型的崗位工作任鍘⒀Щ嶧于崗位的基本業務處理,體驗基于崗位的業務決策,深化理解崗位績效與組織績效之間的關系。

四、基于VBSE實驗課程的實訓

學生在VBSE校內實習工廠中進行仿真實習時,其內容包括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攬括供應鏈(制造企業、物流企業、流通企業、國際貿易企業)、政務、公共服務、個人消費等,虛擬幾十個機構,上百個角色,幾百個訓練任務。擬建立的仿真實習平臺是仿真經濟環境下的部門級管理、企業級經營和供應鏈級協同的三級模擬對抗平臺。見圖2。

如圖2所示,VBSE仿真綜合實習平臺包括制造企業經營模擬對抗系統、工商局窗口業務模擬系統、稅務局窗口業務模擬系統、會計師事務所業務模擬系統、招投標中心業務模擬系統、物流公司業務模擬系統等子平臺。依托上述實習平臺,仿真實習訓練的內容分別是:

制造業經營模擬業務訓練主要模擬采購、生產、銷售、財務、行政、市場6個部門的業務。具體業務包括:生產線管理、產品質量管理、采購管理等。工商局窗口業務模擬訓練主要包括企業登記、企業年檢、監督投訴。以核心企業和工商局兩個角色進行互動完成業務模擬訓練。稅務局窗口業務模擬訓練包括行政審批和納稅申報兩大部分。銀行窗口業務模擬訓練包括開戶、貸款管理、國際結算等。會計師事務所模擬業務訓練包括審計、驗資等。招投標中心業務模擬訓練將把學生分成三類用戶,分別是招標方、投標方及招投標服務公司。訓練內容包括招標申請委托、招標管理、投標管理等。國際貨代公司業務模擬訓練包括貨代業務操作、運價船期和最新法規等。咨詢網業務模擬訓練將把學生分成咨詢專家、咨詢公司及咨詢方三種角色,提供咨詢案例、現場咨詢及咨詢資源建設等。

五、VBSE課程建設的創新性

VBSE校內實習工廠通過對不同形態組織典型特征的抽取,營造一個虛擬的商業社會環境,讓受訓者在虛擬的市場環境、政務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中,將經營模擬與現實工作接軌,進行仿真經營和業務運作,可進行多人協同模擬經營和多組織對抗,滿足多專業學習與實習實踐。這樣有助應用型本科高校的學生全面認知企業經營管理活動過程和業務流程,也讓學生體驗到企業內各部門間的協作關系及其與企業相關經濟組織與管理部門之間的業務關聯。VBSE校內實習工廠最大的創新之處在于跨專業協同性:即經管類多專業學生共同進行的校內綜合實踐教學有利于實現專業協同、崗位協同以及業務協同,有助于經管類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另外,基于機構、環境、流程以及用具等全方位的全景仿真,實現了運營柔性、制造柔性、物流柔性,將創新、效率以及效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營造多元化的對抗性競爭環境;構建出多層次、多模塊銜接緊密的開放性實踐教學體系,將教學用具、團隊訓練、柔性教學、自主學習以及網絡開放教學等多種模式整合起來等這些也屬于本課程建設的創新。此外,如果能在本實訓平臺建設過程中適當引入校企合作單位的企業情況,如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學生積極思考并解決問題,從而提高VBSE實訓平臺的仿真度。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更加符合用人單位,尤其是校企合作單位的要求。

六、小結

應用型本科高校通過構建VBSE跨專業實驗課程來完成校內仿真實習,可以很好地銜接學生從校內到企業的過渡過程,彌補了以前只是單專業實驗課程在業務特點、業務流程和考核體系方面的不足,符合應用型本科高校經管類人才培養要求。

篇(7)

一、現狀分析

實踐教學既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理論教學的延伸。實踐教學開展得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踐教學在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各涉外商務專業(如商務英語專業、翻譯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會計專業、市場營銷專業、涉外文秘專業、國際旅游專業)是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專業,實踐教學對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應用能力發揮巨大作用。因此,研究實踐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現階段很多高校的經貿專業的實踐教學主要集中在《國際貿易實務》、《電子商務》及《國際結算》等專業必修課中,并不能體現出國經貿專業綜合能力的培養(劉麗、褚法政,2010)。總體上看,以經貿專業為代表的各涉外商務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還不是很完善,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實踐性教學目標不明確,實踐教學大綱制定不夠科學,實踐教學實施方案不夠具體,實踐教學內容和形式較為單一,實踐教學的組織方式、訓練程序不當,實踐教學設置應用性不強等。本文擬就涉外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探討。

二、涉外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理念

1.培養應用能力是涉外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落腳點。除了一定的專業領域的基礎理論知識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外,涉外商務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的落腳點應該是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具備解決工作實際問題能力的涉外商務專業人才。具備專業基礎理論知識,但卻無應用能力,這不是應用型本科涉外商務專業教育的科學定位和辦學立足點,因此,一定要強化實踐教學,改革實踐教學模式,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

2.實踐教學目標的構建要以培育學生“自我發展力”為終極目標。我們認為,大學教育教學的目的是鍛造學生的“自我發展力”,這種自我發展力由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三個要素組成。而自我發展力的核心是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而非適應能力。創新源于實踐,實踐教學是造就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途徑。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設和發展及其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實踐教學的各個環節。為此,應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以創造力培養為主線的實踐教學體系,不斷更新實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林雪燕,2011)。實踐教學就是要為學生提供一個促進學生“自我發展力”形成的平臺,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主要是通過社會實踐、專業實習、課程實訓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環節來實現的。

3.“校企交互”共同確立學生的能力目標并構建相應的實踐教學模式。要培養符合學生在涉外企業就業及在涉外企業持續發展的能力,單靠學校力量可能不行,因此,迫切需要涉外企業的積極參與,由學校和涉外企業共同探討需要培養哪些能力?只有根據學校與企業共同確立的涉外商務專業學生所必需具備的能力目標,設置相應的實踐課程、實踐環節、實踐課程的教學方法、實踐課程的考核方式等等,才可能培養出學生的動手能力、就業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實現涉外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

三、涉外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模式創新實踐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各涉外商務專業的培養目標,尤其是各專業學生應具備的專業技能與應用能力的目標要求,與企業共同設計與涉外商務專業(商務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涉外文秘、翻譯等)辦學定位相一致的實踐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我校各涉外商務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由三部分構成,即“校內分段仿真,校外拓展遞進”分專業實訓、“跨專業交叉實訓”和“決策性項目實訓”。

(一)“校內分段仿真,校外拓展遞進”主要包括:(1)單項課堂仿真實訓。通過營造模擬情景、設置案例等形式,將實訓引入課堂。在學校創設仿真商務環境,利用真實的材料、案例對學生進行實訓,該階段的實訓主要是根據各應用型專業的課程如《商務翻譯》、《跨文化商務溝通》、《外貿洽談》、《國際貿易實務》、《基礎會計》、《財務管理》、《稅收》、《會計電算化》、《審計》等開設的隨課分散實訓。如《國際貿易實務》課程中貨物出口報盤、國際貿易案例分析、出口退稅操作流程、外貿實務單證的制作等單項實訓;《會計電算化》課程中針對工資子系統、固定資產子系統、總賬子系統等進行的單項實訓;《跨文化商務溝通》課程中的跨國公司外派失敗的文化因素分析、跨文化溝通非語言障礙剖析、跨文化團隊管理等單項實訓。這些實訓都需要體現在每門課程的教學計劃中,可與理論教學同步進行,注意前后的連貫性,邊講邊練,講練結合。(2)崗位能力實訓。即在專業技能教學過程中,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根據崗位技能和課程的特點,適時地將某一崗位的實踐信息進行傳授。這一階段的實訓主要通過對一些專業主干課程的整合而設置的針對某一基本崗位進行的實訓,如商務助理崗位實訓、出納崗位實訓、外貿單證員崗位實訓、企業報關員崗位實訓、涉外企業辦公室秘書崗位實訓、商務口譯崗位實訓、電子商務專員崗位實訓、市場開拓業務員崗位實訓等。(3)綜合實訓。綜合實訓包括分課綜合實訓與畢業前的專業綜合實訓兩部分。分課綜合實訓是對某一專業主干課程結束后進行的系統實訓。如會計專業主干核心課程《基礎會計》課程結束后進行的單門課程的系統實訓;國際貿易專業核心課程《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結束后對有助于提升國際貿易實務操作能力的各個環節包括進出口流程、出口退稅、外貿函電、外貿單證、信用證、外貿保險、國際貨運等進行的單門課程的系統實訓。而專業綜合實訓是在某一專業學生全部課程結束之后進行的一次專業綜合實訓。如會計專業的綜合實訓,其內容涵蓋基礎會計、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等課程的綜合實訓。當然,會計專業綜合實訓還應該包括財務與會計一體化綜合業務實訓、ERP沙盤對抗模擬實訓等會計專業技能訓練。(4)模擬實體公司進行綜合實訓。建立校內實訓基地,模擬實體公司及相關部門機構,使學生的各項技能都得到訓練和提升。例如,學校建立了商務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生在實驗中心可以模擬完成進出口業務公司的整套業務流程。(5)為了培養出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我們將校內仿真實訓拓展延伸至校外,主要設置了認知實踐、社會調查、畢業實習等校外實習的有效形式。這些校外實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具體地說,認知實踐樹立了學生對本專業的榮譽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獲得對自己專業的感性認識;社會調查鍛煉了學生的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和對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從而進一步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畢業實習內容涵蓋了幾乎所有的專業課內容。為了保證校外專業實習的質量,我們聘請了企業相關人員擔任實習導師,全程督導學生的實習過程,保障實習效果。通過校外實習,鍛煉和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提供真實情境下的技能演練機會,實現技能運用的“零距離”。

(二)跨專業交叉綜合實訓。根據我校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定位,開發出具有特色的跨專業交叉綜合實訓項目。即在同一情景下,利用“嵌入式”實踐周,組織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結合各自的專業知識,開展不同角度的實踐活動,促進專業實訓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團隊精神。例如,“外貿談判項目”,可以由翻譯專業、商務英語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漢語言文學(涉外秘書)專業學生在同一實訓背景下共同完成模擬商務談判、模擬翻譯、模擬涉外秘書為一體的跨專業交叉實訓教學模式,即4人一組:分別由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扮演中方業務經理、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扮演外商代表、翻譯專業學生扮演翻譯人員、涉外秘書專業學生扮演涉外談判秘書。又如,“產品會”項目實訓,產品會方案策劃由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擔任,會主持由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或涉外文管專業學生)擔任,禮儀人員由涉外禮儀專業學生負責完成,產品介紹由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完成,現場簽約儀式由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完成,口譯由翻譯專業學生擔任,宣傳海報由涉外文管專業學生擔任,展架布置由市場營銷專業學生擔任。上述例舉的實訓項目可以由多個專業的多名學生來共同完成。只要老師精心設計實訓項目,通過這種多專業交叉實訓不僅可以拓展學生的應用性知識、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同時還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取得一舉多得的效果。

(三)商務項目設計實訓。外經貿專業引入商務項目設計理念,實現文科教學工程化。商務項目設計是針對專業主干課程的深度開發與提高,是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動手意識、知識轉化意識的重要環節。在商務項目設計中,學生可以提高決策水平,培養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我們可以開設進出口業務項目設計、證券投資項目設計、銀行信貸項目設計、理財規劃項目設計等等。以進出口業務項目設計為例,通過讓學生對某一產品的出口貿易進行宏觀、中觀、微觀基本面的可行性綜合分析,在進行一系列技術指標的觀察研判的基礎上,結合理論分析,作出一份邏輯清晰、數據翔實、客觀審慎的策劃分析報告。項目設計是實踐教學的最高形式,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決策能力。

四、結語

近年來,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模式,即由“校內分段仿真,校外拓展遞進的分專業實訓”、“跨專業交叉實訓”和“決策性項目實訓”組成的實踐教學模式應用于本科涉外商務專業學生培養的實踐教學,將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高落到了實處,從而解決了學生單一課程或單一途徑實踐的片面性。這一新模式的推廣應用,對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由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三個要素組成“自我發展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篇(8)

0引言

在社會發展新時期,為了適應新的就業形勢,我國很多院校都對其專業學科教育教學采取了一定的改革措施。以工商管理學科為例,為了培養出兼具理論知識基礎和實踐能力的人才,許多院校都在探索綜合實訓平臺的建設,希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鍛煉機會,提升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其未來就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1工商管理學科綜合實訓平臺搭建面臨的問題分析

1.1搭建綜合實訓平臺的必要性分析

對于工商管理學科而言,搭建綜合實訓平臺是十分必要的,具體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首先,社會對經管類畢業生的就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些年我國畢業生的規模出現了急劇的擴張,企業的用人壓力減弱。與此同時,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調整,企業對經管類人才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很多院校的教學體系都已經不再適用,許多院校忽視了學生社會適應能力及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了推動院校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接軌,必須建立綜合實訓平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其次,經管類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模式發生了變化。為了推動教育事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我國針對各層級教育都出臺了一系列的改革創新意見措施,高等教育承擔的社會責任迅速提升,這使得其不得不對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做出一定的改進。現階段,“工學結合”的理念逐漸滲透到高等院校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很多院校都在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職業活動領域為學習內容的實踐教學體系。為了適應這一變化,院校有必要針對工商管理學科搭建綜合實訓平臺,保障教育教學的順利開展。

1.2綜合實訓平臺搭建面臨的問題

VBSE是“虛擬商業社會環境”的英文簡稱。在現代經管教育教學中,為了培養理論知識技能和實踐能力兼具的應用型人才,很多院校都建立了基于VBSE的仿真綜合實訓實驗室,為廣大學生提供角色體驗、自主學習、跨專業應用等多個角度的模擬職業體驗。為了適應工商管理學科的教育教學,本文將研究依托VBSE搭建綜合實訓平臺,希望可以為學生們帶來真正工作環境的體驗,為學生未來參與工作奠定基礎。結合實際情況來看,想要完成綜合實訓平臺的建立,還要解決以下4個方面的問題。首先,理順平臺搭建和院校人才培養的關系。在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下,實訓教學的重要性遠不及理論教學,而新形勢下工商管理學科人才培養更傾向于具備創新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實訓平臺是實訓課程開展的基礎設施,實訓課程則關系著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就目前很多院校工商管理學科教學情況來看,實訓課程教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出現了很嚴重的偏離現象,面向的并不是市場需求和專業性質,只是將傳統的理論知識學習轉換為實踐技能學習,和工商管理專業實訓課程教學的初衷出現了背離。因此,在工商管理綜合實訓平臺建立之前,必須理順人才培養和平臺搭建之間的關系,明確實訓教學對工商管理人才培養的積極作用,提升實訓教學在教學體系中所占的地位。其次,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缺乏聯系。工商管理是經濟和管理學部的一個重要專業,就目前來看,其人才培養方案和其他專業人才培養之間仍舊未建立起有效的聯系,這使得很多實訓軟件在制式格式上存在著較大的區別,因此如何將各類實訓軟件整合到統一的平臺中是工商管理綜合實訓平臺搭建過程中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再次,專業教學內容和實訓教學內容銜接不當。目前,我國各大院校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依舊是將理論式教學擺在絕對主體地位,相應的在檢測學生學習成果時采用的考核標準也是以理論知識為準,其中關于實踐的內容十分稀少。在這樣的情況下,實訓課教學和理論課教學之間就缺乏良好的銜接,導致實訓活動的效能根本得不到充分的發揮,這樣一來即使完成平臺建設也是徒勞無功。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專業教學內容和實訓教學內容銜接不當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傳統課堂教學過度重視理論知識傳授,因此經常在理論和實踐教學銜接中出現斷層,實訓教學課程只是走形式,并未得到真正的落實。其二,學生在進行實訓教學的過程中,缺乏必要的自主學習能力,加之實訓教學缺乏有效的監督,學生在實訓中往往會表現出敷衍隨意、茫然盲目的情況,造成了時間的浪費,導致實訓課程失去意義。此外,工商管理專業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專業,其中包含了許多層面,但是許多院校在進行實訓教學時,往往會將該專業看作一個整體板塊,很少會對其內容進行細致的劃分,這就導致實訓課程體系形式混亂,缺乏條理性,從而使實訓課程教學的效果很難達到理想預期。因此在搭建實訓平臺的過程中,應該同步對實訓課程進行多板塊設計,讓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練習,實現教學效果的提升。最后,各大院校對實訓平臺建設投入不足。如今很多院校在建立實訓平臺時針對的多是理工類專業,因為這類專業的實踐性質較強;很少針對經管類專業建立實訓平臺,一方面是受到傳統思維觀念的影響,另一方面則是由于成本問題。因此很多院校工商管理學科綜合實訓平臺的建立遭遇到了極大的阻礙,即使投入建設,也只是簡單地建造機房,配置軟件,模式老套,缺乏創新,根本達不到仿真實驗的效果。

2工商管理學科綜合實訓平臺搭建的思路研究

搭建工商管理學科綜合實訓平臺的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創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因此必須結合院校實際情況,構建適應人才培養目標的綜合實訓平臺,具體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2.1加快教學制度改革,使其平臺建設相互適應

首先,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和平臺建設的具體要求,對教學制度進行改革,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明確實訓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為平臺的構建奠定基礎。其次,創建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工商管理學科和經管類其他學科普遍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建立綜合實訓平臺的過程中,不能單純局限于工商管理學科,而應該和其他相關學科聯系起來,構建跨專業的綜合實訓平臺。對此,可以利用VBSE,貫徹執行“將企業搬進校園”的理念,構建真實的企業職業環境。在平臺搭建過程中,要從業務流程安排、工作崗位設置、企業情境構建等方面入手做出完善的設計,突出模擬實訓的仿真性。

2.2構建跨專業綜合實踐教學體系

通過VBSE虛擬仿真綜合實訓平臺的搭建能夠較好地真實再現企業工作場景及崗位運作過程,為工商管理學科實踐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撐。而為了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還應該根據綜合實訓平臺的功能和特點構建跨專業的綜合實踐教學體系。首先要確定專業教學目標,對此必須緊緊圍繞工商管理學科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來制定。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構建“專業認知實習-課程單相實訓-專業綜合實訓-跨專業綜合實訓”四位一體的校內實踐課程體系。

2.3加強平臺集成管理技術的研究

篇(9)

一、引言

2013年6月,教育部在北京舉辦了《全國民辦教育工作專題(獨立學院創新與發展)培訓班》,魯昕副部長就應用技術院校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2014年6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全面部署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應用技術大學強調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以職業教育為目標[1],以培養技能技術型人才為宗旨,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2]。而要發展好職業教育,培養實踐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提升就業競爭力,就必須根據新的形勢不斷進行探索與改革,搞好實踐教學。本文首先通過獨立學院的調研,對其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開展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以獨立學院經管類實踐教學改革為切入點,順應國家建設應用技術院校及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方針理念,結合獨立學院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要求,緩解經管類實踐環節經費緊張的問題,提出了跨專業企業行為模擬綜合仿真實訓即把企業搬進校園-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應用型人才培養理念,在校內打破自然班教學的組織模式,以ERP協會作為主要載體,實現實踐教學、學科競賽和綜合崗前培訓為一體的實訓教學模式,形成產學研一體化的教育特色,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

二、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開展概況

目前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開展的實訓教學有課程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等。為了厘清實踐教學目前的開展情況,我們對30個獨立學院進行了調研,調研情況如下:

(1)經管類相關專業實踐課程

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主要包括:實驗教學、各類實習教學(認識實習、專業實習)、課程設計、社會調查等幾個方面,具體如下:

工商管理專業:管理學原理、市場營銷、生產運作管理、OA辦公軟件的運用、員工招聘甄選錄用實訓、員工培訓和開發課程實訓、績效管理實務、薪酬管理實務、5S管理實務、物流管理、質量管理、戰略管理等課程設計;認知實習、生產實習、創業策劃設計、企業沙盤模擬經營、企業模擬招聘等實驗實訓;

市場營銷專業:市場營銷、整合營銷傳播、廣告學、渠道管理、CIS等課程設計;市場調查、企業沙盤模擬經營、案例分析、營銷沙盤等實驗實訓;

電子商務專業:市場營銷、整合營銷傳播、網絡營銷概論等課程設計;網絡營銷型網站建設、市場調查、SEO和網站優化、數據化營銷、搜索引擎營銷、網絡整合營銷等實驗實訓;

會計學專業:會計學原理、成本會計、財務會計、會計信息系統、管理會計等課程設計;審計、會計專業綜合等實驗實訓;

金融學專業:國際金融、統計學、財產保險、銀行信貸等課程設計;證券模擬、人身保險模擬、銀行模擬、金融綜合、期貨與期權等實驗實訓;銀行柜臺實習、貴金屬模擬交易實習等實驗實訓;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貿易模擬參展、電子商務、報關軟件、報檢軟件、制單軟件、進出口貿易、國際商務談判等實驗實訓。

(2)經管類相關實驗室

目前經管類專業在注重第一課堂教學的同時,也加大了實踐教學實訓平臺建設。經管類專業校內實踐平臺主要有工商管理專業的企業經營ERP沙盤模擬實驗室、金融專業的證券投資模擬實驗室、會計專業的財務軟件模擬實驗室、國際貿易專業的國際貿易電子交易平臺、市場營銷專業和電子商務專業的網絡營銷實戰工作室等[3]。

(3)實訓內容、方式

實訓主要以某門課程為依托,基本是理論課程的延續,缺乏與現實真實企業實務對接,并且以單專業實訓為主,實訓方式基本是老師開完動員大會后,然后學生根據設計指導書或實驗大綱在寢室、教室或實驗室完成,實訓時間安排在1-3周,最后提交一份實習報告作為最后的實訓成果。學校能提供的實訓軟件也基本上是單專業的實訓軟件,有些甚至沒有軟件設施作為實踐的支持,學生只能進行手工實訓,按照老師的設計指導書或實驗大綱按部就班進行。在實訓過程中基本上是1-2名指導老師進行輔導,教師在實訓過程中,沒有根據自身的專業特長,各司其職,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沒有達到專業知識的優勢互補。

(4)實訓考核評價

實訓考核主要考查成員在實訓中出勤情況、實習報告的完成情況、實習日記的完成等。這些側重的是個人完成情況考核,而往往一個實訓需要是團隊合作完成的,因此在團隊業績考核如團隊意識、經營決策、溝通交流等方面的考核不容忽視。

三、現行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4]

乘著實踐教學改革之東風,各獨立學院也相繼建立了一系列實驗室,進行了相關專業課程實訓。經過調研發現,他們在開展實踐教學過程中,存在實踐教學資源不足,實踐教學體系設置不合理,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教學管理體系不健全,以各自專業為依托,獨立建設、分散實施等一系列問題,以致于學生普遍缺乏現代企業管理中相關工作的認知及能力,也很難理解和社會供應鏈中其他組織、個人的協同關系。

(1)經管類專業重視實踐教學不夠

經管類專業雖然都開設了許多實踐課程,但是這些課程主要側重于專業課程的設計,而這些課程設計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師的指導按部就班獲得相應的學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創新性和主動性。從實踐課程學分占總課程學分的比例來看,實踐教學學分占總學分的比例普遍偏低,這說明了經管類專業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仍需加強,以便突出專業培養特色。

(2)教學資源不充分

獨立學院的教學資金絕大部分都來源于學生的學雜費,沒有國家財政資助,并且經管類專業在綜合性大學里一般也不是重點特色專業,因此學校對于這方面專業實踐教學投入上比較少。一般經管類實踐教學的投入就是購買幾個專業軟件或安排學生們參觀、觀摩、競賽等活動方面的開支。

(3)實踐教學體系設置不合理

很多的實驗課主要以簡單的專業實習實訓為主,沒有將專業涉及的上下游崗位與崗位群串聯起來,學生的學習沒有形成全方位、系統性、立體化的知識應用和能力訓練,也缺乏對人文素質的培養。相對應的,很多學校實驗室建設也缺乏管理類相關專業實訓的整體性設計,沒有全面、完整、有層次地考慮實踐教學和實驗室各構成因素;實踐資料處于彼此孤立、分割的狀態,沒有把整個實驗室資源進行有效集約配置;實訓形式單一,很多脫離經濟管理實際工作的職業環境,對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培養的力度不夠,也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總而言之,這種實驗實訓的效果非常差,是脫離真實企業崗位人才需求目標的。

在實訓過程中能提供給學生主動思考,自主創新的機會比較少,這與獨立學院學生活躍的性格相悖。因為實訓的整個過程基本上都是事先安排好的,與其說是實訓,還不如說實訓是執行任務。獨立學院現有的實訓目的主要在于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忽略了學生在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包括團隊意識、創新能力、領導能力以及溝通交往能力的培養。這樣單一的實訓內容與方式使得不能很好與行業及領域整合在一起,導致培養出的人才不是社會亟需的人才。

(4)師資隊伍不夠健全

首先獨立學院中師資隊伍儲備不足,沒有形成專職的實訓師資隊伍。師資主要依托于母體學校,而他們本身也身兼數門課程,教學科研任務繁重,這也勢必會影響到獨立學院的教學質量,另外花高額的費用聘請外校在編老師也成為學院一大負擔。其次教學方法上缺乏創新性,老師上課的教程、方式和方法也都基本一樣,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特殊性,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再者學院在師資管理上沒有一個很好的手段和人才管理的程序,獨立學院無論是在硬件設施還是軟件設施上都與其他院校存在著差距,所以更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師資管理程序,形成系統的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招人,用人,育人,養才,留才”的管理程序。

(5)教學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在實訓過程中,學生基本上以完成學分為目標,學生與老師交流少,課堂上的效果沒有衡量標準。學校里沒有成立一個專門的實訓指導中心,不能有效對實踐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教學實施、教學評價以及教學資源應用的全過程進行監控。因此,校內許多實踐課也只是敷衍了事,沒有讓學生真正從這些實踐課中學到知識。

(6)經管類實踐平臺不夠綜合,規范[3][5]

目前大多數獨立學院經管類實踐平臺主要有校內實踐平臺和校外實踐平臺兩種。

校內經管類實驗室的教學由于受現金的約束,使得實踐資源比較匱乏。雖說資源缺乏,但是大部分的學院還沒有將這些現有的資源進行整合,最突出地表現在以各自專業為依托,獨立建設、分散實施。實訓資源分散,這在內容上缺乏復合性、整體上缺乏系統性,未能發揮整體效益。實驗教室主要考慮的是各個專業獨立的需求,各個專業的資源都是一個獨立的整體,而未把實驗室的資源進行整合配置。

而校外實踐平臺主要是通過校企合作的形式,經管專業學生由于各種原因企業不會熱情地接納學生進行實習,比如企業工作性質,商業秘密等于原因。即使接納了,也不能讓他們接觸到核心內容,而且企業很難在短時間內接納太多學生去實習。這樣就沒有真實起到讓學生在真實崗位上去實習鍛煉,因此多數校外實踐基地形同虛設,不夠規范,只是簽訂合作協議而已。

(7)經管類實踐形式不夠開放

經管類專業的各學科是相互交叉的,而目前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與專業之間沒有融會貫通及系統化,而是相互獨立分散的。經管類各個專業的實踐教學都是以自然班進行教學,而事實有些綜合性的課程如創業策劃設計、ERP沙盤模擬實訓等實訓課程,如果打破原有專業壁壘,讓多個專業糅合在一起學習,這樣效果會更佳,同學們對整體知識可以有宏觀上的認識,不同專業在一起也可以取長補短,同時一定程度上節約了教學資源。

四、獨立學院經管類實踐教學改革取向

近年來,許多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提出了模塊化人才培養模式,就業導師制人才培養模式,“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根據教育部2012年6月頒布的《國家教育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教發[2012]9號),教育部聯合宣傳部、財政部等部委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思政[2012]1號)文件精神要求,以及2014年6月主席就加快職業教育發展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應強化實踐育人機制,加強綜合性實踐科目設計和應用,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由此,本文對經管類專業實踐教學開展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結論: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教學理念需要改革創新,實踐教學改革是必要和緊迫的,改革取向跨專業企業行為模擬綜合仿真,即把企業搬進校園-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運而生,該實踐教學模式以綜合實驗教學、校內仿真實習、校內創新創業實踐為主要著力點,基于企業真實崗位要求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個性特點的大學生開展分層次、多元化的創業、就業教育。實現將企業特定工作崗位的課程與教學體系結合;將ERP沙盤實訓課程教學與ERP協會組織有效結合;將學生實驗教學、學科競賽、科研及社會服務有效結合等,以此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

(一) 當前經管類專業實訓平臺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6]

伴隨著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高校人才培養的重心下移,越來越多的畢業生走向企業,走向基層,走向社會經濟工作的第一線,也就是說,應用型人才在高校所培養的人才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為順應這一變化,各高校逐步向著更加注重素質與能力培養的方向發展, 人才培養的目標也由過去的知識型向著具有創新精神、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的“三創”復合型高素質人才轉變,由此經濟管理實踐教學平臺改革迫在眉睫。

隨著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加劇,現代企業視人才資源為第一資源,因此,現代企業在選人上傾向于管理操作能力、分析策劃能力、應變創新能力、協調組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強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能夠不僅勝任本專業所對應崗位與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還需要具備從事與本專業相近、相關專業所對應崗位與崗位群的工作所需要的能力[7]。由此,各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實訓實驗類課程開設及實驗室建設就需要進行突破: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挖掘課程開設的深度,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拓展課程訓練內容的寬度。只有這樣,學校才能培養出滿足企業和社會的要求的人才。

(二)經管類專業實訓平臺改革取向――跨專業企業行為模擬仿真[8][9]10]

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實踐教學模式是對傳統理論與案例教學模式的顛覆,建立了“學生主體性,教師指導性”互動式的體驗式教學意識。它主要把“市場引入校園,企業搬進課堂”, 把企業真實的工作內容與工作場景完全平移到課堂上,建立起了逼真的、生動的、可模擬現實企業經營管理的應用平臺,是對企業整體運營的逼真模擬,包括仿真企業環境、模擬職能崗位、仿真企業流程。主要采用“角色扮演+經營分析+咨詢顧問”的教學方式、“體驗式、探究式、競爭性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形成學生、老師、學校、企業為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模式,就是要讓學生既是模擬市場環境的創設者,又是模擬企業的行為人,既是學習的主體,又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

1、堅持四個結合

(1)堅持了知識、能力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實踐教學不僅貫穿于教學內容中,也貫穿于實驗文化環境建設和課外活動中,還貫穿于教師的指導、點評中,學生也得到了全面提升自身素質的機會。

(2)堅持了學生主體作用與教師主導作用相結合。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實踐教學,教師的任務在其中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而且要搭建一個使學生能夠多渠道地獲取知識,多渠道地開發鍛煉學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展現學生創造力與才華的平臺。

(3)堅持了三大課堂相結合。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實踐教學,樹立了全方位、立體化的育人觀念,強化了三大課堂的整合意識。在繼續發揮傳統技術對三大課堂整合積極性作用的同時,同時也高度關注和充分發揮了現代信息技術對三大課堂整合的支撐作用。

(4)堅持了“產學研”相結合。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實踐教學及時引進了企業前沿的生產、管理指導思想。讓參與實踐教學的學生能快速融入企業快速變革車道,真正縮短人才培養周期。

2、建構以企業特定工作崗位的課程與教學體系

根據實踐教學改革的總體目標要求,構建基于企業特定工作崗位的課程教學體系應該構建創業、就業實踐能力提升的三維實踐教育體系。該體系包括專業實踐模塊、素質實踐模塊和綜合實踐模塊。根據企業工作崗位的特點,該體系貫穿企業的采購管理、生產管理、銷售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整個企業管理活動,賦予其相應工作崗位應具有的基本素質及專業實踐能力培養,涵蓋了目前大部分經管類專業主干課程的教學內容, 將經管學科不同專業實驗課程銜接起來,整個實驗體系從知識結構上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為了有效地落實上述的三維實踐教育體系,學校在辦學傳統的基礎上,在第一課堂加強學科專業課程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及企事業單位特定的工作崗位的需要,設置專門的崗位培訓講座,積極開展了第二課堂,以ERP協會為有效載體,開設協會培訓課程,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參與各級各類以沙盤模擬經營,創業計劃作品為主的學科競賽和學科技能比賽。

3、采取“團隊式”教師教學組織方式[11]

為了有效地開展實踐教學,保障教學質量,需要一支完善的,實踐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建議采取“團隊式”教師教學組織方式,形成了一支專職實訓教師、校外特聘教師和學生助教組成的教師隊伍,教育質量才能夠得到有效保障。

(1)各教研室的專業教師,主要負責實習項目的研發、總體設計、策劃及相關條件的建設;

(2)校外特聘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結合企業實際與現實經濟運行開設專題講座或報告會,并作為兼職培訓教師。

(3)來自高年級的學生助教的主要任務是配合教師對實習活動進行組織和指導。

4、建立完善的管理與運行體系

(1)組織與領導:建立系、教研室、學科三級組織體系

根據面向整體、分類指導的原則,組建系、教研室、學科實訓總指導部。編制實訓運行總體方案,組建實訓運行與管理隊伍,調控實訓運行過程,考核實訓成效與成果。

(2)健全監督與考評激勵機制

爭取學院支持,加強對企業行為模擬實踐教學工作的全程化管理,對基于企業行為模擬實踐教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教育經費的落實、實踐基地管理等多方面的監督管理,做到人員、經費、時間、成果、獎懲的多方面落實。對企業模擬經營指導成績顯著的教師、學生進行表彰和經費資助。

5、構建以ERP為核心的跨專業企業模擬經營實訓平臺[12][13][14]

ERP是企業資源計劃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英文縮寫,它利用計算機技術,把企業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統一起來進行管理,為企業提供決策、計劃、控制與經營業績評估的全方位和系統化的管理平臺。

目前,經過調研,以及整理了武書連2013年中國獨立學院評價和中國校友會網2013年中國排行榜100強的院校,發現大部分獨立學院建立了ERP實驗室,購買了ERP軟件及建立了ERP協會,并且大部分獨立學院也每年參加了相關ERP學科競賽。各學院也為學生開設了《企業資源規劃》、《ERP沙盤模擬經營實訓》等企業行為模擬經營教育課程,這些都為ERP為核心的跨專業企業模擬經營實訓提供了極大的可行性。并且也可看出,這些排在前面的學校實施效果非常好,學生受益面廣而大。

6、實現社會服務功能的多元化創業、就業實踐基地[15]

實現社會服務功能的多元化是開展實踐基地的重要橋梁。利用企業行為模擬全景體驗中心,開展面向社會、面向企業的科研活動,承接企業解決方案研究,縮短學生就業后的學習周期,縮短企業人才再培養的周期,緩解教育培養人才與企業需求之間的矛盾,適應當前就業導向教育觀的要求,實現了產學研一體化的教育特色。

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創業、就業實踐基地,是以制造企業為核心,在虛擬的市場環境、商務環境、政務環境和公共服務環境中,根據現實工作業務內容、管理流程、單據,結合教學設定的業務規則,將經營模擬與現實工作接軌,進行仿真經營和業務運作,可進行宏觀微觀管理、多人協同模擬經營和多組織對抗。

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創業、就業實踐基地,不僅內容復雜,而且涉及到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同時需要教師、企業家等多方面的參與,因此,多學科切入、多成員參與是創新創業教育形式的基本特點;

基于企業行為模擬的創業、就業實踐基地,需要學術研究、理論教學、創業實訓和校外項目實踐多種形式結合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產生實效。

7、組織形式的多元化,開放管理[16][17]

打破自然班界限,將不同專業的學生混合編組,突破了各學科專業在人才培養中各自為政的局面,學生按照專業背景進行角色分工,組成模擬公司或市場組織,實現具有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能在同一個平臺上全面觸摸企業管理的核心業務環節,熟悉相關專業的業務。由不同專業的教師組成模擬教研室或項目工作室,建立一支由實驗室、教研室為中心的專職教師、校外特聘教師和學生助教組成的教師隊伍;將學分制納入企業行為模擬教育中來。選修企業行為模擬相關課程,參與ERP協會,參與各級各類的學科競賽獲獎均可獲得相應學分。通過企業行為模擬教育學分的設置,加強學生參與企業行為模擬的積極性,主動性。

總結

總而言之,獨立學院經管類專業原有的實驗實訓是脫離真實企業崗位人才需求目標的,因此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實施效果非常差。為順應職業教育新形勢,新要求,發揮實踐能力“推動器”力量,必須有效地開展實踐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上是綜合性的,開放性的,同時對人的培養是綜合性的和全面的,教學過程、教學地點、師資配備等都是直接面向企業或行業的[18]。

本文提出的跨專業綜合仿真即把企業搬進校園-虛擬商業社會環境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進和完善了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從專業、課程、師資、實訓、培訓、文化等方面建立學校與企業對接的長效機制,使教學目標與崗位要求相一致、教學內容與生產實際相一致、教學環境與生產環境相一致、教學組織與生產管理相一致,真正實現學校與企業的有效對接,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高技能人才資源支撐。

參考文獻

[1]余凡,從職業教育本真價值透視高職專業建設的困境及出路[J].江蘇高教,2014年第6期:147-148

[2]曾繁相,德國職業教育發達的歷史與現實成因及其對我國職業教育的啟示[J].教育與職業:167-168

[3]劉貽玲、吳燕琴,以ERP為核心的經管類跨專業企業模擬經營實訓平臺構建研究---以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為例[J],江西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第35卷第4期:77-81

[4]徐張詠,對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年第l期:61-63

[5]南海,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調查研究―基于某省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的案例研究[J],職教論壇/2013.33:80-84

[6]邵進. 獨立學院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路徑探索[J]. 江蘇高教,2013

[7] 葉劍明.財經管理類多專業綜合實訓基地的建設[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3):174―175

[8] 吳燕.“跨專業綜合實訓”實踐教學新模式的探索―――以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職教論壇,2013(9):86-88

[9]賀雪榮. 跨學科、跨專業綜合仿真實習平臺的構建與運作[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3(5):100-101

[10] 李高偉等.財經類高職院校“多專業綜合實訓”的探索與創新―――基于四川財經職業學院“多專業綜合實訓”的實踐[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2012 (5) :39-42

[11]李靜敏. 對經濟與管理跨專業綜合實驗教學團隊建設問題的思考[J]. 大眾科技,2011

[12]劉良惠.企業行為模擬―――沙盤推演與ERP應用[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年

[13]劉貽玲.企業ERP沙盤模擬經營實訓教程[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年

[14]陳嘉霞. 以 ERP為核心的經管跨專業綜合實驗體系構建研究[J]. 高教論壇 2012

[15]申屠莉. 創 新:獨立學院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

[16]蔣文楊,祝愛民,袁鋒. 管理類跨專業綜合實訓的探討[J]. 高校實驗室工作研究,2012.9

[17]翟悅,寧永紅. 經濟轉型時期高校跨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現實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2.4

篇(10)

二、基于信息技術的會計專業實踐課程構建

1.利用VBSE跨專業實訓平臺開展體驗式教學

利用VRSE跨專業實訓平臺進行實踐課程設計時,可以選取企業典型案例,引導學生分組分崗體驗,使學生熟練掌握經濟交易與業務流程的運作模式,真正理解會計核算的本質,促使學生養成對經濟交易的獨立思考能力,形成較為敏銳、準確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具體地說,VBSE跨專業實訓平臺的應用可分成以下五大模塊進行。

(1)做足課前準備

首先,應依據會計專業實踐課程的框架性信息,如課程結構、課程性質等,對課程中的典型場景及環節予以再現,并重點通過視頻、圖像的方式加以展示,以增強學生理解。本模塊中,需重點探討以下問題:課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工作?做這些準備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例如,場地、環境、系統、時間、師資的準備等。

(2)引導組建團隊

團隊組建順利與否,直接關系到本節課的實訓效果。本模塊應重點探討以下問題:怎樣依據班級情況劃分團隊?怎樣安排CEO的選聘?怎樣引導學生組建團隊?怎樣實施崗前培訓?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本模塊強調發揮課程中的對抗性,重點渲染各團隊之間的競爭關系,以營造競爭氛圍,激發團隊潛能,提升實訓效果。

(3)整理企業信息

本模塊要安排學生“接手”公司,扮演崗位角色,并盡快適應角色和心理上的轉換。同時,要指導學生第一時間了解公司業務類型,建立起對公司業務流程及業務處理模式的初步認知。本模塊將重點探討以下問題:怎樣讓學生快速進入角色?怎樣協助CEO完成成員的組織和任務的分工?怎樣確保學生工作思路的正確性?通過本模塊的實施,讓學生了解到每種崗位均有各自的權責利關系,必須彼此配合,才能順利完成整個工作流程。此外,每完成一個階段的體驗之后,應安排學生進行角色互換,感受其他崗位的具體職能與要求。

(4)教師從旁輔導

在開展VBSE實訓課程時,固定數據階段的經營不僅是學生了解規則、熟悉業務流程的必經渠道,而且可以為后續課程的自主經營打下堅實基礎。本模塊中重點探討以下問題:對于固定數據階段和手工階段,分別要理清、核查哪些知識及內容?各活動安排及教學環節分別面向哪些問題?怎樣結合學生的具體表現來靈活機動地布置教學內容?本模塊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從旁輔導,引導學生逐步弄清企業的經營規則、供應鏈的經營流程等,使學生擺脫注入式教學方式的影響,真正達到自主經營的階段。

(5)練習決策經營

該環節要讓學生充當裁判的角色,鼓勵學生自主探討、自主決策、自主經營,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干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同時提高學生的團隊溝通協作能力,增強挫折抵抗能力。本模塊重點探討以下問題:在何種情況及前提下才能進入自主經營?進入自主經營之前應做足哪些準備?開展自主經營時如何幫助學生制定決策?本模塊的實施需要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和自主式的學習方法共同為其提供支撐,教師和學生都要積極進行角色的調整。其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活動主體的原始身份,以企業管理仿真實習內容的指導者和設計者的身份參與進來;學生則作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堅持以任務為導向,做到邊實踐、邊思考、邊學習,切實踐行學以致用、學用結合的學習宗旨。

2.利用其他信息技術手段打造綜合實踐課程體系

首先,要引進“沙盤模擬-手工做賬-財務EPR”的綜合實踐模式,利用沙盤模擬的經營業務實施手工做賬,然后通過財務軟件練習電算化操作,以此實現對真實崗位環境的模擬仿真,使學生切實體驗真實的崗位工作流程。其次,要引進“財稅一體化”綜合實踐模式,改變ERP財務軟件實訓與稅務實訓相割裂的情況,設計出財稅集中實訓模式,以財稅軟件為基礎,依附虛構的業務案例這條主線,對業務、財務、稅務的協同一體化處理流程及信息化核算機制進行系統模擬,提高學生的綜合業務處理能力。

上一篇: 條例學習計劃 下一篇: 財務崗位競聘演講稿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 | 亚洲成网站在线播放观看 | 色婷婷亚洲婷婷7月 |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 色影音先锋国产资源 | 亚洲精品思思久久电影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