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3-04 17:23: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血壓健康教育的方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61
原發性高血壓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社區護理的主要對象[1]。社區是居民特別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和活動場所,是居民健康和疾病的重要背景。
資料與方法
對城區各個醫院確診有高血壓病的病人發放“俱樂部會員證”,告知俱樂部開展的各項活動,歡迎高血壓高危人群、病人家屬及社區居民參加。
方法:①組建高血壓病友俱樂部: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有血壓監測的指導、用藥的指導、飲食的指導、運動的指導、心理護理等;②活動形式:講座、錄像、宣傳欄、圖書資料、宣傳手冊、個別咨詢指導;③健康教育內容的實施:血壓監測的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用藥指導。服藥時告知患者及家屬容易走進的誤區(血壓上升則服藥,血壓正常就隨心所欲地停藥或擅自加減藥物劑量,更改藥物等)。注意藥物的不良反應,根據藥物類型和劑型選擇合理的服藥時間。如短效降壓藥每日3次,第1次服藥時間[1]應在清晨醒后即服,不等到早餐后或更晚,最后一次應在下午6:00之前,也就是在血壓高峰出現前30~60分鐘給藥效果最好。不要在睡前或更晚時服用降壓藥。長效控、緩釋制劑每日只服用1次,應清晨醒后即服用。這種服用方法對防止上午血壓升高有重要意義,既能使白晝的血壓得到良好的控制,又不使夜間的血壓過度下降,起到穩定24小時血壓的目的。
討 論
通過組建社區高血壓病友俱樂部,采取多種活動形式,實施健康教育提高了高血壓病人的從醫行為。從醫行為是指病人就醫后其行為與醫囑的符合程度,為遵從醫囑的行為活動[2]。高血壓病人對醫囑依從性的多少直接影響到目前疾病的治療和轉歸。通過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使高血壓病人做到定期復查、按時服藥、戒煙限酒、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減輕體重、情緒穩定、監測血壓和脈搏、如有不適及時就醫等,改變不良生活方式,使血壓維持在穩定狀態,從而減少甚至避免心、腦、腎、眼等并發癥的發生,降低醫療費用,提高病人生活質量。
通過建立社區高血壓病友俱樂部實施健康教育提高了高血壓病人的服藥依從性。由于高血壓需要長期甚至終身服藥,有的病人害怕藥物的不良反應,就自行減量或停藥,造成血壓反跳,病情反復,甚至引起心腦血管的嚴重并發癥[3]。通過多種活動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強知識宣教,提高病人對高血壓危險因素、并發癥、預后和規則藥物治療的重要意義等相關知識的認識,幫助樹立正確的健康信念,促進高血壓的有效控制。
通過組建高血壓病友俱樂部實施健康教育改變了病人和社區居民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高血壓病除與年齡、遺傳等有關外,更重要的是與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有關。針對高血壓病,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但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進行預防,即使發病也可以使血壓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穩定狀態。通過講座、錄像、宣傳欄、資料手冊、咨詢等方式,讓病人、高危人群、社區居民明確引起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從而針對肥胖、攝鹽過多、缺乏體力勞動、吸煙飲酒、心理壓力過大等危險因素,進行減重、運動、合理飲食、戒煙限酒等相應的干預措施,改變不良的行為生活方式,有效維持血壓穩定,降低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高血壓病人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引言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高血壓病的年輕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但中青年對自身血壓的關注程度差,對高血壓病的認識也存在很大的誤區,使血壓情況受到忽視[1]。筆者隨機選擇湖北省中山醫院體檢中心2007年1月-2008年3月高血壓患者150例,年齡分布在20-40歲之間,采用全國血壓抽樣調查協助組調查表[2]進行了調查與分析。
2.資料與方法
2.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07年1月―2008年3月在我院體檢中心中發現的150例高血壓患者,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32.45±4.78歲,其中男性98例,女性52例,經統計學檢驗,年齡、性別上無統計學差異。
2.1.1納入標準:符合2003年世界高血壓聯盟“臨床醫師高血壓實用指南診斷標準規定”的診斷標準:靜態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血壓持續偏高1年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知情同意。
1.1.2排除標準:因服用升壓藥物導致一過性高血壓;劇烈運動引起的暫時性血壓升高;繼發性高血壓及有其他器官并發癥者;合并有其他嚴重的軀體性疾病患者;合并有其他神經系統疾病以致精神狀態異常者;有精神性疾病或精神性疾病家族史者;有藥物或酒精依賴史者。
2.2方法
根據患者受檢后的相關反應,詢問相關的病史及認知情況,并采用自制調查表[1]詳細詢問受檢者或說服受檢者進行填寫問答。最后統計相關的比率,并分析原因,給出健康教育處方。
其中調查表的內容主要包括:是否認為本次測量反應你平時的血壓狀況;有無血壓偏高的既往史;是否認為自己現在得了高血壓病;高血壓病患病的年齡是多少;是否是年齡越大血壓越高;是否知道高血壓有哪些危險因素;這些因素與高血壓病的關系;有無相關的家族史;自己現在的心理狀況如何;重視程度如何;以后是否需要繼續嚴密地監測血壓;高血壓病是否需要治療;高血壓病有哪些并發癥;是否認為醫生的指導意見很重要;高血壓病治療需要多長時間;高血壓病不服藥能不能夠自愈;降壓藥物是否需要長期服用;服藥期間要注意哪些事項;是否需要控制飲食,改變不良習慣。
根據受調查者的回答分析其心理狀況,給出健康教育處方,三個月后進行回訪,了解健康教育的效果。
2.3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計數資料采用Pearson X2檢驗。
3.結果
調查發現血壓偏高的中青年人群心理方面主要有四種狀況,分為:持懷疑態度、過分緊張、不夠重視,理性對待。其中能夠理性對待者僅占10%。
表1 血壓偏高人群心理狀況構成比
例數 構成比(%)
懷疑態度 64 42.67
過分緊張 34 22.67
不夠重視 37 24.67
理性對待 15 10.00
三個月后對150例患者進行了隨訪,發現:血壓控制平穩者(64例),占42.67%;血壓持續偏高者(86例),占57.33%。其中未聽從醫生建議、忌酒、戒煙,低鹽飲食者,且未堅持服藥者(38例)占血壓持續偏高人群的44.19%;未聽從醫生建議,但堅持服藥者(25例)占持續血壓偏高人群的29.07%;聽從醫生的建議,改變不良生活習慣者,但未堅持服藥者(15例),占血壓持續偏高人群的17.44%;聽從醫生建議且堅持服用降壓藥物者(8例),僅占血壓持續偏高人群9.30%。
表2 不同人群血壓控制情況
血壓控制平穩 血壓持續增高 合計 X2 P
未聽從醫生建議且未堅持服藥人群 16 38 54
15.72
<0.001
未聽從醫生建議但堅持服藥人群 15 25 40
聽從醫生建議但未堅持服藥人群 11 15 26
聽從醫生建議并堅持服藥人群 22 8 30
合計 64 86 150
經Pearson X2檢驗,X2=15.72,P<0.001,具有顯著性統計學差異,說明聽從醫生建議,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注重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4.常見的心理狀況及分析
4.1常見的心理狀況結果及分析
4.1.1懷疑態度(64例):受檢者發現血壓偏高時,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血壓計準不準,特別是那些平時沒有異常感覺的人更是懷疑。通過調查發現這部分人群占中青年人群血壓偏高者的42.67%。
4.1.2過分緊張(34例):一部分人檢查以后發現血壓偏高,就非常緊張,急切的向醫生詢自己是不是得了高血壓病,為什么會得,要不要緊,能不能好等一系列問題,經過醫生詳細的解釋之后仍感到很緊張。這部分人群的比率是22.67%。
4.1.3不夠重視(37例):這部分人群占24.67%。很多人對高血壓滿不在乎,即使以前曾多次發現血壓偏高者,也認為自己沒什么癥狀,所以沒必要太在意血壓的情況。另有些人知道自己血壓偏高,但由于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存在一定的誤區,也沒有對血壓情況給予足夠的重視。
4.1.4理性對待(15例):較少的一部分人群能夠理性的詢問醫生,并聽從醫生的建議,這部分人群僅占10.00%。
4.2產生前三種心理狀況的原因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患者產生前三種心理狀況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2.1不了解隨機血壓與高血壓病的涵義及代表的意義;
4.2.2不了解高血壓病對人體的危害,不了解高血壓病可能引起很多的并發癥,及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4.2.3對高血壓發生的危險因素及機制不明確;特別是高鹽飲食、吸煙飲酒,緊張心理等因素與高血壓的關系不明確;
4.2.4對高血壓治療存在一定誤區:部分患者知道有高血壓病也拒絕治療;怕服藥產生依賴性,認為藥物都有副作用;認為通過保健品能治療;認為血壓隨著年齡增高是正常現象,不需要治療等[2]。
4.3健康教育
根據調查、分析的結果,針對不同心理狀況給出不同的健康教育處方,這對于那些有心理顧慮,或者有明確高血壓病史,反復監測血壓偏高的中青年人群尤為重要。健康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4.3.1注重心理引導:分為沒有高血壓病史及有高血壓病史者兩類。對于前者,主要以溝通和心理引導為主,告知監測血壓的重要性;對那些有高血壓病史而沒有足夠重視或存在認識誤區的患者,要讓其了解高血壓病的基本知識,向其講明高血壓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有效控制血壓便可健康長壽。對疾病憂慮恐懼者,要做好心理疏導[3]。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應當讓患者明確高血壓是一個可以沒有癥狀的疾病,但是必須得到合理的治療。長期堅持服藥,不僅能使血壓穩定在理想水平,還可以保證重要器官不受損害。間歇性服藥,或頻繁換藥,會使血壓波動更加明顯,結果導致動脈硬化,使重要臟器缺血、缺氧,最終形成急、慢性心腦血管疾病。此點務必引起所有高血壓患者高度重視。原發性高血壓原則上應終生服藥,不能以血壓的起伏來作為是否服藥的標準。
4.3.2控制高血壓病危險因素。無論有無明確的高血壓病史者,均需向其說明引起血壓高的危險因素,并說明這些危險因素與預后的關系。主要危險行為因素包括:超重與肥胖、高鈉飲食、飲酒、緊張刺激、吸煙、缺乏運動等。因此改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壓治療過程中非藥物治療中重要而有效并且經濟實用的手段,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保持良好的心態;控制體重;合理飲食(每天食鹽的攝入量應控制在2~5g。對有高血壓家族史的高危人群,應及早采用少鹽膳食限制攝入含動物脂肪及膽固醇較多的食物。宜多食富鉀的食品來增加體內的鉀含量。鉀鹽可對抗鈉鹽的升壓作用,并能保護或減輕過量的鈉對血管壁的破壞。要補給含鉀多的食物或含鉀藥物,同時注意鎂、鋅的補充);戒煙、酒;加強運動鍛煉等。
4.3.3服藥指導。未按醫囑用藥是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良的首要因素[4]。
(1)服用的必要性:長期堅持服藥,不僅能使血壓穩定在理想水平,還可以保證重要器官不受損害。
(2)合理服用藥物,強調用藥的個體差異。高血壓病患者應該定期監測血壓,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調整用藥。目前要求不單純將血壓降至目標值,同時要求平穩降壓。選擇藥物時應盡量選擇降壓平穩、經濟有效、保護重要臟器功能的藥物。通過減少服藥的次數,避免了多次用藥的麻煩,還可以持久的維持藥物的濃度,避免短效藥物引起的血壓驟然下降,影響心、肺、腎等臟器的血液供應[5]。
(3)強調服藥依從性。服藥期間一定要告知患者監測血壓情況,一方面可以了解藥物的療效,根據血壓情況調整藥物類別及劑量用法,另一方面可以防治藥物過量導致的低血壓。在用藥的堅持中需要家屬的督導作用,保證患者用藥的依從性。
(4)治療隨診:患者開始治療后的一段時間,為了評估治療反應,使血壓穩定地維持于目標水平,須加強隨診,診視的相隔時間須較短。隨診中除密切監測血壓及患者的其他危險因素和臨床情況的改變以及觀察療效外,還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向患者進行宣教,讓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了解終生治療的必要性。
5.結論
雖然目前高血壓病出現的趨勢越來越年輕化,但對于中青年人群血壓偏高的研究相對較少,而他們對于自身血壓的關注程度較差,對高血壓病的認識也存在很多的誤區,從而使他們較老年人更長期地處在高風險處境中[6]。對這部分人的健康教育有著一定的特殊性,任務也相對較艱巨。通過護理人員的健康教育,糾正高血壓患者的認識誤區,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對幫助患者控制血壓,提高治療的依從性,預防并發癥意義重大。
以上的健康教育處方是根據實地調查得出來的第一手資料,并已經應用于實踐中,它不但從心理狀況的分析出發,同時也考慮到不同態度,不同需要人群的情況,希望能夠為健康體檢或健康管理中心工作的護理人員做好相關的工作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鄭世海.高血壓患者的認識誤區與健康教育.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7,21(9):67.
[2]全國血壓抽樣調查協助組.中國高血壓的患病率、知曉率及治療和控制狀況:1991年抽樣調查結果.高血壓雜志,1995,3(增刊)13.
[3]張澤芳,賴麗莎,等.高血壓患者心理衛生調查及護理[J].瀘州醫學院學報,2003,26(5):412―414.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地不斷提高,社區人群對健康知識需求日益增長,高血壓是社區人群常見病和多發病,為探討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的需求,現將對幸福社區28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需求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社區相關部門配合下,由經過統一培訓的社區護士入戶問卷調查,要求被調查者意識清楚,無語言溝通障礙,對于文盲,由調查者向被調查對象逐條詢問記錄,做到客觀、準確。于2008年6月對我市幸福社區符合WHO高血壓診斷標準40周歲以上28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入戶問卷調查,調查經患者均知情同意。問卷280份,收回280份,回收率100%。其中男166例,女114例,年齡40~82歲,平均61.6歲,病程≥1.5年。有并發癥172例,單純高血壓108例。
1.2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對高血壓患者進行調查,調查內容為患者對健康教育方法和內容的需求,采用多選形式,用百分率進行統計。
2結果
①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②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需求:指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
3討論
3.1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
調查發現,患者對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具有多樣性。年齡、文化層次、社會背景及疾病輕重不同,選擇教育方法不同。患者對非藥物治療不重視,原因是缺乏疾病相關知識,健康相關行為和心理衛生知識,存在意識上的薄弱性,社區醫務工作者根據患者年齡、文化程度、身體狀況幫助患者選擇適合自身情況易接受的教育方法。
3.2高血壓患者對健康教育內容的需求
患者對疾病的治療方法與效果,定期測量血壓需求高,通過測量血壓可觀察治療后的效果。
4對策
4.1健康教育方法
4.1.1口頭講解
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系統化講解和個體化咨詢相結合。
4.1.2書面宣教
設立健康教育專欄,如社區衛生服務單位墻報、黑板報等,經濟、方便,隨時更換內容。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宣傳高血壓病相關知識及防治措施等,提高全民保健意識,廣泛宣教,又起宣傳鼓動作用。
4.1.3電化教育
設立健康教育活動室,進行電化教育,如電視、錄像、幻燈、VCD等,直觀性強,患者觀后加深印象,又能避免教育者口頭講解時出現解答不全面。
4.1.4制備社區家庭醫生聯系卡
告之該社區主治醫師及護士、電話聯系號碼,開通健康綠色通道,對高血壓患者定期進行隨訪、追蹤。
4.2健康教育內容
4.2.1制定健康教育資料
內容:①什么是高血壓及其診斷標準;②定期測量血壓的意義;③血壓高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影響;④高血壓病診斷一旦確立,是否需要終身治療。
4.2.2心理調整
列舉不同心理反應的應對措施,消除不良因素影響,在藥物降壓的同時,給予心理疏導等綜合治療,增進心理健康。
4.2.3建立家庭支持系統
加強對患者家屬相關知識教育,建立家庭支持幫助系統。
一般資料:2010年4月~2011年4月隨機抽取296例高血壓病患者且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試行本)》[3]中高血壓病診斷標準,另外296例研究對象中無嚴重并發癥和精神障礙、言語障礙和智能下降者,同時所有患者均能配合完成本次研究。296例高血壓病患者中男188例,女108例,年齡64~77歲,平均60.00±3.00歲;文化程度分類,初中及以下者197例,高中者75例,大專及以上者24例。
觀察方法:對所抽取的296例高血壓病患者基礎資料進行回顧性觀察與分析,且設計《高血壓病患者社區健康教育指導調查問卷表》,同時指定專人負責對表中內容進行調查與填寫,其中表中主要內容包括全部研究對象的基礎資料、高血壓病分級、健康情況、飲食情況、運動情況、血壓控制與監測等;然后將所觀察到的數據進行整理、統計與分析。
社區健康教育指導方法:①建立健康檔案、發放宣傳手冊;②心理干預:根據患者具體心理狀態進行問題疏導;③健康教育指導內容:高血壓病相關知識講解、教育、開展各種形式講座和活動,指導正確飲食,如低鹽飲食(每日攝入量5~6g)、低脂飲食,血糖過高者控制總熱量和糖分攝入、肥胖者控制體重,同時囑咐患者多食用富含鉀、鈣食物和粗纖維食物;合理運動,遵循循序漸進、能夠耐受的原則,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選取合理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或太極拳等有氧活動,1次/日,30分/次,且避免劇烈運動,保證患者充足休息和睡眠。用藥指導遵循個體化用藥原則,藥物劑量從最小有效劑量逐漸增直至最佳藥物濃度,另外藥物選取應遵循盡量減少血壓波動的原則,因此以長效、緩釋制劑為主;一旦血壓控制不理想可采取有效小劑量聯合用藥的方法給藥。血壓監測,指導患者養成定期、定位測定血壓的良好行為。④健康教育形式:利用板報、多媒體、舉辦沙龍等多種形式進行為期8周的健康教育指導,系統安排14次課程、2次/周、共計7周,第8周教育安排則以提問、交流、解答為主互動,共2次。
生存質量評估標準[4]:共計144分,主要含有患者自覺癥狀、軀體生理功能狀態、日常生活及社會活動、心理情緒狀態等項目,其中正常人群評分為121.5~127.5分。
統計學處理:本次觀察到的全部數據利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處理,其中對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的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U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296例高血壓病患者社區健康教育指導前后遵醫行為統計情況:健康教育前后296例高血壓病患者遵醫行為得以明顯改觀,說明本次健康教育效果顯著。結果見表1。
296例高血壓病患者社區健康教育前后血壓控制情況:健康教育前后296例高血壓病患者收縮壓和舒張壓分別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本次研究對象血壓得以明顯控制。結果見表2。
296例高血壓病患者社區健康教育前后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健康教育前后296例高血壓病患者生存質量總分相比,差異有顯著性(P<0.05),說明本次健康教育能夠明顯促進患者生存質量提高。結果見表3。
討論
所謂社區健康教育是通過組織社區內高血壓居民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活動,從而形成健康環境、規范人們行為和生活方式、降低危險因素、改善其生存質量[5]。高血壓病雖然是一種高發病率、并發癥多的疾病,但其疾病知曉率、控制率較低,因此以社區為基礎、開展健康教育指導成為提高高血壓病知曉率、規范患者行為、樹立健康觀念的主要方法。
鑒于此種情況,從本社區將近1000例高血壓病患者中隨機抽取296例研究對象進行社區健康教育指導,本研究結時顯示,通過此次教育指導高血壓病患者遵醫行為得以較好改觀,提示健康教育對規范患者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價值;同時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控制良好也從側面印證了本次社區健康教育指導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另外通過健康教育,高血壓病患者生存質量得以明顯改善,因此有效的促使了患者更好地遵從醫囑,形成良好習慣,所以形成良性循環。
綜上所述,社區健康教育指導在高血壓病患者中應用效果顯著,該方法能夠明顯規范患者行為、有效控制血壓。
參考文獻
1 段秀芳,吳錫桂,顧東風.中國人群血壓分類與高血壓患病率研究[J].高血壓雜志,2002,10(3):271-273.
隨著生活條件和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我國高血壓病老年人群的發病率很高,并常引起心、腦、腎、血管等多個靶器官的損害,降低生存質量,嚴重者可威脅生命。為提高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的知曉和控制率,加強老年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已成為社區醫療服務工作者的重要內容。疾控中心通過對本社區74例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和了解,較好地控制了患者的病情,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資料選擇 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診、居住在本地社區的高血壓患者74例為健康教育對象,比較健康教育前后效果,旨在提高老年高血壓的防治水平。74例患者中,男41例,女33例,年齡60歲-88歲,平均年齡72.6歲。老年高血壓標準:收縮壓(SBP)≥140mmHg或(和)舒張壓(DBP)≥90mmHg。
1.2 實施方法
1.2.1 在健康教育前通過問卷調查形式 評估高血壓患者個人日常生活方式、飲食、活動、用藥、及對高血壓病知識認知程度。
1.2.2 采取健康教育干預形式 1)書面教育:將高血壓相關知識編印成小冊子、小卡片,深入居民戶和社區,發放宣傳資料。2)口頭講解:把高血壓相關知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采用面對面交流,健康知識講座、電話指導、跟蹤隨訪等方式進行指導,1次/月。3)示范教育:手把手的教給老年人或家屬正確的測量血壓方法,講明測量血壓應注意的事項。
2 結果 在實施健康教育后,再次評價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的學習效果。見表1。表中顯示74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對各項高血壓病相關知識的掌握與教育前相比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存有少數患者對高血壓病知識的認知未掌握,主要與老年人年齡大,記憶力下降,理解能力下降有關,影響了學習效果。
表174例高血壓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干預前后效果評價n(%)
注:健康教育干預前后比較,*P
3 討論 74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前,普遍存在著相關知識缺乏,對非藥物治療認識不足,從表中可以看出,通過健康教育絕大多數患者均意識到非藥物治療的重要性,并能堅持服藥,定期檢查。加強社區健康教育可通過采取多種形式,步入老年人家庭,將高血壓相關知識通過健康教育教給老年患者和家屬,促進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正確理解和掌握知識,使高血壓得到有效控制。達到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病,創造健康社區。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之一,常引起心、腦、腎等臟器的并發癥,嚴重危害著人類的健康,因此提高對高血壓病的認識,對早期預防、及時治療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自2008年起開展社區高血壓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旨在探尋社區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本社區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參與健康教育的原發高血壓患者547例為研究對象,年齡36~84歲,平均54.86歲 ;文化程度大學專科及以上112例,高中167例,初中202例,小學及以下66例。根據患者參與健康教育的類型,分為主動干預組182例、被動干預組197和聯合干預組168例。
1.2 健康教育內容
1.2.1 調節心理狀態 以培養和提高患者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良好的心理適應能力為目標,采用聊天、傾聽、轉移注意力等方法,逐漸解除緊張、易怒、情緒不穩等不良情緒,遏制誘發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1.2.2 干預生活習慣 包括戒煙限酒,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高含量維生素飲食;適當的有氧運動和體力勞動;保持規律的飲食起居,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等。
1.2.3 指導合理用藥 包括用藥目的,服藥方法、藥物副作用。督促患者堅持服藥,按時服藥,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時應經醫生同意。
1.2.4 血壓監測 向家屬普及血壓測量的方法、步驟及注意事項。每周測晨起餐前血壓1次,記錄測量值。
1.3 健康教育方法
1.3.1 主動干預組 患者利用熱線電話、社區醫療點等形式主動提出有關高血壓防治的問題。
1.3.2 被動干預組 患者被動參與社區舉辦的高血壓防治知識講座、輔導,學習社區發放的高血壓宣傳單、板報、貼圖等。
1.3.3 聯合干預組 利用上述兩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獲得高血壓防治知識,參與高血壓防治活動。
1.4 效果判定
1.4.1 依從性判定 優:能夠按照健康教育中高血壓防治知識控制不良情緒,合理飲食、按時服藥,定期監測血壓;中:間斷性執行康復計劃;差:未按康復計劃進行心理調節、合理飲食或未能堅持服藥。
1.4.2 效果評估 優:血壓穩定在正常值內;中:血壓偶爾高于正常,經自我調節可恢復正常值內;差:血壓經常高于正常,須住院治療后血壓降至正常。
1.5 研究方法 比較分析不同組別患者健康教育依從性和效果。統計學處理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主動干預組與聯合干預組依從性和效果評估方面無顯著性差(P>0.05),聯合干預組患者依從性和效果評估均顯著優于被動干預組(P
表1
不同健康教育干預組患者依從性和效果評估情況比較
例數
依從性(%)效果評估
優中差優中差
主動干預組18253.2934.6212.0982 6634
被動干預組19732.4947.7219.7955 68 74
聯合干預組16860.7130.368.93964131
注:與聯合組比較,:P
3 結論
高血壓病臨床呈隱匿性進展,主要累及心、腦血管和腎臟。血壓升高是腦卒中發病的最危險因素,是導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危險因素之一。目前已公認[1],高血壓的發病機制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未來控制高血壓病的最終發展趨勢,必然是以健康教育為主要途徑,以改變不良生活方式為手段,以社區居民自覺參與為目標的社區防治。
目前我國健康教育仍是醫療機構位于主導地位,而患者處于被動接受地位,健康教育的方式多數是單一的科普講座,內容泛泛,缺乏針對性[2]。本研究中,被動干預組患者依從性和健康教育效果明顯較聯合干預組差(P
同時應該看到,主動干預組仍有12.09%的患者不能按高血壓康復知識調節情緒、干預生活習慣、合理應用降壓藥物等,究其原因,應該是缺乏有效的監管和督促所致。因此,社區高血壓健康教育工作應以患者為中心,盡量采用聯合干預手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充分調動患者主動學習、善于學習的熱情,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參考文獻
1 高血壓病的社區預防治療
高血壓病是一種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增高為主的臨床癥狀群,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及危險因素,影響重要臟器,如心、腦、腎的結構與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預防高血壓應從年輕人開始,預防重于治療。
1.1 首先對存在引起患病的危險因素,但未發生高血壓的人群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如戒煙、限酒、加強體育鍛煉,合理膳食,控制或減少發生高血壓的因素,以減少發病率。
1.2 找出將來可能要發生高血壓的人,即高危人群,在血壓沒有升高前進行預防。對整個社會人群進行預防,尤其是有明顯高血壓家族史者,或有發生高血壓傾向的人,如肥胖者。
1.3 盡量滿足患者的要求,主動與患者交流溝通,獲得患者的信任,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不安和痛苦,解除顧慮和緊張情緒,介紹一些治愈的病例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主動配合治療。
1.4 引導患者把注意力從自身疾病轉移到其他事情中去,通過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如聽音樂、釣魚、散步、打太極拳等,使患者在生活中逐漸淡忘疾病的煩惱和痛苦,最終緩解負面情緒。通過對身體和心理的雙向調節達到控制血壓和降壓的作用。
1.5 服藥的依從性是提高原發性高血壓治療率和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控制率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改善生活質量即大幅度降低腦卒中發病率和死亡率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手段。
因此在社區衛生工作中,對居民及患者進行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強化自我保健知識,使居民逐步掌握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知識,對維護人民身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2 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意義目的及模式
2.1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意義。高血壓病是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見病。高血壓病通過改變飲食結構,適當體育鍛煉,減輕體重,降低血脂,放松心情,保持良好情緒等得到很好的防治,對已經發病的患者,通過合理治療可以有效控制血壓,很好地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因此,無論對醫務人員還是社區居民,甚至是高血壓病患者而言,正確合理的防治是一項長期工作。開展高血壓病健康教育,是居民及患者獲取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知識,也是患者配合治療的一種途徑,是其它一切治療的基礎。
2.2 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的目的。
2.2.1 使患者與家屬及社區居民掌握高血壓病防治的基本常識,更好地配合社區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2.2.2 對于患高血壓的患者,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保證長期正規合理的治療,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2.2.3 避免發生高血壓病急性合并癥,如腦出血等。因此要定期監測血壓、血脂,調整用藥種類及藥量。
2.2.4 使家屬掌握在特殊情況下的處理措施。如高血壓腦出血發生時,不要隨便搬動病人,應撥打120急救電話,并使患頭偏向一側,頭部用冰水擦拭或冰敷等。以防止腦部更多出血及嘔吐物阻塞呼吸道,使患者窒息死亡。
2.3 健康教育的模式。
2.3.1 健康教育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評價、有系統地進行全民性的社會教育活動,將有關衛生保健知識傳播給人們,幫助人們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認識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減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從而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2]。
2.3.2 社會干預是控制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病的重要手段,但對于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迄今沒有一種公認的模式。為探討社區高血壓病患者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做輸液治療的120例高血壓患者應用臨床路徑實施健康教育,效果滿意。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的方法,具體講解內容由醫生準備,現場發揮。按照臨床路徑進行健康教育,制定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徑表,健康教育質量考核教育評分標準;健康教育路徑的實施,根據患者的需求,按路徑表時間,反復講解,評估,教育,評價,直到達到最終目標。總結認為,建立健康教育路徑表實際上就是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的時間表和計劃表,利用患者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做治療期間進行健康教育,時間集中,健康教育不間斷,大大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
3 健康教育對治療高血壓病的影響
高血壓屬于慢性終生性疾病,需要終身治療,以保證高血壓控制在一個良好的水平,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是治療的最終目標。健康教育可幫助患者有意識地改變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對疾病的認識,積極配合治療,從而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提高了高血壓病的綜合治療效果。
3.1 觀察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血壓、血脂、體重變化。
3.2 觀察患者的飲食習慣、休息、鍛煉、良好的心態培養情況。
3.3 觀察患者堅持服藥、治療、門診隨訪情況。
3.4 對觀察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指導健康教育更有效進行。
4 小結
高血壓病已成為嚴重危害生命和生活質量的疾病。健康教育的落實還需要社區醫護人員、家屬、患者三方面長期不懈的努力。在全人類中提倡和維護科學合理的膳食結構,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各項體育鍛煉。通過社區衛生服務網絡,早期發現隱性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使高血壓患病率大幅下降。對已經患有高血壓的人群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防止高血壓病的加重和變異,提高人們的生活、生命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10―0322―02
高血壓是當今世界范圍內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隨著人們飲食行為與生活習慣的巨大改變,高血壓做為慢性非傳染病日益受到醫學界的廣泛關注[1]。本文對80例高血壓患者護理健康教育效果進行評價分析,為減少或控制高血壓疾病危害的進展提供新的手段與依據。
1 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研究對象隨機選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間在我醫院住院進行治療的高血壓患者的80例,年齡范圍在39~7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9.76±14.92歲。其中男性為46人,平均年齡為60.27±14.59歲;女性為34人,平均年齡為57.23±14.37歲。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學橫斷面研究方法,以面對面調查結合查看病例等方式,應用個體化健康教育問卷調查表,主要內容包括: 高血壓患者年齡、性別、民族、疾病史、遺傳史、病程、用藥史、治療史、生活行為方式等。
1.3 診斷標準
依據201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下發的[2]《高血壓診斷標準》。
1.4統計學的處理與分析:
采用SPSS18.5軟件進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檢驗統計處理數據,以α=0.05為檢驗水準。
2 結果
2.1 80例入院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行為狀況比較
經過了一年系統全面的健康教育,80例入院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行為狀況發生了明顯的改變:高血壓患者按時規律服藥的比例明顯上升,由原來健康教育前的53%上升為78%(P
2.2 80例入院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對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的比較
80例高血壓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對高血壓疾病及其相關危險因素的知識知曉率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高血壓患者對吸煙危害知識知曉率由教育前的47%提高到85%(P
3 討論
健康教育護理干預治療高血壓在醫學領域分析中的應用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高度注意, 并且其應用越來越廣泛。近年來健康教育效果評價應用于預測高血壓治療發生與轉歸、評價臨床治療效果、疾病預后影響因素的研究、藥物療效資料分析、評價醫院干預效果等多個層面。本文運用健康教育對高血壓預后進行研究,此次研究通過卡方統計分析后,表明經過了系統全面的健康教育,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行為狀況發生了明顯的改變,高血壓知識的知曉率明顯提高。以上研究與國內外相關研究報道基本一致。所以針對這些方面加強高血壓的護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危害的重要內容。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carried out to prim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Methods Totally 320 prim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nonintervention group.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intervention group. Patients’ life quality was evaluated with SF36 health scale, and the change of blood pressure was observed at the same time. Effect evaluation was taken after treatment two to four week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ystolic pressure(SBP) and diastolic pressure(DBP) of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P>0.05), whil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ostintervention value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preand postintervention(P<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ife quality indexes of two groups’ preintervention (P>0.05). The body pain, emotional functions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postintervention were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e nonintervention(P<0.05). Conclusion Based on drug therapy, the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atic health education could control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and improve patients’ life quality more effectively.
Keywords: 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life quality
高血壓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影響城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國內外的研究表明,對于高血壓采取健康教育作為干預方法,提高病人對疾病以及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掌握科學合理的自我管理、自我保健的方法,改變不良生活習慣,是治療高血壓、預防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及降低死亡率的有效途徑[1]。我院對原發性高血壓住院患者實施系統性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確診的原發性高血壓病住院患者共320例,均符合WHO制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SBP)大于等于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DBP)大于等于90 mmHg。排除癥狀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及有心、肝、腎重要器質性疾病和嚴重并發癥及神志不清及不合作患者。將入選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與非干預組,各16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所有患者分別在入院和出院時接受生活質量量表(SF36健康量表)問卷調查[2],該量表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職能(RP)、軀體疼痛(BP)、總體健康(GH)、活力(VT)、社會功能(SF)、情感職能(RE)和精神健康(MH)8個維度36個條目,生存質量總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同時記錄血壓變化情況,住院治療2~4周后進行效果評價。
1.2 干預方法
醫生根據兩組患者的具體病情給予鈣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治療。III級高血壓患者藥量加倍,連服2~4周。干預組同時實施系統性健康教育,內容包括:認知教育、心理教育、行為教育。具體方法:①成立高血壓健康教育小組。全科護士均為健康教育小組成員。該小組人員經過專業培訓,熟練掌握高血壓病相關知識及健康教育方法。②干預組根據保健知識掌握情況和一般評價結果,制定教育培訓計劃,在用藥的同時對病人進行教育,采取講解、看錄像、示范、發宣傳材料及個別輔導為主的方式。每周集中授課1~2次,每次1~2 h。對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病人以講解、示范為主;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病人以發宣傳資料、示范為主,均給予個別輔導。在病人入院的當天,以減輕其陌生感及緊張心理為主,以后根據教育計劃對不同病人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對易激動的患者除按計劃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外,還教他們使用精神松弛法,轉移注意力。每日護理查房時采用詢問、觀察等方法了解病人對健康教育內容的掌握情況,尚未掌握者進行重復教育。③給每位患者發放高血壓知識小冊。在住院期間進行2~4周系統的高血壓知識教育。
1.3 資料收集
兩組患者在入院和出院時接受SF36健康量表問卷調查,同時記錄血壓變化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u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兩組健康教育前后SBP、DBP評價結果如表1所示。兩組教育前的SBP、DBP均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教育后及教育差值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 表1 兩組健康教育前后SBP、DBP評價結果*:與非干預組比較,P<0.01
兩組患者入院與出院時SF36評分比較見表2。入院時(干預前)兩組各項生存質量指標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出院時干預組BP、RE、MH評分明顯高于非干預組(P<0.01)。表2 兩組患者入院與出院時SF36評分比較
3 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能堅持規律性服藥并能控制血壓的比例非常低,有些患者長時間只服藥不測量血壓,有些患者則不按醫囑服藥,造成血壓驟降及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等,這些不正確的認識和做法所造成的危害已超過高血壓病本身[3]。本組資料結果顯示,干預組的生活質量與非干預組相比有明顯的改善和提高,說明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的生活質量有積極的作用。隨著家屬參與到患者的治療和監測中,使患者的飲食控制、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及血壓的定時監測幾乎達到100%,大大提高了患者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減少了并發癥發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干預組與非干預組血壓控制情況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說明高血壓病患者不僅靠藥物控制,健康教育干預對患者影響也是明顯的。健康教育對患者血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①健康教育有利于改變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通過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使其了解低鹽飲食的重要性,形成控制飲食、堅持運動、戒煙、限酒的生活方式,增強了降壓的效果。②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有研究表明,患者對藥物知識了解程度與高血壓藥物治療依從性之間有顯著的關聯,因為不理解治療的重要性而傾向于不依從是主要原因[4]。本組資料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干預,能夠使患者了解藥物治療的重要性,掌握藥物的一些基本知識及常規的不良反應,減少患者對藥物療效及其副作用的顧慮,從而有利于增強其治療的信心,提高服藥依從性。③健康教育有利于保持患者情緒穩定。有研究表明,高血壓患者焦慮抑郁的發生率較高,高血壓的病情與患者的焦慮情緒也存在明顯的相關性[57]。因此,通過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給予患者及家屬及時的心理疏導,向其講明高血壓是可控制的,只要有效地控制血壓便可健康長壽,從而能夠減輕患者及家屬的思想顧慮,增強患者及家屬對治療的信心,建立良好和諧的家庭關系,保持患者情緒穩定,使其能很好地配合治療和護理,增強降壓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顧東風,Jiang He,吳錫桂,等. 中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知曉率、治療和控制狀況[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03, 37(2): 84-89.
[2] 李 魯, 王紅妹, 沈 毅. SF36健康調查量表中文版的研制及其性能測試[J].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02,36(2):109-113.
[3] 李寶英. 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病患者自測血壓狀況影響的調查及分析[J]. 時珍國醫國藥, 2007,18(3):740-741.
[4] 楊 娟,隋 捷,李 榮,等.健康教育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5):375-376.
資料與方法
選擇牡丹區高新社區203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26例,女77例,年齡45~60歲,均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并符合世界衛生組織高血壓專家委員會確定的高血壓標準,有閱讀和理解能力。
方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調查患者的基本資料及對高血壓防治知識、危險因素的知曉情況、服藥情況、運動情況等。基線調查后建立健康檔案,對研究對象進行為期1年的健康教育后,發放高血壓患者調查表,由患者填寫后回收,健康教育內容包括:清淡素食,低鹽低脂,限制煙酒;適當鍛煉,起居規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
結 果
在研究過程中有3例因故失訪,其他200例患者參與完成研究工作。健康教育前后體重指數、血壓、血糖、血脂的變化:健康教育后各種指標與健康教育前相比較,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健康教育前后血壓控制方式比較:按醫囑服藥率,做適當運動的比例和保持情緒穩定的比例,健康教育前后的差別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討 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通過對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認知水平。通過實施健康教育,高血壓患者的不良行為有了較大改變,在食鹽、吸煙、飲酒、運動及服藥方面都有了明顯好轉,高血壓患者更為自覺地采納健康的衛生行為,使血壓明顯下降,與相關研究一致。
高血壓的治療大部分在社區和家庭進行。據文獻報道,高血壓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掌握和理解有偏差、誤差。針對高血壓患者這種低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的特點,社區醫護人員有必要對高血壓患者和家屬實行健康教育,促進高血壓患者對相關知識的正確掌握和理解,提高知曉率,使高血壓得到有效控制,減少并發癥。
參考文獻
1 韋林安.我國社區護理現狀和展望[J].護理研究,2009,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