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9 14:37: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村留守兒童的影響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1)02-0018-03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從農村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農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的16周歲及以下的未成年人[1]。這個群體的人數正在不斷擴大,成為一種比較普遍的社會現象。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引發了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也是教育和發展心理學的研究熱點。
本研究選擇孤獨感、社會支持、自尊、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等幾個變量,力圖通過不同群體之間的比較和群體內不同個體的比較來尋找影響農村留守兒童發展的積極的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本研究采取隨機整群抽樣的方法,對河南省商丘、開封兩地的兩所農村初中和兩所農村小學的在校學生進行調查(包括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向498名學生發放問卷,由三年級到九年級七個年級的學生填寫問卷?;厥沼行柧?77份,有效率為95.4%,其中,留守兒童264人,非留守兒童213人。
本研究主要采用量表法和訪談法。研究中用到的材料有:社會支持問卷、兒童孤獨量表、自尊量表、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量表。全部測量結果由Excel錄入整理,采用軟件SPSS11.5進行統計處理。
一、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小學留守兒童的孤獨感顯著高于初中留守兒童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留守兒童的孤獨感不存在性別差異、父母外出類型的差異,存在級別的差異(t=3.511,p=0.001),小學留守兒童的孤獨感顯著高于初中留守兒童。這說明,小學留守兒童年齡較小,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調控自己情緒的能力較差,更容易產生孤獨情緒,因此他們應成為學校、家庭、社會關注的對象。
(二)留守兒童的孤獨感與非留守兒童相比,不存在顯著差異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留守兒童的孤獨感(33.17±9.235)與非留守兒童(33.13±8.779)相比,不存在顯著差異(t=0.057, p=0.954)。
留守兒童的父母一方或雙方外出打工,勢必造成生活環境的變化,但為什么我們這個樣本的研究結果是差異不顯著?到底哪些因素起到了保護作用?為了查找原因,我們來考察留守和非留守兒童的社會支持與孤獨感的關系。
(三)同學支持和母親支持對非留守兒童的孤獨感有顯著負向影響,而同學支持、父親支持和教師支持同時對留守兒童的孤獨感具有顯著負向影響
表1 社會支持與孤獨感的相關分析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下同
表1顯示,對于留守兒童,母親支持、父親支持、同學支持、教師支持與其孤獨感都存在顯著負相關;對于非留守兒童,母親支持、父親支持、同學支持與其孤獨感存在顯著負相關,而教師支持與其孤獨感的相關不顯著。除母親支持外,其余各項社會支持與孤獨感的相關度,留守兒童都高于非留守兒童。這說明,在生存環境不利的情況下,社會支持更能激起留守兒童的心理彈性,保護壓力狀態下的個體,具有明顯的“壓力緩沖效應”。親密人際關系所提供的社會支持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個體緩解、調節不良情緒,分擔責任,提供建議,傳授技巧和提供物質幫助等。
為了更深入探討影響留守和非留守兒童孤獨感的社會支持來源各是什么,我們分別以留守和非留守兒童的孤獨感為因變量,以各種社會支持為預測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見表2。
表2 留守與非留守兒童不同社會支持對孤獨感的回歸分析
表2表明,同學支持、父親支持、教師支持依次進入了留守兒童的回歸方程,表示同學支持、父親支持、教師支持能夠共同預測留守兒童的孤獨感。而只有母親支持、同學支持依次進入了非留守兒童的回歸方程,表示只有母親支持、同學支持共同預測非留守兒童的孤獨感。同學支持同時影響了留守和非留守兒童的孤獨感,說明同學在兒童心理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同學的社會接納、支持水平越高,兒童就越能體驗到歸屬感,從而可以緩解內心的孤獨。這與已有的研究結論是一致的[3]。與非留守兒童相比較,教師支持直接影響到留守兒童的孤獨感。這與已有的研究結論是一致的[4]。這說明來自教師的信任、尊重和期望能使遠離父母的留守兒童建立與教師的依戀關系,獲得社會支持,并提高自信心,強化其自我效能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減少留守兒童的孤獨感。
同學支持、父親支持、教師支持可以共同反向預測留守兒童的孤獨感,這說明三種社會支持共同影響留守兒童的孤獨感,較低父親支持的留守兒童體驗到的孤獨感會因較高的教師支持和同學支持而降低,較高的教師支持和同學支持對于父親支持的缺乏或不足造成的消極影響具有一定的彌補作用。因此學校應發動教師和學生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幫助他們走出親情缺失的心理陰影。
(四)自尊可以反向預測留守兒童的孤獨感
自尊與留守兒童孤獨感的相關系數r=-0.325,p<0.000,說明自尊越高的留守兒童的孤獨感越低,這與已有的研究是一致的。進一步以孤獨感為因變量,以自尊為預測變量作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
表3 自尊對留守兒童孤獨感的回歸分析
表3表明,自尊可以反向預測留守兒童的孤獨感。
自尊是指個體作出的或通常持有的對自我價值的評價和體驗,它所表達的是個體對自己的一種肯定或否定的態度,表明個體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和有價值的。在經歷消極事件后,自尊作為一種緩沖器可以支持個體,使其消極情緒不至于過分泛濫[5]。已有研究表明,高自尊者在對消極事件進行反應中比低自尊者有更多的自我服務偏好,這些偏好包括自我服務式歸因(傾向于以成功為自豪而否認失敗的責任)、有利的社會比較(在與他人作比較時,有策略地選擇能使結果更有利于自己的目標與維度進行比較)、品質歸屬(更愿意將積極的個人特征或品質與自己相聯系)等。而低自尊者在壓力環境下比高自尊者更容易產生恐懼感,他們傾向于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應對危險情境,認為自己對消極事件完全無能為力[6]。
(五)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可以共同反向預測留守兒童的孤獨感,其中,家庭親密度對孤獨感的貢獻值更大
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與孤獨感的相關度分別為r=-0.440、-0.401,p<0.000,表明它們之間存在顯著負相關,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越高的留守兒童孤獨感越低,這與已有的研究是一致的。進一步以孤獨感為因變量,以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為預測變量作線性回歸分析,結果見表4。
表4 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對留守兒童孤獨感的回歸分析
表4表明,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可以共同反向預測留守兒童的孤獨感,其中,家庭親密度對孤獨感的貢獻值更大。家庭親密度即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聯系;適應性即家庭體系隨家庭環境和不同發展階段出現的問題而改變的適應能力。家庭是人生最初始和最基礎的教育環境,對兒童的心理發育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為個體生活的主要環境之一,不僅為個體的發展提供物質保障,還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因此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低的留守兒童容易產生孤獨感。
(六)家庭親密度、同學支持、自尊、教師支持共同反向影響留守兒童的孤獨感
為了考察社會支持、自尊、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共同對留守兒童孤獨感的影響,以留守兒童孤獨感為因變量,以社會支持、自尊、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為預測變量,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見表5。
表5顯示,家庭親密度、同學支持、自尊、教師支持依次進入了回歸方程,這說明家庭親密度、同學支持、自尊、教師支持這幾個變量共同反向影響留守兒童的孤獨感。家庭親密度高、同學支持較多、自尊水平較高、教師支持較多的留守兒童的孤獨感較低,相反,家庭親密度低、同學支持較少、自尊水平較低、教師支持較少的留守兒童的孤獨感較高。來自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面的保護性因素之間會相互作用而形成動力系統,共同抵抗環境的不利影響,降低留守兒童的孤獨感。
表5 社會支持、自尊、家庭親密度和適應性對留守兒童孤獨感的回歸分析
二、建議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特從社會支持的角度提出對策建議如下:
(一)家庭方面的支持
家庭教育是個體社會支持的最初來源,并且家庭的支持又是以血緣關系為基礎的,中小學階段個體的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經濟尚未獨立。因此父母對孩子的心理扶助作用是用其他類型社會支持所無法替代和比擬的。心理的貧困比物質的貧困更可怕,所以在家的監護人無論多忙,也要抽出時間來關心孩子的情緒情感。在外務工的父母也要經常與留守子女保持聯系,切不可只關心學習成績,更要關心他們在家的心情,關心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長,了解他們成長的煩惱和需要,使他們健康成長。在盡可能的情況下,?;丶铱纯?,尤其是過年過節,多給孩子心理溫暖。另外,孩子在小學階段或年齡更小時,父母最好不要外出打工,迫不得已時,最好由父母一方出去打工。其次,家庭人員應和諧相處,給農村留守兒童營造一種溫馨的家庭氛圍,盡量地彌補因父母親的缺位而導致的情感殘缺。
(二)學校方面的支持
1.要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
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上應著重營造平等、和諧的人際環境。首先,要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農村留守兒童與教師在一起的時間遠遠比和家長在一起的時間多,因此,教育對學生的社會化和情緒調控有明顯的影響作用。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使教育有機會積極地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應加強對教師的職業道德建設,使教師認識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響,對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要給予足夠的關注和深度的研究。要關注他們情感情緒的變化,成為他們心理發展的關注者與促進者。其次,要引導農村留守兒童形成良好的同學關系。良好的同學關系有利于兒童青少年社會價值的獲得、社會能力的培養、學業的順利完成以及認知和人格的健康發展,而同學關系不良則有可能導致學校適應困難、社會能力缺乏、心理和行為出現偏差和障礙。學??梢猿=M織留守兒童參與文體娛樂活動,充實業余生活,通過豐富多彩的課余活動,讓他們融入到集體之中,同時幫助他們加強同學之間的關系,從而消除他們的孤獨感。
2.構建教育監護網絡
(1)加強寄宿制的管理。很多研究發現,寄宿制有利于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理,避免他們逃學、上網打游戲,自習課有班主任進行學習輔導和組織班會,課外時間由專職生活老師(每班一位生活老師)組織做游戲、體育比賽,生活老師與他們同吃、同住,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各種問題,有利于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社會能力的提高。因此,學校應要求留守兒童全部住校,實行寄宿制。
(2)加強與家長、監護人的聯系、溝通。開通“校信通”“家長熱線”“親情熱線”等,加強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也方便家長及時了解子女的問題并與其溝通。學校應有專門的機構和人員來承擔與留守兒童家庭的聯系,實施全天候跟蹤管理,如建立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檔案、建立與留守兒童父母及監護人的聯系卡,及時向監護人和外出務工家長通報留守兒童的成長情況,形成學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
3.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援助
采用開設心理健康課、實行個別心理輔導、開展團體心理輔導、開展朋輩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教育講座等形式,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提高留守兒童的心理素質,提升他們的心理彈性、自尊、自我價值感等,增強他們抗挫折的能力。(稿件編號:100821001)
注:本文為河南省政府決策研究招標課題(B371);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科研究項目(2009-GH-097);河南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計劃項目(2010A630098)。
注釋及參考文獻:
[1]吳霓,丁杰,唐以志等.農村留守兒童問題調研報告[J]. 教育研究,2004,(10):15~18.
[2]趙冬梅, 周宗奎. 童年中期同伴關系的變化對孤獨感的影響[J]. 心理科學, 2006, 29(1): 194~197.
[3]劉霞,武岳,申繼亮等.小學留守兒童社會支持的特點及其與孤獨感的關系[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07,(7):325~327.
一、問題的提出
留守兒童問題在改革開放之初就開始出現。隨著改革進程的推進,留守兒童數量不斷增加,教育問題日益嚴重,引發社會的廣泛關注。十六屆五中全會對新農村建設提出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20字方針,這其中包括了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鎮、構筑新設施、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等的豐富內涵。離開了農民,新農村就無從談起,提高農民素質,造就新型農民,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所謂培育新農民,就是要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守法紀、講文明”的新型農民,今天的留守兒童是明天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關注留守兒童的今天就是關注新農村建設的未來。
安全感是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化研究理論認為,家庭中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最持久、最核心的一種家庭關系。這種關系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心理健康、人格與智力發展,兒童與父母的相互作用和情感關系將會影響到兒童將來對社會關系的期望與反應,良好的親子關系能為兒童的順利社會化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撫慰感。因為父母常年在外,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相對疏遠,親子關系發生了消極變化,這無疑會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產生不良影響。
二、概念的界定
第一,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是我國改革開放以后出現的一個特殊群體,本文界定的留守兒童是指: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經商而留守在家,由祖父母或其他親人代為撫養的小于16歲的孩子。本文調查的留守兒童主要處于8歲-16歲的年齡階段。
第二,親子溝通。親子溝通指的是父母與子女彼此之間相互分享情感、交流意見及表達需求的行為。親子溝通的質量、狀況、方式將會影響到兒童自我概念的建立道德判斷的形成,以及兒童的學業成績、心理問題。親子溝通技巧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開放式溝通:親子之間積極正向的溝通技巧,例如,傾聽、尊重、同理、支持等。二是問題式溝通:親子之間不能分享彼此的情感,多運用副向的溝通技巧,例如,批評、束縛、不支持對方的溝通方式。研究表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良好溝通有利于孩子心理發展的需要及良性親子互動模式的建立,在親子溝通中得到父母支持的孩子有更好的自我認同感及心理安全感,而與父母溝通不良的孩子更容易各種情緒和行為問題。
第三,安全感。安全感(Security)作為一個心理學概念,最早見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研究。安全感是對可能出現的對身體或心理的危險或風險的預感,以及個體在應對處置時的有力/無力感.主要表現為確定感和可控制感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湖南岳陽、婁底、郴州、湘西四地的農村留守兒童為研究樣本,共發放問卷480份,回收有效問卷456份,其中男孩260人,占57%,女孩196人,占43%;初中生214人,占47%,小學生242人,占53%,單親家庭占8%,雙親家庭占92%;32.6%的留守兒童與母親生活在一起,15.3%的留守兒童與父親生活在一起,48.7%的留守兒童與祖輩生活,3.4%的留守兒童寄養在親朋家中;父母外出務工時間“一年以內”的有79人占17.3%,“兩年至三年”的有73人,占16.1%,“三年以上”的有304人,66.6%。
本研究采用的問卷是自編一般情況問卷和馬斯洛的安全感一不安全感問卷(S-1),自編問卷用以了解留守兒童親子溝通的方式、頻率、內容,以及包括性別、年齡、留守時間、留守類型等基本資料;安全感一不安全感問卷(S-I)包括三個維度,每個維度包括25個項目,共75個項目,大約10分鐘完成。量表采用三級評分,即“是”、“否”、“不清楚”。對結果數據運行用SPSSl3.0統計軟件包進行相關統計分析。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調查發現,留守兒童的安全感在性別這一變量上差異沒有達到統計學顯著水平(P=0.334),表現為男孩和女孩的安全感水平沒有顯著性差異;從年齡來看,小學生安全感稍差,初中生較好,但是差異不顯著;留守兒童安全感在留守時間這一變量上差異沒有達到統計學顯著水平(P=0.941),表現為留守兒童的安全感水平和留守時間長短沒有顯著性差異;留守兒童的留守方式這一變暈上差異達到統計學顯著水平(P=0.005),與母親(父親)生活在一起的留守兒童安全感水平最高,其次是和祖輩生活,被寄養在親朋家的留守兒童安全感水平最低。
那么,親子溝通對留守兒童的安全感的影響情況如何呢?結果如下。
我們將親子溝通頻率與留守兒童的安全感交互分類,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留守兒童的安全感在親子溝通頻率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
我們將親子溝通方式與留守兒童的安全感交互分類,結果如表2所示。
從表2的數據顯示農村留守兒童的安全感在親子溝通方式上存在顯著性的差別(P
五、對策思考
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決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的因素,可以被看作是心理健康的同義詞。有了安全感才能有自信,有自尊,才能與他人建立信任的人際關系,即基本人際信任,才能積極地發掘自身的潛力,才能有人性及價值的較充分的實現。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個體的安全感是這樣產生的:父母(尤其母親)是兒童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客體,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如果能夠給與孩子足夠的愛,持續的、穩定的、持之以恒、前后一致的、合理的愛,孩子就會體驗的安全感,并延伸出對與他人及世界的信任,并且感覺到自尊、自信以及對現實和未來的確定感和可控制感。
留守兒童作為一個社會群體的存在,其親子之間的溝通更多地具有時間上的長期間斷性、空間上的遠距離性、溝通的非面對面性等特點,父母無法給子足夠的愛,持續的、穩定的、持之以恒、合理的愛,是造成農村留守兒童安全感發展障礙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一,父母正確認識角色規范。父母作為承擔子女養育責任的社會成員,除了保證孩子所需的物質條件之外,還要給與孩子教育、親情與心理上的安全感。留守兒童父母更多地考慮到孩子物質上的滿足,而對孩子的精神需求則重視不夠。父母要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增進親子溝通與交流、促進親子之間的理解與信任。良好的親子溝通是一種無法代替的教育資源,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是將來他們踏入社會,影響其終身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父母可以通過打電話、寫信等方式經常與子女進行情感交流和親子互動,傾聽子女的心聲,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積極鼓勵他們的點滴進步,真正關心子女的成長,使他們能夠充分感受到父母的愛。
第二,改變家長外出的方式。我們從調查中發現,如果父母雙雙外出,則對子女的行為發展影響較大,但是如果父母由一方在家,則對留守兒童的影響在各方面都相對要小一些。因此,我們建議,父母外出務工時,最好留一個在家監護孩子的學習與生活情況,保持家庭教育與影響的存在與完整。而且,有研究表明,留守兒童在小學階段母親最好不要外出,在初中階段父親最好不要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就要加強親子溝通。
第三,強化社會支持。良好的親子關系狀況是兒童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但是留守兒童家庭親子之間的互動幾乎成了一種次級群體的交往模式,而且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又不能很好地起到監護的作用,這時社會支持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建立一個以基層政府、學校、社區、家庭、鄰里為中心的留守兒童的監護體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社會支持因素,各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幫助他們成為健康的人。
參考文獻:
1、盧會醒,張曉雪.中學單親家庭子女安全感相關問題的研究[J].時代教育,2008(7).
2、李驪.友誼質量、師生關系對初中農村兒童心理安全感的影響[J].文教資料,2008(5).
3、曹中平,楊元花.親子分離對留守兒童安全感發展的影響研究[J].教育測量與評價,2008(7).
4、房超,方曉義.父母-青少年親子溝通的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3(1).
一、家庭教育缺失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影響
1.家庭結構不完整導致家庭教育功能弱化
農村留守兒童是中國社會轉型期間的新生群體,這一群體的明顯特點就是缺少來自完整家庭的關愛。由于父母親單方或者雙方在外務工,不能時常陪在孩子左右,這就導致兒童感受不到傳統的父慈母愛的完整家庭氛圍,而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父親和母親任何一方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他們沒有及時地了解孩子的成長動態,了解他們的心理和思想變化,就不能及時地幫助他們走上成長發展的正軌,嚴重的還會導致他們誤入歧途。
2.家庭親情缺失導致兒童情感饑渴
家庭的親情缺失,是留守兒童面臨的一個大問題,他們有時會面臨嚴重的情感饑渴。由于留守兒童長期處在缺少父母關愛的環境當中,完整的家庭氛圍他們感受不到,也不能跟父母進行正常的親子互動和情感交流,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感受不到父母的愛護和關心,也不能及時地向父母親反映自己的心理想法和遇到的問題,長此以往,他們的心理歸屬感變淡,容易跟父母產生隔閡,并且形成自卑、封閉的性格,不喜歡與人交流,甚至出現抑郁、暴躁、走極端的性格缺陷。
3.家庭教育滯后影響兒童智育發展
因為留守兒童的監護人都存在著較大的生活壓力,他們在外務工,將錢寄回家中,每天忙于賺錢糊口,很難再騰出時間來過問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再加上這些務工人員的整體文化水平較低,對兒童的成長教育不夠重視,使留守兒童很難在學習當中得到來自家長的幫助,他們的成長無人過問,在學習的初始階段起步晚。面對兒童在學業當中取得的進步,監護人無暇給予鼓勵,面對兒童犯下的錯誤,監護人也只能不過問或者采用過激的方式來進行處罰。同時,監護人沒有時間與學校和教師溝通,兒童在學校犯下錯誤之后,教師管理不好,希望得到家長的幫助,這個時候,監護人并不能真正地與教師協調互動,一起幫助孩子走出困境。
二、解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的策略與思考
1.引導留守兒童家長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重要性
留守兒童的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經常打電話或者寫信給孩子,了解他們的生活、學習及思想動向,也應該經常跟學校和教師進行溝通,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及時地發現并解決問題,對于孩子在學校獲得的成績,需要及時地鼓勵。同時,關注孩子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特別是對叛逆期的孩子要小心愛護,多與他們進行溝通。
2.轉變“隔代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質量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他們的啟蒙老師,父母應該多與孩子進行溝通,通過交流幫助孩子學習和成長。當前,我國農村的“隔代教育”可能不能馬上解決,還有很多孩子是通過祖父母這一輩帶大的,而他們認識世界的眼光多數還比較落后,不能跟上時代的進步,這就需要農村基層部門積極想對策,幫助留守兒童的監護人改進教育理念,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定時為他們進行培訓,開設一些家長學校,為監護人教育孩子提供幫助,指明道路。
3.鼓勵家長就近務工,增強家庭教育效能
在家鄉就近務工,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樣既不影響家庭收入,還能經?;丶铱赐⒆樱疹櫤⒆?。同時,就近務工還能使家長與學校多進行溝通,及時地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發現并有效解決問題。
4.加強農村中小學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與管理
農村留守兒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很大程度上需要學校和教師來進行彌補。加強農村中小學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和管理是解決家庭教育缺失的一個重要方法。針對目前的留守兒童教育管理現狀,學校應該加強這幾方面的工作:首先,加強對留守兒童教育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其次,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強化對他們的心理教育;最后,定期舉行留守監護人與學校教師的見面會,讓他們及時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
5.調整政策,妥善解決外地民工子女就學問題
很多父母是希望將子女帶在身邊,隨著他們一同進入城市的,但是由于我國長久的城鄉分割的二元化戶籍管理制度,使得他們的子女在城市讀書成了問題。所以,對于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我們需要調整政策,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設新學堂,招收他們的子女來上學。同時,政府應該盡快修改帶有歧視性的戶籍政策,減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入學的費用,幫助他們解決異地受教育問題。
6.整合社會資源,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格局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大的社會問題,并不是憑借一己之力就能解決的,需要各級有關部門通過配合來共同解決。政府有關部門需要積極倡導社會各界人士來主動擔任起留守兒童的“家長”職務,幫助留守兒童獲得更好的早期教育,同時給予孩子在心理上的溝通與愛護,彌補孩子因為家庭教育不足所產生的缺陷。留守兒童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各職能部門應該各司其職,家庭、學校和社會也需要積極配合。
三、結語
構建和諧的城鄉環境,維護社會穩定,需要從兒童抓起。為了保障留守兒童可以健康成長,我們需要調動社會各界的力量,整合多方面的資源,給他們呵護和鼓勵,讓他們在充滿關愛的社會中健康成長,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樊軍,余雪松.扶持鄉鎮企業,發展農村經濟――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案例[J].知識經濟,2009,(06):61.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快速發展掀起了農民進城務工的浪潮。然而,現實條件的制約使進城務工的農民無法帶其子女進城就讀。于是,一個新的社會群體——留守兒童便由此產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兒童在生活和心理狀況上都有異于同齡兒童?,F階段,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已成社會關注的焦點,亟待解決。
一、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現狀
目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至少有6100多萬,占全國兒童的五分之一。父母長期外出務工,與孩子接觸的時間極少,使留守兒童長期缺乏教導與關愛,導致其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相關心理問題的產生。其主要表現為認知偏差、親情匱乏以及個性發展極端化等等。留守兒童問題的日益嚴峻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高度重視,解決問題刻不容緩。
二、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
1、認知偏差
多數兒童進取心不強,自制能力弱、對理想的追求淺薄。部分留守兒童因為年紀小而不理解父母進城務工的行為,逐漸對父母產生隔閡與怨恨,致使親子關系面臨僵局。另外,缺乏家庭教育的他們在思想認知上缺乏引導,難以樹立正確的三觀。
2、親情匱乏
在留守家庭中,父母與子女長期缺乏溝通,導致相互間的親情淡漠,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留守兒童成為“父母雙在的孤兒”,親情的教育功能幾乎喪失。部分孩子也由此產生了自卑孤僻等心理問題。親情的匱乏使孩子逐漸疏離父母,從而缺乏安全感和對家庭的依賴感,人際交往方面也有一定的障礙,往往容易產生焦慮和緊張等情緒。
3、個性發展極端化
大部分留守兒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個性偏激、極度敏感和自我封閉的性格特點。農村留守家庭的父母,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常常采取家庭暴力式的教育方式,給孩子留下了嚴重的心理陰影,并使其個性發展為兩個極端,一種是暴戾型,即性情暴戾,叛逆沖動。另一種則是怯懦型,即性情怯懦、易產生自卑、抑郁等心理。
三、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1、大力發展農村經濟
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產生,從根源上來講,是長期的城鄉發展差距的結果。因此,必須大力發展農村經濟,統籌城鄉發展,提高城鎮化水平,從而實現農民就地就業,從根本上解決留守兒童問題。
2、加強對監護人的教育
農村留守家庭的監護人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作用日益重要,因此,政府應加強對監護人的教育。首先,政府應培養監護人對子女的養育意識,使其明確其撫養義務。其次,應加強對監護人的教育,使其具有正確的教育觀念和自覺的教育意識,通過教育使他們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精神與心理進行教導與管理。最后,監護人自身應積極接受教育,對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負責。
3、培養留守兒童的心理素質
1)自信心的培養
由于隔代監護的缺陷,留守兒童學習的自覺性普遍較差,從而導致其成績的落后以及自信心的缺失。因此,監護人應在留守兒童的成長中密切關注兒童的心理狀況,產生問題應及時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與疏導,時常鼓勵孩子,并輔導孩子的學習,增強留守兒童的自信心。
2)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通過不斷的實踐形成的。“留守兒童”長期缺少親子間的溝通與交流,大多有較為嚴重的自閉心理。監護人應多與他們溝通,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引導。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中,農村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其產生的相關兒童心理問題愈發突出。因此,重視由社會發展帶來的留守兒童問題,分析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對于改革教育體制、推進現代化與城鎮化進程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作者:張梓亭 徐宏麗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
參考文獻: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中部落后農村地區的大量剩余勞動力外出務工。雖然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頒布了相關的政策法規,使得這些農民工的子女有權利接受父母所在打工地方學校的教育,但是由于農民工自身社會經濟條件的限制,還是選擇將子女留守在農村老家,托付給年邁的父母照管。根據相關資料統計,截止2012年,中部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已達550萬名。這些留守兒童遠離父母,大多數處于一種放養的狀態,無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這已經成為不爭的社會現實。
這些農村留守兒童到底擁有什么樣的文化資本?“留守”對他們來說意味著什么?筆者在本文中將借助于布迪厄文化資本理論的視角進行相關分析,以期找出中部落后農村留守兒童無法接受良好教育的癥結所在,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一、布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
法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布迪厄在其《資本的形式》一書中將資本分為三種形式: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他認為孩子之所以所取得的成就不同,是因為他們所處的社會階層不同,所擁有的文化資本不同。由于教育的文化是統治階級的文化,因此在統治階級文化背景中長大的兒童被賦予了更多的文化資本,處于教育中的有利地位。“文化資本”是指借助于不同的教育行動傳遞的文化物品,是以作品、學歷文憑、名譽頭銜為符號,它不同于經濟資本,無法對其進行定量化操作,但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與金錢起著同樣的作用。[1]個體可以通過自己的親歷學習,獲得知識、技能,培養良好的素質和修養,從而獲得文化資本。在本文中,筆者所界定的家庭文化資本是指在家庭場域內,個體通過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實踐所積累起來的文化知識、文化技能、文化素養和文化商品等特定的資源。
二、留守兒童的家庭文化資本分析
對于中部落后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而言,家庭和學校是他們生活的主要場地,也是他們文化資本的來源地。但是相比較而言,他們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度過的,因此,家庭文化資本的缺失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影響。而中部留守兒童所占有的家庭文化資本的缺失主要表現在監管人文化水平低、教育投入少及學歷資格的缺失三個方面。
(一)較低的文化水平和教育期望
布迪厄將文化資本分為三種形態:第一種形態是具體的形式,指個體通過家庭文化背景、知識、技能等熏陶和教育所獲得的,并內化為自身的學識和修養,外在的表現是能力、信心、學識、修養等。[2]良好的家庭文化背景、知識、技能等對于孩子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而父母較高的文化水平與這些家庭文化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這些中部落后農村的留守兒童,大多數是由祖(外)父母照管,他們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筆者在本次的調查中,發現文盲或半文盲的(外)祖父達到調查人數的4%,(外)祖母達到調查人數的6%。由于(外)祖父母的知識有限,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諸多問題無法解決,再好一點的情況就是求助于高年級的哥哥或姐姐。交談中,筆者還發現了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女孩子,她的語言表達流利,思維清晰,但是一起生活的祖父母是聾啞人,只能靠唇語和手語交流。因此,這個小女孩與同齡的小伙伴在一起的時間比較長,從同伴身上學習到更多的東西。在教育期望方面,大多數留守兒童的(外)祖父母沒有過多的時間督促孩子學習,他們往往教育孩子老實本分,踏踏實實地工作,將來能混口飯吃就行,對于孩子的教育成就沒有很大期望。訪談中,筆者聽到最多的說法就是,“我們家祖上沒有出過秀才,現在也不奢望孩子能有多大的出息”。由于親戚網絡中沒有較高的學歷,因此,他們并不要求孩子在學業上有多大的成就,這種保守的觀念與放任的態度,使得家庭沒有追求學業成績的氛圍,孩子在學業成就方面缺少父母及親人的期待與關注。[3]這樣缺少(外)祖父母的監管與教育,自然就不會有強烈的學習愿望。
(二)教育投入少
筆者通過與老師、同學交談,得知留守在農村老家的(外)祖父母每天都在田間辛勤勞作,他們沒有認識到良好的教育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家中的經濟條件不是很寬裕,這些留守兒童從未參加任何特長補習班,連一些基本的學習、游戲用品都得不到。當問到留守兒童校外課余時間是怎樣度過時,孩子們的回答是和小伙伴玩耍或者是看動畫片。有一兩個孩子說自己有一本童話書,但是在小學低年級就已經讀完了。再好一點的情況就是有本作文書,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文化資本的第二種形態是客觀的形式,具體地說就是書籍、圖片、圖書、機械、詞典等物質性文化財富,是現實可見的。但是個體即使擁有了這些客觀文化資本,如果不投入到具體的市場中去的話,那么也無法成為一種文化資本。[4]在信息化時代里,互聯網鋪天蓋地,電子學習工具更是生活學習的好幫手,必不可缺。然而,在這些物質性文化財富方面,調查結果令筆者震驚。在被調查的40人中,他們每人只擁有一本新華字典和一個數學計算器,再無其他任何學習工具。那些留守在農村落后地區的孩子大部分沒有接觸過已經普及的電腦,電子詞典等之類的工具書,這讓筆者覺得很不可思議。由于這些留守兒童監管人落后的教育觀念及在教育投入上比較少,落后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很少有專門的圖畫書、故事書、彩色等,更不會擁有昂貴的智力開發玩具。在許多閑暇的課余時間中,這些留守兒童無法像城市中的孩子那樣參加各種特長輔導班,學習各種樂器和舞蹈。這樣一來,孩子的音、體、美等各方面素質不能夠健全的發展,更別說利用客觀文化資本提高競爭力了。
(三)學歷資格的缺失
一般而言,父母所擁有的文化資本總量,即家庭文化背景對于孩子在學校及社會所取得成功程度是成正比的。孩子的人生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父母擁有的經濟和文化資本總量的多少。而相比之下,這些農村留守兒童沒有較高的起始點,很少有機會接受到優質的初級學校教育,進入一流學校接受精英教育,獲得較高的學歷,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然而,中部農村地區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學歷很低,除了接受父母微不足道的經濟援助(教育投資)外,很少有父母持各種高學歷的資格證書,很難從他們那里獲得學習上的幫助。
文化資本的第三種形態是體制的形式,是一種客觀化的、必須加以區別對待的形式存在。文化資本的體制形態就是個體將其掌握的知識與技能以某種形式(通常以考試的形式)正式予以承認并通過授予合格者文憑和資格認定證書等社會公認的方式將其制度化。它是一種將個體層面的身體化文化資本轉換成集體層面的客觀形態文化資本的方式。所以,體制形式的文化資本是一種介于具體化文化資本與客觀形態文化資本之間的中間狀態。[4]擁有較高學歷資格的父母,他們可以將學歷資本轉換為經濟資本,為子女獲得較高的學歷資本投入需要的金錢。不過,要使自己的孩子獲得較高的學歷資本光靠金錢投入顯然是不夠的。父母除了提供金錢等物質投資之外,還必須想方設法地為自己的孩子收集各種學習信息(尤其是考試有關的信息)。如果有必要的話,他們應該隨時準備投入自己的文化資本,親自輔導孩子學習的任務。而那些中部農村地區孩子的父母雖然也會全心全力地支持子女上學,總是強調“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上學”。但實際上,他們常年在外務工,僅僅為孩子提供金錢,很少關注孩子的成長,與孩子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更別說是為孩子收集各種學習信息了。同時,他們的文化水平最高的也就是初中文化程度,很少擁有各種能夠證明自己能力的學歷資格證書。課改以后僅有的一點知識更是捉襟見肘,不能夠承擔輔導孩子的學習任務。另外,調查中還發現大部分父母不能客觀地對待孩子的成績:假若成績好,孩子會被極力地炫耀,十村八莊的人都會知道;假若成績不太理想,則會責怪孩子笨,不努力,較少有父母會考慮自己對于孩子學習帶來的影響。
三、結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農村家庭文化資本與中部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之間的確存在很大的關系。盡管國家頒布了法規政策,推行并完善了九年義務教育及開辟貧困生綠色通道等,使農村的基礎教育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使每個孩子在義務教育階段享有均等的入學機會,但是因為所擁有的文化資本不同,直接影響了孩子所接受教育的不同。因此,要想縮小城鄉之間的教育差距,提高農村的教育發展水平,就必須重視農村留守兒童教育,重視農村家庭文化資本的培育。
運用布迪厄的文化資本理論分析筆者本次的調查,研究中國中部農村地區文化資本的缺失對孩子教育的影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希望能夠引起社會、教育界的反思和關注。
參考文獻:
[1]朱偉鈺.“資本”的一種非經濟學解讀——布迪厄“文化資本”概念[J].社會科學,2005(6).
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
農民工進城務工,所從事的工作一般勞動強度較大,工作時間較長,早出晚歸,工作之余很難有時間與精力照顧自己的孩子的學習生活,也就更沒有時間和精力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農民工的收入水平也比較低,各種福利保障業不能與城市工人相比較,生活質量普遍偏低,接子女到城市來共同生活反而是一種更大的負擔。同時他們的戶籍問題也沒有被落實,子女不被城市學校接收,在這城市學校的學費較高,大部分農民工會選擇把子女丟在農村,但是這些孩子們正處在青春期,是心理成長過程中很關鍵的時期。
為分析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本文進行了調查問卷研究。問卷的發放主要集中在蚌埠市十五中和泗縣周邊地區,共發放調查問卷400份,回收381份,其中有效問卷357份,回收率為95.3%,有效率89.3%,其中留守兒童問卷248份,占62%。根據統計分析,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大致包含如下幾類:
1、自卑心理。由于留守兒童年齡較小,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一定的虛榮心與好勝心,而父母不在身邊,家里貧窮,他們就像失去了堅強的依靠和保護,因此和有些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相比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障礙,有的甚至喪失信心,自暴自棄,學習不求上進。
2、孤獨無靠心理。父母常年在外,與孩子親子關系缺失,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也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懷,在家里無人交流,導致產生心里低落孤獨和抑郁等問題,生活、學習中有困難時不能向父母求助,很容易產生壓力,遍的誠惶誠恐,不愿意接觸新的人與事物,極度缺乏安全感。
3、怨恨父母心理。一些留守兒童不理解父母,認為父母沒有本事,才會進城務工,由此產生深深的怨恨心理,有的孩子還故意疏遠父母,不與父母交流,他們認為父母不愛他們,導致怨恨父母。調查顯示,248名留守兒童問卷調查中顯示約有148人(63.4%)認為父母不是特別了解自己。
4、嚴重內向性格。留守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離開父母,嚴重缺失父母親的關心與疼愛,雖然有些是爺爺奶奶或親戚朋友監管,但畢竟與他們較生疏,沒有自己的父母親近,一遇到麻煩就會感覺柔弱無助,時間久了就變得不愿與人交流,性格很是內向。
5、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兒童因為缺乏父母的保護而時常沒有安全感,與人交流時過于警惕甚至是對交流者產生敵意。他們普遍對監護人的管教有比較強的逆反心理,根據本次調查顯示:248名留守兒童中約有28人(12%)感到人們對自己不友好等等,約有133人(54%)的留守兒童和他們的臨時監護人有矛盾。
二、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親情缺失,監護人責任不明確,教育能力不足,學校教育缺失以及留守兒童自身原因等,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響的結果??傮w而言,影響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包括社會因素、學校因素、監護因素、自身因素和父母因素五大方面。
1、社會因素。社會風氣可以通過家庭、同伴、傳媒、流行等途徑影響留守兒童道德心理健康。由于留守兒童年齡都不大,這些不良風氣,如庸俗低級趣味作品如會使兒童的心理受到了扭曲,難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而家長不在身邊又不能及時引導他們走上正軌。即便現在加大社會風氣改進力度,可是由于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看管,仍難抵制誘惑,所以這并沒有實質性地解決問題。再者,留守兒童多生活于農村等偏遠地區,周圍的社會環境沒有城市好,所以農村的社會環境并不能培養留守兒童良好的心理狀態。
2、學校因素。學校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地方,老師的教育是兒童成長和發展的決定性的因素。這是因為學校可以有意識地對各種影響個人身心發展的因素進行選擇和組織,系統地發揮主導作用。首先,學校工作的指導思想、教育水平、學校領導和教師的職業素養的高低以及校園文化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直接的影響,但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教育水平等比較有限,硬件設施和管理措施也比較簡陋,并不能像城市學校那樣給學生提供正確的心理引導。根據本次問卷調查顯示:248名留守兒童中,有159人(68%)表示學校很少開展心理教育課程以及安全教育課程,有178人(72.7%)表示他們有煩心事時不會與別人提起,只有小部分人在有心事的時候愿意與老師提及,由此可見學校忽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導致學生心理較為閉塞,這一切都不利于孩子的心理發展。根據該調查結果,我們繪制出了一張張圖來說明留守兒童心理溝通渠道。
圖1 留守兒童心理溝通渠道圖
3、監護因素。由于監護人自身存在的問題,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通過本文的調查分析,發現監護方面的缺陷或問題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
(1)“無力型”監護的影響。這部分兒童主要是在那些生活條件差、監護人監護能力極低的家庭。這些人群年老、體弱、文化低、見識少、負擔重,只能提供孩子的溫飽,也就等于父母讓孩子自己負擔起監護的責任,但兒童年齡較小,身心發展也不成熟,分不清好壞是非,很容易因為外界環境而養成不良行為習慣。
(2)“溺愛型”監護的影響。很多留守兒童都是獨生子女,父母不在家,由公公婆婆看著。由于農村老一輩人文化程度不高、觀念落后、教育方法陳舊,在生活方面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愛”,常常是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寧愿自己吃苦受累,不吃不喝,也要讓孩子玩好、吃好,但疏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以及人格的培養導致孩子的刁蠻任性,頑劣不堪。
(3)“放縱型”監護的影響。有一部分孩子是被父母寄養在親戚家或朋友中(與父母同輩)的,也叫“上代監護”。留守兒童中有一些人總感覺在親戚家里畢竟沒有在自己家里那樣自由,束手束腳的,看起來膽小怕事,很本份,但一旦離開了親戚,就像老鼠離開了貓,他們就無法無天了。加上親友自己需維持自身生計對孩子的監督力度遠不如孩子的父母強,很難把精力放在孩子的心理培養方面,其次親戚朋友不便對孩子太過嚴厲的管教而導致孩子十分放縱,孩子有心理問題也和很難溝通。
4、自身因素。留守兒童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心理、生理、人生觀并沒有完全成熟,容易出現問題,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加上兒童自我監督力度薄弱,生活散漫,易在同學中拉幫結派,遇到困難往往自己處理或者憑哥兒們義氣行事,行為容易越軌,失意時孤獨自卑,學習方面缺少上進心,容易自暴自棄。
5、父母因素。留守兒童父母由于長期在外,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缺乏與孩子心靈上、情感上的溝通。導致孩子心理孤僻,認為自己沒有父母的疼愛,不愿意與外界做過多的交流,生活上、學習上得不到父母的指點,長大后甚至會有埋怨父母的情緒。根據本次調查統計,該地區留守兒童在校學生中有37%與父母分離1年以上,最長時間為5年,普遍反映與父母的聯系較少。這些孩子的父母很少關注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興趣等;并且父母由于普遍存在“補償心理”,多在物質上充分滿足孩子卻忽視了心理上的交流。這一點可以通過下面的圖看出,是根據本次調查父母與留守兒童溝通內容繪制出來的圖。
圖2 父母與留守兒童溝通內容分布圖
三、對策分析
圖3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影響因素與應對策略分析圖
對于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并不能某一方單獨解決,因為學生的心理素質是在互動中自主構建而成的。所以要社會、學校、家庭相互聯系、溝通才能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實現留守兒童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促進心理健康發展。
1、社會方面
(1)加強對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的保障力度。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通過降低農民工子女入學的學費以及政府對留守兒童的教育補貼等政策來提高農民工子女的入學率,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學條件。對未能進城上學的民工子女可以通過下發文件給各級鄉鎮、社區,要求加強學校的教育制度,對老師進行篩選等,要求針對留守兒童經常開辦類似于“我的好媽媽”征文大賽,“結對子”等活動來給留守兒童的身心進行正面的引導。
(2)逐步建立良好的社會監管體制。首先各級政府部門應明確劃分并承擔責任,建立完善的留守兒童監護和教育體系,社區居委會也要經常深入留守兒童家庭,督促監護人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一旦有問題要及時進行教育并幫其改正;其次要給予農民工及其子女切實的市民待遇,幫助農民工把子女帶到打工地學習和生活,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這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根本所在。
(3)積極進行宣傳。政府應積極進行宣傳,充分引起社會各界對農村留守兒童的關注,引起社會的重視,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尋求解決的辦法和途徑,為在家的留守兒童提供幫助,讓他們健康成長。
2、學校方面
(1)開設心理類課程。學校應當實施心理咨詢和輔導,通過心理咨詢中心為少數學生解“心結”,及時提供心理咨詢和輔導,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心理咨詢可以通過面談、書信、電話等,或者建立相關網站,通過網絡虛擬心理咨詢中心為學生提供咨詢服務。還可以開展小組或集體訓練,如交往、自信心、情緒管理訓練課堂。學校應通過建立五大系統,預先發現、及時輔導、有效干預,把心理疾病、事故發生的幾率降至最低。各校在新生入學時普遍開展心理狀況摸底,為排查出來的有心理疾病苗頭的學生建立檔案,班主任和學生骨干也應密切關注學生的日常心理波動,發現情況及時上報,各校心理咨詢中心通過專業途徑和方法,努力降低心理疾病、心理事故的發生。
(2)加強教師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學校方面應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對留守兒童多一點關愛。尤其是老師們應該注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多與他們溝通,找出問題的源頭,輔導他們,教育他們。讓他們在缺乏父母陪伴的日子里多一點外界的關愛。進一步重視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目的地幫助小學生培養自我控制能力,樹立起對人際關系上的自信心,對部分焦慮現象異常嚴重的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工作。同時,要充分的利用春節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的“黃金季節”,召開家長會。
(3)開展監護人課堂。告訴孩子的臨時監護人多指導孩子的學習和心理問題,掌握與孩子的溝通方法。盡可能對臨時監護人介紹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識,讓他們了解孩子,端正教育觀念,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以便孩子提高自制力,減低他們與外界不良因素的接觸,加強留守兒童思想上與心理上的獨立性。
3、家庭方面
(1)樹立監護人意識。無論家庭生活環境是什么樣,由誰來監護孩子,監護人都必須得樹立起應有的意識,要承擔起應有的義務與責任。比如多多關心孩子的學習,與他們多多交流生活、情感上的一些事,及時對孩子的困惑提供有利的幫助,另外監護人也應該學習在兒童培養、教育等方面的知識,努力為其打造近似完整結構家庭的環境,做到對孩子不溺愛也不過于苛刻,與班主任保持密切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以共同采取措施促進其健康成長。
中圖分類號:D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2)01-008-01
一 、研究背景
農村留守兒童是指在農村地區因父母雙方或者單方在外打工超過半年,而由父母單方或者長輩、他人來撫養、教育和管理的18以下的兒童。拒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留守兒童的數量已達到了5500萬,占了我國兒童總量的五分之一。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理應得到社會的關注。
農村留守兒童的監護類型主要有四種:單親監護,隔代監護,上代監護與同輩監護。單親監護是由父母中一方監護;隔代監護是指由父母的上一輩人監護;上代監護則是指由父母的同輩人監護;同輩監護則是指由與兒童同輩人監護。根據調查,留守兒童中,單親監護的情況最多,大約占據了60%;其次是隔代監護,再然后是上代監護與同輩監護。
二、不同監護類型對于留守兒童的影響
下面主要從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及心理狀況等方面進行討論。
(一)對留守兒童生活方面的影響
根據調查,單親監護的情況下,一般是母親在家,父親在外地打工。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中國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影響。在生活照料方面,母親一般比較細致,所以留守兒童受到了較好的照顧,比如能按時吃到較可口的飯菜,保持衣服的衛生等。但因為留在家里的一方勞動負擔會相對較重,所以對于孩子的照料也會力不從心,往往對孩子的生活只進行簡單的照料,而很少從營養均衡,孩子喜好等方面進行考慮。
在隔代監護的情況下,老年人的思想一般較陳舊,往往只講究讓孩子吃飽穿暖,而不考慮衛生等方面問題。不少老師反應,隔代監護的孩子一般穿著不太整潔,而且衛生習慣較差。上代監護的情況與單親監護的情況相似。而同輩監護,其監護人的壓力最大,因為他們也面臨著學習和干農活的雙重壓力,還有照顧自己與兒童生活的壓力,所以對于留守兒童生活的照料往往力不從心。
(二)對留守兒童學習的影響
在單親監護的情況下,因為留在家里的一方,勞動負擔較重,所以常常無過多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而且留在家中勞作的一般是母親,相對來說母親的教育水平較低,也無能力對孩子的學習進行輔導。在隔代監護的情況下,監護人的文化水平一般較低,基本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沒有輔導。在上代監護的情況下,雖然監護人會對留守兒童的學習偶有過問,但是因為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對其學習的監管也并不十分得力。在同輩監護的情況下,雖然在知識儲備上會有一定的優勢,但因為其沒有權威地位,他們對于留守兒童的學習僅僅只有幫助的作用,而缺少監管。
(三)對留守兒童心理的影響
有學者運用了農村學生心理發展狀況調查問卷”、“癥狀自評量表(SCL-90)”和“兒童14種人格因素問卷(中國修訂版)”對農村留守兒童進行調查,發現單親監護的兒童心理發展最好,與一般兒童的心理發展狀況基本一致;其次是同輩監護的情況;而隔代監護和上代監護類型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較多,且隔代監護留守兒童有較多的消極人格特征,如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較低,而興奮性、憂慮性、緊張性、焦慮感、神經過敏感性較高。
情緒適應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所以有學者對比了各種監護類型下的留守兒童與一般兒童情緒適應能力的差異??傮w上來說,留守兒童的情緒適應能力要顯著低于一般兒童,表現為情緒調節能力一般或者較差的人數顯著多與一般兒童。具體來說,單親留守兒童與隔代監護留守兒童的情況相似,主要表現在總體幸福感低、積極情感少、消極情感多、抑郁水平高、孤獨感強。
不難看出,從心理健康的總體情況來說,留守兒童的健康程度要低于一般兒童,其中單親監護的情況要稍優于隔代監護與上代監護的情況。原因可能在于:首先,留守兒童因為與其父母分離,缺少足夠的親情關愛,導致他們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一般兒童;其次在單親監護的情況下,父母至少有一方能照料孩子,雖然沒有足夠的關愛,但明顯優于其他幾種情況,因為父母對于孩子真切的關懷,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緩解某一方父母離開所帶來的缺失。而在隔代監護情況下,老人與孩子存在著代溝,往往對孩子容易出現溺愛,監管不利的情況,導致孩子沾染不良的生活習慣。在上代監護的情況下,孩子很難將上代監護人當成自己的父母,往往不愿意與其溝通。
三、建議
(一)盡量避免父母雙方一起出去打工
從各種監護狀態對留守兒童的影響來看,單親監護的情況下,對留守兒童的負面影響是最小的。所以盡量避免父母雙方一起出去打工,如果可能盡量留一方在家照顧孩子。
(二)多修建寄宿制學校
但就現實情況來說,若僅父母一方出去工作,而一方在家照顧孩子做農活,無疑會減少其家庭的收入。所以最可行的便是修建寄宿制學校,讓孩子寄宿在學校,這樣比隔代監護,上代監護與同輩監護的情況好得多。
(三)增加對留守兒童的關注
有學者認為,對于留守兒童影響最大的是親情缺失,所以關鍵的不是父母是否在身邊,而是他們是否得到了良好的關注與關心。若社會,學校,監護人三者對留守兒童形成較好的關注系統,那么留守兒童也能夠更健康地生活與成長。
參考文獻:
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量的農民進城務工,進而產生了大量的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的撫養、監護狀況令人擔憂,有的是留守的父或母一方養育,有的是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這些隔代監護人來撫養,也有的是由親戚來監護。但留守兒童中絕大部分是由隔代監護人來撫養。依渭源縣會川鎮西關村為例:全村有六個組,居民戶301戶,村民1112人,有留守兒童113人,其中87人由隔代監護人照管,占總體的76.9%。就是說,對留守兒童的教育主要是隔代教育。
一、我國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現狀及問題
任何一種教育所產生的效果和引發的問題往往是在受教育者的身上體現出來,農村留守兒童隔代家庭教育中的問題更多的也還是體現在農村留守兒童身上,主要表現在他們的學習、思想、生活和日常行為等方面,在他們身上,體現了隔代教育的弊端。同時,這種教育方式也給教育者帶來一定的影響。
1.在學習上的主要問題
學校教師普遍認為“留守兒童”大都是“雙差生”、“問題兒”。他們對學習和生活缺乏熱情,缺乏進取心和自覺性,存在嚴重的厭學傾向。學習方法不科學,習慣普遍不良。對于兒童而言,良好的習慣比知識、能力更重要,好的學習習慣可以使他們終身受益。在對177名“留守學生”調查中我們發現:不少人學習方法不科學。他們放學回家,先做作業再玩的僅占42%;每次學習前,能夠認真預習或復習功課的僅有45.7%,不需要輔導,自己能獨立完成作業的只有21.3%。
2.心理上存在的問題
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對個人的影響是至關重大的,而隔代監護人一般采用溫飽式的教育,根本無法切實感知和了解孩子的心理發展動態,難以實施正確的引導教育,不利于兒童的心理健康成長,親子互動的缺失,撫養人模糊的職責意識,造成了兒童缺乏對信任的感受和體驗,所以孩子容易產生焦慮和對別人的不信任。農村隔代老人思想觀念相對保守落后,重養不重教、重物質輕精神,很少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這無疑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3.道德問題突出
通過對全縣的留守兒童進行調查,結果發現:31%的人平時有說謊的習慣,15%有過偷東西、破壞公物等不良行為。他們大多跟祖輩生活在一起,祖輩傾向于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極少能對孩子精神上進行引導。
4.親子關系淡化
好的親子關系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但留守兒童生活中與隔代監護人相依為命,外出打工的父母一年到頭不一定能見到孩子。孩子長期與父母分離,他們之間缺少應有的溝通和交流,那么空間和時間的距離也會致使他們之間的心理距離越拉越遠。對于孩子而言,父母的角色缺位,在他們心中僅存的就是兩個空洞的代名詞――“爸爸”和“媽媽”,但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他們感受不到父母的,無法像其他的孩子一樣享受父母的悉心照料;對于孩子的父母而言,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為了整個家庭。
5.價值觀偏移
打工父母平時對子女關注較少,內心有一種負疚感。因此,對孩子采用純物質方式進行補償。在此種情況下,農村留守兒童擁有金錢的數目增多,使用的自由度也逐u提高。以渭源縣會川鎮東關村為例,有46%的兒童每個月有30元以上的零用錢,但他們有31%的兒童將父母給予的零花錢拿來“請客”,大肆鋪張浪費,有28%的兒童用這些錢買小飾品或玩具,有25%的用來上網,僅有16%的用于購買參考書籍。而且,在這些留守兒童中,“讀書無用論”的思想也逐漸抬頭。祖父母、外祖父母感覺錢是孩子父母給的,不好加以干涉。
二、“隔代教育”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帶來的影響
1.祖父母教養特點
通過比較與分析祖父母教養特點:通常我們傾向認為“隔代親”會帶來溺愛和包辦,不利于兒童成長,但在訪談的個案中,發現祖父母并沒有過分溺愛孩子,反而會出現一些忽視和控制行為。這一點與以往研究不符,可能是由于在農村的留守兒童家庭,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祖父母扮演了父母的角色,這時,相比傳統的祖父母,他們就需要承擔更多的責任。而祖父母對待孫子孫女受到多重變量的影響。
Tomlin(1998)指出祖父母對孫子孫女的影響,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祖父母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種族背景等。受研究的一組案例中,一位留守兒童的祖父曾是當地的小學校長,受過比較良好的教育,給予她生活、學習方面更多的支持和關注。而有些留守兒童的祖父母受教育水平卻比較低,對孩子的學習、精神上的關照比較少。另外,從一些案例中我們發現,很多祖父母有重男輕女的思想,更喜歡孫子,而不喜歡例孫女,所以對她們并不重視,有一些忽視行為,可見家庭關系也會影響祖父母對兒童的教養。
2.教師、同伴的影響
從教師、同伴等內容的訪談記錄來看,在留守兒童家庭,祖父母有時難以提供足夠的生活、精神支持,老師、同伴對兒童的影響增大。根據訪談資料,留守兒童所在的班級氛圍沒有很明顯的差別,都不是非常的溫暖和睦、井井有條。這與農村學校條件比較差、班級活動少、教師隊伍不健全有關。但是留守兒童的老師對待他們的方式不同。有的老師給了她更多的關心,有的老師把他當做差生看待。留守兒童的朋友也有所不同,有些留守兒童的朋友品學兼優,有的朋友性格內向、調皮、不守規矩。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農村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機制存在偏差,以致教好幾個差生不如帶好一個優生。無論是對教師的考核還是對學生的評價,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應試教育的理念上。老師會給學習好的學生更多的關注,在一定程度上放松對成績較差學生的教育、管理,從而也在一定意義上加劇了留守兒童的心理和教育問題。
3.兒童的行為和心理狀況
從情緒的角度來看,很多留守兒童同學存在比較明顯的問題,會經??奁?、難過,并且容易焦慮,部分偶爾會感到焦慮、孤單。相比而言,還有一部分存在更多的外部問題行為,比如逃課、打架、不遵守課堂紀律。這一差異可能與性別有關。尤其是男孩,對奶奶的管教比較逆反,不遵守紀律,有更多身體上的攻擊行為。至于女孩兒,心思細膩,憂慮較多。調查發現,留守兒童共同點在于都存在一些身體上的不適,這一身體上的不適可能與祖父母照顧不周有關,也可能是兒童無法表達和排解其心理不適而產生的軀體化表現。另外,相比其他由父母撫養的孩子,他們都顯得更為孤僻,不合群,這可能與父母不在身邊產生的自卑與膽怯有關。
從訪談案例來看,在留守兒童家庭,祖父母的教養方式會影響孫子孫女的學業、情緒和社會交往。具體祖父母會采用怎樣的教育方式與他們的受教育程度、經濟狀況、家庭關系等因素有關。而老師和同伴因素也可能影響留守兒童的心理發展狀況,適當的來自教師和同伴群體的支持可以緩解父母外出務工給兒童造成的負面影響。
社會學習理論是美國心理學家阿伯特·班杜拉(A.Bandura)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主要探討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對人類行為的影響。這一理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相互作用論、觀察學習理論和強化理論。根據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筆者以永州市東安縣紫溪鎮中心村的留守兒童為調查對象,設計了一套關于電視媒體對農村留守兒童成長影響的調查問卷。
一、問卷發放和回收情況
本次調查問卷分為兩大板塊,根據調查對象的不同分為:留守兒童卷與監護人卷。其中,抽取紫溪鎮塘夫中心小學的100名小學生,發放問卷100份,收回100份,其中有效問卷98份,有效回收率為98%。抽取紫溪鎮的100名監護人,發放問卷100份,收回97份,其中有效問卷92份,有效回收率為92%。本次參與問卷調查的留守兒童中,男性46人(46.9%),女性52人(53.0%),男女性別比例基本平衡。在所抽取的留守兒童中,父母都外出務工比例較多,占42.9%,由于在中國人的傳統思想:男主外女主內,因而調查中父親一方外出打工(40.8%)的情況較多,母親一方外出打工僅占總體的16.3%。所調查的留守兒童有很大一部分是與(外)祖父母(73.5%)或者母親生活在一起。紫溪鎮中心村的電視普及率較高,有線電視的質量較好,頻道數量較多,留守兒童能與電視媒介進行較充分的接觸。本次調查的留守兒童大多每天觀看一個小時以內的電視節目占32.7%或者一至兩個小時的有24.5%,兩個小時以上的有31.4%;同時,把觀看電視作為課余時間的休閑活動的留守兒童占30.6%,由此可見,留守兒童與電視媒體的接觸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遍的。從監護人的調查問卷得出的數據顯示,有52.2%的留守兒童有沉迷于電視節目的現象。
二、運用社會學習理論解讀電視媒體對留守兒童的影響
(一)運用相互作用理論分析電視媒體對留守兒童造成的不良影響
在班杜拉的研究中,環境和行為會相互影響,環境又有潛在和實際之分,潛在環境對每個人都是一樣的,實際環境則是個體本身的行為創造出來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是影響兒童健康成長的三大因素,而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本身處境則是更為惡劣:一方面家庭父母關愛的缺失,另一方面農村學校所提供的教育環境較為惡劣,同時農村社會環境也給留守兒童造成諸多的不良影響因素。根據調查數據反應,有52.3%的留守兒童將課余時間花在看電視上,減少了學習與外出活動的時間,一方面不能夠保障學習的任務的順利完成,另外一方面,長時間呆在家里看電視,而較少出門活動的時間,缺乏必要的運動,對留守兒童的身體發育不利,同時,因看電視而缺乏與同齡人之間的交流,會對留守兒童的交際能力有一定的影響。筆者將選擇課余活動為看電視的留守兒童與選擇看書和看報的留守兒童之間進行外出活動情況比較,寧愿在家中看電視經常不愿意外出活動的留守兒童(28.6%)所占比例遠遠低于課余活動為看書和報紙的留守兒童(71.4%)。由此可見,電視導致了一部分留守兒童放棄了外出的機會,或者是減少了外出活動的時間。留守兒童的課余時間一般都在家中度過,所調查的留守兒童有很大一部分是與祖父母(73.5%)或者母親生活在一起,母親在孩子心目中一般是慈祥的、溫柔的,是一個呵護者,父親則更多的是一個嚴厲的管教者,家庭中父親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成長產生很大的影響;隔代的教育也存在著較多問題,祖父母年事已老,不論從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跟不上孩子的步調,加上大部分被調查者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對孩子進行不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由此可知,留守兒童的家庭環境和教育的缺失促使了他們將大部分的課余時間用在看電視上。為使留守兒童健康快樂的成長,父母親或監護人要努力創造和保持一種和諧美滿的家庭環境,養成生活有規律有秩序的良好行為習慣。
(二)運用觀察學習理論分析電視媒體對留守兒童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影響
觀察學習理論說明:榜樣在形成留守兒童良好行為習慣上的起著重要作用。觀察學習理論著重強調榜樣示范和社會環境對個體行為的形成和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認為人們既可以通過直接經驗達到學習的目的,也可以通過觀察所獲得的間接經驗引發學習,學習程度由淺入深,從動作的模擬到語言的掌握,從態度的習得到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過觀察來完成。留守兒童處在模仿能力強的年齡階段,他們對外部世界充滿好奇,會在自覺或者不自覺的情況下模仿一些行為,電視中的部分行為成為留守兒童們模仿的對象,通過調查顯示部分留守兒童會特意模仿電視中的形象,也有些留守兒童把自己化身為自己喜愛的動畫人物,模仿其動作與話語。那么,電視節目內容的選擇對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有著重要影響。電視里是一個流光溢彩的世界,有積極向上的也有消極萎靡的,接觸不同的電視節目內容,會對孩子們產生不同的影響。據調查,有34.8%的留守兒童經常和監護人一起觀看電視節目,有39.1%的留守兒童偶爾與監護人一起觀看,也就是說,將近四分之三的留守兒童是在監護人的陪同下觀看電視的。孩子們除了觀看動畫片之外,還會看和家長一起觀看一些如:《西游記》等神話劇(87.0%)、愛情劇(8.7%)和部分綜藝節目(4.3%)。在良好的環境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給留守兒童以正確方向和巨大力量,引導他們積極向上。因此,父母或監護人要為留守兒童在電視節目選擇上給予指導和關心,選擇的節目要有利于留守兒童的成長,有利于他們去模仿和學習好的語言和行為習慣;同時,家長也要嚴格要求自己,通過對某些電視節目的學習來改變自己生活中的不良的習慣,營造出一個“相互尊重、相互謙讓、與鄰里友好相處、關心別人”的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這樣更有利于留守兒童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三)運用強化理論鞏固電視媒體對留守兒童的所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
留守兒童問題是在社會的發展中所產生的,其主要成因是父母的社會流動,這種社會流動不僅對個人具有意義,而且對整個社會結構也會產生影響。農村留守兒童能否健康成長直接影響著社會的和諧與發展,如果他們在成長中偏離正軌,勢必增加社會的負擔,影響社會前進的步伐。因此,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監護體系,幫助留守兒童全面健康成長刻不容緩。根據班杜拉的強化理論,強化分為外部強化、替代強化和自我強化三種,而外部強化的作用最為明顯,在行為習慣的形成過程中,正確地采用適合的強化手段能鞏固已形成的良好行為習慣。筆者認為,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去做工作:
第一,政府及有關部門應該出臺和采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來保障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各級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完善和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切實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為他們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如為留守兒童提供與父母親團聚的方便。各級政府及基層單位應該合理的運用農村書屋這一資源,建立完善的借閱機制,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良好文化休閑場所;同時與部分高校進行長期合作機制將各類圖書進行回收再利用。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3-0032-02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簡介:王福山(1957-),男,黑龍江哈爾濱人,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哲學發展史研究;王菲(1990-),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碩士研究生,從事社會工作研究。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及城市現代化的發展,在20世紀80年代初,農村剩余勞動力開始向城市轉移,將孩子留在農村。農村“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從農村流動到其他地區,孩子留在戶籍所在地農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的被交由父母的長輩、他人來撫養、教育和管理的17周歲及以下的未成年人。這些兒童無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教育和關愛,由此產生了留守兒童的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近幾年來,社會各界對農村“留守兒童” 所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給予了關注,然而,對其以靜態角度關注的多,以動態的角度關注的少;物質因素羅列的多,精神因素則重視的不夠;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社會問題的建議片面性、單一性多,而系統性、可持續性少;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較為深層次的影響及解決的對策未得到應有重視和研究。因此,有必要從實踐哲學的高度對農村“留守兒童”問題進行深入本質的分析和概括,并對此提出系統性、可持續性發展的建議。
一、現實中的農村“留守兒童”狀況
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在成倍增長。據2000年“五普”資料顯示,中國農村“留守兒童”近2 000萬人。2008年2月27日,全國婦聯的農村“留守兒童”狀況調查稱,目前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 800萬人,其中14周歲以下的農村“留守兒童”約4 000多萬。據悉,研究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的分析,以258萬人口抽樣數據為依據。抽樣樣本采用簡單隨機抽樣的方法從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數據中選取。該報告引用的所有數據資料均為加權之后的結果。調查數據表明,農村“留守兒童”從2000年的2 000萬人,發展到2008年則約5 800多萬人。在全部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的比例達28.29%,平均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和規模增長十分迅速,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日趨嚴重。
農村“留守兒童”與父母交往少,心理溝通難以恢復。據相關調查顯示,88.2%的“留守兒童”只能通過打電話與父母聯系,其中53.5%的人通話時間在3分鐘以內,64.8%的“留守兒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與外出的父母聯系一次,8.7%的兒童甚至與父母就沒有聯系。有24.2%的“留守兒童”與照顧他們的成人很少或從不聊天。毋庸質疑,農村留守孩子家庭父母親情教育環節的缺失,家庭父母子女之間交流溝通的匱乏和情感支持的不足,對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產生的消極影響是難以去除的。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上的“早期剝奪”問題嚴重?!傲羰貎和北憩F出更多的自卑心理,出現了孤獨、焦慮、冷漠、畏縮、敵對等消極情緒問題。調查發現,37%的“留守兒童”經常不想跟任何人說話,30%的“留守兒童”經常感到孤獨,許多“留守兒童”表現出情感的冷漠、行為的孤僻的現象,人格發育不健全。有了煩惱不主動或者不愿意向家人傾訴,表現出情感自閉、性格怪僻等異常心理。其特征是年齡越小的孩子表現越突出,尤其是小學生表現明顯,女生比男生更突出?!傲羰貎和钡淖员靶睦?,及焦慮、冷漠、畏縮、敵對等消極情緒,這是心理學意義上的對孩子的“印刻現象”和“早期剝奪”所產生的消極結果,對“留守兒童”的情感損傷、心理損害是肯定的,其健康心理恢復工作的難度會遠遠超出人們的預期。這種“剝奪”對孩子的成長所造成的不良影響,不僅是許多父母始料未及,而且對社會關系、家庭生活的負面影響都是很大的。
農村“留守兒童”的品行有失規范。調查發現,“留守兒童”行為上的問題主要有放任自流、不服管教、違反學校紀律。在這個問題上,初中階段男生表現尤為突出。自控能力較差,學習行為不自覺,日常行為叛逆,如不遵守學校的管理規定,到學校外面通宵不歸,上網、看不健康的錄像、賭博、拉幫結派等。一些品行惡劣的孩子甚至走上違法犯罪之路。
農村“留守兒童”的繼續學習能力喪失?!傲羰貎和睂W習上的問題主要是學習不專心,學習成績下降。在這個問題上,對小學生影響尤為明顯??梢钥隙ǖ卣f,這些“留守兒童”的繼續學習的能力、深造的機會已經很小了,發展的空間也很小了。
二、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產生的根源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出現,是由社會經濟及家庭經濟狀況、文化素質問題,三農問題等深層次的因素導致的。分析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產生根源,還必須從動態的角度認識和把握“留守兒童”變化的趨勢。
從社會經濟角度講,自20世紀7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及城市現代化的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在區域之間、城鄉之間、行業之間的差異越發明顯,收益差異、貧富差異越發凸顯,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向經濟發達地區轉移。這種以尋求經濟收入,實現富裕的人口遷徙,使一些農村兒童不能和父母雙方共同生活,無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撫養、教育和關愛,由此必然產生農村“留守兒童”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而這一問題的產生和存在不僅具有必然性,而且還具有長期性、日趨嚴重性。
從家庭經濟及文化角度講,家庭的貧窮,維持家庭的生計成為農村勞動力首要選擇,而家庭生活的質量,子女的教育和培養則無暇顧及。由于文化的落后,家庭的文化、情商、德育等功能基本喪失。家庭成員之間的空間分離,家庭中的親情教育與交流也在不斷地失去。由此產生農村“留守兒童”的深層次的消極心理問題。這一問題或顯或隱、或暫或久、或重或輕地存在著,它不僅具有長期性,而且還具有遺傳性、擴展性。
從三農問題角度講,三農問題衍生了“留守兒童”問題。故此 “留守兒童”的深層次心理問題的根本性解決,依賴于三農問題的解決。
三、營造“留守兒童”生存發展的軟硬件環境
解決農村“留守兒童” 社會問題的建議或方案,應具有可操作性、系統性、可持續性;既要有組織保證、科學管理、法制建設、制度建設、生活保障社會化等“硬件”條件,又要認識和運用兒童心理科學,掌握兒童學習的最佳期,了解遺傳因素及影響。這是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
(一)建設“硬件”環境,確保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工作可操作性、可持續性
1.完善“留守兒童”管理組織,建立有效工作機制。設立專門“留守兒童”的管理組織機構,明確隸屬關系及責任、權利、義務。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登記建檔。以學校為主,社區為輔,對“留守兒童”的姓名、性別、年齡、家庭住址、行為習慣和思想動態、家長姓名及去向等情況進行登記,實行歸檔管理。建立班主任、社區“留守兒童”組織負責人與“留守兒童”家長的聯系,及時向家長匯報“留守兒童”在校的學習或在社區表現等情況。主動承擔起家長或監護人的部分責任,給予更多關愛。積極為“留守兒童”辦實事。在“留守兒童”親情關愛方面,積極探索并組織實施雙親輪管式、托管式、式、陪讀式、輔導式等關愛模式。開展“大事”雙親家長、家長、愛心媽媽、愛心姐姐、結對幫扶等活動,組織大學生及招募社會上的愛心人士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及時解決“留守兒童”生活、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政府要落實好“兩免一補”政策,加強硬件等基礎設施的配套,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的建設,保證在“留守兒童”監護方面,建成一批“留守兒童”之家、“留守兒童”周末學校、“留守兒童”期末大學園、“留守兒童”托管中心,以社會公益為主,輔之市場化運作、項目化管理的模式,有助于解決“留守兒童”的學校學習、校外教育、心理健康、品格修養、生活托管、親情呵護等問題。
2.“留守兒童”管理科學化、法制化、制度化。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家庭問題,將社會與家庭相結合協力解決“留守兒童”問題。農村“留守兒童” 問題,首先是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建立制度化的系統解決辦法。政府有必要成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組織協調機構,整合政府部門、社工團體、高校社會科學專業、自愿組織和民間力量等各種資源。農村“留守兒童” 問題,也是一個家庭問題。在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家庭因素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在家庭教育中,家長的兒童價值觀、對孩子的期望、家庭教育方式等對兒童心理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充分發揮家庭功能,充分發揮家長的教育引導作用。“留守兒童” 心理現象、性格形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家庭功能喪失、父母對孩子監護缺位。故此,有必要從法律上確定家庭職責,明確父母監護責任,在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增加有關父母對子女監護的條文,同時,強化父母對孩子監護的法律意識,并建立和完善可操作性的父母對子女監護制度,社區對家庭的管理制度。
3.“留守兒童” 生活保障社會化。實現家庭經濟功能社會化,“留守兒童”生活保障社會化。建立“留守兒童”基金,用于特殊需要照顧的“留守兒童”的生活護理、疾病治療、學習輔導、必要的集體娛樂活動等。給兒童成長提供一個有保障的社會環境。
(二)建設“軟件”環境,確保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工作系統性、可持續性
首先,熟悉并把握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是研究和解決“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前提;其次,關注兒童學習最佳期,切莫錯失教育良機;再次,關注“留守兒童”遺傳因素對后代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周宗奎,孫曉軍,劉亞,周東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5,(1):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