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實施的原因匯總十篇

時間:2024-02-26 14:46: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雙減政策實施的原因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雙減政策實施的原因

篇(1)

“雙減”工作,是當前學校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不折不扣的去執行。如何有效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擺在學校工作面前的首要任務。為此,我校在校本教研工作每周三堅持開展的基礎上,為了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一)確定主題,做有目標的教研。

教研主題的確立,是教研活動有效開展的基礎,是避免教師在教研中無章可循的保證。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動,緊緊圍繞“雙減”主題,結合本校實際,經過認真調查研究,廣泛聽取一線教師的意見,確立了一系列當下關注度高,切實亟待解決的主題,如高年級教研組確立的《“雙減”背景下的小學作業管理》、低年級組的《如何在“雙減”政策下開展有效教學》、英語組的《“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英語單元整體作業設計》等主題,均為教師的教研活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為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奠定基礎。

(二)走進課堂,做實在的教研。

校本教研,絕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的閉門造車式的空談,它的理論依據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課堂教學是教師活動的主戰場,是檢驗理論正確與否的主陣地。為此,我校的教研活動,以課堂教學為依托,借助教師授課、聽課、評課等活動,有針對性地把課堂教學中展現的經驗,暴露的不足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如,在聽了楊婷婷老師講授的《圓的面積》一課后,大家對該老師清晰的教學思路,順暢的教學過程給予肯定的同時,又對她在課堂中不佳的學生活動提出了中肯的意見。這樣的教研活動,既提高了楊婷婷老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又增強了我校教研團隊教研力量,找到了尋求突破的切入點。

(三)互學互鑒,做有效的教研。

校本教研過程,是一個互學互鑒,不斷提高的過程。教研組在聽課評課中發現教研專題,有的放矢地開展教研活動。在評課環節,老師們在自評、互評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通過激烈地交鋒,課堂實踐上升為理論的碰撞,當問題得不到有效地解決的時候,大家通過各種渠道查閱資料,搜集理論依據,化解實際困難。活動的開展,有效提高了廣大教師的理論水平,以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四)關注成長,做發展的教研。

教師隊伍建設,離不開教研活動,同樣,教研活動,也需要教師隊伍建設的支持。培養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學校長足發展與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我校的教學水平一直以來都走在了全區兄弟學校的前列,其根本原因,是我們擁有一批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近年來,從我校走出去的教師,無論走到哪所學校,無一不是該校獨當一面,堪當大梁的教學骨干。為了繼承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并做到與時俱進,創新發展,我校十分重視教師的梯隊建設,大力實施“青藍工程”,采取師徒結對的方式,以老帶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大批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成為了優秀的業務能手,同時,青年教師的加入,也為老教師帶來了新的教育理念,促進了老教師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如剛剛入職半年有余的青年英語教師陳玉霞,通過與老教師姚乃輝結對,很快便成為了英語教學能手。她的課堂,生動有趣,活力四射,深受學生的喜愛,也得到了同行的認可和好評。同樣,姚乃輝老師也受到陳玉霞老師的啟發,改進了教學思路,教學面貌煥然一新。

二、狠抓課堂教學

(一)深化課堂改革,轉變教學觀念。

要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關鍵,而課堂能否高效的關鍵在于教師,在于教師研讀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師對課堂的精心設計,在于教師對教學的科學規劃,在于教師對教材的精心取舍與提煉。為此,我校高度重視高效課堂改革,組織開展了公開課教學比武。通過深入地聽課、評課活動,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教學觀念也有了深刻地轉變。培養了一批業務能力強,專業素質高的年輕有為的教師,如:青年教師陳玉霞,得到了有經驗的老教師的精心指點,通過自己的刻苦鉆研,在此次教學比武中脫穎而出,她的課堂教學水平得到了校領導和老師的好評。

(二)開足開齊課程,促進全面發展。

要把學生從過重的課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必須要嚴格執行國家的課程方案及課程標準,開足開齊規定的課程,尤其是音體美課程。我校明確要求,堅決杜絕出現音體美課程被語數英老師擠占、挪用的現象。鑒于音體美專職老師配備不足,班級數量較多的現狀,我校創造性地提出“語數老師下操場,英語老師把歌唱”的教學口號,深挖教師潛力,尋找教師的“閃光點”,努力把音體美上足,上好。如:李歡老師,身兼語文、數學教學工作,由于我校只有一位專職音樂老師,全校的音樂課無法“面面俱到”,于是,在音樂上擁有一技之長的她,又承擔起了本班音樂課部分教學工作,在她與音樂老師的努力下,該班很多學生的音樂天賦得到了進一步挖掘。在“普慶華誕日,高唱中國紅”迎國慶合唱比賽中,她們班的優異表現得到了在場師生最熱烈的喝彩。

三、創新作業設計

作業的布置情況,是家長關注的焦點之一,也是社會反映最為強烈問題。因此,我校謀劃部署,從減少作業量,提高作業質量上下功夫,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作業設計改革實施方案。

(一)作業量及作業時間調控 

低年級(一、二年級不留書面作業),中、高年級(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應保證每天不超過1小時。

(二)設立合理的作業目標

每單元、每天的作業,要求教師在布置之前,都要確定作業完成的目標,目標的確定需因不同年齡而異,因不同學生而異。

(三)分層設計作業

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有層次的作業,讓全體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都能得到提高。在作業的提供上,為學生提供作業“套餐”,允許學生自主選擇,減少統一性,增加選擇性與彈性。根據每天的教學情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等級的作業,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

(四)注重作業的趣味性

從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經驗出發,設計具有童趣性和親近性的各科作業,趣味性的作業設計,有助于學生的求知興趣持續發展,以至于延伸課堂空間,使學生研究、探討知識的潛力在課后得以充分發掘,成為一個學習的愛好者和主動者。

同時,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區局組織的作業設計評比,通過評比、學習,有效提高教師的作業設計水平。在評比中,梁會芳、靳禮霞、張一坤的作業設計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尤其是張一坤老師的科學作業設計《不同物質的溶解能力》,獲得了區一等獎的好成績。從而扭轉了過去機械、重復的無效作業,切實減輕了學生的作業負擔。

篇(2)

中圖分類號:F27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148X(2017)06-0034-09

收稿日期:2017-01-25

作者簡介:徐朗(1990-),男,湖北荊州人,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能源經濟、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汪傳旭(1967-),男,安徽安慶人,上海海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工學博士,研究方向:物流與供應鏈管理。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71373157,71403120;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015ZDIXM039;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創新項目,項目編號:2016ycx074;上海海事大學優秀博士論文培育項目,項目編號:2016BXLP005。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凸現。為了實現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許多國家開始制定并實施能源節約和降低碳排放計劃,加快節能環保標準體系建設并逐步建立政府對綠色企業補貼制度[1-3]。企業在進行減排研發活動中承擔了成本和風險,但往往無法享有研發的全部收益。如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面對消費者使用習慣和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成熟等原因,不易通過現有市場機制實現快速推廣。從橫向維度來看,進行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是提高減排能力的根本途徑,但由于研發行為存在外部性,競爭對手可能由于研發投入的溢出效應而受益,從而造成研發投入失靈;從縱向維度來看,政府將低碳化作為一種鞭策企業改進環境績效的策略,研發投入具有公共利益特征和不確定性,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進行減排研發往往提高了社會總福利而自身收益甚微。因此,減排研發投入在無政府補貼下,會大大削弱企業減排研發的積極性。近年來,為了引導消費者的低碳理念,政府制定了相關補貼、減免措施,如發改委、工信部和財政部聯合推動實施了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那么,選擇何種補貼策略才能保證經濟和環境協調發展?如何選擇最優的補貼政策以促進企業減排研發,并實現社會總福利最大化?技術外溢和產品差異情況對政府補貼和企業決策會產生什么影響?上述問題的回答,將對實現全面發展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并為政府實施各種環境補貼策略以及制造商進行減排決策提供參考。

針對技術溢出效應下的企業研發行為的研究,國內外學者大多數根據Aspremont′s和Jacquemin[4]的文獻分析雙寡頭決策。Femminis等[5]基于溢出效應下研究了企業研發策略,分析了企業在不同的研發方式下,吸收能力對企業R&D決策行為的影響。Veldman等[6]從研發投入出發,引入市場競爭因素,用動態博弈方法分別對企業的技術創新進行分析,得到企業利潤均衡解。Kamien等[7]基于多企業競爭情況,構建兩階段研發合作動態模型,并比較不同合作機制的效果,發現在溢出率較大時合作研發能夠帶來更大的技術進步。楊仕輝和魏守道[8]基于產品存在差異化競爭,建立了三階段政府與企業的博弈模型,并求解得到最優企業研發水平、政府管制水平和社會總福利。Qiu等[9]比較了企業先進行完全競爭的過程R&D活動后在產品市場上競爭的兩階段博弈中當產品市場分別為價格和產量競爭時博弈的均衡解。可以發現,上述文獻大多主要集中于雙寡頭市場下雙方博弈策略,并未分析技術溢出和產品差異對其決策的影響程度。

目前,企I減排及政府補貼策略的研究已經取得了豐富的成果。Clara和Jessica[10]研究了政府不同環境政策對企業技術投資行為的影響,并通過算例分析發現排污權交易條件下,技術投資水平僅取決于企業自身的技術特征和政府補貼率。Ben和Georges[11]假設寡頭市場上企業進行產量競爭,但通過從事研發活動來控制污染排放,并將企業的研發努力分為原始研發努力和提高吸收能力研發努力,發現政府可以通過財稅手段來實現社會總福利達到最優水平。宋之杰和孫其龍[12]在碳稅和碳限額機制下,討論了雙寡頭制造商的最優碳排放量和定價策略,為企業主動碳減排最優策略選擇以及政府財稅政策制定提供決策依據。Petrakis和Poyago[13]在碳排放權和碳稅限制下,研究政府對減排投入的最優補貼問題,并比較分析采取補貼和鼓勵合作兩種技術政策后企業的研發水平和社會福利。Ana等[14]構建了寡頭制造商與政府組成的博弈系統,研究企業在碳稅和碳補貼機制下的決策行為,并且探究了政府如何通過財稅政策使社會福利達到最優。簡言之,企業在減排研發投入決策和與政府進行博弈的過程中,現有的研究文獻僅將政府補貼策略作為一個外生變量進行討論,且僅考慮生產產量和消費者環境偏好的影響,缺乏綜合因素的分析。

鑒于此,本文系統地考慮了產品差異和消費者環境偏好等因素對雙寡頭制造商市場競爭的影響,假設兩制造商對減排進行投入存在技術相互溢出,建立政府與雙寡頭制造商之間的三階段博弈模型,在社會總福利最大化條件下,通過逆向求解法得到制造商最優決策和政府最優補貼率,并分析了技術溢出和產品差異對制造商最優決策和政府最優補貼率的影響。

二、模型構建與描述

本文在Aspremont′s和Jacquemin(1988)研究的基礎上,考慮市場上存在雙寡頭制造商生產差異化產品的減排研發投入博弈問題。假設博弈雙方均為理性的經濟體,以自身利潤最大化為前提進行決策。具體地:第一階段,進行減排研發投入,隨之增加消費者對產品的購買意愿;第二階段,兩制造商對產量進行決策。假設市場中存在兩制造商,且生產產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所以,消費者需求的效用函數可以表示為:

Uq1,q2=q1+q2-q21μ21-q22μ22-2σq1q2μ1μ2(1)

其中,q1、q2分別表示兩制造商的產量,μ1、μ2分別表示兩制造商減排研發投入對消費者碳減排偏好的影響。由于雙寡頭制造商生產產品是差異的,故假設σ∈0,1為產品差異性。當σ0時,表示兩制造商生產的產品是相互不影響的;而當σ1時,表示兩制造商生產的產品是完全替代的。可以發現,消費者需求的效用函數Uq1,q2是關于兩制造商各自產量的函數,所以通過一階偏導條件可以得到逆需求函數為:

piqi,qj=Uqi,qjqi=1-2qiμ2i-2σq3-iμiμ3-i,i=1,2(2)

假設雙寡頭制造商通過加大減排研發投入,以提升產品質量,刺激消費者市場需求。同時,消費者碳偏好程度與雙寡頭制造商減排研發投入是相關的[15],且存在:

μi=ε?I1/4i+ρ?I1/43-i(3)

其中,Ii表示制造商的減排研發投入;ρ∈0,1表示兩制造商減排研發投入的正向溢出程度,且當ρ0時,表示兩制造商研發投入沒有相關性的,當ρ1時,表示兩制造商研發投入具有完全互補性;ε表示研發投入對消費者碳偏好系數的影響程度。

制造商進行減排研發投入,在迎合消費者碳偏好的同時,也會降低單位產品的碳排放量,從而減少環境污染。環境效用函數ω表示制造商在一定的研發水平下對降低生產碳減排做出的貢獻[16]。所以,環境效用函數可表示為:

ω=θ?I1/21+ρ?I1/22(4)

其中,θ表示兩制造商減排研發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且θ>0。

三、無補貼下雙寡頭制造商決策

雙寡頭制造商之間的市場行為是完全對稱信息的動態博弈模型,因此可以通過子博弈逆向歸納法求解。針對無政府補貼情況下的雙寡頭制造商決策,按照逆序歸納法的步驟求解,即第一階段企業確定最優減排研發投入,以使得企業自身利潤最大化;第二階段企業進行古諾競爭選擇最優產量,最終得到雙寡頭制造商子博弈完美納什均衡。所以,兩制造商的利潤函數為:

maxπi=qi1-2qiμ2i-2σqjμiμj-Ii,i=1,2(5)

(一)雙寡頭產量競爭

第二階段博弈過程中,雙寡頭制造商在既定減排研發投入的情況下,通過古諾競爭確定最優產量qi,以實現各自收益Ri最大化,所以雙寡頭制造商的收益函數分別表示為:

maxRi=qi1-2qiμ2i-2σqjμiμj,i=1,2(6)

由于2Riq2i=-4μ2i

(二)雙寡頭研發競爭

第一階段,兩制造商以自身利潤最大化進行減排研發投入。由式(5),分別對兩制造商利潤函數求減排研發投入的一階偏導條件,可得:

πiIi=RiμiμiIi+RiμjμjIi-1=ε2-ρσ2μi-σμj4I3/4i4-σ22-1=0,i=1,2(7)

由于兩制造商是信息對稱的,可以發現當μ1=μ2=μ時,兩制造商利潤函數關于減排研發投入的二階偏導存在2πiI2i

假設政府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社會福利最大化,無政府補貼情況下的社會福利可以表示為消費者剩余、生產者剩余與減排研發投入所造成的環境效益之和,即:

SW=CS+PS+ES

=ε21+ρ2-ρσε21+ρ22+3ρ-σ1+σ+ρσ+4θ2-σ2+σ282-σ22+σ4(8)

引理1:兩制造商的均衡利潤、產量和減排投入均隨著技術溢出率ρ增強而增大①。

由引理1可以發現,在兩制造商進行博弈過程中,制造商的均衡利潤、產量和減排投入隨著溢出率的增強而增大。隨著技術溢出率增強,制造商的減排投入所造成的社會福利大于自身利潤,有利于制造商提高產量、增加減排投入,提升自身利潤,這也充分說明溢出效應越強越有利于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引理2:兩制造商的均衡利潤、產量和減排投入隨著產品差異性σ增強而減小②。

由引理2可以發現,在兩制造商進行博弈過程中,制造商的均衡利潤、產量和減排投入隨著溢出率的增強而減少。隨著產品差異性增強,制造商的減排投入所造成的社會福利小于自身利潤,造成競爭逐漸激烈,制造商往往采取減少產量、降低減排投入,從而保證自身收益,這也充分說明產品差異越強越不利于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四、政府對制造商的補貼策略

在現有的雙寡頭制造商三階段博弈模型中,并未考慮通過政府行為調控市場,往往這種情況所產生的均衡并非是最優的,市場易產生局部“失靈”狀態,所以需要利用政府財稅手段實現資源重新配置。而對政府部門而言,由于制造商進行減排研發投入的社會效應遠遠大于自身利潤的增加,再加上環境效益的高風險性,會大力支持制造商的研發投入行為。政府對研發投入的支持主要表現是對制造商的補貼,在補貼方式上政府主要有兩種選擇:投入補貼和產量補貼。

(一)政府對制造商投入補貼

政府對兩制造商的投入補貼是指對制造商研發投入進行直接補貼,刺激制造商增加研發投入,提高社會總福利。在投入補貼情況下,政府以社會總福利最大的目的,對兩制造商減排研發投入按照s的比率進行補貼。所以,兩制造商的利潤函數為:

maxπi=qi1-2qiμ2i-2σqjμiμj-1-sIi,i=1,2

st0s1(9)

1.雙寡頭制造商的產量決策

如無政府補貼情況下,由制造兩商減排研發投入與消費者碳偏好的關系,可得均衡減排投入為IISi=11-s2INSi。將其代入式(3),可得消費者碳偏好程度為μISi=11-s1/2μNSi。所以,雙寡頭制造商的均衡價格、產量和利潤分別為pISi=pNSi、qISi=11-sqNSi、πISi=11-sπNSi。

2.政府的補貼政策選擇

在政府投入補貼策略下,社會福利不僅要考慮消費者剩余、生產者剩余與碳減排的環境效益之和,還要減去政府對雙寡頭制造商減排投入補貼,即:

SW=CS+PS+ES-s?I1+I2

=ε21+ρ2-ρσε21+ρΔ1-σΔ2-σ2Δ3-4θ1-s2-σ2+σ281-s22-σ22+σ4(10)

其中,Δ1=21+3ρ-6s1+ρ,Δ2=-1-ρ+s1+ρ,Δ3=-1-s1+ρ。由社會福利函數SW關于兩制造商投入補貼率s求一階條件SWs=0,可得:

s*=ε21+ρ22+5ρ-3σ-σ21+ρ+4θ2-σ2+σ22-σε23+σ1+ρ2-σ3+2ρ-σ21+ρ+4θ2-σ2+σ2(11)

(二)政府對雙寡頭制造商碳減排產量補貼

政府對兩制造商的產量補貼是指對制造商生產數量進行補貼,鼓勵制造商增加產量,提高社會總福利。在產量補貼情況下,政府以社會總福利最大的目的,對雙寡頭制造商的單位產品價格按照每件g進行補貼。所以,兩制造商的利潤函數為:

maxπi=qi1-2qiμ2i-2σqjμiμj+g-Ii,i=1,2

st g0(12)

1.雙寡頭制造商的產量決策

如無政府補貼情況下,由制造兩商減排研發投入與消費者碳偏好的關系,可得均衡減排投入為IQSi=1+g2INSi。將其代入式(3),可得消費者碳偏好程度為μQSi=1+g1/2μNSi。所以,雙寡頭制造商的均衡價格、產量和利潤分別為pQSi=1-gpNSi、qQSi=1+gqNSi、πQSi=1+g2πNSi。

2.政府的補貼政策選擇

在政府產量補貼策略下,社會福利不僅要考慮消費者剩余、生產者剩余與碳減排的環境效益之和,還要減去政府對雙寡頭制造商生產產量補貼,即:

SW=CS+PS+ES-s?q1+q2

=ε21+ρ1+g2-ρσε21+ρ

SymbolQC@ 1+σ

SymbolQC@ 2+σ2Δ3+4θ2-σ2+σ282-σ22+σ4(13)

其中,

SymbolQC@ 1=22-3ρ+g,

SymbolQC@ 2=-1+gρ,

SymbolQC@ 3=-1+ρ。由社福利函數SW關于兩制造商投入補貼率g求一階條件SWg=0,可得:

g*=2+σε21+ρ1+3ρ-ρσ-σ+4θ4-σ22ε21+ρ2-ρσ(14)

引理3:政府對投入進行補貼時,最優補貼率隨減排研發對環境影響程度θ增強而降低,隨碳減排對消費者偏好影響程度ε增強而增加;政府第產量進行補貼時,最優補貼率隨減排研發對環境影響程度θ增強而增加,隨碳減排對消費者偏好影響程度ε增強而降低③。

由引理3可以發現,政府基于社會總福利最大化的目的制定最優補貼率,技術溢出率和產品替代性是決定的關鍵性因素。隨著技術溢出率的增強,兩制造商減排研發行為對消費者的偏好提高,這時政府應降低補貼率;隨著產品替代性的增強,兩制造商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往往會選擇減少研發投入,這時政府應提高補貼率。政府通過對制造商減排研發行為進行補貼,促進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引導市場達到最優的均衡狀態。

通過對無政府補貼模型(NS)、投入補貼模型(IS)和產量補貼模型(QS)的均衡解進行比較,可以得到以下結論:(1)兩種政府補貼策略下兩制造商的均衡產量均高于無政府補貼情況,即qIS>qNS、qQS>qNS;(2)投入補貼策略下兩制造商單位產品的均衡價格與無政府補貼情況相同,而產量補貼策略下單位產品的均衡價格低于無政府補貼和投入補貼策略,即pIS=pNS、pQSINS、IQS>INS;(4)兩種政府補貼策略下兩制造商的均衡利潤均高于無政府補貼情況,即πIS>πNS、πQS>πNS;(5)兩種政府補貼策略下的社會總福利均高于無政府補貼情況,即SWIS>SWNS、SWQS>SWNS。

在自由市場競爭機制下兩制造商作為利益主體,其決策目標往往是實現自身利潤最大化,而這又與社會福利目標相違背。而兩制造商進行減排投入的社會福利遠遠大于制造商自身利潤,再加上投入行為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政府會通過補貼策略支持制造商進行研發投入行為。對制造商而言,獲得補貼是為了平衡研發投入成本,達到利潤最大化;對政府而言,進行補貼是為了達到社會福利最大化。無論是投入補貼還是產量補貼,都能有效地使兩制造商加大投入,并增加其利潤。同時,在補貼方式的選擇上,通過分析技術溢出率和產品差異性,合理制定政府補貼率,選擇更為有效的補貼方式,在保證制造商利潤的同時,可以有效地提高社會福利,提高市場減排研發投入,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五、算例分析

為了驗證模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本文使用Matlab作為算例分析的工具,對加拿大境內的通用和福特兩家汽車制造商進行調查分析,并通過數值仿真來求解不同補貼模式下的兩汽車制造商的最優決策和政府的最優補貼率,分析技術溢出和產品差異的變化對決策變量和社會總福利的影響,并比較不同政府補貼策略下最優補貼率隨技術溢出和產品差異的變化情況。根據調查發現,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偏好的比例大約為總數的1/3以上,且經過減排技術改進后的汽車排放所減少的COx、NOx約為1/20左右。鑒于此,假設ε=3、θ=005。具體分析主要集中于,技術溢出和產品差異的變化對雙寡頭制造商決策和政府最優補貼率的影響。為研究參數變化對決策的影響,根據技術溢出和產品差異程度分為高、中、低不同情況進行比較,所以取ρ=01、05、09,σ=01、05、09進行分析。

(一)技術溢出和產品差異對制造商產量和價格的影響

根據前文模型,可求解出不同政府補貼策略下制造商的均衡產量、產品價格,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1)在無政府補貼策略下,產品差異性與制造商的均衡產量和產品價格成負相關關系。這是因為,隨著產品差異性增強,使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從而使得制造商不得不采取減少產量降低價格。而技術溢出率與制造商的均衡產量成正相關關系,與產品價格保持不相關。這是因為,隨著技術溢出率增強,使得其他制造商減排投入對于在位制造商而言可以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但對產品價格無直接影響。(2)當產品差異性增強時,投入補貼策略下的制造商產量增加,單位產品價格均降低;而產量補貼下的制造商產量和單位產品價格均降低。當技術溢出率增強時,投入補貼策略下的制造商產量增加,單位產品價格不變;而產量補貼下的制造商產量增加,單位產品價格降低。同時,當產品差異性較弱技術溢出率較強時,投入補貼的產量低于產量補貼的產量;但產量補貼的單位產品價格始終低于投入補貼的價格。這是因為,政府進行投入補貼策略時,主要是刺激制造商的減排研發活動從而提高其積極性;而政府進行產量補貼策略時,主要集中于制造商生產產量。雖然不同的政府補貼策略對制造商都能帶來好處,但產量補貼策略是對制造商生產行為的補貼策略,并未對制造商減排投入產生明顯效果,而投入補貼是對制造商研發行為的補貼策略,主要將補貼轉移到環境效用中。

(二)技術溢出和產品差異對制造商利潤和社會總福利的影響

根據前文模型,可求解出政府不同補貼策略情形下制造商利潤及社會總福利,計算結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1)無論政府對制造商的減排投入補貼還是生產產量補貼,均能增加制造商利潤并提高社會總福利。但是,產量補貼策略下的制造商利潤總低于投入補貼策略下的制造商利潤;同時,當技術外溢率和產品差異性均較小時,產量補貼策略下的社會總福利高于投入補貼策略下的社會總福利。這是因為,政府對產量補貼僅僅是改善制造商生產活動的補貼,不僅不利于制造商加大減排投入力度,甚至會出現制造商隱利提高,降低其減排研發的積極性。(2)在技術溢出率和產品差異性變化下,社會總福利的變化與制造商利潤的變化趨勢相似。因此,無論何種決策情況下,制造商利潤和社會總福利依然是隨著技術溢出率的增強而提高,隨著產品差異性的增加而降低。同時,當技術外溢率較強產品差異性較弱,亦或是技術外溢率較弱產品差異性較強時,投入補貼策略相較于產量補貼策略更有效。這是因為,在強調技術溢出率和產品差異性條件下,政府對制造商產量補貼往往是次優策略,實際上相當于將消費者剩余通過產量補貼再分配給了生產者,從而導致局部資源錯配。

對制造商進行產量補貼時,政府的補貼支出相對于減排投入補貼往往更多,同時還會造成消費者剩余轉化為生產者剩余,從而導致企業得到更多的隱藏福利。

(三)技術溢出率和產品差異性對減排研發投入的影響

在兩種政府補貼策略下,通過分析技術溢出率和產品差異性對兩制造商減排研發投入的影響,如圖1所示。制造商減排研發投入與技術溢出率呈正相關關系,與產品差異性呈負相關關系。同時,產量補貼策略下的研發投入最大,投入補貼策略下的研發投入次之,無政府補貼策略下的研發投入最低。隨著技術溢出率的增強,制造商的減排研發投入增加,而減排研發投入作為社會公共品的特征就越強,政府作為社會公共利益的代表,需要提供更高補貼率對制造商減排研發行為進行彌補,保證社會總福利實現最大化,從而反過來更加刺激制造商減排研發投入。而隨著產品差異性的增強,兩制造商的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而減排研發投入并沒有起到顯著提高自身利潤和社會福利的效果,政府需要通過其他財稅手段調整市場,對雙寡頭制造商進行,引導帶動更多的減排研發投入。

(四)技術溢出率和產品差異性對消費者偏好的影響

在兩種政府補貼策略下,通過分析技術溢出率和產品差異性對消費者偏好的影響,如圖2所示。消費者碳偏好與技術溢出率的變化趨勢相似,與產品差異性的變化趨勢相反,且技術溢出率對消費者碳偏好的影響強于產品差異性。也就是說,隨著技術溢出率的增強,消費者碳偏好也同時增加;而隨著產品差異性的增強,消費者碳偏好卻降低。同時,當技術溢出率較小、產品差異性較大時,投入補貼策略對消費者碳偏好影響程度弱于產量補貼策略;而其他條件下,投入補貼策略對消費者碳偏好影響程度于產量補貼策略。這是因為,當技術溢出率較小、產品差異性較大時,兩制造商都很難利用“搭便車”現象提高自身利潤,而市場競爭程度很激烈,政府通過產量補貼能夠更為直接地刺激兩制造商加大研發投入,從而提高兩制造商利潤和社會福利。

(五)技術溢出率和產品差異性對政府補貼率的影響

在兩種政府補貼策略下,通過分析技術溢出率和產品差異性對政府最優補貼率的影響,如圖3和圖4所示。兩種政府補貼策略下的最優補貼率,與技術溢出率和產品差異性的變化是不同的。在投入補貼策略下,無論產品差異性如何變化均衡補貼率與投入溢出率呈正相關,隨著投入溢出率的增強而提高;而當技術溢出率較低時均衡補貼率與產品差異性呈負相關,當技術溢出率較高時均衡補貼率與產品差異性呈正相關。在產量補貼策略下,均衡補貼率與技術溢出率呈“U”型,即隨技術溢出率的增強先減少后增加;而均衡補貼率與產品差異性呈負相關,隨著產品差異性的增強而降低。

六、結論

本文基于技術溢出率和產品差異性,構建三階段政府與雙寡頭制造商的博弈模型,求解制造商最優生產產量和減排投入以及政府最優補貼率,并通過理論分析和模型推演對比三種補貼情景下的制造商利潤和社會福利差異。算例證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第一,不論政府采取減排研發投入補貼還是生產產量補貼策略,在短期內均能刺激制造商加大減排研發投入,從而增加制造商利潤以及社會總福利。所以,政府應該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通過對雙寡頭制造商制定切實可行的補貼策略,推動減排研發技術的進步,實現社會總福利的帕累托改進。

第二,在政府以最大化社會總福利的目的下,投入補貼策略的均衡補貼率與技術溢出率呈正相關性關系,而與產品差異性不確定;產量補貼策略的均衡補貼率與技術溢出率呈“U”型關系,在技術溢出率較小或較大時補貼率較高,而與產品差異性呈負相關關系。所以,在差異化產品市場競爭中,政府應加強對減排研發投入的保護。

第三,消費者碳偏好與技術溢出率的變化趨勢相似,與產品差異性的變化趨勢相反,且技術溢出率對消費者碳偏好的影響強于產品差異性。隨著技術溢出率的增強,消費者碳偏好也同時增加;而隨著產品差異性的增強,消費者碳偏好卻降低。同時,當技術溢出率較小、產品差異性較大時,投入補貼策略對消費者碳偏好影響程度弱于產量補貼策略;而其他條件下,投入補貼策略對消費者碳偏好影響程度強于產量補貼策略。

后續研究可以關注以下問題:第一,討論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的雙寡頭制造商的決策問題,分析政府應選擇何種補貼方式;第二,基于技術溢出和產品差異,研究供應鏈的研發投入決策,分析供應鏈系統如何影響政府補貼策略。

注釋:

①證明:對兩制造商的均衡利潤、減排投入和產量分別求技術溢出率ρ的一階偏導,得πNSiρ=

ε41+ρ2-σ4-σ+2ρ2σ2-5σ+6-2ρ2σ4-σ82-σ22+σ4、qNSiρ=ε41+ρ26-σ-4ρσ82-σ2+σ3、INSiρ=ε41+ρ4-2σ1+3ρ+ρσ21+2ρ82-σ22+σ4。由于00,即均衡利潤、產量和減排投入是技術溢出率的單調遞增函數,隨著ρ的增強而逐漸增加。證畢。

②證明:對兩制造商的均衡利潤、減排投入和產量分別求產品差異性σ的一階偏導,得πNSiσ=ε41+ρ23+51-σ2+ρ41-σ3-2σ-σ21+2σ+2ρ21+1-σ34-2+σ32+σ5、qNSiσ=-ε41+ρ341-σ2+ρ+3ρ2σ82-σ22+σ4、INSiσ=-2-ρσ1+ρ21+ρ2-σ-σ1-ρσ42-σ32+σ5。由于0

③證明:對不同補貼策略下的政府最優投入補貼率和產量補貼率,分別求碳減排對θ和ε的一階偏導,有s*θ=-16εθ1+ρ2-ρσ2+σ22-σε23+σ1+ρ2+4θ2+σ2、g*θ=22-σ2+σ2ε21+ρ2-ρσ、s*ε=8ε21+ρ2-ρσ2+σ22-σε23+σ1+ρ2+4θ2+σ2、g*ε=-4θ2-σ2+σ2ε21+ρ2-ρσ。根據假設條件可知,s*θ0、s*ε>0、g*ε

參考文獻:

[1]Porter M. America′s green strategy[J].Scientific American, 1991,264(4): 1-5.

[2]Geffen C, Rothenberg S. Suppliers and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 Production Management, 2000, 20(1): 166-186.

[3]曹柬,吳曉波,周根貴. 基于產品效用異質性的綠色供應鏈協調策略[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1, 17(6): 1279-1286.

[4]Aspremont′s C, Jacquemin A. Cooperative and non-cooperative R&D in duopoly with spillovers[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8,78(5): 1133-1137.

[5]Gianluca F, Gianmaria M. Irreversible investment and R&D spillovers in a dynamic duopoly[J].Journal of Economic Dynamics and Control, 2011,35: 1061-1090.

篇(3)

創新制度

消除人口壓力

創新“1+X”制度。近年來,印江自治縣創新實施成才、致富、保障、健康、法律援助等利益導向的“五大工程”,調動了全縣廣大群眾執行計劃生育的熱情。2012年以來,全縣新增農村獨生子女戶296戶、雙女絕育戶266戶;建立以民政、公安、衛生、教育、統計、人口計生等6個部門為主的人口信息共享通報制度。目前已交換信息9次,匯總3次,督促無措育齡群眾落實結扎84例、上環21例;開展行政執法“村村動”活動,對多年積累的2031戶違法生育對象進行全面摸底,對1024戶進行調查取證并下達征收決定。加強計生維穩排查工作,積極化解積案和各類矛盾糾紛,全年無惡性案件和群體性上訪事件。

建立鄉村干部“一崗雙責”制度。印江自治縣對鄉鎮聯系領導、包村干部、村干部、計生專干、人口組長的人口計生工作職責進行細化明確,嚴格落實責任追究。2012年全縣已開展月檢查9次,季考核3次,重點督查5次,對工作懈怠的干部落實責任追究368人次,扣罰效能工資4.79萬元;建立住院分娩、同步落實絕育手術制度;明確縣級衛生醫療機構住院分娩同步落實絕育手術。2012年縣級醫療機構共落實剖宮產263例,除21例因特殊原因外,同步落實絕育手術220例,占住院分娩數的90.91%;出臺計生技術服務人員獎勵辦法;明確縣、鄉技術骨干幫帶出能獨立完成結扎手術技術人員的,每帶1人獎勵5000元,學員獎勵3000元。

加強計生隊伍建設。近年來,印江自治縣增設縣人口計生執法大隊、縣人口計生信息中心、人口計生宣傳教育中心,增加人員編制36人并對工作業績突出的計生干部進行優先提拔。同時,提高計生干部報酬。新增224萬元提高村干部報酬,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其中,村支書、村主任從每月700元提至900元,計生專干從每月500元至800元,委員從每月500元提至720元,人口組長從每年360元提至480元。

三建議

推動全省人口計生工作

篇(4)

1、繼續加強排污申報工作,對轄區內一切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規定進行排污申報,按照不同的企業類型及實際情況進行分類申報登記,經審核對企業不符合要求、錯報、漏報、慌報的責成其限期重報或補報,審核符合要求的予以建檔。

2、繼續加強落實排污費征收工作,根據計算確定排污費收額,向排污者送達《排污費繳納通知單》,做到嚴格規范排污費征收程序,保證排污費全面、足額征收,確保排污費征收工作堅持公開、公正、依法、規范、廉潔原則。

3、繼續加強對企業環保設施運行情況監管力度,特別對重點污染企業加強日常監管,對未配套完善環保治理設施的企業要下達限期完善配套,對設施未能正常運行且超標排放的,依法下達限期治理并給予處罰。

4、對轄區內的無證照和非法排污企業要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對無證照中小餐館要依照(區政府政綜[]99號)文通過鎮、街政府和區衛生局牽頭進行取締關閉,無證照企業和違法排污企業繼續通過環保專項行動采取斷電行為予以關閉取締。

5、繼續落實飲用水源保護區長效管理機制,加強日常巡查力度,取締飲用水源地范圍內所有排污口。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及時清理垃圾等會造成水源污染的物體。

6、做好環境污染突發事故應急演練工作,做到發生事故及時趕往現場,及時展開救急工作。

7、進一步加強環保件查處工作,要認真查處限時辦結反饋并加強事后監管工作,對下達的整改措施要督促到位,防止重復投訴。對了重復投訴的難點問題要認真分析原因,逐件落實,限期解決,決不能敷衍應付,也不能久拖不辦,更不能因處理不當激化矛盾導致群眾事件發生。件查處、反饋率要達到100%。

二、認真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

應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和主要污染物控制性指標的落實,對新增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的建設項目要嚴格控制,認真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制度,加快建設項目環保設施“三同時”驗收工作,確保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執行率達到100%。

三、認真抓好轄區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

加大力度推進“禁煤”工作進度,督促各鎮街及區直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省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一崗雙責”暫行規定》(政[]1號文件要求,按照區長環保目標責任書的要求,完成各自承擔的禁煤任務。繼續協調相關職能部門,盡快完成禁煤試點工作后進一步推廣。

四、全面完成區長環保目標責任書工作任務

根據《關于轉發省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一崗雙責”暫行規定實施意見的通知》(政綜[]97號)、《關于轉發市貫徹省環境保護監督管理“一崗雙責”暫行規定實施意見的通知》(政綜[]98號)和《關于下達年江流域(段)水環境綜合整治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的通知》(政綜[]96號),繼續抓好江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認真抓好轄區內畜禽養殖場搬遷工作,抓好工業企業污染治理工作,繼續開展造紙行業、電鍍行業整頓治理工作。

五、繼續深入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工作

通過復檢“綠色學校”、“綠色社區”來鞏固提高創建成果,確保環保宣傳陣地充分發揮作用,促進居民提高環保意識。

六、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工作

篇(5)

一、工作思路上抓住三個源頭。一是抓住決策源頭防矛盾,二是抓住熱點源頭疏矛盾,三是抓住教育源頭減矛盾。當前出現的人民內部矛盾和社會主要矛盾都有著深刻復雜的原因,涉及范圍廣泛,是各種矛盾因素相互作用的必然結果。因此,該司法所為從根本上做好預防、調處、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工作,把此項工作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開展,著眼全局、抓好源頭、綜合治理。

二、工作方法上落實三個轉變。一是變上訪為下訪,二是變等訪為找訪,三是變固定調解庭為流動調解庭。該司法所改變被動坐等群眾找上門的工作局面,主動進位、深入基層,及時預防和發現問題苗頭,盡快調處和解決矛盾糾紛。同時,建立實施“領導包片、部門包線、基層包村”的長效工作機制,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各有所管、各負其責。

篇(6)

(一)建管并重,抓實主要污染物減排。按照《市“十一五”主要污染總量削減實施方案》要求,我市年主要污染物總量削減的目標為:so2控制在17741.5噸以內,比年削減20%;cod控制在204.2噸以內,比年削減20%;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年平均值達到0.10毫克/立方米,實現年市區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為實現減排目標,一方面,加快減排工程建設,我局在調查研究、考察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實施了“2鐵、1焦、3水、粉塵”共12項減排工程,即:2家鋼鐵企業燒結機脫硫工程;通寶焦化焦爐煤氣脫硫工程;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及天煜、寶燁2家焦化企業廢水處理改造工程;文豐等家鋼鐵企業粉塵治理工程。通過落實責任、強化調度、資金幫扶等措施,截至目前,各項減排工程進展順利:、2家鋼鐵企業燒結機脫硫工程已完成,正在試運行。污水處理廠已完成設計,正在招標,預計月底開工建設,月底可完成;天煜、寶燁兩家焦化企業廢水處理改造工程已完成,并進行了驗收監測,預計月底可通過驗收。家企業粉塵治理工程中,文豐鋼鐵除塵器改造工程、頂峰熱電和云寧矸石電廠原料場地擋風抑塵墻工程已經完成;新金鋼鐵原料場地擋風抑塵墻工程一期已完成,二期預計月底可完成;明芳、鑫匯兩家鋼鐵擋風抑塵墻工程正在施工,預計月底可完成。另一方面,強化對治理設施監管。認真開展治理設施運行管理年活動。把保障重點部位治理設施正常運行作為重中之重。制定了燒結機脫硫工程、污水處理廠專項檢查辦法,明確檢點,明確檢查時間,明確獎懲措施。把建設在線監測平臺作為保障治污設施運行的重要抓手,全額安排資金,協調有關力量,加快平臺建設。預計月底完成平臺建設,實現三級聯網并控。把落實責任作為保證治污設施運行的有力保障。所有執法人員對口分包一家企業,該企業的項目審批、污染治理、治理設施運行等全部納入管理范圍,并實行臺帳式管理。要求每周至少下企業兩天,對工作不力,敷衍塞責者年終取消一切評先資格。加強督導檢查。局再次創業領導小組定期不定期開展督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由于措施得力,全市脫硫工程運行管理得到了規范,運行率、達標排放率明顯提高。

(二)多措并舉,大力改善環境質量。在大氣環境治理上,按照多措并舉、標本兼治的指導思想,加大投入、強化整治,收到了明顯成效。繼續深入實施“藍天工程”。對列入年度治理計劃的50家企業、143個治理項目,通過采取檢查督導等一系列措施,目前進展順利,43項已經完成,其他正在按計劃推進。開展了大氣質量攻堅活動。將城市規劃區及以外5公里范圍確定為環境保護重點監管區,對監管區內5的23家重點企業加強監管,實行環境質量強制達標;加強燃煤鍋爐整治,全市44家、50臺鍋爐目前已下達治理計劃;加強運輸散裝物料車輛和道路清掃,防止無組織揚塵污染;實施強制清潔生產審核,從源頭上節約資源、從生產的全過程削減污染。截止目前,我市主城區好于二級天數14天。在水環境治理上,一方面加強了洺河流域綜合治理,嚴禁在洺河沿岸新建水污染的建設項目;強化沿岸現有企業治理尤其是洗選企業的治理;督促有關單位加快城市管網改造和建設,確保城市污水全部進入污水處理廠。繼續把落實選礦業年檢制度作為洗選企業管理的主要手段,全市124家選廠,109家通過年檢,責令15家停產整治。經過監測,我市洺河出境斷面水質好于入境水質,達到了市的要求。另一方面,強化飲用水源地綜合整治,牽頭組織水利、工商、旅游等部門對飲用水源地進行了一次大檢查。在此基礎上,按照國家標準在我市飲用水源地設置警示標志2套。按規定進行飲用水源地水質監測,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保證全市人民喝上了干凈的水。

(三)嚴格執法,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一是認真落實環保第一審批權。將總量控制作為項目審批的“總閘門”,從嚴落實《環境影響評價法》、“三同時”制度及國家有關產業政策,嚴格環評審批、驗收,強化污染源頭控制。今年以來,共審批項目42個,驗收7個,否絕突破環境容量、不符合環保和產業政策要求新建項目5個,環保“三同時”執行率大中型項目100%,小型項目98%以上。

二是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實行嚴處。開展了鋼鐵行業、重點污染減排設施專項執法行動,共計出動執法車輛140輛(次),排查各類企業70家,立案查處企業環境違法行為22個,罰款50余萬元,有力打擊了各類環境違法行為。

三是化解糾紛,維護群眾環境權益。建立了24小時接訪制度、協調辦案制度、案件督查制度、舉報回訪制度,今年以來,共接待群眾舉報和案件57起,已辦結57起,沒有發生一起越級集體上訪。由于工作得力,環保工作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和表揚。

四是嚴厲打擊重污染小企業。結合鄉鎮和有關部門,在全面細致排查摸底重污染小企業的基礎上,嚴格按照“斷水斷電、拆除設備、清理場地”的標準,取締小選廠、小化工等違法企業80余家,有力遏制了重污染小企業的反彈勢頭。五是強化排污費征收,今年以來,認真總結以往排污費征收經驗,以減少污染物排放為目標,以提高征收比例為重點,以拓展征收范圍為切入點,以規范排污費征收管理為突破口,強化排污費征收。截至目前,共計征收排污費2200萬元。

(四)抓實基礎,為開展環保工作提供強大動力。一是充分發揮電視、報紙新聞輿論作用,對環境治理先進企業和落后企業予以表揚和曝光。二是加大環保宣傳力度,增強公眾的環境意識。在.5世界環境日前夕,開展了環保街頭宣傳活動,發放宣傳材料2萬余張,在《武安報》開辟專欄宣傳環保法律法規,在新世紀大屏幕上反復播放環保專題片,受教育逾2萬人。三是大力開展綠色單位創建,上半年共有2家庭院、2家飯店、1個小區、3所學校、3個家庭被市命名為綠色單位。四是認真承辦人大建議、政協提案。我局共收到人大建議8件,政協提案9件。通過落實責任,認真辦理,所有人大議案、政協提案全部辦結,答復率、走訪率、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滿意率均為100%。

(五)轉變作風,為全市經濟建設助推添力。一是加強執法隊伍理論建設。牢固樹立抓好治污減排就是發展經濟的理念,加強政治理論教育和業務能力培訓,強化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落實了政務公開制度,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努力打造一支團結奮進、業務精良、作風端正、紀律嚴明的環保鐵軍。二是執法隊伍作風建設。鼓勵干部職工在其位謀其政,干好自己一份事,敬業愛崗,為民服務。堅持機關不定期查崗、每周五學習制度;堅持請銷假制度。對遲到早退、無故離崗的,一經查實,從嚴處罰。三是強化機關制度建設。建立了科室工作月報制度。局工作每月有要點,每項有計劃,每月底有小結。形成安排、實施、小結、反饋的工作流程,促使機關工作科學化、規范化。特別是對再次創業,我們實行半月一調度,及時掌握工作進度,解決存在問題,提出下一步思路。以簡化審批程序為根本,為全市再次創業助推添力。簡化辦事環節、縮短審批時限。按照能減就減盡量減的原則,將審批時間進一步縮短,其中:環境影響報告書由原來的0個工作日,縮短為10個工作日;環境影響報告表由原來的30個工作日,縮短為3個工作日;環境影響登記表由原來的15個工作日,縮短為1個工作日。我局13項行政許可和服務事項全部進駐大廳,“七公開”內容全部在市報公布。對來窗口辦理業主的采取“一次性”告知,材料齊全一次性辦結。

二、存在問題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環保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環保工作存在的問題很多。一是減排的壓力仍然很大。盡管近年來我市的污染物排放量大幅下降,但受歷史形成的產業和能源結構偏重等重要原因,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總量仍然偏大。隨著近期全市的經濟形勢的好轉,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將隨之增加,既要削減存量,又要控制增量,稍有放松就可能出現反彈。二是環境監管的難度加大。近年來,隨著各項減排工程的深入推進,污水處理廠、燒結機脫硫大部分已完成。但仍有部分企業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甚至違法排污,一些已淘汰的鋼鐵、焦化、建材等落后產能、“三小企業”有可能死灰復燃,加大了我們監管的壓力。三是我市產業結構偏重、城市布局不當的問題在近期內不可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國道穿城、污染企業圍城”的現狀極大制約著城區空氣質量的進一步改善,在全市“雙三十”縣市中,我市城區空氣質量長期處于中下游,直接影響省節能減排“雙三十”任務的全面完成。四是環保執法力量相對不足。我市企業點多面廣,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增強,環保工作越來越多,本不寬裕的環保執法力量更為捉襟見肘,制約著環保工作的更好更快發展。

三、下半年工作謀劃今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完成“雙三十”節能減排任務的收官年、決勝年、交賬年。我們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突出重點環節,堅持綜合施治,構建長效機制,充分發揮環境保護在調整產業結構中重要作用,加快環境質量的改善。

(一)強力削減主要污染物排放。一是保障減排工程的正常運行。以開展“治理設施管理年”活動為契機,強化對治理設施運行的監管,特別是脫硫工程、污水處理廠運行的監管。嚴厲落實各項專項監管措施,健全完善治理設施管理臺帳,加大處罰力度,力促治理設施的穩定運行。二是完善管理減排。扎實推進在線監測平臺建設,力爭及早投入正常使用。充分發揮總量控制在減排工作中的調節和撬動作用,嚴格新增主要污染物建設項目的審批,不符合要求的建設項目堅決不批。三是落實結構減排。督促有關部門按照產業政策要求,督促淘汰全市鋼鐵、焦化、建材等行業的落后產能。

篇(7)

我國國際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紀90年代,除個別年份外,呈現出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雙順差”。特別是21世紀以來,雙順差規模出現迅速擴大的趨勢。正是由于這種國際收支雙順差所引起的外匯儲備的過快增長,導致了我國目前一段時間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是對沖銀行體系過多的流動性。近兩年來,我國國際收支失衡日益引起國內外相關學者的關注。

一、近幾年我國國際收支的現狀

根據國家外匯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由于貨物貿易順差大幅度上升,2005年經常項目實現順差1608.18億美元,同比增長134.23%,占我國國際收支總體順差的比例上升為72%,主要是因為貨物貿易順差大幅上升。根據國際收支統計口徑,2005年我國貨物貿易順差1342億美元,增長128%。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629.64億美元,同比下降43.1%,原因主要是由于對外投資增長較快,“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由順差轉為逆差,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占2004年中國國際收支總體順差的比例下降至28%。2005年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的逆差分別為49億美元、40億美元。在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雙順差的推動下,外匯儲備增長2089.4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了22.6億美元,特別提款權增加0.05億美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儲備頭寸減少19億美元。2005年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達到8189億美元。“凈誤差與遺漏”出現在借方,為168億美元,相當于國際收支口徑下的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的1.21%,在國際公認5%的合理范圍以內。2005年,我國的國際收支交易總規模2.42萬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27%,占GDP比重進一步上升到109%。國家外匯局在《國際收支報告》中指出,這表明我國經濟對外開放度進一步擴大,與世界經濟的融合更加緊密,對外經濟運行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增強。

2005年,國家繼續運用貨幣、財政等政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加快經濟結構調整,進一步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金融體系改革取得進展,整體穩健性增強。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穩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積極發展外匯市場,放寬匯價管理。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逐步增強,外匯市場參與主體不斷擴大。

2006年,我國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對外開放邁上新的臺階,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穩步推進,匯率彈性提高。國際收支延續“雙順差”的格局,經常項目實現順差2498.66億美元,同比增長55.37%,其中出口11444.99億美元,進口8946.33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6.66%和20.45%。我國進出口的高速增長得益于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內國際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使得我國對外出口貿易形勢大好。在進口方面,我國進一步加強宏觀調控,進口需求穩步增長,使得我國進口持續快速發展。從整體數據來看,運輸是導致經常項目中的服務項目出現逆差的主要因素。其中收入210.15億美元,支出343.69億美元,逆差133.54億美元,與2005年運輸逆差63.32億美元相比,同比擴大70.22億美元。

從2003年到2007年經濟保持增長較快、效益較好、運行較穩的基本態勢,國際收支繼續保持“雙順差”的格局。國際收支順差式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在這幾年里,“雙順差”似乎已經成為我國國際收支的“慣例”。經常項目順差1629億美元,同比增長78%,較上年同期增幅提高了42個百分點。調整、對部分產品加征出口關稅等政策執行前搶先出口,貨物貿易順差進一步擴大。按國際收支統計口徑,貨物貿易出口5472億美元,進口4115億美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28%和18%;順差1357億美元,增長70%。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902億美元,同比增長132%,較上年增長1.3倍,改變了2006年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下降的局面。2007年上半年,外國來華直接投資流入627億美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4%。隨著國家“走出去”戰略的逐步實施,對外直接投資較快增長,2007年上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流出80億美元,增長21%。證券投資逆差4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44億美元。其中,我國對境外證券投資凈流出15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97億美元;我國從境外證券市場融資以及吸收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投資流入103億美元,比上年同期減少53億美元。按國際收支統計口徑,2007年上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80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非金融部門對外直接投資78億美元,增長21%;對外直接投資撤資清算匯回6億美元,增長142%;凈流出74億美元,增長17%。“雙順差”的國際收支特征使得我國外匯儲備進一步增長。截至2007年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13326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663億美元。持續的國際收支順差和較高的外匯儲備規模,有助于提升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并且增強防范金融風險的能力。

二、我國國際收支持續“雙順差”的原因

我國連續的、長期的、大幅度的經常項目和資本與金融項目的“雙順差”已明顯表現為經濟的外部失衡。這既有悖于傳統的國際收支結構理論,又是各國國際收支結構實踐中罕見的,其之所以能夠維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國內外經濟發展環境和國內特殊的管理體制與鼓勵政策,但其本身也潛伏著一定的風險,引發諸多矛盾和問題。這種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觀復雜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國際的原因,也有國內自身的原因。從國際上來看,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緊密聯系,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為了尋求更優化的資源配置,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產業和產品向國外的轉移。而我國為了適應國際形式的發展,日趨完善基礎設施和優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時不斷加大對外開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國具有廉價的勞動力成本,這些都使得我國逐漸成為國際制造產業轉移的一個主要目的地,連續數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時由于我國國內金融市場比較不發達,國內企業往往借助境外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從而增加了資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也促進出口的增長,1992年以來境外資本流入中國的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從國內來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國的持續大額順差。

(一)儲蓄率過高

我國經濟增長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儲蓄率過高。國內總儲蓄率在20世紀90年代平均為GDP的40%,在2004年上升至GDP的47%。盡管投資率在此期間也有所增長,但儲蓄快于投資的增長,擴大了經常帳戶順差。當前的儲蓄率和資本形成率無論與本國歷史平均相比還是與其他主要國家相比均處于高位。一般認為中國儲蓄率高主要是因為個人儲蓄欲望強烈,但更主要的是企業和政府的儲蓄率高,企業高儲蓄率帶來的投資增長效益較低并可能導致產能過剩。此外,國內儲蓄轉化為投資渠道不暢,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后,導致企業不得不更多地依賴自有儲蓄。

(二)加工貿易仍占主導地位

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勞動力密集、技術含量低的產業和領域,以加工貿易出口為主,而加工貿易出口方式與貿易出口數量的增加呈明顯正相關的關系。深入分析我國貿易結構可以發現,一般貿易及其他貿易實際上處于逆差狀態,持續攀升的貿易順差主要來源于加工貿易。加工貿易兩頭在外,無論是通過來料加工還是進料加工,最終產品一般銷往國外,在我國境內所形成的增值部分自然構成順差。因此,加工貿易的規模越大,相應的順差必然也越大。

(三)非對稱性的國際收支政策

長期以來,我國采取鼓勵出口和鼓勵外資流入的非對稱性國際收支政策。我國的國際收支雙順差是多年的“獎出限出”的傳統思想和對外資不加選擇的“超國民待遇”等經濟政策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資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導致資本項目凈流入大于凈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資的大量涌入不僅拉動了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而且加大了外資企業在我國出口中不斷增長的比重。

三、促進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的主要對策

我國目前的“雙順差”的國際收支結構與其基本國情是極不相稱的。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較為理想的國際收支結構應是:貿易項目逆差,經常項目保持平衡,資本項目下的順差。而目前的國際收支失衡、巨額的外匯儲備對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所產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國家提出“調投資、促消費、減順差”的政策導向,運用各種手段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一)降低我國過高的儲蓄率

貨幣政策的取向應當是貨幣供應收緊,利率水平提高,人民幣更大幅度有序升值。除了實行降低投資增速的行政措施之外,當前貨幣政策應當適度從緊,包括降低貨幣供應的增速和提高利率水平。央行應當繼續加息并提高法定準備金率控制流動性。同時,人民幣匯率應該更加靈敏地反映市場供求變化,更加富有彈性。這些政策措施都將有助于糾正內需和外需的不平衡。

(二)進行進出口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核心競爭力

篇(8)

中圖分類號:F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3月16日

一、研究背景

碳排放配額交易價格是碳市場運行的基礎,合理的一個現貨價格對于繁榮碳交易市場、有效促進碳減排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價格運行機制的分析、為政府確定排放配額供給量、供給分配方式、分配時機等政策設計提供參考;也為減排企業與投資機構,提供了投資決策信息,有利于碳交易市場的活躍與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決策者構建碳交易市場的風險預警機制,確保碳交易市場的平穩運行。

碳交易作為新的事物,且一直處于探索發展過程中,由于歐、美等國碳交易市場建設起步早,碳排放配額現貨價格波動比較頻繁。因此,學者們對歐美碳交易市場碳排放配額現貨交易價格與價格波動影響因素進行了大量的研究。Derek W.Bunn和Carlo Fezzi(2007)運用協整檢驗和向量誤差修正(VAR)模型,分析了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下,英國市場上的電、天然氣、碳價的每日現貨價格之間的相互關系。Rita Sousa等(2014)采用小波分析法,發現煤炭價格引導碳排放價格變動,碳排放價格引導電價變動,碳價波動與經濟發展一致。Alberola等(2008)等檢驗了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下試驗期(2005~2007)內二氧化碳排放權的現貨價格與工業生產部門之間的關系,通過分析部門生產指標和二氧化碳排放合規位置,指出EUA的價格變化不僅反映了能源價格、極端氣候事件,還反映了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下的三大生產部門(冶煉、造紙、鋼鐵)的工業經濟生產活動。Mansanet Bataller等(2011)研究發現次貸危機對第二階段 EUA價格影響不顯著,但對EUA與二級市場CER的價差具有顯著影響。相關研究還包括Rita Sousa等(2014)、Atsalakis(2016)、Luis A等(2016)。我國學者對國外碳交易下現貨價格的影響因素也做了不少的研究,如魏一鳴等(2008)采用協整理論研究了EU ETS碳價格和能源價格之間的長期和短期互動關系,發現能源價格與第一階段碳期貨的關系較弱,與第二階段碳期貨價格之間存在長期的均衡關系,并指出能源價格變化是推動第二階段碳價格變化的重要原因。王雙英等(2011)運用面板數據分析了碳交易的量和碳交易的價格和石油價格的關系,發現石油價格和碳交易的量和價格均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2011年,國家發改委決定把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等7個省市作為首批碳排放權交易試點。2013年6月,我國首個碳交易市場――深圳碳交易市場開始交易。隨后,上海、北京、廣州、天津、湖北等碳交易試點市場陸續開市。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上宣布:“2017年中國開始實行全國碳交易市場”。因此,為了促進我國碳交易市場體系的平穩發展,應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市場體系。本文將以我國碳交易試點地區的配額交易價格為研究樣本,實證分析其價格運行影響因素,以使對我國碳交易市場的價格運行機制有更深入的認識。

二、碳交易現貨價格影響因素分析

影響碳排放配額現貨交易價格的因素與機理非常復雜,但總體來說,有供給與需求兩方面的因素。供給因素主要包括配額政策(配額數量、分配方式、跨期儲備制度等)、碳減排技術、碳稅政策、其他減排履約機制項目供給情況等。需求因素主要包括經濟發展水平、能源價格水平、金融市場以及氣候等。

(一)供給方面因素

1、配額政策因素。一級市場上的配額供給情況與供給方式將對二級市場上的交易價格高低與波動起著決定的作用。如政府當期發放的配額總量,當期核證減排量的供給、政府配額存儲池中的數量、配額的分配方式(免費、出售、混合)等因素,都將對二級市場交易價格的形成與波動產生顯著的影響。

2、碳減排技術因素。碳減排技術會影響企業的減排成本,當企業面臨比較高的減排成本時,可能就會選擇在碳排放交易市場中購買碳排放權;當企業減排技術成熟,可有效地降低成本時,企業將減少碳交易市場碳排放權的購買,相應影響碳排放權的交易價格。

3、碳稅政策因素。碳稅政策作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和促進節能減排的有效政策工具,其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效果已在許多國家被實踐。碳稅政策的實施加大了排放企業的生產成本,勢必對排放企業的減排技術、產量有一定的影響,進而影響其排放量,并進一步影響對碳市場交易價格的影響。

4、其他減排履約機制項目供給情況。《京都議定書》包括了國際碳排放貿易(IET)、聯合履行機制(JI)、清潔發展機制(CDM)等減排機制,在JI與CDM機制下,減排項目的數量,開發減排項目的技術將對碳配額交易市場的供給關系產生一定影響,從而影響配額交易市場的交易價格。

篇(9)

__作為傳統工業城市,污染減排是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倒逼杠桿。“十一五”前兩年由于多種原因,我市成為全省唯一未完成兩項污染減排任務的市,欠賬居全省之最,省環保局對推進__減排工作高度重視。針對__減排嚴峻形勢,市委、市政府將污染減排工作作為加強環境保護的“牛鼻子”來抓,堅持科學治污、鐵腕治污,并明確提出了“讓達不到節能減排要求的增量項目進不來,讓不重視節能減排治理的存量企業立不了足,對完不成減排任務的縣(市)區堅決實行一票否決”,而且經常調度減排項目,為完成我市污染減排任務提供堅強保障。

但由于歷史欠帳太多,加之總量控制目標過低、排放強度居全省之首,污染減排工作任務仍異常艱巨,完成“十一五”目標的壓力很大,“十一五”后兩年污染減排形勢異常嚴峻。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沒有設立專門機構和人員負責污染減排工作,工作缺乏連續性,環境統計與總量控制脫節,對上爭取和銜接不夠,致使環境統計數據失真,總量控制目標過低,污染減排形勢十分嚴峻。主要存在以下現狀:

(一)上報基數虛高。20__-20__年我市環境統計數字明顯失真。環統顯示:cod排放量從20__年的38937噸猛增到20__年的60103噸,凈增21166噸;

so2排放量從20__年的23458噸猛增到20__年的39607噸,凈增16149噸,兩項均不符合環統數據每年相差10%以內的要求。如,根據實測,從20__年到20__年,__石化cod實際排放量年均僅為728.4噸,而20__年環統數字15740噸,為實際排放量21.6倍。

(二)排放強度過大。由于20__年的上報基數虛高,測算得出:工業cod排放強度為52.37噸/億元gdp,為全省(25.

7噸/億元gdp)的兩倍多,我市城鎮人口cod排放強度高居101克/每人每天;so2排放強度為10公斤/噸煤,為全省(6.9公斤/噸煤)之首。由于考核方法是:當年度的cod排放增量,是將排放強度分別乘以當年新增的gdp和人口增長數;

so2排放增量,是將排放強度乘以新增的燃煤量。因此,排放強度越大,增量減排壓力越大。

(三)so2總量指標過低。我市so2減排目標是,從20__年39600噸減到20__年22900噸,減排率為42%,是全省平均減排率4%的10倍多,完成“十一五”污染減排目標異常困難。壓力更大的是,由于對上爭取和銜接不夠,20__年省環保局下達給我市20__年so2總量指標僅為2.29萬噸,其中1.29萬噸分配給電力行業(皖江電力、石化熱電),全市非電及生活so2總量控制目標只有1萬噸,只占全省1/30。從市政府下達給各縣(市)區總量指標可以看出,有的地方只分配到so2總量指標70—80噸,嚴重困擾項目的申報。

為了完成20__年的減排任務,市環保局領導親自坐鎮,精心部署,在各單位各部門全力支持配合下,舉全局之力,強力推進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局就全市的減排工作,專題向市人大、市政協、市派進行了匯報,省人大副主任、省政協副主席分別帶隊對我市的減排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在我局的努力下,大觀區政府、市人行、銀監分局及各商業銀行召開了__減排工作座談會,并多次向省政府、省環保局有關領導進行專題匯報,向環保部匯報我市污染減排工作的重大舉措及目前存在的一些客觀困難。20__年12月8日至9日,環保部總量司劉炳江副司長一行親自來我市,對20__年的減排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就20__年的減排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肯定。今年,市環保局共安排減排項目99個,其中cod

削減項目37個,so2削減項目62個,減排項目申報數量為全省最多。20__年上半年,__省17個地市中僅有6個城市完成減排任務,__為其中之一。20__年1月9日至10日,環保部專家組來__,對我市20__年的減排項目進行了全面的核查,充分肯定了我市20__年的減排任務。20__年,全市cod、so2排放總量首次實現雙下降,首次完成了年度減排目標任務。

二、污染減排工作問題和困難

污染減排工作政策剛性約束越來越強,既有期內目標的總量控制,又有年度任務的嚴格考核。雖然完成了20__年污染減排任務,但是,我市減排工作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和困難,主要表現在:

(一)思想認識偏差。主要有:一是思想上重視不夠,主觀認為污染減排

是環保部門的事情。二是由于環保職能部門宣傳和匯報不夠,多數對國務院批轉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監測、考核三個辦法的內容沒有系統學習研究,沒有認識到考核給我市帶來的嚴峻減排形勢。三是規避檢查的情況比較普遍。從3月下旬國家環保部華東督察中心來我市督查看,一些地方仍然熱衷于違規環評,熱衷于應付檢查,甚至幫助排放不達標的所轄企業逃避檢查。有些企業被查出問題后,甚至態度蠻橫,對抗執法。在4月1日召開的全省環保工作會議上,就通報了我市個別地方幫助企業胡弄檢查組的情況。這些不得不引起高度警覺。

(二)責任落實不力。市委、市政府對節能減排工作十分重視,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多次聽取匯報,朱書記專門在工業振興大會上,提出了“堅持科學治污、鐵腕治污”,“讓達不到節能減排要求的增量項目進不來,讓不重視節能減排治理的存量企業立不了足”。但是多數地方對如何實現“十一五”減排目標和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尚沒有完整的計劃安排和具體的工作部署。一是缺乏必要的責任落實,有減排指標設定,而無相應的落實到具體企業和工程的跟進措施。二是缺乏完成“十一五”減排目標的通盤考慮,針對

“十一五”前兩年留下的減排欠賬,尚未形成補欠的具體推進方案。三是缺乏系統的工作部署。20__年各縣(市)區上報減排項目76個,都是環保部門的自行上報,多數地方沒有召開專門會議研究,節能減排工作缺乏具體部署和強有力的落實措施。節能減排作為“四個一票否決”的工作,各縣(市)區還沒有像抓計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黨風廉政建設那樣抓節能減排。

(三)減排措施不硬。嚴格的考核決定了完成減排任務,必須靠過細的工作、過硬的措施。目前的問題在于:一是工程減排缺乏項目和資金支撐。我市在手的污染治理項目數量過少,缺少資金支撐。8縣(市)至今仍無縣城污水處理廠,離省政府設定的70%縣城有污水處理廠的“十一五”目標存在很大差距。城東污水處理廠自20__年3月投入試運行以來,由于排污管網不配套(進水的cod濃度低、污泥產生量少、檢查用電量、排水口在線監測等),無法辦理環保竣工驗收,國家總量辦在核查中對我市城東污水處理廠20__年的工程減排量不予認定。二是結構減排難以確認。結構減排必須有政府相關部門權威的破產、關停正式文件及相關停水、斷電以及吊銷營業執照相關證明,但由于難以及時取得相關證明,致使一些實際結構減排項目沒有得到國家認可。如__華邦特種紙業有限公司于20__年4月全部停產,但由于相關部門不愿提供證明材料,認定手續不齊全,致使該企業20__年實際形成的cod和so2的削減量,也沒有得到認可。三是管理減排難以到位。由于多數企業仍局限于達標排放,在沒有政策的激勵和制度的強力約束下,企業投入資金推進管理減排的積極性不高。由于排污設施運轉需要成本,加之在線聯網監測設施不配套,仍有一些企業存在偷排和漏排行為。

(四)執法環境不優。主要存在以下三個方面問題。一是項目準入。新上的項目能否得到環保準入,主要依據和程序是:①產業政策的導向,②區域規劃的要求,③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分類管理名錄》,決定屬于哪一級審批,④要有資質的環評單位進行的環評(根據監測勘察)形成環評文書,⑤組織專家召開環評會議,⑥是否有總量指標,決定能否進行審批。二是建設驗收。主要內容是“三同時”建設,即主體項目與治污設施建設必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運行。項目竣工后,①企業向環保部門提出試生產申請,批復后可投入試生產,不超過三個月,特殊情況可以延長;②試生產期間企業委托有資質的監測部門進行監測,并形成監測驗收申請報告;③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三同時”驗收,④到監察部門申報排污登記和許可證管理。三是執法監管。主要內容:①日常監管。根據項目準入和建設驗收的內容和程序進行監管,如環評和環評審批情況、“三同時”執行情況、治污設施運行情況、偷排漏排情況等;②環保專項行動。重點對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化工、造紙、煉鐵、飲水安全等環境違法行為進行查處,掛牌督辦(國家、省、市三級)區域限批、流域限批;③后督察工作。對掛牌督辦的企業,區域限批的地區,以及重大環境案件和嚴重違法地區進行后督察;④案件的查處。

(五)執法力量偏弱。環保執法內容具體、程序嚴密,不僅對單個違法企業處罰嚴格,而且影響全市的減排考核結果。由于執法力量偏弱和存在地方護短行為,致使一些企業違法排污、關停措施無法到位,被上級督查后,就會降低我市減排監察系數,考核時就會直接扣減我市的實際削減量,這又加大了減排壓力。如查處一次,監察系數就會降到0.8,查處兩次,就降到0.5。我局以我市每年cod減排任務6000噸計算,如果查處一次,就要多減排1200噸,這樣就要多投入5000—8000萬元。

(六)我市已被列入重點監管地區。由于:一是國家、省批轉的量大,今年1—3月,就受理上級批轉件40多件,全省第一;二是去年專項行動中有88家企業被責令限期整改,20多家實施停產治理,33家企業被省、市掛牌督辦;三是城區飲水源整治被掛牌督辦(今年底必須完成);四是年初核定,我市去年減排考核全省墊底。僅今年3月以來,國家和省就連續4次到我市檢查,迎檢工作壓力大、成本高。

三、意見與對策

污染減排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舉措,是環保工作的核心。針對我市目前面臨的污染減排嚴峻形勢和問題,提出如下建議對策:

第一,進一步提高科學發展意識,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要通過發展來解決經濟與環境保護問題,通過解決污染減排問題來促進發展,走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之路,始終把污染減排作為環保工作的核心、轉變發展方式的關鍵來抓,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實現減排工作的新突破,實現區域經濟可持續穩定的發展。

篇(10)

(一)加強制度建設。

1.堅持“實”字當頭,努力在“減”上求突破。大力推進關聯事項整合,實現并聯審批,對申請條件、申報方式、受理模式、審核程序、發證方式進行梳理細化,精簡材料、簡化環節、壓縮時限,推行“一件事”一體化辦理,實現“一件事一次性告知”。

2.堅持推動“好差評”制度治理全覆蓋,以群眾的滿意為目標。重點做好“好差評”,建立“服務好不好、群眾來評判”的監督考核體系,實現線上線下評議雙結合,企業群眾政府三主體考核,暢通企業群眾評價渠道,實現實名制、百分百差評整改落實。

(二)優化服務水平。

1.推進優質精準服務,真正做好優質“服務生”。深入企業走訪調研,主動送政策、送服務上門,依托12345市民服務熱線、“濟企通”服務企業云平臺訴求通道優化企業訴求快速響應機制,建立惠企政策歸口機制,統一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等服務,暢通反饋渠道,堅持“服務至上、質量第一”的宗旨,積極為企業出謀劃策,建立重點企業區級層面申訴協調機制,打通服務企業“最后一公里”。

2.推進高效便利服務,真正當好金牌“店小二”。(1)建立健全權責清單與政務服務事項管理動態化銜接工作機制,持續梳理公布“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等各類事項清單。(2)推廣使用“泉城辦”APP,開展云核查。(3)充分發揮“企業簡易注銷一窗通”平臺作用,實現企業注銷業務“一站式”辦理。

3.推進標準化“一窗受理”服務,切實做好專業“受理員”。(1)進一步優化服務大廳窗口設置,推進無差別“一窗受理”。加強工作人員標準化服務培訓,組建專業服務隊伍。(2)規范建設基層便民服務站,實現街道和村(社區)全覆蓋。推動自助服務區及“秒批秒辦”系統向有條件的街道、社區延伸,實現自助服務終端應設盡設。

4.全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有序開展雙招雙引工作。(1)加快推進產業項目落地,對省、市、區重點項目百分百跟蹤幫辦服務。今年轄區重點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轄區內確定7個重點建設項目全部復工。(2)加強企業服務隊伍專業化建設,做好企業“五員”,推進雙招雙引有序發展。

   (三)強化管理力度。

1.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全面推行信用承諾制,將申請人履約情況記入信用記錄。建立誠信企業“信易貸”綠色通道,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健全發起響應、信息推送、執行反饋協同工作機制。

2.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要圍繞政商關系,明確政商關系的“正面清單”,鼓勵推進政府工作人員對進一步優化街道營商環境、發揮自身優勢以商招商、加強溝通合作抱團發展等內容提出可行性建議和改進意見,營造“親商、愛商、重商、扶商”的濃厚氛圍。

二、存在的問題

(一)基層任務重,工作人員專業性不強。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任務重,由于上級相關的政策要求密集出臺,對一些涉及到新理念、新事物的任務,短時間內難以充分吸收,導致任務落實創新性不足、特色性不強。同時,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外行監督內行的問題,對于涉及行政審批事項的問題,個別人員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簡化工作的高效落實。

(二)地方財政收入受疫情影響較大。分析重點納稅企業,除部分電商等行業實現增幅外,其他行業企業均受疫情影響較大。納稅重點企業陽光100房地產公司、銀座振興街購物中心、幸福連城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等均受疫情影響嚴重。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推進雙招雙引工作。下一步街道將在引進和培育方面“兩手抓”,保障現有企業存續及業務開展的同時積極發掘億元以上新增企業,做好企業落地工作,實現轄區經濟不斷向上發展。對于有人才需求的企業積極對上匯報、聯系,盡最大努力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上一篇: 食品安全處理措施 下一篇: 能源動力與環境工程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色一区二区 | 专区日韩中文字幕97色伦 | 色综合久久六月婷婷中文字幕 | 亚洲九九影院在线 | 一本一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