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4 14:51: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經濟安全的內涵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安全和生產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兩大根本性問題。實現安全是人類最大的也是永恒的哲學命題。伴隨著世界安全運動的興起,人人渴望安全,國家治理安全,人類呼喚安全,世界共需安全。安全重視程度之高,安全談論之多,安全投入之大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但反過來思考,安全到底是什么?迄今為止恐怕人們對安全的認識和理解不是那么形象、完備和科學。以致于不管對安全作何定義,都很難包容一般意義上安全的內涵。
2安全的定義
為了獲得安全的原始含義,先從詞意和典故考慮,查閱了相關工具書,得到安全如下的描述:
(1)安全在希臘文之中的意思是“完整”,而在梵語中的意思是“沒有受傷”或“完整”,在拉丁文中有“衛生”(Salws)之意。
(2)“安”字指不受威脅,沒有危險、太平、安全、安適、穩定等,可謂無危則安;“全”字指完滿,完整或指沒有傷害,無殘缺等,可謂無損則全。
為了獲得安全的真實含義,從安全的科學層面去查閱相關的資料,得到了安全以下的定義:
(1)安全指沒有危險,不受威脅,不出事故,即消除能導致人員傷害,發生疾病或死亡,造成設備或財產破壞、損失,以及危害環境的條件。
(2)安全是指在外界條件下使處于健康狀況,或人的身心處于健康、舒適和高效率活動狀態的客觀保障條件。
(3)安全是一種心理狀態。即認為,指某一子系統或系統保持完整的一種狀態。
(4)安全是一種理念,即人與物將不會受到傷害或損失的理想狀態,或者是一種滿足一定安全技術指標的物態。
凡此種種,要想用一個簡單的定義就把復雜的安全內涵表述清楚是異常困難的。這猶如“最優化問題中尋找最優解時容易陷入“局部最優值”一樣,難以走出這個局部區域”。因此,應當從宏觀的角度去把握安全概念。
3對安全的內涵和外延的理解和認識
采用自然辨證法定義技術創新哲學的思考方式,不從正面去解釋技術創新是什么,而是從另外的角度來回答它。筆者就是從安全的子系統:文化、科學、技術、經濟、管理、倫理與外延(信息網絡安全等)來回答安全的本質。
3.1安全是一種文化——安全文化
文化可以認為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之和。所以,應該以哲學的觀點來認識安全文化,那么,安全文化就是一種客觀存在,是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人類集體智慧的結晶。
在人類生存、繁衍和發展的歷程中,在從事生產、生活、生存乃至實踐的一切領域內,為保障人類身心安全(含健康)并使其能安全地從事一切活動;預防;避免、控制和消除意外事故和災害;為建立起安全的環境和與之匹配運行的安全體系;為使人類變得更加安全、康樂、長壽,使世界變得友愛、和平、繁榮而創造的安全物質財富和安全精神財富的總和。
安全文化所涉及的范疇包括:國家的安全、社會的穩定、廠礦的安全生產、核電站的社會性安全、全民的防災減災思想意識、公眾的安全文化素質、環境保護、產品安全、生活與生存領域的安全。安全是一個包括物質的、意識的巨大的系統工程。
3.2安全是一門科學——安全科學
1993年7月我國國家標準GB/T13745—1992(學科分類與代碼)中,把安全科學作為一級學科列入工程與技術門類之中,稱之為安全科學技術,被確定為綜合類科學中的一門學科。
安全科學是研究系統安全的本質及其規律的科學。具體地說,研究事故與災害的發生機理,應用現代科學知識和工程技術方法,研究、分析、評價、控制以及消除人類生活各個領域里的危險,防止災害事故,避免損失,保障人類改造自然的成果和自身安全與健康的知識和技術體系。
按照哲學的內容,在安全科學的體系結構中,處在安全科學的工程技術層次上的是各類安全工程技術。安全科學區別于其他科學的特點就是安全的觀點,或者說安全科學是從安全的著眼點或角度去看整個世界,正如自然科學從物質運動,社會科學從人類社會發展運動,系統工程從系統的觀點去考察世界一樣。但是安全科學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系統科學等各門科學有關。因此,安全科學是一門跨門類、綜合性的新興橫斷科學。
3.3安全是一門技術——安全技術
生產、生活和生存過程中存在著不安全或危險的因素,危害著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時也會造成生產、生活和生存被動或發生各種事故。為了預防或消除勞動者健康的有害影響和各類事故的發生,改善勞動條件,而采取各種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這些措施的綜合稱為安全技術。
安全可稱為技術,在于要消除各個不安全因素,保護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預防傷亡事故和災害性事故的發生,必須從技術的層面去實施或考慮,或者是說以技術為主,提出具體的方法和手段,借助以達到勞動保護之目的。安全技術與安全科學可以從自然辯證法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說明,安全科學著重于安全的規律,發現、探索、認識其本質,從而掌握好安全,使之為人類服務;而安全技術更側重于安全的應用,研究事故致因因素,從而轉危為安。因此,安全技術豐富了安全科學,安全科學又指導和推動了安全技術的發展。可見安全技術對安全生產、生活和生存是何等的重要。
3.4安全是一門管理藝術——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問題,既有人對物的管理,又有人對人的管理,還包括人、機、環境三者的多元復雜的矛盾問題。這就表明現代安全管理必須圍繞預防事故這個中心課題,變縱向為橫向綜合;進行定性、定量分析,使安全狀況指標化;推行事前預測;推行反饋原則進行安全評價等。
認為:管理首先是人為達到自己的目的而進行的自覺活動。現代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強調以人為中心的安全管理,把工作重點放在激勵人的士氣和發揮其能動作用方面。而人的意識、價值觀、認知、信念等都是管理的基礎。安全管理本身包括教育方法、法律建設、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宣傳手段等。現代安全管理應是系統的安全管理,把管理重點放在整體效應上,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使其達到最佳的安全狀態。安全管理就猶如5個分散的指頭握成一個拳頭,使之能產生更大的合力。同時,隨著計算機的普及應用,加速了安全管理信息的處理和流通,使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漸走向定量,先進的管理經驗、方法得到迅速推廣。因此,所謂充分調動每個勞動者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讓勞動者人人主動參與安全工作。
3.5安全是最大的經濟效益——安全經濟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由“政治立國”進入了“經濟立國”的時代,法制手段和經濟手段起著主要作用。在20世紀90年代,安全領域有專家、學者提出安全經濟這個新名詞。
安全經濟首先是基于對人類安全活動需要經濟作為基礎的理解。比如,無論是生活中或者生產中,實現安全條件需要經濟的投入。如何高效、合理地投入?安全經濟概念就應運而生了。特別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采用安全經濟學的觀點來運籌安全管理,必將成為一種符合客觀的實用模式。
從安全效益的角度,可以把以提高生產與以增加生活質量為主要目的的安全性投入進行對比分析。前者是指為消除和控制生產、生活過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而專門采取安全措施的投入,它將對生產、生活產生某種積極的和消極的影響;后者除了產生生產、生活效益外,還會產生安全效益,并且往往決定企業的基本安全程度。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有時很難區分某一項投入是生產、生活性投入還是安全性投入。然而,從經濟學的角度,應該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合理的投入,最大限度地發揮安全投資的作用,減少事故經濟損失,以最少的資金投入取得最大的經濟效益,這就是安全工作所追求的最佳狀態。
3.6安全是一種倫理道德——安全倫理
倫理道德屬于意識形態范疇,它是人們的信念或信仰,也是規范行為的準則。安全可以認為是觀念、思維,意識。安全倫理主要表現為:“安全第一”的哲學觀念,“預防為主、安全為天”的意識;安全維護勞動者的生命、健康與幸福的倫理觀念;安全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社會效益的價值觀念;安全系統是控制系統,生產系統是被控制系統的辨證觀念。應該建立:“安全人人有責”的意識;“遵章光榮、違章可恥”的意識;“珍惜生命,修養自我,享受人生”的意識;自律、自愛、自護、自救的意識;保護自己,愛護他人的意識;消除隱患,事事警覺的意識。實踐證明,要使人從被動(要我安全)到自覺(我要安全)地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不但從科技、管理、人的生理及心理方面來認識安全的內涵,更重要的是不斷提高勞動者安全素質,使社會(企業),使每個人從價值觀、人生觀、行為準則等方面,從群體到社會建立起對安全的理念和響應。因此,廣施仁愛,尊重人權,保護人的安全和健康的宗旨是安全的出發點,也是安全的歸宿,更是安全倫理的體現。
安全倫理就是每一個合格公民對安全進行理性思考和自主選擇的方法論。以安全理性或法制為手段進行社會調控在過程之前必須經過安全倫理思考的判斷和估量,在過程之后又必須進行安全倫理價值的評價。當然,安全是關系到人的身心健康、生命、財產,在道德觀念中應該提倡使他人生活得更好、更安全。安全作為倫理的理解就很清楚了。
3.7安全的外延——信息網絡安全
以數字化、網絡化為主要特征的信息時代正快步走來,越來越多的機構,如政府部門、學校、企事業單位、個人等已經或正在建立自己的計算機網絡和信息系統。然而就在網絡技術向各個領域快速滲透的同時,隨之而來的一個關鍵問題——信息網絡安全,越來越凸現其重要性和緊迫性。
在信息統領全球,信息主宰國家命運,信息廣泛滲透各個部門、領域的時代,著眼于傳統意義上的安全是遠遠不夠的,甚至說是致命危險的。傳統意義的安全即使做得很好,但是面對新形式安全是無能為力的。因此,對信息網絡安全的理解和掌握,實際上是對安全更新的、更深層次的領悟。如今的安全理念都是與信息網絡掛鉤的。在傳統的安全觀下,引申出當今的信息網絡安全觀,的確是對安全理念的一次深刻性革命。
目前,對信息網絡安全的認識并不是很全面,可以歸結為對信息網絡安全的概念不清。有的認為信息安全就是“殺殺病毒,最多再加上設置命令”。有的認為信息網絡安全就是“七分技術,三分管理”等等。筆者參考了相關的資料,現介紹信息網絡安全的定義:保護網絡信息資源,使其不受意外的或蓄意的(未經授權)破壞、更改和泄露,包括暫時的,其目的是保證網絡信息可用性、完整性和機密性。
誠然,安全的外延還應包括高科技生物技術安全、高科技材料安全等內容。這方面的安全也越來越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如何能使其安全地造福于人類,這也是當今安全工作一個全新的研究課題和方向。應用動態的、永恒的、發展的觀點去看待安全,安全所涉及的內容會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而不斷拓展,即安全會有更多、更新的內容向外延伸出去,就猶如安全這棵參天大樹會變得更加枝繁葉茂,同時,這也展現出安全的生機和活力。“”版權所有
4結論
安全是沒有時空局限的,安全的子系統也是無限的。從科學學、哲學的觀點,安全是動態的、發展的。基于目前對安全認識的局限,筆者只列舉了6個內涵和一個外延。從安全的內涵和外延分析安全的本質,可以使安全的定義更科學、完備,從而形成正確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科學觀,為人類的安全生產、安全生活、安全生存,保護人類的生息繁衍和社會發展活動指明正確的方向并提供保障條件。
參考文獻
1羅云等.安全文化百問百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8:3—25;51~52
2安全科學技術詞典[M].北京:中國勞動出版社,1991.12:1~3
3張景林等.安全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1.11(5):6~9
4曲和鼎等.安全軟科學的理論與應用[M].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1991.10:19~23
5羅云等.安全經濟學導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3.6:7~23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再度成為經濟學界的研究熱點之一。然而,由于已有的評價指標體系存在著混淆國家經濟安全與國家經濟發展、國家經濟穩定等不足,使它不能在國家關于經濟安全的決策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而混淆三種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因首先在于國家經濟安全的定義方式不準確,這直接影響了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內涵和兩級評價指標的選擇。
一、對已有定義方式的比較分析
學術界關于國家經濟安全的定義尚未有定論,大致可以分為狀態說、能力說等幾大類。能力說側重于動態評價,狀態說側重于靜態評價。動態評價優于靜態評價之處在于,它不僅著眼于今天,而且著眼于未來;不僅評價現在的能力,還可以評價未來的能力即潛力。缺點是能力只是實現國家經濟安全的手段而非國家經濟安全本身,因為有無實現國家經濟安全的能力或能力大小,還要通過國家經濟安全的狀態來檢驗,具有強大的能力,只是具備了實現國家經濟安全的可能性,不等于國家經濟就安全了。例如,人們曾經認為美國實現國家經濟安全的能力是最強的,但2007年,美國卻不能預測和阻止次貸危機演變為全面的金融危機。當然,從靜態上說,能力表現為狀態;從動態上說,狀態也是一種能力。例如,現在國家經濟安全的良好狀態是實現未來國家經濟安全的能力之一。但未來國家經濟安全是否良好,仍然不能用手段來證明。
國家經濟安全的能力不僅是物質力,也包括變可能為現實的主觀力,因此,評價能力難以得到比較全面的客觀數據的支持,許多指標只能依靠主觀打分。例如,關于國家經濟安全“是指一個國家的經濟競爭能力,一個國家經濟抵御國內外各種干擾、威脅、侵襲的能力,一個國家得以存在并不斷發展的國內、國際環境”[1]的定義,其中,第二、三個指標就很難主要運用客觀數據進行評價。而狀態作為結果,大部分可以用客觀指標來反映,從而使建立定量評價指標體系更為容易,更能作出比較精確的判斷,而這對于國家經濟安全研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國家經濟安全是一個過程。例如,當我們對若干時間點的國家經濟安全狀態進行連續測度時,就可以得出某個時期國家經濟安全變化的走勢圖,從而把握其實現或者受損的規律。但是,過程說依然以狀態說為基礎,因為每個測度點都是對這個時期國家經濟安全狀態的評價。
二、國家經濟安全內涵和一級評價指標的再研究
雖然傳統的狀態說在國家經濟安全定義方式上比較科學,但它在定義內涵的選擇上卻因為過于寬泛而缺乏可操作性。例如,狀態說的多數定義認為:“國家經濟安全是指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利益不受內部和外部因素的破壞和威脅的狀態”[2],或者“指國家的經濟發展所必需的內外諸要素的安全”[3],這就把國家經濟安全與國家經濟發展的不同內涵混淆起來了。沒有國家經濟發展的確沒有經濟安全,然而僅僅有了經濟發展,并不等于就有了國家經濟安全。把國家經濟安全等同于國家經濟發展,其結果是,許多關于國家經濟安全的評價指標體系換個名稱就可以變成國家經濟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反之亦然。這種概念的混淆會影響到國家經濟安全評價的準確性。
國家經濟安全也不是國家一般的經濟利益不受內部和外部因素的破壞和威脅的狀態,而是重大特別是根本經濟利益沒有受到破壞和威脅的狀態。趙英認為:“能夠提到國家經濟安全層面來認識,并由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甚至采取強硬手段予以支持的,只能是國家經濟利益體系中的重大國家經濟利益。”[4]雷家骕認為:“國家經濟安全指一國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體的最為根本的經濟利益不受傷害”。[5]因此,如果把一般經濟利益受損也列為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國家經濟安全研究就會因為漫無邊際而不得要領,或者因為負擔太重而影響其主要功能的發揮。
重大特別是根本的國家經濟利益主要是指那些事關一個國家的經濟前途和命運的戰略利益,而能夠對它們構成嚴重威脅的莫過于基本經濟制度、經濟受損和經濟危機發生這三個主要方面。
1.基本經濟制度
基本經濟制度是把國家經濟安全與國家經濟發展區分開來的重要一級評價指標。由于國家屬于上層建筑,使得國家經濟安全風險不僅來自于生產力領域,而且首先是一個生產關系問題。鄭通漢認為:“國家經濟安全問題是個制度問題”[6]。
西方制度經濟學家在研究國家經濟安全問題時,也按照他們的價值觀,把“自由在未來不會遭受侵害”[7](P96)作為一個重要標準。經濟制度是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而經濟體制是一定經濟制度所采取的組織結構和表現形式,反映的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資源配置方式。國家經濟發展屬于生產力領域,它涉及經濟體制而不涉及經濟制度。
2.經濟
經濟是國家在經濟領域的反映,對內主要表現為經濟發展方針政策的自主制定權、經濟活動的管轄權、重要資源和戰略產業的控制權等,對外主要表現為國際經濟秩序的平等制定權、國際市場的自由利用權等。
首先,經濟是把國家經濟安全與國家經濟發展區分開來的又一種一級評價指標。因為當一國經濟受到侵害時,該國經濟往往仍然在發展甚至因為外資大量涌入而出現一時的繁榮。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史以及西方《劍橋中華民國史》關于1927年到1937年是中國“黃金十年”的說法,主要根據就是這十年的國民經濟發展速度。但這十年恰恰是帝國主義列強與中國大買辦資產階級相互勾結瘋狂掠奪中國的十年,中國不僅經濟而且政治都受到了嚴重侵犯,其間先后發生了日本帝國主義企圖的“”和“”。20世紀80年代的拉丁美洲國家依附型經濟發展模式通過盲目引進外資發展經濟,一度取得了經濟增長的高速度,但卻付出了經濟受到較大損害的代價。這些情況表明,經濟發展不等于經濟安全,如果一國經濟受到嚴重損害導致經濟不安全,就遲早會影響經濟發展。
其次,把經濟作為國家經濟安全獨有的一級評價指標,也有利于把國家經濟安全與區域經濟安全和產業安全區別開來。因為區域經濟作為一國的地方經濟,它的安全一般不涉及經濟問題;非戰略產業安全較少涉及經濟問題,戰略產業安全涉及經濟問題但不能獨自維護它。例如,應對國際經濟禁運和封鎖就非某個具體產業或企業力所能及,它屬于國家經濟安全甚至國防安全的范疇。再如,糧食和石油在產業安全的視角下,主要是一般商品,但在國家經濟安全的視角下卻主要是公共品甚至是國防公共品。
3.經濟危機
經濟危機風險狀況也是國家經濟安全獨有的一級評價指標,因為經濟危機意味著經濟發展的暫時中斷。經濟危機風險狀況指標還把國家經濟安全與國家經濟穩定區別開來。國家經濟出現不穩定并不等于經濟出現危機。從兩者產生的原因來看,導致經濟不穩定的因素相對要多一些,但烈度要小;導致經濟危機的因素相對要少,但烈度卻要大許多。在兩者的應對手段上,治理經濟不穩定主要靠宏觀調控中的經濟、法律等措施,而治理經濟危機則主要靠宏觀調控中的計劃、行政等措施。在實現機構上,國家經濟穩定主要靠宏觀經濟部門,而國家經濟安全除了宏觀經濟部門之外,還需要有政治、外交乃至國防部門參加。
因此,國家經濟安全在內涵上指的是一個國家經濟戰略利益的無風險或低風險的狀態,主要表現為基本經濟制度和經濟沒有受到嚴重損害,導致經濟危機的風險處于可控狀態。這一定義及一級評價指標體系的再選擇,使我們能夠較好地把國家經濟安全的概念同國家經濟發展、國家經濟穩定以及區域經濟安全、產業安全等區別開來,從而為二級評價指標體系的再選擇奠定基礎。
三、國家經濟安全二級評價指標的再選擇
除了定義方式和內涵方面的原因外,國家經濟安全的評價指標體系容易與國家經濟發展或者經濟穩定相混淆,還同經濟安全狀況和經濟危機風險狀況下的二級評價指標與國家經濟發展或者經濟穩定之間存在著聯系有著直接的關系。
下面分別展開分析。
1.經濟安全狀況下的二級評價指標這些評價指標主要包括:
(1)經濟方針政策的自主制定率。它可以測度一國自主決定本國經濟發展方針的狀態。
(2)重要國際經濟組織的投票權重。它可以測度一國是否能夠平等地參與國際經濟秩序的制定。
(3)重要海峽無危險通過率。它可以測度一國自由利用國際通道的程度。
(4)重要資源的外資勘探率和開采率。它可以測度一國有效掌握自己重要資源的狀態。
(5)戰略產業中的外資比重。它可以測度一國有效掌握自己戰略產業的程度。
(6)被歧視性反傾銷率、被歧視性反補貼率、對外投資的非國民待遇率。它們可以測度一國自由利用國際市場的狀態。
上述指標中,有效掌握本國戰略產業的指標似乎與國家經濟發展或者經濟穩定中的壟斷程度指標相重合,但實際上,它們之間有較大的不同。因為反壟斷規范的對象不僅是外資企業,也有內資企業,維護的是國內市場的競爭秩序,而國內市場競爭秩序與國家經濟安全不是同等的概念。因此,盡管美國先后頒布了《謝爾曼法》、《克萊頓法》、《聯邦貿易委員會法》、《哈特·斯考特·羅迪諾反托拉斯改進法》等反壟斷法,但仍然于1988年通過了修正《1950年國防生產法》第721條的《艾克森-弗羅里奧國家安全法案》,2007年又通過了《外國投資與國家安全法》。
再如,自由利用國際市場的指標似乎與國家經濟發展或者經濟穩定中的進出口和投資、引資指標相重合,但細分下去仍然是不同的。國家經濟安全中的“自由利用國際市場”主要不是從進出口和投資、引資數額方面來評價,而是通過被歧視性反傾銷率、被歧視性反補貼率、對外投資的非國民待遇率等二級評價指標來判別的。而自由利用國際通道的二級評價指標更是國家經濟發展或者經濟穩定中所沒有的,因為從一般的進出口額上分析問題,能否自由利用國際通道的因素已經被抽象掉了。
也可以考慮將有效掌握自己的重要資源、有效掌握自己的戰略產業、自由利用國際市場這三個指標合并,設立GNP(國民生產總值)這個綜合性指標。該指標作為一國國民在本土內外的所有產值,可以較好地反映外資對該國重要資源、戰略產業的控制情況以及該國國民在國際市場遭受歧視的情況,而GDP指標在這里是無能為力的。2.經濟危機風險狀況下的二級評價指標這些評價指標主要包括:
(1)GDP負增長率。因為經濟危機本質上是生產過剩的危機,GDP負增長是其最重要的表現。
(2)采購經理指數、失業率。這兩項指標可以進一步測度經濟危機對企業和就業的損害程度。
(3)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負增長率。這也是經濟危機的重要表現,因此,擴大對社會固定資產的投資成為政府應對經濟危機的重要措施。
(4)財政赤字率。經濟危機爆發后,政府采取各種擴大公共開支的措施,勢必造成或者加大財政赤字率。相對于前幾個指標雖然有時滯性,但財政赤字率提高卻是經濟危機發生后的普遍現象之一。
(5)通貨膨脹率。財政赤字率增加、稅收減少,一般會促使政府采取通貨膨脹的措施。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后,一些已無利率可降的西方發達國家中央銀行實行的所謂“定量寬松”政策,就是實施通貨膨脹的委婉說法。
(6)物價指數。通貨膨脹與物價上漲雖然不是同一個概念,但后者是前者最為直接的結果。(7)金融資產縮水率。在全球化時代,虛擬經濟迅速膨脹,經濟危機越來越表現為金融危機,因此,金融資產縮水已經成為現代經濟危機的最重要現象之一。
(8)貿易收支赤字率、資本收支赤字率。這兩項指標對一些加工貿易型的國家受國際經濟危機影響的程度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9)外匯資產安全率、外債償付安全率。這兩項指標可以測度經濟危機對一些外向型國家的損害程度。
雖然上述評價指標與國家經濟發展或者經濟穩定有一些重合,但是它們之間的閾值是不同的。如果說經濟發展的閾值是“微起微落”,經濟穩定是“小起小落”,那么,經濟危機則表現為“大起大落”。因此,在指標方向設計上,經濟發展基本上是正指標,經濟穩定以正指標為主,而經濟危機則以負指標為主。另外,經濟發展或者經濟穩定除了重合指標外,也有許多經濟危機所不具有的評價指標。
四、小結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通過對國家經濟安全定義和評價指標的再選擇,可以將國家經濟安全的兩級評價指標體系概括于表3。
在表3的基礎上,還有以下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
1.國家經濟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完整性與全面性的關系需要進一步研究
完整性指的是面面俱到,全面性指的是涵蓋了評價指標體系的主要方面,但不是方方面面。表3中的二級評價指標不能說應有盡有,卻涵蓋了國家經濟安全評價的主要方面。未來應根據國家經濟安全實踐的需要,進一步補充能夠提高主要評價方面精確度的指標,但不應該追求面面俱到,因為“預警指標過多,不僅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延長預警周期,難以及時預警,而且還會降低預警效率,降低預警的可行性,難以達到預警的目的”。[9]
2.國家經濟安全的兩級評價指標體系的權重如何確定需要進一步研究
現在大致有兩種確定多指標權重的方法: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政府審計維護糧食安全的依據及路徑選擇
收錄日期:2012年2月22日
一、政府審計維護糧食安全的基本依據
糧食安全是經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審計要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理所當然包括糧食安全。我們認為,審計維護糧食安全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依據:從理論上分析,政府審計維護糧食安全是公共受托經濟責任拓展的現實需要;從法律上的要求,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是政府審計的法定職責;從現實層面而言,政府審計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是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必然要求。
(一)政府審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是公共受托經濟責任拓展的現實需要。按照“受托經濟責任觀”這一審計學說,審計是隨受托經濟責任的產生而產生,并隨受托經濟責任的發展而發展的。政府審計產生于公共受托經濟責任關系的確立,其首要或根本目標就是促進政府公共受托經濟責任的切實有效履行。公共受托經濟責任內涵的拓展要求政府承擔保障和維護國民吃飯的責任。政府審計作為促進政府全面有效履行公共受托經濟責任的一種監控機制,其功能也隨著公共受托經濟責任內涵的拓展而不斷拓展。因此,政府審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是公共受托經濟責任拓展的現實需要。
(二)政府審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是政府審計法定職責的基本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九十一條規定:“國務院設立審計機關,對國務院各部門、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收支,對國家的財政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2006年新修訂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在第一章第一條中將立法的目的規定為:“為了加強國家的審計監督,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促進廉政建設,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糧食安全是“維護國家財政經濟秩序”與“保障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兩項目標的重要基礎;“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關系到國家成本與國家效能,對國家經濟安全有著重要的影響;“國民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條件就是國家經濟安全。因此,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是政府審計法定職責的基本要求。
(三)政府審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是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必然要求。2008年劉家義提出了“國家審計免疫系統論”這一重要觀點,指出“應充分發揮審計保障國家經濟社會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在“國家審計免疫系統論”這一觀點下,政府審計的功能就是通過發揮經濟監控作用,使國家機器能夠健康有效運行,而糧食安全是“國家機器能夠健康有效運行”的重要基礎,理所當然是政府審計的重要保護對象。因此,政府審計維護糧食安全是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的必然要求。
二、政府審計如何維護糧食安全
政府審計要有效發揮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中的監測、預防、預警、糾偏及修復作用,必須依賴于一定的途徑;此種途徑是聯系國家糧食安全與政府審計工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結合當前國家糧食安全形勢,政府審計可以通過以下路徑充分發揮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作用:
(一)明確糧食安全審計的目標、對象和內容
1、完善政府審計目標。政府審計目標是政府審計行為活動意欲達到的理想境地或狀態。政府審計目標隨著審計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審計職能的發展而發展。當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以及公共受托經濟責任內涵的拓展,要求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成為政府審計的基本職能時,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就理應成為政府審計的基礎目標。
2、深化政府審計對象。政府審計部門通過開展各項審計工作,可以在不同的領域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當前,我國政府審計在維護資源環境安全、制度與政策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有效發揮。因此,通過深化政府審計對象,大力推行資源環境審計、制度合理性審計、政策執行效果審計,橫向拓寬審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領域,能夠有效發揮政府審計在上述領域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作用。
(二)政府審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實現機制
1、建設糧食安全審計預警機制
(1)構建糧食安全審計預警系統。糧食安全審計預警系統的構建可以綜合利用政府審計各項工作所收集到的信息,縱向深化政府審計工作成果的利用,充分發揮政府審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系統與事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功能。
信息收集系統通過審計活動,負責歸集各種經濟安全信息;信息評估系統利用收集到的糧食安全信息,對國家糧食安全運行中的風險進行評估;信息分析系統,通過評估出來的風險級別,對國家糧食安全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結果發出糧食安全警報;信息處理系統利用特別審計權,負責對發現的國家糧食安全風險因素進行處理。
(2)設計糧食安全審計預警指標體系,構建糧食安全審計綜合指數。我們認為,可以設計一套糧食安全審計預警指標體系,包括生產、儲存、流通和消費四大領域。上述四大領域之下,分別設計一些主要指標。各領域主要指標的選取以政府審計科學研究與實踐經驗,設置各指標相應的安全值范圍,并賦予相應的權重。通過比較審計工作中所收集到的各項指標實際值與安全值范圍,就可以識別威脅國家糧食安全的風險因素。
通過計算糧食安全審計綜合指數,并與預先設定的安全值范圍進行比較,就可以對國家糧食安全進行評價,并根據情況進行預警。
2、完善調控、協調機制。國家糧食安全是在糧食生產、流通與消費之間進行有效平衡,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影響因素眾多。政府審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要建立與國家其他政府部門的協調機制,充分利用財政、農業、央行和稅務等部門的監督檢查信息,這實際上是一種調控與協調機制的體現。
主要參考文獻:
[1]劉家義.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審計工作全面發展[J].審計研究,2008.3.
(一)外資并購國內企業熱潮不斷高漲,引起國內各界的擔心和顧慮。頻頻發生的外資收購中國龍頭企業的事件不斷刺激國人的神經,也激起了公眾對國內“經濟安全”的擔憂。比如有摩根斯坦利收購中國電池、柯達并購樂凱、凱雷公司收購徐工機械等等。而2005年,中海油失手優尼科、海爾收購美泰克等一系列中國公司海外收購計劃受阻,國內輿論也一度頗感挫折與不平。
(二)外資并購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隨著跨國公司在我國的并購活動日趨活躍,一方面給國內經濟發展帶來急需的資金、技術、市場及先進的管理方法,推動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和企業競爭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我國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造成了國內企業自身積累不足,而跨國公司并購可以彌補國內資金不足,解決由于投資不旺而引起的增長乏力問題。與此同時,跨國并購也帶來了新技術和新的經營模式,活躍了國內市場。但外資并購在給我國帶來幫助的同時,也引起了不可忽視的問題和挑戰。如跨國公司按照自己的全球戰略和產業發展規律,將我國企業的功能鎖定在全球分工體系的低端或者成為全球分工鏈上分割的一環;跨國公司在華的強勁并購,可能削弱和摧毀我國財富創造和技術創新的主體;外資通過并購增強其利潤獲取能力,通過利潤的匯出,破壞我國的國際收支平衡,鑒于我國金融體系的不穩定,可能形成我國的金融危機;跨國公司利用已有或可能的市場優勢地位,取得壟斷地位,進行限制競爭活動,嚴重危害我國正常的競爭秩序,扭曲資源的有效配置,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三)安全問題的提出。經濟安全追求的是一種相對平衡狀態,即在彼此矛盾的目標中取得平衡。一國不能把所有經濟問題或對自己不利的東西,統統歸屬于經濟安全范疇,因為不是所有的負面影響都威脅到國家的經濟安全。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對企業競爭力和創新力的壓制及跨國公司資金投入的產業分布和地區分布與政府的發展戰略重點相沖突造成的國內經濟安全問題。
二、跨國并購與經濟安全
(一)跨國并購:全球競爭的新熱點
1、跨國并購的興起與動因。20世紀90年代以來,跨國并購一直是世界直接投資的主要方式。據聯合國2001年《世界投資報告》,2000年跨國并購交易額占世界直接投資交易額的90.01%。跨國并購是企業并購跨越國界的發展。近年來,西方學者對跨國并購動因進行了廣泛的研究,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七個方面,即目標公司價值低估;獲取財務協同效應;適應國際環境變遷;獲取市場勢力;獲得規模經濟性;傳遞或獲取廠商優勢;獲取速度經濟性。
2、跨國并購的形式與效應。根據外資并購的目的或動因,可分為以下幾種:(1)主要為謀取利潤和資本增值的并購;(2)以壟斷市場為目的,并購東道國著名品牌,以消滅競爭對手,以保持自己在相關產業中的國際龍頭地位;(3)以控制東道國戰略資源為目的的跨國并購;(4)以進入東道國市場,分享東道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利益為目的;(5)以利用東道國的廉價資源(如人力資源、土地資源)為目的,快速擴大其生產規模,占據國內外市場。
3、跨國并購引發的經濟沖突與安全。(1)壟斷市場。外資在我國并購常常以行業排頭兵企業為目標,并在并購過程中極力謀取企業的控制權,最終實現高額利潤回報;而且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包括全面壓迫、整體蠶食、分步到位等一系列措施來逐步占據和壓制我國的市場;(2)壓制創新。主要表現在對我國企業自主技術創新的壓制。一方面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我國只是跨國公司整個生產鏈條上的一部分,而且這一部分的生產活動并不能接觸到高新技術;另一方面很多外資在并購國內企業時,要求原企業放棄研發部分的控制權,從而削弱和磨滅了我國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3)與發展政策相沖突。跨國公司為了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會選擇進入能為公司創造更多盈利的產業和更有利于公司發展的地區,這樣跨國公司資金投入的產業分布和地區分布可能與政府的發展戰略重點相沖突,從而加劇了國內各地區之間的貧富差異。
(二)經濟安全解析
1、安全觀的由來與發展。國家安全是一個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條件。它是指國家擁有政治上的獨立、經濟上的自主和文化上的自成一體。從宏觀來看,國家安全是一個體系,包含國家政治安全(或國家軍事安全)、國家經濟安全、國家文化安全。由于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的不同和國際背景的變異,這三個組成部分之間的匹配是復雜的,存在著不同強弱程度的組合,國家安全的程度也因此不同。
當前國際關系中,經濟因素的影響和作用明顯上升,以經濟和科技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競爭成為各國間競爭的焦點。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加深了各國經濟之間的相互依存度,經濟競爭的加劇和貿易摩擦不斷增加致使利益關系日趨復雜,經濟安全風險在加大。在這樣背景下,許多國家開始重新思考和權衡經濟安全與軍事安全和政治安全的相互關系,最終一個共同的做法就是提升經濟安全在國家總體戰略中的地位。因此,國家經濟安全問題是經濟全球化時代的一個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
2、對經濟安全的不同解讀。由于各國國情不同、經濟實力不一、面臨的威脅也各異,所以不同國家對經濟安全所持的觀點也不盡相同。也就是說,國家經濟安全是一個具有國別性特點的概念,對于不同的國家,其經濟安全的內涵也有所不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安全的理解就有根本的不同,這是由其在整個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地位所決定的。一般來講,發達國家的經濟安全屬于“進攻型”,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則屬于“防守型”。另外,在發展中國家內部,由于經濟政治體制、經濟運行特點及文化特點等的不同,其國家經濟安全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具體到影響力與日俱增的中國,其經濟發展具有很特殊的時代背景:集大國經濟、轉軌經濟和不發達經濟于一體。因此,中國經濟安全既不同于西方發達國家的“進攻型”,也不同于一般發展中國家的“防守型”或“依附型”,而是立足國情、強調獨立自主的“穩健而積極”的國家經濟安全。3、重新認識經濟安全問題。為了對經濟安全問題的把握更準確,選擇的研究視角更恰當,就必須從我國的具體國情出發,確定我國國家經濟安全的內涵和特點,這是整個經濟安全研究的基礎。然而,國家經濟安全的內涵不是一個確定的內容,各國在不同發展時期對安全的界定是不同的,不同的國家在同一時期對安全的標準也有差異。對我國來講,經濟安全的內容首先涉及國內產業的協調、均衡發展;其次是其他方面的經濟安全隱患。包括:(1)對我國企業自主技術創新的壓制;(2)對我國產業結構的沖擊可能形成的壟斷,尤其是在關鍵技術領域,一旦發生沖突,就會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威脅。
三、外資在我國并購企業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一)外資在并購我國企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1)國內企業定價過低造成的資產流失,使一些國內著名品牌消失;(2)出讓了市場但得不到技術,跨國公司對技術及市場的壟斷進一步加強,相當一部分產業為外資所壟斷,對產業造成控制和壓制。另外,中國企業的人才流失及逆向技術擴散嚴重,我國在技術進步和創新方面產生依附;(3)外資并購加劇了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
(二)問題的成因。(1)在跨國公司并購中,存在由于我國政府激勵體制的因素和地方政府對外資特別是大型跨國公司的偏好,導致我國國有資產的流失和跨國公司與壟斷行業合謀的可能。另外,地方政府卸包袱、創政績的心態和產權定價市場不規范,造成我國企業被賤賣的情況。而對自身的品牌價值和市場定位認識不足,致使自主品牌消失;(2)產業結構落后且不合理,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未建立起來;(3)外資流入的產業領域可能與我國的產業政策相抵觸。
(三)重新認識外資并購安全問題。一個國家經濟安全的最終目標是保障企業的自主性和市場競爭能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是保證我國經濟安全的重要力量。因此,外資并購中出現的所謂安全問題,重點不在于外資在資本、技術和國際市場上占據的優勢地位,而在于我國企業、政府和市場存在的體制缺陷。國家應適應外資并購行為模式的轉變,加快體制改革的步伐,建立規范、健全的政策法規環境和市場交易平臺,令企業能夠在國內跨國并購市場上與外資實現平等競爭,培育和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提高企業競爭力。
四、跨國并購中的國家經濟安全應對策略
(一)企業方面。20世紀80年代以來,戰略貿易理論在美國廣為流行,并得到政界的共鳴。戰略貿易理論的出現有著深刻的時代背景,其直接的原因是美國對其經濟安全所受威脅的反應。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美國日益感受到日本對其優勢地位和國家經濟實力的威脅,這促使一些經濟學家和國際關系學者研究日本的貿易政策和產業結構,向政府提出對策。“戰略貿易理論”在美國的發展是同對日本的深入研究聯系在一起的。戰略貿易理論強調,天賦的自然資源已不再是競爭的主要要素,知識和技術才是比較優勢的根本來源。在人工智能產業上處于優勢地位,國家不僅能繁榮富強,而且還可以處于國際政治的領導地位。而美國正是圍繞此理論推行相關的政策以保護國內經濟的發展,消滅潛在的經濟安全隱患。因此,企業自身要加強在保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的作用,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把企業競爭力的提高作為成敗的關鍵。
(二)政府方面。許多跨國并購案都受到所謂國家安全審查或基于國家安全理由的社會公眾壓力,有的跨國并購案因此夭折。因此,我國政府也應該在維護經濟安全方面發揮作用。
中圖分類號:F0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6-0-01
一、引言
目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空間差異較大。原因是國家投資的重點會根據各地區的地理條件、資源產量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從而導致不同地區的經濟發展差異較大的現象產生。我國的這種區域經濟空間出現差異的現象從一定程度上是能夠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然而,優先發展的地區始終處于重點投資的地位,區域經濟的發展差異也就越來越大。只有對我國區域經濟進行動態監測和科學分析,才能避免因區域經濟發展差異拉大而產生的各種社會矛盾,解決各類社會的經濟問題,從而達到維持各地區區域經濟發展的公平關系的目的。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出現較大差異的現象不僅體現在省會和城市之間,同時也出現在省際之間。尤其是在各省的工業水平方面,產生的發展差異非常明顯。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形成的原因
從大量歷史文獻看來,產生區域經濟發展出現差異的現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自然資源和地理區位。仔細分析,可以將原因分成內因和外因。
1.內因。內因指的是區域的自身條件,可以包括該地區的自然條件和資源存量,還有該地區的自身的經濟水平。因為不同地區的經濟水平決定著自身的生產率和指定的產業結構戰略。
2.外因。外因指的是國家的傾斜政策。國家出臺的政策直接或間接都能從不同程度上給各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影響。政策傾斜不僅能夠調動各地區區域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本還會影響到各地區的所有制結構和市場化水平。因此,對于不同的區域,我國就應該制定不同的方案方針,采取適宜恰當的措施來促進我國各地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在努力建設東部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要支持西北地區的一些重大項目。而中部地區則應充分發揮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幫助東、西部的經濟發展建設。中部地區的生產力布局能否加強關系到東部地區的需求市場和西部地區的發展,體現出了區域之間的合作關聯,呈現出區域之間共同協調發展的現象。
三、我國區域經濟監測常出現的問題
我國經濟的全面發展和區域經濟的發展是分不開的,我國地域范圍寬廣,不同區域又有著不同的地理特征,出現區域經濟差異的現象是難免的。在空間上,我國的區域經濟呈現出發達區域和不發達區域并存的格局。發達的區域,經濟發展的速度呢更快,經濟實力也更雄厚。而不發達的區域,不僅經濟發展建設的投入不及發達區域,資源和地理條件也不如發達區域優越,因而,不同區域經濟差異越拉越大。區域經濟差異的出現是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區域自身的資源稟賦,我國制定的制度和出臺的政策甚至是社會歷史文化都會對區域經濟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影響作用。
隨著各區域的發展,不同地區區域經濟水平逐漸拉大,導致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出現了不穩定的狀況。如果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不能穩定并協調的長時間持續,社會矛盾就有可能與日加劇。因為,地區區域經濟水平相當的話,商品和服務的需求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是相似的,兩區域之間的相互需求就會增多,市場之間的流通也進行得更多。相反,如果兩地區的區域經濟發展相差太大,地域分工和貿易流通就很難進行。最終,各區域間的技術資金和產業擴散也就難以實施,從而對我國各區域的產業結構的調整更新產生阻礙的影響。
四、區域經濟安全動態監測
將評價國家經濟安全的10個度量指標對國內省區進行分解,經濟區域可以是一個省份或者是多個省的聯合體。指標安全系數 通過閾域值法進行計算。
指標數值大,安全度越大的安全條件指標,其安全系數按下式計算:
指標數值大,安全度越小的安全條件指標,其安全系數按下式計算:
根據區域經濟安全系數的大小,對區域經濟安全度進行打分,然后根據得分將經濟安全程度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具體的評價方法見表1。
五、動態監測對于區域經濟安全的重要性
區域經濟能否穩定發展是我國需要首先考慮的經濟問題,在領悟我國區域經濟安全內涵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并研究不同區域經濟的發展來采取相應措施,以達到確保我國區域經濟安全的目的。進行動態監測在預防措施方面起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動態監測工作的進行應根據我國國情,對區域經濟安全進行系統定量監測研究,展開全方面的動態監測。可以通過探討我國區域經濟安全的內涵,分析影響區域經濟安全的因素,或者是構建區域經濟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等方面來研究分析我國區域經濟安全方面的問題。
六、結束語
影響我國區域經濟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領域分布有金融、能源、貿易等社會安全方面,因此,在對我國區域經濟安全進行動態監測時,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并適時拓展對區域經濟安全問題的研究視角。目前,我國經濟安全處于中低度的不安全狀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不僅有外來風險,還包括我國經濟風險區帶來的危險。因此,對我國區域經濟安全進行動態監測的相關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張靜.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考[J].經濟導刊,2011.
[2]張維群,張穎.區域經濟安全的統計探索[J].統計與信息論壇,2002,17(51).
[3]葉衛平.國家經濟安全定義與評價指標體系再研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4).
[4]葉衛平.論經濟安全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保障[J].研究,2011(2).
[5]顧海兵,張安軍.我國區域經濟安全動態監測分析[J].經濟理論與經理管理,2012(7).
[6]顧海兵,王鑫琦.國家經濟安全研究的方法論問題[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1(06).
在當前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一些生態問題開始日漸顯露。資源枯竭和生態環境污染成了經濟發展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協調成了低碳經濟發展下的主題。我國進行改革開放的目的是為了在盡量短的時間內追平世界經濟,因此難免會在發展過程中忽略環境的污染。在當前我國的能源消費遠高于世界水平,因此給生態環境帶來的壓力越來越大。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將面臨能源消耗不停增長、生態環境污染進一步加劇的局面,為了對生態環境污染以及過多的碳排放做出一定的約束,對于低碳視角下產品的評估成了當前需要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是低碳經濟理論研究中的一個重大問題。
一、產品安全指標的構建
在低碳經濟視角下,對于產品的安全可以理解為在經濟安全以及社會安全的基礎之下,產業能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之中能夠抵御來自外部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在國內外,在國家的產業安全評價指標中加入生態環境評價指標的都比較少,但是,面對我國越來越嚴峻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生態環境評價指標的體系構建已經迫在眉睫。更進一步,低碳視角下產業安全評估體系的建立不僅有利于低碳建設與產品建設理論的完善,同時實現了低碳經濟與產業經濟的結合,這是產業從定性研究邁向定量研究的一大步,是低碳經濟視角下評估產業安全的重要依據。以產品的安全內涵出發,依據產品安全評估體系建立的原則,從產品經濟安全,社會安全與生態安全三方面構成產品安全指標體系。
二、產品安全內涵
(一)產業安全研究評述
隨著全球經濟化時代的到來,國家的產業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關注,因為國家的發展離不開產業,而產業的進步離不開資源,不僅是社會資源,更為重要的是環境資源。因此許多學者提出了自己對于產業安全的一些見解,同時提出了產業安全的衡量標準以及評價體系,其中有幾個代表性的如下:何維達教授在其出版的書中很早就提出了產業安全評估指標體系。同時根據影響產業安全的因素將產業安全評價體系分為四個大類。首先就是國內外的發展環境,企業的生存離不開社會的發展環境。其次是產品的競爭力,如果產品沒有絲毫競爭力,那么無法盈利的產品必然不會被企業所接受。在之后就是產業國際控制力以及產業依賴度。產業的國際控制力是指產業在國際上占有多大的比重,因為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國家的產業不僅僅利用在國家,同時在世界上也會獲得一定的地位,而產品的依賴度就是指這個產業對于外部條件的依賴,依賴度越小,那么在面對外部條件的改變時所受到的影響就會最小。依據這四大因素,產品安全被分成了安全、不安全、危險三大指標。徐芳以生態學的角度對我國產品安全進行深入研究之后,決定以自己的認知理解來建立產品安全評估體系,他認為產業會存在四個指標,這些指標描述了產品的整個過程,由此得來的指標將最具有權威性。這四個指標分別是產業的活力、結構、恢復力以及對整個產品匯總后的綜合指標。對于一個產業的發展來說,這四個指標涵蓋了產業發展的全過程。產業的發展之路上總會存在低谷,產業是否能一直滿足大眾的需求并持續保持活力,這是產品是否有價值作為安全評估的重要指標之一。產業結構指標從產業本身的結構來進行分析,判斷產業結構是否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狀況,是否需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產業恢復力是指在產業經歷過外部因素的影響之后能正常回歸原來的軌跡的一種能力,這是一種抗風險的能力的體現,最后是產品的綜合指標,綜合全部的信息給出的一個指標。商務部產業損害調查局認為,從產品的控制力、競爭力、成長能力以及發展環境作為產品的評價體系更為合適。在其中,占用最大比重的是剛引入產品安全評估體系中的產業發展的能源環境及資源約束和產品生態環境。產業的前期發展離不開生態環境,只有足夠好的發展環境,產業才能在剛起步的時候得到良好的發展,在產業的之后發展中,生態環境污染以及資源的稀缺將會限制產業的發展,因此資源的約束是產品安全評估體系的一個重要指標。
(二)低碳視角下產業安全的內涵
在產品安全研究論述之中我們知道我們在研究產業安全評估體系指標的建立的時候,不僅僅要關注產業經濟的安全性,同時產業對于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產業發展過程中受到的資源約束以及無限制的過量碳排放會對產業本身的發展造成影響。我們可以從低碳視角下來分析產業的內涵,那就是目前在經濟全球化的被背景之下,本國的產業能夠抵御來自外界的各種不利因素而保持發展,不會因為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受到資源的限制以及生態環境污染和碳排放過多的約束,能夠長期使本國產業處于安全的狀態,產業在外部要具有一定的控制力以及競爭力,在內部要有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三、產業安全評估體系的重構
(一)產業安全評估體系構建的原則
1.科學性與綜合性原則在設計產業的安全指標評價體系時,應該覆蓋面極為廣泛,從全面反映資源、經濟、社會的相互作用。這不僅涉及社會生活方面的層次,同時也關系到的人類的生存方面。因此,具有科學性與安全性是產業安全指標評估體系建立的第一原則。2.實用性與可測性首先指標的建立就是為了滿足產業安全評測的需要,如果建立的評價指標沒有實用性,那么建立的指標體系將毫無作用。指標的建立是為了反映產業安全的現狀供管理層制定相應的政策,所以指標的建立應該具有易理解與易接受,滿足實用性的特點,同時,指標都是可測的,每一個指標所對應的值應該是由對于目前的產業經濟狀況計算得出的,具有準確性。3.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產品安全評價體系應該盡可能的量化到每一個產業,因為這樣的指標將會有非常高的準確性,但是總會存在產業無法量化的時候,這個時候就無法避免的使用定性指標。4.長短期產業安全相結合產業安全體系的評價不僅要注重短期,同時要關注產業自身的長期發展,短期產業安全重點在于產業環境的改變以及外界其他因素的影響,長期產業安全則是體現了可持續發展,因此無論長期還是短期產品安全都應該重視。
(二)產業安全評估體系的基本內容
關鍵詞:流通產業 產業安全 指標體系
流通產業安全的概念界定
流通產業安全評價的基礎是對于流通產業安全概念的深刻理解,而理解流通產業安全的概念又源于對產業安全概念的認識。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國內學者對于產業安全問題的研究成果豐厚,但關于產業安全的定義至今尚未達成統一,其中主要的幾種觀點有:強調產業權益的國民產業安全觀(趙世洪,1998);強調控制力的產業安全觀(于新東,2000;楊公樸,夏大慰,1999);強調產業競爭力(抵御能力)的產業安全觀(王云貴,1997)。李孟剛(2006)則從安全的內涵出發,認為:產業安全是指特定行為體自主產業的生存和發展不受威脅的狀態。景玉琴(2004)、張望(2006)則分別提出產業安全的兩個(宏觀、中觀)、三個層次(宏觀、中觀、微觀)。
借鑒相關研究成果,可將流通產業安全定義為:流通產業安全是指在開放競爭條件下,流通產業的生存和發展不受潛在或實質威脅的狀態。流通產業的安全以國民資本對流通產業的控制權為標志,以國內流通產業具有并保持產業競爭力,具有持續穩定的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的發展能力為基礎。
更進一步講,流通產業安全是宏觀、中觀和微觀三個層次安全的和諧統一。流通產業安全的宏觀層次關注在與外資的競爭過程中,流通產業系統能夠持續健康發展,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同時政府對流通產業具有控制能力(產業政策實施徹底);流通產業安全的中觀層次關注流通產業中的國內投資部分具有主導控制權;流通產業安全的微觀層次關注國內重要的流通企業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
國內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相關研究
(一)兩個最具代表性的產業安全評價體系
一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與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建立的“經濟安全論壇”提出的制造業安全模型(經濟安全論壇組,2002),該模型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對制造業行業和產品現狀的描述,具體指標包括:生產設備水平、研發水平、管理水平、制造業市場表現、制造業總體規模、關鍵制造業產品安全等;二是對制造業領域之外的安全環境的描述,包括國際經濟關系、國內科技水平、國內宏觀經濟條件三個部分。這一指標體系作為最早的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為以后的相關研究奠定了基本的分析框架。但它以國家的制造業整體為分析對象,指標的選取具有明顯的宏觀傾向性和制造業特征。
二是由何維達(2002)教授主持的“中國入世后產業安全與政府規制研究”課題組提出的產業安全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由產業國際競爭力、產業對外依存和產業控制力評價指標組成。后又調整為由產業國內環境、產業國際競爭力、產業對外依存和產業控制力四個一級指標及相應的25個二級指標組成的指標體系(何維達、潘玉璋、李冬梅,2007)。這一指標體系在產業安全評價領域中至今仍具有很高的代表性,后來很多研究大都是在此基礎上加以調整。
(二)基于“壓力―狀態―響應”建立的評價指標體系
蔣志敏,王西富和李孟剛(2008)的研究,從系統論的角度出發,提出了基于“壓力―狀態―響應”的基本邏輯而建立的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該體系由分別用于評價產業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壓力、產業當前狀態和產業在壓力下的反應趨勢的相應指標組成。
(三)基于生態學視角的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
許芳、劉殿國和鄧志勇等(2008)以生態學理論為基礎,提出了產業安全的生態學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由產業活力、產業結構、產業恢復力3個一級指標和相應的6個二級指標、17個三級指標構成。這兩個指標體系的提出,豐富了該領域研究的理論基礎,拓寬了產業安全評價的指標體系設計的視野,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鑒。
流通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
上述指標體系的指標選擇多呈現出較強的制造業特性,而流通產業是以媒介商品的流通為主旨的服務業,有著自己獨特的產業特性。因此,流通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需要根據指標選擇的一般原則,借鑒已有的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再結合流通產業的特性加以調整。其中產業外資控制力的指標選擇公認度最高,本文不作調整,直接采用。
本文將流通產業安全的評價指標體系調整為由產業國內環境、產業競爭力和產業外資控制力3個一級指標和相應的22個二級指標組成的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一)產業國內環境評價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可以通過宏觀調控、政府規制和微觀管理等方式干預經濟,政府對產業的健康發展有重要影響。因此,對產業國內環境的評價分為政府規制環境和市場環境兩個二級指標。政府規制環境具體評價指標為政府績效評估和政府為流通產業提供的軟環境;市場環境分為生產要素環境、市場需求環境,具體為資本成本、工資相對水平、現代流通科技在流通產業中的普及率、境內需求量、境內需求量增長率5個二級指標。
1.政府績效評估。政府工作的績效關系到產業生存發展所依賴的整體經濟環境的健康狀況。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課題組2004年7月的《中國政府績效評估研究》報告中,提出了政府績效評估指標體系,許多地區如福建、青島、甘肅等地,也都在這一體系的基礎上結合地方實踐,積極展開地方政府績效評估工作。借鑒這些成果,能夠對政府的績效作出科學的評估。
2.政府為流通產業提供的軟環境。這一指標是用來反映政府對流通產業的支持和管制狀況,直接關系到流通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布局、結構等產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問題。
3.資本成本。資金成本是指企業為籌集和使用資金而付出的代價。資金成本的大小不僅反映流通企業獲得資本這一生產要素的難易、多少,還決定著企業的資金結構,因此,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的經營效果。而外資企業與內資企業相競爭的第一優勢就是憑借其雄厚的資金實力,可謂占據先天優勢。
4.工資相對水平。勞動者是流通企業經營所依賴的生產要素,勞動者素質及其相應的工資水平是影響流通產業發展的又一環境要因。
5.現代流通科技在流通產業中的普及率。這一指標是用來反映流通產業發展所依賴的科技環境的動態狀況。利用先進的技術是外資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主要依賴,流通產業也不例外。如果良好的科技環境已經形成,企業就可以及時吸收應用先進技術,從而提高要素利用率,取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和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最終實現產業的不斷升級優化,獲得良性發展。
6.境內需求量。用以考察流通產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市場容量,可以用人口數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來加以測算。
7.境內需求量增長率。用以考察流通產業賴以生存發展的市場容量的增值率,可以用人口數量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率來加以測算。
(二)產業競爭力評價
產業競爭力是一個相對成熟的研究領域,流通產業競爭力評價的研究也有著豐富的研究成果。分析已有成果,可以得知流通規模、流通結構、流通效率、流通產業績效、流通增長力等指標是分析流通產業競爭力時采用最多的指標。事實上流通規模的大小、流通產業結構的合理性是流通產業展開競爭、實現較高經營績效的基礎,而流通效率、流通產業績效、流通產業增長力等指標則反映了流通產業競爭的結果。因此,本文選擇的流通產業競爭力評價包括產業規模競爭力、產業結構競爭力、產業績效、產業增長力和產業自主創新能力五個方面,共計13個三級指標。
產業規模競爭力。具體由產業增加值、消費品零售總額、企業平均資產規模三個指標構成,分別用于反映規模總價值、產業生產能力和產業資產規模。
產業結構競爭力。采用市場集中度和市場競爭度指標,主要是用于考察產業的市場結構。
產業績效。產業績效表達產業目前的運營效率和效果,是前期競爭的結果和下一個運營周期競爭的基礎,采用內資企業市場占有率、產業總資產報酬率、產業總資產周轉率、產業全員勞動生產率四個指標,分別用于考察內資企業的市場績效、產業的總資產效果、效率和勞動生產率。
產業增長力。該指標主要是用于考查產業發展的潛力和安全性,分別用產業增加值增長率、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增長率和產業就業人口占總就業人口比重增長率三個指標來反映。
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表達了產業維護和提高競爭力的技術基礎,采用評價創新能力最為常用的指標研發費用占銷售收入比重來考查。
參考文獻:
1.宋則.外資商業超速擴張凸顯五大隱患.中國經濟信息,2007,4
2.李孟剛.產業安全理論的研究.博士學位論文.北京交通大學,2006.4
3.景玉琴.產業安全概念探析.當代經濟研究,2004.3
4.張望.產業安全的內涵.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06.19
5.何維達,何昌.當前中國三大產業安全的初步估算.中國工業經濟,2002.2
6.何維達,潘玉璋,李冬梅.產業安全理論評價與展望.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4
7.景玉琴.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經濟學家,2006.2
8.朱鐘棣,孫瑞華.入世后評價產業安全的指標體系.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06.5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5)017-0000-02
信息化時代造就了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其具備的直接性、邊際效益遞增性、可持續性等特點直接促進了新型經濟關系與經濟形態的發展。但是由于網絡經濟是依托計算機網絡而誕生和發展起來的,計算機網絡天生具備的安全缺陷使得網絡經濟在這一核心媒介下面臨嚴重的安全威脅。網絡經濟信息安全已經成為阻礙網絡經濟繁榮發展的一大屏障,通過技術層面、輿論層面乃至精神層面的措施保障網絡經濟信息安全亟待落實。
一、網絡經濟安全的內涵與現狀
(一)網絡經濟安全的內涵與范疇
網絡經濟安全是維護網絡經濟平穩健康運行的一系列安全措施集合及其狀態。從內容上看,網絡經濟安全是兩種安全的有機結合:網絡安全與經濟安全。網絡安全是指在兩個實體之間保證信息交流以及通信的安全可靠,滿足計算機網絡對信息安全的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真實性、實用性和可維護性等的要求。經濟安全則是基于基本經濟運行規律和守則,保證經濟行為的合法性與合理性。經濟安全是核心,網絡安全是保障,兩者在網絡經濟發展的進程中不斷融合,形成了具有獨特特性的經濟形態安全概念。從范疇上看,網絡經濟安全包含多個層面的安全:如國家網絡經濟安全與區域網絡經濟安全、基于全產業鏈的網絡經濟安全與企業網絡經濟安全、電子商務經濟與網絡廣告經濟、網絡經濟從業安全與網絡經濟支持安全、網絡金融安全與網絡財稅安全等。不同范疇的網絡經濟安全擁有不同的安全措施體系與安全理念,但核心思想都是維護網絡經濟的整體秩序與環境。
(二)我國網絡經濟安全的現狀
伴隨著實體經濟的發展,網絡經濟的規模與質量也逐年提升。中國網民的規模世界第一、國家域名注冊量世界第一、網絡購物應用位居中國十大網絡應用之一、電子商務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種種表現都預示著網絡經濟繁榮的成果與勢頭。但是在繁榮的背后,因為安全措施的不到位、安全觀念的落后、安全機制的缺失所導致的網絡經濟安全缺少保障的案例時有發生。盡管部分企業針對資金安全、信息安全等采取了較好的安全措施,在硬件配置、軟件開發、信息傳遞等方面提供了較好的安全保障,但廣大的中小企業在安全領域的忽視與不作為,以及日趨惡化的網絡總體環境卻掩蓋不了網絡安全形勢的嚴峻。資金流失、信息盜取等不同形式的網絡經濟犯罪行為層出不窮,嚴重威脅著從企業到群眾,從國家到區域的網絡經濟安全。
具體而言,我國網絡經濟安全還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缺少頂層設計與系統規劃的意識,網絡安全缺乏整體和高層的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舉措的規劃,這就導致網絡經濟安全無法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的安排和構想;二是安全產品和設備的技術不過硬。這是網絡經濟安全犯罪高發的技術層面原因,也是直接影響網絡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要素。這與國家整體安全技術研發水平較低和人才培養機制不健全有著緊密的聯系;三是經濟信息保密程度不夠或法律層面界定不清。這和問題背后也隱含著另外兩個更重要的問題:即公眾網絡安全意識不夠,以及網絡安全法律不健全。四是網絡安全產業鏈整體互動不健康。目前網絡經濟及其安全各個環節還缺少良性互動,上下游企業合作松散,缺乏規范的約束手段,既影響了各自和整體效應,也使網絡經濟風險有機可乘[1]。
二、網絡經濟安全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建設
基礎設施是網絡經濟安全的基礎,是維護網絡經濟秩序,促進網絡經濟健康發展的外在保障。這里的基礎設施不僅僅指的是安全硬件設備的研發與裝備,同時也囊括安全機構的設立與協同合作、安全等級保護等相關制度的制定與執行兩個部分,安全硬件設備的研發與裝備是實現網絡經濟安全的物理保障,國家有關部門、企業等單位要在互聯網接入、服務器使用、安全軟件應用等方面提高安全警戒級別,謹防存在安全漏洞的安全產品進入信息流通的環節,造成信息泄露和安全威脅;安全機構的設立與協同合作強調政府部門在網絡經濟安全上的責任與行動部署,通過建立快速準確的預警機制、信息機制和處理機制,建立國家層面的協調應急機構與部門層面、地方層面的分支機構,構筑起維護網絡經濟系統安全的防范體系;安全制度的建立是從隱形視角出發構建維護網絡經濟安全的無形的力量。例如病毒防治制度、網絡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等。制度可以增強行動的執行效率,明晰權責分配,增強規范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彌補法律法規在操作層面的不足。
(二)完善信息網絡法律法規體系
網絡經濟安全必須依靠法律法規的健全以抑制網絡經濟犯罪行為。我國目前的信息安全法相關法規主要有八部,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這些法律用于規范信息系統或與信息系統相關行為,同時國務院也下發《關于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千意見》,針對電子交易過程、市場準入、用戶隱私保護、信息資源管理等多方面現實問題進行規范和引導。立法部門應針對網絡經濟安全領域制定專門的法律,用于保障網絡經濟運行全過程環節的安全,同時也應積極融入國際經濟信息安全法的制定過程中,融入國際性網絡經濟安全體系。
(三)建立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機制
目前我國計算機安全人才培養已出具規模,在部分高校也成立了專門的計算機信息安全研究機構。這些機構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也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果,為我國的信息安全領域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專業人才。但是目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缺乏層次性和系統性,國家應注重獨立自主的網絡經濟信息安全技術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通過科研型單位、工程型單位和應用型單位,立體式的培養網絡經濟安全人才。此外,監獄網絡經濟安全的復雜性,高等學校也應注重培養法律、經濟、互聯網領域的復合型人才,以應對網絡經濟安全不斷出現的新挑戰。
(四)拓展網絡安全文化傳播渠道
網絡安全應該是一種全民意識。現有的網絡安全宣傳多是安全廠商和專業安全機構在利益的驅動下進行,企業和普通網民在這一宣傳潮流中往往處于被動地位[2]。這就說明我國公眾網絡安全意識還未形成,社會也遠未形成網絡安全文化氛圍。一方面與我國正處于網絡社會的初級階段之現實有關,另一方面也與我國網絡安全文化的宣傳機制和渠道落后有關。我國網民雖位居全球第一,但網民的總體素質卻處于較低層次,網絡安全文化無法通過有效渠道對外傳播,即使存在若干傳播渠道,卻因傳播方式、傳播機制的不當而收效甚微。
網絡安全文化主要包括網絡安全知識、網絡道德教育等內容,針對網絡經濟安全方面的內容則更細化,如網絡經濟安全基本常識、網絡經濟的運行模式、網絡經濟道德等。網絡經濟安全文化氛圍的形成,就需要通過不同的渠道向公眾傳播相關知識。現有的傳播渠道僅限于網絡經濟運營商的安全操作說明、國家有關部門和安全協會的安全操作公益廣告、新聞傳播主體制作的網絡經濟安全節目等,這些傳播手段在促進網絡經濟安全普及化的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今后網絡經濟安全文化的傳播渠道應把握“全民化”的脈絡,增加自媒體、流媒體、新媒體的傳播分量,注重拓展宣傳形式,擴展和精細化宣傳內容,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接受網絡經濟安全文化。
[中圖分類號] F123;F06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15- 0039- 05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對外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既面臨重大發展機遇也面臨日益嚴峻的產業安全風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國際貿易摩擦對我國進出口貿易及產業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后金融危機時代全球經濟調整對我國產業安全形成新的沖擊;低碳經濟的發展使我國產業安全面臨新的挑戰。此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以及美、歐等國的壓力,人民幣升值和國際化的步伐將會加快,為了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趨利避害,增強競爭能力,就必須重視產業安全問題的研究。
1 關于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主要產業安全問題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產生了一些產業安全問題,主要有:①跨國并購和金融控制等給發展中國家帶來產業安全風險。主要體現在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人才的爭奪及對其重要產業的控制,白熱化的信息競爭以及以其他方式施加的經濟壓力。②新貿易保護主義下國際貿易摩擦與爭端對產業安全帶來比較嚴重的影響。③人民幣升值和國際化給中國帶來的產業安全問題,尤其是對出口導向型產業的影響比較大。此外,低碳經濟發展對傳統制造業的影響不可低估;在新的形勢下,通貨膨脹對經濟安全的影響日益凸顯,這將是今后產業安全研究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近幾年突發事件的不斷發生及影響也不斷升級,對我國產業安全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
2 關于國內外產業安全研究進程
國外學者對國家經濟安全和產業安全問題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重農主義及18世紀的貿易保護主義。而現代經濟學對該問題的研究是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到了20世紀80年代后期尤其是90年代,國家經濟安全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政府高層官員以及戰略專家的關注。[1]關于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對產業安全影響的研究以及戰略性產業安全研究方面,國際上已經有較深入系統的研究成果,并應用于實踐。
我國對國家經濟和產業安全問題的研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才開始的。顧海兵對中國經濟的安全度進行了估計。楊公仆 等從產業經濟學角度探討了經濟安全和產業競爭力等問題。何維達構建了一套產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并對若干重要產業進行了評價與估算。雷家骕 等對產業安全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了研究。朱棣探討了入世后開放對中國產業安全的影響。國家商務部等政府部門也開展了產業安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2.1 關于產業安全的涵義
一般認為,產業安全是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國家經濟安全是從經濟生活的宏觀面來研究的,是與國家安全處于同一個范疇內的概念。因此,國家經濟安全是指國家的根本經濟利益不受傷害[2]。
產業安全與國家經濟安全概念相比,產業安全以更加具體的產業為研究對象,因而更加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產業,通俗地講,就是指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因而,產業意義上的安全研究是屬于中觀層次的。
至今,有多位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產業安全給出了明確的定義。楊公樸、于新東 等分別對產業安全給出了定義。何維達從市場開放的角度給出了產業安全的一般定義。景玉琴將產業安全分為宏觀和中觀兩個層次。
此外,從產業的動態變化看,產業安全包括產業生存安全和產業發展安全兩個方面。產業生存安全是指產業的生存不受威脅的狀態。產業發展安全是指產業的發展不受威脅的狀態。
2.2 關于產業安全的基本特征
產業安全的特征有許多,多數人認為,產業安全的基本特征可以歸納為5個:戰略性、綜合性、緊迫性、系統性、動態性。
戰略性:產業安全關系到國計民生和一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是國家經濟安全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必須從戰略高度重視產業安全問題的研究。綜合性:產業安全涉及國民經濟的各行各業,并且產業與產業之間相互關聯。而且,影響產業安全的因素是復雜的、綜合的,從而產業安全具有高度復雜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因此在維護產業安全的手段上也應該多種多樣。緊迫性:產業安全涉及重要產業的生存與發展受到外界威脅,如果不采取相應政策措施,可能給國民經濟帶來巨大損失,因此,一旦出現產業安全問題,都非常緊迫,不得不采取緊急應對措施。系統性:產業安全是一個有豐富內涵的政策系統,它既涉及產業內部問題,又涉及產業的外部環境。
2.3 關于產業不安全原因的研究
【中圖分類號】F321.1 【文獻標識碼】A
土地“三權分置”是改革開放后繼土地所有權和承包權“兩權分離”后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為我國從粗放使用生產要素的傳統農業向高效、現代農業轉變提供了根本性的土地制度保障。同時,也為我國深入推進工業化、城鎮化提供了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供給條件,符合資源市場化配置對要素流動性的訴求。以政府主導型土地流轉為主要特征的新一輪土地制度變革,直接關系到“三農”問題的各個方面。尤其是農地流轉的“非糧化”,將不可避免地對我國糧食生產和糧食安全產生重大影響。當前,眾多學者致力于相關問題的研究,并已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本文擬從我國農地流轉“非糧化”以及農地流轉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的角度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并就當前條件下如何豐富農地流轉“非糧化”以及糧食安全的內涵提出幾點個人看法。
關于農地流轉“非糧化”問題
從研究時序上看,“非糧化”這一表述最早可追溯到20世紀末,2008年之后研究文獻提及“非糧化”的頻率開始增加。近年來,農地流轉“非糧化”研究進入高發期,對農地流轉“非糧化”的程度和發展態勢界定也從“現象”逐漸變化為“傾向”、“趨勢”。
農地流轉“非糧化”的現狀。現有文獻研究中通常使用“糧作比”、“非糧食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比例”、“非糧食作物種植的流轉耕地面積占流轉農地面積的比例”、“種糧大戶占種植大戶比例”等指標描述農地“非糧化”水平。例如,馮遠香、劉光遠(2013)使用“糧作比”衡量新疆“非糧化”程度,指出新疆1978~2011年間在糧食播種面積和糧食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出現雙降①。何蒲明、全磊(2014)使用“非糧食播種面積占農作物播種面積的比例”來描述土地“非糧化”程度,稱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歷年有關數據計算,1978~2012年我國非糧化比例由19.7%上升至31.9%②。但更多的學者使用“非糧食作物種植的流轉耕地面積占流轉農地面積的比例”對眾多省份和地區的“非糧化”程度進行了分析,涉及的省份和地區既包括如河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南等在內的糧食主產區省份,也涉及浙江這樣的糧食主銷區省份,還包括甘肅、陜西、新疆等這樣的糧食產銷大體平衡的省份和地區。
農地流轉“非糧化”的影響因素及成因。導致農地流轉“非糧化”的根本性原因是種糧的比較效益低下。土地流轉費用過高導致的土地成本上漲、農業機械及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的農業機械作業費和化肥費上漲、高昂的農業雇工費用是造成種糧比較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糧食生產成本上升問題,較為集中地體現在經濟發展相對較快的地區和城市周邊地區的農地流轉中,以及有工商資本參與的農戶對企業、種養殖大戶、協會等流轉對象的流轉案例中。在收入方面,農產品內部價格體系不合理是種糧比較效益低的重要成因③。另外,農地管理的法律法規和制度不健全、地方政府高效農業和產業發展的政策取向、中央政府糧食補貼力度不足及制度設計偏差、糧食生產基礎設施缺失、農業保險發展不成熟、工商資本下鄉等也是導致農地流轉“非糧化”的重要因素。
農地流轉“非糧化”問題的解決對策。消除種糧比較經濟效益過低是解決“非糧化”問題的關鍵。政府可通過建立耕地低成本流轉機制、加強對農業生產資料市場的監管、提高糧食生產公共服務水平等方式降低糧食生產成本。同時,還應該健全完善糧食收購最低保護價格政策,補貼城市低收入者以保證糧農收入。
政府的糧食補貼和投入是學者關注的重點問題,多數學者都建議政府應將糧食補貼從普惠式向重點扶持式的支農惠農政策轉型;提高對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補貼水平,對種糧大戶按照糧食生產規模化程度進行階梯式獎勵和補貼;應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制定和完善針對農地流轉“非糧化”的法律法規、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也是學界關注的重點。學者們提出應細化耕地利用類型,對耕地流轉的農業用途做明確的劃分;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高標準基本農田,增加“糧田必須種糧”的規定;建立基本農田保護外部性經濟補償制度。另外,優化糧食生產空間布局、強化糧食金融信貸和保險體系、加大糧食安全輿論引導力量、慎重引進工商企業大規模流轉土地等措施也應引起關注。
關于農地流轉對糧食安全的影響問題
農地流轉尤其是農地流轉的“非糧化”對糧食安全帶來的影響是目前研究最為關注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
糧食安全在農地流轉綜合目標體系中的地位。雖然早期農戶主導型農地流轉是少量的、緩慢的,但隨著“運動”式的“中國圈地”快速升級,農地流轉規模迅速增加,其影響變得日益復雜而深遠。在這一過程中,農地流轉被賦予了多重功能,實現規模化經營、提高土地配置效率、促進農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保障農地可持續利用及生態功能、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促進二、三產業發展和城鄉統籌發展等都成為了農地流轉的功能性目標。如何對眾多既統一又矛盾的目標進行排序和選擇,已有的研究并不統一。
保障糧食安全是農地流轉的第一道紅線,土地集體所有性質、農地農用、農民土地承包權益不應因農地流轉而改變。但面對多重目標體系,多數學者表現出選擇側重的差別。茅于軾(2008)指出,保護耕地政策直接導致房地產價格飆升,延緩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并認為我國不存在糧食安全問題④。茅于軾的研究引發了國內學界的“耕地紅線”之爭。主流觀點支持設立耕地紅線政策,對茅于軾持批評態度。茅于軾的支持者則認為,一方面,中國在世界貿易格局及國際關系中占據日益突出的地位,我國具備較強抵御糧食貿易訛詐的能力;另一方面,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土地糧化配置的機會收益不斷提高,必須考慮土地糧化配置的效率。安耕(2011)認為,在快速工業化背景下,我國糧食自給率下降是合理性的⑤。王文龍、萬穎(2012)認為,政府的土地壟斷與農地非農利用嚴格控制是不合理性的,固定耕地紅線的看法是不科學的⑥。筆者認為,上述學者“打破18億畝耕地紅線神話”內核是基于對我國糧食安全形勢過于樂觀的判斷,并帶有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及農地流轉多重目標選擇的非農傾斜。
農地流轉對糧食產能和農業績效的影響。學界關于我國農地流轉對糧食安全產生的影響評價褒貶不一。雖然我國農地流轉意味著土地資源的有效流動,優化配置了的土地資源可以促進糧食產量提升和農民收入增加,實現了土地的可持續利用,促進了糧食安全,具有明顯的積極效應。農地流轉的積極影響可具體反映在使農業規模經營擴大、農業科技水平提高、農業結構優化調整、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等多個方面⑦。但農地流轉導致的“非糧化”讓人擔憂。樂觀的看法認為,雖然土地流轉非糧化的規模較大、發展速度較快,這個趨勢需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目前的土地流轉“非糧化”尚未對糧食安全構成實質性影響⑧。悲觀的看法認為,目前的土地“非糧化”傾向嚴重,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嚴重威脅糧食安全,當務之急是避免其進一步蔓延⑨。
學界往往將“糧食數量安全”作為農地流轉對糧食安全最重要的影響指標進行考察,從土地生產效率、勞動生產效率、單位糧食產量、糧食總產等方面考察農地流轉對糧食產能的影響。陳海磊等(2014)提出,由于生產率較高的農戶更傾向于轉入土地,在農地從低效率農戶轉向高效率農戶的過程中土地生產效率提高⑩。姚洋(2000)將這一農地流轉與土地資源配置效率的關系歸納為在勞動力市場存在缺陷的前提下的“土地流轉的邊際產出拉平效應”;同時還提出“交易收益效應”,并從農地制度與資源配置的關系角度將這兩種效應定性為正向資源配置效應。另一種觀點認為在現實中農地流轉后土地生產效率很難出現明顯變化,甚至會有所降低。俞海等(2003)指出,穩定的土地使用權可以促進農地土壤的長期肥力改善。賀振華(2003)認為只有在土地流轉后增加新的生產要素或原有的生產要素發生了質的提高的前提下,土地的流轉才是有效率的。
糧食安全與農地流轉二者關系的統籌。很多專家學者就農地流轉保障糧食安全的政策與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福生(2015)建議保障土地流轉過程中的糧食安全應從全局角度統籌考慮,國家應加強對農地流轉過程中糧食安全保障的頂層設計與規劃,構建“農地流轉―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現代農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完整保障糧食安全的鏈條,應對農田使用權人和經營主體進行分類管理,應進一步明確基本農田分區規劃和管制,實施跨區域經濟利益補償,從長期內保障糧食安全可持續。戚焦耳、郭貫成、陳永生(2015)提出,在推進農地流轉過程中,應加大政府對農業生產的中介服務體系的投入和對先進農業技術的推廣,提高糧食生產技術和規模效應來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結論
應強化糧食安全和農民權益在農地流轉綜合目標體系中的首要地位。目前,農地流轉被賦予了多重功能。我們可以以農村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與集約利用倒逼經濟產業轉型,推進工業化、城鎮化發展,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合理的農村土地制度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長期形成的工業偏斜政策、城市發展偏斜政策已經造成了弱勢的“三農”格局,在未來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程中,必須堅持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首先考慮“三農”問題的原則,土地是農民安身立本的根本,是農民的生產資料和家庭財富,同時,農地種糧是國家糧保障食安全的基礎,土地經濟性當然重要,但其社會性、政治性等其他價值也同樣重要。
應豐富全面保障糧食安全內涵下的農地流轉問題的研究。目前學界在農地流轉對糧食安全的影響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對糧食數量安全的影響分析,沒有在全面糧食安全內涵視角下考慮這一課題。經濟新常態背景下,如何破解我國糧食“高產出、高進口、高儲備、高調運、高消耗”的“五高”并存?“南糧北運”是否低碳可持續?如何實現糧食“綠色增產”?等等問題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學界應更加關注關于農地流轉對糧食質量安全、糧食流通安全、糧食生態安全、糧食空間安全等方面影響的理論研究。
應建立糧食生產供給側成本概念,保持糧食安全謹慎態度。反對“非糧化”問題嚴重化的學者主要基于兩點判斷,第一,糧食生產的比較效益不低,“非糧化”沒有內在動因。第二,我國目前已不存在糧食安全問題,糧食安全的經濟性要求減少國內糧食產量或者通過進口糧食,適當降低糧食自給率。但在糧食生產成本研究中學者主要計算直接物質費用,對間接費用考慮較少。蔣和平提出目前“北糧南運”的糧食物流成本占糧食銷售價格的20%~30%,但在已有文獻的成本核算中沒有考慮。另外,糧食成本除生產成本外,還應考慮財政成本、生態成本,應建立糧食生產供給側成本概念。我國雖然連年糧食高產出,在城鎮化加速過程中,居民膳食結構變化及需求剛性存在的背景下,不宜輕下“糧食安全能夠保障”的定論。
應豐富完善農地流轉“非糧化”的內涵。現有文獻對農地流轉“非糧化”的概念理解簡單化,將之數量化的方法缺乏科學性,基于以上,學界很難對“非糧化”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從構詞法上看,農地流轉“非糧化”是指在農地流轉背景下,出現的原有糧食生產性質(狀態)向非糧食生產性質(狀態)的轉變,這種性質或狀態包含種植,但應不僅限于種植,而是涵蓋糧食生產的全過程及其保障體系,即種植、配管、收獲、收購、倉儲、加工、交易等環節及配套的科技、金融、財稅、政策、法規等在內的體系的性質和狀態。使用“糧作比”或者“非糧食作物播種面積與農地播種面積的比例”等無法全面衡量“非糧化”程度。“非糧化”涵義亟待豐富,以使之立體化、系統化,應是未來相關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
(作者為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本文系2014年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糧食主產區農地流轉非糧化問題及對策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4BJY108)
【注釋】
①馮遠香,劉光遠:“新疆農地流轉與種植結構變化分析―基于區域糧食供給安全視角下”,《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年第2期,第30~32頁。
②何蒲明,全磊:“對當前耕地‘非糧化’現象的分析―基于糧食安全的視角”,《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第11期,第73~76頁。
③易小燕,陳印軍,王勇,李倩倩:“耕地流轉需謹防過度‘非糧化’”,《農村工作通訊》,2011年第8期,第21~23頁。
④茅于軾:“不要被糧食危機所誤導”,《農村金融研究》,2008年第9期,第76頁。
⑤安耕:“耕地紅線之爭的三點啟示”,《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第33~35頁。
⑥王文龍,萬穎:“中國劉易斯拐點和耕地紅線的判斷與三農治理新思維”,《農業現代化研究》,2012年第5期,第290~294頁。
⑦馮炳英:“農村土地流轉的績效和發展對策”,《農業經濟》,2004年第4期,第24~25頁。
⑧陳衛群:“土地流轉制度下的糧食安全”,《晉城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
⑨管叔琪:“土地流轉‘非糧化’危及糧食安全”,《安徽農學通報》,2009年第1期,第12~13頁。
⑩陳海磊,史清華,顧海英:“農戶土地流轉是有效率的嗎?―以山西為例”,《中國農村經濟》,2014年第7期,第61~72頁。
姚洋:“中國農地制度:一個分析框架”,《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第54~66頁。
俞海,黃季j:“地權穩定性、土地流轉與農地資源持續利用”,《經濟研究》,2003年第9期,第82~91頁。
賀振華:“農村土地流轉的效率現實與理論”,《農業經濟導刊》,2003年第6期,第38~4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