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4 14:51: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浪費糧食的現狀分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同樣,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精神作支撐的企業是難以持續發展的。觀察我們的周圍,浪費現象就在身邊,關不緊的水龍頭、白天亮著的電燈、吃剩被扔掉的饅頭、地上到處灑落的糧食等等。在中國,一件小事如果加上13億人口就是大事,如果每人浪費一點資源,加起來就非同尋常,如果每人節約一點資源,加起來就是一筆巨大財富。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所以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如果能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入手,做到勤儉節約,我先行,以實際行動把節約落到實處,對于我們公司來說,那也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勤儉節約,我先行;就是要從思想上崇尚儉樸,以勤儉節約為榮、鋪張浪費為恥,拋棄“家大業大,浪費點兒沒啥”的思想;就是要在作風上艱苦創業,要舍得吃大苦、耐大牢,把艱苦奮斗當成有效發展的助推器,把勤儉節約當成戰勝困難的傳家寶。
勤儉節約,我先行,就是要不斷學習,總結經驗、提高業務能力,在工作上精益求精。實踐證明,在知識更新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善于學習、善于總結經驗教訓,提高自身能力的人將會跟上信息時代的步伐;善于學習、善于總結經驗教訓的企業將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長盛不衰。作為一個有責任感、榮譽感和使命感的四公司員工,我會抓住點滴時間,刻苦鉆研業務技能,向精細管理要效益。
中圖分類號:X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2(b)-0155-01
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地區的生產、生活用水量日益提升,可是水資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衡的現狀,影響著各地的用水供應量和水資源應用范圍,所以,如何充分利用現有水資源,對現有水資源如何調度,成為水資源管理的重點。下面就結合黃河地區的水資源管理與調度情況簡單談談經驗。
1.黃河流域水資源分布及利用現狀
黃河是祖國母親河,也是我國西北、華北地區的重要水源,據統計,其年徑流量為580m3,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2.5%,而卻承擔著供養著1.4億人口、160萬公頃耕地、50多座大中城市,這就使得其承受能力受到重大沖擊,而由于季風性氣候的影響,其汛期集中于7-10月,水量占年徑流量65%以上,而由于北方普遍降水,造成黃河流域引水量不大,而在每年的其他月份,則因水量有限,造成用水緊張。從水資源利用狀況來看,其問題主要表現在:
其一,斷流現象嚴重,供需矛盾突出。每年春秋季節為灌溉用水高峰期,此時黃河水域水資源有限,加之已建水庫主要集中在蘭州以上,這就造成黃河下游河道和一些直流中下游出現斷流;同時,受水價的季節性變化的影響,如汛期水價較低,枯水期則提升水價,很多地區用水量不能適應于實際需求,這就造成了一定經濟效益的流失。其二,水資源浪費嚴重,在灌溉區,一般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而水資源管理落后,投資不足,致使灌溉工程落后,甚至是老化嚴重,這不僅引起水資源浪費,而且影響了經濟效益的實現。如在寧夏地區,每公頃引水量為1500m3,而每立方米生產糧食僅為0.5kg,而在關中地區,由于管理先進,每立方米生產糧食達到1.5kg。其三,工業用水效益低,由于工業結構不合理,技術性投入少,污水處理能力低等原因,造成該地區工業水污染以及水資源利用率低,進而影響其供水效益。其四,水污染嚴重,現代大量工農業、廢水等排入河道,以及黃河周邊環境破壞,造成黃河水質降低。其五,地下水資源超采。有些地區,由于徑流短缺,不得不依靠地下水,而隨著城市化的加速,大量的地下水資源被過度開采,造成采補失調,地下水位下降。
2.水資源科學管理與調度的措施
2.1強化法律手段
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如《黃河水量調度條例》、《取水許可和水資源征收管理條例》等,強化對水資源的管理和調度工作,同時以國家級、地區級各項規定為參照,進行調度與管理政策的制定與執行,根據有水量的變化進行制度性或政策性調整,同時加強法律的監督與強制作用,對一些違法行為進行懲處。
2.2進行水利設施建設
由于黃河流域水資源分布的空間性特征,進行水利設施建設不僅是調節水資源空間分布的有效方式,也是實現節水、合理用水的有效途徑。其一,進行骨干水庫建設。黃河流域水庫主要分布在上游地區,而下游用水量較大,水庫設置少,這就造成了水源儲存與利用的矛盾,所以,根據各地區實際特征,進行關鍵性水庫建設,可以有效緩解水資源緊張和水源浪費狀況。其二,充分利用南水北調工程,由于此工程水源引入量大,季節調節能力強,這就有效地解決了黃河用水的季節性變化因素,有助于解決黃河流域干旱缺水的問題,而就現階段水資源緊張緩解狀況來看,南水北調工程是一些最有力的手段。其三,加強基礎性水利設施建設。加強黃河渠道的維修養護和改造工作,減少溝渠滲水現象,以保證減少水源浪費;增加灌溉技術投入,加強灌溉管理,采用何來的灌溉設備,采取噴灌、滴灌等先進方式,以提升灌溉水源利用率,進而實現水資源的經濟效益。
2.3堅持全方位節水
農業用水方面,要根據土地特征和應用水量,進行適度水源利用,以避免造成水資源浪費;改進灌溉技術和設備,加強灌溉管理,做到節水,提高灌溉水的利用度;采用不充分灌溉技術,對作物進行水源控制,以節約用水的同時,增加糧食產量,如遠程全流域灌溉定額可以降到每小時每平方米4500立方米,那么就能節約20%~30%的水量。工業用水方面,要充分提升工業用水的利用率,通過有效技術,提高水源重復利用度,這不僅節約了水資源,而且能夠有效降低水污染;進行工業產業內部結構調整,積極發展一些新型、環保產業,以實現水污染降低;生活用水方面,大力宣傳節水、護水知識,增強人們的節水和環保意識;加強水資源重復利用,如生活用水先用來洗衣服,在進行沖廁所,這就減少了水資源的使用量等。
2.4充分運用經濟杠桿
價格因素是調節市場供需關系的有效手段,在水資源管理中,要充分利用價格控制因素,進行節水控制。根據市場特征,進行水價調整,合理制定水價標準;根據地域特征進行水價調整,在水資源豐富而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適度提升水價,以降低水資源的浪費;根據水資源時間分布特征,在汛期提升水價,在枯水期適當降低水價,以協調水資源的時間利用情況;根據行業特征進行水價調整,對于一些用水量大、行業污染程度高的行業進行高額收費,對一些環保性企業,新興技術企業和用水量少且污染程度低的企業降低收費標準,并給予一定的優惠,這不僅有利于水資源的保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2.5加強技術投入
糧食從生產到消費,各環各節都存在或多或少的損失和浪費。其中在生產環節造成的損失,可分為兩類:一是因生產能力不足所導致的生產資料與勞動力的浪費。即支持糧食生產的土地、水、農用生產資料,糧食生產主體的勞動力消耗與糧食的產出效能存在偏差,導致投入浪費。二是生產成果的損失,即在播種、生長、收割過程中,因自然災害、氣候、病蟲害、種植技術、收割方式等的影響,糧食應產量與實際產量之間存在偏差,造成的糧食減產損失。
二、我國糧食生產損失現狀分析
1.生產投入較大,資源利用效益偏低
當前,我國糧食生產領域存在著消耗大、資源利用效益偏低的問題。突出表現在:一是耕地糧食生產能力開發程度尚不足。耕地是糧食生產的自然載體。耕地的糧食生產能力是指糧食作物所能達到的最高產量,而糧食產量可理解為耕地的現實糧食生產力。據統計,2004年,全國耕地的糧食總生產能力為9.20億噸,而近三年的實際平均總產為4.52億噸;全國耕地糧食平均單產能力為11349.21千克/公頃,而近3年糧食的實際平均單產為5581.50千克/公頃,單位面積耕地的糧食生產能力開發率為0.49,開發程度不足50%。二是灌溉水有效利用率較低。當前,當前我國農業灌溉仍以大水漫灌方式為主,高效灌溉設施和技術尚未在農村普及,農業用水利用效率整體較低,遠不及以色列、南非、埃及等先進國家。據統計,2010年全國有效灌溉面積上的節灌率僅為41%;單方水糧食生產率不足1.2千克,大大低于發達國家灌溉水利用率70%~80%,單方水糧食生產率2千克以上的水平。大量的水資源在農業生產中被白白浪費。三是糧食勞動生產率低。2001年,我國農業勞動力人均生產谷物783千克,僅為美國的7%、英國的20%、日本的18%,不僅遠低于先進國家,就本國來說,也僅為工業勞動生產率的16%。每斤糧食內含的必要勞動投入量居于世界最高國家之列。此外,還存在種子發芽率不高、盲目使用農藥和亂用農藥、化肥過量施用等問題,農用生產資料消耗偏大。因此,在農業生產中,加強可利用水土資源的合理開發,減少人力、物資消耗,利用有限的資源實現更多的生產,對實現糧食增產具有重要意義。
2.受各種因素影響,糧食實際產量減少
一是受自然條件影響。除播種面積減少導致的絕對減產外,自然災害和病蟲害是造成糧食減產的重要原因。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農業氣象災害呈明顯上升趨勢。據分析,過去30年我國糧食增產中各因素的貢獻,氣候變化一項為-2%。農作物病蟲害呈多發重發態勢,因防控能力不足每年造成糧食損失近500億斤、經濟作物損失350多億斤。全年因災(包括水旱災、風雹災、霜凍、病蟲害)減產的比例占全國糧食比例的15%左右。二是受生產水平影響。糧食產量形成因素的60%源自栽培技術。在糧食生產過程中,不同的播期、播量、播種方式、播種深度、施肥水平等都會影響最終產量。在糧食生產上很多常規性的栽培技術至今仍未被廣大農民廣泛應用。引種不當、播種方法欠妥、田間管理滯后,管理粗放等問題導致了種植效益不高,糧食實際產量比應產量低等情況。
三、減少糧食生產環節損失的對策建議
要有效減少糧食生產環節損失,必須加大投入,從改進生產技術、加強生產管理、提供生產支持、提升生產者素質等方面著手,逐年降低糧食生產減損率。
1.努力提升水土資源利用效益
保證糧食產量可持續增長,資源節約是核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是關鍵。只有發揮有限資源的最大生產潛力,才能獲取農業生產的最佳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一是進一步提高土地生產率。實行分區增產減損,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合理調整糧食作物種植結構,逐步壓縮耗水量大、經濟效益低的作物種植面積。改良耕作制度,增加復種指數,合理施肥。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抓好中低產田改造,提高土地產出效益。加強生態治理與建設,保護土地利用環境,發展生物技術,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二是大力發展節水型農業。加強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推廣渠道防滲、管道輸水、田間節水、噴微灌和薄露灌溉等節水灌溉技術,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率和節水技術貢獻率,實現適時適量的“精細灌溉”。
2.積極提高農業科技水平
目前,中國農業依靠自然資源高投入的潛力已經很小,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只有依靠提高單位資源的產出效率,而提高生產效率的根本在于提高科技水平。一是增加農業科研投資。把農業科研確定為國家財政預算優先傾斜部門,將農業科研經費相當于農業總產值的比例從不足0.1%提高到發展中國家現有的平均水平0.26%甚至更高。二是構建新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大種子研發和培育投入,大力推廣種子精選包衣和精量半精量播種栽培技術。推廣良種工程,特別是耐密和適合套種、機收的品種,完善良種培育、引進、推廣體系,提高品質育種和良種覆蓋水平;推廣科學配方施肥技術,實行平衡施肥,提高化肥的有效利用率;加大高質高效農機、農具的研發力度,提高農業規模化生產水平,推廣適時機械收獲和產地烘干等先進實用技術,減少生產浪費與損失。
3.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系
建立健全防災減災體系,減少因災造成的糧食生產損失:一是加強防洪抗旱能力建設,進一步完善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和管理,提高江河防洪能力。加快澇區的排澇建設,提高農田防洪除澇標準。加強旱情監測網絡、干旱預警和抗旱水源調度系統建設。二是加強重大病蟲害防控。繼續實施植物保護工程,建設四級植保公共服務體系。加強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站建設,完善應急防控物資儲備,構建有效的監測和防控體系。加強實時調度,推進聯防聯控、統防統治,提高突發性、暴發性、流行性和遷飛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和撲滅能力。加強農藥生產監管,大力推廣無害化治理技術、低量高效施藥技術,提高農藥利用率,切實減少病蟲害造成的糧食生產損失。三是加強農業氣象監測。以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為重點,完善農業氣象監測站網,提升農業氣象災害監測能力。加強農業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與評估、農作物病蟲害氣象條件預報等工作,開展農業氣象跟蹤和技術咨詢服務,提高農業氣象災害防御能力。加強人工增雨和防雹能力建設,提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及保障能力。
4.加大扶持、調研力度
一是強化糧食生產減損政策保障。現在我們國家已認識到糧食產后損耗的嚴重性,將產后減損提到重要地位。從2007年起,國家糧食局、發改委開始實施農村糧食產后減損安全保障工程,通過提供財政補貼,改善糧食儲存設施,降低糧食產后損失。而糧食生產領域的減損工作,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指導政策出臺。我們應盡早出臺的相關政策和實施意見,指導實施糧食生產減損工程,明確生產過程中對浪費的控制方式或手段,明確減損責任。二是加大糧食生產減損財政投入。完善補貼辦法,設立糧食生產減損專項基金,促進減損增供。三是建立健全糧食生產減損統計制度。加強對糧食生產領域的動態信息監測,開展糧食生產減損抽樣調查,不斷改進統計調查方法和手段,實行糧食生產綜合信息制度,切實摸清糧食生產損耗底細。
一、石堡川水庫灌區概況
石堡川水庫灌區位于東經109.7°~110°,北緯35°~35.5°,居關中平原北沿,涉及延安洛川、渭南市白水、澄城三縣。設施灌溉面積40萬畝,有效面積31萬畝。灌區受益范圍包括16個鄉鎮,180個行政村,人口30.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5.1萬人。
灌區屬寒溫帶大陸性干燥氣候,常年多風,平均氣溫12.2℃,多年平均降雨量549.2mm,平均蒸發量1192mm,年日照時數2547h,光照充足,無霜期202d。灌區土壤以黃綿土為主,夾少量褐色壚土,土壤有機質含量0.883%,酸堿度適中,質地、結構良好,空隙率50%,蓄水保墑能力較肥沃。灌區作物主要以小麥、玉米、油菜、蘋果樹為主,是陜西省糧食生產基地和蘋果優生區。
灌區地下水埋深40~100m。地下水以降雨、河流渠道滲漏、田間灌溉水滲漏補給為主。
石堡川水庫灌溉工程由樞紐、干渠、支渠、抽水站及田間工程五部分組成。灌區干渠一條,長38.708km,各類建筑物148座。設計流量9m3/s,加大流量11.5m3/s。灌區支渠8條,分支渠12條,總長214.3km,各類建筑物1895座,設計流量1.0~4.5m3/s。灌區抽水站9座,總裝機1350kw,揚水能力1.65m3/s。田間工程有斗渠349條,總長486.5km,建筑物2940座;分引渠2229條,長2213.5km,各類建筑物24500座。
二、石堡川水庫灌區水資源現狀分析
灌區水資源有三大類構成,分別是地表水、降雨集蓄利用水、地下水。
1.地表水。地表水分為客水和境內自產水,具體分析如下
客水地表徑流:石堡川水庫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6717萬m3,Cv=0.9,Cs=2.5Cv,多年平均入庫流量2.04m3/s。石堡川水庫總庫容6375萬m3,其中興利庫容4585萬m3。
聿津河流域多年平均徑流量380萬m3,Cv=0.9,Cs=2.5Cv。
區內地表徑流:流經灌區境內的孔走河、長寧河、縣西河、馬村河、大峪河等五條河流多年平均總徑流量4696萬m3。
2.降雨集蓄利用水。灌區有人畜用水集雨窖4萬多眼,灌溉用水集雨窖2萬多眼,年可調蓄量396萬m3。
3.地下水。灌區內地下水資源總量3219萬m3,可開采量2030萬m3。灌區現有機井265眼,現狀可開采能力1200萬m3。溫泉抽水站灌溉供水系統水源取自“380”水系,該地下水系總儲量13724萬m3,其中靜儲量7355萬m3,動儲量6370萬m3,目前已開采量1080萬m3。
目前灌區水資源可用總量為8194萬m3,灌區40萬畝農田灌溉用水及人畜用水總量為9058萬m3,灌溉保證率僅為43%時灌區仍缺水864萬m3。
三、石堡川水庫灌區缺水的主要原因
石堡川水庫灌區雖然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灌區嚴重缺水,致使灌區有效灌溉面積衰減,直接影響了灌區的發展。灌區嚴重缺水,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水庫大壩壩肩繞壩滲漏還沒有徹底解決;左壩肩仍存在漏水問題、泄洪底洞淤積堵塞;水庫淤積侵占有效庫容;庫區周圍、溝邊、入庫溝道無水保工程,水土流失嚴重,導致水庫淤積,環境質量惡化;石堡川河流域水資源利用缺乏統一管理,上游無章建庫、建站情況嚴重等。
2.干、支渠道工程老化失修,襯砌率低,渠道襯砌凍脹破壞嚴重,滲漏損失大;量控水設施簡易、失修,漏水嚴重。
3.田間工程配套差,斗分渠襯砌率36%,各類建筑物配套率不到60%,完好率30%,渠道滲漏嚴重。灌溉方式落后,水量浪費嚴重。
4.灌區水資源開發利用不足,配置不合理。
四、石堡川水庫灌區缺水的嚴重性
石堡川水庫灌區水資源極度緊缺,人畜用水一靠天雨,二靠溝道泉水,十年九缺;千百年來,群眾一直從事旱作農業,廣種薄收,生活困難。區內僅有利用客水——石堡川水庫,目前已建成40萬畝設施灌溉規模,仍處于干旱低產狀態,缺水已成為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之瓶頸。
由于缺水,旱區作物仍處于廣種薄收低產水平,產業結構不能得到合理調整,群眾收入差;群眾吃水問題得不到解決,生活水平較低,與相鄰灌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由于缺水,生態環境質量脆弱,冬春季多沙塵,綠色少于荒蕪,明顯落后于周邊,與適宜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條件相差甚遠。
為了發展區域經濟,當地政府多方招商引資,已組建起了較為集中的白水、澄城工業園區,這無疑會為當地經濟發展、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提供就業平臺、提升區域經濟起到鑄基奠石的作用,但由于缺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和制約。
總之,該區域城、鄉、工、農、牧、副、生態環境均極度缺水,企盼水,解決該區缺水問題,已成迫切的眾望所歸,社會所需的當務之急,也是當地政府及廣大人民群眾千百年來苦思覓想的事情。
五、解決石堡川水庫灌區缺水的途徑
要解決石堡川水庫灌區缺水問題,最根本的途徑就是要大力推行節水型灌溉。其重要意義如下所述。
1.灌區水資源短缺,灌溉水利用率較低,現狀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不足46.3%。另外,大量的“半截斗農渠”和田間渠系的不配套,制約了灌區水源工程、干支渠系工程效益發揮和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灌區仍有很大的節水潛力。因此只有通過節水灌溉,減小灌溉輸配水系統滲漏損失的水量,才能實現灌區的水土資源平衡,確保灌區設施面積都得到灌溉,提高糧食單產,確保糧食安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穩定,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物質條件。
關鍵詞 :碳足跡 河北省 在校大學生 低碳
本文為2013年度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民生調研專項成果(項目號:201301267)。
引言
隨著溫室效應對人們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人們越來越重視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經濟發展模式。低碳發展將成為我國發展的趨勢。尤其是河北省作為工業大省和能耗大省,碳排放量非常大,低碳發展也成為河北省亟待解決的問題。當代大學生是時代的先驅者,有理想、有文化,他們有責任和有義務擔任起減少社會碳排放量的使命。河北省環境污染嚴重,碳排放量大,河北省的在校大學生更應該為之做出貢獻,從自身做起,減少生活和學習中的碳排放量,并引導整個社會低碳生活。本文以碳足跡為理論支撐,對河北省在校大學生低碳生活進行探,并提出相應的減排對策和建議。
1、碳足跡的概念及研究現狀
1.1 碳足跡概念。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是指一個人或者團體的碳耗用量。碳是指由碳元素構成的自然資源,如石油、煤炭、木材等。碳耗用的越多,產生的CO2就越多,碳足跡就越大,反之碳足跡就越小。
1.2 碳足跡研究現狀。碳足跡是從生命周期的視角分析碳排放的整個過程,深度分析碳排放的本質過程,進而從源頭上制定科學合理的碳減排計劃。國外對碳足跡的研究主要包括其概念內涵的研究、計算方法的研究和實例計算的研究等,研究范圍從國家層面、企業層面、產品層面和個人層面進行研究,包括的行業有工業、交通、建筑、供水和醫療等,目前仍處于起步階段。國內的碳足跡研究尚處于萌芽階段,研究成果不成熟,仍需進一步的研究。
2、河北省在校大學生碳足跡行為
河北省在校大學生碳足跡屬于個人層面的碳足跡,用該從衣、食、住、行和用五個方面進行探討。
2.1 衣。河北省在校大學生在“衣”方面的消耗主要是指對衣服的消耗和洗衣用品的消耗。在校大學生都是年輕人,追求美麗帥氣,購滿衣服的數量比較高。一件衣服的排碳量為6.4kg,就在校大學生購買衣服的數量來看,會產生不少碳排放。同時,衣服的增多,洗衣用品也會消耗的多,就洗衣粉來說,1kg洗衣粉排碳0.72kg,也會產生大量碳排放量。因此,如果大學生能夠適量減少對衣服的需求,將會適當減少碳排放量。
2.2 食。河北省在校大學生在“食”方面的消耗主要是對肉類、糧食、和零食等食品的消耗。1kg肉類排碳1.4kg,1kg糧食排碳0.94kg,可以看出食素更有益于減少碳排放,不過要在保持營養均衡的情況下,提倡大家食素。在校大學生多為成年人,會有人有飲酒和吸煙的習慣,雖然情況較少,但是也有影響,如能控制,也能減少碳排放。
2.3 住。大學生一般都住校,“住”方面的消耗主要是能源消耗,指其在集體生活中所產生的能耗。主要包括電消耗、天然氣消耗、煤炭消耗,同時生活垃圾的處理也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在用電方面,主要是宿舍、教師和實驗室等用電,因為是集體用電,分攤到每個人身上的用電量很小。天然氣和煤炭的消耗主要是食堂和浴室的消耗,以及冬天供暖時的消耗。這些能源的消耗都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時,每個學生會產生許多生活垃圾,這些垃圾大多通過衛生填埋的方式進行處理,導致大量甲烷和CO2產生。因此,在校大學生在生活和學習過程中應該養成節約用電、用水,和減少垃圾的產生。
2.4 行。在交通方面,在校大學生大多是無車一族,最普遍的交通耗能是火車和公交車,坐飛機的人數也不多。也有部分同學出行會選擇打車。如果在校大學生平時出門的時候多采用不行或自行車的方式,減少公交和打車的次數,將會適量減少碳排放。
2.5 用。河北省在校大學生在“用”方面的消耗主要是指塑料袋的消耗,紙制品的消耗和一次性筷子的消耗。塑料袋的消耗不僅會產生碳排放,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影響生態環境。紙制品和一次性筷子的消耗不僅產生碳排放,在其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樹木,減少了環境中的碳吸收途徑,即減少碳吸收的同時增加了碳排放,必然會增加碳足跡。
3、減少河北省在校大學生碳足跡的對策建議
3.1 培養在校大學生低碳意識。當代大學生作為新時代的先驅,應該從自身做起,培養自身的低碳意識,承擔起碳減排的責任。在校園中,可以利用學生社團或者公益講座等方式進行低碳知識的宣傳,讓大學生了解當前河北省的環境形勢,讓他們都重視起減少碳排放的責任來,提倡大家從生活和學習的點點滴滴中減少碳足跡。
3.2 加強校園管理。學校應該加強校園管理,減少校園中的浪費現象。例如,在教室和宿舍有時會出現人走不斷電的壞現象,學校應采取政策措施杜絕這種浪費現象。在教室可以增加管理員的管理,減少教室用電浪費的現象。在宿舍,一方面可以增加管理員的管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對浪費電能宿舍的懲罰,增加其節約意識。
3.3 節約資源。在減少碳足跡的工作過程中,節約資源是非常重要的途徑之一。在校大學生應該從自身做起節約資源,杜絕浪費。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打印許多學習資料,應該采用雙面打印,減少紙張的浪費,單面的可再用于打印或者做草稿紙。班級還可以組織廢紙收集,賣給回收人員。生活中應該減少一次性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的使用,養成逛超市自己帶塑料袋的習慣和自備餐具的習慣。
4、結論
河北省作為能耗大省和人口大省,經濟發展和生活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碳排放量,大學生作為時代的先驅,應將低碳理念與自己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實現河北省的低碳目標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主要根據碳足跡理論對河北省在校大學生的低碳生活進行探索,并提出相應的減排對策。
參考文獻
[1]管婧崟, 吳曉玲, 楊玉婷, 等. 在杭大學生生態足跡研究報告[J]. 北方環境, 2011 (11): 204-208.
[2]程明, 高瑩, 張詩琦, 等. 面向大學校園的碳足跡行為的分析研究[J]. 環境工程, 2013, 1.
1、 水利的可持續發展
水是萬物之源,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最寶貴的資源,水利發展是社會經濟的基礎,因此,要認真分析水在各行業中的使用。在水資源的利用方面,我國還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我國的水資源在時間、空間上分布十分不均,人均占有量極少,同時,人們對水資源的管理不當,浪費嚴重,很難滿足人類經濟發展的需求。目前,我國的鄉鎮企業對水資源的浪費和污染嚴重,因此只有確保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能有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1 我國水資源的利用現狀分析
我國的淡水資源十分匱乏,并且人均水資源十分短缺,約為2488 m3,遠不能滿足我國農業耕地的灌溉需求,并且據調查發現,農業用水浪費的水資源占實際用水的1/10。比如,我國北方的耕地面積和糧食產量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2,糧食的產量約為6000 kg/hm2,但部分地區干旱缺水,導致了糧食產量的大幅度下降,僅為2250 kg/hm2左右,因此,水資源對我國農業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為了滿足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我國的農田灌溉面積需增加約6670000hm2,因此,對水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同時,我國的工業的迅速發展也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從東川區大白河的現狀來看,若不改變當前的灌溉方式,其它方面的用水量不斷增加,會造成大白河的水資源嚴重虧缺,因此要合理利用水資源。
1.2 我國水資源存在的問題
1.2.1 水利管理不足
我國雖然在農田水利方面投入巨大的資金來保證農業的生產和發展,但是,我國水資源管理不明確,一直處于混亂狀態。尤其是在節水領域,長時間處于無人管理,使得水資源的灌溉利用率僅30%左右,僅為發達國家水資源灌溉利用率的1/2,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嚴重。主要是由于我國的農田灌溉方式采用的是土渠灌溉,而發達國家采用的高效率的微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方式。
我國北方每毫米降水量每公頃可生產7.5 kg谷物,僅為發達國家產量的1/5,單位農產品的產量十分低。并且,歐美國家降雨條件良好,降水量是我國的兩倍之多,并且降雨在時間、空間上分布較為均勻,所以可以利用大量儲存地下水來完成農田的灌溉,相對比,我國是季節性降水,降水分布不均,并且多數為被蒸發、滲漏了,多為無效水。
1.2.2 節水農業發展不完善
雖然我國已經研發出了低壓輸水管道技術,在半干旱地區采用抗旱保墑耕作等技術,已經大幅度降低了對水資源的浪費,但是依舊存在著很多問題,并且節水農業技術的研究還不完善,需要進一步的加強。現在普遍存在的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需要改變,目前我國依照我國的國情所研究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山地灌溉技術就是“燕山滴灌”。因此,發展高效的節水農業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1.2.3 水土流失嚴重
目前,我國的水土流失面積逐漸增大,已高達356萬km2,并且其中由于水力侵蝕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高達165萬km2,約占總面積的1/3;由于風力侵蝕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也高達191萬km2,占總面積的1/2,并且由于兩者的共同作用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積有26萬km2。據調查說明,我國處于山區、丘陵和風沙區的城市、農村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危害很大,它大大降低了土地涵養水源的能力,同時容易引發泥石流和滑坡,造成河庫的泥沙淤積嚴重。并且,它還造成的旱澇頻繁,大大降低了水資源的質量。目前生態環境失調是我國所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由于水土流失大大破壞了農業的生產環境。我國山地眾多,在坡度較大的土地上進行耕作易造成水土流失,因此,一定要依據當地的地形建設農田水利工程,發展節水農業。
2 、水利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2.1 東川區水利建設現狀分析
團結渠是東川區目前已建成的唯一的小型骨干水利工程,它是東川的命脈工程,團結渠農業灌溉年均有效供水量1300―1600萬m3,畝均用水量為800―1200m3畝,景觀有效供水量400―600萬m3,此外還肩負著桃樹溝電站裝機容量2600km的發電用水。它是銅都鎮農田灌溉及桃樹溝電站用水的主要水源,而且是東川城市供水的替代工程,一旦灌溉用水得不到保證,除影響農作物收成外還直接危及城市日常生活供水,故對東川城區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政府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技術。
2.2 水利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2.2.1 農業生產取決于水利建設
我國是人口大國和農業大國,水資源短缺,在時間、空間上分布極為不均,并且水旱災害頻發。因此要確保我國農業的穩定生產,就必須加強水利建設,增強對水資源的利用率,并且要合理使用排灌設施。據調查發現,我國近1/2的水被用在了農業發展上,水在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2.2 水利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
現代社會中,農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這就意味著對水利的要求也更高。農村水利設施要確保人們能夠擁有安全、衛生的飲用水,還要滿足農業生產的需求。據調查發現,我國現在有近2.6億的人的飲用水不符合標準,甚至有點地區人們的飲水都成問題,并且經濟嚴重落后。所以,只有提高水利建設,確保水資源充足,才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改變傳統的農業種植方式,提高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才能夠實現農村經濟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2.2.3 有利于提高農村生活水平
農村改革以來,農民的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但是用水問題卻日益嚴重。目前,我國的環境污染嚴重,并且正在向農村轉移,這就使得農民的飲水安全問題愈加嚴峻。因此,要努力發展農村水利設施的建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從而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2.2.4 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農村生態環境
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建設一個生活環境良好、優雅的新農村,就需要研究水利建設對于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我國的農村中人們大多分散居住,并且村內交通不便,衛生環境落后,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農村缺乏水資源,水資源短缺限制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我國的農民缺乏節水意識,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嚴重,因此政府要加大節水的宣傳,將保護生態環境與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結合在一起,以實現植被的保護和水分的涵養,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3 加強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的措施
在現存的水利設施的基礎上,進行開源節流來確保農村的水利建設的發展。并且,要將市場作為主導來發展節水農業,采取價格機制來加大對水資源的管理。此外,依據相應的法律法規,使得國家能夠投入大量的資金來建設農村的水利設施,并加強對水利的控制管理,定期培訓水利管理人員,提高他們的專業能力和管理水平。同時,也要更新水利設施,逐漸完善現有的水利設備,提高水利建設技術,并加強農村的水利管理,提高農民的節水意識和水利重要性的認識,完善水利的管理體系。
3、 結束語
為了完善我國農村的水利設施建設,應建立完善的、高效的、科學的水利管理體系,使得水利資源管理系統化和科學化,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和建立和諧的新農村。
參考文獻:
[1]王愛芝.加強農村水利建設 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J].現代農業.2011(04):84-85.
1淮河流域農業用水現狀
1.1流域農業發展現狀
淮河流域地處我國東部,位于長江與黃河之間,流域主要經過河南、安徽、江蘇和山東4個省,面積約為27萬km2。雖然流域土地面積僅占全國的2.9%,但由于氣候溫和、日照豐富、無霜期長以及土地質量高等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得其耕地面積占到了全國的10%以上。流域內的淮北平原、蘇北平原以及南四湖西北平原等平原地區,水熱條件較好,土地資源豐富,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生長,種植的主要農作物包括小麥、水稻、玉米、花生、油菜、大豆和棉花等,是我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淮河流域農業生產在我國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流域耕地面積僅占全國總耕地面積的10.36%,糧食播種面積占了14.56%,而糧食產量卻占到了將近20%,其中小麥產量更是接近全國總產量的一半(參見表1)。近年來,淮河流域耕地面積變化不大,基本穩定在1250萬hm2左右,而糧食播種面積則相對變化較大,自1999年以來,呈現出先減后增的形態,其中1999—2003年播種面積逐年遞減,由1624.7萬hm2減為1439.9萬hm2,減幅相對較緩,年均遞減率為2.8%;2003年以后,流域糧食播種面積呈現出了較大的增長趨勢(2008年除外),由1439.9萬hm2增長到1692.7萬hm2,年均增幅4.4%,在耕地面積基本維持不變的情況下,糧食播種面積的增長使得流域內糧食作物在農作物中所占的比重進一步擴大。1999—2008年,淮河流域的糧食產量的變化也經歷了下降和增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999—2003年,呈下降趨勢,糧食總產量由8758萬t降為5852萬t,年均減幅8.30%;2003年以后,糧食總產量迅速回升,2008年的產量達到了10548萬t,年均增幅16.05%,這主要是受到全國糧價波動和國家退耕還林政策實施的影響(蔡建文,2005)。另外,通過表1我們可以看出,當流域糧食總產量發生變動時,無論是產量的增長還是下降,與全國糧食變動水平相比,其變動幅度都遠大于后者,這說明流域內農業的地位相對較重要,農業生產受相關政策和市場作用的影響較大。
1.2流域水資源稟賦現狀
降雨量是影響一個地區水資源稟賦的最主要因素。淮河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為874.9mm,且降水的特點為年內集中分配、地區分布不均。在降雨量的年內時空分布方面,往往集中在汛期6—9月內,這幾個月的降水量決定了一年降水的豐、枯,最大月降水量以7月份出現的次數最多;在降雨量的地區分布方面,呈現南部大于北部,同緯度山區大于平原,沿海大于內陸的規律。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地區變動幅度為600~1600mm。其中南部大別山區達到1600mm,北部沿黃一帶為600mm,南北相差約2.7倍。一個地區的水資源總量主要由地表水和地下水兩部分組成。其中地表水資源量是指河流、湖泊等地表水體中由當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動態水量,即天然河川徑流量;地下水資源量是指由降水和地表水體入滲補給地下含水層的動態水量。多年來,淮河流域的平均地表徑流量為595.16億m3,地下水資源量為363.17億m3。
2009年流域水資源總量為710.92億m3(參見表2),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3.31%,而其糧食產量卻占到了全國糧食產量的20%左右,另外,考慮到人口數量和耕地面積等因素,淮河流域人均水資源量和畝均水資源量分別處于全國十大水資源評價片中的第九和第八位,由此可見,淮河流域屬于資源性嚴重缺水地區,水資源不足導致的干旱災害已成為制約流域內農業以致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降雨量的不均勻造成了流域內不同行政區域水資源稟賦存在較大的差異,本文運用單位耕地水量指標(計算公式:農業用水量/耕地面積)來對流域內不同區域水資源的狀況進行比較(參見表3),根據表3可以看出,流域內水資源最豐富的區域為江蘇,10多年來單位耕地水量的均值為4879.93m3/hm2,且近年來的單位耕地水量呈上漲的趨勢,其次為山東和安徽,河南的水資源最為匱乏,僅為1432.15m3/hm2,與其他地區相差較大。
1.3流域農業用水現狀
與其他糧食主產區一樣,農業是淮河流域的用水大戶,雖然流域水資源總量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3.31%,但2009年流域農業用水量占到了全國農業用水量的12.06%。1999—2009年期間,淮河流域年均農業用水量為335.41億m3,最大年農業用水量為397.46億m3(2001年)。農業用水比例的變動情況與農業用水量絕對量的變動基本一致(參見圖1),2003年以前,流域農業用水比例相對穩定,一直維持在70%以上的水平。2003年的農業用水量和比例與以往相比有了較大幅度的下降,并在之后呈現出震動上漲的趨勢,由2003年的238.14億m3逐漸上漲到2009年的377.44億m3,農業用水比例也一直穩定在65%左右。由此可見,以2003年為分界點,之后的農業用水量和比例都低于以往的水平,且變化幅度較小,相對比較穩定,這可能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資源逐漸轉向其他行業和部門以及農業生產水平提高的結果。以上對淮河流域農業用水的整體狀況進行了描述,由于流域涉及河南、安徽、江蘇和山東四個不同的行政區域,由于種植結構和水資源稟賦等原因,不同區域的農業用水情況又會存在共性差異,如江蘇和山東兩地,由于水田的種植面積較大,且區域內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因而農業用水比例較高,2003年以后一直維持在70%左右;而河南和安徽由于水資源比較缺乏,且種植作物主要以旱地作物為主,同時期的農業用水比例則相對較低,大約在50%~60%之間徘徊(參見圖2)。
2淮河流域農業用水面臨的問題
2.1水資源總量匱乏,農業干旱嚴重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淮河流域作為我國主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農田灌溉需水量較大,尤其是在淮北平原和蘇北平原這些具有較大灌區的區域,而淮河流域屬于資源性嚴重缺水地區,耕地面積占全國的10%以上,水資源卻僅占全國水資源量的3.31%,畝均水資源占有量在全國十大水資源評價片中位于第八位,供需嚴重失衡,嚴重阻礙了農業的發展。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農業用水比例較以往有了較大程度的降低,農業用水被其他部門擠占,尤其是在干旱的年份,水資源首先滿足的是生活用水和重要的工業部門用水,對于投入產出效益較低的農業往往供水不足,也就使得流域干旱災害呈現出逐漸加重的趨勢(參見表4)。如在20世紀90年代,流域的旱災成災面積與建國初期相比增加了將近三倍,使得農業用水的缺口進一步擴大,這對于主要依靠灌溉來滿足農業發展的區域來說,影響無疑是致命的。
2.2農業用水效率低下,且空間差異較大
淮河流域雖然農業用水量比較大,但用水效率較低。有研究表明,流域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5(王凌河等,2009),就目前的灌溉水利用系數而言,與發達國家如以色列、美國、加拿大等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如發達國家的灌溉水利用系數達到0.7以上,而以色列灌溉水利用系數則已達到0.8~0.9。這主要是由于粗放的農業灌溉方式造成的,近年來雖然在流域內推廣了節水灌溉技術,但節水灌溉面積則相對較少,且節水技術的推廣速度極其緩慢,如2002—2008年間,節水灌溉面積的年均增長率僅僅在3%左右,到2008年為止,節水灌溉面積只占到耕地面積的20.29%。由此可知,流域內灌溉方式大多采用漫灌、澆灌等粗放的方式,從而造成了水資源的大量浪費。淮河流域內農業用水效率的空間差異也比較明顯(參見表5)。從單位水資源糧食產量來看,缺水比較嚴重的河南的農業用水效率最高,多年平均單位水資源糧食產量為4.95kg/m3,其次為安徽和山東,分別為3.36kg/m3和2.59kg/m3,水資源最為豐富的江蘇的效率最低,僅為1.39kg/m3;單位水資源農業產值的情況類似,同樣是河南的效率最高,單位水資源農業產值達到了15.37元,山東和安徽排在第二和第三位,且兩者之間相差不大,江蘇省的效率依然最低,單位產值為4.45元。相對于河南而言,其他三省的農業用水效率都有待提高,尤其是江蘇。江蘇農業用水效率較低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流域內的蘇北平原屬于水洼地,農作物以耗水量較大的水稻為主,由于區域內水資源相對比較豐富,不具備資源的稀缺性,導致農戶節水意識較差,灌溉用水的輸水損失量也比較大。最后通過流域各行政區域農業用水效率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淮河流域農業用水效率有很大的提高潛力。
2.3農田水利設施落后,嚴重影響糧食生產
糧食的穩產和農業水資源的高效利用離不開良好的農田水利設施,近年來,農田水利設施老化,抵抗自然災害能力差,嚴重影響了糧食生產。從流域內農田水利建設情況來看,近10年有效灌溉面積、旱澇保收面積和機電排灌面積幾乎沒有任何增長(圖3),由圖3可以看出,1999—2008年之間,除了2006年反映農田水利建設的指標有所增長(主要原因在于該年的山東的統計資料中包括了山東半島的數據)以外,其他年份相關指標基本上停留在同一水平。由此可見流域內每年的水利投資和建設僅僅是對原來老化的設施進行維修,并沒有增加新的農田水利設施來擴大有效灌溉面積等。
3實現淮河流域農業用水可持續發展的保障對策
3.1發展雨水積蓄工程,緩解水資源緊張狀況
有學者曾經指出:雨水的有效利用將成為21世紀解決水資源問題的主要途徑(宋進喜等,2003)。國家水利部也針對農村水資源短缺問題于2001年了《雨水積蓄工程技術規范》。淮河流域地勢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間低,即三面環繞的都是山丘地,中間和下游為沖積平原區。另外流域的降雨空間分布極不均勻,總體特征為南部大于北部、山區大于平原。在山丘地區,農田水利設施極差,幾乎沒有大型的蓄水工程,且山丘地形坡度較大,地質疏松,自身蓄水能力弱,水土流失嚴重,這就造成了降水資源的大量浪費,成為本來就嚴重缺水的地區水資源狀況不能得到有效改善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蓄水工程,充分利用自然降水,一方面可以增加流域的可用水量,緩解水資源緊張的狀況,另一方面又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的發生,減輕洪澇災害對地勢較低平原地區的危害程度。
3.2建設節水型農業,提高農業用水效率
引 言
水是人們的生命之源,水資源的匱乏狀態以及當前的水資源污染危機,直接影響著全世界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加強對于水資源的保護與合理的開發,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當今時代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但是,就我國當今時代水資源保護狀況來看,水資源的合理利用與開發保護工作依然處于十分低下的狀態,這就嚴重影響了我國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完善對于水資源的保護工作。本文通過簡單闡述我國水資源的現狀,分析了水資源危機對于我國的影響,談論了完善水資源保護實現其可持續利用的對策。
一、我國的水資源現狀分析
作為一個資源大國,我國的總體水資源是十分豐富的,但是,就人均而言,整個國家的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十分匱乏。這種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占世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屬于嚴重缺水的國家之一,我國的人均用水狀況處于非常窘困的狀態。所以,我國面臨的水資源現狀首先在一個大的環境下,處于一種特別危險的境況,我國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水荒危機。這種水荒危機由于我國水資源分布的不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存在著,合理調配水資源,實現水資源各地應用的合理分配,是整個國家必須著力解決的問題。
水資源作為人類生存發展的必須品,其匱乏的狀態將直接導致整個國家的生存危機,但是,整個水資源在各地分布狀況的不均對于各地的發展并不是一個影響嚴重的問題。水資源占有量與當地經濟發展需求的配合狀況,才真正在某種程度上對社會發展影響深遠。而就目前我國的水資源與經濟配合狀況來看,我國各地區普遍存在著水資源污染的情況,水資源的嚴重污染使得整個國家各個地區的水資源使用狀況都受到了影響,即使水資源占有量多,整個水資源的開發利用狀況也不一定十分理想。因此,水資源的質量和水資源的占有量同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當今時期,加強對于水資源的治理與保護,實現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是我國必須解決的一個任務。
總之,不管是大環境下的水資源人均占有量的低下,還是水資源污染的嚴重,我國的水資源都已經處于十分危險的處境。完善對水資源的保護開發及合理利用工作,是整個國家和人民都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只有這樣,我國才能在有限的水資源人均占有量下,獲得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水資源危機對于我國的嚴重影響
水資源作為國家各個方面發展都必不可少的一項資源,其危機狀況直接影響著整個國家的發展,水資源一旦出現問題,整個國家都有可能陷入崩潰狀態。本文接下來就簡單介紹幾點水資源危機對于我國發展的影響:
我國作為一個長期以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就十分匱乏的國家,其水資源危機的嚴重影響,首先就表現為水資源短缺對于我國人民生存以及糧食生產的威脅。水資源的短缺不僅使得人均用水量十分拮據,還對我國的糧食生產形成了極大的威脅。糧食生產是人們生存的必備物資,但是其生產直接依賴著水資源的供給,水資源的短缺直接會導致糧食產量的低下,從而影響到我國的糧食安全,進而也對人的生存發展造成一種糧食供應短缺的危機。
再者,隨著國家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水資源污染及不合理開發的問題也逐漸呈現出來。整個國家受到的水資源危機的影響,主要就轉變成了水資源污染以及不合理開發對于國家發展以及生態保護的阻礙。水資源的合理運行,對于生態環境的狀況而言,是一種影響極大的維持條件。水資源的污染及缺乏,直接就會導致整個生態功能的失調,從而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
此外,水資源危機對于國家的經濟也是一種極為重大的破壞因素。國家對于水資源的依賴,是整個國家都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不僅水資源的短缺會延緩國家發展的進程,水污染也會阻礙國家對于水資源的使用,在治理水污染時也會形成非常高的花費。這就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形成了非常大的損壞,使得整個國家的經濟陷入一定的不良狀況。
三、水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利用
水資源對于世間萬物而言,都是彌足珍貴的一種東西,水資源的短缺、污染以及不合理的開發利用都是影響極壞的事情。因此,必須實現對于水資源的保護,促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本文接下來就簡單談論幾點保護水資源,實現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措施:
(一)完善水資源保護機制,實現其合理開發與利用
水資源污染與過度開發是目前對我國用水影響最為嚴重的一件事情,完善水資源的保護機制,是實現水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的必要措施。首先,國家必須嚴格監管及獎懲制度,制定一種完備的水資源保護體系,對工業的生產發展用水及水污染問題做出規范。其次,國家還必須落實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的預防機制,推動水資源保護理念在國家各個部門及人民群眾中的落實,鼓勵人們自覺的節約用水,減少對于水資源的污染及浪費。再者,國家還必須建立完善的水資源污染預警機制,使水資源能夠得到合理有效的監控,并實現對于水資源的及時治理。國家還可以針對各個地區生存發展的需求,制定一種合理的限水令,強制人們實現對于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及利用。
(二)建立健全水資源調配機制,推動水資源的合理分配
我國作為一個地理環境比較特殊的國家,各個地方的水資源分布狀況存在著嚴重的比例失調的問題,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家水資源缺乏地區的用水,還在某些方面助長了水資源豐富地區的水資源污染及浪費心理。因此,國家必須針對各個地區發展程度的需求,建立一種流動的水資源調配機制,使國家的發展對于水資源使用的要求,隨時處于一種比較及時完備的狀態。首先,國家要建立健全大的水資源調配工程,以及蓄水排水工程等,實現國家大的環境下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其次,國家還必須針對不同地區的發展需求,對地區用水實現宏觀的調節,使地區各個部分的用水都處于一種比較合理的狀態。再者,國家還必須對重點用水區實施合理的控制,避免水資源調配以及供給豐富之后,重點用水區對于水資源的污染及浪費。此外,國家還必須對工、農業,以及其他產業的用水狀況做出合適的調節,使每一項發展都能夠得到及時的供給。
四、結語
水資源問題在整個全球范圍內都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因此,在加強水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的大環境下,我國必須抓住機會實現新的淡水資源的開發,并做到對于水資源的保護,推動水資源在國家發展中的可持續利用。
參考文獻:
[1] 楊景,胡善華,喻正龍.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與循環經濟發展初探[A]. 安徽節能減排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7
[2] 劉光復,劉志峰,黃海鴻.建設資源節約、生態文明的制造業發展新模式[A]. 安徽節能減排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7
【中圖分類號】S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158(2012)12-0418-01
一、農作物秸稈制燃料乙醇的需求分析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隨著世界不可再生能源的枯竭,加快開發利用以生物燃料為代表的可再生綠色環保生物質能源,已成為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和發展方向。
生物質能作為第四大能源,在可再生能源中占重要地位。開發生物質能源即可以補充常規能源的短缺,也具有重大的環境效益。
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是目前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兩種生物燃料。繼美國和巴西之后,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產國。但是,糧食安全問題限制著我國燃料乙醇產量的增加。
乙醇燃料技術是利用生物技術(包括酶技術)把生物質轉化為乙醇液體燃料的過程。目前,乙醇生產過程中主要以淀(主要是玉米)和糖蜜原料為主,但其因為伴隨糧食主要是玉米的價格連年上漲存在生產成本走高,生產企業面臨持續虧損的問題。“十一五”期間,我國的燃料乙醇生產,利用玉米新糧在生產原料里的比冽已經上升到了80-90%左右,若進一步發展會造成“與人爭糧”、“與糧爭地”的問題。
為了能夠提高我國在新的資源競爭領域內的優勢,盡快實現非糧燃料乙醇產業化已勢在必行。結合我國資源匱乏的國情,在國內發展非糧燃料乙醇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因此,我國政府和企業迫切需要開發和建設玉米秸稈、木薯和甘蔗渣等非糧乙醇燃料產業。“十一五”末期,乙醇汽油已經占我國汽油消費量的70%,形成以“非糧”原料為主、以技術進步為動力、經濟效益為中心、緩解能源供應緊張壓力和保護環境為目的的生物液體燃料產業鏈是當務之急。
據國家權威部門統計預測,到2020年,我國將生產生物乙醇(含下游產品)2300萬噸、而我國實際晴況定位的重點產品按重要性依次為:燃料乙醇、成型燃料、工業沼氣、生物塑料和生物柴油。
據測算國家統計部門測算,“十一五”期間,我國農作物播種面積約1億公頃,每年僅農作物秸稈有7億噸,其中2億噸被作為農村燃料消耗。若將其余5億噸用來生產乙醇,可產7000萬噸乙醇。再加上木材、制糖、造紙工業下腳料和城市廢纖維垃圾,總計可得乙醇8500萬噸,比全國汽油消耗總量還要多,生物質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空間巨大。
以秸稈為原料生產乙醇的成本低于用糧食發酵,原料來源廣泛.秸稈發酵生產乙醇可有效解決原有的以糧食為原料的乙醇生產中遇到的價格和資源瓶頸問題。
二、遼寧農作物秸稈資源的現狀分析
遼寧是個農業大省,秸稈類農作物種植面積廣泛,較多。作為可再生資源用來生產生物質燃料乙醇的秸稈量大質優,非常適宜推廣,燃料乙醇作為汽車燃料生產行業適用地區廣泛,產業鏈長,無任何污染,有利于保護環境,有益于農民增收致富,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促進可循環經濟的持續發展。
2011年遼寧省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4754.7萬畝。其中,玉米3163.2萬畝,水稻964.7萬畝,保守估計玉米平均畝產1000斤,水稻平均畝產800斤,全省當年所收獲的秸稈產量達3000萬噸以上。
遼寧省作為農業大省之一,長期以來作為主要農村生活能源的農作物秸稈已成為占用一定的農田面積,常年堆積的廢棄物,而被就地焚燒,尤其是在省內的主要糧食產區,焚燒秸稈成為普遍現象。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資源,而且嚴重污染了大氣環境,制約了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我省發展農作物秸稈原料生產乙醇就顯得尤為重要。
直觀來看,發展秸稈原料生產乙醇產業的有著顯著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首先,秸稈原料資源是一種可再生資源,能夠獲得持續的供給安全保證。其次,以秸稈生產燃料乙醇可減少食物和飼料生產對土地的需求的長期矛盾,徹底解決“與人爭糧”、“與糧爭地”的問題。再次,以生產秸稈原料乙醇等生物制燃料時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氣體排放較少,對環境影響更小,是國際發展的先進趨勢,并逐漸成為全球碳交易的內容。同時,秸稈為原料生產乙醇也是當前遼寧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產業的一個方向;為營造新興經濟產業鏈,發展地方產業豐厚度提供的機遇。并且,秸稈類農產品的深度加工和應用也為省內當地農村人口提供就業機會。
三、遼寧農作物秸稈制燃料乙醇的經濟價值分析
目前,我國以糧食為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的成本約為6000元左右/噸,國內試驗性生產的秸稈制燃料乙醇約為7000元以上/噸,相比之下秸稈制燃料乙醇由于工藝、科研攻關的能力限制,距離產業化仍有較大差距。
依據國外公開報道,2007年加拿大Logen公司利用酶加工麥稈,從一頓原料可生產約300升乙醇。該公司的工業化生物乙醇燃料加工裝置,乙醇生產成本約合430美元/噸。
以此對比分析,若秸稈按每千克0.12元征收,乙醇燃料的秸稈原料價格可按照150-200元/噸估算。如采用加拿大Iogen公司的技術,每噸秸稈可生產300升乙醇,推算的每噸乙醇產品的原料成本為600-800元。與我國目前的糧食乙醇燃料生產工藝相比,每噸產品的原料成本要低2500元以上。2011年,國內90#汽油的平均零售價格為8000元/噸左右,而以Iogen公司在加拿大的每噸燃料乙醇生產成本折合成人民幣為3650元左右;如果在中國生產,各方面的成本將會更低。加上國家對秸稈制燃料乙醇的優惠政策,該項目經濟效益將十分可觀。
綜上所述,秸稈制燃料乙醇生產技術在國際上完全成熟,正處于產業轉化階段。隨著關鍵技術不斷突破與完善,秸稈制燃料乙醇生產成本有顯著的下降空間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踐平臺和技術支撐,并將進一步推動秸稈制燃料乙醇產業化發展。
科學有效的農業發展方式是加強糧食供給能力建設的重要保證。目前,國際糧食形勢嚴峻,我國糧食供給能力需要進一步提高。糧食安全是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必須采取戰略措施,增加糧食供給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工業化、城鎮化建設對糧食生產產生“擠出效應”。我國工業化進程對農業生產造成巨大壓力,對本不穩固的糧食安全體系提出新的挑戰。同時,城鎮化加快推進,建設用地不斷蠶食耕地面積。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2009年全國批準建設用地57.6萬公頃,比上年增長44.6%。土地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建設用地會對糧食生產產生一定的“擠出效應”:直接造成耕地面積減少、糧食供給能力減弱。雖然2009年農村土地整治新增耕地26.9萬公頃,但是質量和肥力不足,只是數量意義上的占補相對平衡。一方面,工業化、城鎮化加快推進形成了土地的相對高收益率;另一方面農資價格上漲、糧食生產成本逐步上升,這導致糧食生產比較效益不斷下降,影響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個別地方政府出現忽視糧食生產的不良傾向和放松糧食安全的麻痹思想,也給糧食安全蒙上陰影。
二、依靠國際市場無法保障我國糧食供給和糧食安全
世界糧食市場供給無法有效滿足我國的糧食消費。稻谷是我國口糧消費的主體,占口糧的近60%,消費量每年為3700~3750億斤,而國際市場大米貿易總量也就是500~600億斤,僅占我國大米消費量的15%左右,通過國際市場調劑的空間十分有限。此外,世界糧食生產量與消費量并不同步增長。據測算,近10年來全球谷物消費需求增加2200億公斤,年均增長1.1%;產量增加1000億公斤,年均增長0.5%。目前,世界谷物庫存消費比已接近30年來最低水平。世界主要糧食庫存消費比屢創新低,糧食供給緊張狀況難以緩解。
世界主要產糧國進一步強化對糧食出口的政治干預。近年來,由于受到自然災害影響和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一些糧食主產國頒布了糧食出口禁令。盡管以求自保的出口政策無可厚非,但是必然影響全球糧食供求關系,給我國糧食供給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在2008年糧食危機中,一些國家不負責任地將糧價上漲的原因主要歸于中國等新興國家消費的增長。如果我國的糧食消費20%依賴進口,我們面臨的不僅是巨大的財政壓力,而且還有巨大的政治和道義壓力,以及保障有效進口的巨大壓力。糧食供給堅持立足國內、實現基本自給的方針,不但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決策,也是爭取有利國際環境的重要保障。
“糧食武器”已成為個別西方國家控制我國的重要手段。我國加入WTO以后,農產品市場逐步放開,不可避免地受到“糧食武器”的干擾。中國需要養活13億人口,然而城市擴張和工業擴張加劇了耕地的流失,復合肥料的大量使用造成農業投資生產率下降,還伴有水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加劇等問題。所有這些結合起來,已經足以迫使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無奈地受限于糧食。基于“誰來養活中國人”的悲觀預期,個別國家欲把“糧食武器”作為控制我國的戰略選擇。跨國糧商加緊在我國的糧食戰略布局,建立上下游完整的糧食產業鏈,加強從源頭到終端的全程控制。豐益國際、阿丹米、邦基、嘉吉、路易達孚等跨國公司在我國糧油市場的貿易份額持續擴大,豐益國際旗下的益海集團在生產領域和流通領域投資并舉,對我國糧食安全可能造成的影響不可小視。
三、我國糧食需求保持剛性增長
我國糧食需求結構主要包括口糧需求、飼料糧需求和工業糧需求等。影響因素主要是口糧消費總量增加和消費結構升級,以及飼料糧和工業糧需求增長。
口糧需求數量持續攀升且質量逐步提高。國家人口計生委預測,未來十年我國人口仍將以年均800~1000萬的速度增長。2020年,我國人口總量將達到14.6億;人口總量高峰將出現在2033年前后,達15億左右。人口增長導致口糧需求剛性增長。按照人均400公斤年口糧消費量計算,2010年口糧消費需求為5.48億噸。201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54641萬噸,比上年增加1559萬噸,增產2.9%。表面看,我國糧食總產與口糧消費基本持平,實際上,糧食產量不可能全部用于口糧。2020年和2033年前后,我國口糧需求總量將分別達到5.84億噸和6億噸,口糧需求數量持續攀升。
飼料糧和工業糧需求的數量、質量同步增長。質量型消費對食用油、肉蛋奶和精加工食品需求迅速增長,引發飼料糧消費快速增加。據預測,到2020年飼料用糧需求總量將達到2355億公斤,占糧食消費需求總量的41%。由此,導致飼料糧主要來源――大豆和玉米需求增長。有資料顯示,2007―2008年度,我國玉米消費需求較上年度增長3.6%,大豆消費需求較上年度增長5.7%。飼料市場需求旺盛,引發優質專用大豆、高質量玉米需求量大幅走高,出現與人爭糧、與人爭優質糧現象。同時,生物燃料、玉米深加工、生物制藥和釀酒工業尤其是生物燃料迅猛發展,不但會增大糧食消費比例,要求提高質量標準,而且會扭曲糧食價格,引發物價總水平上漲預期。
四、提升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
1.立足國內糧食生產,開展多邊糧食貿易。我國是農業大國,確保糧食安全,進口糧食只能是對國內生產的必要補充,而不能危及國內產業發展,并且要與技術創新結合起來,實施進口替代和產品出口戰略。鑒于世界糧食供給有限、出口政治干預和“糧食武器”風險,我國有必要開展多邊糧食貿易,破除國際資本壟斷,避免經濟風險和政治摩擦。幫助發展中國家利用好可耕地,不僅有利于緩解世界糧食危機問題,也有利于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我國要在立足國內糧食生產的基礎上,有效利用國際市場,實現立足國內、自給自足和適當利用進出口調劑余缺的有機結合。在農業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設立農產品貿易機構,與多個國家簽訂糧食進口協議,與部分重要產糧國建立長期、穩定的農業合作關系。鼓勵糧食企業走出去跨國承包土地,提供直接技術援助,建立穩固的國外糧食供給來源,增加糧食安全系數。
2.嚴格保護生產資源,倍增農業投入力度。根據糧食生產要素的現狀分析和遠景展望,起主要制約作用的是水土資源、糧食政策和資金投入。由于糧食政策和資金投入是一種可控的人為因素,所以真正制約糧食生產的硬件是水資源和耕地資源。水資源和耕地資源是糧食發展最基礎的生產資源,是保障糧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農業和糧食具有明顯的正外部性,能夠提高全社會的福利水平,必須嚴格保護生產資源,倍增農業投入力度。要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條例,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按照糧食生產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的原則,抓好水土保持和生態建設,堅持走節水增產的道路;鑒于糧食政策和糧食價格直接影響農民種糧的機會成本和生產邊際曲線,繼續實施有利于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支農政策。通過資源保護和政策激勵,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業綜合收益,充分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兩個積極性。
3.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國內外的經驗都證明,除了體制變遷的特殊階段外,科技進步對糧食增長的貢獻始終居于突出地位,成為糧食生產發展的第一推動力。在我國耕地面積有限的情況下,提高糧食單產成為提高產量的惟一途徑;而提高糧食單產主要有增加農業要素投入和推動科技進步兩種途徑,在物質投入邊際效益不斷下降的情況下,現代科技必然成為糧食增產最重要的戰略舉措。因此,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加快農業關鍵技術成果的集成創新、中試熟化和推廣普及,研發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安全可靠的新品種,健全糧食技術推廣和服務體系,從而強化農業科技的支撐作用,增強糧食有效供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