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2 14:36: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由于西歐各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出現,歐洲社會尤其是上層社會對黃金的狂熱追求,原有東西方商路的受阻不暢,加之知識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及精神動力的支持等,西歐國家決定另辟蹊徑,尋找通往東方的新航路,到15、16世紀,歐洲人終于成功開辟了三條新航路并發現了“新大陸”,隨著地理的大發現,遠洋商業活動頻繁,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加強,歐洲同非洲、亞洲之間的貿易擴大,同美洲開始形成緊密的經濟聯系,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形成。
2.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拓展
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西方列強為搶奪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場開始了早期的征服與掠奪,在隨后的兩個多世紀里,他們為殖民霸權而相互角逐,相繼建立起殖民霸權:16世紀中葉,西班牙殖民者在中南美建立了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殖民大帝國。17世紀初,荷蘭通過強大的海上商業優勢和壟斷性的貿易公司,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業殖民帝國。18世紀中期,英國先后戰勝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海上霸主,在亞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
3.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
隨著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革命先后完成,及其大工業生產的產品不能再滿足國內市場,資產階級急需在世界范圍內開拓更為廣闊的商品市場和搶占更多的廉價原料產地,而蒸汽機和輪船的出現大大改變了交通運輸條件,世界各地間的聯系更為便捷。同時經濟的發展又使工業資產階級征服世界的力量大為增強,它們用刀槍火炮和廉價商品在世界各地大肆侵略擴張,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到19世紀中后期,一個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世界市場初步形成。
4.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中圖分類號 G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0457-6241(2012)19-0033-06
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于:運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以“科技的不斷進步”為主線,整合本專題的主要內容;以“文明的碰撞與融合”為立意,深化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認識;培養學生參與歷史研究的意識和能力。
常規的專題復習課有如下幾種方式:一是通過構建知識網絡或圖表的方式,清晰表達本專題各內容之間的聯系。但這種方式大多是在“炒冷飯”,學生的認識水平沒有得到提升,只是將知識點進行變相的羅列和干癟的抽象。二是將本專題的內容進行橫向聯系,如,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與發展放置到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擴展和人文主義的發展與思想解放這個時代背景中去,可以明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與政治、思想文化之間的內在關系。但這明顯脫離了專題體系的要求,也會增添學生的負擔。三是通過大量練習題的訓練,夯實本專題的基礎,提高學生的解題技能。這是典型的應試教育的產物。有的教師不重視專題復習課的教學,這是錯誤的。本人認為,專題復習是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有效載體,正確定位是其關鍵。復習課應源于新授課,并高于新授課,應該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應該提高學生對本專題中幾個“關節點”問題的認識,應該成為綜合提升學生歷史研究性學習品質的有利陣地。
關于本課“合作―探究”的教學形式:將全班學生分為3個學組,并以本課所要探究的3個問題為依據,由學生自主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并依此將每組同學再次細分為3個學習小組。大組組長負責調控,力求保證每個小組人數的均衡。小組成員共同研究本小組的問題,也可求助于組內的其他同學,這是組內的合作性學習。在回答問題時,教師指定某組同學的代表闡釋答案,其他組研究同一問題的學生進行補正、辯駁等。如此,就實現了大組之間的競爭,這也是合作學習的表現。組內合作,組際競爭。同時,這三個問題,均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戰性,不是能夠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
導課:同學們,15世紀至20世紀初,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殖民擴張和兩次工業革命,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得以逐漸形成和發展。本節課,我們將在此前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對以下幾個關鍵性問題的認識:
1.到底何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它應該包含哪幾個要素?2.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特征及其核心推動力是什么呢?3.如果站在文明相互碰撞的角度上,我們該如何認識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過程呢?
下面,就圍繞這三個問題,請自主擇取其中之一,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
說明:學生之前已了解本課內容,直接點明本課的學習內容、目標、方式。
【學習內容一】明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概念。
1.直接呈現兩種典型的表述和“附注”,讓學生據此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對這兩種觀點的看法。
觀點1:所謂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就是資本主義國家主導下的各國市場的總合。(常見于各類教學“課件”)
觀點2:(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就是以資本主義市場為框架,以國際貿易和殖民主義為手段,以物資和物種交流、人口遷徙與種族融合、各種文化的交流與撞擊、各種社會形態的沖突與選擇為主要內容的一體化進程。(某版本教材的表述。)
附注:(1)世界市場,是通過商品生產和交換把各國市場緊密聯系起來的整體。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內涵兩方面構成的。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圍,內涵指的是與生產和交換過程有關的各種經濟關系和結果。
――據辭海、百度百科等整理
(2)“一體”:謂關系密切或協調一致,猶如一個整體。《儀禮?喪服》:“父子,一體也;夫婦,一體也;昆弟,一體也”。一樣;一同;一律。《史記?張耳陳余列傳》:“陳余張耳一體有功于趙。”
――辭海
世界經濟一體化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各自讓渡一定的國家,在一個由政府授權組成的并具有超國家性的共同機構下,通過制定統一的對內對外經濟政策,實現區域內互利互惠、協調發展和資源優化配置,最終形成一個超國家和經濟、貿易高度協調統一的整體。
――百度百科
2.結合上述內容及所學知識,請你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一概念進行界定。
說明:讓學生結合附注材料(1),分析出“觀點1”中“總合”的表述不正確:“總合”乃“合并”之意,是一個行為動詞,指各地市場之間的簡單“拼湊”和“疊加”,這明顯不妥。世界市場是指各地經濟之間的內在聯系,是一種整體和穩定的結構狀態,是經濟各要素之間的相互滲透和融合。結合附注材料(2),能夠得出一體化的基本特征在于自愿性、平等性和讓渡性,而20世紀初形成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其實質就是以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市場,其形成的過程是資產階級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世界和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的過程,這含有意識形態的界定,不能混同于當今世界經濟的一體化和全球化。另外,這里的“進程”也不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本是指一種結果和狀態,而不是“進程”。
對“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一概念的理解是分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特征及其影響的前提和基礎。在歷史教學中,不僅要注重對事件內容的教學,也應重視對歷史概念的教學,準確揭示和嚴謹界定其內涵和外延。對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這一概念,在高中四個版本教材中,只有一個版本進行了說明(見上述“觀點2”),其內容也是存在爭議的。
教學不是簡單復述教材內容的過程,而是幫助學生形成自我認知和獨立判斷的過程。通過提供“附注”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讓學生對現有的觀點進行評價,并在此基礎上,對概念進行重新的界定。此舉旨在培養學生學會利用材料分析、甄別史學觀點的意識和能力,并養成“歷史研究始于概念”的意識。
【學習內容二】厘清“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1.在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15世紀―20世紀初),科技進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并在三個“節點”處引發了“突變”(加速了發展的進程)。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對此進行闡釋說明。(提示: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概念出發,圍繞“市場行銷空間的變化”和“市場內涵的豐富”兩個視角進行思考。)
說明:專題復習課不僅要對本專題內容進行必要的縱向整合,更要有認識的深化。要抓住一條主線和內在聯系,將內容進行重新的構建。對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從動力因素進行考慮,科技進步是其主要的推動力。新航路的開辟及兩次工業革命,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的三個“關鍵點”,而將這三個“關鍵點”進行串聯的主線就是科學和技術的進步,推動著市場行銷空間的不斷擴展和市場內涵的不斷豐富。
鑒于該問題有一定的難度,我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思維的參考樣式,第一個“節點”――新航路的開辟。“中世紀末期航海革命的重大技術:指南針、地圖、船尾舵、維度表、羅盤、斜掛三角帆等(15世紀)新航路開辟市場的“發現”(北美東海岸、非洲西海岸、中國東南沿海)主導國家(葡、西、荷、英、法)特權貿易公司的壟斷性貿易(土特產、黑奴、金銀等)貿易思想(重商主義、商業戰爭)商業資本西歐與亞非美之間最初的分工開始形成以大西洋沿岸為中心的世界經濟聯系”。然后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思路,結合所學知識,對第一次工業革命這個“節點”進行闡釋說明。抓住市場的“拓展”(原因及表現)、生產和貿易方式、資本形態以及國際分工等方面的變化進行思考,就能夠清晰地看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在逐漸形成和擴展。
“新航路的開辟和第一次工業革命對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的影響”,學生比較容易理解,但對于“為什么說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他們經常只是將“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簡單復述,并與“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簡單的嫁接,并未能深入理解。筆者在平時的聽課過程中,也經常發現有的教師在講解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將重心放置在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相關史實的層面上,忽視了對其影響的深刻分析。這是教學的難點。為此,在分析第三個“節點”(“為何稱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時,我沒有讓學生按照上述示例進行仿造,而是單列了一道題目如下:
2.史學界大都認可“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這一觀點,請你運用以下史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對此進行論證。
材料1:在19世紀最后的25年期間,帝國主義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更多的落后地區被納入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中。……從1890年至1911年,印度的鐵路網大約增加了一倍,達33000哩。(印度)鐵路和其他大型項目如灌溉工程和港口設施是用英國資本換來的。印度的經濟發展因與英國的聯系而得到促進。……印度供應原料給英國,作為回報,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設項目所需的資本。……傳統的自然經濟向貨幣經濟的轉變,急速地影響了殖民地地區農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隨著歐洲人及其鐵路和機制商品的出現,以及他們對糧食和工業原料貪得無厭的要求,一種新的市場經濟被引進。不久,農民們發現自己正在為國際市場,而不是為自己和鄰居而生產。這本身又意味著他們不僅日益受這時已在這種新經濟中富裕起來的商人和放債人的支配,而且日益受變化莫測的經濟波動的支配。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說明:這則材料是從市場經濟對殖民地的滲透的角度進行闡釋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后,隨著世界殖民體系形成,更多的領土被卷入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中。這不僅體現在商品行銷空間的拓展方面,也體現在歐美工業國與殖民地之間的內在經濟聯系上。市場經濟被引進到殖民地,日益被其主動接受。以市場經濟為紐帶,以資本、工業制成品、基礎設施和原材料等為內容,瓦解著殖民地的自然經濟基礎,工農業生產日益商品化、市場化和國際化,進一步深化了工業國與殖民地之間不可分割的經濟聯系。
材料2:19世紀后期的殖民地官僚和經理人試圖指導非洲和亞洲的農民學會科學種田技術,并使更廣大范圍內的殖民地人民工作得更勤奮和有效一些。這些努力涉及殖民地對西方控制的世界經濟依附性的擴大。依靠新的工作習慣支撐了廉價原材料的出口,并且使更多的成分加入到殖民地勞動大軍中來。……非洲、印度和東南亞絕大多數地區的經濟都為供給工業化歐洲的經濟需求而進行了重組。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文明史》
說明:這則材料表明,第二次工業革命后,隨著歐美工業國對殖民地的技術輸出,加速了殖民地經濟結構和生產方式的變化,也進一步加深了殖民地對工業國的經濟依賴。
材料3:隨著大噸位輪船在海上開始逐漸取代帆船,電報、電話的使用,鐵路網的建設,極大地降低了貨物的運輸費用,便利了國際間的貿易,使各國的國內市場逐漸匯合成為一個統一的世界級市場,擴大了世界商品的行銷空間。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上已形成了許多大型的商品交易所,不少地方舉辦的博覽會把世界各地的客商及產品匯集到一起。
――黃魯成《國際貿易學》
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為了適應當時國際經濟關系的需要,英、德、法、意、美等國相繼制定和實行了國際金本位貨幣制度,形成了國際貨幣制度。在貨幣的比價、兌換、支付、結算原則和黃金轉移等方面有了統一的規定。
Abstract:In a series of early works on the Russian capitalism,Lenin advancs many thoughts about the world marke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e believes that just like labor pision,market can also grow incessantly out of the domestic market without which capitalist countries can do. And some non-capitalist Russian frontier areas have actually got involved in the world market. Lenin′s early thoughts abou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ve conducive to the current research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Key words:Lenin;primary stage;world market;economic globalization
列寧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是需要廣大的市場的,并且他看到了市場的全球化發展趨勢。他指出,資本主義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在國內外都可以分為橫向與縱向或廣度和深度等兩大方面。市場經濟在國外的橫向或廣度的發展就是資本和市場的全球化擴展趨勢。
一、市場也和社會分工一樣能夠由國內到全球無止境地發展
市場經濟全球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內容,對市場的認識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列寧在《論所謂市場問題》中指出:“市場不過是商品經濟中社會分工的表現,因而它也和社會分工一樣能夠無止境地發展。”[1]他認為,“市場”這一概念和社會分工這一概念是完全分不開的。哪里有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那里就有“市場”;社會分工和商品生產發展到什么程度,“市場”就發展到什么程度。同時,他闡述了市場量和社會勞動專業化程度的不可分割的聯系,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市場發展的限度決定于社會勞動專業化的限度。而這種專業化,按其性質來說,正像技術的發展那樣沒有止境。技術進步必然引起生產的各部分的專業化、社會化,因而使市場擴大,社會分工不斷地擴大著市場的范圍和容量。
列寧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把資本主義市場分為兩個層次:“向深度發展,即資本主義農業與資本主義工業在現有的、一定的、閉關自守的領土內的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向廣度發展,即資本主義統治范圍擴展到新的領土。”[2]雖然列寧對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沒有做過專題研究,沒有具體的分析和論述,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一版序言中也指出,該書只是從國內市場的角度來研究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問題,而不涉及國外市場的問題和對外貿易的資料,但是在早期關于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著作中不僅有所涉及,而且還非常重視。列寧在談到資本主義市場形成的深度和廣度過程時,強調指出:根據本書的計劃,我們差不多只敘述這個過程的前一方面,因此我們認為特別必須在這里著重指出,這個過程的另一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也就是說,這里他突出強調了資本主義經濟的全球化擴展的重大意義,強調了國外市場即世界市場和殖民地的重大意義。
在《再論實現問題》中他對這一問題又詳盡地加以闡述:我們“把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分為以下兩個方面:(1)資本主義關系在人煙稠密和已經占用的地區的形成和發展;(2)資本主義向其他地區(有些地區完全沒有舊國家的移民移居和被他們占用,有些地區被世界市場和世界資本主義以外的部落所占用)的擴張。過程的第一方面可以稱為資本主義的縱的發展,第二方面可以稱為資本主義的橫的發展。”[3]他認為,這種劃分必然包括資本主義歷史發展的全部過程:一方面,是資本主義在舊國家的發展,這些國家經過若干世紀,創立了資本主義關系的各種形式,直到大機器工業;另一方面,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力圖向其他地區擴張,移民開墾世界上新的地區,建立殖民地,把未開化的部落拉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旋渦。
不過在這里要加以說明的是,列寧認為,資本主義向廣度和橫向的發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一國范圍內,由發達地區向落后地區的擴展,由開放地區向閉關自守的領土擴展,因而,他也把俄國落后的非資本主義區域看作是俄國資本主義的殖民地。他看到,在改革后時代住滿了人的歐俄南部與東部邊疆地區,……從經濟學的意義上說來,它們是歐俄中部和其他邊疆地區,例如高加索的移民區,俄羅斯在經濟上“征服”這個地方,比政治上要遲得多。俄國資本主義把高加索卷入世界商品流通之中,消滅了它的地方特點——昔日宗法式閉塞狀態的殘余,——為自己的工廠建立了市場。在改革后初期居民稀少的或者與世界經濟甚至歷史隔絕的山民所居住的地方,已經變成了石油工業者、酒商、小麥與煙草工廠主的地方。列寧認為,這些地區的殖民地化,在俄國歷史上改革后的資本主義時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歐俄南部和東南部、高加索、中亞細亞、西伯利亞都好象是俄國資本主義的殖民地,保證了俄國資本主義不僅在縱的方面,而且在橫的方面都得到巨大的發展。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們如何攻擊社會民主主義者?》中他談到:“俄國的資產階級已在大規模地修筑通往自己殖民地的鐵路,在那里給自己開辟市場,把資產階級制度的妙處帶到新地區去,在那里特別迅速地培植工農業資產階級,把大批生產者拋到經常挨餓的失業隊伍中去。”[4]這里的“殖民地”指的就是“歐俄東部和北部邊疆地區”。但這些“殖民地”早已成了世界市場的一部分。過去俄國企業家當然嫉妒英國人,現在鐵路敷設到阿爾漢格爾斯克,他們興高采烈起來,預見到邊疆地區各種工業部門中的精神振奮與企業家的活動了。另一方面才是指西方和俄國向國外的擴張。列寧看到,國際資本已經把手伸向俄國、亞洲,甚至全世界,他說:“外國資本家特別愿意把自己的資本投到俄國來,在俄國建立分廠,設立公司,以便在俄國開辦自己的企業。他們貪婪地向年輕的國家撲來,因為這個國家的政府比其他任何國家的政府都更加對資本家有好感、更加殷勤……因為這個國家工人的生活水平低得多,所以外國資本家可以獲得在自己本國聞所未聞的巨額利潤。”[5]
“整個歐洲的資本家把魔掌伸向擁有億萬居民的世界的另一洲——亞洲,那里在此以前,只有印度和不大一部分邊緣地區同世界市場有密切聯系。外里海鐵路已開始為資本‘開辟’中亞細亞,‘西伯利亞大鐵路’(所謂大,不僅指它的長度,而且指建筑人無限掠奪國家錢財,無限剝削建筑工人)開辟了西伯利亞。日本已開始變成工業國,并曾試圖在中國的萬里長城上打開缺口,而當它發現這塊肥肉的時候,這塊肥肉已經一下子被英、德、法、俄以及意大利的資本家叼走了。大鐵路的建筑,世界市場的擴大、商業的昌盛,——這一切引起了工業的突然飛躍,新企業的增加,對銷售市場的瘋狂追逐,以及新公司的創建和大批新資本(其中一部分是小資本家為數不多的儲金)的投入生產。對情況不明的新市場的這種世界性的瘋狂追逐,引起了巨大的破產,這是沒有什么可奇怪的。”[6]更為重要的是,列寧還看到了剛剛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俄國尋找國外市場并企圖卷入戰爭,瓜分世界市場的擴張,施行侵略的殖民政策的本質。他指出:“如果國民經濟其他方面的落后使舊區域內的市場縮小,那么他們將在其他區域、其他國家或者國家的移民區內去尋找市場。”[7]
二、資本主義國家沒有國外市場就不能生存
列寧認為,對外貿易問題或國外市場問題是一個歷史問題,是資本主義在某一個國家某一個時期發展的具體條件的問題。他在《論所謂市場問題》中指出,“當資產階級的生產達到很高的發展程度時,它就不可能局限于本國的范圍:競爭迫使資本家不斷擴大生產并為自己尋找大量推銷產品的國外市場。”[8]國外市場對于資本主義來說也就是前面列寧所說的,是一個發展的廣度問題,即資本主義統治范圍的擴展問題,是“資本主義的擴大傾向”,也就是全球化問題。市場經濟在國外的橫向或廣度的發展就是資本和市場的無止境的全球化擴展趨勢。列寧指出,國外市場對于資本主義的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如前所述,他不僅看到了業已形成的世界分工即世界市場的存在,甚至提出“資本主義國家沒有國外市場就不能生存”。
為什么“資本主義國家必須有國外市場”?列寧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認為,這除了市場本身能夠無止境地發展的原因之外,是歷史條件和其他條件造成的,主要取決于下面三點:
其一,商品流通超出國家界限的全球化廣闊發展。列寧指出:“資本主義只是超出國家界限的廣闊發展的商品流通的結果。因此,沒有對外貿易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不能設想的,而且也沒有這樣的國家。”[9]他認為,馬克思非常明確地闡明了對外貿易同對資本主義的作用的關系,從而也就闡明了國外市場同這個問題的關系。他在考察了俄國的鐵路網、鐵路貨運量、水路運輸的發展、歐俄內河貨運量、俄國的商船隊以及外海各港口商輪航運業的發展、對外貿易的發展等情況后,強調了商品流通在改革后的俄國的增長這一重要問題,指明了國內市場的增長速度及其商品流通的國際化發展趨勢。
其二,較為發達的生產部門的資本的全球化轉移。列寧指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由于為不知道的市場而生產的各個生產者的孤立性,這種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比例的相適應經常遭到破壞。彼此互為‘市場’的各種生產部門,不是平衡發展,而是互相超越,因此較為發達的生產部門就尋求國外市場。”[10]他認為,國民經濟各個生產部門的發展是不成比例的,要使資本離開一個生產部門轉移到另一個生產部門去,這個部門就必須經過危機,那么,受到這種危機威脅的資本家就會去尋求國外市場,就會去尋求促進輸出的補助費和獎金。因此,發達的生產部門就會輸出資本到國外。
其三,生產方式的經常改造和生產規模的無限擴大。在《評經濟浪漫主義》中列寧指出:“國外市場所以需要,是因為與一切受村社、世襲領地、部落、地域或國家的范圍所限制的舊的生產方式相反,資本主義生產具有無限擴大的趨向。同時,在一切舊的經濟制度下,每次生產更新的形式和規模都和從前一樣,而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同一形式的更新是不可能的,無限擴大和不斷前進成為生產的規律”。[11]他在《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中又作了詳盡的闡述,認為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規律,是生產過程在原有規模上、原有技術基礎上的重復。地主的徭役經濟、農民的自然經濟和手工業者的手藝生產就是如此。在舊的生產方式下,各個經濟單位能存在好幾世紀,無論在性質上或者在規模上都沒有變化,不超出地主的世襲領地、農民的村莊或農村手藝人和小工業者(所謂手工業者)的附近小市場的界限。他指出:“資本主義生產的規律,是生產方式的經常改造和生產規模的無限擴大。……資本主義企業必然超出村社、地方市場、地區以至國家的界限。因為國家的孤立和閉關自守的狀態已被商品流通所破壞,所以每個資本主義生產部門的自然趨向使它必須尋求‘國外市場’”。[12]他認為,大工廠超出舊市場的界限,這是毫無疑問的。廠主是立即需要市場的,如果國民經濟其他方面的落后使舊區域內的市場縮小,那么他們將在其他區域、其他國家或者國家的移民區內去尋找市場。
三、俄國邊疆地區等國內市場已被卷入世界市場旋渦
列寧認為,西方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力圖向其他地區擴張,通過移民開墾世界上新的地區,并建立殖民地,把未開化的部落拉入世界資本主義的旋渦。他指出:“在俄國,資本主義的這種意圖在邊疆地區一直表現得特別突出。”[13]他看到,“由于俄國邊疆地區有大量空閑的可供開墾的土地,俄國比其他資本主義國家處于特別有利的情況。不必說亞俄,就是在歐俄也有這樣的邊疆地區,它們由于距離遙遠,交通不便,在經濟方面同俄羅斯中部的聯系還極端薄弱。例如,拿“遙遠的北方”——阿爾漢格爾斯克省來看,該省遼闊的土地和自然資源還沒有怎樣開發。當地主要產品之一木材,直到最近主要是輸往英國。因此,從這方面說來,歐俄的這一區域就成為英國的國外市場,而不是俄國的國內市場。”。[14]這種資本主義市場發展的全球性,決定了全球化的世界交往,列寧就此提出全球化交往觀,即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世界交往中,要超越地域性或狹隘的民族性認識方法。列寧科學論證了國內市場與國外市場的辨證關系,在談到國內市場和國外市場劃分時說:“采用國家的政治界限,那是太機械的解決辦法,而且這是否是解決辦法呢?如果中亞細亞是國內市場,波斯是國外市場,那么把希瓦與布哈拉歸在哪一類呢?如果西伯利亞是國內市場,中國是國外市場,那么把滿洲歸在哪一類呢?這類問題是沒有重要意義的。”[15]這說明,到19世紀80年代末,俄羅斯這一非資本主義的古老國家已被卷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世界經濟旋渦。
同時,列寧還看到,農民不僅依賴于國內市場,更加依賴于國際市場,世界市場把俄國農業資本主義拖上世界舞臺,大工業階段的市場不但國內化而且趨于國際化,俄國的大機器工業與西歐具有資本主義的共同屬性,機器大工業把世界上所有的國家聯結成統一的經濟整體。他指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競爭迫使每一個企業主竭力無限擴大生產,越過本國的疆界,到那些尚未卷入資本主義商品流通的國家去尋找新的市場。”[16]這些思想在本質上是與馬克思、恩格斯的經濟全球化思想一脈相承的。這告訴人們,全球化發展造成的普遍聯系的擴展和加深使人們無法把許多問題歸為國內問題,也不能只從孤立的局部來分析問題。必須學會從全球視角看待國內問題,認識到這些問題的國際原因,發現其轉化為國際乃至全球問題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4][8] 《列寧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80-81、276.
[2][7][9][10][12][14][15] 《列寧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9-50、232、545、547-548.
〔中圖分類號〕F0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9187-(2014)01-0037-05
隨著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持續深入發展,資本主義世界的政治和社會局勢動蕩不安,其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面臨著深刻的變化和調整。探究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根源以及發展走向,離不開對資本主義本質、發展階段和特征的科學認識和把握。對資本主義發展階段和特征作準確判斷和剖析,我們就可以對資本主義危機根源及其走向有清醒的認識。當前,資本主義已經發展到了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中給帝國主義概括了五個基本特征,在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這些特征有了新的發展和表現形式。
一、 跨國公司的大發展,生產和資本的進一步集中,生產的社會化、全球化程度不斷提高 20世紀8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全球化進程加速,資本主義的生產和集中沖破了民族國家的地域界限。資本主義全球化的發展,使資本的國際運動從流通領域加速擴展到生產領域,使以產業資本的國際運動為核心的資本國際化最終形成。資本的全面國際化,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形成,資本主義發展到了國際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在這個階段,生產和資本進一步集中,在當今世界上,除了極少數新興的行業外,幾乎沒有哪個行業沒有寡頭、沒有壟斷,而且是全球寡頭、全球壟斷。瑞士蘇黎世聯邦技術學校的專家在對逾4.3萬家公司的數據進行分析后,認為全球近半數的財富掌控于147家彼此間存在著千絲萬縷聯系的跨國公司手中。參與該課題研究的瑞士學者詹姆斯?格拉特費爾德指出,這相當于不到1%的公司控制著整個網絡四成的財富。這其中大多數為金融機構,進入前20名榜單的就有巴克萊銀行、摩根大通銀行、高盛公司、美林公司、摩根士丹利、瑞士銀行、德意志銀行等。〔1〕
國際金融壟斷資本的載體是巨型的跨國公司,在當代資本主義國家中,幾乎所有大的公司都是跨國性的,都以在全球的發展作為自己追求的目標。它們都不僅尋求在國內的壟斷地位,而且尋求在國際上的壟斷地位。這些巨型跨國公司壟斷了全球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成為全球壟斷寡頭。這些巨型國際壟斷跨國公司,是當前世界經濟中集生產、貿易、投資、金融、技術開發和技術轉讓以及其他服務為一體的最主要的經濟實體。跨國公司通過投資社會化、生產一體化、管理信息化和網絡化等,控制著全球的技術、資本、生產、銷售和市場,決定著整個世界經濟的導向和秩序。這些跨國公司一般具有實行全球戰略,規模龐大、實力雄厚,結構復雜、實行一體化管理,以一個行業為主、多元化經營等特征。由于實施多元化經營戰略,使現代壟斷組織對市場的壟斷是全方位的、全領域的。它由流通領域的壟斷,發展為生產和流通的一體化壟斷;由單一產品或部門的聯合,發展為許多產品或部門的聯合;由“橫向”的聯合或獨占,發展為“縱向”的聯合或獨占。
一、16—18世紀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時期:商業資本控制工業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起主導作用
商業資本是指在流通領域內發生作用的職能資本,有商品經營資本和貨幣經營資本兩種形式。通常說的商業資本一般指專門從事商品買賣的商品經營資本,商業資本在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和市場的擴大,在城市行會制度的瓦解過程中,控制商業資本的包買主插手生產領域成為資本家,小生產者成為領取計件工資的雇傭工人,最后包買主將分散的小生產者集中起來就形成了手工工場。這一時期,資本主義的發展處于初期階段,無力從根本上改造封建的生產關系,工業資本依附于商業資本,但卻適應了當時生產力的水平,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二、18世紀末—19世紀70年代工業資本主義時期:工業資本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占據主導地位
從18世紀60年代至19世紀上半期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英、法、美、德等國先后進行了工業革命,機器生產日益取代了手工勞動,促進歷史向工業資本主義階段轉變,人類歷史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隨著工廠制度取代手工工場成為基本的生產和管理模式,工業資本在生產關系中取代商業資本居主導地位,它一方面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增強了資本主義的力量,從而促使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確立了資本主義在全球的統治地位。另一方面,工業資本主義發展日益把各國市場聯為一體,工業資產階級為了開拓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征服了世界上一大批國家和地區,使其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西方殖民者不但破壞了當地社會的舊秩序,而且還按自己的意愿對當地社會進行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造,使其成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組成部分,19世紀中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
三、19世紀末—20世紀初壟斷資本主義形成時期: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占據主導地位
第二次工業革命把人類從“蒸汽時代”推進到“電汽時代”,它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和資本的集中程度越來越高,一種新的經濟模式—— 壟斷應運而生。壟斷組織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反過來它又促進了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①它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產生的新工業部門,在廠房設備、技術要求和產品結構復雜化方面都對生產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過去的獨家企業難以滿足的,而且也沒有足夠的資金。作為超大企業的壟斷組織有力量組織這類生產,而且有足夠的資金購進先進的設備,聘請專職科研人員甚至建立科研機構,不斷提高生產力水平。②壟斷組織的形成體現了優勝劣汰、以先進改造落后的進步趨勢。壟斷組織是兼并的結果,而兼并本身就是設備先進、管理有方的企業吞掉和收購效益差的企業,兼并之后以先進改造落后,體現了優勝劣汰的趨向。③企業大了,不僅資金充足便于技術改造,而且要求管理相應規模化、制度化、科學化,企業管理作為一門科學誕生了。④超大企業更有能力和條件建立自己的信息網絡,快速捕捉市場信息,按需求調節生產,減少生產的盲目性和無政府狀態。
四、20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時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早在19世紀就已產生,二戰后獲得了極大發展,形成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體系。和私人壟斷資本相比,國家壟斷資本有以下特點:首先它突破私人壟斷資本的局限性,使生產技術改造以及勞動力再生產過程更加社會化,從而可在更大范圍內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其次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壟斷資本的有限性以及它同現代化生產巨額投資的矛盾。二戰后西歐各國和日本為盡快振興國家經濟,避免因生產的無序而造成的經濟混亂,盡量協調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的矛盾,紛紛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宏觀管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得到進一步發展。在美國為了發展投資巨大而收益較慢的高科技產業,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財力,同時還通過大量增加軍需和政府訂貨等方式,對國家經濟進行間接的宏觀調控。在此期間盡管各國的具體情況不同,具體政策也有所差異,但各國政府都無一例外地加強了與壟斷資本的結合。戰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成了五六十年代世界資本主義經濟的繁榮。
《資本論》是學說特別是經濟學說的宏篇巨著。《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即《帝國主義論》是列寧對經濟學說繼承豐富和發展的集中體現。經典經濟學家在全球化的歷史嬗變中構筑的偉大學說,不僅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理論和方法論啟迪,而且為后來的全球化研究者和實踐者帶來了豐富的思想財富。隨著全球化浪潮的加速推進,全球化內涵的不斷豐富,當代資本主義產生許多重大的不同于馬克思時代、也不同于列寧時代的新變化。在這個階段發展起來的,也將產生多種極不相同的與全球化的關系。正如許多學者認為的,對理論的嚴重挑戰,并非僅僅來自某些社會主義國家的驟然劇變,還來自全球資本主義的最新發展。因此,以的全球化思想和方法論原則為理論工具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新發展進行深入思考,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
一、全球化進程中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馬克思對于資本主義研究的核心是對資本主義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變動規律的研究,即研究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研究是有順序的:“資本、土地所有制、雇傭勞動;國家、對外貿易、世界市場”,按照這一方法論及邏輯的要求,馬克思對全球化的研究與他對資本主義發展過程的研究是一致的,體現出的基本思路是:資本的擴張性是全球化的根源,對外貿易是全球化的起點,世界市場的形成為全球化提供了載體。
馬克思在1867年出版的《資本論》第一卷中,從壟斷資本的進一步發展來論證資本主義制度滅亡的必然性,他認為,隨著資本主義制度日益具有國際性質,資本的壟斷成了與這種壟斷一起并在這種壟斷下繁盛起來的生產方式的桎梏,資本主義的喪鐘就要響了。實際上私人壟斷資本在19世紀下半葉又得到較大較新發展。恩格斯于1880年進而講到,資本主義的發展已經出現這樣的新形式,即“國內同一工業部門的大生產者聯合為一個‘托拉斯’,即一個以調節生產為目的的聯盟;他們規定應該生產的總產量,在彼此之間分配產量,并且強制實行預先規定的出售價格。”[1]在“托拉斯中自由競爭轉為壟斷。”[2]
列寧根據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的新變化,托拉斯、辛迪加、卡特爾等壟斷資本新形式的新發展,提出了帝國主義論。列寧帝國主義理論是對資本主義理論的重大發展。
戰后,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不斷加深,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的發展已經有了許多新的表現內容和表現形態,并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經濟,尤其是與信息技術相適應的;經濟全球化以多元的行為主體來構成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經濟全球化是依靠市場體系和市場經濟體制來溝通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的;經濟全球化是由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主導的;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區域化和經濟集團化并存等。具體表現為貿易全球化、產品全球化、資本的全球化,跨國公司的發展以及國家經濟聯盟或協調組織的發展等。
按照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全球化運動作為“結果”一旦形成,就反轉過來而成為“原因”,對世界各國的發展普遍地起著作用。伴隨著這一進程,當代資本主義在發展中出現了重大的變化,不僅在二戰中發了橫財的美國經濟發展迅速,就是戰敗國日本、前聯邦德國也都出現了所謂的“經濟奇跡”。概括地說主要是:從社會生產力層面看,當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科學技術和生產力不僅沒有停滯,反而有很大發展。從生產關系層面看,當達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在資本主義制度允許的范圍內進行了重大調整,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得以緩解。從階級狀況層面看,產業結構、階級結構以及勞資關系都出現了新變化,勞資矛盾在繼續深化中趨向總體緩和,社會在多重危機的挑戰中呈現出全局性相對穩定。從上層建筑層面看,當達資本主義已是趨向成熟的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多黨議會民主制相當穩定,一般能按法律規定遵守“游戲規則”,定期通過選舉平穩地輪流執政。從社會管理層面看,當代資產階級提出了較完整的“社會安全”,“社會機制”理論,普遍建立了比較系統、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資產階級理論家提出的“社會機制”理論,認為一個社會要平衡地發展,既需要“動力機制”,也需要“平衡機制”,二者的有機統一有效地維系了資本主義地穩定運作。從國際層面看,新的科學技術革命創造了大量新產品、新技術和勞動服務,拓展了貿易空間,導致了生產經營和資本流動的國際化,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
如果說馬克思列寧經歷了早期的自由競爭資本主義、中期的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那么處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當代資本主義即世界資本主義體系逐漸進入一個以經濟增長、生活水平提高和各種聯系合作普遍發展為標志的“相對穩定發展狀態”,已經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現代資本主義形態。正如德里克所指出的:“隨著東歐社會主義模式的失敗和中國這樣社會主義國家對資本主義的開放,除了幾個微不足道的例外,今天的地球上幾乎沒有一個角落資本活動不曾滲透到。”[3]
試想當年列寧如果固守著馬克思的《資本論》,不去分析資本主義的新特征,就無法發展理論,今天的資本主義和列寧時代相比更是發生了諸多重大變化,甚至“某種質的變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球化的發展已經有了許多新的表現內容和表現形態,突出表現就是,當代資本主義不僅從壟斷資本主義那里繼承了壟斷性、垂死性和腐朽性,而且還具有相當強的修復力、生命力、競爭力和調節力。因此從時展的高度分析,我們認為,一方面,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經濟學家的思想,特別是從《資本論》到《帝國主義論》貫穿著的關于全球化的起源、本質、過程、特征以及發展前景的思想,關于資本主義發展與全球化的一致性即全球化歷史進程與資本主義階段同步發展等思想仍然具有深刻的歷史穿透力;另一方面,新的時代和新的實踐要求當代的者不能囿于舊說,而要解放思想,在回應時代的挑戰中進一步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
二、全球化進程中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階段
從全球化的視角來看,對于資本主義的研究不能以一個或幾個發展階段為限,而應當包括資本主義經歷的各個階段,尤其是馬克思、列寧逝世以后的那些階段。
馬克思和恩格斯側重從生產關系角度來考察經濟全球化問題。他們抓住了資本的本質——不斷擴張以獲得更多的剩余價值,并科學地把經濟全球化劃分為三個階段:商業資本全球化、借貸資本全球化與產業資本全球化。因此,他們不但預見了分工、資本與市場全球化的趨勢,而且還從商品經濟和資本運動的規律性角度揭示了經濟全球化的根源。但由于歷史的局限性,使他們無法提出有關經濟全球化具體方式的見解,對經濟全球化的積極作用也分析較少。對于馬克思所說的“資本主義社會是歷史上最發達和最復雜的組織”這一提法,也應當根據新的情況加以研究。
列寧關于資本主義劃分為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的界說在理論界是很有權威的。列寧根據20世紀初壟斷資本全球擴張的新特點指出:金融資本的形成是壟斷資本主義的一個基本特征。但是,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最后階段,還是最新階段?即壟斷階段資本主義的歷史定位問題,在學術界是有爭論的,也是國內外眾多學者、理論家都在探尋答案的問題。比較多的學者認為:列寧把帝國主義定義為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并對此作詳細的論證。他認為帝國主義是過度成熟的資本主義,在此之后毫無疑問是無產階級革命時代。因此,帝國主義是腐朽的、垂死的資本主義。這種樂觀主義的估計可以說是許多革命家所共有的。馬克思、恩格斯早在19世紀就曾宣告資本主義的喪鐘已經敲響。列寧的著作是以《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為書名的。
研究中有的學者考證,[4]在列寧生前1917年出版的此書書名是《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新階段》,這個版本有列寧寫于1917年4月26日的序言。直到列寧逝世10年以后,本書才以《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為書名出版。不知道1917年的版本出于何種考慮不用“最高階段”而用“最新階段”的提法。在俄文第1、2、3版的《列寧全集》中書名用的也是“最新階段”。從提法本身看,“最高階段”是到了頂的階段,在帝國主義階段之后資本主義不可能再有新的階段出現,而“最新階段”則意味上不封頂,此后還可能有更新的階段出現。1935年的版本大概是根據1916年的手稿標題改回去的,但是這種改動是否注意到列寧1917年改書名的考慮?這是列寧思想史研究中有待查明的問題,同時也留給我們思考的空間。
不言而喻,作為當今學術研究的對象,人們最為關注的依然是同世人關系最為密切和直接的戰后資本主義的新發展。資本主義的這個新的歷史階段以其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社會生產力的質的飛躍、社會結構的深層變動為世人所矚目。與此相聯系,資本主義世界特別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濟、政治、社會等諸多方面出現了某些不可否認的新現象和新變革。早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國際學術界就以“資本主義改變了嗎?”為題展開了一場熱烈的大討論。就目前看來,國內外學術界對當代資本主義發展階段的認識和界說,盡管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概括起來大體上可有如下觀點:一是“發達資本主義論”,這是以生產力的發展為視角的;二是“成熟的資本主義論”,這是從資產階級的管理經驗、能力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變化考察的角度;三是“國家資本主義論”,這是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重大調整的角度作出的概括,認為當代資本主義的最重大變化在于一般壟斷轉變為國家壟斷;四是晚期資本主義論,這是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出現了某些質的變化的角度;五是“社會資本主義論”,它著重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種種跡象加以分析;六是“人民資本主義論”、“福利國家論”、“可調節的資本主義論”、“法人資本主義論”等。還有“經濟成長階段論”、“后工業社會論”、“后工業社會”、“信息社會”、“知識社會”或“第三次浪潮”、“科學社會”、“后資本主義論”、“沒有勞動的資本主義論”等,以純技術的觀點看待當代資本主義。[5]上述觀點的劃分是十分粗略的,每一種觀點中又由于視角和側重點的不同而存在著很多差別。這些觀點的共同之處是承認現代資本主義在戰后發生了一系列重要的變化。但以什么樣的尺度和標準來衡量這樣的變化,是否存在從量到質的飛躍,則由于立場、方法、視角,以及政治、社會、經濟、歷史背景的不同導致了分歧和差異。
這些觀點對于認識當代資本主義具有各自不同的重要參考價值,從不同的方面揭示了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時代特征和運行規律。如果從本質上、從全球化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的統一且動態變化中,來進一步考察和把握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特點的話。我們認為,從發展趨勢上看,當代資本主義正逐漸向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演進。那么,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能否回答當代資本主義發生了“部分質變”的問題呢?對此,有人認為:“金融資本”這個概念在列寧那個時代就已使用,現在仍然使用原概念,用金融壟斷資本主義來表述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階段不足以表達資本主義發展的最新變化。
西方左翼學者對這個問題也高度關注,他們在分析全球化背景下當代資本主義的種種新變化,如信息革命條件下產業結構的變化、國際分工體系的變化、勞動就業結構的變化、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等等。最近,他們強調全球化的核心是資本在當代的新變化。在2001年巴黎國際大會上,法國學者讓·克羅特·德羅奈認為,“80年代以來,資本主義經濟最深刻的變化發生在金融領域。繼國家壟斷資本主義之后,資本主義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即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這就是說,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首先是作為當代資本主義最深刻的經濟變化而出現的。我們認為,如果進一步從政治和國際綜合治理的角度看,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對于當代資本主義的意義在于把金融運行機制融入國際機構、國家調控之中。毫無疑問,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根本目的仍然是維護資產階級總體利益的。也就是說當代資本主義的政治生活也資本化了,更何況當代資本主義國家職能國際金融機構的職能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分析當代資本主義不能離開上層建筑,同時也應該看到,劃分不同性質生產方式的基本依據是由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生產關系的性質,劃分一定生產方式的不同發展階段時,也應以生產力的發展是否引起生產關系在自身范圍內的“部分質變”為依據。而“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提法,正是首先從全球資本生產關系重大變化的經濟學分析出發,即以經濟為基礎,從經濟、政治、文化等多元視角集中反映當代資本主義的最新變化的綜合性范疇,揭示了當代資本主義不同于列寧時代的重大特征,反映出當代資本主義明顯不同于自由競爭資本主義、一般壟斷資本主義轉變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重大的質的變化。進一步的分析將會使我們在比較中更深刻地了解當代資本主義的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時代特征。
全球化的內涵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的變化和豐富。經濟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內容,其特征是,商品、服務、技術及資金的大規模跨境流動;各國經濟相互滲透、相互依存的關系加強。正如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一樣,金融全球化既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也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作為經濟全球化核心和重要組成部分的金融全球化一旦形成,必然有其自身運動規律和豐富的內容。當代經濟全球化正是以金融為主要手段,而現代資本主義的主要推動力正是金融資本,它決定資本的流向、流動量及企業的利潤率,甚至也是整個經濟和政治的決定力量。它不受任何權力控制,也沒有邊界。從金融本身的發展規律來看,推動金融全球化的主要動因是西方國家80年代以來金融自由化、信息技術、融資證券化和金融創新等的發展。即20世紀70年代,國家資本主義陷入了深刻的危機之中,這場危機的結果沒有導致革命,而是伴隨著集中表現為金融全球化的新一輪經濟全球化浪潮的到來,使壟斷資本主義進入了金融資本急劇膨脹的新階段,也就是說真正打破國家壟斷時代的是1978年以來美英兩國率先實施了金融自由化和放寬了金融市場管制政策,各國貨幣體系和金融市場從此建立了日益緊密的聯系,從而出現了金融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新發展把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推進到一個新階段,即金融國際壟斷資本主義新階段。或者說在一定意義上說,國家壟斷正是通過金融壟斷實現的。
戰后金融資本之所以得到迅速發展、形成金融全球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為金融資本的活動提供了舞臺。其次是金融自由化促使金融資本發生新的國際化變化。再次是各發達國家的政府除推行放松金融管制、有利于金融資本發展的政策外,還直接參與支持金融資本的活動,國際金融組織機構對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關鍵性作用。
總之,當代資本主義進入全球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是以一系列客觀經濟社會條件為依據的,反映了全球化進程的深刻變化和本質內容,揭示了由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和一般壟斷資本主義——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演進到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和運行軌跡。當然,全球金融壟斷資本主義目前還僅僅是一個發展趨勢,其實現尚須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
三、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新發展
全球化是一個全球性的價值、規范和利益趨向統一的過程,在全球化中,各個利益不同、法律不同、關稅不同的地區,逐漸形成共同的利益,統一的法律和統一的關稅。這種統一,是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馬克思認為,這種統一在全球化的條件下,通過世界市場會轉化為一種與個人、國家相對的異己力量,意即在全球化的條件下,全球的經濟融為一體,每個個人乃至每個國家的活動都越來越受到世界市場和世界金融的控制,這種控制力量凌駕于個人和國家之上,通過經濟關系來統治全世界,它有時會造成嚴重的經濟危機,給一些地區乃至全球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那么,如何認識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的歷史地位和發展呢?或者說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當代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新的表現形態怎樣呢?
當代的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已不是簡單的、傳統意義上的“寄生的”、“腐朽的”資本主義。像經濟全球化一樣,全球金融壟斷資本主義也具有雙重性質定位,產生雙重效應。讓·克洛特·德羅奈認為,當代全球金融壟斷資本具有雙重性質。一方面,它不是經典意義上的“食利資本”。在金融壟斷資本主義條件下,經典意義上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并沒有改變,但是資本的增殖形式卻發生了變化,資本的價值形式演變成貨幣資本和金融資本的二元結構。由于金融資本的發展,直接金融取代了中介金融而成為資本價值的最主要形式。由于金融及其衍生產品的發展,金融資本在時間和空間上,對資本使用價值的生產實現了全面的、不間斷的、有效的控制,從而實現了資本的增殖,即資本利潤的最大化。當代金融資本并非置身于生產變革過程之外,它是發展信息和服務業的載體,甚至金融產品本身就是特殊的信息產品。金融資本特別是風險資本的發展為促進新技術和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壟斷資本具有進步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條件下,金融壟斷資本又建立了金融專制統治,成為加強和擴大國內國際剝削的工具。今天,金融已發展成相對獨立的領域,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分離的現象日趨嚴重。金融投機造成了金融和經濟的不穩定并頻頻引發危機。金融資本的跨國流動使剝削過程趨向世界化。從這個意義上說,金融壟斷資本對經濟發展又具有破壞作用。
盡管金融壟斷資本主義作為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全球金融壟斷的跨國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適應了生產社會化發展的客觀規律,創造了更先進、更高效的生產力,給資本主義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延長了資本主義的生命周期,甚至在一定意義上說使資本主義進入了新的發展進程。但由于現實的全球化本質上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在世界范圍的擴展,因此全球化并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消除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沒有改變壟斷資本主義的本質。相反,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迅猛推進,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將以復雜且多變的形式表現出來。列寧當年提出的帝國主義階段的三大矛盾,在當代以“核心國家之間、核心國家與邊緣國家之間、核心國家內部的矛盾”三重關系重新展現出來,具體呈現出以下特點:
世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全球化進程把一國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擴展到世界范圍,即在促進世界經濟發展和社會財富不斷增加的同時,擴大了世界范圍的貧富差距,使一些國家和一部分人走向貧窮化。對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言,由于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安排生產和分工,實行最低成本戰略,大量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紛紛流向擁有廉價勞動力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失業成為這些國家當前最嚴重的社會問題。對發展中國家而言,缺乏資金和技術使其面臨著越來越嚴酷的剝削和掠奪。
實物經濟與虛擬經濟相脫節,金融投機抑制經濟正常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政府對金融管制的解除,股票、債券市場在資本主義經濟中占據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期貨市場和期權市場也得到很大發展。以美國為例,1994—1999年全部公司平均利潤年增長率約為8.9%,而股市的價格卻以23.6%的速度增長。在利益的驅使下,企業也成為了現金流動器,隨著市場的波動而波動,因而不時受到難以預測的股市投機風暴的威脅。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的金融交易量大約是商品(服務)交易量的25倍;在巨額的國際資本流動中,只有10%與實質經濟的運動(實質交易和投資)有關(費爾南德斯·德科西奧:《經濟全球化——進步的因素》,載〔墨西哥〕《至上報》,1998-5-31)。越來越多的資本流動屬于沒有實物經濟基礎的投機行為。它們不僅無助于反而有悖于實質交易和投資的運動,并往往成為實質經濟的不穩定和破壞性因素。
生產無政府狀態擴展到全球市場,全球性生產過剩的危機日趨臨近。全球化在把市場經濟優化資源配置和帶來較高效益的功能擴展到世界范圍的同時,也把市場經濟自身的盲目性、自發性、滯后性等消極功能擴展到世界范圍,造成了資本主義所固有的周期波動和經濟危機爆發的世界性。巴西著名的經濟學家多斯桑托斯在他的名著《帝國主義與依附》一書中指出,“資本主義必須發展生產力,而生產力的發展必然形成一種國際經濟體系,但這種體系所依靠的私人企業和各民族國家基地同生產力發展的世界性趨勢是矛盾的,這必將導致產生一種世界范圍內的新無政府狀態。”[6]正如費利克斯·羅哈汀所認為的:“目前金融市場的一體化程度正在引起人們對系統性崩潰的關注。即一家公司的倒閉可能會引發全球其他公司的倒閉。許多金融市場可能不是全球性的,但它們之間一定存在著相互聯通的關系。1984年,伊利諾斯州大陸銀行(TheContinentalBankofIllinois)的倒閉是因為日本的基金管理人員在處理一份日本新聞報告時錯誤地翻譯了美國一份有關大陸銀行遭遇困境的新聞報告(“rumor"一詞被翻譯為“disclosure")從而讓人們錯誤地理解為這家銀行已經無力償還債務,并已抽調出這家銀行在歐洲的儲備。這位日本基金管理人員一個錯誤的翻譯就可以導致美國第十七大銀行的倒閉,看來,有些小事確實可以改變世界。而美國政府公開批評德國保持過高的利率導致了1987年10月美國股價的崩潰。”[7]因為當資本主義進入金融跨國壟斷階段以后,隨著國家管制的解除將產生雙重效應,它既為資本的全球逐利活動鋪平了道路,也為更大的全球性生產過剩的危機埋下了種子。特別是隨著跨國兼并與收購事件的增多、跨國公司規模的擴大,越來越現實的問題提上了日程,即哪個政府來管理、規范和協調其全球商業運作?誰來調控全球市場上生產和需求的平衡?跨國公司內部生產的高度組織性和整個全球市場上的生產無政府狀態日益形成鮮明的對照。因此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必然要求一個強有力的國際組織對跨國公司的生產實行有效的宏觀調控,否則,全球性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以及各種結構性危機將不可避免。
全球化使人類可持續發展受到嚴峻挑戰,帶來生態災難。隨著跨國公司實力的急劇膨脹,在涉及到環保、稅收、醫療保健等公共利益的問題上,跨國公司為降低成本,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會竭盡全力左右各國政府的政策。政府若屈從于壟斷資本的勢力,喪失維護公共利益的能力,人類的未來則不容樂觀。目前威脅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危機已經充分暴露了這一矛盾的發展趨勢。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資本主義發展到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反對資本主義”已不再僅僅是學者在書齋里作出的推論,而是在日益廣泛、深刻的層面上成為廣大民眾能夠切身感受到的客觀現實,這既是全球化發展到金融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深化的當代表現,也是反全球化運動興起的主要原因。可以預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金融壟斷資本主義對全球資本壟斷的程度將會越來越高,其基本矛盾將日趨尖銳化,資本主義的發展正在昭示著一個新的未來。
參考文獻:
[1][2]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51、572
[3][美]阿里夫·德里克世界體系分析和全球資本主義:對現代化理論的一種檢討[J]戰略與管理,1993,(1)
[4]鄭異凡世界歷史[J]1995,(6):34-41
中圖分類號:F74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2-0060-02
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危機,正在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蔓延,進而向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演變。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提出的信用理論,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信用的二重作用進行了詳盡的論述,對現階段的金融危機有很強的解釋性。
1 馬克思信用理論概述
馬克思認為,所謂信用就是借貸行為,借者與貸者發生的一定關系就是信用關系。他指出:“信用這個運動——以償還為條件的付出——一般地說就是貸和借的運動,即貨幣或商品的只是有條件的讓渡的這種獨特形式的運動。”可見,信用就是商品交換中的延期付款或貨幣借貸,是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的單方面運動,體現著交易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
馬克思在論述信用理論時,重點分析了資本主義信用的二重作用。他認為信用制度一方面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又加強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解體的各種要素。“信用制度加速了生產力的物質上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這二者作為新生產形式的物質基礎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使命。同時,信用加速了這種矛盾的暴力的爆發,即危機,因而加強了舊生產方式解體的各種要素。”
1.1 信用對資本主義生產的促進作用
信用對資本主義生產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信用可以促進利潤率的平均化。由于平均利潤的形成是資本在各部門之間自由轉移的結果,而信用可以幫助資本的自由轉移,因而有利于促進利潤率的平均化。第二,信用可以節約流通費用。一方面,對于節約因貨幣流通而產生的費用而言,信用可以通過節約貨幣而實現流通費用的節約;另一方面,信用加速了資本流通,它不僅可以縮短流通時間,同時還可以使整個再生產過程加快,從而減少準備金,節約流通費用。第三,信用促進股份公司的形成。馬克思指出:“信用制度是資本主義的私人企業逐漸轉化為資本主義的股份公司的主要基礎。”
1.2 信用加劇了資本主義解體的各種要素
信用雖然對資本主義生產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由于信用是“生產過剩和商業過度投機的主要杠桿” ,因此信用也加速了危機的爆發,加強了舊生產方式解體的各種要素。
一方面,信用加快了資本集中的速度。資本主義生產發展的動力就是對剩余價值的追求。資本家為了追求更大的剩余價值,必然要不斷進行資本積累。但單個的資本家在這個過程中會受到自身積累的限制,因此,資本家總是運用商業信用和銀行信用最大限度的吸收資本,以突破自身積累的瓶頸,加快資本積累的過程,促進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大,使可以伸縮的再生產強化到極限。此外,信用制度使得買和賣的行為可以較長時間在時空上分離,從而成為了投機的基礎。
另一方面,信用制度的發展,造成了一種虛假的社會需求,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生產過剩的事實,促使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盲目擴大和投機行為,必然加劇生產的相對過剩。
信用制度的發展,加劇了資本主義內在的各種矛盾,給資本主義的生產和消費帶來了巨大的伸縮性,在促使生產和消費迅速發展的同時,也會帶來巨大的生產過剩能力和虛假需求。“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要還有現金支付的方法適用,危機,對支付手段的激烈追求,就必然會明白地出現。”
2 運用馬克思信用理論對美國金融危機的解釋
源于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危機,產生于虛擬經濟之中。由此,在危機的初期,許多人將危機的根源歸于信用制度、信用危機。馬克思在討論信用與虛擬資本時就指出,信用不是經濟危機產生的原因,經濟危機的根源在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但是信用加劇了資本主義生產過剩,加快了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
2.1 信用制度下此次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
此次美國金融危機產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國利率的上升和住房市場的持續降溫。從表面上看,金融危機的本質就是信用過剩,是次貸及其衍生品為代表的虛擬資本價值泡沫的破滅,其根源在于經濟自由主義。但是,從的觀點出發,我們就會得到更一步的認識:即使在信用制度高度發達的情況下,此次美國金融危機的本質仍是生產相對過剩,其爆發的根源仍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一方面,新自由主義的盛行,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正是由于在新自由主義的影響下,美國政府放松了對金融市場的監管,任由其創造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品。金融機構肆意發放信用,使得社會信用鏈條無限延長,經濟的不穩定性也隨著加強,只要信用鏈條上有一環發生斷裂,必然會引起連鎖反應。此時,市場經濟的自發性、盲目性空前提高,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進一步加劇。
另一方面,財富兩極分化的加大,進一步限制了家庭的支付能力。據世界銀行的資料,美國的基尼系數從1981年的0.4上升到2000年的0.45,再上升到2004年的0.462,可見,在經濟增速降低的同時,美國國內的財富兩極分化更加嚴重。此外,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普通家庭的收入并無明顯增長。財富在少數人手中的集中,就意味著大多數人消費能力受限,而不得不依靠借貸的方式,實現消費的虛假繁榮。這種透支消費方式的快速發展,正是由于消費者消費能力有限,而資本家為了獲取高額利益,肆意擴大信用,盲目放貸所形成的,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緩解生產過剩。
2.2 信用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的作用
(1)信用加快了金融危機的爆發。
買和賣在時空上的分離,就為經濟危機的爆發創造了可能性,而信用制度的快速發展,則成為了危機爆發的助推器。市場經濟本質上是信用經濟,整個社會實際上被結成了一個復雜的社會信用鏈。社會信用鏈的形成,客觀上以數十倍、甚至數百倍的規模放大了社會生產和消費,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消費不足的矛盾。在信用制度高度發達的條件下,社會再生產的鏈條被無限延長,生產對消費的反應越來越遲鈍,商品過剩的信息被信用所創造出來的需求所掩蓋,導致生產進一步擴大,資本主義基本矛盾進一步激化。此外,社會信用的無限延伸也使得社會信用網絡變得更加脆弱,一旦社會信用鏈上某個環節發生斷裂,就會引起連鎖反應,引發支付危機,從而引發金融、經濟危機。
2001年以后的五年內美國房價持續上漲,讓銀行等金融機構過于樂觀,低估了貸款風險,紛紛降低貸款標準,使得大量信用等級較差,收入較低的次級信用者加入了貸款購房的隊伍。同時為了轉移風險,銀行創造出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品。通過金融衍生品,特別是資產證券化,銀行等金融機構和證券市場結成了信用共同體。當利率上調及房價下跌之后,許多次貸者受收入的限制而選擇斷貸,即不再支付剩余房款。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開發商應該收到市場反饋的信號而減少房屋的生產和供給。可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借助各類金融衍生品,在股市和債券流通領取中套取現金,彌補由于次貸者斷貸產生的呆賬、壞賬。銀行信用進一步擴大,從而給房地產商造成一種錯覺,仿佛市場仍有巨大的需求,進一步導致了生產過剩。此時,支持經濟發展的不是現實的需求,而是建立在信用制度上的社會信用網絡。當不能還貸的次貸者越來越多,當股市下挫而無法套取現金時,社會信用鏈條中銀行這一環節發生斷裂,從而引起連鎖反應,爆發金融危機。正如馬克思所言:“危機最初不是在和直接消費有關的零售商業中暴露和爆發的,而是在批發商業和向它提供社會貨幣資本的銀行中暴露和爆發的。”
(2)信用加劇了經濟危機的爆發。
由于信用對資本主義生產具有雙重作用,在推動生產發展的同時,也進一步激化了資本主義基本矛盾,加劇了生產相對過剩,使得危機的能量不斷聚集。此外,信用還促使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快速發展,使得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嚴重失衡,資產價格泡沫化。由虛擬資本引發的危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嚴重。
馬克思認為,虛擬資本是在借貸資本(生息資本)和銀行信用制度上產生的,是以能夠帶來收入的有價證券形式而存在的資本,包括股票、債券、商業票據和其它可轉讓證券等。虛擬資本是建立在信用制度基礎上的,同時,虛擬資本的發展也讓信用鏈條有無限延伸的趨勢。
虛擬資本與實際資本有著原則的區別,它們是虛擬的,本身不具有價值,僅是取得一定收益權的憑證,它的價格是預期收益的貼現。近年來,資本主義經濟虛擬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一方面,在生產結構上,第三產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遠遠超過第一、二產業;另一方面,在價值結構上,虛擬資產價值遠遠超過國內生產總值,虛擬資本的規模遠遠超過實體經濟。正是在這種經濟虛擬化趨勢下,以信用為基礎的金融資產在資本主義經濟結構中的比重越來越大,從而由信用鏈斷裂所引起的危機比資本主義歷史上任何一次危機都要嚴重。在資本主義生產中,再生產過程的全部聯系都是以信用為基礎的。“和資本一同發展起來的信用制度由此崩潰時,會更加嚴重起來,由此引起強烈的嚴重危機,突然的強制貶值,以及再生產過程的實際的停滯和混亂,從而引起再生產的實際的縮小。”目前,這場危機正在由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轉變,由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擴散,也說明了信用制度在危機中具有加劇的作用。
3 結論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雖然此次金融危機爆發的根源仍然在于資本主義基本矛盾,但信用在其中起到了推動和加劇的作用。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信用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是保證一個國家市場健康發展的前提之一。因此,我國在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時候,要以馬克思的信用理論為指導,正確認識信用在生產中的作用;要堅持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特別要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管,以防止信用工具的濫用。信用和金融是一把“雙刃劍”,在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會放大生產和消費的矛盾,創造出大量的過剩生產能力和虛假需求。因此,要保障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就要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建立風險防范機制,完善個人信貸法律,規范抵押貸款放貸市場,加快金融市場的信息制度建設,從而讓金融市場和信用工具更好的為社會主義經濟服務。
【中圖分類號】G633.5
古人云:“左史右圖”,即歷史學習中恰當使用地圖的重要性。高三的歷史學習是直接面向高考,對必修和選修知識的鞏固和綜合的過程,并努力追求知識的融會貫通,在這個特殊的學習階段,我感受到了恰當使用地圖對推進歷史知識理解的巨大輔助作用。下面就筆者的一次課堂實踐談談歷史地圖的使用。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和發展”是人教版世界近代經濟史的主要專題,也是歷年高考考察的熱門知識,其發展脈絡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即1500年前后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開始出現,第二個階段即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國和英國等西方國家早期殖民擴展使得世界市場得以拓展,第三個階段即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展和完成促使世界市場初步形成,第四個階段即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完成最終促成世界市場最終確立。這四個階段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世界市場的成長,有一個共同的前進動力即資本主義的發展,但其跨度卻有5個世紀,學生整體掌握比較困難。基于這樣一個情況我讓學生把目光聚焦在人教版高中教材歷史必修二第24頁的世界地圖,以一連串的問題提出和回答的互動和學生們復習了這個專題,重溫了這段歷史。
第一個問題:1500年以前,世界的經濟中心在哪里,這個經濟中心是通過什么方式和歐洲聯系的。學生說:在地中海,在歐洲……學生零亂的回答后教師引導:1500年以前的十幾個世紀里,世界文明的中心在哪里,是什么類型的文明,這種文明的先進性體現在哪些方面?學生恍然大悟,若有所失的喊出:中國,封建文明、農耕文明……,這個時候教師示意學生目光鎖定地圖中國黃河流域中上游,回想大漢帝國開創的東西文明的交通要道――絲綢之路,從長安向西一條東西方溝通的思路躍然紙上,學生看的意味深長。教師抓住有利時機問:東西方交流的另外一條路線及東西方交往的方式。學生回答:西漢帝國同時期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與歐洲的交往是間接的,在歐洲部分主要中轉站是地中海。教師抓住時機繼續講:同學們說的很對,在1500年以前東西方的交往推動了歐洲的發展,使得意大利最早發生了資本主義萌芽,文藝復興在意大利的率先發生視乎在向世人昭示,世界近代史的帷幕將從這里拉開,這里將成為世界近代史的中心舞臺,但是歷史發展又充滿著很多偶然曲折的因素,正當意大利資本主義萌芽迅速發展時,1453年在東西方交往的歐洲東段部分出現了一個強盛一時的封建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此時學生目光又落在下亞細亞),東西方文明的交往被其阻隔,意大利在世界近代史上的意義因此暗淡,與此同時西歐資本主義萌芽強勁發展,并要求重啟東西交往的商路,1492年哥倫布開辟了通往美洲大陸的航路,此后各國、各地區、各民族交往日益頻繁,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新航路開辟后,商路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地圖鎖定大西洋沿岸),最早進行新航路開辟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獲得了大量財富,但這些財富并未在西、葡轉化為資本,推動其資本主義發展,而是流向西歐其它國家推動了大西洋沿岸國家資本主義發展,這些國家主要指17世界海上霸主――荷蘭,18世紀海上強國法國和英國,在最后的霸主爭奪中,英國通過三次英荷戰爭,和多次英法戰爭,最終在18世紀中期確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長期的海外擴張,極大的推動了歐洲資本資本主義的發展,可觀上推動了世界各地、各國、各民族的經濟聯系,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得到拓展。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論》一書堅持的基本立場,秉承歷史與邏輯相結合的基本研究方法,同時又適當地吸取了當代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研究成果,以新科技革命作為邏輯起點,對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新變化、新特點做了全面而系統地研究。全書由十一章組成,內容主要涉及: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歷史演變過程、基本特征、運行機制、運行周期;經濟全球化、國際經濟一體化與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當代國際貿易體系、國際貨幣金融體系、國際資本流動的發展與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狀況、歷史定位以及影響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的各種因素等。這一系列問題的分析和研究,對于正確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新特征及其固有矛盾,并用來指導我國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開放工作,妥善地處理與不同類型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經濟發達國家的政治經濟關系,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促進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可貴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抓住了單個經濟體和整個國際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兩個關鍵的觀察角度
選擇分析的角度是理解和分析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的關鍵。該書從單個經濟體和整個國際資本主義經濟體系兩個不同的角度,對當代資本主義經濟進行了全面地分析。從單個經濟體的運行來講,由于新科學技術革命的興起、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對經濟調控的加強以及世界經濟的運行主體―跨國公司――的發展壯大,一方面,當代資本主義出現了“新經濟”、“知識經濟”等許多新現象,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實行“高技術經濟”與“知識經濟”發展戰略,當代資本主義圍繞科技發展展開新一輪的競爭;另一方面,當代資本主義國家的基本經濟運行機制、政府的宏觀調控以及資本主義經濟運行周期等都出現許多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從整個國際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來講,當代資本主義更是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不僅形成了全球性的世界市場,絕大多數國家經濟國際化程度大大提高,而且建立了許多全球性的國際經濟組織和經濟協調機制;同時,經濟全球化和地區經濟一體化并行推進。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趨勢下,世界各國的經濟運行,也都開始融入到由資本主義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之中。
關鍵詞:馬克思 經濟危機 風險
馬克思《資本論》中經濟危機理論的基本思想
(一)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起源
馬克思認為,在貨幣產生之前, 物物交換的條件下, 買和賣的行為在空間和時間上是同步的, 因此, 總供給和總需求總是平衡的, 沒有什么生產過剩的危機。但是在簡單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作為流通手段, 使商品的買和賣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分成兩次過程, 從而出現了買與賣脫節、商品賣不出去的可能。流通“能夠打破產品交換的時間、空間和個人的限制”。“在這里,一方面,我們看到,商品交換怎樣打破了直接的產品交換的個人的和地方的限制,發展了人類社會的物質變換。另一方面,又有整整一系列不受當事人控制的天然的社會聯系發展起來了”。
貨幣產生以后,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使商品交換潛伏著經濟危機。貨幣作為支付手段, 會形成支付的連鎖關系, 一旦有債務人到期不能支付, 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使一系列支付關系不能實現, 影響整個信用關系和社會再生產的正常進行。當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以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發達商品經濟階段, 商品經濟在一國經濟中居統治地位, 一切生產都是商品化的, 社會資源的配置通過市場來實現。在這個基礎上, 一方面, 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是每一個企業生產和經營的目標, 這種商品本性決定企業生產經營的逐利性, 必然迫使企業生產有著無限擴大的趨勢,致使市場的發展落后于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 由于市場經濟體制下, 市場配置資源有其自發性和滯后性的弊端, 容易產生盲目性和無政府狀態, 資源的優化配置難以一次到位, 因為,市場經濟無法合理解決個別企業投資、生產的有組織性同整個社會投資、生產盲目性之間的矛盾。因此, 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的產生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是資本生產相對過剩引起的危機。“一切現實的危機的最后原因,總是群眾的貧窮和他們的消費受到限制,而與此相對比的是,資本主義生產竭力發展生產力,好像只有社會的絕對的消費能力才是生產力發展的界限”。經濟危機的社會基礎和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斷擴大的社會生產能力與相對有限的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追求剩余價值是資本家和社會生產的目的,剩余價值規律成為資本主義社會駕馭一切的絕對規律。追求剩余價值和外部的市場競爭促使資本主義生產的無限擴大,生產資料和生產越來越社會化了,生產的社會性導致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與此同時,卻沒有顧及到需求的限制,因為“資本主義生產所生產出的商品量的多少,取決于這種生產的規模和不斷擴大生產規模的需要,而不取決于需求和供給、待滿足的需要的預定范圍”。資本積累是資本主義經濟增長的原始動力,作為資本的人格化代表,資本家唯一的目標就是對價值的無休止追逐,從而導致資本積累的螺旋式上升與生產能力的無限擴張。 當生產與消費的矛盾發展到一定程度時,生產的社會化和生產成本資本主義占有形式之間的矛盾產生了,這一矛盾成為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根源。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
(三)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杠桿
馬克思認為,信用制度成為“生產過剩和商業過度投機的主要杠桿”,強化和加速了危機的出現。信用制度,一方面加強了貨幣的支付功能 ,提高了資本的流動性,“誘人的高額利潤,使人們遠遠超出擁有的流動資金所許可的范圍來進行過度的擴充活動。不過,信用可以利用,它容易得到,而且便宜”。但是在另一方面,“這種制度 …… 很快就發展成為一種專門為獲得貸款而實行委托銷售的制度。結果就必然造成市場商品大量過剩和崩潰”。因此,“信用制度加速了生產力的物質上的發展和世界市場的形成;使這二者作為新生產形式的物質基礎發展到一定的高度,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歷史使命。同時,信用加速了這種矛盾的暴力的爆發,即危機,因而促進了舊生產方式解體的各要素”。這實際上是說,信用一方面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擴大;另一方面,信用造成了一種虛假的需求,隱蔽了生產過剩的事實,促使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盲目擴大和投機活動,最終必然導致生產的過剩,這個時候會出現債務償付危機,信用出現緊縮。
馬克思認為,信用危機只有在轉化為貨幣危機的情況下,經濟危機才會全面爆發。“貨幣會突然作為唯一的支付手段和真正的價值存在 ,絕對地和商品相對立。”人們對貨幣的追求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所以,“這種貨幣危機只有在一個接一個的支付的鎖鏈和抵消支付的人為制度獲得充分發展的地方,才會發生” 。信用制度的最大益處在于促使人、 財、 物的高度集中化和生產組織的高度社會化。這又使貨幣資本、商品資本、生產資本分開,造成危機的可能性。信用制度的范圍越大,造成危機的可能性越大,危害性也越大。
按照馬克思的分析,倘若沒有信用體系,資本積累所導致的生產擴張將不斷遭遇到工人工資收入和消費需求的限制,呈現為可以伸縮的再生產過程,但是貨幣經濟中的信用關系不斷打破對生產擴張的束縛和限制。 “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產業資本的最充分的動用,也就是等于產業資本的再生產能力不顧消費界限而達到極度緊張”。其結果是信用創造的虛假需求并不能真正解決生產與消費間的尖銳沖突, “在再生產過程的全部聯系是以信用為基礎的生產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現金支付才有效,危機顯然就會發生”。因此生產相對過剩的危機往往會表現為貨幣流通的危機和信用的危機。
(四)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往往是在資本主義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才會發生,并且是隔一段時期發生一次。從一次經濟危機的發生到下一次經濟危機發生之間間隔可稱之為經濟周期。馬克思認為,固定資本更新的平均時間決定了經濟周期的長短, “預付資本價值必須完成一個包含多次周轉的周期,這個周期是由所使用的固定資本的壽命決定的,從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時間或周期時間決定的。……可以認為,大工業中最有決定意義的部門的這個生命周期現在平均為10年。……這種由一些互相連結的周期組成的長達若干年的周期,為周期性的危機造成了物質基礎”。
馬克思認為經濟周期由危機、蕭條、復蘇、繁榮四個階段組成。“在周期性的危機中,營業要依次通過松馳、中等活躍、急劇上升和危機這幾個階段。雖然資本投下的時期是極不相同和極不一致的,但危機總是大規模新投資的起點。因此,就整個社會考察,危機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個周轉周期的新的物質基礎”。由于資本主義的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的基本矛盾始終存在,經濟危機每隔若干年爆發一次的“周期性現象”不可避免。資本主義經濟從出現一次危機到新的危機出現,就會形成一個經濟周期。危機發生后,由于商品大量過剩,商品價格就會暴跌,促使大批企業倒閉,社會生產規模急劇縮小。經過一段時間,隨著過剩商品的破壞、浪費和減價賣出,再加之企業的大量倒閉,商品的供應量大幅減少,商品的供求關系趨向平衡,商品的價格逐步回升,大量企業重新組織生產活動,資本主義生產暫時恢復平衡。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面臨著發生經濟危機的風險
貨幣的出現,買與賣的分離,是經濟危機的起源,只要存在市場經濟,存在信用制度,就有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性。只不過在馬克思看來,簡單商品經濟僅僅提供了經濟危機爆發的可能性,而這種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化是伴隨著人類社會形態的更替來完成的。在科技革命與社會生產力的共同推動下,封建社會落后的生產關系逐漸被資本主義先進生產方式所取代,簡單商品經濟逐漸發展成為發達的商品經濟。與此相適應,經濟危機爆發所需要的“一系列關系”也初步形成,這就是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逐漸演化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的矛盾,這一轉化的過程本質上就是經濟危機可能性向現實性的轉化過程。基于此馬克思認為,經濟危機就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它是資本主義社會所特有的經濟現象,“現實危機只能從資本主義生產的現實運動、競爭和信用中引出”。雖然我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有發生經濟危機的可能,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也出現過類似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經濟波動。這需要運用的基本原理,結合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際,從理論上探討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原因,在實踐上吸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驗和教訓,加強宏觀調控,努力使我國的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從理論上講,我國建立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它與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有很大的區別,但也有一定的共性,即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由于生產急劇下降所導致的經濟混亂。并且,這個體制還在不斷的完善之中。經濟危機不僅資本主義社會有,社會主義也可能發生商業危機、財政危機、工業危機等。因此,經濟危機并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經濟現象,而是各種社會形態共有的。因此要提高警惕,多管齊下,努力防范經濟危機風險。
我國防范經濟危機風險的基本思路
(一)加強國家宏觀調控,努力刺激內需以避免經濟大幅波動
我國的宏觀調控要堅持科學的方法和適度的原則,符合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政府應綜合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政府對市場的宏觀調控也要注意區分市場經濟常態下的干預和某種特殊條件下的干預。在常態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政府的經濟職能主要在于引導市場健康發展。在某種特殊時期,政府加大對市場的干預力度,使經濟運行盡快回歸常態,但是,政府的干預也應該合理有效和公平正義,不可任意而為。完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在遵循市場經濟一般規律的基礎上,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市場經濟模式,在實踐中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模式。
在刺激內需方面,要注意從消費和投資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向低收入階層傾斜,加大財政對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產品的投入;另一方面,實行較為寬松的財政貨幣政策,改善投資結構,降低貸款利率,擴大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投資。
(二)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增強判斷風險的能力
在此次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中,信用評級制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問題。信用制度作為經濟危機爆發的杠桿,往往會成為危機的導火線。目前,我國的信用評級制度還很不完善,必須盡快建立完善的征信系統,有效進行信用等級的區分,以降低金融機構的風險。
(三)審慎推行資產證券化,防范金融風險
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提醒我們在開發金融衍生產品時要更加謹慎。資產證券化有助于釋放風險、活躍金融市場,但也要注意到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產品是一把“雙刃劍”,它也是金融市場的一個風險源。這就需要加強監管力度,提高監管效率,以穩妥的態度逐步開發金融衍生工具和金融衍生產品,以保證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真正讓金融創新產品為經濟發展服務。
參考文獻:
1.邱海平.論馬克思經濟學的核心[J].當代經濟研究,2008(3)
2.王偉光.運用立場、觀點和方法,科學認識美國金融危機的本質和原因――重讀《資本論》和《帝國主義論》[J].研究,2009(2)
3.郭真,梁東興.《資本論》:從物質生產角度揭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J].哲學研究,2008(8)
4.王宇偉.從馬克思的《資本論 》看美國的次貸危機[J].當代經濟研究,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