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2 14:36: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鄉村振興社會效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涼州區高壩鎮蜻蜓村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簡介
蜻蜓村距武威東南6公里,緊鄰金色大道,全村有13個組803戶2611人,耕地面積3116畝,主導產業是文化旅游、日光溫室、設施養殖及勞務輸轉經濟,2017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949元。2015年被農業部評定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現代新村”,2018年被省旅發委評定為“全省旅游示范村”。
去年以來,蜻蜓村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緊緊圍繞市委建設文化旅游名市的戰略布局,依托區位優勢、產業集群和城鄉融合發展平臺,按照“鄉村旅游+休閑農業”發展思路,采取政府引導、村級牽頭、公司運作、社會投入、全民參與的發展模式,成立蜻蜓村鄉村旅游公司,委托北京世紀唐人設計院規劃全村旅游,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引進甘肅名仁生態農業發展公司,投資1.5億元,建設蜻蜓文化旅游產業園,目前已完成投資9800萬,建成薰衣草種植、全景觀時尚生態餐廳、溫室采摘休閑園、人工垂釣湖、兒童體驗館,供游客欣賞美景、戶外掠影、休閑采摘、體驗生活。規劃建設的蜻蜓會展中心、度假養老中心正在辦理前期手續。
2017年,蜻蜓蔬菜運銷產業合作社投資2000萬元,流轉土地150畝,按照“吃好飯、洗好澡、上好網、睡好覺”的標準,建設集農事體驗、垂釣休閑、住宿度假為一體的蜻蜓開心農場,農場劃分為蔬菜區、林果區、花卉區、紅色革命區,目前已建成特色農家樂18家、旅游廁所8座、停車場1個,網絡實現全覆蓋,日接待游客最高達2萬人次,年收入達3000萬元以上,解決剩余勞動力300人,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文化效益十分顯著。
xx縣位于江漢平原中部,瀕臨漢江,全縣國土面積2044平方公里,總人口65萬人。近年來,我縣經濟社會顯現了又好又快的發展態勢,在狠抓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加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為改善城鄉生態面貌,提升城市品位,我縣擬創建“湖北省森林城市”,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湖北重鎮之一”,素有“小漢口”之稱,是“中華第一縣”——權縣所在地。xx縣濕地資源豐富,漢江流經xx57公里。建國以來,全國投資規模最大的人工河流——江漢運河,全長67公里,xx境內34公里,湖北省第三xx泊——長湖70%面積在xx范圍內,xx縣濕地面積達40多萬畝;縣域內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中,土壤肥沃,易結土球,樹木適應范圍廣,花卉苗木發展迅速,種植面積達35萬畝,建成了湖北省最大的花卉苗木交易中心——十里花木城,香樟成為了全國綠化苗木知名品牌;我縣已成功創建了“湖北省林業生態示范縣”、“湖北省園林城市”等,2017年xx潘集湖國家濕地公園順利通過了國家林業局驗收,我縣已有3個鎮榮獲“省級森林城鎮”稱號,43個村榮獲“省級綠色示范鄉村”稱號。xx林業實現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共贏。
二、工作進展
1、對標評價指標,著力抓好前期準備工作。為認真落實“湖北省森林城市”創建工作,以此為契機,構建完備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務設施,建設繁榮的生態文化,我們已成立了xx縣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工作領導小組,縣長任組長,副書記、相關副縣長任副組長,縣直相關單位分管領導、各鎮鎮長為成員。召開了創森動員大會,下發了《xx縣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實施方案》,分解了目標任務和工程建設項目,將創森宣傳經費50萬元納入了財政追加預算,開展了創森宣傳,張貼了創森標語,在電視上進行了飛播,我縣創森已形成了一定氛圍。
2、對標綠美荊楚,著力抓好森林環城建設。2018年縣財政投入500多萬元,修建了xx城區東外環、工業十路等30多公里的生態廊道;縣政府籌措資金700多萬元,擴建了江漢運河xx綠化帶950畝;縣政府籌措資金200多萬元,對潘集湖中心島進行了補栽補植,高標準綠化了4.7公里、折合面積380畝的潘集湖中心路旅游通道。西荊河環境整治和綠化美化已開工建設,城郊太一湖濕地公園已啟動建設,主要交通干線207國道兩側各30米、五洋線兩側各50米綠化帶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已編制完成。
樂都區第五屆
梨文化藝術節收入創新高
4月16-18日,海東市樂都區第五屆“碾伯·寨子”梨文化藝術節在樂都區碾伯鎮下寨村梨園盛大開幕。本屆梨花節以“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推進環境衛生治理,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村振興”為宗旨。三天來,我區共接待游客15.6萬人(次),旅游收入達300萬元,這次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
本屆梨花節是由海東市樂都區人民政府主辦,區文體旅游廣電局和碾伯鎮人民政府承辦。活動當天,吸引了近萬名游客前來觀賞。除賞花以外,還有詩歌朗誦會、婚紗攝影展、酒文化擂臺賽、旗袍走秀、太極拳表演、地方曲藝展演、器樂演奏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擁有五百多畝的生態梨園,吸引了八方游客前來賞花游玩,樂都區梨文化藝術節成為樂都旅游的一張靚麗名片。
本屆梨花節活動呈現出以下特點:一是短程旅游引主流。本地游客出游熱情高漲,其中自駕游游客數量劇增,外地游客以省內周邊城市為主;二是周邊農戶產業帶動明顯。每戶農家提供的農家飯、品農家菜、買農產品等帶動了景區內農家樂及農戶家的發展,使農戶們在經濟效益上得到提高。三是旅游消費帶動明顯。梨花節期間,我區酒店、餐飲、星級酒店等收入明顯增長。四是旅游市場秩序井然。旅游、交通、公安、市場監管、消防等有關部門嚴格執行專人值班制度,確保了梨花期間旅游市場安全。展示樂都鄉村旅游的優美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1 鄉村振興背景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現有成績
1.1 以“小組微生”為特色的成都模式。
成都市結合當地美麗鄉村建設實際,提出了以“聚居適度、宜聚則聚、宜散則散”的新農村建設總體思路。在具體實施中,成都市探索出了“小組微生”土地整治新模式。這種模式充分考慮了鄉村居住空間、配套設施輻射半徑、鄉村景觀及生態要素重組等因素,使土地整治成為多要素、多目標、多方位的美麗鄉村建設載體。
1.2 以郊野公園建設為特色的上海模式。
早在2014 年,上海市就相繼確定建設浦江、嘉北、青西、松南、長興、廊下和廣富林等7 個試點郊野公園。這些郊野公園在規劃時堅持了農地農用,同時兼顧生態、生產和生活,實現空間農業地的復合利用。在進行鄉村景觀風貌專項調查基礎上,整合了鄉村資源要素,形成了“聚焦生態功能、優化空間結構、尊重自然本底、兼顧游憩需求”的郊野公園規劃理念。
1.3 以“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為特色的浙江模式
浙江省率先在2003 年開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在實施過程中,浙江省一是堅持規劃引領,城鄉一體編制村莊布局規劃,確立了重點建設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科學保護特色村、控制搬遷小型村整治建設思路,充分挖掘鄉村人文特色,保護歷史文化遺跡,形成了中心城鎮為連接和輻射的村域布局體系。
2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總體策略
1 )提升農用地利用效能,突出產業支撐優勢。作為鄉村空間重構的主要基礎,資源稟賦和產業機制將通過以土地為載體的空間重構支撐鄉村社會經濟的重構。一是實現產業轉型,使整治范圍拓展到全產業鏈條。進一步優化農用地種植結構,激勵農戶發展多元化的經營模式,發揮特色產業對上下游周邊產業鏈輻射帶動作用,促進鄉村經濟產業可持續發展。
2 )優化居民點整體布局,構建宜居生活空間。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同時,探索建立宅基地退出補償激勵機制及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指標儲備制度,盤活農村建設用地,為美麗鄉村建設暢通用地渠道;
3 )改善跨區域生態環境,促成生態要素重組。土地綜合整治是人地關系的再調適,是土地利用方式的再組織和再優化過程,需要從跨區域層面樹立正確的生態觀,綜合權衡和提升區域生態服務功能一方面,構建基礎生態網絡和綠色發展體系,構建合理的區域生態空間布局,增強區域生態環境承載能力。
3 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助推鄉村振興的實施路徑
3.1 規劃引領,注重頂層設計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應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全力維護農民權益、盤活集體土地資產價值,統籌全域資源的整合利用,科學擬定整治的目標和方案,確保整治項目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這就要求在整治任務實施前,做好區域性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的銜接和編制工作。土地整治項目規劃選址應以問題為導向,切實從耕地破碎化、土地利用效能低下、相關配套設施缺乏、鄉村風貌退化等問題中尋找突破點,科學安排整治項目和時序。同時,也應該認識到,全域土地整治是對原有利益格局的調整,需要從整體上統籌協調,落實和保障好利益相關者的知情權、決策權和參與權。
3.2 精準施策,提供制度保障
在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實施過程中,各級政府應堅持問題和需求導向,在充分調研基礎上積極探索,不斷實踐,強化政策供給,有效激活農村沉睡的土地資產。
一是探索構建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從總體規劃、立項、設計、實施、驗收等政策體系出發,加強過程監督和資金管理,為土地綜合整治的實施提供法律保障;
二是拓寬公眾參與土地綜合整治的渠道,創新土地整治收益分配機制。社會資金的引入不僅可以減輕土地整治項目的籌資壓力,還能使群眾真正成為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者、監督者、獲益者。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決定公眾參與的積極性和最終成效,因此,應明確土地整治收益分配方式;
三是創新規劃用地指標使用制度,進一步挖掘存量指標,實行宅基地退出獎勵機制。對零散耕地、零星建設用地進行及時整治后納入后備資源庫,通過提升質量和完善基礎設施,形成與周邊耕地或建設用地連片使用。
3.3 資源整合,實現多元目標
一是針對土地破碎化問題,做好通盤謀劃,建立農村土地流轉市場,以政策干預促進農用地規模經營。建立政府、企業、群眾等多來源投資體系,實現統收統支,破除限制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政策壁壘,打造現代農業產業園區,使土地流轉真正成為農民長效增收的新動能;
二是結合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大力做好村莊整治工作。村莊整治是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關鍵,也是城鄉增減掛鉤項目實施的重點。通過撤并、保留、更新等手段,堅持有序推進農村居民點改造,消除臟亂差等現象,引導農村聚落形成和規模結構合理化,開辟鄉村發展空間,對實現鄉村振興意義重大。同時,通過改造節點中心城鎮,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真正實現以城帶鄉、城鄉共榮的新局面;
三是按照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將生態修復工作納入全域土地整治范圍,使生態型土地還原其自然屬性,有序推進鹽堿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等治理工作。同時,著力打造清潔田園,發展鄉村旅游,使生態修復工作成為踐行鄉村綠色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3.4 精心設計,創新整治體系
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工程體系有別于傳統土地整治模式,通過打破單一目標的局限,加強鄉村生態治理和鄉土文化培育,實現土地整治工程目標多元化、環境友好化和景觀生態化。在土地平整工程設計中,需要考慮項目區地形、土壤等要素,避免干擾原生土壤理化性質而導致的土地退化及鄉村景觀風貌的破壞。土壤修復需要在土壤專業調查基礎上進行,對土壤回填時機和客土的特性進行充分的研判,避免土壤養分二次流失導致的改良效果不佳問題;在農田水利工程設計中,應本著系統規劃、連片治理原則,結合各地區水資源供水能力、作物需水特性等確定輸水、排水方式,積極推進老田向標準化條田轉變,切實提高用水效率,增強滯蓄能力,使整治區域保持暢通且連續生產生活空間,提升土地的利用價值;在田間道路工程設計中,考慮方便鄉村生產生活需要,注意生境避讓,并做好道路防護,避免對鄉村景觀產生影響;在生態防護設計中,農田林網應注重樹種搭配和季相變化,以及林帶方向、寬度、間距等方面設置。同時做好污染處理工程,對鄉村垃圾、污水、廢氣等進行有效及時治理,提高農田景觀異質性,促進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多尺度效應。
4 結束語
本文闡述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內涵,從功能實現、實施內容、作用機制等方面與傳統土地整治進行比較,并總結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在成都、上海和浙江的具體實踐。基于此,提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應堅持突出產業支撐優勢、構建宜居生活空間、優化生態網絡體系的總體策略,并從規劃引領、制度供給、資源整合、工程設計等方面予以保障實施,以期為構建建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理論和實踐體系提供有益參考。
參考文獻
2016年9月,農業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水利部、文化部、人民銀行、林業局、旅游局、國務院扶貧辦等14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布局優化、類型豐富、功能完善、特色明顯的休閑農業產業格局基本形成;社會效益明顯提高,從事休閑農業的農民收入較快增長;發展質量明顯提高,服務水平較大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成為拓展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
《意見》明確了七項工作任務:一是加強規劃引導。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因地制宜編制規劃,積極推進“多規合一”。二是豐富產品業態。鼓勵開發休閑農莊、鄉村酒店、特色民宿、戶外運動等鄉村休閑度假產品,探索農業主題公園、農業嘉年華、特色小鎮、漁人碼頭等模式。三是改善基礎設施。實施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提升工程,扶持建設一批休閑農業聚集村、休閑農業園、休閑農業合作社,著力改善基礎服務設施。四是推動產業扶貧。支持貧困戶發展休閑農業合作社、農家樂和小型采摘園等,重點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村“一村一品”產業推進行動。五是弘揚優秀農耕文化。做好農業文化遺產普查工作,加大對農業文化遺產價值的發掘,加強對已認定的農業文化遺產的動態監管,實施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六是保護傳統村落。加強傳統村落、傳統民居的保護力度,健全保護管理機制,做好中國傳統村落保護項目實施和監督。七是培育知名品牌。重點打造點線面結合的休閑農業品牌體系。鼓勵各地培育地方品牌。
《意見》強調,要強化政策落實創設,鼓勵各地將休閑農業項目建設用地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合理安排,鼓勵加大財政扶持力度,金融機構要擴大信貸支持。要加大公共服務,開展管理和服務人員培訓,加強科技支撐,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休閑農業宣傳推介和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要加強規范管理,加大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宣貫力度,加大對認定的示范縣、點,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的動態管理。要強化宣傳推介,努力營造發展的良好氛圍。
(據中國政府網)
從宏觀環境來看,在國內很多鄉村旅游資源豐富并具特色的地方,當地政府已把興辦鄉村旅游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然而,出于扶貧解困等目的,部分地區違背了旅游資源開發和市場發育規律,造成對自然旅游資源和原生傳統文化的損害,不利于鄉村旅游的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從資源開發來看,中國鄉村旅游資源豐富多彩,但部分投資主體的市場認識狹隘,過于注重現實需求,追求短期利益,對資源只進行表層開發。有些地區急功近利,甚至放棄自己的原生態文化和民間資源,造成資源浪費和流失;有些地方為建設觀光型農業科技園,盲目引進技術和資金,但效益不高;有些地區片面強調對鄉村自然資源的開發,忽視對鄉土文化、鄉村民俗等文化內涵的開發。
從產品結構來看,目前各地的鄉村旅游均在向集觀賞、考察、學習、參與、娛樂、購物和度假于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但產品類型和內涵都有待加強,以進一步提高產品品位和延長產品生命周期。例如,部分以農事活動為依托的傳統觀光型農業旅游產品,僅停留在游客入園摘果、采茶和賞花上,可供游客參與的農業生產活動和娛樂活動不夠;部分以民俗風情為依托的鄉村文化游,僅限于住“農家屋”、吃“農家飯”、游“民俗村”,知識性和趣味性不強。
從經營管理來看,由于鄉村旅游業從業人員缺乏必要的管理培訓,市場競爭意識不強、經營理念缺乏、相關業務技能和管理經驗能力不足,跟不上市場發展的要求。經營者更樂意在建筑、設施、設備上花錢,而對吸引游客至關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鄉村環境、服務水平與質量等往往重視不夠。
總體來講,鄉村旅游具有旅游行業的一般特征,即勞動密集性高、關聯帶動性強、就業門檻低、就業方式靈活等,這些特征使鄉村旅游具備了產業化發展的條件。隨著旅游者對鄉村旅游品種的多樣性、內容的豐富性和體驗的差異性要求的提高,鄉村旅游也要因時而變,提質升級,在“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思路的引領下,鄉村旅游應逐步過渡到旅、農、工、貿綜合發展,走上產業化發展的道路,以持久地發揮鄉村旅游振興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作用。在具體實施產業化發展道路的過程中,鄉村旅游應關注以下方面的內容:
——提高產業化認識是鄉村旅游產業化經營的前提。中國農村受土地分散的影響,鄉村旅游項目類型多,但規模小,沒能組建成大的旅游企業集團,未能形成旅游服務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購、娛)一條龍的產業體系,影響了鄉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有不少經營者忽視了鄉村旅游發展的部分重要環節(農業資源基礎、旅游基礎設施、衛生環境等),簡單認為通過開發現有農田、果園、住宅便能建成一個鄉村旅游區。鄉村旅游產業化是鄉村旅游在農村進一步發展的必然選擇,要實現鄉村旅游特色化、規范化、規模化和品牌化經營,就必須提高鄉村旅游地政府、企業、農民的產業化認識。
二、淠源渠水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淠源渠工程自建成以來發揮了巨大效益,但因建成年代久遠,且未進行過全面系統的治理和改造,隨著霍山縣經濟社會的發展,一系列問題日益凸顯,如渠道輸水能力不足、渠系建筑物老化、水質差、水景觀單一等,主要體現在水資源、水生態、水安全、水景觀、水文化五個方面。
1.水資源方面
淠源渠渠首攔河壩、進水閘位于佛子嶺水庫下游2.5km處的黃巖,渠道原設計流量7.05m3/s,后期由于灌區規劃調整,渠首規劃引水流量增大至10.0m3/s。在水資源利用方面,主要存在渠道泥沙淤積、河床抬高、渠道沿線及部分渠堤堤身滲漏嚴重等問題,水資源浪費嚴重,引水灌溉功能受到限制。
2.水安全方面
渠道自然駁岸缺少防護設施且高差大,渠岸植被覆蓋不足,砂石堆積且大部分呈現狀態;部分渠道堤岸薄弱,防洪能力不足,威脅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部分閘站建筑、橋梁老化,年久失修,影響防洪安全;部分渠道淤泥較多,存在渠道斷面狹窄影響行洪能力的問題;枯水期河道蓄水能力不足。
3.水生態方面
淠源渠部分區段水質較差;生態保護不足,植被種類單一,水土流失嚴重,影響水生態系統功能的發揮;生物豐富度低,堤岸多數為漿砌石護岸,洪水季生物失去掩體,影響生物繁衍生息。
4.水景觀方面
涉水構筑物外立面景觀較差,與周邊環境不協調,缺乏文化景觀元素;濱渠植被凌亂,缺少植物層次和色彩美感,部分堤岸土壤過于,植被不夠豐富;淠源渠沿岸局部地方存在建筑垃圾亂占現象。
5.水文化方面
霍山縣歷史久遠,人文厚重,文化特色鮮明,擁有濃厚的漢武文化、貢酒文化、石斛文化、黃芽文化以及紅色文化等。但濱河水景觀對文化的表現不足,主要體現在對文化內容的挖掘較少,文化藝術表現形式過于簡單,河湖文化內涵有待提升。
三、探索與實踐
為解決上述水生態環境問題,保障淠源渠沿線區域防洪、用水安全,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展示霍山縣“半城山色半城水”的城市名片,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按照《霍山縣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規劃(2018—2022)》的相關要求,踐行美麗河湖理念,圍繞霍山縣接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從水利、景觀、水文化發展多個角度全面推進霍山縣淠源渠水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建設。
1.統籌規劃水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布局
淠源渠全線途徑5鎮1區,規劃范圍涉及佛子嶺鎮、衡山鎮兩個鎮,是霍山縣經濟、行政、商業、文化等發展的核心區域。淠源渠橫貫縣域中心,沿岸呈現出山水自然、田園郊野、美麗城鎮等不同風貌的水岸風景,是彰顯霍山縣城鎮品質、文化形象的景觀主軸線。淠源渠沿線分布著迎駕集團、佛子嶺水庫、衡山工業園、經濟開發區等重要產業平臺,是霍山縣重要的產業廊道。同時,淠源渠集聚著眾多居住小區、村落,人口密集,服務著大量人群。因此,應從頂層設計統籌規劃淠源渠水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布局,推進水城交融,拉近人水關系,帶動沿線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提升霍山中心城區品質和服務能級,打造景觀風情軸線,為沿線居民提供休閑散步、運動健身的高品質濱水綠色空間。工程和景觀布局為“一廊、兩帶、四區、八景、多點”,“一廊”為淠源渠生態景觀軸;“兩帶”為全域游綠道休閑帶和水文化露天博覽廊;“四區”自然山水養生區、鄉村田園度假區、小城人文風情區、生態休閑景觀區;“八景”為金樽醉水、酒湄春醺、柳林渡波、淺岳煙湖、蘭水斛趣、石拱鄉情、渡槽古韻和櫻浪云橋;“多點”為各個區段之間設計景觀節點,節點根據場地及空間打造,把水岸空間重歸于民,形成豐富多樣的渠道景觀,為人們打造宜居宜業宜游宜養的高品質空間。
2.打造安全、生態的幸福渠
(1)保障水安全
在水安全方面,淠源渠生態環境治理工程著重拓寬和疏浚河道,加固堤防,提高堤防防洪標準:霍山縣城防洪標準采用50年一遇,排澇標準采用20年一遇,其他渠段防洪標準采用20年一遇;淠源渠防洪工程主要由渠道堤防、撇洪溝、渠下涵、倒虹吸、泄洪閘等組成,將淠源渠分成渠首至柳林河段、柳林河至幽芳河、幽芳河以下段3個分區,各分區節點設置節制閘控制水流。
(2)保護修復水生態
在水生態方面,因植物護岸造價低,易受牲畜破壞,且抗沖刷能力差,不宜布置在急流的岸坡迎水面。故渠道兩側生態護岸工程皆采用生態砌塊,預制塊縫隙中采用黏土或耕植土回填,并撒播草籽或挺水植物等,其結構及拼接方式有利于水土交流,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態循環,且施工方便,抗沖刷能力強,并有很強的水土保持功能。在此基礎上,進行生物友好工程設計,在混凝土擋墻設置魚巢,給渠道中的魚類提供棲息場所,保留原生喬木,豐富原有濕地斷面形態。在較為寬闊的水面布置曝氣增氧設備,引進海綿城市技術進行徑流收集儲存,通過雨水凈化技術構建林、草、濕地三道防線層層過濾,凈化雨水。
(3)重塑水景觀和融入水文化
在水景觀與水文化方面,將霍山縣傳統文化融入人文與水景觀并存的景觀重塑過程中。霍山佛子嶺段與漢代韻味頗具淵源,閘站的改造便以漢代建筑之形作為樣板,并與整體設計相契合;在改造淠源渠時,以傳統徽派樣式設計閘站,并與田園民居風格相融合;打造多元化的親水便民設施,其中濱水綠道分為貢酒綠道、稻香綠道、石斛綠道和沁茶綠道4種,每段綠道因其主題而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這不僅與生態自然風光互襯,更是霍山傳統文化與城市底蘊相得益彰。
(4)促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
在鄉村振興和產業發展方面,依托淠源渠水利和景觀工程,融入主客共享的休閑、旅游、養生、度假、觀光、文化等多元功能,聯動周邊20余個景區景點,打造全景霍山縣域中心的黃金休閑旅游帶。整合淠源渠綠道休閑慢行系統,納入霍山全域旅游環線,接軌全域旅游產業發展,同時,依托淠源渠治水文化和豐富的水利文化景觀節點,與佛子嶺水庫景區、磨子潭水庫等水利景區形成聯動,連接沿線重要景區點,形成特色的水利文化景觀旅游線。劃分鄉村生態功能區,在淠源渠沿岸打造諸佛庵鎮、與兒街鎮、磨子潭鎮、上土市鎮四個增長極,連接鄉村資源,以旅游帶動鄉村產業升級,助推鄉村振興。
四、啟示與建議
1.以尊重水生態系統為前提,兼顧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
霍山縣在城市發展布局和土地利用類型規劃方面,以尊重水生態系統為前提,兼顧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盡量避免在淠源渠沿岸大搞房地產開發,增加淠源渠周邊林地、草地的布置,建設高標準農田,改良農田灌溉模式,減少對淠源渠水資源的消耗和浪費;渠道沿線禁止野泳、垂釣、野炊等;設置渠道保護范圍,對于保護范圍內的違規建筑進行取締和拆除。
2.應加強對水生態環境治理成果的監測、評價和管理工作
水生態環境治理成果需要職能管理部門對其定期進行監測、評價和維護,同時要加強淠源渠水質水量的實時監測,嚴格渠道的取水許可,以河長制為基礎制定“渠長制”,定期對渠道進行巡查并及時上報,加強對淠源渠水利工程及生態景觀維修養護服務的資金投入,加大淠源渠特色工程的宣傳力度,使政府和周邊居民、游客共同維護和享有淠源渠生態治理成果。
3.建立長效的生態補償機制,促進水生態環境持續變好
霍山縣在加強生態保護監管力度的同時,需要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建立由縣到鎮、由鎮到村的分級生態保護組織,從上到下縱向分配淠源渠資源并設置資源消耗負載閾值,對于超過閾值的組織和部門實施處罰措施;自淠源渠上游區域至下游區域,聯合制定針對淠源渠的生態補償長效制度,依據水生態監測成果和評價分數,基于淠源渠生態資源供給程度和鎮、村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建立動態生態補償機制,促進區域經濟均衡、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一、前言
為積極響應商丘市全域旅游的發展目標,積極融入商丘“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的黃河故道生態走廊提升發展工程,切實推進劉集鄉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使“鄉村旅游”成為我鄉新的經濟增長點,我社經考察研究論證,決定依托我鄉北部的明清黃河故道開發建設“劉集彩色油菜生態文化休閑旅游景區”項目,打造“菜花小鎮”。該項目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村民參與的方式,旨在打造一座風光秀美、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集“電商網店、親子體驗、養老養生、自助采摘、自助燒烤、休閑垂釣、林下養殖、花卉園林、農耕文化、孝善文化、鄉村特色購物、農家風味小吃”于一體的現代化綠色休閑旅游農場。
二、項目概況
“劉集彩色油菜生態文化休閑旅游景區”項目,地處豫東平原,位于河南省虞城縣劉集鄉北部,北隔黃河故道與山東省單縣相望,東與蘋果之鄉喬集鄉毗鄰,西和“千年古城”利民鎮、國家優質梨生產基地田廟鄉接壤,虞(城)張(集)公路橫穿境。該項目地氣候適宜,四季分明,自然風光優美,周邊常住人口達14.6萬余人,具備良好的旅游開發條件。該項目占地面積約2200畝,分三期建設開發,總投資1.2億元。
劉集鄉具有獨特的農耕文化背景,本地區有長期種植油菜的習慣,盛產花生、西瓜、油桃等小雜果,農家柴火雞、農家黑豬肉、甄寨的小龍蝦、怪味黃瓜條等菜品極具地方特色,同時,古黃河治水英雄喝擋(赫黨)二將軍和蘇樓村王劉氏剜肉奉母被稱“孝思格天”等美麗傳說,長期向劉集人民弘揚著忠誠孝道思想。“菜花小鎮--劉集”是體驗農家生活、享受生態文化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三、項目的必要性
1、隨著我國即將步入全面小康社會,人們更加追求健康綠色,更加追求返璞歸真,回歸大自然的高品質生活。當前,放飛心情感受,賞農村風景,過農村土生活,摘農田鮮果蔬,吃農家野飯菜,體驗農村淳樸的農家生活的自然、健康休閑,已成為現代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開發劉集彩色油菜生態文化休閑旅游景區項目,既可充分挖掘潛在的旅游資源,又可以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助力當地農村經濟轉型發展。
2、劉集彩色油菜生態文化休閑旅游景區項目的開發建設是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和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需要。隨著旅游業的興起,旅游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已受到當地鎮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整合開發利用現有的旅游資源條件,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狀況,拉動當地的消費水平,同時解決了農村部分剩余勞動力,增加了農民群眾收入,也促進了當地農業產業的發展,是一個一舉三得的項目。
四、項目的可行性
1、適應了旅游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的客觀要求,是旅游開發形式轉型的新探索,推進了現代旅游業和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僅拓寬了旅游資源開發的路徑,而且把旅游、農業、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加快了結構調整,提升和豐富了旅游的內涵。
2、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全國旅游行業迎來井噴式發展,而花海旅游更是熱潮。春季旅游,3-4月份旅游是賞花品種缺失的季節,唯油菜花觀賞擔當大任。如何圍繞油菜花打造特色景觀,一直是各級政府、各個景區傾心關注的議題。目前劉集鄉政府已經與澧縣鑫山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積極推廣彩色油菜技術,通過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等方式,使油菜花的花色種類不斷更新,專家經過40余年的研究,截止2017年已研制紅色、紫色、粉紅色、粉白色、桃紅色等花色愈20種。彩色油菜花主要適用于各大景區及特色種植基地造景。因花種新奇、花色鮮艷、花瓣大,集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于一體,最大限度的挖掘產品的價值,極具特色且前途光明。
3、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旅游業具有極強的關聯帶動作用,開發農業旅游,向二、三產業交叉滲透,對第三產業帶動作用強,同時充分開發利用了農村豐裕的空間資源和眾多的家事活動、傳統文化、風俗等無形資產,所需資金少,不但可緩解農村非農化過程中資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強農民的決品意識,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主動性加快,農產品變現速度加快。
4、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加快脫貧和新農村建設步伐,積極開發旅游,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村富裕勞動人口的就業問題(旅游每增加1個就業機會,就能帶來相關行業5個就業機會),緩解社會壓力,而且擴大了農產品銷售市場,實現農業多項、多次增值,為傳統農業向“高效生態農業”與旅游完美結合找出新路子、找到農民增收新的增長點,有利于城鄉差距縮小。
5、可以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鄉交流,提高農民生活質量與品位。項目開發不但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提升農村生活質量,而且增強城鄉交流,加快觀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動進步。
6、可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有利于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開發鄉村旅游的生產素材是當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環境,因此對加快生態文明建設、農地保護、規范開發、資源永續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進農業及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7、可以緩解假日高峰旅游壓力,促進城鄉消費。不但可以有效地對部分旅游者進行分流,就近帶動消費者,同時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覽體驗質量,豐富城鄉人民的消費及文化生活。
8、劉集鄉地處黃河文明腹地,農耕文化底蘊深厚,當地居民對發展旅游產業積極性很高。本地區有長期種植油菜的習慣,盛產花生、西瓜、油桃等小雜果,農家柴火雞、農家黑豬肉、甄寨的小龍蝦、怪味黃瓜條等菜品極具地方特色。綿延4.8公里的黃河故道大堤全部為新莊、朱集、甄寨三個村集體經濟用地,沒有當作承包地分給當地農民,項目建設用地不存在任何障礙。特別是作為項目景點精品聚焦的新莊村,村容村貌整潔,居民思維意識普遍較高,具備整村開發旅游產業的條件。
五、項目建設規模與內容
(一)項目設施
1、景區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道路設施 包括景區主輔道路、景觀道路、林蔭步道等;
二是供水工程 景區采用噴灌節水措施,安全綠色無污染。
三是排水及垃圾處理工程
四是魚塘開挖
五是通訊、供電等設施建設
2、農戶旅游接待改造
對原有的自然戶進行統一規劃,利用長期在外地務工農民閑置的房屋、院落低價租賃過來,統一標準改造成農家樂、民宿、客棧等,完善景區的小設施,包括填整草皮、綠化環境等。
3、各功能區的規劃與建設
①種植園區建設。新莊村區域內黃河故道大堤堤面和堤腳共560畝,春季種植彩色油菜,夏秋季與進口紅地膚進行輪作,朱集、石莊、甄寨500畝故道大堤栽植普通油菜,堤腳80畝栽植冰島虞美人,古堤南北兩岸120畝栽植多彩薔薇,打造四季花海,供游人觀賞;新莊村吳堤口村以東建設50畝以雜豆、洋芋、紅芋、蕎麥、山藥等為主的小雜糧種植區,種植采取小畦種植、標準化作業,盡力體現田園風光;建設50畝食用藥材種植園;建設50畝拱棚瓜菜種植園;懂菜基地南側建設60畝有機蔬菜采摘園;園區北側建設30畝奇異鮮果采摘園。合理搭配,并引進新品種、新技術、四季生產、四季銷售,既體現觀賞性,又體現食用性。
②栽植園區建設。圍繞現果園,進行改造,提升和擴建,增加新特優時令水果種植面積和小雜果的栽植面積,建設50畝大棚果園,盡力達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
③養殖園區建設。實施舍飼和圍欄養殖,把肉食性和觀賞性結合起來,建設千只圍欄養雞區、500只兔養殖區、500只鴨子養殖區,并積極引進新特奇品種,養殖孔雀、鴿子、彩色山雞等;甄寨村建設650畝小龍蝦養殖區。并建魚塘兩座,投放魚、鴨、鵝等。
④休閑設施配套。圍繞現有村落,把民族性與現代性、觀賞性與實用性結合起來,新建3個農家樂、2個土特產批零門店;建標志性景區大門2個,建停車場3個;改造提升民宿品位,建鄉村賓館10個;建設1處農耕文化博物館、2個演藝廣場;建設孝善文化產業園1個;建造5個郵票式點綴小型花園,20個休閑生態茶座,10個休息亭臺、1座移動式游泳池、11座水沖式衛生公廁。
旨在把劉集鄉建設成為虞城縣居民的后花園、后菜園、后果園、后游園,建成鄉村旅游示范地、農耕文化展示地、黃河文化的宣傳中心、農特產品的集散地、風光展示的寫作攝影基地。
(二)旅游項目內容
1、觀光旅游項目:賞花、摘菜、林蔭小道。
2、農家樂項目:農家一日游、農事體驗、豫東婚嫁體驗(24拜)、 特色民俗演出、學做獨有風味的農家飯、農家自釀葡萄美酒等。
3、水上樂園項目:垂釣、游泳、水上游樂、湖中抓魚、摸泥鰍等。
4、其它娛樂項目:篝火晚會、自助燒烤、下棋、打牌、品茶、K歌等。
六、市場預測與分析
1、游客旅游心態分析
中青年市場:旅游者熱衷于娛樂性、刺激性同時又具有放松心情,追求回歸返璞自然的生活。
中老年市場:旅游者熱衷于觀光、文化、品嘗、健身、購物、休閑等內容。
專業市場:旅游者熱衷于觀光、科研、文化、采風、購物等。
外來旅游者市場:熱衷于民俗、民情、品嘗、購物等。
2、劉集彩色油菜生態文化休閑旅游景區游客結構主要以商丘市虞城縣游客為主。旅游方式主要以散客與團隊并重,逗留天數為1-2天。游客動機以休閑、健身、度假、娛樂、購物為主,市域區內短途游客將成為景區客源的主要來源。據了解周邊的田廟鄉萬畝梨園、利民古城、山東浮崗鎮浮龍湖等旅游景點旅游形勢日漸火爆,尤其前往山東浮崗鎮浮龍湖的各方游客越來越多,由此預計每年將會有3萬人以上的客源。
七、投資估算
項目總投資1.2億元人民幣。共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工程到2019年12月完成投資8000萬元;第二期工程從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完成投資2000萬元;第三期工程從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完成投資2000萬元。
八、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
本項目具有較強的旅游優勢,從該項目建成第一年開始回收,預計年均游客量可達3萬人以上,經濟效益可觀。
(二)社會效益
本項目建成后,有利于解決當地部分有勞動能力貧困戶家庭成員的轉移就業問題,可安排1000余人就業,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增加群眾收入,有利于調整當地農業產業結構,同時還將帶動輻射周邊鄉村經濟、交通及其他相關行業的發展。
(二)生態效益
本項目在帶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為生態文明建設、地方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更為利于取得競爭優勢、贏得游客和占領先機,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并進一步得到優化。
九、環保措施
按照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方案的調查研究環節的具體要求,結合我局民族文化傳承發揚工作實際,就長梁鎮旋龍村絲弦鑼鼓民族文化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并提出建設絲弦鑼鼓民族文化傳承基地學校初步方案,供局班子會交流并提出寶貴意見建議。
一、調研概述
1、調研時間:2019年9月-10月;
2、調研地點:長梁鎮旋龍村;
3、調研對象:絲弦鑼鼓文化有關傳承人。
4、調研方式:座談、現場走訪、查閱資料
二、主要問題
絲弦鑼鼓從建始縣長梁鎮起源,逐步發展推廣,形成了在全縣范圍內的絲弦鑼鼓網絡。隊伍龐大,從業人員眾多,有普及面、有群眾基礎,它構成了建始縣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建始絲弦鑼鼓所面臨的前景不容樂觀。主要體現在:打鑼鼓的人越來越多,會絲弦的人越來越少;教鑼鼓的人越來越多,真正的名師專家越來越少,尤其是在現有的絲弦鑼鼓班子中,把絲弦的曲牌能按套路演奏完整的為數不多,就連打得響絲弦鑼鼓的班子也是屈指可數。鑼鼓大眾化了,但絲弦越來越淡,品味越來越低。
建始絲弦鑼鼓文化處在一種自生自滅的發展困境。面對僅靠絲弦鑼鼓演出難以維持生計的尷尬局面,從藝人員不得不考慮養家糊口的眼前利益。再加上現代音樂文化的沖擊,藝人們操業的門路也越來越窄,絲弦鑼鼓的生存更加困難。近些年,絲弦鑼鼓文化授徒、培訓少,承擔民間文化傳幫帶責任的年青藝人也就更少了,這類人才出現了青黃不結的斷層帶。
另一方面,絲弦是一種較高雅的民間器樂演奏方式,學精弄通很難。絲弦曲牌本身產生在人們生息的社會活動中,有喜慶歡樂的;有傾訴宣瀉的;有雄偉狀觀的等各種音樂形象。同時,像伴奏樂器中的月琴、三弦、京二胡、京胡、簫、竹笛等樂器,沒有一定的演奏功底是上不得云臺的。由于配器和演奏要求,有些精湛的技法與表現形式不品味到曲牌的韻律,是無法達到音樂本身所表現的藝術感染效果。
精神與經濟的互補性支持是絲弦鑼鼓發展的重要因素。現有的絲弦鑼鼓隊伍中,稱得上職業藝人的數量不多。目前數以千計的人從事絲弦鑼鼓,都是以農為主。他們在從業中,經濟來源與分配方式還是一種原始的民間運作方法。誰聯系業務,就由誰根據當場鑼鼓“紅包”的多少進行支配,它是靠“紅包”這一微薄的經濟收入來維系著絲弦鑼鼓班子自身的艱難地發展。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千百種影視文化娛樂節目充斥著基層群眾文化生活,對于絲弦鑼鼓這一傳統的民族民間文化娛樂形式,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人們的對絲弦鑼鼓文化的價值取向單一地側重于祭事,而在助興鬧喜方面更多地是選擇現代文藝團體來演繹。由于絲弦鑼鼓活動時間越來越少,空間越來越緊縮,其展演傳承功能逐步萎縮。由于完整的絲弦鑼鼓配器較為復雜,需要配備的器樂人員多,在協調性搭配、時間上統一、區域間協同、設備器材運輸等方面有很多不便之處,導致一場真正的土家族交響樂難以完美演出。同時考慮到邀請演出單位或個人的演出成本的承受能力與自身社會效益的匹配度,受眾選擇絲弦鑼鼓隊伍的規模與標準逐步走向簡單化。而且,在絲弦鑼鼓的樂器配備方面,除了銅器(鑼、鈸)外,其它演奏樂器大都是自制,而且很不規范,導致演奏效果也就越來越差了。不得不指出的是,隨著絲弦鑼鼓在廣大人民群眾婚喪嫁娶重要節慶演出場次的銳減,加上臨時拼湊的演出隊伍訓練時間短,每場絲弦鑼鼓的演出質量受到很大影響,倉促上演的藝人也只能把各自的師傅教的東西進行簡單的復制拉響奏完,談不上通過演出來創新與發展絲弦鑼鼓。
綜上所述,建始絲弦鑼鼓這一土家族民間傳統文化正面臨著重重危機:
一是村級絲弦鑼鼓隊伍的配器、組合趨向簡單化,演繹水平無法提升;
二是部分精湛的絲弦鑼鼓演奏、打擊技法面臨失傳危機,后繼乏人;
三是絲弦鑼鼓藝人操業之路越來越窄,家庭經濟壓力導致無法專注提升與發展絲弦鑼鼓演奏打擊技法,藝人們無法靜下心來潛心傳承發揚絲弦鑼鼓文化,創新與發展更是一句空話。資深的藝術家們對絲弦鑼鼓文化的振興逐漸新失去了信心;
四是信息時代的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影視文化狂潮般的涌入,對絲弦鑼鼓這一民間傳統文化藝術的青睞程度也逐步淡化。
三、原因分析
(一)文化起源。建始絲弦鑼鼓被譽為“土家人的交響樂”,是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2005年8月,建始縣絲弦鑼鼓的發源地長梁鄉被命名為恩施州民間文化生態保護區的重點保護項目“絲弦鑼鼓”。建始絲弦鑼鼓又叫北鄉絲弦或長梁絲弦,在長梁一帶形成流傳200余年,它是建始縣最寶貴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遺產之一。絲弦鑼鼓以打擊樂、弦樂、吹奏樂混合吹打擊奏,廣泛運用于民間紅白喜事。建始絲弦鑼鼓的形成和發展大體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干牌子”從“薅草鑼鼓”里單獨分離出來,與民間音調溶合形成“耍鑼鼓”;第二個階段是曲牌體戲曲音樂流入建始被本地鑼鼓吸收,形成了新的“鼓吹樂”形式;第三階段是板腔體的戲劇音樂的流入,與上述“鼓吹樂”融合并在演奏中加入了笙、竹笛、月琴、胡琴等絲竹樂器,逐步形成現在所稱的“絲弦鑼鼓”。建始絲弦鑼鼓從1953年起,就在省、州、縣各級文藝匯演中登臺亮相。據不完全統計,參加各類慶典、民間藝術展演、藝術節演出、民間吹打樂比賽、文藝調、匯演等活動演出共500多場次,它固定的模式與靈活的演出形象日趨成熟,它的音樂形式被業內人士和專家稱之為“土家交響曲”。
(二)發展現狀。據調查,“建始絲弦鑼鼓”班隊,遍及建始縣全境,全縣境內有班隊100多個,職業的、半職業和非職業藝人近2千人,每年演出約在3500場左右(全縣班隊演出總和)。僅長梁鎮就有班隊65個,職業的半職業和非職業藝人計1256人。這個調查統計的數字是驚人,世界上任何一個樂團不可能有如此龐大的隊伍,所演出的場次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演出團體不可能達到的,按平均每場收入以400元計算,這個龐大的演出團體年收入可達140萬元,在一個貧困地區,這又是一個驚人的數字。2018年6月8日,建始絲弦鑼鼓傳承基地在長梁鎮旋龍村正式掛牌成立,該村擁有眾多的絲弦鑼鼓班子,從業人員達到100多人。2018年7月,省文化廳長雷文潔來該村調研民族民間文化工作與藝人們親切交談、合影留念。旋龍村絲弦鑼鼓表演隊多次登上中央、省、州、縣舞臺,展示出其獨特的民族民間文化藝術魅力。
(三)傳承意義。少數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發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實現少數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是實施文化強國戰略、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涵;傳承發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鏈接民族歷史、現實和未來,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傳承發揚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牢固樹立“四個自信”,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基層文化振興的重要舉措。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2005]18號)文件精神,發揚傳承作為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且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被譽為“土家人的交響樂”的建始絲弦鑼鼓文化,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我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縣民族工作者義不容辭而且使命光榮的重要工作。雖然建始絲弦鑼鼓文化面臨以上四個方面的困難乃至今后會遭遇更多的困難和問題,我們作為恩施州少數民族地區的民族工作者務必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搶抓鄉村振興的千載難逢機遇,積極爭取國家、省民宗部門的大力支持,緊緊圍繞傳承發揚好建始絲弦鑼鼓文化工作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實,堅持以絲弦鑼鼓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建設培訓基地學校為首要,以建立健全培訓體系為重點,以資金扶持為有效保障,全方位整合資源打造建始絲弦鑼鼓這一民族民間器樂音樂品牌,讓其深根于建始大地并枝繁葉茂,以少數民族文化發揚傳承振興助力建始縣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
四、措施建議
(一)建設內容建議
1、建議項目名稱:建始縣長梁鎮旋龍村“絲弦鑼鼓”傳承基地學校;項目實施單位建議:建始縣民宗局、長梁鎮人民政府;
2、建設內容建議:
(1)絲弦鑼鼓專用展演排練廳建設(含電教室、教職工辦公用房、教學桌凳和演排練廳木椅等);
(2)購置教學設備(含投影電視、電腦、數碼相機、攝像機及印制絲弦鑼鼓專用教材);
(3)定制經營絲弦鑼鼓器樂(與供應商家簽訂打擊響器、弦樂及其它樂器供貨協議,按全縣需求配送);
(4)添制演出服裝;
(5)培訓期間辦公用品及水電費用;
(二)運行機制建議
1、建立定期教研教改制度。縣民宗局會同縣文旅局負責外聘民樂方面的專家盡心研討,對教材進行完善,對教學進行專題輔導,對特色民族文化品味及品牌效應進行提煉提升。
2、建立定期培訓演出制度。縣民宗局牽頭,會同縣文旅局、各鄉鎮人民政府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定期開設基礎班、提高班、研討班等三類培訓班,制定教學教輔計劃并規范檔案管理;每年舉行一次全縣范圍的絲弦鑼鼓大賽或匯報演出賽事。
3、建立公司化運營模式。由建始縣長梁鎮旋龍村委會牽頭組建或利用縣內民族文化企業組建絲弦鑼鼓少數民族文化傳媒公司,以絲弦鑼鼓文化傳承基地學校為載體,組織開展培訓和賽事籌辦,按相關程序規定經營教材、樂器、服裝及組織演出,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的財務管理,縣民宗局視公司運行狀況積極爭取省、州民宗部門予以適當支持。
4、制定學員考核獎補政策。縣民宗局會同有關單位,對參加培訓班的學員,經培訓結業考試考核合格,按照一定標準,據實予以獎補。
(三)項目資金意見
1、一次性投入項目:
(1)絲弦鑼鼓專用展演排練廳建設,初步估算50萬元;
(2)購置教學設備,初步估算10萬元;
2、周期性經營項目:
(1)定制經營絲弦鑼鼓器樂,初步估算15萬元;
(2)添制演出服裝,初步估算8萬元;
3、每年需支出項目:
(1)培訓期間辦公用品及水電費用,初步估算10萬元;
(2)學員培訓獎補費用,按每年10支隊伍150人每次培訓15天,每人次每天培訓費用130元以及往返路費50元計算,初步估算需30萬元。
鑒于周期性經營項目在絲弦鑼鼓少數民族文化傳媒公司正式運行后可以通過經營獲取效益來作為企業維持運轉的有效補充,該項資金需求暫按50%測算(既11.5萬元),以上所有項目初步估算共計111.5萬元。
(四)社會效益分析
1、傳承少數民族地區優秀歷史音樂文化,打造民族地區傳統文化品牌,提升地域民族民間文化底蘊與參與度、知名度。
(一)基本信息
蓮花鎮白倉村距離市區26公里,距離鎮政府4公里,幅員面積8平方公里。全村1921人、521戶,森林覆蓋率達65%,是天然的生態氧吧。全村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2個,家庭農場8個,農家樂13家。全村通過土地流轉種植中國紅楓、日本紅楓等1000余畝,種植金銀花、白及、丹參等中藥材200余畝,水產養殖400余畝,201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約1.6萬元。
(二)發展現狀
該村共有鞏固提升的建檔立卡貧困戶34戶101人,2019年投入幫扶資金19.374萬元,涉及產業到戶14.38萬元、殘疾人補貼2.314萬元、低保資金2.68萬元;其中發展種養殖業30戶70人,外出務工16戶23人,公益性崗位7戶8人,低保政策兜底4戶6人,教育救助11戶13人,醫療救助10戶10人;14戶貧困戶通過四川七彩林業公司發展彩林產業流轉土地30畝,30戶貧困戶到七彩林公司務工,實現了穩定脫貧。
(三)發展優勢
全村有集體耕地6800畝,山林面積13506畝等村集體固定資產,森林覆蓋率達到60%,全村通過土地流轉種植中國紅楓、日本紅楓等1000余畝,種植金銀花、白及、丹參等中藥材200余畝,水產養殖400余畝, 全村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2個,家庭農場8個,農家樂13家,201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約1.6萬元,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約3.4萬元。投資3800萬元的蓮花彩色生態公園配套基礎設施項目正在建設,目前13000平米生態停車場已建成,3500平米接待中心廣場基礎施工,5公里旅游步道完成基礎開挖,50畝水果采摘體現區已完成果苗栽植,蓮花湖游客碼頭、禪意民宿區、彩林觀光區、兒童戶外體驗中心、戶外真人CS體驗基地完成規劃設計,連接尖山農團的旅游公路基本建成,到自貢城區40分鐘車程。
二、 目標任務
依托楓葉彩林+蓮花湖打造,以蓮花湖為中心,打造一個集彩林觀光、戶外體驗、康養娛樂為一體的4A級旅游渡假風景區—蓮花彩色生態公園。村集體依托彩色生態公園,發展旅游服務業,增加村集體收入。
三、主要措施及村級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思路
蓮花鎮白倉村結合蓮花彩色公園打造為契機,依托白倉村地理位置和區位發展優勢,大力發展遠郊農業休閑觀光旅游服務業。重點建設兩個項目:一是蓮花彩色生態公園白倉村核心區小型停車場項目;二是白倉村核心區湖畔茶居建設項目。
四、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效益分析
(一)經濟效益。蓮花彩色生態公園白倉村核心區小型停車場項目,投資資金20萬元,修建約100個停車位生態停車場1座,占地約6畝,按每年3個月游客高峰期,每天80輛車收費5元/天計算,合計可增加村集體收入5*80*90=36000元/年,除去土地流轉費和管理成本,可增加村集體收入30000元/年。蓮花彩色生態公園白倉村核心區湖畔茶居建設項目,投資資金100萬元,修建供游人休憩品茶茶室一間,占地200平米,按每年3個月游客高峰期,平均每天游客在湖畔茶居品茶觀景100人,每人收費10元,合計可收入10*100*90=90000元,除去管理成本20000元,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70000元/年。合計增加村集體收入10萬元。
(二)社會效益。根據蓮花鎮白倉村的地理位置和豐富旅游資源,發展蓮花彩色公園,提高當地旅游承載能力、服務能力、增強旅游吸引力和市場競爭力,對白倉村的旅游事業發展有著積極而長遠的意義,發展鄉村旅游接待中心建成后,可直接解決該村多人剩余勞動力就業,同時帶動周邊村民自主發展農家休閑業,形成規模效應,增加當地地社會經濟收入,同時通過接待中心、休閑廣場、停車場以及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可大大改善周邊居民生產生活條件。
(三)生態效益。項目地建成將為全鎮創立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產業模式,既鞏固了新農村成果,又找到了以自然資源為綜合開發地突破口,充分利用了自身優勢,創出了一條以生態環境來開發旅游,以旅游開發來保護環境的路子,對生態工程建設和利用將起到重要示范作用。
五.保障機制
(一)組織保障。建立鎮、村、組三級聯動機制,鎮上成立旅游發展服務中心,分級管理落實責任,統籌協調集力推進,黨政領導紀檢監督,制定工作計劃和臺賬,確保工作按期推進。
(二)資金管理。為進一步規范“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資金”使用,由村集體公司設立專戶對資金進行管理,定期公開收入情況,并做好與上級財政部門協調對接,嚴格管控資金使用,確保資金安全。同時,鎮財政所負責對賬目管理檢查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