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1 15:35: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鄉土地理教學案例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鄉土是學生自幼生活并在這里成長的地方,因而也是學生最熟悉的地方,可以說鄉土是學生觀察和了解祖國的窗口。而隨著深入落實素質教育以及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新的理念要求改變地理學習方式,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地理教學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而在地理教學中滲透鄉土地理內容,就往往能為地理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無疑是新課改下,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對家鄉的感情,繼而上升至對祖國的感情
雖然鄉土地理中講的是當地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有些地理知識和現象可能是學生所熟悉的,但這并不等于學生已認識和理解家鄉的地理環境,這中間還有一個將感性提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我們常常教育學生應該愛鄉愛國,但往往流于空洞的說教,難以撥動學生的心弦,須知,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強烈的愛必須建筑在了解熟悉的基礎上,只有了解它,才能熱愛它,也只有熱愛它,才能自覺地位它而獻身。
例如,在講授“荒漠化的防治”時,筆者結合了榆林地區建國初期至今,生態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建國初期,黃沙不斷侵蝕著人民賴以生存的土地,人們意識到不同黃沙抗爭就無法生存,因此歷屆各屆領導帶領群眾開展了持久不息的植樹造林活動,過去沙進人退,如今人進沙退,期間涌現出很多感人的故事。并通過觀看《走進榆林》節目中關于治沙的視頻,更能給學生直觀深刻的認識,其中一些治沙英雄的事跡感動人心。因此利用鄉土地理環境問題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了解父輩乃至祖輩的生存環境,深刻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資源觀﹑環境觀。講鄉土發展的優勢,可使學生產生生活在家鄉的自豪感,講鄉土發展的歷程,可使學生堅信家鄉有美好的未來,講鄉土建設的不利條件,可使學生了解家鄉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困難,從而產生責任心。
二、有助于激活地理可以,提高提高教學效果
我國近代地理學奠基人竺可楨先生在他所發表的《地理教學法》一文中就指出:“凡教學地理,必須自己知至未知,自兒童日常所慣于見聞之物,而推至為目睹未聞,自個人所受環境之影響,而推廣及于社會全體,是故,教學地理開始必自本地理著手。”由此可見,鄉土地理是學習其它地理的基礎,通過認知本地的事物,才便于通曉遠方的地理,也只有從自己的鄉土出發,才便于更好地了解一國﹑一洲的概況。
例如,在地理教學中會遇到根據某地的降水和氣溫,分析該地的氣候特征。而學生做題的瓶頸是不知道降水量和氣溫的數值多少才算降水多,氣溫高,反之也不會判斷。為了突破難點,筆者收集了本地的降水和氣溫數據,榆林地區氣候很特殊,四季分明,降水處于半濕潤區向半干旱區的過渡地帶,因此以本區為參照,認識了本區氣候特征,通過對比的方法在認識其它地區的氣候特征就大大降低了地理知識的抽象性,激活了課堂教學。
三、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地理知識的印象,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
包括鄉土地理在內的高中地理是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于一體的綜合性學科,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區域性、綜合性、開放性等特征。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以“培養學生具有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態度,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基本目標。將高中地理知識理論和鄉土地理中生產、生活實際緊密聯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強調一種主動研究式的學習,是農村地區中學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一種新的嘗試和實踐。
高中地理、鄉土地理與研究性學習的整合,就是要理清三者內在的,彼此銜接、融合的關系,我們認為三者間的關系是:高中地理教學內容是實施研究性學習的主要理論依托,鄉土地理素材是研究性學習的載體。把研究性學習的理念引進課堂教學,使研究性學習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對于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有禆益。
一、高中地理的理論知識為實施研究性學習提供知識依托
研究性學習是類似科學研究形式的學習,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對所選課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地理研究性學習過程包括選題,制訂調查、觀測、資料搜集的方案,對調查、觀測搜集的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總結,最后形成自己的論點、觀點和看法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分析、總結所依托的理論知識就是在地理學科教學中所獲得的。因此,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所需的科學理論知識,主要來自課堂教學及其延伸和拓展的部分,如在高中地理必修2“農業生產活動”學習中,我們結合農業區位因素的理論知識開展了“本縣主要商品性農業產品區位因素的研究”,首先,學習小組以調查訪問為主要手段,把目標確定為當地主要的農產品市場。調查出了當地農業生產中主要的商品種類。然后通過訪問當地農業專家、農民,查閱當地氣候土壤等資料,獲取了一手材料。再結合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了研究探討,得出了影響當地商品性農產品生產的自然區位因素和社會經濟區位因素,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學生體驗到了探討研究的樂趣,認識到了學習地理知識是有用的,是能夠指導生產活動的。
二、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有助于地理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首先研究性學習的開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研究性學習強調理論與社會、科學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系,關注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和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都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能夠調動學生的研究熱情。其次,地理研究性學習改變了學生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學習方式,構建了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了多渠道獲取知識的途徑,促進學生形成了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避免了學生被動地記憶理解所帶來的厭學情緒,彌補了傳統學習方法的不足。
研究性學習對教師的專業素養有更高的要求。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師提高專業知識水平,不斷吸收新的知識,更新知識結構,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綜合業務水平和教學水平。同時要把研究性學習作為地理學科教學的一種方式,采用這種方式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把研究性學習實踐性、自主性、開放性等的理念融入課堂教學活動之中,對傳統的講解法、接受式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改革,能夠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
三、鄉土地理是農村高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載體
鄉土地理素材就在學生身邊,既為學生熟知,又為學生所喜愛,學生時常接觸,具有易懂、親切,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特點。以地理理論知識為基礎,以鄉土地理素材為載體,是農村高中實施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模式。它使學生通過理論聯系實際,對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親自觀察研究,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增加了對地理知識的親切感,還把地理教材中的地理原理、理論、知識與學生身邊的鄉土地理現象、生活、生產實際有機地聯系起來,達到了學以致用,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愿,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把鄉土地理素材引入課堂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挖掘教材中可以聯系鄉土實際的內容,收集鄉土地理中與教材內容相聯系的素材,運用到日常教學活動中,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對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往往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需經教師點撥,才能言傳。教學中要貫徹“互動性原則”,采用集中討論方式、小組合作方式,解決鄉土地理現象中的問題。例如,在高一地理必修2學習城市區位因素時,我們結合本縣實際,課前讓學生以本縣縣城為例,調查、研究縣城的選址的自然區位因素是什么?社會經濟區位因素有哪些?在課堂教學中以這些鄉土素材為基礎,通過小組討論分析研究實現了教學目標,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走出課堂,以鄉土地理素材為載體實施研究性學習
關鍵詞:海綿城市;人地協調;核心素養;因地制宜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提出要加強城市地下河地上基礎設施改造,建設海綿城市,確保城市的人們不用下雨再“看海”。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海綿城市能充分發揮城市綠地、道路、水系等對雨水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有效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流污染負荷,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本文主要從慶陽市入選“海綿城市”的優勢、建設中體現的地理觀點及落實地理核心素養的典型案例三個方面談談。
一、慶陽市入選“海綿城市”的優勢
慶陽位于甘肅東部,隴山(六盤山)以東,即隴東地區。深居亞歐大陸內部,距海洋較遠,受季風區影響薄弱。東部有跌宕起伏的子午嶺,西邊有巍峨壯麗的六盤山,這種特定的地理位置影響著慶陽氣候、經濟等自然環境及人文環境。東倚子午嶺,北靠羊圈山,西接六盤山,東、西、北三面隆起,中南部低緩,故有“盆地”之稱。區內東西之間208千米,南北相距207千米。400mm等降水量線穿過慶陽境內,所以慶陽市處于溫帶大陸性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過渡地帶,四季分明,降雨量南多北少,降雨多集中于7、8、9三個月并多暴雨。境內河流主要有馬蓮河、蒲河、洪河、四郎河、葫蘆河等五條主要河流,河溪特點是纏壑繞溝。慶陽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全國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是典型的西部干旱缺水城市。特別是作為唯一一個建在黃土塬面上的城市,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硬化面積增加,原本絕大多數就地下滲消納的雨水集中下塬排放,不僅造成水資源浪費,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和地質災害。建設海綿城市,著力構建“滲、滯、蓄、凈、用、排”六位一體的綜合生態水環境治理體系,將降雨就地攔蓄消納利用,不僅是固溝保塬的迫切需要,更是城市持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今后三年,慶陽市將把海綿城市、管廊城市建設作為全市建設系統的一號工程來抓,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基本思路,采取“滲、滯、蓄、凈、用、排”的綜合措施,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樣板工程,有效控制雨水徑流,實現城市生態系統自然滲透、自然積存、自然凈化,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
二、“海綿城市”建設中的地理觀點
(一)人地協調觀點
慶陽市是建立在黃土塬上的塬面城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慶陽城區建設迅速發展,原來的“澇池”蓄水已經為城市建設做出了退讓,新的城市水系體統需要進一步完善。“海綿城市”是在當下人地矛盾突出的背景下提出,以“水”為核心,按照低影響開發的理念,將雨水的綜合利用與生態、社會經濟效益相協調發展,體現了人地協調觀點。一方面主要體現在城市建設與生態保護相協調,啟動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修編工作。慶陽市領導干部邀請專家,修訂完善海綿城市、管廊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在規劃修編過程中堅持規劃項目與即有項目相結合,海綿元素與城市風貌特色相結合,做到以規劃為引領,以計劃為抓手,按規范標準全面推進海綿、管廊城市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另一方面體現在與社會經濟發展相協調。海綿城市非常注重對天然水系的保護利用,調蓄設施與城市現有的綠化設施園林景觀相結合,凈化了成本,減少了水環境污染的治理費用。
(二)地理環境整體性觀點
地理環境是四大圈層組成的有機整體,每一種要素都是整體的一部分,與其他整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地理環境整體性觀點要求人類活動改造環境要素時,注意對其他要素以及整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慶陽市自身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海綿城市利用城區原有的北湖、南湖、東湖以及南小河溝建設雨水收集系統,起到對降雨的積存作用,利用“千池百澇”工程,進行水體的水質凈化作用,努力實現城市生活用水的自然循環。在改造舊城的同時,加強地下水系統的改造,以及“綠色”屋頂的利用,結合市政道路建設布置生態樹池、植草溝等低影響開發設施,這一系列的針對“海綿體”的生態建設,有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彰顯了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觀點,使生態效益得到發揮。
(三)因地制宜的觀點
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使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從當地的特色的區域環境,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應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慶陽市積極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20項海綿工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7億元,LID雨水系統,如太一住宅小區綠色屋頂(采用空中綠地景觀花園),下沉式綠地、廣場;超標雨水蓄排系統,如南湖、北湖等人工湖;水資源凈化及回用系統,如西峰區污水處理再生利用工程和中水管網;防洪和內澇治理工程,如紅杏山莊、蘭州東路雨水下溝排放工程等。將海綿城市建設納入基本建設程序,加強新建及既有建筑綠色屋頂改造,在“兩證一書”發放、施工圖審查、開工許可管理、竣工驗收等環節中進行管控。南區生B雨洪集蓄保塬項目,總投資2.71億元,分橋梁、湖體兩大部分,人工湖體水域面積達400畝,平均水深3.4米,年復蓄水量173.6萬方,預計年可減少水土流失量50萬立方米;北湖、南湖等湖泊、城區下沉式綠地廣場、管廊調蓄池、停車場調蓄池作為調蓄設施,實現超標雨水蓄排及徑流總量控制。東湖公園片區是慶陽市區典型的易澇區,近幾年通過建設調蓄水體、公園下沉式廣場、生態透水停車場和雨水下塬排放口改造,片區年徑流總量空置率達到81%,排水管道標準提高至2年一遇,新建人工湖,水體水質達到Ⅳ類水質標準,群眾反映良好。
三、落實地理核心素養的典型案例
近些年,陜西袁家村在發展鄉村旅游、壯大鄉村經濟、推動鄉村現代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走出了一條面向市場需求,依靠鄉村內在力量,創新產業發展模式的成功道路。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們結合地理核心素養對教學目標調整如下:
二、鄉土地理案例教學設計
1.教材分析與學情分析我們選取學生比較熟悉的鄉土地理案例——陜西禮泉袁家村,進行“旅游資源的綜合評價”教學設計。2.設計理念本節課教學以任務驅動、案例分析、專題研討等方法,設計典型的、身邊的案例,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自主探究為主線”的教學原則,提前下發“陜西禮泉袁家村旅游資源的評價”學案讓學生查閱,有效地運用討論法、案例探究法和小組合作交流法,引導學生掌握旅游業的發展對區域經濟的影響、對區域社會和文化的影響,提出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3.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旅游資源及其開發條件的評價。(2)教學難點:旅游資源對區域的影響。4.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合作探究法、問題式教學法。5.教學過程環節一:視頻圖片導入,直扣主題導入語:袁家村,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沒有名勝古跡和獨特山水資源,十年前還是一個只有62戶人家的小鄉村,如今十年過去,卻一躍成為中國鄉村旅游的第一網紅地,被稱為“關中第一村”,獲得“中國十大美麗鄉村”榮譽稱號。設計意圖:通過視頻和圖片展示,利用陜西袁家村特色鄉村旅游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入本節課的主題。環節二: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學生閱讀案例中的材料,思考相關問題,然后小組進行討論,每組派代表發言。案例1:袁家村位于咸陽市禮泉縣境內,地處關中平原腹地,距西安市60多公里,距咸陽市40多公里。號稱“關中第一村”的袁家村主打關中民俗和美食文化,它雖只有62戶,286人,卻帶動了三千多人就業,每年吸引上百萬游客,集餐飲、零售、酒吧、住宿等多種產業,僅餐飲業的日營業額已超過200萬元,一年加上其他收入,基本上超過10億元。近年來,袁家村打造了以關中院子典型老宅為建筑風格的多樣化住宿產品,但同時也存在游客在袁家村留宿較少的現象。簡述游客在袁家村留宿較少的主要原因,并為當地吸引游客留宿袁家村提出合理建議。學生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閱讀材料,經過探究討論后,展示討論結果。主要原因:(1)袁家村距離西安市、咸陽市近,大部分游客在觀光旅游結束后容易返回市區。(2)袁家村旅游主要以關中飲食和關中建筑為主,旅游項目相對單一,游客選擇余地較少。合理建議:挖掘袁家村現有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和價值,建立各類文創基地(如美術寫生基地等),開展深度體驗游。充分利用袁家村周邊自然旅游資源與人文旅游資源,打造“唐昭陵+鄉村旅游”一體化發展,拓展旅游農家樂等鄉村休閑體驗游,改善袁家村旅游環境,提高旅游服務質量與水平等。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概括作答并點評,最后進行知識拓展,讓學生掌握現實中存在的旅游資源及其開發評價。設計意圖:以陜西鄉村旅游袁家村為例,引導學生從區域認知、綜合思維能力,分析袁家村游客留宿較少的原因,同時學以致用為袁家村鄉村旅游提出合理建議;培養學生的人地協調觀,梳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運用所學地理知識解決身邊的地理問題。案例2:袁家村自2007年始興起旅游,借助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如今游客百萬,資產已經過億,2017年年接待游客量更是達到500萬人次,被奉為鄉村旅游黑馬之典范。(1)說出2007年~2017年袁家村旅游人數變化的特點。(2)分析袁家村近年來發展鄉村旅游資源的有利和不利條件。學生活動:閱讀圖文材料,小組合作探究后展示討論結果。(1)袁家村旅游人數逐年增加。(2)袁家村鄉村旅游資源的有利條件:①與咸陽市、西安市距離近,客源市場豐富。②通過關中鄉土方式的重啟,打造了袁家村關中印象體驗地,喚回了一代人的鄉愁記憶,主打關中民俗和美食文化,吸引力較大。③高速公路、鐵路、國道交通便利。④離唐太宗昭陵近,旅游資源分布較集中,集群狀況好。袁家村鄉村旅游資源的不利條件:①袁家村旅游資源類型相對單一,地域組合狀況不佳。②袁家村旅游資源的非凡性不突出,游覽價值不高。③袁家村為游客提供的服務,比如餐飲、住宿、購物、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有待提高,地區的接待能力不強。設計意圖:通過身邊的實際例子,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對具體的旅游資源開發條件進行評價,學會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旅游規劃與設計;通過對身邊旅游業發展現狀的了解,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材料一:袁家村通過打造以關中民俗和鄉村生活為核心內容的關中印象體驗地景區,形成村景合一、三產融合的鄉村旅游商業模式。并逐步建成基礎設施完備,服務功能齊全的既有田園風光,又享時尚生活,既有現代氣息,又有鄉愁民俗,宜業宜居,開放多元的特色小鎮。袁家村的發展就是陜西鄉村旅游富民的一個窗口,鄉村旅游發展給當地農民帶來的不光是家庭收入的增加,更重要的是文明程度的提升和文化生活的改變,思想觀念的升華,生活面貌的改觀以及幸福指數的提高。由此可見,完善的制度是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的保障。請根據以上材料,說明袁家村旅游業發展對鄉村振興的意義?學生活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得出以下結論。有利方面:①袁家村旅游業的發展會帶動區域相關產業的發展。②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③有助于文化的交流,促進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④促進歷史文物古跡和傳統民居的保護,以及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⑤促進地區旅游區衛生的改善和基礎設施的建設等。不利方面:①旅游業的不穩定會導致區域經濟的不穩定。②旅游業的發展會導致消費品價格的上漲。③給旅游區的社會治安帶來隱患。④對傳統文化造成沖擊。設計意圖:運用時事熱點事件進行分析,引導學生關注地理熱點問題,理論聯系實際,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和地理原理分析地理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和關心、了解國際和國內熱點事件,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以及人地協調發展的理念。環節三:知識梳理,總結歸納教師活動: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結合區域特征分析旅游資源的形成和保護,能夠掌握旅游業的發展對區域的影響。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7-0069-02
圖像是地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圖像進行教學是傳播知識的一種重要手段,運用這種方法進行講解,能夠形象化地理知識,促進學生理解,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本文分兩個部分對初中地理圖像教學進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圖像教學的好處,然后提出幾點具體的圖像教學方案。
一、初中地理教學中采用圖像教學的好處
1.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空間的擴散。一般來說,地理圖像中所包含的知識點比較明顯,并且這些知識點一般比較復雜,難以理解,教師通過圖像進行知識點講解,能夠擴散學生的思維空間,促進學生更加靈活地理解知識,這樣就能夠避免死記硬背的缺點。例如,在講解我國各個省市的基本輪廓時,就可以通過圖像進行講解,讓學生觀看圖形輪廓,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而且能夠擴散其思維,促進知識的理解。
2.能夠加深學生的探索欲望,提高教學效率。純文字性的教學容易引起學生厭倦,而運用圖像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有助于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同時,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所講授的內容選擇合適的圖像,有助于學生從具有針對性的圖像中直觀地獲取知識,培養其學習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各個地區特有的地貌或者地形等,學生看見和自己生活區域不同的地區狀況時,會產生好奇感,容易集中注意力,這樣就能夠使得原本枯燥的課堂內容變得富有活力,無形中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3.可以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通過圖像分析,能夠增加學生對不同知識點的記憶和比較,從而增加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能力。例如,當講述河流方面的知識時,通過看圖像,學生可以明白黃河最終是流向了海洋,而對塔里木河最終是怎么樣消失的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兩者相互對比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知識,更容易記憶。
二、初中地理圖像教學的方法分析
1.通過運用地理圖像巧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初中地理教學中,文字和圖像相結合教學是地理課程教學的基礎,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對課程內容的難點、重點以及結構等進行合理劃分,并找出與之相匹配的圖像,設計包含課程內容的情景,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情景進行知識傳授,同時也可以通過圖像進行知識的分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例如,在講解七年級上冊第四章“天氣和氣候”這一課程內容的時候,教師在課前可以依據教材內容準備好相關圖像,可以準備一些氣候分布圖,也可以準備一些人們穿著各個季節衣服的圖像,讓學生區分同一天穿著不同衣服的人們所在的大致位置,在講解的過程中穿插圖像。也可以通過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這樣詢問:“為什么有些時候太陽會很明媚,而有些時候,天氣是灰蒙蒙的呢?吸引起來學生的興趣之后,教師進行講解,通過具有吸引力的講解,把天氣和氣候的相關知識傳授給學生,這樣學生更容易接受。
2.設計動態模擬圖像生動展現教學內容。初中地理學科中,一些內容比較抽象,單靠文字性的講述不能較好地傳達知識,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動態圖像模擬,將完整的圖像呈現給學生,也可以將發展變化的地區自然狀況通過多媒體完整地展示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其在好奇中掌握地理知識。例如,在講解八年級上冊第二章“中國的氣候”這一章節的時候,學生不容易了解季風方面的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氣壓進行內容講解,教師可以依次制作這樣的動態等壓線分布圖:大陸地表性質均衡時氣壓帶的分布以及形成,由于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導致氣壓變化,把氣壓帶切斷時所形成的氣壓中心布局和間隔,最終是由于氣壓差異導致風的形成,然后引出季風,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知識。
3.加強實踐活動的比重,增加學生的圖像運用能力。傳統模式下,課堂教學的方法比較單一,往往是教師進行知識講解,學生進行知識記憶,純文字性的講解占據了較大的比重,這樣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并且容易限制學生的思維空間。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加強知識理解,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進行水文以及地貌考察,組織運用實地地圖尋找目的地的比賽等,這樣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加強知識的理解,也可以加強學生的圖像運用能力。例如,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一次探路比賽,事先把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在大型公園中進行探路,可以自由游玩,走到某一個地點時拍攝幾張照片,走到終點之后再返回原點集合,然后完成任務。任務是根據自己對路線的記錄繪制地圖,設計一張自己的行程圖,這樣學生不僅能夠欣賞公園的景觀,還可以對地圖的運用有更深的了解,增加了學習的樂趣。
三、結束語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運用圖像進行知識講解,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圖像情景教學法、比賽法、動態模擬圖形法等,都是比較好的圖像教學方法,在運用的同時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狀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率。
鄉土地理教育是學校地理教育重要的傳統內容之一。早在18世紀,法國思想家盧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就曾主張教給兒童鄉土地理知識。在義務教育的教學大綱中,還特別強調地理教學應密切聯系鄉土實際,注重實踐活動。鄉土地理教育在學生素質全面提高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而我們高中地理進入新課程后,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鄉土地理的融入有眾多的好處:
1.彌補教材案例的陌生感,鄉土地理的案例更貼近他們的生活,提高學生的求知欲。
2.有利于學生深入掌握相應的地理知識,意識到地理是生活的地理,是有用的地理,提高其日后實踐能力與信心。
3.新課程人教版必修教材更是涉及人口分布遷移、農業地域類型、城市地域結構、城市化、城市交通、城市工業及可持續發展等各個方面的地理基礎知識,學生掌握這些基礎知識,特別是通過鄉土地理了解自己的家鄉狀況。
二、新課程人教版必修Ⅱ鄉土地理應用案例評析
案例一:城市功能分區及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與發展的原因及未來趨勢
課標要求:運用實例,分析城市的空間結構,解釋其形成的原因。舉例說明地域文化對人口或城市的影響。
學習目標:1.掌握影響城市地域結構的主要因素;2.以某個城市為例,說出該城市的地域結構,并解釋其形成、變化的原因。
教材中的舉例:圖2.1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分區舉例,圖2.9我國北方某城市的居住區與工業區的兩種布局方案
大連鄉土舉例:教學用GoogleEarth軟件幫助學生分析大連市的功能分區。并以大連市的功能區分布圖鞏固練習,鍛煉學生的空間定位。在此基礎上利用大連市主要商圈分布及現狀圖、大連未來城區圖來分析商業區、大連工業區分布圖(配盛行風向)講解大連市城市空間結構的形成與發展的原因及未來趨勢。
評析:
優點:1.平日里教師喜歡用課件,好處是信息量大、效率高,但許多幻燈片一晃而過,學生也記不下多少。所以備課時一定要想到給學生留下學習的依據,便于學生日后的復習,教師要站到學生的角度考慮,學生能否記住。
2.通過課下對大連市商業區與工業區的調查與取證分析,學
生不僅能列出大連市各商業區、工業區的分布,還簡析了這些地理事物布局的合理性和存在問題,同時提出了改進意見。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對方位感也有提高,懂得了運用地圖的基本要素。
不足:1.只以大連市的商業區與工業區為例,其他功能分區沒有詳解。
2.學生需課下查閱資料,若時間倉促,則易形成教師“一言堂”的局面。
案例二: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功能
課標要求:聯系城市地域結構的有關理論,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學習目標:1.能以某一服務功能為例,說出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2.以某一地域的不同級別城市數目及分布,進行分析運用中心地理論。
教材中的舉例:27頁案例2上海市城市等級和服務范圍的變化;30頁案例3荷蘭圩田居民點的設置
大連鄉土舉例:教學時利用大連市、莊河市、仙人洞三個地區的醫療單位下設科室的種類與數量幫助學生分析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在此基礎上利用中心地理論圖及大連市城鎮規劃圖講解,并以大連市、莊河市、仙人洞具體為例分析,輔以大連市城市等級體系的建立與規劃,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
評析:
優點:1.能以大連市及莊河、仙人洞鄉土地理為例,助學生對不同等級醫療單位下設科室的種類與數量分析,說明不同規模城市服務功能的差異,所舉例易懂有說服力。
2.中心地理論是舊教材沒有的新出現的地理知識。如,理論難以理解,所以教參只要求重講應用。如能夠以地理填充圖冊上安徽省的最佳例證能夠馬上應用所學理論加以鞏固,學生會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從而強烈地感受到地理知識是有用的,是生活中的地理。
不足:大連市的城市等級體系建立與規劃直接給出以示不同等級城市的服務范圍與種類,卻沒有詳細定量的說明中心地理論在大連市城市等級體系建立中的指導作用。
案例三:家鄉的農業園區會是怎么樣
課標要求:結合實例說明農業生產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學習目標:1.能以大連市農業園區為例,為其發展獻計獻策。2.可持續發展思想(人地協調)在農業園區建設過程中的應用。
教材中的舉例:紅太陽農業園區的三種典型的農業:綜合利用生態農業、立體生態農業、旅游觀光農業
大連鄉土舉例:教師示例:現代農業園區已成為大連市農業現代化新亮點。“十五”期間,大連市被國家發改委、農業部等6部委確定為我國北方唯一的農業生態建設示范市。經過5年建設,大連市已形成戶用與農業園區能源綜合利用為主的農村生態建設模式。
學生示例:略(課前上網查相關資料做成ppt課件展示)
評析:
優點:1.上網查閱資料方便。又是自己身邊的農業園區(教師以旅順農業園區的建設為例引導)學生興趣較濃;
2.教材中提及的典型農業地域類型大連均有。
不足:沒有條件、機會讓學生親自去看一看旅順的農業園區
建設,若能去則免去教師講解且能夠令學生深知不忘且以后的地理學習會自主地向大連市相應的鄉土地理知識靠攏。
三、鄉土地理應用的建議
1.地理教師素質自我完善,多收集并應用鄉土地理的素材。
2.開展小區域鄉土地理調查活動,最好能夠為不同級別的學校提供市級的地理調查活動,各學校選人參加集體活動,子課題分校研究,靈活開放學習鄉土地理,培養學生參與意識、地理知識的應用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4)05-0003
一、引言
《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要求重視高中的鄉土地理教學,鄉土地理教學也確實是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內容,是地理學習過程從理解到應用層次上的提高,可以提高學生地理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因此,不能將鄉土地理教學僅僅看作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外延,而要對鄉土地理教學的意義有深刻的認識,了解鄉土地理教學的特點,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對這幾個方面的分析,探討鄉土地理教學發展的方向。
二、鄉土地理教學的意義
1. 加深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愛祖國、愛家鄉的觀念雖然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點,但是這一觀念又顯得很抽象。鄉土成為學生觀察、了解祖國的“窗口”,通過鄉土地理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對祖國有更深切的感受,從而有助于學生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因此,鄉土地理學習可以加深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
2. 熟悉家鄉的地理環境
對于“生我養我”的家鄉,雖然更多的學生對一些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比較了解,但是專業性比較強的家鄉的地理環境學生了解的并不多,這中間還有一個將感性認識提升為理性認識的過程。鄉土地理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幫助學生以實踐和綜合學習為主要學習途徑,認識家鄉的地理環境。
3. 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鄉土地理可以讓學生將已初步掌握了的地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地理方法運用于鄉土地理的學習;同時,由于鄉土地理所屬的范圍就在學生身邊,更加貼近學生生活實踐,因而更利于學生開展野外考察或社會調查等地理實踐活動。因此,把培養學生實踐能力作為鄉土地理學習的目標之一,對于提高學生的國民素質是十分重要的。
4. 深化學生對可持續發展觀念的認識
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現代人的需求又不損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可持續發展觀念是人們在反思人類改造利用自然的實踐中形成的。鄉土地理要結合所在地區的自然、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突出區域地理特征,體現人地關系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因此,通過鄉土地理的學習,結合觀察、考察、調查等實踐分析自然條件對家鄉社會、經濟、環境、生態、文化、生活諸方面的影響以及當地人民的生產、生活等事件對家鄉自然環境的影響在理論聯系實際中才能逐步確立,讓學生切實體會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三、鄉土地理教學的特點
1.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
《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強調了實踐性教學活動對幫助學生觀察周圍的生活環境、探究社會現象、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等有重要作用。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性教學活動與以往的以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方式有著本質的區別:首先,它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學生深入實際,切身感受一些社會人文現象,并與當地的居民進行交互式對話交流;其次,它強調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對同一個社會現象的各個方面可以由幾個學生小組分別調查,然后進行匯總討論,各小組從本小組的角度出發提出意見和建議,以達到交互式學習的目的。最后,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到引導作用,統籌各個小組的成果能夠及時得到共享。
2. 帶有地域烙印的教學內容
鄉土地理教學內容是根據各個學校所在地的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文化狀況而設計的。各個區域的地理狀況千差萬別,人文環境又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這就決定了各地鄉土地理教學內容都深深地打上了本地自然文化特色的烙印。因而,各個地域的鄉土地理教學的重點必有側重。例如,黃土高原地區鄉土教學內容應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和正確認識水土保持與土地開墾的關系,并在實踐的基礎上對防止水土流失提出應對的方案;而城鄉結合部地區鄉土教學內容應注重城市建設用地無休止地擴大并侵占耕地的問題。
3. 以服務當地為目的的教學目標
鄉土地理教學最能反映當地的社會與經濟、人口與資源、環境與生態等重大的人民普遍關心的問題。高中學生的知識基礎、生活閱歷、觀察理解與分析問題的能力都已達到一定的水平。他們在鄉土地理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能夠認識、了解家鄉的地理特征和發展優勢,而且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進行鄉土地理研究工作。他們可以針對家鄉經濟社會或自然環境的某一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分析評價,對家鄉未來建設獻計獻策。這樣,開展鄉土地理教學就直接或間接地服務了家鄉的經濟社會建設。
四、實施鄉土地理教學的策略
1. 利用網絡豐富教學內容
鄉土地理教學的交互式和個性化使其網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而這正迎合了現代教育信息化的要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的是,基于網絡的鄉土地理教學需要大容量、開放式、充分體現交換合作、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網絡發展的網絡化資源的支撐。并且鄉土教學資源一定要以本區域的自然、經濟、社會、文化為主題,這需要教師和學生在進行教學實踐活動的同時,立足本地,建設本地區具有地方特色的鄉土地理教學網站和相關教學資源數據庫。首先,鄉土地理網絡資源的建設要有針對性,是特定鄉土區域的教學案例、圖文資料、鄉土歷史地理等,以便學生在開展實踐活動的時候作為參考;其次,鄉土地理網絡資源要有研討性,通過這個平臺,學生或教師可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大家共享,共同討論問題的利弊,集思廣益,進一步豐富網絡資源。
2. 運用情景教學
鄉土是學生活動的主要空間,學生從小培養起來(下轉第11頁)(上接第3頁)的鄉土情結使鄉土地理材料更具有親和力。教師在課堂上運用鄉土地理材料實施情景教學能夠引起學生們的共鳴,讓他們“有話可說”、“有感而發”,也便于他們在課外進行實地的調查發現,使鄉土地理材料更加形象直觀。地理教學中有些知識對學生來說顯得有些陌生,這時,可以以鄉土地理資料為引線,創設問題或者案例情景,啟發學生思考生活中的現象,以尋求解決方案。例如:在城市化教學中,把學生帶出課堂,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城市擴展的印象,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發現城市化所帶來的問題,包括耕地的荒廢、人口的擁擠等,激發學生思考過度城市化所帶來的不良后果。這樣,學生被置入一個個活生生的情景之中,對城市化這一概念也就不難把握了。
3. 運用鄉土材料案例教學
進行案例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其主動參與意識,因此案例的選取應盡量貼近學生的生活、為學生所熟悉。所選取的案例不但要與相應的地理知識、原理相聯系,更重要的是教師在充分收集鄉土材料基礎上進行適當的加工設計使其直觀、生動,具有一定的導向性。例如,在“工業地域的形成”一節的教學中,對于上海的高中,完全可以漕河涇工業園區為材料,設計出教學案例。同樣,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到上海市邊緣的生態農業區,考察生態農業區產生的自然地理環境。
五、結束語
認識到鄉土地理教學對于高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意義以及特點,我們就要不斷改善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方法,把高中地理相關知識與鄉土地理實際密切結合,使一向被學生視為枯燥乏味且用處不大的高中地理課教學頓時出現生機。這樣就讓學生提高了地理學習興趣,進而認識到學好地理也是其自身必備的基本素質,走向社會才能建設家鄉、報效祖國。
參考文獻:
[1] 陳 澄等.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教育部.地理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陳 漁等.地理課外活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基本理念之一。要實現這一理念,地理教學必須體現生活化,即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把地理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激發地理學習興趣,體會地理的價值并為其成人、生活、就業做準備。
20世紀初,美國教育家杜威就強調指出:“學校的最大浪費是學生在接受一種脫離生活的教育。”這種教育使學生學習時缺乏興趣和激情,使學生走向社會后發現所學的知識與生活脫節,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感到“學無以致用”。因此,地理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將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結合起來,把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為了實現《地理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基本理念“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師可以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一、明確地理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他認為脫離生活、脫離勞動的傳統教育,會扼殺學生的身心發展,其結果培養的是一群無用的沒有創新精神和膽略的“書呆子”。我們的教育必須面向社會,面向生活;要走向社會,走進生活,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
地理教學的生活化,是課程改革和時代的要求,是我國《地理新課標》的要求。地理教學的生活化,將有利于拉近書本和學生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將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實踐活動,體現自身價值。地理教學的生活化,有利于重塑地理學科在社會中的形象,有利于社會各界對現代地理學科應有的社會地位的重新認識。
二、創設生活化問題,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地理
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情景有機結合,把那些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之類的需要,帶到一定情景中去。在教學中,地理教師要充分適應學生與生俱來的探索欲和好奇心,精心設計課堂的導入、創設教學情景,盡量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地理事象,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地理,從中體驗學習地理的成功樂趣,樹立學好地理的自信心。
例如,將2008年的“南方冰雪災害”編制為“常見天氣系統”的教學案例,將“5.12汶川地震”編制為“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地質災害形成與防范”或“板塊運動”等教學案例,定然使地理課堂鮮活生動,充分彰顯地理學科的強大生命力,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引導學生更好地關注現實社會,培養社會責任感。
在課堂教學中,有必要將書本規律返還于生活案例。地理教師要捕捉生活素材,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列舉學生熟悉的、喜聞樂見的生活案例,會增加地理教學的親切感。
如教學“大氣的熱力狀況”時,可設問“為什么夏天有云的白天氣溫不會太高?” 為什么天空是蔚藍色的?交通信號燈為什么規定“紅燈”為停?
如教學“地球公轉的意義” 時,設問:①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的,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嗎?如果在悉尼,房間的窗戶朝南開好不好?②要在北京和上海建相同高度的樓群,設計樓間距時應該有何區別?為什么?
把學生的思維引到現實生活中身邊情景里,學生有話可說,這樣枯燥難懂的理論知識轉化為現實的生活問題,容易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三、開發學生身邊的地理知識,讓學生覺得學地理有用、實在
地理教師要積極開發鄉土地理,因為鄉土地理具有更貼近學生生活的特點。若能將鄉土案例作為初學案例,而將教材案例作為學生自主遷移應用案例,則更能體現“由小到大、由近及遠、由易至難”的認知規律。
地理教學中所涉及的諸如區域地理位置的評價、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分析影響區域農業或工業生產的地理因素、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防災減災等地理基礎知識,以及繪制地圖、地理野外考察和社會調查等地理基本技能,學生都可緊密結合鄉土地理的學習應用于地理實踐。通過鄉土地理學習,能使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鄉是怎么樣的,認識到許多地理知識就在自己身邊,非常實用;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堂不應是地理教學的唯一場所,地理教師應積極開辟豐富多彩的地理實踐活動。地理實踐活動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如環境監測、資源考察、規劃開發,又可開展社會調查、參觀旅游,也可以是專題活動。這樣的地理實踐,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因為其打破了“封閉式”的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可以在家鄉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中,通過自由選擇家鄉地理環境某幾個要素或某一要素開展綜合或專題的研究,這對培養他們的探究學習能力,無疑是極為有益的。通過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還可以使學生在考察活動中動心、動手、動腦,不斷去接觸、分析、思考、解決一連串問題,無疑會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走出課堂,接觸各種社會事物與現象,自然而然覺得學地理實在、有用,發現許多地理知識就在自己身邊。
總之,地理教學生活化要求教師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加強書本知識同現實生活與實踐經驗的聯系,從“書中學”到“做中學”,讓學生感受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充分認識到生活離不開地理,從而產生地理學習的需要。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11B-0030-03
教育部于2014年3月頒布《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文件詮釋了深化發展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指出要將“研究制定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作為課程改革的關鍵領域和主要環節。可見,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出意味著課程改革迎來了新的發展時代。由此,如何調整課堂教學,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等問題,成為廣大中學地理教師重點思考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是中學地理素養教育的重要載體。鄉土地理資源是地理課程資源的“原始土壤”,蘊藏著大量的教學資源。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時期,本文將依托地理課堂教學,基于桂林市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探討利用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鄉土資源在地理核心素養培養中的作用
(一)地理核心素養的內涵
“地理素養”是一個人能夠從地理學的角度來觀察事物且運用地理學的技能來解決問題的內在涵養。而“地理核心素養”又是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是學習者通過地理學習后獲得的較為穩定且更能影響學習者適應時展、未來社會生活以及學習者終身發展的一種品質。林培英老師基于對高中地理學科屬性的共識,認為高中地理核心素養可以確定為“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四個方面。本文將圍繞這四方面的地理核心素養進行教學設計。
(二)鄉土資源在培養地理核心素養中的作用
所謂鄉土地理內容,包括本鄉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土壤植被、人們生產生活等的特征及其相互聯系。鄉土地理資源具有感知性、原創性、實踐性、綜合性等特點,這與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大致相符。此外,利用鄉土地理資源進行教學實踐,有利于學生更深入和透徹地掌握地理知識,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總結歸納、自我認識等多種能力,有利于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有助于學生對家鄉的深入了解,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提高學生建設家鄉的熱情,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地理熱情和地理素養。
二、利用鄉土資源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運用鄉土案例,培養人地協調觀
人地關系即有關人類及其各種社會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在湘教版地理必修 Ⅱ 中的“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一課,以桂林市的城市化過程為案例載體,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對“人地協調觀”在課堂教學中的培養方式進行探討(見表 1)。
【案例分析】本節課中運用鄉土地理教學案例創設問題情境進行探究式學習,并能夠使土地理案例和教學案例融會貫通,著重強調對學生人地協調觀等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本設計的意圖為:(1)利用桂林市不同時期的城市化資料進行對比,探討分析城市化過程中自然、人文地理環境的變化,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增強對家鄉的熱愛。(2)利用魯山水泥廠、蘇橋電廠、桂林市交通、居住和就業狀況等案例分析城市化過程帶來的弊端,培養學生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產生對家鄉環境問題的憂患意識。同時,利用臨桂新區和桂林到永福的交通方式變化的案例,使學生看到城市化發展的兩面性,培養學生用全面、辯證、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的意識。(3)結合教材中昆明市城市化案例,探討桂林市存在問題的改善措施,促使W生樹立正確的環境倫理觀、人地協調觀,培養學生為家鄉的可持續發展出謀劃策的責任感。
(二)使用鄉土圖表,提升綜合思維能力
地理綜合思維是從多角度、多層次的視角去分析、歸納和判斷復雜的地理事物和現象,剖析地理現象與本質的關系從而獲得相關結論的思維方法。地理圖表具有信息量大、覆蓋面廣、兼容性強等特點,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運用各類地理圖表,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識圖、繪圖、用圖技能,還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I 中“地形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一課,運用大量地理圖文并結合鄉土資源,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見表 2)。
【案例分析】本節課運用大量地理圖文資料,并使用鄉土地理資源,從身邊的地理事物入手,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本設計的意圖為:(1)讀桂林市鄉村、城市聚落圖掌握聚落的概念和分類,利用圖片的直觀性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2)運用案例培養學生的讀圖分析、創新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3)將教材中閱讀材料“半坡村落”換成“桂林史前洞穴聚落”,增進學生對家鄉發展的了解。(4)以“桂林市”為例作為擴展探究,使學生在熟悉的地理環境中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實現理論聯系實際。
(三)構建區域認知結構,培養區域認知能力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賦予了地理學綜合性和區域性的顯著特點。幫助學生建立認知結構是培養學生區域認知能力的根本。我們可以從區域具有整體性、差異性、開放性特征的角度出發,去構建綜合分析區域特征、區域地理差異、區域開放性等認知結構。此外,區域認知可下設“區域描述”“空間理解”“地方感”等不同層次水平的二級指標。因此,基于鄉土地理資源開發利用,有助于學生形成更好的感知度,能更全面地進行環境感知描述,理解區域內事物或現象的區別和聯系,易于激發學生地方歸屬感。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區域發展差異”中的“南方與北方”部分內容,就可以通過構建區域認知結構,結合鄉土地理,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能力。
在本節課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列表對比的形式對南方(以桂林市為例)和北方(以哈爾濱為例)的自然、經濟等方面的優勢、限制、面臨問題進行比較分析(見表 3)。
【案例分析】本環節采取以小見大的形式,利用鄉土案例幫助學生順利地通過最近發展區,并擴大最近發展區,實現知識遷移。(1)讓學生從總體上分析哈爾濱市與桂林市這兩座不同城市所代表的區域各自的自然和經濟發展特征,構建綜合分析區域特征的認知結構,體現整體性思想。(2)對比兩個區域的特征,提高學生對區域差異性的認識,培養學生問題分析、知識遷移的能力。(3)分析南北方的優劣勢及其發展方向,讓學生體驗區域評價和規劃,進一步認識到區域間的聯系性,并懂得區域間只有取長補短,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四)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地理實踐力
實踐性是地理課程的顯著特點。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積極開展具有鄉土特色的實踐活動,能夠使課程內容更豐富,使探索空間擴大化,有效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在教學中,對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 Ⅰ“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一節學習后,可以設計對桂林市貓兒山的野外考察實踐活動(見表 4)。
【案例分析】在地理教學中開展實踐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積極性。(1)積極開發身邊的地理教學資源,給學生創造體驗式的學習平臺,通過讓學生進行野外考察,讓學生參與、動手、觀察、記錄、思考、分析、發現、總結,全面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真正做到主動、探究學習,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2)通過實踐探究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真正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充分發揮學生個人的潛能,加強團隊合作,加深實踐體驗。(3)理論到實踐的知識遷移和運用加深學生的理解。
三、Y語
鄉土地理課程資源是高中地理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課程改革擴大了鄉土地理資源的開發利用空間。廣大中學地理教師應加強鄉土地理資源與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培養兩者間相互作用的效果,提出更多的利用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培養地理核心素養的有效方法。
【參考文獻】
[1]李麗.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的地理素養教育探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06
[2]鮑涵,崔天順,趙爽,李小敏.高中鄉土地理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以桂林市為例[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4(6)
[3]袁孝亭,王向東.中學地理素養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地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要求地理的學習有助于生活.傳統的地理教學以理論知識傳授為主,忽視實際生活的融合,學生只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識,卻不清楚地理現象的實際表現形式.在這樣的學習中,教師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同時缺乏學習和教學激情,學生掌握的地理知識并不能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喪失學習的本質意義.脫離實際的教學所教育出的學生,大多是缺乏創新精神的“書呆子”,難以實現學以致用.教育需要以面對社會為前提,以社會生活為標準,進行教育和教學課程改革.地理教學“生活化”是新課標改革的潮流所趨,有助于實現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有機融合,學生與書本的距離更近,學習興趣和熱情也會隨之增加.生活化的地理知識滲透,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通過實際的生活實踐活動,體現地理學習價值.另外,地理教學生活化有助于地理學科的社會地位提升.
二、加強地理教學的“生活化”的措施
首先,要強化“生活化”地理教學意識.在新課標要求下,教師和學生都要積極適應新的教學和學習理念,主動轉換學習思維,認識地理知識的學習要學以致用,實現“生活化”的地理教學,有助于學生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運用,還能促進學生思維和探索能力的培養.其次,積極開展課外教學活動.地理教學的課外拓展活動,主要是通過實踐,讓學生去觀察、感受并領悟大自然,通過一些野外的觀察活動、探索活動等,實現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鞏固和應用.某些教學模型的設計活動中,不僅訓練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學校還可以組織地理知識競賽,以此來實現學生地理知識的鞏固和強化,全面拓展學生思維和學習能力.最后,優化教學方式,實現地理知識的教學效率提升.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將傳統的地理教學方式進行優化,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地理知識在我們的生活中融合比較充分,教師要幫助學生去發現和探索生活中所蘊含的地理知識,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完善學生的地理知識結構,增強地理知識的理解,并提升地理知識的運用能力,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三、地理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方式
1.引進生活素材,培養理論與實際的結合意識,激發學習積極性
教育的根本是要回歸生活,真正實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知識博大精深,學生們對理論知識理解困難,需要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就要從生活中進行素材引進,將抽象化的理論知識貫穿生活素材,使學生看得更清楚,理解更透徹.例如講解南北半球氣旋、反氣旋時,學生對“鋒面氣旋”這一理論并不了解,理解全球現象更加困難,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漩渦現象的旋轉方向,例如浴缸、馬桶等,回到課堂中,教師利用實驗驗證這些現象并加以解釋,讓學生理解地轉偏向力作用現象,逐步將學生引入南北半球的氣旋和反氣旋現象的氣流運動學習中,學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相關知識.實際生活經驗是理論知識的體現,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夠,需要教師從實際生活中進行啟發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自主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師講解有關世界的氣候時,對于天氣與氣候的區別并不是很清楚,氣候形成的原因也不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從關注天氣預報開始了解,結合當地的實際天氣狀態,逐漸引入教學內容.
2.生活化情景和問題創設,促進多向交流
教材內容的生活化,以情景展現,可以充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從學生的興趣點展開教學可以有效促進教學效果提升.通常地理教學中,生活化的情景創設主要是利用實際的社會事件實現課堂導入,保證情景的創設有貼近感,學生會自覺地將個人狀態與社會狀態進行聯系,加強認識和了解.例如“常見天氣系統”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我國天氣相關的數據統計結合最近幾年的氣象狀態進行實際的分析,如干旱、沙塵暴、洪澇、臺風等.2014年,“威馬遜”臺風引發華南南部地區的狂風暴雨,海南臺風侵襲,造成人員傷亡;河南遭遇了63年來最嚴重的干旱,近萬畝玉米絕收;廣西部分地區出現嚴重旱情,高溫少雨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案例進行教材內容的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