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21 14:36: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區域經濟模式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前言:區域經濟合作是推進我國經濟模式發展、產業機構合理布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基于當前我國的經濟背景,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還存在許多問題,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機會與挑戰。
一、我國區域經濟合作的趨勢
(一)有堅實的區域經濟合作載體
通過各地區經濟開發區的設立,我國的改革開放程度不斷加深,現代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經濟水平飛速提高,另外,區域經濟的合作,對我國勞動人口的就業問題也有所解決,成為我國土地集約利用合理的典型案例。2011年,我國出臺了有關山東半島、浙江、廣東以及河北等沿海地區的區域經濟規劃,實現了我國里海岸線的區域經濟全覆蓋,至此,我國沿海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形成了較為完整、系統的體系。各種經濟帶、經濟區的形成,使我國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都實現了最大效率的利用[1]。隨著區域經濟合作程度的不斷加深,行政區域的界限必將會被打破,將實現各個地區經濟、人文、政治力量的充分聚攏,為區域的經濟合作提供發展平臺。
(二)區域經濟合作的成本不斷降低
區域合作的范圍是由合作的成本和收益決定的,伴隨我國財政收入的不斷提高,區域政府對區域間環境、基礎設施、社會政治、市場的一體化發展越來越重視,在這些方面的資金投入不斷加強,可以使區域間的交易、運輸成本大大降低,從而降低整個區域合作的成本,實現區域經濟合作利益的最大化。
(三)區域經濟合作的收益不斷增加
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難免出現合作雙方因為利益沖突在區域的經濟方面產生差異化,對區域經濟的發展造成阻礙。但是,在整個區域經濟合作中,政府的主導作用較為突出,可以運用宏觀調控手段調節區域內部因經濟利益產生的糾紛。因此,政府在區域經濟合作過程中必須要看清自己的位置,制定一系列的區域合作規則,打破市場壁壘,保證區域內部的資金、人才、產品的正常流通。在此基礎之上,建立完善的利益機制,在水電、環境等方面實行利益補償機制,起到調節區域內部利益分配的作用,避免區域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成本過高的弊端。另外,各個區域的政府部門要根據地區原有的資源和供需程度,科學合理的選擇區域內的主要經濟支柱產業,實現區域功能的互補。在稅收方面,需要政府進一步宏觀調整,以推動區域間的整體性發展。
(四)區域經濟合作的空間資源有所提升
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要求我國對區域市場要進行全新的整合,積極的加入到經濟一體化的建設中去,建立全方位的區域經濟合作體系。
東北地區的經濟合作發揮了其重要的地理優勢、產業優勢、自然與人文優勢,與俄羅斯和朝鮮地區的貿易合作不斷增加,逐步建設了以現代產業、交易物流、旅游觀光為中心的區域經濟合作體系。在西北地區的區域經濟合作中,新疆的作用極為重要,作為向西開放的門戶,將中國與中亞地區緊密聯系在一起,促進了西北地區經濟的發展。在云南、廣西等西南地區,區域經濟合作的范圍不斷擴展到東南亞地區,加速了次區域經濟合作的進程,實現了多方的共同發展。在東南地區的珠江三角洲地區,與港澳地區的經濟交流、發展也日益鞏固[2]。
通過國家和政府的一系列干預措施,我國與國外的區域合作也不斷增加,有利于我國的區域經濟合作發展水平提高和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
二、我國區域經濟合作的發展模式
首先,從主體上分,發展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導型和企業主導型;第二,從合作結構看,分為產權型合作、松散型合作和聯盟型合作三種發展模式;第三,從合作的空間結構上分,主要包括圈層合作和軸帶合作兩種模式;最后,從服務的核心內容上看,主要分為貿易型合作和品牌服務型合作;第四,在合作雙方的關系上看,發展模式主要有:優勢互補型合作、產品互補型合作和資源互補型合作。綜合所有方面,對我國區域經濟合作的方式進行如下劃分:綜合性行業合作模式、單一性行業合作模式、多元化全面合作模式[3]。
三、我國在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區域市場發展不平衡
市場發展程度的差異性對我國的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產生了許多消極影響,不平衡的市場發展狀況導致區域間的經濟矛盾日益突出。
(二)政府影響力過強
在區域經濟合作發展過程中,政府的職能作用有一定的強制力,導致區域合作的方式與內容難以拓展。政府在區域建設過程中,過多的考慮眼前利益,為了完成硬性指標,只是一味的追求政績,區域間的市場流動出現嚴重停滯,致使區域間對市場進行割據,對資源強行占有的現象不斷出現,失去了區域間經濟合作的原本目的與意義。
(三)區域經濟合作的協調機制不完善
不完善的區域經濟合作協調機制會導致區域合作在發展過程中發揮不了其原有的作用。著眼于當今的區域經濟發展趨勢,建立完善的協調組織制度迫在眉睫,要開設權利凌駕于區域政府的協調機構,并使其直接與中央政府對話,對區域內的經濟狀況進行協調處理。
四、針對我國在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中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完善市場體系
市場體系的形成不能單單依靠市場的外部建設,更要有完備的市場機制和良好的市場環境。中國市場在區域經濟合作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市場混亂無序的情況,中央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將積極采用宏觀調控的手段,營造出競爭力良好的市場環境,制定一系列的市場規則和產業守則,整頓區域內市場競爭環境,使得市場機制在區域經濟合作發展中能夠發揮其重要的積極作用。
(二)優化產業結構
通過產業結構不斷地優化升級,使生產要素在區域范圍內進行合理流動,進而推動區域間的合作。想要實現區域經濟合作的產業結構優化,就要發展大型的跨地區企業,提高產業區域內部的經濟合作水平,實現區域內企業的信息化發展,對相關產業布局作出合理調整,與此同時,還要不斷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對資源的高效利用率,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
(三)健全推進機制
首先,建立與完善區域間的合作協調機制,能夠有效地解決合
作區域雙方的各類經濟矛盾,促進區域經濟的健康發展。還可以減少貿易過程中的摩擦,進一步實現區域市場的一體化[4]。第一,建立協調機構,由高層部門及人員進行負責,主要研究并制定能夠推進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有效政策,對區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予以決定性的意見;第二,可由專家學者建設協會機構,對區域內的經濟、市場等情況進行分析,為區域合作提供信息交流的平臺;第三,企業間的合作會議,區域內部的企業可定期召開相關會議,這樣可以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方向及時調整,對產品的宣傳與銷售進行探討,有利于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入。
其次,為了確保各地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積極性,要建立有效地評價激勵體制,讓想要開展區域經濟合作的地區能夠爭取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促進區域經濟合作的利益積極性,政府制定評價激勵標準,對優秀發展區域或企業進行表彰,從而推進區域經濟合作的不斷發展。
最后,約束和監督機制是區域經濟合作合法運行的保障。想要保證區域經濟合理、合法的規范運行,就要建立嚴格、全面的約束和監督機制,針對區域內的不法行為進行嚴厲打擊,保證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轉變政府職能
政府是區域經濟合作的主導者,要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制定與之相匹配的幫扶政策,推動區域經濟的不斷發展,構建區域在市場的基礎上獲取經濟利益的良性發展格局。政府的職能轉變要從微觀管理轉為宏觀操控,將直接管理轉變為間接管理,用經濟手段替代政治手段,逐漸弱化政府的主導者形象,消除地方保護主義觀念,真正實現政企分開。
(五)構建利益分享機制
區域內部會不可避免的出現發展不平衡的狀態,區域的中心地區往往經濟發展水平過高,而區域邊緣地帶的經濟實力不能得到全面提升,產生經濟失重的兩極分化狀況。利益分享機制的構建,有利于區域內部成員達成利益共識,實現利益與風險共同承擔的意識,在合作過程中進行優勢互補,推進合作的深入。
(六)樹立生態意識
為了積極落實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把我國將設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區域內部必須樹立正確的生態環保意識,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尤其要重視對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能源礦產等不可再生資源的保護,建設可持續性的區域經濟合作。
結論:
區域經濟合作在我國的發展,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現代化的推進提供了強大的助力,了解區域經濟合作的模式與發展趨勢,能夠保證我國區域的統籌發展,有利于提升我國的總體經濟實力。
參考文獻:
[1]車冰清,朱傳耿.中國區域經濟合作研究分析[J].學習與實踐,2008,02:19-25.
京張生態經濟系統的特征
生態性。生態性是指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尊重、保護和利用現有的自然資源,培育新的自然資源,創造一個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相互補充,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發展模式。京張生態經濟系統在其發展過程中,既要加速發展提高本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同時更要注意本區域的生態功能,特別是張家口對北京的生態功能更為重要。
層次性。任何較為復雜的系統都有一定的層次結構,其中低一級的要素是它所屬的高一級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研究京張生態經濟系統時,首先,應搞清它的系統等級,明確在哪個層次上研究該系統。其次,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根據系統的實際情況把系統分為若干個層次,然后把系統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和各種因素聯系起來,考察系統的整體結構和功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明確層次間的任務、職責和權利范圍,使各層次能夠有機地協調起來。
整體性。京張生態經濟社會系統是由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耦合形成的復合系統,但它不等于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內各子系統或要素的簡單線性和,它具有不同于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的特殊結構、功能和運動規律。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有著緊密的聯系,它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最高級階段,必須從整體出發,從組成系統的各要素間的相互關系中探求系統整體的本質和規律,把握住系統的整體效應。
開放性。京張生態經濟系統并不是一個封閉的、孤立的系統,而是一個開放型的耗散結構系統。系統內部各子系統間協同配合,同時系統與其環境之間不斷進行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
目標性。所謂目標性,是指系統在一定的環境下,必須具有達到最優狀態的特性,它貫穿于系統發展的全過程,并集中體現了系統發展的總傾向和趨勢。研究京張生態經濟社會系統具有明確的目標性,那就是既要保持京張區域生態環境,同時也要京張能實行可持續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的經濟發展水平,促進社會和諧的發展,尤其是張家口地區的發展更為緊迫。
地域性。不同的區域具有不同的自然資源、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京張生態經濟系統在發展過程中,既要注意區域之間的相互聯系,同時要重視彼此之間的差異性,在不同的地域范圍內,滿足生態經濟發展所需的基礎條件就存在地域差異性,因此在構建生態經濟系統時,要注意區域的差異性,發揮地域優勢打造地域特色品牌。
京張生態經濟系統的矛盾分析
在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的矛盾逐漸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從系統論的角度來看,京張區域發展過程所表現出來的生態經濟問題,從根本上是由于生態經濟系統內部的兩大子系統—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在相互獨立的發展過程中,破壞了原有的穩定狀態,從而又無法通過內部的自我組織和反饋機制使系統得以恢復所致。
經濟系統中的經濟增長對生態系統中的自然資源的需求是無限的,而生態系統所能提供的需求量是有限的,當這種有限供給與無限需求不協調時必然產生矛盾。矛盾的激烈程度主要是由經濟系統中的經濟增長所選取的方式來決定的。當經濟增長所選取的增長方式違背生態系統的自身平衡時,必然導致生態系統的退化,具體表現為土地沙漠化、草地退化、水資源減少等,從而進一步阻礙經濟系統的發展。因此,京張生態經濟系統要想協調發展,首先是要解決自身系統內部存在的問題,其次要考慮自身系統與外部因素之間的聯系。要解決這些生態經濟問題,就要將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二者進行耦合,按照區域可持續發展理念,構建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協調發展的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并不斷優化其結構和功能,使系統在新的條件下達到新的平衡,從而實現京張生態經濟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京張生態經濟系統建設模式
(一)理論基礎:系統耦合
任繼周院士于上世紀90年代初提出了系統耦合的通俗概念:兩個或兩個以上性質相近似的生態系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結合成為一個新的、高一級的結構—功能體,這就是系統耦合。后來的研究則將系統耦合的概念更加理論化和科學化,并將其概括為:系統耦合是指 2 個或 2 個以上的具有同質耦合鍵(性質相似)的系統,在一定的條件下,通過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超循環,形成新的高級系統:耦合系統的系統進化過程。由于耦合系統較之單個的子系統具有更為復雜的內部組織和更為合理的結構,因此,系統耦合可以強化系統的整體功能,放大系統的整體效益,從而顯著提高系統的生產水平。
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組成的巨系統—生態經濟系統,是生態環境系統和社會經濟系統的耦合系統。生態經濟系統的再生產過程是社會經濟系統的再生產和自然生產系統的再生產相耦合的過程。生態系統是遵循自然再生產過程,對經濟系統具有一定的承載極限,不同的生態系統具有不同的承載閾值,分析生態系統對人類活動和經濟利用的敏感性、適應性,有助于閾值的確定。經濟系統主要是人類為了滿足自身發展需求而對生態系統進行干預的一種生產方式。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干預,主要是為了獲得經濟生產所需的各種物質和能量。這種干預往往會導致生態系統和經濟系統之間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關鍵在于能否使生態系統的反饋機制與經濟系統的反饋機制耦合為一個機制,形成一個完整的耦合系統,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二)建設模式:協調發展
第一,體現了以人為本謀發展的理念,實現區域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以人為本,作為一種社會思潮和價值觀念,古已有之。古代思想家早就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天地之間,莫貴于人”,強調要利民、裕民、養民、惠民。為誰發展、靠誰發展、發展成果如何分配,這是協調發展必須回答和解決的基本問題。京張區域由于歷史社會等原因,使得雙方經濟發展、社會文明等之間的差距有不斷擴大的趨勢,要明確縮小彼此之間的差距,構建和諧的社會發展模式,使京張區域不同地區之間的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務,享有大體相當的生活水平,實現區域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第二,體現了尊重自然規律謀發展的理念,實現區域產業優勢的互補化。協調發展是京張區域根據各自的產業優勢,選擇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進行發展,同時彼此雙方根據對方需求進行產業優勢互補,形成合理的區域分工和產業互補效應。京張區域之間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差異較大,特別是張家口地區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并不適合大規模地集聚經濟和大規模地推進工業化和城鎮化。因此,京張區域中,某些地區要發展經濟、集聚人口的功能,支撐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有些地區要承擔保護生態環境的功能,對于這些區域,“發展”的含義主要不是做大經濟總量,而是保護好自然生態。這樣,才能既遵循經濟規律,也遵循自然規律,實現既快又好的發展。
第三,體現了長遠戰略思維,實現區域經濟市場的一體化。協調發展既重視當代協調同時更重視未來彼此雙方之間的協調發展,京張區域在其發展過程中,既有近憂也有遠慮,樹立長期的合作發展戰略,既廢除地方保護主義,徹底打破地區間的市場分割和封鎖,按照市場發育的內在要求,逐步構建跨區域的規則統一、機制健全、價格合理的一體化市場。
京張生態經濟系統建設戰略
(一)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京張生態經濟系統在協調發展過程中要涉及方方面面,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面對如此龐大的系統,只有在雙方地方政府甚至是更高層次的政府的主導作用下才能完成。雖然,市場對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力,市場機制以利益為導向,促使生產要素流向效益高的區域,提高了區域的發展水平,但是,也正是由于市場將生產要素推向了效益高的區域,從而限制了落后地區的發展,無力克服區域發展的不平衡。因此,為了避免引起“馬太效應”,政府應采取必要的手段調控地方經濟的發展,通過合理分配國民收入,維護區域之間的利益關系,重點解決市場解決不了的問題,為區域協調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地方政府在區域經濟協調中要力避角色混亂,力避越位、缺位、錯位,力避過多包攬經濟資源,弱化社會責任。因此,京張區域應關注自身在宏觀調控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方式,竭誠為區域發展構建良好的符合本區域的政策,并充分發揮其作用。
(二)通過立法的形式保障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京張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差距拉大、分工協作不夠協調、出現“問題區域”等不可避免,這需要雙方政府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以監測區域經濟的發展變化,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實現宏觀效益的最大化。政府在調控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要想避免出現隨著領導的更換而出現政策的變更,就應該通過立法使得相關政策能連續性和長期性地執行下去,特別是涉及到區域經濟發展的長期政策更要通過立法保護以便能繼續發揮作用,促進區域的協調發展。
(三)確立科學的生態分區并構建區域生態環境體系
生態分區是為了京張整個區域更好地協調發展,特別是張家口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矛盾已經成為影響這一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京張區域發展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各自區域在整個區域所處的戰略地位,形成分工合理,彼此互助,協調發展的格局。為了京張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按照生態管護區、生態控制區、生態重建區、生態協調區進行分區,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的管理,構建區域生態環境體系,形成多層次、多功能、立體化、復合型、網絡式的區域生態系統,實現京張區域發展與生態建設保護的動態平衡,形成城鄉生態安全格局。其次,在區域發展過程中要避免只重視保護生態環境而輕視當地居民經濟發展的思維,要形成既要保護生態環境、同時也要促進地方經濟快速發展的良好互動的局面。
(四)樹立低碳思維并發展低碳經濟
低碳經濟已經成為當今時展的主旋律,京張區域要樹立低碳思維,發展低碳經濟,促進區域的可持續協調發展。低碳經濟的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新、產業結構和制度創新以及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目標是減緩氣候變化、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摒棄只關注諸如建筑節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層面的具體技術問題,而忽視“體”的層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理論的負面影響,城鄉空間布局、國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費等。因此,創新思維、改變觀念,堅持體用結合,從全局觀、系統論的角度出發,才能正確認識并加快低碳經濟發展。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人類向往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文明,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實行區域的協調發展。
(五)大力發展山區特色優勢產業
京張區域經濟差異性隨著社會的發展具有逐漸擴大的趨勢,特別是張家口山區居民的經濟狀況更是落后。這種差異性的拉大不僅影響京張區域的可持續發展,而且還影響京張區域的穩定性。因此,在京張區域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這一地區的發展,想法設法地促進落后地區的發展。加快欠發達地區交通、水利、能源、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優先發展教育,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提高欠發達地區創業創新能力。積極推進“小縣大城”戰略,促進人口“內聚外遷”,加快生態城鎮建設。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游,積極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農家樂、森林旅游和農村服務業,拓展農村非農就業空間。拓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致富門路。
參考文獻: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發展模式,它的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是全球生態、經濟、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的高度。目前,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同時,節能減排在區域經濟發展與轉型中越來越受到重視,經濟開發要以保護自然生態為前提,區域發展要以環境的可容量為基礎。因此,根據區域實際,探索具有區域特色的低碳經濟發展路徑,對于推動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構建區域低碳經濟模式的本質要求
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各個國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減排目標,在節能減排過程中,區域行動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結構、資源稟賦、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結構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各區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顯示出不同的區域特點,基于區域層面來探索低碳經濟發展路徑至關重要。
我國正處在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關鍵時期,受我國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的制約,發展低碳經濟必須結合區域情況,改變經濟增長結構,減少經濟增長對能源消耗的依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促進區域經濟持續高效發展。低碳經濟的發展依賴于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的調整、低碳技術創新的支撐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的扶持。要實現低碳經濟在區域中的發展,必須要做到:以科學合理的規劃為指導,加強相應立法工作;發展低碳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大節能減排力度,引導企業進行低碳技術創新,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改善能源結構,提升固碳、減碳能力,加快區域經濟向低碳模式轉變。
二、區域低碳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仍不理想
區域經濟中仍存在一產過重、二產脆弱、三產滯后現象,目前,我國正處于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化工業主導階段,能源消耗處于上升期,碳排放強度高。高能耗的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業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產業和服務業比重偏低。其中,電力熱力、金屬、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屬行業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業。
從區域情況來看,東北地區是我國最主要的重工業基地,東北重工業幾乎占全國的一半以上,該地區的煤炭、石油的大規模開采也是其重工業發展的基礎。中部地區工業化是為了適應東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對能源、鋼鐵等基礎原材料的需求,國家進一步加強了中部地帶的資源開發和基礎產業的發展,中國生產力布局主要集中在東中部兩塊地區,沿海地區在加強能源、鋼鐵、石油化工、機械制造、汽車、造船等重工業的同時,大力發展了電子、家電、通信等新的工業部門和行業,在出口工業品的生產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把能源、原材料建設的重點放到中部,并積極做好進一步開發西部地帶的準備。中部地區作為東部沿海地區經濟腹地的屬性和以高能耗為主的產業結構特征導致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對較高,是節能減排的重點區域之一。
(二)能源利用效率低
當前,我國能源資源結構表現為“富煤、缺油、少氣”,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費難以改變。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高,致使經濟發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顯。
由于我國各區域之間的資源分布、經濟發展不均衡,各地區碳排放的差異較大。降低單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強度,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能源強度的變化直接影響該地區二氧化碳的排放。從能源消費強度來看,我國不同省區能源強度差異較大。能源強度排在前三位的均處于西部地區,分別是寧夏、貴州和青海;能源強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較高的則分別是北京、浙江、廣東省均處于東部地區。由此可以看出,經濟發展水平越高的地區,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費強度越低,同時單位GDP碳排放量越小。因此,能源強度較高的地區應該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關注能源的利用效率問題,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技術的應用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減緩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技術創新步伐緩慢
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經濟由“高碳”向“低碳”轉變的最大制約,是整體科技水平落后、技術研發能力有限。我國東部地區基礎創新實力雄厚,科技、人才資源較有優勢,而其他三個地區與東部相比創新能力較弱。重點是能源開發利用,第二產業等領域技術更新緩慢,產能落后,使得整個產業體系薄弱,加上傳統落后工藝在重點行業領域比重較高,落后工藝技術的大量存在和先進技術的嚴重缺失,使得未來幾十年內,基礎建設以及工業生產將維持高排放的特點,這也加大了減排壓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實現成本,因此,發展低碳經濟對技術創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確的要求。
(四)政策法規尚不完善
《可再生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煤炭法》、《電力法》、《節約能源法》、《清潔生產促進法》等一系列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與低碳經濟需要的法律法規的出臺保證了低碳經濟發展的法制環境,但是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法律體系并不完善,同時現有的立法規定不夠詳細,缺乏足夠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執行鏈條過長,執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導致執行效果不佳。
三、區域低碳經濟發展的路徑與策略
(一)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低碳產業體系
第一,發展低碳農業,轉變發展方式,走有機、生態、高效農業的新路子。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大幅度地減少化肥和農藥使用量,充分利用農業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優化區域布局,提高農業產業化水平,建設專業化、規模化、有特色的農產品生產基地。
第二,促進工業低碳化,根據區域發展實際,發展特色產業集群,打造并拉長產業鏈,加快構造節能環保型產業體系。東部地區應側重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運用新興技術進行傳統產業改造,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不斷降低經濟發展的能耗水平,切實推進低碳經濟發展。電力、熱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屬冶煉、非金屬制造等重工業行業要重點治理,限制高碳產業準入,積極發展低碳產業。
第三,積極發展服務業。通過服務業的發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動國內多數欠發達地區實現城市經濟跨越式發展。從不同側面去分析,低碳經濟既是產業機構優化升級的要求,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標準。通過服務業的戰略發展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思路,也可以從一定層面緩解了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工業化前期工業增長與排放正相關的矛盾。
第四,構建低碳產業體系。低碳產業體系包括火電減排、新能源汽車、節能建筑、工業節能與減排、循環經濟、資源回收、環保設備、節能材料等等。
(二)推進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一,源頭控制。推進節能減排重要的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應結構,減少煤炭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大力發展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從源頭上解決能源環境問題。在消費前對煤炭進行低碳化和無碳化處理,減少燃燒過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過程控制。即在生產消費過程中,利用一系列技術手段,如引進先進技術、更新和改造落后生產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達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獲、封存和積極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開發以降低大氣中碳含量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術,以及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等。同時,還要大量植樹造林,增加碳匯。
(三)加快低碳技術創新
技術創新是低碳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能否順利實現低碳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低碳技術創新。
低碳技術創新的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技術引進;二是自主研發。技術研發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術,清潔能源技術,特別是其中的核心和關鍵技術,都需要很長的研發周期。因此,技術轉讓是目前發展低碳產業更適宜的方式。目前,國際社會為促進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研究、開發、示范推廣而訂立了國際技術協議,通過促進技術進步或者實施技術管制和激勵,達到溫室氣體減排的最終目標。各區域應立足自身情況,積極引進各種關鍵低碳技術,如大力創新用煤工藝、采用潔凈煤技術,具體包括加大清潔開采及原煤入洗比重,減少原煤輸出和直接燃燒;加快煤炭高效轉化技術開發,如煤基多聯產、先進燃燒、低碳產品合成等技術,降低煤炭消費強度,減少轉化過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大煤炭及煤基產品消費環節污染物排放控制與治理技術的研發,如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儲存,實現煤炭及煤基產品的清潔化利用;加快發展煤炭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處理和利用、煤層氣的開發及利用等技術。
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應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增強區域自主創新能力,建立低碳技術研發中心,從根本上改變低碳技術落后的現狀。
(四)制定完善的低碳經濟發展政策
為保障低碳經濟在產業結構調整、能源利用以及技術創新上的實現,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撐。
在產業結構調整上,制定專項規劃,提出低碳經濟的統計和考核指標,制定重點行業和部門的低碳發展規劃,限制高碳產業準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加快淘汰落后生產能力。
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強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內的各種法律法規的實施,同時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總體規劃及風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專項規劃,完善“配額制”和“固定電價”等相關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狀況,加強可再生能源的供應。
在技術創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術引進政策,同時政府應在財政稅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對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研發和設備生產等給予稅收優惠支持,進一步完善投資環境,鼓勵企業走低碳發展之路。利用財政轉移支付、減免稅收等有效手段加強技術研發平臺建設,促進具有低碳經濟特征的前沿技術的研發與創新,搶占科技制高點,在節能和清潔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潔汽車等低碳技術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促進具有低碳經濟特征的新興產業群的發展,并成為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四、結論
發展低碳經濟是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必然選擇。發展低碳經濟,主要是結合區域特色和發展戰略,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規和各行業規范與標準,加快低碳技術創新,積極運用低碳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優化產業結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應積極開展區域低碳經濟建設,以保證區域經濟整體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桂文.縣域低碳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和路徑選擇[J].中國農學通報,2010(14).
2、張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國:地位、挑戰與戰略[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3).
3、付允等.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8(3).
4、莊貴陽.中國經濟低碳發展的途徑與潛力分析[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5(3).
適宜發展循環經濟的區域和目前不適合發展循環經濟的區域可以利用這種區域發展差異實行優勢互補。這正是中國的大國優勢為循環經濟在中國的實施提供的天然稟賦。中國的發展現狀是必須發展經濟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時也不能過度破壞現有的生態系統,影響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經濟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運行的具有整體、協同、循環、自生功能的復合生態經濟。在考慮區域發展非均衡性的基礎之上發展循環經濟是實現市場規律與生態規律同構,在增進財富的同時實現生態文明的一種適合我國國情的新型發展模式。
一、區域發展的非均衡性是發展循環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
區域發展水平上的差異,雖然意味著一些區域發展水平的相對落后,但是不同區域因地制宜發展循環經濟使得各個區域能夠健康,持續的發展,那么國民經濟發展在增長的持續性方面可以獲得不同區域持續發展的先后推動。一些區域經濟發達,工業體系完備,可以實行循環經濟,其雄厚的經濟實力為發展循環經濟所必需的清潔技術的創新研發提供了必要的物質保證。農業地區和一些欠發達地區現階段不具備發展循環經濟的條件,可以研究嘗試農業的循環型生產模式,或者一些小循環。先行發展循環經濟的區域其經驗和模式為那些現階段暫時還不適合全方位推行循環經濟的區域利用其后發優勢借鑒運用其他區域的成功經驗提供了參考,全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設節約型的社會才有可能實現。
發展循環經濟進行區域劃分首先應該按照國家“十五”和“十一五”國民經濟發展規劃所確立的“四大板塊”分類指導、協調發展的精神將區域劃分為四大塊:東北區、東部區、中部區和西部區。考慮到循環經濟的發展還要受資源種類和豐度,環境承載力,經濟技術水平,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的影響,因此可以將東北區進一步劃分為東北經濟區,包括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東部區進一步劃分為北部沿海區,東都沿海區和南部沿海區,北部沿海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東部沿海區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南部沿海區包括福建,廣東,海南。中部區進一步劃分為黃河中游區和長江中游區,黃河中游區包括陜西,山西,河南,內蒙。長江中游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西部區劃分為西南區和西北區。西南區包括云南,貴州,四川和重慶,廣西。西北區包括甘肅,青海,寧夏,,新疆。
二、基于區域發展非均衡性發展循環經濟有助于克服傳統區域經濟研究中的“重富”傳統,促進區域間和諧發展
在傳統的區域發展理論中,相當一部分忽略了弱勢區域或弱勢產業。不論是杜能農業區位理論還是區域增長極理論都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城市和工業,農業和農業部門屬于從屬的地位。繆爾達爾的因果關系理論,弗里曼和克魯格曼的中心-理論以及赫希曼的極化-涓滴效應學說都強調了區域經濟的不平衡規律,忽略了不發達地區、農業等弱勢群體的發展問題。中央政府的政策無論是建國初期的“以農補工”政策,還是90年代至21世紀初的“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政策,這些政策關注的焦點都是區域經濟的增長特別是發達區域經濟的增長。這樣的結果使得一方面落后區域及農業等弱勢產業的發展問題逐漸被邊緣化,區域差異日益擴大。另一方面這樣的結果加劇了區域發展與生態系統惡化的矛盾,資源生態系統制約了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那么在正視我國目前區域發展非均衡性現狀基礎之上發展循環經濟可以在一個區域內部實現物質和能量的平衡,通過市場作用使循環經濟的參與者都能從代謝和共生的循環產業鏈條中獲得利益。循環經濟系統具有層次性:第一層次是企業內的物質循環――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典型企業;第二層次是企業之間的物質循環――符合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生態工業園(農業)園區;第三層次是整個國家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物質與能量的循環。由于制度和技術方面的限制,目前我國學者對循環經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層次和第二層次中的小區域模式。小區域模式是在一個封閉的經濟體內,實施封閉的循環。比如說在大型企業內部或者工業園區這種封閉式的循環比較常見,但是小區域模式對技術要求較高,會增加生態成本。只研究小區域模式循環經難以真正實施。在考慮不同區域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經濟發展水平,歷史文化習俗等因素存在差異的前提下,探討發展循環經濟的理論,既可以兼顧小區域模式,又有助于向第三層次循環經濟過渡,實現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的物質與能量的交換和平衡。劃分不同區域發展循環經濟有利于對不同區域的具體情況進行具體的理論分析。對于一些以農業為主或者經濟不發達的落后區域,研究循環經濟的發展戰略有助于克服傳統區域研究中的“重富”傳統,改變我國區域研究中落后區域被邊緣化的現狀。發展循環經濟絕非發達地區的專利,經濟學研究的終極目標應該是人類的幸福,而非簡單的GDP的增長,生態環境是人類幸福與社會和諧的重要源泉,當物質財富的積累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幸福和GDP就不相關了。
三、實施循環經濟發展戰略有助于實現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
外部性的概念最早由英國劍橋大學的馬歇爾于1890年提出。庇古發展了馬歇爾的外部經濟理論,因此外部性理論也稱庇古理論。外部性是相對于市場而言的。如果一個經濟主體的行為對另一經濟主體的福利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沒有從貨幣或市場交易中反映出來,就會出現外部性。外部性分為外部經濟性(正外部性)和外部不經濟性(負外部性)。區域之間由于發展要素在空間上的不均勻分布,導致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均衡,促進了生產要素的流動,區域之間的經濟增長相互影響也會產生“外部性問題”,區域發展到一定階段受有限資源的制約,區域之間就會出現帕累托不最優,無效率和不公平問題,在不同區域之間實施循環經濟經濟發展戰略有助于提高社會福利和推進區域公平,最終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區域之間的要素流動更趨于頻繁。循環經濟模式的建立可以減少區域之間的惡性競爭,內化區域之間的交易成本以及克服區域之間的負外部效應,尤其是可以阻止負外部性以乘數效應進行擴散,這些優勢在生態工業園區上得到體現。生態工業園區是由共生企業群組成的,是根據循環經濟的理念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而設計建立的一種新型組織形態。其目標是按照生態學的原理組織生產,使園區內上游企業產生的副產品或廢棄物成為下游企業的生產原材料,通過廢物交換,循環利用及清潔生產等手段,達到最終實現園區內的污染物“零排放”的目的。在生態工業園中利益是連接各方關系的紐帶,對上游企業而言,是將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棄物經過一定的工藝處理為下游企業所需的原材料,提供給下游企業使用。但由于上游企業加工處理廢棄物的過程需要消耗能源,也可能需要新增設備或技術投資,其直接經濟效益通常要低于投資成本,甚至遠低于投資成本。因此其向下游企業提供的原材料價格往往偏高,如果不能將原材料降下來,下游企業很可能通過其他的供應渠道購買更廉價的原材料。這樣循環鏈條就會斷裂。即使是被奉為圭臬的丹麥卡倫堡工業園區目前也受到這種利益關系的困擾。在同一個區域內交通成本并不高可以借助“綠色網絡”的力量,降低上游企業提供的原材料價格。
非均衡性基礎之上發展循環經濟有助于消除區域之間的負外部效應,通過市場競爭,限制或取消那些污染嚴重,資源消耗高的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完善法規標準把“問責制”和利益掛鉤,把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環境保護的成果作為考察領導干部的一項重要依據,迫使區域內的各個經濟主體充分利用資源,消除負外部性,實現區域內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參考文獻:
一、區域經濟發展模式的含義及分類
所謂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就是對一定區域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經濟發展特征、經濟發展過程及其內在機理的高度概括。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從不同的角度劃分可分出眾多的類型。本文主要從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政府、市場及資本三個因素來進行分析和研究。
從政府管理和經濟運行之間的關系角度來分類,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可分成計劃經濟型、政府主導市場型和自由市場型。我國在建國后的很長一段時期內,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模式就是計劃經濟型。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從經濟領域中逐步退出。政府對經濟不再是過去的行政式的絕對控制,但目前在經濟生活中仍起著多方面的作用和影響,仍在扮演領導者和指揮者的角色。因此,目前中國絕大部分區域經濟發展模式便屬于政府主導市場型。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接軌和趨同,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將會逐步讓位于市場,從而使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最終轉變為自由市場型或市場主導型。
從資本的所有權來分類。區域經濟發展模式可分為公有資本推動型、民營資本推動型和外來資本推動型等。其中,公有資本推動型的發展模式已經并將逐漸減少,但目前在我國的經濟生活中仍具有重大的影響。而民營資本推動型和外來資本推動型的發展模式,由于我國的改革開放和中央政府對個體、私營、外資等經濟成分的放松放活而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其典型模式有民營資本推動的溫州模式、外資推動的珠江模式等等。
二、三大成功模式的發展歷史及其特點
(一)蘇南模式:政府推動型+公有資本推動型
蘇南模式在形成發展的過程中,政府出面組織土地、資本和勞動力等生產資料,指派所謂的能人來擔任企業負責人,并出資辦企業。政府具有生產者和投資者等多重的職能和角色。所以蘇南模式屬于政府主導型和公有資本推動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在蘇南模式形成的時期,蘇南的經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然而,蘇南模式在政府推動下取得的經濟輝煌的背后也深藏著以下一些嚴重的問題:
政府不甚合理的集體所有制偏好造成經濟成分的單一和市場發育的滯后。蘇南模式下的企業主要為單一的政府支持興辦的集體所有制的鄉鎮企業,個體、私營等民營經濟受到地方政府不公正的待遇甚至壓制,結果造成區域經濟成分單一,抗風險能力差。而且由于經濟的主體是不完全充分參與市場競爭的鄉鎮企業,又造成區域內市場及市場機制發育滯后。
政府片面的政績取向。盡管蘇南地區在20多年的時間內一直保持了兩位數的GDP增長率。但城鎮與農民人均收入以及就業率的增長速度要遠落后于GDP的增長速度。蘇南地區的地方政府更專注于GDP的增長,而不是更專注于關系民生的人均收入和就業機會的增加。
政府對經濟的超強干預導致嚴重的平均主義和官員腐敗。地方政府將企業生產經營的部分利潤用來建學校、養老院等,平均主義嚴重。另一方面,政府主導下的公有資本推動的經濟發展模式又為政府官員的腐敗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從而導致了蘇南不少地區腐敗嚴重和官富民窮的、問題。
(二)溫州模式:市場主導型+民營資本推動型
溫州模式是發展市場經濟的模式,是放手發展民營經濟的模式。在溫州模式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政府是一種“無為而治”的角色。溫州經濟的發展和壯大主要得益于民間私人資本的推動和運作。因此它是一種市場主導型和民營資本推動型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是典型的“小政府、大市場”結構。
溫州模式的影響范圍不僅僅限于溫州地區,浙江省大部分地區都具有和溫州模式相似的特點,因此有人主張將其擴大為“浙江模式”。溫州模式和浙江模式具有非常多的共同點,所以筆者在此采用浙江經濟發展的數據來對溫州模式的經濟績效進行更大范圍的分析。
浙江模式形成過程中取得了驚人的發展速度。改革開放以來,浙江經濟發展速度一直居各省前列。據統計,1978年至2001年,浙江GDP年均增長率高達13.3%,由124億元猛增至6700億元,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排序由原來的第12位迅速升至第4位。人均GDP則由全國第16位升至第4位。尤為突出的是,1997年后,我國經濟增長率逐年走低,而浙江經濟雖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1998年較上年增長10.1%,1999年較上年增長10.0%)。出口增長更高(1999年全年增長18.5%。2002年1季度的增長率高達55%)。2001年浙江國內生產總值已達6700億元左右,2002年人均GDP達2000美元左右。高出全國平均水平近1倍。在最近幾年。浙江省的經濟發展速度在全國一直遙遙領先。
(三)珠江模式:外資推動造就經濟的巨大輝煌
上世紀80年代中期,國務院批準成立了“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以東莞、寶安等地為代表的珠三角東部地區成了香港加工業的外遷地,“三來一補”成為其鄉鎮企業發展的重要形式,憑借毗鄰港澳、華僑眾多及國家優惠政策傾斜的優勢,很快就形成了舉世矚目的“珠江三角洲經濟模式”,簡稱為“珠江模式”。
珠江模式使得廣東經濟取得巨大的成就。經過20多年的強勁發展,廣東在全國率先實行改革開放,從一個較為落后的邊陲省份,一躍而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年均增長超過13%,在國內實為罕見,人均GDP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3倍。陸地面積只占全國1.85%的廣東,貢獻了占全國1/9的經濟總量、1/7的財稅收入、1/4的外資總額、1/3的對外貿易金額。
但珠江模式存在以下的一些問題和缺陷:經濟對外依存度相對偏大;產業層次較低、企業規模偏小、資源消耗較大;存在出現產業空洞化和拉美化的隱憂。珠江地區的經濟發展主要屬于外資推動型。但隨著該地區土地供應接近枯竭以及低工資優勢的逐漸喪失。資本的逐利性必然使外資將產業和資金轉向其它低工資、低地價的區域,從而使本地出現產業空洞化和拉美化的隱憂。
三、三種成功模式對我國其它區域經濟發晨的適用與借鑒意義
(一)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制度創新
在蘇南模式形成的時期,政府對經濟的超強干預為企業的發展解決了在當時單純依靠企業個體的力量難以解決的資金、土地等生產要素的制約。從而使其利用當時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市場空隙獲得了極大的發展,在當時不失為一種可行的發展模式。但在現時新的經濟條件下,由于其政企不分、產權不清的致命缺陷,已不再具有適用性,蘇
南模式面臨改革和創新。政府應改變以前那種對企業的超強干預,從經濟領域中逐步退出。著力建立完備的現代企業制度和產權制度,讓市場充分發揮作用。同時。蘇南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在中國的國情下,政府對經濟適度而合理的行政干預和管理有時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并起著積極的作用。
(二)重視民間資本和市場的巨大作用,公正平等地對待民營經濟和民營資本
溫州模式的形成完全歸功于個體私營企業及民間資本的推動。它的成功證明了民間資本和民營企業具有蓬勃的生命力。溫州模式與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和特點是一致的。溫州模式下的私營經濟與公有經濟相比具有產權清晰、歸屬明確、權責分明、經營靈活、市場反應快、經濟效率高等突出優點。因此,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應重視民間資本和市場的巨大作用。公正平等地對待民營經濟和民營資本,并為其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三)合理利用外資,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以工業生態學為理論基礎的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實施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使園區內相關企業通過提高材料和能源的使用效率及廢物的再生利用,能夠降低園區內企業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績效、提升企業競爭力。通過相互間的廢棄物轉化為原材料,能顯著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
一、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理論基礎
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與發展是以循環經濟理論、工業生態學理論、農業生態學理論、景觀生態學理論、環城游憩帶理論,以及產業經濟學等相關理論作為其理論基礎,以此設計人類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生態相協調,并完成產業發展與環境共生的架構,達到資源永續利用和整體的效益。這些理論為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發展構建了理論框架,指明了其建設的基本理念、發展思路與追求的目標。
二、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基本原則
1、經濟、社會和環境協調發展原則
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需要具備利于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多重效益和多種功能,且不能偏廢一方。園區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要實行清潔生產,釆用新技術,以生命周期理論為引導,全程控制園內企業的污染排放,確保環境在生產過程中得到完整保護;同時還要注意提高園區內居民的生活質量與教育水平,實現構建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目標,力爭使工業生產、生態環境和人類社會三者互相促進,達到三種效益共贏的最終目標。
2、成員多樣性原則
多樣性原則是設計園區工業生態鏈網結構的基礎。以經濟價值作為惟一目標將使生態工業的多樣性大打折扣。要實現工業經濟的多樣性,首先要目標多元化,它確保了工業生態系統具有較高的柔性和適應性。因此,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必須兼顧環境、生態、社會等多重目標,政府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可考慮將這些內容涵蓋進去。在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中,可以引進不同的產品、不同的生產過程和不同的企業,利用它們對資源和能源需求的差異,實現優勢互補,形成靈活、高效的合作關系。
3、有效組織原則
工業生態學的基本理論之一就是把工業系統視為與自然生態系統相似的特類,所不同的是人類能更快和更主動地調整系統與環境的相互適應。因此,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必須體現自然生態系統的自組織原理和共生原理,通過對系統內物質與能量交換的科學設計,形成有序結構和企業間的共生關系,以較低的能量消耗做更多的功,以有序的生態鏈結構對物質多級利用,實現所組建系統的高效性。
4、層級系統原則
生態系統是由不同層次組成的體系,不同層次間擁有不同的性質及行為表現方式,不同層次中出現的問題必須在不同層次內加以解決。不同類別的企業組成了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它們共同維護了園區系統的穩定運行,而園區內的能量物質交流交換同樣由其來完成,沒有交換的存在,就不能實現資源利用最優化,這就是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與其他工業園區的比較優勢所在。
5、區域發展及比較優勢原則
盡可能將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與社區發展和地方特色經濟相結合,將園區建設與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要充分著眼于區域的產業優勢、區位優勢乃至資源優勢,突出產業特長,科學調整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立足于發展區域比較優勢,對園區進行整體規劃、科學布局,立足于發展區域的比較優勢,將資源優勢轉向競爭優勢,最終轉向經濟優勢,從而建設出具有區域特色的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
6、衍進性原則
人們的觀念是在不斷更新,對資源和環境問題的認識也逐漸深入。工業生態系統將調整自身以適應當地自然資源的再生周期,減少使用不可再生資源。當然這種調整要受到技術、經濟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并不是短期內能夠完全實現的。因此,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目標的實現必須分階段實施,在每個階段都要依據社會經濟的發展,充分考慮和比較每個企業遷入,不僅要預測好它的未來生存空間,更要考慮好在系統中的適應能力以及對系統演替進化的貢獻。
三、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系統分析
1、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系統結構
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系統通常由以下部分組成:①非生物環境,即原材料及自然資源條件;②生產者,包括利用基本環境要素生產出初級產品的初級生產者和進行深度加工和生產的高級生產者;③消費者,不直接生產“物質化”產品,但利用生產者提供的產品供自身運行發展,同時產生生產力和服務功能的行業;④分解者,把工業企業產生的副產品和“廢物”進行處置、轉化、再利用等。它們之間存在著競爭、協作的關系,有的以核心體存在,有的以邊緣形式存在。該系統具有循環性、群落性和增殖性等特征。
2、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系統特點
(1)追求效率優先,注重效益協調同生效率優先是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最顯著的特點。在園區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協調經濟效率與生態效率之間的關系。園區發展在追求經濟效率的同時,更為重視生態效率,把經濟增長建立在自然生態規律的基礎上,努力做到排放廢棄物的趨零化。
(2)構建耦合關聯體系,實現物質循環再生利用
園區通過循環經濟產業鏈的構建,形成企業與企業、企業與行業之間的耦合關聯體系,以橫向產品的供應和副產品的交換為紐帶,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物質閉環反復循環,實現園區物質、能量和信息的流動,建立資源利用的交換系統,實現循環再生,盡可能地降低向區外排放廢棄物的水平。
(3)優化產業結構,組織和諧共生
園區具有高度優化的產業結構和較為完整的自組織系統,園區采用現代化生態、節能、節水、再循環和信息技術,國際先進的生產過程管理和環境管理標準,提高園區資源利用的效率,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共生網絡的完善,企業之間的和諧共生。
(4)實施生命周期管理,清潔生產自律
園區實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并且清潔生產貫穿于產品生產全過程。從原料的入園、產品的生產及使用、污染源的產生、廢棄物的出園的每個環節都進行生命周期管理,盡可能地采取一切措施減少和降低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和負面影響。
四、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形態與運行體系
1、構建企業(產品生產)循環經濟模式
循環型企業是以物質閉環流動為特征,以“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為原則的生態經濟型企業。即運用生態學規律把經營活動組織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使物質和能量在整個經濟活動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環境的配置效率,實現生態化轉向的企業。
企業內部資源循環再生包括三種情況:一是將流出生產系統之外的資源回收后作為原料返回生產流程中;二是將生產過程中生成的廢棄物經適當處理后作為原料或原料替代物返回原生產流程中;三是將生產過程中生成的廢棄物經適當處理后,作為廠內其他生產流程中的資源。
2、構建企業間循環經濟體系
在確定園區內企業共生關系的基礎上,企業之間將廢物作為潛在的原料或副產品相互利用,通過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優化園區內所有物質的使用和減少有毒物質的使用;將有條件的多個企業組織起來形成資源共享、副產品互用的供應網、產業生態鏈及產業生態園;組織構建產業生態鏈或者柔性生態產業園。
企業間循環經濟體系的構建能夠解決企業內部循環所難以解決的問題,是提高生態工業循環經濟水平的核心。它的最高目標是物盡其用、能無空耗,即在園區經濟發展的同時,最大限利用園內企業的廢棄物質與能量資源,不斷提高資源生產率,減少廢物的產生量,從企業群整體的角度減輕經濟發展的環境壓力。
3、構建園區與區域的融合體系
園區與區域的生態融合主要是指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與所在區域的生態及經濟等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而導致雙方同向發展現象。能否實現企業、園區和區域的生態融合,不僅關系到園區及企業自身的生存與發展,而且關系到區域經濟和生態復合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生態工業園區與區域的生態融合,是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中全面考慮資源利用、社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最高境界,也是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中最為復雜的問題。
1)園區與區域資源、環境融合
循環經濟生態工業園區只是區域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它根基于其所在區域的資源支撐和環境承載,服務于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在園區與區域資源、環境的融合中,首先要研究園區產業發展對區域資源尤其是本地優勢資源及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程度,并以可再生資源的承載力作為發展限制條件合理確定園區的規模;其次,根據區域氣象、水文等自然條件,計算大氣環境容量、水環境容量,制定園區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方案,開辟園區與區域環境融合的新途徑;再次,借助植被的生態及景觀功能,將園區的綠化、美化與功能調節及城鎮建設融為一體;最后,及時溝通企業之間的再生物能產生與需求信息,盡量減少由信息阻滯引發的園區企業時間融合性差所導致的污染物排放增加,保證園區環境質量的維持和穩定。
2)園區與區域社會、經濟融合
在園區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融合中,應明確確立園區對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提升作用及其在區域可持續發展中的積極意義,并在此基礎上,全面制定和推進園區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融合途徑。首先,制定園區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園區清潔生產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環境管理、招商引資與土地管理政策等方面;其次,建立園區管理信息系統,,以園區數值化管理工作平臺為目標,分清潔生產管理信息系統、環境管理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管理信息系統等三個子系統,全面實現園區信息管理的數值化管理工作平臺;最后,圍繞園區主要產業類別,建立園區產業發展技術培訓體系、環境管理技術培訓及服務體系,為園區產業發展提供數量充足的高素質勞動力資源,同時提高園區職工環保意識與主動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張思鋒,周華.循環經濟發展階段與政府循環經濟政策[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9):47-52
[2] 趙愈.循環經濟模式的生態工業園區建設與評價研究[D].重慶大學,2011
[3] 李勝.循環經濟園實證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4] 聶帥.產業園區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實證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
[5] 楊雪鋒,王軍.循環經濟:學理基礎與促進機制[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6] 王元亮.基于產業共生的園區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研究[D].蘭州大學,2012
[7]馬俊杰.工業園生態化建設方法與應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
基金項目: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S2011010006092)
從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來分析,常用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模式主要有: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模式、區域經濟非均衡發展戰略模式、區域經濟梯度推移模式、增長極發展戰略模式、點軸發展戰略模式、網絡型發展戰略模式等。其中,梯度推移模式、增長極模式、點軸模式、網絡型模式也屬于非均衡發展戰略模式。
均衡發展戰略的理論基礎
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的理論基礎源自于美國經濟學家羅森斯坦·羅丹(Paul·N·Resentein·Rodan)的大推進理論和拉格納·納克斯(Ragnar·Nurkse)的貧困惡性循環理論。
羅森斯坦·羅丹是最先對部門和區域經濟均衡發展做出理論分析的經濟學家,他認為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區域要擺脫貧困,實現經濟發展,就必須改變落后的經濟結構,大力發展工業,實現工業化。因為工業化是以快于富裕地區的速度來發展經濟不振地區,以提高其收入,從而使區域收入分配均等的惟一方法。但是,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區域長期為貧困所困,存在著工業落后,基礎設施不健全,勞動生產力、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低,市場容量小等缺陷。因此,小規模的、個別部門的、個別地區的投資行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主要是由部門和區域經濟活動的不可分割性與互補性決定的。羅森斯坦·羅丹認為經濟活動中存在著三種不可分割性,即生產函數的不可分割性(資本的集聚性),需求的不可分割性(需求互補性),儲蓄供給的不可分割性。所以,要讓經濟不振地區實現工業化,就必須全面地、大規模地投入資本。
大推進理論的核心是通過基礎設施的優先發展和相關經濟部門的協調配合,使落后國家或區域迅速實現工業化。根據這個核心理論,森斯坦·羅丹主張發展中國家在工業化初期應將其全部投資的30%—40%集中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因為基礎設施的完善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對其投資有著巨大的外部經濟效應,可為其他投資行為創造出更多的機會。他還主張在經濟發展之初,應將投資重點放在存在不可分割性的輕工業部門及其他產業部門,通過貿易來獲得所需的重工業產品。1953年納克斯在《不發達國家的資本形成問題》一書中系統地闡述了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區域存在著一種貧困惡性循環的理論,對人均產出水平低的發展中國家或區域的經濟為何長期停滯不前做出了解釋:“一個造成相互作用和反作用因而使某個窮國維持其貧困的多種力量的循環集(a circular constellation of forces),這種循環集的特定例子并不難設想。例如,一個窮人也許沒有足夠的食物;由于處于饑餓狀態,他的身體可能很虛弱;由于體質弱,他的工作能力就低,這意味著他窮,反過來又意味著他將沒有足夠的食物;如此而已。對于一個作為整體的國家來說,這種狀況可以用一個陳腐的命題概括為:‘一個國家之所以窮是因為它窮’”。
納克斯認為,發展中國家或欠發達區域存在兩種惡性循環:一種是供給不足所致的惡性循環,低收入意味著低儲蓄能力,低儲蓄能力導致資本形成不足,資本形成不足使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復始就形成了供給不足所致的惡性循環;另一種是需求不足所致的惡性循環,低收入意味著低購買力,低購買力引起投資引誘不足,投資引誘不足使生產率難以提高,低生產率又造成低收入,周而復始又形成了需求不足所致的惡性循環。這兩種惡性循環互相影響,使得經濟狀況無法好轉,經濟增長難以實現。從以上分析來看,要解開貧困惡性循環的死結,就必須實施均衡發展戰略,即在廣大范圍內對各工業部門同時進行投資,一方面可以使各個工業部門協調發展,避免供給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不同工業部門中形成相互支持的投資格局,從而擴大市場規模,彌補需求不足。
均衡發展戰略的內容及措施
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是指通過區域內各經濟部門和產業部門的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推動區域經濟均衡協調發展的一種戰略模式。
均衡發展戰略理論主張地區間、產業間均衡協調發展,通過均衡部署生產力,以實現區域經濟均衡協調發展的目標。該戰略模式注重加大對落后地區、不發達產業的投資,以使各地區、產業均衡協調發展。
均衡發展戰略注重促進社會公平、縮小地區間發展差距和維護社會穩定,有利于區域和產業的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模式的主要政策措施是,欠發達國家或區域要改變落后的經濟現狀,必須對所有的經濟部門、產業和區域同時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形成廣闊而充分的市場,產生足夠的投資引誘,為投資規模的擴大、經濟的增長創造條件。
納克斯認為,在經濟增長的初期,之所以選擇均衡發展戰略模式,一方面是由于各部門同時擴大生產規模,可以相互利用便利的生產、銷售條件,降低生產成本,從而獲得內在和外在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均衡發展戰略的實施,使各部門之間相互產生需要,避免多余生產能力的形成,并加強投資力度,促進供給和需求平衡,實現經濟穩定、均衡增長。
均衡發展戰略模式的缺陷
在一些欠發達國家或區域的局部開發中,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視。對工業化過程中片面強調工業化,忽視區域間、部門間、行業間、產業間的均衡協調發展的傾向起到了弱化作用。區域經濟均衡發展戰略模式強調均衡的、大規模的投資和有效配置稀缺資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場機制存在的局限性,實行宏觀經濟計劃化的必要性,為欠發達國家或區域的工業化和區域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與實踐模式,對其產生了積極作用。但是,均衡發展戰略模式過分強調計劃性和均衡增長的重要性,在現實中受到資源、資金、技術、管理等方面的約束,使得均衡協調發展戰略很難實施。這種發展戰略模式具有明顯的局限性。
在一定的發展階段,園區(政策優惠地區)模式為中國發展市場經濟提供了高效可行的載體,也促進區域經濟獲得了很大的活力,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和崛起。但這種從小規模試點,到遍地開花的以政府提供特殊優惠政策(包括低價格土地)為基本特征的園區模式,這種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廣泛施加于區域經濟發展的特殊政策和經濟推動方式還要延續下去嗎?
在21世紀初,中國已經加AWTO,WTO提倡的是開放、公平競爭的原則,這就意味著中國由此開始公平、開放地參與全球競爭。但在國內區域之間,并沒有形成類似的發展理念,事實上,我國以政策優惠和政策刺激為特征的園區發展模式,是一種“扶優扶強”和“政府選擇贏家”的發展理念,這與WTO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對于區域未來發展而言并不是一條長期有效的路徑。特別是在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之后,是不是還要采取以碎片化為特征的區域發展理念,十分值得研討。到底是繼續采取政府頒布刺激政策的方式,一個地區一個地區推動經濟發展,還是采用實現區域一體化和全國統一市場的方式進行公平競爭,促進各個地區更加公平的發展,這對于中國來說是一個根本性的戰略方向和基本體制構建問題。
更值得重視的是,當前國際經濟體系正在發生重大變化,國際貿易和國際競爭規則將進一步趨向實行“競爭中立”原則,實際上是比WTO要求更高的國際競爭規則,這對中國的區域發展思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直接挑戰。
產業集群是一個綜合性的地理概念,是指一組在地理上靠近的有共性和互補性的一個特定產業領域。產業集群具有專業化的特征,一般也用“產業集群”或者“企業集群”來分析和描述。區域經濟指在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與外部條件相互作用而產生的,反映區域性的資源開發和利用現狀及問題的一個綜合性經濟發展概念,主要表現在地區生產力布局的科學性和經濟效益上。尤其體現在礦物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和生物資源的合理利用程度上。區域經濟的效果,并不單純反映在經濟指標上,也還要綜合考慮社會總體經濟效益和地區性的生態效益。
一、盱眙小龍蝦發展現狀
江蘇盱眙地處淮河下游、洪澤湖地區。我國第三大河淮河在盱眙境內綿延70公里,洪澤湖350公里岸線有95公里在盱眙境內,形成了近百萬畝可用于特種水產養殖的灘涂濕地。歷史上因盛產魚、蝦、蟹而有“日出斗金”之美譽。隨著近年來盱眙龍蝦的需求量不斷攀升,人工養殖龍蝦逐漸興起,形成了農(漁)民自發養殖和工商資本規模化養殖兩種形式。目前,盱眙全縣已發展龍蝦養殖面積16萬畝,其中精養面積30000畝。千畝以上龍蝦養殖企業共有6家,即江蘇仁和農業(2000畝)、盱眙瑞鑫(1100畝)、江蘇滿江紅龍蝦園(3500畝)、江蘇金香來(1200畝)、盱眙大蓮湖龍蝦養殖場(1500畝)、盱眙陡湖龍蝦養殖場(1500畝),占全縣養殖面積30%,養殖規模在100―1000畝的中小企業約有30―40家,養殖面積約10000畝左右,占全縣33%,其余為農(漁)民自發小規模養殖,占全縣35%左右。
盱眙龍蝦節從2001年創辦,至今年6月12日已連辦十一屆。盱眙龍蝦節在“四國聯動”(中國、澳大利亞、瑞典、新西蘭)、“六地聯辦”(盱眙、南京、北京、上海、深圳、寧波)的基礎上,在發揚光大歷屆盱眙龍蝦節辦節成功經驗基礎上,通過策劃實施國內外一系列創新務實的節慶活動,進一步提升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品牌的層次,提高盱眙龍蝦的知名度、放心度,促進了盱眙龍蝦產業的大發展。
二、產業集群發展的區域優勢
1、優越的地理位置
盱眙縣地處淮河下游,洪澤湖南岸,總面積2483平方公里,人均國土面積列江蘇省各縣(市)之首。轄14鎮5鄉,257個行政村(居),總人口74萬,境內地勢西南高,多丘陵;東北低,多平原;呈階梯狀傾斜,高差懸殊220多米。淮河流經境內,北部瀕臨洪澤湖,淡水資源豐富,地表徑流、地下水和外河水源總量在豐水年45.9億立方米,平水年24.26億立方米,枯水年22.43億立方米,特枯年9.89億立方米,多年年均29.9億多立方米,人均4609立方米。另有安徽共青、時灣和勝利三座水庫,平水年可提供水1440萬立方米。豐富的淡水資源為生產小龍蝦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2、豐富的人力資源
盱眙縣突出以優惠的人才政策、優良的服務環境吸引各路英才,為龍蝦企業的發展增智蓄能。按照產業關聯度高、崗位匹配性高、社會公認度高的要求和標準,引進龍蝦產業急需的人才。每年組織各類人才推介招聘活動100余場次,“十一五”期間共引進各類人才3000多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本科以上學歷占58.4%。政府注重鄉土人才培養力度,近年來本籍大專以上畢業生回歸率超過60%,鼓勵“鳳還巢”人才返鄉創業,先后有1654名返鄉人才創辦了1548個項目。
盱眙是南京的后花園。南京是教育大省,擁有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多所211院校,為龍蝦產業源源不斷地輸送人才。
3、堅實的產業基礎
盱眙縣養殖青蝦、羅氏沼蝦、河蟹等蝦蟹類育苗、養殖方面的配套技術已全面普及,養殖技術也已經基本成熟,有助于小龍蝦生態養殖業的發展。目前小龍蝦養殖、加工、流通及其服務業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各環節普遍有較高的效益。盱眙縣還擁有一批加工出口企業、較強的專業營銷隊伍,具備了進一步加快發展小龍蝦產業所需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已有一批小龍蝦養殖高產高效的典型。2009年,盱眙全縣共銷售龍蝦20萬噸,其中養殖捕撈龍蝦10萬噸,外地流入盱眙,經盱眙市場再銷往全國的龍蝦大約10萬噸,各占50%。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000美元,農民年現金收入達1000美元。全縣實現財政收入14.85億元,一般財政收入8.81億元。2010年1月至5月份財政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82%。
4、便利的交通條件
盱眙縣位于江蘇省西部,淮安市南端;東與金湖縣、安徽省天長市相鄰,南、西分別與安徽省來安縣和明光市交界,東北、北與分別洪澤縣、泗洪縣接壤。寧淮、寧宿徐兩條高速過境穿越三分之二的鄉鎮,到南京只需45分鐘,已融入南京一小時經濟圈,距省內其他大中城市都在2小時左右,已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成為蘇北地區重要的交通中轉和樞紐。淮河盱眙段1994年6月被定為省管三級航道,總長37公里;支線航道10條,總長143.92公里。盱眙港正在建設之中,建成后將極大地提高水運吞吐能力,淮河盱眙段將成為黃金水道。
5、快速發展的區域經濟
2010年,全縣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8億元,同比增長14.6%;財政總收入23.24億元,增長56.5%;農民人均純收入7348元,增長14.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00元,增長14.2%。農業生產穩步推進,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不變價)14.99億元,比上年增長3.6%。規模工業保持快速增長,全年規模工業完成現價總產值56.37億元,比上年增長51.2%,實現增加值14.15億元,比上年增長40.1%,實現銷售收入54.43億元,比上年增長44.2%,實現利稅總額3.78億元,比上年增36.9%。區域GDP的增長,財政收入的增加,為龍蝦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區域經濟的發展促進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盱眙龍蝦生產和銷售業的發展。盱眙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小龍蝦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長遠發展的經濟基礎。
6、全面的政策扶持
從2001年開始,盱眙縣政府每年舉辦一次世界矚目的龍蝦節,使得盱眙龍蝦聞名海外,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吸引了大批外商投資,同時為盱眙龍蝦總國際化道路提供了輿論基礎。盱眙縣在2006年制定的《盱眙龍蝦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到“十一五”末,全縣養殖面積達到20萬畝,成為全國最大的龍蝦養殖基地。2007年9月,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正式批復盱眙縣人民政府,把盱眙縣作為全省龍蝦人工養殖標準化示范區。2003年8月19日,成立了專門的管理機構盱眙龍蝦協會,盱眙龍蝦協會按照《江蘇省盱眙龍蝦協會章程》開展工作,并編纂了圖書《紅色風暴》(2003)和《蝦潮奔涌――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發展歷程紀實》(2010),以及大型畫冊《中國龍蝦節》(2003)和《聚焦中國龍蝦節》(2006),這些都極大地宣傳了盱眙龍蝦品牌。
三、產業集群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1、促進區域旅游業的發展
盱眙人把具有獨特風味的休閑食品“盱眙龍蝦”打造成了名氣響亮的旅游文化品牌。小龍蝦的品牌效應帶動下發展旅游業也成了當地政府的工作重點之一。盱眙是蘇北旅游資源最豐富的地區,歷史悠久,名勝古跡多,自然山水得天獨厚。政府大力發展小龍蝦產業、每年舉辦龍蝦節,知名度不斷提高。2010年,全縣旅游人數從以前的不足40萬人到超過300萬人次,旅游收入達9.7億元。旅游的發展反過來又進一步促進了龍蝦產業的發展。在未來2至3年盱眙縣計劃使小龍蝦產值突破50億元。
2、集群品牌效應帶來經濟效應
1995年,盱眙人以當地多種中草藥烹制出色、香、性、味俱佳的“十三香龍蝦”。盱眙十三香龍蝦是風味獨特的創新產品,通過“盱眙龍蝦節”的宣傳,迅速在南京、上海和蘇、錫、常等地受到追捧。盱眙龍蝦的品牌效應為盱眙主動承接長三角、珠三角經濟圈輻射和產業梯度轉移,更好地融入全球化,推進新型工業化,搭建了平臺,創造了條件。與時俱進實施開發區“三百工程”(每年100個項目竣工投產、100個項目開工建設、100個項目正式簽約),全力招引“四高一外”(高投入、高稅收、高用工、高科技、外資)項目,重點強化世界500強企業招商,強化長三角中外合資企業招商以及珠三角港澳臺資本。
3、促進衍生產業的發展
盱眙縣推出的小龍蝦衍生品除了服裝外,還有玩具、工藝品、生活用具等。今年該縣舉辦的龍蝦節在北京的推介活動的內容組成之一就是研討與小龍蝦有關的數字電影拍攝的可行性。影視作品將有望成為盱眙小龍蝦衍生品的組成部分和發展載體。
小龍蝦消費熱潮直接帶動了餐飲業的發展。以上海為例,“十三香龍蝦”的價格逐漸走高,以前不同規格的小龍蝦價格在28―48元/公斤之間,現在路邊大排檔普通規格小龍蝦的價格就已經上升到50―80元/公斤。由于餐館對龍蝦菜肴制作要求較高,成本也比較高,上檔次的飯店賣到了200―300元/公斤,利潤很是可觀。
小龍蝦加工業也發展迅速,尤其是小龍蝦的出口加工。淡水小龍蝦出口市場主要是美國以及歐洲國家,香港也有少量份額。主要出口省份是湖北、江蘇、安徽等小龍蝦生產大省。從近幾年我國小龍蝦出口情況來看,帶殼淡水小龍蝦出口量、出口額均表現為持續上漲,國際價格也連年攀升。
四、深化產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
1、加強政策扶持
政府的政策扶持是推動小龍蝦產業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小龍蝦產業要加快發展,離不開各級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也離不開各級漁業部門的指導和服務。要用好各項支農惠漁政策,為促進小龍蝦產業快速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加大省級各類漁業財政專項資金向小龍蝦產業傾斜,重點支持建設種苗基地、規模生產基地、加工出口基地等。對小龍蝦的加工出口,要加強與出入境檢驗檢疫等部門的聯系,給予政策支持和便利。
2、科技化產業集群道路
盱眙現有的小龍蝦養殖技術有較大潛力,如規模化同步繁育、林間地養殖技術、高效池塘集約化養殖技術還不配套,加快提升小龍蝦產業化技術水平是促進小龍蝦產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關鍵因素。科技化產業集群之路要求盱眙縣要利用自身優勢條件,進一步加強小龍蝦苗種繁育、生態習性、養殖模式、飼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技術的研究,及時了解、研究、解決規模化養殖中出現的技術問題。要通過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搞好試驗示范,加大現有研究成果、成熟技術的宣傳、培訓及推廣的力度,加快小龍蝦養殖新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創新,提升產業發展技術水平。
3、擴大金融支持
積極爭取金融機構對小龍蝦產業的信貸支持,為小龍蝦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保障。鼓勵龍頭企業、水產養殖大戶和民營資本等投資或入股發展小龍蝦產業。要進一步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支持小龍蝦養殖的苗種開發、新技術引進、高效示范區建設、品牌創建等工作。
4、完善食品加工業
食品加工業是龍蝦產業的主要下游產業。食品安全則是食品加工業的重中之重。2010年南京市出現了南京多人疑因食用小龍蝦致肌肉溶解,這是龍蝦食品安全的重要案例之一。龍蝦食品安全的發生,引起了部分民眾一段時間的恐慌,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龍蝦的銷售量,給龍蝦食品業帶來重大打擊。加強對小龍蝦食品加工業的各個環節監管,提升產品安全度是當務之急。
5、提高龍蝦養殖技術
盱眙縣小龍蝦的人工繁育技術仍然沒有大的突破,龍蝦產量基本處于“靠天吃飯”的階段。受到運輸、生物檢疫以及飲食習慣等方面的限制和影響,盱眙小龍蝦在海外市場的銷售絕大部分以冷凍蝦仁為主,這種產品的出口優勢在于價格便宜,但利潤有限。2011年,我國中東部地區普遍出現干旱現象,小龍蝦對淡水的依賴性大,在干旱等自然災害的影響下,龍蝦養殖業普遍減產,使得龍蝦初級產品價格上漲近20%,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龍蝦食品加工業的銷量。提高小龍蝦的養殖技術、運輸保鮮技術是增加銷量是打造世界龍蝦品牌的重要環節。政府和研究機構需要加大對龍蝦科研的投入成本,在基本環節提高產量和銷量,保證下游產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出跨行政區域下的區域經濟發展形勢[1]。面對此種情況,我國就需要大力發展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從而解決行政區和經濟區相重疊的情況,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基于此,本文就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電商經營模式進行詳細探究。
一、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下的電商功能分析
(一)電子商務對市場競爭度的重要作用分析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濟發展呈現出區域市場結構,所以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相關弊端,從而造成各行各業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市場競爭[2]。但是在電商經營模式下,我國虛擬市場范圍內部就會形成一個良性的競爭環境,并對消費者和商家之間的責任進行明確規定,從而對市場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情況進行改善,進一步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二)電子商務對交易成本功能的降低具有重要作用
現階段,隨著人們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購物的欲望愈來愈強烈,在此種情況下,參考交易費用理論可知,人們在進行市場交易中存在著價格搜索、簽訂契約等方面內容,這些內容浪費消費者的時間,所以消費者在進行市場交易過程中存在著交易費用,長此以往下去,就會造成市場交易費用降低區域社會資源配置的績效問題[3]。而電子商務模式的實施可以為消費者的購物節省了更多的時間,支持消費者使用網上銀行進行支付,從而促進消費者改變以往的消費模式,增加網絡購物的用戶數量。與此同時,在電子商務模式下,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也得到了及時解決,從而給降低交易成本。
二、分析基礎上的電商經營模式定位
(一)對市場方面的經營模式進行優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也更加注重消費。同時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相關企業經常借助互聯網為消費者提供網上購物的一種新型購物環境,從而將電子商務經營模式變得更加多樣化[4]。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的經營目標仍然需要有實體經濟的支撐,這樣才能保證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基于此,我國需要對市場方面的經營模式進行優化,讓電子商務借助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從而推動我國實體市場結構優化目標的實現。
(二)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經營模式定位
電子商務模式包含B2B、B2C、C2C等眾多模式,這幾種不同的電子商務模式又包含著線上和線下兩個方面內容。因此,電子商務在發展中需要借助實體商家線上、線下共用發展的經營模式,從而降低消費者花費在搜索、市場議價等方面的費用。例如,B2C電子商務是Business-to-Customerde的縮寫,是現代企業的一種電子商務模式[5]。一般情況下,B2C電子商務主要是指商家通過互聯網進行商品銷售,此種模式銷售模式主要是以網絡零售業為主,從而為消費者的購物節省了更多的時間,吸引更多消費者進行消費,從而降低消費者在線下市場的交易成本。
三、定位驅動下的電子商務經營平臺的構建
(一)深化對電子商務環境的區域植根性分析
我國要想保證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可以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就需要對對電子商務環境的區域植根性進行深化分析。一般情況下,在進行電子商務環境的區域植根性深化過程中相關人員可以嚴格按照“電子商務經營模式的功能定位——區域經濟發展的短板問題——電子商務功能解決短板問題”這一個路徑進行分析,同時我國相關部分需要加強對電子商務環境的區域植根性深化的重視程度,保證可以順利進行電子商務深化工作。
(二)完善實體商家的電子商務平臺建設
根據以上相關信息可知,要想實現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就需要實行線上、線下一體的經營模式,為線下實體商家建設電子商務平臺,從而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三)完善區域電子商務平臺的功能體系
我國要想保證在未來幾年電商經營模式能夠充分發揮出自身優越性,就需要完善區域電子商務平臺的功能體系,讓電子商務平臺中包含電子商務門戶網站、我國政府招商網站以及在020電子商務模式下的企業發展網絡,并將企業電子商務模式的重要內容放在完善電子商務物理載體的優化,從而推動我國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四、實證討論
現階段,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電子商務經營模式逐漸在各個領域中被廣泛使用,但是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國部分企業對電子商務的認識不充足,在進行電子商務經營模式中還僅僅局限于網上下單等簡單的電子商務應用,同時部分企業對電子商務經營模式資金投入少,造成我國企業電商銷售額下降,物流配送成本增加。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某老牌服裝有限責任公司在2014年開始嘗試網上銷售,但是由于此公司缺乏資金支持,物流成本較高,且企業經營人員缺乏專業的技能,從而造成該企業使用網絡銷售這三年時間內,銷售量并不是很好,僅僅占到公司總銷售額百分之五。針對此種情況,我國需要培養一批年輕、帶有活力的電子商務運行團隊,對這支團隊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從而推動電商發展水平,為企業電子商務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五、結語
總而言之,電子商務經營模式是我國區域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的途徑之一。因此,我國需要大力推近電子商務經營模式,并嚴格根據電子商務區域發展環境,電子商務功能等方面內容對電子商務平臺進行完善,從而保證電商經營模式能夠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彥.區域經濟發展與電商經營模式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7(20):41-42.
[2]李志.移動互聯視域下電視電商經營路徑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6,6(5):268-269.
[3]構建供銷電商經營體系服務現代農業發展[J].中國合作經濟,2016(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