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影像技術的前景匯總十篇

時間:2024-02-18 15:59: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學影像技術的前景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境象,即景象、情境之義。濡染,浸潤、熏陶、感染之義。藝術活動蘊含著美、展現著美,美能帶來快樂,讓觀眾獲得審美愉悅。美的內涵是抽象的,但是美的形式是具體的,對于幼兒而言,只有鮮活具體的“境象濡染”才能使其心靈受到一種震動,感受一種力量,從而促發創作動力,喚起表現欲望。境象濡染機制的核心要素就是將“抽象”化“具體”,將內容物象化,符合幼兒對形象樂于接受、易于理解的認識特點。試舉兩例:

例一:小班美術活動“好玩的泡泡”。教師創設了生動的吹泡泡的情景,組織幼兒先玩吹泡泡的游戲,再創作。因為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單純地學習繪畫是很枯燥的,游戲能讓幼兒在一定的情境中,一邊玩一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學習,從而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孩子們在操場上自由地吹泡泡,觀察泡泡,有的孩子說“泡泡是圓圓的”,有的說“這個泡泡大”“那個泡泡小”,還有的說“泡泡是五顏六色的”。一陣微風吹過,他們又發現了泡泡有的飛得高、有的飛得低……在游戲情境中,兒童對泡泡的形狀、顏色印象更加深刻,充滿了創作欲望。在繪畫過程中,他們非常投入,最后呈現出來的效果也讓大家很驚訝,孩子們不僅畫出圓圓的、大大小小的、五顏六色的泡泡,而且還注意到畫面的布局,讓高高低低的泡泡在畫紙上起舞。在教師創設的相對自由、輕松的活動情境中,孩子們在動中體驗,玩中發展。

例二:大班藝術活動“花布秀”。活動中事先收集各種裙子、旗袍、馬甲、短褲、圍兜、肚兜、頭巾、帽子等用花布制成的服飾,創設了美麗的花布服飾展。活動中教師用簡單折疊的方法做成幼兒喜愛的孔雀開屏、小魚、帽子等多種造型呈現在桌上備用,并讓幼兒運用花布自制服飾。在藝術情境教育活動中,教師始終以一個合作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引領幼兒積極主動學習,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究、自主表現的能力。教師設計了兩次操作,引導幼兒自主選擇大小不一的花布,用花布大膽創意,自主打扮自己。第一次,在自主嘗試的基礎上,引導幼兒摸索創意打扮的方法;第二次,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同伴,運用多種創意打扮的方法,合作相互打扮,使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自主活動中得到發展。

二、生活擬真機制

知識的源頭無疑是生活本身。“生活擬真機制”就是將繽紛多彩的自然生活、社會生活、科學生活等,通^直接感受、擬真模仿、角色體驗等路徑將知識與生活鏈接起來,在符號與自然之間架設一座橋梁。正如李吉林老師所說:“生活展現情景,是通過把兒童帶入社會,帶入大自然,從生活中選取某一場景,作為兒童觀察的客體,并以教師語言的描述,鮮明地展現在兒童眼前,引起兒童觀察的興趣,領悟觀察的要點。”

在實施學前藝術情境教育時,一日生活環境、教學活動中設置的藝術情境,能更好地促進兒童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如:大班藝術活動“美麗的風箏”。首先教師帶領幼兒去參觀風箏博物館、欣賞各種風箏,同時節假日還要求家長帶著幼兒去廣場放風箏,這樣幼兒對風箏有個直觀的視覺感受,激發了幼兒對風箏的興趣,能夠根據風箏多樣的外形,學會用對稱的方法創造性地裝飾風箏,整個活動幼兒都充滿了熱情。從材料的收集和選擇,到風箏的制作和放飛;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從失敗到成功,幼兒始終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主動的學習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發現,活動中幼兒體驗到了從失敗到成功的快樂和滿足。

又如大班美術活動“青花瓷”,結合課題《民間藝術情境課程促進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實驗研究》,從民間工藝品青花瓷入手,引導幼兒從青花瓷的圖案排列上進行探索。因為大班幼兒對排序處于探索的狀態,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很有興趣地按顏色或按形狀有規律地用間隔排列的方法穿項鏈、拼搭玩具等。為了引導幼兒將這些經驗加以統合整理,使幼兒對物體按規律排列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形成初步的邏輯思維,我們根據大班幼兒的發展水平,提供多元的排序方法,引導孩子自己動手操作,學習從多角度地思考問題,并探索和發現各種不同的排序規律,促進幼兒觀察、比較、思考及創造能力的發展,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

從以上兩例我們不難看出,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對生活的升華,汲取了生活中的美,對人有深遠的影響,讓孩子從小在充滿藝術氣息、氛圍的環境中生活、學習,能促使幼兒全面協調發展。同時藝術情境教育可以為幼兒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啟迪,有利于發展幼兒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兒童的創新能力。在藝術教學活動中,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把生活經驗藝術化,藝術問題生活化,在生活與藝術之間架起一座興趣之橋。同時我們的教師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把傳統民間美術、民間音樂資源再開發、再創新,并滲入兒童一日生活,孩子對民間美術、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傳統的東西在新一代中得以傳承、發揚。

虞永平教授說:“要在生活中發現藝術,在生活中感受藝術,在生活中弘揚藝術。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對生活的關注,就沒有對藝術的關注,不深入生活,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民間藝術,也無法真正把握和創造藝術。”

三、發散延展機制

人們都非常熟悉愛因斯坦曾說過的一段話:“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是無限的。”發散延展機制,換言之就是開拓想象空間,促進多向思維,讓幼兒在活動中想得開、想得多、想得遠、想得奇,這是為創造能力奠基的最為寶貴的思維品質。

篇(2)

一、醫學影像技術學科的發展近況

(一)醫學影像學科的教育教學現狀

醫學影像技術是進行醫學檢查的一項常用技術,該項技術的應用層面非常廣泛。近幾年,伴隨著醫學影像技術的廣泛應用,市場上對醫學影像技術人才的需求也隨之增加。不少高校依據市場對該項技術人才的廣泛需求,具有針對性地設計了相關人才培訓計劃,并在高校課堂設置以培養醫學影像技術人才為目標的醫學影像技術學的專業課堂,對教材內容、課堂設計等方面也適時進行了技術創新和改革。雖然這項新的專業學科在進入高效課堂之初就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但由于該專業的設置時間較短,發展的時間也不長,在相關教材以及教育方式上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之中,能夠影響人才培訓的最主要問題是,在不同層次的教育之間醫學影像技術的學習在銜接的部分存在不小的問題,例如:專科與本科教育或者是本科與研究生教育之間存在著教育脫節的現象。另外,普通高校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應用的教材并不統一,導致大多數學校的人才培訓方向不明確,相關設計計劃不符合實際,這就導致了大多數醫學影像學專業的人才更難在較短時間內適應醫院的工作。

(二)應用醫學影像技術的相關操作人員的工作狀態

現階段,應用醫學影像技術的相關操作人員,在大多數醫療機構當中從事醫學影像技術的專業人員被稱為技師。除此之外,還能夠在大學所附屬的醫院中擔任技術講師或者是教授。在的一些普通的醫院當中,醫學影像技術人員主要從事放射科的工作。在其他大型的綜合性醫院或者是專科醫院當中,從事影像技術工作的人員基本上都是大學本科學歷,一般很少有碩士畢業生,在醫院的放射科博士學歷的影像技術操作人員幾乎上沒有。而在略差于市級醫院的地方醫院當中,放射科擔任影像技術操作人員的則為專科學歷。在醫院的放射科,各科的醫生和相關的技術操作人員數量基本一致。因此,在一些大型的綜合性質的醫院,或者是具有較完善的醫療圖像管理與通信系統的專科醫院當中,放射科的大多數醫生往往是進行后臺的普通檢驗工作,而醫學影像技術學科的人員擔任前臺檢查的重要工作。該項技術人員不不僅僅擔任接診病人的工作,而且還負責患者所檢查的疾病圖像的收集工作和審核任務。這也就提高了技術人員對相關技術知識掌握的要求,不僅僅要有牢固的圖像采集知識體系,還要熟悉各種處理和核查相關的技術。此外,最基本的還要牢牢掌握相關的醫學知識。只有做到上述要求,醫學影像檢查技術人員才能夠在第一時間為病人的檢查做出正確的疾病醫學判斷以及準確的技術操作,有利于提高檢查結果的準確率。除此之外,進行醫學影像的相關影像設備一般價格較昂貴,這就需要相關操作人員在進行操作時要保障設備的安全,在檢查患者疾病的同時最大程度上保護相關影響設備。熟悉的醫學影像的相關理論知識與實際的設備操作進行融合,從而順利地進行醫學檢查,延長影像設備的使用壽命。在當前,影響設備的進化與影像技術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兩個方面出現一定的矛盾,這就使得相關高級的影像,設備不能夠在臨床檢驗工作中充分的發揮經驗作用,降低圖像檢查的準確性。因此,在接受相關學校教育的理論教學之后,醫學影像技術人員還需要加強對實踐應用的掌握,各級醫院也應該適度地增加對影像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

(三)現階段醫學影像技術的組織管理情況

在我國,與醫學影像技術有關的專業性組織就是中華影像技術學會,該學會是中華醫學會附屬下的影像技術專業學會,是同中華超聲學會、中華放射學會以及中華合醫學學會共同組成的關于影像學科的醫學與核影像技術的四大學會。中華影像技術學會下屬有七個專業學組,其中就包括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技術學組、MR技術學會以及醫療圖像管理與通信系統技術學會,除此之外,還包含三個籌備的專業學組以及三個學部。在我國,每年都會在固定時間舉辦中華影像技術學會大會,其主要目的是進行影像技術交流,是一種具有國際性的專業學會討論大會,參與到大會當中的人員,大都是來自于世界各國從事醫學影像專業技術的高水平人員。這樣的學術交流大會,能夠精進醫學影像技術,因此,吸引了各國的技術人員的參與。另外,在我國大多省份當中,省或市內都存在專業的影像技術學會小組,而且一些地區也建立了相關的。我國所開設的與醫學影像技術有關的網絡教育平臺,其開設范圍也惠及全國,這也幫助了許多就職員工進行再度的深度學習,從而培養出更多的醫學影像技術操作人員,提高操作人員的專業水平。

二、醫學影像技術學科的發展趨勢

(一)醫學影像學科技術發展的總方向

在當前的醫學影像技術發展過程中,醫學診斷過程和介入治療的過程是分開的,但隨著各項醫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和發展,這兩者必然會在一定時期之后建立相互聯系的,呈現出完整的現代影像學科系統。當前,影像技術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大體形態學,主要在圖像的收集以及判斷上發揮作用。在未來,影像技術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向分子、功能代謝以及基因成像等方面發展。而且,當前的影像技術主要采用膠片收集的技術,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以及數字化方向的技術創新,未來的影像技術會考慮應用到數字化和電子技術,將圖像收集和傳輸過程,以數字化現代化的形式呈現。

(二)醫學影像技術的具體走向

由于一些影像技術在我國發展的時間較短,各項技術仍然不夠成熟。當初學醫學技術不斷創新性發展,未來的醫學影像技術將會呈現更加直觀、更具有特征性的信息。在其他方面,現階段對于影像的分析都是趨于定向的,在未來會轉變成定量的方向發展,不僅僅會判斷出疾病的診斷結果,還會給進行疾病治療以及手術操作提供方向。

(三)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趨勢

篇(3)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06-0028-02

一、近幾年醫學影像專業的就業情況

1.影像專業的市場需求仍然很大。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逐漸提高了對醫療水平的要求,許多患者傾向于選擇醫療水平較高的單位,從而增加了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迫使醫療機構不得不通過擴大醫院規模、爭創“三甲”等途徑取得優勢。因而大型先進醫療設備,特別是醫學影像設備的引進成為了其中的重要手段,而對醫學影像專業人才的大量需求為畢業生提供了更多的契機。

2.就業方向和去向逐漸成熟。從學科的角度來看,醫學影像學由影像診斷學與介入放射學兩大部分組成,因而相應的就業方向有:(1)影像診斷,包括傳統的X線診斷、CT診斷、MRI診斷;(2)超聲診斷,包括胎兒超聲、腹部超聲、泌尿系統超聲、血管內超聲等;(3)介入放射學,包括穿刺引流、灌注栓塞、成形術、取出異物等;(4)核醫學,包括全身骨成像、甲狀腺功能測定、腎功能測定等;(5)影像技術,包括X線檢查技術、CT檢查技術、MRI檢查技術、超聲檢查技術、DSA檢查技術、核醫學檢查技術等。此外,醫學影像工程作為一個新的分支,其需求量大、創新性強,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近年也受到了相關領域的重視。而醫學影像專業目前的就業去向主要有2個:一是在醫院等醫療機構從事診斷、檢查、設備管理和醫學科研等工作,二是在西門子、飛利浦、通用等大型醫療設備公司從事技術研發或管理工作。

3.本科生需求逐漸下降,研究生需求明顯提升。由于高校擴招導致了影像專業學生人數的增加,就業市場上已呈現出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過于求的態勢。目前三甲醫院(尤其是大學的教學醫院)主要引進博士和碩士研究生,本科只能從事影像技術工作,而大、中型醫院已不再引入本科以下的畢業生。

4.影像診斷就業明顯優于影像技術。在如今的醫療環境下,醫院影像科普遍存在“重診斷、輕技術”的現象,大多數用人單位需要的是影像診斷方向的畢業生,這是由于影像診斷更貼近臨床,未來發展較好引起的。相反,即使是在大醫院技術工作的地位也相對較低,而且存在輻射問題,這種差距使得畢業生在心理上難以接受。

5.綜合能力強、一專多能的學生受到歡迎。在畢業生逐漸增多和醫療水平不斷進步的背景下,市場對人才素質的要求逐漸增高。在能力方面,醫療機構看重的是綜合素質,需要的是厚基礎、強能力、有專長的臨床應用型人才,因而只具備一般知識的畢業生不再搶手,而具有諸如“神經影像診斷專長”、“心臟超聲專長”、“介入放射專長”、“核醫學專長”之類的人才卻備受歡迎。

二、醫學影像專業的就業前景分析

1.影像技術發展速度迅猛。影像技術是一門新興技術,短短幾十年其發展就出現了質的飛越,而且還未達到極限,這種現象導致了人才的極度欠缺。就長期而言,就業形勢取決于技術發展速度和人才增長速度哪個更占優勢。如果技術發展更快,則需求量較高;如果人才增長更快,則需求量相對較低。因而就業前景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

2.臨床診療越來越依賴影像設備。臨床醫學的發展有幾百年的歷史,如今已到達了難以逾越的瓶頸,傳統的“視、觸、叩、聽”已經不能滿足于現代醫療的診斷需求,在治療上也暴露出許多局限性。影像醫學的出現巨大地影響了傳統的診療體系,并迅速被廣泛應用于臨床。目前臨床醫學已經無法離開影像設備,并且隨著醫學影像的發展,臨床診療將越來越依賴于影像設備。這種形勢有利于影像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影像人才的需求量也將有所增加。

3.畢業生質量逐年提高。隨著醫學影像專業的就業情況逐漸被認識,生源質量也有所提升。另外,由于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和用人單位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影像專業學生也正在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甚至包括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因而在這種背景下培養的高質量畢業生自然會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

4.影像工作細分化、專長化。由于就業市場的發展和醫療需求的提高,影像診療工作正在向細分化、專長化發展。因而今后每個影像工作者都應該要有一個或多個自己擅長的方向,以分擔日益增加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這樣的情況下,醫療機構就需要更多的影像專業人才能滿足社會對醫療服務的需求,這種趨勢將一定程度地促進畢業生的就業。

5.醫學研究需要大量影像人才。影像技術的發展不僅為臨床診療提供了便利,同時也成為了醫學研究的重要手段。如今新的疑難雜癥不斷出現,針對這種現狀臨床醫學一籌莫展,目前攻克這種疾病只有依靠基礎研究才能實現。相比于其他手段,影像學方法因其非侵入、無創傷的優點而廣受關注。從這個角度來看,醫學影像人才的需求量也將因此大大提升,這種需求不僅僅局限于醫療機構,還體現在西門子、飛利浦、通用等大型醫療設備公司的用人需求上。

6.影像體系正在與國際化接軌。如今的影像科已經成為了擁有CR、DR、CT、MRI、DSA、PET等一系列大型醫學影像設備的現代科室,相比于傳統臨床科室其優勢正在不斷地突顯出來。隨著影像技術與國際化接軌,未來國內的影像體系將與西方發達國家保持一致。在國外,影像科是最優秀的科室之一,影像醫師的地位很高,且收入優于大多數臨床科室。而且技術在不斷發展,檢查設備不斷更新換代,診療手段日益先進,這使得影像人才的需求大大提升。據Nishie等人報道,當前日本的影像科醫生就非常欠缺,這和他們高度發展的影像技術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可以推斷,隨著國際化水平的不斷深入,國內醫學影像專業的就業前景也會有很大的改善。

三、醫學影像專業就業前景對學生的要求

1.提高綜合素質。隨著技術和設備的發展,就業市場對影像專業畢業生的素質要求逐漸提高。如今,影像醫師要面對內外婦兒各科的檢查申請,這就要求畢業生有廣博的醫學知識,還要掌握一些非醫學專業(如物理、計算機等)的相關內容。因而要達到精英水平,影像專業學生還需不斷刻苦學習、鉆研,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具體來說,學生應主動深入臨床,注重專業基礎知識的積累,提高英語水平,培養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辯證思維能力,提前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同時應培養團隊精神與合作技巧,加強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努力成為基礎扎實、善于思考、勇于實踐、一專多能的影像人才。

2.培養人文精神。當前,醫學模式已從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演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任何醫療活動都應本著對病人負責的態度,時刻考慮病人的利益。雖然影像醫生與病人接觸的機會相對較少,但診斷結果將對臨床治療產生重大影響。因而影像專業學生同樣應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責任意識,同時應當注重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的培養,有意識地去體察病人的疾苦,給予病人更多的理解、同情和幫助,這種人文精神能夠大大提高工作質量,也將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和追捧。

3.調整就業策略。近年來影像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普遍較高,都希望能到大城市去,到待遇好、條件優、規模大的單位工作。畢業生的心情應當得到理解,但也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通過考研、考博等途徑提高學歷,增強就業競爭力;對于其他學生,適當地轉變就業觀念,到基層醫院去服務于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此外,影像專業學生應該重視學校的就業指導教育,積極參加就業相關的講座和師生座談會,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思想,客觀準確地為自己定位,確定合理的就業期望值。同時應以敏銳的眼光洞察市場形勢的變化,主動適應當前的就業形勢,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慎重、理性地選擇就業去向,這種觀念將使畢業生在市場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4.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由于醫學影像是一門不斷發展的學科,影像設備更新換代的周期正在逐漸縮短,如果影像專業學生不時刻保持認真學習的態度,就將落后于時代潮流而被淘汰。因此學生應形成終身學習的觀念,提高再學習能力,積極探索,深入了解知識動向,不斷學習新理論、新技術和新設備,從而實現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

四、小結

醫學影像專業的就業問題與影像專業畢業生今后的發展密切相關,是學生和老師關注的熱點話題。在此背景下,結合近幾年來醫學影像專業的就業情況,本文客觀地分析了其就業前景,并進一步探討了就業前景對學生的要求,為學生、老師和該領域的關注者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本文認為醫學影像專業的就業形勢較好,對未來的就業前景持樂觀態度。

篇(4)

【關鍵詞】 就業;發展空間;前景;對策 

        由于連續多年的高校擴招,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就業壓力明顯加大;我國目前正處在醫療改革的關鍵時期,改革的前景還不明朗,醫療體制政策還不完善,較多醫療衛生單位嚴重差人也不愿或不能進人,導致醫護人員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醫療事故頻發,同時,部分專業的醫學畢業生明顯供過于求,導致大多數用人單位紛紛提高進人門檻;在這種就業困難的情況下,我院實習的醫學影像專科生保持了較高的就業率,現將原因分析如下: 

        1 就業情況的隨訪 

        對近幾年在我院實習的31 個醫學影像專科生的就業情況進行隨訪研究,其中男生9 人,占35.8%,女生22 人,占64.2%,已工作或已簽約縣級、區級及市級醫院或同等級醫院的共19 人,占61.3%,其中女生13 人,男生6 人,縣級以下醫院7 人,占22.6%,已經或正在專升本的5 人,占16.1%,;其中從事超聲工作的14 人,占45.2%,從事放射技術工作的8 人,占25.8%,同時從事放射診斷及技術工作的4 人,占12.9%,均在縣級以下醫院工作;通過以上調查,得出影像專科生近幾年的就業率達到83.9%,加上已經或正在專升本的5 人,就業率達到100%。 

        2 就業前景分析 

        2.1 醫學影像畢業生的就業范圍 

        醫學影像學科涉及面廣,整體性強,發展迅速,是一門獨立而成熟的學科。它的研究范圍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組成:①放射醫學、包括傳統的x 線診斷、計算機體層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學;②超聲醫學(us),包括b 型超聲、超聲心動圖、介入超聲;③核醫學,包括γ照相、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照相(spe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照相(pet)和介入核醫學。 

        2.2 醫療技術及醫療事業的發展 

        1970 年代,電子計算機x 線斷層掃描儀(簡稱ct)和核磁共振診斷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被譽為自倫琴發現x 射線以后,放射診斷學上最重要的成就,隨著計算機圖像分析技術越來越強,能夠對大量的來自高度檢測儀的數據進行快速分析,迅速成像;20 世紀后期,世界上掀起了以微創手術為主的醫療技術革命,出現了許多以醫學影像設備引導下的介入技術學,通過最新影像診斷技術,可以檢測出早期腫瘤和其他許多早期病變,為進一步的治療提供影像學依據。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一方面醫生越來越倚重儀器設備的檢查,另一方面在目前緊張的醫患關系下,各項儀器檢查結果成為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有無過錯的重要法律依據,此儀器檢查使用率必然提高,導致我國醫療衛生單位醫學影像科室的迅速擴張,出現醫學影像人才短時間內的相對匱乏。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個人醫療服務的投入也不斷增大,同時國家也加大醫療衛生投入,基本建立起遍及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及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同時各地政府紛紛提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如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政府提出在2015 年前重慶區域內三級綜合醫院將達到30 所,以上政策和措施進一步促進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各種高端影像設備不斷普及到縣及縣級以下醫院,導致目前中國較多醫療衛生單位,特別是西部醫療衛生單位對影像專業人才需求缺口增大;在目前這種醫療體制下,醫療衛生單位需要影像專業人才,但又無法提供足夠的人員編制,很多醫療衛生單位不得不以招聘影像專科生來解決這種矛盾。同時,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影像專業也越分越細,主要分為影像診斷及影像技術兩個專業,目前設有影像技術專業的醫學院校相對較少,畢業生也較少,特別在西部省份的畢業生就更少,那么他們的就業情況就相對較好。 

        2.3 醫院自身的發展 

        長期以來,在政府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公立醫院都靠自我創收維持發展,床位越多,病人越多,設備越先進,創收就越多。為了保持領先地位,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各同級及同區域醫院還互相開展“軍備競賽”,不斷要在醫院規模上壓倒對方,同時還在先進儀器設備數量上壓倒對方,先進儀器設備中大部分為影像設備;同時,部分區縣級醫院沒有專門的影像技術人員,為了醫院的發展,必須新招收專業的影像技術人才;以上幾方面也是導致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3 就業對策 

        3.1 努力學習理論知識,盡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 

        實習生在實習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樹立搞好實習的信心。充分估計實習中的困難,并作好應對措施。在醫學知識方面,實習生在實習前有必要重溫與影像學密切相關的臨床知識和基礎知識,盡快了解和熟悉所到影像科室的有關醫療制度,為今后圓滿實習做好準備。在實習過程中,要善于學習、思考、提問、總結,盡量將所學書本知識與臨床實習結合起來,做到有的放矢,有意去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礎。 

        3.2 增強帶教老師的責任、著重提高實習生的實踐技能 

篇(5)

由于連續多年的高校擴招,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就業壓力明顯加大;我國目前正處在醫療改革的關鍵時期,改革的前景還不明朗,醫療體制政策還不完善,較多醫療衛生單位嚴重差人也不愿或不能進人,導致醫護人員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醫療事故頻發,同時,部分專業的醫學畢業生明顯供過于求,導致大多數用人單位紛紛提高進人門檻;在這種就業困難的情況下,我院實習的醫學影像學生保持了較高的就業率,現將原因分析如下:

一、就業情況的隨訪

對近幾年在我院實習的31個醫學影像學生的就業情況進行隨訪研究,其中男生9人,占35.8%,女生22人,占64.2%,已工作或已簽約縣級、區級及市級醫院或同等級醫院的共19人,占61.3%,其中女生13人,男生6人,縣級以下醫院7人,占22.6%,已經或正在專升本的5人,占16.1%,;其中從事超聲工作的14人,占45.2%,從事放射技術工作的8人,占25.8%,同時從事放射診斷及技術工作的4人,占12.9%,均在縣級以下醫院工作;通過以上調查,得出影像學生近幾年的就業率達到83.9%,加上已經或正在專升本的5人,就業率達到100%。

二、就業前景分析

1、醫學影像畢業生的就業范圍

醫學影像學科涉及面廣,整體性強,發展迅速,是一門獨立而成熟的學科。它的研究范圍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組成:①放射醫學、包括傳統的X線診斷、計算機體層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學;②超聲醫學(US),包括B型超聲、超聲心動圖、介入超聲;③核醫學,包括γ照相、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照相(SPE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照相(PET)和介入核醫學。

2、醫療技術及醫療事業的發展

1970年代,電子計算機X線斷層掃描儀(簡稱CT)和核磁共振診斷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被譽為自倫琴發現X射線以后,放射診斷學上最重要的成就,隨著計算機圖像分析技術越來越強,能夠對大量的來自高度檢測儀的數據進行快速分析,迅速成像;20世紀后期,世界上掀起了以微創手術為主的醫療技術革命,出現了許多以醫學影像設備引導下的介入技術學,通過最新影像診斷技術,可以檢測出早期腫瘤和其他許多早期病變,為進一步的治療提供影像學依據。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一方面醫生越來越倚重儀器設備的檢查,另一方面在目前緊張的醫患關系下,各項儀器檢查結果成為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有無過錯的重要法律依據,此儀器檢查使用率必然提高,導致我國醫療衛生單位醫學影像科室的迅速擴張,出現醫學影像人才短時間內的相對匱乏。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個人醫療服務的投入也不斷增大,同時國家也加大醫療衛生投入,基本建立起遍及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及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同時各地政府紛紛提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如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政府提出在2015年前重慶區域內三級綜合醫院將達到30所,以上政策和措施進一步促進了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各種高端影像設備不斷普及到縣及縣級以下醫院,導致目前中國較多醫療衛生單位,特別是西部醫療衛生單位對影像專業人才需求缺口增大;在目前這種醫療體制下,醫療衛生單位需要影像專業人才,但又無法提供足夠的人員編制,很多醫療衛生單位不得不以招聘影像學生來解決這種矛盾。

3、醫院自身的發展

長期以來,在政府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公立醫院都靠自我創收維持發展,床位越多,病人越多,設備越先進,創收就越多。為了保持領先地位,在激烈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各同級及同區域醫院還互相開展“軍備競賽”,不斷要在醫院規模上壓倒對方,同時還在先進儀器設備數量上壓倒對方,先進儀器設備中大部分為影像設備;同時,部分區縣級醫院沒有專門的影像技術人員,為了醫院的發展,必須新招收專業的影像技術人才;以上幾方面也是導致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三、就業對策

1、努力學習理論知識,盡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

實習生在實習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樹立搞好實習的信心。充分估計實習中的困難,并作好應對措施。在醫學知識方面,實習生在實習前有必要重溫與影像學密切相關的臨床知識和基礎知識,盡快了解和熟悉所到影像科室的有關醫療制度,為今后圓滿實習做好準備。在實習過程中,要善于學習、思考、提問、總結,盡量將所學書本知識與臨床實習結合起來,做到有的放矢,有意去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為今后的工作打好基礎。

2、增強帶教老師的責任、著重提高實習生的實踐技能

篇(6)

1 專業發展現狀

隨著現代醫學的飛速發展,現代醫學影像技術與傳統的影像技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就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然而長期以來高校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上,存在教學內容陳舊、理論與實踐脫節,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差,不清楚影像技術崗位需求和今后的職業發展方向等諸多問題。而醫學影像從業人員普遍學歷層次低、系統理論知識缺乏、專業設備的操作單一、缺乏創新精神。目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情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專業內容陳舊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各種高新設備的研制、開發、引進和應用,各項業務技術的開展,相關學科的滲透與交叉,計算機的廣泛應用不斷開拓醫學影像科學的新領域。而早些年出版的書刊對這些知識介紹的不夠全面,許多高校開設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都處在建設發展階段,學生接受最新知識的機遇和方式者非常有限。而在迅速更新的知識面前,由于受到知識深度和廣度的局限,致使醫學影像技術人員對專業發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學科管理等方面均立足于陳舊的觀念,不能適應專業的快速發展,大部分專業人員的專業知識還停滯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跟不上時代步伐,這也是目前醫學影像技術從業隊伍中存在的普遍問題。

(2)教學方法單調

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教材結合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單純將書本上的內容“ 灌注” 給學生,難以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及學習熱情;實踐能力與 理論知識不能有機結合,使學生不能充分理解和應用課堂上講授的內容;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缺乏,不利于培養創新型人才。

(3)專業知識單一

影像技術是一門交叉學科,是電子、機械、數字技術、光學工程等專業綜合發展的結果,各專業技術的飛速發展致使從業人員跟不上發展的步伐。加上分學科、分專業學習不合理的工作模式和人才培養方式,很多單位根據醫學影像設備而非學科系統來進行專業劃分,從而使很多專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單一,成為只懂某一種檢查設備知識的技工人員。這樣既割裂了專業知識的立體聯系,又束縛了個體思維,必然會扭曲整個學科的知識結構。

(4)從業人員素質偏低

目前我國影像學從業隊伍學歷結構不盡理想,尤其是在縣、市及其以下級別醫療單位,招工、頂職上崗者不乏其人,而技師中則更多見。中專、高職學歷者所占比例過大,本科以上層次學歷者為數不多。大部分從事人員缺乏鉆研精神,只管操作,只管維修,脫離思考,就事論事。沒有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和高層次的專業培訓,想要較好掌握、運用醫學影像新技術并使之創新和發展,并非易事。為此,加強醫學影像技術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

2 培養目標的確定

目前,四年制醫學影像學本科專業只在不多的高校剛剛開辦,由于在對醫學影像學理學學士培養認識上的差異, 致使出現許多學校培養目標及方向不明、 培養模式混亂,大多數學校都是借鑒甚至沿用原來五年制醫學影像學本科(醫學士)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一時也很難明確自己的專業方向,導致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畢業生“醫師、技師”就業尷尬的現象。

2012年9月國家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教高[2012]9號)文件中明確指出原醫學影像學專業(四年制)更改為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四年制),專業類別也于原來的“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部分)”改為“醫學技術類”,授予理學學士學位。[2]這就更加確定了其專業方向,即畢業生能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學影像技術領域從事醫學影像設備研究、管理、流通、客戶服務等,以及能在醫學院校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我校于2010年開始招收醫學影像學本科(理學士)專業學生,2013年9月將招收第一屆醫學影像技術(更名后)本科專業的學生,幾年來的辦學實踐在不斷的促進我們思考,建立符合當前社會需要和專業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我們亟待探討的課題。

3 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目前醫學影像本科專業的現狀,結合我校的辦學情況,創新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教育教學方案改革

通過問卷調查方式,向醫院、企業等用人單位發放問卷調查表,收集用人單位對近5年招聘的醫學影像學專業本科生的質量評價及實際工作中對醫學影像技術人員知識、能力、素質的要求,對結果進行研究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結合醫學影像技術本科專業(理學士)的服務面與職業崗位能力,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借鑒“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育教學模式,設計教學改革方案。

(2)完善教學計劃,整合教學內容

培養目標確定以后,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就應圍繞培養目標來確定。這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醫學影像技術人才的培養涉及到醫學知識、操作技能、職業態度等多學科、多門類的知識,理、工、醫相交叉,因此完善的課程設置是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

根據醫學影像學科發展的方向,緊密結合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結合用人單位的反饋意見,以職業能力為導向,調整專業教學計劃,完善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突出醫學物理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模塊相關教學內容的設置。隨著現代微電子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人工智能和自動控制技術的蓬勃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三化”已成為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發展方向。CT,MR,DSA,CR,DR,PACS等技術的應用需要集醫學、醫學物理學、現代信息技術、成像技術等知識與技術于一身的復合型人才。

因此,在課程設置上我們應該更側重于理學和工科的內容,如:先讓學生掌握信號分析的基礎理論知識,為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能打下基礎。在硬件方面,完成各種電子技術知識的學習之后,著重讓學生掌握醫學成像設備的特點與成像原理;軟件方面,完成計算機應用和基本語言程序設計的學習后,結合醫學圖像處理技術重點培養醫學圖像分析的技能。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較為熟練的操作技能和應用能力,達到在具有較寬知識面的同時具備一定專業深度的水平。

(3)建立“校院企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

由于之前國家沒有明確四年制本科醫學影像學的培養目標,很多高校都沿用原有五年制醫學影像學(醫學士)的培養思路,因此,除了學校的理論和實驗教學外,就是在醫院進行實習與見習。顯然,這種模式無法滿足醫學影像技術(理學士)專業的培養目標的要求,若能充分利用高等醫學院校的資源與醫院、企業構建三位一體合作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創造良好的就業前景,實現“零距離”就業,穩固學生的專業思想,擴大學校的影響力,而且大大地節約了學校對實踐教學的資金投入,優化社會資源;另一方面,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可以及時了解當代醫學影像的發展趨勢及社會對醫學影像技術畢業生的需求和要求,實現“按需”培養,提高就業率;同時,校院企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把工程師“請進來”,把教師“送出去”,可促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實踐能力及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高校辦學能力。此外,校院企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中產學研結合可讓高校的科研成果直接應用到企業實際生產中,從而提高社會生產力,促進社會經濟健康和諧地發展。

(4)編寫活頁教材

隨著高科技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醫學科學發展的步伐正在加快,醫學影像學設備也隨之日新月異,新的治療手段不斷涌現。這就要求我們在對醫學影像技術人才的培養上要與時俱進,而選用合適的教材開展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受教材需從編寫、出版到定購這個時間周期的限制,很難滿足要求。因此,高校可與醫院、企業一起編寫活頁教材,與定購的材配套使用,不斷更新、完善、充實教學內容,讓學生能真正學以致用。

結束語:

為適應現代醫學發展對醫學影像的新要求,高校在醫學影像技術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應借鑒國內外成功的培養模式,明確專業培養目標,拓寬辦學思路,積極推動“校院企”三方參與的合作教育模式,提高辦學能力,擴大影響力,優化社會資源,促進社會經濟健康和諧發展。

篇(7)

我院醫學影像科于2005年9月創建了小型PACS系統,經過近6年的應用,對科室的目標管理、質量控制、學科發展、臨床教學、人員培訓等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現結合使用該系統的體驗,探討醫學影像科開發小型PACS系統的設計和應用價值。

材料與方法

1、硬件配置

(1)X線機:日本島津XHD-150型、日本島津MUX-100G、德國西門子MOBILETT II、匈牙利NEODIAG-NOMAX等;

(2) CT機:美國GE BSD Elite Select 16排螺旋CT診斷系統、德國西門子Somatom AR.C 全身CT機;

(3) CR系統:美國柯達850系統;

(4) 骨密度儀:美國RA OsteoGram;

(5) 激光相機:美國Kodak DryView 8900、5800各一臺;

(6) 服務器:Dell .Jc XP Pro SimpChn 082;

(7) 醫學影像工作站:4套。每套包含:計算機1部、2個專業液晶顯示器(一個用于圖像顯示,一個用于書寫診斷報告)和一個激光打印機。

2、軟件配置

(1) 操作系統:Windows XP Professional;

(2) 開發軟件:川大職能軟件公司研發的Esaywork;

3、PACS系統組成結構

我院創建的是局部開放式PACS,僅是服務于醫學影像科的局域網。其設計、布局主要根據科室具體工作實際、現有設備配置來定。主干網為以DICOM 3.0為接口的24口網絡交換機連接各個信息點,直接連接到CT機、CR系統、骨密度儀、激光相機、服務器、及4套醫學影像工作站上,實現影像信息共享。

4、硬件拓展

醫院發展后,如果再引進DSA、MRI等大型現代影像設備,該系統也備有預留接口和相應鏈接軟件,以實現大影像的綜合兼容目標。

結果

我院PACS系統創建后,普通X線檢查、CT、骨密度測定等醫學影像工作可在PACS下一一展開。各類設備的圖像進行采集、儲存、傳輸、顯示,都是嚴格遵循醫學影像數字影像通訊DICOM 3.0標準進行的,從而保證各類信息傳遞的順利暢通。

圖像的調取是通過各個工作站與服務器之間進行,各個工作站之間相互獨立、互不干擾,但彼此間圖像資料、診斷信息則是共享的。影像科醫師能在各自的工作站上進行閱片分析、圖像比較、影像診斷、報告書寫、文字處理、信息查詢及膠片打印等系列工作。

圖像的儲存可以CD、DVD及硬盤等介質形式選擇性的進行,以達到保存目的,以便多年以后提取、查閱。

通過這幾年的使用,該系統運行穩定,故障率低,體現了設計理念中的系統結構簡單、性能穩定、操作方便、設置靈活及可擴性強等特點,為今后建立全院性信息管理系統(HIS)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討論

PACS是基于數字成像技術、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旨在全面解決圖像的獲取、存檔、傳輸、顯示及處理的綜合系統。PACS系統可將各類醫學影像設備產生的醫學圖像以數字的形式存放在圖像庫中,用計算機實現圖像的存取。建立PACS的主要目的是實現影像資源的信息化、共享化,使醫務人員能夠方便、完整地獲取影像資料,并利用這些資源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應用PACS的優點:

(1)操作簡單、方便,獲取圖像快捷,工作效率高;

(2)圖像處理功能強大,病變顯示變得容易,減少疾病漏診率;

(3)利于圖像調閱及查詢,可進行影像資料的長期保存;

(4)實現圖像傳輸,利于教學、科研及遠程會診,達到資源共享;

(5)利于科室管理、質量控制,使醫學影像科工作流程科學、合理、簡潔;

使用PACS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防止計算機病毒侵襲:表現使在用U盤等介質進行拷貝圖像;

篇(8)

2腫瘤影像醫學教學的現狀

腫瘤影像學是醫學專業中較為特殊的一門學科,其教學主要包括腫瘤醫學影像診斷和腫瘤醫學影像技術兩方面。腫瘤醫學影像診斷的教學模式比較成熟,主要注重臨床常見腫瘤的診斷及鑒別診斷。但腫瘤醫學影像技術教學則較為欠缺,尤其是對腫瘤影像新技術的研發、功能拓展、臨床醫學與工程技術結合及運用等方面的授教還較為薄弱。目前腫瘤影像醫學教學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①傳統的腫瘤影像醫學教學授課的模式過于單一,跨學科聯系較少,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②現行課程安排中有關學習方法、獲取知識手段的課程較少,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③缺乏理論聯系實踐的教學方法,單純從理論和閱片等教學手段難以讓學生對腫瘤影像表現與臨床特征之間的關系進行系統地理解。④教學內容陳舊。該學科知識更新快,教材、教案等教學內容和方法不足以滿足臨床工作的需求[6]。⑤學生技術研究能力的培養與臨床實際應用能力脫節。腫瘤影像醫學教育要求培養既會診斷又會技術研究,既有轉化理念和能力又有腫瘤影像學基礎知識與臨床實踐經驗的綜合型人才。因此,開展轉化醫學教育尤為必要,它是當前培養綜合型人才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提倡“從實驗桌到病床旁”的轉化醫學教學理念在腫瘤影像醫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轉化醫學教育理念在腫瘤影像醫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3.1促進腫瘤影像醫學教學多學科的合作

不同學科、不同思想、不同理念的相互碰撞有利于創新思維的產生,而一個學科的發展壯大,也需不斷加強不同學科間的知識與技術合作,加強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因此建立腫瘤影像學、基礎腫瘤學、工程技術學、物理學等多學科的科研小組,讓各組組員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形成多學科交叉研究,通力合作及協調發展,形成縱橫交錯的綜合體系,才有望實現腫瘤影像醫學的可持續發展[7]。轉化醫學教育強調理念的改變,它打破以往的單一學科或有限合作的教育模式。首先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科交叉的開放式研究平臺,鼓勵將物理工程實驗室發現的有意義的成果轉化成能為臨床提供實際應用的手段,有效將腫瘤的基礎研究成果轉化到臨床實踐中,同時也對腫瘤影像征象進行基礎研究。其次,不同的影像成像手段各有優劣,將彼此的優勢互相融合已成為醫學影像設備研發的潮流。轉化醫學教育對這一潮流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從而進一步為腫瘤的診斷提供更多的成像手段,有利于腫瘤的診斷及鑒別診斷。如在既有的CT、MRI、PET、B超等設備的基礎上研發PET-CT、PET-MRI或將幾種成像設備融合的機器。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平臺具有穩定而強大的效果,所形成的多學科介入機制能夠滿足臨床及基礎研究的需求。

3.2為腫瘤影像醫學教學搭建理論與實踐的橋梁

轉化醫學理念的應用一方面能增強腫瘤醫學影像學專業的學生加深對臨床知識的重視和理解,另一方面也為臨床醫技人員提供進入實驗基地探索基礎研究的機會。以轉化醫學理念為指導,重視從臨床中凝練課題,可以培養醫學生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意識,自覺做到理論聯系實踐,使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相結合[8]。如腫瘤醫學影像學專業的學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發現某種腫瘤具有相同的影像征象,但是純粹的臨床實踐無法為其提供相應的基礎理論支撐依據。轉化醫學理念主張臨床醫生與研究員密切合作,提倡由臨床醫生仔細觀察腫瘤的影像特征,將相關信息提供給基礎研究員,再由基礎研究員對此進行研究,進而將科研成果反饋到臨床,為臨床提供有力的依據,通過探究性研究達到解決臨床問題的目的,從而提高醫療總體水平。

3.3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轉化醫學理念的應用為腫瘤影像學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多學科合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與他人進行溝通交流的能力,并在交流過程中獲得多種學習方法,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9]。如腫瘤影像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X射線、CT、MRI、PET、B超檢查等的成像原理時,可與物理學專業的學生合作學習。通過觀摩物理學專業學生的操作,共同探討相關問題以獲得深層次的實驗體驗,從根本上理解相關概念及原理,將枯燥、深奧的理論學習轉化為有趣且自主參與的實驗操作。另外,通過與其他學科學生的交流,可進一步培養腫瘤影像學專業學生的團隊精神,培養適應學科發展所需的醫學影像技術工程師,塑造能靈活將基礎研究與臨床實踐融為一體的專業人才,構建合作融洽的專業團隊。

3.4有利于培養具有轉化醫學理念和能力的學生

腫瘤影像醫學蓬勃發展,臨床應用技術不斷更新,而現有的教材、教案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卻停滯不前,不利于醫學生第一時間掌握腫瘤相關研究新進展及新技術。許多學生畢業后開始到臨床一線工作,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相應的技術問題時,常常無法到實驗室通過相關研究來解決當前技術的缺陷,不利于技術的改進與發展。轉化醫學的應用一方面為腫瘤醫學影像技術研究人員熟悉和參與臨床工作創造了條件,鼓勵學生到臨床進行實踐,讓學生在相關教材內容還未能及時更新的情況下,通過到臨床實踐仍能及時掌握最新的技術。另一方面,為學生參加工作后再次進入實驗室進行技術研究打下鋪墊,真正做到將臨床影像醫學的應用與工程醫學授課有機結合,有利于培養具有腫瘤醫學影像診斷能力和腫瘤醫學影像技術研發能力的綜合型人才。

篇(9)

目前醫學影像技術的教學主要是按照課本的順序介紹各成像技術的成像理論、原理、影像操作技術、正常影像的表現。講授過程中穿插示教典型的影像圖片,很少涉及相對應的其他影像技術圖像的表現優勢。這樣不利于學生對影像檢查技術的整體認識,對不同影像手段診斷該疾病的優缺點也沒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對于醫學生即未來的臨床影像技師來說,這關系到他們日后是否能正確選擇應用對疾病診斷最有效的檢查方法。這種教學方式一方面與課時有限有關,教師授課很少延伸到教科書以外的內容去比較各種影像檢查技術特點;另一方面比較影像內容不是考試考核內容,學生對這方面關注不多,沒有引起師生對這方面的重視。因此,正確轉變認識,授課過程中適當地添加其他各種影像檢查技術對被檢部位顯示特點,并進行各種圖像間的比較,這對提高醫學影像技術的教學效果及學生的臨床技能非常必要。

2.比較影像教學插入的時機和度

在講解一些影像檢查方法的適應癥時插入比較影像教學法,講授完本檢查法的適用范圍和局限性后,要簡單介紹一下其他影像檢查方法的優勢與不足; 一些檢查項目在講解臨床應用時詳細比較各種檢查方法的適應范圍、靈敏度和特異性等。如SPECT 腦血流灌注顯像對急性腦血管病變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及急性腦梗死的陽性率明顯高于CT; 對腦外傷急性期的敏感性也高于CT 、MRI, 而對后期隨訪中敏感性低于MRI 。而CT 和MRI 對腦腫瘤的診斷價值則很高, 陽性率高于SPECT 腦血流灌注顯像。

3.比較影像教學法插入的方式

比較影像學教學的方式很多,根據比較的內容可分為新舊知識比較、正誤比較;按照知識點出現的時間可分為橫向比較和縱向比較;根據所采用的具體形式可分為實物比較、圖形比較和列表比較。在醫學影像技術教學中常常需要多種比較方法結合使用,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課件、幻燈投影等方式, 將各種影像檢查技術操作圖片及影像照片一起顯示, 結合圖片介紹各種檢查方法的適應范圍和診斷價值,被檢部位技術及影像顯示異同。在講解CT掃描時,將其與X線平片攝影相比較,如講述CT胸部平掃可與X線胸部后前位攝影相比較,可以知道CT胸部平掃為了防止肩部組織及雙上肢產生線束硬化偽影,需要被檢者雙臂上舉,而胸部后前位攝影為了減少肩胛骨對肺組織的重疊,要求被檢者雙臂內旋,手背放于髖部,兩肘盡量內旋,雙肩下垂;除此外還有中心線不同,其他要點均相同。通過各種影像學方法的比較, 突出各項影像技術能早期、靈敏、功能性特點, 同時指出它們各自優勢和應用限度, 使學生對各種影像檢查方法都有一個充分的認識。

4.體會

筆者通過與學生交流、課堂提問發現,學生普遍認同比較影像學教學法,認為比較影像教學可以“溫故而知新”。此外通過比較教學,學生實踐技能考核的成績也明顯提高。比較影像教學具有如下優點:

1)比較影像學有助于幫助學生知識的橫向對比

介紹疾病的某種影像檢查技術時,同時適當介紹該疾病的其他影像檢查手段,運用這種影像比較方法可以找出該疾病不同影像成像技術間的相似點與不同點,找出影像表現間的相似點與不同點,各種影像表現所反映的解剖、病理、生化等信息間的聯系,然后有針對性的剖析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影像表現,促使學生知識橫向間的比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總結、綜合能力,同時能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和教師探討,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篇(10)

醫學圖像三維重建技術,就是指用一系列二維切片圖像重建三維圖像模型并進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技術[1]。該技術可以從二維圖像中獲取三維結構信息,能夠提供更逼真的顯示手段,能夠提供具有真實感的三維醫學圖像,便于從多角度、多層次進行觀察和分析。

三維重建技術應用數字化和可視化的方法,發現生命現象的變化規律,在診斷、手術規劃及模擬仿真等方面均廣泛應用,并為影像的應用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和廣闊的應用前景[2-3],因此,三維重建技術在醫學領域得到了廣泛關注了和學者們的大量研究,已出現多種圖像的三維重建方法。由于三維重建模型具有很強的直觀性,且醫學影像專業的解剖學與其他科目相互滲透、相互結合[4],如果人體結構的三維模型可以用到解剖學教學中,那么教師和學生們都將獲益匪淺。本文將重點介紹利用三維重建軟件對影像資料進行重建,并闡述其在醫學影像專業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Intel3處理器,1G以上內存,1024*1024分辨率,WindowsXP操作系統,人體CT影像數據,掃描層厚為0.625mm。Mimics13.0軟件。

1.2 三維重建方法 采用圖像三維重建軟件Mimics13.0對圖像進行三維重建。利用軟件的閾值設定選擇擬重建部分,軟件中以不同顏色顯示各種擬重建結構;用圖像編輯功能對圖像邊界進行“添加”或“擦除”操作,這樣可使重建圖像更準確;利用區域增長功能可對選定的結構進行圖像分割,再現細小結構的形態,還可利用布爾運算可對圖像進行邏輯運算。最后采用軟件的三維計算功能對圖像進行重建,清楚地再現不同結構的三維形態結構。

1.3 教學應用 講授我校2011級高職醫學影像專業學生的解剖學理論課時,使用三維重建軟件導入重建的三維模型,對照三維模型講授各解剖結構的形態及毗鄰關節。

2 結 果

將斷層影像導入Mimics13.0軟件后,軟件可再現水平面、矢狀面及冠狀面的影像。通過軟件中閾值設定、圖像編輯、區域增長、布爾運算及三維計算等功能對CT斷層數據進行圖像分割、重建,既可清楚地再現整體的三維結構,也可單獨顯示各器官的三維形態。在我校2011級醫學影像專業解剖學教學中試用,學生普遍反應三維重建模型可以清楚顯示人體的空間結構和毗鄰關系,增進了學生對醫學影像專業的認識,大大降低了學習的難度,理解了空間位置關系,提高了學習興趣。與2010級醫學影像專業學生成績相比,2011級成績有了顯著提高,見表1。

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使用三維重建技術運用于教學的2011級學生比2010級學生及格率,平均分均有顯著提高(P

3 討 論

3.1 各種三維重建方法的比較 李鑒軼等[5]通過三維掃描儀獲得骨表面點的空間信息,并通過相應的圖像拼接軟件快速地建立骨外形的三維模型,它只能對骨的外形進行重建。目前普通使用的三維重建方法大多是通過CT、MRI影像進行重建。本研究采用三維圖像重建軟件對CT或MRI數據在普通計算機上進行圖像重建,不僅可開展整體器官結構的三維重建,還可顯示相鄰結構,將此三維圖像用于解剖學教學直觀、立體。

3.2 三維重建模型在解剖學教學中的作用 在安裝了適當的圖像軟件后,重建的三維模型可以在普通的個人計算機上使用,可以大大方便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對老師而言,首先可以很方便地進行解剖理論課的教學,各解剖結構一目了然,不用再辛苦而且枯燥地描述各解剖結構的空間位置,使枯燥難懂的斷層解剖學變得形象易懂。培養了學生立體、空間的醫學影像專業解剖思維,從而達到了全面、多方位理解知識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田捷,包尚聯,周明全.醫學影像處理與分析.電子工業出版社[M].2003:117-158.

[2] Jin Seo Parka,Yong Wook Junga,Jun Won Lee,et a1.Genera-ting usefu1 images for medical applications from the VisibleKorean puter Methods and Programs in Biomedi-cine,2008,3(92):257-266.

上一篇: 政治哲學意識 下一篇: 國有資產管理研究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本人在线看片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伊人久久 | 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免费观看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小泽玛丽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