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2-18 15:59: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政治哲學意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 TU9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4244(2013)11-263-2
政治文化在國家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理解不同國家或不同時期的政治時,政治文化是個重要的因素。如果不考慮政治文化,我們就不會理解政治實際上是如何運轉的。因為政治文化第一為政治體系的確立提供合法性說明;第二為政治秩序的穩定提供思想、意識上的支持;第三為政治統治體系的發展提供指導作用。我們深入地研究中西政治文化,了解二者各自的主要特質和差異,對于理解兩國不同的政治行為和建立我國新型的政治文化都有重要的意義。
1956年,美國著名的政治學者加布里埃爾?A?阿爾蒙德在《比較政治體系》一文中率先使用了“政治文化”的概念,用來代替“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政治意識”等概念。接著,在他與維巴合著的《公民文化》一書中,認為“政治文化”是指“作為被內化于該體系成員的認知、情感和評價之中的政治體系”。最后,在其《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一書中,他進一步將政治文化明確定義為“一個民族在特定的時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態度、信仰和感情”。根據這種概念,政治文化是政治體系的基本傾向或心理方面。徐大同教授認為“它包括一個民族在特定時期普遍奉行的一套政治態度、信仰、情感、價值等基本取向。它由一個民族的地理環境、民族氣質、、政治經濟的歷史發展進程等因素。影響甚至決定著一個民族或每個政治角色的政治行為方式、政治要求的內容和對法律的反應;政治行為是它的外在表現,政治制度是它的凝固形態,政治學說是它的理性升華”。因為政治文化是超越階級、黨派界限和時間界限的,它比表層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論更準確地反映一個民族的政治個性,所以政治文化是政治價值、政治制度和政治行為的根源因素。
哲學框架為我們理解中西政治文化的差異提供了一種可行途徑,因為哲學是文化的基礎。哲學包括三大部分:方法論、形而上學和價值論。方法論又可分為邏輯和認識論兩部分;形而上學包括本體論和宇宙論;價值論可分為倫理學和美學。價值論來源于對世界的形而上的認識基礎之上的,而方法論又是形而上的認識的基礎,所以方法論是價值論的基礎,而價值論就是文化的核心。
首先來看中西哲學的方法論差異。方法論包括邏輯和認識論兩部分。邏輯從事尋求種種最后的標準,以便用以使我們的信仰得到根據又使得我們可得到真的知識。蒙塔古進一步指出人們的觀念與信仰源自見證、直覺、理智、知覺和實踐。人們在事實上也已經把每個這種源泉當作斷定哲學真理的主要標準,因而跟這五種信仰源泉相應的有五種類型的邏輯學說:權威主義、神秘主義、理性主義、經驗論和實用主義。也就是說,人們獲得知識的途徑主要靠這五種邏輯方法。從不同的邏輯方法出發,就會得到不同的認識論、世界觀和政治倫理價值。
在中國哲學的開端時期,就邏輯說,表現為對人作為超越性存在的精神境界、心理體驗的可能性的尋求和對人作為超越性存在的現實倫理生活的可能性的尋求兩類問題的互補。按照蒙塔古在《認識的途徑》一書中對邏輯方法的分類標準,中國哲學的邏輯方法可歸為神秘主義的邏輯方法,因為蒙塔古將神秘主義定義為:“通過超理智的、超感覺的直覺官能來達到真理”。神秘主義邏輯方法注重直覺,把直接認知的東西看為寶貴的東西,所以中國哲學“沒有明確區分主觀與客觀之間的界限,認識的主體和認識的客體還是渾然一體的”。
從這種重直覺的神秘主義邏輯出發,中國哲學發展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論和用“道”表示的本體論。葛兆光在其《中國思想史》中指出:中國古代思想世界一開始就與“天”相關,在對天體地形的觀察體驗與認識中,包含了宇宙天地有中心與邊緣的思想,而且潛含了中國古代人們自認為是居于天地中心的想法。正是這種對天地四方的直觀感覺和想象是古代中國人推理和聯想中不證自明的基礎和依據。從天圓地方,大地有四極八方為象征的空間觀念出發,由此推彼,“人們會產生在空間關系上中央統轄四方、時間順序上中央早于四方、價值等級上中央優于四方的想法。”當這種觀念延生到社會領域,就會成為中央帝王領屬四方藩臣的政治結構的神圣性和合理性。由于這種政治結構象征天地的器物,擁有與天地的“同構性”,而這些器物并非全體所有,所以只有擁有權力和能體察“天地之道”的人才能擁有它。對于宇宙時空即“天道”的探索、體驗與玄想最終在思想世界積淀了一個大體成型的觀念性框架,即人類生活在一個由“道”、“陰陽”、“四時”、“五行”、“八卦”等整飭有序的概念構筑起來的,天地、社會、人類同源同構的宇宙之中,在這個宇宙中,一切都是相互關聯的,一切都是流轉不居的,整齊有序的流轉時正常的,同類聯系的感應式正常的,在這一秩序中體現的“天道”,是一切最終依據也是一切的價值來源。
那么人們怎么才能感知“天道”呢?“天道”就體現在“圣人”身上。《尚書?洪范》篇說:“于事無不通謂之圣。”圣人是唯一能體察“天道”的人,所以圣人作為價值的代表,指導社會的一切行為。誰又是圣人的現實體現呢?是皇帝。《洪范》強調“天子作民父母,以為天下王”,天子或君主秉承“天道”來治理天下。所以在中國傳統的政治生活中,由于圣人體察天道,而君主又是圣人的代表,所以對君主的命令需要絕對的服從,于是形成了“圣人政治”。圣人為王的理論在邏輯上不僅沒有對限制君權的思想留有任何余地,反倒幫助君主無限制地擴張權力,形成絕對的專制權力。“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主對其子民擁有極大的支配權力,最終形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家國同構”、“君國一體”的認知。在“圣人政治”體制中,君主掌握絕對的政治權力,君主獨攬立法、行政、司法和軍事大權,享有隨時對官員和民眾的生殺予奪的權力,“雷霆雨露,莫非天恩”,民眾只有服從的義務。由于皇權至上,而治理國家的官員又依附于君主,所以君權可以通過層層社會網絡直接擴張到社會最底層。國家無所不及地全面支配整個社會,形成了全能政府。
從根本上來講,西方哲學中的方法論主要是經驗主義的,并輔之以理性主義。早在古希臘時期,西方就有經驗主義認識論的傳統。亞里士多德在研究城邦政治體制時就采取經驗主義的方法。亞里士多德曾說:我們通過觀察和歸納得到演證推理的可靠前提。雖然在西方漫長的中世紀,哲學一度淪為神學的婢女,但是到了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興起,西方哲學逐漸擺脫經院哲學的束縛,開始用“人”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世界,經驗主義的方法論重新成為主要的哲學方法論。經驗主義的方法論拒絕任何天賦觀念,認為人們的一切觀念無一例外地都是通過某種經驗而產生的,所以主張知識應當建立在觀察的基礎上。這種經驗主義方法論把宇宙一分為二:人和獨立于人的外部世界;人是認識外部世界的主體,而外部世界對人來說就是認識的客體。人和外部世界的關系就是認識與被認識的關系。雖然在人如何才能正確認識外部世界的問題上,西方哲學有過巨大的爭論,但是經過宗教改革和科學革命,西方成功的將依靠超自然力量(上帝)的方法排除在可行的認識途徑之外,從而將人的經驗確立為認識主要途徑。
Abstract: The relative separa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is Oakeshott’s consistent viewpoint. He denotes that modern philosophy is stuck in rationalism. His critique of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is to let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abide by one's own duty. Rationalism, which is now excessively in close relation with politics, must be stripped from it.
關鍵詞: 哲學;實踐;行為
Key words: philosophy;practice;behavior
Rationalism aims at bringing the behavior into clear frame, which made the tradition of politics cut apart incoherently. It wants to prove its own correctnes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Oakeshott’s criticism is resulted from his reflection to the modern philosoph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iscover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Oakeshott’s political philosophy while dealing with two key concepts about it.
1Philosophy and Practice as Modes of Experience
Oakeshott insists that philosophy should avoid becoming too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opaganda. Philosophy should adhere to the attitude of "radical subversion". Nevertheless, his attitude of subversion is not shown in a kind of theory which would bring about political revolution, but in his view of "experience as a whole". Oakeshott does not offer this view with the mysterious vEil. He just denotes that we would recEIve more consistent understanding about world in the mode of "whole experience". According to Oakeshott, the dualism about the relation of “experience” and “the object of experience” would have less acceptability than the doctrine such as “there is only an experience world as whole”[1].
There is no other work expressing philosophy of Oakeshott more directly than experience and their mode.This early work is mainly benefited from thoughts of Bradley and Hegel. It learns from Plato, Aristotle and Spinoza too. In fact, Oakeshot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search community of British Neo-Hegelian a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In this book, he tries hard to show there is no ess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and "the world itself ". Modes of science, history and practice are all different visual angles in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Each mode of experience tries hard to proceed from its own assumption and acquires total understanding of experience. Meanwhile, every kind of mode is abstract understanding of the sole world. Due to the contradictories between various modes, people should not endorse any certain mode and deny another one absolutely.
Certainly, it is impossible for us to survey the theory of modes of experience completely. So this paper must expressly consider the view o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 In experience and mode, Oakeshott denotes that philosophy should not criticize in an external way.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may be two different fields which discriminated against each other. Then the former should not aim at repelling the latter. Philosophy must not be interfered fundamentally by instruction from practice, and similarly practice needs not subject to the guidance of philosophy principally.
轉貼于 Philosophy should not be any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extrinsic concepts. Any extrinsic concept can not define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needs not to introduce any external concepts. Therefore, philosophy would not allow the scope and standard of itself to be provided by practice. People must keep philosophy from disturbance of feel and effect which is brought forth in practice. Except itself, philosophy can acknowledge any other authority.
However, the purpose of rationalism in philosophy is to replace all of other modes of experience and then secure a systema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But the experience of the world is unique. Practice has its external features while philosophy contends with it through critique. But the strength of critique of philosophy does not give itself right of replacing practice. Philosophy won't be able to provide any specific instruction for practice.
According to Oakeshott, philosophy is relevant to actual life, but the relation of them should not be elevated artificially. In other words, philosophy can't fundamentally control practice. Just as Franco reviews,rationalism in politics results in ruin of practice, but the latter is the inviolable fountain of politics.[2]
2Practice as "Behavior in Change"
Oakeshott argues that philosophy had no absolute relation with practice, because he believes the concrete situation in actual life can't be considered by philosophy. According to Oakeshott, practice is defined as the behavior in change, unable to obtain absolute consistency.[3] Practice is formed by behavior. It is action itself and total behavioral. People always try to change thEir life momentarily. Action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thing in a kind of transition in this world. People always ask “what the world is”, but the world is unstable, transient and variable indeed. This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 of practice correctly. Oakeshott thinks that we should expect nEIther eternal truth which contained in a system of concept, nor any consistent theory which keeps up with behavior. Truth always can not catch up on behavior. Any endeavor of constructing system of philosophy to exercise control over behavior would be futile eventually.
Oakeshott has pointed out the key characteristic of pract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changing behaviors in the world. Through emphasizing practice as a behavioral field, Oakeshott wants to show that we are always demanded to take action in specific environment. Thought can be assumed, suspected, criticized and regained, but the behavior is transient and final once it has been done. It is irrevocable, unable to be cancelled. This hints that practice always submits to the sense of urgency, because problem must have been solved before it slips away.
Practice includes assumption, and has no doubt about its authenticity. There is certain tension between “ought to be” and “be in fact”. Philosopher hopes their thought has unified system, but behavior in reality is always linked to change. Attempting to dispel all contradiction and difference of practice, rational philosophy will cause disasters. We have no adequate reason to change the contradiction in present practice. Contradiction and difference can be tolerated. Further more, they are necessary for us to behave effectively. Practice and philosophy are very different in eyes of Oakeshott. Practice is in the change, and is restrained by an urgent matter. It needs not the stabilization as in the system of philosophy, but it must have the ability to make a decision in the changing situation. In other words, it is inappropriate for practice to be command by philosophy. Practice is in the world filled with value. It attempts to define such concepts as “good”, “right” and “ought”. Philosophy should not construct any system of value or principle of correct behaviors, but try to understand them.
3Conclusions
Oakeshott’s viewpoint of the relation of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is the basis of his critique of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The relative separa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shows that Oakeshott keeps at a distance with a complete system of philosophy, which is feature of rationalism. As known by all, rationalism is the most remarkable fashion of modern philosophy. but what is wrong with rationalism?Oakeshott acknowledges the necessity of systematic knowledge, but he argues that it is insufficient for practice. Thus he primarily contends against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Oakeshott thinks of politics as practical activities. But rationalism in politics tries to convert political activities into abstractions. It creates the illusion of certainty, and then leads people to believe that all problems can be solved certainly. Since it misconcEives the relation of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and so misconcEIves the relation of philosophy and politics too, it has harmful effects on political activities. Oakeshott tries to promote the politics of civil association4. He seeks to have us cultivate our characters. Inpidual’s independence would not be product of r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but his own ability to understand the hints in tradition.
Notes:
[1]Michael Oakeshott. Experience and Its Mode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3:21
[2]Paul Franco.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Michael Oakeshott [M].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113
[3]Michael Oakeshott. On Human Conduct[M].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55
[4]Michael Oakeshott. On Human Conduct[M].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5:102-108
譯文:
政治理性主義旨在把政治行為納入明確的框架之中,使得政治實踐傳統被分割得支離破碎。雖然這種理論的弊端公眾都略有感知,但是它仍然要在實踐中拼命地證明自身的正確性和可延續性。歐克肖特對政治中的理性主義的批評源于他對現代哲學的反思。本文試圖通過對歐克肖特的“哲學”與“實踐”這兩個概念辨析中闡明其政治哲學的主旨和理論基礎。
1“哲學”與“實踐”——兩種經驗的模式
歐克肖特認為哲學應避免淪為意識形態和政治鼓吹的工具,哲學應秉持“激進的顛覆”的態度。但他的顛覆性的態度并不表現為一種傾向政治革命的理論,而主要體現在“經驗作為一個整體”的哲學主張中。歐克肖特并沒有給予“經驗整體”以神秘的面紗,他只是認為在“經驗整體”中,世界將會得到更為一致的理解。他反對設立“經驗”與“經驗對象”相區分的二元論的觀點,認為“只存在一個作為整體的經驗世界”的觀點更為可取。
《經驗及其模式》(Experience and Its Modes)最直接地表達了歐克肖特的哲學思想。這本早期著作受益于黑格爾和布拉德雷,同時也熔合了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斯賓諾莎的思想,因而在20世紀初英國新黑格爾主義學派中獨樹一幟。在這本書中,他力圖表明 “世界本身”與“對世界的經驗”之間沒有本質的區分。科學、歷史和實踐的模式都是對經驗的三種不同理解視角。每一種經驗的模式都力圖從自己的假設出發對經驗作總體的理解。同時,每一種模式也都是對經驗整體的抽象理解,各種模式之間相互矛盾,故而學者不應當武斷地肯定某種模式同時又貶斥另一種模式。
當然,我們不可能完整地考察歐克肖特的經驗模式學說,因此本文必須重點考慮歐克肖特的“哲學與實踐相分離”的觀點。在《經驗及其模式》這本書中,歐克肖特認為哲學批判不應是外在的,哲學包含的不是簡單的對于不同經驗模式的排斥。他主張哲學與實踐是兩個不同并且各自排斥的領域。哲學必須不受實踐假設的干擾,而實踐也不必謙恭地等待哲學的指導。
哲學不應當是由外在概念構成的理論體系,后者無法定義前者,前者也無需引進后者。所以,哲學不允許自身的領地要由外部實踐來劃定。哲學要免于在實踐中產生的情緒的干擾,除了它自身,哲學不承認任何權威。
哲學中理性主義總是試圖取代別的經驗模式以確保對世界的系統建構。實踐具有明顯的外在特性,而哲學總是抓住這點不放。不過,哲學的批判力量并沒有賦予其取代實踐的權利。哲學也不能給予實踐任何明確的指引。
歐克肖特認為,哲學雖然和實踐不是全然無關,但它們二者的聯系不能被人為放大。換言之,哲學不能原則性地掌控實踐。正如歐克肖特研究者弗蘭克所言,哲學理性主義引入政治領域的后果必然是摧毀政治實踐,而政治實踐才是政治的神圣源泉。
2作為“變化的行為”的實踐概念
歐克肖特之所以主張哲學與實踐不具備絕對的必然聯系,是因為他相信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情形不能被哲學考慮到。歐克肖特認為實踐是變化中的行為,無法獲得完全確定的一致性理解。實踐由行為構成,它是行動本身,是行為的總和。人們隨時嘗試去改變生活。行為應當被理解為一種不斷改變之物。人們總是問“世界是什么”,但世界終究是易變的,不穩定的以及短暫的。這就是正確理解歐克肖特實踐概念的關鍵。他認為我們不應期望任何概念式的關于外在實踐的真理,也不應當嘗試建構能夠與行為保持同步的理論體系,真理總是趕不上行為的腳步。任何建構規范實踐行為的全面性哲學體系的努力最終都是徒勞的。
歐克肖特指出了實踐的關鍵特點:它是世界中變化的行為。通過強調實踐是行為領域,歐克肖特想展示這樣一個情形:我們總是被要求果斷地去行動。思想可以被假定,被懷疑,被批判以及被收回,行為卻是短暫且也是最終的,一旦做了,便無法撤消。行為是不可撤消的,這暗示了實踐總是服從于緊迫感,因為它必須在問題溜走之前解決它。
實踐包含了假設,并且還毫不懷疑的認為此類假設是真實的。在“是”與“應當”之間總是保持了一定的張力。哲學家總希望他們的思想具有系統的整體性,而現實中的行為總是與變化聯系在一起。理性主義嘗試消除我們實踐中所有的矛盾和差異必會招致災難。我們沒有理由去改變現存的任何實踐中的矛盾,矛盾和差異不只是可容忍的,而且對于也是有效行動所必須的。
因此,在歐克肖特眼里,實踐和哲學是很不相同的。實踐是變化中的行為,并被眼下緊急的事件所約束,它不需要哲學的穩定的體系性,但它必須擁有在不斷變換的情形中做出決斷的能力。簡言之,讓政治實踐服從于哲學理論是很不合適的。實踐是個充滿價值的領域,它總是嘗試去明確什么是“好的”,“正確的”以及“應當的”。哲學并不去構建世界的價值觀或是正確行為的原則,而只是嘗試去理解它們。
3結論
“哲學”與“實踐”之區分是歐克肖特批評政治的理性主義的理論基礎。“哲學”和“實踐”應相區隔的觀點顯示了歐克肖特對任何完整的哲學體系的厭惡,因為完整的哲學體系往往是理性主義的特征。如眾所知,理性主義是近代哲學最為著名的范式,但理性主義有什么錯?歐克肖特承認確然性知識的必要性,但認為這對實踐來說還不是充分的。因此,他竭力批評哲學理性主義介入政治。歐克肖特認為政治屬于實踐行為,而政治中的理性主義卻力圖使政治行為受控于為抽象的指示。它引發了確然性的幻像,誘使人們相信所有的問題可以通過抽象的指示普遍地加以解決。由于混淆了哲學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因而也混淆了哲學與政治之間的關系,政治中的理性主義對于政治危害甚多。歐克肖特力爭促進公民聯合型政治,以便培育人們的德性。個體的獨立性不可能是理性政治體制的產物,而是理解實踐政治傳統的暗示的能力之后果。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2-0047-02
隨著現代醫學教育的不斷改革,醫學人文教育在醫學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凸顯。國內醫學院校紛紛引進了國外的課程設置實踐和教學思想,以期可以達到讓廣大醫學生更加關注生命、關愛病患、關懷社會的作用。但是,醫學人文教育不從人性的角度出發來挖掘教育的本質和宗旨,單單依靠技術和工具來解決問題,只能起到治標不治本的效果。近來,的“人文關懷”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人文關懷發端于西方的人文主義思潮,是西方擺脫中世紀神權思想之后,宣揚個性發展、追求個人平等和現實幸福的需要。在資本快速集聚并迅速發展的今天,物質財富和經濟指標作為唯一衡量標準所帶來的“物化”問題已引起了巨大的關注,社會呼喚“以人為本”。高校思政教育應該以人文關懷為其出發點和最終歸宿,營造人文氛圍、關注人文精神、提高人文造詣。
一、醫學人文關懷的概念解析
所謂醫學人文關懷,是指在高校中對醫學生的人文關懷,是醫學教育中的人文關懷。是指一種普遍的關注人自身,對人的尊嚴、人格、價值、命運的關注,立足于人的成長,通過培養人的自主意識和主觀能動性的實踐活動,尊重個體的差異和需求,以期達到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目的。醫學雖隸屬于自然科學的范疇,但是由于醫生的職業特殊性,應具備一份對于個體生命的尊重和關懷,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是嚴謹的科學研究中所不具備的。從這個層面來看,醫學是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有機結合。醫學教育的目標和任務不僅僅是培養醫術精湛的醫生,更是“總是去安慰”的心靈疏導師。
二、醫學人文關懷的主體
醫學人文關懷的主體是實施教育實踐的群體或個人,通過實踐活動將理念、思想作用于客體,以期起到影響、提升客體的作用。此處的醫學人文關懷的主體不僅僅指高校,也包括家庭和社會。誠然,高校在對醫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著義不容辭的作用。但家庭作為學生各種觀念和意識形成的關鍵場域,對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有著無法推卸的責任,應堅持正面的導向為學校教育的實施起到家校聯動、共同育人的作用。社會則作為人類所處的環境因素,對醫學的看法和觀點以及醫療行業的輿論導向也直接關系到學校人文關懷的效果實施。學校、家庭和社會形成合力,共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人文氛圍,抵制社會的陰暗面,弘揚醫學大愛。是對醫學人文關懷實施的主體性要求和保障。在實際工作中,忽視社會大環境的背景因素,避而不談家庭對醫學生教育的潛移默化的影響,過分夸大高校實施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關懷的作用,這種現象比比皆是。對此,我們呼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民性、全員性。期待家庭和社會給予高校醫學生更多的關愛和關注。
三、醫學人文關懷的客體
正如馬恩所論述的“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而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醫學教育的對象是醫學生,醫學生是一個類的集合,具有特定屬性的群體。但是每個個體是鮮活的、生動的、具體的。因此,一方面應該把握其在發展中的個體性差異,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其在發展中的一般規律,從現實的學校生活和社會發展的角度來把握,促進其進步。醫學生學業任務重,極易造成心理疾病和心理負擔。在面上如何進行正面的引導,解決了一個量的問題,考慮了全面性。但是,面對個性差異、生活背景差異、所屬階層差異的個體,又要顧及到每個人的心理感受和依托,這是醫學人文關懷實施的重點和難點。在馬恩看來,人在創造歷史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表明了客體既是受教育者、受影響者,同時,也必然是自我教育者。客體和客體之間也會有相互影響、共同進步的作用發揮。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動發揮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憑借自身理性去審視、去選擇、去實施。
四、醫學人文關懷的價值取向
人文關懷就必須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發展、享受等需要為出發點和歸宿,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豐富人、發展人、完善人,促進人的建設與全面發展為內在價值尺度。注重并滿足大學生的需要,就得了解他們的具體利益訴求,這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際效果的重要前提。人的需要的多樣性決定了人的利益追求的多樣性。因此,必須關心和了解學生的利益需求,并積極提倡和引導正確的、合理的需要。價值本質上是一種人類活動中的合目的性原則。既然人是整個價值關系的中心,那么關懷人的發展、實現人的發展,對于社會進步來說,顯然具有更為根本的意義。醫學人文關懷更應以如何當好一名醫生,以仁心、仁愛、仁術去服務于更多的病患為導向,發揮好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在r值目標的實現過程中,既是學生滿足需求的過程,同時也是學校和老師實現主體價值的過程。人的主體價值是通過客體對象的價值來體現,主體追求到的客體的價值越大主體自身的價值實現就越大。因此,在這個意義上,受教育者同樣也是教育者。不僅影響到教育的效果,而且教育的過程對教育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五、醫學人文關懷的基本原則
1.公平正義原則。高校人文關懷并不是“陽光普照”,而是“因地制宜”。公平正義的要求,體現在人文關懷的實施并不是絕對的平均和平等,而是適用于差別原則。教育要考慮到個性因素,給予缺乏人文關懷與關愛的孩子更多的雨露。當我們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可以明顯改善一個人的狀況而不損害其他人的利益時,這種方式肯定是有效的,并且實質上也是公平和正義的。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施教雙方之間地位的實際平等也保證了和諧教育氛圍的形成。
2.以人為本原則。人文關懷表現為充分肯定個人的自由和平等,以追求人的生命的圓滿和人性的提升為要旨,充分實現人的存在感為目的。首先,社會歷史的發展最終將歸結于人的發展,必須肯定人在實踐活動中的主體性,肯定人的價值取向。其次,將人放在特定的社會關系、社會環境和特定社會制度中,以社會的支持、學校的幫助作為其發展的土壤。最后,個體在享受人文關懷的過程,同樣也是創造人文關懷友好氛圍的過程。個體之間的相互關懷和影響,同樣起到自我教育、自我培養的作用。這種關懷可以傳遞到每個個人,影響到學校的育人環境、行業的整體風貌、社會的總體風氣。
3.交往實踐原則。我們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區分為人文關懷的主體和客體,這種區分其實也不是必然的。有人將兩者都界定為人文關懷的主體,探討“主體間性”。這是基于二者都能在實踐活動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達到相互影響,共同受益的目的。對此,我們可以將其稱為“交往實踐”。交往實踐原則是要求主客體雙方在交往活動中就活動的目的、進度、效果等達成一致,以期取得效果。這既是目的,同時也是主體間相互理解行為。
在而今以經濟作為重要甚至唯一衡量指標的社會,提倡人文關懷,特別在高校中廣泛開展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時代的必然,是歷史的呼喚,是從功利物欲向高尚境界的升華。作為高校中的特殊群體,將來即將走向醫療崗位的醫學生,人文關懷更具有特殊的作用。現在關懷了他們,將來他們才能更好地關注患者的生存質量,維護患者的尊嚴,同時還為患者在情感、心理、等層面提供貼心的服務。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曾經說過:“醫學是一門關于人與治療的藝術,醫術是一切技術中最美和最高尚的,醫生應當具有優秀哲學家的一切品質:利他主義、熱心、謙愛、冷靜地判斷……”在醫學教育中理清人文關懷的幾個要素、貫徹思想要義,并創新實踐方法,我們任重而道遠。
注釋:
(1)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32-533.
(2)黃正泉,王鍵.人文關懷: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現代大學教育,2007,(3):5
(3)周薇.社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人文關懷[J].廣東社會科學,2011,(4):113.
(4)李林海.醫學人文教育教學的反思與實踐[J].成都中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5,(12):9.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鄧福慶,等.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人文價值定位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06,(12).
Philosophic Interpretation of Medical Humanistic Car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XIE Xiao
1.非正式組織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的提高,我國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大學生群體作為我國社會人口組織中的特殊群體,除了專業的文化技能外,其心理素質和思想政治受到格外重視。根據構成群體的原則和組成方式及管理組織的構成來分析,非正式組織是相對于正式組織這個概念提出來的。不同于正式組織群體的嚴格紀律性,非正式組織一般都是以部分學生個體的共同興趣和感情共鳴為基礎,不用經過相關領導的特批,自發形成的組織。非正式組織的紀律性不明顯,形式比較自由,學生自主參與,主動性比較高,包括志愿者組織、老鄉會及各種文體社團等,合法地存在于各個高校中。非正式組織在各大高校中擁有不容忽視的力量,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2.志愿者組織的特點
志愿者組織是目前我國高校中存在最普遍、發展最迅速、影響最積極的非正式組織,是由共同價值取向和甘于奉獻精神的部分大學生群體組成的。志愿者組織有以下幾個特點。
2.1志愿服務領域廣泛。在校大學生志愿者組織在展開志愿服務活動時,主要考慮大學生的學業安排和人身安全這兩個因素,滿足這兩大因素的志愿服務活動一般都能允許大學生志愿者參與,因而,大學生志愿者服務的領域相對比較廣泛。相對于其他志愿者組織而言,大學生志愿者組織因其成員有著專業的技能和較高的文化水平和素質,在參與某些志愿服務活動時占有一定優勢。
2.2組織結構相對比較完善。在大學生非正式組織中,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的結構相對比較完善,其紀律性也比較高,規模比較成熟,運行制度比較合理,運作效率比較高,其招募成員機制和獎勵機制基本完善。
2.3正確的志愿動機。大學生志愿者組織的參與成員都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美好的社會服務愿景,有共同的志愿服務意識,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正義感,在從事志愿服務的活動時,鮮有追求相應的物質和名譽獎勵的現象。因此,大學生志愿者服務團隊中的成員都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正確的思想政治觀。
3.志愿者組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的影響
3.1大學生志愿者組織是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同時,務必要幫助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體會思想政治教育成果,而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既要保證學業又要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踐,因此大學生志愿者組織在這一過程中就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3.2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始終,大學生志愿者在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同時,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同時,大學生志愿者在志愿活動中,還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所學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融入具體的社會實踐,使得這些理論知識更為直觀化、形象化和具體化,并在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不斷自我反省,自我激勵,規范行為,提高素質,樹立更為深遠的志愿服務意識。
4.如何引導志愿者組織積極發展
1.建立健全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和激勵制度。相對于其他非正式組織而言,志愿者組織的管理制度和激勵制度已經足夠完善,但是和正式組織相比較依然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各高校管理層人員有義務和責任幫助志愿者組織建立健全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和激勵制度。一個完善而且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激勵制度有助于志愿者組織的迅速、健康發展。首先,應科學地選拔人才,進行登記,并從中選拔德智體全面發展、深得民心、有較高人格魅力的人才作為志愿者組織的管理者,對成員參加的每一項志愿者活動都保留記錄,并給予相應的物質和名譽鼓勵,充分調動每一個成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倡導積極健康的志愿者服務理念。非正式組織要建立共同的努力目標,培養健康的組織文化,樹立健康的志愿者服務理念和服務意識,培養志愿者組織成員的共同的價值觀和榮譽感,使得成員認同志愿者組織的文化,增強志愿者組織的凝聚力。
3.提高志愿者服務質量和水平。各高校志愿者組織在招納志愿者進入組織前,要充分了解每一個志愿者的興趣愛好、專業特長及成員的性格特點等,并根據他們的不同之處,進行科學而有效的分類。在展開每一項志愿服務活動時,都要對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志愿者進行系統而專業的技能培訓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訓,充分提高志愿者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幫助他們增強成就感,使他們有較高的思想覺悟,達到更高的政治水平。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2)05-0147-02
盡管都懂得教學是教與學的統一體,盡管都知道“教學相長”一說,但“教”的目的仍然還是在于為了學生之“學”。由此,身處義務教育階段的我們初中政治教育工作者,究竟如何才能突破“教師本位”的藩籬而促使我們的政治教育充滿新的活力,使我們莘莘學子的政治課程學習充滿新的希冀呢?這是筆者多年來不得不一直在深深思考與艱苦探尋的一個課題:力行學案導學教法,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倡導自主學習健康方式,實現課堂效益最大化價值。
1 初中政治課程中消費者權益復習課導學學案的備課思考
1.1關于本復習課導學學案備課的理論支撐與指導
2011年教育部《義務教育政治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初中政治課程教學,“應堅持課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貫徹思想品德教學原則,進行教學改革,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應以本標準為依據,遵循初中學生身心發展和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規律。”“教材內容的編排與呈現要依據學生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的一般規律,從學生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以學生能夠接受、樂于參與和能夠促進思考、拓展體驗、激發實踐等有利于品德發展的方式組織和表述教學內容,將課程的價值引導意圖轉化為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內在需求,創造一個生機盎然的學習空間。”這就要求我們初中政治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務必要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一切以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學情為出發點,最優設計教的方案和學的方案、精心編寫或重組教學內容、選擇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認真且靈活實施教學過程,切實引導和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其中,通過編寫與印發學案開展導學教學,不失為初中政治復習課教學實踐中的一個有效的方法。
初中政治復習課中的學案,是指政治教師為了引導和幫助學生在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有效解決相關知識與能力問題,依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認知水平與知識經驗而編寫的學習方案。從某種程度上看,學案的設計質量高低決定著學生學習質量的高低;學案的“五導”功能,即導學(含導預與導復)、導讀、導思、導聽、導練,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能力、知識建構與運用能力,有利于學生隨堂復習與課后復習、反思、鞏固。
1.2關于本復習課導學學案備課的一般原則性要求
鑒于復習課的復習、檢測、鞏固功能特點,初中政治復習課學案的設計必須考慮學生在學習實際過程中的可操作性、實效性,始終把學生的主體地位放在首位;其主導教學思想應為:先學后教、先練后講,相互質疑、教學相長。
初中教師政治復習課學案設計應堅持的教與學的原則包括:目標性、啟發性、探究性、參與性、層次性、實踐性等;備課的重點應在:進一步了解和分析學生學情、精選學生學習的方法、聯系社會生活、如何突破難點、如何分層組織教學與有效檢測等;編寫過程應包括:教師個人的深度備課,即立足學情、教材、“課程標準”和“學科教學要求”,形成供集體研討的學案初稿;學科教研組集體研討。
1.3關于本復習課導學學案備課的一般個體思路
本復習課在設計初中政治“消費者權益”學案的時候,在努力地獨立思考著:堅持把初中政治課程標準的一般指導和自己的具體教學實踐和諧有機結合。
在本學案的設計、編寫與教學指導過程中:筆者始終牢記《義務教育政治課程標準》所強調的課程基本理念:”幫助學生過積極健康的生活,做負責任的公民是課程的核心”;“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是課程的基礎”;“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課程的基本原則。始終堅持政治課程設計的思路:“思想品德課程以初中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基礎,以學生成長過程中需要處理的關系為線索,有機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方面的內容,進行科學設計。”在此前提下,筆者特別突出用問題解決的方式進行教學:設計任務,提出可能問題,學生自主探究與解決問題。
本復習課導學學案的編寫:始終堅持自己個體備課與教研組集體備課的高度有機統一。堅持自己個人的“六備”,即備“課標””、備教材、備學情、備考綱、備教法、備學法;堅持學科教研組集體討論形成教學用的學案,力求容量與難度適當,目標明確,層次清晰,可創造性強。本課的復習模式為:生疑――學習復習――析疑;在復習指導策略方面:要時間安排合理,精講多練、熟能生巧,滾雪球復習、變式練習。本復習課特別注重生活性、實踐性,貼近政治生活、社會現實熱點,力爭素材鮮活,力爭達到“能記住”、“能說出”、“會運用”。
本初中政治復習課學案的備課內容前面部分概述:
學習內容:人教版初中政治課程二年級教材內容“消費者的權益”。
復習目標:知道法律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學會運用法律維護自己作為消費者的權益。
復習重點:明確消費者享有的權利;知道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后尋求解決的一般途徑。
復習難點:增強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意識和能力,自覺履行義務,做合格的消費者。
學法指導:搜集侵害消費者權益的典型案例,討論如何維護消費者權益。在導學學案程序中適地進行學法提示,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進行學法指導;主要采用問題探究學習方法。
2 初中政治課程中消費者權益復習課學案的動態執行
復習過程:在本初中政治復習課學案的具體實施或執行過程中,師生是循序漸進、動態執行:
做學習者――思想上凝聚共識
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貴在知行統一,知是前提,內心認同才能自覺踐行。按照“三個倡導”價值準則,我們圍繞國家、社會和公民個人三個層面組織全體員工,就如何扎實做好新聞宣傳工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深入學習交流,凝聚思想,統一認識,形成合力。
8月30日中國記協座談會發出《新聞工作者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議書》后,我們積極響應倡議,并按照區委和區委宣傳部安排部署,以召開座談會和開展文化講堂、演講比賽、寫體會文章等多種形式展開研討,通過開展主題教育、組織主題宣講、加強理論闡釋,多渠道、多角度、多方面深入學習人民日報刊發的中國記協座談會精神和倡議書。
通過學習提高,全社領導干部和全體記者一致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新聞工作者要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者、傳播者和示范者,要時刻不忘新聞“三貼近”,努力踐行好“走轉改”,不斷提高思想道德和新聞職業操守水平,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傳播、踐行貫穿到新聞工作的全過程,爭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排頭兵。
做傳播者――報道上貼近群眾
在宣傳報道上,我們從做“熱”新聞宣傳、做“廣”社會宣傳兩個方面入手,在形式上實現多樣化,在報道上貼近群眾。
做“熱”新聞宣傳。我們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報道工作,召開專門會議進行安排部署,明確把加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力度作為全年新聞宣傳工作的重點,拿出重要時段開設相關專欄。同時加強言論引導,就宣傳貫徹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多次進行專題研究,結合全區具體情況,不同時期策劃不同主題,分階段有步驟地做好做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報道。
通過開展記者走基層等活動,在全區范圍內尋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故事,尋訪報道各社區、鄉鎮、廠礦、學校等各類基層單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活經驗,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社會的弘揚傳承和自覺實踐點贊。據悉,采寫走基層稿件100余篇,其中80%以上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關,挖掘傳統文化精神內涵的報道也不在少數。
凡人善舉,小善大愛。一批群眾反響強烈、社會引起共鳴的稿件,生動鮮活、直抵人心,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諦,也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有益借鑒。
做“廣”社會宣傳。我們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報道融入日常報道中,通過典型人物的挖掘和宣傳,作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立足點和切入點。年初以來,已推出了十幾個典型人物的報道,凝聚成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強大能量。
做示范者――行動上養成自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在于實踐,偉力也藏之于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來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條,唯有付諸行動才能實現價值。我們不僅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多終端的傳播推送,而且還身體力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們把抽象概念具化到典型,把道德規范固化到事跡,用典型人物的鮮活形象、感人事跡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其真實、直觀、生動、易懂,教育大家意識到,身邊典型事例就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做法,營造人人尊敬典型、人人學習典型、人人爭當典型的良好社會氛圍。在培樹道德典型取得成果的基礎上,我們以點帶面,推而廣之,廣泛開展各類典型培樹工程和志愿者服務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報社所有人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
報名方式:考生只需在報名系統中輸入郵箱、密碼即可進行網上報名!
點擊進入 2016浙江中藥學職稱報名入口
【2016中藥學職稱課程 課程免費試聽體驗】
【重要聲明】
1.本網站是接受中藥學職稱報名的唯一官方網站,國家衛生計生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未授權任何其他網站接受考生報名,請廣大考生注意識別,謹防受騙。
【中圖分類號】R25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6--01
隨著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升高,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而引發的前胸壓榨性疼痛及B超所見的左室肥厚成為其臨床的主要特點。因長期服用降壓藥導致心悸、心慌、心跳加快和呼吸脫氣等癥狀,成為臨床治療的難題。為探討中醫辨證治療高血壓病左室肥厚伴心肌缺血的臨床有效性,特選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壓病左室肥厚伴心肌缺血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臨床治療查證法,選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壓病左室肥厚伴心肌缺血患者。其中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25例,年齡51-75,平均年齡(62±1.25)歲;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患者16例,女患者24例,年齡50-76,平均年齡(62±1.75)歲.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不明顯,不具統計學意義(P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西醫對癥支持治療,觀察組所有患者均采用中醫辨證治療方法,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西醫治療藥物以拜心同、倍他樂克、阿司匹林腸溶片以及冬季時加服早搏藥物鹽酸美西律片。拜心同由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J20040031,拜新同60m劑一次60mg(一次1片),一日1次,首次使用劑量減半;倍他樂克由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H32025390一次100~200mg,分1至2次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沈陽奧吉娜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H200650011天3片;鹽酸美西律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3021318:首次200~300mg,必要時2小時后再服100~200mg。一般維持量每日約400~800mg,分2~3次服。成人劑量為每日1200mg,分次口服。
中醫辨證施治主要基于控制并發癥和病情進行的治療,在分型上,主要有肝陽上亢:治以平肝潛陽;肝火上炎:治以清肝瀉火;肝風內動:治以平肝熄風;肝腎陰虛:治以滋補肝腎之陰;痰瘀互結:治以祛痰通絡,活血化瘀;陰陽兩虛:治以滋補陰陽,調和臟腑。
陰虛陽亢:元參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麥冬10克,夏枯草15克,鉤藤15克,10克,丹參15克,澤瀉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
氣虛痰濁阻滯:黃芪30克,代赭石30克(先煎),草決明24克,黨參15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陳皮6克,白術9克,甘草2克。
肝火上擾: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地骨皮15克,20克,地龍10克,夏枯草30克,玉米須30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兩組所有患者連續治療一月,以三個月為一療,比較三月后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
1.3 療效評定 將臨床療效分為Ⅰ等、Ⅱ等、無效三等級。Ⅰ:治療后患者血壓控制水平穩定,臨床其他癥狀平穩;Ⅱ臨床并發癥癥狀明顯改善;無效:臨床治療無效,甚至進入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惡化呈心功能不全。總有效率為Ⅰ等+Ⅱ等。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軟件SPSS20.0對兩組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均采用%表示,用t檢驗,當P
2.結果
治療三月后,和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顯著優勢,差異對比P
3.討論
中醫對本病的分型也是循證中醫治療本源,以氣血陰陽,痰飲火瘀,病因機理結合的觀點來進行施治的。中醫辨證療法對高血壓病左室肥厚的逆轉作用,表現為其對左室功能、心肌缺血與室性心律失常的影響。其病因主要為情志失調、飲食不節、陰陽不調、內傷虛損等有關。在病理過程運行中,以離心性肥厚、心功能代償期、心功能失代償期的陰陽失調型,導致的心氣郁結。尤其是該疾病的長期發展,致使陰陽、氣血逆亂不可控,進而使機體損傷不可逆。
高血壓的病機是高血壓病左室肥厚伴心肌缺血的病機進化,也是辯證施治中必須考究的問題。左室肥厚伴心肌缺血,是心臟靶器官受累所致,進而形成有針對性的治療。在中醫治療展望中,高血壓病左室肥厚伴心肌缺血是高血壓心臟病理改變的重要治療階段,也是高血壓治療的目標。本研究的結果表明,和φ兆榛頰呦啾齲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顯著優勢,差異對比P
綜上所述,中醫辨證治療高血壓病左室肥厚伴心肌缺血的臨床有效性在治療前后得到了充分比對,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5.084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influence by physician-pharmacist collaboration pattern on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us embolism (VT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acute VTE were divided by admission order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warfarin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treatment management measures,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lso received additional physician- pharmacist collaboration pattern for treatment management. Curative effect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ospital stay time, recurrent VTE, bleeding event, regular reexamination, standard rate of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 respectively as (8.1±5.1) d, 0, 0, 91.1% and 84.4%. The control group had hospital stay time, recurrent VTE, bleeding event, regular reexamination, standard rate of INR respectively as (10.8±5.9)d, 11.1%, 8.9%, 71.1% and 48.9%.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Physician-pharmacist collaboration; Venous thrombus embolism;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VTE包括肺血栓栓塞癥(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 )
和深靜脈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其30 d全因死亡率為9%~11%, 3個月全因死亡率為8.6%~17%, 年發病率為0.1%~0.2%, 復發率較高, 活動期腫瘤和抗凝劑未快速達標是復發風險增高的獨立預測因素[1-4]。故一旦診斷VTE, 應馬上進行抗凝治療并盡快讓INR達標, 有研究表明[5-7], 藥師可為抗凝治療的患者提供廣泛的干預措施, 醫師-藥師協作可改善服用華法林的患者INR達標情況, 降低出血的風險,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評價醫師-藥師協作模式對VTE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 為臨床提供參考, 報告如下。
[4] 張立強.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與肺血栓栓塞癥的關系.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3(21):9-10.
[5] 李曉端, 宋紅艷. 1例長期服用華法林患者圍手術期的抗凝策略. 中國藥師, 2014(11):1919-1921.
[6] 蔣捷, 謝秋芬, 向倩, 等. 藥師干預對華法林抗凝患者治療認知度的影響研究.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 2015(13):1315-1317.
[7] 李志強, 李錦玉, 蔣慶淵, 等. 專人隨訪管理在持續性心房顫動病人服用華法林抗凝治療中的作用.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4(10):1064-1067.
[8] Konstantinides SV. 2014 ESC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Eur Heart J, 2014, 35(45):3145-3146.
[9] w曉宇. 不同危險度分層的肺血栓栓塞癥患者臨床表現、血脂水平及危險因素分析. 中國醫科大學, 2015.
[10] 熊長明, 鄭亞國, 何建國, 等. 2014版歐洲心臟病學會急性肺血栓栓塞癥診斷治療指南解讀. 中國循環雜志, 2014(11):864-866.
[11] 楊媛華. 需要進一步規范肺血栓栓塞癥的診治與預防. 中國醫刊, 2016, 51(4):1-2.
[12] 李積鳳, 楊媛華. 對《內科住院患者靜脈血栓栓塞癥預防的中國專家建議》的解讀. 中國醫刊, 2016, 51(4):24-27.
[13] 汪曉麗, 王鋒, 楊媛華. 急性肺血栓栓塞癥-腦栓塞1例. 中國醫刊, 2009, 44(5):75-76.
[14] 張竹, 翟振國. 靜脈血栓栓塞癥抗凝治療大出血并發癥的相關問題. 中華醫學雜志, 2014, 94(1):74-76.
[15] 劉澤霖. 如何面對長期抗凝治療的挑戰. 血栓與止血學, 2012, 18(2):53-57.
[16] 王偉蘭, 郭代紅, 朱曼等. 腫瘤專科臨床藥師與醫護團隊協作模式探討. 藥學服務與研究, 2013, 13(3):213-215.
唯物論認為,主體與客體之間是認識與被認識、改造與被改造的關系,主體是能動的改造者,對客體施加積極主動的影響,使客體的認知發生變化;同時,客體以自身的屬性制約著主體的活動范圍、方式、性質,從而反作用于主體。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貫徹“以人為本”的要求,必須正確處理主客體的關系,在營造兩者間和諧關系上下工夫。一是要端正主體。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就是一個主體改造客體、客體影響主體的過程,這個過程持續發生著主體客體化和客體主體化的雙向運動。教育組織者既是具有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實踐經驗的主體,又是受群眾認識水平、興趣愛好制約的客體;群眾既是接受教育的主體,又是制約教育組織者實施的客體。他們具有雙重身份,扮演雙面角色,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辯證統一體,教育過程中只有兩者共同發揮作用,才有利于教育目標的實現。二是要體現平等關系。當前,隨著群眾民主意識的增強,追求平等的愿望日趨強烈,也促使群眾的主體地位得到提高。要調動群眾參與教育的積極性,就要在教育中遵循民主平等原則,做到尊重群眾、理解群眾、關心群眾、愛護群眾和相信群眾,變單向的“權威式”“命令式”“硬灌式”為雙向的“研究式”“啟發式”“討論式”交流,在互動中啟發他們參與的自覺性、主動性。三是要明確主導地位。主導并不是對群眾主體地位的否定,而是對教育者主導地位的認同,教育者作為教育活動中把握方向、確立標準、組織實施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如果放棄主導地位,一切按群眾意愿開展教育,則既不利于給群眾灌輸正確的思想,也不利于群眾自身人格的完善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所以,強化“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就應當理性認清教育者的主導地位,力求給群眾灌輸正確的思想,促進其成才成長。
2.堅持“共性”與“個性”的辯證統一,科學設置內容
個性是共性的基礎,共性寓于個性之中。教育內容只有善于從個性之中發現共性,透過偶然預見必然,把握共性兼顧個性,充分考慮群眾的認知水平、個體需求、接受能力和個性差異,才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一是發揮共性指導作用,搞好結合靈活實施。“以人為本”中的“人”指的是全體人,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強教育實效,就必須考慮受教育者的共性特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法規制度,借鑒運用成熟的經驗做法。二是著眼群眾成才需要,促進自身價值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要體現群眾至上、服務群眾的理念,就要充分考慮群眾的成長成才需要,將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既努力創造條件滿足群眾成長成才要求,又多方創造條件引導他們全面發展.
3.堅持“形式”與“內容”的辯證統一,創新方式方法
形式與內容是對立的,又是相互統一的,只有處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與內容的關系,使兩者相得益彰,“以人為本”的理念才能落實到位。一是靠形式保障落實。靠形式保障落實就是要重視發揮管理機制的保障作用,要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是一個群體,對這樣一個群體的思想行為施加影響,必須建立有效的教育管理機制,使教育進入組織管理和組織生活,從而發揮剛性的力量去約束它、影響它,使其接受思想的洗禮。例如,可通過建立健全學習教育制度,定期組織體會交流、述職述學,靠制度機制強化教育的效果,確保教育的長效。二是靠形式深化內容。好的內容要靠形式去表達、去體現,思想政治教育體現以人為本,就要廣泛應用群眾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運用具有時代氣息的信息、網絡資源和媒體設備,使教育內容寓于豐富多彩的形式之中,常搞常新。三是靠內容支撐形式。形式固然重要,但形式是由內容決定,為內容服務的,因此,“以人為本”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應著力使內容科學化、有效化。當前開展教育的手段雖然多了.途徑更加廣泛了,但是有的卻脫離了群眾的思想實際,言之無物,思想性降低了。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必須堅決糾正“多媒體設備用了、網絡設備有了,教育實效就有了”的錯誤認識,更不能把形式花哨當成“以人為本”。應把充實教育內容作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環節,認真做好備課準備,抓好授課各個環節內容的落實,在講出精辟見解、寫出精彩內容上下工夫,力爭做到融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體,用真、善、美陶冶群眾情操。
4.堅持“內因”與“外因”的辯證統一,內外形成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