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的看法與認識匯總十篇

時間:2024-02-18 14:36: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道德與法治的看法與認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道德與法治的看法與認識

篇(1)

道德法治課程突出地體現著德育的精神,其中,很多教學環節都無不滲透對良好品德的培養,整個教材體系體現著培養學生德才兼備、適應社會的目標導向。因此,在本門課程的教學中,應當樹立兩個并行不悖的原則,一個是知識教學原則,讓學生掌握本門課程的基礎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知識素養,能夠達到學業考試的要求并不斷進步;另一個原則是教師不斷樹立育人理念,引導學生在教學中不斷踐行本課程呈現的道德品質和精神,使之不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體數來,主要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修身正己,樹立榜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自然受到尊敬和愛戴,自古而今,我們深受儒家思想文化的影響,所謂“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身處世,處處都有特定的要求。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者,自身首先要修身而養德,不僅要具有淵博的教學知識,還要有高尚的品德,能有一身“浩然之氣”,從而使自身更加具有教學自信。

在日常的教學和生活中,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要不斷重視提高自身的修養,廣泛領略古人的德育智慧,在學生眼中,教師如同燈塔,更是榜樣,每一節課的教學和每一次溝通,都是直面學生的懵懂。所以,教師應該將課程中所滲透的基本德育常識和原則體現在自己身上,讓自己能與書本知識融為一體,尤其是體現在課本里的優秀美德,縱然不能一一秉承而踐行,也要能夠在與學生的交流和互動中,乃至日常的教學生活中,讓學生看到教師美好的德行和品質,既增強了學生對教師的認同,也樹立起榜樣,達到以身作則的目的,相互提升。

樹立榜樣對本課程而言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教師自身的言行舉止不僅要符合教師基本要求,還應該著重力促使自己廣泛集聚美好的德行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教師還應注重體現自身積極健康的一面,尤其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要將課程中滲透的道德品質結合自身的實際而體現出來。同時,還要發揮各類素材中模范人物的榜樣,榜樣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青少年學生更容易受到榜樣的激勵,要讓學生在聆聽中獲得學習的趣味,并得到啟發。教師也應從榜樣中學習,鍛造自己良好的品德,加強學生對教師人格的信服,既彰顯教師的人格魅力,也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染力和認同感的融合。

二、引領價值,培育情懷

進入新時代,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道路上,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中學生,在理論思維上尚不夠成熟,而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程,深刻體現著著黨和國家對人才價值引領的深切期望。因此,作為本門課程的教學者,更應當特別注意對學生的價值引領,尤其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價值引導,讓學生樹立投身祖國未來建設事業的高度自信。

在本課程教學中,要努力注重讓學生結合時代背景和要求,把課堂知識中的主要價值要求滲透和融合在教學中,讓學生不斷學習“國事家事天下事”,結合各類教學素材,調動學生的的家國情懷,認識到自身對于國家與民族未來的意義。教師在道德與法治課程中還應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在教學之余應當不斷去鉆研黨和國家的各類制度和戰略,從更高的層次拓展自身理論視野,梳理完整的價值結構,才能給學生更明確的價值導向。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在教學中還更加應該注重對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培養,圍繞豐富的歷史題材,深刻體會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內涵,讓中學生樹立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做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人。同時,更要不斷注重傳統文化的培養,通過本課程要讓學生在其他各類課程學習中體會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尤其是結合各類文化知識素材,引導學生認識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影響力和地位。同時加大對傳統美德的學習,尤其是結合語文課程和歷史課程所學,在備課時,將各類美德知識融合在教學環節與習題訓練中,加深學生記憶,以深刻的文化,承載深邃的文明,踐行美德,共建精神家園,樹立積極的人生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帶領學生朝著積極的人生方向邁進。

三、注重方法,知行合一

教師是知識的傳承者,也應該是美德的踐行者和引領者,尤其道德與法治課程,在教學中更應該相當注重教師對學生的言傳身教。學生是教師忠實的聆聽者,教師的行為觀念和處事原則等,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尤其青少年在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經常浸潤在感受品德教育的知識課堂里。因此,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要特別注重自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在設計探究活動或者組織教學過程的時候,能循循善誘地在整個過程中貫穿一條以用道德教育感化學生的主線。掌握正確的批評和教育的方法,以德服人,注重寬容和嚴格相互并用的方式。

在日常的課堂教學和與學生的對話中,尤其是對學生進行勸誡和勉勵時,需要做到“身正而正人”,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應該首先有“浩然之氣”,以嚴謹的態度治學,以嚴格的要求督促學生做人處事,對于犯錯誤的學生更要注重正確的引導,學會給學生自我反省的時間,同時在班級樹立嚴守正道的教學風氣。用集體的力量督促學生,也有助于避免直面沖突帶來的誤解,讓學生自我感知自身的行為是否符合集體的道德要求。嚴格的同時也要同時把握寬容的原則,作為未成年人,身心發展并成熟,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情境里也應該注重寬以待人,嚴格的要求、豐富的學識、寬容的態度,能讓學生在敬畏老師的同時更加貼近老師,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進行高效而有持續影響力的教學和人格品質的鍛造。

道德與法治課的堂里,教師的盡量可以設置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鏈接來強化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本課程中每個章節都有非常對學生不同角度的品德要求,愛國主義、遵紀守法、文明禮儀、誠信待人等知識無不滲透在本課程知識體系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要在反復的教學實踐中能夠掌握這些知識對于學生適應社會的重大意義,因此,本門課程的教學中要達到知行合一,就是教師在教學中的部分知識也理所當然地體現在師生的行動中,所以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和課堂的互動中,必須堅守以知識促進學生來實踐知識,將能夠直接在學生身上體現的知識運用到課堂內外,學生所學必須能夠以實際行動來體現。也可以通過事例和案例分析,通過正面和反面對比,逐漸幫助學生的判斷力,尤其是對道德情操認知,將本課程的德育功能真正發揮出來,完善教書和育人的雙重目標。

四、秉持信念,誨人不倦

作為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應當有更加厚重的人文情懷,承擔起教學任務的同時,更要堅守本課程一如既往的德育情懷。因為在本課程的教學里,幾乎處處都體現出育人的要求,所以,一定要具備持之以恒的信念,孜孜以求地為學生的成長而努力,甘于默默無聞,能夠不遺余力地將本課程的德育價值貫穿于自身的教學生涯中去。本課程的知識體系隨學生的成長而逐漸變得深入,在教學中,一方面要抓住知識的重點,另一方面要抓住每個環節的德育重點,在教學目標的設計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要符合學生成長的規律,既不能揠苗助長,也不能避重就輕。教師要堅守“知”與“行”合一的雙重理念,絕不可以忽略本課程字每一個階段的德育目標。

信念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本課程的教學者,執著于知識,是為了讓學生有記憶學識之長,能夠以所學而所用。但光執著于知識的培養是不夠的,我們更應該樹對美好德行的培育,使學生不僅僅具備書本的知識,更要懂得傳承美好道德,努力完善自身道德水平。因此,作為教學一線的道德與法治教師,要有一顆誨人不倦的愛心,不僅僅要“授業解惑”,更要成為“傳道”的載體。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時長記得慎獨而內省,讓自己學識豐富起來,道德境界高尚起來,不為太多的名利牽絆,也不為各種社會現象而失去應有的高瞻遠矚,要努力學習古人的教育智慧,多搜集古往今來的優秀德育題材。努力培養學生在學習課程知識后,能運用知識并踐行知識的意識,注意看到每個學生的不同之處,應到它們朝適合自己的方向努力,幫助學生樹立理想信念。

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德育功能,不僅體現在書本的文字上,也更要銘刻在學生的心中,而作為本課程的教師,就是負責銘刻的工匠,我們要有工匠的精神,與學生共同成長,與學生一起進步,在課堂內外,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在教學中,要注重道德的啟發;在批評和表揚的過程中,要能秉持用道德啟迪來教育學生的原則。在這里,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注重對學生有充滿耐心的關懷,尤其部分學生在成長階段大多與父母的溝通并不深入,同時對于社會現象的看法也不全面,容易在處理事情時變得偏激,需要在平時多關注此類學生的引導。在平日課余時間也可以多了解學生的認知習慣,結合自我的體會,充分認識學生的狀態,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走出誤區。

五、關愛學生,寓教于樂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這是自古不易之道,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工作者,關愛學生,尊重學生,也自然會受到學生的關愛和尊敬。我們要關愛學生,讓學生能積極融入教師的角色,尤其本課程的知識點大多相對靈活,部分知識具有很強的理論性,課本中的探究與分享涉及很多話題,教師在教學中應當采取靈活的方式與學生一起組織探究活動,對于疑難問題,要有耐心地去解釋,對于學困生,更應該幫助其找到自身的優勢,并促使其樹立自己的奮斗目標,關愛本身就是一種德育,而且是最善意的德育,在這個過程總,學生是開心的,教師是快樂的,寓教于樂,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充滿動力的。

篇(2)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1-008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049

隨著近年來教育改革形勢的不斷發展,給義務階段小學和初中教育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各年級的課程設置上做出了科學合理的規劃,更加符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認知水平。初中政治作為一門初中生的必修課,不僅在教學內容上做出了調整,對政治教材也進行了整合。教材統一更名為“道德與法治”,更加符合青少年發展的需求,將道德與法律有機融合,在教學案例和課堂活動的設計上更具有人文性的特點。2011年義務教育階段修訂新課程標準,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法制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這些改變都為初中政治新教材的改革保駕護航。那么,如何發揮初中政治教師的主導作用,將政治新教材的知識講得更加透徹和明了,引導初中生在思考和探索中學習,豐富初中生的精神世界,進而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了初中政治教師應該深思的問題。下面,筆者根據自己的實際初中政治教學經驗,主要探討對初中政治新教材改革的看法和應對策略,為政治教育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深入挖掘新教材,創新教學方式

初中政治教師必須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善于及時轉變教學方式,調動初中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還要深入挖掘政治新教材,按照實際學情進行教學,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傳統的初中政治教材注重學生品德的養成,而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更側重于法治教育,在教材中增加了法治教育版塊。那么,如何向初中生講解晦澀難懂的法律知識呢?需要初中政治教師多與學生溝通,選擇學生喜愛的教學形式,創設高效的課堂教學情境,逐步的向初中生滲透法律知識。比如七年級下冊《走進法治天地》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改變傳統單一枯燥的教學方式,注重師生雙向的交流與互動,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拓寬初中生的學習視野,增強初中生對法治的重視程度,使初中生能夠形成基本的法治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緊貼學生的生活,開展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的改革并不是對人教版原教材的修編完善,而是在框架、結構、編排、立意上全部重新設計,旨在為初中生提供一套有價值、有內涵的學習資料。初中政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提高課堂的開放性,引導初中生積極參與課堂實踐,將德育教育、心理教育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促進初中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在本質上是對生活實踐知識、實用知識的學習,與日常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比如七年級上冊《生命的思考》的教學中,為了讓初中生學會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守護生命,政治教師應該適當選取生活中的案例,結合初中生的生活經驗,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激發初中生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師還可以通過討論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生活的理解。由于受到社會不良因素的干擾,初中生易感染不良嗜好。對此,政治教師應該以初中生在生活中的真實困惑為突破口,將“講授道理”轉變為“探尋道路”,規范初中生的行為和思想。

三、多渠道講解法律,滲透法治教育

作為一門對初中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專設課程,教師需要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重新規劃教學方案,遵循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使初中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具有活力。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每一課內容的展開都包含著一條引領生活經驗的線索,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思維方式,便于初中生之間進行經驗的交流和分享,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有利于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新教材中包含“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相關鏈接”“閱讀感悟”“方法與技能”“拓展空間”等環節,給初中生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法律的知識在新教材中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初中政治教師要多渠道講解法律,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帶動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的轉變,循序漸進的向初中生滲透法治教育。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自覺地去學習法律,觀看法制節目,聽法律講座,閱讀相關書籍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很多初中生的法律意識淡薄,認為只要不殺人放火就行了,犯點小錯誤沒什么大不了的。初中生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必須要嚴于律己,學法守法,做一名合格的當代中學生。

四、圍繞新課標教學,注重互動探究

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徹底改變了傳統政治教材作為學生應付考試的工具的現狀,更加注重整合不同領域的知識,為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發展服務。政治教師必須要圍繞新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活動,積極組織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將我國的法治更加鮮活地表述出來,幫助初中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引領初中生養成健全的人格。在當今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下,初中生必須要掌握法律知識,將權利意識和現代法治理念植入心中,為使初中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新青年奠定基礎。初中政治新課程標準提出:政治課程要引導初中生樹立規則意識和法制觀念,有公共精神和全球意識。還要教會初中生繼承革命傳統,弘揚民族精神,認同中華文化。因此,我在教學時會著眼于初中生學習的全過程,加強對學習技巧的指導,設計有思維含量的探究問題,提高初中生的課堂參與度。還要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減少初中生的畏難情緒,使初中生樂于上政治課。

綜上所述,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改革對于初中生的學習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法治意識,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意識,使初中生學會運用多元化的視角分析問題。初中政治教師必須要清晰的了解新教材改革的內容,提高對新教材的認識,結合一線實際教學實際,對新教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創新課堂教學方式,開展師生互動活動,促進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

篇(3)

近年來,社會出現許多因缺少法律意識和知識,青少年觸犯法律,走向犯罪的道路,造成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關注青少年的法律建設,提升他們的法律意識,開展進行普法教育,必須給以高度重視。學校是對青少年進行普法教育的最佳場所,如何有效的開展法治教育,是學校和教師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

中學的法治教育通過對青少年講解基本的法律概論,讓其了解并掌握接受法律的知識,規范自身社會行為,成為遵紀守法、自覺護法的社會主義文明法制下的好公民。

二、初中法治教育的理論依據

初中階段的青少年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黃金時期,雖然隨著年齡和社會閱歷的增加,自我意識逐漸形成,但整體上來說還不夠成熟,對是非的分辨極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有時過于強調個人利益,導致產生一些極端行為的產生。社會上沒有形成良好的守法環境,一些制度存在諸多漏洞,讓青少年產生投機心理,最終做出違法行為,走向犯罪的道路。

現在黨和國家大力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大對法治建設的投入力度,普法教育工作積極開展,出臺更多的法律條文,這為學校開展法制教育工作提供很好的理論依據,學校和教師應積極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普法教育,提升他們的法律觀念和意識,規范他們的日常行為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的法治教育策略

(一)合理利用教材資源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合理利用教材資源對學生進行相關法律知識教育,在這當中,教師要將教材法制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分析,劃分側重點,借助教學工具,將其形象貼切的傳遞給學生,讓學生接受并掌握相關知識,滲入到思想意識中,潛移默化去影響規范自身,形成思想覺悟,真正做到學法、懂法、守法、護法,引導學生自覺遵紀守法,維護法律尊嚴,實現法治教育開展的最終目的。如針對教材課本中列舉出的法制教育方面的案例,進行深入分析,講解,必要時可讓學生進行現場演繹,發揮創造,提出自身對事件的看法,做出總結。或安排學生寫出相應的案例讀后感,對案例進行剖析,自我思考,加深印象。

(二)改善教學方式,激起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

豐富學生的法律知識,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是學校進行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務。教師是傳授法律知識的主力軍,發揮著重要指導作用。

首先教師自身要有扎實的法律知識和良好的法律素養,為學生傳授相關法治知識時更有說服力,講解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學生學習起來也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和掌握。

其次要有豐富的教學技巧儲備。法制教育涉及到的相關條文非??菰?,繁多,一味單純地進行語言闡述解說,容易引起學生的心理疲勞,產生厭煩的情緒,法治教育走進課堂就沒有思想基礎。所以,要求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改進自己的教學模式,多樣化的向學生展示法律知識,帶動學生興趣,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接受相關教學內容,實現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可以創設法律情境,組建班級法庭,讓學生對某些法律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分享感悟,得出結論,并在相互間辯解和探討中,深刻理解法律條文,提高法律意?R,自覺履行規范自身言行的義務。

(三)時時刻刻注重法治教育的滲透

良好的行為習慣從細節入手,注重堅持。因此,在日常的教學注重對學生的法治教育,從預防著手,從小事做起,從遵守基本課堂秩序入手,不遲到早退……讓學生靈活運用學習到的法律知識,自覺規范自身行為,遠離罪惡。鼓勵學生間互相監督,相互糾正,共同進步。樹立法制宣傳標語,創立法制板報、墻報等形式普及相關法律知識,成立法律學習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進去,設立相應的激勵措施。課外鼓勵學生積極收集法律知識和案例進行同學間的互相探討等。

(四)擴展法制教育

打破課堂教學的空間局限,開闊學習范圍,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實踐活動,強調實踐活動開展的必要性,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法律,理解法律,有所啟發。例如組織參觀社會法制宣傳展覽和講座,欣賞法制教育影片,參加法律知識競賽等活動,將法治意識更好的融入到自身生活中,切實履行相關法律義務,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四、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法治教育的意義

(一)有助于初中生增強法律意識,規范行為,預防犯罪

目前我國犯罪人群呈現出了低齡化的趨勢,青少年人群在其中占有眾多比例。這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F有資料表明,青少年犯罪大多出于法律認知薄弱,法律觀念不強,法制意識淡薄。缺少正確及時的引導,自身是非辨別能力差,最終走上犯罪的道路。學校積極開展對學生的法治教育,有助于學生增強自身法律意識,掌握法律知識,規范自身行為,健全思想認識,預防犯罪。

(二)有助于學生正確法制觀念和意識的形成

觀念決定意識,意識影響行為,行為產生結果。注重校園中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有助于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法制觀念和思想意識。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發展的關鍵時期,心智還不夠成熟,極易受身邊環境和他人的影響,思維上容易偏激、易怒,面對問題不能冷靜對待,片面性的思考問題,盲目的做出判斷,采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篇(4)

互動式教學模式是指通過師生間、生生間的溝通交流進行知識的探討和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們不再是理論知識的接受者,而是對案例的分析、討論者。而要保證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教師就需要豐富互動的種類、增強互動的質量、拓展互動的范圍,教師可以應用情景教學等方法達到上述效果。如此,教師能夠以互動式教學模式,改變自己與學生的定位,讓學生在體現自身主體性的過程中更有效率地學習。

一、設計優秀情景,豐富互動種類

問答互動是師生互動的其中一種形式,但這種互動形式主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的主體性較難發揮出來[1]。為有效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將自己的需要向學生提的問題融合進案例情景中,以情景選項與學生進行互動。如此,教師既可以豐富互動的種類,也可以更好地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以《網絡改變世界》為例,教師可以思維導圖的方式設計分支眾多的課件,以這些課件創設情景,然后讓學生與情景進行互動,通過互動對本節課的知識產生深刻的理解。比如,教師展示課件1,標題是你最常利用網絡來干什么?然后是幾個選項,包括玩游戲、學習、網絡聊天、購物生活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們投票選出一個選項,如網絡聊天。教師點擊這一選項后跳轉到第二個課件,這一課件同樣分成幾個類別,包括只翻閱別人的信息、發表自己的想法等,教師繼續讓學生選擇。學生選擇發表自己想法,教師點擊跳轉到第三個課件,其中選項更加細致,包括多個情景。如情景1:看到別人在說自己所崇拜偶像的壞話,所以你打算用臟話辱罵他;情景2:你看到網絡上人們因偶像而產生的罵戰,準備說公道話,結果被私信辱罵;情景3:你決定謹言慎行,不輕易……在學生與情景互動后,教師可以將學生的選擇整理出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情況進行分析。如此,學生能夠以更加客觀的角度了解網絡對自己生活可能存在的影響。

二、鼓勵學生質疑,增強互動質量

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轉變師生的立場,增強互動的質量。即在分析案例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基于案例或者本節課的知識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教師基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其他學生思考[2]。這樣的互動便是以學生為主的互動,能夠切實反應學生在學習時產生的疑惑。并且,教師也能夠以解答者或者質疑者的身份,參與到互動中。

在引導學生理解“網絡是把雙刃劍”這一環節內容時,部分學生對教師設計的情景互動有所質疑。比如,有的學生認為在情景互動時,大家都是出于好玩或者好奇的心思,才會故意選擇那些不好的選項,而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人都會辨析網絡上的不良信息,進而規避。對于學生的質疑,教師并不急著進行反駁,而是讓其他學生想一想自己是否被網絡這一把雙刃劍給“傷害”過,如果有,那么可以舉手分享自己的故事以及當時的思路。并且,教師給“傷害”進行較為具體的定義,比如因為沉迷于網絡而誤事、產生身體損傷,在網絡上被暴力、欺騙等都算。在教師啟發之后,很快有學生分享自己的故事與思維經歷。比如,有一位學生說自己因為貪便宜而在網絡上買了一副廉價的耳機,在買之前在該商品的評論中看到了非常多的差評和好評,于是在思考之后便安慰自己不會運氣很差。但在收到貨之后沒用兩天耳機就壞了,于是給了差評,并拒絕了商家好評返現的想法。結果那個商家隔三差五在平臺上發送侮辱語言,并發短信進行威脅,直到自己修改差評為中評后才停息。在眾多同學分享經歷之后,該學生意識到了自己思維的“天真”,而全體同學也對網絡的兩面性有了深刻的了解。

三、組織思辨互動,拓展互動范圍

思辨互動是生生互動的一種主要形式,這一互動方式能夠讓學生各自發表自己對現實案例的看法,進而豐富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點的認識[3]。在運用互動式模式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啟發,讓學生在思辨互動時突破教材內容以及教師所給案例的限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思考與辯論。

以“運用你的經驗”為例,教材中這一模塊的角色定位分別是“奶奶”和“爸爸”,教師便可以將這兩個觀點遷移到幻燈片中,并設計為辯論主題。在課堂上,教師便可以直接將學生依據座位分成兩個陣營,然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分別為自己的觀點舉證,然后猜想對方的觀點,并尋找對方觀點的漏洞。比如,教師將“奶奶”的觀點設計為正方,“爸爸”的觀點設計為觀點反方。正方學生便以小組為單位,統計自己與父母、祖父母的日常相處時間以及上網時間,以此證明自己的觀點。而對于反方的基礎觀點,正方學生則列舉短視頻、網絡小說等例子,用以攻擊正方觀點的不實性。同理,反方學生也會尋找現實中的相應案例佐證己方的觀點,并基于對方可能使用的論據尋找其中的破綻。在這樣的互動活動中,學生們不再是以教材上的理論進行思考,而是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不同的論點進行深入分析。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將互動式教學模式運用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中能夠有效改變學生對這一學科的印象。在實際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優秀情景,然后引導學生與情景進行互動。相較于師生的問答互動,以情景的方式間接開展的師生互動更具趣味。同理,教師還需要鼓勵學生質疑、組織學生進行思辨。通過這些策略,教師能夠有效運用互動式教學模式,并且提升學生對道德與法治內容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篇(5)

關于法律與道德,兩種作為主要存在方式來調整著社會關系,在構建和諧社會,社會發展的歷史性進程中有著尤為重要的作用。其實道德與法律從根本上來說是相通的,是一致的。主要的觀點價值是鼓勵人們正直、善良、正義。這樣就很容易讓人混淆。法制對于道德而言,是以一種制度形式來規范行為,道德則屬于一種社會意識,沒有明文規定,卻迫使人一樣的遵守,因此,法律與道德是可以相互為用的。

1 歷史的原因逐漸使道德權威性的弱化

1.1 中國古代所形成的是以德為主刑輔理念

在中國的古代,道德具有一個非常受重視的地位,古代又被稱作為禮儀之邦,他是統治者進行國家治理,對子民進行思想控制,籠絡民心。思想道德的形成和規范更多的是合乎自然發展要求。古代有著很多耳熟能詳的小故事時時提醒著現代人道德的重要性,孔融讓梨的故事人盡皆知,家有六個兄弟,他排行老六,因為活潑、隨和,大家都喜歡他。一次家里來了客人,帶來了一些梨,讓孔融來分,孔融先將最大的分給客人,然后爸爸媽媽,大一點的分給哥哥,自己撿了最小的來吃,于是大家傳頌起來,年幼的孔融就知曉此等美德,可見古代人對于道德常識的重視,融入日常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古代縱使有法律,卻往往是法律依附于道德之上,道德高于法律的社會地位,而人們也都遵守著。

1.2 現代法治觀念下的道德地位在弱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之我國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體系與過去的體制天壤之別,我們推崇構建社會管理法治化,將法治文化推到時代的前沿,成為最主要的時代任務。法律與道德作為兩個單獨的個體存在,卻缺一不可,想要社會穩定必須兩者相融合,彼此進行互相補充,又可以彼此借鑒著去執行。作為判別人們行為的主要手段,法已經不是過去的依附在道德上了,而是獨立的存在著,發揮著它獨特的作用。依照法律事實求是,依法治國,繩之以法等等,這些觀念與過去的道德觀念出現了很大的分歧。更隨著法律觀念不斷的深入人心,過去那種以道德規范為主要的方式去處理社會關系的方式已經改變,人們更多的時候是選擇通過法律的手段來處理復雜的社會關系。人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遇事先考慮依據法律的規定我要怎么處理,就比如現如今的人性漠視,遇到弱者受欺凌,只是道德層面,不受法律的約束,故袖手旁觀的越來越多。道德對于社會的約束力幾乎看不到了,他以往的權威性已受到嚴重威脅。法律很積極地參與社會之中,而道德顯然掉隊很久,法律與道德在調整社會關系時扮演的社會角色很自然的發生了互換。

2 道德與法律的價值在社會實現中存在差異

其實道德與法律從根本上來說是相通的,是一致的。主要的觀點價值是鼓勵人們正直、善良、正義,警告人們遵守規則,避免犯罪。二者缺一不可,對于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兩者顯然在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觀念上存在著很大的不同,而且對于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的評判標準也存在著不一樣的看法。道德的只要內容即為“善”與“惡”,它最基本的評判標準就是:“善”就是道德行為,“惡”就是不道德行為。“道德的評判標準是善惡之分,即公平與偏見、光榮與恥辱、正義與邪惡等等。然而對于法律的說法卻不是如此,現代的法學理論是這樣認為的,從大體上來“權利與相應的義務是法律所明文規定的核心內容,法律問題無外乎就是權利及義務問題。也就是說,法律的核心內容是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不受到侵害,同時要求人們必須履行法律所規定的責任和義務。在這個條件下,法律基本評判標準就變成了:在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權益的同時履行了法律所規定的義務和責任,這種行為就歸結為合法;反之,如果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權益或沒有按要求履行法定義務和責任,這種的行為是違法的。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從核心內容還是從基本的評判標準,道德和法律應當屬于兩個不同的意義范疇,它們對于價值評判標準是存在著很大差異的。與此同時,法律與道德在各自的約束體制上又有著不同:道德是“主體的內在本性要求,是其內在良心、善、知、仁、勇等自律規范,它直接源于人的個體的內在心聲,它作為個人價值行為的自我協調和自我規范,可稱之為‘個人自律道德’。而法律作為統治階級意志的表現,它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是國家機器這種外在約束力才使得法律在社會中得以實行和遵守。法律著重于塑造和形成“理性、原則性和合理化,接受外在規范”,是屬于一種他律性的規范。正是由于這樣的區別存在,法律和道德在對某些社會行為進行調整的時候會產生這樣的社會效果:合法的不一定就是道德的,非法的不一定就是不道德,反過來也是這樣。由于人的道德自律性減弱,法律他律性的加強,社會中不道德的但卻合法的行為就越來越多,也就增加了人們諸多的道德困惑的感慨。人們從最初的法律意識淡薄,法律觀念不強,法律知識匱乏到現如今的懂得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遵紀守法,法制觀念甚是得人心。

3 社會轉型時期道德的價值觀念尚須逐步發展

對當今的法律與道德關系做出正確的認識與判斷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建立和諧的社會發展體系,我們有必要重申法律與道德的微妙關系。與其用道德滑坡來形容這種道德狀態,我個人覺得有些偏激,更想用道德的失衡來形容一下,更為讓人們所接受。我們可以利用法律來懲罰一個罪犯,卻不能用道德來嚴懲一個品德敗壞卻沒有觸犯法律的人,只是譴責。因此,人們常常在法律與道德中做比較,顯然道德的力度遠遠不及法律來的更加真實,這就讓人們更加的困惑,到底道德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道德和法律作為調整社會關系、化解矛盾沖突的主要方式,是有著各自獨特的特征得,相互之間既有著相得益彰的聯系,又有著很大的區別。這就是為什么我國社會主義法制時期有這么多的道德困惑,諸多原因皆可證明。因此,在社會主義轉型時期我們應該逐步形成和完善社會主義道德價值觀念體系,與法制體系相結合,共同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道德與法律不論在古代還是在現在,兩者之間的關系在維護社會安定,社會秩序,協調社會各種矛盾沖突之間的關系上是缺一不可的。在推崇社會管理法治化的社會下,雖然會出現一些道德行為丟失的現象,不得讓人們感受法律的冷血,對于道德而產生困惑。但個人觀點如若發展法治在法治化逐步深入的當今社會,這種現象是必然的。不過,作為現如今的社會,雖然出現一些道德失衡的現象而使人們產生對道德的困惑,但我認為那是法治化深入的必然現象。不過,作為多元的社會,對于法律與道德這兩種社會調控手段不能分出孰輕孰重,但應該相同的給予重視,正如我們現在對于道德缺失的困惑一樣,只要我們遵守法紀,重視道德培養,那么社會上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將不會出現。構建和諧社會,人人有責。

篇(6)

1法治教育模式在學校教育思想政治課堂上應用的作用

在各個學校的發展過程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以及世界觀,對學生未來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隨著我國法治社會的不斷推進,學校在教學過程中,也加大了對法治教育模式的應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第一,應用法治教育模式,可以滿足我國當前依法治國的要求。在學校的實際發展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屬于德育范疇,而法治教育屬于法育范疇。嚴格意義上來講,道德與法律之間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在具體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科學且合理的滲透法治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法律素養,提高學生的整體水平,也可以有效推動我國依法治國戰略的實施進程,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第二,應用法治教育模式,可以促進和諧校園的構建。在思想政治家教育管理過程中,德治和法治是其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互聯網的廣泛應用和普及,使得學生的心理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通過應用法治教育模式進行教學,可以對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進行合理革新,強化和諧校園的構建,有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和進步。

2法治教育模式在學校教育思想政治課堂上應用現狀

2.1教育理念方面

當前,雖然各個學校教學已經逐漸滲透法治教育,保證學生在提升整體水平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法治意識的養成,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和干擾,使得在實際的學校教育思想政治教學中,很多學生自身權益在受到損害時,不能用正確的方法維護自己權益。而這種陳舊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法治教育模式的推進,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的未來進步。

2.2教育內容方面

根據當前各個學校法治教育水平來看,教師只是對一些的法律條文進行簡單講解,并沒有加大對學生法律意識以及思維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的綜合水平一直無法得到提升。教育內容和方法不強,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無法有效的銜接在一起,不能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最終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制約了學生的今后發展。

3法治教育模式在學校教育思想政治課堂上的創新對策

3.1不斷深化教育理念

為了可以進一步促進法治教育模式在學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合理性,應該不斷深化教育理念,保證學生養成良好品德的同時,加大文化法律建設力度。在學校思想政治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進一步提升法治教育模式應用的合理性,還應該對校園法律文化進行不斷強化,通過各個渠道,充分應用現代化媒體平臺,包括: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建立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法治專欄,同時也可以設立雕塑文化等新的法治教育載體,為學生營造一個具有濃厚氣息的法治氛圍,培養學生的法治思維,促進學生法治觀念養成。

3.2加大法治教育力度

篇(7)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5962(2012)03(a)-0008-01

1 大學生法律漏洞意識教育存在的現狀

我國的法律制度正處于不斷完善和健全的階段,法律面對社會的劇烈變革會表現出滯后性,自然就會存在法律漏洞。法治建發止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進,國家要實現法律制度建設向法治理念的轉變,就需要我們對法律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對待法律出現的漏洞,我們無需回避,而是應該樹立正確的法律漏洞意識。所謂“法律漏洞意識是人們關于法律漏洞和法律漏洞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包括人們對現存法律漏洞的看法和態度,以及相關的法律漏洞知識和法制觀念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是高校進行法制教育的主干課程,它注重知行結合,在傳授道德知識和法律知識的同時,更重視“規范”向實踐的轉化,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引導大學生由他律走向自律,化理論為德性、化理論為行動,以法律為底線、以高尚的修養為最高境界,不斷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質。對培養大學生法律意識和增強大學生法律素質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2 大學生法律漏洞意識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課堂教學受限,導致大學生整體法律認知水平不高,甚至不具備法律漏洞意識

當前,中國大學生對法律知識比較感興趣,且認識到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現行的高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時有限,不可能對法律知識系統地展開,加之講授該門課程的教師受專業的局限,對專業教的法律知識難以深入把握,從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效果。在教材中沒有開設法律漏洞的教學內容,沒有正面講解相關的知識。

2.2 社會消極文化影響,導致大學生法制觀念淡薄和法律漏洞意識的缺失

權利和義務是整個法律體系的核心內容,權利意識對大學生法制觀念的培養尤為重要。權利意識指人們對自己正當權利的感知、正確理解和加以捍衛的觀念。大學生缺乏權利觀念,不懂得積極主動地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正當利益。缺失法律漏洞觀念,對法律出現的盲點,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正當權利。

2.3 社會宣傳力度不夠,導致缺乏應有的法律信仰和法律漏洞意識

作為高校大學生,受傳統意識影響,接觸外界相對較少,加之社會宣傳對法律意識培養和漏洞意識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夠,不能適應當代法制教育的需求,大學生不能及時懂得法律,了解法律,從而降低了法律在他們心中的地位,從客觀上制約了大學生對法律的認同,動搖了法律信仰。從而會因為一些法律上的漏洞而對法律產生懷疑。

3 大學生法律漏洞意識教育缺失存在的原因

3.1 學校領導和教師沒有引起重視

高校開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是高校向大學生傳播法律知識的主渠道,在普及高校學生法律文化,增強大學生法制觀念與法律意識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學校的法制教育計劃基本沒有一個全局性的統籌性的整體規劃。高校領導對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只是開設的公共課而已。部分教師在教育內容選擇上,長期存在以下兩種偏向,也嚴重影響了大學生法律意識教育的全面實施。

3.2 教材缺少法律漏洞知識的內容

由于《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沒有法律漏洞意識教育的版塊。教師就談不上如何組織教學,培養法律漏洞意識。在高校法律基礎教學中,部分授課教師沒有深刻領會《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性質,簡單地認為該課程是“法學入門”課,在授課過程中只注重具體的法律知識的講解,而忽視了對學生法律意識、法律漏洞意識、法律素質及法律與道德的教育,忽視了學生健全理性人格的塑造。這就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曲解了該課程的性質。

3.3 學生法律知識的匱乏

法律知識的匱乏是造成大學生法律漏洞意識缺失的重要因素,大學生要具備法律漏洞意識,首先要有豐富的法律知識。隨著社會主義國家法治化進程的推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法律不斷完善。人們的法律意識在不斷增強,而社會的進步與現行法律的滯后,就必然要求我們的大學生要對我們的法律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和認識??陀^上,大學生整體法律意識薄弱的現象仍然存在。在我國的教育課程安排中,中小學階段沒有系統的法律知識教育。正式的法律課程從大學階段才開始。在大學開設道德與法制教育課程,其目的就是要使學生知法、守法、用法、護法,培養和提高他們的道德與法律素質,自覺維護法律權威。但在學習過程中,有些學生認為該課程不是自己的專業課程,對將來的就業沒有多大的影響,因此,大學生只有在不斷獲取法律知識的同時,不斷將其內化并外化為社會要求的行為,不斷對自己進行道德與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為習慣的培養,才能成為一個知法守法,為社會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3.4 缺乏良好的社會環境教育

高校學生來自天南海北,有著不同的地域文化內涵和底蘊,也帶來了地區間思想和觀念的差異和沖突。加之社會環境中一些人際關系和宣傳媒體的作用,特別是非法音像制品,報告雜志、網絡的傳播和誤導,使個別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變化,沒有法律漏洞意識,想鉆法律的空子,違規違紀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學生不關心政治,不關心法律,沒有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缺少系統的法律知識的學習;有的學生不知道用法律法規來維護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還有的學生雖然沒有過任何違法違紀現象,但在深層次里并不能說明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強,一旦在適當的環境和條件下就可能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

篇(8)

要提高教師尤其是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法律素養,這是有效實施法律教育的必備條件。很難想象一個自身對法律毫無感知的教師如何傳授學生法律知識,更何至于培養學生法律意識。提高教師的法律素養,可通過組織教師開展法律知識繼續教育培訓、自學或參加法院旁聽等形式來達到。

二、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

在教學中,教師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一是樹立“學生是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起主導作用”的觀念,使學生由被動接受轉化為積極主動的求學;二是使教師認識到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使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而不僅僅是傳授法律知識,即是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教育;第三、在教學過程中,“教書”和“育人”密切結合,相輔相成,避免教書和育人相割裂。

三、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法律課的實效

法律知識本身較為枯燥,法律概念具有抽象性,這就要求法律教師應在教學中,適當地引進案例進行教學,選用生動有趣,符合中學生特點的典型案例,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感性認識,來幫助學生理解法律知識,把抽象的法律知識變成了活生生的實例,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在教師假定的情景中,讓學生接受法律知識并初步培養學生的法律情感。例如:在講授“隱私權”內容時,可以列舉我們在現實生活中,經常可以遇到父母擅自翻閱子女日記和擅自折閱子女信件的事情,想一想:(1)父母的做法正確嗎?為什么?(2)如何避免這類事件的發生?(3)你認為應該如何尊重別人的隱私?

教師在教學中應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以案說法、以案解法、法案結合來組織教學,并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掌握法律知識,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法律意識的目的。此外,教師要盡可能地開展不同層次、不同程度的法律知識教育的專題講座和報告等,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

四、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

加強中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正確的人生追求目標,增強中學生的公德意識。

道德與法律的同質性和功能上的互補性以及兩者界限的模糊性是道德與法律進行一體化運作可行性的基礎。雖然道德與法律有很大差異,但在規范這終極意義上兩者先天是兼容的。而且我國傳統社會中的“禮”,這種倫理法律化低成本高效運作的歷史為我國法制現代化提供了道德與法律一體化運作的歷史實證的先河。尋找道德與法律的契合點,通過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這將是一個重大的理論課題。

篇(9)

大學生思想道德與法律素質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學校教育與大學生自身不斷學習、持續修養的協調統一,從而達到大學生自知自覺地提高思想道德與法律素質的過程。要實現這樣的目標,學校教師除了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設備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藝術性外還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和特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各種事物和問題,才能消除理論說教的單調枯燥氣氛,才能使看似空洞的理論為學生所接受;真正實現大學生對書本理論的接受、內化并轉化為自身素質。

一、將課本理論與實際案例相結合

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與法律素質培養的主渠道首先是課堂教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特別是其中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一直是高校思想道德與法制教育的主陣地,該課程內容豐富且理論性強,主要的教學任務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法治觀。但是在現實教學中,一些教師或者拘泥于教材的知識體系,教學模式單一、授課方式死板,脫離了大學生的實際生活,忽視了學生情感體驗和師生互動,缺乏時代感、顯得不切實際;或者壓縮課堂的講授時間,花大量的課時讓學生自由討論或進行其他實踐活動,而對這些活動教師又缺乏必要的引導和參與,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恰當的案例教學不僅使教師的講解變得生動活潑,有助于教師把抽象的思想道德與法律知識具體化、現實化,使學生能透過事實理解思想道德與法律的概念、原理,而且有助于鍛煉學生的分析與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需要指出的是,案例講解是為教學服務的,一次課不能講太多的案例,教師應盡可能選擇近年發生的反映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重大、熱點、有代表性的案例。教師在陳述案例時要短小精悍、言簡意賅,如果案例材料太多,太復雜,就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或使學生不知所云。如果有些案例無法簡化,教師可事先印制書面材料發給學生或播放案例內容的課件,使學生在課前了解、熟悉案例內容,必要時可安排學生進行初步的討論此外,還要注意到案例教學屬于對話式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常常是那些思維敏捷、口才較好的學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而另一些學生參與較少,甚至一言不發,教師在課堂上要適當“分配”發言的機會,啟發、引導不同個性的學生參與討論。

二、用啟發式教學代替注入式教學

在大學校園里,我們有時可看到這樣的景象:一些教師在課堂上聲情并茂地講解、苦口婆心地勸導,下面學生卻是我行我素,或是睡覺,或是聊天,或是做與課堂課無關的事情;一些教師只停留在概念和知識體系的灌輸層重,照本宣科,缺乏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而學生也是一知半解不得要領。考前死記硬背,考完試就忘得一干二凈,更別說從內心接受和領會課程相關知識的內涵和意義了。這樣熱必造成大學生素質培養的效率低下,也使薦我們對教學中此情此景因何而來不斷反思。培養大學生的素質,如果僅是教師單方面的努力,或者總是依靠教師照本宣科,學生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而不注重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內在潛能,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是很難達到讓學生提高素質的目的因此,用啟發式教學代替注入式教學,改變呆板的說教模式顯得尤為重要。

教師運用問題啟發法,首先要把握好提問的時間和方式??傮w說來,可以在課前、課中或課后的恰當時機提出問題,其中課前提出的問題傾向于針對學生的思想狀況,需要學生搜集資料和準備發言稿的問題;課中提出的問題具有“此時此刻”的特點,重點關注學生對社會熱點、典型個案的即時認知、看法和意見課后提出的問題傾向于解讀及剖析課堂教學結束時還意猶未盡需要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的問題。教師的提問方式要形式多變,可以是自問式提問,如對思想道德與法律重點知識的強調,這種提問方式并不追求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而是重在引起學生的興趣關注或心理認同;也可以是泛問式提問,這種提問不需要某個學生單獨回答,而是需要大家共同思考、判斷和回答。

三、寓教于校園實踐活動中

教師在課堂灌輸的理論知識,如果能經過學生親身的實踐體驗,則更易轉化為學生正確認識和分析社會問題的能力,更有可能“內化”為學生的一種信念和行為,在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中,校園實踐從內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僅僅是教材;從形式上看,它豐富多彩、活潑有序、直觀生動;從活動范圍上看,它不局限于教室,可以在操場圖書館,草坪等一切可利用的場地進行。相對于校外實踐,校園實踐最大的優勢在于方便學生全員參與,節省實踐教學經費,因而可操作性更強。換言之,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校園生活蘊含豐富的實踐教育資源,可以通過構建貼近學生貼近生活的實踐教育方式引導大學生走出課堂的有限空間,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去體會和領悟職業教育內容的深刻內涵,從而受到切身體會,進而提高自身素質。

篇(10)

    先秦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變革的時期。伴隨著新的生產方式和生產力的進步,封建生產關系逐漸取代了奴隸制的生產關系?,F實的巨大變化沖擊著人們的思想,舊制度桎梏下的事物得以解放和發展。對于人與人性的認識,由此得以萌芽和發展。在先秦初期,對“人”的認識都是泛泛的,隨著舊制度的解體,思想家們逐漸對“人”與“人性”展開了深入的探究,建立起各自不同的人性論理念,并以人性論為基礎構筑起各自的法律思想體系,以當時的儒、墨、道、法四家的觀點最為值得關注。儒家開山鼻祖孔子,在人先天的“性”上,提出了“仁”說。論語中孔子對此進行了多角度的闡發,“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憋@然,“仁”是天生的“性”與后天的“習”的結合,是先天的道德品質與后天的行為習慣的結合。后來的孟子繼承了孔子關于“仁”的學說,并將“義”、“禮”、“智”從“仁”中分離出來,將其統稱為“善”。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顯然在人性論上主張的是一種人天生為善的“性善論”,并以此為基礎闡發他們“禮”與“仁”的觀點,提倡“仁政”與“禮治”。道家思想是一種“出世”的思想,先秦時期的道家在人性論上認為人的天性是一種自然之性。在道家諸子特別是莊子看來,人的自然性與社會性是格格不入的,人的社會性不斷破壞、損毀著人的自然性,人類文明的發展非但不能使人美好的自然性得到發揚,反而滋生了世間的邪惡與丑陋的東西。固然莊子在自然性上具有極端的一面,但可以顯見,道家極為看重的是人的“自然之性”,并認為其十分美好,自然無為才是人性的本質。墨子是先秦墨家的代表人物,在其論著中雖未專門論述過人性,但也從人的自然性與社會性的角度對于人性進行了一番探究。墨子認為,人的本性是“男女”和“生利”,是一種“自利”和“自愛”,但是自利自愛的過分膨脹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和社會的混亂,因此人們之間就必須相互關愛,互惠互利。“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睆亩谌藗冎g形成“兼相愛,交相利”的和諧社會關系。先秦時期的法家以其務實的態度和激進的改革精神而受到諸侯國的親睞。在法家的人性論中,只有一個核心,那就是“利”。法家認為對于“利”的追求是人從事一切行為的動機與目的,并由此而引發社會的爭斗與混亂,因而這也就是人的本性。法家的人性論顯然堅持的是“人性惡”的理論,基于人性里對于利益的向往而產生的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所在,作為客觀的存在,這是不能回避的。綜上可見,對于人性,各家說法莫衷一是。儒家以仁義禮智為其核心,道家崇尚自然無為,墨家主張自利自愛,而法家則是好利惡害。

    二、人性論對先秦時期法律思想的影響

    基于對人性的不同認識,先秦諸子在法律思想的設計上產生了不同的主張。儒家主張重視禮義教化,德主刑輔;法家提倡重視刑賞,嚴刑峻罰;道家厭惡社會的復雜與欺詐,主張拋棄煩擾的社會現實,在法律思想上提倡一種“自然無為”的狀態;墨家則主張“兼相愛,交相利”的法律觀。而這些法律思想中,由人性論闡發出來的儒家重視禮義教化的“德治”與法家重視刑賞的“法治”最具影響。

    (一)“性善論”———先秦儒家“德治”思想的理論基礎儒家在人性論上主張“人性善”,因而堅信人天生所具有的道德品質,孔子所提倡的“仁”與孟子主張的“仁政”都是重視道德的力量,以統治者崇高的品行來推行“人治”與“德治”,用禮儀教化的力量使人民保持善良的本性,以禮儀教化來激發人內心的善良與自律;相反,刑罰,只能是一時的輔助手段,其目的還是在于推行更進一步的禮與德。當然,人天生的善也會受到社會現實中的“惡”與“非”的干擾,這也就是禮儀教化為先的“德治”意義之所在?!巴缴撇荒芤詾檎?徒法不能以自行”,在“德治”的扶助下,人內心的善才會被激發,政令與法律也才能施行。儒家基于人性善的預設主張德治,而其德治的內容自始至終包含了對統治者的道德的要求與對社會一般民眾的要求兩個方面。與對民眾的道德要求相比而言,對統治者的道德要求又是置于第一位的。先秦儒家認為統治者特別是最高統治者的行為對于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尤其是法律法規的貫徹與否,具有帶動和示范作用,作為統治者不僅要使人們生活富裕,安居樂業,而且要培養良好的道德風尚。在儒家看來,不僅要“養民”,而且要“教民”,認為統治者不可忽視的一項職責就是實施社會教化。孟子還認為“德”與“刑”相比,“德”應置于首要地位。他說:“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孟子強調只有用道德教化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愛戴,爭取到民心。按照儒家德治的觀念,整個社會的道德水準的提高,治理國家的方針政策實施得好壞,最終都同治理者的道德水準有極大的關系。整個儒家文化的精神方向,就是以圣賢作為理想的人格典范和人生追求的目標,鼓勵人們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因此,從本質上看,儒家的“德治”理論就是把國家的發展和社稷的安危完全托付給一個理想化的圣人,崇尚“賢人之治”便成為一種必然。這種思想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其片面夸大當權者個人的作用,貶低法律的作用,把當權者置于法律之上,為君主專制,個人隨心所欲,以言代法和以言毀法打開方便之門。可見,“性善論”在政治上為皇權至上提供理論支持,成為其專制“人治”有力的思想統治工具。

上一篇: 當前經濟金融形勢 下一篇: 城市園林的植物景觀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艾草网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v日本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麻豆 |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 | 亚洲另类激情专区小说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