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思想政治與法治課的認識匯總十篇

時間:2024-02-07 14:38:2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對思想政治與法治課的認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對思想政治與法治課的認識

篇(1)

【關鍵詞】高中生 法律意識 法治建設

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提出了“依法治國”的基本戰略目標,十六大又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口號,依法治國既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根基,也是當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需要。在中學時代,培養高中生的法律意識,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社會,適應時展需求,也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社會和國家的層面上來看,培養高中生的法律意識,有利于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可能性,維持法治社會的長遠可持續發展。

一、高中生法治意識的調查結果

為了充分了解當前中國高中生法治意識的強弱,筆者分別從高中生對法律基礎知識的了解程度、對待法律的態度以及處理一些日常矛盾的方法等多個方面去了解高中生對于法律的看法,經過統計,得出如下調查結果:

1、一般高中生,都具有樸素的守法意識。由于高中生接觸法律知識的途徑比較單一,一般只能通過電視、電腦或者報紙等途徑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識,缺乏對于法律系統全面的了解。此外,學校對于法律方面的宣傳比較少,使一些學生雖然知道法律的抽象概念,但并不了解具體的法律細節。尤其是在文理分科的學校,對于理科生來說,他們的法律意識普遍要比文科生薄弱和匱乏。

然而,雖然一些高中生對于法律的具體內容了解不夠,但是高中生普遍都有一種簡單、樸素的守法意識,90%的被調查者認為在發現自身行為觸犯法律時都會選擇立即停止這種行為,選擇遵守法律。

2、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學生法律認知差別較大。不同年級、不同學科的高中學生對法律的了解程度是不一樣的:文科的同學會比理科的同學更了解法律常識,而高年級的同學會比低年級的同學了解程度更深。比如,高三的文科生已經上過一門叫做《生活中的法律常識》的選修課,所以,這些學生對于法律的認知是比較系統而全面的,生活中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也是比較強的。

3、法律至上的法治觀念尚未在高中生群體中完全建立。通過調查結果可以發現:雖然,在高中生中普遍都認為法律是生活中一門非常重要的知識,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同學都認識到了法律的基礎性、根基性的作用,即法律至上主義。在調查中,有70%左右的學生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問題,會選擇利用法律去解決實際問題,他們大部分都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和公平的,當然也有極少數的學生會選擇不作為或者會通過其他的手段去解決所面臨的問題。

4、在具體的法律規范中,高中生對于實體法的興趣顯然多于程序法。造成這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程序法本身就不如實體法那么生動、有趣,可以吸引更多的高中生去學習;另一方面在日常大眾媒體的法律宣傳中,對實體法的宣傳也多于程序法,使高中生在接受法律知識灌輸的時候,被動地接受了更多的實體法,而較少地接觸到程序法的內容。

二、增強高中生法律意識的途徑

1.發揮高中思想政治課的法律教育功能。思想政治課承擔著對高中生進行法律教育的重要任務,在培養高中生法律意識、傳授法律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思想政治老師發揮了積極的導向作用。在當前思想政治的通用教材中,《生活中的法律常識》是一本能夠直接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增強學生法律觀念的教材,但在日常的實際教學中,有很多政治老師因為這是一門選修課程而不重視對這門課的講授。因此,在以后的政治教學中,政治老師不僅要重視《法律常識》這門課的教授,也更要在其他的政治教材的講解中,比如說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等教材的講解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去樹立相關領域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引導學生使用法律手段去解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經濟問題、政治問題和文化問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遵守法律秩序。

2、拓寬學生了解法律知識、樹立法律意識的渠道。在現代高中生的日常生活中,網絡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互聯網信息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也是幫助他們應對良莠不齊網絡信息的重要方式。幫助學生拓寬認識法律的途徑,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等各個方面的積極參與:學校可以推動高中法律教師專業的發展、重視依規治校、依法治校,切實落實各項學校的規章制度,使高中生在學校生活中能夠切實體會到法治和規范的重要性;各種大眾媒體則要正確引導高中生去關注社會上熱點的法治事件,加強對于法律方面新聞的報道,讓更多的高中生能夠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更多的機會去了解到更多的法律知識,感受到日常生活中切實存在的法治建設的氛圍;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高中生的家長要與時俱進,自己主動樹立起法治觀念,才能更好地去教育孩子認識法律、了解法律。

對于高中生的法律教育,應該更多地考慮到處在青春期的高中生自身的特點,法律教育不應該是一味的說教和被動的灌輸,而應該是同孩子平等的溝通和交流,共同學習法律知識,共同樹立和增強法律觀念。

三、結語

高中生作為當前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法治社會的重要儲備力量,他們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進程。而培養和樹立高中生的法律觀念并不是一個單一的一蹴而就的過程,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個方面的通力合作,以期為高中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法治氛圍。當然,在所有的外部因素都具備的條件下,如何樹立起自己的法律觀念,則需要高中生自己去更好地學習和了解法律,自覺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篇(2)

1. 高職院校本身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部分高職院校過分強調人才培養應以市場為導向。社會和家長對學生的期望也更多地和就業聯系在一起,使高職教學成為了知識的疊加和技能的操練,忽視了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和人格素質的培養,甚至某些高職院校為了“不撞紅線”,不斷壓縮學時,草草應付。這種社會功利化的傾向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的課程設置以及評價體系。只是過分強調專業化,過分注重實用化,過分強調技能化,導致學生社會適應性較差,在工作崗位上自我發展和創新能力較弱,缺乏溝通協調與團隊協作能力等問題。

2. 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許多高職學生更加注重知識的實用性和功利性。他們認為學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沒有用處,特別是在近年來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壓力大的背景下,相當一部份學生把精力主要放在學習專業課程上面,應付各種證書考試,追求短期利益,這樣必然導致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忽視甚至是漠視。再加之大班純理論授課,傳統的閉卷考核方式,更使得學生興趣缺失,教學質量也就大打折扣。

3.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實效性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的的方式和手段。當前,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部分教師受到了學校、學生等多重影響,自身也慢慢產生了懈怠情緒,不再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夸大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不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其結果就是制約和影響了教學的實效性,也讓學生更加認為思想政治課僅僅是枯燥無味的理論灌輸,對今后就業和自身發展毫無用處。

4. 忽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環節

教師及相關部門對課程本身認識不足,還表現為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純粹的知識課、理論課來講授,忽視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性及其社會實踐教學環節。例如,高職院校紛紛開展了志愿者等社會實踐活動,但僅僅屬于社團活動,不屬于必修環節,不計學分,參加人數有限,效果不佳。有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社會實踐隸屬不同部門管理,兩者之間缺乏溝通協調,致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缺乏內在聯系,形成嚴重脫節,實踐教學不能很好地為理論教學服務,理論知識也未能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

二、改革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措施

1. 高職院校要高度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首先,高職院校應認真貫徹國家有關精神,清晰認識到思想政治課對于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不打折扣的完成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相關教學環節。其次,作為任課教師應以積極飽滿的態度進行教學,不能受外界功利思想的影響,真正做到“教書育人”。要讓學生逐步轉變觀念,讓他們認識到正確的信仰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等內容,不僅是口號,是理論,更是結合社會發展應運而生的時代精神,他能夠幫助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為他們今后提供更好、更大的發展空間。

2. 合理設定培養目標,科學優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結構

在高職的通識教育課程設置過程中,應充分了解社會需求、學生需求,不斷完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國家教育部相關文件明確指出,“要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法治教育,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樹立法治意識。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教育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立足崗位、增強本領、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增強對職業理念、職業責任和職業使命的認識與理解,增強職業榮譽感,養成良好的職業態度和職業操守”。這些精神充分體現出目前人才培養之關鍵,高職思政課程就應該針對其受教主體的特殊性切實發揮其引導性的作用。

3. 改革和創新教學方法

首先,將學生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中授課班級不宜過大,大力采用討論式、辯論式等教育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其次,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考核方式,不再用傳統的考核書本理論知識的試卷對學生進行考核,而改用小論文、大作業及社會熱點分析等形式進行改革,從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最后,教學內容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意義,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使學生在步入社會后,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象后能正確分析,理性判斷,不會無所適從。

4. 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環節建設

篇(3)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7-179-01

在組織實施思想政治課教學過程,通過開設專題講座、報告會、辯論賽、演講等形式,對學生進行以下幾個方面的教育: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核心價值觀的教育

高職是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因此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寓于“思政課”的教學中,擔負起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任務。

二、社會主義道德和公民道德教育

我校堅持教書與育人相結合的原則和“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按照教育與自我教育相結合,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要求,注重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道德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三、加強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幫助學生增強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在“思政課”教學中強化對學生的法制觀念教育,通過教學,使學生做到知法、守法、用法、護法,掌握必備的法律知識,樹立必須的法律觀念,法律素質是實現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理念基礎和前提條件。高職思想政治課肩負著用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大學生,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我國國情和改革發展穩定的現實問題,促進大學生提高政治鑒別力和增強政治敏銳性,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任務。為完成“思政課”教學任務,適應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要求,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四、課程改革的實施

(一)圍繞思政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在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針對學生思想特點和心理特點,善用啟發式、討論參與式、案例分析式等方法,把基本理論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對基本原理有總體的把握與理解。能在實踐中自覺運用所學的理論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思政課程教學內容的改革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高職“思政課”教學的重要內容。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大學生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科學性,使學生從世界觀的高度理性接受和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一個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也是高職“思政課”教學的主線。在教學中,加強教研室的教學方法探討,積極開展集體備課活動。共同研究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以及突破教育重點、難點的解決辦法和措施。

在高職學生的“思政課”教學中,開展學生“參與式”教學。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教學、參與備課、參與研討教學重點、難點,參與共同研究制定教學方法、共同編寫教案,參與教學,使學生更好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更好地實現和完成思想政治課教學任務。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

五、思政課教學改革結果分析

在教授的3個教學班級中,學生人數共計200人,專業分為:護理、臨床等兩個專業,高職學生對教學改革后的思政課的學習情況參差不齊,就參與情況、考試成績、踐行情況方面各不相同,就改革的結果進行分析:

(一)學生的參與情況

篇(4)

教育沒有情感,就像河塘里沒有水一樣。新課改提出實施素質教育,隨著現代化教育觀念的逐漸改變,情感教育也將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如何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是每一個政治課教師教學的重要任務。下面就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和情感教育相結合談幾點看法。

一、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現狀分析

1.發展智育忽視情感教育

長期以來,我國應試教育存在的弊端,使得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情感教育的落實開展產生了嚴重的阻礙。提高成績,重視分數成為當前大多數教師、家長及學生的目的,許多教師和學生無法正確理解情感教育的目的與價值。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片面追求分數,重視對學生的智育要求,卻忽視了對學生最基本的情感教育,更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從而使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教育無法落到實處。

2.忽視學生情感表達

學生的情感體驗與行為參與是至關重要的,可是在當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開展過程中,卻嚴重忽視了學生的情感表現。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趕進度,盡快完成教學計劃,只是一味地傳授知識技能,卻未曾考慮這樣全盤灌輸的思想是否符合學生接受特點。一方面養成了教師的惰性,另一方面也使得W生的情感無法獲得滿足。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滲透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1.教學性質決定了必須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滲透情感教育

道德與法治課是對學生思想品德以及有關社會科學常識教育進行系統教育的必修課程。德育工作是否能真正體現實效性,情感教育的作用必不可少。與其他課程相比,道德與法治課在教學上更能發揮出情感的滲透作用,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倘若教學中,只有空洞的理論說教,而無情感教育,就無法真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更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原則決定了必須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滲透情感教育

道德與法治課的目的、內容、特點,決定了它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作為道德與法治課教師只有堅持不懈,發揚愛崗敬業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注入情感,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情緒,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情感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方案

1.明確目的性,提高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

作為教師要明確道德與法治課的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可以利用身邊的實例,培養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比如學生聽聞社會上一些正義之事,敬佩之情會油然而生;而當聽聞不雅之事,會即刻產生厭惡情緒。作為教師教學中,就要有目的、有意識、針對性地利用情感教育的兩面性,利用學生已有的判斷能力,引導他們認識何為真、善、美、丑,分析為何好的事情值得敬佩,不好的事情應遭到摒棄。在這種情感因素的引導下,學生認識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就會得到明顯提高。古人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只有以情感為載體,通過情感無聲的潤澤,才能將道德與法治課真正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內化為學生的認知及行為。

2.以熱愛學生為前提滲透情感教育

學生對教師的情感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如果學生尊敬老師,喜愛老師,也就會自然而然愿意與教師產生情感的交流,對教師教授的課程也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而教師要受到學生的尊敬,首先要學會尊重和熱愛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根本,如果缺乏愛則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因而,教師要在公平平等的前提下,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從而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也只有當教師與學生產生充分的信任,彼此才能和諧相處,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以熱愛學生為前提滲透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更積極參與到道德與法制課教學中,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3.創設情境,增加趣味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高度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將理性的教學內容以感性的方式直觀地反映出來,再現生活現實。教師要具有豐富的社會生活經驗,了解學生的日常生活,對當今的時代變化要有敏銳的感知力,道德與法治課的內容也要緊緊跟隨時代步伐,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新聞,了解最新社會動態,拓寬學習體系。教學中可以結合一些典型的案例和事實進行講解,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如講課之前準備好一些歷史小故事,帶領學生共同觀看,然后啟發學生對歷史故事所體現的優秀品質進行總結,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有助于學生優秀品質的形成。

4.以生動的語言打動學生的心靈

古人云:“情乎于辭”,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誰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因而,教師在授課時,應飽含熱情,力求以最簡潔明了的語言,生動而形象地表達思想情感,讓學生從中感受到所學課程內容的美,學習也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良好的教學語言,是觸發學生思維,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學生智力的契機。因此,課堂上教師新穎、優美、富有情感的語言,可以使學生得到感染,自覺融入其中,情感也就必然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而言之,教育離不開情感的滲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離不開情感的教育。因而,教師要通過情感教育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提升教學效果,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到道德與法制課的意義,認識到學習道德與法治的必要性,從而讓道德與法治課堂煥發光彩,使其成為學生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燈。

參考文獻:

篇(5)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源于此,新課程更加注重落實高中思想政治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努力提高學生的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的思想政治素養。在國家教育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把學科教學目標定位為“培養基本的思想政治學科素養”,深化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目標。科學有效的教學目標,系關課堂教學的信度和效度。如何設定與描述教學目標,使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更加客觀地體現學生的學習需要,更加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這是擺在每一位高中思想政治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把握方向,整合資源,有效設定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目標

高中思想政治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高中學生的發展潛力,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同時,恰當地釋疑解惑、循循善誘,幫助他們認同正確的價值標準,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是評價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能力發展的具體指標和依據,對教學活動具有規范、制約和導向作用。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目標,就是通過制訂并實施一定教學活動,引導高中學生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理性思維判斷能力,培養相對成熟的法治思想,增強公共參與的素質。

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需綜合考慮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三個維度間既有的區別又有聯系。一方面,三個維度的要求不同,具有層次性。掌握一定的知識屬于基礎性目標,提高能力是課堂教學的主導目標,培養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另一方面,三個維度的目標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目標的設定,必須把知識基礎、能力主導和價值觀培養貫穿于一體,促進高中學生思想政治學科素養的提高。

二、v究策略,融會貫通,精準描述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的預期結果,對課堂教學具有激勵和調控功能。探討基于學科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目標在整個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即能更客觀地體現學生的學習需要,更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提高教學的信度和效度。

基于學科素養,筆者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12課第3框“價值的創造與實現”一課的教學為例,談談教學目標的設定與描述。

1.創設情境,導思激趣,引發政治認同目標

政治認同是指人們對一定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認可和贊同。在“價值的創造與實現”一課中,政治認同目標可描述為以下內容:

水平1:列舉在中國,通過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成功事例;

水平2:通過對現實生活的回顧,證實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

水平3:通過各種勞動觀的比較,闡明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

水平4:明辨各種走不出自我的狹隘天地、不想為他人和社會奉獻的思想,表達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念,積極投身為人民服務的偉大實踐。

為有效實現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在導入環節可以引入一個現實生活情境:大家有什么人生目標?學生回答:“我讀好書―考上大學―找個好工作―娶個好老婆―生個好兒子―兒子讀好書―考上好大學”。進而設置一個嚴肅的人生問題:人應追求怎樣的人生?如何實現人生的價值?通過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思辨人生,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做好鋪墊。

2.層層遞進,升華情感,推進理性精神目標

理性精神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世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維品質和行為特征。通過“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的學習,應達成以下教學目標:

水平1:運用價值觀,分析個人與社會的關系;

水平2:通過對現實生活中面對的各種價值創造方式的分析,學會做出理性的判斷和選擇;

水平3:堅定社會價值信念,以負責任的態度和行動對他人、對社會做出獨特的貢獻。

在實現本課的理性精神目標方面,通過觀看“馬云成功訪談”的視頻,引導學生從“怎樣的生活才是快樂充實的”的角度進行探究。為此,教師設置了三個遞進的問題:(1)馬云是通過什么途徑取得成功的?(2)馬云的成功是他一個人努力的結果嗎?為什么?(3)結合馬云成功后的做法和現實生活的實例談談應如何處理與教師、父母、同學之間的關系。這樣設計的目的有三個方面:第一,樹立榜樣,引導學生“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第二,從馬云成功的例子中進行探究,幫助學生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第三,通過學生自身(或他人)的事例和感受,讓他們進一步明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領悟人生價值的實現離不開他人與社會,社會所提供的各種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從而實現情感上的升華。

3.注重體驗,強化認知,突顯法治意識目標

法治意識是人們對法律的認可、崇尚與遵從,是關于法治的思想、知識和態度,主要包括規則意識、程序意識和權利義務意識等。法治意識目標在“價值的創造與實現”一課的教學中是個隱性目標,也就是說它并不是那么明顯地與課本知識聯結在一起。但是,在實現人生價值的行動中,不管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勞動關系,還是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甚至是自身主觀精神與客觀實踐的關系,都不可避免地會與法律觀、權利義務觀等聯系起來。因此,教師在本課可以設定以下目標:

水平1: 理解法治是當今世界普遍遵從的人類勞動與價值追求的國家治理方式;

水平2:通過生活體驗與課堂學習,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懂得行使權利與履行義務的關系,養成依法維權的習慣;

水平3:具有法治讓社會更和諧、生活更美好的認知和情感。

4.合作探究,貼近實際,內化公共參與目標

公共參與是公民主動有序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和國家治理,承擔公共責任,維護公共利益,踐行公共精神的意愿與能力。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勞動中實現,它既需要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同時也要求自我具備一定的主觀條件。“價值的創造與實現”一課公共參與目標設定為如下內容:

水平1:了解有序參與社會勞動的途徑、方式和規則;

水平2:積累參與社會勞動的主觀條件和實踐經驗;

水平3:提高合作勞動的意識和能力,積極創造條件實現人生價值;

篇(6)

關 鍵 詞 高中思想政治課;法治教育;文獻研究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編碼 A

文章編號 2095-1183(2016)11-00-04

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頒發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在義務教育學段設置“道德與法治”課程,高中段思想政治課要設置專門的課程模塊,或加大法治教育選修課時。在此背景下,如何將法治教育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成為一線教師面臨的重大課題。我們在文獻研究中發現,雖然我國中學生法治教育已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存在重視不夠、內容枯燥、資源散亂[1]、師資匱乏[2]等亟需破解的難題。為此,我們從法治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三個方面,對相關文獻的觀點進行了梳理,期望能激發老師們更多的思考。

一、重申“公民”培育目標,引領思想政治課法治教育方向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以下簡稱《大綱》)明確高中階段的目標為“使學生較為全面地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識,強化守法意識,增強法治觀念,牢固樹立有權利就有義務的觀念,初步具備參與法治實踐、正確維護自身權利的能力”。可見,《大綱》以培養具有一定法治素養的公民為目標。雖然這一目標由來已久,但實踐中往往被忽視,因此,我們認為需要“重申”培育“公民”的法治教育目標。對此,國內有一些共同的聲音。

吉林大學法學院姚建宗認為,我國的社會法治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必須確立為“公民”教育,即以符合現代民主、法治和的精神實質與原則訴求的現代人――“公民”為最終的目的追求。我國的社會法治教育,不能將教育目的確立為超出一般公眾身份的自我認知與社會角色認同水平的“道德完人”或者“圣人”,必須立足于現實的生活真實與公眾的人格預期和道德自覺狀態,以合格的“公民”及其人格的培育和教養為起碼要求而展開。[3]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張曉燕提出,社會在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的積極作用的發揮,有待于作為其構成主體的個體公民身份的激活。[4]她倡導法治教育就是要培育與國家治理需求相互匹配的公民身份。

法治教育的目標終歸是培養什么樣的人的問題。無論是從人權還是人性(二者存在同一性)來說,培養社會需要的合格“公民”應是社會對人性和人權的尊重。我們反對把法治教育的目標狹隘地定為培養遵紀守法的人。片面強調“順從”的法治教育,培養不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公民,也不利于國家的法治建設。當然,只強調權利而忽視義務的“唯利”式教育也不是完整的公民教育。我們主張將培養權利意識和義務意識都“激活”的公民,作為思想政治課程開展法治教育的目標。

公民是法治社會建設的主體,脫離公民的法治教育必然會迷失方向。為法而教,無異于舍本逐末。法治教育的最終目的絕不能是守住“法”的圣壇,而必須回歸育人的本義。

二、重視思維與信仰的形塑,凸顯思想政治課法治教育重點

對于法治教育的內容,目前學術界圍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一是義務側重說。蘇百泉認為,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法治的人性基礎、法治社會的建設、轉型社會的特殊性等方面分析論證看,公民法治教育應該以義務意識的培養為重心。[5]這一觀點也是多次普法教育的核心觀點,在強調國家意識,重視集體精神的時期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但在我國社會轉型,國家發展需要全面喚醒公民意識的時代背景之下,持這一觀點的人越來越少。二是權利側重說。萬志昂認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僅包含法律知識的教育和普及,還是一個權利意識的熏陶和權利文化的教育和感染過程。[6]權利側重說的觀點對于反對過分強調義務的舊的法治教育觀具有一定積極意義,但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認識仍是偏激、片面的。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和法治教育研究的深入,學界逐漸從學術“偏激”走向理論“和諧”。教育家李鎮西提出了權利和義務統一說,他主張中小學法治教育至少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讓他們明白“法治”賦予自己的權利。二是引導孩子從小樹立公仆意識和依法行政的觀念。[7]他認為這才是中小學“法治教育”的真正含義,這樣的教育才是培養公民的教育。劉萍律師也主張,我們不僅應當讓孩子們懂得他們應有的權利,國家對他們特殊的保護,還應當讓孩子們懂得遵守社會規則及法律,懂得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社會、家庭、學校共同的責任。[8]

如果僅從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來探討法治教育的內容,雖然抓住了法治教育的核心,但視角未免偏小。楊恭田、吳彭有主張,基礎教育階段的法治教育內容應突出三個方面:一是法律規范的認知,二是法治思維方式的培養,三是堅定法治信仰。[9]這一概括比較全面,較之法律制度的“灌輸”層次顯然有了提升。我們的近鄰日本相當重視將青少年法治思維的訓練與學校教育相結合,將其納入正規教育體系。從中我們可以借鑒的是,從法律常識的舊常態過渡到法治思維的新常態,從滿堂灌的舊常態轉變到參與式研究型學習的新常態,從單純的課堂教學轉變到立體化教育的新常態。[10]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將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核心界定為“法律常識、法治理念、法治原則、法律制度”,并要求“在不同學段的教學內容中統籌安排、層次遞進”。對于高中階段法治教育內容,《大綱》除要求全面拓展法律常識、法律制度外,還要求加大法治原則、法律理念的教學深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學的實踐性、參與性和思辨性,結合現實案例、法治實踐,著重引導學生理解、認同法律背后的價值、宗旨,注重法治意識的培養。顯然,高中生的法治教育絕不能僅停留在常識性教育層面,而應通過增強法治教育的實踐性,實現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的形塑。

掌握一定法律常識的“通曉型”公民已不能適應我國社會轉型、法治建設的需要。新型大國建設要求社會成員不但要通曉法律知識,還要將法治作為一種行為習慣,一種精神操守,做到知行合一,“形神兼備”。法治教育應擺脫普及性的、低層次的常識教育,邁向法治思維和法治信仰的更高點。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是法治國家建設的需要。

三、整合法治教育資源,拓展思想政治課法治教育路徑

教無定法,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和教學主體都應有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法治這一特定的教學內容,其教育方法也應“獨樹一幟”。《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學校充分發揮主導作用,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拓寬教育途徑,創新教育方法,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而要更好地實現上述“三全”,我們可以著力于以下幾個方面。

1.挖掘教材資源,浸潤法治教育

賴兆杰認為,“教科書為我們在思想政治課中加強法制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教材。”[11]在《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法制教育的加強》一文中,他例舉了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相關法律知識。周貴才主張,“挖掘法治教育素材,講授法律知識。”[12]陳愛宏老師也主張,“充分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法治教育因素。”[13]而趙淑榮老師《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滲透法治教育》一文則通過例舉加分析的方法,闡述如何在教學中合理利用文本資源,滲透法治教育。

如何變“教材”為“學材”,為法治教育服務,需要思想政治課教師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合理取舍,巧妙切入。如可以圍繞不同主題,對教材的法治教育資源進行重新整合,二次開發;也可在原有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拓展法治教育目標,一石二鳥,潤物無聲;還可組織學生利用“法治宣傳日”,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改革說到底就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過程,開發利用好學生身邊的課程資源,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教育的熏陶,是非常經濟高效的法治教育浸潤路徑。

2.引入法治案例,增強情境體驗

思想政治課堂效益的提高有賴于其情境的質量,而案例的引入可豐富情境體驗,增強價值認同。周貴才老師主張,“分析法律案例,培養學生守法維權能力,”[14]他認為案例教學生動、形象,能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而案例的情境化更能使學生融入其中,在情境體驗中學習勝過任何形式的“灌輸”。賴兆杰老師認為,加強法制教育,必須處理好知與行的關系問題……知是基礎,行是目的。李先軍、張曉琪的研究表明,美國教師善于創設案例情境,增強學生情感體驗[15]。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綜合采用故事教學、情境模擬(如法庭模擬)、角色扮演、案例研討、法治辯論、價值辨析等多種教學方法,將真實的法治案例引入課堂教學,注重學生法治思維能力的培養。法治案例的引入,情境化的法治教學,能為學生提供“VR”般的法治場景,增強法治教育的現場感,有利于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將法治理念內化于心,做到知行統一,實現思想政治課的德育目標。需要注意的是,法治案例的引入一定要有針對性和教育性,不能為案例而案例。

3.營造教育環境,強化法治信仰

任何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中,并受環境的影響,環境對于法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賴兆杰老師認為,加強法制教育,必須突出“依法治國”的時代主題,這是主張法治教育應關注的時代大環境。[16]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事例選擇、情境設置上照應法治國家建設的時代步伐,要借用大背景,激活小課堂,小中見大,把學生的生命價值與國家的建設使命進行完美融合,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養成。陳愛宏老師認為,“教師(應)身體力行,做好法治表率”。[17]“師者,人之模范也。”師為表率,才能營造一個真實可信的法治環境,強化學生對法治的信仰。身為人師,不應忽視我們也是法治文化環境的一個元素,是享受者,更是建設者。無聲的環境對人的影響往往是深刻的,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對于增強學生的法治信仰意義重大。

事實上,教師不但要參與法治教育的小環境建設,也要關注時代、社會大環境。《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要求:要充分利用主題教育、校園文化、黨團隊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等多種載體,全過程、全要素開展法治教育。我們認為,法治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它不能是一般性的理論闡釋或簡單的邏輯推導,必須利用好一切教育資源,而開發資源是利用資源的前提。我們應在開發中利用,在利用中完善,不斷豐富法治教育資源,不斷提高法治教育實效。

綜上所述,我們要突破法治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的瓶頸,不斷提高法治教育的層次與水平。面對《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所提的新要求,我們還有許多創造性的工作要做。相較國民法治教育這一宏大工程,我們或許過于渺小。但“小乃大之端”,我們理應從“小”處著手,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參考文獻:

[1]楊春芳,汪莉.關于中學生法制教育現狀的調查[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3(08):31.

[2]李臣.芻議中小學法治教育[J].法制與社會,2014(35):230.

[3]姚建宗.當代中國的社會法治教育反思[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1(07):70.

[4]張曉燕.國家治理背景下的公民身份及法治教育[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5(09):90.

[5]蘇百泉.培養義務意識:公民法治教育的重心.[J].鐵道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01):33-34.

[6]萬志昂.當代青少年法治教育中的權利認同[J].人民論壇,2015(14):110.

[7]李鎮西.我看中小學“法治教育”[J].湖南教育A,2015(10):60.

[8]劉萍.讓權利與責任同行――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7):15.

[9]楊恭田,吳彭有.基礎教育中法治教育的內容和舉措[J].江西教育,2015(7):28.

[10]汪蓓.日本青少年法治教育改革經驗及其啟示[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5(10):93.

[11][16]賴兆杰.淺談高中思想政治課法制教育的加強[J].教師,2011(25):24.

[12][14]周貴才.高中思想政治課滲透法治教育的策略[J].文教資料,2014(33):140.

[13]陳愛宏.高中思想政治課滲透法治教育的策略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5(08):71.

篇(7)

關鍵詞: 大學生 公民意識教育 途徑 方法

公民意識是指公民對自己所處的國家和社會應該承擔的權力和義務的認識,是公民對待個人與國家、社會以及他人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選擇的反映,它包含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理念,其內容主要有權責意識、法治意識、道德意識和主體意識等,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和現代化程度重要標志。大學生是祖國和社會的希望,加強大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對于構建和諧社會,早日實現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自由平等,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1 加強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如何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近年來,各高校相應的出臺了不少措施和對策。但是,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問題依然存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在教育的內容上,表現為:空洞無物、照本宣科,不能吸引學生眼球,更不能將其內化為學生內心的信念,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等內容,在公民意識教育內容中嚴重缺位。比起大道理的說教,帶有現代化特征的內容是學生最缺少而又最有興趣的;在教育的方法上,表現為:灌輸式的、填鴨式,粗放型為主要教育方式,不考慮受教育者接受與否,教育者往往高高在上,與受教育者的身份不平等。人的思想教育應該體現在潛移默化的漸進過程中。在此過程中,需要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平等互動。因此,在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上,強調以人為本,突顯公民意識,就顯得更為重要。

大學生個人健康成長離不開公民意識教育。大學生的成長包括生理上的成長和心理上的成長兩方面。就心理成長而言,包括心智的成熟、知識的豐富和情感的健康。大學生要成長為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人,就必須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是保證其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參與政治、經濟社會活動的前提條件。公民意識強調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強調人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對法律制度的尊重,強調守公德講文明,要求大學生要注意提高個人的道德素質、文化知識和能力水平等綜合素質。道德素質、文化知識和能力水平是人成為現代人的不可或缺的三個基本條件。道德素質是根本,文化知識是基礎,能力水平是條件。大學生首先必須要具備的是道德素質,沒有道德素質,文化知識再好,能力水平再高對經濟社會發展也是有害無利。有道德素質,無文化知識和能力水平,對經濟社會發展就起不到促進作用。而能力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知識文化豐富的基礎上的,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正如人們所說的有才有德是極品,有德無才是次品,無德無才是廢品,有才無德是危險品。因此,加強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不僅是社會和學校的事情,更是大學生個人自身成長的客觀需要。

經濟社會發展必然要求加強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公民意識是一個國家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前提和條件。美國著名社會學家英格爾斯指出:“一個國家,只有當它的人民是現代人,它的國民心理和行為上都轉變為現代的人格,它的現代政治、經濟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員都獲得了某種與現代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性,這樣的國家方可真正稱之為現代化的國家。”一個現代化國家必定是一個經濟發達、民主平等、文化發達的國家。而現代化的實現,關鍵是人的現代化素質的提高。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已成功的由計劃經濟轉型為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觀念已經日益深入人心。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在競爭過程中,強調的是公平與效率、誠信與守法,要求每一個參與其中的社會人首先要具備這些基本素質;政治上民主平等,強調的是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參與政治的過程必須是有序和有效的,這就要求每一個參與其中的社會人具備法治意識和民主意識。當今世界各種文化相互交織、沖突和融合,對人們的多元化影響日趨嚴重。用中華文化的優良傳統引導人,強調愛國情懷,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可見,無論是從經濟社會的發展,還是從民主政治的需要來看,必須要加強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

2 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途徑

堅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相結合,構建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的理論武裝體系。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公民意識的培養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就現有的情況看,公民意識培養作為一個學科或一個專業還不成熟。為此,公民意識教育必須與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結合起來,讓大學生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授過程中,

[1] [2] [3] 

意識到公民意識教育的重要性,入心、入腦,從而構建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的理論武裝機制。首先,在教學的內容上,要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突出培養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法治素養,增強學生對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認識,提高學生對我國國情、國體、政體、政治制度、經濟制度等情況的認識;其次,在教學的方法上,要結合時事,結合事例,避免傳統的說教。比如,通過對時事熱點問題的分析和闡述,以點帶面,讓學生對當今世界的格局與形勢發展有所了解和認識,進而培養學生參與政治的意識。最后,在教學的主客體上,應該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把充分發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與大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結合起來,通過分析、辯論、演講等研究性教學,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進而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

與日常管理結合,構建大學生公民意識的習慣養成機制。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一般而言,高校大學生日常管理的主體有三個部分的人員:一是直接從事學生日常管理第一線的教師,包括學生工作部門和學生所在系部的黨總支書記、副書記、輔導員以及共青團工作者;二是在管理、服務以及教輔等部門從事的管理人員,包括后勤、圖書館等管理、教輔部門的人員;三是學生本人。要充分發揮這三個主體在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過程中的積極作用。首先,作為第一線的學生工作人員,處事要做到公正、公開,決策要做到科學、民主,待人(特別是對待學生)要做到公平、誠實,在大學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以人為本,以德服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學生樹立公平、公正、民主、誠信等公民意識。其次,作為管理、服務以及教輔部門的工作人員,更多的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聯系,在服務學生的過程中,要做到執情服務,微笑服務,貼心服務,讓學生在接受服務的過程中,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回報社會,懂得和諧相處,從而樹立學生的集體意識、責任意識以及尊重他人的意識。此外,作為學生本人,不管是學生黨員、學生干部還是普通學生,都應該積極參與學生內部的管理以及集體活動,在參與的過程中,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從而樹立參與意識。最后,從學校的角度來說,要營造良好的公民意識培養的環境,比如利用校園網、廣播、報紙、宣傳櫥窗等各種各樣的載體,加強對學生公民意識的教育。

以社會實踐作為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外在手段。社會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所有社會成員都是它的學員,而且所有學員都要在這所學校里進行終生學習。社會實踐是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的延伸和補充,可以作為我國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外在手段來鍛煉人,是促進大學生公民意識形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社會實踐是以大學生為主體的一種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實踐活動包括教學計劃內的實踐活動和教學計劃外的實踐活動。教學計劃內的實踐活動指大學生在校期間有計劃有指導的活動,如教學實習、軍政訓練等。教學計劃外的實踐活動指大學生利用假期或課余時間進行的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和勤工助學等等。

根據大學生接觸社會不多,對國情缺乏了解,務實和吃苦耐勞精神不夠的局限性,在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功能的同時,組織學生深入社會,接受實踐鍛煉是極為必要的。社會是復雜的,高校只是社會的極小部分,大學生遲早要進入社會,他們在學校里學到的理論知識,總是要接受實踐的檢驗的。社會實踐活動給大學生提供了接觸社會、了解社會的機會,這對于培養他們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社會實踐活動還可以增加大學生的收入,逐步增強大學生的自立感。

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方法

. 講授法

課堂講授法是指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地講解,使學生理解相關公民意識的知識,分辨清楚基本概念,提高其公民認識水平。這是任何一種教育在目前都仍然會采取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的長處是:以教師講為主,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能夠控制整個教育過程,并且在短時間內教師可以有計劃地傳遞大容量的信息,加上教師的系統講述,可以幫助學生迅速理清思路,澄清思想上的混亂,提高分辨美丑、真假善惡的能力。當然,這種方法的缺點即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能很好體現。因此,在運用講授法時,教師要使語言通俗易懂,又要具有啟發性和感染力,同時要注意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選取一些針對性強的問題,運用具體的事例進行講述。在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中,教育者進行公民意識教育方面的講授是必需的,要做到大學生公民意識的全面覺醒,啟發他們的自我意識教育是講授法的根本。

篇(8)

作為本科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覆蓋面廣、理論與實踐性強的特點,“課程思政”將極大地有助于全員育人、全課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格局的形成。目前高校法學專業“課程思政”的理論研究與實踐均處在起步和摸索階段,存在很大的改革空間。站在新時代立德樹人、課程育人的政治高度,以“互聯網+”教育改革為背景,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學專業教學內容和過程中,推動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一、“互聯網+”時代法學專業“課程思政”應有之意

“課程思政”為“互聯網+”時代法學專業教學改革提供新思路。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黨的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加強和改進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體制機制。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自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單一模式被徹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節、各方面,各高校各專業開啟了立德樹人潤物無聲的“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序幕。毫無例外,法學專業的“課程思政”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在經歷了從理論到實踐的教學改革,從線下到“互聯網+”的教學轉變,明確當下改革新目標是要實現學生的法律知識習得、職業能力形成與價值重塑的三位一體,改革新方向是要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與法治教育有機融合,把“課程思政”作為落實好、貫徹好、實現好新時代法學教育工作目標的必由之路和必要之選。“課程思政”為“互聯網+”時代法學專業人才培養提供現實依據。法學教育本身就是對意識形態領域的塑造和完善,其背后承載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創新以及專業素養的培育,還應包括對國家人文精神和主流價值觀的號召。教育部實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意見提出“堅持以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需要,培養立德樹人、德法兼修,踐行明法篤行、知行合一的法治人才。”法學專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人才培養共同體中的重要一員,要實現應用型法律人才到“互聯網+”時代“復合型、創新型”與“德法兼修”的法律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就必須把立“德”放在人才培養首位,注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法治精神和主流價值滲透進法學人才培養中,在學生理論知識學習、職業技能養成的同時,全面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價值觀。“課程思政”契合“互聯網+”法學教育的時代要求。“互聯網+”不僅潛移默化地改變了當下學生群體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還使其社會交往和行為模式互聯網化。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催生各種在線教學平臺的普及應用,學生不僅可以在線學習,還可以在線獲取各種國內外資訊和案件報道,其中不乏各種西方文化利用網絡技術對我國教育領域進行各種意識形態的滲透。學生對外界信息的鑒別和分辨能力不強,思想意識和價值判斷就容易受到迷惑。“課程思政”能有效阻斷“互聯網+”法學教學中不良因素的侵入,教師在線教學中主動解答學生知識疑問的同時,也是對學生思想迷茫和行為無助的積極關照,更有利于有效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和正確的價值取向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無論是線下教學還是線上教學,都是學生認知觀念重構的課堂。“互聯網+”法學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發展更能彰顯社會主義法治人才培養的與時俱進。

二、法學專業“課程思政”現狀

法學教學發揮著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法學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理念局限,法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內容及設計等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存在諸多障礙,尚不能滿足“互聯網+”時代的法學人才培養目標。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學教學的理念局限。我國法律淵源一直深受西方法學理論和法律制度的影響,相當數量的部門法是在參考借鑒國外相關法律框架和內容上修建起來的,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嚴重沖擊我國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則和體系。部分教師對于法律思想、中國傳統法治文化的精髓和內容理解不深、重視不夠,沒有從國家、民族、社會、人文等多角度去深刻領會法律與政治、法律與文化等諸多要素之間的緊密互動,更沒有從國家戰略、政治意義高度去把握“法學學科體系建設對于法治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的要義。沿用傳統教育觀念對待法學教學,認為只要講好法律、講好判例就是好的法學教師,把“德”從“法”中剝離出來,教學過程不去關注學生的心理和思想變化,而把“立德”任務推給輔導員、班主任或者思政課教師。對“課程思政”重要性認識的不足,導致法學專業教師“授業”與“傳道”相分離。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學教學的內容局限。法學與思想政治在學科分類上分屬兩個不同的專業,在教學內容上各有側重。法學教育側重教會學生掌握法律知識和技能,而思想政治教育則側重塑造學生的意識形態。如何準確定位法學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鏈接點,是法學“課程思政”的前提。就目前研究和實踐成果來看,雖然有“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法學教材作為“課程思政”教材,但數量上沒有覆蓋到全部法學專業課程中,內容上也沒有涵蓋到全部法學知識體系里,尚未形成統一的、規范化的法學專業“課程思政”教學內容體系。即使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內容也僅限于傳授經典思想,知識點交陳舊,在“教書”過程中生搬硬套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忽略了當前所處的“互聯網+”時代特征,不關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的現實狀況與學生群體的心理思想變化,“育人”效果必將大打折扣。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學教學的路徑局限。法學是一門注重培養學生法學理論基本功與法律職業技能的綜合性學科,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中學習,還要在各類司法機構里見習或實習,不僅在線下學習,還要在線上平臺學習。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托本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如在講授法律的概念、原理、原則等章節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具體案例分析、法律條文理解等法律適用方面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論教學環節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實踐教學環節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線下教學環節重視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線上教學環節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法學教師在實際教學環節中,尚未制定出較為完善的“課程思政”教學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在課程中實施的路徑不暢通、范圍較狹小,決定了法學“德育”質量和效果不佳。

三、“互聯網+”時代法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是“德法兼修”,“課程思政”是大勢所趨。站在新時代立德樹人、課程育人的政治高度,借助互“聯網+”優勢,把傳統法學教學進行“課程思政”的升級換代,突破思想政治元素難以融入法學領域的思想壁壘,找準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學教學中的交融點,優化法學“課程思政”的教學模式。堅定法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學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包含著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觀念等內容,其核心是塑造人的價值觀。法學領域的知識內容與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相關,具有較強的意識形態特征。從政治屬性看,法學與思想政治教育都為國家和人民服務,二者的政治立場、政治導向、政治意圖等具有一致性;從育人目標來看,二者都以塑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要目標,都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承者。法學教師在課程教學中傳授專業知識,即為“授業”,同時引導學生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社會主義法律信仰,即為“傳道”,二者相輔相成。強調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保持目標和方向的一致,強調將知識傳授、技能培養與價值引領和育人導向相結合、相統一,正是當前高校推進“課程思政”的一個核心主旨。法學專業“課程思政”的第一步,就是牢固樹立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學專業教學的政治信念。創新法學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同行”的教學內容。隨著“馬工程”教材的推行,法學“課程思政”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圍繞中國化的理論成果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來設計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射點。

由于法學知識具有時效性強、現代感強的特點,“課程思政”教學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德育”也應與時俱進。因此必須以發展的眼光去找尋法學專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動態連接點。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等等具體內容,都是與法學息息相關的,法學教師運用線上教育資源,主動把現階段的依法治國理念等國家意志和精神這種法學專業特有的意識形態因素作為切入點,把法律職業人應當具有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使命感與當前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有機融合,與當下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思想狀態有效結合,真正激活法學課程中的“德育”功能,形成法學專業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協同、融合發展。拓展法學與思想政治教育“協同育人”的教學模式。“互聯網+”時代的開放性、包容性特質嵌入“課程思政”,必然會引發法學教學模式的大變動。法學專業課的課程思政教學需要堅持“課程承載思政”和“思政寓于課程”的理念,就需走出教室,既要融入實踐教學,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把實踐技能教育與勞動精神培養相結合,引導學生成為有大德大愛的人;又要上網上線,借助多媒體在情感體驗上的獨特優勢,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悟為人處世之道,真正實現由在線學習到網絡育人的轉變。法學專業立足于時代特色、學校特色、專業特色、學生特色,在課程目標、課程大綱、課程設計等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中,在教學團隊、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教學環節和過程中拓寬“德育”渠道,形成從“個人”到“全員”、從“單程”到“全程”、從“單向”到“全方位”的法學“課程思政”生態圈。“互聯網+”時代的法學專業“課程思政”是一個具有時代價值、政治意義的教學改革,“課程思政”讓法學教師回歸教書育人本位,讓法學課程回歸立德樹人本位,讓學生具備“德法兼修”,實現社會主義法治人才培養的終極目標。

參考文獻:

[1].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9.

[2]黨的四中全會《決定》[EB/OL].2020-8-10.

[3]沃耘.高校法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路徑與對策[N].天津日報,2019-3-4.

[4]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關于堅持德法兼修實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EB/OL].,2018-12-31.

[5]趙鳴歧.高校專業類課程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原則、任務與標準[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5).

篇(9)

(一)加強高校的法制教育是實現依法治國的需要

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民主法制建設與日益擴大的人民民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完全 適應,政治體制的改革還需要繼續進一步深化。民主和法治思想不可能在人們的頭腦 中自發地產生,只有通過教育才能改變人們的傳統的不合時宜的人治思想觀念,才能逐步樹立現代的民主法治觀念。所以,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法治思想教育,是實現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目前大學生中不少人的法制觀念淡薄、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識,導致了不少盜竊、故意傷害和隨意散發不良信息或者謠言等違法犯罪行為。成功的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 育,把他們培養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對我們實現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有著直接的重要的意義。

(二)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得到健康有序、可持續發展,必須采取法治經濟的形式,市場經濟運行的每個環節都必須與法律緊密相關。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和深入發展,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和擴大,法律手段已經成為調整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所有規則和制度的制定都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一切個人和單位的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個體的生存和發展都需要利用法律知識和法律技能。

(三)高校的法制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

高校的法制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和世界觀。法律和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它們都是建立在特定的經濟基礎之上,調節和制約著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制定、實施和保護社會主義法律,既可以增強人們法律意識,也可以倡導和維護社會主義道德。道德則涉及到人們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的所有方面,既包括人們的行為,又包括人們的思想品德和行為動機。高校實施法制教育,也是實現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途徑之 一,對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建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法律可以借助道德的基礎和道義的力量而更加易于被人們接受和遵行,同時,高校的法制教育的評價標準往往接近于大多數公民最基本的思想政治信念。因此,高校的法制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和確立大學生的法制觀念,而且可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促使大學生盡快盡早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和世界觀。

二、目前不少高校法制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部分高校輕視法制教育

在法制教育課程的設置上,部分高校里存在安排課時少和學時學分偏少,師資配備不合理和學生不重視等弊端。部分高校雖然已把《法律基礎》等課程列入到教學計劃,但是課程的人員和時間投入卻非常少,既缺乏專業的法律人才,由其他教師或者輔導員兼職,安排的課時也很少。兼職教師僅僅把法制教育停留在學法知法這一初級層面上,重法律知識傳授而輕法律理念的培養,忽視對他們進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意識的培養,致使他們對法律知識的認識僅僅局限在感性的表面的認識層面,難以達到認知的深度和理性的思維。課時很少就很難讓學生學習到必要的法律常識和基本法理。這些問題的出現,反映出高校輕視了對大學生 的法制教育,只是僅僅將《法律基礎》作為一門極其普通的課程來對待,而沒有看作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與思想政治修養的重要舉措。

(二)教學方式以理論講解為主,與社會實踐的聯系較少

高校由于經費的限制和領導的重視程度不足等等原因,導致了法制教育僅僅局限在課堂之內進行,有的僅局限在《法律基礎》這一門課程,內容上偏重于法律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法律條文的講解,對實踐教學環節的投入不夠,很少有機會組織學生出去參觀和學習。高校缺少有針對性的以案說法等感性的教育形式,難以采取靈活多樣形式實行法制教育,也就不利于增強學生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法律信仰。

(三)法制教育的評價和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的教學體制下,受應試教育的深刻影響,不少的學校、家長以至社會把升學率和學習成績作為評判教育成果的主要標準。高等學校評價法制教育效果惟一標準就是閱卷考試,考核的內容也主要集中于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考試成績成了評判大學生法制教育的唯一標準,學生理所當然的追求該 課程的分數。至于考完之后,大學生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法律信仰是否真正地培養起來,似乎誰都不會在意。雖然教育主管部門已經明確規定了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包括法制教育的內容,但是內容和分值都很小。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片面追求升學率和學習成績的社會大環境下,我們將法制教育納入大學生的考試考核和考評體系,納入畢業考試就凸顯出了必要性。因為只有這樣,高校的法制教育才會避免流于形式和走過場,才會從源頭上根本上解決問題,才會得到貫徹和落實,也才會切切實實地培養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質和法律信仰。

三、提高高校法制教育效果的對策

(一)高校必須重視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

高等學校應該在法律基礎課的教學方面給予一定的傾斜,保證足夠的教學課時和教學、研究經費,配置合格的教師隊伍。學校要把開設法律基礎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向學生闡述清楚,使大學生真正認識到學習法律知識、加強法制建設和增強法制觀念,對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繁榮、保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等,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現實作用,引導大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教師隊伍必須具備專業的法律素養和極高的教學藝術,不但能夠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還要具備專業的法律知識以及極高的教學藝術。學校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采取多種選拔和聘任機制,打造具有專業法律知識,并且樂于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專職或者兼職教師隊伍。教師要有能力將思想政治和法 制教育的內容有效地融合起來,既能夠做到讓學生自覺地學法、守法和護法,把法制教育內化成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政治素質,從根本上自覺地增強法制觀念,又能夠讓學生懂得把基本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義務納入法律的法制軌道,使思想政治和道德義務的約束力接受法律的規范。這樣才會增強人們對思想政治和道德的認同感,保證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的成果得到鞏固。

(二)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引進體驗式教學

篇(10)

公民意識是社會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現代法治觀念的民眾意識。“公民意識是近代的產物。它有兩層含義,當民眾直接面對政府權力運作時,它是民眾對于這一權力公共性質的認可及監督;當民眾側身面對公共領域時,它是對公共利益的自身維護和積極參與。”1

1.當代大學生公民意識的現狀分析

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愛國熱情,關注社會發展,具有一定的民主意識、權利意識和平等意識。但大學生的公民意識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

1.1公民主體意識淡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使當代大學生的自我意識明顯增加,能正視和積極追求個人的機制和利益,但有些大學生公民角色還處于不自覺的狀態,其作為公民的主體意識相對淡漠,表現在具有較強的依賴性,權責意識不明確。公民的主體意識就在于能夠認識到自己是獨立的法律主體,不依賴于任何人,獨立享有權利,獨立地履行義務,獨立地承擔責任。認識到自身的責任不是法律強加的,而是行使權利時的必然選擇。這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獨立人格和社會責任感。

1.2社會公德意識的缺失

“公德”不同于“私德”,首先它是社會人所應當具有的道德,其基本要求不是出于仁愛之心,而是出于對他人的合法利益和人格尊重,也就是對他人權利的尊重,并突出表現在對規范和調節社會不同利益主體和利益關系的公共規則的尊重。其次它所依據的是普遍主義的原則,要求每一個社會成員都必須遵循公共生活的規則,履行與自己的權利相對應的義務。有些大學生缺乏對自己的自我約束力量,為人處世常以自我為中心,出現社會公德滑坡現象。

1.3政治參與意識不能與實踐相結合

當代大學生的政治參與雖然趨向務實化、理性化,但政治參與意識和政治行為投入存在較嚴重差異,主要表現為:一是大學生的政治參與意識較強,但參與行為投入較少;二是對社會有基本正確的政治認識和政治評價,但在實際行為上卻表現為知行不一。這種價值取向的兩重性和價值判斷的矛盾性直接影響大學生的政治參與實際水平的成效。

1.4法律意識淡薄

大學生有守法的愿望,他們認識到人們要處于一種自由有序的狀態,就要遵守法律,法治具有糾偏功能,但有些大學生的守法行為存在不到位的情況,有的大學生甚至認為“能夠鉆法律空子的人,都是有本事的人”,沒有建立對法律的尊重、積極認同和信賴的態度,沒有樹立起對待法律的理性精神和法律思維,缺乏法律權威意識。這表明大學生對待法律的知行存在較大差異。

2.大學生公民意識教育的培養機制

2.1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加強大學生公民教育課程建設

我國高校尚未形成一體化的公民教育課程,構建公民教育體系,必須根據社會發展對大學生的要求和公民自身需要以及現代公民意識形成的特點與規律來構建現代公民教育的目標、內容、操行和評估系統,以實現公民意識教育的制度化。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實施方案中,《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承擔著重要的任務,該課程以大學生成才遇到的基本問題為切入點,培養大學生正確的道德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法制觀,使大學生懂得權利和義務的一致性,正確認識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的關系。

一方面,大學生首先應增強權利意識,掌握基本的參與國家和社會民主生活的實踐技能,包括學會民主的生活方式,養成參與社會公共生活的習慣;另一方面,大學生應具備強烈的責任感,成為健全的、有責任感的現代公民。社會生活是有規則約束的,公民必然會受到法律制度和道德等規則的制約,因此,公民教育要堅持他律與自律相結合的原則。培養自律公民的核心是培養公民社會所必需的社會公德,通過社會公德教育使公民在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成為對社會、對他人有積極作用和有利的人,社會公德教育的深層次內容是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自覺遵守行為規范成為理性要求。在法治教育中,應是培養現代法治觀念,即培養他們“法律權威”和“法律至上”的觀念。讓他們懂得法律不僅表現為法律條文,更重要的是表現為法的執行、法的實施,認識法治是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最重要的手段,唯有法律才能防止權力的濫用,制約權力的運作,唯有法律才能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從而法律才能人們所信仰,進而塑造他們的崇法、守法和護法精神。

上一篇: 鐵路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下一篇: 法醫學概念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自拍制服丝袜另类图 | 亚洲人成网在线观看 | 日本一本香蕉大道高清视频 | 中文自拍另类中文亚洲无线码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1 | 最新国产在线AⅤ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