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匯總十篇

時間:2024-02-02 16:56: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職工經濟技術創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職工經濟技術創新

篇(1)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4002901

如何才能有效的開展好中,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形成完善的技術創新體系,更好的深化和發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作,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1 必須注重與企業中心工作相結合,持續推進創新工作的高效發展

(1)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作是企業改革,結構調整,技術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公司經營生產形勢日趨良好,企業發展步入快速軌道,但仍然處于發展時期。一是作為大型煤炭生產企業,對吉林省的經濟發展承擔越來越大的社會責任,而是隨著企業的不斷壯大,我公司成為煤炭市場的重要角色,需要用國內統一市場的視覺來重新規劃未來的經營發展戰略。時代的腳步、角色的變化、自身的實際都要求我們更深入地探索各方面工作的發展路徑,以期提高各項工作水平并整合為全公司的新檔次、新水準。逐步形成以技協為主體的創新體系。在技協的引領下,實現創新工作的規范、持續發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作選擇在企業中心工作切入,可以得到企業行政方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從而大大提高工作的力度,加強活動的影響力和執行力,從而受到職工的歡迎,取得較好的實際效果。

(2)新時期人力資源已經成為企業的重要資源之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正經歷著轉變,特別是新世紀以來,這種轉變變得十分迫切,我國原有的企業經營模式經過若干年的運作,已經習慣性的印記在人們的腦海中,過去的人力資源部門的領導者在企業中僅僅代表了企業管理者的意愿,卻忽視了對勞動者利益的重視,工人在企業中只是被動的執行者和操作者,完全是按照領導的意圖去被動的執行,領導者完全忽視了職工的發明創造及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很少能夠發揮出來,從而造成了人力資源的嚴重浪費,新時期的員工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企業生存的各個方面都是通過員工的做工來實現的,對于如何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發明創造、工作熱情和獻身精神,激勵和提高員工對企業的誠實度,挖掘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是至關重要的;工作對員工而然,已經越來越成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生活方式,而不僅僅是一種謀生手段,工作也不在是簡單的求生方式。

(3)基于以上認識,為了集中優勢資源,突出重點,吉煤集團職工技協成立以來,在職工技協的引領下,重點針對安全生產、提高礦井資源利用水平、解放煤炭儲量、提高開采技術,先后立項攻關了共完成技術創新成果106項,創經濟效益7200多萬元,促進了集團公司的發展,增加了經濟效益。去年以來,創新活動中征集職工提合理化建議1000多條,完成技術攻關項目156項。技術創新工作實踐證實,創新工作注重與企業中心工作相結合,有利于融合入企業大局,各項活動做到了與企業同頻共振,有利于創新工作的不斷高效發展,有利于得到企業的支持和職工的積極參與,持之以恒的深入開展,可以結出豐碩的成果。從而充分體現工會在引領廣大職工建設企業中的群眾優勢和作用。

2 注重與人才素質工程相結合,有利于創新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1)高素質的員工隊伍是一個企業發展后勁的重要保證,新時期知識型員工的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部分,特別是進入知識性及信息性高速發展的經濟時代以來,只有不斷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創造力,才能保證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信息性及知識型員工的管理應該屬于信息經濟時代的管理,同時也是加快知識化進程的客觀要求。

(2)創造一個良好的、和諧的工作軟環境,給予員工家庭式的安慰;比如:每逢重要的節日,舉辦各種形式的宴會、聯歡會、生日慶賀會、祝福會等等,從而密切聯系了企業領導者和員工之間的距離,管理者應經常深入基層,下礦、廠、下車間、下段隊、下班組,與員工平等對話,并經常組織增加領導與員工之間溝通的集體活動,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人際溝通,使企業真正成為員工的大家庭,使員工有明顯的歸屬感,而不是成為企業的旁觀者。

(3)隨著社會和市場經濟的發展,人才的重要性應該得到越來越多的體現,對于如何管理好和使用好知識型的人才,是擺在企業領導者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使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創造性得到最大的發揮,使至發揮最大的效益,正確的激勵和引導、鼓勵,是管理好員工的重要方式。

3 應當重視并將薪酬戰略作為企業戰略的重要方面加以研究

(1)薪酬不僅是勞動者的權利,還是激勵員工的有效方法之一。員工獲得合理報酬后,其最原始的生理要求得到滿足,同時還需要得到有效激勵,員工才會加入到與企業管理者共同實現組織目標的行列中,當員工將自己完全融入到企業發展目標中,企業管理者才會得到充分支持,高素質的職工隊伍是一個企業發展后勁的重要保證,從而形成了良好的企業氛圍,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一個合理的薪酬體系,對企業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促進作用。

--------------------------------------------------------------------------------

離開了薪酬戰略的有效支撐,企業發展戰略的實現就會遇到困難甚至障礙。有其內在的復雜性和規律性,目前薪酬已不是單一的工資,也不是純粹的經濟型報酬。

篇(2)

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有利于增強職工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有利于增強企業科技發展力、市場競爭能力、抗御風險能力,實現職工成長成才,企業科學發展、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因此,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企業改革不斷深化、經營機制不斷創新的新形勢下,深化與發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意義重大,成為企業工會積極探索的課題。

一、提高三種認識,推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向縱深發展。

(一)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企業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導職工建功立業的積極舉措。在煤礦企業面臨傳統工藝逐步退出市場,機械化技術越來越發達的新形勢下,職工原有的知識結構、操作技能與企業機械化發展步伐的矛盾愈來愈突出,工會能否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破解這個難題上來,能否引領職工將注意力集中到解決這個難題上來,對企業發展、職工發展、工會自身發展至關重要。

(二)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對職工在企業生存發展權利的根本維護。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提高職工素質、體現價值的重要載體,企業要從多方面給職工搭建成才的舞臺,施展才華的平臺,努力實現職工潛能開發最大化,最終實現“企業發展我成才”。

(三)開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推動企業安全生產、改革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手段。有利于發揮職工主力軍作用,調動其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有利于增強職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勞動技能,培育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職工隊伍,實現隊伍高素質化;有利于發揮工會組織的服務職能,促進企業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二、抓住三個重點,保證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有章可循、有據可依、規范運作。

(一)緊扣企業中心,構建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大格局。確立“黨委領導、行政負責、工會實施、部門配合、職工參與”的工作機制。創建評價體系,實現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常態化管理。完善激勵機制,提高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

(二)突出工作重心,提高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工作實效。一是利用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多種形式,調動和發揮職工的潛能和智慧,努力提高職工勞動技能。對煤礦企業來說,就是要圍繞安全生產、經營管理、設備技術等企業工作的重點、難點,抓好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技術改進,充分激發職工的聰明才智,提高職工現場處理隱患、解決問題的能力,主動參與企業管理,獻身煤炭事業。二是將職工參與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廣度、力度和深度,作為衡量活動成效的重要標志。堅持全員參與、全員管理、全員培訓、全員創新、全員發展;堅持活動與管理一體化推進、與項目一體化實施、與指標一體化考核;堅持把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重點、難點、薄弱點作為創新活動的切入點、落腳點,保證重點、突破難點、彌補薄弱點。

(三)拓展創新領域,保證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常抓常新。一是強化市場意識,以效益為中心,經營活動延伸到哪里,創新活動領域就拓寬到哪里,把活動與提高企業競爭力結合起來;二是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既要涉及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也要覆蓋思想、覆蓋企業文化,凡是對企業可持續發展和提高經濟效益有益的方面,都要納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努力拓展經濟技術創新活動領域。對煤礦企業來說,既要在崗位技能、產品質量、高產高效、優質低耗上創新,更要在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發展質量等方面創新,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篇(3)

成立“職工經濟技術創新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徐新華、

二、活動時間

自2007年4月1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結束。

三、總體要求

充分發揮各工會小組的作用,緊緊圍繞省公司1號文件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按著公司2007年“兩會”和公司工會工作要求,教育和引導廣大職工增強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實現職工自身價值和公司發展的互利雙贏。

四、活動內容

緊緊圍繞“保安全,促生產,助力公司發展”這一主題,結合實際,在全所廣大職工中重點開展以下活動:

1、圍繞中心,開展建工立業勞動競賽活動。

工會組織要從調動職工積極性和創造性入手,立足本崗位,以推進公司技術進步和提高職工素質為重點,緊緊圍繞安全生產、電網建設、節能降耗、擴銷增收、優質服務等方面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按著2007年公司工會會議要求組織好《長春供電公司電網建設爭先創優競賽活動》,深入開展職工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等活動,深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員工”活動。

2.鞏固創新,推動活動的深入開展

圍繞“安全生產、擴銷增收、優質服務、提高技能”等方面內容,認真組織職工重點開展“六個一”活動:①組織開展雙增雙節合理化建議活動;②組織開展無違章班組競賽活動;③組織職工代表開展安全生產巡視檢查活動;4做好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

3.結合“保安全,促生產,助力公司發展”系列活動方案,做好下列工作。

(1)建立健全群監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群眾安全監督檢查委員會)。由工會主席、總安全員、班組安全員組成。負責本單位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和生產現場安全監督。

(2)認真學習春檢專刊、安全月活動兩本專刊,加大安全生產的宣傳力度。

(3)組織開展三項活動:安全示范崗、青年安全哨活動;當好賢內助、吹好枕邊風競賽活動;個人無違紀、班組無違章、單位無輕傷競賽活動。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筑起安全生產第二道防線,以保證全年安全生產指標的順利完成。

(4)積極開展“十佳班組”活動,按著公司工會制定下發的“十佳班組”評比條件,申報、考核、評比。

(5)提煉總結百條合理化建議。廣泛發動群眾,結合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實際提出合理化建議,大力開展攻關有價值的建議或課題,將科技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為公司生產、經營、增效做出新貢獻。

五、開展“創新活動的主要措施

1、統一認識,加強領導。積極取得行政、黨支部的支持。把制定的“方案”落到實處。

2、做好宣傳和組織工作。重點抓住創新活動的群眾性,結合今年“安全月”,廣泛宣傳“創新活動”的意義和作用,形成全體參與,人人努力創新的熱潮。

篇(4)

主任:

成員:

二、活動時間

自2007年4月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結束。

三、活動范圍

電能計量中心各班組、各專業人員。

四、活動內容

1、圍繞中心,開展建功立業勞動競賽活動。

圍繞著電能計量中心今年的重點工作,中心改建后,將結合省公司開展的《電能計量競賽》活動,做好專業選手的選拔工作。在此期間,結合競賽方案,制定競賽的準備方案,嚴格監督考核參賽選手,結合實際進行操作演練,爭取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同時,結合這次競賽,在班組中也要開展“全員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的活動。

2、鞏固創新,推動活動的深入開展。

認真組織職工重點開展“六個一”活動:①組織開展雙增雙節合理化建議活動;②組織開展無違章班組競賽活動;③組織開展向農民合同工送安全文化活動;④在農村供電所組織所長、技術員、安全員開展與農民工簽訂安全包保合同活動;⑤組織職工代表開展安全生產巡視檢查活動;⑥舉辦一期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員培訓班。

3、結合“保安全,促生產,助力公司發展”系列活動方案,做好下列工作。

結合電能計量中心的實際工作情況,我們要建立健全一個網絡,征集春秋檢期間的兩件好人好事,組織開展三項活動,總結提煉十條合理化建議。

(1)建立健全一個網絡——群監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委員會、群眾安全監督檢查委員會)。重新審查電能計量工會的群監會組成是否按照公司工會的要求組成,并按照要求真正發揮職能,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安全監督檢查網絡。

(2)春秋檢期間的兩件好人好事——在各班組和專業間征集春檢和秋檢好人好事,并綜合評比報公司工會,加大宣傳力度。

(3)組織開展三項活動——安全示范崗活動;給各位家屬一封感謝信,當好賢內助活動;個人無違紀、單位無輕傷競賽活動。發揮先進先進典型示范作用,保證全年安全生產指標順利完成。

(4)總結提煉十條合理化建議——廣泛發動群眾,結合安全生產、經營管理、電能計量中心建設的實際提合理化建議,對有價值的建議組織各班組QC小組進行攻關,形成成果,轉化成生產力。

五、活動的相關要求

1、各班組要高度重視此項活動,要結合本班組和專業的實際,由班長負責,班組安全員具體執行,將工作落實到實處,形成安全生產的良好局面。

篇(5)

為了進一步總結中央企業職工創新工作情況,研究推廣央企職工創新成果的新思路、新模式,3月13日至17日,國資委群工局與中國發明協會組成調研組赴南方電網廣西公司開展調研座談活動。

調研組一行由群工局工會處副處長賀建飛帶隊,群工局工會處吳月華、中國發明協會朱漢夫及南方電網公司工會權益保障部部長劉文權等一同調研。調研組一行在廣西電網公司召開了座談會,走訪了貴港供電局、崇左供電局、百色供電局等職工創新工作各具特色的基層單位。

廣西電網公司董事、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工會主席瞿佳兵和工會副主席蘇宏羽出席座談會并介紹了公司開展職工技術創新工作情況,廣西電網公司是南方電網全資子公司,員工5.1萬人,下轄22家分公司,44家縣級供電企業,資產總額511億元,年售電量933億千瓦時(度),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元。廣西電網公司工會成立于2005年9月,與廣西電力工會合署辦公。2005年以來,有6人獲得全國勞模稱號,18人獲得廣西勞模稱號,15人獲得南方電網公司勞模稱號,5人獲得中央企業技術能手稱號,9人獲得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稱號,15人獲得廣西技術能手稱號。廣西電網公司職工創新工作有兩大亮點:一是試點建立“技術標兵創新工作室”和“勞模創新工作室”,挖掘職工中的“絕招”、“絕技”、“絕活”,以師徒結對、傳幫帶的方式,總結推廣先進操作方法;二是不定期舉辦青工“五小成果”(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評比活動、現場召開青工創新成果會、舉行五小成果巡展,及時把獲獎的成果推薦給業務部門推廣應用。近兩年來,評出職工創新成果282項,其中一等獎29項、二等獎46項、三等獎65項、優秀獎142項,產生經濟效益超過700萬元。

廣西電網公司各單位職工技術創新工作也很有特點。南寧市供電局在22個基層單位設專題開展“員工論壇”、“創新論壇”、“管理論壇”,圍繞“如何防止外力破壞”、“如何消除設備隱患”等25個專題開展討論,挖掘職工創新成果,并組織推廣應用。2011年在南寧市總工會指導下,首設“技術標兵創新工作室”和“勞動模范創新工作室”,先后投入220萬元為創新工作室添設備、改建培訓場地,激發了技術標兵和勞模的創新熱情,在工作中發揮能動性、創造性,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貴港供電局每年都會組織各部門申報技改、創新課題,聘請QC(質量控制)專家進行指導,生技部、企管部跟蹤每個項目小組的進度,及時發現問題并提供支持,每年召開QC成果評審會暨會;圍繞重點工程、重點施工項目和生產實際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組織職工開展技術攻關、技術改進,優化施工方案降低施工成本等。崇左金馬變電站班組共11名員工(2名研究生、7名大學生、2名大專生),負責5個變電站的巡檢和運行維護,探索出“行政班+備班”值班模式。百色供電局借助集團整體的職工創新工作體系和成功模式,快速提升了職工創新意識和創新水平,涌現出央企勞模黃戰英等一批創新標兵。

據南方電網集團工會職工權益部劉文權部長介紹,南方電網今年將建設50個創新工作室示范點,年底將評選出十大優秀創新工作室,以此全面推動職工經濟技術創新工作。

篇(6)

非公有制企業歷來是國家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四川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業越發壯大,其產值占國民經濟生產總值的比例越來越重。2004年,民營企業增加值達到43.68億元,占全市國民生產總值近1/4。為了在激烈的競爭洪流中立于不敗之地,非公有制企業必須積極尋求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即經濟技術創新。

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的內涵

經濟技術創新概念,起源于美籍奧地利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1912年提出的 “創新理論”,其基本含義是指與新技術的研究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有關的技術經濟活動。經濟技術創新指企業將新的知識與技術用于生產經營之中,以創造和實現更高的經濟價值和企業利潤為目標的活動。它的內容可以概括為五個方面:引入新的產品、 采用和推行新的技術、開拓原材料的新供應源、開辟新的市場、采用新的組織形式和管理方法。

對于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本文認為,是通過教育培訓,積極構建企業文化,全面提升員工的文化素質和業務技能,讓員工全面參與到生產、管理、經營的全過程,并在企業生產、管理、經營的全過程中,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運用、掌握新知識新技術,對生產經營管理流程中的不合理環節進行技術改造,創造新產品,實現企業運作機制的最佳狀態。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的內容包括各種形式的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等方面。

攀枝花市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現狀及原因

盡管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業在經濟總量迅速增加的同時,經濟技術創新能力逐漸增強。但是,與國內外、省內外發達城市先進水平相比,經濟技術創新在涉及領域、數量、質量以及競爭力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企業自主開發能力明顯不足,職工參與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熱情不高,且創新水平較低。

總括起來,制約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業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認識不足。許多企業滿足于現狀,他們認為目前的主要任務是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成本,以獲取最大的利益,而不是通過改進生產工藝,進行技術創新。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攀枝花市是以資源開發為主的重工業產業城市,非公有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主要是依附于大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在市場上不愁銷售,許多非公有制企業在生產技術、經營管理改進上沒有充分的認識。半數以上的非公有制企業屬家族式企業,缺乏現代企業的管理知識和管理經驗,對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持可有可無的態度。

資金不足。資金投入不足仍是阻礙企業經濟技術創新活動的最大障礙因素之一。2004年攀枝花市國民生產總值163.82億元,但整體攀枝花企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僅有8978萬,其中非公有制企業經費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小于1%以下的企業占2/3以上。

人才缺乏。企業技術創新的成功與否、效果如何,從根本上說取決于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然而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業的人才現狀令人堪憂,這是由非公有制企業的特點決定,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業由于規模小、發展前景差、福利待遇差等多方面因素,難以吸引高素質人才。

技術創新機制缺乏。機制不健全是阻礙非公有制企業實施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的一個深層次原因。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業在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中,沒有形成有效的領導組織機制、運作機制和合理的激勵機制。

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評價體系的構建

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業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尚處于“初始、本源”狀態。因此,針對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在活動的總體方略上采取需求拉動模式,即市場需求或生產需要銷售信息反饋研究與開發技術改造創新的市場檢驗。這種模式的優點在于漸進性創新,能夠迅速產生經濟效益。完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使之真正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就要構建及完善其績效評價體系。

指標體系基本內容

根據技術創新的內涵和基本要素,結合本地創新資源和企業狀況,指標體系基本結構設置為三個指標類A、B、C和15個指標項。具體設置為技術創新投入(資源) A(包括RD資金投入強度A1、RD人員投入強度A2、技術改造投入強度A3、RD經費占年銷售之比A4、網絡建設情況A5、RD經費年增長率A6);技術創新產出(效率) B(包括主導產品更新周期B1、RD成果B2、企業開發成功率及轉化率B3、技術引進消化能力B4);技術創新實現(效益) C(包括企業新產品市場占有率C1、企業新產品收益率C2、企業新產品銷售率C3、企業勞動生產率C4)。

綜合評價

指標體系設定之后,采用“線性加權和法”進行量化評價,其程序如下:

確定權重值,結合各項指標在體系中的作用程度,進行綜合權衡確定,其各項指標權重αij值(A1=0.2,A2=0.2,A3=0.15,A4=0.15,A5=0.15,A6=0.15;B1=0.20,B2=0.30,B3=0.30,B4=0.27;C1=0.18,C2=0.21,C3=0.22,C4=0.18, C5=0.21)和各類指標權重Wi值(A=0.3,B=0.3,C=0.4)。

用Yij=50(Xij-minXij)/(maxXij-minXij)+50對每項指標統計值進行標準化處理,變為標準值。

指標項和指標類的評價值計算,指標項評價值Kij=αijYij,指標類的評價值Ki=∑nj=1WiKij。

評價分析,根據評價總值和各層次的評價值,對企業進行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能力綜合分析,也可對其中部分進行單項對比分析。按標準把經濟技術創新劃分為幾個層次,這樣可分辨創新能力和水平。通過評價分析可弄清創新企業的創新特點、發展趨勢和存在的問題,便于有針對性對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作進行管理,引導創新工作向縱深發展。

根據評價結果,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劃分為四個層次,即評價值達到90分以上者為第一層次,達到80分至89分者為第二層次,達到70分至79分者為第三層次,達到70分至79分者為第四層次,60分以下者為第五層次。通過對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業創新能力層次的分析,發現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水平相差較大,低級水平的企業較多,第一、二層次的企業所占比太小,說明大部分企業技術創新較弱。從評價總分排列上,最高分為90.63分,而最低在45.64分,兩者分數相差很大??梢?,企業創新工作開展很不平衡,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采用該指標體系對非公有制企業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進行評價,其評價結果基本反映出活動的實際狀況。該指標體系及其評價方法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必將在非公有制企業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作中得到廣泛推廣和應用。

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對策

政府行為對策

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經濟技術創新體系和機制,為實施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業經濟技術創新體系和機制是促使攀枝花市非公有制企業經濟技術創新,走上良性循環的保障。各級政府應考慮各種經濟實體的協調發展,把非公有制企業發展納入經濟發展的整體規劃,逐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發展規律,以企業為主體,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和科技力量積極參與的經濟技術創新體系,形成企業自主開發或聯合開發的經濟技術創新機制,為有條件的非公有制企業職工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施廣泛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創造條件。

制定優惠政策,為實施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提供資金保障。國家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要給予非公有制企業更大的扶植和支持,以幫助非公有制企業更好地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攀枝花市建立和完善“財政引導、企業主體、金融支持、社會各界參與”的多形式多層次經濟技術創新投入機制。

加快服務體系、網絡的建設。國家應該加快建立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積極為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供信息技術咨詢、指導和培訓。國家應逐步建立完善為中小企業實施管理提供全方位服務的各種專門機構,在此基礎上建立信息港、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完善區域性、全國性信息網,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全面、及時、有效的信息和金融投資、技術交流與合作方面的服務。

企業行為對策

改變觀念,提高認識 攀枝花市許多企業對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的認識存在嚴重不足,有的企業甚至認為沒有必要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這種認識上的誤區導致了非公有制企業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難以開展。要想改變這種局面,首先要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行為觀念,提高認識,提升文化知識水平和現代企業管理水平。企業要認識到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活動是非公有制企業求生存圖發展的永恒主題,是企業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推進企業長遠、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

以職工為主體,完善技術創新機制 企業必須堅持經濟技術創新與企業制度創新相結合的原則,分類指導、綜合推進,逐步建立起以企業為載體、職工為主體,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科技發展要求的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資金投入機制、人才機制、激勵機制。

共同入股成立擔保公司,采取多種方式和渠道廣籌資金 在攀枝花市最為有效的方式是非公有制企業共同入股成立“會員制、封閉型”的擔保公司,將企業的融資需求、政府信譽和銀行贏利愿望連成一條融資回路,為企業謀求發展。

加強技術管理,強化消化吸收和創新 加強技術管理,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縮短與國有企業和國外先進技術水平的差距。調整技術引進的結構,引進對象從以“產品導向”技術為主逐步向產業基礎技術、主要技術和高新技術轉變。加強技術引進的宏觀管理,防止重復引進、盲目引進和低水平引進。引進以后要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管理,并加大投入強度,為企業創造效益。

此外,建立以產學研聯合為主要形式的社會技術創新支撐體系。結合當前科研院所轉變的契機,大力推進科研院所與企業的結合,使科研院所成為企業的重要技術源。

市場主導對策

充分發揮市場在非公有制企業技術創新活動的主導作用,這是市場積極體制與市場積極規律的客觀要求。只有市場主體合格了,企業才會對市場信號有靈敏的反應,才會有技術創新的潛在利潤,以及生存與發展的危機感才會成為技術創新的動力。

應遞減一些行業進入壁壘,使金融業、通信業等有步驟地對非公有制企業開放。賦予非公有制企業的平等競爭地位,使非公有制企業與國有企業平等競爭、優勝劣汰、重組整合,其結果必然是善于技術創新的企業。

篇(7)

中圖分類號 X8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72-0228-01

環境保護工作是全面落實貫徹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措施,是科學發展的具體體現。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是環境保護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基礎性工作,是環境管理的組成部分,它是通過系統調查研究手段,對影響環境質量因素代表值的測定并對其進行綜合分析,確定環境質量或污染程度及其變化趨勢,為環境管理和環境建設提供依據的一項系統性工作。它既為了解環境質量狀況、環境質量評價提供基礎資料,又為相關的管理部門制定管理措施,建立及執行各項環保法規、條例提供客觀的科學的數據支持;同時,還為環境管理個決策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為環境執法提供技術監督,任何環境決策都離不開環境監測基礎數據的支持,每一項環境管理措施的優劣成敗都要依靠環境監測來驗證。《環境監測管理辦法》強調了環境監測的法律屬性,在環境管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說,環境監測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公益事業,對于摸清環境狀況,促進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滿足廣大公眾的環境之情權,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1 創新環境監測工作思路

2011年是“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落實“十二五”環保規劃,必須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新觀念,創新環境監測工作思想??茖W發展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在新時期,大力發展環境監測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適應和滿足環境保護工作需要為工作方針,一切從環境管理出發,實現三個說得清,即努力說清環境質量現狀及其發展趨勢、說清污染源排放情況、說清潛在的環境風險,著力提升“說得清”和“測的準”能力,為環境管理提供全面、及時、準確、有效地環境監測報告,整整做好環境管理的技術支撐。

2 創新環境監測工作領域

2.1 以污染減排為重點,說清環境污染現狀

環境監測體系是污染物總量減排的三大支撐體系之一。通過建立先進的環境監測預警體系,才能實現對減排工作成效的客觀評價,對各項減排措施的科學驗證??茖W的減排指標體系必須依靠監測手段來度量,科學的減排考核體系必須依靠監測數據來支撐。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將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列為約束性指標,減排幅度是8%-10%。環境監測必須服務于污染減排工作的大局,圍繞這個目標,必須把污染防治作為重中之重,加強對重點污染源排放總量的監督性監測,確保完成“十二五”污染減排目標任務。監測部門通過多年的污染源監督監測,對企業的生產工藝和生產周期有所了解,對污染物排放數據的波動比較敏感,應及時跟蹤重點監管企業主要污染物排放變化情況,為減排任務順利開展提供數據依據。

另外作為技術支持單位,監測部門積極參與污染源普查和環境統計等污染源管理工作,利用普查和統計數據配合總量減排工作,全面分析評價區域主要污染物排污總量,全面掌握污染物排放狀況和設施情況,建立污染源檔案,使環境管理部門及時調度和動態管理,摸清減排工作進展,評定減排考核業績,為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2.2 強化環境質量綜合分析,說清環境質量變化的成因

環保部周生賢部長在第六屆環境與發展中國(國際)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污染減排將從環境質量改善等三方面入手把污染減排與改善環境質量緊密結合起來,探索建立減排目標著眼環境質量、減排任務立足環境質量、減排考核依據環境質量的責任體系和工作機制。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環境質量受社會關注程度越來越高,政府有義務將環境質量狀況如實告知與眾,其手段就是充分利用和發揮環境監測的功能。監測數據只是監測部門的初步“產品”,還沒有進行深加工,這些數據是孤立的、離散的,通過對大量的數據和信息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和篩選,獲取盡可能全面的、完整的、有規律的成果資料,監測部門能夠系統地總結過去一段時期內區域環境質量變化狀況,并以環境質量日報、周期、月報、季報及年報等形式上報主管部門。為切實滿足廣大群眾對環境的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監測部門應強化環境質量綜合分析和數據實情解讀,努力使環境質量信息貼近老百姓的感受,本著創新思維的理念、跳出思維定式,學會換位思考,提高分析成果的針對性;嘗試逆向分析,提升信息的流暢性;學會流變思維,提高綜合分析的科學性;強化對環境質量監測數據的判讀,對數據出現明顯異常或明顯變化的,及時分析原因,提交異常報告或預警信息報告;加強對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的選取,要用系統的環境數據說變化、以真實的質量數據說風險,讓管理部門在成績面前找差距,在環境質量現實面前謀對策,為環境管理與綜合決策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服務。

2.3 圍繞環境安全,說清潛在的環境風險

環境污染事故大都具有突發性、多樣性和不確定性,以及危害的嚴重性和影響的長期性等特點。在當前環境事故頻發的形勢下,必須大力加強環境應急與預警監測,準確把握環境安全隱患所在,牢牢控制應對處置突發環境事件的主動權。為此監測部門應提升環境應急監測手段,做好應急監測能力的儲備,加強實戰演練,在次基礎上,高度重視區域環境安全,緊緊盯住特定區域的特定污染源,科學設計監測的項目、范圍、頻次,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進行合理調整,做到重點風險重點防范,使環境監測與環境風險源監控實現無縫鏈接。確保一旦發生污染事故能夠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監測,為事故處置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工作的“哨兵”“耳目”,是環境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環境保護工作最為重要的基礎性和前沿性工作。在新的時期,應緊緊圍繞環境管理的各項工作中心,不斷提高監測部門為環境管理服務的水平,要做到數據準確、代表性強,方法科學、傳輸及時,利用自身技術專長,全面反映環境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及時跟蹤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變化情況,準確預警和及時響應各類環境突發事件,不斷拓寬思路,為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推進環境監測轉性 為探索環保新道路提供技術支撐 中國環境監測[J].2009,25(6):1-2

[2]馬曉曉,方土等.我國環境監測現狀分析及發展對策[J].環境科技,2010,23

篇(8)

隨著知識經濟在全球范圍內的蓬勃發展,知識已經成為企業和組織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性資源。任何一個企業或組織要在激烈的全球化浪潮和市場競爭中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就必須根據環境的變化及時地創造和更新知識。對于企業這種組織而言,知識創造活動主要是由企業和個人行為來完成組織性的知識創新過程。其特點是主要完成這一過程要依賴于組織中個人的知識創新,沒有個人的知識創新活動就不可能有組織的知識創新。因此,為了保持企業知識創新的持續性,必須重視員工知識創新能力的培育和提高。

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知識、技術密集型企業,其自身的組織特點使其對員工知識創新能力的要求不同于其他類型的企業,并且比一般普通的企業對員工知識創新的能力都要高。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高新技術企業員工知識創新能力的培育對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和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相關知識創造理論回顧

東西方學術界都非常關注知識創造的問題,西方學者認為組織是信息處理的系統,創新是信息處理的一部分,卻沒有能動的過程來考慮知識創造的過程。在實證哲學和東方哲學的影響下,日本學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和竹內弘高(Hirotaka Takeuchi)與1995年在他們合著的《創新求勝》(《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一書中首次提出了能動的知識創新的過程SECI模型,并對知識創新的知識場――巴,以及知識創新的結果與支撐――知識資產進行全面論述。野中郁次郎認為企業內存在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和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兩類,所謂隱性知識包括信仰、隱喻、直覺、思維模式和所謂的訣竅,即那些我們難以用語言表述出來的知識;而顯性知識是指“能明確表達的知識”,如專利、視聽媒體、軟件和數據庫等可以被編碼的知識。

野中郁次郎認為,企業知識創造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二者相互轉化、相互作用的過程,知識轉化有經歷四個階段――潛移默化(Socialization)、外部明示(Externalization)、匯總組合(Combination)、內部升華(Internalization),即著名的SECI模型(詳見圖1),每一個階段完成一次螺旋上升都有一個“場(巴)”存在。相應于知識轉化四個階段的“場(巴)”,分別為“創始場(Originating Ba)、對話場(Interacting Ba)、系統化場(system Ba)、練習場(Exercising Ba )”。

SECI模型,強調隱形知識和知識環境對企業知識創造和共享的重要性。該模型和理論很好的解釋了知識創造過程,即知識通過SECI的循環轉化實現不斷螺旋上升。但是國內芮明杰、任洪波等學者認為CECI模型還是存在一些不足:一是該模型沒有區分“創造”和“創新”,知識創造是在組織內部產生新的知識,而知識創新則包括采用新知識和創造新知識。野中郁次郎論述的知識創新一文中隱含著創新就是產生新知識過程的假定。因此精確地說,野中郁次郎實際上是在探討組織中知識創造的問題,只是知識創新的一個子集。二是該模型只考慮知識創造的過程中的隱形知識,而忽視了顯性知識在組織中的重要性。

在此分析基礎上,芮明杰(2004)等人通過引入知識價值鏈的概念,對野中郁次郎的模型進行修正了擴展,認為企業知識價值鏈的主要環節包括知識獲取、知識融合、知識創造、知識保護和知識擴散。并借用野中郁次郎的知識創造的3個基本模塊,即知識場、知識創造過程和知識資產,提出企業知識創新模型(詳見圖二)。將企業知識創新劃分為獲得、選取、融合、創造、擴散和共享6個階段,認為知識創造和知識共享是知識創新的核心階段。同時考慮的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創造。該模型對SECI模型進行了擴展和修正,企業知識創造的過程就變成了組織獲取外部社會知識,在對外部知識進行篩選的基礎之上實施知識融合,接著是知識創造、然后在組織各個層次進行知識的擴散,達到知識共享目的。

二、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創新的特征及員工知識創新能力概述

1.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創新的特征

高新技術是指以世界科學技術新發明為基礎,以知識、技術、智力和R&D資金密集為條件的新興的科學工業技術,他是建立在世界最新科學成就基礎之上的,隨時間和空間而變化的一個動態的概念。高新技術企業是指以高新技術成果為主要技術和資源投入,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

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知識技術密集型企業,往往非常關注知識創新的過程,而且是快速創新的過程。因此,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創新具有以下特征:一是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創新的過程,主要包括知識獲取、知識創融合、知識創造、知識保護擴散和知識共享六個環節,即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創新價值鏈;二是知識價值鏈的運作速度要求比較快;三是知識創造和共享這兩個環節是知識創新的核心環節,主導著知識價值鏈的其他環節。

2.高新技術企業員工知識創新能力概述

能力是指主體生物遺傳與文化遺傳的基礎上從事活動的功能與力量。一般來說,能力的主體分為個體和群體。個體的能力是在個體遺傳能力的基礎之上,通過學習與實踐而獲得,增長的能力;群體能力不是個體能力的簡單相加,而是由特定群體結構、組織形式、社會行為而形成的新的能力。知識創新能力是指知識創新主體依靠知識的進步、更新而改變世界的一種能力。知識的創新能力只有與人的知識創新活動聯系在一起才能表現出來。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員工的知識創新能力是指在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創新活動中,企業員工善于發現和創造新的知識的能力,它需要員工具有探索精神、獨創意識、批判的能力。

三、高新技術企業員工創新能力培育路徑

在對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創新特征以及高新技術企業員工知識創新能力概念分析的基礎上,基于野中郁次郎SECI知識創造模型和芮明杰等人提出的知識創新模型,我們認為高新技術企業員工知識創造能力的培育可以從以下三個路徑展開:

1.創建組織文化,營造知識場

野中郁次郎認為知識的創造是在一定得社會交往的群體與情景中實現和完成的,即他所命名的“巴”,就是所謂的“場”。因此,高新技術企業在知識創造和共享的過程中,也應該營造一個有利于知識創造和共享的知識場,我們把知識場的組建過程理解為當今比較流行的組織文化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是成功實現知識創新和共享的基礎,因此高新技術企業要實現知識的持續創新就必須得營造一種相互信任的共享性文化,使每位員工都認為共享知識和與人分享知識是一種自然行為。知識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積極營造共享學習的寬松環境,形成以知識共享和創新為導向的激勵機制,樹立合作競爭的關系,把個人創新與團隊精神有機結合起來。

2.組織結構創新,組建學習型組織

彼得.圣吉稱未來成功的企業必將是“學習型組織”,變動時代唯一的競爭力,是有能力比競爭對手學習得更好。高新技術企業要求知識價值鏈的運作速度比較快,因此學習對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學習型組織不僅強調學習知識和技能,而且將學習作為個人和企業成長的方式。具體來說,高新技術企業組織結構設計必須追求柔性化、扁平化、減少管理層級,以增強企業在不確定性環境下的應變能力;同時組織中的成員必須摒棄舊的思維方式,坦誠相待,了解組織的運行方向,每個人都認同組織的愿景,然后為實現組織愿景共同努力。

3. 完善信息溝通渠道,建立知識庫

高新技術企業知識庫不一定指一個在技術上實際存在的知識庫或數據庫,他會以各種形式存在于組織中,知識的一部分可以保存組織的每個成員的頭腦中,也有一部分可以保存在組織的經驗、數據庫、操作規范或文化中。因此,我們可以把高新技術企業的知識庫分為兩類:一是以儲存顯性知識的知識庫;二是儲存隱形知識的知識庫。

具體來說,高新技術企業要注重企業網站、局域網和數據庫的建設。企業網站面向所有用戶。是界外了解企業以及進行網上交易和交流的窗口,目的在于宣傳、提高企業效率以及企業和外界的溝通學習。局域網為企業內部各部門的業務往來、交流和共享創造條件,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只是儲存與管理,它把信息與信息、信息與活動、信息與人聯系起來,在人際系統交流的互動中實現知識的共享和創新。企業知識庫為企業內部知識共享、信息查詢、需尋求解決方案及有關經驗等提供支持。

四、結論

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財富,創造和分享知識是一種無形的活動,只有人們愿意合作時,知識資本才能通過員工對知識的應用,使這種資源轉化成真正的競爭優勢。因此,企業必須通過各種途徑培育員工的知識創新能力,進而提高企業的競爭力,使企業得以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芮明杰,李鑫等.高技術企業知識創新模式研究――對野中郁次郎知識創造模型修正與擴展.[J].2004(5)

篇(9)

要培植主體產業,繼續突出針織內衣行業作為街道主體產業的重要地位,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進針織內衣行業實現轉型升級;要培植主體企業,實施“大企業大集團培育工程”,通過外來資本注入、內部機制創新等,鼓勵企業實施規模擴張,培育一批行業領頭、技術領先、市場領跑的領軍企業和示范企業;要培植主體產品,積極開展專利產品的申報和審批,力爭年新增升級新產品10個以上。

做好專業化和規?;?/p>

在前階段良好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內部專業化分工體系,實現針織內衣產業各環節的專業化和規?;?。積極發揮PTA原材料、印染、繡花加工、設計人才、管理、貿易、物流中心等資源優勢,加快打造本地區優質產業鏈,大幅度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提高針織內衣企業的利潤。同時,積極利用建設街道工業園區以及盤活土地、存量廠房等契機,以內衣協會為平臺,積極發揮土地、勞動力資源、產業、區位和交通優勢,主動接軌并積極承接大江東新城的發展,按照相互配合、優勢互補原則,加大對外招商引資力度,加大針織內衣行業相關企業的引進,擴大街道針織內衣行業企業的數量,增加經濟總量。

加快推進創新發展

篇(10)

股骨頸骨折是骨科最常見的骨折類型之一,多發生于老年人,但是現代社會因交通意外等因素導致的股骨頸骨折患者中青年患者的比例較前明顯增多,而青年人作為國家的棟梁,家庭的支柱,其預后的好壞直接影響家庭和社會的和諧穩定。青年患者發生股骨頸骨折后不僅影響其學習、工作和生活,嚴重時甚至會威脅到患者的性命,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極大的精神創傷和經濟損失[1-4]。因此,如何提高青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手術的臨床療效,改善青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預后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目前,治療股骨頸骨折的方法眾多,但傾向于用手術對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治療[5-7]。為尋求有效安全的臨床治療方案,本研究筆者選擇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療的126例股骨頸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本研究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給予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則給予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和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情況,旨在規范青年股骨頸骨折的治療方法提供參考依據,現將結果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療的126例青年股骨頸骨折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術前均進行X線和CT檢查確認。②患者有空心釘內固定和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指針。③患者均小于45歲。④患者均自愿參加本研究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患者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不能耐受手術治療。②患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停藥未到2周。③患者有椎管內麻醉禁忌證,ASAⅠ~Ⅱ級。④患者合并全身出血性疾病未完全糾正好。

應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本研究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年齡和骨折部位上差異無顯著性(P>0.05),詳見表1。

1.2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術后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和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①優: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大于或者等于90分。②良: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80~89分。③可: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70~79分。④差: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正態性檢驗和描述性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絕對值及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差異有顯著性(P

2.2 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根據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在觀察組63例患者中,有48例患者療效優,8例患者療效良,治療優良率為88.89%,而在對照組63例患者中,有37例患者療效優,10例患者療效良,治療優良率為74.60%,差異有顯著性(P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對醫療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者們對股骨頸骨折的解剖生理和生物力學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深入,在改善股骨頸骨折患者骨折的愈合率和股骨頭壞死等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臨床上,用于治療股骨頸骨折患者的手術方法眾多,但尚缺乏未形成統一的治療規范[8-10]。

喬俊等[11]總結2000~2006年在四川省廣元市第一人民醫院采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高齡老年股骨頸骨發現:人工髖關節置換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療效確切,是一種安全有效的髖關節功能重建方法,具有住院時間短、恢復快、治愈率高、并發癥少等有點, 有助提高患者治療成功率和生存質量。而邱衛華等[12]采用早期閉合復位有限切開、兩根空心加壓螺紋釘內固定和術后制動12周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發現:早期閉合復位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可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本研究筆者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將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療的126例股骨頸骨折患者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給予空心釘內固定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則給予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天數、住院費用和髖關節功能Harris評分情況,旨在規范青年股骨頸骨折手術方法,結果發現: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差異有顯著性(P

參 考 文 獻

[1] 李瑞龍,張強.股骨頸骨折的外科治療進展.醫學述,2011,17(14):2127-2129.

[2] 陳琪,張曦.高齡股骨頸骨折治療概況.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27(6):427-428.

[3] 周運勇,靳嘉昌.股骨頸骨折微創手術治療進展.華夏醫學,2011,24(6):734-737.

[4] 劉張章,呂龍.股骨頸骨折治療的研究進展.內蒙古醫學雜志,2010,42(2):209-212.

[5] 李國威,董明巖,張海飛,等.全髖關節置換與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Meta分析.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5(22):4061-4064.

[6] 趙春斌.后外側小切口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老年股骨頸骨折體會.臨床誤診誤治,2011,24(8):57-58.

[7] 彭笳宸,李安余,呂國慶.兩種不同手術方法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8(31):3176-3177.

[8] 鄧勝利,劉小衛.DHS與帶大粗隆柄人工關節置換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的對比研究.中國實用醫藥,2011,6(18):14-15.

[9] 吳記祥.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療效分析.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4):241-242.

上一篇: 溫室氣體的治理 下一篇: 重癥病人護理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 欧美精品AⅤ免费久久 | 日韩呦呦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亚洲白嫩在线观看 |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