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30 15:25:1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產業發展策劃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產業規模有了新擴張。柑桔總面積達到30萬畝,其中結果面積18萬畝,年產量2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以上。全市20個鄉鎮232個村中,有13個鄉鎮168個村種植柑桔,千畝以上的村(場)有66個,產量100萬公斤以上的村(場)有72個,面積2萬畝以上的鄉鎮有5個;畜牧業在大力發展生豬的基礎上,以丹江口福潤禽業公司3000萬只肉雞加工項目為龍頭,突破性發展肉雞養殖,建成雞舍15萬㎡,年出欄百萬只以上養殖小區3個,發展萬只以上養雞戶273戶,建成種雞場4個,2007年出籠肉雞203.22萬只;鞏固擴大了丁家營、均縣鎮等6個養豬小區,年出欄20頭以上的養豬大戶2151戶,50頭以上的243戶,100頭以上的27戶,500頭以上的11戶,2007年全市豬肉產量突破1800萬公斤。肉牛建設完成了2個年育肥百頭以上的小區;水產業以創建水產大縣(市)為契機,實現放養面積達到33.5萬畝,其中人工精養面積11萬畝,預計20*年水產品產量7萬噸,水產品產值超過7億元;中藥材種植面積2.5萬畝,初步形成了“北草南木”的產業布局。
——良繁建設有了新突破。柑桔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建設項目通過國家農業部立項審批,進入實施階段。市良種場無病毒柑桔良種采穗圃已建成投產,柞蠶原種場和涼水河油坊溝柑桔良繁基地發展良種容器育苗150萬株。畜牧產業新建4個種雞場,存籠種雞5萬套;引進種豬150余頭,在石鼓、習家店、土臺建生豬繁育場三個。水產業培育出了漢江鲌魚、鳡魚等一批優良品種,苗種繁育場由過去的三家發展到六家,有兩家私營名優苗種繁育場建成投產,均州水產良種建設基本完工,繼鲌、鱸、鯰魚實現規模化繁供之后,鳡魚、鱖魚也實現種苗批量供應。全市孵化水花2.5億尾,培育夏花魚種1.5億尾,生產大規格魚種11090噸。
——標準化生產有了新提高。柑桔積極推進生態果園建設,高標準建設以蔡家渡果園場、玉皇頂果園場為核心,建成了一批生態果園示范區,全市新建精品果園580畝,加強了農業投入品的監管,推廣病蟲綜合防治技術,繼續深入開展了柑桔重大病蟲害防治工作。生物藥、有機肥、桔園生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標準化生產技術在核心示范區的應用普及率達80%以上;水產業開展了標準化養殖技術推廣,以名優魚網箱養殖為重點,推進了濾食性網箱、名優魚網箱、庫灣養殖、池塘精養、小龍蝦養殖和庫區銀魚增殖重點基地建設。
——科技服務有了新舉措。在科技服務體系建設上,按照“以錢養事”新機制要求,柑桔產業根據區域布局新組建六個柑桔區域技術服務中心,加大了技術服務力度,今春結合凍后恢復,實現了柑橘技術培訓全覆蓋;畜牧產業成立了肉雞養殖技術服務中心,并在江南、江北、城區分設三個服務部;水產、中藥材也相應成立了技術服務中心,進一步完善了產業科技服務體系。結合科技入戶,各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生產技術培訓,今春以來累計培訓農民27000多人次,印發科技資料27500冊(份)。柑桔、畜牧、水產繼續與華農大開展了富有成效的科技協作,分別邀請華農大專家教授多次來丹開展技術培訓講座,收到了非常明顯的效果。
——龍頭企業建設和品牌創建有了新進展。畜牧以福潤禽業公司為龍頭,帶動了種雞場建設、養殖小區建設和合作社建設,市政府出臺優惠政策,支持肉雞產業發展,肉雞產業化格局初步形成。柑桔產后商品化處理快速發展,市場建設不斷加強,全市目前有柑桔產后商品化處理生產線19條,20*年共分級、打蠟柑桔2000多萬公斤;以土臺鄉、習家店、涼水河油坊溝等為重點的一批柑桔交易市場形成了較強的輻射帶動力。水產業博奧、君發、柳氏風味魚三家加工企業擴能改造,提檔升級,丹江口水庫無公害產地及12個品種無公害產品已取得認證,“丹江口白魚”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已申報國家質檢總局,有機水產品認證已經申報,博奧水產公司“好魚軒”系列加工產品獲第四屆中國武漢農博會金獎。水產品加工、名優苗種繁育企業注冊了“丹江”、“漢丹”、“好魚軒”、“魚行天下”等品牌,在當地及周邊已較有影響。目前,我市有一定規模的本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9家,其中省級2家,十堰市級15家。
——合作組織培育有了新起色。柑桔成立了6個柑桔專業協會和5家專業合作社,在柑桔銷售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肉雞成立了福星禽業合作社,在技術培訓、飼料供應、雞苗投放、成品收回等方面發揮了輻射帶動作用;水產新成立了4家漁業合作社,在名優魚養殖、標準化生產示范等方面發揮了示范作用。
二、問題與思考。
應當清楚地看到,近年來,我市農業產業化建設取得長足發展,先后引進了農夫山泉、雨潤公司、阿里山公司等知名龍頭企業,培育了博奧水產、柳氏風味魚等一批民營加工企業,初步形成了五大優勢產業、六大特色產品格局,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凸現,產業化經營體系初步形成,但與發達地區相比差距很大,與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相差甚遠。
1、產品標準質量不優。質量安全意識淡薄,品牌產品少,標準化生產程度差,新品種、新技術推廣不夠,名優果、名優茶、名優魚與福建及我省宜昌等地相比有明顯差距,如:永春蘆柑優質果品率達80%,宜昌蜜桔優質果品率達到69%,我市柑桔優質果品率達不到30%。
2、優勢產業效益不高。一是第一生產車間科技含量低,產量和品質不高,生產效益低。二是產業鏈條短,如柑橘產業,沒有深加工企業,產品僅靠鮮銷,市場風險大,產品附加值低。三是加工企業自身實力不強,產品研發和創新能力低,市場轉化慢,產品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經濟效益不高。
3、龍頭企業拉動不強。我市龍頭企業規模相對較小,帶動能力弱,生產基地與加工企業、市場銷售還不能有效對接,沒有形成好的產業鏈條。我市柑桔面積30萬畝,但與農夫山泉生產要求不對路,又沒有其他飲料加工企業,只能鮮果銷售,產業效益不高。引進的雨潤肉雞加工企業,由于技術、資金等原因,肉雞養殖產業相對滯后,不能滿足企業需求,難以帶動農民增收。
4、產業文化挖掘不夠。茶圣陸羽、桔頌作者屈原都是湖北人,但我們知之甚少,卻被福建人廣泛宣傳應用,為福建特色產業增輝添彩。我市的武當道教文化和漢江水文化市場潛力很大,有待挖掘和開發。
5、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支農資金整合難度大,使用效率不高,投入優勢產業的項目資金十分有限;社會資金,包括金融部門支持產業發展的投資不夠。
三、對策與建議。
1、必須用工業化理念和產業化思路發展農業。先進地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實踐,其實質是政府將先進的工業經營理念如規模經營、標準化生產、市場導向、品牌營銷等,用于指導發展農業,以工業化為推動力量克服小生產的缺陷,通過行政和市場雙重推動,使農業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逐步實現農戶與現代技術的對接、與大生產的對接、與大市場的對接。我市在農業發展中,也要樹立用工業化經營方式推動農業發展的理念,不斷提升農業綜合效益,實現農業富民、農業富市的目標。
2、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優勢產業開發。就是依托資源優勢,高標準規劃,大力發展優勢產業。咬定目標不放松,一屆接著一屆干。針對我市現有產業,應集中領導精力、集中項目資金,重點支持發展柑桔、畜牧(肉雞)、水產產業發展。做到一個產業、一個領導、一批項目、一筆資金、一抓到底,連片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提高產業競爭力。要大力推進土地經營權流轉,進一步擴大規模經營。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經營等新機制,鼓勵種植大戶、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市場主體創新流轉形式,發展規模農業。要精心謀劃科學定位,因地制宜地走“—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專業化發展之路。
3、必須重視培育龍頭企業和中介組織,扶持其做大做強。按“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嚴格執行市委、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決定》,從土地、金融、保險、稅收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讓利農業龍頭企業,支持農夫山泉、雨潤公司、阿里山公司等龍頭企業及博奧水產、柳氏風味魚等民營企業做大做強,有助于完善,提高農業的抗風險能力。同時,鼓勵發展經紀人和專業合作社與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減少農民的市場風險。在此基礎上,設立龍頭企業專項基金,并為龍頭企業的發展專門制定和出臺規范性的政策文件。有關職能部門要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規范的服務;執法部門要文明執法,對龍頭企業實行掛牌保護,禁止“三亂”,做到“零干擾”,努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4、必須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我市有武當名山、漢江秀水、中國水都等特色資源,發展潛力很大,要使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必須在招商引資上下功夫。一是利用現有基地資源,精心編制項目,積極“走出去”,大力向外推介我市柑桔、水產、畜牧、茶葉、旅游等特色產業,吸引外地業主投資建廠。二是組織本地企業與外地實力雄厚的企業進行產業對接,合作建設龍頭企業。千方百計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品牌嫁接改造本地農產品加工企業,千方百計吸引民間資本投資興辦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三是進一步解放思想,充分利用我市臺灣農民創業實驗園的招牌,爭取政策和項目,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大型農產品交易會、投資貿易洽談會,廣交朋友,招商引資,開拓市場。
5、必須加強開拓農產品市場。農產品銷售難、價格低是制約農業發展的主要“瓶頸”。福建農業發展的模式和經驗告訴我們,開拓農產品市場、搞活農產品流通,是農業農村工作地一項戰略任務。要借鑒先進地區的做法,充分發揮現有龍頭企業作用,積極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市場開拓活動,加快建立多層次、多領域的農產品市場網絡,改善農產品流通環境,形成市場+龍頭+基地+中介+農戶的經營模式,促進和帶領農民進入流通領域。引導和鼓勵種植大戶、銷售大戶和“以錢養事”的農業科技人員有機聯合,組織新型合作社,切實搞好農產品的科技指導和市場銷售。同時,積極培育新型市場主體,探索農業院校及科研院所以股份合作方式參與我市牲畜、水產、柑桔等合作社建設,促進共同發展。
澤州縣縣委和縣政府特別重視農業產業化發展,成立農業產業化領導組,加強對農業產業發展進行指導、管理、服務和協調,并制定詳細發展規劃,規劃了“十二五”期間全縣農業產業化發展目標。
1.2不斷增加財政投入,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澤州縣加大財政投入,強化龍頭企業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入資金幾千萬元來扶持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從2012年開始,每年列資300萬元用于“一村一品”建設,列資50萬元用于扶持龍頭企業和合作社的發展。同時,對無公害農產品、綠色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認證主體給予獎勵。畜牧方面,自2009年以來,縣財政每年拿出300~500萬元來對畜牧業發展進行扶持。2012年扶持資金增至700萬元;近2年,畜牧業發展風險基金扶持項目的縣級驗收扶持金額達1000余萬元。蔬菜方面,2011年以來,縣財政先后拿出1000多萬元對蔬菜基地給予補助,重點對規模化設施蔬菜、露地菜生產基地進行資金補助。2012年,補助標準為日光溫室補助10000元/0.067hm2,春秋大棚補助3000元/0.067hm2,露地菜補助100元/0.067hm2。
1.3大力推進農業標準的應用,加強品牌建設
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為主的農產品生產要求,積極加強品牌建設。全縣共認定“三品”產地面積17200hm2,認證“三品”產品80個。雙豐公司的“巴公”商標、晉大公司的“晉大”商標、伊健公司的“伊健”商標、味利達公司的“本爾昆”商標被認定為省級著名商標;雙豐BAGONG牌脫水蔬菜、彤康米康爾雜糧系列、金萬福小麥粉被認定為山西名牌產品;巴公大蔥、盤松蜂蜜、臥龍山甜糯玉米被認定為山西名牌農產品;彤康米康爾小米、盤松蜂蜜、雙豐巴公大蔥、伊健谷宜生谷物濃漿被授予“山西特色農產品生產企業及產品”稱號;雙豐巴公大蔥和彤康澤州紅山楂申報了地標農產品;還有5家龍頭企業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標準體系認證。
1.4加強項目建設,培育龍頭企業
近年來,全縣累計建設農業項目達40余個,促進了全縣小雜糧、蔬菜、畜牧、干鮮果、蠶桑、中藥材、食用菌、休閑農業、科技園區等產業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建成了彤康、雙豐、伊健、澤地萃、味利達、金連康、潤農、益豐園、綠之豐、長青苑、祥鑫元等20多家規模較大、市場影響力較強、幅射帶動面廣的省、市、縣重點龍頭企業。
1.5積極組織招商引資活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積極組織農產品生產企業參加國際農交會、北京展銷周、山西特色農博會等農產品展銷會和招商引資系列活動,不僅將澤州縣的特色品牌農產品送出了山西,同時還引進了資金和先進的技術人才。先后簽定了雙豐綠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萬噸杏鮑菇工廠化生產及綠園農產品物流中心項目、伊健食品有限公司的萬噸雜糧速溶早餐加工項目、益豐園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的農業觀光園項目、天天鮮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的澤西湖現代農業觀光示范園項目、縣畜牧局的萬頭高產奶牛養殖園區項目等,擬引資9.46億元。
2存在的問題
澤州縣農業產業化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2.1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
農業產業化經營和發展必須有統一規劃和指導,規劃是否科學、合理,關系到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和長足發展。澤州縣部分龍頭企業也作了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規劃,但缺乏實地調研考察和研究論證,存在紙上談兵、憑空想象的情況,而且真正實施并達到預期效果的極少。另外,個別地方不切實際上項目,盲目發展,結果項目遍地開花,重建設、輕產品、輕銷售現象普遍存在,項目持續發展沒有保障。
2.2龍頭企業規模較小且帶動能力不強
澤州縣的龍頭企業大都處于建設初期,產品結構都很單一,規模效益低,組織化程度低,帶動能力不強,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當有限。即使是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帶動的也只有公司所在周邊少數村莊的少數農戶。這種不大、不強的龍頭企業雖然在推進農業產業化的初期階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無法帶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向縱深發展,而且很多龍頭企業由于其產品發展局限,無法建立配套基地,對農戶的帶動作用就更小了。另外,全縣企業地域分布不平衡,有競爭力的企業基本都集中在經濟發展較好、農業基礎扎實的鄉鎮,這種企業分布不利于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全面發展。
2.3品牌產品和精深產品少
澤州縣生產的特色農產品有彤康的澤州紅山楂酒、巴公的大蔥、晉宏的油醋、伊健的早餐奶、澤地萃的食用菌、味利達的小米、谷豐的小雜糧、臥龍山的甜糯玉米等80余個,其中通過品牌認證的產品只有5個。產品均以粗加工為主,精、深加工少,產品檔次和附加值不高,市場占有率低。
2.4資金投入不足
全縣龍頭企業因規模較小而自身發展能力弱,抗風險能力較差。有效抵押不足,銀行信用等級不高,較難獲得銀行貸款。此外,政府在組建農業產業化資金信貸擔保機構工作上的力度不大、動作緩慢,這些因素都導致銀行貸款難、籌資難,資金缺乏已成為制約全縣農業產業化進一步發展的瓶頸。
3對策與建議
3.1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扶持、發展龍頭企業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要認真落實扶持龍頭企業的各項優惠政策,著力培育加工型、流通型、服務型和基地型等各類龍頭企業。按照“扶優、扶大、扶強”的原則,扶持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
3.2支持中介組織高標準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農業產業化發展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們是聯系農戶和市場的重要紐帶。要選擇培育一批發展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支持其開展人員培訓、農業技術引進、信息與經驗交流、銷售網絡構建,引導其由生產、銷售初級合作社向固定資產、資金高級合作社發展,促進其加強管理、規范運行,增強其發展后勁。
3.3促進土地加快流轉
促進土地流轉是放活土地經營權、優化農村資源配置和解放農村生產力的重大措施。今后一段時期,政府應從建立健全縣鄉土地流轉市場及管理服務體系入手,鼓勵農戶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多種方式來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鼓勵種養大戶、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投資效益農業,連片開發農戶流轉土地。積極爭取土地流轉獎補政策。
3.4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農業產業化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是農業體制的創新和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革,是在鞏固的基礎上,把小生產變為大生產,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企業化經營的有效途徑,也是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扶持、引導擴大農民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走農業產化之路,是當前農村工作重中之重。
一、關于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主導產品,按照產、供、銷,種、養、加,貿、工、農,農、科、教一體化經營的原則,把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各個環節結成統一的利益共同體。在實現形式上表現為生產的專業化,布局的區域化,服務的社會化,管理的企業化。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本質特征是:以市場機制組織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使三者之間由原來的單純買賣關系變為以利益為紐帶,以契約的方式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促進農業發展的新機制,實現利益一體化。
從制訂戰略性政策的角度來認識"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推進農業運行的全過程,其中除農業產品市場化外,特別重要的是作為農業生產資料的土地和技術的市場化;二是推進農業運行的高度化。一方面是將傳統的低級產業一一糧食種植業降低比重,通過發展其它種植業,用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式, 促進農業高度化發展; 另一方面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使農業向第二產業延伸提高其附加值, 再則是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含量和水平, 使大工業技術和"實驗室"技術能普遍而有效地運用于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三是實現農業運行的有序化, 不但使農業生產各部門要有組織性地進行局部的分工與協作, 而且還要實現全社會范圍內農業資源的有序和有效配置。
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 農業從傳統的產品生產演進到商品生產,農業商品化、市場化經營明顯區別于計劃經濟時期的產品農業。基于這一認識上的轉變,將為政府制定和實施農業政策注入新的內容。如何實現農業增產只是問題的一方面, 實現農民增收才是我們工作的中心。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 農產品市場已經實現了"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 農產品短缺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過去一提到農業往往意味著農業生產以產出為首要目標, 現在所說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首先必須認識"經營"農業的真實含義,即搞農業生產要與賺錢掛鉤;農業不再是過去的"從田頭到地頭"只求產出不求收益的統購統銷的模式,而是要使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一直延伸到"餐桌",讓農業經營者利用市場機制獲得和投資其它產業-樣的平均利潤。農業不僅包括傳統的種植業,也涵蓋畜牧和水產養殖業的向產前和產后的延伸。在產業化經營農業的觀念下,過去單個的某一種農產品都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或產業體系,整個農業將呈現為眾多的各具特色的"鏈條型經濟"格局。積極探索種、養、加相結合,農、工、商綜合經營,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方式,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從根本上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竟爭力,實現農業的深度和廣度發展,是制訂和實施農業產業政策基本點。
"經營"農業還體現人們對農業的需求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在對農業產品的質量和多樣化提出新要求的同時,也要求農業功能的多元化,出現了"生態環保農業","旅游觀光和休閑農業"等新的內容,這就要求農業生產者要實現質的飛躍,不僅要懂得農業生產的"田間管理"而且還要懂得農業的經營管理,要樹立競爭意識和品牌經營意識,講究市場營銷策略,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要借用工商企業管理的理念,用工商企業的經營之道去經營農業生產,推進農業的企業化建設。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另一種含義是對農業再生產過程的整合,它包括相關各經濟利益主體的明確分工和利益的合理分享,這是"利益共同體"的內在要求,最終能使各相關的利益主體都得到保障的同時實現降低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市場成本。目前,農業產業經營實現形式是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實行基地化,集約化生產,這種模式是由具體的農產品生產引發和拓展而成的。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基本上屬于這個層次,雖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但仍屬于起步階段。"公司十農戶","訂單農業"多受制于市場開發不力,流通渠道不暢及信用關系脆弱等因素的影響,農民時有增產不增收的現象,靠"田頭擺賣",小商小販式地"慘淡經營"。因此,尋找農戶小規模經營與社會化大市場對接的有效途徑,通過生產要素的合理流轉和配置及在產業鏈上的分工與合作,將各經濟主體的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轉化市場風險,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應成為我國政府農業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農業產業化經營呼喚政府職能的轉變,因而對政府指導和管理農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條件下主要是通過相關政府和法律為各參與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從制訂政策的角度來把握,一是要發揮農民主體精神和首創精神,遵重農民意志,不搞硬性搭配,不搞一刀切,實行自愿、自覺的原則,以典型示范引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農民調整生產要素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農業效益。二是要加大各級政府農業管理機構的設置和職能定位的改革力度,從創造"產業化"農業和"經營"農業的良好環境出發,切實轉變工作思路,為農業產業化發展保駕護航。三是要重視農業產業化經營人才培養。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農業生產產品化的觀念使農業商業化經營未能獲得全社會認同,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奇缺。因此,要十分注重發現、培養農業經營人才,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積極引導具有市場開拓能力人才投身農業產業化經營。
二、關于農業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沒有土地規模經營,就沒有高效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這是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樸素而寶貴的經驗。農業產業化作為我國農業市場取向改革的繼續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場關系。作為生產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場建設尤其為首,因此,必須加快培育農村土地市場,實現農地流轉的市場化。目前我國土地經營大都停留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分包"這一層次上,土地經營規模狹小,地塊零散,調整頻繁,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沒有形成,極大地阻滯了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個體農民無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進行農業技術改造,集體組織的弱化難于將分散的勞動集中起來,削弱了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后勁。這種分散經營的結果還會引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時也無法滿足"大農業"所要求實行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的條件。筆者認為:制訂相關并實施有關政策,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通過土地入股的方式實現分散的土地使用權再次集中,把土地資源的配置問題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問題結合起來,促進農業土地資源向優勢產業和優勢龍頭企業轉移是當務之急,是我國解決農業產業化經營所面臨問題的關鍵性工作。
前提下,平均分包形成的土地使用格局已不能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大市場的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地的稀缺性進一步提高,土地經營格局的相對凝固化使想多耕地的人不能多耕,不想耕地的人又不能不耕;耕地的人不愿增加對土地的投入,不想耕地的人又不愿放棄所承包的土地。這樣就不利于土地向農業龍頭企業集中,不利于土地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也不利于農業勞動力進一步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平均分包土地只能解決農民基本生活條件問題,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來說存在明顯缺陷:(一)、農業粗放經營,規模過小。(二)、出現農戶兼業或棄耕現象,土地丟荒,降低土地效率。(三)、國家集體因發展和建設需要征用農村土地十分困難,不利于農村城市化規劃與發展,妨礙農村小城鎮建設。(四)、土地開發和流轉過程中經濟利益分配不公。(五)、因征地完全失去土地的農民的生活難以保障。為此,把解決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承包權問題作為突破口,改"均田制"為"投包制",實現土地經營從"公平"到"效率"的飛躍,是新時期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結點"。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的基本設想是:在不改變原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將土地折價入股,農戶土地經營權轉換為土地收益權,土地經營從實物形態轉換為價值形態,使土地收益和分配股份化,從而保證了農民承包土地的收益。,通過股份合作社(村、鎮集體經濟實體、農業公司)土地所有權的入股,把所有權同處分權分離開來,集體的土地所有權不變,土地處分權在股份合作社里,收益權在農戶手中,實現土地"三權"分離,這樣使土地可以在股份合作社或更大的范圍內集中、流動和合理規劃使用,實現更大規模,更高起點上配置土地資源。農業也就能夠由粗放經營走向集約經營,由小生產轉向大市場。
目前,我國正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三高"農業,逐步形成開發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農業商品基地,對增加土地效益,實現農業專業化生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農業基地化、專業化生產并非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終結,它僅僅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前端,是初級階段。從土地使用權結構上來看,"基地化"生產,是以農戶分散生產為特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了大量的農戶進行同一品種、類型的農業產品生產。這種以分散農戶做主體的生產模式,必然不能適應靈活地變換農產品種的生產。由于分散經營的模式自身存在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的缺陷,農戶的利益只能命系于目前單一市場功能的"龍頭企業",而這種帶有明顯"中介"性質的組織和農戶之間并未能達成"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共識,脆弱的信用關系常常因為市場價格變化的不利影響而相互毀約,使處于相對弱勢的農戶利益得不到保障。
和我國中西部地區相比,廣東順德、南海、東莞等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度要高一個層次。這里"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較好"、"農業科技投入較大"、"農村信息網建設較快"等。但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他們敢于大膽革除不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舊的土地管理體制,建立了加速土地使用權有償流轉的機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順德、南海在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建設中走在全國的最前頭,早在1993年便開始了以土地使用權為中心的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這項改革在保證集體對土地的所有權的前提下,改變土地分散經營的格局,從整體上對土地資源進行綜合規劃和利用,促進土地的合理流轉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并通過向村民配置股權,把土地承包經營權轉換為土地收益權,進一步明確了農民在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地位,明確了產權關系和利益分配關系,保障了村民承包經營土地的收益權。目前他們在進行"固化資產"改革,就是將村里集體資產、土地量化成為若干股,其中20%為集體股,80%為個人股。集體股所得紅利用于村里公益事業各項集體福利,個人股按聯產承包責任制或現在可以入股的人數平均分配,股份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流通、轉讓。土地管理權歸村、鎮股份合作社,股份持有人有投包土地使用權的優先權……。他們改革的成功之處在于:(一)、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重組。由于農戶土地經營權由分散承包向投標集中招包方式轉變,承包期內農田基本建設投入有了保障,大規模利用土地成為可能,建設農田"園林化、布局區域化、作業機械化、農藝規范化、經營規模化、服務社會化、管理科學化"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便有了條件。(二)、由土地資源的重組引發勞動力資源重組。因為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保障了農民對土地的收益權,使土地的承包權與經營權從原來不可分割關系轉變為可分離關系,為部分有資金有門路的農民放棄對土地的"依戀"提供了條件。他們從被"束縛"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一心一意從事第二、三產業,加快了農村過剩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實現了勞動力資源的優化組合。(三)、一部分有技術專長的農民(當地農民、外地農民和外商等)通過投標獲得了發展規模農業和"三高"農業所需的"大土地",使"龍頭企業"的成長、發育有了根基。因為建立在土地規模經營基礎上的龍頭企業(即擁有自有土地使用權、擁有自有生產基地的大型農業經營者)才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力軍,一句話,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最終需要"大農場"的建設來奠基。(四)、實行土地"三權分離",改變了原來因人均分包土地,使土地難于集中規劃和合理利用的狀況,為土地集中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創造了條件,加快了農村城市化進程。
目前,我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基本上沒有形成,從全國范圍來看,土地在農戶之間的調整大都采用行政方式為主。土地作為農業生產中不可替代的生產要素,如果不能實現流轉的市場化,那么農業產業化經營必定是殘缺不全的。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農村土地市場化問題的研究,發揮政府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在充分照顧我國農民各方面利益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農業土地使用權流轉政策,用市場化的理念實現土地資源向大型龍頭企業、農業公司集中,進而實現農業土地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三、關于龍頭企業培育與建設
培育經濟實力較強、具有健全銷售渠道和較強農產品深加工能力,與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的農業龍頭企業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中,龍頭企業擔負著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引導和組織基地化生產與農戶經營的重任,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力量。
"公司十農戶"的經營模式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按照"一體化"農業的要求,全面重新配置資源,形成一大批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裝備水平高、經濟實力雄厚、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團,使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中占有相當份額,形成農業主導產業和產業開發體系,使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在農業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較大提高,帶動更多的農戶和生產基地,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目前,在未能形成大規模、集約化農業生產的情況下,把龍頭加工、流通企業建設好不惜為明智之舉。農戶可根據加工企業對農副產品原料的需求狀況來調整自己的種養結構,將自己的生產進程變成產業鏈上的一個有機環節。這樣,通過龍頭企業的組織與帶動,使眾多的分散經營的小農戶逐步走向專業化生產,從而在一定的經濟區域內形成了規模化經營。大力發展加工型龍頭企業,使更多的農產品在深加工中成倍增值,改變我國農產品加工能力不足,包裝落后,銷售渠道不暢狀況具有積極意義。據了解,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大都在農業產值的三倍以上,而我國還不到80%。發達國家農產品的加工程度-般都在9O%以上,我國只有2O%一3O%。因此,必須把培育龍頭加工企業作為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工作來抓。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國農業生產應選擇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方向,構建擁有自有農業生產基地的"大農場"才是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的根本出路。目前,由于我國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弱,普遍存在組織程度低,產品流通渠道不暢等問題。尤其是企業與農戶各個環節的聯結上沒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穩定機制,影響了農戶追求產業化規模經營發展的動力。因此,政府農業工作機構如何轉變職能,創造條件,加快龍頭企業尤其是具備市場開拓能力的大型企業建設和規范顯得特別重要。
目前,我國沿海地區外商投資經營的農業開發企業正發揮著重要的帶動和龍頭作用,這也是我國龍頭企業建設的重要力量。我國政府應充分認識并制訂實施優惠政策,大力引進國際先進農業企業管理人才和吸收先進管理技術。學習外商興辦農業企業的管理經驗,積極推行農業企業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商資汛靈活、渠道暢通的優勢,,拓寬銷售渠道,拓展國內外市場,解決農民"賣難"問題。同時要突破引進外資只興辦工商實業的傳統觀念,大力倡導引進外商興辦農業。
培育龍頭企業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真正將農業產業化模式與市場機制結合起來,我國政府農業工作重心應放在支持、引導、協調、規范和服務上。實施政策的著力點應放在為農業發展提供諸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技術服務,金融、信息服務等"公共產品"上。特別應避免培育龍頭企業時政府農業機構具體介入,因為那樣做將違背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要做到"四自主"的最基本原則。各級政府應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機制的誘導才是企業真正成長、壯大之道。出臺引導、扶持政策為的是鼓勵農業生產的組織創新和技術創新,使之不斷提高和改善農業經濟效益,而不是因政策的實施或因政府的硬性捏合,象設立政府工作機關那樣"人為造就"龍頭企業,最終造成農業"龍頭企業"的建設和培育對政府的嚴重依賴,削弱農業的組織創新能力,并讓政府財政背上包袱。
四、關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然涉及到土地使用結構調整和農產品結構調整。這是農產品市場狀況發生變化的結果。目前,我國農業經濟所面臨的市場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表現為農產品的供需狀況已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急劇轉變。從市場需求的變化來看,在解決了溫飽和進入了小康階段后,在食品需求當中,增長最快的不是作為原料的初級農產品,而是經過多次加工具有較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消費者的食品支出中歸初級農產品生產者的份額日益下降。相反,對肉、禽、蛋、魚和蔬菜、瓜果類副食品的需求明顯增加。市場需求的變化方向已通過市場價格機制明確指示農戶縮減或淘汰目前已不受歡迎的傳統作物和品種,特別是質量低劣的品種,而開發和擴大具有市場潛力的新興作物或新產品種植成為農業企業家能否在農產品市場中獲利的關鍵。另一方面,農業生產成本發生也發生了變化,農業勞動力機會成本的上升,誘發農業工資的攀升,隨著耕作方式的改變,種植業更多地依賴化肥、農藥和農膜等現代物質的投入,由于這些投入品的價格不斷上升,使種植業在農業產業結構中處在最不利的地位,糧食作物中的一些傳統品種,盡管受到強有力的行政干預,種植面積仍然大幅度減少,農戶們只好被動地應付那種"用最好的土地來生產最不值錢的東西"的政策。與此同時,新的、比較優勢產生,使一大批新興品種和優質品種的開發和引進,農產品結構正在廣大農村發生深刻變化,再考慮到"入世"將帶來農產品市場的整體開放,有理由認為,這種市場格局的深刻變化將導致全國性農業基本矛盾的尖銳化。調整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正好是這一市場格局變化內在要求。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歸根結底是實現在新的市場格局中的農業效益和體現農業結構變化中的比較優勢。所以,從制定政策的思路上考慮,為保持農業生產的持續增長,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就必須把發展效益農業作為農業生產產業化經營的一項基本政策來實施。因為效益農業的實質是農民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農業,因而必然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農業生產產業化的變革充分顯示了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顯示了效益農業與農業現代化的高度一致性,這啟示著我們必須為農業的政策環境的進一步改善作出努力。因此,各級政府要從提高我國農業整體效益的要求出發,制訂切合實際的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勵農戶對農業結構作深刻的調整。我國目前調整農業結構最大的困難是在對用地結構的調整政策的理解和運用上,系列農業政策中對區域性糧食自給或基本自給目標的追求造成我國農業產出結構調整的范圍和靈活性受到限制。如何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政策適應當前農村市場經濟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重大課題。
主要參考文獻
循環經濟理論是有一定理論基礎的,基本上包含了可持續發展理論、生態經濟學理論以及環境容量理論三個方面的理論基礎。根據可持續發展理論,自然資源和環境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要努力使得社會、經濟、生態三者之間和諧共處,確保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的良性循環。根據生態經濟學理論,人類經濟活動都應該與自然生態之間保持一種有機的協調與統一關系,從而使得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間成為一個整體,達到生態經濟的最優目標。根據環境容量理論,人類經濟社會發展應該要在自然環境承載容量以內,從而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環境自我修復功能。
(二)基本特征
循環經濟的主要構成要素是人、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等,它追求資源環境的不斷改善,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與社會的不斷進步。因此,它包含了經濟特征、生態特征和社會特征。就經濟特征而言,循環經濟主要是要實現生產和消費的雙重循環。生產方面,循環經濟要求減量化與清潔化。消費方面,循環經濟要求持久消費和集約消費。就生態特征而言,循環經濟要求對資源環境實行全過程控制,要讓生態條件改善成為經濟發展的前提與基礎,也成為社會進步的根本性標志。就社會特征而言,循環經濟的根本性目的就是要實現經濟發展、生態改善以及社會進步三者間的渦合式發展,從而實現人自身的發展。
二、我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剖析
(一)生態農業產業化概念
所謂生態農業產業化就是指以生態化作為前提條件,以市場作為主導方向,充分發揮出農業地區生態、區位、產品的比較優勢,構建一個多元化的農業產業體系,使得農業生產、加工與銷售成為一條龍服務,從而實現生態的良性循環,并進而提升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種生態農業的產品應該是優質、安全、無公害的產品,努力實現農業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高效、協調、統一。事實上,生態農業產業化是把農業產業化和生態農業發展的各自優勢結合起來的一種農業發展模式,其精華就在于把生態學原理很好的利用起來,從而不僅帶動農業向更廣、更深層次發展,還可以使得農業產業化發展符合市場規律的前提下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中的問題
1、相關政策法律體系不完善。我國生態農業的概念引入較晚,其試點應用更是滯后,直到現在還沒有發展到全面推廣和實施的階段。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相關政策體系還不夠完善,并沒有一套建立在國家層面上的完整的生態農業產業化政策體系。此外,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也沒有從國家層面上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僅僅有一些并不是專門針對生態農業發展的法律法規,其中提及或涉及生態農業而已,有時政策和法規還會出現內容不一致的尷尬局面,從而導致了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面臨著難以推進的矛盾。另外,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標準也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制度進行約定,還有些制度與原則已經落后了,影響了生態農業產業化的正常發展。
2、農業科學技術水平不發達。我國農業發展中的技術開發與推廣體系仍然較為滯后,科學技術水平還非常有限。具體表現在:農產品深加工技術落后,生態農業技術開發創新體系不完善,技術轉化推廣體系尚未建立。因此,我國當前的農產品中的有機產品和綠色產品仍然占據著少數,很多農產品只是經過初級加工就進入市場,缺乏深加工技術,從而無法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這又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使得生態農業發展陷入了惡性循環。此外,生態農業產業化中的技術開發創新體系還不夠健全,沒有有效的具體的優化組合和創新,無法滿足生態農業產業化的發展需求。加之,農業技術推廣還缺乏有效的服務體系,從而使得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
3、農民群體整體性素質偏低。我國廣大的農民群體是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要推動者與實施者,但是,他們的整體素質偏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沒有較強的市場競爭意識,往往會受到短期利益的驅使而片面追求農業經濟效益。具體來說,我國當前的農民群體仍然屬于小農經濟的主要經營者,他們對于市場競爭的意識還不夠強,不了解市場需求,盲目性與趨同性生產較為明顯。農民并沒有從市場角度來形成完整、科學的營銷機制,也不會讓產品變得更為特色與多元化,很難分散經營風險。此外,農民更多的重視收入增加,并沒有考慮農業發展的長期效益,從而容易造成農業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惡化,從而不利于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
三、循環經濟視角下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路徑
(一)大力發揮出政府宏觀調控作用,加強相關政策法律法規建設
作為我國三大產業之一的農業,其本質上仍然屬于公益性產業,具有較強的外部經濟性。因此,我們應該大力發揮出政府部門的宏觀政策引導作用,不斷完善各項政策法律法規建設,為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與法律法規指導。具體來說,政府應該認真研究并制定出適合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扶持性、引導性政策,提供它們優惠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還要給予一定的激勵機制,修改并制定適合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控制性、協調性政策,還要針對它制定并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讓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有一個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與法律體系,從而為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提供一個堅實的政策支持與法律保障。
(二)加大政府投資力度,促進農業科學技術創新
政府應該加大對于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投資力度,尤其是加大對于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的投資力度。這就需要政府提供大量資金讓更多的人投入到農業基礎理論研究當中去,或者借助于高校和科研機構來建立相關的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學研技術創新聯盟等農業科技創新平臺,還可以組建一個融科研、試制、生產為一體的研發機構,使得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有較好的基礎理論作為支撐,還要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技創新平臺,有選擇的借鑒或引進國外先進的農業生產和加工技術、設備或工藝,從而為農民提供高科技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培育出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三)以市場為主導推動農業生態化與產業化升級
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必然離不開市場化的發展道路,否則,生態農業的高經濟效益就無法體現出來。因此,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必須以市場為主導方向,確立生態農業中的主導性產業,大力扶植生態農業中的龍頭企業或重點企業,努力構建一個農工貿一體化、種產銷一條龍的生態農業產業化模式,讓農民能夠及時準確的獲取市場信息,引導農民樹立市場營銷觀,推動生態農業的產業化發展進程。當然,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中以市場為主導,還會促使農民努力發展健康食品,主要是發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生態食品等,還要讓生產各個環節都是環保、健康和無公害的。此外,我們還應該大力宣傳健康食品,結合農村區域優勢,推動農產品品牌建設,從而實現生態農業的產業化轉型和升級。
(四)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構建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
生態農業產業化發展過程中,還應該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強化農民的生態環保意識,全方位地發展生態產業,要避免盲目跟風,而是應該科學選擇主導產業,優化生態農業模式。而這些都應該以農村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作為基礎。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對于農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發展農業的同時,增加農民收入,努力構建一個集農業信息、技術、金融、物資、人才、中介服務體系等于一體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讓農業生產經營實現集約化模式,使得農業向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轉變,讓農民在完備的基礎設施條件下,以及完善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保障下,提高農業經營的整體效益,促進農業綜合競爭力的提升,實現農業的可持續與跨越式發展。
1.1 思想認識不到位,不重視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有些人沒有從本質上去認識這一新生事物,導致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難,農民不接受。在操作上缺乏具體的規劃和必要的協調,使農業產業化處于自流的狀態。
1.2 不少主導產業缺乏長遠發展能力,規模較大、競爭力強的支柱性的主導產業較少
部分地區由于信息滯后,或沒有結合自身實際、從自身優勢出發,在確立主導產業中存在趨同性,缺乏特色,不能發揮在農業結構調整中的主導作用。大部分企業經營規模小,缺乏抵御市場風險和自然風險的能力,在農產品精加工、包裝、營銷、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術支撐。
2 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對策
2.1 加強協調,選準主導產業,建立規模基地
通過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可以有效地帶動農民大規模生產。在發展基地時,一是要堅持因地制宜,尊重農民意愿,正確引導,合理配置和利用資源,培育適合本鄉鎮、本村的,有市場潛力和開發價值的產業;二是要發展名、特、優、稀等項目,做到人無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優;三是要做到推進技術創新和品種改良,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現有農業的科技含量和生產能力;四是要做到長期、穩定發展,主導產業一經確定,不要輕易變動,使主導產業逐漸形成規模化、區域化發展格局。
2.2 著力培育以農產品加工、流通為主的龍頭企業
加強加工、流通企業的發展,應圍繞主導產業,按照起點高、輻射力強、市場潛力大的原則,建立一批具有開拓市場、引導生產、深化加工、強化服務的骨干企業。在發展這些龍頭企業時,一是政府一定要加強引導和協調,使企業與農民、基地真正形成“公司+基地+農民”的生產模式,做到優勢互補、實現“雙贏”;二是要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投入,制定扶持龍頭企業的優惠政策,確保企業正常運行,不半途而廢,不損害農民利益;三是擴大農業的對外開放,重點引進農產品深加工項目,提高農產品加工的質量和檔次,積極引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綜合項目,帶動產業化上規模、上檔次、上效益。
2.3 健立健全農業產業化發展風險保障機制
一是完善企業與農民的風險保障行為,規范兩者的生產、經營行為;二是實行商業化風險運作,讓保險公司等中介組織介入農業產業化發展,采取個體投保或股份合作等辦法,減輕政府壓力,增大風險理賠保障,維護投保者利益,提高農戶和企業生產積極性;三是成立風險保障領導機構,在政府部門的領導下,讓風險雙方共同參與,確保風險保障機制得以公正、客觀地執行。
2.4 促進土地合理流轉,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2、鼓勵農業企業自建農產品生產基地和組建專業合作組織。對農業企業和合作組織當年新建農產品生產基地經市立項并驗收合格的獎3000元;運作規范,效益明顯且被評為市級優秀專業合作組織的獎5000元;新組建的符合條件并經上級批準的專業合作組織每家獎勵1000元。
3、鼓勵企業上臺階、上規模。對當年新進入上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每家獎5000元,紹興市級每家獎勵10000元(憑授牌證及文件);銷售上臺階參照工業企業獎勵。
二、設施農業
鼓勵農戶發展設施栽培。當年新建設的鋼管大棚連片面積1畝以上,達標準(按鎮示范園區的建設標準)的每畝獎1000元,不達標的酌情扣獎。
三、外向型農業
1、注冊在本鎮的農業企業當年引進鎮外企業主(工商業主)投資或入股資金100萬元以上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下的,獎企業業主2000元,500萬元以上1000萬元(含1000萬元)以下的,獎企業業主5000元,1000萬元以上的,獎企業業主10000元。(提供身份證復印件、銀行到帳票據、投資入股合同,時間半年以上)
2、鼓勵農業企業(含合作組織)引進外資。對引進農業外資項目,按實到外資(實到外資以外經貿局統計為準),每1萬美元給予企業500元人民幣的獎勵。(提供企業法人身份證及外資匯款憑證)
3、農業企業(含合作組織)積極參與上虞市級以上的農產品經銷展示活動,凡獲得紹興市級獎項的每只獎1000元,凡獲得省級獎項的每只獎勵2000元,獲得國家級獎項的每只獎勵5000元。(憑獲獎證書,認定文件)
4、鼓勵農民向外拓展種植土地。凡在鎮外當年新承包土地種植面積達到500畝以上的大戶,獎勵1000元。(憑承包合同及交款發票)
四、品牌農業
農業產業化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是農業體制的創新和生產經營方式的變革,是在鞏固的基礎上,把小生產變為大生產,實現農業規模化、集約化、企業化經營的有效途徑,也是農村穩定,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有力措施;扶持、引導擴大農民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走農業產化之路,是當前農村工作重中之重。
一、關于農業產業化經營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以國內外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資源開發為基礎,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的主導產業、主導產品,按照產、供、銷,種、養、加,貿、工、農,農、科、教一體化經營的原則,把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各個環節結成統一的利益共同體。在實現形式上表現為生產的專業化,布局的區域化,服務的社會化,管理的企業化。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本質特征是:以市場機制組織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使三者之間由原來的單純買賣關系變為以利益為紐帶,以契約的方式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促進農業發展的新機制,實現利益一體化。
從制訂戰略性政策的角度來認識"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本內涵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推進農業運行的全過程,其中除農業產品市場化外,特別重要的是作為農業生產資料的土地和技術的市場化;二是推進農業運行的高度化。一方面是將傳統的低級產業一一糧食種植業降低比重,通過發展其它種植業,用農業結構調整的方式,促進農業高度化發展;另一方面是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使農業向第二產業延伸提高其附加值,再則是提高農業生產的技術含量和水平,使大工業技術和"實驗室"技術能普遍而有效地運用于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三是實現農業運行的有序化,不但使農業生產各部門要有組織性地進行局部的分工與協作,而且還要實現全社會范圍內農業資源的有序和有效配置。
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農業從傳統的產品生產演進到商品生產,農業商品化、市場化經營明顯區別于計劃經濟時期的產品農業。基于這一認識上的轉變,將為政府制定和實施農業政策注入新的內容。如何實現農業增產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實現農民增收才是我們工作的中心。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環境下,農產品市場已經實現了"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轉變,農產品短缺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過去一提到農業往往意味著農業生產以產出為首要目標,現在所說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首先必須認識"經營"農業的真實含義,即搞農業生產要與賺錢掛鉤;農業不再是過去的"從田頭到地頭"只求產出不求收益的統購統銷的模式,而是要使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后諸環節一直延伸到"餐桌",讓農業經營者利用市場機制獲得和投資其它產業-樣的平均利潤。農業不僅包括傳統的種植業,也涵蓋畜牧和水產養殖業的向產前和產后的延伸。在產業化經營農業的觀念下,過去單個的某一種農產品都形成了一個產業鏈或產業體系,整個農業將呈現為眾多的各具特色的"鏈條型經濟"格局。積極探索種、養、加相結合,農、工、商綜合經營,貿、工、農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的產業化經營方式,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從根本上提升農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竟爭力,實現農業的深度和廣度發展,是制訂和實施農業產業政策基本點。
"經營"農業還體現人們對農業的需求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人們在對農業產品的質量和多樣化提出新要求的同時,也要求農業功能的多元化,出現了"生態環保農業","旅游觀光和休閑農業"等新的內容,這就要求農業生產者要實現質的飛躍,不僅要懂得農業生產的"田間管理"而且還要懂得農業的經營管理,要樹立競爭意識和品牌經營意識,講究市場營銷策略,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要借用工商企業管理的理念,用工商企業的經營之道去經營農業生產,推進農業的企業化建設。
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另一種含義是對農業再生產過程的整合,它包括相關各經濟利益主體的明確分工和利益的合理分享,這是"利益共同體"的內在要求,最終能使各相關的利益主體都得到保障的同時實現降低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市場成本。目前,農業產業經營實現形式是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實行基地化,集約化生產,這種模式是由具體的農產品生產引發和拓展而成的。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基本上屬于這個層次,雖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績,但仍屬于起步階段。"公司十農戶","訂單農業"多受制于市場開發不力,流通渠道不暢及信用關系脆弱等因素的影響,農民時有增產不增收的現象,靠"田頭擺賣",小商小販式地"慘淡經營"。因此,尋找農戶小規模經營與社會化大市場對接的有效途徑,通過生產要素的合理流轉和配置及在產業鏈上的分工與合作,將各經濟主體的利益有機地結合起來,轉化市場風險,提高農戶的組織化程度,應成為我國政府農業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農業產業化經營呼喚政府職能的轉變,因而對政府指導和管理農業提出了新的要求,政府在農業產業化經營條件下主要是通過相關政府和法律為各參與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從制訂政策的角度來把握,一是要發揮農民主體精神和首創精神,遵重農民意志,不搞硬性搭配,不搞一刀切,實行自愿、自覺的原則,以典型示范引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農民調整生產要素結構和產品結構,提高農業效益。二是要加大各級政府農業管理機構的設置和職能定位的改革力度,從創造"產業化"農業和"經營"農業的良好環境出發,切實轉變工作思路,為農業產業化發展保駕護航。三是要重視農業產業化經營人才培養。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農業生產產品化的觀念使農業商業化經營未能獲得全社會認同,農業經營管理人才奇缺。因此,要十分注重發現、培養農業經營人才,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積極引導具有市場開拓能力人才投身農業產業化經營。
二、關于農業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
沒有土地規模經營,就沒有高效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這是國內外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樸素而寶貴的經驗。農業產業化作為我國農業市場取向改革的繼續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場關系。作為生產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場建設尤其為首,因此,必須加快培育農村土地市場,實現農地流轉的市場化。目前我國土地經營大都停留在聯產承包責任制基礎上的"分包"這一層次上,土地經營規模狹小,地塊零散,調整頻繁,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沒有形成,極大地阻滯了生產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個體農民無力改善農業基礎設施和進行農業技術改造,集體組織的弱化難于將分散的勞動集中起來,削弱了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的后勁。這種分散經營的結果還會引致土地低效率利用,同時也無法滿足"大農業"所要求實行機械化,規模化生產的條件。筆者認為:制訂相關并實施有關政策,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通過土地入股的方式實現分散的土地使用權再次集中,把土地資源的配置問題與農業產業化經營問題結合起來,促進農業土地資源向優勢產業和優勢龍頭企業轉移是當務之急,是我國解決農業產業化經營所面臨問題的關鍵性工作。
前提下,平均分包形成的土地使用格局已不能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大市場的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土地的稀缺性進一步提高,土地經營格局的相對凝固化使想多耕地的人不能多耕,不想耕地的人又不能不耕;耕地的人不愿增加對土地的投入,不想耕地的人又不愿放棄所承包的土地。這樣就不利于土地向農業龍頭企業集中,不利于土地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也不利于農業勞動力進一步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平均分包土地只能解決農民基本生活條件問題,對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來說存在明顯缺陷:(一)、農業粗放經營,規模過小。(二)、出現農戶兼業或棄耕現象,土地丟荒,降低土地效率。(三)、國家集體因發展和建設需要征用農村土地十分困難,不利于農村城市化規劃與發展,妨礙農村小城鎮建設。(四)、土地開發和流轉過程中經濟利益分配不公。(五)、因征地完全失去土地的農民的生活難以保障。為此,把解決土地的所有權、使用權、承包權問題作為突破口,改"均田制"為"投包制",實現土地經營從"公平"到"效率"的飛躍,是新時期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結點"。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的基本設想是:在不改變原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將土地折價入股,農戶土地經營權轉換為土地收益權,土地經營從實物形態轉換為價值形態,使土地收益和分配股份化,從而保證了農民承包土地的收益。,通過股份合作社(村、鎮集體經濟實體、農業公司)土地所有權的入股,把所有權同處分權分離開來,集體的土地所有權不變,土地處分權在股份合作社里,收益權在農戶手中,實現土地"三權"分離,這樣使土地可以在股份合作社或更大的范圍內集中、流動和合理規劃使用,實現更大規模,更高起點上配置土地資源。農業也就能夠由粗放經營走向集約經營,由小生產轉向大市場。
目前,我國正積極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大力發展"三高"農業,逐步形成開發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農業商品基地,對增加土地效益,實現農業專業化生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農業基地化、專業化生產并非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終結,它僅僅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前端,是初級階段。從土地使用權結構上來看,"基地化"生產,是以農戶分散生產為特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集中了大量的農戶進行同一品種、類型的農業產品生產。這種以分散農戶做主體的生產模式,必然不能適應靈活地變換農產品種的生產。由于分散經營的模式自身存在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的缺陷,農戶的利益只能命系于目前單一市場功能的"龍頭企業",而這種帶有明顯"中介"性質的組織和農戶之間并未能達成"共擔風險,共享收益"的共識,脆弱的信用關系常常因為市場價格變化的不利影響而相互毀約,使處于相對弱勢的農戶利益得不到保障。
和我國中西部地區相比,廣東順德、南海、東莞等農業產業化發展程度要高一個層次。這里"農田基礎設施的建設較好"、"農業科技投入較大"、"農村信息網建設較快"等。但筆者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在于他們敢于大膽革除不適應農村經濟發展的舊的土地管理體制,建立了加速土地使用權有償流轉的機制,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順德、南海在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建設中走在全國的最前頭,早在1993年便開始了以土地使用權為中心的農村股份合作制改革。這項改革在保證集體對土地的所有權的前提下,改變土地分散經營的格局,從整體上對土地資源進行綜合規劃和利用,促進土地的合理流轉和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并通過向村民配置股權,把土地承包經營權轉換為土地收益權,進一步明確了農民在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地位,明確了產權關系和利益分配關系,保障了村民承包經營土地的收益權。目前他們在進行"固化資產"改革,就是將村里集體資產、土地量化成為若干股,其中20%為集體股,80%為個人股。集體股所得紅利用于村里公益事業各項集體福利,個人股按聯產承包責任制或現在可以入股的人數平均分配,股份可以在一定的范圍內流通、轉讓。土地管理權歸村、鎮股份合作社,股份持有人有投包土地使用權的優先權……。他們改革的成功之處在于:(一)、實現了土地資源的重組。由于農戶土地經營權由分散承包向投標集中招包方式轉變,承包期內農田基本建設投入有了保障,大規模利用土地成為可能,建設農田"園林化、布局區域化、作業機械化、農藝規范化、經營規模化、服務社會化、管理科學化"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便有了條件。(二)、由土地資源的重組引發勞動力資源重組。因為推行股份合作制后,保障了農民對土地的收益權,使土地的承包權與經營權從原來不可分割關系轉變為可分離關系,為部分有資金有門路的農民放棄對土地的"依戀"提供了條件。他們從被"束縛"的狀態中解放出來,一心一意從事第二、三產業,加快了農村過剩勞動力轉移的速度,實現了勞動力資源的優化組合。(三)、一部分有技術專長的農民(當地農民、外地農民和外商等)通過投標獲得了發展規模農業和"三高"農業所需的"大土地",使"龍頭企業"的成長、發育有了根基。因為建立在土地規模經營基礎上的龍頭企業(即擁有自有土地使用權、擁有自有生產基地的大型農業經營者)才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力軍,一句話,農業產業化的發展最終需要"大農場"的建設來奠基。(四)、實行土地"三權分離",改變了原來因人均分包土地,使土地難于集中規劃和合理利用的狀況,為土地集中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管理創造了條件,加快了農村城市化進程。
目前,我國農村土地使用權流轉機制基本上沒有形成,從全國范圍來看,土地在農戶之間的調整大都采用行政方式為主。土地作為農業生產中不可替代的生產要素,如果不能實現流轉的市場化,那么農業產業化經營必定是殘缺不全的。因此,必須高度重視農村土地市場化問題的研究,發揮政府在農業產業化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在充分照顧我國農民各方面利益的基礎上,制定和實施農業土地使用權流轉政策,用市場化的理念實現土地資源向大型龍頭企業、農業公司集中,進而實現農業土地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三、關于龍頭企業培育與建設
培育經濟實力較強、具有健全銷售渠道和較強農產品深加工能力,與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的農業龍頭企業是實現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中,龍頭企業擔負著開拓市場、技術創新、引導和組織基地化生產與農戶經營的重任,是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戰略調整的重要力量。
"公司十農戶"的經營模式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初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中,按照"一體化"農業的要求,全面重新配置資源,形成一大批產業關聯度大、技術裝備水平高、經濟實力雄厚、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和企業集團,使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中占有相當份額,形成農業主導產業和產業開發體系,使農產品加工業增加值在農業增加值中的比重有較大提高,帶動更多的農戶和生產基地,促進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目前,在未能形成大規模、集約化農業生產的情況下,把龍頭加工、流通企業建設好不惜為明智之舉。農戶可根據加工企業對農副產品原料的需求狀況來調整自己的種養結構,將自己的生產進程變成產業鏈上的一個有機環節。這樣,通過龍頭企業的組織與帶動,使眾多的分散經營的小農戶逐步走向專業化生產,從而在一定的經濟區域內形成了規模化經營。大力發展加工型龍頭企業,使更多的農產品在深加工中成倍增值,改變我國農產品加工能力不足,包裝落后,銷售渠道不暢狀況具有積極意義。據了解,發達國家的農產品加工業產值大都在農業產值的三倍以上,而我國還不到80%。發達國家農產品的加工程度-般都在90%以上,我國只有20%一30%。因此,必須把培育龍頭加工企業作為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工作來抓。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我國農業生產應選擇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方向,構建擁有自有農業生產基地的"大農場"才是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程度的根本出路。目前,由于我國龍頭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帶動力弱,普遍存在組織程度低,產品流通渠道不暢等問題。尤其是企業與農戶各個環節的聯結上沒有建立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穩定機制,影響了農戶追求產業化規模經營發展的動力。因此,政府農業工作機構如何轉變職能,創造條件,加快龍頭企業尤其是具備市場開拓能力的大型企業建設和規范顯得特別重要。:
目前,我國沿海地區外商投資經營的農業開發企業正發揮著重要的帶動和龍頭作用,這也是我國龍頭企業建設的重要力量。我國政府應充分認識并制訂實施優惠政策,大力引進國際先進農業企業管理人才和吸收先進管理技術。學習外商興辦農業企業的管理經驗,積極推行農業企業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外商資汛靈活、渠道暢通的優勢,,拓寬銷售渠道,拓展國內外市場,解決農民"賣難"問題。同時要突破引進外資只興辦工商實業的傳統觀念,大力倡導引進外商興辦農業。
培育龍頭企業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真正將農業產業化模式與市場機制結合起來,我國政府農業工作重心應放在支持、引導、協調、規范和服務上。實施政策的著力點應放在為農業發展提供諸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技術服務,金融、信息服務等"公共產品"上。特別應避免培育龍頭企業時政府農業機構具體介入,因為那樣做將違背市場經濟中市場主體要做到"四自主"的最基本原則。各級政府應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機制的誘導才是企業真正成長、壯大之道。出臺引導、扶持政策為的是鼓勵農業生產的組織創新和技術創新,使之不斷提高和改善農業經濟效益,而不是因政策的實施或因政府的硬性捏合,象設立政府工作機關那樣"人為造就"龍頭企業,最終造成農業"龍頭企業"的建設和培育對政府的嚴重依賴,削弱農業的組織創新能力,并讓政府財政背上包袱。
四、關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然涉及到土地使用結構調整和農產品結構調整。這是農產品市場狀況發生變化的結果。目前,我國農業經濟所面臨的市場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方面,表現為農產品的供需狀況已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急劇轉變。從市場需求的變化來看,在解決了溫飽和進入了小康階段后,在食品需求當中,增長最快的不是作為原料的初級農產品,而是經過多次加工具有較高附加值的農副產品,消費者的食品支出中歸初級農產品生產者的份額日益下降。相反,對肉、禽、蛋、魚和蔬菜、瓜果類副食品的需求明顯增加。市場需求的變化方向已通過市場價格機制明確指示農戶縮減或淘汰目前已不受歡迎的傳統作物和品種,特別是質量低劣的品種,而開發和擴大具有市場潛力的新興作物或新產品種植成為農業企業家能否在農產品市場中獲利的關鍵。另一方面,農業生產成本發生也發生了變化,農業勞動力機會成本的上升,誘發農業工資的攀升,隨著耕作方式的改變,種植業更多地依賴化肥、農藥和農膜等現代物質的投入,由于這些投入品的價格不斷上升,使種植業在農業產業結構中處在最不利的地位,糧食作物中的一些傳統品種,盡管受到強有力的行政干預,種植面積仍然大幅度減少,農戶們只好被動地應付那種"用最好的土地來生產最不值錢的東西"的政策。與此同時,新的、比較優勢產生,使一大批新興品種和優質品種的開發和引進,農產品結構正在廣大農村發生深刻變化,再考慮到"入世"將帶來農產品市場的整體開放,有理由認為,這種市場格局的深刻變化將導致全國性農業基本矛盾的尖銳化。調整農業產業和產品結構正好是這一市場格局變化內在要求。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歸根結底是實現在新的市場格局中的農業效益和體現農業結構變化中的比較優勢。所以,從制定政策的思路上考慮,為保持農業生產的持續增長,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標,就必須把發展效益農業作為農業生產產業化經營的一項基本政策來實施。因為效益農業的實質是農民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農業,因而必然是以市場為導向的農業,農業生產產業化的變革充分顯示了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顯示了效益農業與農業現代化的高度一致性,這啟示著我們必須為農業的政策環境的進一步改善作出努力。因此,各級政府要從提高我國農業整體效益的要求出發,制訂切合實際的可操作性的政策,鼓勵農戶對農業結構作深刻的調整。我國目前調整農業結構最大的困難是在對用地結構的調整政策的理解和運用上,系列農業政策中對區域性糧食自給或基本自給目標的追求造成我國農業產出結構調整的范圍和靈活性受到限制。如何使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政策適應當前農村市場經濟發展,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又一重大課題。
主要參考文獻
近年來,在麗水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各有關部門的關懷指導下,龍泉市緊緊圍繞“大力發展糧食生產,提升發展食用菌,特色發展茶果蔬”工作思路,加快“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兩大目標,按照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要求:積極營造有利于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外部環境,積極培育和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催生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走出了一條符合龍泉實際的產業化經營之路。
1發展現狀
1.1農業特色產業穩定發展
2009年,龍泉市依托本地資源優勢,引導和幫助農民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穩定糧食生產,擴大經濟作物種植規模,全市糧食、蔬菜、水果、茶葉等優勢產業發展平穩。2008年,龍泉市作為麗水市唯一一個“國家級糧食高產示范創建市”,參加全省糧食高產示范創建活動。市政府高度重視,出臺了糧食生產扶持政策,全市完成糧食播種面積1.91萬hm2,實現總產10.8萬t,全年糧食產值達1.7億元,與上年持平,占農業總產值的13.4%。其中,水稻面積1.42萬hm2,平均產量6 450 kg/hm2,總產9.18萬t。油料作物1 026.67 hm2,總產0.18萬t。糧油播種面積比上年略增,單產提升2%。訂單糧食收購價稻谷2.24~2.32元/kg,比上年增加0.28元/kg。龍泉市被評為2008年度“全省糧食生產先進市”。一是糧食。2009年,龍泉市繼續開展糧食高產示范活動,穩定糧食播種面積,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萬畝高產示范片2個,千畝高產示范方6個;推廣水稻病蟲統防統治面積200 hm2,超級稻面積6 666.67 hm2,優質稻米5 333.33 hm2;以“沃土工程”和“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為載體,建測土配方施肥競賽示范方1個,建各類地力培肥示范點5個;實施農業機械化促進工程,建糧食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1個。二是茶葉。近年來,龍泉市茶產業立足生態資源優勢,憑借名校院所的科技支持,實施特色茶戰略,以“多茶類組合”為技術創新的突破點,積極開發低海拔無公害特早名優茶和中高海拔“龍泉金觀音”特色生態茶,取得顯著成效。龍泉市現擁有鳳陽春、白天鵝2個浙江名茶,其中鳳陽春和必福品牌先后獲得浙江省著名商標和名牌產品稱號,2家茶廠獲“省示范茶廠”,3家茶廠通過QS認證。2009年,實施生態特色茶產業促進工程,以“安全、優質、品牌”為工作重點,大力推進茶樹良種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建設,積極培育10個茶葉專業示范村、10個標準化示范基地、10家標準化示范茶廠,建成萬畝特色茶基地,推動龍泉茶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三是畜牧。根據“畜牧進山,養殖上山”發展戰略,積極實施生態畜牧業培育計劃,以加快發展農牧結合模式為切入點,大力推進生態循環型畜牧業發展。全市生豬飼養量22.13萬頭,家禽飼養量114.67萬只,實現畜牧業產值1.41億元,同比增長6.82%,占農業總產值的11.1%。2009年,繼續實施生態畜牧業培育工程,新建萬頭生態畜牧小區1個,千頭規模養豬場10個,培育規模特色養殖大戶25戶,全力打造全省環境最優的生態畜牧養殖生產基地。四是水果。水果產業仍以培育和推廣市場需求大、經濟效益高的名特優品種為主,柑桔、楊梅、梨、李、柿子等仍為龍泉市的主要水果品種。2009年,通過不斷發展優勢品種水果,全市水果品種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優果工程”得到進一步推進。2009年全年水果產量4.745萬t,比上年增0.245 t,增長5.44%。五是蔬菜。蔬菜產業是“菜籃子”工程的主體,為服務城市,滿足居民消費需要,帶動農村經濟發展,2009年加大優質特色品種的開發,推廣蔬菜規模種植,努力推動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發展,蔬菜產業的區域化和規模化生產格局已基本形成。2008年全市蔬菜種植面積2.21萬hm2(含復種),蔬菜產量64.85萬t,蔬菜、大棚蔬菜和加工蔬菜為特色的產業格局。2009年,實施山地蔬菜擴面增量工程,以實施“山地蔬菜提升項目”為載體,以擴大商品蔬菜播種面積和鄉鎮覆蓋面為工作重點,建設“萬畝山地蔬菜龍南核心區”,建成商品蔬菜示范村10個,商品蔬菜標準化示范基地10個,培育蔬菜專業合作社10家,實現商品蔬菜播種面積和產值翻番,全力打造全省海拔最高的山地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
1.2日益增強龍頭企業的綜合能力,帶動龍泉市其他發展
隨著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市場拓展能力的提高,龍泉市龍頭企業生產經營收入保持穩定的增長勢頭。據統計,到2009年底,全市培育龍泉市級以上重點農業龍頭企業36家(其中:國家級1家,省級2家,麗水市級20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00家(其中:省級規范合作社2家,麗水市級規范合作社25家),入社社員5 147人,帶動農戶數42 419戶。獲省著名商標5個,全國名牌農產品稱號1個,浙江名牌農產品稱號5個。2008年實現農業總產值12.7億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3.6%;農民人均純收入5 112元,比上年同比增長16.7%,并被評為全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綜合強市。
1.3對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加以規范,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加以引導發展
龍泉市緊緊圍繞“糧食、蔬菜、水果、茶葉、畜牧、食用菌”等優勢產業,按照省、龍泉市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具體要求,堅持“民管、民辦、民受益”的指導思想,采取有力措施,進一步規范現有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同時積極引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使龍泉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得以穩步、快速、健康發展。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服務范圍涵蓋了全市多數鄉(鎮),涉及種植業、養殖業等領域,大大提高了龍泉市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促進了龍泉市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
2主要做法
2.1搭建農業產業平臺,拓展農產品基地,發展項目建設
第一,贊皇大棗的發展優勢。
自然區位優勢。贊皇縣雨量集中,有良好的光照條件,有助于大棗的規律性生產。贊皇縣培育大棗的土質是沙土,并且土地中含有大量的營養成分,有助于棗樹的成長。
地理位置優勢。贊皇縣臨近北京、天津這兩個直轄市,擁有較好的交通運輸條件,贊皇縣境內有京贊公路穿過。依靠河北省境內的多條鐵路干線,可以將棗產品運到全國各地,區位優勢明顯。
品種資源優勢。贊皇大棗是我國現有的棗品種中唯一的自然三倍體,抗蟲抗旱能力較強。2011年11月1日,贊皇大棗和核桃的種子隨著神州八號飛船飛向太空。11月21日贊皇大棗、核桃種子被取出,并送回贊皇縣進行培育。贊皇大棗的優良品種的資源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的發揮。
第二,贊皇大棗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栽培技術落后。贊皇縣的棗農缺乏相關的棗樹栽培管理技術,對現代的棗樹培育技術知之甚少。栽培技術的落后導致贊皇大棗的質量有待提高。
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贊皇縣大棗的生產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設施簡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棗的質量和產量,造成產量和質量的不穩定。同時,貯藏保鮮能力不足,贊皇大棗多為10月份上市,應市期短。如果大棗采摘后能冷藏保鮮,延長果品上市時間,與大棗的銷售旺季錯開,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棗農的收入。
產品附加值較低。目前,贊皇大棗加工仍然處于初級加工階段,僅僅是將贊皇大棗加工成為蜜棗進行銷售。蜜棗是所有深加工方式中最簡單的一種,而且是家庭作坊式完成的。因此,蜜棗的附加價值也不是特別大,同時由于是家庭作坊式加工,產品的質量沒有保證。贊皇棗農多種植用來制造蜜棗的青棗,而紅棗的種植就相對下降,種植結構的不合理阻礙了贊皇大棗產業化的進程。
生產組織化程度較低。贊皇大棗的生產方式主要是個體生產,生產和經營都比較分散。無法與大的市場環境相匹配,獲取相關的市場信息的能力有限。由于是個體經營,所以議價能力較低,無法形成規模效應。贊皇大棗產業的生產組織化程度低,不利于整個大棗產業的發展。
贊皇縣大棗生產經營的規模性龍頭企業很少,對大棗產業的牽動能力不足。使得贊皇大棗受外在影響較大,抵御風險的能力較低,大棗的品牌效應不強。
二、贊皇大棗產業的發展對策
第一,加強對棗農的技術培訓。
贊皇縣政府應該加強對棗農的技術培訓,定期邀請農業方面的專家根據生產培育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指導,并且進行管理栽培技術的講解。這為培育出優質的棗產品提供了技術支持。
第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雖然贊皇縣是國家級貧困縣,但是縣政府對于大棗產業還是有一定的重視程度的。縣政府應該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以保證大棗的生產質量。在大棗的冷藏保鮮方面,保鮮廠房的建設和相應的技術支持是不可缺少的。
第三,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大棗的生產不能僅僅限于棗果的銷售,而是要對棗果進行深加工,提高棗產品的附加價值。對于贊皇大棗而言,棗農不能僅限于開發低端的蜜棗,而要充分利用資源,對贊皇大棗進行更高層次的加工。
第四,提高規模效應。
贊皇縣政府和各個企業應該共同謀發展,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火車頭”,它的牽動力決定著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速度。贊皇縣可以采用“龍頭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使棗農的生產更加標準化和專業化。
第五,加強宣傳,建立品牌。
在贊皇縣建立相應的專業棗產品批發零售市場,充分發揮市場的功能。
對于贊皇大棗的宣傳,不僅要利用傳統的媒介進行宣傳,更要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宣傳。贊皇大棗可以通過《舌尖上的中國》等美食節目或者美食雜志以大棗的營養價值以及美好口感為宣傳點進行宣傳。
龍頭企業要開拓網絡銷售渠道,在網上建立自己的網店,線上線下同時進行銷售,雙管齊下。縣政府要支持贊皇大棗產業的發展,建立公共官網,對贊皇大棗進行宣傳。
三、結束語
2淶源縣發展農業產業化中存在的問題
2.1主導產業規模效益未形成,產業化程度低
截止2012年淶源縣農業產業化率僅為35.2%,全縣在保定區域特色農產品多,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各農業產業發展是有面積無規模,有特色無品牌,如谷子、馬鈴薯種植面積雖達0.47萬多hm2,但集中連片種植3.33hm2以上的都很少,大部分還是千家萬戶分散種植,很難形成規模,規模效益不明顯。
2.2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小,輻射帶動能力弱
近兩年,淶源縣成立的各類達400多家,但大部分很多專業合作社注冊以后,只為了享受國家對專業合作社的優惠政策,帶動作用更無從說起,僅有的昌虹、谷潤、振冀、甘霖等加工企業由于流動資金和人才缺乏、業務活動單一和服務領域狹窄,造成合作社發展規模較小,舉步維艱,示范帶動作用較弱。
2.3龍頭企業資金流動少,貸款融資困難
目前縣級龍頭企業只有10家,且大部分龍頭企業只是發展初加工,一般規模不大,流動資金較少。而農產品生產銷售周期長,資金周轉慢,農業生產風險相對較大,回報率低。因此,資金投入遠遠不能滿足農業產業化的需求,影響到了農業專業化、產業化的進程[1]。
3淶源縣發展農業產業化的對策
3.1做大做強四大農業產業片區,形成規模效益
實現規模效應是農業產業化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淶源縣按照“育龍頭、建基地、強特色、出品牌”要求,做大做強四大農業產業片區和六大有機食品基地建設,形成“縣有龍頭帶動、村有合作組織、戶有增收項目”的產業發展格局,從而合理配置農業資源,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實現規模經營,形成集約化生產格局,克服分散經營、個體競爭的弊端,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3.2擴大合作社規模,強化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