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學的認識匯總十篇

時間:2024-01-30 14:58: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人文地理學的認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關鍵詞:成人通識教育;人文地理學;體現策略

中圖分類號:G7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00X(2016)11-0074-02

一、成人通識教育的內涵

成人教育狹義上是指國家國民教育體系中的一類教育形式,與電大教育、自考教育、業余教育、函授教育并列,經考試錄取,學成后發放統一的畢業證,而廣義上的成人教育就可以理解為:學習對象為成人的教育形式,其內涵可以擴展到非國民教育體系。所謂成人通識教育就是在成人教育中的通識教育,具體來說就是成人教育中通識類知識的教育,并且此處所指的成人教育是廣義上的成人教育。國內外的學校教育中,通識教育往往作為一種常態課程內容,并有日趨增加的趨勢。目前,通識教育在我國成人教育中所占的比重雖有所增加,但過分注重專業知識培養的價值取向明顯,通識教育內容長期被認為是成人教育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且成人通識教育內容的設置也存在諸多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探討成人通識教育問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成人通識教育的必要性探討

(一)知識經濟的客觀要求

伴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知識總量呈現爆發式增長的態勢,知識更新速度也很快,學校教育背景下的個人存量知識已經很難滿足人們長時間的應用需求,接受再教育已經成為人們適應社會發展步伐的必然選擇,再教育過程中除了要進行專業化的知識培訓外,通識教育內容也應該有所體現,而且出于非就業目的的成人教育中,成人通識教育則是其教育的重要內容。比如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進步,智能手機、電腦等高新科技產品越來越多地進入到千家萬戶,而很多人缺乏甚至沒有相關知識的儲備,自主學習還存在一定困難,此類成人通識教育便能夠幫助人們擺脫困境,以適應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客觀需求。現代科技在不斷變革和加速發展的背景下,很顯然深刻影響著成人教育,給成人通識教育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動力[1]。

(二)人們主動學習的需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接受教育已經不再完全是出于謀生等功利性的目的,越來越多的人把學習作為一種自我提高的需要,這恰恰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相契合。隨著終身教育和“學習化社會”觀念愈來愈深入人心并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今天成人的學習已由原來為了學歷和文憑的提高而逐漸轉變成為了更好地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2]。成人教育往往過于注重專門化的職業訓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道德、文化及生活通識性知識的傳授,而這與人們時下的學習需要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上的偏離,恰當的成人通識教育知識能夠滿足人們在這些方面的需求。

(三)提高國民文化素質的有效途徑

建國后至今,我國國民文化素質有了顯著的提高,但國民整體的文化素質,尤其是受教育水平與發達國家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必將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提供多種途徑的教育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成人教育因其特殊的人群背景使其在提升國民文化素質的目標下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而成人通識教育無疑是成人教育中的重點內容。通過向成人傳授通識類知識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知識存量,而且還能夠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從長遠來看,起到了“授人以漁”的效果,可謂是一舉多得,事半功倍。

三、成人通識教育內容的選取原則

(一)生活相關性原則

成人社會有成人社會的特征,成人教育也是如此,和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樣,成人通識教育最基本的功用就是提高成人學員的社會生存能力,當然成人通識教育還有其他功用,在此不再贅述,但從基本功用探討成人通識教育的內容就應當具有生活相關性,因為與生活無關則意味著某種專業深度,而這與通識教育基本內涵并不相符。生活相關性知識在成人通識教育中有所體現,就減少了人們在社會實踐中摸索、甄別所花費的時間,同時,這也符合人們認知的一般心理規律,“由近及遠,由簡單到復雜”,逐步將知識引向深入。

(二)綜合性原則

所謂綜合性原則就是摒棄學科分化的偏見,從綜合視角去學習知識,這也是通識教育在世界各地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畢竟成人教育對象中的絕大多數并非學科專家,即便是學科專家其專業性教育也可以從非通識教育內容中獲取。可以說,綜合性原則既是通識教育的內在屬性,又符合成人教育的一般特點,當然是成人通識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廣泛適宜原則

廣泛適宜性原則指的是成人通識教育的內容對其教育對象應該具有普遍適用性,即不應因學習基礎差異而使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呈現較大差別,這就需要成人通識教育內容首先具有一定的基礎性,而且教學方式等也應符合這一原則,比如說成人通識教育內容應盡量避免使用專業性過強的專業術語,授課教師的教學語言要通俗易懂,并做到深入淺出,以利于學員理解和掌握。

四、人文地理學知識作為成人通識教育內容的適宜性探討

(一)人文地理學知識與人們生活聯系緊密

人文地理學也稱人生地理學,它是探討人文現象和規律的一門科學,故而與人們的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可以說人類的一切活動都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內容,這一點我們從人文地理學的主要分支學科名稱中就能夠窺知一二,人文地理學按其研究對象可以劃分為如下分支學科:人口地理學、旅游地理學、行為地理學、文化地理學、軍事地理學、聚落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同時,人文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對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因此,人文地理學知識作為成人通識教育的內容非常合適。

(二)人文地理學知識具有綜合性的特征

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的特征,人文地理學知識也有著同樣的特征。人文地理學知識綜合性的一個重要來源就是人文地理學研究對象的綜合性、整體性與復雜性,人文地理學側重于從區域的視角探尋人文地理事物、人文地理現象,而這些事物、現象內容復雜,并且彼此間或與其環境間亦同樣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過程,由此而提煉出來的知識體系當然也就遺傳了這種綜合性[3]。人文地理學知識綜合性的另一個來源就是學科交叉性,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研究理論等都涉及到諸多學科的交叉,從文理分科的角度看,人文地理學本身就是文理綜合學科,總之,人文地理學是一個復雜的學科綜合體,一個區域的內核將諸多人文、自然學科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學科間的碰撞與融合又通過人文地理規律體現出來。

(三)人文地理學知識通俗易懂,具有廣泛適宜性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知識結構明晰,人們的已有生活經驗,中小學相關領域的知識都可以作為人文地理學深入學習的先前學習基礎,人文地理學課程呈現也大多都是從直觀到抽象,對于成人通識教育學員具有廣泛適宜性。另外,人文地理學的前沿問題與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緊密相關,人們在日常工作、生活、學習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認識基礎。

五、人文地理學知識在通識教育中的體現策略

(一)廣播電視中播放人文地理學專門課程及科教紀錄片

廣播電視具有受眾廣泛,播放靈活的特點,是傳播通識類知識的有效渠道,人文地理學專門課程就可以通過廣播電視專門課程的方式加以體現。目前此類專門課程在我國電視節目中已有所體現,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隨著人們學習觀的逐漸進步,這類節目的收視率一定會越來越高,電視臺在獲取良好口碑的基礎上也能收獲不錯的經濟效益。

科教紀錄片是人文地理學知識在廣播電視中體現的另一種方式,并且在國外已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美國《國家地理》和《探索》在全球145個國家通過有線網絡等各種渠道播出,成為覆蓋全球的最有影響力的電視節目之一,中國很多電視臺也采購和播出《國家地理》和《探索》頻道的節目,但是這些節目中涉及中國的題材很少。可以說,增加人文地理學相關科教記錄片的制作,對于傳播人文地理學知識是大有裨益的。

(二)在網絡課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學相關課程

網絡已經成為信息傳播的重要渠道,各種形式的網絡課程也日益增多,在網絡課程中增加人文地理學相關課程適應了時展的步伐,也是人文地理學知識推廣的有效途徑。網絡課程形式各異,有各高等學校、初等學校的網絡精品課程,也有各大網站推出的各類免費課程,還有個人自主開辦的相關課程,甚至有些課程學習內容是通過社交通訊工具、博客等傳播和推廣的,所有這些都可以成為人文地理學相關課程的有效載體。當然,目前網絡上一些課程資源的傳播游走于法律、法規的邊緣,比如很多網絡免費數據庫采取上傳者自主上傳的方式獲取課程相關資源,然而這些資源往往未取得著作權人的授權,內容的可靠性很難甄別,這樣并不利于包括人文地理學課程在內的網絡課程的可持續供給,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總之,清潔的網絡課程資源環境更符合網絡課程學習者的利益。

(三)將人文地理學課程納入到成人學校課程中

誠如前文所述,人文地理學適宜作為成人通識教育的學習內容之一,而且鑒于目前我國絕大多數成人學校中普遍存在“重專業、輕通識”的特征,將人文地理學課程納入到成人學校課程中是必要的,在操作層面上也是可行的。成人學校教育中的人文地理學課程屬于通識課程,與一般學校地理科學相關專業課程應該有所區別,課程內容除了人文地理學經典理論的內容外,還應該增加人文地理學實踐案例,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課程中設置部分實踐課程,從而更好地激發成人學員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人文地理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成人學校的人文地理學教師也應該不斷探索和革新教學方法,增加現代化教學手段和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這一點主要是考慮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時空尺度都比較大,傳統教學手段不利于學生的充分理解[4]。

參考文獻 

[1]宋廣偉.成人高等教育中的通識教育[J].科技咨詢,2007(11):128. 

[2]潘靜.西方成人通識教育的啟示及我們的選擇[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05,7(4):12-14. 

篇(2)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周秀慧(1963-),女,漢族,山東安丘人,碩士,教授,研究方向為地理科學與區域規劃學,南京郵電大學地理與生物信息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1引言

信息化的時展是21世紀的標簽,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傳統的教學模式發生巨大的變革,大力發展網絡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將老師和學生融合在一起,共同學習,共同分享學習成果,能夠真正的將“互動式”教學方式充分地展現出來,利用當前網絡信息化的優勢,是未來教育產業的必然趨勢,網絡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豐富我們的學習環境。

2研究現狀

最早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模式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的中后期,初步階段主要是通過計算機的仿真功能、運算快速以及圖形動畫幫助老師解決一些教學方面的難題。第二個發展階段是90年代中后期時,逐步由輔助教學模式轉變為輔助學習,在該過程中主要強調“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這一階段實現了信息技術和計算機教育的同步發展。第三個發展階段從90年代中后期開始,計算機教育逐漸被替代,主要強調營造全新的教學模式,已成為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時期。當前,國內的教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網絡教育現已成為高等教育的主旋律。教育部為了加快學校的網絡化課程建設,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已在全國各地、各地區建立了師生交流、網上作業、輔導解疑以及網上測試等網絡學習系統,教育部承諾將花費五年到十年的時間成功實現信息技術網絡化課程的全面普及,徹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成功構建網絡化教學模式。

3人文地理課程網絡教學模式的開展

人文地理學科學習內容廣泛,涵蓋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以及人文地理之間的構成,知識需求量較大,課程介紹時需要的內容資料必須充分,因此,僅靠老師課堂上教授的知識,不能夠滿足教學的真正目的。人文地理學課程開展網絡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滿足課堂本身需要的知識內容,還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起自主思考、自我學習、交流協作的學習能力。

3.1明確課程學習目標,提高學生學習技能

學校的教學不會拘泥于形式,而是通過教學實踐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知道所要學習課程的真正意義。學習目標主要包括技能、情感以及知識三個組成部分。人文地理學課程的教學促使學習者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明確人文地理學的學習內容,通過網絡化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自己的地理學習興趣以及學習能力,學生必須學會適應網絡化的教學模式,方便自己形成地理審美情趣,增強對地理環境和人類之間關系的正確認識。

3.2將人文地理學課程和信息技術有機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素養

在人文地理的教學過程中,課程本身和信息技術的緊密結合能夠打破書本的限制,豐富課堂知識,不會使得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能夠極大地拓寬信息獲取的范圍,使得每一個學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自我學習素養。開展網絡化教學模式,在課堂中能夠提升學生對于學科的資料收集、信息分析以及學習使用的能力。網絡教學模式能夠打破空間、時間的限制,使得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地理知識。

3.3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增強網絡教學的實踐性

老師通過分析學習內容,明確人文地理課程所需的學習內容。依據該課程的相關內容做成課件,將問題利用課件展示出來,老師和學生們一起探討,共同學習,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們對于地理知識學習的興趣,還可以提高網絡教學模式的教學質量。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行為,促進學生形成自己的地理知識體系。網絡化的教學模式是一個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的過程,在課程中學生們可以互相通過聊天室、電子郵件、留言簿以及視頻會議等進行學習上的交流。此外,網絡化的教學模式能夠給同學們營造一個專業化的學術氛圍,讓學生們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中盡情地開展人文地理知識的探索。

3.4網絡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示

網絡化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成果不再像以往只能通過作業表現出來,現在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例如:報告或者論文的形式等。網絡化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和老師而言,都是一個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因此,老師只需要在課堂中指導學生,讓學生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對自己所學習的知識設置不同的研究課題,讓學生們分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們學習地理知識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們對于知識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與他人協作的精神。

4結束語

采取網絡化的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們對于人文地理知識的學習熱情,同時培養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效地改善了當前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在具體的課程開展過程中,仍然需要老師的引導,這樣學生們才能夠盡快地適應網絡化的教學模式,為了增強網絡化教學模式的開展進度,必須要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共同努力,共建新時代的新教育模式,從而促進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

參考文獻:

篇(3)

中圖分類號:G642.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4-9324(2017)48-0116-02

一、人文地理學概論的定位及功能

人文地理學作為地理學專業的主干課程,是地理學科中一門專業基礎性和導論性的課程,它在人文地理學課程群體中處于總括地位,具有綜合性強、涵蓋范圍廣的特點,內容上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實踐性特點。課程教學任務主要是介紹人文地理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它在學生地理專業素養的培養方面具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功能:第一,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儲備功能。人文地理學承擔著除自然地理之外的人文基礎知識、技能培養任務。讓學生掌握地理學各種人文事象的時空特點,分支學科的基本概念與理論,了解與認識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掌握人文地理學分析問題的觀點與方法,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第二,人文素質的培養育化功能。現代人文地理研究涉及如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等問題,需要從綜合性、空間性、社會性以及生態性等多角度、多層面進行分析和解決。通過具體區域實例對上述問題的講授不但可以使學生獲得關于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真知、培養他們解決區域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使他們形成生態環境倫理和對永續和諧發展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培養大學生對他人、對社會、對生態環境的責任感和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的高尚品德,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開放型教學系統開發的基本理念

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如何來處理人文地理各部分內容的教學關系,并實踐現代教育創新理念,在突出廣度的同時兼顧深度,既要保證讓學生系統、扎實地掌握人文地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又要突出前沿、熱點,參與創新,并導向實踐,是一個難題。我們提出了開放型教學系統的思路,能較好地解決以上問題。這一教學系統設計和開發主要體現為以下理念:

1.延伸教學空間,實現教學空間的開放性。由傳統的課堂教學空間走向現代網絡教學空間,并實現真實的課堂教學與虛擬空間教學的有機結合。通過教學空間的延伸,可以相對增加課堂教學時間,有更充裕的時間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以及難點知識進行精講,同時發揮傳統面對面教學的優勢,以引導為主,對部分專題進行深入介紹,點撥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拓展教學內容,由基本概念與理論的基礎層面學習導向更深層次。人文地理學是一門社會性很強的學科,日常生活中具有大量的人文地理學知識。通過在網站、微信、QQ群等平臺設置開放性的教學內容和素材,如人文地理教學資源、社會經濟熱點和研究前沿問題等資料,通過網站和手機APP等供學生實時學習及討論,實現有選擇、自主靈活的學習;也可以開拓學生視野、積累和增長知識,把教學由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基礎層面等導向更高層次的研究型學習。

3.集成多種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在教學中可以把傳統優秀的課堂教學手段與現代化教育技術進行整合,優勢互補,使得教學手段更能人性化、多樣化和豐富化。

4.注重實踐技能,導向社會實踐。通過在虛擬空間平臺上展示一些人文實例資料,如當前人類社會、世界或國家正在經歷的一些重大人文問題及其解決過程,將其展示到虛擬空間上,供學生進行討論;在網站、APP上鏈接人文地理研究機構或規劃管理機構、實習基地、生產企業、政府決策機構等網頁,讓學生參與或了解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獲取實踐真知。

三、開放型教學系統的設計和開發實踐

1.開放型教學系統的概念模式。人文地理學開放型教學系統由課堂教學系統和網絡教學系統組成。體現了教學空間的開放性,由傳統的教室擴展到了虛擬空間;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教學內容由教材擴展到了現實的社會;指導教師的開放性,虛擬空間教學可由人文地理專業教師團隊進行指導(圖1)。課堂教學和虛擬空間教學的關系可概括為“精講核心,適當拓展,完成于課堂;實時指導,開闊視野,導向實踐,提高于課外。”把課堂和課外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教師在有限的課程教學時間內既能很好地完成本科層次的教學任務,同時又把教學活動向更高層次延伸和深化。

2.課堂教學與網絡教學內容的有機整合和分割。在課堂和虛擬(課外)兩個教學空間,按照人文地理課程的自身特點以及本科教學要求、知識的重要程度、必要性以及難易程度,對知識點進行了篩選、整合,把課堂內和課堂外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科學地分割,明確課堂和虛擬空間教學的具體內容和任務。

課堂教學內容主要重點介紹人文地理的發展、人文地理學基本理論、文化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旅游地理、行為地理以及人文地理學面臨的問題等專題。教學中精講,突出基礎性、啟發性,同時理論聯系實際,注重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方法和技能。

虛擬空間的教學內容主要是收集和展示人文地理學當前的研究熱點和前沿問題、研究實例、人文地理課程資料等。以供學生閱讀,拓展視野、深化學習,并通過虛擬平臺的討論和答疑等方式實現實時教學的互動。

3.教學系統的構成及功能。本教學系統由課堂教學系統、課外虛擬自學系統和課程資料庫三個模塊組成(圖2)。課堂教學課件系統,在內容設計上重點突出、重在精講、點撥啟發學生思維,注重培養創造性思維和基本技能。在教學方法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并發揮傳統面對面、有組織教學的優點。課外虛擬自學系統,以人文地理教學網站和手機等通訊終端作為平臺,遠程指導學生自學、討論、答疑、自測和批閱作業,指導學生在課外自定時間、自定步調、自定內容進行學習,發揮遠程虛擬空間教學的優點。注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及其知識深化和應用能力。課程資料庫則是人文地理課程資料、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時事等集成,按專題組織數據,集成到網站或虛擬終端上,在教學中服務于以上兩個模塊,并用于學生資料文獻的查閱與學習。

因此,本系統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可以把課堂教學、課外教學和自學有機、高效地結合起來,教學過程始終貫穿現代教育的基本思想,把現代知識傳播及教育的各種手段綜合集成到教學中來。

四、結束語

開放式教學系統通過多年來在本科地理專業、地理信息系統專業教學中的應用來看,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與以前的應用相比,在創造性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通過本課程教學,增強了學生對地理科學的興趣。

作者:周忠學

參考文獻: 

[1]鄭耀星.人文地理學課程建設與高校跨世紀教學改革[J].人文地理,2000,115(15):54-57. 

[2]李剛,吳元芳.高校人文地理學教學方法改革新思路[J].福建地理,2004,19(2):42-44. 

篇(4)

定性地理信息系統產生的基礎——地理信息系統是地理學的一個主要分支。由于科學技術的更新和發展,在大數據時代,信息通信技術進入各個領域,與其他領域的知識相結合,從而衍生出新的知識領域。地理信息系統正是信息通信技術和人文地理學相結合而產生的。傳統的地理信息系統偏向于拓撲地理編碼、信息管理和遙感監測等方面,但空間模擬、單一的量化模型難以滿足人們對情感、認識等人與地之間的關系的研究,這就是定性地理信息系統之所以產生的基礎和前提。

一、定性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出現于1960年,主要被當作是以實證主義為基礎的定量空間分析工具,然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以單一的定量化技術為主的地理信息系統受到人文地理學者的強烈批判,這是因為地理信息系統在實踐應用方面幾乎毫無作用。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就是在這一片批判聲中出現的,它的出現,使地理信息系統扎根于積極認識論,推動了質性數據、質性研究與空間分析技術三者之間的契合。

定性地理信息系統是地理信息系統結合了更多的定量技術、空間科學,將質性數據,如音頻、圖片等嵌入地理信息系統以反映出空間信息,從而產生了定性地理信息系統這一個相對較新的專業術語。

二、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在人文地理學研究中的應用

融入了質性數據和空間分析并在這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它的出現不僅是一個新的地理專業術語名詞的誕生,而是對人文地理學對空間研究的關注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一次地理學變革。人文地理學需要采用質性數據,而定性地理信息系統的出現,正契合了這一研究現狀,因此不可避免的影響到了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并對人文地理學產生了重大影響。定性地理信息系統的出現,大大拓寬了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范圍,豐富了人文地理學研究的多樣性,并且對地性主義地理學、酷兒地理學、地方感與身份認同、空間建構與展演等多方面的研究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1、女性主義地理學的應用

女性主義地理學是指利用女權政治學及其相關理論研究性別與地理學之間的相互關系。在地理信息系統誕生時,女性主義地理學被融入其中,在這方面,美國地理學者關美寶就是先驅人物之一。女性主義地理學主要是通過時間地理學的相關理論,來研究女性的日常行為軌跡。在關美寶的研究中,她將城市地利得用、街道網絡數據與特定的對象的日常行為的質性數據三者結合起來,實現基于地理學信息系統模型的行為分析。通過形象化的3D生命路徑,表現出了不同種族女性、不同社會團體的日常行為路徑。最終的研究結果表明,除性別差異外,不同的階級、不同的種族背景下的女性對城市空間的理與體驗都著深刻的差異。

在關美寶的另一個研究中,她通過地理信息系統形象化的反應出穆斯林女性的安全城市空間,在這一研究中,她引入了“情感”這一抽象數據,使女性地理學的研究不再局限于人口、面積、容積率等統計數據,體現了了時代精神,開創了學術新風潮,更表達出了人文關性,也表現出了地理信息系統和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在女性主義地理學中研究應用中的優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2、酷兒地理學的應用

酷兒地理學形成于1980年代初的性別研究理論,是對傳統性別兩分模式的挑戰,具有極強的后現代主義性,并且強調研究對象的流動性。酷兒理論認為身份與身體不是固定不變的,它的研究對象是具有性少數群體身份認同的亞文化群體。即指在性取向和性認同方面有異于主流異性戀文化的社會群體,包括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和酷兒一方向,統稱為LGBTQ人士。定性地理信息系統的出現,不僅使酷兒地理學的研究更深入了一個層次,更拓寬了其研究領域和學術的多樣性,使研究更加徹底。將表征、認識論和本體論三者的批判性和解構性的質疑相互聯系起來。通過對同性戀游客的直接體驗比較,檢驗了同性戀旅游產業宣傳下地方感的產生。這一研究結合了性別這一因素,通過研究表明,在資本環境下,女性同性戀者和男性同性戀者具有不同的消費空間,而且女性同性得的空間實踐具有更多的意義。

3、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應用

定性地理信息系統的出現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樣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居民特別是城市居民的日常行為本身就是對地理學的一個建構。其中經濟行為對文人地理學的影響最深刻。通過定性地理信息系統的幫助,形象的表明居民個體的經濟行為軌跡,包括正式與非工式職工的工資收入所得;非正式和沒有支會家庭內部物品、飲食、教育等的流向;家庭與朋友之間的食品和服務交流等等。在對單親和雙親家家庭的研究中顯示,單親父母經學為會了一份穩定的收入而努力維持一個穩定的社會網絡,并隨著工作的不斷深入進一步擴展這個社會網絡。

4、在空間建構與展演中的應用

很多學者在對城市家庭的人文地理學研究中,都明確地將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和民族志相結合起來,甚至為此設計了一個數據庫,將深度訪談信息和訪談過程中,研究對象所提到的所的地方集合起來,在這個數據庫中,甚至還添加了受訪者所居住的社區以及犯罪信息等數據記錄。借助定性地理信息系統的幫助,研究人員可以對一個特定地區的居民的人文地理學行為更深入的研究。如對美國東北部一個漁業社會的研究中,就對當地的捕魚歷史、群體、環境知識等進問題對當地的漁夫進行了采訪,并通過定性地理信息系統表現出來。借助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可以將不同的數據源結合起來,展現出空間表征中所產生的不同矛盾,這正是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核心之一。

篇(5)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重要目標之一,①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核心任務,是建設高等教育強國的基本要求,是實現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創新型國家戰略目標的關鍵。②而深化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過程是加強本科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之一。③其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進一步改革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本科教學質量、優化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基礎。因此,高等學校的教師,作為第一線工作者應在每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積極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強化本科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水平。

人類社會發展至20世紀后半葉,不僅出現人口膨脹、城市化進程加速、工業增長、區域發展不平衡等一系列人文社會問題,而且環境污染、生態平衡破壞、資源匱乏等重大環境問題也開始顯現,成為各界關注的主要問題。“如何去和諧自然環境和人類文化生活的關系,已成為國際地理學界所面臨的主要研究任務。”④這種背景下,高等院校作為重點建設重點學科、專業點,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陣地,⑤在地理類、資源環境類課程中極其重視以“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為研究對象的《人文地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建設。《人文地理學》是高校地理專業課程中,與自然地理學相對應的最主要兩個基礎類課程之一,是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⑥該課程涉及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其內容豐富多彩,具有社會性、綜合性、地域性、動態性的特點。其所重點講授的復雜多樣的人地關系表現形式往往是學生較難掌握和理解的難點內容之一。筆者在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圍繞著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問題,開展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方法幾個重要環節的改革,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

1 教學方法改革探索

1.1 教學組織形式

(1)重視實踐環節。加強實踐是本科生能力培養的重要措施之一。人文地理學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但其部分內容很抽象,如非物質形式的文化景觀是一種摸不著看不見的客觀存在,屬于只有當事人在其中仔細觀察和體會才能理解的內容,諸如此類的內容較多。因此,該課程也需要進行一定量的實踐,以強化教學效果。在不破壞學科的整體性,要保持知識體系的系統性、完整性和連貫性,打好必備的理論基礎前提下壓縮部分較深的理論,增加實踐環節,加強能力培養。我們在總學時不變,56學時的情況下,適當增加課外觀察的實踐內容,由原來未設實踐教學改為4~6學時,以觀察學校周圍各種人地關系表現形式或參與各類課題的完成。

(2)解決好進度與效果的矛盾。人文地理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課程,所涉及到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較多,同時它所運用的研究方法、手段也多種,所需要的技術、技能方面的內容也不少。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出現講好、講透基礎知識性內容則實踐環節的授課時間被大大縮短,無法達到培養能力的教學目的問題。如果加強實踐,壓縮講授內容則達不到培養厚基礎人才的教學目的而教學進度與教學效果之間發生沖突。為協調兩者之間關系,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與絕大部分學生的去向,根據以相關學科知識理論為依托,培養實用型、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理念和本校人才培養目標,重新調整教學大綱,理論課的講授時間比原來減少的情況下重新分析講授內容的重點。保證基礎知識完整、連貫的前提下,壓縮和簡化人文地理學其他分支學科的一些內容,加強基礎理論、基本研究方法、技能的同時適當地增加該學科最新發展動態、研究成果的簡介。

(3)開展研究型教學形式。研究型教學是采用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法指導學生從自然、社會或現實生活中獲取知識、應用知識的一種教學過程。⑦研究型教學強調將教學與研究的結合作為大學教學的基本思路,注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培養創造性人才具有重要意義⑧。在空間信息迅速發展并在人們生活中越來越顯得不可缺少的信息社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地理專業人才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科發展的要求。因此通過研究型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意識、主動參與意識和信息處理能力。

(4)健全教學效果評價機制。對教學效果的評價是整個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環節,是檢驗教學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手段。評價教學效果的形式有多種,每一種方式的考核各有特點,各有其適用的范圍。⑨為保證課程教學效果,必須加強對課堂教學、平時的復習與鞏固、課后思考等多個環節的監控,建立全面的教學效果評價機制。為了教學各環節的順利進行和保證效率,開學第一節課就必須向學生講清楚教學全過程各環節的目的與要求、最終成績評定的方法與比例,引起學生的重視和注意。可采用如下考核方式:最終成績=課堂成績?.75+實踐成績?.25;其中,課堂成績=平時成績?.3+期末考試?.7;實踐成績=實踐過程?.3+實踐報告或論文成績?.7。平時成績又由出勤率、作業成績構成。期末考試主要測試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基礎知識的程度;實踐過程主要評價學生對野外觀察與實踐的態度、掌握基本內容的程度和完成任務的進度;報告或論文是指將實踐的目的、過程、結果、結論等以報告形式或論文形式概括、分析提交的成果,反映學生對項目目的、過程的認識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

1.2 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載體或設備,⑩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沒有一定的教學手段,教學就無法進行,就不能存在。我們要深入發掘和發揮不同時期、不同場合、不同類型教學手段各自的功能與優勢,深刻地理解其對教學實踐的影響,按針對性、效率性和可行性的原則,正確、恰當地選用教學手段,真正提高教學效果。《人文地理學》課程內容豐富而抽象,有的內容甚至無法直觀可視,且具有動態性、交叉性、綜合性等特點。而多媒體技術具有信息容量大、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圖文并茂、聲響并舉、動靜結合、直觀明了的優勢, 符合此門課程的教學要求。因此,可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快內容的更新,提高教學效率。

1.3 教學風格與技巧

教學風格是一個教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技能、技巧的合理組合和運用,體現著教師的教學思想、教學技巧、教學風度和特色,是教學活動個體化的重要表現,標志著教師教學藝術的成熟。理想、成熟的教學風格是提高教學質量措施、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1)從實際需求出發,創造問題,啟發學生:無論哪一門課程、哪一部教材的哪一部分內容,在教材編寫、教學設計時都有特定的作用,為特定的目標而設置的。講授新內容時能夠抓住其整個知識體系中的作用,從實際需求出發,創造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的思維,導入主題,從而明確學習目標,則學生會主動參與,有興趣、有目的地掌握知識。如在講授文化景觀內容之前,給學生演示不同風格的建筑圖片后可提問“這些建筑物分別是哪個國家哪個地方的?”“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它們所反映的地理環境是什么樣的?”等等問題來做導語,激發學生興趣,開始進入正式內容。

(2)提高查閱文獻能力:一個人的生活領域、知識領域擴大到什么程度,取決于其查閱文獻能力。學生的知識也是一樣,只靠教材和教師的講授,永遠都是有限的死水。只有查閱大量相關的信息才能獨立獲取知識,處理信息,才能科學地運用相關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研究方法,逐步地實現由學生向獨立工作者的轉變。在本課程教學過程中,交代實踐部分的布置分析、研究工作內容后,采用查閱文獻指導法,給學生列出典型的幾篇學術論文的同時,要求學生按關鍵詞自己檢索10篇論文,列出各論文的提綱、主要分析的內容、研究方法來了解和掌握人地關系基礎理論、研究方法、技術與手段和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為完成自己的實踐報告、論文直接服務。這也是培養學生總結歸納、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

(3)教態的完善:教師教態是在教學過程中的形體動作——站態、坐態、行態等,以及教師的語言、語調、面部表情的綜合體現。教師的教態不僅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影響到教者本身的講課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別注重教師的教態,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同時,也要生動形象地調動全身各種器官,積極運用眼神、表情、語調、動作等教態語言,繼承和發揚傳統教學方法中的以表情感染、以姿態影響、以手勢吸引學生的優良教風,必將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師生互動配合默契,課堂氣氛生氣勃勃,春意盎然,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愉快。

2 教學方法改革的實踐效果

近幾年的《人文地理學》課程教學實踐證明教學方法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跟蹤調查2003、2004、2005、2006四個年級5個班學生通過《人文地理學》課程掌握和提高基礎知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方面的實踐效果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期末閉卷考試上體現的理論基礎知識掌握程度良好,平均83分以上;實踐方面在課外觀察學校附近的各種人地關系表現形式、對其進行整理與歸納,以強化基礎理論知識方面掌握的良好,絕大部分同學已達到實習目的;提高綜合能力方面,通過撰寫小論文不僅掌握了一些基本信息采集法,還提高了文獻查閱、引用能力,更是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思考研究問題的能力。學生將自己采集的數據信息,經分析、研究后以小論文形式提交,按實踐成績折算到最終成績中。分析四屆學生的成績來看,學生綜合能力提高顯著。而且60%的學生將本課程的小論文修改后當做學年論文來提交;此外統計畢業論文題目結果發現,絕大多數同學選擇家鄉或感興趣地區的人地關系,如城市化、土地利用變化、草場退化、畜群結構變化、湖泊面積變化等等為論文題目,并采用計量地理方法、統計方法和遙感技術手段等完成了畢業論文。還有部分同學擴充內容,精心修改后在學術期刊或國際會議論文集上發表了論文, 最終達到研究型教學的目的。學生評價方面,學校每學期進行的教師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結果表明課堂教學質量優良,得到了學生普遍認同和支持。

項目名稱:“地理科學專業”國家級綜合專業改革試點

注釋

①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七章高等教育:10.

②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十二五”期間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11]6號文件.

③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教高[2005]1號令.

④ 趙榮,王恩涌,張小林等.人文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⑤ 林兆其.高等教育學[M].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

⑥ 趙榮,王恩涌,張小林等.人文地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⑦ 陸紅燕.研究型合作學習理念與少數民族預科班英語教學[J].科學創新導報,2008(23).

⑧⑨馬曉旭.現實可行的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新構建[J].教育與現代化,2009.2.

⑩ 李成良,顧美玲.大學教學理論與方法[M].貴州教育出版社,1995.

[11]王立華.教育學院地理專業遙感課程和教學及改革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4.3.

[12]葉小梅,烏敦,阿拉騰圖婭.鄂爾多斯耕地變化及其驅動因子分析[J].內蒙古林業科技,2011.37(1):34-39.

[13]哈斯圖亞,烏敦,包玉海.呼和浩特市經濟增長與環境污染的關系分析[J].內蒙古林業科技,2010.36(4):79-82,91.

[14]王巨力河,烏敦,阿其拉圖.鄂爾多斯市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研究[C].第三屆中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論文,2008.3:113-117.

[15]王海云,阿拉騰圖婭,烏敦.農林牧交錯典型區近二十年的林地變化及其驅動因素分析——以阿魯科爾沁旗為例[J].內蒙古林業科技,2011.2:42-45.

篇(6)

    本課程所講是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在學習過程中將全部內容劃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緒論,介紹人文地理學的對象與任務、人文地理學的發展歷史和人文地理學的思想 進程和學習要點。

    第二部分以Terry G. Jordan的The Human mosaic 一書為基礎介紹文化地理學的相關理論。內容包括分布區,擴散,文化生態學,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觀五個方面,并對相關的人地關系理論分別進行介紹。

    第三部分從人的群體性特征出發,分別介紹“人口與發展”和“人口的分布與遷移”。

篇(7)

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化人文地理學理論及其研究方法

地理學理論研究的核心自始至終是人文地理學,深入研究人文地理學理論作用機理及其演化的規律性,從多學科視角分析人地關系相互作用的理論,通過創新的方法和技術手段將人地關系系統地整合起來,形成新時代人文地理學研究的理論框架,這不僅是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順應我國政治、經濟發展的戰略需求,也對推動我國城市區域社會經濟持續良性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人文地理學在今后重點的研究方向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深入經濟全球化與人地系統調控、人地關系機理響應、格局與規律以及模擬人地“最佳距離”的研究;第二要深入人地系統與區域持續良性發展交互關系的研究;第三要深入人地系統演進過程中的全球變化問題以及其區域相應問題的多維多角度系列研究;第四要應用GPS等科技手段深入人地系統的綜合集成與決策支持系統動態模擬研究;第五要深入人地系統中生態環境與環境倫理的研究。

二、深入實踐性研究,不斷拓展行為地理學研究的廣度與深度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我國,行為地理學理論研究、實踐探索已逐漸進入了蓬勃發展的繁榮時期。我國行為地理學科今后深入研究的重點、難點應著眼于行為決策機理、認知空間和行為規劃多門類的研究。首先要使用世界上最新的科學技術,對城市區域周邊環境改變與人文活動的影響進行深入研究,拓展行為地理學研究的理論空間與應用價值。其次不僅要深入對時間地理學、行為地理學的實踐性研究,還要積極拓展新的數據生產與管理方法,以促進理論的提升。再次要深入認識地圖理論與方法的研究,不斷深化地圖認知空間分析、拓展研究領域,以解讀其背后深層次的城市空間人地關系的形成機制。最后要以提高每一個城鎮居民生活質量、逐步構建低碳區域城市人地關系空間結構為目標,深入開展轉型期中國區域城市空間發展研究和社會各個類型群體的行為空間與空間行為研究。

三、構建有中國特色的人文地理科學體系

從20世紀末開始,我國已將文化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同時文化產業自身也在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成為經濟轉型的重要產業之一。人文地理學研究要在面向國家文化產業發展戰略需求完成國家任務的同時,提升文化地理學的學科地位,還要與國民經濟發展密切結合起來,與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建設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結合起來,系統建設中國特色的人文地理學學科體系。在學科間交流基礎上開展理論創新的同時,還要多角度地吸收其他學科的科學營養,做好學科中的邊界跨越者。

篇(8)

(一)組織有針對性的課堂討論1.課程導入時的討論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都從“破冰”開始,“破冰課”指的就是這門課程整個教學活動的開始即第一堂課。所謂破冰包括兩層含義,一是要消除師生間的陌生感,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二是消除學生與課程教學之間的陌生感,通過采取有效的手段與方法,解決學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的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破冰課”的效果怎么樣會直接影響甚至決定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順利與否以及今后的教學效果,因此能不能上好第一堂課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破冰課”內容的設置、教學方法與手段的選擇取決于該課程學科特點、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地位及課程性質以及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特征等。本人通過幾輪的探索與實踐,確立較為有效的“破冰課”模式,根據綜合文科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人文地理學課是在第二學年第一學期開設,而這個時候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并形成了班級學習風氣、課堂氛圍,這些情況要求教師在開學前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本專業本班級的各種情況,即備學生。在此基礎上,結合人文地理學地域性學科特點,講授緒論時,采用以生源地為單位的小組討論的方式,如討論自己家鄉的農業、工業、、人口密集程度及其原因、民風民俗、旅游開況后派代表發言,輕松實現預期目標:一是使學生的注意力從假期生活引到課堂上來;二是通過同鄉之間聊家鄉、在全班討論,輕松交代人文地理學學什么和為什么學、怎么學的問題,使他們認識到其實人文地理學和我們日常生活是緊密聯系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2.教學過程中的討論在教學過程中,組織有針對性的課堂討論,主要有:對于國內外時事熱點,運用人文地理學基本理論進行討論,運用聚落地理學知識,從我國城市化進程角度分析土地城市化與人的城市化之間的矛盾;談家鄉的民俗民風、產業結構、資源特色、區位優勢,分析家鄉城市地域格局和前景;分小組討論分析家鄉的地名及其由來,從而掌握地名景觀這一內容;上網搜集逆城市化現象資料,分析逆城市化現象出現的原因及其發展趨勢等。組織有針對性的課堂討論既能避免教師傳授知識陳舊,又能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還通過鼓勵調動同學們參與積極性。在討論步驟上,先由同學們分組討論,后由每小組代表發言,最后由教師點評、總結;對參與積極性高的、有自己觀點的同學給予加分鼓勵,刺激同學們討論、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開展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實際操作能力人文地理學的學科特性決定了其實踐教學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是培養合格的中學地理教師及相關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重要內容。教學又是“教”與“學”的結合,在“教”的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應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方式多樣,靈活多變地組織說話訓練、思維訓練、利用ppt講解訓練,使課堂上人人參與,個個活躍,議論紛紛。人文地理學實踐課程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實際上就是一個能力培養的過程。根據實踐教學內容采取多種多樣的實踐教學形式,如通過搜集整理資料上講臺講解民俗;從自然、資源條件差異,社會經濟發展條件差異、區位差異等方面,查閱城市規劃資料,分析并解釋呼和浩特市城市向東南發展的合理性;調查旅游資源及旅游線路的開發,分析客源市場的特點,總結旅游業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比較世界三大宗教的中心思想和傳播方式,分析佛教對中國社會的影響;調查內蒙古地區工業布局特點及其原因等實踐教學的形式有演講、講課、社會調查等。實踐教學中還要求有ppt、文檔,必須通過團隊協作完成并展示,引導學生從人文地理學視角思考當前的很多社會問題。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也訓練了學生團隊協作與溝通的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能讓學生了解人文地理學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中的應用價值。如果僅僅依靠課堂理論教學,缺少適當時間、適當內容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不但不能突出人文地理學應用性,綜合文科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也難以落到實處。

(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和手段對于三年制的綜合文科教育專業而言,人文地理學教學中專業的外業實習不可能像地理學專業的人文地理學一樣進行較系統的野外實踐,但是在當下,光憑傳統的講授與板書結合的手段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很難吸引學生。而現代化的多媒體課件教學手段能夠解決這一問題,多媒體課件以其圖文并茂又可以借助影音文件的優勢,直接影響學生感官,增強課堂教學效果。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經費實現野外實踐的不足。例如在講述宗教景觀、不同區域民居的比較、旅游景觀等教學內容時就得利用影音和圖片結合的多媒體課件進行生動的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篇(9)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1.019

人文地理學作為地方高師地理學專業基礎課程之一,對其考試試卷成績進行定量分析,不僅可以了解地方高師地理學專業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情況,反饋的信息可用于幫助授課教師改進試題與授課內容,也可為地方高師相關地理學專業基礎課程的定量分析做示范效應。①本文對貴州省某高師院校A學院116名學生的人文地理學期末考試成績進行測度與分析,旨在為地方高師人文地理學課程試題改進與教學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1研究方法與數據來源

1.1研究方法

通過收集一定數量的原始數據(即有效樣本數據),通過構建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測度,對試題進行定量分析和評價。②本文則對上述課程試卷的有效樣本數據采用難度與區分度指標兩大模型進行測度對試題質量進行針對性的分析。③

1.2難度指標

主要是考慮學生對試題的及格率或得分率。本文試題難度H主要是根據試卷樣本正確題項獲取人數與全部有效樣本人數之間的幣值來測度:④

(1)

在測度公式(1)中,H表示有效樣本正確題項獲取數量,N表示全部有效樣本人數。

考慮樣本試卷試題中出現命題總分大于1的情況,對此本文通過對作答該試題的有效樣本數量均值與該試題的全部滿分有效樣本的數量比值衡量:⑤

(2)

在測度公式(2)中,A表示有效樣本數量的均值,Amax為試卷試題的滿分值。H值與試題難度呈負相關,其數學含義表示數值愈高,有效樣本試卷題目愈簡單,反之則反。針對目前高校試題命題分值均為百分制,大多以60%為其及格標準線,已有教育學學者統計指出,當H值小于0.45時,試卷難度較難;當H值在0.45和0.75之間時,試卷難度中等;當H值大于0.75時,試卷難度較容易。因此,本文認為試題難度的評價標準控制在0.45~0.75之間較為理想。

1.3區分度指標

該指標主要是檢驗試卷題目對考試學生掌握該課程知識點、學業能力與應試水平的區分程度與能力差異,是衡量有效樣本成績區分合理性的重要指標。⑥區分度計算公式:

(3)

(3)式中,和分別表示對于第i道試題得分的高分人數和低分人數中的平均分;表示第i題的滿分值。一般而言,當D值大于等于0.40時表現為優秀;當D值在0.30和0.40之間(含0.30時)表現為良好;當D值在0.20和0.30之間時(含0.20)表示基本可行,仍需修訂;當D值小于0.20時表示試題區分較差,應給予淘汰或作出重大修改。

1.4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源于貴州省某高師院校A學院專業地理類專業116名學生的人文地理學學期考題。該試題主要根據授課教師的教學大綱和課程安排進行設計,再對試卷進行評價時,授課教授也會制定并嚴格根據課程評價標準和要求進行有理有據地客觀評分。試題由4種題型構成,滿分100分,試題數目與分數分配如下:(1)單項選擇題包含15道,占題總數的57.69%,共30分;(2)名詞解釋包含5道,占題總數的19.23%,共15分;(3)簡答題包含5道,占題總數的15.38%,共40分;(4)論述題包含1道,占題總數的7.69%,共15分;(4)主觀題目總數15道,占題總數的57.69%,共計30分;客觀題目總數9道,共計70分,占題總數的42.31%,二者比為3:7。

2結果分析

通過試題的整理統計,共116人參加考試,無缺考存在。根據考試成績的統計學生考試的平均成績為69.38分,最高分為96,最低分47;計算試題通過比率和不通過比率分別為94.83%和5.17%。

2.1試題成績分布

2.1.1試題總成績分布

表1的各項數據分析,該屆的人文地理學成績分布由70-79分段向兩側遞減,呈正態分布;本試題總成績呈正態分布,符合教育統計學在學生考試成績的分布規律(見表1)。

2.1.2試題各題型成績分布

該試題共四種題型,因各題總分不一樣,為了更好地分析學生成績,所以把各題型百分為基準,對這四種題型進行折算,各類題型在百分之下的分數段的人數和比例(見表2)。

2.2難度與區分度分析

由(1)-(2)計算得到,試題難度(H)為0.6925,試題區分度(D)為0.4775,表明試題整體的難易程度適中,且試題區分程度較高,基本上適合人文地理學課程學生考試要求。通過對試卷不同題型的難度與區分度進行針對性分析可知,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和論述題的H值和D值均大于0.40,表示這三大類型試題難易程度均適中,且區分度均較好,而單選題的D值經為0.36,表明該題型的區分度不夠,還需進一步優化。結合人文地理學開課考生的招生背景可知,目前地方高師地理學專業招生的理科生比例較高于文科生,其在高中階段學習地理基礎知識的課時量較少,致使其地理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而在本科學習階段地理學強調文理綜合教育模式,課程的交叉性和綜合性對學生理文素質要求較高,導致進入本科階段初期對該課程學習認識和能力明顯不足。通過試題還可知,作為反映學生綜合思考、概述能力的論述題與簡答題,得分情況分散,高低分所占人數較少,區分度較好,與學生真實學習水平相印證,為授課教師制定下一階段教學計劃提供參考(見表3)。

篇(10)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5-0069—02

人地關系論是人文地理學教學的核心理論,而一種全新的人地關系論一可持續發展理論,己成為全人類的共識與必然選擇。高中人文地理教學中必須加強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并以其為主線貫穿于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之中。隨著新課程理念的不斷發展,加強高中生人文地理教學中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對手提高學生對可持續發展的認知和技能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人文地理教學中學生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目標

新課改將普通高中地理課程分為三門必修課、七門選修課,加重了人文地理、區域地理比重,縮小自然地理比重,使之與實際生活聯系更加密切。在未來的社會里,人地關系日益復雜,矛盾日趨尖銳化,可持續發展思想適應了未來地理教育的需要,所以一貫以人地關系為研究核心的人文地理教育又在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中負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人文地理教育的目標是面向二十一世紀育人,促進可持續發展。要讓學生理解可持續發展思想的內涵,樹立參與可持續發展所必需的新地理觀念,要讓學生掌握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地理技能和能力。

要通過人文地理的教學,使學生認識到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經濟和社會持續迅速發展,不存在西方國家在工業初期所具備的資源豐富、市場寬松的優越環境,取而代之的是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一系列阻礙和諧發展的問題,所以實行新的人地關系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便成為中國的一種必然選擇。

在能力目標上,要使學生在人文地理教學過程中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的使用,提高其可持續發展的地理技能和能力,能夠解決在實際生活中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能夠提出方案、措施和辦法。

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方面,針對高中生可塑性強,思維活躍的特點,通過人文地理教學,使學生端正對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的態度,積極地推進人文地理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樹立經濟、社會、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二、人文地理教學中學生可持續發展教育的主要內容

根據可持續發展教育目標的要求,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學中,現行的教學內容要從可持續發展角度講述地理事實,把發展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積極聯系起來,并正確面對和解決環境問題、有害性生產問題、貧困問題,將協調人口、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之間的關系作為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核心內容。一般地說,可持續發展教育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1 社會可持續發展教育

包括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類居住環境、消除貧困、防災減災等方面的教育。通過社會可持續發展教育,使學生樹立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觀點,掌握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 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教育

包括農業和鄉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教育,工業、交通與通訊可持續發展的教育,能源生產和消費區域的開發教育,等等。通過經濟可持續發展教育,使學生認識到,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和消費模式,建立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相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新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能自覺地堅持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3 生態可持續發展教育

包括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的教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教育,荒漠化防治與土地退化整治的教育,保護大氣層、控制大氣污染的教育,防治酸雨的教育等。通過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生態惡化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必須關注的問題,也是解決全球環境問題應優先考慮的關鍵,從而能自覺執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策略。

三、人文地理教學中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方式

1 問題式教學的方式

人文地理教學面對的是高中的學生,他們大部分求知欲強,有探究精神,而且具有極強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在教學中,當講授完可持續發展的相關理論之后,教師可以圍繞某一人文要素,設計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命題。

比如,在人口與環境第一章,可圍繞“中國人口老齡化”、“中國人力資源如何開發”、“中國人口年齡構成”等命題進行設計、討論,鼓勵同學們各抒己見,教師進行畫龍點睛的小結。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方法進一步深化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思想,訓練了學生的參與能力,同時也進行了愛國主義和民族責任感、使命感的教育。

2 社會實踐的方式

社會實踐是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重要環節,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制訂計劃,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調查、自愿者活動、社會實習等活動,喚起學生的主動性。比如可引導學生參與環境與發展的信息活動,利用課堂和壁報消息,多渠道積累社會環境與發展的消息,開闊學生的眼界。人文地理學以人地關系為核心。因此,代表新的人地關系論的可持續發展理論理所當然地成為當前人文地理教學中的主線,并貫穿教學內容的始終。

3 案例教學的方式

案例教學有利于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強化能力的培養和觀念的形成。高中學生是一個具有青春和活力的群體,有著積極的創新的意識。高中教師的教學應該適應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尤其是在可持續發展教育的教學過程中,多結合身邊的案例,或者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主,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理解。通過充分的備課和案例選擇、精彩的課堂設計來促進地理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順利進行。

4 視頻教學的方式

由于人文地理學具有社會性、區域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視頻教學的手段,制作教學軟件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在地球表面某一特定空間或區域,有由陽光、大氣、水分、地勢地貌、河湖、動植物、土壤、礦物資源等組成的自然環境;有一定的人口數量、語言文字、藝術、飲食文化、民情民俗和宗教和建筑風格;有著工業和農業等生產活動、存在著地域聯系、鄉村和城市、環境問題等。它們用不同的方式將語言文字和藝術等擴散到其他區域和空間,也用不同的方式接受著其他區域和空間傳播來的語言文字和文化藝術等。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人類社會中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的內在關系。因此,要求學生在學習人文地理知識進行可持續發展教育時,一定要始于社會性、區域性和綜合性,更要回歸到社會性、區域性和綜合性。同時注意思維方式的教育,要求學生善于思考多學習,深入實際多考察,能夠從結構的整體性去認識人文現象的空間分布和時間變化,以區別于自然地理學的學習方法。

5 專題教學的方式

如對于人類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過程,可以采用專題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可持續發展本質是在今天就設法優化工業社會階段的人地關系和人與人的關系。當人們看到可供食用的生物數量顯得不足時,人類發明了馴化動植物技術,出現了畜牧業和農業。進入工業社會,人類生產的原料和能源大都來源于礦產。另外,從狩獵采集向農業社會的轉變、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都是技術變革的結果。

再如,可持續發展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在必修二教材第四章有可持續發展的專題,專題談到了從人地關系思想到可持續發展思想的轉變,存在的環境問題到解決問題措施。通過這一專題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辯證唯物主義的思想方法。

6 專題講座的方式

上一篇: 食品包裝的目的 下一篇: 推進文化改革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 婷婷久久人人爽人人爽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线 | 亚洲中文有码字幕日本 | 天天综合网亚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