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4 14:52: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語言文化現象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語言是一定社會和文化的產物。語言的共享性是指“人們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人們對同一客體給予和享有的共同編碼”。同文化交流與跨文化交流的基本區別在于前者的交流雙方共享有同一文化,而后者的雙方則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主體(個人、群體或國家),其各自的文化中的認知體系、規范體系、社會組織、物質產品、語言符號與非言語符號系統的相似與不同混淆在一起,其文化共享性差。當雙方用語言和非言語符號對文化信息加以編碼進行交流時,就會發生障礙。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的作者Robert Lado 說我們的語言文字是通過轉換經歷得來的。所以,建材之于建筑,就像詞匯對于語言一樣重要。然而,在語言體系中,除了字的表面意思以外,許多的詞組意義晦澀,必須放在特定的文化語境下,才可以體現他們的言外之意;而且某個文化背景中的人,對于文字也會有他們自己的理解和情感。這些也許在字典中查找不到。因此,如果不了解語言是文化的承載體,交際中的語言只能讓人一頭霧水。本人從事《國際商務文化》的教學多年,在教學實踐中親身感受到,要提高大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僅僅從語言本身來學是不夠的。如果能把大學生的英語學習放到文化的海洋中,讓學生體會不同的文化,我相信學生一定會掌握使用真實英語的能力。本文擬對英語語言中的文化現象作一概括,具體談談如何在文化背景下學習英語,掌握英語。
一、食物顏色中的文化特質
白white:中文里的白糖、白面、蛋白、白鹽在英文里都被認為是白色的,其中的“蛋白”一詞在英文里可以理解為“protein”,而“大白菜”在英文里卻只用cabbage表達即可。白酒,可以翻譯成white wine嗎?中國人也會釀制白葡萄酒,所以,white wine這個詞很好理解。可是,中國人還喜歡喝“白酒”或“烈酒”,正如英語國家的人有white liquor 或white lightning一樣。餐桌上如何點吃“雞”?“雞”給中國人的聯想是一只完整的雞,至少是連著骨頭的雞;殊不知老外們喜歡吃的是“肉”,不是白肉white meat或breast meat就是紅肉dark meat。中國人的“白”還可能是透明的意思,所以“白開水”,“白醋”翻成英語,不能用white,而只能是意譯:clear boiled water,和plain vinegar。而“白銀”的英文要么是silver,要么是silverware(銀器)。
二、常見食品中隱藏的文化差異
Cookies and crackers:中國人對這兩個字很容易混淆。中國人多數用“餅干”替代所有,當然我們也會有甜餅干sweet和咸味餅干salty之分。但是,俗語a real smart cookie絕對不可以理解為“賣相好看的餅干”,因為它的含義是“非常聰明的人”。不了解各自的文化習俗,的確會犯望文生義的錯誤,從而使交流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再比如“豆子”,在中國有多種顏色之分: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等等。如果把它們都用相對應的顏色翻譯成英語,一定讓英語國度的人摸不著頭腦,比如,yellow beans中國人很好理解,但它只可以翻譯成soybeans才能實現交流目的。
三、詞語結構和文化的淵源
有一位西方的營養學家叫人把他的講稿翻成中文。他在講稿中提到,我們應當“Eat three times a day”,他要人們特別關心成長期中的孩子們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回到美國后,他把他的中文講稿給一位華裔看,不料,這個華裔笑著對他說:“看得出你已經深深地被這次中國行所影響,你看,你甚至和中國人一樣,‘一日吃三頓飯’了。”之所以中英文在“吃”字上差距這么大,這也是受各自文化生活習慣的影響。Eating和cooking翻成中文可以是“吃飯”和“煮飯”。同樣,breakfast、lunch和dinner在中國就可以說成早飯、午飯和晚飯。另外,中文的“飯”還可以譯成food、meal或rice。許多中國的基督教徒甚至認為“吃飯”是上帝規定的,為了認證這點,他們會拿出《新約全書》,指著那行字,念給你聽:“Man shall not live by bread alone.”可見,一個“吃飯”,就可引出一串誤解。另外,中國人見面打招呼,喜歡問:“吃過了嗎”、“吃飽了嗎”、“吃飯了嗎”,英語國度的人不知道這只是一種問候,他們往往會非常認真地回答:“沒吃飯,吃面(漢堡)了。”這里語言的差異多是由于文化的差異造成的。如果用Halls的“文化緯度”觀點來看,中國文化呈現high-context,而英美國家呈現low-context,主要區別在于,他們對信息中明確信息符號的依賴不同。High-context文化的人,習慣于根據不同場景對同一符號作出不同的判斷,所以,中國人問:喝茶嗎?有可能是問:喝水嗎?到底是茶還是水,具體場合下說話人都可以區分出來,不需要特別注明,因為中國人對符號依賴小于對場景context的依賴;而英美人則相反,他們高度依賴符號而忽略場景的特殊,所以,在回答“你吃飯了嗎”時,他們會準確無誤地說:吃(飯、面條、漢堡等)了。
語言交際中形成障礙的原因不是語言知識缺乏,恰恰是語言賴以生存的文化現象,沒有很好地得到認同。而在大學英語的實際教學活動中,教者似乎也沒有充分地認識文化的重要性,無論是課堂講學,還是課后操練,還是試卷內容,都少見對這些文化元素的重視。所以,筆者認為,要真正提高大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就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和我們的課本,全部置于文化的海洋,讓學生在感受文化中掌握語言的技巧,掌握語言中的文化特質。
參考文獻:
[1]李瑞華.英漢語言文化對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2]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英漢語言文化對比[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3]顧嘉祖,陸昇.《語言與文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0.
[4]碧青,周麗蕊.英語翻譯規律[M].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摘要:與生動形象、追求藝術效果的文學語言相比,英語報刊新聞由于受大眾性、節儉性、趣味性和客觀性等制約,其語言獨具風格。這些風格使其從普通英語中獨立出來,在語法、修辭、詞匯、句法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語言特點。本文基于報刊語言的經濟性原則,從詞匯和語法兩個方面探討了英語報刊新聞報道中的語言簡化現象,以期拋磚引玉,吸引更多英語報刊新聞的研究者對這一領域進行研究。
關鍵詞 :英語報刊;新聞;詞匯簡化;語法簡化
中圖分類號:H3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1580(2014)09—0126—03
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隨著社會和文化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在當今世界,語言簡化現象無處不在,已經成為一種語言藝術。眾所周知,英語報刊是英語語言發展變化的最佳載體之一,其語體受新聞學、社會學、政治學、經濟學等多種學科的綜合影響,排斥性和滲透性共存;其語言新穎、現代、豐富、實用,穩定性與變動性共享;其風格“廣”、“俗”、“新”、“快”,簡潔與紛繁共融。此外,英語報刊新聞作為最快捷、最廣泛的媒介,是人類交流思想的重要陣地,因此也成為語言發展的搖籃。當今社會,競爭使得萬事萬物必須迅猛發展的局勢要求報刊新聞語言必須積極應對,不斷進行語言簡化,以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學習和研究英語報刊新聞的簡化現象具有重要的價值,可以使人們拓寬視野,創新觀念,掌握現代英語。在此背景下,有必要研究這門獨特的語言形式,以期更好地理解英語新聞報道,幫助人們分享新聞語言的魅力。
一、語言簡化的相關理論
創造性是人類智慧的本質,語言簡化是人類創造性的杰出反映,源自于經濟原則的語言簡化極大地提高了交流效率。Jespersen是通過經濟原則解釋語言簡化現象的第一人,他認為,語言的經濟原則是在不影響信息內容正確無誤地交流的前提下,對語言進行壓縮,從而使作者和讀者節省時間和精力進行輸入和輸出。也就是說,只要讀者能夠根據相關知識接受到正確信息,語言就必須進行簡化。著名語言學家Chomsky認為,降低語法的復雜、使語言更簡潔比任何一種選擇都高明。他還指出,由于語言本身具有“懶惰”的特性,而經濟原則恰如其分地解決了諸如此類的問題。
19世紀初,語言學家們對于語言的簡化現象爭議很大,Reskin和Silvers都對此持強烈反對態度,而以Whitney為首的語言學家則認為語言的主要發展趨勢是使作者和讀者省時省力。Jespersen對歐洲語言的發展趨勢進行研究后得出如下結論:1.形式簡單;2.結構常規;3.易于發音和記憶;4.語言的發展規律是由難到簡。由19世紀的爭論中可以看出:早期語言學家對于語言華麗的過分強調,使得古英語美麗端莊。但藝術性并不是語言的決定因素,實用性和簡潔性決定著語言的發展。
20世紀,基于大量的數據分析和個案分析,George Kingsley Zipf教授指出:人類行為屈從于省力準則,因此,作為人類行為一部分的語言行為必然遵守這一準則。Andre Martinet結合了交流需要和省力準則指出:人類需要通過交流表達思想,但寧愿付出更少的精力完成這一目標。
基于以上基本理論,我們可以看出,語言簡化現象是“一雙無形的手”,推動著語言向更簡潔、更簡單的方向發展。
二、語言簡化的原因
語言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主要有三方面:社會原因、心理原因以及經濟性原則。
(一)社會原因
一方面,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是語言簡化的一個要素。許多科技術語不斷涌現,一些較長的術語被簡化,以便流行和便于大眾閱讀和記憶。比如,telephone communication=telecom;positive+electron=positron;medical+care=medicare;alcohol+dehydrogenation=aldehyde;influenza=flu,等等。另一方面,高節奏的現代生活需要人們盡量避免復雜和瑣碎。作為交流工具的語言不可避免地要迎合這一趨勢而趨向于簡化。比如,NRN=No reply necessary;OIC=Oh,I see;PEM=Privacy enhanced mail;RSVP=Reply if you please;TIA=Thanks in advance;WYMM=Will you marry me,等等。
(二)心理原因
心理因素如懶惰、逃避、隨意等極大地左右著人類的行為。當懶惰因素到達頂峰,所進行的語言交流就會簡化。懶惰是一座心理橋梁,存在于語言簡化的始終。另外,許多語言學家認為,由于人類的懶惰心理,成人語言會趨從于兒童語言,因為兒童語言會舍掉一部分語言發音或者縮短詞匯。比如:“How are you?”最先被只有兩個音節的“Hiyah”所代替,然后被只有一個音節的“Hi”來代替。
(三)經濟性原則
語言是人際交往的符號,當人們進行交流時,語言發出者趨于簡潔,而語言的接受者希望清晰,那么,折中的辦法就是進行語言簡化。人類進行言語交際時遵守一條普遍原則,那就是用最少的勞力得到最佳的效果。語言的使用者會有意或者無意地尋找最經濟、最方便、最創新的語言來反映人類行為,而且會遵從省力原則。研究發現,人類思想遵守以“簡化”為核心的經濟原則,因為節儉的語言更容易被理解、傳播和利用。經濟原則不但被應用到認知語言學,也體現在語法理論上。例如,語言學家Chomsky在20世紀80年代就高度贊揚了語言的簡化現象,而且一直想建立一整套更簡潔的語法體系。
綜上所述,語言簡化趨勢會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更加普及,其過程是無限的和不可預測的,而且在經濟原則的趨勢下,語言簡化現象將會更加科學化、標準化和實踐化。因此,正確地理解語言簡化現象有助于我們進行語言學習、實踐和研究,更能幫助我們把握語言的脈搏。
三、英語報刊新聞語言的簡化現象
現代語言學認為所有語言都受到經濟性原則的影響,英語報刊新聞語言也不例外。毫無疑問,由于報刊語言的大眾性,相對于復雜冗長的語言,簡化的報刊語言能更容易、更快捷、更準確地傳遞信息,能使讀者花更少的時間和精力進行語言解碼。同時,大多數報刊都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信息傳播媒介,這就需要報刊新聞作者進行語言簡化,以節省出更多的版面用于其商業用途以獲取更大利益。另外,報刊要獲取商業利益,就必須吸引讀者,那么,簡單、新穎、創新性的新聞語言能夠加深讀者對報刊的印象。筆者從英語報刊新聞語言的詞匯簡化和語法簡化兩方面進行闡述,其數據均來源于知名美國報刊。
(一)英語報刊新聞語言的詞匯簡化
為了在最小的版面空間內填充盡可能多的新聞,詞匯簡化就成為首要選擇。新聞作者必須盡最大能力壓縮語言,因此,許多小詞、縮寫詞、縮略詞、新創短詞被大量地應用到英語報刊新聞語言中。
1.小詞的應用。新聞記者傾向于應用小詞來代替那些含義更多、更加抽象的大詞,一是考慮到讀者的教育水平,二是為節省空間謀取商業利益。分析以下三例畫線詞匯:(1)World Com Shares Drive.(2)Reuters Bests and Worsts of the World Cup.(3)Tung:Economy Tops Agenda.如果詞匯“drive”、“bests”、“worsts”、“tops”被同含義的“decrease”、“best teams”、“worst teams”、“is put on the top of”所代替,那么,新聞語言的吸引力、生動性、簡潔性將極大地降低,必然會喪失部分讀者。再舉其他五例,括號內為同含義的大詞,畫線詞匯為小詞:1.Bush man in China(representative);2.Police probe(investigation);3.US slammed by partners(criticized severely);4.Bank rate cut(decrease);5.Governor to axe aide(dismiss)。
2.縮寫詞、縮略詞的應用。隨著生活競爭和節奏的加速,報刊讀者更注重閱讀效率,希望用最短的時間獲取更多的信息。報刊容量的有限性使得縮寫詞、縮略詞成為最有效的手段。分析以下三例劃線詞匯:1.Mexico Fires Sanchez as Nat’l Soccer Team;2.Israeli Olympic Hopefuls Receive Financial Support from Gov’t;3.Calif.Judge Orders Enron to Hand over Documents(California)。以上劃線三詞分別指national、government和California,不但節省空間,而且被大眾所接受。再舉其他三例,括號內為未縮寫或縮略詞匯,劃線詞匯為縮寫或縮略詞匯:1.Ex-NYPD Officer Indicated on Perjury(New York Police Department);2.Study Supports Link between SIDS and Smoking(Sudden Infant Death Syndrome);3.Olympic Sponsors Show off Their 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3.新創短詞。在現代社會,新事物層出不窮,報刊新創短詞是反映新事物的最好載體,一旦出現,必將流行且被大眾所接受。最近,由于在紐約尼克斯隊的瘋狂表現,華裔籃球運動員林書豪成為美國各大報刊媒體的寵兒,《紐約時報》在報道其瘋狂表現時創造了一個新短詞:Linsanity,這個詞匯其實就是Lin(林書豪)+insanity(瘋狂),既使語言簡潔,又使語言生動,還能吸引讀者。另舉一例:U.S Strives to Ease Stagflation,劃線單詞其實就是Stagnation和inflation的縮寫形式。諸如此類的詞匯經常出現在美國的各大報刊媒體上,比如:documentary+drama=docudrama;communication+satellite=comsat;television+diagnosis=telediagnosis;fact+fiction=faction,等等。
(二)英語報刊新聞語言的語法簡化
新聞報道的第一要素是時間性。為了搶先發稿,新聞記者往往高速工作,在寫稿的過程中會省略一些語法現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英語報刊新聞本身獨特的語法特點和規則——語法簡化現象。
1.語法省略。語法省略現象在報刊題頭中經常使用,一是縮短題頭,二是烘托主要信息。英語報刊新聞語言題頭經常省略冠詞、連詞和助動詞。以下三個題頭均來自于《紐約時報》:1.Aging Population Major Challenge,這個題頭既省略了冠詞,又省略了助動詞,其完整語句為:The Aging is A Major Challenge;2.Ambitious Space program unveiled(Ambitious Space program are unveiled);3.US,Vietnam Resume Talks(US and Vietnam Resume Talks)。
2.不定式形式省略。在語法中,將來時用“will+v”或者“be+infinitive”來呈現,后者經常被使用,但在英語新聞語言中,可用不定式單獨表示將來時。以下三例均來自于《華盛頓郵報》:1.Last Two Hostages in Berruit to Go Free(Last Two Hostages in Berruit are to Go Free);2.Florida Freeze to Increase Area Produce Price(Florida Freeze is to Increase Area Produce Price);3.Iraq to Suspend Anti?Kurdish Campaign(Iraq is to Suspend Anti?Kurdish Campaign)。
3.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形式省略。在英語報刊語言中,現在分詞短語經常代替現在進行時來表達一個持續進行的事件,而過去分詞短語代替一個被動行為或者已經完成的行為。以下兩例均來自于英國《泰晤士報》:現在分詞替代:1.Beijing Planning to Make Food Makers,Sellers Accountable for Safety(Beijing is Planning to Make Food Makers,Sellers Accountable for Safety);2.Thames Approaching danger level(The River Thames is approaching the danger level)。過去分詞替代:1.3 Injured in Bomb Attack(3 people were injured in bomb attack);2.Anti?smuggling force established(Anti?smuggling force was established)。
通過以上對報刊新聞語言的詞匯簡化和語法簡化的分析,可以看出,報刊語言簡化能夠有效地進行信息傳播,促進語言的發展。由此,從事新聞報道的記者和編輯在報道新聞時,應時時考慮到讀者群和報道目的等因素,重視語言的簡化現象,提高報道的專業性。
英語報刊新聞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與所有其他語言一樣都要趨向于簡化。報刊新聞語言用其最簡化的語言吸引和影響讀者,傳遞最多的信息。報刊新聞簡化語作為最有效的信息交流手段,極大地促進了語言的發展。
[
參考文獻]
[1]Fredrickson,Stroller.English by Newspapers[M].Massachusetts:New Bury House Publishers,1978.
[2]Golding P and Elliott.Making the News[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1979.
[3]Hohenberg,John.The Professional Journalist[M].New York:Hastings House Publishers,1977.
[4]Jespersen,O.Language:Its Nature, Development and Origin[M].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Ltd,1954.
[5]Ohlgren,Thomas.The News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85.
[6]Zipf,G.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M].New York:Hafner,1949.
[7]陳明瑤.報刊英語[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
[8]江丁丁.語言的經濟學分析[J].社會學研究,2001(6).
[9]李明.語言變化的過程、原因和機制[J].外語研究,2001(1).
Abstract:DuetothedifferencesbetweenChinesenationalityandWesternnationalityintermsofthoughtpatterns,culturesandlanguageexpressions,obscurityofthetranslatedversionsofChinesepoetryannoysthereadersinchoiceofwordsoractualizationofimage,thatis,thetranslatedversionsfailto“actualize”theimagesandessenceoftheoriginalworks,resultinginthereaders’inabilitytoappreciatetheindescribablebeautyoftheChinesepoetryandsomeregretsinaestheticappreciation.
Keywords:Chinesepoetry;translation;imageactualization
漢語詩詞作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支奇葩,越來越受到其他民族的喜愛,甚至對西方詩壇都產生了一定影響。美國詩人雷克思羅斯就曾認為,“繼波德萊爾之后,對西方詩歌影響最大的可能來自外面,來自中國與日本詩歌的譯文。”[1]或出于傳播文化的需要,或出于個人志趣的原因,相當一段時間以來,國內外諸多譯者不辭艱辛,進行了漢詩英譯的多番嘗試。不少譯作被評論家們稱之為形神兼備、既“信”且“雅”的再創作典范。但即便是名家的成功譯作也無法完全擺脫原語文化和語言存在與表達方式的影響,造成原作里意象與意境在譯語作品中的剝蝕與褪色。
一、不同語言詞義內涵的差異和詞語存在的不同形式造成拙化現象
1.詞義內涵的差異造成的拙化現象
“中文詩大半‘句’成一單位,句末一字在音義兩方面都有停頓的必要,……所以它是全詩音節最著重的地方”。[2]由于它是某一句段的終結標志,往往承載著一行詩特別著意的任務。“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Difficultitwasforustomeet,anddifficulttopart/Nowtheeastwindhasfailed,andalltheflowerswither.),[3]這兩個詩句表達了李商隱對所愛之人憂思難忘的痛苦心情。“相見時難別亦難”,體現出對戀人的綿綿柔情。句末的“難”字,表明今后曠日持久、別后相思的苦痛及復雜的心態;“殘”與“難”押韻,寫出眼前景物黯然失色:東風無力,百花凋落,形成一幅愛情帶走了春天的傷心圖景。譯文雖也表達了兩句詩的基本意思,但還是留下遺憾:原文中一字千鈞的力量,一定程度上分別被“part”與“wither”磨蝕掉了——“part”一詞按簡明牛津辭典的解釋,其含義僅僅是“人們彼此間分離”;而漢語的“別”字,除表示“分離”外,又依據人們所處的各種不同情境具有多種意義,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惜別”,“痛別”,“拜別”,等等,古漢語中就有“別易會難”這樣的成語,可見“別”的經歷和體驗自古便帶給人們不盡的傷感與惆悵,于是以“別”為題的許多詩詞歌賦傳唱千古而不衰。在例詩中,詩人起筆便入主題,“別”字為詩眼,直擊人心,“part”一詞難有這種效果。“anddifficulttopart”更遠遠比不上“別亦難”的凝重傷感之情,也無法深切表現出“殘”的凄涼蘊意。該詩的后兩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Springsilkwormtillitsheathspinssilkfromlove-sickheart/Acandlebutwhenburnedouthasnotearstoshed),[4]作者以到死絲方盡的春蠶與成灰淚始干的蠟炬,象征至死不渝的愛情和明知無望、仍愿擔荷終生痛苦作執著追求的殉情精神,絲“與”思“諧音,為語義雙關字。雖然英語中也有一些雙關詞,但能與漢語諧音雙關詞在語義上對應者,微乎其微,因而在翻譯中或求“神似”以忠實于原文,或重“形似”以達至辭美的效果。上譯便是忠實原文的一例。而另一譯文為了追求“形、神”兼備的“化境”,著實下了一定功夫:Silkworm’sthreads,likemen’slongingthought,endonlywhendeathcomes/Candlesshedtearslikementilltheyburntotheirbottoms。[5]這一譯文打破原文束縛,明確譯出了雙關的兩重含義,但又似過于直白,與原詩含蓄的風格不符,讓讀者失去了想像的空間和回味的余地,也令原作濃郁的悲劇色彩有所銷蝕。另一首具有挑戰性的詩作是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僅舉后兩句的兩種譯文:1.Intheeastthesunisrising/Inthewestrainisfalling/Canyouseeifit’sfairorfoul?[6]2.Thewestisweiledinrain,theeastenjoyssunshine/Mygallantisasdeepinloveasthedayisfine。[7]譯詩1中,“陰晴”的含義是明白的,因為譯者此處巧用foul和fair兩個雙關詞,表達了“陰晴”和“善惡”之義,但讀者無法從中領悟出原詩的言外之意;譯詩2中,“情”和“晴”字都譯出了,抑揚格六音步加上韻式aabb,基本傳達了原文的形美和音美,但在意的傳達方面仍有一定距離。詩中的“我”,通過天氣的陰晴不定,表露自己在聽情郎歌唱時的心情,一會兒歡喜、一會兒憂愁。她主要是以問的形式揣測對方心思。上述兩譯,可以說各有千秋,皆為上乘之作,但又都留有缺憾。于是有人建議加上注釋:“晴”〔qing〕hereisapun.Ontheonehanditmeans“fairnessoftheweather”,andontheotherhanditimplies“情”〔qing〕,ahomophone,whichmeans“love”。[8]該建議的目的是為彌補譯詩里的缺憾,但這種中英文混雜的腳注對不通中文的英美讀者設置了一道新的理解上的障礙。
2.漢語疊音詞造成的拙化現象
漢語詩詞中疊音詞在傳情達意和構成審美意境方面具有獨特的表現力,在對這種詞的翻譯過程里,譯語的“復現”能力同樣顯得十分有限,也對詩詞所蘊含的美感產生拙化作用。唐朝詩人崔顥在《黃鶴樓》中寫道:“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Acrossthesunlitriver,clearlyseenareHanyang’strees/AndParrotIsland’steeming,fragrantgrasses.)。[9]上句中疊音詞“歷歷”,描述漢陽樹木清晰展現眼前的情景,下句中用“萋萋”呼應,通過形容芳草茂盛來展現思鄉戀故的情懷。由于兩個疊音詞韻母相同,且相互照應,因而顯得甚為和諧自然,對情景交融、詩畫統一的意象創造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此處如果不用“萋萋”這樣的疊音詞,任你再怎么絞盡腦汁選擇詞語恐怕也難以達到同樣的藝術效果。盡管英文“Now”一詞暗示了兩句間的緊密對應關系,但卻無法在讀者的心靈圖景上重構原語的意境。
此外,從“預期”理論的角度上看,后出現的疊音詞照應前面的疊音詞,也是漢語詩詞所擁有的、極具獨特而玄妙的藝術魅力的節奏形式,“有規律的節奏都必須能在生理、心理中印為模型,都必能產生預期”。[10]正是這種預期的實現,使得節奏帶給我們愉悅的。而看譯文,我們只能在理解意義的層面去把握詩的語言,這令我們的審美視角受到很大局限,無法像感受原語意境那般獲得審美。如李群玉的《黃陵廟》中兩句詩:“野廟向江星寂寂,古碑無字草芊芊”(Inthespringstillness,therustictemplefacestheriver/Teeminggrassesgrowamongtheancienttablets,theirinscriptionslongeffaced.)。[11]譯文對原語詩意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創造性重構,但同時帶來的拙化現象也令人惋惜。公正地說,這并非譯者功力不及,實乃不同語言的不同的存在方式和表達方式使然。史奈德寒山詩第八首中“奚長石磊磊,澗闊草蒙蒙”(Thevalleysarelongandstrewnwithstones/Thestreambroadandbankedwiththickgrass.),[12]譯文里“strewn”一詞意象為“散布”,常用于比較輕的東西,如落花、碎石等,用在此處沒能表現出原文“磊磊”即“多石貌”之意。美國漢詩翻譯家韋理給出另一譯文:Thevalleysolongandthegroundsostony/Thestreamsobroadandthebrushsotangledandthick.[13]譯文一連選用了四個“so”,旨在突出“多”與“盛”,但給讀者的感覺卻是冗繁且牽強,脫離了原作兩個詩句各語言要素之間的對應關系,削弱了意象的感染力。
漢語詩詞中這種疊音詞使用手法,也深深打動甚至影響到了一些英語國家譯著者,使其在自己的譯作中不時創制出模仿或套用中文詩詞的行文方式。如戴維·拉鐵摩爾所譯的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的兩句:“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望相似”(Lifeofmanageonageunexhausted/rivermoonyearbyyearlookingateachother.)。[14]譯者的意圖值得稱道:從形式到內容,似乎把原語與譯語的轉換完成得天衣無縫。然而從譯入語讀者的角度審視這樣的貼近,不客氣地講,此種中國式英語的機械模仿,嚴重地瓦解了原詩的意境。因而,與其如此生搬硬套,不如以平實樸素的手法進行翻譯:Manygenerationshavecomeandpassedaway/Fromyeartoyearthemoonslookalike,oldandnew.[15]只是這種力求達意的譯句,仍然未能將詩人靜靜的心靈與眼前天地進行的神秘而又親切的、悠然心會的唔談加以充分構圖與賦形,進而帶給讀者無限遐想與情趣。杜甫《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Fletcher譯為:ThroughendlessSpacewithrustlingsound/Thefallingleavesarewhirled-around/Beyondmykenayeastysea/TheYangtze’swavesarerollingfree;Bynner則譯為:Leavesaredroppingdownlikethesprayofawaterfall/WhileIwatchthelongriveralwaysrollingon.[16]顯然,無論是哪一種譯詩,都因使用了連詞而未能把原詩里“陰陽對稱型視象”——將兩種相斥相異或相關的事物加以對稱地建構而產生的視象——表現出來,不可避免地失去了原文的對稱美。
3.漢語詩詞表達方式造成的拙化現象
不僅在疊音詞上,就是漢語詩詞中頂真續麻式的表達方式,也有譯作者企圖在形與神上與原語達成契合,如李白詩句:“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這首詩就像許多其它漢語詩詞一樣,雖然表面上是用最簡單的語言寫成,卻是利用了古典漢語那種簡潔和含混結合的敏銳性,暗示表面之下潛藏的哲理。龐德將這兩句詩譯成:Drawingsword,cutitintowater,wateragainflows.Raisecup,quenchsorrow,sorrowagainsorrow.[17]這已不像英語了,這簡直就是把中國字分別轉換成英語單詞羅列在一起。這種天真的大膽的創意嚴重地揮發掉了原詩中的意蘊和哲理。
譯文在尋找與原語文本對應的語言形式上受到限制,同樣造成漢語詩詞蘊意的減損。如杜甫絕句:“兩只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Twooriolesamidgreenwillows/Arechirping/Arowofegretshighupthebluesky/Isflying/Westernridgescrownedwithlong-accumulatedsnow/Areframedinmywindow/AboatcomingfromeastJiangsuProvincefaraway/Ismooredoutsidemydoor.)。[18]“黃鸝”與“白鷺”,巧妙地利用了兩個帶顏色的動物名詞,相互呼應,珠聯璧合。譯文根本無法體現出這種色彩鮮明的動感圖景;以“江蘇省”取代詩作中的“東吳”,這關照到了詩意的“信”——兩個專有名詞指同一個地方,卻因未能現出“東吳”隱含的朝代更迭的滄桑歷史背景而失掉了原詩里意境的“美”。誠如辜正坤指出:一切詩歌的特定妙蒂總根于特定的語言形式。漢語詩詞之所以絕妙無倫,一個關鍵的因素即在于漢語本身無可替代的視角、音象、義象、事象、味象等存在方式。[19]將漢語詩譯成英語詩,不僅要把語言譯過來,“而且還要把詩意譯過來,而詩意又是那么微妙的東西,在從一種語言向另一種語言傾注的時候,詩意會全部揮發。”[20]二、譯語再造的意象偏離原文造成拙化現象
意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的地位,有人比擬為語義學中句子的詞,是語言的基本單位。中國古典詩詞是由意象和意象組合結構而成。作者把心中的意念,寄托于具象與非具象的藝術形象之中,表達出人生的感受,使意念成象,并以這個藝術形象去感動讀者,喚起讀者的想象與聯想。這種意象具有廣泛性和模糊性的因子,所以人們能體會到某一意象的內涵,卻不能加以精確的量化或數字化,甚至難以用語言完整清晰地令意象畢肖無余。如賈島詩《訪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UnderthepinetreeIaskedthelad/Wherehismasterhadgone./“Topickmedicinalherbs/Hesaidhehadgone./”“He’ssimplyinthisverymountainout/Inthedepthsofclouds/Hiswhereaboutsarenotknown.”)。[21]此詩寓問于答,短短四句,三番問答,體現出訪者對隱者之高潔十分景仰,情真意切。后兩句詩的景觀給人以朦朧美感,但“師”在何處,為訪“師”、尋“師”不遇后情緒如何,這一切都“隱”而不露,其中的含蓄美皆由讀者去吟味。上例譯文,雖說將原詩意境大致表達出來,但由于英語表達形式的束縛,出現了四次“他”,使原詩的凝煉與朦朧之美以及“隱”的質感——“師”只出現一次,卻句句都有“師”的影子——未能以朦朧的言語形式傳達出來。
漢詩中幾個意象的組合,并非只是意蘊的關系,更重要的是內在因果的邏輯關系,而與之相對應的譯語文體卻暴露出乏力和欠缺,使原語意象的美感打了折扣。如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遠上”與“白云”相聯,“石徑”與“人家”有關,深秋里的楓林,在經過秋風秋雨秋霜的磨礪后,變成火紅,勝過二月里綻放的鮮花。其譯文為:“Therockypathslopedfarupthechillymountains/Therestoodsomecottages/wherewhitecloudshadrisen./Istoppedmycart,sittingthereintoenjoy/Lookingatthelovelymapletreesatdusk/Therealcolourofthemapleleaveswithfrostwasdeeperthan/ThatofSecondMoonflowers”。[22]以“mapleleaveswithfrost”來對應“霜花”,即帶霜的樹葉,不免給人以寒冷的感覺,難以帶給讀者冷艷卻彌堅的美感。譯詩還消損了原詩里隱含的“秋風秋雨磨礪楓葉”的意義,意象之間的內在關系有所消弱。
時空跳躍式的意象組合,構成漢語詩詞的另一美感特征。詩歌不是歷史年表,更非日記,不能按時間順序和地點順序,細細記錄。詩歌的跳躍性在于詞語與詞語之間,詩句與詩句之間,意象與意象之間,是跳躍性的,甚至是突變性的。目的是使幾個畫面在相互銜接之中,組合出一種印象,去感動讀者。這種組合正好利用了人類視覺的延續性,以及感情變化的時間性,使一些看似無關卻有內在聯系的畫面和意象,共同組成一種思想、感情、欲望和追求。李華的《春行即興》:“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AtthefootofthecitywallsofYiyang/Grassesarelushandgreen/Gulleywaterisflowingeast/Andturnswestthen./Fragrantblossomsoftreesare/Ofthemselvesfading/Throughoutthehillyjourney/Springbirdsarevainlycrowing)。[23]原詩四句,每句是一幅畫面,一個意象。表面上看,草生城下,澗水復流,芳樹花落,春山鳥啼,這四種意象并無必然的聯系,但把這四種意象歸結于安史之亂后,昔日繁華城市夷為荒涼寂寞之地的主題之下,便組成了令人無限悵惘的自然景象。譯語表面上看以“at”引出地點,用“And”,“then”等詞語表明彼此之間的關聯,各意象似乎相合緊密,但實際上由于是一幅平鋪直敘式的意象群畫面,蕭條與冷落之意未能充分展現出來,原詩的味道便淡了許多。
漢民族的綜合性思維,使得詩詞構思方式和語言組織方式方面體現出悟性和意合的特征,而英語的構思方式和語言組織方式則更為突出理性和形合。漢語的意合無須借助詞匯語法的銜接手段,僅靠詞語和句子內含意義的邏輯聯系(或靠各種語境和語用因素),便能構成完整的語篇和意象;英語則往往不能缺少詞匯語法的顯性銜接,即從語言形式上把詞語句子結合成語篇和意象。這種差異導致在漢語詩詞、甚至在曲與賦等形式的文學作品的英譯過程中,原作妙境意蘊也產生流失現象。如馬致遠的名篇《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此曲用三句十八字九個名詞所指的物象構成了一幅秋天傍晚蕭瑟蒼涼的圖畫,表現出詩人漂泊羈旅途中彷徨愁苦的心境。九個名詞無一虛詞,九種物象極其和諧地組織在秋天夕陽之下。此境中之象,深沉高遠,格調清逸。該作譯文:Witheredvineshangingonoldbranches/Returningcrowcroakingatdusk/Afewhouseshiddenpastanarrowbridge/Andbelowthebridgeaquietcreekrunning/Downawornpath,inthewestwind/Aleanhorsecomesplodding/thesundipsdowninthewest/Andthelovesicktravelerisstillattheendoftheworld。[24]為了充分表達原作中組合意象的關聯性,譯文使用了相當數量的有連接作用的詞。尤其在空間層次、動靜層次和音效層次方面,如“hangingon”,“returning”,“hiddenpast”,“in”,“still”,“and”等。細細品味一下,缺少關聯詞的原作所呈現的意象是靠意合有機聯系在一起的,展示了漢語語言凝煉、自然、朦朧、深遠的美感,正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述的,“寥寥數語,深得唐人絕句妙境”。而譯文要體現原詩意象的內在邏輯關系,只能借助于添加的一些詞語或詞語形式,不過這樣一來,通過形合構成的意象在“復現”的過程里,不可避免地磨蝕掉了原曲的獨有藝術魅力。
中國詩詞中有些詩句無主語,增加了移情和現實情境的效果。中國詩歌傳統是詩以言志,要求詩人以自我為出發點,但在對待自然的態度上是天人合一,而非主客分明,因而構成了詩詞創作中“不隔”(王國維)的趨勢,出現了“無我”之境或“忘我”之境。而西方詩歌則以“我”中心,詩句里主體與客體之間關系分明且同時顯現。華茲華斯說“Iwanderedlonelyasacloud”(我曾經像一片云朵般孤獨地漫游),中國詩人則更傾向于說“行云流水”。
漢語語素的單音節性和組合的靈活性天然適合于“對偶”,中國人思維的虛實辯證又為偶意的形成提供了心理上的需要,因而虛實統一的對偶成了中國人特別喜好的藝術樣式。中國詩詞的意義排偶、聲音對仗、句法結構交相印證便構成其異于西文詩歌的獨特的創作與表達方式,所含蘊的音、意、形對稱美淋漓盡致地展示出來,達到一種“和”的豐厚和均衡,使世人品味到漢語詩詞“句句相銜”、“字字相儷”、“宛轉相承”、“剛柔判象”的藝術魅力。相比之下,西文文法嚴密,不如中文字句構造可自由伸縮顛倒,因而難以象漢語詩那樣將上下兩句對得工整。
三、結語
漢語詩詞翻譯過程中原語作品美感的拙化現象是否能夠避免,譯界比較認同的“補償原則”可否消除這種因拙化產生的原作意象和意境的磨蝕?筆者以為,再高明的譯者也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拙化現象,想要原汁原味地在譯語中再現原作的美感,恐怕最終不過是一種心向往之的理想而已,空留下一番望“漢”興嘆的感慨。
參考文獻
[1]KennethRexroth.ClassicsRevisited[M].Chicago:QuadrangleBooks,1968.130
[2][10][23]朱光潛.詩論[M].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149,92,159
[3][11]張廷琛.唐詩一百首[M].魏博思,譯.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1.221,227
[4][15]謝真元.唐詩三百首鑒賞[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6.389,2
[5][8]馬.翻譯批評散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0.169,163
[6]劉重德.文學翻譯十講[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1.108
[7]許淵沖.唐宋詞一百五十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19
[9][18][21][22][23]唐一鶴.英譯唐詩三百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49,177,7,247
[12][13]鐘玲.美國詩與中國夢[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2
[14][17]趙毅衡.詩神遠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238,234
[16]龔光明.翻譯思維學[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392
“語言禁忌”是指人們對某些意義、詞語的一種回避態度及委婉的表達方式。這種現象存在于人類的各種語言當中,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使用這種語言的民
族風俗習慣及文化特征,現代語言學奠基人瑞士著名語言學家索緒爾指出“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常會在他
的語言中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構成民族的也正是語言。”無疑,語言是構成這一統一體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看到,語言禁忌作為一種社會語言學現象,它的確與社會文化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從本質上講,它體現為一種間接的語言行為,是語言技巧性實際運用的一種方式。從社會層面上說,它又是社會文化心理特征和民風民俗的具體體現。
一、語言禁忌是一種社會心理活動
禁忌是一種復雜的社會心理現象,是人們對某些言行的自我限制。它不僅來源于人們對某種神秘力量的畏懼,而且也包含著人們在與大自然作斗爭中長期積累的經驗,以及在人際交往中所形成的社會禮俗。禁忌與民俗風情、和文化心理有密切聯系。禁忌現象具有普遍性,大到一個民族,小至一個部落,都有各自的獨特的禁忌言行。如果不加注意觸犯了某種禁忌,就會受到懲罰,輕則造成誤會,重則導致殺身之禍。麥哲倫在菲律賓群島上遭到土著人的殺害,就是因為他觸犯了土著人的禁忌。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在夏威夷群島上也是因為觸犯禁忌而喪生。
語言禁忌是諸多禁忌中的一種。在人類社會的初級階段,由于人類認識水平的低下與征服自然力的不足,人們往往對自然現象和自然力不理解甚至是困惑、恐懼,作為社會交際工具的語言往往與某些自然現象聯系起來,或者同某些自然力給人類帶來的禍福聯系起來。這樣語言就被賦予了一種它本身所沒有的超人的感覺和超人的力量,社會成員竟以為語言本身能夠給人類帶來幸福或災難,竟以為語言是禍福的根源,誰要是得罪這個根源,睡就得到加倍的懲罰;反之,睡要是討好這個根源,誰就得到庇護和保佑。這就自然而然地導致了語言的禁忌和靈物崇拜。語言的禁忌和靈物崇拜,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都是一種迷信語言的力量之表現,是一種原始心理反映。
語言禁忌作為一種社會心理活動,其作用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其積極的一面是社會通過禁忌對個體的言論進行導向,并通過語言禁忌造就人的價值和行為取向,從而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消極的一面是,語言禁忌有時會成為恐懼、愚昧、迷信的產物。許多民族對婦女的禁忌,就降低了婦女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形象。統治階級為了達到本階級的政治目的,往往利用語言禁忌來愚弄人民。如:對封建君王之名要避以國諱,便是統治階級愚弄人民的手段。
二、語言禁忌與社會文化觀念
語言禁忌之所以成為一種普遍的文化現象,是因為人們相信語言這種符號與它所代表的真實內容之間存在著某種統一的效應關系。因此,在某種事物需要避忌時,也就包括了從語言上的不提及。
1.忌死亡:最大的不吉莫過于死亡。因此,死字是必須忌諱的。從古至今,不知用了多少委婉的詞語來表達這個忌諱。《禮曲禮》已規定了等級制度下的忌諱詞:“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只有“庶民曰死”。這是因為統治者眼里“禮不下庶人”,蕓蕓眾生是無所謂的。除了上述的忌諱辭外,帝王死還有“遏密”,“諒陰”,“龍馭上賓”等委婉辭,上等人也有“鶴駕西歸”、“歸道山”、“神遷”、“瞌逝”、“捐館”、“棄養”等寫不完的好聽話。然而,老百姓也是一條命,也忌諱講死,也會創造出忌諱死的語言來代替,通俗點的就有“去了”、“故了”、“不在了”、“升天了”、“入土了”之類的代詞,上海俗語則叫“翹辮子”。新式的忌諱辭則是“去見上帝了”,“去見馬克思了”等,總之,忌諱說死這個不吉之辭。
由于迷信思想作祟,人們相信吉兇禍福是由命運安排的,由此產生了趨吉避兇的觀念。與忌諱死相連,交際中還有一些忌諱,如:送人的祝壽禮忌諱送時鐘,因為,諧音為“送終”。上海拘謹的老輩人探問病人不得送蘋果,因為吳語中蘋果與“病故”同音。又與忌諱死相連,棺材也要忌諱,要稱“壽材”、“壽器”、“老屋”, 舊時代的大官,還稱為秘器或東園秘器(東園是漢代官署,屬少府,專司制造兇器,當然是只賜給大官的)。其他一切與喪事有關的也都忌諱直說,以免和死亡相連,如:辦喪事稱“當大事”,服喪叫“守制”,官員們當然還有“丁憂”、“丁艱”之類的雅詞。至于死亡紀念日稱忌辰,則更明明白白地把忌諱點出來了。
死亡系由疾病導致,于是生病也不吉,也要忌諱。雅人的忌諱改說“欠安”、“不豫”、“抱恙”、“采薪之憂”、“為二豎所憂”等。普通人則代以“不舒服”、“沒力氣”、“在吃糖湯”。后一語“糖湯”即藥,是連藥也忌諱直說了。
2.名字禁忌:中國最重要、最普遍的忌諱恐怕無過于避名諱了。李中生在《中國語言避諱習俗》中說,古時中國人認為,名字并非一般的語言符號,它具有某種超人的力量,人們的靈魂就附在名字上。中國進入封建社會后,人的名字在原有的迷信觀念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一層政治禮教色彩。一方面,朝廷、禮書對帝王之名、圣人之名、父祖之名作了各種避諱規定;另一方面,在封建禮教影響下的人們,根據自己的封建人生觀又對名字的作用加以發揮,結果使得人的名字更具有某種神秘的甚至恐怖的力量。
在封建社會里,名字禁忌大致有五種:國諱、官諱、圣諱、家諱、惡人之諱。所謂國諱,主要是避諱皇帝本人及祖父之名。比如:王嬙字昭君,為避晉文帝司馬昭之諱,改稱明君或明妃。唐太宗李世民,為了避諱,唐人行文用“代”代替“世”字,用“人”代替“民”字,觀世音因此略稱觀音,民部改稱“戶部”。官諱指避諱達官貴人的名字。相傳宋朝的田登,做了州官,非常忌諱別人觸犯他的名諱。因此,凡是與“登”同音的字,都不能說,而且要老百姓都避他的諱。由于這個緣故,舉州皆呼點燈為點火。吏人書揭榜示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時人譏之曰:“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圣諱就是避開
圣人的名字。圣諱既包括朝廷規定的圣人諱,也包括人們自發地為圣賢避諱。比如:孔子之名丘,老子之名耳,周公之名旦,孟子之名軻,皆為圣諱。家諱就是在日常言談或行文用字時,要求回避祖父以及所有長輩的名字。俗話說:“子不言父名,徒不言師諱”就是這個道理。漢族、鄂倫春族、哈薩克族、布依族、藏族等許多民族的祖先崇拜習慣中都有這一類禁忌事項。鄂倫春族認為直呼祖先的名字是對祖先的不尊,恐觸怒了祖先而降災于子孫。漢族不論說寫,都忌言及祖先與長輩的名字。司馬遷寫《史記》,因其父親名“談”,所以把古人名“談”者一律改“同”;蘇軾祖名“序”,作序改“敘”之類,可見家諱之嚴。時至今日,子女仍然禁直呼長輩的名字,與長輩名字相同或者同音的字也有所避諱。所謂避惡人諱,就是忌諱提及那些人們厭惡的名字。比如唐朝的安祿山,當時的皇帝唐肅宗討厭此人,所以,當時唐朝郡縣有“安”字者幾乎都被換掉。到了明朝初期,從皇帝、大臣到平民百姓厭惡元朝的統治,顧忌它卷土重來,所以把人們常用的“元來”一詞改為“原來”,以避諱惡人。
3.忌粗俗不雅:民間通常以為涉及到及性器官的詞語是一種褻瀆詞語,在生活中,對于一些不雅的污穢事物漢民族往往代之以委婉的說法。關于排泄和性的委婉表達是極具代表性的一類,如:茅坑,古人常用“五谷輪回之所”來代替。至于今天人們除流汗以外的生理排泄,在很多場合人們都很注重使用委婉的方式來表達,如:“去化裝間”、“去洗手間”、“方便一下”等。在不得不說到性器官時,要用那個、下部等來代替。說到時,也要用辦事、、同床、夫妻生活、男女關系、偷雞摸狗、尋花問柳、云雨、合歡、交媾等詞語來代替。
4.守財和諱窮:俗諺云“要錢不要命”,可見財富幾乎與生命有同等的重要。人間最不幸的莫過于家破人亡,家破就是喪失財產。人們小心謹慎地守護財富,有關“破財”的詞語禁忌也由此產生了。例如,過去許多地方在春節期間都有賣財神的小販走街串巷,上門推銷。賣財神不能說賣,而要說“送”,買財神也不能說買,要說“請”,否則,就是不恭,得不到財神的保佑;如果不想買也絕不能說“不要”,只能說“已經有了”,否則,就得罪了財神,會破財。河南一帶做飯時,忌諱說出“少、沒、光、不夠、完了”等詞語,認為說了這些不吉利的字眼就真的會出現缺糧少食的后果。四川一帶過去忌諱說“舌”字,因為“舌”諧音“折本”、“折財”的“折”,因此,把“豬舌頭”叫做“豬招財”、“牛舌頭”叫做“牛招財”。在各地這一類有關財運衰敗的語言禁忌很多,其特點是不僅僅停留在對禁忌詞語的回避上,而且還要變兇為吉,通過對詞語的靈活運用獲得一個吉祥的效果。
上述種種語言禁忌是人們語言迷信的社會化表現,語言是人類思維的工具,是伴隨著人類思維能力的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在人類歷史上,由于人類對于自然力的不可控制,由于人類對于危害自身生命、生活的種種外力的恐懼,人類總是寄希望于某種超自然的神的力量來幫助自己趨吉避兇,形成了各種各樣的迷信觀念、儀式和手段,在心理上形成了影響人類精神生活的某種力量,這種心理使人們將自己生活中的順逆、吉兇、禍福、憂樂、生死等寄托于某種想象中的超人的力量并且愿意信仰、依靠這種力量。語言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符號,但是,從語言產生開始,人們不了解語言的符號特征的性質,誤將語言中的詞與其所代表的事物等同起來。由于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的一些事物會給人類帶來幸福或災難,人們很難認識到這些禍福與代表這些禍福的詞語之間的關系,將它們區分開來。人們不自覺地將語言中的詞語與其所代表的事物等同起來,甚至認為語言比那些真實的事物具有更大的魔力,因此語言自然而然地成了吉兇禍福的代表。
總之,語言禁忌是建立在語言神秘感、語言魔力信仰基礎上的,設若人們只把語言看作是一種交際的工具,是一切事物的外殼形式,是人們自己創造、主宰的一套符號系統的話,那么語言的神秘感便會馬上消失,語言的魔力信仰也再沒什么可怕的了,而語言方面的禁忌也就會自然而然的淡漠乃不復存在。
參考文獻:
[1]陳 原:《社會語言學》,學林出版社,1983。
很多英語教師在口語教學中經常發現這種現象:學生的英語口語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后,英語表達能力就很局限,漢式表達頻繁出現,而且有些錯誤屢改屢犯,無論怎樣練習,仍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這就是二語習得中的一個普遍現象——中介語石化現象。
中介語是指外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者使用的介于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一種語言體系。它即有學習者母語的特點,又有目的語的特征,它以母語為出發點,并逐漸向目的語靠近,卻不是目的語(Selinker,1972)。理論上說,隨著語言的不斷輸入和學習量的增加,學習者的中介語最終會達到目的語這個理想終點。但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學習者由于種種原因并不能達到目的語的終點,相反,他們的語言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教育教學論文,不但沒有繼續向前發展的趨勢,反而出現停滯不前的狀態,這種現象就是中介語的石化現象。Selinker將此現象定義為:學習者的中介語與目的語相關的一些語言項目、語法規則和系統知識趨于穩定的狀態,它們并不受學習者年齡和目的語學習量等因素的影響(Selinker,1992)。
一、英語口語的石化現象產生的原因
1. 母語的負遷移
在學習者沒有完全掌握目的語的語法規范之前,他們就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將母語的規則運用到目的語之中。如果母語和目的語相似或者一致時,就會出現正遷移,從而促進語言的發展,但若母語和目的語有所區別時,就會出現錯誤或不恰當的表達,這稱之為母語的負遷移。長期的母語負遷移會對英語口語產生一定的干擾,如果這些不正確的表達長期被使用并僵化下來,就形成了英語口語的石化。
從語音上看,雖然英語中的很多發音都能在漢語中找到近似音,但是一些發音是漢語中所沒有的。這讓學習者很難掌握好英語的發音.如一些學生將”Ithink”誤說成“I sink”。在詞匯層面,很多學生認為中英詞匯是一一對應的論文下載。其實不然,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很多情況下英漢詞匯在文化外延上是不對等的。在句法方面,由于英語重形合,即句子本身的語法手段,而漢語重意合,強調句子內部的邏輯聯系,所以很多學生在表達“雖然---但是--”時,習慣于用“although-----but---”的形式。
2.交際策略與交際反饋
在用英語交流的過程中,由于學習者的語言水平有限,為彌補他們的語言缺陷,他們會借助回避,簡化等交際策略達到交際的目的。Tarone指出學習者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會很自然地使用到一些交際策略,如“回避”,“換說法”“借詞”“請求幫助”及“動作模仿”等諸多策略(Brown,2001)。Coulter認為學習者在具有一定的語言能力后,使用避免、簡化等交際策略確實可以克服交際中存在的困難達到交流的目的,但他們的學習動力也會減弱,要么完全停止學習進程,要么不再像學習初期那樣重視自身語言水平的提高。這樣也會產生石化現象(戴煒棟,牛強教育教學論文,1999)。
石化現象的交際反饋又稱為“相互作用論”,其主要代表人物vigil和Oller認為人際交流傳遞著兩方面的信息,即認知信息與情感信息。認知信息以語言形式來表達,包括事實,猜想和信念。而情感信息是通過超語言形式來實現,如面部表情,聲調和手勢等。交際中的反饋信息會對學習者可產生肯定,中立或者否定的心理作用。Vigil和Oller發現,肯定的情感反饋和否定的認知反饋是防止語言石化的最佳方式(Vigil& Oller, 1976)。因為在交際中,肯定的情感反饋和肯定的認知反饋會鼓勵學習者繼續采用相似的語言表達形式,從而引起石化,而肯定的情感反饋和否定的認知反饋會激勵學習者在繼續語言交際的同時,注重對自己的言語作出一些修改, 故能防止石化現象的產生。
3.學習策略和學習環境
學習策略的失當也是導致出現口語石化現象的原因之一。學習者在交流時經常將目的語簡化,最明顯的簡化是體現在句法上。如,許多學生傾向于用簡單的主謂賓結構、簡單的時態來表達他們的觀點。雖然這些簡化的句子并不影響交流,但卻使語言失去了多樣性,長遠來看,學習者就不能自如地創造性的使用語言,阻礙了語言能力的提高。
學習環境主要是指教師的不正確的語言輸入和教材的不完備方面而引起的石化。一方面,由于有些英語老師缺乏語言的正規訓練,他們不地道的語言運用使得學生缺乏正確的語言輸入。比如,一些教師的發音不標準,學生就會模仿他們的發音,久而久之,就導致了石化。另一方面,教材或和材料的選擇不當也會產生石化。如教材中為模擬的一些場景,或訓練某個口語句型,出現的一些特定的貌似真實的語言輸入,卻與實際交流有一定的差距。一旦這些不地道的語言輸入在腦海根深蒂固后,學習者就無法擺脫其影響,形成了語言習慣。
二、英語口語突破石化的對略
1.優化語言輸入
地道的目標語輸入是英語口語輸出的前提,也減弱了母語的負遷移的干擾。所以在口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應該優化語言輸入的質量。一方面,口語教師不僅在口語輸入時教育教學論文,要注意發音標準,語調規范,措詞準確,語句正確,以確保規范的語言輸入,同時教師也應該正確的評估學生的口語水平,并根據其水平提供相應的語言輸入論文下載。最佳的語言輸入是難度要略高于學生的當前口語水平,這樣既能防止學生過分借助交際策略,也能防止他們對口語的失去信心。另一方面,英語教師也不能忽視教材甄選的重要性,摒棄那些語言和內容已過時的教材,選擇具有真實性的語言教材,靈活的處理教材內容。如,將口語課本與日常使用的口語素材結合在一起。
2.采取正確適當的糾錯方式
對于學生口語課堂所犯的錯誤,教師若是漠然視之,學生就意識不到自己所犯的錯誤,甚至會反復出現,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口語石化。若是頻繁糾正學生的錯誤,會使得學生產生焦慮感,也不利于學生的口語能力的發展。因此,采取正確適當的糾錯方式尤為必要。首先判斷錯誤類型,如果學生所犯的錯誤不影響交際的錯誤,可暫時忽略,但若是阻礙了交際,就要指出他們的錯誤。依據相互作用論,肯定的情感反饋和否定的認知反饋是防止語言石化的最佳方式。在口語練習中,如果教師能在輕松的語言環境中,給予情感上的肯定,鼓勵他們繼續用英語來交流,同時又巧妙地指出他們所犯的錯誤,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激勵他們對自己的言語進行改變,防止口語石化的產生。;
3.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傳統的觀點過分強調交際的重要性教育教學論文,認為英語口語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使之能運用所學的語言知識來成功地應對交際。這種教學忽視了語言既是一種交際手段,更是口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忽略了語言的變化性特征,忽視了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不僅僅以交際為目的,更要注重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的發展。在課堂中,既要加強對交際策略,會話技巧等交際能力的培養,也要考慮到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發展,注重對學生的語音語調、詞匯、語法結構等口語基本功的培養,不提倡過分依賴于簡化,回避等交際策略。
三、結語
雖然英語口語的石化是一種普遍現象,但是只要英語教師為學生提供最優化的語言輸入,采取正確適當的糾錯方式,在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的同時,注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發展,才能有效防止石化現象的產生。
[參考文獻]
[1]Selinker, L. Interlanguage [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1972.(10)
[2]Selinker, L. RediscoveringInterlanguage[M].London: Longman,1992
[3]Brown, 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4]戴煒棟,牛強.過渡語的石化現象及其教學啟示〔J.外語研究,1999(2)
1.前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劇,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日趨頻繁。在這些跨文化的交流活動中,語言成了順利進行交際的工具和橋梁,其作用不容忽視。需要注意的是,語言與文化之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不同的民族有其特定的文化,而這種文化對該民族語言的發展又在某些方面起著相當大的制約作用。簡言之,語言既是文化的載體又是文化的一部分。所有語言和文化都蘊涵著本民族特色的傳統和價值觀。在跨文化交際活動過程中,如果交際雙方忽視了語言和文化蘊涵的民族特色的傳統和價值觀,就可能導致誤解對抗甚至敵意,從而引起不同程度的交際障礙和交際失敗。語言禁忌便是影響跨文化交際成功與否的因素之一。語言禁忌普遍存在于各種語言文化之中,由于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語言禁忌。也就是說,不同的文化對于在一定語境下什么是禁忌的理解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在了解本國語言禁忌的同時,必須對西方人的語言禁忌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保證跨文化交流的順利進行。
2.語言禁忌的特點
2.1普遍性。
禁忌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復雜的文化現象,它是指社會力圖避諱的某些行為、事物或關系,引申至表達這些內容的語言,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語言禁忌現象。語言禁忌現象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之中,它普遍滲透于各民族文化的生活、語言、宗教等各個領域。在世界上的各種語言中,無論是大語種還是小語種,都少不了語言禁忌的存在。就以中英兩種語言為例,在中英兩種語言中,普遍存在著大量的語言禁忌,這些禁忌關系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例如,在中英兩種文化中,人們對“死亡”的共識是“不幸和災禍”,人們喜歡談論“生”的話題而回避“死”的話題,認為談到“死”是不吉利的,于是,在實際的交流中,人們盡量避免直接提到“死”這個公認為不吉利的字眼。再如,在許多不同的文化和語言中,人們都同樣地忌諱那些粗俗下流的詛咒、罵人的話語。英漢兩種語言在這方面也不例外。可以說,詛咒和罵人的話語是普遍存在于各種語言文化中的語言禁忌現象之一。在交流中,人們盡量避免使用這些不雅的難聽的話詞。如英語中的son of bitch等詞語就很少在正式的交流中出現。在漢語中,雖然也有一些詛咒和罵人的話語如“他媽的”等,但人們也在盡量避免使用。當然,詛咒、罵人的話語通常是受到年齡性別和職業等的限制。一般來說,小孩罵人會受到大人和老師的指責,女性罵人則會被認為是粗俗失禮沒有教養,等等。因此在跨文化交流中,交際雙方應充分意識到語言禁忌的普遍性,從而減少因不當使用禁忌語而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煩。
2.2特殊性。
語言禁忌的特殊性也就是指它的個性或民族性。不同民族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本民族所特有的語言和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可以在其民族的語言中反映出來,禁忌語也不例外,不同民族的禁忌語背后都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正是由于語言禁忌的特殊性,不同民族的人們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可能會對同一事物或現象產生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因此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人們必須充分意識到語言禁忌的特殊性,避免引起交際中不必要的尷尬。例如,中國人對年齡直言不諱,有時為了表示敬意還特意加上“老”字,如“老師傅、老王、老張”等,但這種表達方式在西方國家卻是人們所無法接受的,在他們看來“old”是“衰老,不中用”的代名詞,同時,西方國家的女性對自己的年齡更是諱莫如深。西方人很注重個人隱私,對他們來說,年齡、金錢、婚姻狀況、政治見解、等都屬于個人隱私,別人無權過問,詢問個人隱私會被認為是沒有禮貌和教養的行為,然而此類禁忌在中國卻并不存在,中國人崇尚相互信任、相互關心,認為朋友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等等。即使是在數字方面,英漢兩個民族也各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數字“六”在中國人眼里是順利的象征,如“六六大順”等,而“six”在英語中卻不大受歡迎,如at sixes and sevens(亂七八糟,凌亂),it’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半斤八兩,五十步笑百步);中國人認為數字“十三”是個吉祥的數字,而“十三”在西方卻被認為是極不吉利的數字,人們認為這個數字會給大家帶來厄運。因此,了解語言禁忌的特殊性能夠讓我們更深入地熟悉不同民族的文化和傳統,這對于進行跨文化交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2.3可變性。
語言不是凝固的一成不變的,它處在一個動態的不斷變化和發展的過程當中。語言的發展與文化的進步息息相關,在語言不斷演變的過程中,就像舊詞不斷被新詞淘汰或被賦予新的內容一樣,一個時代的禁忌語到了另一個時代就可能變成一個普通的詞語。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們思想道德的變化,20世紀中葉后,原有的一些英語禁忌語被人們逐漸接受,這些禁忌語的嚴格性也逐漸松弛,如以前人們避諱提到的一些four-letter words如piss,shit,fuck,cunt等已大量進入現代英語的書籍、電影和各種文學作品中。漢語的許多語言禁忌尤其是帶有封建色彩的人稱禁忌語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逐漸失去其禁忌性,比如隨著婦女地位的提高,妻子不再被稱為“拙荊、賤內、堂客、婆娘、家里人”等。隨著文明的高度發達,禁忌語的數量較以前呈減少趨勢,以前被列為禁忌語的很多詞現在已被人們公開地談論和使用,不少過去被拒絕收錄到字典中的一些禁忌語也逐漸出現在字典中。但這并不能說明語言禁忌現象會就此消亡,只要人類還沒有完全認識自然、社會和人本身,禁忌現象就會繼續存在并不斷發展變化下去。在跨文化交際中,我們對禁忌語的存在與發展應當加以重視,既不要任其泛濫,也不要一概拋棄,要做到去粗取精,適當應用,使交際達到良好的效果。
3.如何避免使用禁忌語所引起的尷尬
語言禁忌現象大量地存在于各民族的文化之中,這些禁忌既有其相似性又又其不同點,在進行跨文化交際時,交際雙方有必要弄清楚哪些話題和事情是需要避諱的,要學會避免使用禁忌語,只有這樣才能使交際順利地進行。那么,在跨文化交際中如何才能很好地避免因為使用禁忌語所引起的尷尬與交流失敗呢?
3.1交際雙方應充分了解不同民族的語言背景文化知識。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并受文化的制約與影響,如果不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就談不上深入掌握這個民族的語言。與此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多了解那些帶有深厚文化內涵的詞語。每一種語言都經歷了其獨特的發展歷史,一些詞語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賦予了特定的文化內涵,所以交際雙方如果能深入理解一些禁忌詞語文化層面上的含義,并對其進行不同文化的對比,找出其文化內涵方面的異同,就能更好地知道哪些話語在該文化中是禁用的,從而避免使用禁忌語,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解。
3.2在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交際雙方應善于使用委婉語。
禁忌語的一個非常顯著的語用特征是含蓄性。這一特征表現為對某一事物或現象不直接作出符合其本質的概念和判斷,而運用替代、抽象的、模棱兩可的概念或比喻的、褒義化的手法,或根本與客觀對象相悖的概念或判斷,從而使交際雙方能采用比較間接委婉的方式來談論不宜說出口的事情(高永晨,1994)。盡管不同語言中的禁忌有所不同,但是回避令人不悅的詞語和說法卻是交流雙方的共同心理。因此,加強對委婉語的了解和使用,能使交際雙方在一些尷尬的情況下,用一種令人愉快的、委婉有禮的詞語與說法來代替那些粗魯的刺耳的語言。例如,在中文中,人們使用諸如“犧牲、舍身、獻身、就義、捐軀、仙逝、仙游、千古、駕崩、鶴化、物化、圓寂、跨鶴西游、千秋之后、山高水低、蘭摧玉折、玉樓赴召、香消玉殞”這樣的詞來表示“死亡”這一意思。英語中用來代替“die”的表達方式更是不計其數,如go aloft,to be with God,breathe one’s last,go to a better world,return to dust,pass away,take one’s last sleep等。可以說,委婉語的合理使用能夠避免尷尬和不快,從而使交流達到預期的目的。
也有些人主張用給禁忌語改頭換面的方式來避免直接使用禁忌語,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例如,在英語中,人們用lav來代替lavatory,用BO代替body odor,SOB代替son of bitch等。另外,在實際的交流過程中,交際雙方還可以借用非語言手段來間接表達一些禁忌詞語或意思,如動作、眼神、手勢等。
4.結語
綜上所述,語言禁忌現象存在于各種不同的文化之中,它既有其普遍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即民族性。同時,語言禁忌也是隨著語言文化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在跨文化交際的過程中,交際雙方應該深入了解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面對禁忌語和禁忌話題,要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這樣才能促進交流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鄧炎昌,劉潤清.語言與文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89.
[2]張向陽.語言禁忌現象的立體透視[M].顧嘉祖,陸.語言與文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3]陳原.社會語言學[M].學林出版社,1983.
跨文化交流的順利程度取決于語言障礙的消弭進度,通常在文化差異較大的環境下交際處于困境,而語言溝通較為和諧的情況下,交際問題得以破冰,跨文化交流中,雙方或者是多方具有語言、行為的選擇權,各執一詞會影響交際開展,而將英語作為語言標志性符號進行信息傳遞,更能夠引起共鳴,英語語言教育可通過口語互動、書面形成等展開交際,分析交際現象有助于教育的改革與針對性開展。
一、英語語言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際的意義
(一)尊重文化差異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在出席中哈企業家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時,為中國送上祝福。令人意外的是,托卡耶夫總統說的居然是一口流利的中文,故此我國民眾普遍接受了這位可愛的總統,并“粉”上了總統,在交際前期調查對方的文化背景、文化習慣與訴求,從而采取對方交際常態進行互動,可快速提升好感,是對對方文化形式尊重的表現。娛樂圈藝人跨國參與節目的時候,也會學習幾句打招呼的語言,如某藝人在綜藝節目中打招呼說中文:“你好,感謝大家。”現場掌聲雷動,尊重文化差異就是打破了“次元壁”,同樣,英語的交流中也存在很多語言差異化,如“What’swrongwithyou?”我們學習這句話是表示對對方的關心,而在實際交際中,可被對方誤解為在罵人:“你有什么毛病嗎?”即使是教科書中的語言對話也可能由于沒有充分地了解文化差異,而產生交際學習的錯誤,跨文化交際使得英語語言教育更加合理、科學。
(二)了解社會習俗歷史文化的差異導致社會習俗也全然不同,如在伊朗不能隨便對別人豎起大拇指,這在伊朗和阿富汗是對他人的侮辱和不尊重。在我國豎起大拇指是表示對別人的稱贊,一旦不了解這些社會習俗就可能在價值觀念的差異下引起誤會,直接導致交際的終止,另外同類的社會習俗還有新加坡禁止嚼口香糖,在泰國是不能隨便侮辱王室或者作出任何侮辱王室的動作,相反在美國等歐洲國家調侃皇室稀松平常,英語語言教育通過跨文化交際的思考,能夠深入淺出,不僅可以了解語言運用形式,還能充分地掌握語言的運用禁忌、特點,讓交際更為和諧,在跨文化交際中給雙方留下良好的印象,避免因為文化誤區而產生對兩者宗教信仰、生活思維等的冒犯,提高英語語言的跨文化交際技巧。
(三)促進商務合作文化往來,溝通討論,均是跨文化交際中比較輕松的部分,商務合作相對較為嚴肅,雙方都更為考慮自身的利益,并在合作中想要占據主動地位,說服對方獲得良好的合作契機,又能夠將自身的利益最大化,這樣交際就相當于一場博弈,要在英語語言中體現出自身優勢,突顯對方與自身合作的必然性,體現出商務合作的和諧感,需要具有較高的英語語言素養、跨文化交流能力、跨文化交際的充分認識,可從客觀的視角明確地創建交際空間,靈活利用英語語言獲得對方好感,英語語言下的跨文化交際還能夠一錘定音,在后續的商務合作中獲得優先考慮權,跨國家的文化交際讓國家印象也得到加分,并同時輕松地樹立起良好的企業形象,將國企打入全球范疇,提高了信譽度。
二、英語語言教育中的跨文化交際有效性分析
(一)創設跨文化交流環境英語語言教育可通過文化交流環境的創設,讓語言交際更加有切實感,氛圍、環境、情境的創設,可讓教育信息大容量涌現在教育課堂上,此時轉換不同的交流環境,為對方留有思忖的空間,教育中可針對某交流環境創建話題,注意表現出自身的文化修養,搜羅文化的有關信息,跨越文化之間的差異、阻礙,考察矛盾的消除能力,在不同的場景轉換下,能夠及時發現跨文化中的矛盾點,順利展開英語語言交流,并可以總結錯誤進行教育,在教育中查漏補缺。
(二)增強聽力理解能力英語語言教育中聽力與理解至關重要,交際中,能夠學會傾聽,聽懂對方的弦外之音,理解對方的比喻意思等,將英語語言分解,在不同的交際模式下感受其不同的語義,這是跨文化交際的重要要求,如同我國語言有網絡流行趨勢,國外的很多語言看似在褒獎實際上也許在諷刺,而一些語言看似諷刺,實際上也許是玩笑,能夠學會傾聽對方的語言,在語氣和腔調下合理地分辨對方的意思,做出合情合理的理解,可在交際中充分感知對方的意圖,甚至盡早發現對方埋下的伏筆,英語語言教育中可通過聽廣播、看新聞、看電影,甚至是看追星新聞等形式,掌握這些有歧義的、獨特的語言信息,避免在交際中反復地強調與解釋,緩解交際中緊張的氣氛,同時還可以學一些英語諺語、民俗語言等,結合外國區域差異延伸教育內容,體現出交際中的博學。另外還可以多人合作展開英語的聽力對話,如某一方故意說一段話,其中有幾句錯誤,或者語法的應用錯誤,而對方需要及時地糾正問題,這樣一來可以鍛煉發音,讓學習者快速地掌握英語的發音規律,敢于闡述,有交流的勇氣,二來可以鍛煉聽力理解能力,將其中漢語語言與英語語言有所差異的內容揪出來,避免以漢化思維去面對英語問題,減少一些漢化交流溝通的誤區。如某學生表達:“Althougheveryoneisequaltoanopportunity,butnoteveryonecanseizeit.”而聽力的學生就需要糾正并表達:“Everyoneisequaltoanopportunity,butnoteveryonecanseizeit.”將其中漢化的英語扭轉為正確的表達形式,避免在正式的場合出錯。再如錯誤表達:“Itcanextendyourhorizonandsaveyoumuchtimeaswell-timewemightotherwisespendreadingonebookafteranother.”糾正“Itcanextendyourhorizonandsaveyoumuchtimeaswell-timeyoumightotherwisespendreadingonebookafteranother.”通過對常見的跨文化交流中英漢語句表達的差異分析,可促使英語語言教育中一些可能性的交際尷尬問題被提前發現,了解英語與漢語之間的交際現象,分析英語交際中的語言規律,摸索在英語語言交際中所需要表達的合理方式,能夠提升教育的實質效果。目前借助這種聽力模式,可讓受教育群體逐漸形成英語表達與漢語表達的思維分界線,使得英語語言的文化交流、文化互動中,受教育群體有著對不同語言形式的區分意識,有對語言的深入了解和獨立交往、交際的內在底氣。
(三)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交際歸根到底最終還是語言上的溝通,一方表達一方理解,傳輸信號與接收信息,英語的語言表達是交際的基礎,教育中表達應規范化,避免拿腔拿調,不漢化英語語言,避免在交際中產生勉強、不適感,發音、用詞、語氣等都是表達中的重點,應注意豐富英語的基礎儲備,掌握一些用詞的規則,此處較為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將英語零碎信息整合起來,并積極創建實際交際空間,如與外教溝通,與外國友人進行語言交流等,還可以通過網絡的形式尋求語言互換式學習,對方學習中文,我方學習英文,實際的語言溝通中可快速掌握更多的技巧,語境中自然能夠加強文化交流能力,讓英語語言表達更為自然、純正,另外還可以搜集英語的名著等,通過名著閱讀,感知英語的思維,同時還能夠了解名著中不同歷史的文化狀況,有助于提高英語口語表述與理解能力。
(四)準確解讀體態信息交際中我們發現,英語的語言溝通下,尤其是歐洲人更習慣展現出體態語言,通過肢體、表情、動作等展示自己的心理活動,最近一段時間亞洲開始提倡做表情管理,在公眾場合不體現出自己的真實情緒,掩飾自己的內心想法,從而體現出個人的素質,歐洲方面更為自由和豁達,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很多的肢體語言,動作習慣都體現出一個人的個性,部分區域環境下人們的體態語言等有著相似性,包括我國五十六個民族,南北方人的體態語言之間也可以看待其獨特性與共通性,以此類推,別國體態語言能夠隨著英語口語交際,承載重要的信息,一定程度上還能夠展現出對方真實的交際意圖,體態語言同時能夠展現出交際的默契感,如擊掌、比手勢、聳肩等,人們的體型差異化在跨文化交際中并不明顯,都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睛,因此體態交流反而會比較輕松,英語語言的教育中嘗試穿插體態信息,留心觀察電影中人物體態,還可以塑造個人的素質形象,輕松化解交際中出現的尷尬等狀況。
關鍵詞:文化消費包裝設計文化特征
文化已經逐步滲透于當今市場經濟活動中的方方面面,正逐步形成一種文化消費現象,使現代的社會生活和消費市場變得豐富多彩。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文化消費圈正在不斷擴大,文化消費正在逐步成為當今時代的消費時尚。人們傳統的消費觀念正在潛意識中被改變,其消費已不僅僅停留在單純的購買意義上,正在逐步發展成為一種社會文化的消費。要滿足人們的文化消費需求,商品包裝的文化設計就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設計為“人”服務,設計以“人”為本,文化消費畢竟需要具有文化品位的設計來支撐。
一、“文化”移入與“文化”消費
所謂“文化”,可以從廣義、狹義兩個方面理解。狹義的文化理解是特指人類的精神財富,如文字、知識、教育、信仰、藝術、道德、思想、法律等。廣義而言,其內涵更為廣泛,既包括精神財富又包括物質財富,即指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總和。文化是以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并在這種物質生產活動中繁衍出來的文明,其隨社會的產生而產生,并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產品包裝設計作為視覺傳播的一種形成,自從誕生之日起就與人類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并且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在消費商品的同時,也在消費文化。當今人們崇尚名牌,追求時尚,認老字號等消費行為,就是人們對文化的心理需求的反映。
馬斯洛研究的“人的需求”理論告訴我們,消費者的生活需求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的趨勢大致為:實質利益的需求——實質利益為主、心理利益為輔的需求——心理利益為主、實質利益為輔的需求——心理利益的需求。
心理利益的需求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文化消費。設計師只有了解并把握消費者需求上的發展變化,才能切實做到設計為“人”服務,設計“以人為本”。文化消費圈的不斷擴大,文化消費的時尚流行已經說明文化消費時代正在來臨。包裝設計要想適應文化消費時代的要求,必須建立、健全包裝設計的文化特征。
二、包裝設計的文化特征
設計來源于生活,設計文化當然離不開社會文化生活環境。設計師在設計活動中不是單純地設計某一形式,而是設計創造一種生活方式或是一種新的文化。因此包裝設計不僅要考慮設計的形式,更要充分考慮設計的文化因素。就包裝的文化因素而言,一般包括商品文化風格、使用者的文化心理、生活文化習俗以及使用者使用過程中產生的文化情緣等。
健全的包裝設計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性的雙重特征。包裝設計文化的這種民族性的區域特征主要表現在包裝設計文化結構的觀念層面上,它反映了不同區域民族的心理共性。不同的民族、不同的環境造成不同的文化觀念,直接、間接地表現在自己的設計活動和產品中。
包裝設計文化的民族性既有穩定性、保守性的一面,同時也在自身的對立統一中不斷更新、發展著自己的特點。所以,我們絕不能囿于自我中心的意識之中,走上民族本位化的道路;否則,必將絕于自身的彈丸之地。
要建立本國的設計文化特征,必須把設計融入到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融入目標市場的文化之中。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和美學價值,文化的視點表現在“設計什么”和“為什么設計”上,所以要“全球行動”“本地思考”。
設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時代的。要建立包裝設計的文化特征還必須把握其時代性時尚特征。設計是緊隨時代重在觀念的。一個民族共同體形成之后,便走上了漫長曲折的歷史發展過程。在這一歷史進程的不同階段上,該民族文化分別會表現出一系列的時代性特征。只要我們承認包裝設計文化的承接性和發展性,就有包裝設計文化的時代性存在。這是因為包裝設計文化首先是一個歷史發展的過程,是該民族各個時代的設計文化的疊合及承接,是以該時代的現實物質社會為基礎,是傳統設計文化的積淀和不斷揚棄的對立統一,是歷史性與現實性的對立統一。
包裝設計文化的時代性特征,很自然地使我們的設計活動和產品不能用一個絕對的標準去衡量。不同的時代都有自己的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其時尚性。不能把今天或昨天的標準當作絕對的、唯一的標準,對于歷史的設計文化的評判必須認識到本身就是歷史的,每一時代的包裝設計文化都有其絕對的內容,都有自己的觀念體系,都有自己的歷史發展狀態,都有這個時代的烙印,所以都相應地具有時代的局限性。沒有這些認識,我們就不能對包裝設計文化的時代性特征有一個全面的把握。
每一個民族的包裝設計文化形成一個設計文化系統,每一個民族的一定時代的包裝設計文化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系統。而不同的包裝設計文化系統里都包含了一些共同的文化因素,也包含了一些不同的文化因素。前者表現了包裝設計文化的普遍性,后者表現了包裝設計文化的時代性、特殊性。而每一民族的包裝設計文化,又都有其人類性的部分。包裝設計的人類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這是辯證統一的包裝設計文化觀。
民族性的形成和發展,大都以時尚為依托,包裝設計文化的民族性意味著時代的選擇,在對待傳統文化問題的價值取向上,傳承是本原,超越應是其走向。設計師必須清楚地認識周圍世界及其發展趨勢,同時看到設計同各門學科的密切關系,從而自覺地更新和擴大我們的知識,掙脫傳統觀念的桎梏,促進包裝設計文化的更新與發展。
我國的包裝設計無論是思維方式、價值判斷方式、社會組織方式、設計方法以及設計形式等許多方面,都應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地多方位吸收、更新,以建立健全一個既有民族性,又有時代性的新的包裝設計文化系統。這是時代的要求、歷史的必然,是我國包裝設計水平躋身于世界先進之林的關鍵所在。
結語
就整個人類社會而言,真正合理的、科學的設計,應該是人性化的設計,同時必須是人文化的設計。所謂“人性化”,就是注重人的本性,回歸人的本體;所謂“人文化”,就是注重歷史和文化的傳統。“現代設計的核心是人,產品是反映物質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種文化要素的總和,是產品價值、使用價值和文化附和值的統一。”因此,包裝設計不但要在外在藝術形式以及內在功能效用上進行極盡自由精神的探索,而且必須體現人文社會價值觀念的制約與引導。設計作為生活方式的創造者,體現了人們對物質和精神的雙重要求,承載著人類文明延續的角色。設計的明天將是“文化”驅動。
參考文獻:
一、簡述初中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的失語現象
因為母語的負遷移影響,導致多數八年級學生在實際課堂教學中無法或者不敢用英語表達中國文化,因為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特別需要在授課老師的不斷引導下才愿意表達,有時候還不準確。這種現象就是南京大學從叢教授所提出的“中國文化失語癥”。
二、淺析初中生有關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產生的原因
1.教材選用對文化失語現象的影響
我們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要依賴課堂教學的語言輸入,教材對教學影響很大,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文化交際。筆者所在地區的初中使用的教材是新人教版,現以該教材為例闡述看法:人教版教材圖文并茂,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文化接受與審美。整個教材十分關注英美文化的吸收與鑒賞,材料多取自于英語國家的真實情景,原汁原味,用簡潔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了西方社會與文化背景知識。盡管這樣的語言學習有助于學生學習英語,但是這樣過度強調材料要原汁原味的西方文化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忽略了中國以及中國文化的學習。從人教版的課堂教學結果來看,這樣的教材設置阻礙了學生的跨文化學習以及中國文化的正遷移。
2.教師文化教學理念對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的影響
教師由于所承襲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模式各不相同,面對的學生參差不齊,自然教師個人對文化的敏感性以及重視程度就會不一樣,教師個體對課堂中西文化學習的引導越積極、對文化事件的討論越深入,那么課堂中的文化教學所占課堂教學內容也就相對要多一點,學生對文化的理解與交流的積極性就高一點。
3.課堂中文化板塊教學計劃安排
初中英語課堂缺少中國文化內容的教授、甚至放棄文化板塊的學習與交流等問題廣泛存在于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這一教學體系中教師也普遍存在中國文化意識不強或者缺失以及教學理念的偏誤,教材使用的不合理及教學方法的單一。
三、剖析初中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現象的策略
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以及同行交流的結果,總結出以下行之有效的針對性策略:
1.螺旋式跟進,向學生不斷滲透文化交際概念
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Go for it為例,內容設置高起點,緊抓基礎呈螺旋上升趨勢,不斷要求學生在使用詞匯與句型中強化用英文表達中國文化的意識,例如第24頁“Do you remember what you were doing?”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挖掘我國的奧運歷史,課堂上鼓勵學生在充分運用第三單元所學的時態、詞匯來表達劉翔“雅典奇跡”以及北京申奧成功之間的聯系,也就是說不斷在復習已學過的文化與交際知識來減少文化失語的發生概率。
2.漸進引導,寓教于樂,重點推進課堂中的文化學習
以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為例,教師應該在Group Work這一板塊的學習中扮演參與的角色,將學生分組,引導學生深入地、多角度地討論奧運文化,同時結合生動、有趣的奧運故事等給學生介紹中國文化,激發學生學習中國體育文化的興趣。
3.教師提高文化學習能力,增強文化意識
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普遍忽視導入中國文化,易受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思想文化思維方式的影響。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該不斷增強自身的中國文化意識,轉變教師文化教學理念,積極開發和利用教材,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
課改需要深入,英語教學不能光靠生硬地植入外來語言的皮毛來應付所遇到的失語現象,而應該交融之中加強文化的學習。語言的學習終究是要回歸到應用層面,詞匯、句型的確很重要,但是為了學習語言而學習語言,無疑是教條的。為了減少課堂教育中的失語現象,我們教師應該加大對語言知識的導入,引導學生在課堂中運用已學到的語法和詞匯知識來解決應用型問題。教師也需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增強雙語之間的文化意識,多關注有效的文化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減少、避免失語現象的產生。
一、透過神靈文化展示薩滿文化的象征性裝飾語言
原始先民在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上是極其有限的,面對自然災害、生老病死,人類無能為力,因此,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人們求助于神靈來滿足心理需求,消除緊張和恐懼心理,人類為解決生存中所面臨的問題,創造了具有精神補償和平衡心理作用的精神文化活動,也就是神靈文化,以薩滿教為典型代表,薩滿教是北方少數民族信奉的一種原始宗教,黑龍江流域是薩滿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薩滿文化產生于北方民族的狩獵時代,薩滿民族在大自然中狩獵、捕魚等生存的過程中產生了對大自然的崇拜和圖騰崇拜。薩滿教的本質等同于其他宗教,是關于神靈的信仰和崇拜,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象征文化是藝術的起源,從原始社會進入文明社會,裝飾藝術的母體就是象征,原始宗教的靈魂隱于民間藝術之中,宗教作為藝術的載體所呈現,由此可見,象征文化是裝飾藝術與宗教文化的介質,原始藝術的本義就是神靈文化的象征。裝飾藝術以象征文化為載體傳達宗教語言,北方薩滿教以一定的裝飾形式表達趨災、避害、求生的意向,薩滿文化的象征性裝飾語言將人類對神靈的崇拜具有升華和激發作用,薩滿文化中蘊含了一定的裝飾藝術形式。瀕臨消亡的薩滿文化通過裝飾語言中的造型、色彩、圖案等視覺傳達的手段將薩滿文化思想內核和其精神實質保存下來,遺存至今。
二、薩滿文化裝飾語言中的審美表現
作為薩滿文化裝飾語言,它是以物質文化為媒介,通過直觀地反映薩滿文化內核而上升為精神文化,薩滿教的裝飾語言圍繞薩滿的形象物而表現出來。
如,薩滿面具,做法時佩戴的一種法具,面目形象猙獰,給人恐懼感,造型中均反映了薩滿對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意向,其圖形圖案的構成使用了原始文化符號,薩滿面具之所以具有多種造型,與其所起的作用分不開,薩滿作為北方少數民族原始宗教,薩滿面具具有民族性、文化性和地域性,藝術表現上運用了彩繪藝術,將粗獷的線條,夸張的造型,厚重的色彩,傳神的形象,表現出北方特有的地方特色。色彩明而不艷,主要運用三原色以及黑、白兩色。可以說薩滿面具是薩滿教思想觀念的特殊表意符號,其造型被性格化,圖案有自然神、動物神、植物神等。
薩滿神鼓,又稱手鼓、單環鼓、抓鼓,抓鼓以黑龍江流域為典型代表,其同樣作為薩滿祭祀時使用,具有通神作用的重要法器。鼓形劃分為橢圓形、蛋卵形、正圓形三大類。薩滿神鼓最初的象征意義是天,也就是浩渺的宇宙。宇宙由天神主宰,而且北方民族崇拜大自然中的山川、樹木、日月、星辰、火、風、雨等,鼓面圖案和造型以繪制山神、火神、風神等為主體,并且薩滿自身也作為描繪的對象出現在神鼓上,稱之為薩滿神,所描繪的手法不同且形態各異。神鼓的裝飾圖案與造型不僅具有象征意義,同樣具有其象征文化。鼓繩和鼓環以及鼓槌、抓環都是薩滿神鼓上常見的重要部件,豐富了其薩滿文化裝飾藝術的表現力。
薩滿文化裝飾語言的審美表現,是以神靈文化為載體用有限的表現手法表達無限的精神,但這種有限的表現手法卻包含了豐富的藝術形式和文化內涵,我們可以從中體會到薩滿文化裝飾語言中的審美情感和審美意向,這源于薩滿文化裝飾語言的象征意義。
三、薩滿文化象征性裝飾語言對現代設計藝術表現的影響
從原始社會進入現代社會,象征性裝飾母體直接影響現代設計的藝術表現,薩滿文化象征性裝飾語言的生存與發展也不例外。現代藝術設計都可以從原始象征中找到溯源,無論裝飾藝術如何傳承與變更,但象征性裝飾語言的傳統思維方式已成為思維定勢。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生活在冷漠、生硬、無生命力的現代工業化社會里,傳統民族藝術與現代設計碰撞、再創造,使人們返璞歸真的需求、崇尚自然的心理得以滿足。薩滿文化作為精神文化與北方民族文化的瑰寶,它象征性裝飾語言對現代設計藝術表現的影響也使現代設計產生獨特的藝術效果和魅力。薩滿服飾中的傳統紋樣,如云紋,在當代設計上我們仍然使用著,紋樣本身具有歷史文化內涵,同時形式上又具有美感,云紋與北方薩滿崇天有關,象征著云濤、波浪,同時云紋又寓意高升和如意。現代包裝設計、標志設計中我們經常融入云紋這一符號,并且將這一符號的理念,裝飾藝術的內容與形式合理的運用。
薩滿裝飾語言的構成要素,如點、線、面的運用,薩滿形象物造型的形式美法則,都讓我們體會到薩滿文化并非因藝術而產生,但它卻將藝術強化,其通過一種神靈文化為裝飾藝術提供內在的依據。如薩滿服飾對現代流行服飾的影響。薩滿文化裝飾語言的審美意蘊注入到現代設計之中,使現代流行服飾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的同時也將服飾賦予了生命力。薩滿圖騰符號,通過簡潔線條、抽象的造型勾勒出了原始人們的信仰與崇拜對象,這些圖騰符號具有時代的氣息和民族文化背景,它不僅是一個民族的標志,同時也將人們的寄托、意愿圖形化、裝飾化,將這些運用到現代設計中,將薩滿文化與現代設計藝術交融、發展。
薩滿文化影響著現代藝術,更影響著現代人們的精神和思想意識以及審美取向。薩滿文化的象征性裝飾語言不僅來自于視覺形象,它的魅力所在是能夠喚起人們對藝術品的聯想,隨著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發展,人們的審美意識也與時俱進,原始文化已逐漸削弱,但由于人們傳統的認知模式和審美習慣呈現出萬變不離其中的恒常性發展趨勢,因而薩滿文化象征性裝飾語言已銘刻在人們的心中,受薩滿文化觀念的支配與影響,人們在現代設計藝術表現上賦予它新的表現形式,薩滿文化象征性裝飾語言與現代藝術設計結合,將藝術設計賦予時空穿梭、文化交陳互處,由此可見,原始崇拜觀念已占據現代設計藝術的審美理念中,現代設計中薩滿文化的影子已隨處可見。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