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3 14:50: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環境建設的目的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我國是一個多山國家,大部分地區生態環境脆弱,公路建設與營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明顯。所以,只有科學評價公路交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將公路交通的建設、管理與保護生態環境密切結合起來,才能使公路交通與區域環境實現可持續協調發展。
1公路交通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在公路施工、運營與養護過程中,有害物質進入土中,污染地下水,導致飲用水和農業用水質量下降;由于地下水位變化和土壤遭到污染,可能使農作物減產,使用消冰雪的鹽對水、土壤和農作物都有不良影響;汽車尾氣和鹽類有害物質影響公路沿線樹木花草等植物生長,公路附近的動物容易被汽車撞傷、壓死;公路選線不當,會破壞地貌、休息場所、風景名勝、文化古跡和自然保護區等。
公路建設與營運過程中,對沿線一定范圍內的生態環境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通常,山區公路建設難度大,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遠比平原地區大。而平原地區公路建設對人工生態系統影響明顯。選線不當及施工中引起局部自然生態失調,會對沿線生態環境產生不良影響。公路建成營運后,沿線經濟帶開發引起人類活動的增加,也將成為局部地區生態環境失調的新的誘發因素。
1.1公路建設中的生態環境問題
高速公路的建設將占用耕地,拆遷房屋和其它附屬設施,影響沿線生物和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高速公路延伸長達數十到數百公里,穿越不同的省、市、縣,路線對現有的行政區劃、城鎮布局、農業用地及其排灌系統、林場及水產養殖區等,會造成分割從而影響路線兩側的生物交往及人際交往、信息傳遞、原料及成品的交流等社會活動。還有的會給一些文物、古跡地的保護帶來不利的影響。
1)生態環境影響
公路建設會使沿線地區的生態環境發生變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生物和種群向偏僻地方或其他地區遷移。另外,使動物的活動區域縮小,領地被重新劃分,導致種群變小和種群間的交流減少。
2)水土流失
修建公路需取土填筑路堤,開挖山丘形成路塹,必將破壞原有植被,干擾動物棲息環境,破壞土體的自然平衡,引起邊坡失穩、水土流失。在施工期取土、棄土場及暴露的工作面成為水土流失的主要發生源,山區坡面棄土可帶來長時間的水土流失,給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
3)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1)路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通常情況下,公路路其工程特別是高速公路路基較高,土方量較大,施工期間路塹的開挖、路基的填方對地表的擾動較大,路線兩側局部范圍已有的植被易遭到破壞,土壤疏松,這種微地貌的改變,對降雨集中季節在雨水的沖刷作用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水土流失。另外,路基的取土、棄土,施工前臨時占地,使路線所經過地區耕地及植被面積減少,路線兩側
20~30m
范圍天然植被破壞,對農業生產發展有不利影響。施工期臨時用地由于施工機械的碾壓、人員的踩踏,使土壤結構發生改變,耕地復耕后一定時期內肥沃度難以恢復,影響作物生長,非耕地植被的自我恢復能力減弱。
(2)橋隧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由于橋梁的修建,使河床過水斷面受到壓縮形成橋前局部壅水,水流速度減緩,泥沙下沉。橋下水流速度加快,造成局部沖刷。此外,施工期間基坑開挖、筑島鉆孔、打樁,使河床受到擾動,泥沙上浮以及泥漿廢碴排放,致使下游局部河段水質變差。
隧道的修建雖對洞身所處地段擾動不大,但隧道進出口兩端,仰坡面的開挖使天然的植被破壞,對局部山體的穩定不利,另外,隧道廢碴若處置不當,碴土可能隨汛期暴雨流失,淤塞溝渠、河道,破壞良田等。
4)環境污染
公路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噪聲、振動及排放的廢氣、廢水、廢渣,必將污染大氣、土壤、水體及周圍環境。特別是一些穿越居民稠密區和生態敏感區域的高速公路的路段,施工中由于大型施工機械的作業,每日產生的噪聲、振動、廢氣會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公路建設項目施工期間對大氣的污染,主要是施工揚塵和運輸車輛及施工機械所產生的揚塵,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瀝青所散發出來的氣味等,尤其是碎石加工廠石料的破碎過程,粉塵很大,對周圍環境影響大;同時,瀝青混合料拌和場的拌和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粉塵也較大,近年來采用除塵設備,達到一定效果,但仍然不能根本解決。
施工期間的噪聲污染,主要是由于施工機械如打樁機、鉆孔機、挖掘機、推土機、平地機、穩定土拌和機、路面材料拌和機、壓路機及各種運輸車輛等所產生。這些機械的噪聲源強,一般為
80~100dB(A)。對施工人員影響較為嚴重,尤其是直接操作人員,另外對500m以內的區域有一定的影響。
1.2社會生態環境問題
公路改善的目的,一般是通過較低的運輸費,能較方便地到達市場、工作地點、購物處及諸如健康和教育設施而給周圍社會帶來效益。在一些主干公路和高速公路項目中,利益者往往主要是長途運輸,而當地的效益可能極小。然后,公路建設與公路改建項目總會改變一些公路周圍社區或社會環境、影響生活方式、行程方式、社會和經濟活動等多個方面。
當公路或其它基礎設施截斷已有的公路時,就產生了社區隔離現象。在新建的高等級公路和高速公路,設計車速較快,又進行了出入口控制和隔離措施,當地出行的路線加長,直接影響企業業務、行人和非機動車交通,對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產生極大的影響。連接線的修建可解決公路與社區之間的沖突,減少交通對社區的影響,有時也會給當
地商業業務帶來繁榮,同時社區也會擔心由于交通分流而損失業務,有時社區活動就會朝連接線遷移,潛在地改變了現有土地的使用方式。公路建設項目也可能引起地方公路網絡上車流量的變化,如果地方交通增加會產生公害。當農田被一條新建公路而分割時,農業活動也會受到影響,可能干擾現有的耕種方式以及田塊之間的連接。同時旅游業也會因公路建設受到影響,公路交通改善,交通方便與快速會對旅游業有利;而如果管理不當,旅游點商業活動增加,會影響旅游的吸引力。
當比較孤立的社區與外部世界的接觸聯系日益增加時,會產生“文化振蕩”,對當地居民的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由于公路建設,加強了當地與外界的聯系,開放程度加大,當地讓其它人來開發與居住,從而擾亂了人類與土地之間的脆弱的生態平衡,更重要的是人口遷移與當地人口的減少。對于大部分當地居民來說,土地是其本身、其生活方式和其生計中一個珍貴和不可擺脫的部分;確實植物與動物都基本上被認為是受尊重的生命,是自然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而公路建設太容易破壞這種平衡了;新建公路使得當地與外界聯系加強,外界人員有的會占有土地種田,有的開發諸如礦藏、森林或野生生物等其它資源;對現有資源的日益增加的競爭,尤其是當居住者引進一種生態上不合適而又未被證實的生產系統時,將可使當地人口處于不利地位。同時,新居民以及公路施工人員往往會帶來嚴重的健康與社會問題,包括疾病、生活習性、就業壓力等,這些將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并易使其受到傷害;當地公路交通改善而提高了其土地價值,將趕走一些低收的租戶和住戶,公路建設會損害當地一些人的利益。
公路建設必然造成住宅、地產、企業及其它生產資源的被征用,必將引起社會干擾及使受影響的居民遭受損失。征地影響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而且還是社會和心理方面的;經濟影響包括房屋或一個企業的損失、業務收入的暫時或永久性損失,這些都是可以估計和作價的,但是,對這些損失的具體計價卻往往是一個相當困難和持久的過程;社會和心理費用更加復雜,有時更加具有破壞性,社區或村莊被分割和破壞,居民之間的交往也因公路的分割而減少,甚至失去聯系,商業也會因此而發生變化,這類問題往往在居民個人的身體健康問題上及不同程度的心理壓抑中表現出來。
公路建設對自然和社會環境的影響主要是主體工程占用和分隔土地,移民拆遷;路塹的開挖,路堤的填筑對地形、地貌的植被的破壞,以及施工過程中對環境和水系的影響等。
2公路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公路環境保護設計所稱的生態環境是指公路中心線兩側各200m
范圍內的自然保護區、水源保護地、森林、草原、濕地和野生生物及其棲息地等。
公路應繞避生態環境中所列的保護對象。公路對生態環境中的保護對象產生干擾時,應結合受保護對象的特性提出保護方案,將不利影響減少到最低的限度。有條件時,宜進行環境補償。
2.1生物及其棲境的保護
公路中心線距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邊緣宜不小于100m
。當公路必須進入自然保護區時,應遵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公路通過林地時,應嚴格控制林木的砍伐數量,嚴禁砍伐公路用地范圍之外不影響視線的林木。公路用地范圍內,應按綠化設計要求進行栽植。有條件時,填方邊坡的植被覆蓋率在秦嶺、淮河以南地區應達到
70以上;秦嶺、淮河以北地區應達到50以上。
公路經過草原時,應注意保護草原植被。取、棄土場地應選擇在牧草生長差的地方。公路進入法定保護的濕地時,工程方案應避免造成生態環境的重大改變。施工廢料應棄于濕地之外。
在有國家級保護的野生動物出沒路段,應設置預告、禁止鳴笛等標志,并為動物橫向過路設置獸道。
2.2、水資源、自然水流形態的保護
應調查和搜集公路中心線兩側各200m
范圍內的地表水資源分布、容量以及水體的主要功能。路面徑流不得直接排入飲用水體和養殖水體。不得占用居民集中地區的飲用水體;當路基邊緣距飲用水體小于
100m、距養殖水體小于20m
時,應采取綠化帶或者其它隔離防護措施。公路在湖泊、水庫等地表徑流匯水區通過時,應采取措施防止公路對地表徑流的阻隔。公路經過瀑布上游、溫泉區等特殊水體時,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規定,確定避讓距離。在作飲用水的地下水水源保護區設置的排、滲水構造物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質污染時,應采取措施隔離地表污水。應注意保護自然水流形態,做到不淤、不堵、不留工程隱患。跨越溪、河、溝的橋涵的過水斷面,應保證泄洪能力。公路跨越山谷時,應根據山谷寬、深及匯水面積等選擇通過方式,有條件時宜優先采用橋梁跨越。工程廢方棄置應作出設計,避免阻塞河道水流或造成水土流失。
2.3水土保持
應充分調查沿線的工程地質、地形地貌、氣候條件、植被種類及覆蓋率、水土流失現狀等,綜合采用生物防護和工程防護措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山區公路地質病害地段,當采取生物防護措施進行水土保持時,應考慮當地區文秘站 域水土保持規劃。山區、丘陵區公路應盡可能與原有地形、地貌相配合,減少開挖面、開挖量,注意填挖平衡。棄土場應做好排水防護設計,以避免成為新的水土流失源。取土點宜選擇荒山、荒地。暴雨強度較大、巖體風化嚴重、節理發育的石質挖方邊坡或松散碎
(礫)
石土填挖方邊坡地段,宜采用植物與工程綜合防護措施。做好公路綜合排水設計,應充分利用地形和天然水系將路界范圍內地表徑流引入自然溝中。各種排水溝渠的水流不應直接排放到水源、農田、園林等地。應注重高速公路綠化設計,選用適合當地生長的花草、灌木、喬木等植物,對路堤邊坡、棄土等進行綠化,防止水土流失。
3公路交通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中指出,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生物體。這些來源除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外,還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具體講,生物多樣性包括生態系統的多樣性、生物種的多樣性和生物遺傳的多樣性三個層次的多樣性。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一般有三種方式,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和離體保護。
3.1公路交通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
公路建設和營運對地區局部生態環境的影響往往是永久性的。路基、路面、采石取土區、工程施工區以及永久性建筑等,可能在不同路段對森林、草地、濕地、荒漠等生態系統產生一定程度的破壞。公路建設和營運還會干擾沿線野生動物的正常活動,有可能對某些珍稀瀕危動植物產生一定的傷害。另外,不合理的公路布局,有可能對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等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公路建設和營運必須重視保護生物多樣性,采取積極措施,盡可能消除和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
3.2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主要措施
公路建設和營運,必須遵守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關法規。
1)實行環境影響評價
《野生動物保護法》指出,“建設項目對國家或者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提交環境影響報告書”。《野生植物保護條例》規定,“建設項目對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生長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提交的環境影響報告書中必須對此作出評價”。在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應明確保護措施,并經
主管部門審批。2)保護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區條例》明確規定,“禁止在自然保護區內進行砍伐、放牧、狩獵、捕撈、采藥、開墾、燒荒、開礦、采石、挖沙等活動,但是,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條例》還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內,不得建設任何生產設施。在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內不得建設污染環境、破壞資源或者景觀的生產設施;建設其他項目,其污染物排放不得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準”。
3)合理選線
公路選線,通常應避開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古樹名木集中分布區、重要自然遺跡分布區、具有旅游價值的自然景觀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森林公園等地區。
4)采取保護措施
如果公路必須通過上述特殊區域時,應建有效的保護設施,如保護網欄、獸類通道及橋涵等。嚴格管理措施,如限制車輛運行速度,限制噪聲,減少尾氣污染等。必要時,可以對某些受直接影響的珍稀瀕危植物遷地保護。
4結語
人類活動產生的環境影響,不論是環境污染及資源破壞,都將直接或間接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即造成生態破壞。生物資源破壞將直接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主體—生物,從而影響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環境污染將通過降低生物的生存環境質量而使生態系統遭受沖擊。公路建設與使用過程中環境污染與自然資源破壞也必將對生態系統產生破壞,因此,必須加以控制。
參考文獻:
1.行業標準公路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規范(試行)JTJ005-96[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行業標準公路環境保護設計規范JTJ/T006-98[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中圖分類號:F12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06-0127-03
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西部山區鐵路工程建設進入新一輪的。作為與東部地區主要交通樞紐,青藏鐵路的建設運營促進了地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1~2],與此同時,為實現地區社會經濟整體性提高,地區內部鐵路交通路網工程建設也迫在眉睫[3]。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生態農業經濟水平較為落后,鐵路工程建設項目的實施對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問題必將成為全國乃是世界關注的熱點[4],傳統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及環境保護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解決了因工程建設所帶來的負面環境問題,但就國家、省部級大型鐵路工程項目而言,其建設宗旨是為改善和提高區域社會、經濟、環境等諸多因素的發展水平,在這一層面上,原有針對工程項目自身所進行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及環境保護措施成效略顯不足[5]。目前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環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和研究較多[6~7],但是關于利用工程項目自身優勢開發利用區域優質資源,促進和引導線路周圍區域建設持續經濟型生態農業方面的工作與研究鮮見報道,而積極有效的促進引導對于區域生態農業轉型、實現社會經濟快速穩定發展有著事半功倍的作用。鑒于此,本文僅就西部山區鐵路工程建設項目生態修復過程中有關工程周圍經濟生態型農業建設引導方面提出一管之見,拋磚引玉。
一、西部山區生態環境與鐵路工程建設構成矛盾統一體
西部山區脆弱的生態環境影響了鐵路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鐵路工程建設項目具有長距離、帶狀分布的特征,這就決定了其受區域不良生態環境影響程度較其他工程項目更為明顯[8~9]。西部山區普遍具有生態環境脆弱[10]、植被覆蓋低、氣候干旱、水土流失嚴重、風蝕作用強烈、降雨年內分布不均等不良環境特征[11~12],在鐵路工程建設及后期運營階段都存在著自然災害干擾的風險[12~13],由此產生一系列附加的環境防護措施而增加工程量與工程投資。
鐵路工程建設項目同樣對沿線生態環境產生直接或間接的負面影響。施工建設過程中因工程占地而降低土地利用面積、生態承載力等指標,施工廢水、廢氣、噪聲、固廢等污染物影響著區域環境質量。雖然通過環境影響評價措施及對應的環境保護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這種影響,但環境質量仍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壞,而這種負面效應可能是永久性的或需經過很長時間才能達到原有水平[5,12,13]。
鐵路工程項目面臨著來自外部及自身雙重環境壓力。不良的外部環境影響著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而工程本身對外部環境的擾動所產生的環境問題同樣制約著工程建設,而問題的根源是區域環境質量不高、環境容量與承載力低等因素決定的。因此,提高區域各項生態環境指標成為實現鐵路工程建設項目與區域環境協調發展的必然之路。
二、西部生態環境質量提升的條件和問題
經濟生態農業水平落后是導致區域生態環境質量不高的關鍵。農業生產是西部山區最主要的經濟發展模式,但區域交通、通訊閉塞,農產品輸出較為困難;生產成本投入不足、產品產出質量數量低,貧困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11];生活、生產能源主要來源于周邊林地或灌叢,進而導致植被覆蓋度低、生態環境脆弱,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易于產生[13];落后的經濟水平決定落后社會意識的產生,西部山區人口增長速度也普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其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又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等等[11]。西部山區落后的經濟生態農業水平決定了區域居民只能依靠現有山區資源維持生存,當農業生產收入無法通過作物產出質的改變而提高時,耕作面積量的改變就成為原始的也是最為有效的手段,進而形成以人類活動干擾為表現的生態環境的破壞[14]。
西部山區經濟生態農業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西部山地農業具有與平原、丘陵等地區不同的背景條件,其農業發展系統化建設過程較其他地區更為復雜。區域具有適宜某一物種或相似物種生長的優質氣候、土壤等條件,但同時也伴隨著各種困難條件制約了其生長規模[15],這點類似于一些經濟價值高、產量低的物種對其生長環境要求也極其苛刻一樣。例如,西南橫斷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區,區域多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 257.7小時,無霜期320天,多年平均氣溫為19.3℃,日照多,太陽輻射強,光熱資源極其豐富,是特質級烤煙種植的理想種植場所,但農業水資源匱乏,降雨年內分配不均,水土流失嚴重等負面生產條件導致烤煙種植一度無法實現規模化種植[16]。“一江兩河”區域同樣也存在著相似的特點,區域優厚的農業氣候條件適宜某些經濟型物種的生存[17],目前針對這方面的研究較多[18],但因干旱、生態環境脆弱等要求限制了其種植規模[19],導致區域內仍以種植小麥、青稞等耐旱性常規作物為主[11]。
三、工程項目區生態修復保護與開發的一些思考
1.生態保護與開發過程中,解決經濟生態農業發展瓶頸因素是關鍵
目前在西部經濟生態農業生產“非適宜區”之所以生產水平不發達、經濟落后,并非其所有背景因素不滿足農業發展建設,而是農業生產要素中某一水平素質的限制影響了特質資源的發揮,即便這些地區的特質資源往往豐富到了某一物種生長需求的極限。如何將這些“落后區”、“非宜農區”建設成為“良種區”、“優質區”,充分利用區域特質資源解決農業發展瓶頸因素是實現上述目標的關鍵,也是解決區域農業經濟發展瓶頸問題的關鍵。
工程探索、實踐與示范能有效破除瓶頸,實現經濟生態農業規模發展。我們自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西南橫斷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區進行相關基礎內容的研究,區域氣候雨熱同季、光熱資源充足,優越的農業氣候條件是優質烤煙、蠶桑、甘蔗等經濟作物生產的前提,但水資源匱乏及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嚴重限制了經濟作物的規模種植,僅在一些地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區進行小范圍種植,經過與當地居民、政府官員交流、座談,在不斷探索實踐的基礎上建設了“長藤結瓜”、“微型水窖池”等田間水利設施解決水資源匱乏問題[20~21],并通過等高固氮植物籬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問題,并進行了科技示范由當地政府部門組織推廣。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區域已經形成了以烤煙、蠶桑、甘蔗為主的經濟生態農業產業,農戶與地方政府收入水平大幅提高[12,13,16]。境內生態環境破壞現象基本杜絕,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工作成為維持其經濟生態農業持續發展的外部條件而逐漸成為當地居民的自發行為。
2.傳統經濟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的不足
傳統經濟生態示范區建設方式存在資金來源匱乏、技術相對保守、工程施工困難、示范區選址局限等諸多因素困擾。我們在橫斷山金沙江干旱河谷地區開展等高固氮植物籬相關內容的研究,在進行科學研究的同時大力開展以植物籬為基礎的山區復合經濟示范區建設。在近二十年工作過程中,我們總結發現目前國內偏遠山區經濟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陷入一種較為尷尬的局面。目前國內多數經濟生態示范區建設主體單位為政府部門,科研院校也會結合研究課題進行小規模的示范區建設。兩者均存在建設資金匱乏的問題,首先擬建立經濟生態示范區的地區多數屬于相對貧困、落后的區域,政府部門財力相對有限[22];其次科研院校項目經費主要用于科學研究工作,示范區建設多作為研究基礎而設立,這也決定示范區建設規模多數很小。技術上,政府部門多采用學習考察的方式將其他區域較為成熟的技術體系搬移過來,未能充分考慮自身的資源優勢與抑制因素,進而因效益不明顯而未能達到預期的示范效果;科研院校技術實力較為豐富,但工程經驗較為欠缺,對示范區建設的結構單元、施工組織方式、資金運用等方面都較為薄弱。工程施工方面,政府部門和科研院校均采用雇傭當地社區居民來解決施工人員問題。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施工人員業務技術水平低、法律意識淡薄,多以追求即時利益為勞動目的,其本身并不具備工程質量責任承擔者的能力。因此,在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上往往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況且政府部門和科研院校本身又缺乏工程監督職能。示范區選擇問題上,政府部門和科研院校局限于資金匱乏多選擇一至兩處較有代表性地域進行示范區建設。首先通過土地租用的方式從農戶手中購買示范區建設年限內的土地使用權,建設完成后交由農戶自行管理。期間農戶會以農作物損失、土壤擾動損失等緣由提高土地租用成本或迫使施工中斷。
經濟生態農業的示范建設一直都作為西部山區促進農業經濟轉型的一種手段,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諸多的不利因素使示范建設過程變得困難和漫長,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示范作用的效果和最初目的。
3.鐵路建設項目促進區域經濟生態農業發展模式
鐵路建設項目工程、技術優勢對于促進沿線經濟生態農業轉型有著積極的作用。西部山區鐵路施工取棄土場、棄渣場、大臨工程等多成斑塊狀分布在鐵路沿線兩側,建設后期生態治理根據臨時工程占地性質而采用復墾、綠化等措施進行修復,多以恢復植被、減少水土流失、補償工程占地為目的。生態修復工程目的過于單一,沒有充分發揮鐵路工程建設項目相對豐富的經濟、技術、工程優勢。鐵路建設項目具體優勢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1)經濟上,鐵路項目投資中具備生態修復專向治理資金,改變原有生態修復措施投資為經濟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投入。(2)技術上,鐵路設計部門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鐵路設計涵蓋國內全部和國際部分區域。在鐵路設計的同時,涉獵并掌握了國內多數地區乃至國外較為先進的經濟生態農業設計理念及方法,且在設計過程中多與科研院校等部門進行合作交流,在生態農業建設設計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3)工程上,鐵路建設擁有一支優秀且龐大的施工建設隊伍,能根據設計單位的設計思想進行工程實施。(4)載體上,取棄土場、棄渣場、大臨工程等項目面積大,為經濟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提供必要的土地條件;位置分散又能起到良好的分散輻射作用。
鐵路建設環境保護設計部門應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以待生態修復的臨時工程為載體,借助鐵路建設項目工程優勢,結合區域農業生產特點,進行經濟生態農業示范基地的建設。具體的操作流程如下:(1)調查分析沿線農業資源特征;(2)通過走訪、座談及基礎資料分析的方法判定區域優勢特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總結分析經濟生態農業規模化的瓶頸因素;(3)總結區域較為成熟的技術方法并探索切實可行的工程、技術措施;(4)篩選、評價工程技術措施的經濟性和可操作性;(5)提出利用臨時用地進行經濟生態農業示范工程設計方案;(6)監督并配合施工單位進行方案實施;(7)建立鐵路工程對促進區域經濟生態農業發展的技術體系;(8)與地方政府建立信息溝通機制,不斷完善技術體系。
四、結論
鐵路建設生態補償機制不能僅限于以植物種植。目前鐵路工程建設大力提倡進行生態補償機制,傳統生態補償多采用路基邊坡、取棄土場、大臨工程表層的植被覆蓋。雖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鐵路建設項目與周圍環境的生態相容性,降低了工程建設的生態擾動強度,但沿線整體生態環境質量并未朝向良好趨勢邁進。農業“三料”匱乏、農業水平落后、經濟水平低下多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作用仍在發生,工程建設永久性占地特別是耕地占用對沿線居民個體的農業生產影響是十分巨大的,短期的土地賠付無法解決土地長期收益斷裂問題。因此,鐵路工程建設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根本上促進和推動鐵路沿線的農業水平,提高農業經濟收入是逐步提高西部生態環境質量的關鍵。
生態保護實體化工程設計是鐵路工程生態修復設計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鐵路建設工程的生態修復設計僅限于建設項目生態環境影響評價基礎上的,針對工程項目所帶來的不利生態影響提出切實可行的生態修復措施。多數并未考慮區域生態環境現狀對工程項目的影響以及工程本身生態修復內容對區域生態環境改善所帶來的貢獻問題,而這兩者往往是一對辯證統一的有機體,以鐵路建設生態示范工程促進區域生態環境改善,反之良好的區域生態環境對于鐵路安全運營、降低維護成本、延長使用周期等都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愛儒.青藏鐵路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利用與可持續發展的一致性研究[J].鐵道經濟研究,2009,(2):27-30.
[2]張世聰.青藏鐵路通車對生態旅游發展的SWOT分析[J].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2):
[3]梁書民,厲為民,白石.青藏鐵路對城市(鎮)發展的影響[J].城市發展研究,2006,(4):15-18.
[4]章軻.孫紅烈:生態環境一旦破壞將不可逆轉[J].環境保護,2006,(13):25-27.
[5]呂冬梅,白曉軍.鐵路環境影響評價的發展與現階段存在問題的探討[J].鐵道勞動安全衛生與保護,2009,(36):255-257.
[6]李海峽,馬金曄.中國生態環境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22):195.
[7]謝漢生,李耀增,姜海波.新建茂湛鐵路對湛江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影響分析[J].鐵道勞動安全衛生與環保,2009,(36):234-237.
[8]邵琳,林柏梁.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沙漠鐵路環境影響評價[J].鐵道學報,2009,(5):84-89.
[9]謝永勝.淺談鐵路建設過程中的環境保護[J].海峽科學:鐵道科技,2005,(9):39-40.
[10]李友根.淺析西部農村環境承載力[J].生態環境,2009,(10):130-133.
[11]馬玉恒.西部開發戰略下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初探[J].現代經濟信息,2009,(17):4.
[12]唐亞,孫輝,謝嘉穗,等.中國西部山地可持續發展的一些思考[J].山地學報,2003,(1):1-8.
[13]唐亞,陳克明,謝嘉穗,等.論固氮植物在山區農業持續發展中的應用[J].地理研究,1999,(1):73-78.
[14]劉淑珍,范建容,朱平一,等.自治區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環境災害成因分析[J].自然災害學報,2001,(2):25-30.
[15]樊勇,李曉思.西部地區資源開發中的矛盾及求解――從發展合理性的視角[J].云南社會科學,2009,(5):98-101.
[16]張炎周,等.高固氮植物籬對橫斷山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作用的研究[J].四川林勘設計,2002,(1):9-14.
[17]杜軍,胡軍,周保琴,等.一江兩河流域作物氣候生產力對氣候變化的影響[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8,(1):141-145.
[18]孫維,余成群,李少偉,等.一江兩河地區種植業比較優勢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08,(8).
[19]楊本津,劉厚田.”一江兩河”中部流域農業生態環境及其保護途徑[J].環境科學研究,1997,(1):46-51.
1 前言
連江縣位于福建省東部沿海,北緯26°07'-26°27',東經119°17'-120°31'之間,東臨臺灣海峽、西傍福州城區、南扼閩江口、北接羅源灣;陸地東西長67.8 km,南北寬36.5 km,陸地總面積1193.1 km2(不含馬祖列島),境內山多、海闊、海岸線延綿曲折,沿海島嶼密布,淺海和灘涂資源豐富;連江縣隸屬福州市,全縣行政建制22個鄉(鎮),256個行政村,人口61.19萬人。2007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99.65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63萬元,三大產業構成為40:25:35,全年全縣財政總收入14.23億元。近年來縣域經濟取得長足進展。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如何保護環境,促進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分析連江縣資源環境的優勢和制約因素,提出生態縣建設目標和重點,為連江縣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2資源環境優勢與制約因素分析
2.1 優勢條件分析
2.1.1區位優勢
連江縣城的宏觀區位與微觀區位均具有強大優勢。宏觀區位來看,連江地處閩東南經濟繁榮圈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中心,北接長三角、南連珠三角,經濟發達,具有發展港口經濟的市場區位優勢。微觀區位上,連江縣城位于閩江口北岸,與福州馬尾開發區靠近,東部的臺灣海峽處于太平洋西岸經濟圈的關鍵部位和國際主航道線的交匯中心,即將發展成為世界經濟交往最繁忙的海域之一。隨著對臺交往的不斷擴大,發展對臺的經貿合作和海運業務前景十分廣闊,同時福州經濟結構調整,第一、二產業布局逐步向周邊轉移,為連江縣城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1.2港口資源優勢
連江縣海岸線曲折綿長,達209.38km,擁有大小島嶼82個,島岸線長達151.55 km,形成天然港灣47處,其中包含諸多天然的優良港灣。此外連江地處著名的“三灣兩口”(黃岐灣、羅源灣、定海灣、閩江口、敖江口),縣城正居于三灣兩口的幾何中心地帶,與東岱、浦口組成敖江口“銀三角”。縣城東北部可門港具備開發現代港口經濟的優越條件。主航道水位漲潮落差大、不積不淤、泥沙底錨張力好、錨泊地隱蔽安全及搶灘作業的優點,而且還具備大中型碼頭所需的離近的開闊地作業區良好條件,已經作為福州外港開發的理想口岸。
2.1.3海洋水產優勢
連江是國內第二、全省第一水產大縣。連江縣海域面積廣闊,其中近海面積約280 km2,加上地處沿海、半沿海的鄉鎮就達13個之多,長久以來連江人民精通水產養殖、捕撈等作業,勞動力資源豐富,水產業基礎非常雄厚,在發展水產加工等方面具有較大潛力。
2.1.4旅游資源優勢
連江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資源十分豐富。連江史稱溫麻縣,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留傳下眾多的人文遺產,如戰國時期的山堂獨木舟、三國孫吳時代的造船遺址“鐵竹篙”、宋代的定海古城墻、清代的長門古炮臺、近代的林森藏骨塔等。全縣目前擁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7處,透堡和定海分別被列為全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和文化名村。連江境內自然風景優美,山、海、江、島、溫泉資源兼而有之。海域內海島、半島為數不少。山地在縣域占較大比重,且境內有青芝、長門、五虎、雙龜、云居等著名旅游景點,發展森林旅游業前景廣闊。連江地熱豐富,溫泉眾多,可供開發溫泉休閑旅游的資源較多。連江縣在開發與發展海濱、度假、休閑、健身及風景名勝、森林公園景觀、果園觀光等旅游方面前景十分廣闊。
2.1.5人力資源優勢
連江是我國著名僑鄉,目前旅外華人華僑和港澳同胞達33.33萬人,僑眷27多萬人,歸僑712人,海外僑匯每年達2.6億美元。在臺人員2100多人,與臺灣血緣、經濟、文化等都有密切的聯系。近年來大量僑資回歸故里,為連江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極大地推動了當地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此外連江籍旅外鄉親通過艱苦創業,逐漸在全國網吧、鋼鐵交易等行業取得統領性優勢,現在他們一方面回鄉捐資、投資、興業,另一方面將部分在外所創收入回流家鄉,有力地推動了縣城商業、房產等市場的全面發展與繁榮。
2.1.6經濟基礎優勢
連江縣域經濟近年來取得長足進展,提出“工業興縣、港口強縣”的發展戰略,打造縣域經濟發展四大平臺:連江經濟開發區、可門經濟開發區、海峽西岸水產品加工基地和貴安溫泉旅游開發區;同時一些基礎設施建設也迅速推進。可以預見在相當長時間內,連江縣經濟將持續快速平穩發展。
2.2 劣勢條件分析
2.2.1自然災害頻繁
連江縣地處臺風經常發生的地帶,風、洪災害頻繁,主要有水災、風災、旱災、雹災。連江風災主要是熱帶風暴(臺風)造成。水災多由臺風帶來的過程雨和回南雨引起,加上海潮頂托,洪澇災害尤為嚴重。其次旱災、雹災也時有發生。頻繁的自然災害將給城市綜合發展帶來較大負擔,綜合防災方面任務艱巨,為經濟發展帶來不穩定因素。
2.2.2區域競爭激烈
自海西經濟區提出以來,福建省各地區都在努力尋求突破,各城市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即便是在福州市內部,各縣市區也都展開了產業競爭。在連江較有先天優勢的港口發展方面,既面臨著來自福建省內其它幾大深水良港的競爭,更有來自羅源灣北岸、福清灣等相鄰港口的競爭。這就要求連江必須在人員、資金、招商、宣傳等各方面給予較大的投入,努力擴大市場,尋找具有競爭力的投資者,這對連江來說不僅是機遇,還充滿挑戰。
2.2.3土地資源不充足,城鎮擴展空間狹小
連江縣地處福建東部沿海閩江口黃金地段,境內多山,屬海濱丘陵地帶。人均城鎮建設用地低于國家標準,未來不論是城鎮建設開發還是產業經濟發展,都將受到較大限制。
2.2.4城港空間關系疏離
可門作為縣域最重要港口,與縣城距離較遠,需要良好的交通設施支撐發展,通過大投入來提升兩地的交通聯系,加上沿途地形復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聯系線路的開發成本。隨著疏港公路的改造以及后期福溫鐵路可門港區專線、疏港高速公路等的建設,這一狀況有望得到較好解決,但仍需付出交通距離成本。
2.2.5舊城改造任務繁重
當前還有較大面積舊城區需要改善綜合環境水平,由于基礎設施較為落后,舊城交通、衛生等基本條件仍較差,而且街坊內部建筑布置混亂,建筑間距、日照、通風、采光不符合規范要求,生活質量差,與周邊優美環境不相協調。
2.2.6水資源相對匱乏
連江縣仍存在著時空、工程、水質性缺水問題。由于降雨量時空變幅大, 加上山區與敖江流域平原、沿海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區形成的反差, 使各鄉鎮人均水資源占有量懸殊嚴重。據統計,全省除西北山區及敖江中上游沿岸的小滄等7個鄉鎮(占全縣人口33.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達1500m3/人以上外,另有2/3的人口生活在水資源貧乏區。尤其是地處東部的黃岐半島苔錄鎮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146.7m3/人,水資源的短缺已嚴重制約了當地漁產品加工業及社會經濟的發展。
3生態縣建設目標和重點
3.1 指導思想
根據連江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目標,堅持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以人的全面發展為宗旨,人與自然和諧為主線,以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為根本出發點,以生態建設、生態恢復和生態環境保護為重點,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大力發展生態經濟、營造綠色環境、培育生態文明,實現連江縣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最終把連江縣建設成為經濟良性循環、環境優美、生活小康、社會文明的生態縣。
3.2 總體目標
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扎實有效的生態縣建設,使連江縣經濟增長方式得到根本性轉變,經濟結構更合理,形成以綠色經濟為特色的生態經濟體系;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根本改善;環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各類自然和人工生態系統保持良性循環,物質和資源得到高效和持續利用;傳統文化得到繼承和發展,現代生態文化得以弘揚;城鄉統籌發展,社會和諧,各項事業顯著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實現區域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
3.3 階段目標
3.3.1第一階段(近期):2008年至2010年,建設啟動階段
全面啟動生態縣建設,加快縣域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單位GDP資源消耗量降低,循環經濟模式雛形形成,生態保育和恢復力度加大,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產業升級,大力發展生態工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建立一批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實施城鄉統籌發展,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有效改善,為生態縣建設奠定基礎。
3.3.2第二階段(中期):2011年至2015年,全面建設階段
生態經濟良性循環機制基本建成;環境保護基礎設施、社會保障體系、公共服務設施、行政管理模式得到不斷完善,生態文明成為連江縣文化主體;有機、綠色食品成為農產品生產主導產業。生態縣建設基本達標。
3.3.3第三階段(遠期):2010年至2020年,提高完善階段
全面完成生態縣建設規劃,縣域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日趨和諧,初步實現可持續發展,把連江縣建設成為生態型經濟比較發達、人居環境舒適優美、自然資源持續利用、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生態經濟區域。
3.4 生態縣建設重點
根據連江生態縣建設存在的差距,確定生態縣建設的重點為:
3.4.1 圍繞經濟建設為中心,通過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合理開發水資源和石材開采資源,努力提高全縣經濟實力,是當前連江生態縣建設面臨的首要任務。
3.4.2 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協調社會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通過流域綜合整治、生態公益林建設與發展生態經濟相結合,不斷提高退化土地治理率,提高農村秸稈綜合利用率,持續降低化肥農藥施用強度。
第二條水土堅持生態環境工作應遵守本辦法的規定。
對全國水土流失和水土堅持狀況實施監測,第三條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任務是通過建立全國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站網。為國家制定水土堅持生態環境政策和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可繼續發展服務。
分級負責的原則。第四條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實行統一管理。
負責制訂有關規章、規程和技術標準,水利部統一管理全國的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組織全國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國內外技術與交流,全國水土堅持公告。
水利部各流域機構在授權范圍內管理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對轄區的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實施管理。縣級以上水行政方管部門或地方政府設立的水土堅持機構、以及授權的水土堅持監督管理機構。
第五條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按水利部制定的技術規范和標準進行。
作為水土堅持生態環境建設規劃的重要組成局部,第六條省級以上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管理機構編制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組織實施。對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規劃進行修訂的須經原批準機關審查同意。
由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管理機構或報請同級人民政府給予獎勵。第七條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中心效果顯著的單位和個人。
第二章監測站網的建設與資質管理
按基本建設順序全國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站網,第八條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的指導下。其運行實行分級負責制。
二級為大江大河(長江、黃河、海河、珠江、松花江及遼河、太湖等)流域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第九條全國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站網由以下四級監測機構組成:一級為水利部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三級為省級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四級為省級重點防治區監測分站。
根據全國及省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規劃,省組重點防護區監測分站。設立相應監測點。具體布設應結合目前水土堅持科研所(站、點)及水文站點的布設情況建設,防止重復,局部監測項目可委托相關站進行監測。
省(自治區、直轄市)負責三、四級及監測點的建設和管理。按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建設的監測站點不得隨意變卦,國家負責一、二級監測機構的建設和管理。確需調整的須經規劃批準機關的審查同意。
建設和管理單位應設立專項監測點對水土流失狀況進行監測,第十條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務的開發建設項目。并定期向項目所在地縣級監測管理機構演講監測效果。
第十一條下級監測機構應接受上級監測機構的業務指導。
須由具有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資格證書單位承擔。第十二條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資格證書管理方法由水利部另行制定。
考試合格,第十三條從事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的專業技術人員須經專門技術培訓。取得水利部頒發的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崗位證書,方可持證上崗。
第三章監測機構職責
建立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信息網,第十四條省級以上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主要職責是編制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和實施計劃。承擔并完成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任務,負責對監測工作的技術指導、技術培訓和質量保證,開展監測技術、監測方法的研究及國內外科技合作和交流,負責匯總和管理監測數據,對下級監測效果進行鑒定和質量認證,及時掌握和預報水土流失動態,編制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演講。除本款規定的職責外,各級監測機構還有以下職責:
組織對全國性、重點區域、重大開發建設項目的水土堅持監測,水利部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對全國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工作實施具體管理。負責擬定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規范、規范。負責對監測儀器、設備的質量和技術認證,承擔對申報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資質單位的考核、驗證工作。
負責組織和開展跨省際區域、對生態環境有較大影響的開發建設項目的監測工作。大江大河流域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參與國家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管理和協調工作。
承擔國家及省級開發建設項目水土堅持設施的驗收監測工作。省級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總站負責對重點防治區監測分站的管理。
對列入國家省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維護區、重點治理區、重點監督區的水土堅持動態變化進行監測,第十五條省組重點防治區監測分站的主要職責:按國家、流域及省級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規劃和計劃。匯總和管理監測數據,編制監測演講。
整編監測數據,監測點的主要職責:按有關技術規程對監測區域進行臨時定位觀測。編報監測報告。
依據批準的水土堅持方案,第十六條開發建設項目的專項監測點。對建設和生產過程中的水土流失進行監測,接受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管理機構的業務指導和管理。
第四章監測數據和成果的管理
第十七條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和效果由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管理機構統一管理。
上報時間為次年元月底前。第十八條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實行年報制度。
向當地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機構演講。下級監測機構向上級監測機構演講本年度監測數據及其整編效果。開發建設項目的監測數據和成果。
年報內容按有關技術規范編制。
監測公告分別由水利部和省級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法。省級監測公告前經國家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機構的審查。第十九條國家和省級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效果實行定期公告制度。
水土流失危害及發展趨勢,監測公告的主要內容:水土流失面積、分布狀況和流失程度。水土堅持情況及效益等。
重點省、重點區域、重大開發建設項目的監測效果根據實際需要。國家水土堅持公告每五年一次。
第二十條各級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機構對外提供監測數據須經同級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管理機構同意。
不按規定開展監測工作,第二十一條對在水土堅持生態環境監測中無故不上報監測數據。監測工作中弄虛作假,未經同意擅自對外提供監測數據的按有關規定處置。
在我國城市建設與發展,現代城市建設與發展對生態環境的認識越來越深。通過城市生態環境的構建提高了城市的宜居水平、促進了城市環境的改善、提高了城市的人文環境。在傳統城市建設中,為了增加城市居住率以及土地的利用率,忽略了城市生態環境的構建。而且,隨著城市人口密集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建筑工程的增加,使得原有生態環境結構受到了影響,進而造成了城市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影響了城市的宜居水平。隨著現代城市建設理論與生態環境保護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兩種理論正在向著相互融合的方向發展。通過以生態環境保護理論指導的城市建設能夠使城市建設更加符合人類居住的要求、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促進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以此實現現代城市建設與發展的根本目的。
一、現代城市生態環境基礎分析
我國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城市的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也凸顯了一些問題。在房地產過熱的背景環境下,城市擴張速度加快。建筑密度的增加使得核心人口密度加大。進而導致了城市綠化面積太少、大氣污染問題與噪聲問題加重。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宜居水平、影響了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隨著現代城市建設中,生態環境理論的應用,我國城市建設中對生態環境的重視日益提高。如何在現有基礎上構建城市生態環境成為了現代城市規劃建設中相關部門面臨的首要問題。
二、城市生態環境構建的方式與重點
(一)以城市生態環境改善為中心,指導城市規劃建設工作
針對我國舊有城市規劃中對城市生態環境忽略等問題,現代城市的規劃與建設應認識到城市生態環境構建的意義。以城市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為中心,指導城市的規劃與建設工作,以此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構建。在城市規劃與建設中,以城市生態環境改善、構建為中心的指導思想能夠更加注重城市土地的合理使用,注重城市綠化環境對大氣、噪音等問題的改善。以城市綠化與建筑物的協調統一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與構建。改變傳統城市規劃建設中對生態環境不重視的問題。減少城市規劃建設對濕地等自然環境的破壞,保護好城市周邊的生態植被環境,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將城市周邊濕地、河流流域兩側的生態環境治理與改善作為重點,保護原有生態環境,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構建。
(二)以生態社區為基本單位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構建
在現代城市建設中,住宅小區作為城市的基本組成其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構建有著重要的影響。以城市生態環境構建為中心的城市建設中,應加強對住宅小區綠化的監管。通過新建小區審批控制,保障住宅小區建設的綠化面積。同時,在審批后還應加強跟蹤檢查,確保建設單位嚴格按照審批手續進行綠化建設。另外,對于舊城區住宅小區也應針對現代社會的發展情況進行綠化改造。針對現代社會中自行車數量的不斷減少,拆除原有自行車棚。在原址上建設住宅小區綠化花園。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城市綠化面積、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構建。在住宅小區的綠化實施中,還應以小區物業、社區為重點強化綠化植被的管理。對于病蟲害而引發的植被死亡進行治理與補種,保障綠地內植物的繁茂,實現綠化的目的。
(三)注重道路綠化對大氣污染與噪音的治理效果,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與構建
城市道路綠化是有效治理大氣污染與噪音的重要方式。通過道路兩側的綠化工作能夠以綠色植物改善大氣污染、吸收噪音,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實現城市生態環境構建目目的。因此,在現代城市規劃與建設中,道路規劃與建設應加強道路兩側綠化的設計。針對大氣治理與噪音治理進行綠化植物的選擇。通過針對性的綠化實現城市生態環境改善與構建的目標。
三、以園林公園、景觀的建設為重點,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構建
現代城市建設規劃中應加快城市園林公園、景觀的建設。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構建。利用現有公園面積、街邊空地等打造園林景觀,實現綠色植被的合理種植,促進城市生態環境的構建。
四、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城市生態環境的構建是城市建設與發展中的重要工作。通過生態環境的構建改善城市生活環境,促進城市宜居水平的提高。同時,通過生態環境構建過程中園林景觀、綠化的建設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閑娛樂場所,為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社會和諧奠定基礎。
(1)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經濟指標涉及內容能夠非常多,包括各種環境污染的治理工作、城市建設發展的目標、資源的合理配置等,下面介紹福建省生態環境建設經濟投入的組成部分如圖1。(2)要發展生態環境建設需要加大投資規模,它的發展需要經濟支持。生態環境建設是為了城市發展,不是單純的謀利益行為,而且投資回報效果不是很明顯,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顯現。要發展福建省的生態環境建設需要結合區域特點進行開展活動,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工業發展、城市規模等采取有效措施。政府投資建設生態環境可以從不同角度分析投入和產出的關系,然后評價各項建設項目的效益和費用,判斷生態環境建設經濟的合理性。下面介紹生態、社會效益以及國家建設該項目所獲得的效益與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之間的關系如圖2。(3)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存在很多動態因素,在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針對不同的項目建設時間進行調整,計算出投資與效益情況,可以采用現價進行對比分析,最后確定合理方案。
1.2指標結構圖
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指標,它分析沿海城市的特點,然后綜合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規劃目標,城市生態環境建設指標如圖3。
2對策建議
要實現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的發展需要注意各方面的問題,處理好這些問題就可以實現生態環境和經濟建設協調發展。①在經濟建設中要注意合理使用資源,資源不是無限的,要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同時還要注意保護環境,生態環境對于城市建設同樣非常重要。②在社會生產活動中需要注意對環境的傷害,環境污染一般都是人為行動造成。要實現協調發展需要對資源進行合理使用,讓資源發揮其價值,杜絕浪費行為,保護生態環境需要掌握方法。分析福建省生態環境建設經濟指標體系,可以采取有效措施。
2.1合理利用經濟資源
2.1.1建立健全法律體系,合理配置資源的使用可以把法律作為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的有力保障,現在國家出臺了很多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政策措施,就是希望可以改善目前現狀。有了法律保障,可以監督建設工作的情況,對于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或工廠,可以加大管理力度,讓他們重視環境保護,特別是工業污水的排放、廢氣的排放等。同時可以宣傳生態環保意識,對于城市生活中的污染,可以通過給居民講解污染的危害、對環境的破壞等,讓他們在生活中注意各種問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相關的環境保護部門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強環境監督工作,嚴格要求各大企業重視污染問題,發現不良情況,加大懲罰力度。生活中的垃圾處理不當也會造成環境污染,可以研發綠色環保產品或者對環境不會造成污染的消費品,這樣也可以在一點程度上降低污染情況。2.1.2規劃發展方向合理規劃城市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做到經濟和環境之間和諧發展。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事先制定計劃,同樣城市的發展也需要制定計劃。要實現生態環境建設經濟建設需要制定完善的發展目標,什么階段做什么,目標是用來指導和監督計劃實現情況的。在發展福建省經濟的同時要對生態環境采取保護措施,做到發展、經濟、環境三者之間的協調發展。福建發展規劃內容包括土地、水的規劃,資源、能源合理使用,工業造成的污染處理,綠化建設等。2.1.3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對于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質和氣體,經過國家檢測達不到要求的企業,需要加強監督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解決造成的污染問題。國家鼓勵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處理好經濟和環境之間的關系。我國雖然是資源大國,各種資源比較豐富,可是無節制地使用和浪費現象,最終也會使得資源供不應求,這要求在使用資源的過程中注意方法,根據福建省各企業的特點采取改善措施。例如有的企業產生的廢物可以循環利用。自身企業不能使用,可以給其他企業使用,這樣可以降低企業生產成本。可以采取設備處理污水,然后再循環使用,生活中可以鼓勵城市居民注意生活垃圾的分類和處理。還可以把城市與郊區經濟發展結合起來,實現城市資源合理應用。
2.2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和治理
2.2.1加快生態環境建設的步伐綠化建設是生態環境主要內容,它在城市發展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改善城市環境和空氣質量問題,美化城市。(1)公路交通兩旁和郊區綠化;(2)城市住宅區加大綠化;(3)在河流等地區進行植樹造林;(4)主要基礎設施場所綠化工作。福建省大面積發展林業,截止到2013年底,建成的風竹林面積就達到50萬hm2,工業材料基地達到70萬hm2,森林公園80多處,還重點保護自然景區、濱海濕地等,福建省已經建立比較完善的生態系統,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福建省生態環境發展良好,還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例如旅游、水產養殖、生物公園。2.2.2轉變福建當前的經濟結構經濟發展需要立足具體情況,福建省經濟的發展也需要根據現狀進行調整。(1)鼓勵農業發展,福建省的農業發展迅速,而且種類很多,由林業、畜牧業、水果、水產品等,加強對這些產業的發展可以帶動整個城市的發展。(2)福建省的傳統工業存在污染嚴重情況,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和技術手段進行改善。主要的工業有火電、石化、建材等工業,而且資源比較豐富,為工業發展奠定基礎。(3)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也占有很大比重,要重視服務業的發展。把福建省各個行業結合起來一起發展,形成一條綜合發展的道路。重視信息產業的發展,應用先進技術為各行業服務,處理好經濟和環境之間的問題,提高整個城市的發展水平。
2.3生態環境建設方案
(1)綜合各方面的指標情況進行對比,確定城市生態環境投資建設的主要項目。(2)分析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各項目情況,然后根據具體的情況開展項目建設,例如有的項目時間比較長、效益不高,有的項目投入超過實際預算投入等,都需要進行分析,然后再進行建設。(3)城市生態環境建設項目需要分出建設的先后順序,主要根據項目的回報率、貢獻率和項目具體情況。(4)根據投入和效益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把效益和貢獻率最佳的項目優先進行建設,其他項目根據難易程度和其他情況進行分析建設。
中圖分類號:F29 文獻標識碼:A
原標題:資源型城市轉型與綠色發展的環境因素分析
收錄日期:2016年7月12日
資源型城市一般經濟轉型多是強調對已經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和治理,多數措施治標不治本,僅依靠增加專門性治污成本投入的方式進行環境的改善。資源型城市綠色轉型則堅持標本兼治,既對已往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治理,又在轉型的同時從全方位構建起生態環境的綠色保護機制,使生產系統本身具備環境保護能力,形成一種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的新型生產發展模式。
影響資源型城市向低碳城市轉型的首要因素當屬環境。首先,重視保護自身生態環境,將其建設成為適宜投資和居住的地區。資源型城市一般生活設施配套水平相對落后,城市環境污染嚴重,在向低碳城市轉型過程中要優先選擇環境友好型的接續產業,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做好環境保護工作;其次,鼓勵低碳發展、技術創新等相關政策是實現城市轉型的前提保障。資源型城市低碳轉型過程中,政府需發揮主導力量,根據實際情況和預期目標,制定相關的政策,宣傳和引導公民廣泛參與。
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自然基礎,良好的環境對于人類的進步和城市的發展都具有無比重要的作用。保護現有生態環境和恢復已經受到破壞的生態環境也是經濟轉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資源型城市轉型中要堅持環境保護優先的原則。正確處理好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做到可持續的發展。在堅持經濟增長的同時,更要重視環境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為子孫后代的發展和延續打好基礎。生態環境是全球性問題,發達國家存在生態環境問題,發展中國家也存在生態環境問題。城市是全球生態環境問題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區;資源型城市又是城市中生態環境問題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區,是發生生態環境問題種類最多、范圍最廣、影響最復雜、生態破壞最嚴重的地區,這也是提出綠色發展的意義所在。無論在國際上還是在國內,資源型城市的生態問題都是生態環境問題的焦點、重點和難點。
資源型城市由于資源的不同有很多種類型,各種類型的資源型城市所處的發展階段、區位條件、勞動力狀況、環境保護壓力、產業情況等都有所差異,所以適合一個地方的轉型經驗也許會在另外的資源型城市中水土不服。要探尋適合本地的經濟轉型路徑,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則。生態環境的修復、治理與建設,是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和綠色發展的一項根本性、長期性戰略任務。它是資源型城市實現經濟轉型和綠色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檢驗轉型的方向是否正確,轉型成功與否的一項重要標準。資源型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和建設,是一項龐大復雜的經濟社會系統工程,涉及經濟、社會、自然各個領域,涉及物質生產、社會生活、社會投入及產出等各個方面,而且又是在城市經濟轉型的復雜背景下展開實施的。因此,在資源型城市生態環境治理和建設過程中,必須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高屋建瓴,總攬全局,統籌兼顧,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生態環境建設內部及其與經濟轉型的各種矛盾和關系,促進生態建設的有序、健康發展。具體說,資源型城市在生態環境治理和建設中包括以下五個關系:
(一)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轉型的關系。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百業待興,百廢待舉,諸如主導產業轉換問題、勞動力轉移問題、資金問題、技術問題、體制問題、人才問題等等,無數迫切的轉型發展問題亟須解決。面對艱難復雜的轉型發展任務,資源型城市絕不能再走“先發展、后治理”、“先開采、后治理”、“先生產、后生活”的傳統經濟增長之路,再不能忽視和淡化生態環境問題,重犯歷史性的戰略錯誤。生態環境的修復、治理與建設是經濟轉型中應有之義。資源型城市在經濟轉型中必須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正確認識和處理好生態環境建設與經濟轉型的關系,實施物質資源、經濟資源、生態資源三個資源同時開發;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大效益并重;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三個文明并舉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只有把生態環境治理和建設擺在關系經濟轉型整體和全局、關系經濟轉型前途和命運的戰略高度,才能處理好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的關系,才有可能選擇和走上一條新型的、可持續發展的轉型道路。
(二)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與生態環境建設的關系。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與生態環境建設同為資源型城市的生態環境任務,其中任何一項任務都不容忽視,不能偏廢。既不能重修復、治理,輕建設;也不能重建設,輕修復、治理。生態環境修復、治理與建設的關系是治標和治本的關系、部分和整體的關系,也是短期和長期的關系。資源型城市的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破壞嚴重,對城市生產和生活危害巨大。因此,轉型的起步之年、轉型初期,就必須一刻也不耽擱地立即著手進行生態環境的修復和治理,并把這項工作貫穿于經濟轉型的全過程。但是,同時必須認識到,對遭受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事后的修復、治理,只是治標,不是治本。它雖然有助于解決社會經濟生態環境與自然生態環境,人類與自然的矛盾,但還不是這一矛盾的徹底解決的辦法。徹底解決這一矛盾,不致發生舊的生態環境問題剛剛解決,新的生態環境問題又接踵產生的尷尬,就必須治本,加強生態環境建設,這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根本措施和根本辦法。
生態環境建設的基本目標和主要途徑,是要建設生態經濟。什么是生態經濟呢?生態經濟是一種新型經濟,用形象化語言說,生態經濟即綠色經濟,它是區別于工業文明的“黑色”經濟的一種新型經濟。生態經濟是人口―經濟―社會―生態良性循環,人與自然、經濟與生態、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平衡協調的經濟。發展生態經濟,就要大力發展綠色生產、綠色流通、綠色消費;推廣和實行綠色技術、綠色投資,發展綠色產品、綠色產業;發展綠色工業、綠色服務業;發展循環經濟、清潔生產,在社會再生產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逐步實現經濟與生態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使經濟的增長不再以破壞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態環境為代價。生態經濟或綠色經濟是一種更先進的經濟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也是一個更加美好的人類理想,一個更加令人向往的人類與自然“大同”的世界。只有全面實施生態環境建設,才能不致發生修復、治理了舊的生態環境破壞,新的生態環境破壞又再度產生的悲劇,打破“生態破壞―治理―再破壞―再治理”的惡性循環。
(三)重點生態環境項目與一般生態環境項目的關系。經濟轉型的每一個投資項目都與生態環境有關,很難說哪一個投資項目與生態環境無關,只不過相關的程度有強弱,相關的性質有正負之別而已。投資項目中有一批對生態環境影響特別顯著,其建設和實施對城市生態環境的修復、治理和建設意義極其重大的項目,它們成為重點生態環境項目。而另外一些項目,從生態意義上說只是一般性項目。資源型城市在生態環境治理和建設中要區分重點生態環境項目和一般生態環境項目,集中力量,突出重點,首先在重點項目上實現突破,借以帶動生態環境治理、建設的全局。當然,在突出重點的前提下,也要搞好大量的一般性生態環境項目,提高生態環境治理和建設的全面性、綜合性和整體效果。無論是重點項目還是一般項目,在實施建設過程中都要從生態環境項目的特點出發,堅持如下兩條原則:一是生態環境治理與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相結合,對于資源開發過程及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固體、氣體、液體排放物進行科學化、生態化處理,實行資源的綜合利用,變害為利,變廢為寶;二是堅持生態環境治理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相結合。資源型城市的生態環境問題是和城市設施建設滯后交織在一起的。生態環境破壞影響了城市的住宅、道路、通訊、水、電、氣的生產和供應等基礎設施建設;反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也加重了生態環境問題的難度和復雜性。在生態環境治理建設過程中,應堅持生態治理和城市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的方針,從而有助于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與城市設施建設互相推動、共同發展。
(四)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關系。從全局、長遠、根本上說,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是統一的。但是,在一定時期、一些具體問題上,它們之間又存在著矛盾。生態效益也會影響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例如,一個投資項目或一個企業,投在生態環境治理方面的錢多了,會加大建設和生產成本,相應減少投資收益和生產效益。一個城市投在生態環境方面的錢多了,就會相應減少投在經濟項目和社會事業項目的資金。當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出現矛盾的時候,必須兼顧各個方面,盡可能實現三者的統一,既不能不顧生態效益只強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也不能只顧經濟、社會效益,忽視生態效益。而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發生嚴重沖突,經濟、社會效益的取得需要生態環境付出巨大代價和犧牲時,則要把生態效益放在第一位,寧可損失甚至犧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也要確保生態環境的安全。因為這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長期根本利益所在。用損害生態利益的方法謀取經濟、社會效益,無異于竭澤而漁,飲鴆止渴,到頭來,也會最終損害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甚至會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五)生態環境建設中實施政府調控與運用市場機制的關系。生態環境是社會公共品,并且具有明顯的外部性。這一情況導致某些人認為生態環境不具有價值,從經濟利益上減弱了對生態環境的關心。按照一般經濟規律,社會公共產品及某些外部性極強的領域,只能由國家承擔起管理責任,或者國家管理比任由市場自發力量支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生態環境對社會經濟和社會福利的影響是如此之大,其外部性又是如此之強,所以由國家實行有效的管理,以法律的手段、行政強制手段保護生態環境,杜絕或減少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無疑比單純市場調節更為有效。國家對生態環境的統一管理雖然重要而且有效,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單純依靠國家管理顯然是不夠的,還要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使生態環境的外部效應內部化,即使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和企業、單位、個人獲得利益,使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企業、個人為此付出成本,受到應有的經濟懲罰。只有政府管理和市場機制相結合,并不斷提高市場機制和實施政府調控的水平,才能使生態環境的治理和建設逐步走上市場化、法制化的軌道。
環境因素對資源型城市轉型與綠色發展存在重要影響,同時綠色發展以環境修復和生態保護為重要目標,能促進環境因素的改善和治理。資源型城市實現綠色發展要求區別傳統的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樹立標本兼治、同步治理的基本理念和發展原則,既對以往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治理,又在轉型的同時對生態環境可支撐人口、經濟規模和容納污染物承載力進行定性、定量分析,從全方位構建起生態環境綠色保護機制,形成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運行和互動的新型科學發展模式。
主要參考文獻:
2、 本項目的建設是改善人民生活環境的需要 目前,城區污水得不到及時處理排入受納水體后,直接污染了地表河流,隨著有毒、有害物質的入滲,間接造成地下水污染,對人民的身體產生直接的危害,有些有機物會在人體積累以致于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水質的惡化還帶來其他負面的影響,第一,在厭氧條件下,產生惡臭氣體,影響著人民的日常生活。第二,使得水體的自凈能力日漸衰弱,水生生物日益減少,魚類、蝦類無法存活,或有毒物質積累于魚蝦體內從而影響人民的生活質量。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多,其污水排放量還將進一步增加,如果不盡快擴建污水處理廠,現有污水處理設施已達到滿負荷、甚至超負荷的運行,逐步增加的污水量得不到解決,必將造成該區域內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和生態環境的惡化,也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影響投資環境,不利于伊寧市經濟、社會的建設和發展。
3 、本項目的建設是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需要。 本項目通過對伊犁河生態環境進行治理,將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的結合起來,使伊寧市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生態環境保護高度和諧,從而可促進城市經濟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目標的統一。從長遠和全局出發,為伊寧市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注入潛力。
中圖分類號:TU9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22-0165-01
引言
事實證明,城市的發展與都市生態環境的保護這對矛盾體,永遠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國以往的城市建設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進行的。近年來,我國充分的認識到環境對于人類生存的重要性,推出諸多有關環境保護方面的戰略方針,市政工程項目建設也要注重對都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做到綠色建設。
一、 我國目前市政工程管理存在的問題
人類的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是相對立的關系,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又具有統一性。要想提高都市人們的生活狀態就必須要依靠市政工程項目來實現,但是在進行工程項目時又勢必會對都市生態環境造成損害。這時,市政工程管理就需要發揮其二者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做好中間的協調關系,能夠盡量使得魚和熊掌兼得,既能滿足城市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能維持生態環境的平衡,使市政項目對生態環境的損害降到最低。目前我國的市政項目主要存在兩方面問題。
(一)忽視人口數量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
城市的人口數量會對市政項目的建設具有直接影響,城市人口數量龐大勢必會對水、電、天然氣等能源的需求量增加,使得市政項目的數量增多。因此需要市政工程做好對其的管理工作。但是目前我國的大部分市政項目只是注重于表面上的城市人口對能源的需求量上面,而忽視了人口數量與生態環境二者之間的內在關系,使都市生態環境與城市人口的需求不相適應。
(二)忽視了人文生態的重要性
我國自古被稱為“禮儀之邦”,每個城市都有其標志性的歷史人文,而在市政項目中的人文標志就是古代建筑。但是近年來,由于城市的不斷發展,工程建設數量逐漸增加,對土地資源的需求量也不斷上漲,使得有些古建筑在城市建設的發展中遭到破壞,雖然其中有些古代建筑不屬于國家物質文化遺產的范圍當中,但是也具有其獨特的文化研究價值。因此,古建筑物的消失是對都市人文生態的極大破壞[1]。
二、我國出現都市生態問題的原因
(一)對城市生態保護的觀念薄弱
目前,我國的市政建設中存在著對城市生態的保護觀念薄弱的現象,這將成為導致都市生態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市政項目是貼近百姓民生的項目,它既是對城市結構的優化,又是對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市政項目建設應在確保居民生活質量提升的同時提升對都市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尤其是屬于三四線城市的市政項目建設,更是過于注重追求經濟利益而導致環境破壞嚴重,人們的生活用水受到污染等現象發生。
(二)政府之間的合作意識不強
市政項目建設中還存在著對古建筑的破壞問題,這些古建筑是形成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都是一個地區的特有文化標志,例如北京的“四合院”與“胡同文化”等,此類的人文生態文化都應該被重點保護。但是目前的市政建設中專業的文物鑒定部門卻不參與到市政建設中來,使得進行市政建設時不清楚建筑物的歷史價值,缺乏專業的鑒定,將會導致古建筑受損使得城市的人文生態遭到破壞[2]。
三、如何有效的解決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都市生態問題
在我國目前的市政工程建設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對城市的保護意識不強,政府各部分之間缺乏合作等等,使得在進行市政工程項目時一些古建筑遭到破壞,對城市的人文生態造成不利影響。因此,針對我國目前市政工程管理中的不足之,提出了幾條有效的解決措施,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工程施工前期注重都市生態問題
市政工程的建設施工開始之前,既要考慮到居民的居住環境改善的問題,還要考慮到對都市生態環境的保護問題。要樹立長遠的眼光,不能走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老路,近幾年因環境污染而造成的自然災害頻發,已經給我國帶來極大的損害,因此必須重視環境保護的問題。這將要求政府各部門之間加強合作,正確認識都市生態保護對市政工程建設管理中的作用,從建設工程的前期就開始注重綠色建設,從而有效的降低市政工程建設對都市生態造成的破壞[3]。
(二)增強市政工程管理力度
事實證明,市政工程建設對都市生態環境造成的損害是可以通過市政工程管理來有效的控制和降低的,因此政府需要加強對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視力度,增強市政工程管理力度,使其能夠充分發揮其協調市政建設與都市生態二者關系的作用。首先,市政工程的管理部門應該將即將進行的市政項目根據其工程類型進行分類,并且研究分析出在進行市政項目施工時可能對都市生態中的哪些部分造成損害,并且對其進行及時的預防。其次,市政項目的管理部門應積極履行其監督職責,定期對市政項目的施工進展進行檢查和監督,將市政項目中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
(三)加強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合作
針對目前我國市政項目中存在的對古建筑的破壞問題,主要是由于市政建設對古建筑的價值不明確而造成的,并且有關文物鑒定的部門不在市政建設的范圍之內因此無法進行部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因此才對古建筑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害。在日后的市政項目發展中,應加強與市政項目所需部門的溝通合作關系,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相互協作,使其能夠對人文生態進行有效的保護[4]。
結束語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對城市生態環境將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害。因此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應加強對市政工程管理的重視程度,使其充分發揮對市政項目的監管職能,嚴格的將市政項目對生態環境的污染進行控制,使其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有效的降低。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對生態的保護目標。
參考文獻
[1] 陳冰.市政工程管理中的都市生態問題探討[J].江西建材,2017,08:274+280.
中圖分類號:S718.51
文獻標識碼:A
聯合國在《2000年全球生態環境展望》中指出:人類對木材和耕地的需求,使全球森林減少了50%,難以支撐人類文明的大廈,并強調,“沒有任何問題比人類賴以生存的森林生態系統更重要了,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應賦予林業首要地位”。以此可見森林的生態系統所處的重要位置和作用。
一、大興安嶺林區生態環境的現狀
大興安嶺林區生態環境的現狀,可以用“環境破壞嚴重,生態系統脆弱”來表示。
(一)森林生態功能減弱。從1964年開發建設以來,大興安嶺林區已累計為國家提供木材1.1億立方米,上繳利稅40多億元。然而到2004年末,活立木蓄積量已由開發初期的7.3億立方米減少到5.4億立方米,減少了26%;成過熟林蓄積量由4.6億立方米減少到1.6億立方米,減少了65.2%。這些數據我們不難看出大興安嶺林區的森林的生態功能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二)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自1992年以來,對大興安嶺林區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破壞是觸目驚心,成百上千的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被獵殺,越來越多的常見物種變為珍稀、瀕危物種。
(三)歷史遺留問題嚴重。在大興安嶺林區,素有開采黃金的歷史,多年來造成了嚴重的水體污染和生態破壞。
二、大興安嶺林區生態環境惡劣的成因分析
大興安嶺林區生態環境惡劣的成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下文主要從哲學的內外因角度分析說明。
(一)外因層面:
1.政府的林業科技支撐體系嚴重不足。目前大興安嶺林區的大部分裝備和儀器設備還是20世紀60、70年代的產品。推進林業科技發展的重點不明確。林業科技工作與林業建設,生態建設結合也不夠緊密。整個林區現有林業技術配套性差,重大科技成果少,轉化率不高,林業科技進步對林業生態保護,林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極低。
2.政府資金的支持不到位。大興安嶺林區的企業經營從1993年開始出現滑坡,1997年當年虧損1.2億元,最好的林業局也只開10個月工資,累計欠發工資高達3.9億元。很多林區的工作者對于日益脆弱的林區生態環境,只能是有心無力;此外,林區政府自身以及林區的廣大居民靠天吃飯的意識上沒有太多的改變,面對林區生態環境的惡化,似乎沒有一些積極求變的想法。這種意識上的“滯后”可能是大興安嶺林區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而絲毫不見改變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內因層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由于生態環境建設自身具有許多不為人們所共識的特性,因此當人們只是盲目的一味索取時,就必然造成了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劣。
1.林區生態環境建設在產品屬性上有其很強的公共性。由于公共物品具有的產品消費上的非排他性特征,這就造成了它的需求與供給無法自動通過市場機制來調節,因此在現實中公共物品很難通過個體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交易來提供。
2.林區生態環境建設在資金的投人上具有很強的正的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個體或企業的效用函數不僅依存于自身所能控制的變量,而且依存于其他人所控制的變量,這種依存關系又不受市場交易的影響。生態環境建設本身具有極強的正的外部效應的存在,即它的社會收益或成本大大高于行為者的個體收益或成本。
3.林區生態環境建設本身具有極強的社會性。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本身的目的就是要維持生態平衡,促進人和社會,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從局部來看,保護建設林區的生態環境僅僅只是促進該林區的各方面發展,但從長遠考慮,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性還體現在生態本身是沒有任何地域的界限的,保護林區的生態環境就是造福社會和廣大人民。
三、政府在大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和建設中的責任建設
基于目前大興安嶺林區的日益惡劣的生態環境現狀以及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自身所具有的極強的產品的公共性。投資上的外部性和產品消費上廣泛社會性的特點,就決定了必須由我們的政府為主導,發揮社會各方面的力量來共同擔負林區生態建設的重任。
(一)充分運用經濟職能手段,政府應發揮生態環境建設中投資主體的作用。政府在林區生態建設的資金投入上要加大預算,同時也要積極通過轉讓租賃林區的某些土地,發行林區生態建設債券等經濟,金融方式籌措社會上的閑散資金來支持林區生態建設。另一方面,政府的投資不應僅僅是實實在在的貨幣,更應該加強對國有林區進行人才的投人,設備的投入以及科技的投入。
(二)充分應用政治職能手段,政府應發揮生態環境建設中政策的制訂者和執行者的作用。政府應努力進行政策的創新,用政策的杠桿來引導各企業和廣大人民加入到保護林區生態環境中來。一方面大力倡導林業的分類經營,另一方面明晰林業產權,重塑經營主體,從而有利于廣大林農可以放手發展林業產業,這對于保護和建設林區的生態環境十分有力。
(三)充分運用法律職能手段,政府應發揮生態環境建設中完善法律法規體系的作用。法律是實現國家基本職能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而國家本身又是法律存在與發展的政治基礎與有力保障。加強國有林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就顯得十分重要。在我國實施依法治國戰略的今天,我們雖然已經從許多方面都制定了生態環境建設的法律制度以及地方條例,但是這還遠遠不夠,我們必須結合我國林區的實際情況,盡快完善我們的法律體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將生態環境的保護與建設納入林區人民,乃至全國人民的生活軌道,將生態環境的保護當成是一項事業而達成一種國民的共識。
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的前方還有很多艱難的路要走,但為了天空更加湛藍,為了河水更加清澈,為了森林更加茂密和繁盛,我們的政府作為人民利益的代言人,為了廣大人民的福祉,應該把保護和建設林區的生態環境這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深深的扎根于每個人的心中,生根,發芽,長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