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3 14:50: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文化經濟現象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藏語漢化的歷史根源
(一)藏族
藏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主要是分布在自治區和青海、甘肅、四川、云南等省區。中國境內有人口約640萬余人。另外,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不丹等國境內也有藏族分布。
藏族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7世紀初期吐蕃(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上建立的政權,松贊干布通常被認為是實際的立國者)建政之后,吐蕃與唐朝的接觸日益頻繁。10世紀到16世紀,是古代藏族文化興盛時期。1951年,人民進駐,和平解放。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衛藏(拉薩地區)、康方、安多三種方言。現行藏文是7世紀初根據古梵文和西域文字制定的拼音文字。
(二)漢語與藏語
1.世界語系劃分
漢藏語系。下分漢語和藏緬、壯侗、苗瑤等語族,包括漢語、藏語、緬甸語、克倫語、壯語、苗語、瑤語等。
2.藏語
古代唐朝以來漢族與藏族(吐蕃) 的密切交往及漢語藏語同屬一大語系,彼此同源詞相互交錯有力地證明了漢族、藏族,漢語、藏語一脈連枝,藏語漢化的趨勢、現象有章可循。
藏語族有300來種語言,包括10個語支。像這樣復雜的語法形式主要表現在古藏文、羌語支、景頗語支、喜馬拉雅、那嘎-波多、庫基-欽等諸多語支里。
3.漢語藏語同源
我們設想原始母語的類型應該是一致的,經過長期的分化,類型開始改變,有親緣關系的語言在類型上可能會變得面目全非,這是歷史實事,而這也可以被認為是使漢、藏語在語法結構上出現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一。
二、藏語漢化的現實原因
(一)國家對藏相關教育政策
1.財政與師資支持
為了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府十分重視教育工作。40多年來,國家為發展教育已累計投資11億元,僅1987年就為教育投資6000萬元,幫助建設了34個教育項目。1985年至1991年國家每年定額撥款200萬元,作為班學生到內地上學的路費、伙食費、服裝費、醫療費等經常費用,1992年以后增加到400萬元。據不完全統計,自五十年代中期以來,全國各有關省市還為選派教師6640余人次。
2.內地藏族班
(1)創建初始
1984年,中央發出(84)22號文件,要求在內地舉辦班并籌建中學:"要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原則,在內地省市辦學,幫助培養人才。可考慮在北京、蘭州、成都等地相對集中辦班,其他有條件省市分配一定名額,選送10-12歲小學畢業生,以培養獲得中等專業技術人才為主,其中少數優秀的可以選送高等院校深造。"
1985年,來自各地共1300名小學畢業生(拉薩400、山南200、日喀則250、林芝100、昌都200、那曲100和阿里50)被送往中國內地16個省份開始學制四年的初中教育(第一年學習漢語)。初中畢業后,他們回參加中考,隨后在內地繼續高中教育。
初中與高中教育并舉的"北京中學"于1987年開班,隨后幾年其他城市的班也陸續建立。借鑒內地班的成功經驗,2000年中國又開辦主要面向維吾爾族學生的內地新疆班。
(2)發展經過
2005年底,共計29000人次的學生在內地22個省份求學,其中三分之一的內地班的高中畢業生繼續升學進入大學學習,并且這個比例在不斷增加。
截至2015年,全國21個省市辦有內地班,累計招收初中生4.32萬人、高中生2.89萬人,中專以上畢業人數達3萬余人,約占總人口1%。
(3)歷史回顧、變革新篇
最早的一批學生需要先讀一年預科班,然后再進行三年初中學習。之后小部分畢業生進入三年高中學習,而大多數則在內地接受職業技術教育,例如教師培訓等。
第二批學生初中畢業后,有更多機會在內地讀高中,就讀大學幾率更高。1994年,內地班有5081名初中學生、2041名職業技術學生、866名普通高中學生和563名大學生,多數為三年制大專。
隨著初等教育的改善,最新一批學生不再需要一年的預科班學習,越來越多學生在讀完初中再去內地讀高中,而且多數內地普通高中畢業的學生進入四年制大學學習。
(二)教學環境
國家制定的對藏教育扶持政策(以內地藏族班為例)讓一部分藏族同學走向內地,更近距離地接觸到漢語,但在在藏文課時較少,教學資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藏族同學的藏文水平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退化;在為漢語環繞的學習環境下,在和漢族同學的生活,語言、情感的交流中,藏語漢化有了必然性的趨勢與條件。
三、探究影響(問卷調查與實地訪談的反饋與分析)
(一)教育
本地生源:隨著初等教育的改善,最新一批學生不再需要一年的預科班學習,越來越多學生在讀完初中再去內地讀高中,而且多數內地普通高中畢業的學生進入四年制大學學習。
1.異地求學對綜合素質的拓展:藏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生性活潑。從訪談中也得知,內地班的藏族學生大都喜歡運動,還有很多學生具有歌舞表演和藝術模仿方面的天賦。為了抓好這些遠離家鄉父母的孩子們的素質教育,學校都比較重視其音、體、美方面的素質挖掘。在學生的記憶中,大部分學校開設了音樂、美術、體育、計算機等素質拓展課程,還有些學校開設了勞動技能課,讓學生參加一些生活實踐,比如,喜歡做飯的同學可以到廚房幫忙、喜歡做針線活的也可以得到任課老師的專門指點等。在此次調查中,高中階段除規定的文化課程外開設的如藝術、體育、計算機、勞技或均無的所占比例如下,注:部分同學對高中開設多種課程。
2.異地求學中的藏文課程:
從上述統計數據來看,93%的藏族同學認為藏語課程所占教學份額少了,90%覺得會影響藏語的使用(其中被調查者中有兩位在大學以前在區內上學,故認為藏語課程教學份額適中)。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是藏族學生身處跨文化的環境,除了本鄉本土的可以用藏語進行交流外,周邊缺乏藏語言的使用環境;其二是藏語言的語法和使用在地區間都存在較大差異,來自不同地區的藏族學生也有交流方面的障礙,多數情況下不同地區的學生也只能用漢語進行交流;其三是由自治區派出的藏語授課老師,也因為地區方言的差異,導致很大一部分藏族學生聽不清楚或理解不了老師的語言,進而挫傷了一部分藏族學生的藏語學習積極性。從問卷調查和訪談中得知,在內地生活的時間越長,他們的藏語言書面運用能力下降得越明顯。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內地班的學生存在藏語言書面應用能力普遍下降的趨勢,而在對藏語言重要性的認可度上卻表現出驚人的一致,也充分說明了其跨文化特性。
3.對漢語的使用:
(二)就業
1.在此次問卷調查中,從反饋的樣本數據來看,返鄉就業率達100%,下表為他(她)們的理想職業統計:
2.我們也對進入內地班學習,順利完成大學學業后返藏就業的畢業生的就業與收入情況按學歷的不同層次做了后續的調查:總計40人,其中一本20人,二本和專科20人,但同時也引入了在高校的本地畢業生20人的就業與收入的數據作對比分析。
2.所有受調查者就業時間均不超過五年。
分析:
(1)從表1-2和表1-3的數據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內地班的學子在返藏就業的過程中,他們的就業率相對較高,學歷與就業收入有一定的正相關關系,及學歷越高,收入相應增多,但兩者差距較小。
(2)不論是內地藏族班的畢業生還是本地的畢業生都對本地的公務員國考情有獨鐘,90%的受調查者都參加過自治區的公務員考試,100%的調查者都曾經懷有過公務員的想法和決心。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歸咎于特殊的就業形勢――針對公務員:公務員職業穩定,收入處于全社會的較高水平(平均上高于企業單位、自主創業的個體戶),如表中所示,公務員的工資普遍落在(6500,8000)元這個區間內,并且會隨就職時間的延長而提高。
(3)除了表格中披露的稻藎在與受調查者的交流中,我們驚訝得發現:
①在,如果最終目標是考公務員,那么大學是在本地就讀或者是去內地深造對最后的就業結果影響不大。
②在,公務員的工作地點距離拉薩越遠,工資會有不同程度的逐級增長。
③在受調查者中只有不到5%的大學生選擇出國繼續深造或創業自營,這個比率在實際上也遠低于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的估計值。總之在,不論是內地藏族班的畢業生還是在本地畢業生的出國率和就業率都非常低。
(三)文化
文化這個角度是十分宏大而復雜的,所以對這個問題的探討,我們這次采用訪談法,將目標對準兩大主體:與藏族學子接觸較多的漢族群體、交往互動較少的漢族群體,從他們的視角中去觀察藏族學子的民族身份帶來的文化意義及藏語漢化的趨勢、現象在民族之間的密切交往中究竟是怎樣的體驗。(訪談回放請見附錄)
訪談分析:
1.基于與藏族學子接觸較多的漢族群體的視角
這個漢族群體和藏族同學的互動是相對較多的(多為舍友、同班同學、非以上兩類的好友),在他們的眼中,藏族同學有著熱情爽朗的天性,彼此的交流:不論是在學習上――研討各種各樣的學習問題,還是生活上――對電視、電影、音樂的興趣愛好,都有著高頻的互動。藏族的語言、文字、服飾、民族性格、藝術(建筑、音樂、舞蹈、)宗教、美食等文化符號令大多數的這些漢族同學也充滿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就所有受訪者就“會聽見室友說藏語嗎?會不會出現一些疑似普通話的詞匯,瞬間有種聽到中國方言的錯覺?”這個問題上,都無一例外的與本小組有了一致的結論,由此可見藏語漢化這個現象在生活中的傳播之廣。
2.基于與藏族交往互動較少的漢族群體的視角
這個漢族群體和藏族同學的互動是相對較少的,從訪談反饋的信息來看,就“會聽見室友說藏語嗎?會不會出現一些疑似普通話的詞匯,瞬間有種聽到中國方言的錯覺?”這個問題,大多數受訪者表示由于關系不是很密切,基本不會刻意去聽對方的語言,即使聽到了藏語也因為聽不懂而不太上心。他們對藏族文化的知識大多數是從課本上涉獵的,對藏族文化的興趣不如第一個群體那么濃厚,可他們卻十分欣賞藏族同學真誠坦率的個性、能歌善舞的特長,尤其對他們信仰的宗教暗暗燃起了極大的興趣,秉承著尊重差異、平等共融的文化理念,和睦相處。最后在談及內地藏族學子孤獨而艱辛的求學歷程答,第二組的同學都紛紛表示對于他們克服了語言和生活上的不便 為了求學和建設家鄉來到外地生活 這樣一種刻苦勤奮的家鄉情懷是十分珍貴而尊敬的。
(四)影響綜述
1.藏語漢化雖然只是一種趨勢、現象,但它實際上代表了國家對藏教育政策和藏族青少年在接受教育時走向漢藏文化交融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我們能夠看到,藏語漢化在一定意義上來說并不意味著藏族本民族語言的喪失,其實更體現了藏族同胞漢語水平(或者英語水平)的提高,這可以為他們更迅速地接受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轉化為生產力,加快經濟建設;同時也為輸送了大量人才,促進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發展。從一定意義上來看,藏語漢化這一現象所在的群體也夯實歷史上漢藏兩個親緣關系最接近的民族溝通橋梁。
2.但藏語漢化的趨勢、現象對經濟和就業的影響也存在一些問題和隱憂。的公務員考試大部分采用漢語出題并作答(部分地區可能不同),遠赴內地求學的藏族學子在比本地就讀的藏族W子接觸了更多被漢語文化所包融的環境,也更為集中地吸收了以漢字為載體的文化知識,可能會對公務員考試懷有更多的期待和信心,擁有更多的資源和優勢,然而這就使得為工業進步和經濟發展服務的工程師、自主創業者們的數量相對較少,他們在未來長期遠低于政府體制內公務員的收入會削弱其在教育求學階段內攻讀自然科學專業的熱情和興趣。
四、對傳承古老藏族文明,促進漢藏文化的有機融合的建議
(一)開設內地藏族班的省、市、自治區可以在維持或適量增加藏文課程比重的基礎上要求教師提高教學質量,如藏語發音的準確性,普及藏語普通話。
從文獻回顧以及問卷調查反饋的數據來看,99.9%的藏族同學認為內地藏族班中藏文的教學份額有所減少,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母語―藏語的使用。同時自治區派出的藏語授課老師,也因為地區方言的差異,導致很大一部分藏族學生聽不清楚或理解不了老師的語言,進而挫傷了一部分藏族學生的藏語學習積極性。
(二)通過考試(筆試、口語)、成績的手段和機制定期定量對藏文教學進行質檢,督促遠赴內地求學的藏族同學溫習藏語,保持一定的熟練度。甚至在異地高考中也可以分出一定比例的分數考察藏語的使用。
(三)鼓勵在校內開展多種藏語藝術文化節:可以讓來自各個地區的學子彼此分享獨有的地域文化,增進民族感情,創造一定的語言環境。同時,也向其他民族的同胞學子宣傳豐富而厚重的藏族文化,擴大藏族文化、文明的影響力。
(四)號召漢藏兩族同學多交流、交往,分享漢藏語言、文字、風俗人情等,尊重差異,保護文化多樣性,增進理解,促進漢藏文化的有機融合。
(五)自治區的政府也應該采取更為積極合理的就業政策,如平衡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自主創業者們的收入和社會福利保障,同時引導內地藏族班和本地畢業生自主擇業、主動就業、努力創業,釋放多年積累的科學文化知識,將其更快速高效地轉化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產力。
【參考文獻】
[1]孫宏開.漢藏語研究的歷史與現狀(節選)[J].漢字文化,2009(04):11-12.
[2]郭龍巖.內地班(校)藏族學生跨文化社會化的實證分析[J].研究,2008(05):100-111.
[3]中國新聞網[EB].2011.05.19 17:19.
[4]城讀(筆名).內地班30年:過去、現在與未來[EB].2015.10.02.
[5]王珍.說說內地班(校)的教育成效[EB].在線,2015.09.08 16:19.
中圖分類號:E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人們對城市景觀越來越關注。而縱觀古今中外的城市景觀設計無不反映了人類發展的歷史文化積淀,而文化也深刻影響著我們周邊的城市景觀,它們相輔相成。城市景觀,不僅僅給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提供功能上的滿足,而且也給人們帶來精神的享受。因此,在城市景觀設計中,既要滿足它的使用功能,同時又要保持它的歷史精神和文脈價值,體現它的個性美以及深厚的精神內涵。
一、在城市景觀設計的文化構建方面要著重關注幾個問題:
1、以人為本,精神家園
人是城市的主體,城市景觀從物質上和精神上都要以人為核心,在內容和形式上都要為人服務,并能為人所感知、理解和接受,并具有互動性。從這個意義上說,以人為本是城市景觀文化建設的本質要求。反過來,城市景觀環境也在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行為、思想和情感。
城市休閑文化設施作為城市景觀的物質載體,是城市景觀文化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從公共場所的文化墻、廣告版、藝術壁畫、名家名作,到社區休閑娛樂設施、旅游設施、體育設施,再到歌舞劇院、博物館、公園、廣場、畫廊、公共圖書館、電影院等等,這些城市休閑文化設施數量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都是衡量城市景觀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
2、尊重自然,傳承歷史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自然,自然是城市建設的本源,與城市相依共生。自然提供給城市最原始的特色風貌和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平衡條件。城市景觀建設活動只有尊重自然,修復和重建人與自然的相互依賴的良性的“共生”關系,才能從根本上改善人類居住的生存環境,維護自然的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從而創造出一個良好的城市景觀。
城市是人類文化的結晶,城市的歷史和文化也孕育了城市的特色與風貌。城市文化底蘊并不僅僅依靠記載在各類歷史典籍之中的文字和圖畫,它更具體的、活靈活現的體現在現存的許多名勝古跡、古建筑、自然遺產等方面。它們都可以作為城市景觀設計的主題要素,并和周圍環境相協調,建成主題景觀,融入到現代城市空間之中,成為城市發展的歷史見證和古遠記憶,成為城市的精神依托和文化象征,成為城市的永恒標志和不朽佳作。
3、地域精神,傳統文脈
城市景觀,應該具有其特有的風格及地方特色,要深刻體現該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內涵,成為這個城市的耀眼的明信片。因此,在進行城市景觀設計時,要充分考慮與當地環境的和諧統一,因山勢,就水形,景自境出。當然,單單依山傍水而建是遠遠不夠的,在設計中,要將歷史文化作為城市景觀設計的源泉,積極從城市的歷史背景和獨有的文化脈絡中汲取養分。這樣,不僅能豐富城市景觀設計的素材,促進城市景觀設計的蓬勃發展,增強城市景觀文化的內涵,而且也是對城市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從而可以使城市特色得到完美的體現。因此,在城市景觀的規劃設計中,不僅要深入的研究城市歷史脈絡,取其精華,還要在城市景觀文化中融入現代元素,注入新的生命,賦予其新的內涵和新的形式,使城市景觀在創新中得到延續。
4、現代語言,藝術手法
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使現代城市景觀設計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極大地豐富了現代城市景觀設計語言。而現代藝術則深入地影響了景觀設計的思想,并滲透到思維和設計的各個方面,輕視形式、注重觀念的現代藝術,反映到現代城市景觀設計中,體現了人們對繁冗生活的厭倦和對單純理性生活的向往。如現代藝術中的抽象藝術、極少主義、波普藝術、觀念主義等,都對城市景觀設計起到了巨大的啟蒙和推動作用,進而在城市景觀設計的思維、設計理念以及表現形式上都產生了不同方面的深遠影響。
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我國當前的景觀設計與西方國家較成熟的設計相比,仍處于相對落后的階段。一些在往日生活中人們所熟識的城市景觀設計風格都在沒落, “廣場風”、“草坪熱”、所謂的“歐洲風格”、“現代風格”,無一幸免,這一切都因為社會歷史文化底蘊的缺失。
二、中國景觀文化缺失現象
在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今天, 旅游業在全球范圍內新興, 而我國有著幅員遼闊的景觀資源和悠久的華夏文明。然而受經濟利益驅使, 每天在各個城市都在產生大量的人造景觀, 而古典園林的園林設計理論受到了現代城市發展需要的質疑和挑戰。文化缺失現象倍受設計們關注。如何解決文化缺失現象。一方面要深刻認識到文化內涵在景觀作品中的重要性, 如何對現代的景觀形式語言進行創新研究,已屬迫切的需要。這一問題研究和探索的滯后, 導致現代城市景觀設計呈現可怕的“千城一面” 的現象。另一方面, 在強調文化因素的同時, 不放過創新。避免一些“拿來主義”現象的產生。要準確無誤的把我們文化的精髓融入景觀之中, 弘揚地域性文化和民族特色, 積極研究歷史文化、區域文化的個性化的問題。
三、城市景觀中的融合與共生
時展到今天, 景觀設計市設計師對形式的探究更趨向于一種更“經濟”和“便捷”的拿來主義,普遍缺少對景觀設計語言的深層探究。在一種輕松的環境下, 全面地建構起現代城市景觀的表面繁榮。因此批判與整合的能力有著明顯地衰退, 景觀設計出現了“缺失”的現象, 景觀設計語言也變成了無聊的重復。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雜而不聚
在我國景觀發展的歷史中, 由于人口與經濟的壓力, 曾有段“見縫插針”式建設時期, 許多城市具有傳統歷史意義的景觀建筑受到沖擊, 不僅大量綠地被占用, 許多湖泊被填充, 使得城市景觀及生態系統都受到影響。城市景觀空間缺乏節奏與變化, 區域性的景觀特色無法形成。四處的建筑景觀給人似曾相識的感覺。
2、同而不和
近現代的中國, 經濟相對落后, 景觀對老百姓來說簡直是“癡人說夢”。孔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建筑風格的雷同使得城市景觀陷入同而不和的境地。當人們不把建筑視為有獨特的藝術門類時, 建筑在城市景觀空間中的地位也日趨消解。就會卷入城市變革的旋渦。
3、破而不立
近代中國一直處于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變革之中。在文化層面上受“中學為體, 西學為用”的心理影響, 其結果是既沒有保留有價值的傳統文化, 更沒有創造有意義的跨時代的城市空間。
四、城市景觀的空間整合
作為規劃師、建筑師、景觀設計師在城市設計中, 整合的作用是創造一種優良的環境, 一種物質環境的設計, 以達到使用功能的效益和效能, 達到精神文化、藝術的表現和物質的、美學的、生態的三方面的要求。
城市景觀空間研究的角度來看, 整合主要是指物質空間的整合, 即通過景觀空間系統內部要素數量、質量、和結構關系的調整與組織, 來達到景觀空間完整地目的。其中在這里我要強調的是時間維度關系, 這一點影響我們如何把握住景觀設計中的文化因素。
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歷史文化, 其動態性不容忽視。城市景觀是一定時間維度相關的, 城市與時間的關系密不可分。城市在歷史的長河中始終處于動態演變之中, 城市景觀也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演化, 在城市中從來不存在的理想狀態的“終極景觀”。
五、小結
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世界各地, 世界大同的趨勢越演越激烈, 文化共享已是必然。我國景觀設計中出現文化缺失只是眾多挑戰中的一種。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 如何將其精髓發揚光大, 只有在發展民族文化的基礎上將景觀空間進行有效的整合, 達到文化和諧、生態和諧。
參考文獻
1引言
隨著中國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高等教育水平不斷提高,來到中國學習的外國留學生數量也與日俱增。海外留學,是國際教育文化交流中最普遍、最重要的表現形式,并導致了不同文化的接觸及文化沖擊的產生。文化沖擊(Cultural Shock)是指個人或群體從自己的國家移居到另一個國家,突然失去所熟悉的社會交往符號和行為特征,面對新的語言環境、新的文化氛圍和新的生活方式,產生的一種突如其來的憂郁和焦慮情緒。本研究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對外文化交流學院為例,旨在對來華留學生在中國經歷的文化沖突現象進行調查及原因探究,并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以期能對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些借鑒并降低文化沖擊對留學生造成的影響。
2研究設計
2.1被試
本次調查選取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對外文化交流學院來自11個國家的50名留學生作為被試進行問卷調查,并從中隨機選取了10名留學生進行了訪談。其中有效問卷調查的45名學生中,碩士研究生7名、本科生18名、高級進修生4名、普通進修生11名及短期生5名。在所有被試人員中,男性占54.8%,女性占45.2%;平均來華時間10.5個月。
2.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取問卷調查以及訪談的形式,共發放問卷50份,收回48份,其中有效問卷45份,有效回收率90%。本次調查問卷包含三個部分,分別為生活情況調查,學習情況調查以及人際溝通情況調查,每一部分有10個問題,共計30題。
3調查結果
3.1生活情況調查結果
海外留學,初抵異國他鄉,進入一個全新的、陌生的環境,留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感到不適應。新的語言環境,新的文化氛圍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必然會給留學生們帶來新的生活問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來華留學生在中國留學期間遇到的主要問題依次是交通出行,住宿和就餐。參與本次調查的留學生中,有72.9%的留學生都曾因為交通出行問題感到過困擾或不適。其中,56.2%的留學生在出行方面感到困擾的原因是由于道路交通擁堵,38.5%的留學生給出的原因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秩序混亂。在與留學生進行訪談的過程中發現,有7為留學生對于行人過馬路時嚴重違反交通規則的現象,如闖紅燈、穿越護欄等表示困惑。關于就餐問題的調查發現,僅有13.6%的留學生平時經常選擇在學校食堂就餐。相較于學校食堂,大部分留學生更傾向于在學校周邊的餐館就餐,因為那里就餐環境相對較好,基本上可以避免擁擠、等位的問題。47.3%的留學生認為,在學校食堂就餐時,點餐及取餐秩序混亂,人多擁擠。相對于交通出行和就餐所遇到的問題而言,留學生們在住宿方面的不適應感或者困擾少了許多。大多數留學生在住宿方面遇到的主要問題是住宿空間小,尤其是住在學校宿舍的留學生們。
3.2學習情況調查結果
隨著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高,漢語在全世界的普及度也隨之增加。本次調查結果表明,56.2%的留學生來中國留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習漢語。參與本次調查的45名留學生中,有4名留學生漢語水平較好,能寫較多的漢字;有9名留學生可以與中國學生進行流利的交流;其他大部分留學生只能進行簡單的中文交流。留學生們在華留學期間,學校除了會為他們開設與漢語學習有關的課程,還會開設其他的專業課程,如經濟類課程、法律相關課程等,而且大部分課程的任課教師會選擇中文授課。這樣一來,如果留學生的漢語水平僅達到可以用中文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或更低水平,那么他們將很難順利完成學業。由此可見,語言障礙是導致留學生學業困難的主要原因。
調查中還發現,72.9%的留學生在課上能聽懂的內容不到50%。其中,23.6%的留學生僅能聽懂30%以下的內容。由于語言障礙,很容易導致課上學習的效果不佳,所以,課下完成老師布置的學習任務時,將近一半的留學生表示完成起來有困難。另外,在與中國學生共同上課時,66.2%的留學生反映很難融入課堂氛圍。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語言障礙,以及留學生們很難適應老師的教學方式。在讓留學生對現階段所學的內容進行評價時,31.5%的留學生認為現階段所學的內容對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以及未來的發展幫助不大,基本沒有什么用處。13.6%的留學生認為現階段所學的知識完全沒用。有研究表明(李群,2007),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感到乏味或無用時,很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進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因此,學校在為學生制定培養計劃時,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所在。
3.3人際溝通情況調查
留學生在國外學習期間,遠離親人朋友,遠離自己所熟悉的本國的生活方式和社會環境,進人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因此,似乎連如何與人交往,都成了全新的課題。調查結果表明,外國留學生與中國人交流的主要障礙依次為語言障礙,思維方式的差異,價值觀差異。因此,掃除語言障礙是進行有效溝通的第一步。文化價值觀指導人們的看法和行為(于桂敏,白枚,蘇暢,2006),所以,文化差異是導致價值觀差異和思維方式差異的根本原因。由于這些差異的存在,外國留學生在與中國學生交往時,難免會對中國學生的一些行為舉止感到不解。調查中發現,38.5%的外國留學生在與中國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對他們的很多行為舉止感到無法理解。47.3%的外國留學生在與中國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對他們的一些行為感到無法理解,不僅如此,73.2%的留學生對于這些差異仍不明原因。這在很大程度上與留學生們不愿與中國學生溝通有關。調查結果表明,66.2%的外國留學生在
留學期間遇到困惑或者困擾時,更傾向于跟自己故鄉的親人和朋友交流,或者和與自己一同學習的其他留學生交流,而非與中國學生交流。雖然調查中發現,81.6%的外國留學生愿意與中國學生交流,但是他們認為與中國學生溝通的途經較少,而且,38.5%的外國留學生認為中國學生對待留學生的態度比較冷漠,只愿意與其進行簡短的交流。校園中的各類學生組織會時常舉辦校園活動,這本是拉近同學彼此間的距離,增進同學之間感情的好機會。但是調查發現,僅有31.5%的外國留學生經常參加或者偶爾參加中國學生組織的課外活動。
4結語
綜上所述,本次調查所發現的外國留學生在中國經歷的文化沖擊現象主要有三類。日常生活方面主要體現在交通出行帶來的不便,包括道路交通擁堵、公共交通工具時秩序混亂;就餐環境差,包括點餐與取餐秩序混亂、擁擠等現象,以及住宿空間狹窄。學習方面主要表現在學業困難,導致留學生學習壓力大,并且對所學內容失去興趣以及對自身喪失自信;由于難以適應老師的授課方式以致難以融入課堂氛圍。人際溝通方面主要表現為對于中國學生的一些行為舉止感到難以理解,并且不知道如何與其進行有效的溝通,除此之外,部分留學生認為身邊的中國留學生對待他們態度冷漠,不愿與其深入交流。通過分析得出,導致這些文化沖擊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差異、語言障礙以及個體差異。文化差異導致價值觀及思維模式的差異,進而使來自于不同國度的人們對于彼此的行為舉止感到不解或者困惑。語言是溝通的橋梁,語言障礙會給留學生們日常生活、學習以及人際交往方面帶來各種困擾和不便。每個留學生的國籍、性別、性格、經歷等個體特征的差異,也會直接關系到文化沖擊對留學生的影響程度的大小(亓華,李美陽,2011)。
雖然文化沖擊是留學生們都要經歷的一種普遍現象,但我們可以遵循其可預測的模式,通過對有關知識和素質的強化培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和減少文化沖擊的影響。首先,應強化留學生的語言能力,盡可能掃除語言障礙。其次,在來華留學之前,留學生應對其留學國家的相關情況進行深入了解。除此之外,學校方面也應盡力做好留學生入學教育工作,并且加強留學生與中國學生之間的文化交流和溝通。最后,針對留學生的個體差異,如國籍、漢語水平等,制定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方案。
參考文獻:
[1]Kalvero Oberg.Culture Shock:Adjustments to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Practical Anthropology,1960(7):176.
[2]李群.大學生學習動力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7.
二、傳統吉祥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方式
傳統吉祥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但是很多應用都是簡單地將傳統吉祥文化元素照搬,很難與現代環境相協調,給人以刻板的印象。由于傳統吉祥文化具有獨特性和隱性語言,因此需要研究傳統吉祥文化的組成元素,需要深入挖掘傳傳統吉祥文化的內涵,將其隱藏的文化思想和審美思想作為環境藝術設計的指導思想,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和諧自然地相融合。
(一)圖形的重構
傳統吉祥文化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最直接的表現形式是圖形、紋飾和符號。現代環境藝術設計需要以創新性的形式運用吉祥圖案元素,重新構圖整合成新的圖形,以融入時代特性。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應用吉祥圖案的主要手法有分解轉化、打散再構和變形。分解轉化是指,根據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主題,將吉祥圖案進行分解、提煉,創造出新的圖案;打散再構是對吉祥圖案的原型進行分解、移動、切割、變換位置,重新構成圖案;變形是指,運用現代審美觀對圖案進行整體或局部改造。現代環境藝術設計將傳統吉祥圖案按照現代審美要求,對其進行重構,以滿足現代設計的使用需求和審美需求。如家居設計中最常見的玄關,通常采用回紋以起到裝飾、分隔空間的。回紋在中國傳統吉祥文化中代表富貴不斷。玄關中的回紋經過了放大變形,以減少材料使用,同時滿足玄關的功能要求,并且富貴不斷的寓意也表達了主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融合吉祥思想
動畫是在傳統繪畫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我國早期動畫作品《大鬧天宮》、《七色鹿》,國外作品《老鼠與貓》、《唐老鴨》等,都是按照傳統繪畫進行逐幀繪制,最終合成。經過多年的技術更新,動畫專業也從最原始繪畫需求演變為多種知識的融合。現今的動畫專業主要是培養具備動畫、電影、電視、創作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及理論,能在動畫、電影、電視等媒體的制作崗位上,從事動畫原畫、動畫創意設計和編導及三維電腦動畫創作理論研究方面的專業人才,是動畫設計和漫畫設計的有機結合,是影視動畫專業的深化與延伸。要求學生在動畫設計的理論基礎上,掌握或了解漫畫設計的原則及表現技巧、影視及媒體領域的發展方向、一定的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有較高的審美素養,較強的視覺感受功能里和視覺表現能力;掌握動漫畫的基本原理和基礎理論,并能在實踐中融會貫通;掌握動漫畫的各種表現語言和表現技巧,有較強的專業設計能力和創造能力;能熟練運用計算機進行專業的輔助設計和創作。
中國動漫產業巨大的市場被外國動漫產品所占領,原因是國內動漫人才的奇缺。據央視統計,2004年上半年我國有151家電視臺播出動畫片,保守估計每家電視臺平均每天播出20分鐘,以20%首播來計算,那么中國動畫片的需求量將在13萬分鐘左右。按中小制作標準,我國動畫制作人才需求量近4萬人;如果以實際需求量25萬分鐘來計算,人才需求則將近9萬人。
二、何謂3+1教學模式
3+1教學模式,其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實用型專業技能人才。而培養實用型專業技能人才必須重視實施實踐教學環節。常見的模式有:校內建立專業實驗室;赴校外參觀考察;在校外建立實習基地等。而使實習實踐環節實施得更具體、更完善,可以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引入3+1教學模式。“3+1教學模式”是針對本科教育提出的一種創新的辦學模式,即前三年在校內進行理論學習,第四年赴企業進行實踐實習。是以“面向工程、項目驅動、能力培養、全面發展”為教育理念,以面向工程為導向、以項目驅動為手段、以能力培養為關鍵、以全面發展為目標,進行系列的教學改革。按此教學模式,有利于形成“聽中學”、“學中做”和“做中學”有機結合的環境,搭建了“實驗班+實驗室+實踐基地”遞進的教學平臺。在該教學平臺上,形成了“3個緊密結合+全面素質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與企業要求對接,培養出校企無縫連接的“零適應期”優秀本科生。“3+1教學模式”最早是在德國的高等教育中得以體現,例如慕尼黑工業大學、柏林工業大學早在40年前,對于汽車、航泊專業都已經實施3+1教學模式。獨立學院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宗旨是培養應用型人才,更應該進行“3+1教學模式”的實踐。我區九所獨立學院從2002年辦學至今,已歷十年;而動畫專業的創辦也只有五所院校開設,且都是近五年開設的。而對動畫專業進行“3+1教學模式”實施的,僅有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一所,我院動畫專業于2012年9月與廣西千年傳說動漫影視有限公司進行協作,共同實施該專業的“3+1教學模式”。經過三年的實踐,達到了預期效果,使校、企、生三方都受益。
三、實踐研究
開展校企合作,實施“3+1教學模式”是一項長期務實的教學工程,合作過程中,需要校企雙方要共同探究出一整套適合雙方實際狀況的教學實施模式。
(一)考察調研。前期需要校企雙方互相進行考察、調研比較,學校需要尋找頗具規模、有服務教育意識、回報社會的企業。企業考察學校的辦學定位,是否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培養目標。
(二)洽談合作、共同制定教學計劃。經過雙方考察調研,進行深入合作,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校內企業”等模式,開展試點教學工程;由校企利用現有條件,共同制定服務于東盟,適應泛北部灣經濟圈的高素質應用型本科動畫人才的教學計劃,最后引入第三方(行業專家)進行評估,綜合測評教學計劃。
(三)“3+1教學模式”的實踐實施。經過前期的各項工作,最終開展3+1教學模式的實踐實施。
四、教學效果
大學文化作為大學自身特色與實力的基礎體現,有助于大學精神的傳播與發展,同時在思想教育相關活動中起著重要作用,二者互相協調發展、相輔相成。大學文化囊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及目標,同時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大學文化的理論基礎。
一、大學文化的含義與構成
自古代教育史起,“文化”一詞一直延續至今,是指對懵懂的人進行教養的培養。文化與教育的本質關系為:文化是教育的基礎與方法,教育是文化的有效載體。大學作為傳播知識、培養社會接班人的關鍵機構,是先進文化的重要構成之一。
所謂的大學文化,是大學教育的精華之一,也是其對人才培養、為社會服務的重要推動力。它包含了大學內部行為經過日積月累的實踐與傳承、歷史經驗以及自身發展的精神總體,可以體現大學本身的特色,具有一定的繼承性、創新性及全面性。是以精神文化為核心、物質文化為基礎、制度文化為保障、行為文化為方法、環境文化為載體的綜合性文化整體。它通過辦學長期的經驗積累,形成了以辦學傳統、校風校紀、校園活動等相關的文化風格,與師生的行為與思想價值觀有一定的關聯。
從文化角度看,大學文化附屬于社會主導文化,是具有校園綜合性、教化性的一種青年文化,集合了大學的制度體系、建筑系別、師生語言行為、價值觀念等等;從屬性角度看,大學文化的群體構成是區別于其他社會文化的“大學師生”,通過傳播、繼承、管理、創新來形成的特殊文化系統;從層次角度看,大學文化包括大學精神、大學物質、大學體制、大學環境、大學行為等多種文化,其中的中心為精神文化,體現了一個學校的觀念、傳統、思想等等。其中的基礎為物質文化、支柱為體制文化、外在形式為環境文化、具體體現為行為文化。由此可見,大學文化所涉及的多個方面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開,是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共同努力下逐漸形成的獨特文化體系。
二、大學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信念。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處于一個較為復雜的社會環境,其心理仍處于不完全成熟時期。大學文化在相關的教育活動中的首要作用就是通過社會文化知識來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信念,促進大學生形成良好堅定的發展理想。它囊括了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等等,對大學生的順利成長有關鍵性作用。這樣看來,就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建設良好的大學文化。大學生通過參加此類教育,也是對個人文化素養及品質的提高。
(二)幫助大學生培養民族精神。一個民族的穩定沈村與發展離不開民族精神,大W生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對民族文化及精神的建設與傳播需要重視起來。大學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要素,加強其工作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民族精神。大學生通過提升自身思想道德與領悟,進一步建立民族精神。將大學生作為民族精神培養的主體,對民族的未來建設起推動作用。在大學文化的傳承過程中,大學生民族精神的培養是其中一個關鍵環節,團結友愛、和平共處、勤勞勇敢、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傳統民族精神的內涵。
(三)養成大學生良好公民道德。當今時代背景下我國公民意識較弱,在個人觀念中對權利與義務不是很明確,導致公民道德水平有限。在快速發展的社會經濟中,各類利益化、多元化的復雜觀念共存發展,對大學生公民道德的正確引導十分重要。大學文化可以說是社會先進文化的主體,是對傳統文化的吸納與傳承,在增強大學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可以起到培養大學生良好公民道德的作用。大學除了文化知識的傳播,更要注重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大學作為學生思想各方面逐漸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道德品質的養成對其未來發展有極大的影響作用。
(四)保證大學生文化建設發展。文化反映了社會的政治與經濟理念,而大學文化是社會文化建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實際的氛圍。從一定意義上填補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單一、教條等問題;為相關的政治課堂增添吸引力、說服力等等。有利于大學生思想道德觀的形成,推動大學文化建設的政治化發展,是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保障。校園為大學生提供學習政治文化的氛圍,使大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新時代形勢的多變性,有利于對大學生堅定信念、理想、社會責任感、素質精神的培養。
三、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就目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來看,主要利用“兩課”來進行相關的文化教育,但并沒有得到顯著的效果。主要原因為:
(一)新社會時代多元文化受網絡媒體等快速傳播的影響,傳統的課堂“填鴨式”教育早已無法滿足對學生思想理念與行為習慣的規范與統一。
(二)社會生活實踐了學生通過普通課堂學習到的相關理論。一些大學由于對思想政治教育關注較少,使學生身上出現功利、拜金、個人主義等現象,缺乏社會責任感、思想意識淺薄、缺少夢想與信仰等等。
(三)“兩課”教學內容與方式無法滿足學生對思想政治文化學習的要求,出現理論與實際的差異性,學生反映,該課程與未來發展與就業關聯較小,認為這門課程只是學校課程安排中的一門必修科目而已。
四、大學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實現途徑
想要將大學文化作為載體,良好的實現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四項基本內容作為國家黨政領導通過長期實踐所提出的思想文化精髓,是具有科學內涵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個新型建設,是為國家未來培養品質優秀的接班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包含了科學的價值觀,是大學生文化發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指導。大學生處于心理及思想變化較為活躍的時期,也是對新文化思想快速接收的時期,堅持指導思想是對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積極向上的引導與培養。
(二)弘揚傳播優良傳統文化,培育學生民族精神。民族團結是國家社會穩定進步的關鍵因素,也是大學生必備的精神素養,對大學生進行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教育對提高其素質、民族自尊心及愛國主義精神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實現具有推動作用。培養大學生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意識,使其能夠從精神上適應時代的發展,更好的了解中國傳文化,是對民族精神的一種解讀。同時傳統文化有助于滋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引導學生形成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對大學生使命感與責任感的培養。
(三)科學借鑒外來文化,構建開放性大學文化環境。在外來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沖突時,應培養學生建立正確認識與處理二者關系的意識。不可全盤否認外來文化或中國傳統文化,要在繼承傳統文化優秀部分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對外開放,與外來文化進行適當交流,吸收其長處為己所用,有助于我國文化的進步與發展。在大學校園文化的建設中,這一點也需要提起注意,可以建立中外文化的交流平臺,使學生能夠豐富與發展已有文化。
(四)豐富校園生活,整頓周邊環境,創建良好文化環境。豐富校園生活可以從增強大學生社團建設、創新觀念、提升社團活動層次、構建各類文娛或體育活動、開展藝術節、構建教室及寢室新文化環境等多個方面來進行建設,使大學生擁有更多貼近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機會。另外Υ笱е鼙呋肪車惱頓是勢在必行的,學校附近一些經營的市場對學生思想品德有著重要影響作用,應維護正常的教育秩序、加強周邊環境管理、培養學生自我保護意識來建設良好的周邊環境。從學校內外雙重管理,使大學文化更好的實現思想政治教育。
(五)創新文化,培育良好精神,建設和諧校園。大學文化的創新可以從教育理念、學術研究等多個方面來實現,使大學文化的層次得以提高。另外培育良好的大學精神,對大學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具有關鍵作用,包括了學校的傳統、校風、觀念、特色,如健康網絡教育,教師團隊建設等等。在大學文化與精神的創新與培養過程中,構建和諧的大學校園,使學校內各部分互相促進,共同進步,是實現豐富大學文化的良好途徑。
結束語:文章通過對大學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功能的簡單分析,深入討論了其實現的途徑。希望可以為閱讀者帶去一定的參考與幫助,使閱讀者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可以對相關問題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
參考文獻:
[1]郭秀麗.大學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淺析[J].黑河學院學 報,2015.
一、水環境與古民居群落的依存關系
(一)水環境文化和古民居總體布局的相互協調。按照一般村落或者古民居群落的發展規律,發展初期,主要以因水而定的擇居因素引導下,無序自由的形成原始聚落,并不斷完善。在這一自然的發展過程中,水環境網絡則是村落擴張發展的重要引導因素。其形態格局的不同對古民居群落空間結構和肌理的影響也有所不同,反映著這種水與古民居群落空間的協調關系[1]。
(二)日常生活中的水形態與古民居空間格局的相互融合。從古時候對自然水環境的被動利用,到現代對自然水環境的主動改造;從因水而定的擇居法則到設壩建渠、戶戶聯水的便利生活,都無不體現出人類對水的依賴性。而這種依賴又通過人類聚落自身發展和對自然環境的利用,反之也促使著古民居群落自身水環境空間格局的形成與發展。
(三)商業發展背景下水形態與古民居空間層次的相互完善。人們擇水而居的聚落發展不僅滿足了生活的需要,也推動了商業的發展。從最初的生活取水,到農耕灌溉,在到利用水上交通進行商業貿易。這個人類生存發展的過程,其中伴隨著的也是人類對水環境不斷利用與改造的發展過程。而人類對水環境不斷的利用與改造的初衷,也是為了使其能夠更好的造福蒼生,滿足人們生活生產的需要。無論是良田灌溉還是水上交通,他們所反映的客觀實質都是人對自然水環境資源的運用。在生活生產和交通貿易因素相互激勵的作用下,讓人們更加注重對水環境的合理利用,使得古民居群落水環境文化日益豐富。
(四)倫理體制下的水形態與古民居總體布局的相互升華。隨著村落經濟實力的累積,宗族也逐漸強大起來,各方面的需求隨之而來,住宅中辟出專門的書齋、花廳;住宅群中修建宗族祠堂等等,村落的規模由此不斷膨脹。在快速生長的階段,村落整體形態的變化就會遇到限制條件,制約的力量來自宗族管理,而制約的依據就是風水中的趨吉理想。在這種宗法倫理的暗指下,不僅指導著古民居群落水環境文化和總體布局的形成與發展,而且也提升了水環境文化在古民居群落總體規劃布局中的人文哲學內涵[2]。
(五)風俗民情下的水形態與古民居空間格局的相互拓展。在民間,不同的節日常伴隨著有多樣的紀念性活動,比如端午節賽龍舟等。農業社會中,大型的群眾性游行活動往往伴隨著具有地方色彩的慶祝活動。因此,人們為了滿足這些傳統風俗活動對使用場地的要求,在古民居群落內部保留寬敞的水道和集會的廣場。讓這些社會習俗也促使著古民居群落水環境與空間格局的發展。
二、古民居群落水環境文化在現代城市中的運用
(一)水環境對現代城市的實際功能作用。在快節奏的城市化進程中,人們似乎已經拋棄了養育我們的母親河,遺忘了河流、水系和湖泊等等水環境在城市中的重要作用。而在現代城市發展和人們“返璞歸真”的生活追求促使下,又重新賦予了水環境新的實際功能作用:
生態廊道:城市河流是水和各種營養物質的流動通道,是各種鄉土物種的棲息地,在現代景觀生態學意義上,河流廊道具有維護大地景觀系統連續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意義。遺產廊道:城市的歷史與文化常常和城市河流密不可分,歷史故事與名勝古跡往往都是沿河而生。休閑通道:城市河道是未來城市居民步行和自行車的最佳通道,也是未來郊游的最佳場所。景觀界面:城市河流是人與自然、人與人、城市與自然交流的場所,從視覺和景觀認知的意義上講,是一條不可或缺的邊框,如同一幅風景畫,綠色的河流廊道使得城市有一個清晰的畫框,她也使美麗的城市有了邊幅和生動。
(二)傳統與現代水環境設計的融合與滲透。在當代的文化、文化、景觀設計發生質的變化的過程中,傳統的景觀空間模式并沒有被完全否定,傳統意義的文化觀念、文化構建方式仍是當代景觀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強調環境文化的歷史沿襲性,倡導環境文化必須遵循時空與地域的限制,承認審美活動中的懷舊成分。對于傳統元素的運用應該辯證的去理解,把傳統的精華通過一種“精煉”的方式延續下來,使傳統的景觀環境與現代極簡式手法融為一體。現代水景設計既有對傳統理論及方法的繼承,也突破了傳統水環境的形式及內涵,體現出現代環境文化的成就,體現了現代人的哲理思考、精神狀態、生態及人文關注。
(三)古民居群落水環境對城市水景設計的啟迪。(1)因地制宜。大水體雖然在視線上能吸引人們的注意,但它前期的設計、施工,后期養護之困難可能是設計師在設計之初所沒有考慮到的。由于水量大,水體一旦發生污染,就會變成“死水”,另外耗電量也是相當驚人的,出于經濟考慮,有些水景在建成之后幾乎沒有使用過,大多數僅在節日期間開放一兩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還是另一種“環境的破壞”。而小水體正好彌補了以上缺點,易于滿足人們親水的需求,更能調動人們參與的積極性。(2)師法自然。我們古典園林營建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師法自然”,尤其是在居住區中更易于設計成仿自然的曲水,讓居于其間的人們感受到自然美。隨著工業化程度的不斷加強,人工規則式水體以其簡潔的幾何形贏得人們的青睞。(3)因勢利導。設計的水景最好遵循自然中的萬有引力的作用,用盡可能少的能量與資源來形成盡可能美的景觀。這是需要考驗設計師創新能力的。(4)虛實相生。在水資源缺乏的地區,虛的水景也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此處的虛的水景是相對于實際水體而言的,它是一種意向性的水景,是用具有地域特征的造園要素如石塊、沙粒、野草等仿照大自然中自然水體的形狀而成的。對于如何在缺水的今天去營建美好、宜人的水景是我們每一個景觀設計師的責任,正如約翰?U?西蒙茲先生所言:“我們可以說,景觀設計師的終生目標和工作就是幫助人類,使人、建筑物、社區、城市以及他們的生活同生活的地球和諧共處。
總之,人類對水有著特殊的情感,而且水的美感也逐漸被人類認識、強調和運用。人類在建筑作品中表達對水的依戀和熱愛,水也逐漸成為人類進行建筑文化創造的重要使用元素。本文對古民居群落的水系的研究,主要是希望從中發掘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通過對古民居群落水系的分析,其目的是為了使人們在城市規劃和建設中,對自然生態因素產生新的理解和認識。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4)4-0084-03
1 老子無為思想的綜合性分析
伴隨現代社會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在社會中人們思想矛盾日漸明顯的同時,人們逐漸重視發展自身道德修養。老子思想作為人類文化發展中重要精神財富,為現代人們精神文化建設提供了寶貴學習資源。現代人們通過對老子哲學研究學習,有效提升了自身道德情操,也為社會法制建設作出了一定貢獻。而對老子思想展開的現代化學習不僅意味著學習老子思想內涵,更應注重社會現實與老子思想融合,通過對老子思想的現實意義探究實現老子哲學現代化發展。
1.1 老子思想內涵
老子思想核心內容在于“無為而治”,無為,是對行為內容加以定義。傳統意義上無為是指不作為,無所作為,含有貶義色彩,而老子思想中無為,實質是在對不為進行強調,不為即不去作為,是指不以自身思想為依照隨意為之。無為是對自身行為進行強調,強調自身思想對行為有效約束力,通過自身意志控制使行為內容順應自然發展,不隨意做出違反自然規律的舉動。無為雖是建立于人主觀意識之上,但行為內容不完全受主觀支配,而是更加注重與自然發展和諧統一,通過順應自然事物發展規律,進而實現對事物有效引導與控制。老子無為而治思想實質是對自然發展規律的遵守,以順應發展規律的手段進行管制,達到有效治理目的。
從更為廣闊意義分析,無為不僅是對人行為方式加以引導,更是對個人精神建設中思想方向有效指引。在思想精神領域,無為著重強調個人心理狀態,以平常心態對待任何事物,不因事物好壞影響心境,也不因得到或失去產生悲喜,淡看實際事物價值,注重充盈內心世界。無為實質是強調在個人生活中,不把物質追求作為生活主要內容,而是更加注重對精神層面追求,通過精神充盈健全個人內心,提升自身對事物領悟能力,建立起獨特處事方法,豐富自身經驗,為今后發展奠定基礎。
1.2 老子思想的現代化意義
在現代社會中開展對老子思想學習,不僅要認清老子思想內涵,更應注重與社會思想發展實際相結合。社會現實行為中,無為即無所作為,是思想消極的直觀表現,是個人精神狀態的一種病態形式,病態心理對實際行為產生影響,進而使個體脫離社會群體而單獨存在,而這恰違反了社會發展規律,是社會建設進程中一種阻礙形式。對老子思想現實意義開展學習是對消極思想摒棄,對正確思想內容展開學習。結合現實發展意義上的無為是指在社會發展中,注重對個人內心修養,通過隔離外界浮躁,喧囂狀態,建立起獨立內心世界,以平和充盈精神狀態進行發展,追求個人思想與精神順應社會正確方向發展。面對社會中現存多方面矛盾,現實意義中無為則是指對社會中思想價值實質的追求,具體表現形式是通過節制自身行為而實現有利于他人進步與促進社會發展,不以個人私利謀求為最終目的,通過實際行動來教育他人,有效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與他人發展。面對社會中現存多重矛盾與沖突,應注重對人心中思想實質進行教育開導,在事物中懂得合理取舍,以自身行為對社會中現存現象進行影響,在隨別人教育同時注重思想內容傳播,進而有效促進社會精神文明整體進步。在社會中,思想多樣性以及欲望追求使得社會中事物實質不為人們所認清,多數人在對事物狂熱追求的過程中迷失無法認清事物本質,進而迷失自我。老子思想在現實中傳播學習能夠有效解決人們精神思想問題,通過對人們自身心靈思想進行指引,使人們從本質上對事物展開認知,在有效分析事物實質與價值基礎上做出行動,這是老子思想對現代人們行為的指導意義所在。
2 現代企業文化建設與發展現狀
在市場經濟發展中,企業競爭日趨激烈,為有效保證企業運營并獲取效益成為企業建設發展主要目的。為有效保證企業穩固發展,始終以盈利狀態不斷進步,就要針對企業各部門能力進行提升,在客戶維系中注重建立起長期穩定客戶合作關系,在產業運營中強調經營細節,通過對交易各部分展開職能細化而進行全面掌握。在企業運營過程中,有效經營手段固然重要,但有效展現企業核心競爭力則是企業文化素養。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科學建立起企業文化建設是對企業發展長足進步中更為有效促進手段。
2.1 企業文化定義
企業文化是指在企業發展歷程中,基于長期穩定的企業運營模式下對企業及其員工進行企業整體觀念與企業發展觀建立,企業文化建設不同于企業運營,不是對企業提出物質要求,而是注重在企業運轉中,對組成具體人員進行思想側面統一,在企業運營中以個體高度自覺性組建起企業穩定文化系統。企業文化建立,實質是對企業精神發展與建設,通過在企業管理人員及員工之間建立起共同精神素養,來實現對企業工作進一步規范和企業運營傳統有效維系。就現代市場中企業建設規模分析,企業文化建設主要包含兩部分:一是企業建立伊始形成的固有發展模式,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企業運營體系,在企業體系建立基礎上展開更大規模企業發展,以此繼續鞏固企業運營體系,鞏固過程不僅是對企業發展有效促進,也是企業運營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二是企業運營過程中精神文明風貌,這一點無法在企業實際運營中得以展現,但卻是企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支柱,一旦企業整體發展中忽略對企業團體精神風貌建設,企業發展就會失去中心凝聚力,團體力量就會形如一盤散沙,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企業無法在市場經濟中獲得長期穩定發展。注重在企業運營中建立穩固文化發展,不僅能夠有效維持企業運營,還能通過對企業中精神思想統一建立起核心競爭力,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發展與進步。
2.2 企業建設中文化建設重要性
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有力促進企業經濟發展。現代市場競爭競爭形勢日趨激烈,面臨同等能力水平上企業競爭,如何獲取市場競爭優勢,關鍵在于具備高層次文化底蘊與企業精神,而這些都是企業文化的直接表現形式。開展企業文化建設,是通過在企業中樹立建設起集體意識,并以此為基礎對企業開展素質水平建設,通過提升企業綜合素質水平保證在企業今后發展中能夠具備穩定文化素質。企業文化建設是對企業自身發展中建立起企業精神的傳承與維護,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向管理人員及員工灌輸企業精神,使其在企業運營中逐漸融合到人們內心中,并在個人價值觀中得以確立,這樣就能有效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穩固性與基礎性。不同于企業經濟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側重點在于:在經營過程中,更加注重對員工精神面貌塑造,通過以經營中的良好精神文明面貌來贏取客戶關注,以此有效維持企業與客戶關系。企業發展中良好精神面貌,是企業活力的直接體現,不論市場競爭形勢如何發展,企業運營面貌所吸納客戶量不會因此改變,因此,注重企業文化建設是建立穩定客戶群體有效保障。
2.3 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發展
伴隨市場經濟多元化發展,現代企業運營中更加注重趨從國際發展形勢,以國際先進企業管理手段對企業進行有效管制。企業發展歷程中逐漸注重多元化發展方式,通過將科技進步與信息網絡建立科學應用到企業建設中,提高企業業務處理效率。其次,現代企業通過對市場管理手段開展全方位學習,并以此為基礎依照企業發展實際作出相應調整并加以利用,企業科學發展方式及運營理念融入,都是企業文化建設范疇,通過企業各部門間共同努力,將企業文化建設有效落實,并為企業運營發展發揮更為重要作用。
在現代市場中,企業之間競爭究其根本是企業綜合實力之間競爭。在企業運營競爭中,不僅是對企業業務處理能力考察,也是對企業產品性能測試,通過市場中企業各方面能力對比,評定出企業發展形勢,其間,對企業未來發展起到決定性作用因素便是企業文化建設。科學建設企業文化,能夠有效促進企業建設與發展,即使現階段企業發展不盡如人意,但保持對企業文化建設,能夠有效維持企業良好發展態勢,以此為基礎逐步發展,逐漸建立起企業穩固發展方式,并通過文化建設促進企業業務辦理能力和產品性能市場競爭力。現代企業注重對文化建設與發展,實質是在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以此豐富企業發展底蘊,只有企業建立起穩固渾厚的文化底蘊,才能在企業未來發展中切實提升企業運營效率,有效保證企業在市場中綜合競爭力與發展動力。
3 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中面臨問題
現代激烈市場競爭能有效促進企業發展的文化建設,但由于我國企業在發展中多方面受到市場發展限制,市場經濟發展又無法緊跟世界經濟進步趨勢,這就導致現階段我國企業發展中文化建設進程中多方面出現問題。問題出現不僅阻礙企業文化建設,也嚴重滯后企業經濟發展,為企業現代化進步帶來諸多困難。現代企業文化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3.1 企業文化建設形式化
在世界經濟建設潮流推動下,如今我國眾多企業競相模仿國外企業發展模式,注重企業文化建設。而形式上跟從不意味著本質上認知,市場經濟發展雖推動企業文化建設,卻無法使企業真正領會精神文化建設本質,許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逐漸背離了文化建設本質,在社會發展影響下,加之以企業管理者對企業文化建設實質不深入了解,造成現代多數企業文化建設只是停留在表象,如在工作日中建立起工作口號,平時加一些員工問題活動等,而這些表層行為無法對員工進行更為深入的企業文化教育,企業文化建設無法切實落實,造成企業文化建設無法在市場經濟發展中深入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形式化,使得企業文化建設僅停留在表層,無法深入企業文化發展實質,不能夠切實反映企業發展中價值取向和管制風格,對企業自身價值取向無法全面認知使得企業長期文化建設無法跟從企業發展實際,甚至與企業發展方向產生背離。企業文化建設一旦無法與企業發展切實相關,就會直接造成企業資源浪費,資源投入卻無法達到預期時效,這在企業運營進程中會造成一定程度上阻礙。
就企業文化建設實質分析,企業文化建設是對企業發展實質集中體現,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關。在企業文化中表層活動只是表象,不具有實質性意義,只有通過豐富其內涵,才能有效實現表層現象下的實質意義,通過對企業文化建設落實與發展,不僅豐富企業運營實質,也在員工工作得到有效普及,使得企業運營更具時效性意義。現代市場中面臨文化建設形式化是文化建設一大弊端,對表層現象進行實質改良是當下亟待解決的企業文化建設問題。
3.2 文化發展不具備兼容性
市場經濟全球化發展逐漸帶動企業經濟進步。在市場經濟發展作用下,企業文化建設也逐漸向多元化發展。但由于現代企業中多種發展因素制約,使得企業文化建設在經濟發展中只片面注重經濟發展建設,而忽略企業文化素養提升與塑造。在市場經濟競爭日趨激烈背景下,企業著重強調對經濟發展水平提升,通過各種有效途徑確保企業運營發展。而將重心全部投入經濟建設,雖然有效提升了企業資產,卻使得企業文化建設發展被忽視,企業文化建設與經濟進步兩者之間不均衡發展逐漸降低企業經濟增長速率,也為企業發展帶來諸多發展中問題,二者不均衡發展嚴重限制了企業進步發展。
現代企業發展中對于經濟增長片面性追求導致企業建設中缺乏兼容性,激烈市場經濟競爭雖對企業經濟發展提出挑戰,但市場經濟對企業促進目的是能夠實現長期穩定發展,企業經濟一時增長并不代表企業經濟能力水平,真正能夠說明企業經濟水平發展是企業長期穩定運營,在此基礎上獲取穩定經濟收益,促進企業建設與進步。這正是企業文化建設中兼容性展現。現代企業在發展中過多注重眼前發展態勢,沒有對企業將來發展做好完備規劃,使得企業發展過多看重當下經濟效益增長,忽略了文化建設在其中重要性。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中重要軟實力,是企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建設與經濟發展均衡才能有效保證企業長期穩定經濟增長與發展,因此,解決企業文化發展兼容性問題有效處理方式是切實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4 基于無為思想的企業文化建設途徑
4.1 增強企業文化超前化建設
現代化企業發展中,無一不在對經濟效益進行強調,過分注重經濟效益提升使得企業忽略了對文化與精神建設。現代市場中企業發展普遍形式是通過最初經濟進步發展取得一定成效后,才發覺文化建設對于企業發展重要性,而這使得企業思想建設嚴重滯后。在企業中,應注重充分發揚老子思想,在對經濟進行發展時,注重與企業思想建設和諧統一,以老子思想中無為而治對企業文化進行建設。無為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實際意義是指不刻意強調企業中文化建設,過分注重對文化發展只會使企業在文化發展中注重表象,無法對文化建設實質進行理解。因此,注重企業文化建設中與老子思想有機融合,不僅能夠有效提升經濟建設,還能夠有效帶動企業文化發展。
老子思想中強調思想意識超前于現實行為,因此,對企業進行文化建設時應注重首先發展文化建設,通過對企業文化建設來奠定發展基礎,以精神文化發展為指導展開企業建設,不僅明確企業發展方向,還能對經濟建設起到穩固促進作用。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通過對老子思想進行深入研究,將其思想文化有效融入到企業文化管理中,通過此方式在企業建立之初便確立穩衡企業價值觀,以此鞭策企業之后的建設發展,以信念與文化傳統作為企業傳承內容進行延續并在經濟建設中發展,以此方法有效調動企業員工主觀能動性,積極發揮企業員工的個人能力,提高工作熱情,主動為企業建設貢獻力量。
4.2 無為思想與企業文化建設融合
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發展之根本,是企業從建立到發展中不斷增厚的底蘊,對企業發展方向指導具有重要指導作用。老子思想內涵中包括極為豐富的文化建設思想,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通過將文化建設與老子思想進行有機融合,能夠有效實現企業文化基礎建設。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著重加深對老子思想內涵分析,將老子思想中“道”的建立應用于企業實際建設當中,對企業文化建設,應順應市場中企業發展規律,以現實實際發展情況為依據,有效實現企業文化建設與發展。老子思想中,道的概念具有一定籠統性,要根據不同適用環境進行相應改變,對于企業發展來講,盲目學習不能夠解決文化建設根本問題,通過對老子無為思想與道的概念進行綜合后,對企業文化建設方法進行分析。對于企業文化建設,應注重順應市場客觀發展規律,根據市場發展需求建立起相應文化建設,抓住市場文化建設弱點進行改進,在企業中建立并發展,定會使得企業文化得以快速建設,并有效促進企業經濟進步。
4.3 對老子思想辯證開展文化建設
經濟發展有效推動企業發展進步,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僅憑老子思想與建設融合遠不能對企業經濟發展起到重大推進作用。老子思想中蘊含豐富辯證思想,在對企業文化建設中,注重對辯證思想實際應用,有效解決企業實際經濟發展中面臨問題。老子辯證思想是通過對事物進行辯證分析,來得出問題實質,進而以有力方式加以解決。在文化建設中,老子思想辯證方法應用還包括對事物矛盾性分析,老子思想中,矛盾現象在事物發展中普遍存在,對矛盾進行辯證分析能夠深入了解矛盾實質。在文化建設中,加強對老子思想矛盾分析方法應用,是對辯證思想實際性質應用,通過對企業在市場中面臨矛盾進行哲學分析,將問題形式進行有效轉化,制訂有效解決方案,通過此方法進一步豐富企業運營經驗,穩固企業發展基礎。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開展對老子思想辯證方法學習,能夠有效實現企業對市場實際問題處理,以老子思想內涵為有效指導,不僅保證問題處理方式哲學性,還能針對問題分析進一步促進企業文化建立。因此,在對企業文化建設中,加強對老子辯證思想學習與應用能夠有效實現企業綜合能力提升。
4.4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中職能授權
市場發展需求帶動企業運營,而并非每個企業都具有處理每項業務能力,因此在企業文化發展中建立起職能授權機制,能夠將企業文化建設任務進行合理分配,在各部門處理業務同時,共同為企業文化建設而努力。企業中詳盡部門職能規劃也是老子思想“道法自然,善利萬物”實際展現。這一思想內容本質是指在依照“道”自然發展規律對待事物,以自然之道處理,定會有利于自然中事物發展,順應發展趨勢才能有效實現管理。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中,要著重對企業部門職能進行合理規劃,依照市場與企業發展客觀規律進行職能管理,進而在企業發展同時展開文化建設,使企業經濟發展與文化建設緊密相關,形成統一發展體系。就企業發展實際意義上講,依照老子思想中善利萬物觀點對企業職能進行有效授權劃分,并以此方式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同時促進經濟發展,是現代市場經濟建設中企業文化發展一大時效性策略。
5 結 論
老子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一大瑰寶,所包含哲學內容值得當今社會研究并學習。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通過老子思想內涵科學性融入,不僅有效解決企業現實發展所面臨諸多問題,也為企業今后文化發展指明了發展方向。當下市場經濟發展逐漸使得企業建設偏重與經濟化,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開展對老子思想學習應用,是對企業綜合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
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企業保持高速科學發展的思想原則,強化企業文化不僅能夠有效提高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當今市場經濟殘酷的競爭環境下的護身符,能夠使企業不被激烈的商業競爭所淘汰。
參考文獻:
[1]周止禮.道家創始人老子的管理思想[M].北京:中國學林出版社,2006.
[2]葛榮晉.道家文化與現代文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一、研究背景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人口城鎮為4631萬人,鄉村為9930萬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城鎮為3102萬人,鄉村為6667萬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城鎮為11.69%,鄉村為14.98%;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城鎮為7.8%,鄉村為10.06%;8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城鎮為1.35%,鄉村為1.8%。這說明與城鎮相比,鄉村人口的老齡化程度更高,高齡化程度更嚴重。
實際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當前中國農村老齡化壓力下養老問題帶來的巨大壓力和挑戰。尤其是在一些偏遠落后的鄉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品質問題更加不容樂觀。鄉鎮部門對于養老方式的選擇,在為本地區老年人生活考慮的同時,也是對當地經濟發展的方向的綜合考量。良好的養老惠及政策,既可以有效的保證農村勞動力向外流動趨于平穩,又能夠為當地的社會事業建設奠定安穩的后方。在此種情況下,我們習慣性的把目光投向老齡化壓力下的老年人物質生活改善方面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這在一定意義上導致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容易被忽視。
文章正是基于農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與物質生活脫節現象嚴重。雖然現在外界對農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關注度逐漸升高,但政府及各有關組織的實際措施依舊貧乏。因此,我們試圖通過對農村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深入了解,總結得到老年人晚年精神生活需求聚焦所在,對其進行探究并提出對策方案,期望為完善農村養老服務提供參考資料。
二、關鍵概念說明
(一)居家養老
居家養老一般由民政部門牽頭,通過街道安排社區內的大齡下崗女職工以家庭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老人養護員的身份實現再就業,進入生活有困難的孤老家庭,照顧老人的日常生活起居,以“家庭養老院”的形式幫助老人度過健康安樂的晚年生活。居家養老主要是政府購買服務推動的,服務對象只限于較小的范圍:“三無”老人等,其費用主要由政府負擔。一些地方鼓勵老年人自己購買服務,對此政府給予適當補貼。
(二)精神文化生活
認為:“真正的人=思維著的精神”,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是人的根本需求。北京大學穆光宗教授指提出,一個健康的、幸福的和成功的老齡化社會的建設離不開積極的老年文化的發展和支持。精神空虛為部分老年人的真實寫照,尤其在農村地區,處于老年人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有限,文盲率偏高,進入老齡后,基本無事可做。尤其以農村空巢現象突出,精神生活更為匱乏,宗教迷信因之盛行開來。農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亟需正確的引導,并幫助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性。老年人自身也應清醒認識到自身能力和不足,揚長避短,熱情擁抱社會,化老齡壓力為社會再發展的新動力。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訪談對象基本情況
本次訪談的20位老人年齡均在65歲以上,他們基本上在健康方面都存在著各種高位病癥的隱患,而且基本上都是以獨居為主,十分缺乏子女的關懷和照顧。但即便這樣,他們不愿意住進養老院中享受專業的照護。我們可以看到被訪老人基本處于獨立生活狀態,在經濟上也較為寬松,可以過上一個舒適的晚年,而且即便是有較多子女的家庭老人也已自己生活為主。而且老人本身健康狀況都存在令人擔憂的方面,需要進行定期健康檢查的人數較多。
(二)老年人自我生活評價
老人普遍表示雖然缺少了子女的陪伴,但隨著社會物質生活的進步,他們的晚年生活基本上是可以達到衣食無憂的。所以,除了對于子女因工作忙碌而無法抽空回家看望老人略有微詞外,老人對自己現今能過上的安穩生活,總體來說還是非常滿意的。
相比于另外長時間單獨生活的老人所表現出的自我封閉和不愿交流,與子女同住的老人的健康狀況也更為良好。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良好樂觀的生活態度對于老人的晚年生活品質,尤其是精神心理狀況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這些獨居老人基本上都屬于單身、失獨或子女長時間未回過家甚至在較遠地區打工,只留下老人在家中。再加上子女工作忙碌的原因,老人甚至會長達數月與子女間斷聯系。這種長期的寂寞環境與不被關心的失落感都造成了這些老人逐漸形成的自我消沉意識,缺乏融入周身環境的積極性。
(三)老年人內心向往和真實愿望
對于政府和社會給予的文化生活項目措施以及對自我發展實現的要求方面進行問談的時候,我們發現其實在鎮政府的主引下,各村莊都相繼建立起了與城鎮相契合的老年人活動中心以及各類配套的健身設施。硬件的發展實際達到了一個高度齊全的水平。各個老年活動中心作為村莊文化娛樂活動承載體,近年來也有計劃舉辦了系列教育宣傳娛樂活動。對外文化引進有力度又有效度。教育宣傳類活動更是讓老人們覺得自己沒有被社會淘汰,有能力融入年輕人的生活。這帶給了他們極大地鼓勵,幫助提高了他們對于社會文化的汲取,保持了一個健康先進的思想觀念。
四、存在問題
農村老年人往往局限于封建迷信思想,他們注重為兒女考慮,習慣于為家庭延續狀況感到憂心。在他們的思想中,自我需求始終不是最重要的一端。近年來,雖然社會各界對老齡化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社會養老保障舉措的施行力度日漸增強,尤其是農村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了更為優質的保障,但是對于精神贍養這一方面,政府政策的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社會組織為之付出的努力也難以收到預期的成效。農村老年人精神生活的改善還存在著巨大的彌補空間。
在生活中能夠實現的程度往往止步于物質生活的改善,而精神文化的嚴重脫軌似乎已經成為了難以改變的現狀。人力物力的貧乏,農村居民養老觀念的一時難以轉變,鄉鎮政府的實踐經驗累積不足等因素都使得一系列養老服務建設的滯后。在政府主導的社會養老背景下的社會組織力量很難自然的融入到養老體制建設中,甚至很多社會組織無處安放。這些都成為一整個體系共同作用影響著農村老年人晚年精神文化生活發展,只有綜合考量各方面利弊輕重,整合有效力量,共同推進農村老年人精神養老,才能真正活躍老齡社會力量,轉變社會發展中的老齡化壓力成為社會進步的再生能量。
五、對策與建議
前文實證分析表明,我國農村老年人精神生活還存在許多方面的缺陷,亟待調整與改善。老年人精神生活中的情感依賴顯而易見,而造成這一現象最主要的方面則是老年人自我意識不夠強烈,他們在晚年幾乎更加輕怠慢自我的生活質量,一心為子女的想法長期影響他們的生活。這一因素不僅使政府工作開展緩慢,更使得各方面措施施行受阻,力量介入困難。而且,農村老年人尤其重視安居故鄉,搬離農村與子女生活在城鎮中并不是其訴求所在。因此,文章不想重提已經被論述過多次的政府舉措、社會力量等方面的意見建議。在此,本文希望可以將本次調查后所得體悟,并參照日本養老方式,給出參考建議。
在日本,他們鼓勵老年人以自我管理的方式加入養老管理行列。積極投身完善法律政策,推動養老方式的漸進式改革,日本政府通過此種方式,逐步增強老年人的社會歸屬感。
文章借此提出如下建議:在著力推進政府居家養老服務,改善老年人日常生活的同時,各有關組織部門亦可以適度的考慮啟用老年人群眾的行政組織能力者進入到養老管理體系的管理中。這不僅能夠在實際中幫助老年人尋回社會價值和歸屬感,更好的保持與社會的并行發展狀態,另一方面,社會的需要感也可以減輕其對子女的觀念,在精神上找到依靠,促進老年生活的積極樂觀向上。目前農村中的組織管理群體基本以中青年管理為主,老年人的組織參與少,活動的開展與舉辦,老年人也經常是盲目的被推著走,不能夠從老人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致使老人實際參與熱度不高,自然其目的達成度也低。
同時志愿活動或者是其他任何形式的社會組織活動都應該更好的統籌協調老年人生活實際,有針對性的發展服務計劃目標。通過衡量老年人的生活狀況,情感關系,健康狀況,能力水平等要素,合理安排服務內容,小而精的開展有關活動,更好的照顧到每一位老人的精神心理需求。不過分量求的實現,逐漸由量的積累向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蔡茜,向華麗.我國農村老齡化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3(1).
[2] 李成龍.從精神文明建設看老年人精神文化訴求現狀及解決[J].青春歲月,2012(10).
無論是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還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興起、并延續至今的新增長理論,人口因素始終是一個相對而言獲得較少重視的問題。毫無疑問,將人口老齡化引入經濟增長分析意義重大。就研究成果來看,人口老齡化影響經濟增長的途徑并不是單一的,而是幾個途徑的相互交織,主要包括老齡化的勞動力市場效應、人力資本投資效應、儲蓄率效應、勞動生產率效應和資本市場效應等,但由于假設條件、模型設定等不同,結論也不同。
一、人口老齡化的勞動力市場效應研究
大部分經濟學家都同意這樣的觀點:人口老齡化直接減少了勞動力供給,使從事生產活動的勞動力減少,不利于長期經濟增長。Cutler,Poterba & Sheiner發現在人口老齡化沖擊下,美國勞動力供給在2010—2060年間將出現下降,投資率也將下降3%—4%,但勞動力供給減少并不一定會降低經濟增長率,因為老齡化在發生時間和速度上的國際性差異引起的資本跨國流動將起到一定的抵消作用。
Borsch-Supan對人口老齡化的勞動力市場效應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Borsch-Supan認為人口老齡化會導致勞動力供給減少,勞動力平均年齡提高,不利于長期經濟增長,但勞動參與率會上升。他發現相比于勞動力供給對生產力的不利影響,年齡結構對生產力的負面效應似乎更小。同時,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可能會導致資本替代,單位工人的資本密集度提高,并且如果能在2030年實現向完全基金積累制轉型,那么單位工人的資本密集度將更高,勞動生產率也將提高的更多。
Ilmakunnas & Maliranta、 Borsch -Supan、 Vodopivec & Arunatilake、Marchiori, Pierrard & Sneessens和Ludwig, Schelkle & Vogel等考慮了勞動力市場不完全性和工資剛性對人口老齡化經濟效應的復雜影響。Ilmakunnas和Maliranta用工資剛性理論解釋了年齡—工資的不對稱性。他們認為由于延期付款合同、就業保護以及內部人—外部人力量的不均衡性導致老年人工資一般要高于其邊際生產力。Borsch-Supan認為在老齡化沖擊下,如果歐洲勞動力市場不能迅速調整,那么這種不完全性將放大老齡化的負面效應, 使歐洲就業趨勢加速惡化, 不利于短期和長期經濟增長。Marchiori, Pierrard & Sneessens在研究人口結構變動與國際資本流動的關系時,考慮了勞動力市場不完全性的影響。他們認為由于存在巨大的就業調整成本,不完全競爭的勞動力市場會導致比在與完全競爭的勞動力市場下規模更大的國際資本流動,加劇宏觀經濟波動風險,不利于經濟增長。Ludwig, Schelkle & Vogel認為在完全競爭經濟中,人口老齡化會導致資本——勞動比率提高,資本報酬率降低,工資上漲,加劇代際福利分配的不公平性,但如果人力資本積累能內生調整,將有效降低不公平性發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如果勞動力市場不完全,那么人力資本積累的內生調整將受到抑制,這就需要政府加大教育以及就業培訓的支持力度,為人力資本積累提供外生激勵。Blondal & Scarpetta發現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設計對老年人退休決策有很大影響:社會保障制度可能會促使老年人提前退出勞動力市場[1]。
二、人口老齡化的人力資本積累效應研究
許多研究表明,在人口老齡化沖擊下,人力資本的內生調整對經濟增長非常重要。Bloom & Canning發現人口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會產生重大影響:平均壽命延長會提高儲蓄率和資本存量,增加實物資本和人力資本投資,從而抑制老齡化對經濟增長的負面效應[2]。Ferguson指出人力資本積累對經濟增長有長期效應。他認為由于醫療保健和教育投資的“溢出效應”以及儲蓄率和資本存量的提高,壽命延長在短期內能促進經濟增長和人力資本積累,但長期內儲蓄率的下降會抑制人力資本積累,且教育投資私有化以及政府對醫療保健投資支持的下降會使人力資本積累加速惡化,不利于長期經濟增長[3]。
Fougère & Mérette以生命周期儲蓄理論為基礎,研究了人力資本積累的經濟增長效應。他們發現人口老齡化雖然降低了物質資本需求,但卻提高了人力資本積累激勵,使父母增加對子女的教育投資,這對經濟增長有長期正向效應。Kemnitz & Wigger 以人力資本積累的外部性為切入點,認為設計恰當的現收現付養老制度能將人力資本積累的外溢性內生化,實現經濟的帕累托改進和更高的增長速度。Zhang & Zhang在生育和人力資本內生增長模型中證明了,越是依賴于個人收入的現收現付養老制度越是能起到減少生育率,增加人力資本投資和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相反,Docquier & Paddison在人力資本內生增長模型中證明了現收現付養老制度不利于經濟增長。他們認為,現收現付養老制度使物質資本積累減少引起利率上升,未來工資收入現值下降,人力資本投資成本增加,不利于經濟增長。Thφgersen在一個人力資本積累的內生經濟增長模型中,也證明了現收現付制的養老金制度不利于經濟增長,而基金制能通過強化物質和人力資本積累的方式促進經濟增長。Cerda在人力資本推動經濟增長和人口轉變內生于現收現付養老制度的假設下,證明現收現付養老制度本身的不可持續性。值得一提的是,在引入老年人對政治決策的政治影響力時,Samadi & Esfahani et al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他們認為隨著老年人數量逐漸增多,老年人投票者與日俱增,這促使政府減少教育投資,降低人力資本投資,從而不利于長期經濟增長。
綜上所述,將人力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引入考慮人口老齡化的內生經濟增長模型以后,人口老齡化并不一定會降低經濟增長速度,相反會為人力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提供激勵,為長期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三、人口老齡化的儲蓄率效應研究
一般認為人口老齡化使勞動力供給減少,年輕人稅收負擔加重,儲蓄率下降并導致資本積累減速,向老年人的轉移支付增加,擠出公共投資,不利于經濟增長。特別是Shimasawa和Hosoyama運用帶有OLG結構的CGE模型研究了亞洲四國(中國、日本、新加坡、韓國)及臺灣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經濟效應。他們指出,在人口老齡化沖擊下,社會保障繳費率和工薪稅率將不斷提高,從而壓低國民儲蓄率,降低資本存量,但由于老齡化的勞動力短缺效應大于資本積累減速效應,導致資本密集度提高,資本收益率下降。Gonzalez-Eiras和Niepelt認為老齡化通過儲蓄率、勞動力供給和資本密集度等直接效應以及稅率變化、政府支出結構和退休年齡等間接效應影響經濟增長[4]。在一個由資本積累和生產力進步驅動的內生經濟增長模型中,他們認為,一方面,老齡化將使家庭增加勞動力供給,提高儲蓄率,加速資本積累;另一方面,老年人政治力量提升,加強了老年人對公共投資的政治支持。然而Futagami & Nakajima卻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他們在以生命周期儲蓄理論為基礎,并結合內生經濟增長理論的一般均衡模型中研究了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增長效應。他們認為人口老齡化通過四種效應影響經濟增長:首先,隨著壽命的延長,為退休積累的動機逐漸增強,從而家庭每期選擇更少的消費;其次,儲蓄率上升導致資本積累加速,進而促進經濟增長;再次,加速的產出增長反過來又導致儲蓄率的進一步上升;最后,退休老年人數量的增加又壓低了儲蓄率。與Auerbach & Kotlikoff、Shimasawa & Hosoyama等強調老齡化降低儲蓄率不同,Ki Tang & Wong同時考慮了老齡化和壽命預期對儲蓄率的影響,肯定了老齡化加劇會降低儲蓄率的傳統觀點,但又認為壽命延長也可能會提高儲蓄率,二者對私人儲蓄率的凈效應取決于其相對速度。
四、人口老齡化的勞動生產率效應研究
Skirbekk認為由于老年人勞動生產率較低,而老年勞動力越多,對經濟增長率和財政可持續性越不利。同時,他發現加速的技術進步增強了學習以及工作方式動態調整的重要性,從而使工作經驗的重要性邊緣化。
Van Ours和Stoeldraijer研究了年齡結構、工資率和生產力的關系。他們認識到年齡結構的生產力效應很難判斷:首先,年齡結構的生產力效應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技能的運用方式、組織結構、工人之間的相互配合以及企業的技術水平;其次,由于企業用工環境的改變和經濟主體行為特征的代際差異,技術進步減少了對體力勞動者的需求而增加了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再次,年齡結構的生產力效應內生于勞動力市場。Ilmakunnas & Maliranta指出了在老齡化沖擊下,企業和政府最優選擇的對立性: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使企業老年勞動力增多,生產力水平降低,此時解雇老年工人,重新雇傭年輕工人將有利可圖;另一方面,在財政可持續和養老負擔加重的雙重壓力下,政府延長了退休年齡,并努力提高老年工人的勞動參與率,從而增加了企業成本,降低了平均勞動生產率,不利于經濟增長。Alders在內生增長年的OLG模型中考察了外生低生育率沖擊、人力資本積累與折舊以及老年人就業間的相互關系。他認為低生育率導致勞動力供給短缺,并通過“數量—質量替換效應”加速了人力資本積累,促進了技術進步,卻導致老年人人力資本的退化,生產效率降低,從而失業率上升。
雖然大部分經濟學家支持老年人生產率較低的觀點,但Lundberg發現可能存在Horndal效應。基于此,Malmberg,Lindh & Halvarsson運用瑞典1985—1996年的企業面板數據對老年工人的生產力效應進行了全面分析。他們認為擁有眾多老年工人的企業表現出的低生產力并不是由于老年工人生產力低引起的,而是因為這些企業的生產技術設備沒有及時更新。同時,Malmberg等強調了老年工人和年輕工人相互影響對提升企業生產力的重要性。
最后,Backes-Gellner & Veen認為現有研究過分強調老齡化對個人生產力的負面沖擊,而忽視了老齡化和年齡結構差異對企業組織生產力的影響。他們發現在年齡結構和工作類型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有效的年齡結構組合還能提升組織生產力水平,提高企業盈利能力。
綜上所述,關于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增長關系研究的文獻汗牛充棟,已經形成了研究人口老齡化的基本框架。筆者發現,由于研究者所使用的模型、所包含的變量、假設條件和參數值大小等的差異,研究結論往往也不同,如人力資本的內生或外生假定、經濟體開放與封閉的差異等。同時,由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結構和制度環境與發達國家存在巨大差異,因此,在研究發展中國家人口老齡化的經濟增長效應時,對模型假設、變量選擇和參數設置等應極為慎重,如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城鄉人口遷移和經濟二元性都有可能對老齡化的經濟效應產生重大影響。再次,就研究方法來看,國際上運用OLG模型對人口老齡化的研究非常盛行,但OLG模型的原理和應用在中國的老齡化研究中還沒有得到重視。最后,雖然大部分研究表明人口老齡化可能會對全球經濟增長造成災難性影響,但也有學者指出人力資本的內生調整以及技術進步的加速足以彌補老齡化的負面效應,但老齡化沖擊下的人力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經濟增長值得商榷。筆者認為,在某種程度上,人口老齡化問題實際上是制度設計問題,有效的制度設計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人口老齡化的影響,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對中國來說更是如此。
參考文獻:
[1]Blondal. S & S. Scarpetta. Falling Participation Rates among Older Workers in OECD Countries: the Role of Social Security Systems. OECD Economic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1998
[2]David E.Bloom,David Canning & Jaypee Sevilla.Economic growth and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NBER Working Paper.No.8685.2001.
[3]D.Chris Ferguson.Human
Capital Investment,Longevity,He-
alth Care, and Growth.[J].2011
[4]Martin Gonzalez-Eira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