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20 10:39:3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對經典文學的看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提高閱讀經典文學的興趣,擴大經典文學的閱讀面,并學會鑒賞經典文學和流行歌曲,能寫簡單的文評與樂評,創作一些與經典文學有關的流行歌曲(當然這個創作要求較低,僅是配樂或是填詞),最終提高人文素養,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和諧發展。
二、課程實施
(一)課程內容及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 序論(一)流行歌曲與經典文學的關系
1課時
第二單元 序論(二)流行歌曲與經典文學的鑒賞方法
1課時
第三單元 流行歌曲中的經典神話傳說、寓言故事、 民間故事、圣經故事3課時
第四單元 流行歌曲中的經典童話 2課時
第五單元 流行歌曲中的經典詩歌、散文3課時
第六單元 流行歌曲中的經典小說、戲劇3課時
第七單元 流行歌曲歌詞的創作2課時
第八單元 我心唱響——學生原創經典文學流行歌曲展示1課時
(二)實施材料
講義、課件、多媒體設備、專用教室。
(三)實施形式和手段
采用視聽、朗讀、探究、討論、比較鑒賞、寫評論、學唱、原創歌曲、小組合作展示交流等方式進行學習。
三、學習評價做法
1.課前填寫問卷,測評原有水平。
2.課中以發言、討論、評論、表演、原創作品的質量為考核依據。
以小組為單位評價,要求每個人都積極參與采用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的方法。
3.課后完成學習的體會及建議。
最終綜合以上三階段的表現給出本科目的學業等第。
四、課程實施的反思
(一)經典文學和流行歌曲的選擇要講究
經典文學要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與欣賞水平的作品。流行歌曲要選擇內容、情趣上貼近原著,歌詞生動、有畫面感、寓意豐富,旋律優美動人的歌曲。如“流行歌曲中的經典童話”單元,我選擇了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對六年級學生來說,閱讀理解上沒有太大的難度,比較容易把握鑒賞。與這個童話相關的流行歌曲有謝金燕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趙麗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熊天平的《火柴天堂》。我最終選用的是熊天平的《火柴天堂》。這首歌的歌詞抓住一個個典型的場景和細節,再現了小女孩的悲慘遭遇和她美好的愿望,曲調哀婉凄麗,不僅表達出了對小女孩悲慘命運的同情,更表達出了對親情、關愛、溫暖的呼喚,對幸福的向往,對夢想的堅持。熊天平把這個凄涼的童話故事演繹得格外動人心弦。而謝金燕和趙麗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詞意雖也和原著相符,卻僅僅在感嘆小女孩的不幸,在表現力上總覺單薄。這兩首曲子的節奏又太快,削弱了對主題的表現。
(二)經典文學和流行歌曲鑒賞并重
這個課程如果僅僅聽聽歌曲,唱唱歌曲,告訴學生這首曲子和哪個經典文學相關就顯得太膚淺。而如果僅用歌曲做引子,其余時間去大量地分析文學作品又顯得太單調。要達到課程目標,就一定要做到經典文學和流行歌曲的鑒賞并重。
再以《與》一課為例,談談具體的做法。這節課我首先請學生邊看歌詞邊聽歌曲《火柴天堂》,說說這首歌和哪個經典文學作品有關,寫下聽后的第一感受。然后閱讀鑒賞《賣火柴的小女孩》,其中包括簡介寫作背景,概括故事梗概,朗讀精彩語段,分析人物形象、歸納主題和寫作手法(此環節切忌過多咬文嚼字,點到輒止)。接下去再次聆聽歌曲《火柴天堂》,了解歌曲的創作背景,討論歌詞與原著的聯系、從旋律、音色、配器等角度鑒賞歌曲,再寫聽后感。最后學唱歌曲,分組表演。
這樣的教學流程從聽、說、讀、賞、寫、演多方面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素養,使他們對課程興趣十足。
(三)要采取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對于事物的接受耐性越來越低,一味追求效率導致心態趨向浮躁,缺乏經典意識,對經典文學表面崇敬,卻很少真正投身于文學研究。尤其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功利主義占了上風,學生大量的業余時間都放在英語學習上,對國外語言和生活、消費等都極為推崇,缺乏一定的自我辨別能力,反而對自己國家的經典文學不甚了解,甚至嗤之以鼻,以為陳舊。如此不和諧的心態以及不正確的價值觀,導致經典文學漸漸淡出學生的生活,在語文學習中的地位越來越低。
2.教育體制的弊病
由于浮躁的社會心態和急功近利的不良風氣逐漸蔓延,教育體制的弊端也日漸顯現。在學校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味追求教學任務的完成,或者追求教學效果的提高,但這種提高僅僅以學生的考試成績為唯一衡量指標。教師在課堂上機械傳輸文學知識,學生不僅沒有真正領會經典文學的內涵,甚至容易出現反叛心理,排斥學習。正是教育體制的種種弊病,導致經典文學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高中語文教學被教師、家長和學生忽視,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也有消極影響。
3.教師方面
教師作為教學的直接實施者,對學生的影響極大。教師不僅僅要對自身專業有一定深度的把握,更要懂得如何強化語文學科的性質,引導學生擺脫浮躁,掙脫功利的枷鎖,能夠真正學習經典文學,學習語文知識。首先,教師的功利主義影響著經典文學教學。教育行業本身是一種特殊的公益行業,追求名利本身無助于教育的開展,穩定的教師待遇使得部分教師安于現狀,固步自封,腳步停滯在自己原有的教學方法上,或者只追求眼前的利益,一味專注提高學生成績,無視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正確構建,無視人類經典文學的繼承。其次,教師自身文學素養也不一定全面。長期的教學任務壓力,導致部分教師專注于自己的職位晉升、職稱評選,缺乏經典意識,而且忽略學生的文學關懷。加上教師本身無暇對經典文學作品進行精讀,無法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傳達給學生,更談不上經典文學教學了。再次,教師教學方法有待改進。經典文學固然給人古老、陳舊、枯燥的印象,但這與教師灌輸式、填鴨式、僵化的教學模式也不無關系。教師往往善于使用自己的教學技巧,讓學生進行語句的訓練和段落總結等,但較少引導學生從用詞和作者當時的心態去感受,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這無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也使得教學效果不佳。教師較少將經典文學作品背后隱藏的深刻含義,與當下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導致學生對經典文學關注度不高,無法引起學生情感的強大共鳴,同樣導致經典文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下降。
4.學生方面
高中生在面對即將來臨的人生轉折點———高考的時候,更容易缺乏判斷能力和控制能力。經典文學的學習不是短暫的抱佛腳就能應付,而是需要長時間的閱讀積累和情感碰撞,需要心靈的沉淀與情感的升華。高中生對語文學習往往過于自信,認為母語無需再次學習,即使在完全不復習的情況下考試成績也不會很差,所以語文學科總是得不到英語、數學等學科那樣的重視。經典文學需要時間,功利心變強的學生無法分出寶貴的學習時間來拜讀經典文學作品,單純喜歡的人少之又少,而且缺乏教師的細心引導,效果不佳。學生在進行經典文學的閱讀過程中,非常需要教師的幫助,他們需要教師進行有效指導,指明正確的方向。
二、經典文學教學的措施
1.提高經典意識
意識的轉變或者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更多時候要靠整個社會環境的改變。教育部門要大力推廣經典文學素養的培育,將現代多媒體傳播應用在經典文學意識的提升上,以人們喜歡的方式來改變經典文學觀念。
2.完善教育體制
目前的“應試教育”體制存在的弊病已日益顯露,但想要徹底亦非一日之舉,也非明智之舉,畢竟“應試教育”有其獨有的優勢和效率,不能一言以蔽之。國家應該積極采取措施,完善教育體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與空間去學習經典文學,不再一味追求所謂的成績,拋卻學習的功利心,懂得真正靜下心來品味經典文學之美,從優秀的作品中品嘗生活的真諦,培養健康、良性、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出高水平的審美情趣。
3.教師方面
教師的行為直接影響學生,教師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的好壞。語文教師身負重任,不僅需要講授基本的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人生情操,做好他們人生道路上的明燈。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熱愛教師職業,對學生有很強的責任感和愛護感,愿意全身心投入教育。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按時按量完成教學任務是工作基礎,還要注意多多提升自己,以自身的熱情和涵養去感染學生。教師要尊重經典文學作品,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帶領學生真正走進經典文學的領域內,以作者當時的心態與心情去體驗,與作者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導學生讀后能夠擁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并且學會批判性地接受不同的觀點。
我們的社會骨子里還存在著很深的“重理輕文”的偏見,我們的教育生態環境是失衡的。與其大談特談素質教育,還不如首先提高目前中國學生并不樂觀的語文素養。而且,對整個中華民族來說,語文水平的提高更是國家文明進步的標志。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曹文軒
中國是一個書法大國,即使拿起鼠標以后,也不能忘了筆桿。
――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趙沁平談網絡時代年輕人學漢字往往認得字型卻不會寫的現象
我們最大的相同點都是性情中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率性。我看易中天,就有照鏡子的感覺。我們兩人,都是真誠大于技巧,用心多于用腦。易老師比我更有閱歷,他能“品三國”,我不敢。
――因在央視《百家講壇》節目“講《論語》”而聞名的于丹教授談對易中天的看法
如果現在的社會有點冷落文學,我想,重要的責任可能不在讀者,而在于寫作者――你自己是否有足夠優秀的作品給讀者分享?如果寫得不好,在如此多元的文化環境中,讀者有理由冷落你。
――作家鐵凝談中國上世紀80年代全民閱讀、作家備受關注和90年代以后文學不再那么受寵的現象
人的生命和生活質量是重要的戰略投資。中國在醫學領域的科研應該注重預防、注重改善環境因素,這樣投入少而見效明顯。13億人的健康問題,不可能光靠看病吃藥就能解決,加強預防、保護環境才是根本。
――陳竺認為,中國今后應增加對醫學和健康領域研究的投入,少做一些“形象工程”
百貨公司的香水,95%都是水,只有5%不同,那是各家秘方。人也是這樣,95%的東西其實是很像的,比較起來,差別就是關鍵性的5%,包括人的涵養,人的快樂、痛苦和欲望。香精要熬個五年、十年才加到香水里面去;人也是一樣,要經過成長鍛煉,才有自己的味道,這種味道是獨一無二的。
――作家林清玄接受《中國青年》訪問時如是說
我們現在的國學研究還很粗糙,很多應該包括的內容還沒有挖掘出來。歷史不斷發展,不斷融入,這是沒有時間界限的。儒家、道家是傳統文化,佛家也是,把佛家排除在外,是不對的。
――著名學者季羨林認為,中國的國學應該是“大國學”的范圍,不是狹義的國學,國內各地域文化和56個民族的文化,都應該包括在“國學”的范圍之內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語言能力的培養分為四個方面,即聽、說、讀、寫的能力。沒有讀,便沒有高水平的聽;沒有對語言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等技巧的把握,便不能自然、流暢、充分地說出自己的思想;沒有相當的語感積淀和語言材料,肯定也寫不出文從字順的文章。看來語言能力的培養,哪條也離不開誦讀。誦讀,是語感形成的基礎,是分析、研討語言的前提,是積累語言、培養語言能力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學中必須重視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學生的表達能力、理解文章的能力自然也能提高。在教學中必須使每個學生都有朗讀課文的機會,在閱讀課文的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往往叫一些朗讀能力強的學生來讀,而忽略了大部分學生。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經典作品誦讀的意義
1.有利于傳承中華美德。經典詩文中蘊含著包括“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倫理觀以及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等復雜關系的指引,而且構成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系。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這些傳統美德不僅僅深深的扎根于學生幼小的心靈中,豐富和拓展了語文教學的內容和形式,而且最重要的是為中華美德的傳承和發揚提供了更廣闊的天空。
2.拓展知識面,開闊視野。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借助于“經典誦讀”的活動的開展,不僅夯實了學生的文化底蘊,使得中華經典得以豐富和發展,而且最重要的是,相對于以往的語文教學,該形式的采取大大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在一定程度上開闊了小學生的視野,為其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作了堅實有力的鋪墊。
3.培養語感,積累語言。在有著靈巧的修飾、鏗鏘的聲韻、優美的文字等特點的好文章的誦讀中,學生大大地增加了自己的語言詞匯量,逐漸地將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和鍛煉了自己在語文方面的語感,慢慢地將優秀作品中的好詞、佳句轉為己用,在語感的培養中積累了語言,提升語文成績。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文學作品誦讀的實施
(一)制訂誦讀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誦讀
新課標中推薦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強調學生朗讀,要求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品味、揣摩、感悟、積累,逐步學會欣賞,防止把理解與欣賞變成支離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學知識傳授,提倡學生在讀書思考的基礎上,發表獨立見解,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思考,學會讀書。同時,課程標準對閱讀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標,并要求學生學會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瀏覽等。因此,首先我們要以共同誦讀與自選相結合原則,確定好必讀的篇目;其次,要有序地安排好誦讀的時間和進度;再次,制定學生誦讀的方式方法;最后,根據作品的難易程度以及學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可以在完成必背篇目的基礎上自選喜愛的古詩練習,鼓勵學生超前完成。
(二)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而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由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對古代經典文學作品的閱讀教學中,如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育部教材審定專家劉國正曾提出兩點建議:其一,讓學生熟讀背誦,感受其中的詩美,受到熏陶感染;其二,教師只稍略加點撥,學生不懂的,留待以后加深理解。具體說來,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首先要采用多種方式激勵學生進行多次誦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教師通過激勵學生興味盎然地誦讀,使學生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現的效果,從而提高誦讀的質量和效率。其次對重點字詞句及藝術空白給予巧妙點撥。古詩文語言精警含蓄、意趣無窮、跳躍靈動,常給人不著一字而盡得風流之感。為了使學生在誦讀積累過程中能夠感受盡可能豐富的詩美,受到更多的熏陶浸染,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巧妙點撥。通過教師的點撥,可以引導學生調用自身積累,發揮獨特想象,就可以變抽象為形象、靜止為靈動,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古代經典文學作品的情趣與哲理。最后把對古代經典文學作品誦讀與學生的生活結合起來。外界環境的持續浸染對于小學生誦讀和理解古代經典文學作品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師要特別注意結合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組織,把古代經典文學作品誦讀活動與學生的校園、家庭生活結合起來,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滲透情感,為經典誦讀活動的思想引領指明方向
在經典誦讀活動中,教師一定要立體化地設計活動目標,不僅要讓學生在經典詩文的誦讀之中獲得文學積累,同時要讓學生受到思想教育,將情感的因素充分發揮作用,讓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在誦讀活動中精心選取與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直接關聯的內容,讓學生在誦讀中逐步感悟、思考與提高。例如為了教育學生珍惜時間,可向學生補充相關的誦讀內容,如顏真卿的《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詩遲”。同時引導學生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深刻領悟詩詞中蘊含的情感與教育意義,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總之,文學經典名著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人,它是人類文化的結晶,對孩子來說閱讀文學經典名著,接受古今中外文化的傳承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就具體的教學環節來說,在語文教學的實踐中,實施高效的、科學的文學經典教學是很有價值的。大力倡導文學經典教育教學, 有效地進行文學經典的教學。所謂“讀‘經典’的書, 聽‘經典’的課, 做一個有根的人”, 這也許就是文學經典閱讀與語文教學的內在真諦吧。
參考文獻
雖然這種影像展示的方式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教學,但是它可以更為直觀深刻的向學生傳授作品的基本含義,高職英語專業的學生能夠通過這種方法接觸更多的英美文學作品,可以全面寬泛的感受英美文學的經典作品,經過學習鍛煉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語言掌握水平感受其中的深意。所以,多媒體教學工具或網絡支持下的開放學習空間所搜集并展示出來的信息內容能夠真正地幫助師生之間實現教學交流,學習討論和接受內容的探討。
成功的專題學術討論
――評《文藝報》“為什么讀經典”專欄
我們的文化傳統是重視閱讀經典的,但近些年來,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們似乎失去了閱讀經典的興致和耐心,另一些人則借著讓經典通俗化的名義將經典膚淺化,甚至庸俗化。處在這樣的社會歷史情境下,《文藝報》組織開展以“為什么讀經典”為主題的專欄討論,可謂主動適應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應運而生、適時而出。這是當今學術研究關注時代、參與現實、服務社會的成功案例和典型表現。這一點對于我們今天整個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和學術爭鳴具有普遍的啟示意義。
由于“為什么讀經典”專欄討論的論題重要且是適時提出,因此吸引了文學理論界、當代文學研究界等領域的眾多知名學者積極撰文參與討論,可謂陣營強大,影響廣泛。撰文者的視角是多方位的,論述的問題涉及多個側面、多個層次,討論取得的成果已經具有了相當的深度和較強的系統性。詹福瑞的《時代挑戰與文化選擇》敏銳而理性地正視問題,提出首先要討論“為什么讀經典”這個問題的前提,人們為什么不閱讀經典了。當我們議論經典閱讀這個問題時,說明經典閱讀這個原本不是問題的問題,已經出現了問題。“問題”就是經典受到了挑戰。論者在具體分析經典閱讀所遇到的挑戰的同時,深入地探討了如何面對挑戰的策略。吳元邁的《也談文學經典》對文學經典自身進行了有深度的學理探討,在給出“廣義的經典指人類一切時代的優秀文學作品”的基本界定后,層層深入地探討了“文學經典的獨特品格”、“文學經典的藝術奧秘”、“文學經典與我們”、“文學經典與時代調弦”等重要問題。劉俐俐的《敘事探究與文學經典研究》以與人類學視野相關的敘事探究理論來重新思考文學經典研究問題,得出了頗有啟發性的如下新見解:人類的敘事本能是文學經典存在的根本理由;人類的敘事本能決定文學經典研究是永無完結的歷時性過程;人類的敘事本能使文學經典研究在學習中展開。梅新林、葛永海的《獨自去面對經典》深刻地指出在文化消費背景下,“重讀經典”活動本身體現出復雜的時代性;基于對復雜的時代性的解析,論者提出了五條今天“重讀經典”的有益建議。其他如,劉勇、張弛的《不讀而還是經典的》,簡德彬、林鐵的《永恒的與流動的經典》等文,從不同側面充分肯定經典不以某些人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本質和永恒價值;譚旭東的《圖書報刊出版與文學經典化》等文,專題研究文學經典建構還有一個重要的外部力量,那就是書籍報刊印刷出版業的興起對文學經典的形成和建構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賴大仁的《當今誰更應該讀經典》、朱靜宇的《文學經典與人生智慧》、趙俊賢的《閱讀經典與知識結構》等文,對今天我們如何更好地閱讀經典做出了多方位的探索;田川流的《藝術經典的當代價值》由文學經典延伸到藝術經典,認為藝術經典與文學經典一樣,具有極高的文化地位;李玉平的《“文化熟知化”與藝術品質》等文提出區分“經典化”和“經典性”兩個概念,認為“文化熟知化”是文學經典生成的必要途徑;等等;都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或借助不同研究方法對“為什么讀經典”這一論題展開了有新意的、深入的探討。綜合起來看,上述各文的共同特點是:關注時代,直面現實,面向未來;在深入分析現狀的同時,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和措施;力求做到獨立思考,有自己的觀察和分析。
“為什么讀經典”專欄討論是由《文藝報》慎重提出并認真組織開展的,但組織者并沒有囿于己見,其眼光是開闊的,心胸是開放的,所以整個討論也是開放的、自由的、生動活潑的,能發表多方面的意見乃至不同見解。在人們普遍肯定經典的意義和價值時,王先霈的《經典的兩重性和對它的兩種態度》特別具有獨創性,該文指出,把“為什么讀經典”作為一個問題,進行一場討論,切合當前的需要,這個題目很好,很多人會對此有話要說;但同時,最好還有個相對應的題目,那就是“為什么不讀經典”,鼓勵有些人的不同意見發表。兩個題目相配,議論起來可以避免片面偏頗,避免凌虛蹈空。該文進一步鮮明地提出論者的獨到看法:就問題的本身來說,不是一切經典今天的人都需要讀,不是任何一種經典對任何人都會開卷有益,不是一切人都需要讀各門各科、各種各樣的經典,讀經典還需要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更明確地說,現在有些大媒體、大名人,所鼓吹要讀的經典,現時在許多場合流行的經典解讀的方式,未必都是適應時代需求的。論者在這里發表的意見,引人深思,發人深省。此外,詹福瑞的《時代挑戰與文化選擇》提出經典的相對性,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經典保存下來,有些經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這是正常的。張浩文的《文學經典:時間的朋友和敵人》,指出,時間既是經典的“朋友”,時間又是經典的“敵人”,等等,都是論者獨立思考的結晶。
摘 要:文化對國家和民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而文學經典則是文化的凝練和集中體現,對于經典文學的學習是文化傳承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隨著媒體環境的改變以及閱讀方式的變革,經典文學傳統的傳承和學習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面臨困境。而高校作為培養人才和塑造人格的重要角色,對于探究傳承文學經典的新形式責無旁貸。本文以此為基點,結合具體事例,從新媒體的大環境和高校的角度出發,通過論述學習經典對人格培養教育教學的作用、現今經典學習方法的弊端和面臨的困境來探討傳承經典的新思路。
關鍵詞:文學經典;傳承思路;新媒體;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4)10-0162-03
“文化”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總的來說,涵蓋了人們長期社會歷史創造的產物,不僅是對歷史事實的記載,同時也是社會變遷的見證。而文化同時也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以文化為核心的國家軟實力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文學經典是民族文化的凝練和集中體現,對于經典文學的學習是文化傳承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高校作為培養人才和塑造人格的重要角色,對繼承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無可厚非的責任。
但在新媒體的大環境下,網絡媒體技術和閱讀載體技術迅速發展,整個社會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內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高校學生因為易于接受新事物,對社會事件感知度較高,受到的影響尤為明顯。這種影響有利有弊,因為它使閱讀的內容豐富了,但閱讀的深刻性降低了;閱讀的娛樂性增強了,但閱讀的思考性淺顯了;閱讀的時間開放了,但閱讀的系統退化了[1]。總體來說是弊大于利的,這不僅對于正常社科知識、專業知識的學習有消極影響,對傳統文學經典的學習消極影響更為重大。因此,新媒體環境下閱讀習慣與傳統閱讀習慣的沖突,文學經典傳承傳統方式與高校學生新認知的沖突應當受到關注,也應當積極尋求方法去解決。
一、高校傳承經典文學的優勢及經典文學的意義
文學經典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和集中體現,傳承和推廣是極為必要的,然而時機和方式值得商榷的。經典文學對于人格塑造和素質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但傳承面向全社會,全年齡段是不現實也是不可取的,最佳時期是大學時期。這一時期人的價值觀念初步形成,個人才能全面發展,對于社會關系和人際關系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也正是接受經典文學熏陶的好時期。而高校以其專業性、權威性和獨有的豐富資源成為經典文學傳播的重要陣地,在經典文學推廣活動中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專業性”即高校可將經典文學的培養與中文等專業學科的教育結合起來,共同培養,共同促進;“權威性”即高校可依托完整正確的學識體系對經典文學的傳播加以引導,使學習者信服;“豐富資源”即高校可借助信息量巨大的圖書館、各領域各專業的專家教授將經典文學進行詮釋補充,更好地傳承。因此,高校應當利用好這一良好時機,把握好“專業性”、“權威性”,利用好豐富資源,貫徹積極、科學的方針,結合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努力探索適當的高校文學經典傳承的新途徑、新方法。
1.經典文學的傳承對于教育教學意義重大。談到經典文學的傳承的最大受益者,毋庸置疑,社會各界的第一反應都會是中文專業或是漢語言文學專業以及歷史文化相關專業。當然,這些相關專業是受益的主體,因為對于經典文學的內容進行誦讀學習、對其語言結構和句式用法進行推敲、對其文化內涵進行深入分析可以幫助其更好認識自身專業,豐富其對自身專業的理解認知。目前此類學科也把經典文學中的重點篇目通過課堂教授和課下布置的形式進行學習,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需要強調的是這樣的經典文學傳承只是在極個別相關的專業的范圍內進行的,并沒有形成全面的、覆蓋面廣的學習氛圍,然而全面的學習氛圍不僅對整個高校范圍有帶動輻射作用,同時對這些專業自身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同時,經典文學的傳承對于其他學科教育仍有益處。現如今,當提到高校應當全面學習經典文學時,總會出現質疑和反對的聲音:“一些與文學關聯性小的專業,甚至一些理工科專業學生也需要進行經典學習嗎?”答案是肯定的。所謂經典,是指其中的內容能夠不局限于時代,能夠在長期的社會歷史進程中被保留、被遴選、被檢驗之后沉淀下來的精華。學習經典,并不只是讀出書中的內容,而是通過閱讀去鍛煉“思辨”的精神,體會作者的用心,思考作品的意義,提出疑惑的問題,尋找合理的解釋,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理解和思考能力,對各個專業都大有裨益。同時,許多專業在學習文學經典后,再接觸本專業的知識,可以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例如,播音與主持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文學經典,不僅可以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提升自身文學修養,同時在從事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時,可以將所學內容與實踐需要結合,更好地完成自身相關工作。
2.經典文學的傳承對于個人素質培養有積極意義。文學經典的傳播不僅具有以上兩點教育意義,同時教化意義也是極為重要的。文學經典中孕育著人類豐富的生命體驗與情感經驗,大學生閱讀文學經典不僅是一種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休閑方式,而且能夠修養身心,啟迪智慧,凈化心靈,指引未來,能夠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2],主要的功能有社會政治教化功能,即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政治理想目標;道德倫理教育功能,即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培養其優良的道德感;個體人格凈化功能,即促使大學生擁有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人生目標,用正確的人生態度去生活;審美情感教育功能,即要求大學生擁有良好的辯證能力和高情商。因此,經典文學的教化意義也就決定了其重要地位。
二、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文學經典教育傳承現狀及弊端
文學經典的傳承一直是學界和社會各界討論的熱點問題,如何將文學經典中有益的部分提煉推廣和如何讓社會大眾自覺自愿接受文學經典,并學習文學經典一直為人們所提及。但隨著媒介相關技術的功能日益強大,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充斥人們生活,新媒體時代已經到來,高校原有的文學經典的傳承方式也受到挑戰,傳統的傳承方式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談及原有的高校經典文學傳承方式,總的可以概括為以下兩種形式:第一,課堂教學法,將文學經典設立選修課程和必修課程,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對經典文學典籍分析整理歸納,將其中重點知識和思想教授學生;第二,學結法,即學生按照學習目標和計劃對文學經典進行學習,將書中內容進行記錄學習,通過整理匯報的方式對文學經典進行研讀。
1.文學經典的文化內涵需要發現和創新。學習文學經典,最重要的是學習其文化內涵,并且發現運用書中的核心內容。對于大部分家喻戶曉的文學典籍,書中蘊含的人生哲學、處事哲理大都口耳相傳,我們都有所了解,但“溫故而知新”,我們不能因為發現文學經典中某一突出的,具有積極意義的內涵,而停止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探索,每一次的深入閱讀都可能會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收獲,僅僅掌握片面的內涵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對于文學經典的學習者來說,也是不能夠滿足的。現有的文學經典教育就存在這樣的弊病,教授的內容趨于一致,教授的篇目趨于集中,教授的內涵陳腐未變,這種現狀亟待改變。
2.傳統的文學經典傳承方式缺乏生機和活力。提及高校文學經典的傳承方式,大多數人都會想到課堂教授。這樣的方式沒有問題,自有私塾以來,這樣的文化傳承方式已經綿延了千百年,但在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互動性強的新媒體環境下、在學生接受新事物習慣不同于以往的高校范圍里,這樣的文化傳承方式已經很難再受歡迎。對于翻看書本上的傳統文學篇目,課堂上由老師將篇目的主旨大意及文化內涵口頭教授的方式缺乏生機,大學生很難主觀能動地去了解相關知識,也很難深入發掘文學經典的深層意義,這與傳播文學經典的用意是背道而馳的。
3.傳統的文學經典傳承方式難以適應新媒體。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獲取信息的內容和形式得到了極大地豐富。傳統媒體時期的信息傳播內容在形式上比較單一,基本上只有文字圖片的形式,過于呆板,吸引力不強。新媒體的應用為大學生提供了有聲文字、動態圖片、視頻等新形式,形式多樣,圖文并茂[3]。相對于同樣的信息,大學生更傾向于接收娛樂性強、信息容量大的信息,而文學經典卻沒有與這一需求緊密地結合起來,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傳統傳播方式與借助新媒體傳播的其他各類信息相比較毫無優勢可言。因此,想要達到傳播文學經典的目的,與新媒體相結合、滿足大學生的興趣需求十分重要。
三、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文學經典傳承新思路
1.文學經典的新內涵和新思想需要發掘。正如前文提到的,文學經典中傳統的文化內涵和核心思想已經不能滿足傳承和教育的需要了,想要讓文學經典的傳承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新的內涵和新的思想是必要的,但從文學經典中發現新的積極意義也需要遵循一些方法和原則。在重新發掘過程中,要拋開既定的思維模式,用全新的角度、全新的方式去解讀曾經研究過的文學經典,發現其中的新內涵、新思想,將其加以整理傳播,讓文學經典的傳承煥發生機與活力。
2.高校需要創新傳承思路轉變角色。高校要提高文學經典傳承的主動性,創新傳承思路。在以往文學經典的傳承過程中,高校只是作為一個主辦人的角色出現,而并非作為策劃人、負責人的角色,在傳播過程中對于細節的把握和反饋的收集做的并不到位,這也導致了雖然關于文學經典傳播的活動在開展,但收效甚微。因此高校必須破除以往關于文學經典傳播的舊思維,積極轉變角色,結合文學經典的積極作用與學校自身特色,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學經典傳承思路。只有高校這個把關人、負責人的工作做好并做到實處,相關的工作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同時高校需要完善相關機制,如負責機制和激勵機制等,相關工作安排到人,讓每項工作有人具體負責,有人統籌規劃;通過激勵機制從上至下激發潛能和活力,保證相關活動穩步進行,在創新中發展。
3.文學經典的傳承方式需要與高校活動相結合。如何讓大學生自覺主動地接受文學經典要從大學生日常興趣點入手。在高校,學生除了日常的學習生活外,最能夠自覺主動參加的便是學校、學院及社團組織的豐富多彩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不僅達到了溝通交際的目的,同時也在參與過程中收獲了知識。文學經典的傳承便可以與眾多的校園活動相結合,采取“學校提倡、學院主辦、社團添彩”的方式,讓文學經典的教育與活動緊密結合起來,舉辦讀書報告會、誦讀大賽等形式,用活動的方式吸引學生參與,讓大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自覺自愿地接受文學經典的熏陶和教育,同時又轉變為積極的宣傳者。如我校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特色活動“晨讀經典大賽”就是將傳承經典與活動相結合,活動的目的旨在讓學院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加深學生的文化底蘊,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學院發起活動,學生自選篇目,對篇目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理解,將其中感興趣的內容或故事誦讀或排練成節目,通過初賽、復賽和決賽,最終以晚會的形式呈現。活動自開辦以來,學生熱情度極高,也自主編排了形式各異、各具風格的節目,活動效果也十分良好,不僅讓學生對文學經典進行了充分深入的學習,同時也鍛煉了本學院學生相關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增強了學生的組織領導能力。
4.文學經典的傳承方式需要與新媒體相聯系。傳統的校園文化活動圉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覆蓋面受限,而新媒體的出現解決了這種時空問題,使得校園文化活動的持續性和影響力大為增強[4]。目前,盡管新媒體技術在校園文化傳承創新中的應用還處于探索階段,但是由于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優勢,在未來一定會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高校應當本著“重視平臺作用、找準切入要點、廣泛宣傳推送、考慮實際效應”的原則,切實加強新媒體文化建設,搭建文化傳承創新的多樣化、立體化展示平臺。
首先,應當開始并加快相關新媒體建設。對傳統文學經典傳播方式所面臨的困境和弊端需要正確認識、正確分析,把握新媒體技術在文學經典傳承創新中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增加軟硬件基礎設施投入,讓新媒體成為文學經典傳承創新的重要窗口。其次,搭建多樣化實踐平臺。把握學生的個性特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建立微信、微博、博客、論壇等互動、體驗、引導和滲透式的平臺,進一步豐富文學經典傳承創新的載體,接收師生的反饋意見,不斷加強和改進文學經典傳承創新的信息化、數字化和網絡化建設,從而促進文學經典在“現實空間”和“虛擬空間”中均得到有效的傳承與創新。最后,將傳統的傳承推廣策略與新媒體的特性相結合,互補利用。正確分析傳統的推廣宣傳策略中的優勢和弊端,結合新媒體的優缺點,在實際運用中要注意揚長避短、趨利避害,努力實現雙向互動、雙向聯動,共同服務于文學經典的傳承推廣。
總而言之,經典文學在傳承教育過程中要始終堅持以優秀的文學作品為基礎,以豐富的文學典籍為資源,以書中優秀的思想、良好的品格為指導,以提升自身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為目的,采取傳統傳承與新媒體傳承相結合的雙向聯動的傳承方法,采用高校主動推廣與學生積極參與活動的形式,來推進經典文學的傳承。
參考文獻:
[1]黃曉霞.大學生閱讀的時代變遷與文化傳承[J].晉圖學刊,2014(2).
[2]李華,張建永.文學經典對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教育功能[J].大眾文藝,2011(14).
[3]呂紅雁.新媒體視閾下高校文化傳承創新探析[J].前沿,2013 (22).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高,國人的民族自信心也逐漸加強,人們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學經典的重要性,各界對國學的重視和推崇引起了教育部門的重視。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擔,我認為國學經典與語文有著密切聯系,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是國學經典的學習者和傳承者。
一、國學經典和文化軟實力的關系
(一)傳承與創新華夏文明,提高國家文化競爭力
國學經典是中華文化的根基,國學經典影響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在中世紀以前,中華民族在國學經典的引導下,成為世界范圍內的文化大國。國學經典對中華民族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中世紀時期,在當代社會,國學經典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今世界,文化發展日趨全球化,所謂文化全球化,是指政治、經濟、文化三者綜合實力較強的國家,在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時,向綜合實力教弱的國家輸出自己的文化的過程,導致強勢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念成為主流,而弱勢國家的文化隨著時間逐漸淡化甚至消失。因此,在文化軟實力語境下,傳承國學經典比任何時刻都顯得更為迫切。傳承國學經典,能夠有效提高中華民族的文化軟實力,提高國家的文化競爭力,讓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保持民族獨立、促進民族發展。
(二)提升國民文化素質,加強國民道德修養
自古以恚中國就是禮儀之邦,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倡導“重禮儀講誠信”的結果,傳統文化在“公交車上因讓座問題大打出手”,“碰瓷”等現象頻出的今天仍然適用,這些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是人們的缺少道德引導的原因,傳承國學經典,能夠有效提高國人的文化素質和自身修養。國學不僅僅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規范中華兒女行為的準則。例如,對于《論語》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不僅是指導國人進行反思,還能讓國人在反思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當今社會,無論是社會的哪個階層,都需要國學經典幫助其增強道德修養,從而減少社會矛盾,預防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
二、加強國學經典傳承的策略
(一)授課旁征博引
在授課過程中,若將語文教學與國學經典疊加,勢必會試課堂授課內容雜亂無章,不僅難以起到傳承國學經典的效果,還會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因此,若想對學生進行國學教育,就必須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具體的事例引入課堂,巧用國學經典,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感受國學的價值與魅力,擴寬語文教學的深度和廣度。例如,在教學《荷塘月色》時,可用《論語》中“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來幫助學生理解朱自清的高貴品質,此種做法,不僅不僅能加深學生對作者和作品的理解,還能在學生中傳承國學經典。
(二)組織與國學相關的活動
受社會上的不當價值觀影響,高中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不足。在高中學習嚴峻的壓力下,若能舉辦相關的國學比賽,定能激發學生的國學學習興趣,例如,舉辦文言文于現代文互譯比賽,先讓學生翻譯文言文,再給出一段現代文,讓學生轉化成文言文的形式。同時,還可以舉辦國學經典主題演講比賽,讓學生以國學經典為主題進行演講,可以談自己對國學的認識以及學習國學的感受等等,用學生的演講激勵更多的學生加入到國學學習的隊伍中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對詩人、詞人以及國學中的經典著作的讀書分享會,讓學生講述文人一生的故事,并對文學作品進行賞析,結合文人的生平,分析作品的主旨與時代內涵,讓學生在聆聽故事的同時體會國學經典的獨特魅力。
(三)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讀書的目的是讓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內化得出自己的見解,若只讀書而不思考,則讀書人只是讀書的工具。國學經典憑借自身價值以及歷史傳承性而顯得不接撼動,但是,所有的學習都需要學生具有思辨能力,要敢于向權威和經典發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對國學經典提出質疑,在提出質疑的基礎上,學生與教師共同探討,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使國學學習更有意義,才能使學生真正的認同國學,使國學經典得以傳承。例如,在教學項羽烏江自刎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項羽自刎的正確性進行討論,項羽因無顏面對江東父老而自刎,是否過于“好面子”,若是項羽乘舟離去,或許還能東山再起,成就一番霸業,鼓勵學生對項羽的做法進行深入探究,得出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的目的,不是一定要將學生的思想引入主流,而是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思辨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國學經典對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傳承國學經典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熏陶,形成強烈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因此,高中教師要立足教學實踐,積極探索傳承國學經典的新方法和新思路,為國學經典的傳承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Abstract: Ancient literature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re two forms of concept, and so are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and contemporary literary classics.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is a factual description while ancient literature is an explanatory concept. Ancient literature agrees with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whereas contemporary literary classics mean borrowing and variation of ancient literary classics, hence containing unavoidable imaginative elements. A confusion of these distinctions will result in some unnecessary theoretical perplexity, which occurred as the view of ideology of literary classics. With the removal of this confusion, we will discover the two side of literary activity, that is, literary classics and literary character. The hierarchization of these concepts means mainly a diagnosis, which is preliminary but won't continue till all related concepts are discriminated.
Key Words: literary classics; ideology; literary character
說到文學經典,我們就忍不住地想哪些文學作品是經典,比如我們會想《紅樓夢》是經典,李白的詩是經典,《三國演義》是經典,《阿Q正傳》是經典;有時我們也認為《平凡的世界》是經典;我們也問這樣的問題:當代文學里哪些是經典呢?大眾文學里哪些是經典呢?如果例子想得少些,我們還能明白地說說文學經典指的是哪些,但一旦想起的例子多了,我們就會陷入迷惑,好像經典有很多種,每種經典的涵義都很不同,讓人越想越糊涂。
一般來說,我們都注意到經典的樹立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文學性,我們也叫它審美內涵;一是意識形態,就是各個利益集團不斷爭斗,為了自身的利益樹立對己有利的經典。有學者認為經典之樹立在于文學性,有學者認為主要是意識形態的作用。無論怎樣,這兩方面的爭斗構成經典問題的主要討論范圍。但一般來說,學者們都注意到單純從意識形態出發或單純從文學性出發都會帶來無法自圓其說的矛盾,所以往往采取調和的思路。也有學者看到經典有不同的層次,比如,我們談論杜甫的詩作與談論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是不一樣的,前者具有一種成熟的風格和均衡的品質,如果有人否定杜甫的詩是經典而且言之成理,那可真是一個劃時代的批評家了;后者則是實驗型的,本身有一定缺陷,但引起人極大關注。我們一般把前者稱為古代文學經典,而把后者稱為當代文學經典。[1]119這樣的區分是恰當的,但如果在古代文學經典和當代文學經典中都發現了一致的文學性或一致的意識形態作用,就再次把兩個層次混淆在一塊兒了。
我們一般思考經典問題的時候,都是沿著“經典是如何樹立的”這樣的思路進行的,這里試圖另換一個思路,就是考察一下我們是怎樣談論經典的,不同的談論方式是否有不同的涵義。從這個角度出發,可以“治療”意識形態論帶來的一系列混淆。
為了簡便的緣故,在這兒首先提出經典的層次劃分。我們一般在三個層次上談論經典:一、古代經典,制作一系列的規則;二、古代文學經典,這是從現代文學觀念看的,重點在文學形式上;三、當代經典,我們依據它來判斷當代文學。從三個方面來說,經典都具有史的價值,都是在樹立規則。
一、 經典是與生活的交織
英文里說起“文學經典”的時候有兩個表達,一個是literary canon,一個是literary classic,都有規則或傳統的意思。實際上傳統就是規則,我們遵照傳統而行事就是遵照傳統給我們樹立起來的規則行事。在中國文化語境中,“經”與“典”是兩個詞,但兩者的涵義大致是相通的。《說文解字》認為“經,織也。”《辭海》對此做了進一步的闡釋:“經,織物的縱線,與‘緯’相對。”《說文》里的釋義是比較古的,與經的原意比較接近。織是什么呢?是織入其中的意思,這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是形成規則,無論是經還是緯,都是賦予形式,使物得以顯形。一塊布,如果沒有橫線和縱線怎么織成一塊布呢?所以“經”是一種條理化的規則。我們在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行為,這些行為如果沒有一些規則把它們織到一起,就是混亂的,但一般來說,各個行為之間都會有一些關聯,這些關聯就需要通過某種方式把它們確定下來,使人們有章可循,這就是“經”的作用。“經”一旦樹立,就會產生規約人們行為的作用。有了經,人們的行為就有了遵從的規則;二是與人們的生活交織在一起。“經”為人們的生活樹立起規則,但不是說從此之后,這個規則就從人們的生活中獨立出來,與人們的生活不相關了。“經”就是與人們的生活交織在一起的,古代不斷有釋經的行為,甚至有為了某種目的而造偽經的行為,這都是看到“經”實際上是交織在人們生活中的,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某個高高在上的所在,向我們放射無比耀眼的光芒,那樣想實在是一種誤解。我們說經典的樹立是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為什么樹立經典?因為有需要。什么樣的需要?可能是政治生活,可能是經濟生活,可能是道德生活,可能是文化生活,等等。當然在古代,沒有分得這么清楚,它是一種混合的規則,它可能就是結合著某種政治需要、文化需要等等而樹立起來的文本典范。作為一種規則,它就不可能僅僅是文本表述自身的規則,它還包含著政治規則或者文化規則等等,就像《詩經》,它不僅僅是文學作品,或者它就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文學作品,它可能本來就如《禮記·王制》所言是天子 “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注: 以上所引為《詩經》的采詩說,另有列士獻詩說、孔子刪詩說。參見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1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60-61頁;亦見陸侃如、馮元君《中國詩史》,山東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頁。],后來演化為各種有教養活動的交流平臺,所以你會看到對于《詩經》有各種各樣的解釋,有些解釋在我們現代人看來覺得不可思議,但在當時的社會生活中它就是那樣恰切。
與“經”相連的是“典”。“典”的原義則為常道、法則。《爾雅·釋詁》解釋道:“典,常也”,“典”主要是一種樹立起來的規則,而“經”不僅有這層意思,它還顯現出一種形成的過程,顯現與生活交織在一起的層面。“經”與“典”的詞意在古代中國基本可以通用。可見在中國古代,經典的意義就在于樹立規則,同時它又與人們的生活編織在一起。古代政治闡釋和倫理闡釋是主要的兩條途徑,所以古代的經典主要偏重于這兩個方面。但這樣是否就能說經典的樹立是政治意識形態的事呢?進而說文學經典的樹立也同樣是意識形態所致?
可以看到,諸多主張意識形態論的學者對此會持肯定的答復,而且看起來好像也順理成章,因為古代經典的樹立就是與生活中的各種政治、經濟、倫理關系糾結在一起的,那么經典也正是在各種意識形態的作用下形成的。但是我們看到,意識形態論有一個潛在的預設,就是文學與其他部分是分離開的。文學,有它獨特的領域,它與其他意識形態部分有一個邊界隔開,哪怕這個邊界是非常模糊的。其實,強調文學審美內涵的觀點也同樣假設了這一邊界,而且會把這個邊界劃得更清晰一些。這樣思考經典問題,就會假定文學一直有其自己獨特的性質,它或者拒斥其他因素的侵入,或者接受其他因素的侵入。但古代是否有這樣的文學性呢?回答是否定的。可以說,這樣想是拿現代文學的性質衡量古代文學。
二、 古代文學經典的涵義
我們先要說說“文學”這個概念。據喬納森·卡勒說,“文學”(literature)一詞晚到200年前才具有現代意義的,我們可以在18世紀末德國浪漫主義中找到它的蹤跡,或者是以法國作家斯達爾夫人于公元1800年出版的一本書《文學與社會建制的關系》為標志。那么,什么是現代意義的文學呢?就是一種以想象性為主的寫作。[2]21西方“文學”概念的演進與中國類似。中國古代并無現代意義的“文學”概念,但有相近的“文”的概念,只是這個“文”的概念比較駁雜,中國學術傳統講文史不分家,“文”這個概念也是如此。當然從魏晉開始,開始有了注重形式因素的“文”,與現代意義的“文學”概念相近,但在漫長的歷史中并不占優勢。比如宋太宗(977-984)時期修纂《太平御覽》中“文”的分類為:1.序(文);2.詩;3.賦;4.頌、贊、箴;5.碑;6.銘、銘志、七辭、連珠;7-8.御制;9.詔、策、誥、教、誡;10.章表、奏、劾奏;11.論、議、棧、啟、書記;12.誄、吊文、哀辭、哀策;13.檄、移、露布;14.符、契券、鐵券、過所、零丁;15.品量文章、嘆賞、改易、詆訶;16.思疾、思遲;17.著書(上);18.著書(下)、幼屬文;19-20.史傳。
離我們最近的清代,人們對“文學”的看法也與我們現在完全不同。比如清代張英、王士禎等撰的《淵鑒類函》中文學類分為:1.周易、尚書;2.春秋、禮記、史;3.書籍、帙、誦讀、寫書、藏書、校書、求書、載書負書、賜書、借書;4.文字、著述;5.文章(敏捷、嘆賞);6.詔、制誥、章奏、表、書記、檄、移、圖、讖、符;7.詩、賦;8.七、頌;9.箴、銘、集序、論、射策、連珠、誄、碑文、哀辭、吊文;10.儒術、勸學、善誘;11.講論、名理、好學;12.博學、幼學、從學、同學、廢學;13.筆、硯;14.紙、墨、策、簡、牘、札、刺、券契、封泥。
由此可見,現代意義的文學不過是古代“文”的分類的一部分而已。
現代意義上的“文學”一詞是晚清以來才由日本轉譯過來的。近代日本先借用中國“文學”一詞來譯literature,詞義縮小定格為“以語言塑造形象來反映現實的藝術”,再傳回到中國,成為后來中國“文學”概念的一個主導方向。[3]362但也不是說,這個譯法一經傳入,“文學”概念就再無疑義了,實際上,“文學”到底指什么經過了二三十年的探討,這主要表現在20世紀初文學史寫作上。如何書寫文學史,如何確認文學史中的經典,這經過了一個不斷變動的過程。[4]
我們看到,無論是西方還是中國,文學的涵義都有演變,古典涵義與現代涵義有很大區別,而我們現在使用“文學”這個概念的時候,基本上是在現代涵義上使用的,因此我們在古代作品中用到“文學”一詞的時候,要有一些歷史意識。可以說,現代文學與古代文學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構成方式。現代文學是在現代“文學”概念下產生出來的,它也包含對古代文學的追慕,但主要部分是文學的自覺。而古代文學則是現代的一種解釋機制,我們當然能夠發現很多作品是具有強烈的形式美特性的,比如詩賦詞曲,但對古代“文學”的整體規劃卻是以現代“文學”觀念為基礎的。
文學史本身就是由經典樹立起來的。我們在文學的歷史中發現,古代有很多作品很符合我們現代的文學觀念,因此我們很自然地將其稱為文學經典。當我們談論古代文學經典的時候,我們就是有意地忽略掉與文學無關的一些意識形態因素,這樣做有利于發現哪些作品更具有形式審美內涵,這當然是以當代的文學觀念在古代尋找“源流”,而且這樣做是很有意義的,但不要忘了,任何溯源的舉動都是一種闡釋,假如在談論經典的時候把這一假定忘記了,就會倒流為源,以疏為典。我們把古代文學經典從政治、道德語境中剝離出來,這本來就是一種解釋,假如我們解釋時,把它當作確定不變的事實了,就會發現古代文學經典是格外受到外部意識形態因素影響的。我們承認,古代經典(而不是文學經典)根本脫不開意識形態的干涉,但古代經典是一個事實性描述,而古代文學經典則是一種文學史解釋,兩者根本不是一種存在方式,雖然我們面對的可能是同一個對象,比如《詩經》。
所以文學經典的樹立與古代經典的樹立還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當然認為《詩經》是文學,但不等于說《詩經》經典化的過程就是文學經典化過程的一個范例,如果這么說就要犯錯誤。當然我們說古代文學經典的時候也就是指《詩經》、《史記》等等那些在古代負有文學之外使命的作品,這并不矛盾。同樣是《詩經》,古代人看它與我們現代人看它完全是兩個角度,我們也說《詩經》是文學經典,但我們說這話的含義不同于古代人說《詩》為五經之首的含義。所以不要把文學經典的《詩經》等同于古代經典的《詩經》。我們說的是同一個東西,但看的方式不一樣。
由此,我們可以說,在文學經典的樹立中當然有意識形態參與其中,而且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不是決定性因素。文學作品本身、政治力量、文學機構、公眾意見共同構成了當時對文學[注: 此處用的“文學”一詞極寬泛,它包含各種“文”與“筆”、“文”與“學”的概念分延,這也與不同時代樹立經典作家的方式相符。]經典的選擇,可能一時這個因素大些,一時那個因素大些,但沒有哪個是決定力量。文學經典的樹立是一種實踐,沒有一個不變的規則,過分強調其中一個因素就會產生偏差。文學作品本身,很容易被誤解為文學性,一種純粹的文學性。實際上,我們判斷文學的時候都以某種文學獨有的性質為基礎的,但并不是說這是一個純而又純的文學性。沒有這種東西:它潛伏著,等待我們去發現。文學性恰好就是在不斷的討論甚至是爭論中顯現出來的,它是生長出來的,不是一下子就有一個純粹的本性放在那兒,它一誕生就帶著各種各樣的雜質,包括意識形態。所以不應該說,意識形態決定經典的設立,而應該說經典的設立里就包含著意識形態的作用。但這并不能證明文學經典一直以來就是意識形態的產物,我們在前面已經指出了,古代文學這個概念更多的是現代文學概念的一個解釋性應用,所以,一定要在古代文學經典中發現意識形態的決定性作用,是用錯了力。這就好像我們評價一個人,我們先設置了一個完人的道德標準,然后發現沒有一個人在道德上是完美的,因此就說,人都是壞的,都是為了各自私利而損害他人的,所以人的本質是不道德的。——這么說根本就沒理解“道德”是怎么回事。
三、古代文學經典與當代作品
實際上,古代文學經典問題是基于現代文學觀念的一個解釋性評論,特別是基于當下文學觀念的一個解釋性評論,為什么要有這樣的評論呢?一個關鍵是通過梳理文學史來凸顯當下文學觀念,進而產生這樣的想法:當代文學中有沒有經典。[注: “當代”指的是1949年以來的這段時間,雖然這種劃分頗為牽強,但從意識形態與文學關系的角度來看卻也合適。現代文學從1919年算起不過30年的時間,對這段時間中的經典追溯與當代文學中的經典問題是緊密相連的。]古代有經典這是毋庸置疑的,這個經典是各種意識形態交織作用的產物。古代也有文學經典,但如我們前面指出的,這大部分是我們基于現代文學觀念的一個梳理,當然這個梳理不那么強硬,不是用一把標尺,定一個尺度,不合適的就截去,合適的就留下。我們看到,的確有很大一部分作品與現代文學觀念相吻合,而且離現代越近,吻合者越多。但畢竟古代文學是在現代文學觀念燭照下才得以凸顯出來的。
我們看到,文學史的編制實際上就是經典的序列。那么當代哪些是經典?這一問題似乎很奇怪,因為我們一直在談當代文學經典。是的,但這和談論古代文學經典有什么不同呢?前面我們談到用意識形態來分析古代文學作品有些偏了,當代文學作品當然是與現代文學觀念合拍的,它與意識形態有多大關系呢?
我們為什么要談當代的經典呢?一個回答是,因為它們對我們最有緊迫性,我們要依據它們來判斷其他作品。如此,這些當代經典就與古代經典有很大的不同。之所以樹立當代文學經典,是為了顯現當代文學性質為何,并依此判斷其他當代作品。由于當代文學經典與政治意識形態聯系過于緊密,在它身上過多地維系了政治訴求,或者說,文學經典的樹立,很大程度上是意識形態的事,這一點在20世紀50-70年代尤為典范,而古代文學經典則是通過濾除各種意識形態因素確立起來的,所以,我們在談起當代文學經典的時候,實際上對“經典”一詞懷有諒解的心情。我們說盧新華的《傷痕》和劉心武的《班主任》是經典,但我們沒有拿它和《紅樓夢》比;我們說李季的《王貴和李香香》是經典,但我們沒有拿它和古詩十九首比。我們的確談論《班主任》這樣的當代文學經典,我們也的確談論所謂的紅色經典,但這些經典與古代文學經典無疑不在一個層次上。
實際上,我們討論經典問題的時候,往往是在不同層面上進行的。如果不能分清層次,就會產生概念上的混淆,以致出現“古代文學經典有很大一部分是意識形態樹立起來的”這樣的誤解。如前面所指出的,古代文學與當代文學是兩種不同的概念構成方式,當代文學是一種事實性描述,而古代文學則是一種解釋性概念,它是中國20世紀初以來的現代文學觀念的應用和推演,所以說“古代文學經典由意識形態決定”是混淆了不同的概念結構,意識形態因素只應該在事實性描述中才有用力之處。
我們看到,當代文學與意識形態的關系密切些,當代文學中各類所謂“經典”像走馬燈一樣的變幻不停,與意識形態的距離太近是一個主要原因。用意識形態來分析現當代文學還算恰當,但用來分析古代文學就會混淆事實與解釋性現象。但作為一種事實存在的當代文學同樣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假如有當代文學經典的話,那么這個經典的標準也會放得極低,與古代文學經典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充其量可以說是好的作品,如果把標準稍為提高,當代文學中是否存在經典就會成為一個懸案。如果當代文學經典問題消隱,那么它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關系問題也會消隱。由此可見,從意識形態出發來研究文學經典問題并不是一個恰切的角度。
讓我們再轉換一下角度。如果我們從古代文學經典與當代文學經典是兩種經典形態這一事實出發,我們就會發現當代文學經典這一提法的更深層的涵義。無疑,當代文學與現代文學觀念是一致的,而古代文學則是現代文學觀念的一個擴展和整理。但這并不代表純而又純的文學性體現在當代文學中,相反,它是在整理古代文學時出現的,我們恰恰是在古代文學中指認最具文學性的作品和代表作家,指認的方式就是將其樹為經典,所以我們才會在各種文學史中看到經典作家的追認和經典作品的排列,并把他們看做文學性質的保障。可以說,文學經典與文學性不是兩種文學活動,它們是一種文學活動的兩面。那么當代文學經典呢?它是對古代文學經典的借用和變形,它是對一種構成性概念的借用,包含相當多的想象成分。所以我們看到,當代文學活動與意識形態密切相關這是一種事實描述,而當代文學經典概念則是一種構成性概念的借用,它的意義在于為當代文學指明方向,借以探究文學的界限和文學的性質。這么說不是把當代文學經典概念判斷為一種假概念,而是指出這種概念活動的想象成分,指出它的局限以及它的積極意義。
由以上我們看到,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分析經典問題并不很恰切。那么是否就剩下文學性了呢?也不盡然。如果這個文學性指的是一種純而又純的標準,那么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文學性指的是一種變化的歷史,這倒是可以接受的。我們不如把文學性當作一種引導,而不是決定,畢竟我們總要依據一些標準來進行判斷,雖然這個標準不太牢固,但聊勝于無。我們更應該把文學性當作一種運動,經典是這種運動的另一面,兩者是雙向鑄造的關系,而不是誰決定誰的關系。
[ 參 考 文 獻 ]
[1] 南帆.文學理論新讀本[M].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02.
語文的經典誦讀教學中,文化內涵需要較高,并且其教學模式也不穩定,這就需要教師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引導性。同時教師也需要在教學中建立起正確的教學模式,一個教學模式的好壞優良都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對教師的素質、技能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建立正_的教學模式以外,教師還要注意實現各個學科知識的滲透,創設生動的教學情景,利用引人入勝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熱情,為教學的開展做好充足的準備。所以學校要做好教師的專業培訓工作,通過設計教師培訓機構、開展教師宣講會,讓教師發表自己對于教學的意見和看法,相互借鑒相互交流從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思想品德、美術、音樂等科目在小學階段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思想,所以經典誦讀和美術、音樂、思想品德在某些方面上具有著統一性。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德育的滲透,將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緊密結合在一起,強化民族的優秀文化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并且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俗話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教師可以在美術課中將詩歌引入課堂,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和創造,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小學經典誦讀的內容都是經過長時間流傳的語言典范,都具有一定音樂的形式,可以用音樂表現出其抑揚頓挫,朗朗上口的特點。
二、加強教師把握國學內涵,理解并感悟經典價值
關于經典誦讀,每個人的理解都不相同,每個人對經典誦讀內涵也有不同的定義,都有著自己的見解。但從根本來探討,是一門需要仔細體會的學問,是一個國家文化藝術的總稱,它包括的范圍十分廣泛,從天文地理,到琴棋書畫,再到儒學道家等思想學派,以及歷史政治經濟藝術等諸多方面。其所蘊含的內涵不是只言片語就可以概括的,幾千年的發展的文化與哲學包括了各個層面,發掘出的價值十分珍貴。經典誦讀教學可以整體提高學生甚至教師的文化素養和道德素質。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在經典誦讀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提高小學生們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愛國精神。所以教師在教學之前也需要接受一定經典的熏陶,充分了解經典誦讀的內涵,從而心靈得到滿足從中受益,完成對經典誦讀進行內涵的理解。
經典誦讀的最大價值就是教育,通過對小學生們從小的文化培養和熏陶,可以潛移默化地改變他們對中國經典文化的認知,提升中國經典文化在人民群眾心里的地位。開設小學經典誦讀課堂可以使小學生們以實踐的方式領悟到經典文化的真正價值,從小就不自覺地產生這種強烈的愛國心理,塑造了小學生們的愛國品質。所以教師自己也要充分提高自己對經典誦讀的認識,在教學上要有明確的目標,學校可再開展有關的專題講座,例如論當代為什么要開展經典誦讀教學、經典誦讀教學的價值追求等,充分讓教師明白:經典不僅體現在五千年內流傳下來的書籍字畫,更體現在發展新一代兒童對經典價值的理解,讓學生們傳承弘揚中國經典文化并將其發展下去。
三、加強教師理解誦讀性質,體會并實踐經典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