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9 16:01:5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金融危機應對策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在重創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同時,也將觸角伸向了保險行業。盡管中國壽險公司在國家政策壁壘的保護下,沒有出現由于直接投資金融衍生品而帶來的財務危機,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波及相對較小,但這對于實施“引進來,走出去”發展戰略的中國保險業來說,依然是一次不小的打擊。當前,中國保險公司受到了以下四方面影響。
1.企業凈利潤大幅下滑
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投資市場疲軟造成中國各壽險公司凈利潤大幅下降。上市公司2009年一季度季報披露,中國人壽實現凈利潤53.87億元,比上年同期的34.74億元增長了55%;中國平安實現凈利潤15.36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66.4%;中國太平洋實現凈利潤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滑88.88%.
2.營業收入穩步提升
壽險公司積極調整了業務結構,使保險業務收入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中國人壽原保險合同保費達到2955.91億元,較2007年同期增長50.34%。中國平安壽險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11.78億元,同比增長27.79%。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原保費收入達660.92億元,較上年增加30.39%。
3.大多數壽險公司償付能力略有下降但依然充足
收到中國資產市場的負面影響,中國壽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略有下降,但是均高于保監會的相關規定。截至2008年末,中國人數壽險業合計償付能力溢額1141億元,償付能力充足率達310%。平安保險公司集團償付能力充足率為308%,較2007年的486.7%出現明顯下滑,其壽險償付能力在180%以上。太保人壽保險業務的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4%,較上年下降43個百分點。
4.調整資產結構,加強實現風險管理
面對經濟形勢變化和宏觀政策調整,中國保險業迅速做出反應,在風險控制和資產管理方面取得較好成效。面對不利的投資環境,大多數壽險公司一致的舉措都是積極進行投資結構調整,如進一步加大債券類投資占比和固定存款投資占比,并縮減了投資風險較大的權益類投資占比,如下表所示。
二、中國壽險公司的應對策略
由于政策壁壘等原因是中國壽險業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直接受損情況不大,但隨著中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接軌,勢必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因此,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壽險公司應該采取以下策略。
1.轉變壽險公司經營理念
長期以來,中國大部分壽險公司對資金運用風險缺乏足夠認識,超范圍、超比例投資時有發生。此次國際金融危機對于中國壽險公司具有極強的警示作用,是一次難得的風險教育機會。中國壽險公司應該加強對金融危機的研究,強調發揮保險的保障功能,注重承保和投資的共同盈利。
2.對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家政策進行科學的研究分析,提前進行風險防范
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為確保壽險業經營的持續性和穩健性,中國壽險公司需要關注宏觀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加強對經濟重大問題的深入研究,尤其是關注對保險業產生突出影響的領域,有準備地化解因經濟形勢變化和國家政策調整可能給壽險公司帶來的不利影響。
3.加強銀行合作
2008年以來證券市場出現大幅度震蕩,不斷走低,資本市場的資金流向因此發生了變化。銀行受到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適當減少貸款業務的同時,更加注重發展中間業務。中國壽險公司應該抓住銀行業發展中間業務的機會,發揮銀行的品牌優勢和壽險的保障與投資功能,有利于擴大壽險產品的銷售份額。
4.發展保障型產品
近年來,壽險行業發展迅速,但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保障功能發揮不足、業務結構不盡合理、投資型產品占比過高等問題。在現今經濟周期性調整的背景下,保障型保險產品受經濟周期的影響相對較小,有利于保險公司更好地應對經濟周期波動,應加大保障型產品的發展力度。
5.形成一支高素質營銷隊伍
壽險產品對銷售人員素質要求較高,不僅要求其具備基本的保險知識和營銷技巧,還要有法律、金融等相關知識。要根據當前實際,探索營銷員分級分類管理,建立壽險銷售資格制度,形成一支高素質營銷隊伍。
摘要:自2007年以來,源于美國的次貸危機逐步演變成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給中國壽險公司造成巨大的影響。本文研究了金融危機對中國壽險公司的各方面影響,并初步探討了中國壽險公司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金融危機;中國壽險公司;影響;應對策略
國際資本流動是指資本在國際范圍內的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流動,可以用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資本帳戶反映,資本流動分資本流入和資本流出兩種情況。國際資本流動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見的有國際直接投資、國際融資和國際負債三種。
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資本的國際流動日益活躍,成為許多重大經濟事件背后的關鍵影響因素,這同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有著密切關系。這些情況其實也不外乎一種非常簡單的需求與供給的平衡關系。從需求角度來看,一是發達國家的老齡人口增加推動了養老金規模的逐步擴大,國際資本市場成為其投資和獲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場所;二是中產階層人口增加,他們的經濟實力強,對投資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為獲取更高投資收益而承擔更高的風險,于是,其收入積蓄從傳統的銀行儲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場,從而推動了共同基金的迅速發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的管制從80年代中期以來逐漸放松,客觀上推動了國際資本市場,特別是衍生金融產品市場的快速發展。
國際資本市場的現狀
資本市場的組成不外乎兩個方面:市場的參與者和市場上的產品。20年前,商業銀行構成了整個金融市場的主體部分,而今天,盡管銀行類機構仍然是清算體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從資產規模來看已經遠遠低于投資類機構,如養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國際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和產品兩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經大大豐富,從組成模式來看當前的國際資本市場呈現出一種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緊密的格局,也就是說網絡化。在這種日益凸現的網絡化趨勢中,一個重要的現象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這就是一些傳統的風險監測和管理手段受到嚴峻的挑戰,特別是所謂的對銀行8%最低資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現在看來并不“充分”,因為銀行僅僅有8%的“墊底資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資本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后果就是:實際生產部門所面臨的一些困境對銀行領域的“波及效應”被網絡大大放大了。另外一個因素:電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斷更新帶來了更復雜的資本流動形式和更大的市場波動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資本市場的資本流動速度。更多的資金以短期獲利為目的,導致市場波動性不斷增加。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導致全球發生債務危機時,如果人們對當時全球各個分割的市場之間的連鎖反應(chainreaction)還有驚詫的話,那么,在21世紀,如果由于全球資本市場體系中的某一個市場發生問題而導致整個體系陷入危機,估計大家不會再驚詫了。因為全球經濟和金融一體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沒有哪一個市場會在全球危機的狀態下而再獨善其身。
導致國際資本市場資本流動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還在于進入90年代以來開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國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應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資本流動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場上的金融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
對于中國而言,雖然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場規模很小,但已經能夠非常明顯地感覺到外部市場變化的波及效應。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介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資本流動壁壘和保護墻將逐步減少直到最終消失,這些波動的影響將變得更為直接和明顯。所以國際資本流動可能引發的問題從現在起就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國際金融危機及其成因
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資本市場對推動全球經濟發展,促進資本和技術在各個地區之間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隨之而來的波動和因此而導致的國際金融危機的風險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的國際資本流動以全球金融市場的急劇動蕩為主要特征,金融資產價格波幅之大,傳播范圍之廣,為前所未見,這種劇烈的波動及其附帶的擴散效應就是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
國際金融危機一般有3種表現形式。貨幣危機指一國貨幣在外匯市場面臨大規模的拋壓,從而導致該種貨幣的急劇貶值,或者迫使貨幣當局花費大量的外匯儲備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維護現行匯率;外債危機是指一國不能履約償還到期對外債務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門的債務和政府債務;銀行危機是指由于對銀行體系喪失信心導致個人和公司大量從銀行提取存款的擠兌現象。
國際金融危機離中國并不遠。從歷史上看,上個世紀末是金融危機多發時期:從最早的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再到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機。其中以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最具備國際金融危機的特點,當然破壞力也最具全球性質。
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傳導輸送系統,國際資本市場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關注。亞洲金融危機及其觸發的全球范圍的市場動蕩不安給世界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直到今天其影響仍在繼續,這足以說明國際資本流動而引發的金融危機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對它的成因以及對策的研究是關系到國家乃至世界經濟穩定和發展的重大問題。
國際金融危機的成因如果簡單的列舉,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經濟過熱導致生產過剩;貿易收支巨額逆差;外資的過度流入;缺乏彈性的匯率制度和不當的匯率水平;過早的金融開放。但是在實際中這些因素往往是綜合起來起作用的。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子來具體分析就不難看出,是內部和外部的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結果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總爆發。具體的原因可以歸結如下:
經濟發展過熱,結構不合理,資源效益不佳。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從70年代開始相繼起飛,增長很快。但長年的高速增長也積累了嚴重的結構問題,這些國家都注重于推動經濟的新一輪的增長,忽略了對結構問題的解決。
“地產泡沫”破裂后造成銀行壞帳呆帳嚴重。東南亞各國在過去十幾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期間房地產價格暴漲,吸引銀行向房地產大量投資,銀行呆帳的增加大大影響了東南亞金融體系的穩定,在危機之前一些金融機構已經瀕臨破產。
從外部看,其它資本市場,如日本股市的復蘇和美元的持續走強,都使得一部分原來流入東南亞的外資撤離,構成了對這些亞洲國家貨幣的強大壓力。在這種形勢下,巨額國際資本的高流動性和高投機性終于攪起了這場空前的金融動蕩。國際金融危機具有廣泛和巨大的影響。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子,它對各國都產生了程度不同的負面影響。由于在進行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中國政府的調控和管理得當,那次亞洲金融危機并沒有對中國造成直接影響。但是不管如何,我國仍然感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種種間接影響。
我國防范未來金融危機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減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國際經濟仍然在為成功擺脫衰退回歸繁榮而努力。另一方面國際資本市場的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仍然存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國家金融、經濟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對于成功抵御了亞洲金融危機直接波及的中國而言,分析其產生原因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同時如何抓住機遇調整結構制訂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機也是我國金融業今后發展的重要課題。
筆者認為,我國防范和化解未來金融危機的策略可以歸結如下:
防范金融風險的最佳途徑是優化本國經濟結構,強化本國經濟。各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發展中國家只有優化國內經濟結構,才能真正改善長期國際收支的狀況,確實保護自身不受國際資本流動無常變化的影響。
有計劃有步驟的開放資本市場。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資本項目對外開放要慎之又慎。發展中國家追求經濟快速發展,為了吸引外資流入,往往在條件不具備或者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貿然實行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殊不知當允許國外資金自由流入本國時,同樣也必須允許自由流出。當國際游資流入時,如果運用不當將使本國經濟陷入困難,如果一有風吹草動,大量資金外流時本國將面臨對外支付的困難。因此我國今后資本項目實行自由兌換應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條件比較充分時再實行資本項目自由兌換。
中國的開放必須是在保證國家經濟安全的條件下的開放。國家經濟安全是在世界經濟越來越融合的情況下很多國家必須考慮的問題。國家經濟安全是指大國、小國共同地融在一個大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它們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來越一體化的世界經濟風浪沖擊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這種保衛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國的經濟安全度。經濟安全的保衛需要本國一整套的系統,既要開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進出口資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國的企業、政府和銀行人員的經營能力與發達國家拉平,有在管理、經營、投資各方面和發達國家同等素質的人才、系統、制度。
開放金融市場要做好準備和試點,應該采取謹慎的步驟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認識到我國與發達國家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國的情況不能與發達國家進行簡單對比。發達國家在實現資本自由流動方面也經歷了若干歷程。發達國家的資本自由流動是與其經濟發展水平、市場完善程度和金融監管水平相適應的。同時,也是金融創新和技術進步的產物。我國由于市場基礎和市場規范還很不完善,金融監管水平也需要在開放中的動態博弈中逐步提高,對于資本自由流動這把雙刃劍,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包藏著巨大風險,因此在目前我國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讓資本自由流動。但是資本全球化、資本自由流動是大勢所趨,因此在目前我們就應該積極進行準備,有步驟地有計劃地實現金融市場和金融制度的調整,為中國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資本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中國融入全球化市場是歷史的必然。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既享受國際資本市場和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種種好處,又同時防范和化解由此產生的金融危機風險就成為中國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它給中國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許多政策上的挑戰。對此,只有未雨綢繆早作準備才是應對挑戰的正確策略。通過制定正確的政策措施,筆者相信中國一定能夠健康、順利地實現經濟的更大發展。
參考資料:
國際金融危機一般有三種表現形式。貨幣危機,是指一國貨幣在外匯市場面臨大規模的拋壓,從而導致該種貨幣的急劇貶值,或者迫使貨幣當局花費大量的外匯儲備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維護現行匯率;外債危機,是指一國不能履約償還到期對外債務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門的債務和政府債務;銀行危機,是指由于對銀行體系喪失信心導致個人和公司大量從銀行提取存款的擠兌現象。
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標志著次貸危機正式爆發。一年來這場危機的影響愈演愈烈,形成一種“蝴蝶”效應,引發了國際金融風波,導致全球鬧股災。次貸危機造成美國的壞賬是4600億美元,由于美國把壞賬證券化,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現在擴展到全球,波及到許多國家的金融機構和銀行,估計最終損失要達到1.2萬億美元,其損失和危害正在逐步顯露。這件事遠遠沒有結束,預計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的影響將持續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終見底。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都跟著“感冒”,這就是金融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傳感效應。
一、金融危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國際經濟失衡。國際收支失衡導致國際貨幣體系失衡,虛擬經濟導致流動性過剩,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和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總是與區域或全球經濟失衡相伴而生的。區域或全球經濟失衡將導致國際資本在一定范圍內的重新配置。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個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力可能是區域的或全球性的。
(二)國際貨幣體系扭曲。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維持現狀間徘徊的國際貨幣體系;另一方面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投資和債務方面的弱勢地位;處于雙重制約下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機的苦果,因而現存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難逃其咎。而各國在制定貨幣政策協調國際經濟失衡時卻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紀律性,因而現在的國際經濟的失衡被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放大了,加劇了。
(三)國際游資的攻擊。國際經濟失衡是金融危機的前提條件,不完善的國際貨幣體系會加劇國際經濟失衡,然而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是國際游資。那么國際游資為什么能夠摧毀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呢?眾所周知,國際游資規模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響和縮短被攻擊國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由繁榮到蕭條的自然過程。當國際游資進入被攻擊國家,它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利率和匯率變化,從而加快金融市場由理性發展向非理性發展轉變。
宏觀調控力度不當、房地產市場失衡、金融機構推波助瀾等問題也是造成全球性金融風波的重要原因。
我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認為:到現在為止美國經濟還沒有衰退,只是下調,這次下調絕不是短期就可以過去的這對我們的出口影響就很重大,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對中國的第二個影響是相關銀行的損失。從媒體公布的有關資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關年報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它不少銀行購買了美國的“兩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債券;第三個影響則是潛在的危險,因為我們持有的國際外匯儲備對外公布的數字是18000多億,其中美國國債大概5、6千億的樣子,而金融危機的發生對我們持有的美國債券實際上應該還是有一些影響的;第四個影響則是由于國外資金流出導致的股市房地產市場的疲軟加劇。此次美國金融危機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資銀行、老牌銀行、大的投資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機構。尤其是像剛剛破產的雷曼兄弟已經有158年的歷史。而全美500家銀行中,到現在已經有117家面臨破產。
二、面對金融危機,我國應采取的策略
【關鍵詞】
金融危機;經濟全球化;國際貨幣體系
金融危機不是新生事物,自十七世紀以來,全球范圍內發生了九次波及范圍巨大、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主要有:1637年荷蘭郁金香危機、1720年英國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國金融恐慌、1907年美國銀行業危機、1929年美國股市大崩盤、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7年至2010年美國次貸危機及全球金融危機。現代經濟與金融相互滲透,密不可分。在經濟體系和經濟活動中,金融無時無處不在,被稱為“經濟金融化”。銀行、保險、股市、匯市等在運營過程中不斷累積風險,而金融創新、經濟金融化又將各類金融風險疊加、放大,一旦出現局部動蕩,就很容易引發連鎖反應,出現金融危機,甚至經濟危機。
一、金融危機的涵義
金融危機指的是金融資產、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的危機,具體表現為資本外逃、股市暴跌、償債困難、正常銀行信用關系遭到破壞、金融機構倒閉或瀕臨倒閉。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次貸危機等類型,并且金融危機越來越以混合形式呈現出來。金融危機爆發之際,往往正值經濟持續多年高速增長時期,國內普遍過度投資,信貸快速增長,金融資產價格快速上漲,外部資金大量流入。而一旦爆發金融危機,整個經濟社會就會遭受重創。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劇增,貨幣幣值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區域內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規模縮減,經濟增長減緩甚至出現停滯、倒退。人們對未來的經濟預期更加悲觀,社會普遍的經濟蕭條,有時甚至伴隨著社會動蕩。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首先是二者有區別。
“金融”是以貨幣和資本為核心,與“消費”和“生產”相對應。“經濟”的內涵顯然比“金融”更廣泛,它包括“消費”、“生產”和“金融”等一切與人們的需求和供給相關的活動。金融危機從某種意義上說只是一種過程危機,而經濟危機則是一種結果危機。其次,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又有聯系。從歷史上看,在發生經濟危機之前,通常先出現一波金融危機。其主要原因在于,生產、消費與貨幣、資本的結合越來越緊密,任何一個階段出現矛盾,都足以導致貨幣資本運動的中止,從而出現直接的貨幣信用危機,也就是金融危機。當這種矛盾在較多的生產領域出現時,生產過程就會因投入不足而無法繼續,從而造成產出的嚴重下降,導致更大范圍的經濟危機。
二、金融危機的成因
(一)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據測算,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游資,這些游資又被稱為“熱錢”,是在市場上流動迅速的短期投機性資金。基于純粹投機盈利的目的,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就會以各種形式入境,通常會進入易于產生泡沫的經濟領域,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
(二)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許多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過于追求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當經濟高速增長的條件弱化時,這些國家為了保持增長速度,轉而通過舉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內在的經濟發展乏力,還債能力不足,經濟泡沫導致銀行貸款的壞賬劇增,不良資產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投資者的信心。
(三)“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實施“出口替代”戰略可以提高一國經濟的開放度,也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明顯的不足:一是國內經濟容易受到外部經濟沖擊的影響,隨著經濟發展,生產成本會提高,成本優勢逐漸降低,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眾多國家不約而同采用出口替展戰略時,它們之間會產生惡性競爭乃至相互擠壓;三是該戰略也要與時俱進,尤其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必不可少,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無法長期保持競爭力,但許多國家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此問題。
(四)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各個國家和地區在經濟上更加互相依存,互聯網和物聯網發展迅速,商品、信息、服務、資本、技術在國際間頻繁流動,金融活動也趨于全球化。由于市場經濟固有的貨幣信用機制是自發性的,一旦金融活動失控,貨幣及資本借貸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機就表現出來。現代市場經濟中金融活動高度發達,也蘊含著高風險,蘊藏著金融危機發生的可能性。當國際信貸和投資大爆炸式地發展,其固有矛盾不可調和,金融危機必然會在那些制度不健全、最薄弱的環節爆發。
三、金融危機的應對策略
(一)經濟思維進行創新一是建立最基本的社會福利框架,廢除泛福利化體制。二是加強政府對金融市場的有效監管。三是調整經濟結構,鼓勵實業投資。
(二)積極扶持金融機構一是政府對陷入危機的金融機構進行重組,增資擴股;二是把妥善處理銀行壞賬,將銀行的壞賬打包、切割剝離。待銀行復蘇后再贖回資金,如果銀行倒閉了,則由政府出面埋單,將壞賬清零。三是維護銀行正常秩序,當銀行陷入流動性危機,出現擠兌現象時,及時注入資金,增加現金流。或者政府出面擔保,幫助銀行渡過難關,增加社會信心。四是解決“資本流動性過剩”問題,不僅要解決金融體系內部的問題,更要解決經濟結構中深層次的矛盾。
(三)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一是實施產業振興計劃,擴大內需,培育市場主體,幫助困難企業和困難群體渡過難關,降低稅收,減輕企業負擔。二是促進對外貿易,由于從事進出口行業首當其沖受到影響,并且從業人員眾多,通過增加出口退稅,實施一系列優惠政策,提高出口競爭力。三是松動銀根,降息、降低準備金率,增加流動性。
(四)重構國際貨幣體系1944年形成布雷頓森林體系,其間幾經變遷,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正式瓦解后,盡管美元不再承擔兌換黃金的義務,歐元、日元實力逐漸增強,但是美元的核心地位沒有改變。而從宏觀上看,現有國際貨幣體系的積弊也是導致國際金融危機的因素之一,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次貸危機、通貨膨脹和美元貶值也暴露了現行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重構適應國際經濟新秩序的貨幣體系勢在必行。中國應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積極參加國際貨幣新體系的構建。未來的國際貨幣體系應該是美元、歐元、亞元(以人民幣和日元為主的亞洲貨幣)三大世界主體貨幣三足鼎立的新體系。三大貨幣之間實行相對穩定的浮動匯率,各國貨幣與三大貨幣掛鉤。
參考文獻
國際金融危機一般有三種表現形式。貨幣危機,是指一國貨幣在外匯市場面臨大規模的拋壓,從而導致該種貨幣的急劇貶值,或者迫使貨幣當局花費大量的外匯儲備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維護現行匯率;外債危機,是指一國不能履約償還到期對外債務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門的債務和政府債務;銀行危機,是指由于對銀行體系喪失信心導致個人和公司大量從銀行提取存款的擠兌現象。
2007年4月,美國新世紀金融公司申請破產,標志著次貸危機正式爆發。一年來這場危機的影響愈演愈烈,形成一種“蝴蝶”效應,引發了國際金融風波,導致全球鬧股災。次貸危機造成美國的壞賬是4600億美元,由于美國把壞賬證券化,經過金融機構的炒作,現在擴展到全球,波及到許多國家的金融機構和銀行,估計最終損失要達到1.2萬億美元,其損失和危害正在逐步顯露。這件事遠遠沒有結束,預計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的影響將持續到2008年10月末或年末,才能最終見底。美國一打“噴嚏”,全世界都跟著“感冒”,這就是金融國際化和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傳感效應。
一、金融危機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國際經濟失衡。國際收支失衡導致國際貨幣體系失衡,虛擬經濟導致流動性過剩,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失衡和金融危機。金融危機總是與區域或全球經濟失衡相伴而生的。區域或全球經濟失衡將導致國際資本在一定范圍內的重新配置。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個國家宏觀政策的影響力可能是區域的或全球性的。
(二)國際貨幣體系扭曲。一方面是秩序弱化在改革和維持現狀間徘徊的國際貨幣體系;另一方面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投資和債務方面的弱勢地位;處于雙重制約下的發展中國家不得不一次次吞下金融危機的苦果,因而現存國際貨幣體系的內在缺陷難逃其咎。而各國在制定貨幣政策協調國際經濟失衡時卻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和紀律性,因而現在的國際經濟的失衡被現在的國際貨幣體系放大了,加劇了。
(三)國際游資的攻擊。國際經濟失衡是金融危機的前提條件,不完善的國際貨幣體系會加劇國際經濟失衡,然而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是國際游資。那么國際游資為什么能夠摧毀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呢?眾所周知,國際游資規模較大,它完全有能力影響和縮短被攻擊國家的金融周期。金融周期是指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由繁榮到蕭條的自然過程。當國際游資進入被攻擊國家,它會影響一個國家的利率和匯率變化,從而加快金融市場由理性發展向非理性發展轉變。
宏觀調控力度不當、房地產市場失衡、金融機構推波助瀾等問題也是造成全球性金融風波的重要原因。
我國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認為:到現在為止美國經濟還沒有衰退,只是下調,這次下調絕不是短期就可以過去的這對我們的出口影響就很重大,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對中國的第二個影響是相關銀行的損失。從媒體公布的有關資料和金融上市公司的有關年報可以看出,工行、建行、招行和其它不少銀行購買了美國的“兩房”(房利美、房地美公司)和雷曼公司的債券;第三個影響則是潛在的危險,因為我們持有的國際外匯儲備對外公布的數字是18000多億,其中美國國債大概5、6千億的樣子,而金融危機的發生對我們持有的美國債券實際上應該還是有一些影響的;第四個影響則是由于國外資金流出導致的股市房地產市場的疲軟加劇。此次美國金融危機涉及的都是一些大的投資銀行、老牌銀行、大的投資中介商等重要金融機構。尤其是像剛剛破產的雷曼兄弟已經有158年的歷史。而全美500家銀行中,到現在已經有117家面臨破產。 轉貼于
二、面對金融危機,我國應采取的策略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8. 027
[中圖分類號] F8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2)18- 0050- 02
1 國際金融危機現狀
資本市場的組成不外乎兩個方面:市場的參與者和市場上的產品。20年前,商業銀行構成了整個金融市場的主體部分,而今天,盡管銀行類機構仍然是清算體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從資產規模來看已經遠遠低于投資類機構,如養老金和共同基金等。在日益凸顯的網絡化趨勢中,一個重要的現象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這就是一些傳統的風險監測和管理手段受到嚴峻的挑戰,特別是所謂的對銀行8%最低資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現在看來并不“充分”,因為銀行僅僅有8%的“墊底資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資本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對于中國而言,雖然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場規模很小,但已經能夠非常明顯地感覺到外部市場變化的波及效應。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介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資本流動壁壘和保護墻將逐步減少直到最終消失,這些波動的影響將變得更為直接和明顯。所以國際資本流動可能引發的問題從現在起就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2 美國次貸危機的危害
美國的次貸危機就像計算機病毒一樣,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統的各個角落,帶來了全球性的諸多問題,包括現在的股災和金融風波。①次貸危機引發美元貶值。美元貶值以后,美國可以多印美鈔向全球輸送通貨膨脹,歐盟、日本、俄羅斯、中國都出現了反應,物價上漲、經濟放緩。人民幣升值的另一個原因是壓縮出口、增加進口,降低外貿順差和外匯儲備。美國打壓人民幣升值意在減少它的外貿逆差,內外的原因兼有,就像“天平”的兩端,一端是美元貶值,另一端人民幣就要升值,這是一個聯動的過程。②次貸危機引發石油價格上漲。石油是全球的軟黃金,經濟高速發達之后,石油更是經濟血脈。目前,我國每年石油的消耗量僅次于美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國。如果石油漲價,會引發我國很多產品漲價,中國的物價就會形成“井噴”效應。
3 美國的次貸危機對我國的影響
①外貿進出口增幅回落較快,投資增長有所放慢。②工業生產顯著放緩,原材料價格和運輸市場需求下降。③房地產和汽車市場低迷,消費熱點降溫。④部分企業經營更加困難,就業形勢嚴峻。⑤財政收入增幅逐步回落,金融市場潛在風險不容忽視。⑥國際金融動蕩嚴重影響了國內投資者信心,股票市場持續低迷。由于企業虧損增加、利潤減少,銀行體系經營壓力加大,潛伏著資產質量下降的風險。
4 我國的應對策略
4.1 關于外匯的部分,應積極善后,堅決持有現金
關于中國是否救美國的問題,是一個沒有意義的問題。因為,中國根本沒有這種能力。僅余的外匯存底,必須用于應對可能發生的外匯擠提。同時,中國也必須考慮,戰略性資源的儲備問題,中國首先應該考慮建立國家儲備局。中美經濟關系短期具有正相關性,而長期是負相關的。美國將在危機中,部分地釋放出戰略資源的控制權和市場控制權,那才是中國需要的東西。政府持有現金,意味著持有機會,持有選擇權。機構和個人,可以投機性抄底。但是,政府的著眼點不在于此,應該放眼長遠和未來。
4.2 穩定人民幣購買力
加速要素價格市場化進程。時機一旦成熟,在特殊時期及適當范圍內,鎖定人民幣購買力,穩定通貨膨脹預期,保持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
4.3 實施國民經濟保全計劃
在2009年、2010年兩個財政年度,啟動5萬億國民經濟保全計劃。①以外匯資產為依據,動用準備金凍結的4萬億元人民幣,建立國家平準基金。在適當時機,依照清晰的準則進入資本市場,持有優質中國企業股權。②以國有企業分紅和行政費用節約為依據,動用1萬億元人民幣,實施實物性社會保障補貼。以實物方式補貼,實際是一種強制性消費,切實拉動底層國民的消費需求。同時,有效對沖通貨膨脹對他們的影響。中國處于非常時期,一定要從大局和長遠出發,不能因為少數人利益(特別是地產開發商的利益),輕易開啟貨幣政策之門。否則,短痛將變成長痛;危險將轉化成危機。
4.4 有針對性地對特殊行業實施減稅和免稅,調整個別不合理稅種和稅率
我國防范和化解未來金融危機的策略可以歸結如下:防范金融風險的最佳途徑是優化本國經濟結構,強化本國經濟。各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發展中國家只有優化國內經濟結構,才能真正改善長期國際收支的狀況,確實保護自身不受國際資本流動無常變化的影響。中國的開放必須是在保證國家經濟安全的條件下的開放。國家經濟安全是在世界經濟越來越融合的情況下很多國家必須考慮的問題。國家經濟安全是指大國、小國共同地融在一個大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它們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來越一體化的世界經濟風浪沖擊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這種保衛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國的經濟安全度。經濟安全的保衛需要本國一整套的系統,既要開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進出口資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國的企業、政府和銀行人員的經營能力與發達國家拉平,有在管理、經營、投資各方面和發達國家同等素質的人才、系統、制度。 為了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中國融入全球化市場是歷史的必然。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既享受國際資本市場和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種種好處,又同時防范和化解由此產生的金融危機風險就成為中國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它給中國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許多政策上的挑戰。
主要參考文獻
[1]李翀.論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的原因和影響[J].經濟學動態,2007(9).
[2]尹中立.從次貸危機看美國樓市與中國樓市的關系[J].中國金融,2007(18).
[3]李翀.論我國的資產泡沫與金融風險[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 版,2008(2).
能源安全是一國經濟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一國經濟獨立自主、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能源的金融化使得能源價格的波動更加激烈,金融危機的爆發導致全球能源產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在這樣的環境下,理性分析金融危機對全球能源行業的影響,準確判斷能源發展的新趨勢,如何通過改革創新,趨利避害,對于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金融危機對能源行業發展的影響分析
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還在不斷地加劇,對實體經濟產生了嚴重的影響,能源形勢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特別是石油的價格,從2008年最高時候的147美元每桶,下跌到35美元,雖然2011年10月有止跌回升趨勢,但是受供需影響,石油價格短期內不可能再恢復到高位。石油需求與工業生產關聯度高,工業部門對原油的消費需求占原油消費需求總量的65%以上,在當前制造業不景氣的背景下,能源價格受到很大的影響,石油價格的暴漲暴跌雖然與金融資本炒作有關系,而更為根本的是受供需的影響。同時,由于需求不足,全球能源行業將出現新的一輪整合浪潮,一些重大項目因為資金問題而推遲,而且那些債務比較重、油品品質較差的公司以及一些獨立的小型企業,都在一定程度上遇到資金問題,上市公司的市值大幅縮水,有些企業面臨部分資產剝離或者整體出售的風險,這將引發世界能源行業的劇烈整合。肯尼亞能源部長基拉伊圖?穆倫吉在2011年3月17日的一次記者采訪中就表示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東非地區的石油開采活動正受到資金短缺制約。同時,全球節能和可再生能源開發遭遇空前打擊。過去,新能源一直是風險投資的“寵兒”,相關企業也時常受到巨額資金的眷顧。但2008年下半年國際油價的快速下跌、金融危機肆意侵襲后,信貸緊縮令新能源企業的融資瓶頸盡顯無遺,新能源一瞬間又成為受創最重的行業,因此,金融危機的爆發很可能延緩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進程。
二、金融危機下全球能源發展呈現的新特征
受金融危機影響,能源行業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征和趨勢。一是能源安全受到各大國前所未有的重視。歐盟提出能源安全外交,解決能源危機的出路在于從伊朗進口天然氣,以減輕對俄羅斯的依賴。同時,各國將啟動以新能源替代傳統能源、以優勢能源替代稀缺能源、以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戰略。奧巴馬認為美國過分依賴進口石油,無論是對經濟還是國家安全都構成威脅,基于這種考慮,奧巴馬提出了“新能源計劃”,其核心是能源安全和環境保護。二是以美元計價的石油交易體系受到沖擊,石油交易貨幣或將呈現多元化趨勢。在當前金融全球化及國際貨幣體系不斷變化整合的進程中,一些產油國政府已要求買家用美元以外的貨幣與其結算,國際石油定價和交易貨幣多元化趨勢開始形成,尤其是受經濟危機影響,美國經濟作為始發甬者,代價慘重,奧巴馬上臺后出臺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尤其是開動“印鈔機”,加速了美元的貶值,為了避免油價波動中的美元現象,勢必要求建立新的國際貨幣體系。三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歐美對中東的影響力逐漸下降。同時,奧巴馬政府將更加重視多邊合作,倚重外交談判以及同大國之間的關系建設,俄羅斯和印度等國參與中東石油開發加劇了中東石油的競爭程度,中東地區在整體上將呈現美國控制下的多方制衡格局,我國在中東地區也將能發揮更大作用,影響力將會上升。四是科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目前已經形成這樣一個基本共識:以化石燃料利用為基礎的全球生產和消費模式的不可持續,必然帶來石油危機;以美元-石油計價機制為基礎的美元體系不可持續,必然帶來金融危機。因此,發展使用清潔煤、新一代核能利用包括可控核聚變等技術、各類可再生能源,都要依靠高科技的支持。可以說,新能源科技將是未來能源的源泉。五是追求核能的國家將增多。雖然核能發電將大幅度增加,能源危機有所緩解,但是也將帶來負面影響,即全球核擴散危機加劇,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將會增多,將對大國關系造成強烈沖擊。同時,建設核電站還面臨著核廢料處理不完善而導致的環境問題,消耗與保護生態環境的矛盾將進一步激化。六是石油峰值推動各國加快囤油備荒。雖然目前國際油價還處于較低價位,但美國能源部預測,隨著全球經濟見底與復蘇,國際原油價格2030年將重回130美元。因此,從長遠來講,經濟實力雄厚的能源消費大國將進一步擴大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石油的爭奪仍將異常劇烈。
三、金融危機下我國能源發展的應對策略
(一)以節能減排為中心,推動產業優化和結構調整
嚴峻的形勢將推動世界經濟逐步轉向低碳經濟直到氫經濟。環境成本成為任何一種新能源研發、定價時不得不考慮的一環,也是推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力量。奧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后公開宣布,美國將積極參與氣候談判,并提出了具體的節能減排計劃。我國應吸取以往世界其他國家的經驗和教訓,采取科學、合理、有效的能源政策,大力促進節能、降耗和提高能源效率,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處理好速度與效益,數量與質量之間的關系,從片面追求生產總量的增長、突出產值增長速度,轉變到以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主要目的上來。在要從“要素驅動型”和“投資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以自主創新能力來提高產業整體技術水平,進而提高對經濟的貢獻度,保障能源安全。
(二)重視新能源開發,增加投資,并給予政策支持
發展新能源需要依靠新能源領域技術的突破,而目前的新能源技術在效率、容量、價格、可靠性等方面還存在不足,因此,奧巴馬在其新能源計劃中提出,未來10年將投入1500億美元資助替代能源的研究,包括乙醇燃料、混合燃料動力汽車研發等。歐盟國家也提出扶持新能源發展的相應政策。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存在不平衡性和盲目性,這次經濟危機有利于我國新能源產業冷靜思考、客觀評價和合理定位。我國政府應當抓住當前擴大內需的機遇,通過加大新能源技術開發,增加投資,建立國家級新能源基地,確實把新能源產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近日,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意見,加快太陽能光電技術在城鄉建筑領域的應用,應嚴格執行,并不斷擴大政策扶持的覆蓋面和靈活性,使政策對新能源和節能產業的制度保障具有前瞻性、綜合性和戰略性。我國目前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綱要》、《可再生能源法》等綱領性法律文件。但要使這些戰略和法規得以有效實施,必須進一步促進新能源的發展和節能產業管理體系的建立。
(三)完善能源產業的投融資體系,引導金融資本廣泛參與
如何完善能源產業的投融資體系,探索創新有利于能源產業發展的新型融資方式,促進能源投資的多元化,是利用能源金融保障我國能源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問題。我國的資本市場規模還不大,產品和結構單一,特別是面向高新技術產業和中小企業的資本市場還不夠完善,從而制約了技術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引導和擴大國內風險投資的規模,加速風險資本市場的建設,為科技型企業的成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中國對能源產業技術的發展需求,呼吁中國金融資本全面廣泛的參與,同時也為金融資本提供一個無限廣闊的市場空間。在當前國際金融格局動蕩不定的形勢下,中國的能源技術及其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國內外金融資本發揮應有使命的寶貴機遇。
(四)制定能源儲備立法,建立能源儲備機制
國外經驗表明,戰略石油儲備是石油安全戰略的核心內容,建立必要的戰略石油儲備,不僅可以防止石油供應中斷對國民經濟造成的損失,還可以在油價暴漲的情況下,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目前,國家在戰略能源儲備上對儲備規模、地域分布、資金保障收投規則、日常管理等方面都沒有任何規定,建立能源儲備迫在眉睫。能源儲備相關法律應該著重考慮建立國家資源戰略儲備制度的功能定位、主體與機構、資金來源、種類與規模、儲備方式等問題。國家應有計劃地將某些勘探好或開發好的油田或天然氣田封存或減量開采,作為戰略儲備資源和儲備庫。還要根據國際石油價格的變化,抓住時機以低價購進更多的石油,充實我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庫。同時,應鼓勵企業實行能源商業儲備,采取多元化的進口政策,降低對中東地區石油進口的過度依賴。
(五)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世界新能源體系的重建
世界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公平、合理、妥善地解決能源問題。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國的能源供需和能源安全相互依存。為保障全球能源和金融安全,國際社會應該樹立和落實互利合作、多元發展、協同保障的新的能源和金融安全觀。當前背景下,我國政府除了做好自身工作外,還應致力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國際能源新秩序和金融新秩序。由于美元結算的天然缺陷,結算貨幣多元化具有優越性,因此我國政府要與相關國家共同呼吁改善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呼吁美國政府發行美元要有貨幣紀律的約束;要尋求石油交易中的貨幣多元化,與交易國開展貨幣的雙邊互換合作,并抓緊研究對象國對中國的進口貿易如何進行人民幣結算,對人民幣境外的儲備、人民幣境外的增值如何保證等問題進行研究與協商。針對當前討論的“建立全球性能源組織”,由于它會帶著重要的政府間觀點來解決依靠市場力量無法解決的問題,如新能源技術的開發、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以及減少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的創新解決方案。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大國,應給予支持,并爭取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通過加強國際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協調,加強能源勘探和使用、能源技術研發和轉讓,提升能源科技創新水平,共同探討能源領域里的重大問題以及解決的途徑和方法,維護國際能源安全與穩定。
除了以上策略,應對金融危機后能源發展的新變化,我國還應當改革現有的能源定價制度,由國家定價逐步轉變為市場定價,要逐步培養中國企業運用石油期貨交易保值和投機的能力,還應逐漸建立起一套能源相互轉換的機制,以適應動蕩變化的能源價格。總之,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我國應深化改革,擴大國際合作,推動能源金融的改革創新,為我國能源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增添強大的推動力。
參考文獻:
1.王書平,歐陽智華.高油價時代下發達國家的能源發展戰略分析[J].特區經濟,2008(11).
國際資本流動是指資本在國際范圍內的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流動,可以用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資本帳戶反映,資本流動分資本流入和資本流出兩種情況。國際資本流動可以采取很多形式,最常見的有國際直接投資、國際融資和國際負債三種。
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后,資本的國際流動日益活躍,成為許多重大經濟事件背后的關鍵影響因素,這同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有著密切關系。這些情況其實也不外乎一種非常簡單的需求與供給的平衡關系。從需求角度來看,一是發達國家的老齡人口增加推動了養老金規模的逐步擴大,國際資本市場成為其投資和獲取增值收益的主要場所;二是中產階層人口增加,他們的經濟實力強,對投資的需求旺盛,又理解而且愿意為獲取更高投資收益而承擔更高的風險,于是,其收入積蓄從傳統的銀行儲蓄流向更高收益的股票市場,從而推動了共同基金的迅速發展;此外,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場的管制從80年代中期以來逐漸放松,客觀上推動了國際資本市場,特別是衍生金融產品市場的快速發展。
國際資本市場的現狀
資本市場的組成不外乎兩個方面:市場的參與者和市場上的產品。20年前,商業銀行構成了整個金融市場的主體部分,而今天,盡管銀行類機構仍然是清算體系的使用者和主要管理者,但是從資產規模來看已經遠遠低于投資類機構,如養老金和共同基金等。
國際資本市場的參與者和產品兩方面同20年前相比已經大大豐富,從組成模式來看當前的國際資本市場呈現出一種部分之間相互聯系緊密的格局,也就是說網絡化。在這種日益凸現的網絡化趨勢中,一個重要的現象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這就是一些傳統的風險監測和管理手段受到嚴峻的挑戰,特別是所謂的對銀行8%最低資本充足比率的要求,現在看來并不“充分”,因為銀行僅僅有8%的“墊底資本”并不足以抗御日益增加的資本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后果就是:實際生產部門所面臨的一些困境對銀行領域的“波及效應”被網絡大大放大了。另外一個因素:電子交易手段的成熟和不斷更新帶來了更復雜的資本流動形式和更大的市場波動性,大大提高了全球資本市場的資本流動速度。更多的資金以短期獲利為目的,導致市場波動性不斷增加。70年代因為石油危機導致全球發生債務危機時,如果人們對當時全球各個分割的市場之間的連鎖反應(chainreaction)還有驚詫的話,那么,在21世紀,如果由于全球資本市場體系中的某一個市場發生問題而導致整個體系陷入危機,估計大家不會再驚詫了。因為全球經濟和金融一體化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沒有哪一個市場會在全球危機的狀態下而再獨善其身。
導致國際資本市場資本流動加快的另一方面原因還在于進入90年代以來開始的放松管制策略的流行。各國放松金融管制造成的直接效應就是交易成本降低,跨境資本流動大幅度增加,最直接的后果之一就是全球各地市場上的金融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
對于中國而言,雖然仍然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很低而且市場規模很小,但已經能夠非常明顯地感覺到外部市場變化的波及效應。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和介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度的加深,資本流動壁壘和保護墻將逐步減少直到最終消失,這些波動的影響將變得更為直接和明顯。所以國際資本流動可能引發的問題從現在起就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國際金融危機及其成因
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資本市場對推動全球經濟發展,促進資本和技術在各個地區之間的合理配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隨之而來的波動和因此而導致的國際金融危機的風險也日益增加。全球化、網絡化和信息化的國際資本流動以全球金融市場的急劇動蕩為主要特征,金融資產價格波幅之大,傳播范圍之廣,為前所未見,這種劇烈的波動及其附帶的擴散效應就是國際金融危機產生的根源。
國際金融危機一般有3種表現形式。貨幣危機指一國貨幣在外匯市場面臨大規模的拋壓,從而導致該種貨幣的急劇貶值,或者迫使貨幣當局花費大量的外匯儲備和大幅度提高利率以維護現行匯率;外債危機是指一國不能履約償還到期對外債務的本金和利息,包括私人部門的債務和政府債務;銀行危機是指由于對銀行體系喪失信心導致個人和公司大量從銀行提取存款的擠兌現象。
國際金融危機離中國并不遠。從歷史上看,上個世紀末是金融危機多發時期:從最早的1992年歐洲金融危機到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再到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最近的有2000年的南美金融危機。其中以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最具備國際金融危機的特點,當然破壞力也最具全球性質。
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傳導輸送系統,國際資本市場的安全性和效率非常令人關注。亞洲金融危機及其觸發的全球范圍的市場動蕩不安給世界經濟造成巨大的破壞,直到今天其影響仍在繼續,這足以說明國際資本流動而引發的金融危機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對它的成因以及對策的研究是關系到國家乃至世界經濟穩定和發展的重大問題。
國際金融危機的成因如果簡單的列舉,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經濟過熱導致生產過剩;貿易收支巨額逆差;外資的過度流入;缺乏彈性的匯率制度和不當的匯率水平;過早的金融開放。但是在實際中這些因素往往是綜合起來起作用的。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子來具體分析就不難看出,是內部和外部的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結果導致了金融危機的總爆發。具體的原因可以歸結如下:
經濟發展過熱,結構不合理,資源效益不佳。東南亞國家的經濟從70年代開始相繼起飛,增長很快。但長年的高速增長也積累了嚴重的結構問題,這些國家都注重于推動經濟的新一輪的增長,忽略了對結構問題的解決。
“地產泡沫”破裂后造成銀行壞帳呆帳嚴重。東南亞各國在過去十幾年的經濟高速增長期間房地產價格暴漲,吸引銀行向房地產大量投資,銀行呆帳的增加大大影響了東南亞金融體系的穩定,在危機之前一些金融機構已經瀕臨破產。
從外部看,其它資本市場,如日本股市的復蘇和美元的持續走強,都使得一部分原來流入東南亞的外資撤離,構成了對這些亞洲國家貨幣的強大壓力。在這種形勢下,巨額國際資本的高流動性和高投機性終于攪起了這場空前的金融動蕩。
國際金融危機具有廣泛和巨大的影響。以亞洲金融危機為例子,它對各國都產生了程度不同的負面影響。由于在進行向市場經濟轉變的過程中中國政府的調控和管理得當,那次亞洲金融危機并沒有對中國造成直接影響。但是不管如何,我國仍然感受到亞洲金融危機的種種間接影響。
我國防范未來金融危機的策略
六年后的今天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減弱了很多,但是其余波仍未完全消除,國際經濟仍然在為成功擺脫衰退回歸繁榮而努力。另一方面國際資本市場的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仍然存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性,不同國家金融、經濟乃至政治上的缺陷都可能造成下一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對于成功抵御了亞洲金融危機直接波及的中國而言,分析其產生原因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不少有益的啟示。同時如何抓住機遇調整結構制訂策略,防范甚至提前化解下一次金融危機也是我國金融業今后發展的重要課題。
筆者認為,我國防范和化解未來金融危機的策略可以歸結如下:
防范金融風險的最佳途徑是優化本國經濟結構,強化本國經濟。各次金融危機的教訓表明,發展中國家只有優化國內經濟結構,才能真正改善長期國際收支的狀況,確實保護自身不受國際資本流動無常變化的影響。
有計劃有步驟的開放資本市場。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資本項目對外開放要慎之又慎。發展中國家追求經濟快速發展,為了吸引外資流入,往往在條件不具備或者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貿然實行資本項目的自由兌換。殊不知當允許國外資金自由流入本國時,同樣也必須允許自由流出。當國際游資流入時,如果運用不當將使本國經濟陷入困難,如果一有風吹草動,大量資金外流時本國將面臨對外支付的困難。因此我國今后資本項目實行自由兌換應放慢步伐,慎之又慎,待條件比較充分時再實行資本項目自由兌換。
中國的開放必須是在保證國家經濟安全的條件下的開放。國家經濟安全是在世界經濟越來越融合的情況下很多國家必須考慮的問題。國家經濟安全是指大國、小國共同地融在一個大的市場經濟環境中,它們的地位是不同的,抵御越來越一體化的世界經濟風浪沖擊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這種保衛自己的能力就是一國的經濟安全度。經濟安全的保衛需要本國一整套的系統,既要開放,又要在金融的管制、進出口資金的管理方面使本國的企業、政府和銀行人員的經營能力與發達國家拉平,有在管理、經營、投資各方面和發達國家同等素質的人才、系統、制度。
開放金融市場要做好準備和試點,應該采取謹慎的步驟和策略。即使在加入WTO的今天也要清楚認識到我國與發達國家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我國的情況不能與發達國家進行簡單對比。發達國家在實現資本自由流動方面也經歷了若干歷程。發達國家的資本自由流動是與其經濟發展水平、市場完善程度和金融監管水平相適應的。同時,也是金融創新和技術進步的產物。我國由于市場基礎和市場規范還很不完善,金融監管水平也需要在開放中的動態博弈中逐步提高,對于資本自由流動這把雙刃劍,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包藏著巨大風險,因此在目前我國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讓資本自由流動。但是資本全球化、資本自由流動是大勢所趨,因此在目前我們就應該積極進行準備,有步驟地有計劃地實現金融市場和金融制度的調整,為中國安全、成功的融入全球資本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了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中國融入全球化市場是歷史的必然。如何在這個過程中既享受國際資本市場和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種種好處,又同時防范和化解由此產生的金融危機風險就成為中國的金融界乃至政府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它給中國金融機構、中央銀行和政府都提出了許多政策上的挑戰。對此,只有未雨綢繆早作準備才是應對挑戰的正確策略。通過制定正確的政策措施,筆者相信中國一定能夠健康、順利地實現經濟的更大發展。
參考資料:
Abstract:Financial crisis in U.S. is mainly due to the endogenous strength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financial risk and leads to China′s deceler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China should actively respond to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economic recession by expanding investment, promoting domestic consumption, expanding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omoting exports and continue to focus on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 in U.S.; financial risks; economic recession
美國金融危影響迅速波及全球金融市場和實體經濟,就目前的趨勢來看是經濟人理性下投資者過度追求貨幣利潤空間、形成金融資產泡沫的必然結果。從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和近期的各項經濟數據來看,世界經濟的衰退已經不可避免。針對于此,中國應該采取何種對策來應對金融危機,是值得重點關注和深入研究的問題。
一、美國金融危機的成因
美國金融危機有著深刻的經濟和社會背景。在2000年4月,美國的科技股網絡泡沫破滅,隨后引發了美國人所謂的“戰后第十次衰退”。為了刺激社會有效需求,減緩經濟衰退,降低失業率,美聯儲通過貨幣政策操作,開始了從加息轉變為降息的周期。從2001年初到2003年6月,美聯儲連續13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使得利率從6.5%降至1%,為過去46年的最低水平。在這一階段,低利率水平促進了房地產行業的繁榮,市場的膨脹,并促使美國民眾將儲蓄去投資房產、銀行過度發放住房貸款。從2001年到2005年,美國住房次貸快速發展。2006年,美國次貸總規模已高達6 400億美元,是2001年的5.3倍。
然而,為了抑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從2004年6月起,美聯儲開始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下調利率,至2006年8月,連續13次上調聯邦基金利率,從1%上調至5.25%。利率的大幅上調,對于房地產企業而言增加了借貸成本,抑制了房地產企業的貨幣需求,減少了房屋的市場供給;對于房貸客戶而言增加了還款支出。由于美國人超前消費的偏好,在次級貸款中,貸款客戶都是收入水平不高、缺乏穩定收入來源的人,他們的收入不足以實現滿足生活消費支出的同時,支付得起房貸增加的負擔,因而住房按揭貸款違約率大幅上升,各大房貸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率也大量增加,這其中就產生了金融危機的潛在風險。
金融風險的不斷積聚,主要在于金融風險內生力量和外部環境兩個因素。從內生力量來看,主要包括關聯效應、羊群效應和杠桿效應產生的推動力量;從外部環境來看,美國金融監管不力也助長了金融風險的積聚。
1. 內生力量的促進。一是關聯效應。關聯效應是指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際金融和資本市場一體化不斷加強,世界各國銀行間形成相互交織的網絡,金融創新和國際化更擴展了這種網絡,使得任何微小的支付困難,都會造成大范圍的危機。美國金融市場開放程度很高,美國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的任何動蕩都會對世界金融市場造成影響。美國大型金融機構的巨額金融資產和債券、金融衍生產品,關系到其他國家數量眾多的投資機構和投資者。美國次級貸款的風險,通過世界各國金融機構的相互交織的網絡而擴散的了全球范圍,這就是關聯效應對金融金融風險積聚的作用。二是羊群效應。羊群效應是指金融市場上存在的從眾行為,在信息不充分條件下,人們往往通過觀察周圍人的行為來提取信息,并形成信息的同一、強化和傳遞。在經歷了次級貸款—次級債券—次貸證券的轉化后,一些大的銀行、基金和保險公司都購買了大量的次級貸款轉化而來的次貸證券,許多中小投資者盲目的跟從,也大量購買了這種金融衍生產品,使得次貸風險在投資者中不斷蔓延和擴展,這就是羊群效應對于金融風險的作用。三是杠桿效應。杠桿效應對于金融風險的積聚無疑是最具決定性的,因為杠桿效應可以使得風險造成的損失數十倍、百倍擴大。杠桿效應是指金融衍生工具只需有一定保證金,即可推動數倍、數百倍的金融資產交易。在美國金融危機中,房貸機構將次級貸款打包證券化成為次級抵押債券(MBS),并獲得資產評級的最高評級,這種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桿效應可達30倍左右。每一次的杠桿效應,帶來的增值都是投資機構在經濟人本性下對金融利潤的追逐,都是對于貨幣的利潤空間的過度追求。
住房次貸在金融衍生工具下的一次又一次轉化中,市場主體不去關注資產的質量,而是考慮在購買了衍生產品之后,如何通過打包、分拆和證券化處理,再將衍生出來的新產品賣給下家,沒有人去關心這些衍生金融產品的真正基礎價值,從而助長了過度追逐貨幣利潤空間的短期投機趨利化,這種過程重復進行,利潤鏈條越來越長,資產泡沫越來越大,金融風險越來越大,最終釀成了嚴重的金融危機。
2.外部環境的助推。美國的金融監管機構相對美國金融業發展存在著嚴重漏洞。美國的金融監管存在管理上的多重和交叉,對金融創新過于縱容,對于次級貸款的快速膨脹并未予以足夠重視。很多抵押貸款發行機構沒有被納入聯邦住房金融委員會的監管范圍,因為它們都不是聯邦住房貸款銀行的會員。美國的金融監管機構的監管成本也很高,這也妨礙了金融監管的有效運行,且政策反應存在時滯,無法及時意識到金融風險的規模和危害。由于基于住房抵押貸款的證券產品及其衍生品品種繁多,創新速度很快,這種創新速度將經濟學意義上的不確定性發揮到了極致,使得美國的金融監管機構難以進行有效監管。
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是次級貸款證券化所潛在的金融風險積聚到一定程度,達到臨界點,所必然產生的結果。金融風險的關聯效應、羊群效應、杠桿效應等,使得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廣,投資者越來越多,金融資產規模越來越大,而一旦最初的金融資產—次級貸款的信用基礎遭到破壞,就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長期潛在的金融風險變為現實的金融危機,最終引發了1 929年以來最大的美國金融海嘯。
2008年8月,美國房貸股價暴跌,接下來雷曼兄弟和美林相繼爆出問題,美國國際集團(AIG)也難以為繼。隨著“五大行”的相繼倒閉、出售或是改制,現代華爾街引以為傲和賴以立足的獨立投行業務模式已走到盡頭,也標志著華爾街一個時代宣告落幕。金融危機帶來了美國金融體系的瀕于崩潰的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各項金融指標急劇惡化,并對實體經濟也造成了巨大沖擊。
二、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
1. 金融領域的影響。當代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的金融體系和金融市場已經聯結成一體,形成了世界金融市場的一體化。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不僅使得美國金融體系接近崩潰和金融市場動蕩,也對世界各國的金融體系和市場形成了巨大沖擊。美國金融危機也傳染到了世界其他國家的金融領域。美國金融危機通過資金融通關系傳染到其他國家,這是由于發達國家在匯率、利率等方面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受此影響,英國、日本、法國、韓國、冰島、俄羅斯等國也相繼出現金融危機。美國金融危機造成了美元的大幅貶值,利率的上升,使得金融機構的市場信心嚴重不足。商業信用銳減,股票價格大跌,金融機構連鎖倒閉等。美國投資銀行股票的暴跌,使得持有這些股票的中國金融機構和銀行遭受一定損失。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后,中資金融機構受雷曼兄弟破產事件的直接影響比較有限,已披露持有情況的幾家中資金融機構共持有雷曼兄弟債券7億美元左右,對各家銀行的盈利影響相對有限。
2. 非金融領域的影響。
(1)引發全球經濟衰退。美國金融危機給美國實體經濟造成了嚴重的沖擊,由于信用基礎遭到破壞,使得經濟發展中所需的貨幣供給量嚴重不足,造成投資量銳減,企業效益和國民收入下滑,居民消費信心不足,失業率上升等。由于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且經濟開放程度很高,所以美國經濟的衰退也會引發全球經濟衰退,世界各國經濟增長乏力,全球貿易量銳減,投資量下降,失業率上升,企業利潤減少等問題。從各國經濟來看,2008年美國第三季度GDP下降0.3%,為7年來最差,預計第四季度還將繼續負增長。2008年德國第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同比下降2%,下滑幅度很大。日本第二、第三季度GDP分別比第一季度下降0.9%和0.1%,歐元區第二、第三季度GDP均較第一季度下降0.2%,日本、歐元區經濟已陷入衰退。在美國、歐洲、日本這三大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影響下,全球經濟前景黯淡。
(2)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全球經濟的衰退會導致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全球經濟的衰退使得世界對中國商品的需求量減少,國外資本流出以及外商對中國的投資減少;中國企業利潤和居民收入的減少也會導致國內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的減少,美國金融危機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沖擊也會導致國內貨幣供給量的減少,這些將嚴重阻礙中國經濟的增長。
中國經濟已經表現出增速下降的趨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08年前三季度GDP增長率為9.9%,較2007年同期回落2.3個百分點,三個季度的增長率依次為10.6%、10.1%、9.0%。中國出口增速減緩,前三季度出口增長22.3%,增速比2007年同期低4.8個百分點,若計入美元貶值的因素,實際增長率還要大幅調低。2008年11月第104屆廣交會總成交額同比下滑17.5%,預示2009年出口前景不容樂觀。2008年前三季度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增速為16.7%,比2007年同期低4.2個百分點。2008年1-10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比上年同期回落4.1個百分點。2008年11月宏觀經濟預警指數為84.7,為2002年以來的最低點。預計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將達9%,能避免經濟急速下滑已非常難得。
三、我國如何應對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消極影響
如何應對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的沖擊?從經濟學原理中經濟增長內生性的角度,可以從投資、消費、政府支出、出口等方面來采取針對性措施,并且在促進增長的同時,不應以犧牲環境和生態為代價。
1.擴大投資。增加經濟發展中所需的貨幣供給量,以滿足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貨幣需求量。國家已經提出增加信貸、適度從寬的貨幣政策目標,這就要求如何通過貨幣政策工具和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來實現貨幣政策目標。中國人民銀行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業務、調整再貼現率、調整法定準備金率等工具增加貨幣供給量,即買進大量的政府債券、有價證券,以增加流動性;提高再貼現率,以增加商業銀行的貨幣供給;降低商業銀行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法定準備金率,以增加貨幣供給量。目前,為應對經濟衰退,美國的利率已經接近零利率,而英國的利率也是169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中國雖然不必實行極端的零利率政策,但是也需要通過下調利率來釋放資金,預計未來中國貸款利率將降至4.5%左右。但是,在降低利率的同時,中國也應該防止資本向高利率國家流失的趨勢。
根據貨幣供給的內生性,貨幣供給并不完全是由中央銀行決定,是由經濟體系中經濟主體所共同決定的,因此應該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的貨幣創造和民間借貸的作用。政府應該將民間借貸由主要在地下操作轉為地上的陽光操作,合理引導,規范秩序,適當地發展民間正規借貸金融組織,這樣可以有效地解決中小經濟組織貸款難的問題。
2.促進國內消費。在世界經濟前景堪憂、外部對于國內產品需求量銳減的現實下,如何促進國內需求的增加以拉動經濟增長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消費是收入的函數,當前國內消費需求不振,居民的儲蓄傾向很大,主要原因還在于收入結構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存在的不公平。由于在收入分配中的機會不均等,導致收入向人數很少的高收入人群的流量過大,而向人數眾多的中低收入階層和弱勢群體流量較少。這使得少數高收入人群占有了巨額的收入,由于貨幣對于富人的邊際效用小,而對于窮人的邊際效用大,高收入人群的數量少,消費有其生理的極限,不可能拉動消費需求;而廣大中低收入群體和弱勢群體人數眾多,但因缺乏貨幣收入而無法擴大消費需求。因此,若要拉動國內消費需求,就必須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化。為實現這一目標,政府必須進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調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征收遺產稅,打破壟斷行業的高工資,建立制度安排防止官員的權力尋租灰色收入,建立合理的工資增長機制,以此來增加社會中低收入群體和弱勢群體收入,刺激國內消費需求。
美國的這次報業危機固然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有關,但根本問題還在于,在新媒體的沖擊下,主要依賴廣告支撐的報業傳統商業模式開始失效了。中國報業由于體制等方面的優勢,能夠維系更長的穩定期,不會像美國那樣突然發生大的動蕩。但是,全球報業已經開始進入衰落期,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報業也難以獨善其身。
中國的網民已經超過了2.98億,居世界第一,隨著網民人數的不斷高速增長,勢必對報業產生越來越大的沖擊。3G手機在我國陸續上市并逐步普及,對報業更是雪上加霜。新聞紙價格高位運行及廣告形勢的不景氣,對報社影響很大且非常直接,導致一些報業集團和報社的收支失衡,資金鏈緊張。如果因勢利導,國家適當增加投資,新聞媒體抓住機遇,將能推動新聞宣傳事業加快發展。金融危機對報業帶來的機遇來自四個方面:
一是金融危機為媒體加強和創新經濟報道帶來的機遇。危機中人們更關注經濟走勢對經濟發展及民生的影響,更關注媒體的經濟報道。媒體要充分發揮“催化劑”作用,走出媒體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路子。
二是要抓住金融危機為強勢媒體擴大市場份額帶來的機遇。在新一輪市場洗牌中,爭取領先優勢進一步增加,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
三是要抓住金融危機為報業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要借助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推動集團內容產品升級,使集團形成以報刊為主業,兼具互聯網、數字出版、商務印刷等一體化的大傳媒產業格局。
四是金融危機為報業提供危機管理的機遇。在當前形勢下,廣大讀者對主流媒體提供權威性、解讀性的信息需求大大增加。
二、報業應對金融危機的思路與措施
做好當前宣傳工作,必須把提振信心擺在第一位。宣傳報道以提振信心為主線,目前國際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對實體經濟的影響繼續顯現,我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
在這種特殊背景下,報紙應做到:第一,強化報紙新聞的真實性、及時性、權威性和報道深度;第二,強化編輯記者的社會責任感;第三,強化報紙的服務功能;第四,強化報紙的文化娛樂功能;第五,加強對報紙社會生活和社會活動的參與力度;第六,需要重視借用新媒體,提升報紙媒體的品牌價值。
黨報要大力宣傳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重大決策部署,深入解讀“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諧”的重大舉措。面對挑戰,黨報無可替代的兩大優勢集中表現在:首先,到目前為止,報紙仍是傳媒行業里最主要、最具權威性的新聞內容制造者和提供商;其次,它具有長期形成的強大的社會公信力,和秉持社會責任感的傳統。
在機制創新方面,一是建立基于資源整合與共享的新舊媒體復合出版機制,實現采編部門、采編人員的多角色管理機制;建立面向多元化新聞產品的生產流程。二是建立面向新媒體的績效考核機制。調整經營策略由于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同,各家報紙應根據市場變化情況,對廣告經營策略進行戰略性、階段性的調整,捕捉、培育和發展新的廣告增長點,以應對金融危機的沖擊。
中國報業結構單一,尚未走出單純靠廣告支撐的階段。報社可以圍繞讀者需求,考慮成本控制,主動出擊,走出去與讀者和廣告客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分析廣告市場的形勢,有針對性地召開廣告版面推廣招商會,使這些客戶與報社廣告的合作更穩固持久。廣告策劃創新,一是活動策劃。二是版面策劃。三是建立品牌推廣機制。既要增加廣告客戶和特定消費群體對報業的信任感、忠誠度,又要為報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另外,可以盤活廣告價格,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隨市場波動的廣告價格運行體系。根據市場供求關系,建立新市場開發價格體系,推出不同時段的廣告價格;針對不同的廣告淡旺季節,運用廣告價格杠桿拉動廣告市場需求。
互聯網等社會影響力不斷增大,對包括互聯網在內的新媒體如何加強管理,加強建設,做到管理與建設并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新課題。要高度重視主流媒體和互聯網的建設,努力建設定位明確、特色鮮明功能互補、覆蓋廣泛的社會影響力。
各報社要鼓勵子報刊社不斷改革創新,建立健全科學的、責權利相結合、適應市場需要的經營管理制度。事業發展上,報社要鼓勵子報刊積極參與市場競爭,不斷增強活力,子報刊主要負責人與大報簽訂經營目標責任書,并由編委會對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監督管理方面,子報刊重大對外合作投資項目、擔保項目要報編委會批準,重大財務支出要報計財部審核、編委會批準,審計處要搞好子報刊年度審計和主要領導離任審計。大報和各子報刊通過加強合作實現資源共享,降低生產成本,是應對經濟衰退的一個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