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9 16:01: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社會治理的對象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 政府行為影響社會組織活力關系分析
政府行為供給與社會組織需求關系分析。政府行為的干預大小,相對于社會組織而言,才具有實質性的意義。也就是說,社會組織的需求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某一政府行為的作用程度。如圖1所示:
圖1政府行為供給與社會組織需求關系分析圖
社會組織的需求度,可以從0—100劃分為不同等級,這些等級社會組織自身發展階段的影響面、周圍社會環境等因素所決定。處于較低等級上的社會組織需求屬于弱程度范圍,而處于較高等級上的社會組織需求則屬于強程度范圍。同樣,政府的行為供給度也從0—100劃分為不同的等級,表現為弱行為供給度和強行為供給度。我們認為針對強程度需求,政府強的行為供給也是一種供需平衡的表現,可稱為強平衡。除此,如果針對弱程度的需求,政府作出強行為,而針對強程度需求,政府作出弱行為,則會出現行為干預過度或行為供給不足的問題,此時都是政府行為和社會組織需求出現不平衡,不能滿足社會組織發展需要,或阻礙了社會組織的發展。
政府行為反應度與社會組織獨立性關系分析。政府的行為必然作用于社會組織的行為,無論是限制,還是放松,都意味著社會組織自我管理因為政府行為而調整。那么,政府行為必然有一個相對應的社會組織獨立性的狀態。如圖2所示:
圖2政府行為反應度與社會組織獨立性關系分析
社會組織獨立性是一條自上而下的曲線,上面部分表述獨立性小,甚至零自由,越趨于下面,表述獨立性越大,直至絕對獨立。而社會組織獨立性為零,意味著政府的行為干預過度,即完全控制社會組織的自我產生、自我管理、自我決策和自我發展。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總第535期2014年第03期-----轉載須注名來源而社會組織絕對獨立性,則意味著政府沒有行為或行為不足,自我管理活動不受政府行為的影響,此時政府行為效果為零。
政府行為作用效果與社會組織活力關系分析。從政府作用行為產生的效果來看,有正面和負面之分,或者有效和無效的差別,這種效果又主要通過其行為作用的對象反應出來。因此,社會組織面對政府行為的作用效果,一方面,會因政府行為供給的恰當和充足,而獲得快速和健康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能因為政府行為供給不足、混亂和過度,而阻礙了其發展進程,甚至造成負面作用阻礙社會組織發展。
如圖3所示:
社會組織的每一步發展都會受到制度環境的直接影響。適宜的制度環境能促進其健康發展,而不合適的制度環境則會阻礙其發展。[2]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政府需要作出行為,但政府行為反應的快慢、正確與否,結果均有所不同。不同的政府行為,直接的后果就是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或是阻礙社會組織的發展。
三、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的政府行為對策
規范社會組織培育扶持機制。傳統的政府以社會控制為執政理念,致使社會組織在與政府的交往和互動中處于不利的不公平地位。進一步規范社會組織培育扶持機制,這需要從以下幾點進行努力:一是加快政府職能轉移,確立社會組織的法人主體地位,促進社會組織依法自治并獨立承擔法律責任。二是完善財稅支持政策,建立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制度,將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納入政府產業扶持和社會事業發展扶持政策范圍。[3]三是保障社會組織合法權利,將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納入政府產業扶持和社會事業發展扶持政策范圍。
1引言
個體知識分享并不是自然發生的,它是個體在復雜環境影響下產生的行為。許多學者基于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理論對其進行了研究。鑒于知識分享的社會化性質,基于社會學理論的研究受到較多關注,人們利用社會交換理論、社會資本理論等對知識分享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社會資本理論認為組織社會資本能夠通過更成功的集體行動創造價值,影響組織內資源交換的數量和范圍,并通過影響知識交換和整合的動機、機會和能力影響智力資本的創造。那么,組織社會資本通過何種路徑以及如何影響知識分享動機的產生,在現有的文獻中并未做詳盡說明。本文借助計劃行為理論對行為產生的心理學解釋,說明組織社會資本影響知識分享的原理和過程。
2個體知識分享行為產生的心理學闡釋
個體是否分享他們工作中的知識,取決于他們的知識分享態度,行為態度影響行為意圖從而影響行為,因此應研究影響個體知識分享態度的因素。知識分享不會自然發生,個體致力于知識分享的意愿是持續知識分享行為的關鍵,因此個體知識分享的意愿或動機成為行為發生的源泉和起點,知識分享研究的重要部分是識別何種刺激能促使個體產生分享知識的意愿。個體行為意愿在心理學中有許多探討,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plannedbehavior,TPB)克服了期望理論、理性行動理論(Theoryofrationalaction,TRA)等的缺陷,系統全面地分析了個體意愿的產生。
TPB是在TRA之后由Ajzen[11991年創立,它彌補了TRA假設的缺陷,期望能夠對個體行為的預測及解釋更具適當性。根據TPB,影響行為的因素是行為意愿,而意愿又受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其中,行為態度是個體對執行某特定行為喜愛或不喜愛程度的評價,它受行為信念影響;行為信念是個體擁有的行為結果發生的可能性及對結果的評價。主觀規范是指個體在決定是否執行某特定行為時所感知的社會壓力,它反映外部環境對個體行為決策的影響,受社會標準規范的影響。知覺行為控制是個體感知的執行某特定行為時的難易程度,它反映個體對促進或阻礙行為執行的因素的知覺。當個體認為掌握的資源與機會越多,所預期的阻礙就會越少,則知覺行為控制就越強。
根據影響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的因素,如果個體所在的社會群體在價值觀念、主觀規范、共同信念等方面認可知識分享行為,個體感知的外部因素(組織規范、價值觀念、組織結構、組織氣氛、組織支持等)能夠支持、促進知識分享行為,行為者認為通過該行為實現目標的概率大而且結果不會對自己不利,則個體的行為態度、主觀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就越正向,從而就越有利于知識分享意愿和行為的產生。
3組織社會資本影響知識分享的路徑分析
3.1組織社會資本
由于對社會資本研究的主體和視角不同而產生了不同的概念表述。Leana等2002年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共有資源而非某個體或團體所控制,組織層面的社會資本是企業內反映社會關系特點的資源,它通過成員層次的共同目標和共享信任實現,通過有效的集體行動創造價值,是有益于組織(為組織創造價值)和員工(提高技能)的一種資產Ⅲ。該觀點同時強調社會資本的公共物品性和私人物品性。Adler等認為社會資本因關注主體內部還是外部的關系的不同而不同,員工企業內社會資本對員工來說是外部的但對企業來說是內部的,內外觀點不是相互排斥的。集體內部“膠粘”(bonding)而成的社會資本,是內部成員或群體間的組織內聯系結構,能夠增強集體凝聚力,促進對集體目標的追求。
本文借鑒Leana等1998年的定義,認為組織社會資本是反映組織內社會關系特點的資源。它通過組織成員的共同目標和共享信任實現,同時擁有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特征,既有利于組織也有利于個人。它既有“膠粘”而成的社會資本性質,能夠給予集體凝聚力,促進集體目標的追求和實現,又有強聯系的特征,利于組織內復雜信息和隱性知識的傳遞。
3.2影晌路徑及模型建立
1998年Nahapiet等從社會資本自身特性出發,將其劃分為3個維度:結構維度、關系維度和認知維度。結構維度是把社會系統和關系網絡作為一個整體,描繪個體或單位間的聯系模式,說明可以聯系誰及怎樣聯系,重點分析網絡特點如聯系的強弱、網絡的密度、中心性、互動等。關系維度則描述了人們通過長期過程發展起來的信任、認可、認同的人際關系網絡,強調影響行為的特殊關系比如尊敬、友誼、信任、共享等,說明整個網絡聯系的本質和質量。認知維度是指網絡成員間的共享語言、編碼、價值觀念等,有助于成員進行更有效的溝通和交流,能促進利于整體目標的個體或群體行為。這3個維度的劃分為社會資本在組織理論和管理學中的應用提供了一個清晰的分析和測量框架哺],是檢驗組織內社會資本的一個非常理想的模型。
組織是由眾多節點構成的網絡(內部網絡),員工、部門等節點在正式關系的基礎上形成了非正式的社會關系網絡,構成了組織社會資本。組織社會資本同樣可從結構維度、關系維度和認知維度進行分析。結構維度表示組織內節點的聯系模式、網絡密度和互動強度,關系維度表示成員問、成員與組織問的信任程度和聯結性(associability),認知維度則是組織成員的共享語言、編碼、價值觀及愿景。組織社會資本的3個維度構成并說明了組織內的社會關系環境,它們通過對行為信念、標準規范和知覺行為控制的影響進而影響知識分享意愿及行為的產生,如圖1所示。
轉貼于
4組織社會資本影響知識分享的具體過程
4.1結構維度對知識分享的影響
結構維度是由雙邊互動和多邊互動形成的網絡,互動是結構資本形成的基礎。互動為信息流動和信息獲取提供了機會和渠道。通過互動,知識發出者可以了解組織、同事和上級對知識分享行為的看法,判斷組織和上級對知識分享的贊成程度以及給予的評價和獎酬、個人分享知識后的得失情況,從而形成對該行為的好與壞的判斷。經常和親近的社會互動還可以促進互相了解和理解,分享共同的信息,形成共同的觀點,達成對知識分享的共識。互動關系不僅交換與工作有關的信息和資源(如任務建議和戰略信息),還會傳播與組織有關的集體規范、上級支持、組織支持等信息,利于形成個體與組織一致的主觀規范和價值觀念。另外,互動增加的溝通機會,可以降低知識發出者的知識發出成本和接受者的搜尋成本,提高個體感知的環境支持及控制水平,提高個體通過行為實現目標的概率。因此,結構維度從態度、規范和感知等不同方面促進分享意愿的產生。
4.2關系維度對知識分享的影響
關系維度說明了整個網絡關系的質量,其核心是信任關系和聯結性。由于知識分享的風險及成本,知識發出者會判斷知識分享行為的影響。互信關系可以減少發出者對分享伙伴機會主義行為的恐懼,增加對方的可預測性,不必擔心別人占他的好處,從而提高知識分享的信念,改變知識分享態度。Coleman曾指出,社會資本會促使人們在信任的基礎上付出自己的幫助和行為,并相信未來會得到回報。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信任,組織就不會存在。同時,互信關系利于形成對事物的共同判斷,產生共同信念和規范。共同信念和規范可以促進組織成員大膽地說明自己的想法,勇敢地從事有利于組織的行為而不必擔心環境會產生副作用。互信關系可以使下級信任和感知到組織和主管的能力、品德,感知到組織制度的公正性及對個體行為的支持,進而提高感知的行為控制強度。聯結性是個體將個人目標服從或聯結于集體目標的程度。個體不僅有接受共同目標的意愿,而且還有定義共同目標的能力。良好的聯結性使個體行為更符合組織的要求,進而得到更多組織支持,個體知覺行為控制增強。
4.3認知維度對知識分享的影響
認知維度主要是共享愿景和語言。共享愿景體現了員工共同的目標和期望,可以避免成員交流與溝通中的誤解。在共同目標和期望下,員工更愿意成為工作伙伴,不會害怕某人對利益的追求而傷害自己,使個體對行為結果產生積極判斷,并產生積極的分享態度。
一、利用社會支持對罪犯心理健康積極影響的作用
社會支持,就是通過對社會教育資源的整合,來實現教育改造的個別化、社會化和科學化;監獄是社會一個不分割的部分,監獄通過教育改造罪犯來消除影響社會和諧的不穩定因素,維護社會的安全和穩定。因此,監獄與社會形成互動關系十分重要。監獄在教育改造罪犯的過程中,即注意罪犯的思想轉變,還要注意罪犯健康心理的培養和行為的矯治。利用社會支持對罪犯進行幫教是監管改造機關普遍采用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基本教育手段之一。它的作用在于協助監獄民警做好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使之成為安心改造,遵紀守法的公民。由于社會支持對增強罪犯生活信心、鼓勵罪犯接受改造、提高罪犯改造質量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社會支持對監獄服刑罪犯的幫教已成為中國改造罪犯工作的特色之一。
二、社會支持對罪犯心理健康影響
社會支持對罪犯心理健康影響有多種方式,以下主要談談親情幫教、與社會專業團體合作進行幫教對罪犯心理健康影響。
(一)親情幫教對罪犯心理健康的影響
親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失去自由,在相對封閉的改造環境中,罪犯思鄉情節加深,親情時刻縈繞腦海,內心愧疚給家人帶來的傷害,心中牽掛的是家人的冷暖安康。因此,充分發揮親屬的特殊作用,積極做好探監親屬的工作,動員探監親屬做規勸工作,利用親情感化罪犯非常必要。家人的信任和鼓勵,寬容和關愛,對罪犯最大的精神支持,對罪犯緩解焦慮抑郁情緒,保持平和心態,安心改造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教育改造工作中,通過親情的力量,促使罪犯由抗拒改造、消極改造轉化為安心改造、踏實改造事例比比皆是。同時,對重點對象進行家訪,經常向他們介紹罪犯的改造情況,幫助解決罪犯家庭遇到的具體困難,使罪犯感到監獄的關懷,心懷感恩激發改造的熱情和潛力。在實際工作中,利用親情幫教,矯治罪犯心理問題,培養健康心理,是行之有效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利用社會專業團體優勢,推進監獄與社會的互動,實現雙贏
開展罪犯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矯治,監獄的專業隊伍相對于社會上的專業團體來說,專業水平和技術力量有較大的差距。因此,利用社會力量開展罪犯心理矯治是提高監獄心理矯治工作水平的一個發展方向和必然趨勢。
因此,監獄工作應與時俱進,改變過去封閉管理的一貫做法,推動監獄工作社會化,努力提高監獄教育改造工作的成效。利用社會力量開展罪犯心理矯治,既是監獄工作的需求,同時也是社會對監獄工作期待的一種回應。通過社會力量,可以促進監獄與社會的良性互動,即監獄利用社會上的心理專業人才來提高心理矯治水平,社會也以利用監獄作為實踐基地、一方面監獄利用社會力量為開展服刑人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詢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又為社會力量開辟了對服刑人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社會實踐的基地,建立一個雙贏的交流和發展平臺。
三、推動監獄心理教育工作創新發展
(一)在建設和諧社會的今天
矯治服刑人員心理問題是一項十分緊迫和重要的教育改造任務,監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不斷探索、改進和完善,監獄心理健康教育專業隊伍的素質需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因此,只有借助社會力量的人才資源才能使監獄心理矯治質量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斷創新發展。
(二) 在形式上有新的突破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既要立足本位,充分發揮監獄民警、心理咨詢師主體地位作用,又要發揮親情幫教、典型事例教育、利用社會專業團體優勢。
在教育方法上既有團體輔導又有個別咨詢,既有知識講座又有互動游戲,既有音樂欣賞又有放松訓練等,課堂氣氛活潑生動。
(三) 教育內容豐富多彩
在教育內容上有認識自己、自我控制、自我管理、適應環境、情緒調節、放松訓練、人際關系等。使服刑人員感到新鮮,學得有興趣。
(四)提高授課水平
授課老師的心理學專業知識豐富,咨詢師學識淵博,又有豐富的經驗,對服刑人員的心理特點摸得準、分析得細、講得透徹,使服刑人員聽得明白,理解的透。
(五)增強教育針對性
The effects of locus of control, social support on positive psychology of underg raduates. Dai Hui, Li Yi'a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LiaochengUniversity, Liaocheng 252059,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ocus of control and so cial support on positive psychology. Methods 284 college studen ts were tested by I-E, SSRS, GHQ-20. Results ①College students o f different locals of control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ocial support and theutilization of support; ②Theve wer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college students'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control and social support; ③Social support and psy chological control were significant to predict the increase of mental health (P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Iocus of control; Social support; Posi tive psychology
大學生是一個廣泛而引人關注的群體。大學生個體的心理健康不僅與其內在的本體因素有關 ,同時還受許多外在誘發因素的調節和影響。
當一個人遇到挫折和困難時,能否向外界主動地尋求幫助,建立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以及 對所建立的支持系統的利用都反映了其應對問題的歸因,心理控制源和社會支持是相互作用 共同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的。但是在以往的研究中,對心理控制源、社會支持的相互關 系的研究顯得不甚深入,本文將運用實證的方法對大學生積極心理的影響因素進行研究。在 當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發展研究已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研究大 學生的心理控制源、社會支持對其積極心理的影響,必將有助于促進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 與心理和諧的全面提升。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本研究以分層整群隨機抽樣的方式,選取聊城市某大學本科一、二、三年級學生為研究被試 ,每個年
級隨機選取文理專業各一個班,共發放調查問卷302份,收回有效問卷284份,有效 率94%。其中男生115人(40%),女生169人(60%);文科生178人(63%),理科學生106人 (37%);大一82人(29%),大二102人(36%),大三100人(35%)。
1.2 工具
1.2.1 一般健康問卷GHQ-20 由李虹、梅錦榮修訂而成,包括3個維度:自我肯定、憂郁和 焦慮,共20道題目,要求被試用“是”或“否”指出近幾周的感覺。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 數為0.743。在本研究中,我們把憂郁和焦慮的總分之和作為消極心理的得分,把自我肯定 總分減去消極心理得分之差作為被試積極心理的得分。
1.2.2 社會支持評定量表[1]由肖水源修訂,10個條目共測量3個維度:客觀支 持、主觀支持、對支持的利用度。根據大學生的特點,對量表進行了局部修改:將第三個條 目中的“鄰居”改為“舍友”;第四個條目中的“同事”改為“同學”;第五個條目中的“ 夫妻”改為“戀人”,同時刪去“兒女”一欄;第六、七條目中的“配偶”改為“戀人”, “同事”改為“同學”,“工作單位”改為“學校” ;第十條目中的“工會”刪除。該量 表具有較好的信效度。
1.2.3 心理控制源量表(I-E量表)[2]包括23個項目和6個插入題,每個項目均 為一組內控性陳述和外控性陳述,要求被試必須從中選擇一個。對外控性選擇計分,得分范 圍在0(極端內控)到23(極端外控)之間。
1.3 方法 采用SPSS13.0 統計軟件對研究所得原始數據進行錄入、整理,采用的統計分析方法主要有 :描述統計、t檢驗、Pearson相關分析、多元回歸分析、路徑分析等。
2 結 果
2.1 大學生的心理控制源、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描述統計結果 見表1。
2.2 大學生的心理控制源與社會支持的關系 表2相關分析結果表明,心理控制源(外控性)與社會支持的各因子存在顯著負相關。
2.3 大學生心理控制源、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 見表4。
表3結果顯示,不同控制傾向大學生所得到的社會支持(包括主觀和客觀) 及對支持的利用度 都有明顯的差異(P
2.3 大學生心理控制源、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的相關分析 見表4。
從表4可以看出,大學生心理控制源、社會支持與心理健康有顯著的相關。社會支持中除主 觀支持與自我肯定不存在顯著相關外,社會支持總分、主觀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與GHQ-20各 因子間都存在顯著相關。心理控制源(外控性)與GHQ-20各因子間都存在著顯著的相關,與 自我肯定、積極心理存在著顯著負相關,與憂郁、焦慮、消極心理存在顯著正相關。
2.4 心理控制感、社會支持對大學生積極心理的回歸分析 見表5。
大學生積極心理對心理
表5控制感、社會支持的多元回 歸分析
標準回歸系數 tP心理控制源總分-0.293 -5.17
以GHQ-20的積極心理為因變量,以心理控制源總分和社會支持各因子得分為自變量,采 用逐步回歸法進行的多元回歸分析結果(表5)表明,進入回歸方程的顯著變量只有心理控 制源總分和社會支持總分,其聯合解釋的積極心理變異量為15.2%。標準化多元回歸方程為 :積極心理=-0.293×心理控制源總分+0.196×社會支持總分(F=25.23,P< 0.001)
2.5 心理控制源、社會支持影響大學生積極心理的路徑分析 根據前面的理論分析和多元回歸分析的結果,我們建立了心理控制源、社會支持影響大學生 積極心理的路徑圖(見附圖)。
由附圖可以看出,心理控制源和社會支持對大學生的積極心理都有直接影響作用。心理控制 源對大學生積極心理的影響,既有直接作用,又通過影響社會支持水平而間接影響大學生的 積極心理。
3 討 論
3.1 大學生的心理控制源和社會支持關系密切 本研究發現,內控型大學生在社會支持總分、客觀支持、主觀支持以及支持的利用度上得分 高于外控型大學生,即內控性越高,獲得的社會支持越明顯,外控性越高獲得社會支持越少 。這是因為,與外控型學生相比,內控型學生較不相信機遇和運氣, 不怨天尤人, 表現出良 好的處事心態,容易獲得同輩和長輩的好感、贊許。
3.2 心理控制源對大學生的積極心理存在重要影響 本研究結果表明,大學生的心理控制感與自我肯定、積極心理存在顯著負相關,與憂郁、焦 慮等消極心理因素呈顯著正相關。也就是說,外控性歸因的大學生因對自身的控制感低,自 我肯定等積極心理成分較少,進而影響到個體的總體心理健康水平;而內控性歸因的大學生 ,在生活、學習中遭遇挫折時,習慣從自身尋找原因,并能調整自己的認知方式以適應情境 的需要,其自我肯定等積極心理成分較多,總體心理健康水平相對要好。回歸分析和路徑分 析的結果表明,心理控制源對大學生積極心理的影響,既有直接作用,又有通過社會支持產 生的間接作用。
3.3 研究發現,社會支持作為一個重要的中介變量,能對人們心理健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 影響 社會支持的多少是產生心理沖突和心理危機的重要來源,因為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相互 作用和相互影響的紐帶,他們必然要從社會或他人獲得支持和幫助來解決自己面臨的矛盾或 困境,如果獲得的幫助或支持越多,他們的矛盾或困境就越容易應付,心理就會朝著良性的 、健康的方向發展,獲得社會支持的程度越高,積極心理水平越高,獲得的社會支持的程度 越低,積極心理水平越低[3]。
當代大學生由于社會閱歷較淺,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欠缺,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困難 或挫折時,容易出現心理波動和心理危機,需要獲得來自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地的支 持或幫助才能解決這些危機,從而達到身心健康。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 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并積極鼓勵學生充分利用社會支持網絡,并力所能及地為別 人提供社會支持;另一方面引導學生采取正確的歸因方式評價生活中出現的各類消極生活事 件,以積極的態度和方式尋求社會支持來解決問題,從而降低心理問題的發生率,促進自身 健全人格的養成與心理和諧的全面提升。
4 參考文獻
[1,2]汪向東,王希林,馬弘.《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130-131,330-332
[3]曾九江,葉金輝.心理控制源、社會支持對特困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江西 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4,4,16-18
[4]張雯,齊光輝,鄭日昌.師范大學生社會支持及相關因素的研究.中國心理衛 生雜志,2001,15(2),81-82,87
[5]楊莉.心理控制源與師范生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重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 學版),2001,18 (1),58-61
[6]劉春梅,劉剛.大學生社會支持系統發展特點的研究.教育探索,2007,5,9 -10
每一個民族和國家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都會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倫理思想與文化傳統。五千年來,中華民族以其獨特的辯證思維和哲理智慧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倫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導“和諧”便是中國古代倫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毋庸置疑,對于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并且一直占據主導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來說,無論是從它所闡述的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抑或是從它所追求的個人內在修養,還是從它所倡導的人際交往倫理上來看,都無不滲透著“和諧”思想。因而,“和諧”的人文情懷和倫理追求成為儒家倫理思想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古代,這一倫理思想對于培育和塑造中華民族精神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今天,儒家倫理思想的這種追求和實現“和諧”的倫理意蘊對于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同樣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借鑒價值。
儒家倫理所蘊含的和諧思想可以從4個方面來審視,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自身的和諧。
一、人與人的和諧
人與人的和諧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和諧。實現人與人之間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諧無疑是儒家倫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倫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處于社會聯系中的人,從人與人的不同中求同,從對立中求統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來已久,它把“和”視為處理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準則。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也是儒家倫理思想的基本價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儒家文化重視建立融通的人際交往及和諧的人際關系,提倡成己及人、寬和處世等貴和尚中的和諧友愛精神。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把“仁”作為自己哲學的核心范疇,“‘仁’學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倫理學說的根本。在《論語》中,談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現105個”。“仁”的本意就是指人與人之的相互關系,因而儒家的“仁學”就是一種處理人際關系的學說。儒家把“仁”解釋為“愛人”,孟子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闡明了對他人的關愛與尊重的意義,其目的是為了實現人際和諧。對于以“仁”為核心處理人際關系,孔子提出了兩條基本原則,一條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說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強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別人;另一條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進一步要求,即是說要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要求發揮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樂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從“忠恕之道”出發,儒家倫理思想又進一步提出了需要協調的5種人際關系,即父子關系、君臣關系、夫婦關系、長幼關系等,即所謂“五倫”,強調要以仁、義、禮、智、信、寬、勇、忠、恕、孝等倫理規范來實現人際關系和諧。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為途徑來調整人與人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從而實現人際和諧的。
人與人之間的和睦相處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交往會愈加頻繁,人際關系也更加重要,要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就必須借助于良好的人際關系。然而,在現代社會,伴隨著人們個性化意識的覺醒和對物質利益的過度追求趨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顯現出冷漠和淡化的境況。人際關系的冷漠、甚至某種程度的緊張,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個人的全面發展,破壞了自身存在的人際交往生態,破壞了社會的和諧。而儒家強調“和”、“與人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己及人的思想,倡導仁愛、諒解和寬容,這對于處理好各種利益關系,形成良性互動的和諧人際關系、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氛圍非常有益。因此,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寶貴財富,這些思想并不因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遷而失去生命力和合理性,其內涵與今天構建和諧社會所追求的新型人際關系有著一致之處。
二、人與社會的和諧
社會是由人組成的,人是社會活動的實踐者,因而在“人和”基礎上形成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標志。儒家倫理思想認為人是一種“群”的存在,個人總是生活在群體之中,個人的命運與群體息息相關,只有群體才能夠保證人類的生存與發展,也只有把個體融入群體之中,才能實現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以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正是基于此,許多學者曾指出,儒家倫理思想實質上是一種社會本位的整體或群體主義思想。
從一定意義上看,公平正義構成個體與社會間關系的核心價值。如何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則是保持人與社會和諧的關鍵。儒家關于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思想,主旨就是在“民為邦本”的基礎上形成“公平正義”的社會結構與體制,其主要思想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儒家倫理思想認為社會和諧的前提是實現政治和諧,即統治者要創造一個公平正義的政治環境。儒家認為社會的穩定運行,在于統治者實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實施“仁政”。“仁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德政”,即“修德為政”和“以德治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孔子有言:“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漢代賈誼則認為:“故君能為善,則吏必能為善矣。吏能為善,則民必能為善矣。故民之不善也,失之者吏也;故民之善者,吏之功也。故吏之不善也,失之者君也;故吏之善者,君之功也。”二是以民為本,即“民為邦本”的重民尊民親民愛民思想。如荀子認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孟子進一步指出:“民為貴,社租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為天子…...“。仁政”的這兩方面思想是聯系在一起的。
其次,儒家倫理思想將社會利益和諧作為實現社會公平正義的主要內容,核心在于“均貧富”。孟子認為“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意思就是必須讓百姓擁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會變得穩定和諧。在財富分配方面,儒家強調“均”。孔子說:“有國有家者,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儒家反對“富者地連吁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兩極分化現象,認為這是社會動蕩的根源;社會公平正義的主要表現是社會“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即生產活動要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社會生活要老有所終、皆有所養。這是一幅人無后顧之憂、安居樂業的和諧社會生活圖景。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實現人與社會和諧的社會倫理思想,把構建和睦和諧的人與社會關系、公平正義的社會政治環境,作為衡量社會發展的重要方面,作為社會協調的價值尺度。這些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無疑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當然,在借鑒的同時,仍然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儒家倫理思想的歷史局限性,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帶有封建性的因素,比如強調統治者對人民大眾施行“仁政”,這仍然是站在維護封建統治的立場上的。現代民主社會在吸收儒家這方面的思想時,應當進行現代轉換,使其融入符合時展要求的現代價值觀。比如公民權利義務觀、政府的服務意識。因為在現代社會,政府、官員與公民不是臣與民、官與民的關系,而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政府要為公民利益服務,而公民也應該為社會盡責。
三、人與自然的和諧
儒家認為人生活在天、地之間,因而天、地、人之間就存在著相生相克的關系,并由此提出了以“天人合一”為核心思想的和諧生態倫理思想。
首先,儒家關于天、地、人之間辯證關系的觀點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與自然之間關系的樸素認識。例如,儒家關于“天地生萬物”及“仁民愛物”、“物我相親”的觀點就反映了人與自然之間的辯證關系。儒家在強調自然對人類影響的同時,提出了人也可以利用自然、影響自然。孟子就認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署不入口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只要充分地利用自然條件,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才能得以生存和發展。可見,人與自然的和諧是社會和諧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通往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
其次,在儒家的倫理思想中,“天人合一”是其重要的一個命題。儒家早期的思想家雖沒有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概念,但不能說他們沒有這種思想。張岱年先生就認為:“孟子沒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觀念,但他的‘性夭同一’的觀點是宋明理學中‘天人合一’思想的主要淵源。”董仲舒認為:“以類合之,天人一也”、“天人之際,合而為一”.并提出“天人感應”的理論。張載則明確提出:“儒者則因明致誠,因誠致明,故天人合一。”朱熹也認為:“天即人,人即天。人之始生得于天地,即生此人,則又在天矣。”王陽明說:“蓋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雖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內涵和旨意上遠遠超過人與自然的關系范疇而指向人與世界關系的精神層面,但它本身所蘊涵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追求卻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說,“天人合一”、與自然和諧的精神構成了儒家生態倫理思想的哲學基礎。
在人類認識的發展史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經歷了絕對人類中心論、相對人類中心論等人類中心主義思想到動物解放一權利論、生物中心論、生態中心論等非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的不斷轉換。雖然這其中也出現了對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統一關系的論證和認識,但卻都不可避免地帶有人類中心主義或非人類中心主義的某種傾向,總是逃脫不了人與自然、人與世界關系的對立認識。在近代化和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受其影響,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思想都影響著人們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
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內涵。儒家人文精神中“天時、地利、人和”、“天人合一”以及民胞物與、盡物之性的生態倫理觀念里所閃現出的哲理與智慧為我們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提供了廓清思維的燭照之光。它不僅有助于消解西方人類中心主義和非人類中心主義中的二元對立思想,而且還為我們實現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和諧統一提供了一種思維方式、一種實踐方法。儒家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的倫理思想給予我們的啟示是: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最基本的關系。一方面,人是具有主體精神的,可以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去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另一方面,在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同時,不能違背自然固有的發展規律,應該注意保護和尊重自然,最終就可以做到“天人合德”、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了。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必須摒棄那種將人與自然絕然對立起來的思維模式,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辯證思維,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途徑。
四、人自身的和諧
關鍵詞:儒家倫理思想;和諧;價值
每一個民族和國家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都會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倫理思想與文化傳統。五千年來,中華民族以其獨特的辯證思維和哲理智慧創造了博大精深的倫理思想文化。其中,追求和倡導“和諧”便是中國古代倫理思想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毋庸置疑,對于以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并且一直占據主導和支配地位的儒家思想來說,無論是從它所闡述的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抑或是從它所追求的個人內在修養,還是從它所倡導的人際交往倫理上來看,都無不滲透著“和諧”思想。因而,“和諧”的人文情懷和倫理追求成為儒家倫理思想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古代,這一倫理思想對于培育和塑造中華民族精神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今天,儒家倫理思想的這種追求和實現“和諧”的倫理意蘊對于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同樣有著重要的啟示和借鑒價值。
儒家倫理所蘊含的和諧思想可以從4個方面來審視,即人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以及人自身的和諧。
一、人與人的和諧
人與人的和諧即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和諧。實現人與人之間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和諧無疑是儒家倫理思想最重要的方面。儒家倫理思想的智慧首先在于它把人看作是處于社會聯系中的人,從人與人的不同中求同,從對立中求統一。
儒家“人和”思想由來已久,它把“和”視為處理人際關系的一個重要準則。追求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也是儒家倫理思想的基本價值取向和基本精神。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儒家文化重視建立融通的人際交往及和諧的人際關系,提倡成己及人、寬和處世等貴和尚中的和諧友愛精神。儒家的創始人孔子把“仁”作為自己哲學的核心范疇,“‘仁’學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的倫理學說的根本。在《論語》中,談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現105個”。“仁”的本意就是指人與人之的相互關系,因而儒家的“仁學”就是一種處理人際關系的學說。儒家把“仁”解釋為“愛人”,孟子說:“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闡明了對他人的關愛與尊重的意義,其目的是為了實現人際和諧。對于以“仁”為核心處理人際關系,孔子提出了兩條基本原則,一條是“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最基本的要求,即是說不能把自己的要求強加于人,更不能把不希望加之于自己的要求加之于別人;另一條是“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進一步要求,即是說要實現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要求發揮人的善性,要“善群”、“利群”、“樂群”,也就是要成己及人。從“忠恕之道”出發,儒家倫理思想又進一步提出了需要協調的5種人際關系,即父子關系、君臣關系、夫婦關系、長幼關系等,即所謂“五倫”,強調要以仁、義、禮、智、信、寬、勇、忠、恕、孝等倫理規范來實現人際關系和諧。儒家正是以“忠恕”之道為途徑來調整人與人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從而實現人際和諧的。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網絡在經濟、社會生活中變得日益重要,它已成為個人、組織,乃至一個國家在競爭日益
激烈的國際環境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已經并將繼續對人類社會產生廣泛而重要的影響。網絡時代的公共組織治理模式是順應形勢發展的產物,以政府為主導的公共組織實現信息化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但是,應用先進通訊技術和電子系統的現代化治理模式也存在著一些問題,而公共組織又將怎樣應對這些挑戰呢?本文對此做了初步探討。
1 信息社會中公共組織的特性
從運行的意義上講,公共組織就是收集、處理、傳遞、儲存信息的場所。官僚制的行政管理意味著通過知識進行統治,它的合理性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1]。因此,從信息的觀點看,尤其是在信息社會的條件下,公共組織的實質就是構建信息流,收集、處理、傳遞和儲存信息。
公共組織運行的主要功能是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作出科學、合理的決策。而獲得高質量決策的前提是決策權與信息的合理結合,這在現代組織別重要。西蒙等人認為,決策貫徹管理的全過程,是管理的核心和基礎。而在“后工業社會”的當今世界,主要問題不是如何有效地組織生產,而是如何進行決策,也就是如何進行信息處理。這就涉及到信息與決策權的結合,也就是信息和權力的轉移。而最優的組織結構能夠在既定的環境與信息成本條件下有效地配置決策權,從而形成一定的信息流結構[2]。
2 公共組織治理模式對社會產生的主要影響
2.1 信息不對稱
信息的不對稱傳播是網絡時代公共組織遇到的重大挑戰。在如今的信息時代,信息本身的價值可以作為生產勞動力或者間接增值的生產力,電子網絡時代的信息擁有高度的價值,信息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信息接受者的自身利益,若公共組織收集到的社會信息不準確,那么,由依據這些信息整理分析出來的公共決策也不能很好的適應社會環境的發展。信息傳播的不對稱可能導致兩方面的損傷,一是對公共組織自身利益,二是對社會公眾的整體利益。
2.1.1 對公共組織自身的影響
對公共組織自身的影響主要在于有可能提高信息搜集的成本。公共組織對社會事務的相關信息都是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搜集而來的,若公共組織搜集來的信息不能正確的反映社會事物的實際情況,那么,公共組織以這樣的錯誤信息做出的決策也不可能符合社會公眾的利益,因此,公共組織就在錯誤信息上浪費了資源,同時,組織的日常信息成本也會隨之提高,嚴重影響組織的自身利益。這是社會對公共組織信息傳播的不對稱,若組織內部上下級之間信息傳播也出現不對稱,那么將直接影響到組織最終的決策問題。這不但會影響組織內部的相互和諧,還可能造成少數個人利益為主的風氣在公共組織中滋生。
2.1.2 對社會公共利益的影響
信息的不對稱傳播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公共政策不能合理的處理好社會事務。這會直接影響社會公眾的利益。公共組織作為處理社會日常事務的組織,它的主要職責就是治理社會公務,維護公共利益。在信息化時代,社會事務的相關信息的誤導可能直接導致公共組織的領導做出不符合實際的公共決策,這將嚴重損害公民的利益,甚至引發社會公民對公共組織的不滿情緒。
由此,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是要通過建立合法的信息傳播制度來約束那些錯誤和違法的信息傳播,確保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正確性和安全性。這一信息傳播制度必須要通過法定部門授權,由專門的執法部門予以頒布和實施,從而保證信息在傳播的渠道中盡可能少地出現錯誤,使公共組織處理社會事務的相關信息能夠真實的反映事務本身存在的問題,最終決定合理的公共政策。
2.2 對民主體制和政府權威產生了巨大影響
2.2.1 對民主體制的影響
互聯網的普及使信息的傳播深入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個人在運用現代化的通訊技術的同時可以很方便地掌握大量有關社會發展的信息。在互聯網高度發展的社會環境里,市民可以通過網絡來參與很多公共活動,甚至通過網絡來參與政治選舉。與傳統的代表性民主體制相比較,現在的網絡式參與民主體制顯得更具有個人風格。個人的意見可以在網絡上普遍的傳播,過多的個性化建議可能導致個人參與政治的多樣性,多種分歧的參與政治可能影響民主政治的代表性意見,對現在的民主政治體制造成一定的沖擊。
避免對民主體制產生沖擊的解決途徑是政府通過建立網絡政治參與規范來適當限制網絡政治參與對民主體制產生的不利影響。由于網絡參與使社會公民和政府等公共組織可以進行更多的交流,所以對社會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于它的負面影響則可以適當采取限制措施。
2.2.2 對政府權威的影響
現在的網絡技術更加重視對電子技術的應用,政府作為公共組織的主導,主要擔負治理社會的主要責任,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確實使政府等公共組織處理社會事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公共組織對網絡技術的依賴也成為制約公共組織自身治理社會的能力。政府在公共組織中擁有權威的地位,是主要領導者,但由于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政府要更多的了解社會事務,深入社會的每個角落就需要有高新的技術作為基礎,否則,政府干預社會事務的能力將會受到限制,政府主導公共事務的權威將受限于網絡技術。
要解決影響政府權威的問題就需要通過政府對網絡技術的法律規定來實現。任何社會發展環境都是需要制度的約束的,政府權威之所以受到高端技術的限制就是因為在這一領域暫時沒有明確的法律規范網絡技術的應用方式,高端的電子網絡技術應該是應用于維護政府治理社會事務的權威而不是阻礙政府的治理權限。再者,政府也應該更多地與電子領域的技術精英進行溝通,對高新技術人才應當給予鼓勵和維護,這些技術精英代表社會各階級團體的利益,政府要與社會各階級進行溝通協調才能更好的治理社會。
2.3 對國家、民族文化和公民個人權利有重大影響
2.3.1對國家的影響
由于網絡時代的信息涉及到社會的諸多領域,所以信息的自由傳播已經影響到國家安全的問題,如何維護一個國家的信息進而維護國家安全已經成為網絡時代公共組織治理的重要問題。由于國家無法限制網絡信息的全球化傳播,因此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使國家更多地參與國際事務,順應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潮流,積極與其他國際組織開展合作,提高國家自身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只有在國際事務中擁有較高的地位,才能保證信息的主導權盡量地掌握在自己國家手中。
2.3.2 對民族文化的影響
在如今網絡信息普遍傳播的情況下,各國的政府等公共組織是不可能阻止國外的信息流入本國的,公民在網絡上瀏覽信息的同時會接觸到很多的國外信息,這樣,本國的傳統民族文化可能受到國外文化信息的大量沖擊。針對這樣的現狀,政府應該采取兩方面的措施來維護本國的民族文化:一是在網絡上大力宣傳本國的傳統文化信息,充分展現本國的文化遺產和優秀的文化底蘊。二是對包含國外文化的網絡信息進行本地語言的規范化傳播,用本地的語言文化來詮釋國外的文化信息,最終實現發揚本地文化的目的。
2.3.3 對公民個人權利的影響
網絡時代的信息普及正導致公民的私人領域缺少安全感。公民自身的特征、習慣、家庭成員資料,工作單位以及工作狀況甚至是私人的機密信息在網絡上都沒有安全感,政府對公民個人的信息保存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在保護公民個人權利方面,政府應加強私人數據的保密措施,維護公民的社會經濟地位。
2.4 社會公眾對信息掌握的差距大
公共組織治理過程中很重要的環節就是政府和社會公眾的互動交流,社會公眾與政府交流的程度直接決定公民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的多少,公民要與政府進行社會事務的交流和討論,必須要掌握相關的社會信息,對社會信息掌握的多少直接關系到他們參與公共事務的程度高低。除此之外,掌握信息量的多少還可能與貧富差距和社會結構性失業情況有關。可以說,在公共組織的信息化治理模式下,公民對社會信息掌握程度的多少直接關系到自身在社會中的權利和地位。政府需要面對的問題是信息發展的不平衡帶來的信息兩極分化,在信息作為生產力的社會發展環境中,信息的兩極分化將可能導致社會公眾的生活水平差距拉大。
面對社會公眾的信息化差距,解決途徑有:一是政府應該平衡各地的網絡設施建設,對網絡信息傳播比較薄弱的地區加強網絡的基礎建設,提高該地區的信息傳播能力。二是平衡城鄉之間的網絡水平差距,使鄉村的網絡技術水平接近城市的平均發展水平。三是加大對社會公民的網絡知識培訓力度,使公民更多地了解一些網絡時代信息傳播的基礎知識。四是規范調整各地區獲取信息資源的方式,逐漸減少信息分布的兩極分化,從而平衡社會公眾的信息化程度。
3 結語
網絡經濟是網絡時代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在信息化治理模式下,網絡經濟更多的是富有生產力的信息,信息的直接生產力是網絡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目前,我國的網絡經濟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信息的規范制度不完善是主要原因,就拿電子商務作為網絡經濟的代表來說,在我國政府的信息化治理模式下,電子商務的發展只是初步形成了相關的法規來保證買賣交易的合法性,由于我國有關信息化的法規暫時還不夠完善,電子商務本身就失去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在我國當前政府等公共組織的網絡化治理模式下,網絡經濟的發展缺乏的是一個穩定的發展平臺。只有信息產業的相關法規逐步完善之后,網絡經濟的發展才能有一個新的飛躍。
針對網絡經濟的目前狀況,政府應該采取的措施是:一是加大對信息產業的投資力度,信息產業是網絡經濟的主要支柱,信息的直接或間接生產力都是網絡經濟前進的動力。因此,加大對信息產業的投入對促進網絡經濟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二是建立符合國家發展狀況的信息政策。信息政策的建立必須跟隨著國家發展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目標的不斷發展而變動調整,為了是適應當前國家的整體發展策略。建立信息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協調網絡上的有關信息的社會行為。在信息網絡時代,網絡已經成為一個社會行為的數據環境,在這一環境中的社會行為通過信息的傳遞同樣可以影響社會的整體發展。制定符合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信息政策,是政府規范網絡信息行為的重要標志,它能保證信息網絡的和諧安全發展,進而促進社會的進步。
【摘要】社會管理失范是常見的社會問題,對檔案價值管理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本文通過對社會管理失范進行論述,并分析了社會管理失范對檔案價值管理產生的影響,從而提出了提升檔案價值的方法,具體闡述如下。
關鍵詞 社會管理;檔案價值;影響
社會失范主要指不規范的社會行為,而人們對行為規范標準有著不同的理解,社會失范管理狀況對檔案價值影響頗深。檔案是企業運行軌跡的真實反映,也是了解信息資源的有效途徑。因此,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檔案的價值,必須加強對社會失范行為的管理工作。
1 社會管理失范概述
從字面意義上講,社會失范就是沒有或缺少社會規范。從社會學方面講,就是由于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不平衡引起的社會現象,即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發展速度較快,而精神文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總之,社會失范是對人們價值觀的反映,社會失范是任何社會時期都會存在的一種現象。當社會分工發展水平和道德發展程度不相匹配,某些方面受到不到有效控制,從而產生了失范現象。在被動遵守行為向主動擁護轉化的過程中,人們處于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中,他們賴于生存的準則與規范失去了意義,人們的生活環境和價值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同時現行文化和道德中沒有明確規定達成目標所應采取的方法和形式。當人們不能用符合規定的手段去實現這些目標時,就會通過虛構、機械服從、形式主義、逃避以及反抗等方式來達到目的,社會失范因此產生。
2 社會管理失范對檔案價值管理產生的影響
2.1 檔案記錄形式呆板,缺少創新性
管理形式雷同性強是社會失范的突出癥結之一,也稱作“形式主義”。社會管理失范促生了呆板的檔案管理形式,嚴重降低了檔案的內在價值。現階段,信息互動頻率逐漸增加,單位之間的信息互補性進一步加強,因此,檔案管理方案和管理模式范本就會流行于各個單位之間。會議和文件是管理的主要方式,無論是領導的言論,還是文件的內容都要求具有真實樸質的特點,嚴禁出現“套話”和“管腔”等形式主義的語言模式,然而受社會中形式主義的影響,領導演講和文件中大多出現了缺乏實用性、創造性的觀點,從而導致檔案中出現重復記錄的現象。比如在不同級別的文件中屢次出現“科學發展”、“人本主義精神”和“和諧團隊”等方面的內容,極大地降低了檔案的保存價值。檔案管理方式也是提升檔案價值的關鍵因素之一,然而單位檔案管理模式多是沿用社會上通用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對增強單位競爭力無益,不利于企業的個性化發展。
2.2 檔案信息失真,可靠性降低
真實性體現了檔案的基本價值,但由于受各種社會失范形式的影響,檔案管理中出現明顯的信息失真和浮夸現象。比如,在現代社會中,某些單位為了逃避稅收,篡改經濟數據;有些行政領導為了減少自身責任,少報或者隱報管轄內的安全責任事故或者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從而致使檔案記錄缺乏真實性,不利于國家及時做出指導政策。為了局部利益而背離客觀事實的做法較為常見,是形成管理失范現象的根源之一,客觀的社會實踐記錄才是確保檔案生命力的源泉。檔案失真包括兩個方面,即記錄內容失真和管理過程失真,后者是前者的保障。內容失真主要是指檔案記錄沒有真實反映社會實踐過程和實踐情況,以造假和虛構出的文字或者數字記錄活動情形,無實質性的檔案價值。管理過程失真,是為達到某種不正當的目的,而將真實的記錄進行銷毀或者更改,弱化檔案的原有屬性,不能真實地反映不規范的實踐過程。
2.3 檔案內容缺失,完整性差
在現實的社會活動中,管理理性程度較弱,嚴重影響了檔案管理內容的完整性。社會失范易導致人們做出一系列的不規范行為,比如,在會議上,某些單位領導為了推脫自身責任,而使用模棱兩可的語言作為處理意見,或者談話時避重就輕,甚至要求相關記錄人員對自己的發言不予記錄。在這種情況下,檔案內容缺失較大,一些重大事項的處理決策和方案沒有得到及時、完整的記錄,或者方式較為含糊,不能為日后提供的參考依據。在社會管理缺失的環境下,各級領導對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普遍降低,因此,不利于日后成績的發展。
受管理缺失的影響,由于各種背景因素的影響,檔案記錄長期處于一種片面的記錄狀態,若不加以制止,不但降低了檔案價值,而且容易造成檔案管理短板,人們對檔案完整性的追求也會逐漸消退,對社會的長遠發展及其不利。
3 提升檔案價值的方法
3.1 優化管理內容,改變虛假的記錄習慣
在不同的社會中,檔案始終發揮著重要作用,傳統的檔案是密閉的、獨有的,檔案中的技術和經驗可以成為企業對外競爭的優勢,也容易導致企業陷入孤獨的境況。在現代社會中,隨著信息公開程度逐漸加深,檔案內容日益透明化,單位之間的信息互動越來越多,并在相互借鑒中取得共同進步。如何使公共的檔案管理經驗成為單位特有的競爭性力,必須結合單位實際情況,對檔案管理辦法進行革新。比如,對于單位內外部的技術文件、重大過失的處理方法進行收錄,并進行長期保存,然而,檔案的保存期限并不是越長越好,對于價值較為一般的檔案通過鑒定文獻類型,設定保存期限,同時按照國家相關檔案保存管理條例,定期評定檔案的價值,及時更新和消除“過期”文件。
3.2 建立檔案管理體制,靈活創建管理機構
開展檔案工作,必須要有相應的組織機構保障,專門的檔案管理部門也是提高檔案價值的重要途徑。一般情況下,檔案管理組織形式分為以下兩種,即集中式和分散式,檔案管理形式必須與企業的發展情況相對應。目前,管理體制均有了很大的轉變,從單位的發展趨勢來看,一方面,單位內部各部門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朝著團隊化組織方向發展,企業檔案的管理權逐漸公開化,單位領導需要進行統一設定設置專業的管轄部門,強調檔案管理的獨立性。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單位采取單位總部檔案管理和項目管理檔案管理相結合的方式,即單位內部設立自上而下的檔案管理機構體系,任命總部的管理人員為檔案部門主管,各項目的檔案管理員為部門成員,進行綜合管理。
3.3 創新檔案管理方法,吸收時代元素
檔案管理方法關系到信息的有效收集量和保存價值的大小,單位應不斷更新檔案管理觀念,及時吸納優秀的管理方法。傳統的檔案管理方法已經成形若干個范式,并在相應的時期促進了單位的發展。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前進,信息化逐漸成為當今的發展趨勢,又創造出更多的檔案實體形式,為了更好地開展實體檔案和電子檔案工作,人們進行了多次嘗試,但管理效果仍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要向同時做好不同類型的檔案管理工作,管理人員應根據不同的檔案種類,確定相應的檔案管理方法。比如,對于數量較大的、使用頻率高的檔案,使用膠片或者磁盤的形式進行存儲,對于數據原始檔案,通過建立數據庫進行存儲,對于機密性較強的檔案則可利用以上兩種方法進行儲存。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文中主要通過“檔案記錄形式呆板,缺少創新性”、“檔案信息失真,可靠性降低”、“檔案內容缺失,完整性差”三個方面論述了社會管理失范對檔案價值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方法,以提高檔案管理工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艾旭.論中國社會轉型時期的社會失范[D].湘潭大學,2011.
[2]李潔怡.淺析管理檔案價值中社會管理失范的影響與對策探討[J].文史月刊,2012,(S3):76-77C.
公司的社會責任是指公司不能僅僅以最大限度的為股東們盈利作為自己的惟一存在目的,而應當最大限度的增進除股東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人社會利益。這種社會利益包括雇員利益、消費者利益、債權人利益、中小競爭者利益、當地社區利益、環境利益、社會弱者利益及整個社會公共利益等內容。公司社會責任的產生主要是源自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公司財產的社會性。工業經濟時代,公司財產的來源、使用、支配等方面與農業經濟時代相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社會性、多態性、層次性使公司成為國民財富的具體管理者,公司應對整個社會承擔直接和間接責任。二是公司關系的社會性。隨著公司特別是股份有限公司的發展,公司對社會經濟、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等社會生活的影響日益強大,公司內外法律關系也日益復雜,原來純粹的私權關系在一定程度上變成公權關系。三是公司影響的社會性。現代公司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影響已遠遠超出公司股東,金融、稅收、勞動、社會保障等部門以及企業、社區、消費者等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份公布之社會責任標準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簡稱SA8000)是全球首個有關道德規范的國際標準。SA8000標準適用于世界各地,任何行業,不同規模的公司。其依據與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及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一樣,皆為一套可被第三方認證機構審核之國際標準。公司治理結構是現代公司法上的重要課題,其宗旨是重構現代公眾公司的權力分配與行使關系,尤其是調整關于消極股東與作為公司控制者的董事會之間的權力分配與行使關系。因此,公司權力尤其是控制權制度安排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所在。而“公司治理結構”一詞則舶來于英文“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公司治理結構有時也譯作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機制。國內外學者由于分析和強調問題的角度不同,加之公司治理結構這一概念包含著豐富的內涵,對公司治理結構的不同定義之間差異較大。
在現代社會,公司的社會責任理論不斷發展,公司的社會責任理論對公司治理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公司社會責任的性質發展到現在已經從倫理責任向法律責任過渡。目前許多國家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則或者規則大多體現了公司社會責任的理念。過去美國的公司治理長期以“股東利益”為中心,而到20世紀80年代,美國已有許多州陸續以公司社會責任理論為基礎對原有的公司法進行了修改。目前美國法學界和經濟界所倡導的公司改革方案就是改善公司董事會的結構,增加獨立董事的名額,同時在董事會之下的各委員會也應有超過半數的成員屬于不兼任經理職位的外部董事。在歐洲特別是德國,作為公司民主精神表征的共同決定制更直接體現了公司社會責任理論。在我國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2002年1月7日)第6章第86條明確規定:“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續發展、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的同時,應關注所在社區的福利、環境保護、公益事業等問題,重視公司的社會責任。”公司的社會責任理論在公司治理及公司治理立法上的反應就是公司的多邊治理及對利益相關者利益的保護。從世界各國的公司治理立法來看,可以說,多邊治理目前已成為各國公司治理結構改革的現實選擇。在這方面走得較快的是日本和德國。德國在1976年的《共同決定法》明確規定監事會中必須有一定比例的工人代表,以此實現多邊治理。日本的公司法的現實形態是經營者主導型治理結構,目標是平衡股東與雇員的利益,并鼓勵雇員參與公司決策。堅持“股權至上”的英美法系國家近十幾年也開始反省,許多公司開始推行利潤分享計劃、職工持股制度及職工參與制等,逐步從單邊治理向多邊治理靠攏,并且這些國家的公司法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變革。例如英國1985年《公司法》規定:“董事們考慮的問題應包括公司全體職工的權益以及其他成員的權益”。美國29個州的公司法在上世紀80年代也相繼變革,開始反映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在我國,國有企業的公司化改造中,就公司治理結構而言,還存在著許多不令人如意的地方,除了所有者缺位,內部人控制,激勵與約束機制缺乏外,國有商業銀行作為最大的債權人其利益難以得到保證。因為商業銀行既無權持有公司股份,也無權參與公司經營,在公司治理方面幾乎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利害關系者作用。中國國有企業改革過程中,債權的約束功能是微弱的。從利害關系者的另一方面,即公司員工的角度來看,職工參與公司治理,既是人的“經濟價值”提高和民主理念向公司內部延伸的結果,也是緩和勞資沖突提高公司組織效率的需要。但是長期以來我國的公司治理過程中在理解職工的利益時,簡單地認為職工利益就是福利。規定了對工資調整方案、獎金分配方案、勞動保護措施、獎懲辦法以及其他重要的規章制度職代會的權利,可以審議決定職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職工住宅分配方案和其他有關職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項。其實公司的興衰與職工的基本生活來源具有密切關系,職工應該以參與到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作為利益相關者的根本利益。將職工列入法人治理結構中,完全符合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原則。而且將這一原則具體地落到實處,賦予職工參與法人治理結構的權利,沒有剝奪股東的收益權和其他權益;沒有剝奪董事、監事、經理的權利;沒有增加員工對公司的額外要求,不減少公司收入。如果說發生沖突,或是講約束的話,那就是與那些違法的、違反公司章程的、違反各利益主體的合法權益的行為發生沖突并加以制約。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讓員工參加到法人治理結構中來,從政治上是沒有阻力的。同時為充分發揮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更應當創造條件讓職工參與公司治理。
隨著新《公司法》的出臺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的,對實踐中出現的一些公司治理問題以法的形式進行了總結、提升。例如新《公司法》總則第5條規定“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而刪去了舊《公司法》關于公司“以提高經濟效益、勞動生產率和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為目的”的規定,強化了公司的社會責任,其他象在新《公司法》第1條、第17條、第18條、第19條、第20條等都體現出新《公司法》對債權人地位的重視、職工參與等公司多邊治理的理念。這些都體現出我國新《公司法》以及《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等法律規范在公司的設立、治理等各個環節對公司社會責任理念弘揚,反映了我國公司立法理念的進步。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2-0221-02
引言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展開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最新一代的“傍傍族”已悄然誕生了。56.9%的受訪者確認身邊普遍存在“傍傍族”(傍款、傍權、傍關系)。為什么會“傍”?因為我們的社會文化,已經逐步呈現出“關系多了好走路”的傾向。而這樣的“文化暗示”為什么會出現并被認可?這是未來中國社會重點探討的問題之一。
一、“傍傍族”的內涵
清華大學哲學系副主任肖鷹教授:世界上有許多福利制度非常完善的國家,國民只要傍著國家就能夠生活得很安逸。但是,為什么這些國家仍舊能夠保持巨大的競爭力與創新能力?那是因為人們有一種獨立自主的個體精神的支持。然而,我們當前雖然個人主義泛濫,但許多人卻并沒有樹立起真正獨立的精神。所以“傍傍族”日漸增多,其結果只會讓我們整個社會越來越失去創新和獨立發展的能力[1]。
“傍傍族”是指人們渴望借助捷徑實現個人目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中國人的行為邏輯方面進行分析,“傍”是中國政治、社會和經濟生活中傳統的“關系主義”運作方式在當代的延續 [2]。
二、“傍傍族”出現的緣由
在當今新詞層出不窮的環境下,“傍傍族”能夠迅速成為焦點,自有其深刻的社會環境和社會變遷背景。或者說,民調顯示的“靠自己的能力難以實現夢想”、“投機心理盛行”等,既是“傍”的原因,也是在轉型社會中公眾渴望尋求快速致富渠道的社會環境和浮躁的社會心態的寫照 [3]。
1.社會流動機制的缺陷。在社會上升空間日益狹隘,上升渠道越來越狹小,個體改變命運越來越困難的現實下,除了成為“傍傍族”,就沒有什么可以幫助他們了。從社會流動機制看,當社會越缺乏公平、通暢和正式流動渠道時,就會迫使有些人不由自主地選擇“旁門左道”來謀求社會地位的升遷,“傍”就是一種選擇[3]。然而在一個公平競爭的社會中,優勝劣汰是自然的規律,這不僅能使下級階層的優秀分子實現階層流動,上層階級更新血液,也能夠提高資源配置效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所以說現代社會的分層結構應該是一種不同階層的社會成員能夠公平、通暢的自由流動,而不應是一種封閉的結構。這種缺陷的社會流動機制,公眾已不能接受。因為現在法制已深入人心,自由與平等已深深扎根在人們的心中,要使得社會底層的人們安于現狀是不可能的,但公眾卻無法改變社會流通機制,所以,為了生存,為了未來,就只能選擇“傍”來改變命運或實現夢想。
2.社會資源的分配不均等。在中國當今社會中,逐漸出現了政府部門與國有企業被權力階層壟斷與世襲,貧困階層子弟只能在非正規的事業單位工作,甚至很難尋找正常的工作機會。而且,隨著壟斷與不公平競爭的加劇,關系網絡進一步強化,貧困階層子弟想通過公平競爭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更加渺茫[4]。目前,“蟻族”群體的隊伍不斷壯大,中產階級的中間人群普遍蝸居,這些都映射出優勢群體擁有較高的社會資本與社會資源的現象同時反映了強者占據優勢、弱者更加邊緣化的“馬太效應’的局面。而“傍傍族”正是在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產生的,公民發展機會不均等,社會資源分配嚴重不均等的趨勢正在擴張[5]。
三、減少“傍傍族”社會現象的對策思考
眾所周知“傍傍族”可能導致社會流通渠道變得畸形、社會資源分配不均、社會公共權力的異化、社會人脈關系的作用越來越大。然而留給我們反思的問題是如何給更多的公眾不進行“傍”的理由。
1.約束和規范社會公共權力。為了防止權力的異化,核心在于健全約束制度,實施有效監督,從制度層面上對權力與利益做出合理·安排,使公共權力與私人利益相分離,從而達到有效預防腐敗的目的。公職人員必須正確處理好自己的私人利益,不能讓私人利益破壞公共政策和行政行為的公正性、客觀性,否則必然會濫用公共權力,使其淪為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侵害大眾與國家利益。就此而言,利益沖突是腐敗的潛在之源。這種制度建設,其宗旨在于規范和監督公共權力的運行過程,避免私人利益對公務公正性的干擾,進而減少公職人員的機會和空間[6]。
2.邊緣人群的救助安撫與利益補償。社會公平與否,集中表現在社會成員承擔的改革成本與財富分配上。對于階層分化過程中出現的弱勢階層、利益受損群體——“傍傍族”,我們應該采取各種措施給予其扶持或補償。核心是確立一套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保障制度[7],形成社會救濟制度、社會保險制度、社會福利制度和慈善事業相銜接的社會保障體系,構筑一個由政府和社會民間組織共同編織的可靠的社會安全網,讓弱勢群體也能充分享有改革開放與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最終實現全社會共同富裕。
結語
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能提供給年輕人以通過勞動等改變命運的機會,有暢通的上升渠道,保障個人可以通過勞動或奮斗完成社會階層的流動,而“傍傍族”們的崛起,恰恰反襯出草根們靠勞動靠自己奮斗實現夢想的艱難。正是公民發展機會嚴重不均等的制度缺陷,導致了“傍傍族”興起以及“傍”文化的盛行。在許多人那里,對于功利目標的追求已全然失去了道德準則和倫理精神的必要約束和引導。“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準則已成為不值一曬的陳年陋規,能否達到目的的衡量手段是否合理的唯一標準。在這樣一種社會心態下,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既然如此,只要“傍”能夠幫助實現目的,只要“傍”能夠幫助獲得寬裕的生活,夢寐以求的地位,“傍”一下又有何不可呢?
參考文獻:
[1] 姚文穎.傍款傍權 56.9%受訪者確認身邊遍存“傍傍族”[N].中國青年報,2010-07.
[2] 王小章.“傍傍族”流行折射三大社會病灶[N].人民論壇雜志,2011-01-25.
[3] 劉鳳羽.如何讓“傍傍族”由藤變樹[N].重慶商報,2010-12-08.
[4] 朱四倍.指責“傍傍族”不如反思草根夢想何以寄托?[N].燕趙都報,20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