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發展趨勢匯總十篇

時間:2024-01-18 14:38: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工業經濟發展趨勢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一、南通市工業發展現狀

(一)總體發展情況經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十五”中期以來南通工業經濟進入量質并舉的良性發展軌道,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總體上有三個特點。1.經濟運行保持高位。從2004年2月份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超過全省平均水平以來,已連續47個月保持了20%以上高增長態勢。2007年,全市規模工業完成增加值1018億元,同比增長21.6%,高出全省平均增速2.7個百分點。2.經濟效益不斷躍升。200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244.3億元,同比增長53.8%,實現利稅364.9億元,同比增長48.6%,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991.2億元,同比增長33.9%,繼續保持利潤增幅快于利稅增幅,利稅增幅塊于主營業務收入增幅的良好態勢。全市工業產銷率達99.45%,列全省首位。全市規模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39.24,列全省第三,同比提高32.81個百分點。虧損企業數和虧損額分別下降28%和23.6%。3.有效投入持續攀升。2007年,全市實現工業投入970.66億元,同比增長21.9%,列全省第二。規模以上工業投入完成755.9億元,同比增長34.6%。工業投入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的76.7%。在投入總量不斷放大的同時,項目規模和質量大幅提升。全市實施超千萬元項目2066個,累計完成投入620億元,同比增長15.37%,其中已竣工項目876個;全市實施超億元項目340個,其中已竣工項目55個。

(二)產業結構演進情況1.產業內部結構。重型化趨勢更加明顯。2007年,全市重工業實現增加值562.28億元,增長24.6%,高出輕工業增幅6.4個百分點,重工業占規模工業比重達到55.2%,比上年末提高2.7個百分點。支柱產業支撐有力。機械行業、化工醫藥和船舶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占規模工業比重達16.4%、12.9%和4.3%,分別比上年提高0.7、0.4和1.5個百分點。紡織服裝行業和輕工食品行業占比29.9%和13.5%,分別比上年末下降1.9和0.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24.2%,比上年末又提高2.5個百分點。裝備制造業發展勢頭迅猛。全市裝備制造業實現產值1000.4億元,同比增長43.26%,高出全市平均水平10.4個百分點,占全市規模工業的35.6%,比上年末又提高3個百分點。代表我市裝備制造業發展水平的船舶工業,全年實現造船完工量274萬載重噸。全市新能源裝備和電力設備產業實現產值321億元,同比增長48%。2.產業布局結構。重點產業集聚發展態勢日趨顯現。“兩帶五園”格局的船舶修造基地正在崛起,現代紡織服裝、機械電子和精細化工三大基地水平不斷提升,輕工食品、電力及新能源基地建設步伐加快。全市20個特色板塊實現銷售收入16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40%以上,其中超50億元產業集群達到10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和工業集中區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占全市比重達90%以上。3.企業組織結構。2007年末,全市規模工業企業5111家,比上年末增加894家,超出常州343家。全年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工業企業將超過800家,比上年增長148家。其中超10億元39家,超20億元16家,超50億元1家。南通醋纖、南亞塑膠、江山農化、中遠船務和中集罐式儲運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等5家企業首次跨入20億元企業行列。4.項目投入結構。全年全市規模工業投入中,技術改造投入占比達到42.9%,同比上年提高7.2個百分點;億元項目投入占比達到33.7%,同比上年提高6.1個百分點;高新技術投入占比達22.96%,同比上年提高6.8個百分點。全部工業投入中,船舶修造、電力能源等行業投入占比明顯高于其產出占比。5.資源消耗結構。全市節能降耗、資源節約綜合利用水平取得較大進展,熱電聯產、變頻調速、綠色照明、清潔生產等成熟技術不斷推開。建成全國最大的廢舊輪胎回收利用基地。總規劃100萬千瓦的如東風電場首期10萬千瓦機組已并網發電;啟東20萬千瓦機組已開工建設。裝機容量240萬千瓦的LNG電廠項目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裝機容量4.8萬千瓦的如東秸稈發電項目即將竣工投產,如皋3萬千瓦垃圾發電項目已建成投運。預計全市萬元GDP綜合能耗0.773噸標煤,同比下降4.3%。二、工業經濟發展主要問題和不足1.結構調整任重道遠。目前紡織、輕工等傳統工業依然居主體地位,占全部工業的43%,先進制造業發展還不快,貢獻份額還不大。裝備制造業中缺少競爭力強的特大型企業集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少,產業集中度不高。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產品結構調整是我市經濟發展轉變的重要任務。2.自主創新能力偏弱。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企業技術創新存在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的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尤其是傳統產業領域企業的科技投入有待進一步提高。據統計,我市重點企業中紡織、輕工等傳統產業領域企業2006年平均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比重僅為1.76%,相當一部分企業缺乏核心技術和重大創新成果。46家重點大企業(集團)研發平均投入僅為3604萬元,而同期蘇州市36戶工業大企業集團投入研發費用平均近億元。此外,以專利為主的知識產權利用、保護工作需要加強,高新技術產業占比仍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管理創新水平不高。近年來全市廣大工業企業積極適應國際國內市場變化,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斷開拓創新,努力提高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但我們也看到,管理仍然是當前企業發展中的一個薄弱環節,管理現代化水平不高、管理粗放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變,財務賬目不實、資金周轉慢、產品成本高等問題仍相當突出。這些問題已嚴重制約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改善和市場競爭力的提高。4.節能降耗任務艱巨。一方面,隨著我市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節能降耗空間越來越小。工業是能源消耗相對較高的產業,目前,我市工業經濟總量占全市GDP的比重僅為47%左右,根據我市“十一五”規劃,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預計比GDP增速高出4~5個百分點,工業化程度還將不斷提高。特別是隨著沿江開發、江海聯動的深入推進,大橋、大港效應不斷顯現等,一批重特大重化工項目相繼落戶我市,工業重型化的趨勢仍在延續。在工業化和重工化雙重壓力下,要完成節能降耗約束性指標,難度很大,壓力巨大。另一方面,我市節約能源的監測機構較少,縣一級的節能監察、監測和節能服務機構建設還亟待加強。全社會節能降耗意識比較薄弱。

三、進一步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對策措施

篇(2)

近年來,我市工業經濟總量快速擴張,效益質量不斷改善,發展后勁顯著增強,工業對全市經濟貢獻率逐年提高。從規模內工業主要經濟指標一組數字看:

資產總額:年底270.3億元,較年增長80%,位居全省第5。年突破313億元。

經濟運行先行指標全市工業用電量:年底18.15億千瓦時,較年增長44.2%。年25.47億千瓦時,增幅21.48%;

工業現價產值:年底145億元,較年增長93%,居全省第7。年214億元,增速49.1%,較上年增長45%左右;其中12月份當月完成20.1億元。自今年五月份開始,月度工業增加值連續八個月穩定在6億元以上,12月份當月完成工業增加值6.2億元。

工業增加值:年實際完成41億元,是年2.6倍,總量居全省第9。年65.3億元,較上年總量增長56%;總量居全省第7,位次前移兩位,同比增速27.14%,高于全省2個百分點,位居第六。

銷售收入:年底164億元,較年增長1.1倍,居全省第5。年273億元,同比增長56%,較上年增長66%左右;

利潤:年盈虧相低后5.63億元,較年減虧增利8.3億元,年份盈虧相低后12.92億元,較上年增長89%左右;

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年116.6,較年提升65點,年152.69,同比提高36點,創歷史最好水平。

利稅:隨著生產強勁增長和效益質量提高,工業企業利稅快速增長,年規模內企業利稅總額12.3億元,較年增長31.4倍,年利稅總額22億元,是上年同期1.7倍。

技改投資:至年累計完成技改投資56億元。年24.8億元,增幅37%,再創歷史新高。

從這一組數字看,今年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創歷史最高紀錄大局已定,標志著我市工業經濟又進入更高層次的發展平臺。今年工業經濟之所以“發展勢頭好,經濟亮點多”,是我市歷史上表現最好的一年,我想是不僅是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結果,也是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和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的集中體現,不僅為工業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基礎,也增強了我市工業爭先進位,提升在馬蕪銅經濟帶中地位的信心和勇氣。

二、兩相比較看潛力——全面分析我市工業發展潛力,是以創新精神推動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提。

近年盡管我市工業在總量擴張與效益質量提升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年GDP首次突破100億大關,工業貢獻近一半,但較周邊馬鞍山、蕪湖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銅陵要在新一輪皖江開發開放中“率先發展、率先突破”,不被蕪湖、馬鞍山甩下并縮小差距,必須實現工業跨越式發展。國內外有許多通過縮短工業化進程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成功范例,從工業化后來者追趕先行者途徑看,幾乎都利用了后發優勢,即工業化后來者具有特殊益處和優勢。銅陵工業后發優勢又表現在哪些方面。

宏觀上:一是世界范圍內新技術革命,為我們在較高起點上推進工業化提供了可能。尤其是信息時代工業化內容與傳統工業化有所不同,在技術上使發揮后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可能。二是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結構大調整,使我們在更大范圍內配置利用資源,更多利用發達地區直接投資和以信息化武裝起來的工業技術。三是沿海發達地區尤其是長三角產業和資本梯度轉移,為引進外部資金、項目與人才,加快工業化進程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四是未來五年我們仍處在國家戰略機遇期,經濟繼續保持適度快速增長的格局不會發生變化,特別是經過宏觀調控,經濟發展整體環境將更為有利。

從產品看,我市除了電解銅、漆包線、電子元件等一批在全國同行業處于排頭兵的產品,還有一批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極易形成產業化的優勢產品,如陶瓷過濾機、井下無軌設備等。

從資本市場看,銅陵工業企業在資本市場進一步活躍,資本市場影響力日益增大。已上市企業再融資,中科銅都、朝山金磁、藍盾光電子等一批上市儲備企業正在積極培育,有望形成“銅都上市板塊群”。

從經濟增長內在動力看,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工業由國有一極為主轉變為多極增長態勢,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加快,尤其是勞密型企業發展勢頭迅猛。

從企業結構看,在市場經濟洗禮中,企業數量、規模、效益,盈利水平、創新能力都有明顯改善。一批對全市經濟起較強牽動作用的重點骨干企業成長壯大起來,其中列入省重點骨干企業6戶。同時,以泰成實業、中科銅都、金泰化工、藍天股份等為代表的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勢頭迅猛。

從科技創新能力看,企業自主研發能力顯著提高。目前全市省級技術中心7家,一個工程技術中心,兩個博士后工作站,高新技術企業17家,其中國家級3家,高新技術產品21個。年我市66項科技成果獲獎,其中省級科技進步獎7項;正實施的火炬計劃28項,其中國家級15項,省級13項。

從投融資環境看,政府服務經濟職能強化,整頓和規范市場流通秩序、企業減負、安全生產、電力體制改革等進一步改善了企業發展環境。銀企關系進一步改善,銀行對工業信心增強。典當、擔保為中小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多樣化融資渠道;開發區建設日益加快,園區經濟發展迅速,口岸功能進一步提升,隨著銅陵“大交通”格局形成,縮短銅陵與發達地區空間距離,為承接產業轉移和加強對外經貿往來提供了更為便利的條件。

總之,銅陵工業擁有這些優勢潛力,能否就與馬蕪一爭高低?馬蕪銅三市從總量看,蕪馬工業實力相當;從結構看,銅與鐵,有色與馬鋼構成馬鞍山與銅陵工業最大特色,兩城素有銅墻鐵臂之稱。這里僅分析我市工業趕超馬鞍山可能與預測。

結合“334”目標,我委提出年預期目標:規模內工業產值突破250億元,確保增長20%以上;規模內工業增加值突破77億元,確保增長20%以上;規模內工業企業銷售收入突破300億元,確保增長20%以上;全社會工業投入35億元左右。按五年翻番目標,到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突破600億元,工業增加值確保150億,力爭180億,年均增速16%以上,銷售收入突破650億元,年均增長18%以上,經濟效益明顯提升,對財稅貢獻率大幅提高。馬鞍山市年工業增加值調控指標170億元,其中馬鋼增加值114億。從指標看,我市落后馬鞍山五年。

銅陵與馬鞍山從總體上看差別主要在有色與馬鋼。有色與馬鋼雖有許多不可比因素,但是從二者對全市經濟帶動角度看,馬鋼可謂一枝獨秀。年有色增加值14億,占全市規模工業34%,馬鋼增加值70億,占馬鞍山規模工業74.8%。如果不考慮這兩個企業,銅陵工業總量相對高于馬鞍山,馬鞍山主要是星馬專用汽車、山鷹紙業兩家上市公司,其他規模相對不大。我市地方有六國、精達、銅峰、三佳上市企業和一批上市企業源,一批專精特優企業發展勢頭迅猛,一批優勢產品產業化前景廣闊,使我市地方工業產業、產品、企業結構等較馬鞍山有一定優勢。

馬鋼作為我省最大工業企業,年銷售收入167億元,位居全省第1,稅后利潤27.9億元,名列國內冶金行業第2。有色年銷售收入居全省第2,今年來發展勢頭快,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全年預計130億,但較馬鋼仍有差距。有色發展潛力有哪些,縮小與馬鋼距離,甚至趕超馬鋼有否可能,我想從發展后勁角度談一點個人想法:

一是有色有一批項目群,其中冬瓜山、金隆銅業年產21萬噸改擴建、高精度銅板帶等15個重點項目列入省861計劃,這些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對全市經濟帶動性顯著增強。現有項目產業化前景廣闊,極易引進戰略合作伙伴。

二是有色銅深加工、精細化工產業鏈長,現有項目的后續項目產業化前景大。如大銅帶項目就是向引線框架前端引伸,銅帶項目投產后,既能延伸產品鏈,又能形成新的產品鏈,如:電子銅帶—引線框架,變壓器銅帶—干式變壓器,超薄水箱銅帶—高檔轎車水箱。隨著深加工產業鏈延伸,附加值隨之攀升。

三是有色有一批擬上市企業源,如金泰化工、中科銅都粉體新材料、金湘重型機械、特種環保、春然膠囊等企業,有的已過輔導期,這些企業產業化前景極大。

四是有色通過產學研聯合、高校合作等形式,開發出一批有一定技術含量、附加值高的產品。如采掘無軌化裝備項目被列入國家國債和省高技術產業化專項資金補助計劃籠子,TT系列特種陶瓷過濾機列入年度國家火炬計劃項目,金泰化工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這些產品一旦形成產業化,對我市經濟總量和效益質量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五是有色循環經濟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申報全國循環經濟試點企業初見眉目。

當然,縮小有色馬鋼距離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有這些項目帶動,加上地方工業強力支撐,我想銅陵工業總體趕超馬鋼還是有一定基礎的。

三、三思之后看舉措——怎樣落實科學發展觀,發掘潛力,因勢利導,針對性地提出措施,是實現工業大發展根本。

我市工業發展變化充分體現出市委市政府發展工業的思路和理念,那就是“堅持銅陵特色、發展銅陵特色、壯大銅陵特色”,這是經驗總結,也是今后工作方針。如何貫徹這一方針,前段時間在向領導匯報工業結構調整時,我提出加快工業發展要堅持可持續發展、非均衡發展、產業集聚、品牌和錯位發展、裂變發展五條原則,根據這五條原則,我想應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著力調整企業組織結構

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是工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核心和關鍵,是產品、技術、勞動力等結構調整的載體。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大體可分三種情況:一是做大做強一批。實施大公司大集團戰略完善母子公司管理體制,發揮大企業結構調整主力軍龍頭作用,突出主業,實施主輔分離。大企業主業應在全市乃至全國范圍內通過兼并、收購、聯合、參股等形式“走出去,引進來”,做大做強。鼓勵大企業通過裂變同主產品關聯度不大的子公司,分離出去,實施民營化加快發展;二是搞專搞精一批。加大中小企業所有制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扶持中小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使它們向“專、精、特、新”發展,形成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的中小企業集群。三是建立一個退出市場機制和通道,解決三類企業問題:第一是依法關閉產品質量低、浪費資源、污染嚴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小廠礦,如小水泥。第二是積極穩妥關閉資源枯竭礦山,這是長期積累而沒有得到解決的歷史遺留問題。第三是長期虧損、資不抵債、扭虧無望企業要實施破產。

2、加快循環經濟建設

關鍵要把循環經濟理念貫徹到工作實際中,推進“三個轉型”。即招商轉型,通過綠色招商,建立生態園區;開發轉型,通過工業布局調整促進產業優化;生產轉型,通過資源綜合利用,實現企業增長模式轉型。當前重點是在積極做好申報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城市,最大限度地獲取國家政策支持的同時,加快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提高循環經濟發展技術水平,嚴格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設備和產品,在重點行業和企業組織實施以節能、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的示范工程。同時加強資源控制。一是加強老礦區、周邊地區及長江中下游地區探礦工作;二是科學探礦,采用新技術、新方法探礦,如提高勘探深度等;三是加強國內外礦山資源開采合作,主動出擊,尋求買斷國內外(特別是中西部地區)部分礦山探礦權和采礦權等。

3、千方百計加大投入

只有大投入才有大發展,千方百計加大投入對調整我市工業結構至關重要。一要抓住國家政策機遇,爭取國家財政投入;二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廣泛吸引國內外資金流向我市;三要依靠企業自身積累,快速滾動發展;四要盡早設立城市商業銀行,加大民間資本投入。

4、統籌規劃園區建設

按“相對集中,發揮特色”原則,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培育主導產業,形成產業集聚。一是抓住省委省政府提出馬蕪銅產業帶優先發展機遇,根據城市整體規劃,科學規劃高起點與馬蕪銅產業帶相協調的特色經濟園區,為我市主導產業發展提供平臺,積極引導新辦企業、重大項目進園區,推進園區經濟集聚發展。二是統一園區管理,合并市級財政投資公司。我市經濟總量偏小,資金、土地等資源有限,要統一優惠政策和政府調控手段,根據工業經濟結構調整規劃,按照非均衡發展原則,保主保重,力求發揮資源最大效益,加快主導產業發展;三是依靠我市上市公司和全國排頭兵企業優勢,注重特色品牌效應,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辦特色工業園區。利用園區特色優勢,申辦國家級工業園區,重點做好循環經濟工業園和銅陵國家電子材料產業園建設。

5、努力培育新興產業

我市主導產業明晰,重在做大做強,但精細化工、環保產業、工業裝備制造業、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雖已初見端倪,卻因缺少大的投入和科學的規劃,發展速度不快,急需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加速發展。引進一家大企業,就有可能形成一個大產業。我市應加強組織領導,做好新興產業的整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在充分發揮規劃引導和政府扶持作用的同時,確定重點項目,鎖定目標企業,實行領導掛帥,明確責任部門,深化改革我市目前的招商引資目標管理責任制,積極主動地截接長三角產業和資本梯度轉移,把引進戰略合作伙伴培育新型產業作為招商引資工作重中之重,尋求國內外知名企業集團來我市發展新型產業。

6、傾心打造上市公司

篇(3)

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處于正常或良好狀態。在全部被調查企業中,有37%的企業認為今年以來(上半年)生產經營總體狀況“良好”,比一季度調查結果提高1.4個百分點;56.3%的企業認為“基本正常”,比一季度下降2.1個百分點;6.7%的企業認為總體狀況“較差”,比一季度上升0.7個百分點。

各行業情況差異明顯。石油天然氣開采、煙草、有色金屬礦采選和燃氣生產及供應等資源性、壟斷性行業生產經營狀況明顯好于其他行業,這些行業的被調查企業選擇回答總體狀況“良好”的比例分別達到70.4%、64.6%、55.2%和48.2%,居各行業前列。食品飲料類企業形勢較好,農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飲料制造三個行業分別有44.6%、43.0%和47.6%的企業生產經營形勢“良好”。以上行業明顯高于全部被調查企業的平均水平。

其他多數競爭性行業的企業選擇“良好”的比例大都在30―40%之間。

非金屬礦采選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的企業選擇“良好”的比例最低,分別為23.1%、23.3%和24.6%。

企業對生產經營全年走勢的判斷比較樂觀。全部被調查企業中,43.9%的企業預計2006年生產經營狀況比2005年要好,比一季度調查結果提高5.6個百分點;42.9%的企業預計與2005年基本相當;只有13.2%的企業預計比2005年要差。

二、企業能源原材料供應充足,價格有所上升

二季度,在使用煤炭的企業中,80.1%的企業煤炭供應正常,只有1.3%的企業煤炭供應嚴重不足;在需要電力供應的企業中,81.5%的企業電力供應正常,嚴重不足的企業只占1%;主要原材料供應情況良好,認為“充足”和“一般”的企業分別達到30.6%和57.5%。預計三季度,除電力供應有所緊張外,這種狀況將得到延續。在需要電力供應的企業中,預計三季度電力供應正常的企業占73%,比二季度下降7.5個百分點,而三季度電力供應有所緊張和嚴重不足的企業預計將比二季度分別提高7.2個和0.3個百分點,上升至24.7%和1.3%。

在主要能源原材料供應充足的情況下,企業原材料購進價格有所上升。60.1%的被調查企業認為二季度企業原材料購進價格與一季度相比上漲,其中認為價格明顯上漲的企業占14.1%。

三、企業盈利水平保持穩定,全年仍將呈穩步增長勢頭

在全部被調查企業中,有28%的企業二季度實現利潤比上年同期明顯增加,比一季度調查結果提高5個百分點;50%的企業實現利潤與上年同期持平,比一季度下降9.3個百分點;22.1%的企業利潤比上年同期明顯減少,比一季度提高4.4個百分點。

從利潤增長趨勢看,預計全年利潤比2005年有大幅度增加(20%以上)的企業占9.9%;有較明顯增加(10―20%)的企業占17.1%;利潤有所增加(10%以內)的企業占44.2%。預計全年利潤比2005年減少的企業占28.8%,其中預計減少10%以上的企業占12.3%。

四、企業出口、訂貨總體形勢正常,匯率變動對產品出口影響有所顯現

有產品出口的企業中,25.0%的企業今年以來出口形勢“很好”,比一季度調查結果提高4.8個百分點;66.4%的企業出口基本正常,比一季度下降3.1個百分點;8.6%的企業出口形勢較差,比一季度下降1.7個百分點。

從出口訂貨情況看,26.6%的企業出口訂貨“充足”,比一季度調查結果提高8個百分點;57.8%的企業出口訂貨情況“一般”,比一季度下降6.6個百分點;11.2%的企業出口訂貨“不足”,比一季度提高2.7個百分點;4.4%的企業出口訂貨“明顯不足”,比一季度下降4.1個百分點。

49.8%的企業認為,匯率變動對企業產品出口有一定影響,比一季度增加2.3個百分點。其中認為“已產生一定影響”和“有明顯影響”的企業比例分別占40.9%和8.9%。其余企業則認為目前匯率變動很小,對企業出口基本沒有影響。

五、企業庫存及應收帳款總體情況基本正常

被調查企業中,81.3%的企業認為當前企業庫存處于正常水平,79.2%的企業認為應收帳款處于合理水平,比一季度調查結果分別提升0.6個和0.5個百分點,表明大多數企業的兩項資金占用總體水平基本正常。

六、企業生產能力利用總體水平依然偏低,預計全年能力利用率將有所提高

從當前企業生產能力實際利用率看:在全部被調查企業中,47.1%的企業達到80%以上;32.7%的企業達到70―80%;12.4%的企業達到60―70%;4.8%的企業達到50―60%;3.1%的企業在50%以下。綜合計算當前企業綜合生產能力實際利用率為76.6%,與一季度基本持平。

分行業看,飲料制造業、印刷業、石油加工及煉焦、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機械制造等行業綜合能力利用率回升較快,比一季度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煤炭開采和洗選、非金屬礦采選、農副食品加工、平板玻璃制造、煉鋼、醫藥制造、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火力發電、燃氣生產和供應、水的生產和供應等行業綜合能力利用率比一季度下降1個百分點以上。

預計全年生產能力利用情況,50.5%的企業認為可達到80%以上較好的水平,比當前能力利用率該項的比例提高3.4個百分點;預計全年能力利用率為70―80%、60―70%、50―60%和50%以下的比例分別為33.7%、10.1%、3.8%、1.9%。據此預計企業全年生產能力利用率可達到77.7%,比當前生產能力利用率提高1.1個百分點。

在全部被調查企業中,45.3%的企業年內有新能力投產或能力擴建,其中年內新增能力為上年產能10%以內的占37%;10―20%的占35.5%;20―30%的占14.8%;30%以上的占12.7%。

七、企業設備技術水平先進,新產品開發相對遲緩

調查結果顯示,在全部被調查企業中,現有設備綜合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占63%;國內一般水平占35.4%;國內落后水平只占1.6%。在過去一年中,83.7%的被調查企業對現有設備進行了更新,其中新增設備的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占71.8%,國內一般水平的占27.7%,國內落后水平的只占0.4%。

與企業設備技術水平形成對照的是新產品的開發推廣較為遲緩。調查結果顯示,今年上半年45.7%的被調查企業沒有新品推出;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新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比重有所增加的占28.8%;基本不變或有所減少的占30.9%。

八、原材料價格上漲、產品價格下降、資金緊張仍是制約當前企業生產經營的三個突出問題

認為當前生產經營中最突出的問題屬于上述三項的企業占被調查企業的75.3%,比一季度調查結果提高2.9個百分點。

調查結果顯示,在原材料購進價格有所上漲的企業中,73.4%的企業無法通過提高產品價格進行消化,42.7%的被調查企業認為能源原材料價格上漲是當前企業生產經營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比一季度上升5.1個百分點;其次是市場競爭加劇、產品價格不斷下降,占被調查企業的19.3%,比一季度下降1.4個百分點;第三是流動資金緊張,盡管反映流動資金緊張的企業由一季度的47.8%下降到41.6%,但仍有13.3%的被調查企業將流動資金緊張列為制約企業當前生產經營的最突出問題。在全部被調查企業中,反映流動資金有所緊張、資金缺口在10%以內的占23.6%;資金比較緊張、缺口在10―20%的占10.6%;資金嚴重緊張、缺口在20%以上的占7.5%。

篇(4)

“九五”時期全國及東、中、西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率分別達到8.98%、9.45%、9.24%和5.95%。在工業經濟增長速度上,東部快于中部,中部快于西部。2000年與1995年相比,東部、中部地區工業總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份額分別上升1.41%和0.28%,而西部工業總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份額下降1.68%。東部地區各項工業污染占全國工業污染的份額低于所實現的工業總產值份額,而中、西部地區各項工業污染占全國工業污染的份額均高于所實現的工業總產值份額,尤其是西部地區工業污染占全國工業污染的份額是所實現工業總產值份額的2倍以上。中、西部工業經濟發展落后于東部,但是工業污染卻明顯高于東部。西部不僅工業經濟發展最慢,而且工業污染最嚴重。在環境污染程度上,東部低于中部,中部低于西部。進一步分析可看出,東部除工業廢氣外,其它污染的份額不僅沒有隨工業總產值份額的增加而上升,反而出現下降,說明東部地區工業污染治理的效果顯著。中部地區除工業廢氣外,其它污染的份額隨工業總產值份額的增加而增加;西部地區除工業粉塵、固體廢棄物外,其它污染的份額在工業總產值份額減少的情況下反而增加。

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是西部發展的必然選擇

篇(5)

主要做法:

一、牢固樹立快速發展的思想

多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下,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區豐富的資源優勢已逐漸得到合理的開發,目前以銅、鐵、鎳、鉬等為主的礦產資源的開發已形成全區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柱,特別是近年縣委、政府提出的工業強縣,為××區工業強區指明了方向。全區已具備快速發展條件,全區各級干部已形成搶抓機遇,主挑全縣工業重擔,勿須揚鞭自奮蹄,自加壓力,負重發展的思想。

二、圍繞一個奮斗目標

1至6月,全區緊緊圍繞:“全年完成銅金屬××噸、鐵精粉××萬噸、鎳金屬××噸,鉬金屬××噸,工業產值××個億,全年實現稅收總量保××萬元,力爭達到××個億”的奮斗目標抓好工業發展。

三、強化一個措施促發展

(1)、優化××發展大環境

進一步深化對工業發展、工業興區、工業強區、工業興鄉、工業強鄉重要性的認識,樹立“企業發財,我發展”的思想,把優化良好的投資環境擺在企業發展的首位,主動關心已經投產的企業和正在建設的企業,教育引導村、組干部和群眾做好優化環境工作,通過優化地方環境工作,構建和諧廠社關系,進一步規范企業,農戶和基層組織的行為,以優化促規范,以規范促發展。

(2)、狠抓新建和在建項目的工作進度,為全區經濟持續增長打基礎

篇(6)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5)02-0072-02 十報告中強調,要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體要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結構調整等等。山西運城鹽湖工業園區作為一家以工業發展為主體的省級開發區,2012年被山西省政府確定為轉型綜改“一市兩園”中的科技創新園,是運城市實現工業新型化戰略、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面對山西省轉型綜改試驗區、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等帶來的發展機遇,鹽湖工業園區立足自身優勢,加快轉型綜改步伐,為區域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建設“三園一基地”,以主導產業引領工業園區轉型綜改

十報告提出,要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具體到運城鹽湖工業園區來說,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主導產業,是園區實現快速發展的主攻方向。近年來,鹽湖工業園區在生物醫藥、裝備制造、新型材料、塑料及印刷包裝和食品加工五大基礎產業的基礎上,提出了建設“三園一基地”的總體工作目標,以主導產業帶領園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三園一基地”具體是建設醫藥工業園、印刷包裝工業園、新型材料工業園和小微企業孵化基地。醫藥工業園以石藥銀湖制藥公司為主導,在擴大醫藥生產線的同時,積極招引一批高技術、有潛力的醫藥項目,形成醫藥研發、生產、物流、器械、包裝等縱向延伸、橫向配套的完整的醫藥工業體系。印刷包裝工業園以運城凱達印刷包裝有限公司為主導,在擴大生產規模的同時,引進上下游產業鏈項目,逐步形成印刷包裝產業的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生產。新型材料工業園以中磁科技公司和飛宇建材公司為主導,引進一批高科技節能環保材料項目,形成以磁性材料、鋁型材加工等多個產業的鏈條式發展的新型材料產業基地。小微企業孵化基地統一規劃、建設標準化廠房和管理服務中心,統一配套水、電、道路等基礎設施,統一提供技術研發服務平臺,優化資源配置和生產力布局,為小微企業低租金提供孵化空間,低成本提供孵化服務。

二、扮演四個“角色”,以轉變職能助推工業園區轉型綜改

十報告指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關鍵。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鹽湖工業園區作為一個省級開發區,具有政府職能部門的性質,在發揮政府職能作用方面,應該扮演好四個“角色”,加快職能轉變,助推轉型綜改試驗區建設。

1.當好“保安員”

為入園企業提供一個安全的經營環境,是園區企業經濟發展的首要前提。企業入駐園區后,管委會對外要幫助企業抵御外部的各種干擾,協調解決影響企業生產的各種問題;對內要及時解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種難題,給企業提供一個安寧的生產環境。

2.當好“指導員”

入駐園區的企業全部是民營企業,管委會作為企業的一級管理部門,應該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指導。十報告強調,要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經濟,注重生態文明建設。管委會要幫助指導企業制訂發展戰略和規劃,把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經濟等引入到企業的經營理念中,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引導企業把精力和資源投入到有利于社會經濟長遠發展的軌道上來。同時,對企業的管理也要給予指導,幫助企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

3.當好“監管員”

市場經濟是有規律的經濟,是法制經濟,企業在市場經營中會面臨金融、法律等各種風險。在日常經營管理中,管委會有責任對企業的經營行為進行監管,有效規避各類風險,黨企業出現違規行為時,管委會必須鐵面無私地執行有關政策,及時制止企業的違規行為,維護正常的經濟秩序,切實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提高管委會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4.當好“服務員”

管委會作為企業的一級主管部門,在管好企業的同時,更要服務好企業。要強化服務意識,樹立“無縫隙對接,保姆式服務”理念,同時,要進一步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對企業辦理土地、項目立項、規劃、環評等手續實行“一站式”、“全程”服務,為企業解決一切后顧之憂,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生產經營中。

三、抓好兩個“必須”,以科技創新提升工業園區轉型綜改

十報告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并且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由此可見,鹽湖工業園區要想持續快速發展,除了管理、市場等因素之外,關鍵要看有沒有核心競爭力,而科技創新是加快園區轉型綜改和經濟發展的核心。為此,具體要抓好兩個“必須”。

1.園區必須為企業創造寬松的創新環境

要引導園區企業積極實施科技創新,必須為企業營造寬松的創新環境和濃厚的創新氛圍。首先,要建立一套技術創新體制和機制。出臺科技創新獎勵制度,搭建科技創新交流平臺,定期評選科技創新項目,爭取資金對科技創新項目給予扶持。其次,要寬容失敗,不以成敗論英雄,幫助創新失敗的企業查找原因,積累經驗,營造寬松的創新環境,在園區形成一種創新氛圍和創新文化,增強企業創新能力,支撐園區整體實力提升。

篇(7)

自從1992年9月廊坊市第一個開發區成立以來,經過十幾年的成長,園區經濟已經成為全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廊坊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廊坊市有4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3個經濟園區、14個市級以上工貿小區、6個農業科技園區,其中有10個重點工業園區。目前入區企業達到了4100多家,完成投資873.28億元,是全省園區最多、面積最大的地市。2006年,省級園區創造的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總量的52%,財政收入占37%,實際利用外資占99.7%,工業園區已經成為廊坊市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和未來發展的支撐點。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發揮我市園區優勢,引導園區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大力發展園區循環經濟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至關重要的課題。

一、循環經濟與生態工業園區建設

循環經濟是一種運用生態學規律指導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生態經濟,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經濟增長模式。循環經濟是一種“資源產品一再生資源”的循環流程,其特征是低消耗、高利用、低污染。“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是循環經濟最重要的原則。所有的物質和能源都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工業園區可持續發展的途徑是建設生態工業園區。生態工業園區是依據循環經濟理論和工業生態學原理而設計的一種新型工業組織形態,是生態工業的聚集場所。生態工業園區作為循環經濟一個重要的發展形態,通過模擬自然生態系統建立工業系統“生產者一消費者一分解者”的循環途徑和食物鏈網,采用廢物交換、清潔生產等手段,使一個企業產生的副產品或廢物可以用作另一個工廠的投入或原材料,實現物質閉環循環和能量多級開發利用,從而形成一個相互依存、類似自然生態系統食物鏈過程的工業生態系統。

生態工業園的主要特征是:①生態園區中各組成單元間相互利用廢物作為生產原料,最終實現園區內資源利用最大化和環境污染最小化。②生態工業園具有橫向耦合性、縱向閉合性、區域整合性、柔性結構等特點,與傳統工業園區的主要差別是園區內各企業之間進行副產物和廢物的交換,能量和廢水得到梯級利用,共享基礎設施,并且有完善的信息交換系統。

實踐證明,建立生態工業園區是實現循環經濟的一種有效方式,是保障廊坊市園區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有效方式。園區內企業上家的廢料成為下家的原料和動力,盡可能把各種資源都充分利用起來,做到資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發展。園區內企業間通過物質、能量和信息的流動與儲存,并通過工業代謝研究,利用生態系統整體性原理,將各種原料、產品、副產物乃至所排放的廢物,利用其物理、化學成分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互為因果,組成一個結構與功能協調的共生網絡經濟系統。

二、廊坊市工業園區發展循環經濟的模式

目前廊坊市進入園區的工業企業達四千多家,園區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就必須大力發展園區循環經濟,進而園區內的工業企業就要大力實施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故工業企業是循環經濟實施的主體之一,是廊坊市工業園區的主體之一。其重要性體現在三個方面:工業生產作為將資源轉化為產品的主要途徑,是“減排”的關鍵環節;工業是再制造和再生資源加工利用的主要承擔者;工業是循環經濟所需的先進技術和設備的供應者。

廊坊市工業園區發展循環經濟的模式可以歸納為:微觀層次上的企業內部循環鏈+宏觀層面上的企業間工業生態鏈。

1、在微觀層次上,要求企業縱向延長生產鏈條。從生產產品延伸到廢舊產品回收處理和再生;橫向技術體系拓寬,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和無害處理。工業企業是循環經濟發展的主體,因此要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打造企業內部循環鏈條,實施以清潔生產為核心的資源循環利用模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2、在宏觀層次上,大力構建企業問工業生態鏈。努力使園區各種物流、能流、技術集成和信息流渠道以及基礎設施為園區企業共享,企業間廢物交換主要以貿易的形式實現,各項資源在企業間的循環形式呈多樣化,既有雙方互利循環、分解循環,也有上、下游產業的反饋循環,眾多的循環關系構成各產業或企業之間的工業生態鏈或生態網絡。

三、廊坊市工業園區發展循環經濟的實踐路徑

1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用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改造傳統產業,提高工業經濟運行質量,結合工業產業結構特點、發展規模和水平,將清潔生產、廢棄物的資源化、生態工業等確定為發展循環經濟的重點領域;在建設生態工業體系時,優先選擇鋼鐵、石化、建材、食品等高能耗、高污染的行業,重點研究開發循環經濟發展的適用技術,探索行業發展模式。

2、從推行清潔生產入手,打造循環經濟型企業。企業是實施清潔生產的主體,依據“增效、降耗、節能、減污”的清潔生產目標,把開展清潔生產作為實現污染物達標排放和完成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重要手段。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電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產業作為新興產業與高新技術產業的代表,已經發展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通過推行清潔生產,利用信息產業參與制造業信息化、數字化設計、自動控制、電子數據管理、電子商務,發展集成制造、網絡制造,進而帶動與信息產業關聯的中小企業的發展。通過引入先進技術工藝,在生產過程中構織一個廢物連續利用的“循環圈”,推動實施清潔生產。

3、推動企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創新。先進的生態循環技術和設備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條件。因此,應加大對資源節約和循環利用關鍵技術的攻關力度,突出抓好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鏈接技術、“零排放”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回收處理技術、綠色制造技術及產業化。加強對具有共性特點的技術攻關,解決工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

4、將循環經濟理念引入企業設計、管理、生產的全過程,以資源循環利用為主線,延伸產業鏈。工業企業應積極探索“資源一產品一再生資源一再生產品”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積極發揮煤炭資源深加工,延伸煤化工產業鏈;深度開發油、氣資源,延伸石油化工產業鏈;發展再生資源產業,建立城鄉廢舊物資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形成資源開發、加工和廢棄物回收利用的良性循環。

5、構建多元產業生態工業園區。多元產業園區內由于產業類型多,有利于形成水循環利用鏈條、能

源梯級利用鏈條和各種物料的循環利用鏈條,將有力地推動各生產過程實現清潔化,促使整個園區不向體外排出廢物。園區各種物流、能流、技術集成和信息流渠道以及基礎設施為園區企業共享,企業間廢物交換主要以貿易的形式實現。多元產業循環園區各項資源在企業間的循環形式呈多樣化,既有雙方互利循環、分解循環,也有上、下游產業的反饋循環,眾多的循環關系構成各產業或企業之間的工業生態鏈或生態網絡。

四、廊坊市工業園區發展循環經濟的政策和技術條件

1、以政策為基礎,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一個良好法律法規體系的構建,可以引導循環經濟及生態工業規范化實施,使循環經濟的發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借鑒國外的經驗,制定適合我市市情的循環經濟方面的政策,將有助于各級政府、企業和全社會了解推行循環經濟的重要意義,明確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推行循環經濟方面的義務和職責,明確全社會推行循環經濟的途徑和方向。借鑒國內外發展循環成功的經驗,制定或完善鼓勵支持循環經濟的經濟政策、稅收政策等,充分體現市場手段和自愿性原則,并建立監督其實施的管理機制和促進其發展的激勵處罰機制。

2、運用工業生態學原理,采用生態化布局和規劃。生態工業是循環經濟理論在工業體系中的應用形態之一。工業生態學把工業生產視為一種類似于自然生態系統的封閉體系,其中一個產業鏈環的“廢物”或副產品,變成了另一個產業鏈環中的“營養物”和投入原料。這樣,區域內彼此靠近的工業企業就可以形成一個相互依存、類似于生態食物鏈過程的“工業生態共生系統”。生態工業園的設計和規劃就要依據這種原理,增強園區產業之間的關聯度、產業鏈與共生性。同時要對產業結構體系的功能進行重新定位,調整產業結構和企業空間布局,明確企業循環經濟的目標、任務以及要采取的政策措施,保證循環經濟戰略的順利實施。

篇(8)

從國際造船業格局來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歐洲造船業正進一步走向沒落,日本造船業也正在逐漸淡出與韓、中兩國的競爭,而中國造船業的競爭力則顯現出進一步增強的趨勢。隨著世界造船中心從歐洲向東亞轉移,中國已從世界造船業第二方陣的中游一舉進入世界造船業第一方陣。中國造船業已經確立了“世界造船第一大國”的雄偉目標,正不斷借鑒和吸收先進造船國家的技術和經驗,采取種種措施提升中國造船業的技術水平、管理水平,提高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從國內造船業格局來看,中國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重大調整,造船業己經被國家列為重點發展產業,已確定重點建設環渤海灣、長江口區和珠江口區三大造船基地。中國造船業目前已形成了幾大產業集群,在江蘇、浙江等地區。浙江把船舶工業作為全省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重點產業,正在積極建設港口物流、戰略物資儲運和臨港工業三大基地,并把舟山確定為“長三角”戰略物資中轉儲備基地、全國重要的船舶工業基地。因此船舶工業現代化直接影響到交通運輸、海防、海洋開發和漁業等各方面的發展,對實現浙江海洋經濟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1.浙江船舶工業信息化建設的戰略意義

浙江的區位優勢也得天獨厚:北承長江三角洲,南接海峽西岸經濟區,東瀕太平洋,西連長江流域和內陸地區,不僅區域內外交通便利,且緊鄰國際航運戰略通道,具有深化國內外區域合作的有利條件,發展船舶工業的區位優勢和地域條件十分顯著。

浙江還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有大量民間資金投入發展船舶工業的地區之一,目前浙江為加快造船產業的發展, 在計算機技術和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 的開發應用、網絡化建設、虛擬造船等方面進行新一輪投入,把數字造船、綠色造船作為企業發展的基本方針,以全面提升數字化生產技術為主題。世界船舶工業的進一步向東亞轉移,為浙江造船工業發展創造了機會,抓住產業轉移的機遇,乘勢而上,浙江船舶工業一定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2011年,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獲批列入國家戰略,舟山群島新區獲批為國家級新區。按照《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浙江將把國家戰略需要與浙江特色優勢結合起來;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構建“三位一體”的港航物流服務體系。推進寧波-舟山港一體化,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和臨港先進制造業,同時擇優發展新型船舶工業、汽車、環保石化、鋼鐵等先進制造業。發展海洋經濟,對于浙江來說,是真正意義上的再造“海上浙江經濟”。

2.浙江船舶工業信息化現狀

浙江船舶工業是浙江省制造業應用計算機最早的行業之一,很早就開始了計算機輔助制造 (CAM)在船舶設計和船舶制造行業的研究和應用,目前浙江應用于船舶產品設計和管理的軟件基本是以引進國外系統為主,缺乏自主創新,不但購置價格昂貴,而且維護升級費用也很高。如浙江集團購置國外設計軟件、ERP管理系統化了1000多萬人民幣,而且系統還需不斷升級。市場上一般的CAD、CAM 軟件和ERP管理軟件很難適應船舶制造企業的需要,由于我國造船企業在生產運營模式上與國外先進造船企業存在的較大差距,船舶產品的設計和制造過程復雜,不同產品的設計、制造過程不完全相同,配套企業達上千家之多,每一艘船的信息化建設都具有自已的個性,不能簡單地重復和復制;以及國內管理理念、體制上的特殊性,導致引進國外先進的軟件也不能簡單套用,需要有大量的本地化工作要做,加上引進的軟件商出于商業利益和技術保密,我們很難進行軟件二次開發,至今浙江省造船企業還沒有完整的產品數據管理平臺,使造船企業的設計、生產運營無法集成,以致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達不到各生產要素精確配置的目的,從而使造船周期加長,造船成本相應較高。[1]

目前浙江造船企業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主要是設計、采購、生產、成本、精度管理等方面由各自獨立的軟件系統來支撐,這些軟件系統在整個造船流程某些方面的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這些系統開發應用沒有站在整體造船高度考慮,設計、生產和運營管理一體化的,這樣不能真正體現軟件系統價值和綜合經濟效益。要抓住產業轉移的機遇,必須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現代造船模式的轉換,提高造船企業的綜合素質和整體效率,從而把浙江造船企業的綜合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能力,堅定地走出一條以建設創新型船舶工業為核心的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3.浙江船舶工業信息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浙江的民營船舶企業多數是按整體制造模式在造船,浙江的骨干船廠處于分段制造模式向分道制造模式過渡階段,已普遍應用CAD出圖、數字放樣技術和數控切割設備,開始在船舶建造的生產環節引入信息化技術,有的工廠已按區域造船模式進行生產設計,但與先進的造船企業比較,在信息化技術上仍存在較大的差距,直接影響浙江船舶工業的競爭力和企業經濟效益。[2]如何充分依托信息化技術,推動信息化與船舶工業融合,提高產業效能,打造中國一流的現代化修造船基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3.1當前造船企業面臨的設計管理問題

篇(9)

一、海西各城市工業化進程的評判過程

按照錢納里、庫茲涅茨、配第克拉克等國內外相關經濟學家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歷史發展的經驗總結,從通常情況看,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工業化水平可以運用人均總量指標和經濟結構指標來進行評判,也就是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產業結構、就業結構、城鄉結構等方面來綜合判斷一個城市的工業化發展階段。下面從上述四個方面對海峽西岸經濟區各城市的工業化進程分別進行探討。

(一)從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指標考查

借助錢納里的國際標準模式來分析海西各區市工業化水平及所處階段,由于比較過程中需綜合考慮匯率、通脹等因素變化的影響,在判斷工業化水平所處階段時采用粗略地按當時匯率為參考依據來考查人均GDP指標,如下圖1和表1示,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海西區域內部福州、廈門、泉州、三明、龍巖、衢州六個城市步入了工業化后期成熟階段,莆田、漳州、南平、寧德、溫州、麗水、汕頭、鷹潭、潮州、揭陽10個城市仍處于了工業化中期階段,梅州、撫州、上饒和贛州三市則處于工業化初期階段。可見從人均GDP指標來看,海西20個主要城市的工業化進程呈現出比較明顯的梯度差異,主要分布于三個完全不同的工業化層次上,從分析結果看,沿海地區的工業化水平要明顯高于內陸地區,福建的主要區市工業化水平高于邊界地市。當然,如果考慮通脹因素的影響,其程度還將呈現出一些細微的調整,在此不再贅述。

(二)從產業結構演變過程考查

美國經濟學家西蒙.庫茲涅茨等人在研究成果中闡述了工業化進程的規律:工業化演進始終伴隨著產業結構的變動呈現出來的。在工業化初期和中期階段主題是,產業結構的變化主要體現在工業和農業之間“二元結構”的調整和轉化過程中。當第二產業的比重超過第一產業時,進入工業化初期;當第一產業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且第二產業的比重超過第三產業時,進入工業化中期;當第一產業的比重進一步下降到10%左右,第二產業的比重上升到峰值時,進入工業化后期。

從表2可以看出,2000年以來海西20個城市產業結構變動基本符合上述演進規律,各區市第一產的比重穩步下降,除梅州市和南平市外第一產業比重均已降至20%以下,按照上述變化規律看莆田、三明、漳州、龍巖、寧德、贛州、撫州、上饒、揭陽目前正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溫州、衢州、麗水、福州、廈門、泉州、鷹潭、汕頭、潮州等市第一產業比重降至10%以下,開始步入工業化后期階段。從整體層面看,第二產業均已成為海西各城市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且第三產業比重穩步上升,尤其是福州市的第三產業比重已開始超過第二產業,呈現出高級化發展的態勢,這與省會中心城市的地緣作用不無關系。

(三)從就業結構的變動考查

經濟理論研究的成果表明,就業結構是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考查海西各城市2000年-2009年從業人員比重結構變化,基本上遵循了配第-克拉克定理所闡述的演變軌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勞動力由第一產業逐漸向第二產業轉移,二產的從業人員比重穩步上升,當經濟進一步發展到更高水平時,呈現出新的變化特征,從業人員開始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詳見圖1、圖2和圖3)。按照配第克拉克的闡述區域就業結構的變動,是由于各產業部門生產率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會產生高低調整和變化,因此,從業人員的轉移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過程。

海西20個城市中除廈門、泉州兩市外均可按照配第克拉克的標準進行判斷,對2009年的數據進行分析可得出,海西所屬城市均處于工業化或后工業化階段,具體來看,溫州、麗水、寧德、鷹潭、上饒、梅州、揭陽7市處于工業化初期階段,贛州、撫州、汕頭、潮州4市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衢州、莆田、漳州、南平4市處于工業化后期階段,福州、三明、龍巖處于后工業化階段。此外,按照世界銀行對不同收入國家勞動力結構變化規律的分析標準看,可以得出海西各城市中福州、廈門等領先城市的勞動力就業結構已達到20世紀80年代高收入國家發展水平,而其他絕大多數城市勞動力就業結構尚大致處于中等收入國家90年代的發展水平。

(四)從人口集聚程度方面考查

按照錢納里等經濟學家的研究表明,在區域經濟結構轉變的過程中,工業化進程中伴隨著城鎮化,工業化成為城鎮化的重要推手,城鎮化又為工業化提供了重要支撐,成為促進工業化發展的動力,工業化和城鎮化是相互聯系、相輔相成的。從國際通用的標準看,工業化準備期的城鎮化率在32%以下,工業化初期的城鎮化率在32%-36.4之間,工業化中期的城鎮化率在36.4%-49.9%之間,工業化后期49.9%-65.2%之間,后工業化階段的城鎮化率則在65.2%以上。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海西各城市的城鎮化水平得到明顯提升,尤其是近十年城鎮化率快速提高,但各個城市的城鎮化水平參差不齊,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而且差距不斷擴大。上饒、莆田、麗水等城市的城鎮化水平明顯偏低,而廈門、汕頭等市城鎮化水平遙遙領先。從具體情況看,溫州、衢州、麗水、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鷹潭、贛州、撫州、上饒、梅州、潮州14個城市的城鎮化水平尚處于工業化準備期階段,三明、南平、揭陽3個城市的城鎮化水平處于工業化初期階段,福州市城鎮化水平則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而廈門與汕頭二市城鎮化水平已處于后工業化階段。

二、海西工業化進程的研究結論

1、海西各區市工業化程度存在梯隊差異

通過上述對海西區域內各城市工業化發展階段的研究分析,可以得出各個城市間工業化進程呈現出比較明顯的梯隊差異現象,各個不同梯隊城市其工業化發展水平處于明顯不同的發展階段(如圖6)。第一梯隊的城市主要有廈門、福州、泉州等市,這三個城市經濟發達,擁有較強的臨港工業實力,已開始步入后工業化階段;第二梯隊的城市主要是三明、龍巖、衢州和溫州四市,這個四個城市原來的工業基礎較好,經濟規模也較大,處于工業化后期階段;第三梯隊的城市是鷹潭、麗水、莆田、漳州、南平和寧德六市,這些城市具備良好的工業發展所需資源但由于各種原因發展稍顯滯后,基本上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正積極謀求借助發展新型工業化的機遇迎頭趕上;第四梯隊的城市是汕頭、潮州、揭陽、撫州、梅州、贛州、上饒7個城市,這幾個城市基本上都是海西區邊界城市,明顯的特征是均處于省際交界地帶,工業基礎相對比較薄弱,仍然處于工業化初期階段,但工業發展速度相對較快。

2、工業化水平的差異為產業合作帶來機遇

海西經濟區區域內部各區市的工業化水平層次性差異及產業結構的互補性差異,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海西區域內工業產業的資本和技術構成也將存在明顯不同。通過前人研究得出的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律,可以知道國家或地區之間產業的資本和技術構成不同是形成垂直分工的基礎,而國家或地區之間產業的資本和技術構成相近則可以通過提高生產的專業化程度,通過實行互補性的水平分工來提高總體效率。這種產業的資本、技術構成的差異在某種意義上可以通過工業化所處的階段來反映。因此,處于層次不同的地區之間可以加強產業的垂直分工,而處于同一工業化發展階段的地區則可以主要通過地區之間的互補性的水平分工來加強產業聯系,這便使得海西區域的產業合作具備了廣闊的空間,為同層次之間的水平產業整合和不同層次之間的垂直產業整合提供了現實可能性,為此,針對海峽西岸經濟區未來工業發展的戰略,可以充分利用區域內工業化水平的層次性差異這一現實,構建起城市工業產業交流合作的機制,深化區域間產業發展的融合互通,促進區域產業發展的一體化。

參考文獻:

1、H.錢納里,工業化和經濟增長的比較研究,三聯書店,1989.

2、李悅等編著:《產業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三版

3、尹炳文,配第-克拉克定律與日本經濟結構性增長,南開經濟研究,1987年06期。

4、于刃剛,配第――克拉克定理評述,經濟學動態,1996年08期。

5、(美)庫茲涅茨 著.常勛等譯,各國的經濟增長,商務印書館,1999年11月。

篇(10)

引言

工業化和城市化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工業化和城市化是一個國家如何由貧窮落后走向發達繁榮的必由之路,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任務。如果說農業文明標志著人類可以通過自身的勞動初步擺脫自然界提供的基本生產資料的制約,那么工業文明則是標志著人類在農業文明形成的初步繁榮基礎上,極大豐富和滿足自身物質需求的又一次革命。城市化則是工業文明的自然延伸,是工業時代人類不斷滿足物質需求、提高生活質量之后進而在非物質的精神生活方面進一步拓展需求的結果,為實現人類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工業化的不斷發展以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意味著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心由農業轉向非農業領域,伴隨著勞動力、資金等生產要素向非農領域的集中,大量土地由農業生產轉向非農業生產領域也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這就造成了“非農化”現象,即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土地資源由農用轉變為非農用的現象。由此,當今的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面臨著一系列問題:工業化、城市化是否動搖農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的地位,在低成本發展工業化城市化與失地人口的可持續安置和發展之間如何進行選擇和平衡,工業化、城市化如何與農地非農化結合。工業化、城市化協調發展過程中應特別處理好諸如平衡好農地保護與農地非農化之間的關系等幾個方面的重要關系,以保證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順利發展,使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的社會福利達到最大化并且為最廣大的社會所分享。本文針對上述問題,對工業化、城市化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開展研究,力求找出問題的答案,為有關方面決策提供借鑒。

工業化、城市化、農地非農化引發的社會經濟問題

(一)工業化、城市化、農地非農化與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問題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意味著人們已經跨越了農業經濟時代,農地非農化也說明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生產性資源向非農領域轉移的趨勢,但這并不必然意味著農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處于可以被忽略不計的地位。無論工業化和城市化時代物質多么豐富、技術多么先進、生產多么發達,人們始終未能超越的一個事實就是:糧食是人們的基本需求,農業是滿足這一需求的行業。對于人口規模較小、農業生產資源稟賦先天不足的國家而言,通過國際農產品市場滿足國內需求與其說是尊重市場規律的安排,不如說是一種無奈地選擇。對于人口規模較大的國家而言,一方面,如果放任農地非農化的發展,可能給國民經濟帶來風險,農產品的周期性和脆弱性可能使得關系到國計民生的戰略資源無法自給而受制于人,形成國民經濟發展動蕩不安的隱患;另一方面,如果強行抑制農地非農化,顯然又有違資源配置的基本經濟法則,損害經濟發展效率。

(二)與工業化、城市化相關聯的勞動者在農地轉用后的生存與發展問題

工業化、城市化、農地非農化改變了土地使用的方式,作為基本生存要素的土地參與價值形成的方式也隨之發生變化。這樣一來就產生一個問題:如何保證原來以地謀生的人口獲得可持續的生存和發展機會?對農地非農化的受影響人口而言,其出路不外乎二條:一是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二是轉入非農業生產經營活動。對于前者而言,必須回答的問題是,農地非農化是否使他們完全失去了土地?如果只是部分失去土地,那么剩余的土地能否保證他們獲得可持續生存和發展?如果不能保證又怎么辦?如果是失去全部土地,那又通過什么方式使得他們能夠重新獲得土地?對于后者而言,必須解決的問題是,有無足夠的非農勞動就業機會充分吸納這些失去土地的勞動力?過去從事生產經營的勞動者是否愿意或是否有能力從事非農業生產經營活動?不幸的是,現實世界里,我們經常看到兩種極端事例:在中國,屢屢出現土地被工業和城市發展占用后的農民因缺乏基本生產資料而陷入困境的案例,農地非農化的失地人口成為“種田無地、上班無崗、社保無份”的“三無農民”。在拉美一些國家里,大批農民涌入城市,但城市非農領域吸納能力有限,形成了就業不足、貧富懸殊、治安混亂、環境惡劣的貧民窟,被人們稱之為城市化的“拉美陷阱”。

(三)與工業化、城市化相關聯的農地轉用各環節利益格局調整問題

農地的非農化,牽涉到各種不同的利益主體。在中國的國家基本制度決定的農地屬于國家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格局下,農地的轉用可能涉及的利益相關主體包括:農地實際所有者、土地承包者、集體經濟組織中的其他成員、集體經濟組織、地方政府、中央政府、農地轉用后用地單位等。在農地轉用過程中,這些利益相關主體的利益如何調適?農地非農化帶來的土地增值如何分割?這些問題必須得到妥善處理,否則將增加社會發展的成本或者形成社會不穩定的隱患。要在農地非農化過程中照顧到各利益相關主體的利益,取得利益均衡,必須制定出完善的法規制度,探索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協調發展面臨的難題

當今的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還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不僅關系到我國農業生產能否保持平穩發展并為工業化、城市化提供有力的支撐,也關系到我國的工業化、城市化是否以一種健康的可持續的方式得到發展。目前中國工業化、城市化協調發展面臨的主要難題表現在三個方面:

工業化、城市化是否動搖農業作為國民經濟基礎產業的地位。具體而言,伴隨農地非農化的大趨勢,中國能否守住18億畝耕地面積的紅線,最終確保國家糧食供給安全。2007年以來,國內和國際市場上糧食價格的迅速上漲,推動了新的一輪物價普遍上漲,進而影響到整個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走向。這再一次提醒我們,作為糧食基本需要立足于國內供給的人口大國,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的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不能忽視,否則造成的波動和起伏將使我們付出沉重的代價。

在低成本發展工業化、城市化與失地人口的可持續安置和發展之間如何進行選擇和平衡。一方面,有學者和官員津津樂道于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中國的發展速度,特別是對照印度等國家由于工業建設和城市發展用地異常艱難而使得有些重大基礎設施的建設舉步維艱的事例,對中國式的舉國體制下的低成本土地征收和快速建設模式贊賞有加;另一方面,每年數百萬計的部分或者完全失去土地的農村人口如何得到可持續的安置和發展,目前還沒有探索出一條具有普遍性的模式和辦法。

工業化、城市化如何與農地非農化結合。既實現工業化城市化的可持續發展,又能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并借此推動農村經濟、社會乃至增長制度的變革,使之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和著力點,這其實是第二個問題的進一步延伸和發展。工業化也好,城市化也好,失地人口的安置和發展也好,在農地非農化過程中其實是一個利益格局的調整。中國的發展,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而維護七億多農村人口的基本權益,是保證農村社會穩定的前提。工業化、城市化必須在維護農民基本權益的前提下進行,同時,中國的進一步發展最基本的推動力應該是挖掘內部需求,而這個內部需求的最大潛在力量來自于農村人口。要把這個潛在力量變為現實,離不開農村基本經濟制度尤其是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工業化、城市化恰好為改革農村基本制度提供了一個外在動力,這是一個難得的契機。如何把握這個機會,既取決于農村基本經濟制度改革的總體走向,也與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具體政策的創新有關。

工業化、城市化協調發展過程別注意的重要關系

農地非農化因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而引起,由于以農地為基礎的農業生產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基礎地位,即使在工業高度發達、城市水平相當高的社會里,農地非農化也會通過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以及其它機制傳遞對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反作用。因此,農地非農化必須與工業化和城市化之間保持一種協調發展關系,才能保證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順利發展,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的社會福利才能達到最大化并且為最廣大的社會所分享。

第一,正確認識工業化、城市化與農地非農化的關系,平衡好農地保護與農地非農化之間的關系,探索并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工業化、城市化道路。首先要正確認識工業化、城市化與農地非農化的關系。工業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走向現代化的必然趨勢,城市化是工業化引致和人口發展規律的必然。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需要一定農地的非農化。我們不能盲目重視農地保護而絕對地限制農地非農化,沒有一定數量的農地非農化,工業化和城市化就無法完成。因此要擺脫單方面高度地、過于嚴格地限制農地非農化。從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整個工業化、城市化過程中利用土地政策的演變歷程來看,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國家所面臨的土地政策是不同的,采取的政策舉措也是在基本法律法規框架下隨機應變的。在當前重工業化快速發展和“城市化后發追趕工業化”的階段,必須對土地進行合理而又詳細的規劃,劃定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合理用地,但同時也嚴格保護農業基本區域不受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的破壞。另一方面,農地非農化必須是適度的、可持續的非農化,不能是盲目的、過度的、粗放式的農地非農化。目前,現實中存在農地非農化過度、農地利用粗放、存量建設用地未盤活等種種問題,經濟利益總是誘使和驅動開發商甚至聯合地方政府通過各種手段游走于政策灰色地帶,千方百計鉆政策空檔,導致“占補總量平衡、質量失衡”、“先開發、后退耕”、“以租代征”、“未批先占”、“東占西補”等種種政策異化的產物。適度規模和控制農地非農化在當前顯得較為迫切,但農地非農化靠行政上的命令和強調難以起效,更無法長效。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的經驗表明,工業化、城市化與農地非農化的協調,不能只靠行政的、短期的、原則性的政策規定,而是要建立結構性的、長期的、可操作的、法規化的機制以及細化的可操作措施。應適當借鑒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的經驗,因地制宜地探索出適合我國實際的農地非農化機制,包括市場機制、行政機制、法律機制、公眾參與監督機制等,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

第二,走以“城市圈”為載體的集中型城市化道路,加快重工業升級轉型,探索農地非農化的“內涵式”、“集約式”的利用方式和路逕。中國正處于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必須對城市化發展進行一次全面的評估和規劃。城市化路在何方?能否任由中小城鎮盲目膨脹、星火燎原?中小城鎮遍地開花的城市化發展路線可否持續?盡管從戶籍制度改革以及農民工流動等角度來看,中小城市化發展路線似乎是一條代價小、發展快的城市化路線,但從土地集約利用和農地保護與農地非農化平衡的角度而言,這種城市化路線未必最佳。日本、中國臺灣地區、韓國在城市化高速發展過程中沒有導致農地非農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都選擇了集中型城市化道路。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絕大部分人口集中于幾個大都市的集中化城市道路不可行,但可以適當借鑒韓國、日本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經驗,挖掘自身特點及優勢,也是可行之策。單純的大城市化路線和盲目的中小城市化路線都在解決某幾個方面問題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另外一些問題的產生,而圍繞“長三角”、“珠三角”、“環勃海”、“成渝城市圈”、“武漢城市圈”、“長株潭”等十五大城市圈為載體的集群式城市化發展道路則可取長補短。

盡管日本在工業化中期也采取了農村工業化路線,但我們應避免再走“家家點火、戶戶冒煙”的工業鄉村化道路,而是應加快工業結構升級改造和集聚式發展。在城、鎮、村地理布局上,結合城鎮發展及時合理調整村鎮結構,突出中心鎮、中心村,避免零散布局。降低因村落分散帶來的自來水、電力、道路等對農地占用的需要。處于工業化、城市化“雙中期”的中國,必須未雨綢繆,合理限制“開發區熱”、“大學城熱”、“高爾夫球場熱”、“新區熱”、“別墅熱”等大量占用耕地的粗放式開發活動以及可能引起的房地產投機活動。

第三,理順農地非農化過程中的利益鏈條與利益分配關系,打破地方政府“以地取財”的土地神話,保障農民在農地非農化過程中的地位和利益。中國耕地保護一直以來貫穿的是一種行政強制型的約束,這種行政約束一直在與農地非農化進行利益博奕,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對農地農用進行保護和鼓勵。農地非農化過程中的收益主要被地方政府和地產商、房產商所瓜分,形成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商合謀瓜分土地增值收益而讓國家承擔喪失耕地和農民承擔生活風險的不平衡利益分配格局。一直以來都沒有實質性突破的一個問題是,地方政府作為農地保護實施主體與農地非農化受益者的身份,在任期內地區之間GDP指標競賽以及財政擴張驅動的目標導向下,往往傾向于農地非農化。因此,改變農地非農化首先要剪斷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過程中的利益鏈條。具體而言,借鑒日本土地增值收益歸全民共有的做法,嚴格限制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讓過程中獲得收益,廢除土地出讓金,通過土地出讓稅和耕地占用稅,由中央統籌土地出讓過程中的級差地租。同時,合法化農民在農地非農化過程中的平等地位在現階段極為重要。中國各地一度出現“拋荒”、“廢耕”等現象,農地的收益讓農民無利可圖,他們寧愿選擇放棄。在農地非農化收益大大高于耕種收益的情況下,農民一時也可能被農地征用所誘惑,尤其在農民生計有所保障的情況下,農民的這種動力還比較大。應當對農地非農化后所產生的收益,以直補方式獎勵“農地農用”和改善農地質量,在“農地非農所有”的情況下,讓“農地農用”得以與“農地非農化”相制衡。

第四,吸取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土地過度投機導致地價大幅上漲的教訓,有效應對土地在非農化過程中的投機炒作。日本、中國臺灣地區在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都出現了地價高漲、房地產泡沫的現象。農地保護不是要嚴格限制農地非農化,而是要再保證工業化、城市化對農地的合理需求之上保障農地盡可能農用。從農地非農化的動力來看,要抑制農地過度非農化的傾向,最為有效的手段就是要縮小農地在農業與其他產業利用間的利益差距,也就是縮小“農地農用貨幣價值”與“農地非農用貨幣價值”之間的剪刀差。在這方面,中國臺灣地區通過“平均地權”和“耕者有其田”政策,有效抑制了土地投機。具體而言,抑制土地投機可從五個方面著手,一是嚴格制定規劃,使農地用途服從國土規劃、城市規劃和農地規劃;二是從法律上嚴禁土地投機,從取得土地使用權開始,在一定期限內沒有進行開發即視為投機。并且嚴格規定農地使用權購買者和農地開發者必須保持一致;三是農地非農化必須服從公共利益,由國家確定明確的公共利益范圍和細項,避免公共利益的模糊化;四是農地轉用后的增值收益必須上交國家,不再由地方政府占有,避免地方政府在土地財政面前的利益沖動;五是對農地過度投機區域進行動態監測和全面管制。

第五,加強土地規劃,細化農地分類,深入立法研究,制定長遠的土地規劃和可操作政策舉措以及合理合規的法律保護。從日本農地非農化的經驗來看,僅僅靠高度的管制很難確保農地的高效利用,建立一套相互協調和嚴密的農地非農化機制、制度以及規劃,從以人管地走向以法治地,并且嚴格施法。其一,盡快出臺土地征收專項法律法規。日本、韓國都對土地征收單獨立法,如日本的《土地征收法》、韓國的《土地征收法》等,這些法嚴格限制了土地征用的范圍必須在公共利益的范圍內,并且在法律中對征地程序、補償標準等都作了明確規定。我國由于缺乏土地征用專項法,導致地方濫用征地權力,甚至隨意出臺行政規范文件,以極低的強制性價格征收農地用于非農建設,甚至是非公益建設。人地關系的緊張、農民財產意識的增強以及帶有強烈計劃色彩的土地征收制度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農地非農化誘發的問題已經上升到關系社會穩定與和諧的重大問題。土地征用法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對公共利益目的進行專項公示,并建立獨立的監督機構,對是否違反公共利益進行獨立審查;集中農地征收權力,必須經省政府審核同意;建立獨立的第三方結構,負責受理和裁決征地雙方的爭議與糾紛,以保證土地征收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建立嚴格的、透明的農地征收程序;建立失地農民的生活保障制度。其二,制定有關農村宅基地的專項法。當前,村鎮建設結構松散、布局混亂,大量農地被擠占,農村的農地非農化已經成為一個日顯凸出的社會問題。應當借鑒日本、韓國的經驗,制定有關農村宅基地的法律,對宅基地占有原則、建設標準等進行嚴格管理,對集中建設、規范建設進行鼓勵,盡快整理農村宅基地擠占耕地的現象。其三,制定城市開發立法。加強城市開發規劃,對城市化過程中的農地占用進行規范。最后,對所有法律法規進行全面清理,避免法律法規的相互沖突以及部門之間的相互越權與推諉。

結論

中國的工業化城市化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按照學術界的主流意見,中國目前處于工業化的中期階段,而城市化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城市化水平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左右,未來的20―30年時間里將仍然保持較快發展態勢,農地非農化在此期間也將保持相當的規模。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以及相關法規,中國的農地轉用制度包括農地轉化為國有建設用地和集體建設用地兩個途徑,這種制度安排使得國家可以通過控制農地非農化的規模和節奏來控制宏觀經濟,這就是中國特有的與“銀根”相齊名的“地根”之說。參考借鑒國外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農地非農化的經驗和教訓,探討中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的相關問題,無疑是有重要意義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2年憲法,1988、1993、1999、2004年修正案。

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4.蔡繼明.中國征地補償制度改革的三重效應[J].經濟學動態,2006(8)

5.簡新華.日本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的“農地非農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6)

上一篇: 焊接技術的發展現狀 下一篇: 網上支付的概念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 又紧又爽又深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久网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熟女精品激情免费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三区韩国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