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7 15:49: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業發展策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渝北區發展都市休閑農業的有利條件
(一)休閑自然條件舒適
渝北區幅員面積1452平方公里,農作物播種面積達77989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0%,植被種類繁多,山地農業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水系比較發達,除了被長江、嘉陵江環抱外,還有眾多江河支流流經該區,為休閑農業增添了靈氣,是度假休閑的最佳場所。渝北區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長、初夏多雨、無霜期長、濕度大、風力小、云霧多、日照少的氣候特點。與主城其他區相比較,渝北區常年平均氣溫較低,具有優越的氣候舒適度。渝北區尤其是其鄉村地區空氣清新、氣溫涼爽,是人們休閑的理想之地。較為明顯的氣候互補為主城區市民休閑度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也為該區發展都市休閑農業提供了舒適的環境。
(二)休閑農業資源豐富
渝北區位于重慶都市發達經濟圈,是重慶近郊農業大區,具有發展都市休閑農業的先天優勢。渝北區是重慶市較早發展農家樂的地區之一,從1997年至今已有幾千余家,形成了以兩路鹿山村、玉峰山鎮以及統景、張關風景區為代表的農家樂。現在渝北區政府又要高標準規劃建設2個旅游特色鎮、4個旅游特色村、100家特色農家樂,其中重點打造各具特色的“四朵村花”,即“天然氧吧”玉峰山鎮玉峰村、“生態梨園”茨竹鎮梨園村、“溶洞風景”洛磧鎮老君山村、“綠色鄉村”興隆鎮徐堡村。這些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資源為渝北區開展都市休閑農業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旅游區位優勢明顯
渝北區是重慶的北大門,距渝中區僅23公里。它不僅是重慶大都市擴張拓展的重要區域,也是都市休閑農業的主要客源市場。在重慶主城核心區2000多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內,渝北區占400多平方公里,在主城九區當中名列前茅。渝北區還位于都市發達經濟圈與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結合部,是重慶“點、圈、線”區域布局中“圈”與“線”聯結的重要地域。渝北區也是未來的重慶行政中心,目前已有70多家中央駐渝單位和市級行政機關入駐渝北區。此外,渝北區境內水陸空交通體系完善,不僅為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提供便利交通,而且其立體的交通優勢還可與長江黃金旅游線、烏江畫廊等頂級旅游線路合作,聯合開發更多休閑產品,開辟更為廣闊的休閑市場。
(四)經濟基礎強勁
近年來,渝北區經濟發展迅猛,區域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在重慶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評中,已連續四年位居“都市發達經濟圈”第一。200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5•46億元,同比增長23•1%,總量居重慶主城九區第三位,增速居第一位。農業總產值達到18•08億元,農業增加值為12•66億元,農業生產投資6522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80•45億元,增長24•5%,連續六年居全市第一。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全區已明顯呈現出南、東、北三大片區和東、中、西三大經濟帶。三大片區具體指以發展奶、菜、花“三色農業”為主體的南部片區;以旅游觀光業為龍頭,以優質柑桔、筍竹、榨菜、蠶桑為支撐,以優質糧油生產為基礎的東部片區;以生態農業、優質伏季水果、草食牲畜為主體的北部片區。三大經濟帶具體指御臨河流域的優質柑桔、筍竹經濟帶;渝鄰高速公路渝北段的生態農業經濟帶;210國道的優質伏季水果經濟帶。在全區的農業和農村經濟中,已基本形成了奶、菜、花、果、草食牲畜、旅游觀光等六大優勢支柱產業,這為渝北區發展都市休閑農業提供了很高的起點,使以后的發展會更快、更順。
(五)發展機遇難得
重慶是全國四大直轄市之一,是國家城鄉統籌信息化試驗區,是內陸首個開放型經濟的“試驗田”。西部大開發、三峽庫區、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等優惠政策渝北均享有。特別是總書記2007年提出的“314”總體部署,將重慶的定位提升為國家戰略,使重慶在國際國內的影響力、吸引力大幅提升,成為了國內外產業轉移的首選地。一小時經濟圈總體戰略、圈內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的推進及渝北區良好的城市綜合功能,將顯著提升渝北區在全市的戰略地位。渝北區占全市主城拓展區面積的17%,空間拓展優勢更加凸顯。隨著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三峽庫區產業發展扶持戰略,渝北區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力結構調整都將會得到極大的促進。雖說三峽庫區蓄水,水位上漲,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濱水農村地區的生產生活方式,但與此相關的新的生產生活方式也會被催生,屆時,都市休閑農業可以利用的資源將更加豐富。
三、渝北區發展都市休閑農業的不利因素
(一)農村勞動力空心化顯著
2007年,渝北區在外務工的農村青壯年已超過17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的50%左右。留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也主要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農村青壯勞動力空心化和農民老齡化現象明顯,這極不利于當地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
(二)休閑項目單一
目前,渝北區都市休閑農業開發的主體形式是“農家樂”,活動內容大多局限在吃、飲、棋、牌、唱等初級階段,可觀、可游的項目不多,可參與體驗的項目更少,文化內涵深的項目幾乎沒有。此外,由于宣傳力度不大,銷售渠道不暢,知名度不夠,認知范圍大多局限在周邊地區,都市休閑農業產品未形成品牌,還產生不了品牌效應。
(三)農村基礎設施不健全
渝北區對外交通的通達性在重慶主城區中優勢明顯,但是涉及到各鎮、各村的道路則存在“只通不暢”、“通路不通車”等狀況,大多數村級公路不具備開通客運車輛的條件,通暢率僅為5.8%。除城區與幾個知名景區外,其他區域尚不具備旅游接待能力,農業產業化基地和現代農業園區大多也不具備接待過夜游客的能力。(四)城市化所構成的威脅重慶區域經濟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在帶動農村發展的同時,也對農業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具體表現為:一是城市對郊區農村土地的不斷占用,城市強勢文化對農村弱勢傳統民俗文化的沖擊與侵擾[1];二是城市發展對景觀生態環境的建設性破壞;三是城市工業和生活廢污水的增加和未經處理地排放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
四、渝北區都市休閑農業發展戰略探討
從上述對渝北區休閑農業發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進行的分析來看,渝北區已具備了全面啟動休閑農業的內外部條件,但還需要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使這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可持續性[2-3]。
(一)階段性發展戰略
在都市休閑農業發展初期,應實行政府主導發展戰略。在這一階段,完全由政府籌備,并邀請企業參與,使休閑農業向市場化方向發展,為此,政府首先要成立相應的休閑農業管理委員會,并制定科學的行動以及發展規劃,擴大都市休閑農業的影響力,為市場化運作做準備;在成熟階段,可實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發展戰略,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又可以優勢互補。市場運作戰略將是都市休閑農業的最終階段,在政府職能發生根本性轉變的同時,企業要充分發揮活力與優勢,積極參與競爭,不僅節約成本,而且還有利于增進政府、企業以及社會的收益[4]。如今的旅游產業已不再是過去的“無煙產業”,因而,在渝北區都市休閑農業的發展過程中,要堅持不懈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盡管渝北區休閑農業資源比較豐富,但節假日期間可有效供應的品種還很有限。另外,節日期間景點環境破壞嚴重,這說明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需要加強。在旅游資源的開發和配套工程的建設中,保護環境、保護生態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我們一定要樹立大環境意識,走一條長久發展之路。
(二)市場開發戰略
1.目標市場戰略
針對我國城市居民正處于旅游消費初期階段,消費標準還不高,因人口眾多,消費總量仍然很大的特點,渝北區都市休閑農業的目標市場戰略應立足于主城區的城市旅游消費者,同時爭取周邊地區以及外地的城市消費者,采取差異性營銷策略,開發以中、高檔為主的各具特色的旅游產品[5]。
2.營銷策略[6]
第一,全方位進行渝北區域形象傳播。區域營銷的復雜性和區域形象的多層次性決定了多主體參與渝北區形象推廣傳播戰略的必要性,這就要求在形象推廣戰略的制定與實施過程中,政府、企業和當地居民務必要緊密配合。另外,從政府、企業和居民三大主體的自身利益出發,也需要在地方營銷管理和區域戰略形象管理中建立合作關系。
第二,應用多種媒體進行區域形象傳播。可以借助一些大規模的公眾活動(如重大的體育賽事、國際國內重要會議、博覽會、民間節慶活動等)所具有的間接廣告公關效果,提升渝北區的知名度。
第三,實施強勢營銷策略,對重點區域形象進行提升和推廣。針對渝北區地域較廣闊,內部經濟發展不平衡且人口呈大范圍分散、小范圍集中的特點,其區域營銷和形象推廣必須采取“重點突出、強勢優先、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策略。從戰略地位、資源特征、交通條件、市場潛力等因素綜合考慮,對放牛坪所屬的北部片區、統景所屬的東部片區等中心地帶進行重點包裝和推廣。
(三)精品發展戰略
渝北區農業與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可供開發的景點也很多。但是由于前面所論及的諸多不利因素,并沒有太大的知名度。因此,應針對資源優勢,突出重點,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用在刀刃上,打造渝北區都市休閑農業的精品,塑造渝北區休閑旅游的全新形象。相觀研究認為,近城觀光休閑農業地可形成兩個密集帶:第一密集帶為10~49km,第二密集帶為60~89km。而渝北區恰好可形成這樣兩個密集帶:其一為放牛坪所屬的北部片區一帶;其二為統景、印盒所屬的東部片區一帶。可根據這兩帶具有的豐富的物種資源,不同的經濟資源條件,開展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休閑活動,充分挖掘區域潛力。重點建設白云山—多寶湖山水探奇休閑區、興隆—茨竹山地農業體驗區、衛星湖—華鎣山湖光山色休閑區、兩岔湖—團丘湖濱湖農家休閑區、大盛湖—老君山漁家生活體驗區、草坪—統景—印盒觀光農業與養生休閑區、石船—張關—龍興田園休閑觀光度假區、石坪—玉峰山溫泉與山地運動康體區、回興農業科技園現代農業觀光體驗區九個休閑區。逐步形成以民俗體驗游、野外生存體驗游、動物親近體驗游為主的生活體驗系列、各種農園、果園、花園的觀光游覽系列、休閑度假系列、康體保健系列以及休學度假系列等旅游產品[7]。
(四)科技化戰略
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趨勢,以及渝北區實施休閑農業發展戰略的要求來看,必須考慮加大科技投入。不僅僅是因為科技能提高農業的產量,還在于高科技的農業作業也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亮點。堅持“科技興旅”的方針,將高科技和普通科技共同融入到農業和旅游業的各個層面,一起為休閑農業服務;提高全民的大旅游意識,特別是領導和企業員工的“科技興旅”意識;成立旅游發展的專家智囊團,為提高休閑農業的科技水平盡力;實行休閑農業管理的現代化和電腦化;加強環境保護和整治技術;加快旅游信息化進程,健全區內的旅游信息系統,在各集散地設立旅游信息服務中心[4]。
(五)多渠道籌集資金戰略
資金瓶頸是制約渝北區休閑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渝北區政府應按照市場經濟導向的原則,拓寬籌集休閑農業發展資金的渠道,采用政府對休閑農業導向性投入和社會資金多元化投入相結合的模式,積極鼓勵包括民營資本在內的多種經濟成分組織參與休閑農業項目的開發、建設以及其他相關休閑農業業務的經營活動,為渝北區休閑農業發展提供穩定而充足的資金。在具體措施上,一方面,政府可通過制定一系列發展旅游的特殊優惠政策,通過國家、地方、部門、集體與個人一起參與,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資一起上,通過獨資、合資、股份制等形式,吸引中外投資者共同參與渝北區都市休閑農業的開發建設;另一方面,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快相關企業的改革,通過優勢互補與市場化運作,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經濟效益和整體素質。同時,對重點片區以及重點休閑區的企業進行整合包裝上市,組建大型的旅游企業集團,壯大產業規模,帶動渝北區都市休閑農業的跨越式發展。
(六)經營管理戰略
但是,昆明都市農莊尚處于探索階段,從目前來看,存在以下問題。(1)借都市農莊之名、行地產項目之實。某些開發商利用政府給予都市農莊建設用地和資金上的支持,將其規劃建設成地產類項目,偏離了都市農業發展的最終目標: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提供就業機會。(2)缺乏宏觀規劃及技術標準支撐。整體規劃、全面布局對于都市農莊的發展至關重要,目前昆明都市農莊的規劃設計尚沒有納入到城市規劃體系中,相應的用地分類和規劃建設用地標準仍不夠完善。(3)用地和景觀規劃合理性不足,對生態環境安全重視不夠。規劃中應確保農莊景觀的原始性和生態性,配套服務設施用地應盡量利用荒地、低丘緩坡、廢棄工礦用地。(4)投資和經營主體單一。目前昆明都市農莊的經營模式多為政府投資和企業自主經營,還可增加農戶自主經營和社區集體經營等類型。
二、臺灣休閑農業的類型及成功經驗
臺灣休閑農業種類繁多,各具特色,主要類型如表2。臺灣休閑農業始于20世紀70年代,最初僅限于果園采摘、購買農產品等簡單的經營模式。1994-1999年,農政部門修訂了《休閑農業輔導管理辦法》,確保了休閑農業在臺灣的順利發展。2001-2004年,臺灣開始推動“一鄉一農業園區”的計劃,休閑農業進入蓬勃發展階段。隨著可持續發展意識的提高,以“生產、生活、生態”相結合的經營模式被廣泛推廣,農莊的管理也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臺灣休閑農業的成功經驗主要有:(1)主題特色鮮明。農場經營者善于挖掘優勢資源,營造農場特色。(2)健全的法規。依據農政部門制定的《休閑農業輔導管理辦法》保證了休閑農業的有序發展。(3)政策的大力支持。經政府部門核準的休閑農場在經營上享受優惠政策,其建設的專項經費由政府撥出。(4)科學的規劃布局。臺灣從省一級到市、縣、區、鄉鎮,都有一個近、中、遠期的規劃,層層指導休閑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從而更有效地利用資源,獲取最大利潤。(5)與協會組織的合作。臺灣休閑農業協會,提供經營技術服務、實務訓練及學習機會,使休閑農業走向專業化,并協助反映農業問題與農民訴求,增強與政府部門的溝通聯系。(6)成熟的規劃管理運作。臺灣休閑農業的經營主體大多運用現代化經營管理方法,比如網絡營銷,使游客獲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
三、臺灣休閑農業發展對昆明都市農莊的啟示
第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特色是都市農莊健康發展的前提,在農莊建設前期,應全面分析現狀條件,依據農業生產資源、鄉村聚落資源、民俗文化資源、休閑娛樂設施及服務資源等各類資源所占主導地位,以及項目經營管理模式來決定都市農莊的主題特色。
第二,制定法規政策,加強科學管理。臺灣有關休閑農業的法規有《休閑農業輔導管理辦法》、《休閑農場經營計劃審查作業要點》、《非都市土地申請作休閑農業設施所需用地變更編定審查作業要點》、《休閑農業區劃定審查作業要點》、《休閑農場專案輔導實施作業規定》等。這些條文明確規定了審批過程的程序、審核的標準,既保證了企業的依法經營,又限制了部分人借辦都市農莊之名進行圈地和違法經營。結合昆明的實際情況,應盡快制定都市農莊發展的法規,進行先期發展指導,并伴隨都市農莊的深入發展進行法規的修正,明確主管機構,專門研究、規劃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三,整體規劃,彈性架構。都市農莊規劃需要更有彈性的架構,體現在規劃上、經營上、管理上的整體性、多樣性和特色性。需從區域規劃開始,自上而下逐級制定一套完整的都市農莊規劃體系,選準項目、集中資金、重點開發,避免盲目發展、一哄而起而導致同質競爭甚至惡性競爭。
第四,關注農民土地和就業問題。農莊發展需要土地聚集,國家應制定一個穩定的土地政策,積極推進土地流轉機制創新,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可借鑒臺灣休閑農業的發展經驗,對農民進行相關知識與技能的培訓,使他們成為當地旅游業發展的主體。
二、金融機構對訂單農業的支持力度不夠
近三年永清縣金融機構對縣域經濟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2010年至2012年全縣各項貸款分別增加86953萬元、93620萬元和85807萬元,遠高于2009年(增加43141萬元)以前各年度,其中涉農貸款分別增加63985萬元、84308萬元和72821萬元,而其中訂單農業貸款一筆未放,據調查,永清縣能夠形成訂單農業的不僅僅是蔬菜產業,其中棉花加工、奶牛養殖均是訂單農業的生力軍,特別是棉花加工企業流動資金需求量較大,高峰期每戶企業資金需求在300萬元-400萬元,全縣棉花加工企業年資金需求總量在1.6億元左右,而每年僅農村信用社對其貸款2000萬元左右,資金缺口達1.4億元。造成金融機構對訂單農業支持乏力的原因:一是受農業生產周期長、風險大等因素影響,金融機構對純農業貸款投放積極性不高。二是金融機構創新意識不足,缺少適合訂單農業的金融產品。
1.1形成都市農業布局
通過實施都市農業發展戰略,城市、平原、山區“三個農業圈層”基本形成。在城市農業圈中以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為重點,發展花卉、苗木、園藝、農產品加工、流通服務業和觀光休閑農業;在平原農業圈中,接受城市農業圈產業的轉移,重點發展蔬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水產等優質高效農業基地,大力發展創匯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流通業,配套發展觀光休閑農業;在山區農業圈中,依托豐富的山水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茶、桑、果、林、中藥材、畜禽、蔬菜等名特優新產品基地和生態農業與觀光休閑農業。
1.2建成優勢特色產業
根據都市農業發展戰略,圍繞杭州農業六大優勢產業、五大特色產業,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全面推進50條農業產業帶建設。通過政策引導、資金補助、技術支持,蔬菜、茶葉、花卉苗木、竹業、節糧型畜禽、水產品、水果、干果、蠶繭、藥材、蜂業等快速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蔬菜、花卉苗木、畜牧、蠶繭、茶葉、淡水產品、竹業產量產值已在全省名列前茅。2010年,全市實現優勢特色農業產值219.56億元,占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近69.4%,在農業產業中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
1.3推進農業產業化
建成都市農業專業村1000個、主導產業狀元鎮(鄉)20個、省級高新農業示范園區2個、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園區9個、特色優勢產業強縣14個、產業強鎮(鄉)18個,培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189家,出現了“南有傳化、北有森禾”的農業示范企業。在全國率先啟動高產穩產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工程,完成項目183個,實施葉菜應急儲備基地建設計劃,建成葉菜基地5000畝,糧食、蔬菜應急能力進一步增強。
1.4提升農業生產基礎
實施中低產田改造工程,建立市級示范方444個,面積34.39萬畝。土壤地力等級、抗災能力明顯提高,種養結合、立體種植、農牧循環的產業發展模式得到推廣應用。新增農機具7萬臺(套),農機總動力達到315萬千瓦,工廠化育秧、節水灌溉和大棚作業機械得到推廣應用。
1.5發展物流會展產業
搭建農產品物流平臺,發展農業會展業,暢通了農產品流通渠道,為提升杭產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夯實了基礎。構筑了杭州農副產品交易中心與浙江新農都物流中心兩大農產品交易平臺,每年舉辦迎新春農展會,參加京、滬、粵、港、臺等地農產品展示展銷會,打響杭產農產品品牌。
2統籌發展難點分析
農業現代化滯后是城鄉經濟二元結構的直接表現,雖然杭州都市農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要完全實現農業現代化還存在諸多難點。
2.1結構分析
2.1.1產銷結構農業結構的不斷調整,要求農業生產者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筆者對余杭區的種養銷大戶調查發現,從事傳統種植業的占50%以上,而農產品經營和加工比例都在20%以下;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調查,從事種植業的接近80%,從事農產品經營、農產品加工在20%以下,從事農機、植保在10%以下。這說明大多數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缺乏市場經濟知識和經營管理能力,市場分析、市場預測、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
2.1.2產業結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城市化的推進,“三二一”的產業結構順序正在加速形成。如杭州一二三產比重由1978年的22.3∶59.6∶18.1、2000年的7.5∶51.3∶41.2逐步變成2010年的3.5∶47.8∶48.7,農業經濟比重迅速變小。在“三二一”產業結構演變過程中,政府如何穩定農業生產、發揮農業城市綠肺的作用、有效保障應急狀態下的城市農產品有效供給、增加農民的收入成為統籌城鄉中亟需關注的問題。
2.1.3就業結構隨著農業勞動力大規模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村勞動力就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業勞動力的素質狀況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不相適應。筆者對余杭區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中的250位從業人員調查,年齡在39歲以下的有41人,40~49歲的120人,50~59歲的77人,60歲以上12人;研究生9人,本科17人,大專53人,中專21人,高中72人,初中66人,初中以下12人。資料顯示,在種養銷大戶和專業合作組織帶頭人中,初中及以下學歷的人比例占40%以上。
2.1.4技能結構要發展現代農業,必須提升生產經營主體的知識技能。而目前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科技水平總體較低,與加快農業科技發展的要求存在較大差距。在上述被調查的250位人員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為18人,中級70人,初級45人,無職稱117人。資料顯示,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專業技能相對缺乏,對于先進科技的掌握能力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2.2瓶頸分析
2.2.1資源稟賦不足杭州市農業資源嚴重不足,全市人均耕地不到全國平均的1/3,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1597立方米,僅為全國的2/3強,人均擁有的森林面積、蓄積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5和1/14。然而,在如此嚴峻的資源稟賦下,仍然存在冬夏兩季農田拋荒多、夏秋茶利用率低、土著魚種急劇減少、水資源污染嚴重等現象,已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現實威脅。
2.2.2發展空間有限杭州自然地貌為“八山半水分半田”,農業用地面積有限,生產方式以農戶分散經營為主,規模化程度不高。加之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農業用地被蠶食,農業用地保障機制尚未完全建立,農業發展“落地難”現象存在,并趨加劇的態勢。
2.2.3基礎投入不足政府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江河湖泊治理與山塘水庫除險加固上,對面廣量大的農田水利設施投入則是杯水車薪。農田水利設施大多年久失修,有些設施連正常狀況都很難維持,更難抵御旱澇災害。再加上近年來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建成的大項目和線形工程對農田水利設施的破壞,使原本脆弱的排灌系統雪上加霜,農民仍在“靠天吃飯”。
3統籌發展對策思考
統籌城鄉發展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自覺”,強化政府責任;需要“民本自發”,尊重農民意愿;需要社會共謀,把握統籌的重點和力度,注重實效、量力而行。
3.1統籌城鄉發展規劃要堅決改變過去城鄉規劃各自為政的二元格局,統籌用地規劃。抓住縣城、中心鎮、中心村和其他村鎮規劃修編、新編之機,設定發展規模,明確中心鎮、中心村位置,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騰出空間發展農業。要統籌產業規劃,在認同三二一產業比重演變規律的前提下,仍要以保證“米袋子”、“菜籃子”安全為重點,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守住230萬畝糧田,建設100萬畝噸糧田、10萬畝市級蔬菜基地。
3.2強化農業功能區建設
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菜籃子生產功能區,以明確的土地功能來達到穩定農業產業。加快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帶和現代農業綜合園區建設,推進產業向優質特色區域集中,形成集約化生產、市場化經營、標準化管理、集群化發展格局。提升優勢特色產業,積極扶持培育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設施農業、有機農業等新興產業發展。
3.3培育農業經營和服務主體
發展農業龍頭企業,培育縣級現代農業綜合園區、鄉級現代農業特色園區。構建多元化、多層次農業經營服務體系,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化程度。鼓勵科技人員、大中專畢業生到現代農業領域創業,著力改善土地資源優化配置的外部條件。加強縣級農業公共服務機構建設,發展多種類型的社會化服務組織。
3.4健全農業投入機制
按照中央提出的“三個優先”政策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大農田水利、地力培肥、農機(技)推廣、種子種苗、農業產業化、農產品安全體系、綠色生態農業等農業發展項目的扶持力度。加快推進涉農企業產權登記工作,增強農業企業融資能力。按照“省市合力,共同分擔”原則建立財政支農機制,推動縣域現代農業的發展。
3.5積極創建區域品牌
引導杭州農業產業集聚性建設,打響杭州農產品品牌。要著力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嚴格按產業標準進行生產銷售;積極推進農產品“三品一標”建設和高標準的農業產品生產基地建設;以區域品牌建設帶動產業發展,形成一鄉一品、一縣一品的產業集聚區;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形式加大品牌宣傳力度,使農民認識品牌在市場競爭中的影響力,讓居民了解杭州優質農產品品牌,實現生產與消費的“雙贏”。
3.6注重生態循環可持續
中圖分類號:S436.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34
眾所周知,農業生產一直以來都是國家最基礎的項目生產方式之一,設施農業是基于機械化、工程化、工業化手段開展的農業運行模式,它有助于擺脫過去的手動農業存在的不足,為動植物生長提供可以控制的環境,突出土壤在生產中的作用,并降低勞動力投入數量,保證高品質生產。另外,設施農業也是一種全新的農業生產方式,是現代化農業的革命,提高蔬菜產量。然而設施農業的發展卻很容易帶來病蟲害的影響,增加病蟲的存活期,影響農作物的可持續發展。本文就根據設施農業發展的現狀,簡單闡述一下如何對蔬菜病蟲害加以防治,找到有效的策略提高蔬菜的質量,為百姓提供健康的飲食。
1 設施農業發展帶來的病蟲害問題
1.1 容易滋生病蟲害危險
設施農業的推廣,會影響蔬菜生長的氣候,造成溫度過高、濕度大、通氣條件不好等問題,這樣一來就很容易為病蟲提供滋生的土壤,加快他們的繁殖速度。例如引發灰霉病等,造成茄子、黃瓜、辣椒遭遇威脅,降低產量和質量。
1.2 為病蟲度過冬季提供場所
冬季氣溫低、冰凍嚴重,天氣條件差,有助于殺死病蟲,為來年夏天蔬菜生長打基礎。然而設施農業的利用縮短了蔬菜種植的周期,溫度、濕度的變化也為病蟲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1.3 增加病蟲害的種類
設施農業大面積的生物技術的應用,會改變氣候環境、蔬菜的生長條件等,溫度、濕度的不同,必然會為病蟲出現滋生土壤,同時還會引發一系列以往沒見過的病蟲危害,加大治愈的難度。
2 設施農業下蔬菜病蟲害防治的有效策略
2.1 選擇優良品種
在設施農業生產中的蔬菜病蟲害問題,既有生產方式方面的問題,也有作物品種選擇方面的不足。如果品種選擇不當,那么在后期的管理方面就會出現許多問題。因此,在設施農業生產首先選擇優良的農作物品種,應該更加注重農作物的抗病性能,讓農作物擁有更多的發展優勢。
2.2 正確施藥
在設施農業生產中的又一問題就是濫用農藥,過度注重農作物產量,加大肥料的施放力度,不僅不利于農作物的生產,而且會對土壤造成長遠的不利影響。因此,在設施農業生產中,必須把握好肥料的施放度;在病蟲害的治理方面,應該正確用藥,針對用藥不均的現象,可利用藥物粉塵進行噴灑的形式能有效治理蔬菜的病蟲害。對于容易寄生在土壤中的病蟲害,應該采取治理土壤的方式,兩相結合,才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2.3 把握好治理的時機
蔬菜生產與設施化農業的發展,必然會導致病蟲害危險的出現,蟲害種類不同,對空氣濕度、溫度的要求不同,必然會產生不一樣的治理效果。蔬菜生長的初期,是最容易滋生病蟲的時間段。因此,在治理病蟲的時候,必須抓住機遇,做好預防工作,找準最佳的撒藥時間,在蔬菜還是幼苗的時候就進行噴藥,并注重噴灑方式,保證藥物均勻,且控制好藥物使用數量,在遇到大面積病蟲害威脅的時候,更要做好及時治療,確保實現最好的防治效果,提高蔬菜產量,及時解決病蟲危害。
3 結束語
設施農業生產作為一種全新的農業生產方式,能夠實現集中生產,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降低人員耗費,為農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但是農業設施的推廣由于會改變蔬菜生長的溫度、濕度,改變環境情況,很容易滋生病蟲危害。對此,必須有采取科學合理的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方法和手段,選擇優良品種,正確進行施藥,并掌握好最佳的噴灑時間,確保蔬菜產量的提高,降低病蟲危害,為百姓提供健康的蔬菜作物。
參考文獻
[1]張留江,李榮博,劉蘊賢.設施農業發展與蔬菜病蟲害防治策略[J].天津農業科學,2010(2):149-151.
[2]朱增改,田平素,陳彥龍,白風歧.設施農業發展與蔬菜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對策[J].中國植保導刊,2006(3):17-18.
從近5年無錫農業發展狀況調查中了解,無錫農業發展平緩、略有上升,農業總產值占全市GDP比重僅在3%左右,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明顯滯后于工業的發展。但農業的基礎性地位依然重要,全力推動無錫現代農業建設顯得十分必要和迫切。無錫傳統農業的基礎較好,在發展優質稻米、精細蔬菜、經濟林果、特色養殖和農產品加工等方面初見成效,具有發展現代農業的優勢:知名農業品牌產品豐富、具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現代農業園區全省領先、休閑觀光農業園初具規模、優勢特色產業發展迅速。
二、無錫電子商務比較優勢
1.龐大的網上消費群體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
無錫市計算機互聯網用戶已超過百萬戶,龐大的網上消費群體不僅為無錫市開展特色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也為包括同城電子商務在內的特色電子商務企業制定營銷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據2014年無錫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網購、電子商務等新興業態增長勢頭良好,全年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增長23.9%,已成為消費品市場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2.較高的企業上網率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
無錫市開展電子商務的企業數量全省領先。早在2013年,無錫所有的大中型企業均建立了獨立的網站、上網率達到100%;本土企業上網率也達到90%,有近50%的企業或通過互聯網渠道展示或銷售自己的產品,或通過互聯網查詢和獲取采購產品信息。如無錫遠東電纜通過建立了子公司,建設和運營電纜行業的電子商務平臺買賣寶。“錫貨網上行”綜合性網上商城,更是政府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連接無錫消費者和無錫品牌商家的平臺。無錫市企業較高的上網率和多類型的優質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壯大了本土網絡消費群體、拓展了電子商務的應用空間,為無錫市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持續動力。
3.發達的物流業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無錫市地處長三角的“幾何中心”、交通發達,是區域性的交通樞紐城市。目前,無錫市已建立的蘇南快遞產業園區是全國首個快遞產業園區,在物流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發達的物流配送體系將是無錫發展電子商務的重要保障,必將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助推器。無錫市的電商企業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物流設施和物流部門,大力發展同城等特色物流。
4.雄厚的產業基礎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無錫市是我國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之一,傳統支柱產業包括機械、紡織、冶金、化工、電子(家電)等五大類。在經歷了較快的發展之后,開始面臨著如何應用電子商務,突破瓶頸、再上新臺階的關鍵性問題。目前也面臨如何應用電子商務,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目的。一方面,雄厚的產業基礎為電子商務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另一方面,通過電子商務,有助于將“無錫制造”、“無錫特色”推廣至全國及全球。
5.領先的信息技術為提升電子
商務發展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目前無錫市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領先的信息技術和強大的應用能力不僅為無錫市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極好的基礎,也為提升電子商務發展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電子商務推進無錫現代農業發展的策略
1.選擇基于電子商務的農業發展模式
由于傳統農業在制度基礎、經營方式、技術支持和經營主體四個方面先天不足,在市場環境下必然存在生產規模小、流通環節多、交易成本高和產品競爭力不強等問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的基本特征是轉變為商品性生產的利潤最大化。而基于電子商務的現代農業是一種先進的農業發展模式,能有效解決農業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無錫市發展基于電子商務的現代農業基本硬件條件已具備,特別是有較好的經濟基礎和電子商務的比較優勢,目前的主要障礙依然是農民比較傳統的意識形態。無論是農民個體還是農業企業首先應充分認識到運用電子商務開展農業生產和銷售的必要性,然后以國家農業政策為依托,實現農業勞動力與資源的有效配置,努力提高農業產業化和現代化經營水平,發展現代高效農業。
2.加強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
我們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無錫現代農業,但政府必須為無錫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優良環境,目前的首要任務是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政府是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在政策扶持、組織協調、資金投入等方面給予支持。要在做好無錫現代農業發展的頂層設計的基礎上,提出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的發展戰略,加大對農業信息化網絡建設的投入;重點做好農業園和龍頭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保證農業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的順利發展;并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個人、企業投資農業信息化及農業電子商務項目。
3.建設農業電子商務平臺
在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中,其突出問題的根源是農戶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的矛盾所產生的。通過平臺建設,實現:(1)建立以品牌或龍頭企業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鏈,包括接單、研發、生產、產品檢測、成品及物流配送等環節,解決農業生產和流通環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實現農業的市場化和規模化生產,形成新的銷售模式,擴大市場份額,提高市場占有率。(2)建立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提高農產品品質,打造市場品牌。從田頭到餐桌的安全生產,從源頭到終端實行全過程跟蹤管理,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的高質量需求。(3)建立農產品需求監測和預警管理系統,適時把握市場行情和農產品價格走勢,有效指導農業生產,以避免因產量和價格的巨大波動帶來的效益不穩定,降低農業生產風險。
4.建立農業電子商務物流配送體系
電子商務涉及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其中信息流是通過電子商務網站來傳遞的,資金流主要是通過網上銀行、第三方支付平臺來完成的。由于農業企業地點分散,而大部分農產品需要保鮮,使得農產品物流配送體系建設成為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環節。我們應充分發揮無錫物流業的優勢,結合無錫農產品的特點,建立覆蓋整個無錫地區的農產品物流配送網絡,進一步擴大農產品的銷售范圍,加快農產品流通。
在非農產業部門自然資本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被人造資本所替代,在農業生產領域,自然資源稟賦則一直是決定農業生產水平的重要因素。雖然當今發達國家的農業已經成功實現了由“以資源為基礎的農業”轉變為“以科學為基礎的農業”,借助于科學知識和工業投入,成功地突破土地自然肥力的制約從而提高農業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擺脫了自然資源耗竭的陷阱,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農業仍然停留在傳統農業的階段,農業技術還沒有根本的突破,自然資源不能有效地被人造資本所替代,土地等自然資源仍然是經濟發展過程中最普遍和最有約束力的限制。分析中國的“三農”問題,首先要分析中國農業生產的自然資源稟賦條件,而不能像傳統經濟學理論那樣,把經濟增長過程中的自然資源稟賦看做是既定的因素而忽視其作用。
二、人均農業資源短缺對中國農業發展的制約
中國在比較早的歷史時期平原地帶的人口密度就比較高,這種高密度的人口之所以出現,與傳統的婚姻家庭模式以及傳統的地產繼承習俗有關,當然也與封建時代的國家政策有關。中國戰國時期的各個諸侯國國君以及當時的許多思想家就意識到人口眾多是國家強大的保證。正如《管子》中所言:“地大國富,人眾兵強,此霸王之本也。”齊國在齊桓公時期有男子20必婚、女子15必嫁的法令。越國的勾踐也頒布過類似的政令,如家有30未娶的男子、17未嫁的女子,父母會被判有罪,多育子女的家庭則可獲得獎勵。到秦代,中國確立了中央集權和小農經濟的結合體制的牢固的地位,秦代以后的各個朝代基本上執行著相同的政策,每個朝代在建立初期都試圖遏制大土地所有制,并扶持小農經濟。其結果是人口數量相對較多、密度較高,形成以種植作物為主、耕織緊密結合并大量投入勞動力進行精耕細作的小規模家庭農業。特別是自明清代開始,這種趨勢日益明顯。中國人口明代時曾高達1億左右,清中葉飛躍發展,乾隆當政的60年間,連續突破2億、3億大關,道光年間發展到4億。盡管在近代中國由于連年戰亂,人口增長有些起伏波動,但人口大國的地位仍然得以確立。1949年后,由于醫療技術的進步和營養健康狀況的改善,加上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平均主義的分配制度和免費教育制度使家庭生育成本外部化,大多由社會來承擔,從而使生育的經濟約束趨于消失。中國人口從1952年的6.5億急劇增加到1978年的9.6億,使清朝以來本已嚴重的人地矛盾變得前所未有地尖銳。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農業人口密度(耕地上承載的農業人口數量)最大的國家之一,無疑也是世界上農業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之一。以耕地資源為例,目前中國人口已超過到13億,人均耕地減少到約1.2畝。而且,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畝,有666個縣低于聯合國確立的0.8畝的警戒線,463個縣低于人均0.5畝的危險線。從國際比較來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提供的數據,中國2003—2005年農業人口密度為5.5人/公頃,而世界平均農業人口密度只是1.7人/公頃,發達國家則僅有0.1人/公頃(見表1)。再以水資源為例,中國水資源總量為2.81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占有水資源量為2200立方米左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在世界153個國家中排在第121位。而且,全國各流域水資源狀況南方和北方差異巨大,北方耕地面積占全國的59.6%,人口占44.3%,而水資源量僅占14.5%,其中,人口和耕地分別占了34.7%和39.4%的黃淮海地區,水資源量僅占7.6%;84%的水資源量集中在人口占53.6%、耕地占34.7%的南方地區[5]。
中國的“三農”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與人均農業資源短缺是密切相關的,農業自然資源對農業生產率提高、農業經營規模擴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都有著很強的制約,從而影響著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模式和進程。
第一,人均農業資源短缺的狀況制約著中國農業勞動生產率和收入的提高。在勞動力與耕地這兩種農業生產最重要的投入要素方面,中國勞動力數量相對過剩,耕地相對不足,易墾荒地嚴重缺乏,人地比例關系極為緊張。中國的資源稟賦條件決定了勞動生產率目標和土地生產率目標之間的關系。美國式的現代農業側重于提高勞動生產率,日本式的現代農業側重于提高土地生產率。中國由于人多地少,資源短缺,農業發展的目標必然要以土地生產率為主,兼顧勞動生產率,由于提高土地生產率主要有利于增產,提高勞動生產率才能夠增收,中國這種高土地生產率和低勞動生產率緊密結合的趨勢,雖然有利于穩定農產品的供給,但也帶來農民增收的困難。
第二,人均農業資源短缺的狀況制約著中國農業經營規模的擴大和農業商業化。從發達國家的情況看,以美國為代表的新大陸國家都是大規模經營,西歐國家的農業經營規模也都比我國大得多。而我國農業勞動力的人均耕地只有美國的1/170,僅是加拿大的1/350。這種人口壓力和人地比例失調一方面蠶食了小農農場維持家庭生計以外的農業剩余,使小農無法積累起足夠的“資本”發展非農產業,同時也把傳統農業推到了一個很高的集約化水平,但對于新式投資和農業商業化經營卻起到了抑制作用。中國在明清時期由于無新的農業技術進步,又缺乏能夠調劑勞動力的工礦業政策和移民政策,人口壓力與繁重的封建剝削交織在一起,全部傾注到小農經濟頭上,這就像一條饑餓的鞭子驅使他們從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中找出路,結果是進一步加強了耕與織的結合。因為在這樣小塊的土地上,無論維持生活或致富,都非牢牢抓住手工業不可[6]。到現在,許多小農仍然存在種“口糧田”“應付田”的現象,商業化和專業化水平低,兼業化程度高。
第三,人均農業資源短缺的狀況制約著農業經濟結構的調整。在人均農業資源短缺的情形下,中國傳統農業結構以農桑結合為主要特征,這與西方農業結構農牧并舉的特征形成鮮明的差異。西方的農牧結合,使得耕地上的一切作物都用人類的食物和家畜的飼料,比之于以農桑為主的中國農業,可以飼養更多的家畜,而更多的家畜不僅可以給人足夠的衣食,而且可以給農業生產提供大量的肥料和動力,從而保證作物的豐收,使得西方的農牧業能得以協調發展。而中國農桑結合的農業需要比農牧結合多得多的勞力,在耕地不足且又面臨地力下降的時候,只能靠大量投入勞動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以有限的土地生產出盡可能多的產品,從而使中國農業走向深耕細作[7]。在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畜牧業占很大比重的西方農業比種植業占很大比重的中國農業更具有適應性。英國在畜牧業發展的基礎上,從15世紀起毛紡織工業迅速發展起來,生產出大量的工業產品(特別是紡織品),出口到歐洲及世界各地。這一切使英國率先開始工業革命并走向富強。中國明清時期江南地區也由于工商業的發展,特別是絲織業的發展,使得種桑養蠶也成為一種有利可圖的產業,于是出現了“桑爭稻田”的局面。由于種桑養蠶較之于種植水稻對勞動力的需求更大,“桑爭稻田”的局面進一步加劇了對勞動力的需求,因而沒有產生像西方那樣的使農村人口減少、城市工業人口增加的情況。應該說,中西農業結構的這種調整趨向,正是人口與農業資源(尤其是土地)關系制約的結果。由于中國人地關系高度緊張,目前耕地承擔的農民福利保障功能遠遠大于耕地的生產功能。耕地是農民的“生存資料”,是農民活命的基礎,而不是西方經濟學里可以不斷流向收益率高的行業的“生產要素”。因此,只要人口與資源之間的緊張關系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農業結構的調整就十分困難。中國農業直到1978年,種植業在農業總產值中的比重還高達82.3%,而林、牧產值比重分別僅為3.3%和14.0%。到1984年,中國農業占農林牧漁業產值的比重仍高達78.3%,僅比1978年降低了3.9個百分點,林業占8.4%,牧業占13.3%。直到20世紀80年代后期,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到鄉鎮企業或城鎮,人地關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后,中國農業結構的調整才出現加快的趨勢,林業、牧業、漁業所占比重才出現明顯上升的趨勢。
總之,目前中國的農業仍然是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活動,在人口增長壓力下,自然資源相對稀缺程度日益提高,在人均自然資源稟賦急劇下降、人口快速增長的情況下,實現資本對自然資源的替代是不容易的。許多發展中國家由于農業生產率低,卻強行把資源配置到工業部門來實現經濟現代化,最終掉入由于人口增長導致的食品價格上升,迫使經濟處于“停滯”狀態的所謂“李嘉圖陷阱”之中。可以說,人地關系高度緊張是中國農業不發達、農民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中國“三農”問題突出的一個重要根源。
三、自然資源約束下的農業發展策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農業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也面臨著自然資源的約束,勞動力/土地不利的比率直接制約著農業生產率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業經營方式和經營規模選擇,水資源的日益短缺也越來越成為農業發展面臨的桎梏。中國農業發展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些約束條件,選擇合適的發展策略。
1.加快農業技術進步,實現由資源型農業向科學型農業的轉變
在農業發展的初期,土地是最普遍和最有約束力的限制。傳統農業突破土地限制的方法,主要是設計出更為集約的種植且不引起土壤肥力退化的耕作制度。這種耕作制度的創新盡管能夠很好地滿足人口年增長率不到1%情形下食品需求的增長。但是,當人口年增長率超過2%時,它就不能保持足夠長期的生產增長了。那么,在土地資源的嚴峻限制下,糧食產量的增長是如何成為可能的呢?速水佑次郎教授認為,以科學為基礎的農業的發展是這一問題的主要答案。所謂以科學為基礎的農業,是指借助于科學知識和工業投入,突破土地自然肥力的制約從而提高農業土地生產率。早在20世紀70年代,農業發展經濟學家舒爾茨就在其著作《改造傳統農業》中指出,發展中國家的農業生產長期效率低下的原因,不在于對現有生產資料使用的低效率,而在于農業技術的長期停滯與生產要素長期得不到更新。這樣,農民世世代代只能沿襲古老的、傳統的耕作方法,生產率低下,處于極其貧窮的地位。而在發達國家的農業中,現代科學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農業走上了科學化的道路。20世紀60—70年代,在發展中國家也興起了一場以采用農作物高產良種為中心的“綠色革命”,其主要內容是配合灌溉、施肥等技術的改進,大規模推廣矮稈、半矮稈、抗倒伏、產量高、適應性廣的小麥和水稻等優良品種,曾大幅度提高農業產出。中國過去幾十年里,能夠較好地解決十多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雜交水稻的發明和推廣、化肥的使用等農業技術進步起了很大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正在迎來一場新的農業科技革命。中國應該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增加農業科研的投入,提高農業科技創新的能力,實現農業由資源型農業向科學型農業轉變:第一,政府要增加對農業科研的經費投入。由于大多數農業科技具有公共產品或者非競爭性產品的特征,決定了市場無法達到農業科技投資的最佳均衡點,存在市場失靈的情況,政府在農業科研投入和農業技術推廣方面擔當重要角色。第二,加快農業市場的開放。根據學者有關研究文獻,隨著市場開放程度的增加,生產者從農業科研投資中的受益幅度逐漸提高,而消費者則正好相反。在價格不變和市場完全開放條件下,中國每增加一個單位的科研投入(如1元),所產生的社會總福利增加量在1997—2011年間總和將達到36.2元,即收益/成本比達36.2,在此情況下的投資回報率高達59.6%,但這時科研投資帶來的社會福利全部由生產者獲得。而在價格可變和不繼續增加市場開放度條件下,農業科研投資的收益/成本比為28.6,投資回報率也高達55.8%,在此情況下,科技投資的受益者僅為消費者(因價格下降)[8]。因此,要使農業生產者從農業科技投資中獲得充分的收益,就必須逐漸放開農產品市場,同時完善國內農產品流通體制,減少價格波動。第三,要積極引導社會投資進入農業科研領域。中國農業科研投資有極高的回報率,但是中國農業科技產權保護制度卻很不健全,農業技術產權在市場上難以得到有效保護,阻礙著社會資金流向農業科技行業。因此,政府要致力于建立和健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吸引更多的社會投資來進行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第四,要改革農業科研的體制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的農業科研機構和人員的激勵機制,引導農業科研資源針對農業生產的實際問題,針對農民對農業新技術的實際需求開展研究,加快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
2.選擇合適的農業經營方式,著重擴大農戶外部經營規模
農業經營規模的擴大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實現現代化農業的必然要求。擴大農業經營規模的實現途徑和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方面,農民可以在自愿和保持土地原承包權不變的原則基礎上,通過土地使用權的流轉和集中,從而形成規模較大的家庭農場。這種在農戶家庭內部實現土地、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集中的方式,可以稱之為農戶內部規模經營,這是農業規模經營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形式。另一方面,農戶也可以在不改變各自土地占用規模的條件下,實行一定的產前、產中和產后聯合,通過各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農業產業化、跨區收割等農業服務體系,也可以實現農業經營規模的擴大。這種通過農業生產者聯合和合作形成的規模經營可以稱之為農戶外部規模經營。
中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農業大國,資源稟賦條件決定了在中國實行大范圍的農戶家庭內部規模經營并不可行。一些文獻研究也表明,單純擴大農戶的內部經營規模雖然有利于提高勞動生產率,但卻會降低土地生產率。這是因為小農場復種指數高和勞動力投入多,實現精耕細作,因而單產相對較高。世界銀行對肯尼亞的大小農場土地產出率比較研究的結果,就證明小農場有更高的土地產出率。可見,單純農戶內部經營規模擴大的結果,可能帶來部門總產出減少。而鑒于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不斷增長的人口壓力,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穩定供給仍是政府推動農業發展的首選目標。政府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還不能容忍以犧牲土地產出率、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方式來發展農業。更何況農村土地集中和農戶內部規模經營在微觀層次來說也許是有效率的,但如果是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強制推行,則完全有可能損害整體的和宏觀的效率,使社會付出更大的制度成本。許多國家現代農業發展實踐表明,小規模農戶生產同樣可以實現農業規模經營和農業現代化。例如,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北方地區的一些農民利用不同地區小麥成熟期不同的時間差,創造了小麥機收跨區作業方式。20世紀90年代擴大到全國大部分小麥產區。參加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逐年增加。2007年參加跨區作業的聯合收割機達到41.8萬臺,完成機械化收割3.5億畝,小麥綜合機械化水平超過81%。聯合收割機平均單臺單季作業面積由400—500畝增加到000—1500畝,作業時間由5—7天增加到30—40天,有效作業時間200小時左右。高性能聯合收割機的作業時間甚至能達到50天以上,作業面積達4000畝以上。有資料顯示,美國、加拿大聯合收割機平均單臺作業1200—1800畝,作業時間120—180小時,日本的年作業量僅為300—400畝,作業時間60—80小時。農機跨區作業是中國農民的又一個偉大創舉。通過農機跨區作業,開展社會化服務,有效提高了農機的利用率,增加了農機手的效益,滿足了農民對農機作業的需求,大幅度提高了機械化水平,解決了“有機戶有機沒活干、無機戶有活沒機干”的矛盾。在生產方式上實現了規模化經營,開辟了我國小規模農業使用大型農業機械進行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產業化、現代化生產的現實道路,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3.調整農產品進出口結構,出口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換取土地密集型農產品
在加入WTO以后,中國的農業問題,不能只靠中國自身,也要在世界范圍內尋求解決辦法。中國人均資源少、經營分散,土地密集型產品競爭力處于劣勢。但中國人口多、勞動力資源豐富,生產勞動密集型產品,成本相對較低,具有明顯或潛在優勢。這里所謂的勞動密集型農產品主要指油料、糖料、畜產品、水產品以及水果、花卉等農產品,它們的特點不僅僅表現在單位產品所包含的勞動量和價值量大以及附加值高上,更重要的表現在對勞動力吸收能力較強和受耕地資源的制約較弱上,中國的這類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都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以蔬菜生產為例,其產品單位價值產出所需的土地投入只有糧食的10%—30%,而勞動力需求則是糧食的4—5倍。所以,中國農產品出口重點應由土地密集型產品轉變為勞動密集型產品。要有組織、有計劃地以勞動密集型農產品,換取土地密集型農產品。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在國際上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中國油料作物常年種植18億畝左右,并且主要油料品種在世界油料生產中名列前茅;糖料作物常年種植2700萬畝,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勞動力價格比較低使中國的糖料生產具備了發達國家難以達到的自然和經濟優勢。二是水果。中國主要水果的價格都低于國際市場價格,蘋果、鴨梨、柑橘的國內市場價格低于國際市場價格50%左右,有的甚至低70%以上。三是蔬菜。近幾年來,中國蔬菜出口量約為進口量的30多倍,出口金額約為進口金額的50多倍。四是畜產品和水產品。中國目前豬肉價格比國際市場價格低59%,牛肉低84%,羊肉低54%,并且在日本、東南亞國家和獨聯體國家的市場上占據了較大的份額;在水產品生產上,由于中國的水產品養殖和勞動力資源較為豐富,價格相對較低,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9]。因此,中國應根據國際市場的變化,隨時調整農產品出口品種及其規格,發揮比較優勢,搶占這些勞動密集型農產品的國際市場份額,引導國內農產品的結構調整。
2密云發展創意農業的優勢
2.1生態資源優勢突出
根據北京市的功能定位,密云縣被定位為生態涵養發展區,首都飲用水重要水源地。密云縣庫區水面面積l88km,蓄水量43.75億m,2010年密云庫區的生態服務價值達40億元。全縣森林覆蓋率超過57%,水體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絕大部分地區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這3項指標居北京市各區縣之首,可以說密云縣已成為凈水、凈土、凈氣、無公害的綠色樂園。生態資源成為密云創意農業發展的天然優勢。
2.2綠色農產品品種多樣
密云縣戶籍總人口43.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2萬人。從總體上說,密云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農業發展縣,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農林牧漁各業興旺發達。密云是全國“三高”生態農業示范縣,是北京的副食品基地。良好的環境使密云生產的農副產品無公害、無污染,是自然天成的綠色食品。目前已有密云水庫淡水魚、山楂果茶等10余種產品獲得了綠色食品證書。有機農業已形成品牌化生產,多年農林業種植積累下來的果木品種為觀光果業的發展節省了大量的成本,其豐富多樣的農產品成為了密云創意農業發展的資源基礎。
2.3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自然資源豐富,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全縣具有開發價值的旅游資源達100多處。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人文景觀享譽全國。近年來密云投入大量資金對歷史人文景觀、遺址、遺存進行修復、保護和開發,提高了區域的文化內涵,為密云的旅游開發營造了豐富的歷史人文景觀。司馬臺長城以晾、險、奇”和獨特造型被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稱為“中國長城之最”【4】,千年古鎮古北口鎮是目前保存良好2個長城古鎮之一(另一個為山海關)。密云共普查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6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5項。這些為開發農業新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自然與文化資源。
2.4休閑產業初具規模
經過多年建設,到2010年已形成了以密云生態精品衛星城為中心,帶動東西南北4條旅游熱線的“一城帶四線”的休閑產業分布格局。全縣開放景區33家,度假村、星級飯店29家㈣,旅游民俗村40個,其中市級旅游民俗村23個,密云己成為集休閑、度假、旅游、娛樂、商務、會議為一體的旅游度假勝地,曾獲“國際最佳旅游休閑名縣”稱號。
3密云創意農業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3.1密云創意農業發展現狀
北京是中國農業旅游發展較早的城市。密云依托其區位優勢、生態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使多功能性的都市型現代農業得到了很快的發展。截至2009年末,全縣實際經營的農業觀光園157個,觀光園總收入13226萬元;民俗旅游接待戶1696戶,民俗旅游總收入11180萬元;觀光園和民俗旅游從業人員5620人;接待人數達到495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10.6億元。此外,應運而生的創意農產品也層出不窮,極大地提高農業附加值,增加了農業吸引力。目前北京的創意農業可以基本總結為7種比較典型的模式,其中3種模式就是以密云的創意農業為案例總結出來的,即“紫海香堤”多元創意組合模式、“植物迷宮”景觀農業創意模式、“愛斐堡酒莊”產業融合創意模式[al。這些模式都是都市型現代農業、休閑旅游、文化創意融合而形成的兼具生產、生活、生態功能的高端高效的產業。
3.2密云創意農業存在問題分析
總體來看,密云創意農業已經邁出了堅實的腳步。一段時間以來,其特異性、生態性、野趣性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力,其高效優質的特性也使其成為了京郊農業發展新的增長點。但是這種產業還剛剛起步,沒有形成規模,也沒有形成自有的特色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還較低,其創意影響的持久性和產業發展的持續性還需要時間的考驗,其發展潛力還未能充分顯現出來。目前,創意農業對全縣農業及社會經濟的貢獻率還僅僅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創意農業發展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6個方面。
(1)觀光農園普遍創意不足,旅游策劃相對滯后。過分依賴農業資源,許多觀光農園就是從原來的經濟種植簡單轉變而來的,功能單一。
(2)資源沒有得到有效整合,缺乏科學的整體規劃和創意設計,特色不明顯。由于農業生產的季節性較強,景區內項目單一,則缺乏競爭力。相比其他地區,密云農業旅游借助于生態涵養區潛在的優勢對游客有著更大的吸引力,但是兩者并沒有有意識的加以籌劃,共同發展。
(3)農業文化內涵的挖掘不夠,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觀光采摘是目前農業旅游主要的效益來源,城鄉差別的新穎性促進了創意農業的起步,然而僅此還遠遠不夠,以鄉土文化為核心是鄉村旅游的未來發展趨勢和新的增長點],創意農業作為一種融合型的農業類型,自然也是如此,但農業文化的研究與內涵的發掘在現代化的進程中長期以來遭到了忽視,所以其文化元素難以在創意農業實踐中體現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4)產業鏈沒有形成,配套設施不完善,影響了創意產品的推廣和市場的開拓。農業是一個弱質產業,分散經營的農業經濟模式使的產前、產中、產后的聯系處于一種白發形成的狀態,盡管近幾年來產業鏈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多方的關注,也出現了許多的農業合作組織或者“企業+農戶”的產業鏈模式,但是總的來說,目前郊區創意農業缺乏的是一條符合市場規律的完整的創意農業產業鏈。
(5)創意農業只處于一種零星分布的狀態,未能發揮品牌帶動效應,市場影響有限;山區豐富多樣的地形地貌和小氣候條件雖然有利于一些特色的農產品生產,但土地資源稀缺、分散,不利于創意農業規模化的發展”,北京目前的創意農業品牌并不多。(6)創意農業項目經營運作不夠,一些創意農業初期具有極強的影響力,但是后期經營運作存在問題,往往效益不佳,甚至難以為繼。
4密云創意農業發展原則
通過對密云創意農業發展的優勢、現狀及存在問題的分析,提出密云創意農業發展應遵循的原則。
4.1環境承載力原則
由于密云被定位為“首都生態涵養發展區”,因此密云的發展必須以保護水源及其生態環境為前提,任何開發行為必須在環境承載力的基礎上進行。
4.2創意產品獨特性原則
在現有特色資源發展利用的基礎上,進行創意產品的開發與挖掘,形成具有密云特色的創意農業產品,提升產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4.3智力引領原則
20世紀90年代出現旅游農業之后,中國創意農業呈現出現代農業和旅游農業“雙輪驅動”的局面,即一方面在現代農業上繼續進行創意,另一方面是在發展旅游農業產業上推進了前所未有的休閑、觀光、習技、品嘗、購物等觀光農業創意業態”1。密云創意農業的發展需要走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相結合的道路,農業產品的開發集現代科技與智力于一體,促進勞動密集型的第一產業向智力密集型和服務密集型的第三產業轉變,從而促進產業升級,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5密云創意農業發展思路及建議
5.1整合資源,科學規劃
要加強都市型現代農業對城鄉一體化發展促進作用。應在密云資源承載力的范圍內,進行資源整合,整體規劃,將自然景區與農業旅游及單個以農戶為主的農業旅游統籌規劃,有效整合,利用密云發展的后發優勢,將生態資源的保護、農業資源的開發、鄉情民俗的保持結合在一起,高端起步,打造精品,提高檔次,帶動密云經濟社會的發展。具體而言,首先針對幾大區域制定發展戰略,確定發展目標。其次,對目前遍地開花的觀光農園制定統一的服務標準。第三,在全面要求的基礎上,選擇有發展潛力和發展要求的園區進行重點創意策劃。
5.2挖掘特色文化資源,開發主題產品
北京農業文化資源深厚,農業物質、精神消費的市場廣闊,因此突出特色資源,形成創意性的農業品牌是首都農業發展方向”。門頭溝櫻桃溝是一個古為今用的創意u,利用櫻桃溝獨特環境條件,選用現代優良的大櫻桃品種,形成自己的唯一性產品,在千畝櫻桃園中將農業成果與農業文化、寺廟文化、自然景觀融為一體,游客慕櫻桃之名而來,但是在休閑的過程中品味的是山水,是文化,豐富了旅游的內涵,拉長了產業鏈,提高了效益。密云全境具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與人文資源,應以此為基礎,以主題創意為切入點,深度挖掘,增加創意元素,開發主題產品,形成具有密云自身特色的創意農業產品。如通過開發古道、古樹資源,發掘特色資源的文化價值,形成創意農業的核心產品;通過挖掘生態文化資源的獨特性,將農業資源、生態資源與休閑養生需求相結合,創意京城慢生活模式,培育休閑典型,打造綠色國際休閑之都。
5.3構建產業鏈條,增加服務價值
農業生產是生物環境和社會生產勞動相互交織、綜合作用的結果,區域的自然生態環境構成農業生產活動的客觀物質基礎,決定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方向和基本道路的選擇.
1.1農業自然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南陽市位于我國南北過渡地帶,年平均氣溫14.5~15.8℃,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活動積溫為4688~5125℃[2],滿足一年兩熟制作物生長發育的要求.地形地貌多樣,氣候立體垂直分布差異明顯.生物資源種類繁多:除了玉米、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外,還有黃豆、綠豆等較高經濟價值的的小雜糧品種分布;蔬菜品種為大陸菜種;油菜、棉花、煙葉、花生、辣椒等經濟作物具有較強的資源和品種優勢;中藥品種,五味子、丹參、石、杜仲、麝香等有一定的聲譽;林木資源豐富,材樹種有近350種,如華山松、紅豆杉、黃檀、水曲柳等.現有水庫、塘堰等水利工程的蓄水量已達24.4億立方米.
1.2社會經濟實力相對薄弱,資金、技術和人才缺乏南陽市工業起步較晚,雖然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初具規模,但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許多企業面臨困境.鄉鎮企業在較低的起點上雖然有了較快的發展,但由于經營分散、技術落后、管理水平低、勞動生產率不高,使鄉鎮企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有限.農民收入的絕大部分用于當前生活消費和修房建屋,再生產能力不足.財政收入仍然農業財政.工業和城市發展依靠農業積累資金,極有限的資金反哺農業.
1.3農業基礎脆弱,生產方式落后農業生產責任制后,原有的農業水利設施無人負責,年久失修,大量被限制毀損.全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積僅占總耕地面積的44%,農業生產受制于天的問題沒有根本改變,且澇、風、雹等各種自然災害發生也較頻繁.農業機械化水平低,農業生產以人畜為動力.手工操作為主,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低.農業資源的優勢沒有發揮,農業生產機構和布局還不盡合理.耕地的大量減少,人口的增長過快.農業生態環境,仍然處于邊治理邊破壞的狀態,特別是水質的污染日趨嚴重.還有些山區、庫區,農業生產落后,在正常年景僅僅解決溫飽問題.以上存在的問題,有些有長期積累下來的,也有些是農村經濟全面發展以后新出現的.
1.4人口劇增,人均資源占有量銳減由于人口增加和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使有限的農業資源負荷不斷加大.1993年到2003年間,全市人口由890.8萬增加到1014.4萬,2010年全市人口達到1160萬,耕地面積由1983年的91.4萬公頃,到2010年減少到82.5萬公頃,人均占有量下降到0.07公頃.人口的劇增,糧食消耗量的增加和污染的加劇,導致生態環境惡化,加重了資源的衰減.
1.5農業資源浪費嚴重由于資源開發利用不合理,有些地方搞掠奪式經營,毀林開荒造地,陡坡開荒,毀壞植被及過量開采,造成水土流失嚴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積占土地面積的25.7%;同時,由于受農業投入和技術水平的限制,耕地機耕深翻率低,土壤耕層變淺,偏施化肥,忽視有機肥的施入,土壤有機含量降低,土地退化趨勢加快.
2南陽市農業持續發展的基本思路
農業生產的發展,既要遵循自然規律,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以當地資源為依托,發揮地區優勢;又要服從經濟規律的要求,是新農業生產產業化.長期以來,由于片面追求經濟目標,而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無情破壞正在威脅著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持續農業是人類在反省了幾千年來與自然不能和諧相處的沉重教訓后所提出的發展戰略[3].農業生產增長源來自于人的勞動、自然資源、資本和科學技術四個方面.自然資源是固定有限度,資源利用量的擴張提供的增長潛力也必然是有限的.因此實現農業持續發展的根本途徑在于改變勞動、資金和技術與資源的投入組合.在資源量一定的情況下,依靠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增加資本、勞動的投入、實現對資源的深度開發利用,從而創造出農業生產不斷增長的無限源泉.自然資源是生產增長不可替代的物質基礎.在自然資源中,除恒定資源外,再生性資源會因為過度開發利用而喪失再生性,非再生性資源也會因為利用而耗盡,農業資源基礎并不是永恒的.如果農業的資源日益枯竭脆弱,那么再先進的技術也不能保證農業的持續增長.農業持續發展除必須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外,關鍵還要正確處理“吃飯”、“增收”和“發展”三者之間的關系,在滿足當前的生活和實現農民致富的同時,為未來的發展儲備經濟實力和資源基礎.按照持續農業的基本準則,南陽市農業發展首先應遵循公平原則[4],持續發展涉及當前利益和未來利益之間的關系,用犧牲當前生產的辦法儲備資源和利用破壞資源的辦法求發展都是錯誤的,南陽市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是消除貧困,因為貧困是破壞資源的根源.其次注意維持農業生產系統的回復力,農業生產極易受到自然和社會經濟因素的沖擊,缺乏回復力的農業生產系統就會陷入難以自拔的惡性循環,維護南陽市農業產系統的回復力,就應該改變目前對林地的濫伐和對耕地超負荷利用的生產方式,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維護和改良,改善農業自然生態環境,同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維護,提高農業生產力水平,增強農業生產系統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第三,注意資源使用的有效性,按照對永恒資源應當充分利用,再生資源應當永續利用,非再生資源應當節約利用的原則,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種資源,防止“竭澤而漁”或資源閑置的情況.
3南陽市農業持續發展的主要措施
3.1增加物質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達到對各種資源的充分利用第一,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嚴格控制占用耕地.全市尚有荒地、荒坡、荒灘近500畝,沒有得到利用,就是已利用的農田、林田和水面也不盡合理、經營粗放,生產力很低,故應大力推進土地建設,增強土地肥力,提高土地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第二,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提高抗御災害的能力.第三,農電建設今后隨著農村經濟的繁榮,必將對電有更大的需求.要繼續改善農村用電設備,提高農村用電水平.第四,采用多種途徑引進和培養人才.努力調動本地科技人人員積極性,在鼓勵他們從事農業科學研究的同時,因地制宜地引進和推廣外地的優良品種和先進的科學技術.第五,南陽市是一個勞動力和其他資源較富裕的地區,在努力發展本地產業的同時,還要積極組織剩余勞動力和一些不能就地加工的原料輸出,換回經濟收入,防止資源的閑置和浪費.
我國有機產品生產主要是初級產品,有機深加工產品較少,加工產業滯后,有機品種單一,貨架期短,增加銷售成本,附加值大大降低。有機食品生產企業和經營企業分布在全國各地,呈現小而散的特點,規模化程度低。存在設施不足、信息溝通困難、銷售渠道單一、人才短缺等問題。缺乏統一的協調和組織管理,想要跨地區集中經營非常困難,產品供給無法形成規模優勢,市場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十分有限。
1.2生產要素投入不足
生產要素是農業生產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國有機農業發展中生產要素投入不足直接影響了機農業的推廣:
一是技術投入不足
我國農業總體科技水平比較低,新品種、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力度不夠,農業科技人員又大量流失,嚴重阻礙著有機農業的發展;
二是資金投入不足
很多地方政府對有機農業的支持力度不大,在科研、稅收、補貼方面沒有激勵措施,融資渠道過窄,資金成為有機農業發展的瓶頸;
三是信息投入不足
目前我國的農業信息搜集、整理、和反饋體系還遠遠不能夠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對有機農產品的種植面積、產量、出口量、市場價格的掌握不深、分析不細,導致在安排實際生產中盲目性較大,風險也較高。
2加快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的對策
第一,加強認證體系建設
必須按照國際慣例建立全國統一的有機農產品基本標準,包括基地標準、生產標準、產品標準、加工包裝標準等。重點支持國內檢查和認證機構的發展,按照認證機構和管理、服務等機構類型的不同進行機構的拆分,細化機構職能,確保認證工作和監督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強與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的交流和協作,鼓勵國際權威檢查和認證機構來華設立分支機構,通過國際合作逐步建立起自己獨立的權威的檢查與認證機構。建立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誠信機制,逐步建立公開、透明的有機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制度,擴大有機食品質量安全監測的范圍并提高監測的頻率。曝光不合格產品和企業,增強公眾監督的力度。
第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組織有機產品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聯合會,規范管理制度、產品檢查制度、行業行為準則,對不合格企業取消生產認證,對違規經營的不法經營者吊銷其執照,保證有機產品質量。加強跨區域的技術交流和生產合作,達到資源和信息的共享;培養更多的市場管理人才,及時將農業技術、銷售、管理信息傳遞給生產經營者;有層次、有系統地建設營銷網絡,形成市場合力,實現生產、經營、銷售的一體化。要啟動消費市場,就必須有豐富的產品品種和大量的產品數量供給。注重開發新的有機產品,發展農產品的深加工業,增加產品附加值。協調植物性產品和畜牧類產品的生產,形成統一的生產和銷售程序,使有機農業生產規范化、規模化。集中優勢力量發展適宜本地區情況的產品,推出特色產品、名牌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社會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