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匯總十篇

時間:2024-01-17 15:49: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

篇(1)

中圖分類號:TE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8)09-0159-02

1 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職業安全衛生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早在七十年代初期,一些發達國家針對國內職業安全衛生的現狀健全和規范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1996年,DNV、BSI、BVQI等十余個國際標準機構合作,在其各自現有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基礎上聯合起草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規范OHSAS18001”,簡稱OHSAS18001。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管理的核心是系統中導致事故的根源及危險源,強調通過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風險控制

來達到控制事故的目的,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企業達到最佳安全狀態。

2 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意義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完全套用了環境管理體系的模式,是一套嚴謹、系統性強的管理體系,可以幫助生產經營單位建立科學的安全管理機制,促使企業職業安全健康工作科學化、標準化。

(2)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效益。OSHSMS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將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納入企業總的管理體系之中。對企業或公司的生產運行實行全面的整體控制,在內部建立一整套有效和不斷改進的管理體系,從而減少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率和意外損失,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3)提高企業形象,打破貿易壁壘。發達國家為了保持貿易上的優勢,設置重重貿易壁壘,將環境保護、人權、勞工安全狀況涂上商業色彩。在這種形勢下,由于我國已加入WTO,企業必須進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避免在國際貿易中受到影響。

3 石化企業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必要性

石化生產過程具有易燃易爆、高溫高壓、有毒有害、連續作業等特點。在生產過程中要使用許多高毒物料作為原材料或輔助材料,如苯、甲苯、氰化鈉、硫化氫等,作業人員急性職業中毒和慢性職業病多發。有統計某石化公司在1991―2001年共發生職業中毒25例,急性職業中毒22例(88%),其中3人死亡;慢性職業中毒3例(12%),3人全部死亡。職業中毒主要以急性硫化氫中毒為主,并且還與崗位工種有關,其中以司泵、維修、防腐為主,這3種行業共21例,占總數的84%。因此要做好職業健康防護,杜絕和減少職業健康事故發生。實踐研究表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在大型石化企業中推行實施是可行的,對提高化工企業職業安全健康管理水平有較好的作用。

4 職業健康管理體系建立的步驟

4.1 學習與培訓

由最高領導層牽頭,培訓公司中管理技術骨干,包括班組長、技術人員、科室主任等熟知體系標準要求的人員。每個層次至少選派2名人員參加有關認證中心或咨詢機構組織舉辦的OSHSMS知識培訓班,并獲得OSHSMS內審員資格證。然后由他們再對全公司各崗位的骨干人員進行系統的安全衛生知識培訓并考核。

4.2 初始安全健康評審

組織廠、車間兩級評審小組,以班組為單位針對整個生產過程各個環節危險因素進行分析,采取危害性預先分析法和全過程分析法對石化生產全過程進行安全健康情況進行評審,辨識危險有害因素包括有生產過程中的高溫、高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氣體。收集包括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 28001-2001)和1996年ISO/TC67的SC6分委會所ISO/CD14690《石油和天然氣工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草案)等在內的適合本行業職業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規,以及其他相關內部標準文件及規章制度。

然后組建初評小組。由最高管理者任命一名職業安全健康管理者代表主持初評工作。經協商選一名員工代表參與初評工作,由體系推進部門具體組織實施初評工作。初評小組具體評審人員包括:設備、設施、動力能源、消防的主管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病防治人員;涉及高風險場所技術管理人員(液化氣站、化學庫、高壓容器、油庫)。其次,確定初始安全健康評審范圍,最終確定初評范圍。

最后采用現場觀察、面談、詢問、監測、資料及文件評審形式,對初評內容實施評審。采用危害性預先分析法和全過程分析法,綜合運用工藝過程分析法、現場觀察法、頭腦風暴法及資料統計分析法,辨識企業活動的危害事件及因素,結合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給出反映實際不安全缺陷可能導致后果的嚴重性的不同等級評價準則。收集評估現行管理制度;對事故、危害事件資料進行分析、評價;對相關方的意見、要求及員工建議進行分析;評價分析管理制度和其它體系中相關內容的差異。

4.3 職業健康管理體系的策劃

選定一組車間工人作為安全代表,作為改革的推動者,與中層管理人員一起和最高層管理部門參加會議。具體操作為由最高管理層建立有一定責任權力的管理機構并配置足夠的資源,由各廠長擔任委員會主任作為安全健康第一責任人,分管安全生產工作的副廠長擔任副主任,以車間為單位成立工作小組并由各車間主任擔任組長,班組長及相關技術骨干為工作組成員,配備專職安全和衛生管理人員與專業技術人員。建立定期匯報制度,由基層選派代表和高層參與會議,會議中領導聽取各管理者及專家的意見,將資源作為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評審、變更管理和風險管理的一部分。

根據初評危害辨識、風險評價信息、法律法規符合性評價信息,設立相應的職業安全健康目標、指標、管理方案和績效改進型目標。依據辨識和評價出的緊急情況,編制應急預案與響應程序,程序包括:確定應急情況;設立應急指揮、交流、搶救組織架構和職責;編制預案;配備應急物資;應急與善后處理、應急宣傳、程序評審更新。發生事故后,應先啟動應急程序,緊急處置事故,處置結束后轉入事故、事件不符合糾正、預防措施控制程序。

4.4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運行與實施

按照要求建立文件化體系,包括各類規章制度中整理的相關管理性文件;編制的事故緊急預案;編制控制危險的實用性作業指導文件三部分。文件資料應滿足法律、法規的要求,還要便于查詢與定期評審,并且相關部門能夠及時有關文件和資料的現行版本。

文件化完成后,應經過程序規定的方式批準和。頒布實施時召開動員大會,對整個體系內容進行大致的描述,并組織該體系的學習工作。在貫徹過程中可以采用如召開培訓班、專題研討會、知識競賽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條件允許時應定期對職工進行考核,以保證體系切實落實。

4.5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監控與糾正

(1)績效測量和監測。

參考相關標準規范,結合實際生產特點,建立明確的規章制度和評價標準,對檢測使用的設備儀器注重校準和維護,對所設目標、指標如車間內苯蒸氣濃度的控制情況進行跟蹤,及時解決實施過程中的各種技術、資源問題。定期對遵守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評價,比較監控結果和法規執行情況。

(2)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

遵循獨立、客觀、系統的原則,定期開展內審。由管理者代表推動,由專門培訓過的持證人員根據要求進行一年一次的內審。內審完成之后,將結果送報管理者,管理者根據要求向上呈報,并對下屬有關部門通報審查結果。

(3)管理評審。

由最高管理者進行定期評審,根據企業體系的審核結果、不斷變化的客觀環境和對持續改進的承諾,指出方針、目標以及體系其他要素可能需要進行的修改,提出下一步改進、調整的目標,作為調整職業安全健康方針、目標的依據,為下一步的持續改進提供方向。

4.6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評價

做好體系的培訓和宣傳工作,組織專家骨干技術人員按照標準,通過監測數據和實地調查對系統進行科學評價,及時發現各種缺陷和漏洞,為體系的系統改進提出指導建議。

5 注意事項

5.1 強調決策層的作用

由于職安全健康在公司中處于重要的特殊地位,其影響范圍涉及公司所有人員和全部財產安全,企業的法人代表是本企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生產負有直接責任,因而要親自抓。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體系各要素在公司各職能部門和各層次得到順利實施,提升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為職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確保安全生產有序可控、持續穩定的發展。

5.2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不能成為一紙空文

一個體系的建立成功與否不完全取決于科學的理論和嚴密的組織結構,而在于是否能經得起實踐的檢驗。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也是如此,企業的職業安全健康工作能否實現持續改進,安全健康績效能否不斷改善,絕不單單是建立一套體系就夠了,而需要將其運用于實踐,從實踐中不斷總結,不斷吸取教訓,不斷的修改完善。

5.3 體系的建立應貫穿生產過程的始終

作為一套強調事故預防的整體效應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它強調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事故的發生,不能簡單歸因于與某一事件,它是系統中多個成分共同作用的結果。將系統割裂開,強調片面的安全是不科學、不合理的。只有全方面全過程考慮整個系統,才能從本質上實現安全,OSHSMS的科學性也體現于此。

參考文獻

篇(2)

1.1 系統性:OHSMS標準強調結構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手段。

首先,它強調組織機構方面的系統性。不僅要有從基層崗位到組織最高管理層之間的運作系統,同時還要有一個監控系統。最高管理層依靠這兩個系統,來確保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第二,它要求組織實行程序化管理,從而實現對管理過程全面的系統控制。 第三,文件化的管理就是按照已制定的手冊、程序、作業文件進行管理、操作和維護,并且與其記錄構成了一個層次分明、相互聯系的文件系統。同時,OHSMS標準又對這些文件的控制提出要求,從而使這一文件系統更加科學化。

1.2 先進性: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將管理過程和控制措施建立在科學的危害辨識、危險評價基礎上,并建立和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企業必須嚴格按程序文件的規定執行,堅持“文件寫到的要做到”的原則,才有可能確保體系的有效性。

1.3 預防性:危害辨識、危險評價與控制充分體現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對各種作業和生產過程實行評價,對各種預知的風險因素做到事前控制,實現預防為的目的,并對各種潛在的事故制定應急程序,力圖使損失最小化。

1.4 全過程控制:OHSMS標準要求實施全過程控制。從分析可能造成事故和職業危害的危險因素入手,根據不同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為了有效地控制整個生產活動過程的危險因素,必須對生產的全過程進行控制,使用先進的技術、先進的工藝、先進的設備及全員參與,才能確保組織的職業安全衛生狀況得到改善。

1.5 持續改進:在所制定的職業安全衛生方針中有最高管理者對持續改進的承諾、對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的承諾,并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指標和管理方案,配備相應的各種資源。通過評審使體系日益完善、改進,使組織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進入一個新水平。

按圖1所示的PDCA運行模式所建立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就是在職業安全衛生方針的指導下,周而復始地進行體系所要求的“計劃、實施與運行、檢查與糾正措施和管理評審”活動。體系在運行過程中,也會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職業安全衛生法律、法規及各項技術標準的完善,組織管理者及全體員工的安全意識的提高,而不斷地、自覺地加大職業安全衛生工作的力度,強化體系的功能,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2 職業病管理

職業衛生是研究改善勞動條件、保護勞動者健康的措施,為發展生產服務。職工長期在不良的勞動條件下從事生產勞動,勞動者的健康受到致病因素的損害而患職業病,如果醫療條件良好,經過診斷治療,治愈后恢復健康,回到原崗位勞動,不良的勞動條件會繼續危害勞動者的健康而再次患病,如此周而復始,惡性循環,治不勝治,勢必使病人愈治愈多,不僅勞動者難于承受,因喪失勞動能力給生產造成的損失和醫療費用開支,也是企業難于負擔得了的。何況目前有此職業病是無法治愈的,如塵肺、職業性腫瘤等。及時識別和評價危害因素,把不良的勞動條件改變成良好的勞動條件,消除了損害勞動者健康的原因,使勞動者在安全衛生的勞動環境中工作,不僅可以保護勞動者不再生病,而且可以提高作業能力,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發展。風險辨識和評價通俗的說法是危害辨識和評價,這是體系建立必不可少的的階段,同時也是職業病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職業病管理的任務主要識別、評價、控制不良的勞動條件,闡明勞動環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與勞動者健康的關系,探討勞動者在勞動操作過程中存在哪些不利于健康的有害因素,為勞動者創造任命安全衛生要求的勞動環境和健康保障措施,預防職業病的發生,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公司在建立體系之初,聘請咨詢中心的專家對公司范圍內的種種安全衛生方面的危險有害因素進行了全面的清查和評價,并通過交流協商的方式,使全體員工都參與危害因素辨識過程中來,通過辨識,使公司上下對于目前公司和本部門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有了清楚的了解。

由圖2可看出根據2002年5月1日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公司制定相應了《職業病防治管理程序》,并在程序文件中規定了管理職責、內容及要求:

(1)防疫科負責勞動者健康監護、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求援、組織職業病人的的診斷、治療和檢查、防暑降溫藥品的發放、組織從事、接觸放射工作人員的個人計量監測、提出職業衛生培訓的需求。

(2)安全生產部負責職業病危害項目的申報、工業衛生檔案管理、制定職業衛生防護用品的下發計劃、保健費的匯總和矽肺患者補貼費的發放、組織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線裝置的管理、建設項目“三同時”手續的報批及防暑降溫工作的綜合管理。

(3)人力資源部負責勞動組織和崗位人員的配備。

(4)自動化部負責對CO報警儀和環境監測站商務的性能與效果的校驗。

(5)其他相關部門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的具體工作。

程序文件的職責劃分對職業病的前期預防、勞動過程中的防護及職業病人的保障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整理,使之更加系統、更加一致,做到“操作前有預測,操作中有預防,應急時能控制”,各個部門充分發揮各自職責范圍內的管理職能,使職業病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職責明確,落實到人,環環衍接,動作順暢,從而徹底改變了過去管理的隨意性和缺乏系統性。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是一套系統化、程序化,同時具有高度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機制的科學管理體系。石鋼公司自體系建立、運行以來,公司從方針、文件的宣貫、機構的設置、職責的分配、人力與財力的投入危險源的控制及隱患的整改等方面都會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職業安全衛生績效,有效地控制了各類危險因素。通過培訓,強化了職工的職業健康意識,提高了職工的職業健康素質,既達到保護職工安全與健康的目的,也有利于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參考文獻

篇(3)

0 前 言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和安全生產標準化都是現代安全管理方法,但側重點各有不同,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一套企業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達了一種對組織職業健康安全進行管理的思想和規范,強調系統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主要側重于管理體系框架的構建,管理流程的設計和規范;安全生產標準化是一種執行標準,側重于現場的人為作業安全和現場設備設施及作業環境的本質安全,注重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特別是生產現場的實際效果和狀態。只有將二者有機融合起來一體化運行,集兩者之所長,形成一套科學高效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系統。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企業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監控的效能,在安全生產管理中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1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和安全標準化

1.1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

隨著工業企業社會化分工的加速和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生產工藝復雜程度的不斷提高,職業健康安全問題不斷突出。由國際標準化組織及國際勞工組織研究和討論,英國標準協會、挪威船級社等13個組織提出的職業安全衛生評價系列(OHSAS)標準,作為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是一種具有動態的、高度自我約束力和自我改進功能的系統化、程序化的科學管理方法,是目前國際上普遍采用的職業安全與衛生管理體系認證標準,具有廣泛的影響力。我國與2001年11月正式引進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 規范》(GB/T 28001-2001)。

1.2 安全生產標準化

安全生產標準化相對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起步較晚,2010年4月國家頒布了安全生產行業標準《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AQ/T 9006-2010),作為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基礎標準。2011年11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安全發展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對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強調:“在工礦商貿和交通運輸行業領域普遍開展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建設,對在規定期限內未實現達標的企業,要依據有關規定暫扣其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責令停產整頓。對整改逾期仍未達標的,要依法予以關閉。”安全標準化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進一步細化,是中國特色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模式。

2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對企業的積極意義

2.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對企業的積極意義

2.1.1強化企業自身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系列標準提供了一個機制,就是將政府及社會對職業安全衛生的宏觀管理和組織的微觀管理結合起來,使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成為組織全面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而突破了單一的管理模式,使安全生產管理由被動地接受強制性的管理變為組織自愿參與的市場行為。

2.1.2促進國際貿易,清除非關稅壁壘

職業的安全衛生問題與環境問題一樣,是當今社會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重大課題,日益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許多國家以此為借口,對他國的產品、活動或服務采取單方面的

進口限制,使其成為新的非關稅壁壘,這種情況將首先在實施標準與尚未實施標準的國家和企業之間產生,因此不采用OHSAS標準的國家和組織將會受到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逐漸被排斥在國際市場之外。隨著國際社會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的開展和深入,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組織均利用同一標準建立自己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逐步完善國際的互認制度,這將為非關稅壁壘的清除進一步掃除障礙。

2.1.3有助于組織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增加市場競爭力

組織為建立和實現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要求滿足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對員工和相關方的安全和健康提供有力保證,要求組織做好與相關方的交流,滿足相關方的要求還有利于改善組織的公共關系,安定社會。這樣從側面反映他是一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組織,這有助于提高組織的信譽和市場競爭能力。有時會因此而獲得投標的權利或相關方的認可。

2.1.4有利于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要求針對組織各個相關方職能和層次進行與之相適應的培訓,使他們了解職業安全衛生方針及各個崗位的操作規程,管理體系的建立需要員工的共同努力和積極參與,有助于全員安全意識的提高。

2.2安全生產標準化對企業的積極意義

2.2.1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國家“十二五”強力推行的安全生產重要工作之一,通過制定、實施國家、行業等標準,來規范各種生產行為,以獲得最佳生產秩序和社會效益的過程。企業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境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

2.2.2實行標準化能夠在一定范圍內獲得最佳秩序,促使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達到加強安全科學管理,實現企業安全管理的規范化。

2.2.3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實現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需要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專業技術裝備水平,深化隱患排查治理,改進現場作業條件;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強化安全意識、技術操作和防范技能,杜絕“三違”。

2.2.4安全生產標準化是現代化大生產的必要條件;是科學管理的基礎;是調整產品結構和產業的需要;擴大市場的需要。

3 安全生產標準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區別和共性

3.1安全生產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區別

1.安全標準化采取強制原則,而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1)安全生產標準化則采取強制原則,政府有明確要求,國務院《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中明確指出:“全面開展安全達標。深入開展以崗位達標、專業達標和企業達標為內容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凡在規定時間內未實現達標的企業要依法暫扣其生產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責令停產整頓;對整改逾期未達標的,地方政府要依法予以關閉。”要求企業必須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通過實施嚴格管理,以隱患排查治理預測預警為基礎,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崗位、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規章、規程的要求,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始終處于良好的安全運行狀態,并持續改進,以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采取自愿原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通過周而復始地進行PDCA循環,即“計劃、行動、監察、改進”活動,使體系功能不斷加強。以危險源辨識、風險分析為基礎,它要求組織在實施管理體系時始終保持持續改進意識,對體系進行不斷修正和完善,最終實現預防和控制工傷事故、職業病及其損失的目標。企業是否實施該標準,是否進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取決于企業自身的意愿,政府無強制要求。2.安全標準化是量化的管理標準,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管理方法。

(1)安全標準化是一個標準,有量化分級,它分為13個一級要素和42個二級要素,它對每一項管理活動、每一臺設備設施、每一個作業環境的評價都有明確的量值規定,強調現場管理,更注重硬件建設。它要求企業各個工作部門、生產崗位、作業環節的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和各種設備設施、作業環境,必須符合法律法規、標準規程等要求,是一項系統、全面、基礎和長期的工作,克服了工作的隨意性、臨時性和階段性,做到用法規抓安全,用制度保安全,實現企業安全生產工作規范化、科學化。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一套企業管理的做法和程序,它表達了一種對組織職業健康安全進行管理的思想和規范,側重于系統管理方法框架的構建,主要強調系統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和理念。強調流程管理,偏重軟件建設,是一種系統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方法,側重于管理方法的系統化、結構化、程序化、文件化。職業健康安全保障機制,旨在控制和降低職業健康安全風險,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是與質量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并列的三大管理體系之一,這種體系是科學的、有效的、可行的,而且與組織的其他活動及整體的管理是相容的,可作為一種管理工具來使用。

3.適用范圍的不同

(1)安全標準化AQ/T9006有一個共同的規范,但每個行業有自己的規范,如電力系統執行《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建筑有《建筑行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礦山有《井下(露天)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等等,并配發各相關細則,如《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實施細則》。每個規范適用的范圍也是局限的,僅對某一個行業或某個專業的。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不分專業行業,適用任何組織、任何企業,不論大小、不論國內外企業均適用。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通用的規范,是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共用框架,

4.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標準化執行力不一樣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從國外引入的管理體系,沒有強制執行,只對組織以推薦的方式進行管理,是一種市場行為,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是組織的自律行為,旨在提高組織的自我管理能力。

(2)安全標準化是我國自主創建的管理體系,管理內容有具體的量化要求,與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內容銜接較多,是國家強制性推行的安全標準。企業是被動執行的。

5.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標準化的關注焦點和側重點不同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關注的焦點是員工滿意、相關方滿意;主要強調系統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側重于管理體系框架的構建,管理流程的設計和規范。

(2)安全生產標準化的主要關注焦點是政府滿意;強調標準的量化及安全生產各項活動的標準化,側重于現場的人為作業安全和現場設備設施及作業環境的本質安全,注重可操作性和實效性,特別是生產現場的實際效果和狀態。

6.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標準化的控制目標范圍不同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控制目標范圍是組織所有人員的職業健康安全,減少職業危害。

(2)安全生產標準化的控制目標范圍主要是作業現場的人身安全,還有生產經營過程事故造成的財產安全問題、防災減災問題、交通安全問題,以及生產安全事故對作業現場外部的影響等。

4 安全生產標準化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共性

4.1運行模式相同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均遵循動態循環的“PDCA”現代管理模式,建立并保持體系,通過自我檢4.2要素設計相似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均采用要素管理形式,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由5個一級要素和17個二級要素構成,安全生產標準化由13個一級要素和42個二級要素構成。

4.3實施方式類似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安全生產標準化都采用了企業主體責任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思想,即都是企業根據標準要求,建立體系文件,按照文件實施管理,并先進行內部審核或自主評定,然后再申請由第三方認證機構或評審機構進行外部審核或評審定級。

5 結論

通過對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安全標準化的區別和共性的分析,可以得出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安全標準化是企業開展安全生產工作兩種相輔相成的管理工具和管理標準。兩者各有側重,一個注重宏觀,一個注重細節。要搞好安全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就要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取長補短,進行一體化運行,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通過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降低職業風險,來實現安全標準。在運行中堅持落實管理體系不走樣、堅持標準不放松,建立起自我約束、不斷完善的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提高本質安全,實現安全生產狀況的持續穩定,最終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

參考文獻

[1] 侯茜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解讀.cn.

[2] 樊晶光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工作實踐與思考《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解讀.cn.

篇(4)

一、HSE管理體系實施步驟

1.學習標準、培訓人員。(1)組織對崗位工人的宣傳教育。HSE管理體系的實施和管理目標的實現,需要企業全體職工的深刻理解和積極參與。因此,企業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使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清楚地了解實施HSE管理體系的目的、意義、內容和要求,以使其自覺主動地加入到推行HSE管理體系的過程中。

(2)組織對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的專門培訓。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是HSE管理體系的建立保持者,擔負著組織管理,文件編制和運行監督等重要使命。因此,必須通過舉辦專門的HSE管理體系培訓班,使其獲得HSE管理體系建立實施工作所需的專門知識,通過考試并具備HSE管理體系內審員的資格。

2.風險和管理現狀調研。建立HSE管理體系的前提和基礎是風險評價和管理現狀調研,企業及二級單位在建立HSE管理體系之前,必須對企業存在著的事故隱患,職業危險,環境影響進行評價,對影響企業安全生產,環境保護及健康的HSE管理問題進行現狀調研,以使企業制定的控制目標和管理方案更有針對性。

3.規劃設計和準備。根據風險評價和現狀調研的結論,企業及二級單位的最高管理者應組織有關部門對擬建立的HSE管理體系進行規劃設計和準備,其主要工作程序及內容應包括:(1)企業最高管理著依照HSE規范確定的承諾原則和內容,向企業員工和相關方作出書面承諾。(2)企業最高管理者指定和任命HSE管理者代表,并授予應有的管理權限。(3)企業主管部門提出HSE方針和目標草案,最高管理者組織評審并批準。(4)成立企業HSE管理委員會,制定HSE管理委員會章程。(5)調整和強化HSE管理監督機構,合理設置工作崗位,充實技術管理人員。(6)依照HSE管理規范,制定各級組織和人員的HSE職責。(7)建立健全企業HSE管理網絡,成立基層單位HSE管理小組,按要求選拔配備HSE管理人員或安全工程師。(8)提出建立和保持管理體系所需的資源配置計劃。(9)制定、修訂和完善HSE管理工作所必需的制度、規定。(10)根據HSE管理規范和HSE制度、規定的要求,制定出HSE關鍵管理工作的程序。(11)制定HSE管理體系建立的實施計劃進度表,明確各部門和單位的責任與分工。

4.HSE實施程序文件的編制。HSE實施程序是HSE管理體系可執行文件的集合,根據集團公司HSE管理體系和HSE管理規范的要求,企業及二級單位在建立HSE管理體系前,應編制《企業HSE管理體系實施程序》,《職能部門HSE職責實施計劃》、《生產車間(裝置)HSE實施程序》3種HSE實施程序文件。

5.HSE管理體系的實施。以上準備工作全部完成后,即可進入HSE管理體系的實施階段,其主要工作內容為:批準和HSE實施程序;部門、車間按實施程序的要求,組織開展日常的HSE管理活動;部門、車間建立體系要素運行保證機制,開展檢查監督和考核糾正工作,保證HSE管理體系按既定的目標和程序運行。

6.審核、評審。HSE管理體系在運行過程中,由于受到外因、內因的影響,管理目標、管理程序、管理方法與管理效果之間有可能發生一定的偏差。因此,在HSE管理體系運行一定時期后,需要對HSE管理體系的符合性、有效性、適用性進行審核、評審,以及時調整現實與體系不相符合、體系與現實不相適應的部分,達到持續改進,不斷提高的目的。

二、實施HSE管理體系的效果

實施HSE管理,不但能從根本上改變傳統安全管理模式的弊端,而且能夠順應法律法規、市場和社會各方需求,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競爭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1.能提升企業形象。通過某個體系認證,即可證實企業在一方面的管理符合國際規則。“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熱”過后,環境管理體系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現已成為企業間競爭的重要砝碼,通過HSE認證,可展示企業對人類、對社會負責的態度,大幅度提升企業的社會形象。

2.能提高員工素質。“意識、能力和培訓”是HSE管理體系中的一個要素,要求企業對一項活動策劃時要充分考慮完成此工作的人員的能力,對達不到要求者,應通過培訓使其能夠勝任。這就一方面要求員工應具備較高的HSE意識和能力,保證在開展活動時有具備足夠能力的人員去勝任。另一方面也要求企業建立一套提高員工意識和能力的運行程序,通過對員工的培訓,不斷提遍其意識和能力。

3.能完善企業內部管理。國家對申請進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有一些基本要求,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良好的管理基礎,在短時間內很難實現這些要求。而HSE管理體系作為一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不但能提高環境和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水平,而且還可以促進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的提高。

篇(5)

中圖分類號:R13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515(2010)11-341-02

【Abstract】Combining Liao sun is actual while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occupation health legal theory, in tallying up empirical foundation, studied from the strategic height current with the result that from now on, occupational disease harm of development and counterplan.Put forward the method and suggestion of science towards preventing control occupational disease from endangering, .Its science standpoint comes from;Be engaged in the experience and intelligence of the 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sonnel of occupation health work, drew up the science method of the Liao occupation hygiene in sun City work and to the prevention control of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measure.Its establishment important point has catholicity and covered the basic measure method of nation and place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control and knew well to solve the related law laws that the national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on controls,

【Key words】Developmentoccupational disease control and pveventiun strategic points

本文研究探討的法律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結合我市職業病危害狀況,主要針對我市規模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的預防和控制,研究做出的:中長期戰略性對策和途徑。本文是在《遼陽市職業病危害因素分布與檢測》、《遼陽市職業病預防控制戰略研究》兩個課題研究基礎上,結合工作實踐,綜合國內外的先進經驗,與遼陽市實際情況相結合,在國內有關專家的指導下,形成的宏觀戰略思想。具有:前瞻性、科學性、實用性、可操作性、可直接為政府在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方面的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的理論研究成果。其理論可以指導職業衛生科研開發,研究理論的學術價值和指導作用,可以提供給我市從事職業衛生工作的人員使用。

1 職業病預防控制的戰略要點

1.1 前期預防

1.1.1 對策與方法

根據國家《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前期預防規定:產生職業病危害的用人單位的設立除應當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設立條件外,其工作場所還應當符合下列職業衛生要求:

(1)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強度或者濃度符合國家職業衛生標準;

(2)有與職業病危害防護相適應的設施;

(3)生產布局合理,符合有害與無害作業分開的原則;

(4)有配套的更衣間、洗浴間、孕婦休息間等衛生設施;

(5)設備、工具、用具等設施符合保護勞動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6)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關于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其他要求。

1.1.2 要點 1、完善法規建設。2、加強教育培訓。3、健全申報和批準管理程序建設。4建立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和組織。5建設項目的職業衛生設計。6建設項目的職業衛生。7、應急救援站。職業衛生設施建設的“三同時”。

1.2 生產過程中的預防和控制

1.2.1 對策與方法

1.2.1 生產過程中的預防控制,是前期預防控制的補充或補救辦法。我國《職業病防治法》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應當采取下列職業病防治管理措施:

(1)設置或者指定職業衛生管理機構或者組織,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職業病防治計劃和實施方案;

(3)建立、健全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4)建立、健全職業衛生檔案和勞動者健康監護檔案;

(5)建立、健全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監測及評價制度;

(6)建立、健全職業病危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1.2.2 具體措施 1、用人單位職業衛生管理機構。2、職業病防護設施。3、技術改造和工藝技術更新。4、職業病危害告知。5、工作場所日常監督管理。6、強化勞動者的職業危害個人保護的法律意識。7、職業健康監護檢查。8、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和單位職業衛生檔案。9、職業危害應急處理預案。

1.3 其他控制方法和策略要點:

1、政府管理策略2、整合職業衛生監管技術資源,強化技術支撐體系建設。3、完善職業安全衛生法規和技術標準體系。4、建立健全職業安全衛生監督管理體系。5、建立健全職業安全衛生應急救援體系。6、加快職業安全衛生信息化建設.。7、加快職業安全衛生技術保障體系建設。8、加強職業安全衛生宣傳教育體系建設9、加強重大職業危害源的監控和重大中毒事故隱患的治理。10、加強職業危害監督檢查,形成監管協同機制。11、加強對中小企業的職業安全衛生監管。12、促進職業安全衛生產業發展。13、深化職業衛生專項整治工作。14、加強職業衛生執法體系和法律保障建設。15、落實職業安全衛生責任制。16、完善職業衛生投入保障機制。18、建立工傷保險與事故預防相結合的機制。19、實施職業安全衛生許可制度。20、充分發揮社會的監督和法律援助作用。21、大力推進職業安全衛生文化建設。22、開展職業安全衛生科學技術進步工程。23、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全面加強職業衛生工作。24、有計劃地加大資金投入,建立職業病防治基金和運行保證機制。25、強化“三同時”審查力度。26、職業安全衛生促進工程建設。27、明確治理重點,突出治本措施。28、依靠科技進步,加強職業衛生新技術的開發和推廣。29做好職業病普查、申報和檢驗檢測工作。30、中長期職業病預防控制規劃戰略綱要。31、加強職業安全衛生領域的交流合作。

2 討論與結語

職業病危害的預防控制研究,是一個涉獵許多方面的綜合性科研課題,我們主要在《職業病防治法》的原則指導下,結合工作實際,總結概括了目前職業病預防控制相關方法,原則,措施,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戰略決策,其要點主要方面是;全社會要強化勞動保護,勞動衛生管理 、法規的普及、預防控制技術的進步、及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 、企業的社會責任等方面。

參考文獻

[1]張敏,李濤,周安壽等,我國職業病防治工作進展與控制對策,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2008.8,V26(8)

[2]張敏,李濤,周安壽等,加快應對體面勞動全球戰略目標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 2008.8,V26(5)

[3]張敏,李濤,周安壽等,對如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思考,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2008.8,V26(5)

[4]李濤,張敏,用人單位職業病防治實用指南,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5]李濤,張敏,化學品職業危害分類控制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6]李濤,張敏,密閉空間職業危害防護手冊,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7]張永偉,法定職業病預防與控制指南,海洋出版社

[8] 國際勞工組織,中小企業職業安全衛生防護手冊,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篇(6)

公司領導根據企業易燃易爆及煤氣連續性生產特點,在做好預防和控制事故的發生,保障職工安全和健康時,參照了當今世界各國都在廣泛地開展oshms(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它應用了系統安全的思想為基礎,從企業的總體出發,把管理的重點放在事故的預防整體效應上,實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使意外事故的工傷率和發病率下降,企業達到最佳安全衛生狀態。于是在2月公司向國家oshms中心申請體系認證。

1 開展安全性評價

公司領導為了使體系認證工作做到扎實,在體系認證啟動前,先進行工藝流程和生產裝置安全性評價(以下簡稱安評), 把“安評”工作的核心內容“危險辨識、危險評價、危險控制計劃”作為實施體系認證一項基礎性工作。為此,公司在國家石油與化工建設項目勞動安全予評價中心的老師指導下,將公司劃分為生產運行、儲存運輸、公用工程、生產輔助、廠區布置和作業環境、工業衛生、消防和綜合管理等8個系統,把石油液化氣球罐區、危險品碼頭、輕油貯槽區、輕油制氣裝置四個主體部分作為公司重點危險源進行‘安評”。通過確立危害辨別和危險評價等建立了46份共 600條危險因素安全檢查表,并用ici 蒙德危險指數法計算,確定這些危險因素發生的頻率及可能造成的后果,搞清了公司在生產經營中對osh可能產生的影響,制訂了預防危險、控制風險和危機控制計劃,使公司領導和廣大職工把握了事故發生的客觀規律,為有效實施體系認證打下基礎。

2 osh體系建立

osh體系的策劃。主要是建立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制定危險辨別、危險評價、控制計劃(在第一部分),以及方針目標與管理方案和體系文件。為實施管理體系做好啟動準備。

(1)落實組織,明確職責

為加強oshms認證工作,公司成立了以經理(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為組長,由各部門(車間)負責人參加的osh體系認證領導小組,由管理者代表(生產副經理)負責的由安保部、辦公室部門組建的日常工作機構。工作組結合公司實際,根據體系認證的“計劃、實施、監測、評審”等四個階段的工作要求,擬訂了15項工作分步實施計劃,逐項分解落實到有關職能部門。組織人事部門對職能部門在體系運行中還制訂了監督、檢查、考核條例,運用經濟扛桿,來激勵廣大干部為確保體系的正常運行而自覺做好貫標工作。

(2)制定方針,明確目標

職業安全衛生方針目標是公司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宗旨和方向,公司經理根據企業生產性質,及法律法規的要求,親自了“安全第一扎根人心,安全責任落實到位,安全管理不留死角,安全生產萬無一失”安全衛生方針和“職工傷亡、火災爆炸、設備有責、泄漏中毒、行車有責事故為零”的五個零目標及嚴格按法律、法規要求,實現公司提出五項安全工作持續改進的承諾。充分體現了公司領導對職業安全衛生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和決心。

(3)全員培訓,轉變觀念

推行osh體系管理,首先是新舊思想理念的碰撞,觀念的轉變需要系統的培訓。為此,我們對中層以上干部及內審員重點學習標準中的基本內容及相關法律、法規,使廣大干部認識到oshms中危險源是管理核心;法律法規使體系持續改進;組織機構是實施體系的必要前提;目標和管理方案是持續改進的重要途徑;實施運行是控制風險的關鍵步驟;監測是體系運行重要保障。通過培訓和考試,形成了一批實施oshms領導力量。對基層管理人員和生產工人,培訓的重點是同自身工作相關程序文件的要素和作業指導書,培養他們自覺執行體系文件的好習慣。公司工會還將江總書記對安全工作重要批示及公司職業安全衛生方針、目標內容,以廣告標語牌形式醒目豎立在辦公大樓旁進行宣傳和展示,通過全方位的宣傳、培訓、教育,使公司領導和廣大職工明白了在體系認證過程中,應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收到了明辨是非的成效。

3 osh體系文件的編制

oshms文件是組織實施osh管理和開展安全防范工作的法規性文件,也是oshms審核和認證的主要依據。為此,公司著重做了以下工作:

(1)結合實際,建立體系文件。因為 oshms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在編寫體系文件時,凡是oshms需用到iso9002策度和檢查記錄表格的,我們就直接將 iso9002體系文件引用到 oshms文件中去,逐步做到“二個標準、一個體系”,實行全面管理。

(2)優化組合、編制體系文件。oshms是由 17個管理要素共同構成的有機整體。通過優化組合和裂解重組為15個要素,按照簡化、明了、完整,將要素內容轉化為企業安全活動的具體行為。

(3)在體系文件編寫時,以法律、法規為依據。為此,我們到市標準情報部門收集了國家有關安全衛生方面法律、法規 52項,安全技術標準 130個,下發給部門和車間相關法律、法規33項,技術標準 40個,并將它充實到安全生產制度內容,強化了體系文件的法治力度。同時還按法律法規要求,編寫了從勞動保護的“安全帽使用和管理規定”到現場作業的“設備大修安全管理規定”和防火管理“消防栓、消防池維護保養制度”等29項規定,修改了“外來施工人員人廠安全教育制度”等23項制度,還健全和完善了86份各類安全檢查表。使安全管理工作從人治變為法治,確保體系文件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4)集中優勢力量,編制手冊和程序。我們集中熟悉生產工藝。和安全技術的管理骨干參與文件編寫,編寫的程序文件都經過集體討論和要素相關部門去反復征求意見,通過三次較大幅度的修改,使文件與標準在符合性和相互之間接口銜接保持一致。還對動火作業等重要操作票證,編制了工作程序流程圖,增加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

4 osh體系實施運行

oshms標準的實施運行,主要檢驗osh體系文件符合性和有效性,確保體系持續、正常有效地運行。我們做了兩個方面工作。

(1)為了使osh體系做到扎實有效實施運行。公司經理親自和頒布了oshms文件,還要求各部門、車間要以五個到位:文件發放到位、學習理解到位、運行實施到位、檢查監督到位、規范記錄到位,來做好oshms實施運行。生產副經理一管理者代表則提出要充分認識oshms“運行的復雜性、操作的艱難性、審核的科學性”,他在全體員工中反復強調要確立“重在貫徹文件,實在體系運行、貴在消除隱患”的正確思想,使體系運行朝著健康方向發展。

(2)抓好持續培訓和具體指導來推進體系運行。我們一方面將oshms標準的基礎內容用“一問一答”的形式,匯編成百題輔導材料,分三批發給基層管理人員和崗位工人學習,使全體員工認識到要適應新建立oshms的運行,就必須掌握涉及到各自崗位的操作標準,并按標準正確操作;另一方面,由管理者代表率領貫標工作組深人要素責任部門,同車間領導和有關人員一起學習程序文件,對

不明確和不切合部門實際等問題,予以當場修正和解決,使他們能很好地掌握體系要素的和具體要求,從而減少了工作上隨意性。

5 內部審核、管理評審

內部審核是為了驗證和評價公司在osh工作的計劃,以及方針目標實現和運行情況。為了有效實施內部安全審核,我們在審核過程中做到三個結合:①公司審核與部門自我審核相結合,②集中審核與專業審核相結合,③定期審核與專題審核相結合,不僅促使部門形成自我約束、自我改善工作機制,而且做到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如整改有困難,由管理者代表組織有關部r協調解決,如技術部提出關鍵設備運行要進行狀態監測,公司經理當場拍板決定投入資金5萬元,購買紅外線測震測溫儀11臺,使關鍵設備事先做好事故的預防預測工作。這樣就較快地消除內審中發現的安全衛生不合格項,并為管理評審創造了有利條件。

管理評審是最高管理者對osh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全面評審,是實現oshms持續改進的保證。為此,經理親自檢查和評價體系現狀和適合性。①對oshms在實現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對體系的現狀和適應性進行評價;②公司在體系內審中審查出的問題做出處理結果,判斷內審的有效性。③對體系文件在執行中意見和問題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而找出osh體系的薄弱環節,對其進行完善,使其適合于變化后環境,為體系認證響準備。

通過公司職工近五個月的努力,于去年十二月七日經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認證中心對公司實施oshms情況進行現場審核驗證合格,成為國內城市煤氣行業首家獲證單位。

篇(7)

無論是行政監管,還是用人單位負責,每一機制的運行都需要良好的組織體制保障。為確保機制的有效運行,日本構建了一支高水平、高效率的政府監管機構,一支公益性、專業能力較強的勞動保護團體組織,以及一批擁有法定資格和較高技術水平的企業管理隊伍。

高水平、高效率的政府監管機構

為了從組織上保障相關安全衛生法規的制定及其行政監管工作的高水平與高效實施,日本非常重視職業安全衛生監管人員的選拔與培訓,以及監管機構在功能上的建設。

首先,日本具有一支業務素質較高的監管隊伍,全國共有3 752名監督官,其中厚生勞動省40名,都、道、府、縣勞動局819名,地方勞動基準監督署2 893名。所有監督官都按照統一的選拔條件,并利用全國統一的文科和理科兩種考試方式錄取。錄取后的監督官首先需要在厚生勞動省總部培訓1個月,然后分配到地方監督署實習1年,再經所在監督署現場培訓監督指導業務1年半后,方可開始承擔具體的監督指導工作。而且,如果分配到職業衛生部門時,還要接受職業衛生專門官的培訓。

此外,日本各級職業衛生行政監管機構的職責劃分明確、有序銜接,上層重點關注法規政策建設,中層重點開展計劃指導和審查許可,基層重點圍繞對企業職業衛生狀況的監督檢查。

日本的行政監管機構分為3級:厚生勞動省負責全國職業安全衛生信息的統計分析、職業安全衛生法規體系的制(修)訂以及制定“防止勞動災害五年規劃”,并負責對重點工作進行指導與釋疑等;都、道、府、縣勞動局負責收集與分析所轄區域的安全衛生信息、相關企業申報等事務的行政審查和許可、制定適用于本區域實際狀況的防止勞動災害推進計劃,并負責對地方勞動基準監督署進行指導與檢查;地方勞動基準監督署重點負責對轄區內企業職業安全衛生守法情況進行監督和指導。

公益性、專業能力較強的勞動保護團體組織

為了從組織上推動企業自主安全衛生活動的順利開展,日本于1964年制定了《勞動災害防止團體法》,從法律上規定了這些團體的功能、定位以及防止勞動災害的經營機制等,并依法設立了綜合性的“中央勞動災害防止協會”以及“建設業勞動災害防止協會”“陸上貨物運輸業勞動災害防止協會”等5個行業勞動保護團體組織。這些團體組織與國家設立的專業研究院所不同,研究院所是為政府行政監管與法規標準制定等提供技術支撐的“智囊”,而這些團體組織作為企業開展安全衛生活動的“智庫”,是具有高水平的技術服務能力、重點針對企業的公益機構。它主要通過以下3種方式對會員企業進行技術支持,以促進企業自主開展職業病防治活動:相關人員以及企業職業衛生活動的人才培養;風險評價、現場安全衛生診斷等企業職業衛生活動的技術指導;通過互聯網和圖書等方式向會員企業提供各種職業安全衛生信息。

擁有法定資格和較高技術水平的企業管理隊伍

企業為了落實職業病防治的主體責任,其主要負責人必須具備基本的責任意識和守法意識,同時,企業還應擁有一支具有相關技術和知識的管理人員隊伍,這樣才能確保企業有能力自主地開展各種安全衛生活動。為此,日本在對企業關鍵的職業衛生管理活動以及關鍵的職業衛生管理崗位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的培訓與實踐,構建了一支擁有法定資格和較高技術水平的企業管理隊伍。

總職業衛生管理者:由企業主要負責人擔當,法定規模的企業需要配備,并履行法定的職業衛生管理職責。

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在法定規模的企業,根據本企業所屬業務劃分,從具有都、道、府、縣勞動局長認可資格的人員中選拔配備,履行總職業衛生管理者職責中有關職業衛生管理的技術性事項。

職業衛生推進人員:對于法定規模的企業,從本企業認為具有履行職業衛生管理能力的專職人員中配備。

產業醫生:在法定規模以及從事法定生產活動業務的企業,從滿足法定條件要求的醫師當中,選拔配備專職或兼職的產業醫生,履行職業健康監護管理等有關職責。

作業主任:從事存在法定的職業危害作業的企業,從具有都、道、府、縣勞動局長認可的該特定危害作業的作業主任資格的人員中,選拔配備該特定危害作業的作業主任,履行指揮從事該作業勞動者等的職責。

特殊培訓人員:勞動者新上崗或轉崗從事法定的危險有害作業時,企業應依法對其進行特殊的教育培訓。

機制運行的環境保障

無論是行政監管,還是用人單位負責,每一機制在組織體制保障的硬件基礎上,還需要有軟件的運行環境保障。日本為確保職業病防治機制的有效運行,構建了良好的法規體系和安全文化氛圍等軟件支持。

系統、動態、具有可操作性的法規體系環境

日本的職業安全衛生法規體系建設相對比較完善,它不僅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化不斷予以修訂,而且整個法規組成的結構系統性強,內容也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便于企業、政府監管人員對法規要求的理解、掌握和執行,以保障行政監管、用人單位負責機制的有效運行。現以作業環境測定為例說明如下。

日本的職業衛生法規體系主要由勞動安全衛生法(法律)、勞動安全衛生法施行令(政令)、厚生勞動省省令(省令)以及厚生勞動省告示構成。

《勞動安全衛生法》作為安全衛生的基本法由國會制定,主要規定了有關各方的責任與義務、防止勞動災害的基準以及促進企業自主活動的措施等。如該法規定了用人單位對于從事有害作業的廠房內以及其他作業場所,應實施必要的作業環境測定,并保存測定結果的紀錄。

《勞動安全衛生法施行令》依照法律要求由政府內閣制定,相當于我國的國務院行政法規,主要對法律中規定的對象進行定義或范圍界定。如針對法律要求的作業環境測定,該施行令明確界定了需要實施作業環境測定的10大類作業場所。

厚生勞動省省令由厚生勞動省制定,相當于我國的國家安全監管總局令,主要針對法律要求規定了的具體措施,包括《粉塵危害防止規則》《石棉危害防止規則》《有機溶劑中毒防止規則》《特定化學物質危害防止規則》等。如《粉塵危害防止規則》中,針對作業環境測定的法律要求,以及施行令界定的需要實施測定的粉塵作業場所,規定每半年進行一次作業場所粉塵濃度的定期測定。對于礦山采掘等特定粉塵作業,還應進行粉塵游離二氧化硅含量的測定,并將測定結果保存7年。同時,規定企業應依據測定結果進行作業環境管理分級,并根據分級結果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

厚生勞動省告示由厚生勞動省制定,內容上相當于我國的標準,主要對省令中需要明確具體技術要求的內容進行規定,包括《防塵口罩規格》《衛生管理人員規程》《石棉作業主任技能培訓規程》《作業環境測定基準》等。如《作業環境測定基準》針對上述法規對作業環境測定的要求,詳細規定了作業場所、測定點、檢測時間、檢測方法等技術內容。

多方參與、長期養成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圍

所有職業病都是由于從事生產活動引起的,因此是可以預防的,但是,生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企業生存的基礎,因而生產與職業衛生常常是矛盾的。因為降低各類職業危害不僅需要一定的技術和知識,而且所需費用可能很高,但安全衛生投入的效益很難在數年內體現出來,也很難用經濟尺度加以衡量。因此,為了推動用人單位負責機制的有效運行,必須通過各種方法來持之以恒地創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推動企業形成遵守法規、保護每一位員工的安全與健康、安全衛生工作優先于其他任何生產經營活動的文化氛圍。為此,日本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

篇(8)

2013年《國務院關于取消和下放50項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國發〔2013〕27號),明確取消國家能源局組織的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審批事項;2015年《關于推進電力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能安全〔2015〕126號)提出:“為貫徹落實新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和國務院簡政放權工作要求,國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機構不再組織電力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工作。”

面對以上不同說法,一些企業安全管理人員感到困惑,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還要不要繼續推進?

如何理解安全生產標準化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是指通過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排查治理隱患和監控重大危險源,建立預防機制,規范生產行為,使各生產環節符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的要求,人、機、物、環處于良好的生產狀態,并持續改進,不斷加強企業安全生產規范化建設。

以《AQ/T9006-2010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為核心的一系列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包括《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發電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及達標評級標準》《煙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等,實質上屬于標準化管理范疇,是落實安全生產法規標準的手段之一,并非安全生產標準化本身,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與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等標準化規范,是兩個概念。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是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要求,但《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等安全標準化規范的推進并非強制要求,是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的一種方式方法。

安全生產標準化的發展歷程

國際上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實現手段主要通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安全績效第一的英國,10萬從業人員死亡率已降到0.46,遠遠領先于其他發達國家。1991年,英國職業安全健康執行局率先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指針,1996年的BS8800-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是全球第一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標準。同年,美國及日本也頒布了各自的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1999年,全球13家著名認證機構在BS8800基礎上頒布了OHSAS18001,成為一個跨地區標準;2001年國際勞工組織頒布的ILO-OSH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導則,是第一個全球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2014年國際標準化組織開始起草ISO45001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預計最早2016年秋季頒布。與此同時,杜邦、殼牌、巴斯夫等各大跨國公司,在實踐的基礎上,也了各自的職業安全健康與環境管理體系。

我國安全生產標準化發展歷程基本與英日美等國一致。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安全生產工作主管部委一直倡導推薦通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構建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1998年,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現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頒布了我國第一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標準CSSTLP1001;1999年,國家經貿委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2001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管局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指導意見及審核規范,2002年《關于印發〈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實施指南〉的通知(安監管技裝字〔2002〕24號)》,2003年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工作的通知(安監管技裝字〔2003〕71號)》。

2004年,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管理由國家安監局劃至國家認監委,國家認監委繼續推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2005年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失去了推進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的抓手,另起爐灶推行安全質量標準化(之后上升為安全生產標準化),并先后頒布了《AQ/T9006-2010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及一系列行業的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

安全生產標準化推進中的焦點問題

當前安全生產標準化推進中的核心問題有兩個:一是企業選用哪一個標準;二是如何克服運行中的兩張皮情況。

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可選擇標準有《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等系列安全標準化規范、《GB/T28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OHSAS18001、南非NOSA五星或企業自身開發的安全管理體系(如杜邦、殼牌、中石油、中石化的HSE)等。

國內已有7萬家企業通過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還有一部分通過了OHSAS18001、南非NOSA五星等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認證。此外,中石化集團、中石油集團、中海油總公司、中國華能集團、中國大唐集團、中國神華集團,也頒布了集團的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或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本質安全管理體系),杜邦、殼牌等跨國公司在華子公司采用了其自身集團的安全健康環境管理體系。

國際上主要的安全管理體系都來自于企業的探索實踐,經總結提煉為推薦性標準,遵循系統理論,基于風險管理和預防為主,按照戴明循環搭建結構,強調守法,追求持續改進,為企業全面系統的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指導,是企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的核心和主要手段。

《AQ/T9006-2010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等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本質也屬于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一種,是管理類推薦性標準。在市場經濟社會中企業擁有自主管理權,選取什么管理模式、方法和工具是企業自主決定的,政府部門只能依法監督企業是否遵守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而對于具體管理模式和方法,政府部門可倡導和推薦,但不能強制執行。企業既可選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等系列安全標準化規范,也可選擇《GB/T28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OHSAS18001、南非NOSA五星或企業自身開發的安全管理體系,只要能有效貫徹執行國家安全生產、職業健康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標準即可。

兩張皮是相當一部分企業實際存在的問題,這也說明從傳統的經驗管理過渡到系統科學管理中面臨的挑戰。一些企業在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中主要精力用于建立文件化的管理體系,而文件體系復雜,不便于使用者執行,陷于繁瑣的記錄。有的領導認為體系的創建無非就是編制一套文件,狹隘膚淺的認識導致創建走過場搞形式,管理人員在體系設計階段不注重總體規劃,急于求成,圖省事走捷徑,一線員工參與不夠,最終形成的制度與企業實際脫節,不能解決企業安全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解決“雙線并行”建議

篇(9)

中圖分類號:X921 文獻標識碼:A

隨著國家對工業生產安全的逐步重視和國際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許多企業建立了關注生產場所作業安全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但是由于我國在工業安全管理上還處于初級階段,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在建立和運行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就GB/T28001-2001在工業企業中的引用展開研究,旨在為我國工業企業的生產現場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系數較高的環境,進而為我國企業成功規避國際上的貿易壁壘提供幫助。

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含義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英文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OHSMS)的中文翻譯,OHSMS 來源于OHSAS18000,是一國際性安全及衛生管理系統驗證標準。它主要關注生產經營單位作業現場的安全生產工作,以提高員工作業安全系數,保障員工健康與安全為目的。我國在2001年翻譯推出了與OHSAS18000相對應的GB/T28001-2001和GB/T28002-2001,提倡廣大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并運行OHSMS,以實現“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理念。

二、我國工業企業推行OHSMS的主要問題

通過諸多企業多年運行實踐證明,OHSMS能夠有效地預防事故,改善工作環境,提高企業文化,而且其理論先進、科學,在方法上也比較可行。但由于我國是發展中國家,企業在健康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制約了OHSMS的貫徹落實,主要體現如下。

1.員工安全意識淡薄,企業重視程度不夠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生產技術水平落后,機械化程度很低,工業企業主要靠密集的勞動力來彌補生產技術的不足。生產方式的落后,使得我國工業企業事故頻發,企業的管理層和員工對事故司空見慣,認為進行生產就難免出現傷亡事故。

相當多的企業,沒有對員工進行基本的安全培訓。許多現場作業員工缺少必要的職業健康安全技術知識,造成日常的安全工作不能正確處理,出現緊急情況不會有效逃生。

2.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不健全,安全標準滯后

自我國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以來,經濟發展速度過快,政府管理就不可避免地出現滯后的現象。在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面主要表現為針對企業職業健康安全法律法規不健全、部分健康安全標準落后甚至有空白的現象。

例如,我國在高溫作業上沒有一項合適的全國通用的法定條例,甚至還在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在行業標準上,機械安全及制造標準和特種設備安全標準,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滯后甚至嚴重不合適的現象。

3.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部門過多,管理相對混亂

在計劃經濟時期,我國的企業管理參照國家行政機構管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機構根據國家行政管理部門設置,企業的健康安全管理由職業病防治機構、安全技術機構、消防管理機構來執行。在今天的企業中,這些管理部門在處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問題時往往各自為政,互相依靠甚至互相制約,尤其表現在健康安全隱患治理費用上,互相推托,造成了很大的執行障礙。

4.政府健康安全監管力量不足,監管權力不夠

我國部分政府只注重生產和效益,在健康和安全方面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健康安全監管人員的數量配備和人員能力的培養上,還遠遠跟不上企業數量和規模的發展壯大。

此外,部分地方政府為了片面追求政績,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采取姑息袒護的做法,嚴重地影響了職業健康和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和落實。另外,政府賦予職業健康和安全的監管部門職責很大,權力卻很小,查出了問題以后,企業往往以停產影響地方財政收入為由,延緩健康安全隱患的整改期限,甚至拒絕整改。

三、我國工業企業有效推行OHSMS的對策

盡管我國工業企業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但是,由于國家已經意識到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并已經開始下大力氣扭轉這個局面。所以只要我們找到企業推行OHSMS的方法,提高該管理體系的執行力,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水平就會得到持續的提高。

1.加強宣傳教育,倡導和弘揚安全文化

意識是決定行動的重要原因,只有提高了企業所有員工的健康和安全意識,才能使OHSMS得到順利地運行。安全意識的培訓要分層次開展。對企業的法人代表進行專門的教育培訓,實行持證上崗,不合格者,取消其法人資格,在經營意識上提高健康和安全意識。同時,企業應對職工進行安全健康技術、法律法規等教育,廣泛宣傳職業安全衛生科學知識,使職工認識到職業安全衛生的重要性以及急功近利可能產生的隱患,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企業各個層次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了,OHSMS的執行力度就會明顯提高。

2. 健全法律法規和健康安全標準,讓健康安全管理有法可依

國家的健康安全管理部門應該根據我國工業行業的發展態勢,及時地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和具體的管理辦法;同時,關注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根據行業的發展形勢,修訂更新法規和管理辦法,使之符合規范性強,效力高的要求。

在健康安全標準方面,政府應該及時組織科研力量制訂、修訂工業企業的健康安全標準。縮短健康安全標準的修訂周期,參照國際上先進國家行業的標準,修正在執行中出現的不合適條款。基于法律法規和健康安全標準建立并運行的OHSMS,就會因為有確鑿的法律法規和標準依據,從而能在企業中順利地被執行。

3.整合企業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部門,提高執行效率

根據國際先進企業管理的模式,整合企業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機構,把分散在各部門的健康安全管理職能集中起來,減少各個管理機構在執行時相互推托的空間,提高健康安全的管理和執行力度。

在建立和運行OHSMS的時候,企業應該設置專門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部門,統一協調職業健康、人員安全、設備安全和消防安全的管理。專門的管理部門在執行OHSMS過程中,就會統籌各項資金和人力資源,使OHSMS得以有效地運行。

4.增強政府健康安全監管力量,加大監管部門的權力

地方政府部門根據管理區域內工業企業的規模和數量,尤其是針對職業健康安全監管職能移交后,部分安全監管機構職業健康管理人員短缺的現狀,為安全監管部門配備職業衛生專業人員,配備充足的管理人員。在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上,要經常安排相關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培訓,使之符合健康安全管理要求。

糾正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政績的做法。在考核地方政府績效時,增加職業健康和安全生產績效的權重。政府監管部門在對工業企業監管過程中,嚴格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健康安全標準,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和職業病危害因素的企業,嚴格執行停產整頓的措施。

在這樣多方面的壓力下,工業企業為了安全穩定地獲取利潤,就會建立效果比較明顯的OHSMS管理體系,在運行過程中,也會層層施加壓力,提高OHSMS的執行力度。

四、結束語

通過采取上述四項措施,把企業置于外有壓力、內有動力的環境之中,企業管理者就會認真對待職業健康安全問題,將職業健康和安全生產放在一切工作之首,扎扎實實搞好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工作,從而建立并認真運行OHSMS。

篇(10)

ProspectsofSafetyManagementScienceinthe21stCentury

LuoYun

(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

Abstract:Prospectsofsafetymanagementscienceinthe21stCenturywerediscussedinvolvingsafetyprinciples,safetylegislation,andmethodandmodeofsafetymanagement.

Keywords:SafetyprinciplesSafetylegislationMethodofsafetymanagementModeofsafetymanagement

1引言

21世紀將是一個充滿希望與光明的時代,同時也是經濟與文化矛盾、環境與技術沖突、人類與自然牽制的時代。由此,不僅人類文明史要揭開一個新的百年,更應引起人類關注的是,如果不引起高度的警惕,21世紀將會是災害、事故、環境公害更為惡化的時期。其實,在20世紀的最后10年中,筆者已深切地體驗到這一點:人炸、資源枯竭、環境危害、重大事故與災害頻發……。還清楚地認識到,現實生活中那些不科學、欠文明的落后文化習俗,形成了與社會發展不相協調的背景:人類的科學素養不盡人意;地區或國家間的技術、經濟、文化發展不平衡;不顧代價而高速發展經濟在很長一段時期將仍是不少人的主導追求;企業經營人員的短視與只顧眼前利益的行為盛行;……。因此,可持續發展戰略仍是21世紀人類社會活動的主旋律。顯然,安全生產、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平安、健康、少災都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十分重要的目標。另一方面,21世紀將是高技術不斷涌現,信息化、數字化生產與生存的方式將會得以普及的時代。新技術、高技術首先將給人們帶來發展與進步、效率與效益、舒適與文明,與此同時,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歷史的經驗告訴人們,技術的失控也會給人類帶來危害與災難。

面對上述的現實與背景,正視未來的挑戰和憂患,為了21世紀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創造一個安全、健康的世界,需要創建安全的生產方式和康樂幸福的生活方式。為此,人類唯一的出路就是重視發展安全科學技術,有效地預防各種意外事故和災難的發生。

安全管理作為預防事故三大對策之一,將為21世紀人類的安全生產、安全生活和安全生存發揮其重大的作用。

2安全原理-安全管理實踐的基石

安全管理方法與對策的績效,需要安全理論作為基礎,需要有戰略和方向的指導。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研究安全的科學理論,揭示安全科學的規律,搞清安全管理的科學原理。

安全原理是人類安全活動的基本理論和策略,是安全科學以及安全管理科學發展的基石,是人類預防事故的重要理論核心。21世紀,人們將會不斷探求如下的安全科學原理。

1)安全哲學原理。即從認識論與方法論的角度,總結安全的哲學理論和原則。人類歷史進程證明:古代人的安全哲學是宿命論的安全認識論,被動承受型的安全方法論;近代人有了經驗論的安全認識論,事后型的安全方法論;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現代人類進入了系統論的安全認識論階段,從而在方法論上能夠推行安全生產與安全生活的綜合型對策。21世紀,未來的人類安全哲學必然朝著本質論和超前預防型的安全哲學進發。有了正確的安全哲學思想的指導,未來人類的生產與生活的安全才能獲得高水平的保障。

2)安全系統論原理。深入研究和探索安全系統論原理、安全控制論原理、安全信息論原理、安全協同學、事故突變論等安全系統結構、機制、規律和優化。不僅應研究清楚事故系統的規律,更要探討各種技術安全系統的規律、特點和控制。認識事故系統,對指導人們從控制事故來保障人類的安全具有實際的意義,但這種認識帶有事后型的色彩,是被動、滯后的。而從安全系統的角度出發,則具有超前和預防的意義。因此,從建設安全系統的角度來認識安全原理更為理性,更符合科學性原則。

3)安全經濟學原理。闡述清楚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效率的關系。研究事故損失的規律與評價技術,安全的效益理論和投入產出規律;研究與事故相關的非價值因素的價值化技術。研究不同社會經濟體制和經濟發展時期,事故保險(傷亡保險、財產保險、意外事故保險等)的運行機制及其與事故預防,實現本質安全的關系和動作機制等。

4)安全管理學原理。研究從法理出發的安全法學原理、安全監察與監督的原理;論證清楚安全組織學原理、人員優化的原理;闡明合理的安全投資保障機制;揭示出合理的安全管理機制、安全管理模式、安全管理體系等基本的理論。

5)安全工程技術與衛生工程技術原理。針對不同的行業和生產工藝與技術,研究相適應的安全工程技術原理,如防火原理、防爆原理、機電安全原理等,以及衛生工程技術原理,如防塵原理、防毒原理、輻射防護原理等。

同時,在20世紀尚未完善的風險控制理論、安全自組織理論、大安全科學理論、安全文化理論等將在21世紀得到高度重視和發展。

有了豐富而充實的安全理論,安全科學技術的發展才有堅實的基礎;人類實現了真正安全原理的掌握,才能改變自身對事故的認識和態度,才能使今天人們安全生產和生活的必然王國走向未來人類安全生存與發展的自由王國。

3安全立法-安全管理永恒的利器

從中世紀起,人類生產從畜牧農耕業向使用機械工具的礦業轉移,從此開始發生人為事故。隨著工業社會的不斷發展,生產技術規模和速度不斷擴大,礦山塌陷、瓦斯爆炸、鍋爐爆炸、機械傷害等工業事故不斷發生。在早先安全技術比較落后的狀況下,人們想到的是從立法的角度來控制日益嚴重的工業事故。

人類最早的勞動安全立法,可追溯到13世紀德國政府頒布的《礦工保護法》,1802年英國政府制訂的最初工廠法——“保護學徒的身心健康法”。這些法規都是為勞動保護而設,制定了學徒的勞動時間,礦工的勞動保護,工廠的室溫、照明、通風換氣等工業衛生標準。針對世界范圍的安全立法,人類進入20世紀才邁出了步伐,這就是1919年第一屆國際勞工大會制定的有關工時、婦女、兒童勞動保護的一系列國際公約。中國最早的勞動安全相關法規,要數1922年5月1日在廣州召開的第一次勞動大會提出的《勞動法大綱》,其主要內容是要求資本家合理地規定工時、工資及勞動保護等。英國、德國、美國等工業發達國家是勞動安全立法最早和較為完善的國度。除此,很多國家的安全立法一般起步于20世紀,包括日本這樣的發達國家,到1915年才正式實施《工廠法》,比英國晚了近百年。

未來的21世紀,人類的安全立法必將體現出如下趨勢和特點:

1)安全法規從孤立走向整體,從分散發展為體系。

2)安全立法的任務突出預防,體現出超前性和預防性。

3)安全立法的目標體系更趨明確。立法的目標不但包含防止生產過程的人員死傷,還包括避免勞動過程的危害(職業病)以及財產損失、信譽的毀壞。

4)安全立法的層次體系更為全面。國際通用安全法規(ISO標準、ILO法規等)、各國的國家安全法規、世界范圍及本國的行業安全法規(石油、核工業等)、地區安全法規(歐盟、亞太等)等,得到全面的發展。

5)安全立法的功能體系更為合理。建議性法規,如ISO國際標準;強制性法規,一般各國制定的國內安全法規都屬此類;承擔不同法律功能的法規,如法律、技術標準、行政法規、管理規章等,各盡其責,發揮各自的功能和作用。

在21世紀,我國的《職業安全法》、《職業病防治法》、《重大工業事故控制法》、《減災法》、《公共場所意外事故預防法》、《家庭事故預防法》等安全法規和條例,將會陸續頒布和實施。

4管理方法-事故預防對策之技巧

管理也是一種技術。安全管理的方法得當,是保證安全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

從管理對象的角度:安全管理由近代的事故管理,發展到現代的隱患管理。早期,人們把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顯然僅僅圍繞事故本身作文章,安全管理的效果是有限的。只有強化了隱患的控制,消除危險,事故的預防才高效。因此,60年展起來的安全系統工程強調了系統的危險控制,揭示了隱患管理的機理。21世紀,隱患管理將得到推行和普及。

從管理過程的角度:早期是事故后管理,進展到60年代強化超前和預防型管理(以安全系統工程為標志)。隨著安全管理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步認識到,安全管理是人類預防事故的三大對策之一。科學的管理要協調安全系統中的人—機—環諸因素,管理不僅是技術的一種補充,更是對生產人員、生產技術和生產過程的控制與協調。21世紀,要進一步理解和落實這種認識和過程。

從管理理論的角度看:從建立在事故致因理論基礎上的管理,發展到現代的科學管理。30年代美國著名的安全工程師海因里希,提出了1∶29∶300安全管理法則,事故致因理論的研究為近代工業安全作出了杰出貢獻。到了世紀后期,現代的安全管理理論有了全面的發展,如安全系統工程、安全人機工程、安全行為科學、安全法學、安全經濟學、風險分析與安全評價等。21世紀,安全管理科學園地將會更加百花爭妍。

從管理方法的角度:從傳統的行政手段、經濟手段以及常規的監督檢查,發展到現代的法治手段、科學手段和文化手段;從基本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發展到以人為本、科學管理的技巧與方法。21世紀,安全管理系統工程、安全評價、風險管理、預期型管理、目標管理、無隱患管理、行為抽樣技術、重大危險源評估與監控等現代安全管理方法,將會大顯身手,安全文化的手段將成為主要的安全管理技術。

5管理模式-安全管理不斷探索的命題

我國的安全管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體現出不同的管理模式。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建立了勞動保護管理體系;70年代在勞動保護管理體系下,強調了事故管理系統;80年代出現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和安全生產管理模式;進入90年代,現代安全科學管理的理論和方法體系逐步發展和完善。顯然,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不同的生產技術、經濟體制和安全理論指導下,表現出不同的安全管理特色。

21世紀將是安全科學管理不斷深化,安全管理的作用和效果不斷加強的時代。現代安全管理將逐步實現:變傳統的縱向單因素安全管理為現代的橫向綜合安全管理;變事故管理為現代的事件分析與隱患管理(變事后型為預防型);變被動的安全管理對象為現代的安全管理動力;變靜態安全管理為現代的安全動態管理;變只顧生產效益的安全輔助管理為現代的效益、環境、安全與衛生的綜合效果的管理;變被動、輔助、滯后的安全管理程式為現代的主動、本質、超前的安全管理模式;變外迫型安全指標管理為內激型的安全目標管理(變次要因素為核心事業)。

21世紀,如下安全管理模式將得到發展和完善:

1)企業HSE管理模式。建立企業健康、安全與環境三結合的管理體系,其目標是強化企業管理者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的管理意識,激勵企業員工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的工作熱情,最終改進企業對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效能,實現人類社會和企業的綜合效益。

2)企業ISO18000管理體系(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OHSMS)。在國際標準化組織統一規范下,企業要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這是國際標準一體化的重要體現,也是隨著ISO9000和ISO14000在各國逐步得到認可和取得成功的背景下,國際工業社會重視和發展的又一個重要目標。這一體系的推行,將促進和改善人類社會的職業安全衛生狀況和水平。

3)企業“綜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機制”。在企業,無論是人身傷亡事故,還是財產損失事故;無論是交通事故,還是生產事故,甚至是火災或治安案件,都對人類造成危害和損害。這些為人們所不期望的現象,無論從根源、過程和后果,都有共同的特點和規律,人類對其進行防范和控制,也都有共同的對策和手段。因此,把企業的生產安全、交通安全、消防、治安、環保等專業,進行綜合管理,對于提高企業的綜合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著重要的作用。為此,在21世紀,企業建立“綜合安全管理模式和機制”是大勢所趨。

4)國家安全管理模式。一是建立國家-企業-職工三方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構建國家監察-行業協調-企業自律-工會監督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制;二是從國家安全、社會安全、人身安全、生產安全、生活安全等目標出發,建立國家的大安全管理模式(機構、組織、立法、管理體系等)。

通過這些努力,將實現全面防范來自于技術因素和人為因素的意外事故與災難,減輕來自于自然因素造成的災害和危害,防止和減少來自于社會因素的公共事故與危害、治安案件及“黃、賭、毒”等消除或控制其對人類身心和生命的危害與毒害。

作者簡介:羅云教授

作者單位:羅云(中國地質大學)

作者地址:北京市學院路29號;中國地質大學工程技術學院;郵編:100083

參考文獻:

[1]羅云.現代安全管理-理論、方法、技巧.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1997.

[2]肖愛民、唐紫榮等.事故管理.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1991.

[3]董立齋、鞏長春等.工業安全評價理論與方法.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8.

上一篇: 資產證券化優缺點 下一篇: 農業發展策略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动漫 |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日本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一本中文一区在线 |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永久视频 |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