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1-12 15:57: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傳統文化的商業化問題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文化產業化相關內容及意義
1.“文化產業化”已成為世界潮流
文化實現產業化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個階段的必然結果。人類在衣食住行等生存基本需求得到滿足之后,必然會將注意力集中在精神文化層面上。并且,即使對于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也發生了改變,形成以實用性和“文化內涵性”相結合的新的需求。舉個簡單例子,穿衣的目的從基本的保暖御寒,演變為體現個人特色風格的“時尚性”。
在發達國家,文化產業已占據國民經濟的首要地位。汽車制造業一直是日本的主導產業,然而在1995年時,日本娛樂業的年收入額就已經超過了汽車制造業。美國的文化產業更發達。其版權產業、視聽產品、影視業以及出版業都已成為國家的支柱產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占有相當比重。
2.我國實施文化產業化的必然性
(1)為了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對精神文化的需求,必然要實施文化產業化。古人云: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說的就是人在解決基本生存問題后對于精神層面的需求。從旅游行業近幾年的收入增長情況就可以看出越來越多的人在精神、娛樂上面投入較多,旅游不再是只有少數有錢人才能進行的活動了。
(2)文化產業化是文化走進現代化的必要選擇。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全面發展,文化不再只是腦海中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變成可以生產并帶來經濟效益的一件“產品”,藝術、大眾傳播以及娛樂休閑等文化事業借助于互聯網緊密連接起來,充分滿足人們的文化需求。
(3)文化產業化引導中國文化走向全世界。世界上很多重要的文化現象都摻入了產業化,例如象征體育文化最高級別的奧運會。2008年在北京舉辦的奧運會是我國文化面向世界的大集合。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不只是中國政府的功勞,它與商業運作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是分不開的。
(4)文化產業化促進未來文化的優良發展。未來文化的發展趨勢是民族性、科學性、普適性。俗話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持文化的民族性才能在世界文化中站穩腳步,才能為世界文化的豐富性添一抹色彩。科技使人進步,文化的科學性能夠使文化擺脫封建、愚昧,向正確的、高級的方向發展。文化的普適性即大眾性,單指望政府引領大眾文化的前進是不現實的,也是很難實現的。必須通過產業化,借助商業力量的推動,才能滿足社會需求。
二、文化商業化的相關概念及側重點
文化商業化可以說是文化實現產業化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單借助于政府對文化的保護、弘揚以及傳承來發展文化,文化無疑會走向沒落。因為它沒有跟大眾掛鉤,而是獨立存在于一種保護機制內。所以文化商業化是讓文化融入社會、融入群眾的不二選擇。
1.文化商業化使文化保持常青、新鮮
現在的社會是由商品組成的,以人(或者說是金錢)為主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商品包圍著。所以,將文化以商業化形式滲透到人們生活中,成為生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讓人們每時每刻的生活體驗都成為文化傳承的一種方式,無疑是使文化產業持續發展的最好選擇。
2.文化商業化構建了一種適應社會發展的新的文化,對傳統文化有一定沖擊
商業化會賦予文化以更能為大眾所接受的新的價值和內涵,自然會導致傳統文化受眾比例下降。大部分人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是有偏差的,他們覺得將傳統文化與商業隔離起來,才是對其的尊重和保護。這種想法顯然是感性的,在現代社會里,文化和生活并不是獨立的,而是互相滲透,墨守成規者企圖將文化產品關入壁壘,以為這樣就可以抵御外界新文化的入侵,實在是太過自欺欺人。
3.當文化商業化過度偏重于經濟效益時,會導致文化產業市場走向衰亡
當前商業化的存在的問題是,只發展文化衍生產業,而沒有在其根本上探索及創新。舍本逐末的下場一定是慘淡的,所以政府要落實到具體制度上,重視源頭產業,才能夠提供不斷新生的文化養料。
三、文化產業化和文化商業化的共同點
當前網絡時代,信息資源海量,想讓優秀文化得到良好發展,就必須要對其進行產業化,以一種制度模式來制約其散漫甚至惡性發展。而無論是產業化還是商業化,其實在實際操作中,最終都是以商業的形式進行傳播與發展的。文化是一種精神產品,“精神”就意味著它是以滿足群眾精神需求為前提,“產品”則體現其商業性,是以創造經濟效益為目的的商業活動。無論是將其“產業化”還是“商業化”,其目的都是為了推進文化事業的發展,以增強國家的綜合實力。
四、二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過度商業化上
過度商業化,體現在文化上就是過度娛樂化甚至媚俗。目前社會風氣比較浮躁,導致一些文化產業單位急功近利,過多強調利潤,以低成本制作影視、音樂等面向大眾的文化作品,雖然利潤相當大,但是卻對整個社會尤其是年輕人影響惡劣。這種過度商業化對青少年的毒害是顯而易見的,一些所謂的“青春文學”“傷感的青春影視片”“神化明星”“拜金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會誘導他們形成扭曲的人生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李景端.文化產業化不是文化商業化[J].博覽群書,2012(12)
“文化”是人類對于生活方式與價值觀的表征;而人們則指稱那些依循著時間的脈絡延續與傳承下來的東西為“傳統”。雖然學術界已有諸多對“文化”定義的說法,但仍有必要在此闡述筆者對于文化定義的看法:文化是一群人經由行動所產生并共同擁有的生活方式與互動合作模式,并以此經驗為依據所開展出來的各種價值觀念和有形與無形的符號系統,也就是說“文化觀念”就代表了一個族群的“價值觀念”。
文化的存在必須與時代的演變與需求起到互動作用,所以傳統必然會因此而有所改變,此現象可稱之為“演變中的傳統”。現代社會生產方式、生活要求的變化腳步太快,而具有傳統生態的文化社群消化這些新東西的速度太慢,甚至根本來不及消化,所以文化出現了斷層。全面的現代性與現代化所揭示的是一種持續變遷的精神,并與過去決裂及對于傳統的疏離,傳統文化因此失去了現實價值的有用性,缺乏需求性,因此無法與當前的世界強勢文化、流行文化相抗衡。尤其是那些曾經屬于民俗的、非主流的文化隨著生活形態的改變而改變。
文化產業被美國政府認為是娛樂傳媒產業的一部分,而所謂的文化產業包含電影、廣播、電視、出版和音像制品。將文化或文化遺產作為產品的兩個根本矛盾的觀點是:一方面,在商業上,文化產品被視為和其他產品相類似的娛樂產品。另一方面,文化產品被視為一種傳遞價值觀、想法和涵義的財富,是一種社會傳播的工具,它有利于維持、推廣特定社群的文化身份。以上的看法,顯然窄化了文化內涵。
姑且不論新文化被如何界定,不容諱言的是,在現代化進程中,人類物質發展與各種思想、行為等多方面“價值觀”趨向“全球化”的同時,新的地域文化也不斷相應產生。區域性文化的生成、延續與發展不僅與自然條件關系密切,更與人文環境緊密配合。
二、群集形態的文化產業發展現象
基于重新獲得重視、創造文化新價值的需求,在全球各地興起一股文化產業群集化的園區或發展基地形態經營的趨勢,試圖透過群集的整合力量發揚文化、創造市場,以獲取新的文化經濟力量。此構想固然美好,卻仍存在疑問:群集是否就必然能創造足夠力量?文化真能透過群集擴大影響力嗎?文化產業如何界定?群集的操作和效益有沒有一套準確的事前評估方法?事實上,群集具有創作和商業兩種類型功能,就創作而言,群集可發揮彼此砥礪、刺激創作的效果,其作用是相對緩慢的;商業功能則是現今大多數政府和企業的期待,希望透過豐富文化創意內涵來創造經濟機會,這個目標講求的是速效。過往對群集式創作的討論已經很多,而商業功能文創群集的落實仍眾說紛耘、尚在摸索,我們對文化商品化質變和其群集趨勢所產生的商業價值應當先予深入探討。
從商業價值做評估的主要理由在于,商業和文化創意在行為上有極大的不同。如前所述,文化的產生相對緩慢,商業卻是快速的;文化創意本身可能是適合獨享、不受周遭影響的,商業的成功卻需要倚靠市場的聚集才能提升經濟機會。因此,以商業目標為主要考慮之一的文創群集基地,必須經過一套和傳統文化研究領域不同的商業性評估后,才能導出文化商業價值的評估。到此時,文創群集基地內涵的選擇,不再純粹以文化意義本身的重要性來決定,還須加入其對市場是否具有吸引力,或必須創造產生吸引力的方法,甚至不得不有所取舍。換言之,在流行的文創群集基地設立風潮下,文化將產生快速且數量龐大的新創與舍棄。因此,在發展策略上,應以創造新的科技文創特色為主要策略,打造一個嶄新但包含既有傳統的全新文化。其孕育素材,正是基地所在處的傳統精神、文化、產業和觀光或科技實力。
以我國臺灣地區在2010年參加上海世博會的臺灣館為例,它目前已經落戶臺灣新竹,將以“產創園區”形式重新運營。世博臺灣館本身就是一個結合多樣地方文化和科技的創新型主題文化展館。在整個產創園區中,同時規劃了突顯新竹及臺灣的文化創意,并與臺灣館既有意象相呼應的精品文創展示商場、特色文創主題餐飲、互動科技展示和體驗式文創孵化基地。這個新文創群集基地的設計面臨很多挑戰,既結合多個專業領域,又包含傳統文化創意的轉型變革,以達到促成文化培養、地方產業發展和經濟效益目的,是經過有系統的市場分析、效益主題發掘、商場規劃和文化主題確定,及營銷籌資方法研究而成的,與傳統文化緩步發生截然不同,更非一般文化和經濟專屬科目所能獨力做到。
從以上文化產業困境、需求和案例反映出幾個未來發展機會:
1.地方特色及文創產業勢必需要與具有強大吸引力的觀光資源結合,尤其是在一些具備打造國際觀光景點條件的地方,可以吸引消費采購力高的國際觀光客來擴大所在地文創產業的經營績效,并協助相關業者走向國際市場。
2.透過文創與科技產業彼此間的交流,有機會在科技文創方面做進一步整合與應用,開發兼具文化與科技特質的新型文創商品,甚至跳脫傳統工藝品范疇,成為流行時尚產業。將文化創意經濟價值有效發揮,成為傳統文化產業與科技產業蛻變的契機。
3.對于較難以創新商品化的文化傳統產業,如地方美食、食材等,可以透過文化氛圍環境營造、科技應用導入等方式,創造出獨特的文創美食風格,吸引國內外游客消費,成為文化群集基地另一個創新文化形態。
4.經由導入專業化的管理及精品化行銷,加上國際觀光客集中采購所創造的消費氛圍,文化群集基地有機會協助地方傳統文創與科技經濟發展。
5.由于多數文化創意業者并不具備經營專長,或缺乏商業化資源,透過前述具有商業化市場分析、運營單位的輔導和管理,將能夠協助這些文化創意業者彌補其不足,并且經由文化感受、傳播與消費享受的綜合價值,達成互相帶動效果。
6.對一些希望導入文化或創意作為其產品或銷售元素的非文化創意企業而言,文創群集基地中有足夠的商品與文化創意可供選擇,部分商業也可以此類型具消費功能的基地為驗證場,測試大量商業化可行性。
三、在商業化過程中的文化內涵維持
從現實角度而言,世界上沒有不質變的文化。所差者在于在一定的時間段里的質變程度替代了多少傳統文化的價值觀,或者說有多少新文化進入了主文化圈并融合于其中。文化既已往商品化、商業化和群集經營形態發生質變,如何維持其中文化內涵將是長期運營必須注重的核心問題;雖然世界價值體系籠罩在消費文化的宰制下,然而,在當前全球化之下所產生的各種各樣新的地域文化,仍是由傳統的“人文”為基石建構起來的。
傳統中各種有形、無形的媒介文化被現代化進程一點一滴地淘汰,但我們仍可以將“傳統”與“文化”通過現代世界能夠接受的文法展現出來。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以“重塑形象”“創造價值” 與“文化精神擴展”作為策略。文化的起源基于生活條件的限制與適應方式,因此評估生活環境并改變與調整生活方式,就成為文化取向的第一選擇,所以我們不應該存有哪一種文化比哪一種文化更優秀的觀念。更關鍵的是,文化的傳承與延續發展不應該只以維持中國文化的民族主義或意識形態為主導,所謂的文化多元必須建立在尊重“選擇”的自上;沒有人有權力決定某一類人應該怎么樣過生活,而應該以世界為前提,尋找對世界有幫助的傳統文化精髓并予以發揚。這樣的思維模式與從前的如何復興與保存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來發現世界的缺陷并以傳統文化來填補,這樣文化的價值才有發揮的空間,并且跳脫由自身維持自身文化的局限。
對于文化的變革議題,必須認識到所謂“變革”,不論是自愿的或是被迫的,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首先意味著“傳統”的接受或容忍。因為“變革”是基于某種定義上的“外來文化符號”,并以符合其生存需要為前提,最終達到“適應”目的,因此所有的改變都必須符合當前我們所身處的商業化、市場化和技術化的大環境之下。許多地方文創基地發展時,相當排斥這類“變革”或“外來文化的侵略”。事實上,倘若外來文化不符合生存需求,那么也不會出現“變革”,也就不會有“文化侵略”的說法,更不會有復興傳統文化的必要。若是以“文化觀念”是“價值觀念”這樣的命題來看待“變革”,文化的改變就是因為需要、由于交流成長而發生,它或許和傳統不同,但卻是新元素帶來的新生命,是文化精神的延續,在商業化過程中亦是如此。
在此,我們可以看到,文化內涵存在的形式就像一張蜘蛛網,彼此間相互制衡也相互影響,在創意與商業化過程中,必然同樣面臨矛盾、沖突和反復地消長。例如中國文字經過幾次改為拼音文字的爭論,甚至當計算機普及時,對于漢字不利于數據輸入的論調使漢字面臨“落后的文字”的說法,然而積極創造、研究、開發與運用漢字的優勢,探索漢字在結構上、思維邏輯上與新科技的內在關聯,并以此得到漢字在數據處理、思考學習、大腦開發及有助于智力均衡方面有優于拼音文字之處,自然增強漢字持續存在的條件與優勢。這是一個合乎理性且印證文化內容優秀的成功案例,我們不能將某個文化的喪失歸結為商業化所致,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創造自身文化的存在價值與合理性并提升自身文化的優越性,使它不因為商業化等目的性擴展而喪失其價值。
四、新文化創意時代學術單位的角色
為了延續文化精神,文化創意單位在某種程度上必須要深入了解文化精神及其創意演化過程,否則就只是一般的商業創意。然而,一般企業并不具備此類研究能量,學術單位以其充足且全面的學術研究能力、豐富的研發人力,在無獲利壓力、時間彈性較佳之下,可累積更多文創知識和技術,成為企業投入文化創意的人才與技術后盾;另一方面,不可否認,學術單位的確缺乏實務化及商業化能力與經驗,使得部分研究與開發和社會發展方向脫節而被棄置,成果未必能付諸實施。
求取學術研究價值最大化,在相當比例層面上可導入企業合作關系。以臺灣的做法為例,很多學術研究單位成立產學合作中心,或在設計中心具備產學合作功能;而合作內容依其性質原則上分為“產學計劃”“服務性檢測與調查”“人員訓練與講習”“專業咨詢或診斷”“技術移轉”等五種方式。
這五種合作方式中,“產學計劃”是指接受民營事業機構與政府機構委托研究開發之項目研究計劃,也是深入進行共同或委托具體文創開發的合作,這是教育單位吸收企業經驗、企業利用學術力量量身訂做所需項目的最佳方式。“產學計劃”和“人員訓練與講習”在產學合作方面是扎根型的項目,其進行時間通常也較長,許多時候企業已然具有部分成果或成見,或希望速成,此時學術單位所擁有并累積的龐大文化創意資源,就成為企業可依賴并調整其既有成果的必要支持。
透過這些共同產出和資源支持,學術與企業均得以在文化創意發展上,進一步掌握以文化藝術語言、藝術社會學等觀點詮釋不同文化與商業新趨勢的融合能力,扎實并快速反映文化和時代變遷與價值延伸上的新表征。
結語
關于文化的延續與發展,可以從認識文化本身的價值和把文化當作一種資源這兩種概念綜合起來進行:
1.認識文化自身的價值,理解它在歷史進程中所以持續傳承的理由、意義與價值。
一、旅游業發展對麗江古城民族傳統文化的影響
旅游業在為一個地方帶來良好經濟效益和擴大城市影響的同時,也給城市帶來一些消極的,對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不利的影響因素。
1.積極影響
(1)旅游業為麗江民族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機會,成為宣傳,傳播麗江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這種有效的宣傳和傳播也促進了當地政府和人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和開發意識,使其更具群眾性。
(2)有利于促進麗江民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復興,增強了麗江人的文化自尊心和自信心。
(3)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使麗江人更了解祖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形成健康、合理的現代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會環境。
2.消極影響
(1)外來文化會同化和變異麗江民族傳統文化,當外來文化隨著游客進入麗江時,旅游者所表現出的可能是不受約束和放縱精神等的“客源地文化”,而這種文化的負面影響可能會使保存了幾千年的麗江民族傳統文化在旅游業發展的短短幾年內發生不好的變遷。
(2)文化的商品化和庸俗化使麗江民族文傳統化的發展面臨嚴峻的形勢。那些沒有真正體現麗江民族傳統文化特色的,僅憑個人喜好任意拼湊,編造,虛構的偽文化,反而破壞了傳統文化的背景,阻礙了麗江旅游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如今,麗江旅游地隨處可見的大同小異的民俗表演脫離了真實的文化背景,明顯帶有遷就游客的表演成分,對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有害無利。
(3)旅游對麗江社會文化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旅游業的快速不健康發展對當地人原有的社會道德規范和價值觀構成了一定的威脅,產生了一定的破壞作用。麗江的一些民族傳統文化價值觀出現了退化遺失的現象,給人以民風日下的惡劣印象。
二、麗江民族傳統文化變遷對旅游業發展的影響
1.文化的良性變遷促進了麗江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麗江旅游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麗江人親自見證和感受了發展旅游業所帶來的實惠。民族文化認同得到了強化,使麗江人增強了對傳統文化保護和創新的意識,使他們自愿站到愛護,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立場上了,從而實現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創新。
2.制約麗江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因素
(1)在現代文化沖擊下,民族傳統文化在變遷的過程中,與現代文化之間的差異變得越來越小,呈現被同化的趨勢。主要表現為著裝的同化和納西語面臨失傳的危險。
(2)外來人口的大量涌入,使麗江民族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發生激烈碰撞。游客數量逐年增加,外來人口的流動,轉換給麗江民族傳統文化帶來很大的沖擊。
(3)由于旅游業的開發,現在麗江不僅是一個古城,而且還是一個彌漫著濃厚商業氣息的現代小城。民族傳統文化的商業化削弱了本土特色,威脅著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旅游業可持續發展下麗江民族文化傳承和保護措施
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可能會促進民族文化的良性變遷,也可能會導致惡性的變遷。面對旅游業給民族文化帶來的巨大沖擊,想要保護民族傳統文化,只有通過積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來解決。
1.政府需在旅游發展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
當地政府應意識到保護麗江民族傳統文化對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政府應加大資金投入,主要用于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及當地文化機構和團體對民族傳統文化的弘揚及搶救。防止旅游業的過渡開發對民族傳統文化造成過分商業化。麗江民族傳統文化大多被年紀很高的老東巴掌握,隨著老東巴們年齡增長和去世,導致文化的傳承受到阻礙。在政府的財政支持下成立研究納西文化等的單位和組織,培養專門的研究和傳承納西文化的人才。納西文化的研究和傳承這樣關系民族發展的龐大工程必須要有國家的財政保證。
2.要加大特色旅游產品的開發
在開發旅游產品時,要充分利用麗江豐富的資源,開發出的旅游產品要能體現麗江民族傳統文化特色。對于旅游產品的開發要能體現出民族文化內涵,以滿足不同層次游客的需求。
3.加強旅游人才隊伍建設和文化交流
加強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培養高素質的旅游管理及從業人才。
4.從實際出發,制定文化保護和傳承的條例、法令等
把環境與發展問題落實到政策、法令和政府決策之中,以使旅游可持續發展建設走上法制化軌道,加強民族文化的知識產權保護。有了政策和法令的強制命令,才能從根基上保證在旅游開發中保護民族文化,打擊各種不文明的破壞行為。制定和完善麗江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等。加強旅游法制建設和法律政策研究,努力運用旅游規劃、法規和法律政策來調控和管理各種旅游經濟活動,使整個旅游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旅游是人們為了不斷完善和充實自身而產生的一種高層次的追求,文化是旅游的基礎和主要內容,麗江發展旅游業應該加強利用“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優秀民族資源,協調民族保護和旅游開發之間的關系,貫徹可持續的旅游發展觀。
參考文獻:
[1]李瑞,王義民.旅游資源規劃和開發[M].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2.
[2]宗曉蓮.旅游開發與社會變遷——以云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納西族文化為例[D].博士論文,2002.
“文化工業”的概念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在《啟蒙辯證法》一書中首先提出,并明確指出這是資本主義工業高度發展的產物,也是自己的批判對象。“所謂的文化工業是指憑借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大規模地復制、傳播文化產品、文化商品的娛樂工業體系。”①而文化工業理論集中表達了啟蒙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倒退,大眾文化受其影響最甚,在當時大眾傳媒發展有限的條件下,電影、廣告、廣播、報紙是傳播大眾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受文化工業影響最為明顯。時至今日,大眾傳媒的手段、載體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廣播、報紙、電視、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甚至愈演愈烈的媒介融合趨勢,都在與文化工業的相互影響下呈現出新的特征。
文化工業理論有很多與當代大眾文化現狀相契合的部分,因此該理論在當代仍有其合理性。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大眾傳媒為我們呈現出過度的速食信息和速食文化,人們接受的信息和文化也越來越浮于表面。在這種被文化工業抹殺了藝術性和審美性的文化環境中,大眾感受到的是精神的空虛和娛樂透支后面對文化荒漠的焦灼。“我們被巨大的生存壓力和快速的流行時尚所左右,淪為工業化和市場化的奴隸,成為無思想、無主見、無個性的精神盲流,整日沉浸于替代性和虛擬性的滿足之中而不能自拔。”②
一、文化工業理論的產生對大眾傳媒的影響
1、大眾傳媒的公信力下降
“在壟斷下,所有大眾文化都是一致的,它通過人為的方式生產出來的框架結構,也開始明顯地表現出來。……電影和廣播不再需要裝扮成藝術了,它們已經變成了公平的交易,為了對它們所精心生產出來的廢品進行評價,真理被轉化成了意識形態。”③在這種模式化、工業化的文化傳播中,大眾傳媒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和公信力明顯下降。
2、加劇大眾傳媒之間的競爭
“‘文化工業’從生產機制上講主要是受商業資本和統治階級的控制,生產出來的文化商品已不再是單純的藝術品。”④從此看出信息的消費是文化工業中大眾傳媒商業資本運作的根本,也是大眾傳媒之間爭取受眾、進行商業化競爭的源頭。怎樣獲得最大利益,讓自身在市場競爭機制中不被淘汰,是大眾傳媒必須考慮的因素。文化工業商業化的特質,讓大眾傳媒之間的競爭呈現愈演愈烈的趨勢。
3、政治色彩淡化,娛樂性增強
阿多諾和霍克海默認為文化工業有欺騙大眾的性質,用文化產品娛樂方式的滲透來迷惑大眾。“文化工業對消費者的影響是通過娛樂確立起來的;公開宣布的法令并不會對此產生破壞作用,相反,娛樂規則中所固有的敵意倒會產生這樣的作用,因為這種敵意比它針對自己的敵意還要強。”⑤娛樂至死的時代里娛樂現象成為大眾傳媒精心捕捉的噱頭,其一為挖掘商業利益,其二為利益集團控制對其有益的消費人群。阿多諾和霍克海默將這種外在娛樂化的手段稱為“別有用心”,大眾傳媒的娛樂方式讓受眾沉溺于獵奇、歡愉之中,追求生存壓力下身心頭腦的完全放松,從而失去思考力,不知不覺成為文化工業的俘虜。
二、大眾傳媒的現狀與特征
1、大眾傳媒的發展現狀
當今大眾傳媒逐漸迎合人與人之間需要密切聯系的社會化進程,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傳播范圍越來越廣,信息傳遞和溝通的渠道多元化。繼報刊、影視、廣播之后,有“第四媒介”之稱的網絡媒介也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別是隨著科技發展,通訊技術的提高,以網絡、手機為代表的新媒體異軍突起,與傳統媒體激烈競爭,媒介融合趨勢也不斷加強。大眾獲取信息的途徑增多,角色也開始從受傳者到傳播者轉變,形成自媒體。文化工業在當下繼承以往的特質,同時又呈現出新的特征。
2、文化工業理論影響下大眾傳媒的特征
(1)程式化、同一化。文化工業生產的標準化產品,有著統一固定的模式,“由電視、電影、唱片、廣播等構成的龐大的文化工業體系的主要特征就是產品的批量化和標準化,這使得文學藝術失去了自身的獨特性以及創造性,變成了只注重量而忽略質的低級媚俗的娛樂產品;導致文學藝術的庸俗化、低級趣味化;扼殺了文化消費者的豐富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⑥大眾傳媒所傳播給受眾的信息更是無限量的進行復制,尤其在網絡媒體泛濫的當下,同一則新聞被多家媒體反復轉載。信息多樣化和文化的多元化表現受到沖擊,受眾也盲目地接受大眾傳媒提供的信息以及其他文化產品。除了內容方面,大眾傳媒在影響受眾的手段上也呈現模式化的規格。比如大眾傳媒的程式化宣傳,對社會輿論的控制和引導受眾意識形態的影響嚴重。
(2)過度商業化。文化工業所生產的產品已經不具備原有純粹的藝術本質,而是呈現商品化的特征。大眾傳媒的商品化性質首先表現在以追逐利潤為目的的傳播技術發展,成為文化工業提高生產效率的一種手段。其次是大眾傳媒中對廣告的依賴越來越嚴重,尤其當下報紙、電影、廣播、電視、網絡等植入廣告逐漸增多,廣告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大眾傳媒生存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通過廣告的宣傳,一方面不斷誘導受眾的商品消費欲,另一方面廣告的贊助收益是大眾傳媒最主要的經濟來源。除廣告在大眾傳媒中份量的增加外,信息的商業化交易也愈加明顯。大眾傳媒收集信息和受眾獲取信息的收付費項目顯著增多,讓大眾身陷商業化的信息潮流當中。此外,為吸引大眾眼球而產生的媚俗化現象,也是大眾傳媒以追求商業利潤為最終目的的結果。
(3)個性的毀滅。“在文化工業中,個性就是一種幻象,這不僅是因為生產方式已經被標準化。個人只有與普通性完全達成一致,他才能得到容忍,才是沒有問題的。”⑦文化工業使大眾傳媒在自由的表象下傳達給受眾標準化的信息和思想,本質上扼殺了文化的個性。使受眾被動地接受已設定好的模式,失去了思考的能力。這是由于文化工業市場化和商業化的特征決定的,它必須大規模地生產和復制文化產品。因而導致了真正的文化藝術所應包涵的自由、個性本質的毀滅。意識形態的操控更如枷鎖般讓文化的創造性不能得到施展,大眾傳媒在傳播信息過程中無意識向受眾傳達著統一的思想。
三、文化工業理論對大眾傳媒發展的現實意義
1、回歸文化本質
第一,加強創新性。由于大眾傳媒不可避免地受到文化工業的影響,其文化藝術的本質正在漸漸流失。因此大眾傳媒在時代背景之下雖不能脫離市場規律存在,但可以力爭在為大眾營造文化氛圍的同時,從傳播手段和內容上加強創造性,減少對同一模板的復制。在保證文化多元化的前提下進行市場運作,打破受眾思維定勢,訓練人們的品鑒力和思維力。不斷從現實生活中提取反映文化獨創性的題材,依靠“源頭活水”來防止文化的枯燥和僵化。第二,摒棄媚俗化。不為迎合取悅大眾而媚俗,大眾傳媒的傳播內容需要有厚度和深度。大眾傳媒在為受眾傳遞文化時,要堅持自我風格和立場,嚴格審核傳播內容,不能一味為吸引眼球和滿足受眾獵奇心理而拋棄了文化應具有的深度和厚度。
2、注重傳承傳統文化
當今魚龍混雜的文化發展和傳播讓大眾傳媒在宣傳過程中逐漸流失了對傳統文化的重視,電視節目、廣播節目、電影作品中更多地融入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形成了強烈沖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拯救,一方面為大眾傳媒提供了更有利的自身個性發展的素材,另一方面有利于大眾進一步了解傳統文化藝術的精髓,為社會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一些藝術形式如果僅僅依靠現代技術進行簡單的復制,將會喪失其審美價值以及韻味,這就要求大眾傳媒平衡好文化產業化發展和傳承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從傳播內容和傳播手段上側重對傳統文化藝術的保護和弘揚,應盡量慎用復制技術,保留其原有的姿態和意味,體現其欣賞價值和審美趣味。
3、細分受眾,將傳播內容做深做精
文化發展過程中大眾傳媒不能一味追求所謂的主流文化而拋棄小眾文化,在標準化的模式之下很容易忽視有價值的小眾文化。要既體現文化的多元化,又突出自身的傳統文化和特色,必須要求大眾傳媒在市場化的發展中細化受眾。通過專一的文化傳遞避免文化工業中齊一化、一律化的弊端,同時兼具文化的深度,體現出大眾傳媒的立場及其所傳播文化的特質。受眾也可以通過傳播內容的細分而各取所需。將傳播內容依據受眾需求做深做精,有明確的文化傳播的目的和方向性,有利于受眾增強文化底蘊。發揮大眾傳媒在各自領域的優勢,為受眾提供獨樹一幟、有思想內涵的文化產品,也是大眾傳媒在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①衣俊卿 等:《20世紀的文化批判:西方的深層次解讀》[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153
②王海平,《在當下中國看阿多諾“文化產業批判”理論的是與非》[J].《陰山學刊》,2011(3)
③⑤⑦霍克海默,阿道爾諾:《啟蒙辯證法——哲學片段》[M].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6:108
④梁郁郁,《論阿多諾與本雅明的文化工業理論對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意義》,《音樂天地》,2011(5):4
很多人對本土化的理解都是基于我國的傳統文化,但是在社會進步的過程中,我國很多文化的表現形式也在發生變化,所以在審視視覺傳達設計效果時,應該以商業化和本土化結合的方式去提高設計的表現力。同時,唐山地區的經濟發展也需要城市建設的帶動,所以唐山地區要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加大城市建設的力度,突出視覺傳達設計的特點。
1 商業化與本土化結合的方式
1.1 本土化表達內容的改變
在我國藝術表達的過程中,很多人對本土化的理解,都是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藝術的表現形式,對視覺傳達設計的藝術作品進行欣賞,人們的這種目光和思路已經不能滿足時代進步的需要。唐山地區本土化的傳統形式是在人流聚集的廣場,通過城市建設的方式,對廣場的結構進行設計,而不會融入現代的新鮮元素。所以,為了實現商業化和本土化結合的目標,使視覺傳達設計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平衡發展,就必須改變自己對本土化藝術的理解。在過去的社會中,人們的思想長期處于封閉狀態,無法接觸到新鮮的事物。現代社會很多事物的發展速度都非常快,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介入,唐山地區的發展抓緊轉向商業化和經濟化。因此,對本土化的理解模式必須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而改變,以便更好地提高唐山地區的經濟收益。[1]
1.2 采用相互滲透的方式結合
要想更加自然地發展地區經濟和藝術,就在要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使商業化合理地滲透到本土化中,進而使本土化可以提煉出經濟與藝術發展的形式。根據國家政策的相關規定,唐山地區在發展產業文化的過程中,要在商業化和本土化中,找到環保藝術的表現形式,既實現了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又提高了唐山地區環境保護的能力。例如,唐山骨質瓷使用綠色設計的原則進行包裝設計。綠色包裝設計的4R1D原則,要求唐山骨質瓷包裝設計的材料、結構、回收與處理方式等,要考慮全生命周期并符合國際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體系的要求。在內部空間結構上,唐山骨質瓷可以“自內而外”設計空間緊湊合理、結構形態豐富的包裝,有效實現產品多樣化的組合包裝要求。在綠色材料方面,唐山骨質瓷包裝設計可以采用量輕質硬、保護性能佳、能很好吻合產品尺寸與外形的再生紙漿模塑來代替聚苯乙烯的包裝、襯墊、填充功能;如果表面處理光滑還可以被消費者拿來當墊子再使用,延伸包裝設計的功能,進而對消費者的綠色消費意識起到引導作用。這樣商業化與本土化的相互滲透,可以使人們將目光投向廣闊的世界范圍,加大藝術的宣傳能力,同時也加強了地區產業結構的穩定性,所以設計師一定要根據唐山地區的產業結構,去判斷藝術的表現形式。[2]
1.3 轉換設計的思路
在傳統視覺傳達設計中,設計師總是注重平面設計的內容,在結合了我國傳統文化因素如唐山皮影之后,來對城市的建筑藝術進行設計,但是隨著唐山地區的快速發展,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在實際的生活中,人們會對身邊的很多建筑以及設計提出自己的意見,也會表現出很多的不滿,這就說明人們的審美眼光在不斷提高,所以視覺表達設計師要在經濟發展的情況下,轉換自己的設計思路,進而改變文化的表現形態,同時也要結合網絡信息時代的特點,實現產業結構的整合。視覺傳達設計的思路是表現藝術的主要環節,也是實現視覺表達功能和目的的重要途徑,只有及時地克服意識障礙,才能從根本上轉換視覺傳達設計的思路。設計師要擴寬對本土化的理解,可以在經濟進步的情況下,結合唐山具體的產業結構對文化進行探索,使視覺傳達設計可以帶動唐山的經濟發展,促進環保工作的落實。[3]
2 商業化與本土化的視覺傳達設計特點
2.1 突出唐山地區的產業結構
對于唐山地區來說,其具備的產業結構是經濟增長的前提,也是體現視覺傳達設計效果的重要措施。在多元化與國際化發生的沖突中,視覺傳達設計者扮演著生活創導者的角色,如何在挑戰中建立城市產業結構,才是城市綜合水平的一種體現。在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應該以中國的傳統文化為基礎,從視覺中體現作品的造型和寓意,進而提高產業結構在市場競爭中的能力;同時也要結合現代審美的視覺模式,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豐富藝術的表達方法,重組設計元素,賦予傳統符號新的內涵和意義,進而體現出視覺傳達設計的精髓和魅力。例如,從設計范圍與傳播形態上,由原來比較單一的幾種媒介,發展到今天綜合化、多元化的媒體時代,視覺語言“靜態”延伸擴展到“動態”,從平面走向“二維”乃至“四維”的空間。
2.2 加大環保經濟的發展能力
唐山地區在經歷了歷史的變革和進步之后,已經明確了經濟增長的作用,并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加大了產業結構的發展模式,在商業化與本土化結合的過程中,其體現的視覺傳達設計效果,更加突出了城市產業結構的特點。可見,商業化與本土化結合的重要作用,在唐山地區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就要加大對視覺傳達設計藝術的支持,可以使城市的建設能力得以提升,進而貫徹可持續發展的方針。視覺傳達設計的表達可以彰顯城市魅力,也可以發現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但經濟的發展,可以提升城市的綜合形象,所以唐山地區要充分利用商業化和本土化結合的方式,對視覺傳達設計的表達過程進行管理,使其在拉動產業經濟的同時,提高城市的綜合形象,并滿足人們對藝術審美的需求。
3 結語
唐山地區經歷過重大的自然災害,也經歷了城市發展的變革,其產業結構直接影響經濟收益。2016年,唐山又迎來了世界園藝博覽會和金雞百花電影節兩大盛事,對廣大設計者在視覺傳達設計中提出了更高要求。唐山地區通過產業結合經濟的形式,建立了藝術表達的形式和對策。但是設計師一味地重視本土化,從根本上降低了視覺傳達設計的效果,設計師要通過不斷的探索,以城市產業的結構為基礎,建立商業化與本土化結合的體系,進而對產業的結構進行調整,使其可以跟隨時展的步伐前進。我們應該不斷地學習和了解中國乃至世界各地的非物質與物質文化,把視覺傳達受眾所在區域的文化,融合到唐山地區的視覺傳達設計中去。同時,也要實現環保、快捷的經濟發展模式,通過視覺傳達設計,來體現唐山地區的產業經濟結構,進而提高經濟的收益和城市的形象。
參考文獻:
[1] 劉霞,任芳寧,等.文化轉型與中國當代設計學學科教育課程設計的改革[D].中央美術學院,2010.
[2] 梁町.源于生活的“綠色”設計策略[J].裝飾,2010(12).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1573(2013)02-0046-04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就已在一些國家興起,2003年10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該公約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我國于2004年加入此公約。2006年國務院批準公布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6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開始實施。
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術研究也在不斷深入,官員、學者紛紛為非遺保護獻言獻策,但在這種“非遺熱”的背后,非遺傳承人卻成為討論的缺席者。而他們卻是活態精神文化遺產的重要承載者與傳遞者。最該有話語權的傳承人的失語注定我們的各種討論在一開始就存在致命的弱點,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首先對他們的社區母體或族群的民眾具有現實意義,他們對非遺的生存前景具有相當程度的決定作用,沒有他們參與并適時反饋信息,保護措施是否得力就無法及時得到檢驗。所以,調查傳承人對非遺法律保護措施的認知,了解傳承人的真實意愿和面對的現實問題,對提供行之有效的保護具有基礎意義。
河北省擁有不少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2004年啟動實施“河北省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2006年出臺《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實施意見》和《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申報評審暫行辦法》。各地市縣也根據自身情況采取一些措施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河北省同樣缺少對非遺傳承人的后續調查和跟蹤研究。本文以河北省傳承人對非遺法律保護的認知為視角,對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行再思考,希望能對河北省的非遺保護工作有所貢獻。
一、傳承人對非遺法律保護工作的認知與訴求
筆者對河北省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進行了調查,相關內容包括傳承人對國家和河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關政策法規的認知、所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入選名錄后的傳承情況、最佳保護方式和發展前景以及商業化等問題,綜合分析有關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初步了解傳承人對非遺法律保護工作的認知與訴求。
(一)關于“非遺”法律保護效果
傳承人對相關保護政策、法規有一定了解,“非遺”法律保護取得一定效果。他們普遍反映,被確定為“非遺”后,所傳承的文化遺產知名度得到提升,媒體關注度增加,有媒體或機構、個人對其傳承的“非遺”進行記錄、拍照或錄像,有的得到國際交流的機會,想拜師學習的人有所增加,也得到政府一定的資金支持,生存情況較被確定為“非遺”前有所改善。
“非遺”中的民間文學、民間音樂、美術、歌舞等屬于民間文化表達的部分可以在《著作權法》中獲得一定保護,還有一些傳承人主動對自己的作品進行版權登記。也有一些傳承人選擇通過商標來保護自己的權益,尤其是那些已經投入市場競爭的“非遺”。一般來說,市場化程度越高的非遺項目,其傳承人商標意識越強,生存能力也較強,反之則較弱。還有少數傳承人使用專利法保護自己的權利,但總體來看,傳承人的維權意識普遍較弱,能主動為“非遺”尋求知識產權保護的傳承人目前還是少數。
(二)“非遺”的演變、傳承情況
許多傳承人都認為,與傳統相比,現在所傳承的“非遺”已經有不少變化或內容減少較多;使用的場合也有很大變化,尤其是民間音樂舞蹈類,傳統的使用場合多為民間節日、廟會、慶典、拜神祭祖等活動,不少與民間有聯系,在形式的背后有豐富的文化意蘊,而現在的使用場合很有限,有的已轉為商業演出。即使這樣,傳承依然很難。相比而言,傳統技藝類的生存、傳承情況較好,有的還有發揚光大的趨勢,比如衡水老白干傳統釀造技藝、安新蘆葦畫、曲陽石雕等。可見傳承情況與“非遺”自身性質有很大關系。
(三)“商業化”問題
同樣,因“非遺”自身性質的不同,傳承人對商業化的看法也不相同。一般而言,與民間、文化傳統密切相關的“非遺”項目傳承人對商業化的態度比較矛盾,他們了解商業化帶來的好處,但也擔心商業化會淡化、破壞所傳承項目的文化底蘊與精神內涵,影響傳承者的學習動機,不利于真正傳承。更有一些傳承人明確表示所傳承項目完全不適合商業化,保護非遺不是為了牟利,而是為了傳承、光大傳統文化。而與民間、文化傳統等關系不太密切的“非遺”項目傳承人對商業化持歡迎態度,甚至主動尋找商業化機會,其中不乏成功的例子,尤其是傳統技藝類。
(四)影響傳承的因素
傳承人對影響傳承的因素認識較為一致:缺乏有效地傳承機制,年輕人不愿意傳承;人們已經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方式,非遺失去了生存環境;非遺缺乏創新,沒有市場前景等,甚至傳承區域群眾對保護的認識問題也被提及。
(五)最好保護方式
鼓勵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舉辦文化活動為非遺項目搭建平臺,加大宣傳;保留傳統與創新相結合,希望政府加大投入、鼓勵民眾積極參與保護等都在傳承人的選擇之中,而讓文化產品商品化也是一些傳承人的考慮方向。安新蘆葦畫傳承人楊丙軍說,傳承非遺文化,一方面要把傳統技藝完整地保護下來,延續民族的血脈,另一方面還要緊跟時代步伐進行創新,在堅守傳統技藝的基礎上進行形式、載體的創新,使傳統技藝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命力[1]。楊丙軍公司良好的銷售業績就是對他這種做法的一種肯定。而井陘拉花傳承人武新全曾經著力創新拉花藝術,但他越來越感覺到拉花必須回歸原生態,因為很多創新后的拉花都失去了原有的韻味,已經變成一般舞蹈了。所以,不論在什么時候做什么樣的創新,古老的原生態的拉花藝術不能丟[2]。總之,讓大家了解非遺,使用非遺,讓非遺真正走進群眾的生活,非遺才會有活力,才能傳承下去。
(六)主要保護責任承擔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傳承人能用在傳承、發展非遺項目上的時間較為有限(當然以此作為職業或主要生活來源的傳承人除外),事實上,不少傳承人只是出于責任才堅守至今。面對現實難題,傳承人非常強調傳承區域群體的傳承責任,同時認為傳承人、國家和地方政府、社會力量也應該承擔責任,有了政府的支持,傳承人對傳承前景還是樂觀的。
二、關于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律保護工作的思考
河北省的非遺保護工作取得很大成績,但從傳承人認知的角度來看,還有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思考。
(一)保護內容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之所以難保護,問題不僅在于其表現形式的“非物質性”,更在于其表現形式背后的與民間信仰、文化傳統相關的精神內核。因而單純技藝類的保護起來比較容易,越是有深厚文化內涵的文化遺產保護起來越困難,但這恰恰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華所在。所以對于此類文化遺產的保護必須連同傳承區域群體的文化認同、傳承一同考慮,這樣才不會得其“形”而遺其“神”。
(二)文化意義與經濟利益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化意義遠大于其能帶來的經濟利益,但在市場經濟的今天,許多人看重的實際是其經濟效益,如果保護的出發點有問題卻希冀得到好的結果無疑是自欺欺人。我們看到的“非遺異化”現象就是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結果,我們必須摒棄那種以經濟價值大小來衡量“非遺”是否值得保護的思維模式,更不能有把非遺當搖錢樹的想法。
(三)原生態與創新問題
原生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來不是一個凝固的、一成不變的對象,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原真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特別強調“各個群體和團體隨著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不斷使這種代代相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創新,同時使他們自己具有一種認同感和歷史感,從而促進了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原生態并不是排斥創新,而是排斥脫離所處環境、脫離傳承區域文化認同、破壞非遺精髓的創新。相反,越是與其所處環境、與自然界的相互關系和歷史條件的變化相適應的創新,越能促進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人類的創造力,這種創新反過來又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發展。
(四)行政干預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我國原本就是一項自上而下推動的工作,行政干預從保護工作一開始就存在。實際上行政干預在某種程度上搶救、保存了那些瀕臨滅絕的文化遺產,喚起人們保護非遺的意識。但是過度干預,違背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傳承規律的干預不是保護而是破壞。有些學者認為這樣做的結果是讓“民俗”成了“官俗”。筆者認為,從國際、國內非遺保護的實踐來看,完全去除行政干預是不可能的,對非遺保護也是不利的。政府要做的是如何順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的傳承規律給予良性干預,實現由瀕臨滅絕的民俗到政府扶持的民俗再到傳承群體認同的活態民俗的轉化,最終實現非遺的活態傳承。
(五)傳承機制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有生存問題,還有傳承問題,當前的難題是非遺后繼乏人。非遺的傳承不僅需要傳承者,還需要有接受者,現在的年輕人原本對非遺就不感興趣,再加上非遺的學習并不容易,需要下苦功夫,但學習之后的前景并沒有什么吸引力,僅靠項目傳承人個人的努力,許多項目難以實現順利傳承。因而有學者提出要在加強對傳承人保護力度的同時,加強對被傳承人的激勵機制的研究,要關注被傳承人的切身利益[3]。筆者認為更重要的是提升傳承群體的文化自覺,依靠國家、地方政府、社會、教育機構、傳承區域群體、傳承人多方力量,形成合力來傳承。比如梅花拳的保護,廣宗縣政協協助政府采用民間傳統形式向一些資深拳師授予“武術世家”的稱號并贈送木刻門匾,還每年組織以梅花拳為主題的民間藝術節,讓日漸式微的梅花拳文化重新得到社會關注。廣宗縣政府在農村小學體育課中專門增設了以了解梅花拳為主的課程。在縣政協的積極推動下,廣宗縣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激發城鎮、農村對梅花拳及其團隊建設的重視和保護,瀕臨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梅花拳煥發出新的活力[4]。這種群體認識的提高才是非遺傳承的最好土壤。
三、建議
首先,政府必須徹底摒棄功利主義思想,提高認識,從保護文化多樣性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角度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次,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的傳承規律,注重傳承區域群體的培育,營造適合非遺傳承的文化生態。
國際上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探討一直強調“要尊重文化持有者自身的意愿”,從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于對傳統文化和民間傳統保護的倡議”到2003年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一直貫穿了這一原則,我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并非僅僅為了收集一些歌舞或故事,更重要的是要讓它們在母體社區作為一種活體文化傳承下去,留住我們多樣的文化。“禮失求諸野”,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鄉野,其保護也應該回到鄉野。我們必須尊重傳統知識來源群體或個人的文化習俗與意愿,尊重他們對非遺的一切自然權利,尊重其自然的傳承特點和傳承方式,尊重他們發展所傳承項目的自,政府可以鼓勵、引導,但不能代替傳承區域群體作決定,當然更不能命令必須如何發展。
現在所看到的“非遺”只是其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狀態,至于將來發展成什么樣,我們只能引導,無法決定。在當前社會環境下,政府應注重對傳承區域群體的培育,教育民眾珍視當地文化傳統,提高文化自覺意識和保護意識,營造適合非遺傳承的文化生態,這樣非遺才不會失去生命力。
再次,把握個性,區別對待。非遺保護應把握個性,區別對待。對于適合商業化的,給予其政策、資金、稅收等方面的支持,鼓勵其做大做強;對于不適于商業化的,盡力打造展示的平臺,加大宣傳,在不破壞其自身文化內涵的前提下可以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提供展示舞臺,結合各地鄉土教材建設,推動非遺進課堂,從娃娃抓起,解決后繼乏人問題;增強傳承人和傳承區域群體傳承的自豪感和使命感。鼓勵、幫助傳承人著書立說,對瀕危項目作好搶救式記錄,多收集其作品,使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再有文獻上失傳的遺憾。
總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文化上的根,它的流失是我們難以估量、無法彌補的損失,我們必須立足現實,從文化多樣性的大視野上、從中華文化傳承角度來理解非遺保護工作,培育文化生態,實現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活態傳承。
(課題組成員:董保莉,溫芽清,王巖云)
參考文獻:
[1]非遺博覽會白洋淀蘆葦畫搶風頭[N/OL].http://,2012-09-08.
麗江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麗江市共接待海內外游客25.75萬人次,同比增長20.61%;旅游社會綜合收入為25736.23萬元,同比增長20.88%,玉龍雪山景區接待游客總人數為64964人,同比下降4.42%;;麗江古城維護費共計征收84995人,同比增長17.85%。麗江旅游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對麗江旅游市場環境也有了深入了解的需要。
一、麗江旅游市場環境分析
1、人口環境
1.1人口規模
根據2010年11月1日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麗江統計局報麗江市總人口數為1244769人。人口增長以每年增加11812人,年平均增長為1.0%。
1.2人口年齡結構
麗江市全市5個縣(區)的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27498人,占總人口的18.28%,15~64歲的人口占總人口的74%,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96153人,占總人口的7.72%。
1.3人口分布及流動
古城區人口數為211151人,玉龍縣人口數為214697人,永勝縣為392024人,華坪縣人口數為168028人,寧蒗縣人口數為258869人。全市5個縣(區)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346046人,占總人口27.8%。居住在農村人口數898724人,占總人口72.2%。
2、經濟環境分析
2011年上半年麗江市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187元,同比上年增長15.9%,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1.7%。由于收入增加,物價上漲因素消費量呈上升趨勢,人均消費5056元,同比增長8.9%。
3、自然環境分析
旅游業和自然環境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旅游業的發展是依托自然環境為基礎。隨著麗江旅游業的發展,隨著游客的大量流入,交通工具的增加,導致環境的污染,降低環境質量,破壞自然景區的生態環境;游客的增加會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空間,而且,游客在去景區游玩時的觸摸攀爬、亂刻亂畫會危及歷史古跡,破壞景區的原始風貌,政府的過度開發會破壞自然景觀。所以在旅游內容上更應該注重環保旅游和生態旅游。
4、文化環境分析
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麗江旅游的一大特色是美麗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民族文化的水融,這是麗江的魅力所在。然而,大群外來人口在麗江流動,與當地居民在接觸中產生了一系列的交流活動和復雜的人際關系,在這些交流中有對麗江的社會文化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積極方面是有助于提高國民素質,對年輕人而言可以通過旅游來使自己開闊視眼,增長知識和才干在麗江優美的自然環境中獲得更高的精神享受,在包攬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加深對自己祖國的熱愛。
二、麗江旅游產品的特點
(1)綜合性。它所包含著食、住、行、娛、購、游六大組成要素。麗江的旅游市場不僅包含著人們所熟知的麗江古城、玉龍雪山等物質文化,同時還蘊含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東巴文化、摩挲風情、麗江美食。由物質與非物質的構成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在提供旅游服務不僅是企業在做,政府及相關部門來相應需要參與。
(2)不可轉移性。旅游產品是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間內產生的,它不同于其他產品可以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比如麗江古城、玉龍雪山在空間上就不能轉移。
(3)需求波動性較大。旅游產品不同于平時的消費品需求穩定,旅游產品會受到政治、戰爭、經濟、氣候、文化等的影響。
三、麗江旅游市場存在的問題
1、旅游環境的破壞。隨著麗江旅游業的發展,來麗江旅游的游客越來越多,在國名素質不高的基礎上,給麗江旅游景點帶來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2、過度商業化。麗江古城是最明顯的標志或者說其他旅游景點也是商業化嚴重。整個大研古城隨處可見的商業街道。新華街大部分、新義街積善巷、百歲坊都是人們喜歡的購物區。
3、名族傳統文化大量流失。在大力發展旅游的同時,我們往往忽略了傳統文化的保存,比如手工文化、土特產、民風民俗等正在大量的流失。都說麗江瀘沽湖有著走婚習俗,可是至今隨著旅游業的發展也差不多在遺失,同時也包括殉情等一系列的民俗。 4、周邊旅游區存在的競爭壓力。麗江雖然是旅游名城,但與它相鄰的大理、香格里拉,同樣擁有者豐富的旅游資源,許多新開發的資源也孕育而生。由于麗江過度的商業化與環境等遭到破壞一些列的問題出現后,人們也會相應作出旅游選擇。 --!>
四、麗江旅游市場對策分析
1、政府要完善旅游管理制度,不僅需要在旅游中營造氛圍、塑造旅游形象,還應該致力于提高管理水平,保證旅游業正常良性運轉。
2、要營造保護民族文化環境,通過政府的政策措施挽救瀕危的民族傳統文化,提高麗江市民和外來旅游者的旅游文化意識,使大家從思想上保護麗江旅游資源,同時也應該大量宣傳可持續發展觀。
3、加強媒體宣傳,發展文化產業。通過各種公共活動來宣傳麗江的旅游文化,為發展旅游文化同時也應該借鑒吸收外來的優點。引導麗江的文化產業朝正向發展。(作者單位: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 宗曉蓮.麗江古城民居客棧業的人類學考察[J].云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4):63—67
在當代中國,對經典作品的改編和演出,同樣是影視、戲劇藝術常見的現象。這種改編也同樣誕生了中國式的經典視覺藝術作品。甚至根據左翼文學或紅色文學改編的作品,也被普遍接受并獲得廣泛好評。像《早春二月》、《林家鋪子》、《紅旗譜》、《城南舊事》等。魯迅作品的改編始于1956年的《祝福》,是為紀念魯迅逝世20周年由改編的同名電影。這次改編雖然在試圖極力忠實地體現原作的思想,力求在保持魯迅冷峻、凝重、深沉的悲劇氣氛和風格的基礎上實現再創造,而且他在一定意義上實現了自己的期許,但對添加的祥林嫂砍門檻這場戲仍然存有不同爭論。這一爭論與那個時代對魯迅的理解和對藝術功能觀的理解有很大關系。在原作里魯迅以巨大的悲憫書寫了祥林嫂既是禮教的受害者,同時又沒有能力覺醒的悲劇,但卻通過這一情節把祥林嫂塑造成了同神權觀念徹底決裂的形象。這與魯迅的原意顯然是存在距離的。可以理解的是,任何改編行為事實上都是試圖通過原作表達改編者對現實的態度,都是試圖通過原作回答或回應當下的問題。在的時代,民眾神話和階級斗爭的歷史觀是思想界不能超越的界限,自不能幸免。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體準確地再創造了魯迅的《祝福》。
1981年,在魯迅誕辰100周年的時候,《阿Q正傳》、《傷逝》和《藥》相繼搬上銀幕。這次改編的成就雖然還有待于評價,但可以肯定的是,改編者同樣懷有對魯迅的尊崇、對經典的敬畏之心。我們可以在作品中看到改編者的謹慎甚至拘泥。這些作品雖然還難以達到觀眾的期待,但他們的努力卻為改編魯迅積累了某種經驗。
到了20世紀90年代,改編風潮卻反映了一種令人不安的訴求。特別是對《雷雨》的改編,肇始了利用經典迎合低俗趣味的惡劣傾向。關系在話劇《雷雨》中還是個隱約的表達,還是對畸形婚姻關系的一種控訴。繁漪在那口“殘酷的井”里的掙扎,既有詩意又令人驚恐不已。但到了電視連續劇《雷雨》,對關系興致盎然的演繹和添加,居然在被放大為20集的連續劇里津津樂道。它漫長的延宕,表達的恰恰是編導者對這一核心劇情充分利用的驚喜心情。但是,稍有常識的人都會察覺,這一劇情被充分利用的全部秘密就在于,這是一個在今天難以想象或編造的情節。因此,90年代對經典作品“波普”化的改編,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藝術家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空前匱乏,是對現實喪失把握、理解能力的反映。
一、研究現狀
2014年4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等四部局聯合公布《關于切實加強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的指導意見》。傳統村落保護在一批學者長期呼吁下,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初步建立了國家保護名錄,制定了傳統村落評價認定指標,并根據保護價值的不同進行分等定級管理。至2014年11月,全國已有2 555個村落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其中遼寧省共有8個: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赫圖阿拉村、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上夾河鎮腰站村、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佛寺鎮佛寺村、朝陽市朝陽縣柳城鎮西大杖子村、朝陽市朝陽縣西五家子鄉三道溝村、朝陽市朝陽縣北四家子鄉唐杖子村、八盤溝葫蘆島市綏中縣永安鄉西溝村、葫蘆島市綏中縣李家堡鄉新堡子村。就全國范圍而言,近幾年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問題仍然突出,形勢依舊嚴峻。隨著城鎮化建設與外來文化的沖擊,遼寧省傳統村落及其文化也面臨著嚴峻的生存挑戰。
二、遼寧古村落現存問題與嚴峻形勢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大量農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很多村落被空置或遺棄。同時,由于道路交通的改善、人口流動的增多和信息網絡覆蓋面的擴大等原因,加大了外來文化向農村滲透的力度,古村落傳統文化趨于邊緣化,其傳統價值觀受到嚴重挑戰。
(一)古村落空心化問題嚴重
傳統村落的空心化并非個案,由于大多數村落地處偏僻,經濟落后,村民搬離越來越多,留守的大多是老年人,村里古屋的閑置率高,無人居住的房屋顯得更加破舊,空心化已經成為古村落延續生命面臨的最大問題。
(二)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破壞了村落的民族文化價值
地方政府為發展地方經濟,在城鎮化進程中,急功近利,沒有意識到保護傳統村落的民族文化價值,即使極少數古村落被當做旅游開發項目保留下來,也常常按照商業規律來進行改造,導致傳統文化被肢解、原住居民的生活形態被改變。
(三)傳統村落鄉土建筑保護的技術力量匱乏
長久以來,很多建造、修繕鄉土建筑的民間工匠紛紛改行,很多諳熟鄉土村落建筑樣式和特色工藝的工匠大師已后繼無人,給古村落建筑維修帶來難度。
三、遼寧古村落保護建議
(一)要充分認識當前農村“空心化”問題的嚴重性
經歷了百年風雨的古居民與現代人的生活拉大了距離,造成古村落的原住民居越來越少。古村落承載著厚重的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傳統文化真正的延續是在古村落里。在保護好村落的物質遺產與非物質遺產的同時,要積極尋求與當地資源、環境、條件等相統一的科學發展模式,防止傳統村落“空心化”成為演變態勢。要使傳統村落原住民“留得住”,就要有效提升和改善傳統村落原住民的生活質量。整治重點是處理好村莊協調發展的問題,既要對村落建筑進行維護與改造,維護好文化遺產,又要重視村民的居住環境,更要正確引導原住民的價值觀與消費觀,幫助農民建立并強化留守和保護意識。比如,在不破壞村落傳統格局的情況下加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防災減災設施的建設;在古村落先選擇1―3處代表性的傳統民居進行示范改造,在保持傳統風貌和建筑形式不變的前提下對室內設施進行現代化提升;激活民俗文化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用民俗活動來充實和改善村民的生活;發展古村落的文化產業,復興傳統手工業,發展特色產業,從而實現“文化富民”路徑。
(二)保護鄉土建筑地方政府要有擔當
振興地方經濟、發展旅游不能靠改變古村落原住民的生活形態。古樸的村落,美麗的景色,原始的生態,純樸的民風,都成為城里人的看點。古村落吸引的不僅僅是城里人,其豐富的文化歷史資源也吸引了開發商的目光。旅游、休閑、度假等是開發古村落資源的重要途徑,但要堅持適度有序。在古村落沒有確定科學保護方案前,首要任務是保護村落的原貌,不要輕易改動。古村落具有唯一性,每個村落的歷史、環境以及民族文化都各不相同,保存的現狀也存在差異。面對古村落的多樣性,難以出臺一個統一的保護標準或保護規程,必須針對每一個村落的具體情況來具體分析,再確定保護與發展路徑。古村落的發展規劃第一要義就是保護。比如,不能為了發展旅游不考慮村落的整體風貌而建設大規模的停車場;村口的改造不能隨意建成個大廣場,或者把大型游憩設施生硬地嫁接到古村落上。在古村落發展旅游的過程中,還要考慮村落資源的承載力、村民的接受度等。古村落在發展中不能過度商業化,它發展旅游的目的是展示村落的文化內涵,宣傳和傳承傳統文化。加強村落的活態保護,即保護居民原有的生產方式和生活場所。為了商業開發而將村里的居民全部搬遷,然后對空蕩蕩的村落加以整體包裝,這種做法其實是對古村落的致命破壞。古村落的原住民沒有了,就像村落沒有了靈魂,古樸的韻味也失去了。
(三)維持古村的整體風貌
為維持古村落的整體風貌,應當對老建筑進行適當修繕,采取措施活化并建立古傳統村落文化保護與研究人才隊伍。遼寧傳統村落文化的保護與研究尚處于初始階段,地方政府應盡快出臺政策,鼓勵支持傳統村落文化保護研究人員和建造、修繕鄉土建筑的民間工匠,將文化傳承做到后繼有人。很多村民對村落的保護是自覺的,政府應以物質形式鼓勵對“根”的敬仰和世代相傳的淳樸民風的補償。
在遼寧古村落保護的過程中,不僅要充分保障村民的經濟和文化利益,更要注重村民自身的文化保育和發展能力建設,這才會有古村落的長遠發展。人田分離的古村落,不僅文物、古建逐漸荒破,更重要的是,貧困的現實讓村落的“離心力”越來越強。要留住人,就需要因地制宜發展立足于本地優勢的產業經濟。來自政府的撥款總有用完的一天,旅游開發過度商業化,也會導致嚴重的后果。社會各界都要認識到保護古村落文化的重要性,同時,配套相關的保護資金和政策,讓政府、民間共同挽救瀕臨消失的村落,尋回山水間的鄉愁。
參考文獻:
[1] 李培林.村落的終結: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2] 劉永澤.扎實推進湖北“一縣一品”文化品牌創建工作[J].當代經濟,2011,(11).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Liaoning and retain cultural roots
WANG Shu-hui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作為村落文化組成部分的民間藝術面臨商業化的挑戰。民間藝術商業化帶來最直觀的部分就是經濟收益,然而,民間藝術的商業化過程中可能會喪失藝術固有原味,成為形式單一、缺乏內涵的“商品”展示等等諸多的問題,而那些不能商業化的民間藝術又可能會逐漸衰落甚至消亡。有關于民間藝術在商業化趨勢中的保護與發展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討民間藝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問題(包括如何挖掘民間藝術的商業價值為旅游業所利用)以及在商業化趨勢中民間藝術如何繼承與發展問題,而且多側重于從理論層面上論述民間藝術及其組織的開發和保護,民間藝術商業化相關的實證研究成果還比較有限。本文通過實地調查,深入剖析龍游民間藝術的生存現狀及發展面臨的困境,并就民間藝術如何在社會快速發展的新時期獲得進一步的弘揚和持續發展提出建議,以期豐富相關研究,并為當地文化管理部門相關決策提供參考。
1.浙江龍游民間藝術發展困境調查
1.1浙江龍游民間藝術資源概況
龍游縣民間藝術資源豐富,尤其以民舞為最,有滾花龍、斷頭龍、脫節龍、硬頭獅子、貔貅、小腳燈、十二月花名、三國走馬燈等近20個品種100余組。其轄下湖鎮鎮,鎮域面積101.64平方公里,下轄39個村,兩個居委會,總人口4.94萬人,是一座具有濃郁商業氛圍的商埠重鎮。該鎮民間藝術非常豐富,先后獲得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省民間藝術之鄉、省歷史文化村鎮、省東海明珠等稱號,現有民間文藝隊伍64支,參與演員達2218人;共有15個民間舞種,其中龍舞8種,獅舞37對,彩燈4支,坐唱班15個。最近十來年,該鎮民間舞蹈隊伍頻繁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參加演出,在“第七屆中國藝術節”上獲得兩項表演金獎,在西博會上16頭硬頭獅子獻藝狂歡節,受到了組委會和觀眾的一致好評。
1.2調查地點、時間及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于2012年8月22日至8月30日在龍游縣多個單位進行,包括龍游縣文化館,龍游民居苑,湖鎮鎮文化站、下葉村、新光村、下童村等,問卷對象是上述3個村的村民,訪談對象對相關政府文化部門科室負責人和3個村的村支書或村主任。這3個村都極具代表性,其中下葉村的硬頭獅子,新光村的硬頭獅子和貔貅,下童村的甘蔗龍、貔貅、硬頭獅子和小腳燈都是遠近有名的民間藝術。本次調查共進行村民問卷調查30份,其中有效問卷28份,有效率為93.3%;對民間藝術組織負責人的訪談總共有3份,對民間藝人的訪談總共有5份,對文化管理部門的訪談有3份,基本上完成了所有預設問題。
1.3浙江龍游民間藝術發展困境調查
1.3.1對村民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
(1)基本信息
41-60歲的受訪者及其配偶占了絕大多數,都占總數的75%。在調查的56個村民中,小學文化程度占了半數,高中文化程度只占16.1%。受訪者中務農人數占57%,打工人數占39%。通過比較年收入水平,被調查地區農民家庭年收入主要集中在2-4萬之間。另外,一般來說,當家庭中有成員曾從事過民間藝術表演,會表現出更高的熱情。在28位受訪者中,有家庭成員從事過民間藝術的只有6位,僅占21.4%。
(2)意愿調查
調查顯示,共有17位受訪者表示會接待表演,占60.7%,說明愿意接待民間藝術入戶表演的村民占多數,民間藝術商業化具有較好的市場潛力。民間藝術蘊含著一種喜慶氣氛和人們對未來的良好祝愿,因此圖吉利成為了大多數村民的愿意接待表演的首要原因。另外,民間藝術產生于當地民間,在當地村民中會產生親切共鳴,有8人選擇了“熱愛民間藝術”。對于不愿接待的11位受訪者,10人選擇了“不信奉”,說明村民的主觀認識和信仰對其選擇會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在能夠接受的接待費用方面,17戶家庭中,13戶每年平均消費50元以下,占76.5%,說明大多數家庭只是禮儀性地進行接待,并不愿意在此類消費中花費較多;3戶選擇了“50-100元”,這與其家庭成員經歷等相關的,只有對民間藝術具有特殊感情的家庭才愿意多消費;1戶選擇了“100-150元”,這是因為該戶是經商的,圖吉利的心愿更加強烈。
在能夠接受的入戶表演頻繁程度和最佳表演次數方面,大多數受訪者對目前入戶表演頻率有所不滿,認為次數過多;在最佳表演次數上,大多數人選擇“一次”,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村民的圖吉利心理。
在談到當地民間藝術發展存在問題時,所有受訪者都認為目前存在著“參演人員老化、接班人不足”的問題,23人認為“當地民間藝術組織管理存在問題”,18人認為“當地缺少優秀的民間藝人”,14人認為是資金不足的問題,只有2人認為是設備道具的問題。
1.3.2對民間組織負責人的訪談整理分析
(1)組織負責人對民間藝術商業化原因的觀點
訪談調查顯示,民間藝術及其組織的商業化,其根本原因是為了獲取更多的資金以保證自身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由于地處欠發達地區,政府財政有限,文化方面獲得的財政資金較少,以至于各民間藝術組織長期停滯不前,設備得不到維護和更新,人員的流失也較為嚴重,關鍵是成員不愿意在節日期間無償花費很大的精力去表演,只有具備一定的物質激勵,成員們的熱情和積極性才能被更好地調動起來。當政府支持不足的情況下,各民間藝術組織只能自力更生,通過多在喜慶日子里走村串戶,實現數量上的增加,從而帶動收益的增加。
(2)組織負責人對民間藝術商業化過程中的問題的看法
在采訪中,三位負責人均表示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相互間的競爭。目前各組織主要還是依靠正月等喜慶日子在農村中開展演出,但“僧多粥少”的激烈競爭不僅不能帶來豐厚的利益收入,而且存在著各民間藝術組織發生沖突的可能性,不利于整個龍游縣民間藝術及其組織的發展。各組織目前還很少與政府其他部門、企事業單位等開展合作關系,需要予以突破。
表演方式單一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因為各組織的性質、表演內容、氣氛類似,而大多數村民圖的就是吉利心理,并不在意這種心理是由哪支隊伍帶來的。
再有就是成員老化問題。目前各組織的成員骨干都是十多年前的班底,目前平均年齡差不多50歲左右,難以滿足表演體力需要,而年輕一代愿意從事表演的較少,表現突出的更是鳳毛麟角,這種成員青黃不接的局面,將影響該民間藝術及其組織的持續發展。
1.3.3對政府文化部門的訪談整理分析
(1)尚未制定民間藝術商業化的政策計劃,缺少整合協調機制
目前文化部門對于民間藝術還處于初始的保護和開發階段,對于近年來出現的商業化趨勢并沒有引起足夠的政策思考,沒有制定專門的規章制度加以引導和規范。同時,文化部門與各民間藝術組織尚未建立有效的溝通平臺和協調機制,各組織之間也缺乏足夠的交流;另外,政府部門也沒有充分發揮各組織與企事業單位的紐帶作用,不能將市場需求信息很好地反饋給各組織。文化部門表示,各村的民間藝術組織有點渙散,文化管理部門在整合地區所有民間藝術資源、實現規模效應方面存在較大困難。
(2)高素質人員和資金短缺問題
目前文化部門一些工作人員對文化缺少工作熱情和專業知識技能。文化事業由于其自身特點,難以為地方主政者帶來短期效益,在財政資源有限的前提下,文化部門獲得的資金較少。而民間藝術只是文化事業中的一部分,所以得到的政府財政支持更少。政府部門不能為各民間藝術組織的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也很難開展一些大型活動,造成民間藝術及其組織商業化步伐較為緩慢。
3.結論與建議
綜合上述調查分析,我們發現民間藝術商業化發展趨勢是不可避免的,也有著比較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而且民間藝術的商業化發展模式在目前政府財政支持不足的情況下,能夠調動參演人員積極性,維持民間藝術組織的生存。同時,也發現了一些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村民不僅是民間藝術商業化的市場基礎,也是其組織成員的主要來源,但頻繁的入戶表演影響了村民接待的積極性,偏低的福利待遇也造成較少有村民愿意從事表演;民間藝術組織商業化模式單一,表演時間集中,內容同質性強,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組織內部人員老化現象嚴重;政府文化部門尚未建立起廣泛的資源整合協調機制,服務職能薄弱,存在著專業人才和資金短缺的問題。民間藝術的土壤在民間,要保護這些民間藝術,首先要保護好民間百姓對民間藝術的感情。要充分挖掘當地企事業單位和旅游景點的文化市場,通過開張表演、增設文化藝術展位等擴大民間藝術的影響力和創收能力,同時合理進行入戶表演,珍惜村民對民間藝術的感情,積極聽取村民的改進意見,創新表演內容。其次,可以加大表演所得分配力度,改善參演人員的福利待遇,重視精神獎勵,可以開展先進演出人員的評選活動,增加演出人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更為重要的是各民間藝術組織要積極吸收時代新鮮素材,通過網絡學習、專家指導、群眾建言、個人發明等途徑,使表演內容更加貼近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表演形式類似的民間藝術組織也可以協議合作,甚至相互融合合并,做大做強組織實力。當然,民間藝術的保護和發展離不開政府部門的支持。政府文化部門可利用大眾傳媒進行廣泛宣傳,開展多種多樣的文化活動,逐步提高民眾的參與熱情;創建文化表演活動市場供需平臺,及時將市場需求傳遞給各民間藝術組織,強化市場化概念,激活民間藝術市場的潛在能量;加大財政投入,設立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專項資金,同時積極開拓多種籌資渠道,引導社會資金參與民間藝術的保護、開發和利用。
參考文獻:
[1]鐘泓,郝革宗.龍勝各族自治縣民族旅游資源的特色及開發建議[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2004(3):22-27.
[2]汪琳,晁岳春.鄂東地區舞龍舞獅運動可持續發展研究[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2010(6):185-186.
[3]伍鵬.浙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旅游開發芻議[J].時代經貿,2008(2):1-2.
[4]王會瑩.商品化趨勢下的民間藝術現存狀態研究[J].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7(6):54-61.
[5]石裕祖.民族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規律及發展趨勢[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5(2):64-69.
[6]謝珠華.浙江省龍游縣湖鎮“硬頭獅子”現狀調查[J].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建設與發展初探:822-824.
[7]余繼宏.湘西州舞龍運動商業化運作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26):237
[8]吳倩,宋維山.藝術與市場整合:河北民間藝術產業化的發展路徑[J].河北學刊,2009(1):227-229.
作者簡介: